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十篇

时间:2023-07-04 17:22:59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1

[关键词] 库存现金 资金管理 对策

库存现金是指单位为了满足经营过程中零星支付需要而保留的现金,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到积极作用。因而现代企业要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只有抓住货币现金管理这个中心,深入研究聚财、生财和用财之道,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疏通资金流转环节,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随意使用现金,现金交易频繁。根据《现金管理暂行条例》规定,除发放工资、奖金、收购单位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支付个人劳动报酬和各种劳保、福利等零星支付可使用现金外,开户单位之间的往来,必须通过银行进行转账结算,但目前情况是开户单位使用现金结算极为随意,一些企业,尤其是承包企业和乡镇企业及个体私营企业,携带巨款外出结算的现象十分普遍,金额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但很不安全,偶尔会发生被偷盗、被抢劫案件。

某些专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为了多拉客户,采取不正当的竞争,对企业承诺:企业开户,给予使用现金方便,并保证充足供应。对这些企业来说,用现金做生意比转账结算方便得多。因为有些商品和原材料紧俏,非现金不供货,客观上迫使该企业搞现金交易。企业需用现金做生意,银行要拉企业成为客户以争业务,双方之间互有需求,造成企业用现金购货、收现销货的现象非常盛行和普遍。

2.白条抵库严重。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发生白条抵库可谓家常便饭,这些白条多为领导临时应酬,内部职工和推销员等出差或办其他事而借款。不仅借款时间长,而且有些款额高,笔数也很多。个别出纳员利用时间差将库存现金挪作他用,而用白条抵充,有时甚至不能收回外借现金,从而给企业造成损失。

3.无库存现金限额。按规定,开户银行原则上以开户单位三至五天日常零星开支所需核定起库存现金限额,一年核一次,开户单位如在几家银行同时开户,应以一家开户行核定的限额为准。可现在所谓限额核定名存实完。在多头开户情况下,企业不愿主动执行规定,而银行也不去过问,开户单位多头开户,多头提现,库存现金远远超过限额,对于多出的部分从不主动,及时地交送银行。企业内部也不对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目前,开户单位库存现金超过限额的少则几倍,多则几十倍,甚至有的现金库存多达几十万。

二、现金管理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1.经济成份多元化因素导致管理出现异化。改革以来,城乡集体,个体经济迅速发展。全国私营、乡镇企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三分之一,它的发展客观上增加了对现金的需用量。私营、乡镇企业的基地在,其原材料、半成品等来自农户,而这些商品的购进绝大部分是现金交易。同时,许多规模较小的私营、乡镇企业没有固定账户,客观上促使大中型企业认购他们商品时也使用现金。八十年代中后期,各种合资合营合作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伴随着股份制及股份合作企业的出现和发展,客观上也增加了对现金用量的需求。而多种形式的承包以及单位内部层层承包,单立账户,独立核算、独立现金收付,现金的需求更是大幅度地增加,各有关部门一味地强调和注重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宽松的外部环境,忽视必要的制约配套制度的执行,特别是现金管理完全被放松了。

2.监管力度不够导致管理出现漏洞。中国人民银行的现金管理宣传和培训主要针对的是金融机构,而针对企事业等开户单位的宣传培训活动则很少开展。人民银行作为国家现金管理工作的主管机关没有充分有效发挥职能作用。制度不全和措施不力使其对辖区内所发生的违规事例处理很不及时,即使最后得到了处理一般也只限于“下不为例”而已,达不到以儆效尤的目的。作为国有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的金融机构,为了争存款,揽业务、拉客户,不惜以放松现金管理为代价来“招凰引凤”,另一方面,社会监管系统信息传递不灵,如企业实行效益工资后,社会劳动人事部门,一般仅与企收保持单线联系,很少再给有关银行送报《工资基金册》,企业单位的人数、工资基金总额及其浮动幅度等,银行很难确切掌握。同时,部分集体单位本身己取消了《工资基金册》,当企业用现金时,现金支票上注明“工资”用途的,银行只有认可。

3.逃避税收导致现金出现体外循环。由于资金体外循环,使银行失去了管理与监督的职能,集聚资金的功能削弱。银行的信贷能力下降,加剧了大、中型企业的资金紧缺,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多层次经济体系的形成和资金流通渠道的增多,导致现金明显地脱离财政,个别单位出于逃避专控或偷漏税的目的而大量使用现金结算。公私之间的结算大量使用现金或不通过银行基本账户结算,容易发生弄虚作假、俞税、漏税、故意拖缴税利等行为,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国民经济遭受损失。

三、解决企业库存现金管理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事前防范,建立科学的现金控制体系。(1)加强对企业大额支现的柜台监管审查,建立大额提现支现的登记申报管理制度,堵住大额支现漏洞。考虑是否可采用适当收费征税的办法来调节企业大额用现行为,对除工资、农副产品采购用现外,其他用现,按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用现手续费和用现税金,使企业用现比转账付出更大的代价,迫使企业自动放弃使用现金,主动采取转账结算方式。(2)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要坚持库存限额一年核一次的原则,并以一家主要开户行核定为准。把控制企业坐支、套取现金、大额支现扩大消费支出作为现金监督管理的重点。(3)严格开户管理,坚决纠正无证开户随意支现现象。

2.事后检查,保障现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1)库存现金的安全性控制。账实盘点控制。即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进行定期盘点,日清月结,严禁擅自挪用、借出货币资金,严禁“白条”抵库,确保企业资产账实相符。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就是实施账实定期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核定企业每日库存现金余额,超过限额的货币资金及时送存银行。这样做既可降低货币资金被盗风险,还能高度集中货币资金,便于统筹使用。岗位分离控制。将不相容岗位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比如,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不得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出纳人员连续工作应不超过三年;空白支票、密码与印鉴的保管必须分离;实行回避制度,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直系亲属不得担任出纳工作;严禁未经授权的单位或个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及直接接触货币资金,经办人只能在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货币资金业务。(2)库存现金的效益性控制。服从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资金,实现资金的保值增值。

3.加强企业现金管理。(1)加强对企业单位大额支现的柜台监管审查,建立大额提现支现的登记申报管理制度,堵住大额支现漏洞。考虑是否可采用适当收费征税的办法来调节企业大额用现行为,对除工资、农副产品采购用现外,其他用现,按金额收取一定比例的用现手续费和用现税金,使企业用现比转账付出更大的代价,迫使企业自动放弃使用现金,主动采取转账结算方式。(2)加强库存现金限额管理,要坚持库存限额一年核一次的原则,并以一家主要开户行核定为准。(3)把控制企业坐支、套取现金、大额支现扩大消费支出作为现金监督管理的重点。(4)严格开户管理,坚决纠正无证开户随意支现现象。(5)当前企业和有关部门应配合中央认真抓好“小金库”清理工作,并以此为突破口,狠抓现金管理工作。

4.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金融环境。按照经济和金融改革目标任务尽力统一政策,统一准则,逐步使各个金融单位走上同一起跑线;认真学习《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这两套法律,它们为治理金融无序竞争提供了法律保证,并重在执行;中央银行的监管力量应以高起点的经济处罚作为当前的主要手段,从而使不正当竞争者得不到经济利益。疏通转账结算渠道,解决无故压单压票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现金使用,大力推行信用卡和支票结算业务,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转变结算方式,完善和扩大信用卡结算业务。

5.完善法规,尽快修改《现金管理暂行条例》。(1)适当宽现金使用范围,如因采购地点不固定、不便利、生产或者市场急需、抢险救灾,以及其他特殊情况和必须使用现金的允许使用现金。(2)调整增加结算起点金额,建立与通胀率挂钩的现金结算起点的调整机制,实行弹性结算起点金额制,或实行固定结算起点金额制。(3)进一步明确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在现金管理中的地位和职能,对开户银行以放松现金管理为优惠条件吸引开户单位,由当地人民银行查处,视情节轻重给予经济处罚,并追究所在单位行政领导责任。(4)建议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增加“单位用信用卡套取现金”这一内容,并在《实施细则》中同时增加相应的处罚内容。

参考文献:

[1]黄 峰:现金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5月

[2]姚林琪:我国企业现金管理长路漫漫[J].财会信报,2007年4月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2

关键词:水库 管理 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方法

中国过去是农业国,由于水旱灾害频繁,水利在中国占有特殊重要地位。现代水库是相对于过去的传统水库而言,是为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把抓好水库工程的安全当作最基本实现现代化水利基础的保障,是对水库的安全加固及管理进行统一规划,实现水库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目标管理模式,建立水库高标准防洪保障体系的一项工作。

传统水利工作下的水库管理主要针对人为建造的工程部分即水工建筑物及其配套设施的管理。管理面窄,管理范围小,并且管理手段、方法流于形式。只重视工程而轻视资源的管理。传统水库管理还存在着重更改大修,轻检查养护。现代水库管理,就是在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展望发展,重新制定管理职责,管理范围,管理方法,管理标准,从而逐步实现水库管理的现代化。

由于我省绝大多数水库工程始建于50年代末至60年代,受当时财力、物力及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工程尤其是中小型水库普遍存在防洪标准偏低、工程质量不高等隐患,加上投入运行后,维修养护、更新改造方面的历史欠帐较多,随着水库运行时间的增长,种种问题逐渐暴露,目前这些水库已进入病险高发期,成为我省安全度汛的重要隐患。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人口进一步集聚,土地的含金量不断提高,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我县存在问题

我县小型(二)水库,多建于1958--1976年,竣工后,分别进行提高标准和正常维修,多数水库效益较好。我县共修建小型(二)水库9座,多建于1958--1976年,分布在青刚、胜利、三宝、平坊、英杰、松江、宾西、满井8个乡(镇),总流域面积75.55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476.7立方米,总工程量33.83万立方米。设计灌溉5 463南,实际灌田1 360亩。养鱼175万尾,保护村屯24个,耕地31 200亩。为了确保安全度汛,分析水库存在以下问题:

西乡塘区内共有50座水库,大多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修建的土坝,很多都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修筑质量较差,抵御洪水能力较低。据农林水利部门统计,这些水库已经发现了12处安全隐患。对于辖区水库存在的各种问题,西乡塘区还将组织责任领导以及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检查整改,

1、工程设施方面

水库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农田灌溉用水服务。小型水库主要水工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放水涵(闸)管和灌溉渠道等。

(1)水库挡水坝,一般都是均质粘土坝,标准低,很多都是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修筑质量较差,另外挡水坝高度或坝顶宽度也不够,抵御洪水能力较低,安全系数低。相坝体与两岸的山坡交接处,没有排水沟,山坡集水冲刷坝体。坝的上游坡面没有块石或混凝土块护坡,受水库风浪冲刷,下游坝坡也没有草皮护坡。

(2)水库的溢洪道,一般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在原山坡开挖而成。经长期的运行使用,有些两侧没有导墙、底板没衬砌的溢洪道,大部分均被破坏;另外,溢洪道宽度不够宽,设计泄洪流量小,遇到暴雨时,水库最高水位几乎接近坝顶。

(3)放水涵(闸)管分为斜涵管(或放水闸)和平涵管。涵管一般为方形浆砌体结构,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大部分水库涵管都有漏水现象,漏水不断带走孔洞周围坝体里的土质,造成坝体空洞,最终产生坝体塌方。

(4)有些水库灌溉渠道是沿地形开挖建成,自流灌溉农田。渠道普遍没有进行防渗处理,渠道渗漏水量过大,加上农田灌溉用水多采取漫灌、串灌、渠道间歇供水,边坡塌方沉陷较多,使渠道淤塞严重,渠道水有效利用系数低。

2、工程管理方面

水库都有事业编制的机构和运行管理的干部职工进行管理,无偿为农村集体的农业生产提供灌溉用水服务,不收取水费,或者收得很少,水库的运行管理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解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体制与经济体系发生了根本变化,要向习惯于无偿供水的农户收取水费和派工维护工程变得非常困难,这使得一部分水库的运行管理机构和人员要撤并,水库变成无人管理或兼管状态,一些水库设施遭受人为破坏严重,使得水库工程不能发挥应有的工程效益。

3、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

水库多建于山区,远离交通干线,建库时的进库道路多是不上等级、路面狭窄、坑洼不平、弯多坡陡的临时道路。因而水库如果出现险情,交通和通讯又不畅,容易贻误抢险时间,将产生严重后果。

二、加强水库安全管理的方法

为了消除水库安全隐患,确保水库有利于民,因此要大力开展除险加固、配套改造,提高工程安全度,成为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的头等大事。近几年,我们以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为首要任务,同时抓好防汛工作的规范化、水库调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水平得到了提高。其主要做法是:

1、大力开展水库安全普查和除险加固。要求各级政府、水利部门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步伐,确保水库安全,已查出的病险水库要及时组织加固。在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库安全普查和除险加固工作,至目前为止,把查出小(二)型以上病险水库进行了病险排出,使水库利用效益取得了明显成效,有效提高了水库的防洪安全能力。

2、全面加强防汛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领导,落实防汛责任制。我们按照《防洪法》的规定,落实了水库防汛工作的行政领导负责制,督促各级领导重视水库安全管理工作,明确每座水库的防汛责任人,有的地方政府和水库主管部门签订水库防汛安全责任状,登记造册。二是建立汛前水库防汛检查抽查制度。为进一步规范防汛检查工作,我们根据防汛检查和水库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经验,制定了《水库大坝巡视检查办法》、《防汛检查工作要求》,落实水库巡查责任人,组织专家对大型和重要水库进行重点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发出督办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三是落实水库防汛抢险预案。我们每年在对水库防汛抽查的基础上,把位置重要、容易出险的水库作为安全度汛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好病库限制蓄水,险库空库运行的措施,对水库制定并落实切实可靠的防汛抢险预案,成立防汛抢险联动小分队,同时做好了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的紧急避险预案。

3、加快水库调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充分利用卫星通讯及计算机等高新技术,加强水、雨情监测,科学洪水调度方案,做好洪水调度工作。目前,我县域网已连到小型水库,雨水情信息全由计算机传输,建立全县水库雨水情信息平台,确保汛期水情信息的便捷畅通。同时,我们按照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了水库安全管理工作。一是理顺管理体制,推进水管单位体制改革。由乡镇管的中型水库,要求一律划转县一级水利部门管理。二是要求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其他部门管理的水库,切实履行行业监督管理职能,发现问题,及时发出督办意见书。三是按规范和规定要求,做好水库大坝及各项设施的维修保养工作。四是重视水管单位人员培训,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康建兵:如何加强小型水库管理工作的思考,《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 第33期。

2、蔡守华、伦、郑福寿:我国小型水库基本特征及其分析,《水利经济》2010年 第5期。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3

论文摘要:对煤炭企业仓库管理中存在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物资储备不够合理;估价入账太多,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提出了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做好估价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改善办公条件,办公室与库房分开的改进方法及对策。

Key words:storage management; stock management

Abstract:Has the plan management accurate foresight to the coal enterprisestorage management in not to bestrong, the material reservesinsufficiently are reasonable; The estimate deposits too many, thepersonnel voca-tional level waits for the enhancement, the storehousework condition waits for the improvement; Proposed theenhancementplan accuracy, reasonably stockpiles the commodity, the adjustmentstock structure, completes theestimate work, improves the personnelquality and the vocational level, the improvementwork condition, theof-fice and the storehouse separated improvement method and thecountermeasure.

0 引言

煤炭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数量巨大,种类繁多,采购及库存管理的控制环节也很多。由于煤炭企业生产对安全要求的特殊性,使物资供应责任重大,质量性能等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为做好物资供应,确保生产正常进行,采购、验收、保管、发放等都必须环环相扣层层把关,其中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仓库是企业存储和保管物料的重要场所,库房管理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工作。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如何改进与提高库房管理水平,对企业保证生产供应、节约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因此应按照科学管理原则对物料进行整体计划协调和控制。

1 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计划管理准确性预见性不强

格型号和数量不够准确,对一些物资的消耗没有预见性,往往造成供货提前期不准,采购量不准,导致提前或延期交货,造成物资积压或者影响生产。

1.2 物资储备不够合理

库存控制是企业物资管理核心之一,目前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两种现象:一种是企业的库存量过大,有的物资早已淘汰,超储积压,占用大量库存资金,也为盘点、清理、对账等工作带来不便。另一种是库存短缺,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增加急用料,使物流成本上升。

1.3 估价入账太多

估价入账是货到票未到时,为正确反映材料消耗的一种记账方法;但现在厂矿单位签订合同协议或新品种物资要归类编号,影响发票单据的及时开具,造成大量估价材料,给仓库保管员和财务部门造成大量的重复劳动。

1.4 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大多数厂矿库房已引进库存管理软件,但由于生产单位的材料员和一些保管员学历和业务水平较低,缺乏专业的库房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能,导致计划批料领料还不能正常进行。

1.5 库房办公条件有待改善

厂矿很多库房还没有独立的办公室,保管员的办公室就设在仓库里,一些胶皮塑料等散发出有毒有害的物质和难闻的气味,久而久之对保管员身心造成伤害,挫伤劳动的积极性。

2 提高仓库管理水平的对策

2.1 提高计划的准确性

加强物资需求计划管理工作,提高采购效率。从物资供应部门的内外两方面着手,提高计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规范性。一是建立物资计划例会制,督促各环节及时处理计划、接收反馈的信息、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二是要求业务人员加强物资计划工作,明确职责,确定相应的程序。接到物资需求计划后,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保证确定性需求的及时供货;并结合库存情况设定安全库存来应对储备需求,主动对接,及时落实货源,确保物资供应。

2.2 合理储备物资,调整库存结构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高效顺畅。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补货不及时,库存周转不灵,或者无效库存多,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给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对库存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合理安排物资品种和储备比例尤为重要。

2.2.1 建立对于多方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于多报不领或以领代耗的情况,应由用料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建立一个对于多方都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缺货、或者库存物资过多的问题,不仅仅追究某个部门的责任,其他部门相关的人员也应承担责任。否则用料部门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全部采购,无法彻底解决库存居高不下、物资供应部门的仓库与用料单位的小库并存的问题。

2.2.2 供应与需求更紧密地联系

物资供应单位与需求单位需要更紧密地联系起来。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用料单位急用还是备用,具体什么地方用,用料单位应多了解库存有多少,有没有代用物资,有保障的供应时间长短等,减少供需过程中的脱节和超额采购问题。充分利库,发挥库存物资的作用,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减少报废。

2.2.3 及时处理库房里的积压呆废料,减少资金占用

物资供应部门应经常对库存需要进行调整,对于多年不动的物资、超过使用年限的物资进行处理报废。积压物资的处理应形成制度化和常态化,及时消化企业的不良资产,为企业减负。

2.2.4 充分发挥仓库在库存控制中的作用

不能以传统的认识认为仓储只是存储物资的场所,实现对物资收发料动态管理,对仓储物资动态、周转天数等进行统计,及时反映物资收发存动态、超储、积压和不合理库存物资信息,有利于库存资金分析,优化库存结构,加速资金周转,为决策提供依据。

2.3 做好估价工作

估价入账给仓库和财务部门都带来了不必要的存放劳动,而且会造成企业提供的会计和财务数据不真实,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供应部门接到物资申请计划后,组织货源签订合同,审计科和分管领导及时审批,保证合同及时生效。对于没有物资编号的新型物资或土产杂品等,及时申报及时编号。相关科室紧密配合,加快各个环节的运转,以保证物资到货时及时取得发票,减少估价物资。

2.4 提高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

随着库房步入电子化专业化管理,对库房管理人员也提出更高的要求。保管员除了具备必须的业务知识外,还要拥有现代管理知识,按照生产与运作的管理知识,通晓现代仓储物流理论并不断应用到工作实践,熟悉库存物资的属性,应用6S进行库房现场管理,及时准确提供数据,充分发掘库管物资的经济潜力,实现仓库管理新的飞跃。因此,要定期对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5 改善办公条件,办公室与库房分开

管理层必须提高对库房管理的重视,经常深入库房工作第一线,关爱员工,给库房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把办公室从库房中独立出来,尽量减少库存物资是有毒有害气体伤害员工身心健康,使员工在干净舒心的环境下愉快地工作。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4

关键词:零库存管理;零售业;供应链管理

一、引言

零售业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在服务业中即处于领先地位,又包含了生产和销售各种环节的内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飞速提升,零售业的地位正在日益凸显出来,给人们的生活和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按照有关数据我们国家的连锁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规模有逐年上升之势,不仅平均增长达超30%,所占的销售总额更是比重持续加大,整体拉动了我国的零售业走向热潮。在零售业的发展模式中,物流管理是尤为重要的环节,在物流管理中的库存管理,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瓶颈因素。目前国际大型企业都在使用零库存管理模式作为他们的发展方向,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沃尔玛作为全球的零售业龙头老大就在零库存管理上做的十分优秀。

所谓零库存,就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策略对库存成本加以控制,使得库存量无限制的接近于零。无论从成产和销售环节,还是原材料的采购、成品以及半成品加工,这些库存都无限接近于零。也就是说,要让物料和成品经常处于周转的状态,以尽量不占据库房的存储为原则实现各个环节的流通。零库存的基本内涵在于降低了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减少库存的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零存货管理模式由于其先进的理念对于企业的整体提升和盈利能力都具有推动作用:首先可以减少库存资金占用量,减少库存管理造成的费用和储存费用,企业的资金周转就可以加快,资金使用可以得到有效利用,对于资金管理水平也大大增强。其次对于库存长期积压导致的滞销等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不仅减少了库存积压,也规避了库存积压造成的风险和毁损,尤其是积压存货的变现和拍卖。同时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对于企业的周转和回收都取得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最后实施零存货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体现在质量管理上,企业在加强质量监督和控制成本的同时对质量一定要严格把关,防止出现纰漏。

目前我国的零库存管理模式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但是效果依然差强人意,尤其是零售业中的零库存管理更为重要,因此结合沃尔玛成功运用零库存管理的实例来分析目前零库存管理在我国零售业发展中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借鉴沃尔玛的成功经验来探讨零库存管理在零售业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前零售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零售业发展现状及沃尔玛的案例分析

目前,库存周期长已经成为制约零售业发展的瓶颈,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库存成本、仓储成本、管理成本等更是加大了企业资金的占用,阻碍着零售业的发展壮大。有数据表明,一般情况下,零售业的存货周转期平均在存货周转在7 至90天,大约占据着流动资金的35%-45%,这就导致了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缓慢、周转时间较长。很多的零售业在此情况下,积极寻求出路,一些专家学者也本着将库存成本降到最低,给企业带来最大收益的目标,研究能使企业尤其是零售业摆脱这一困境的库存管理方法。沃尔玛零库存管理的成功运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因而许多零售企业甚至是其他行业也纷纷效仿。

沃尔玛从小小的杂货店发展为今天全球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纵观其成功,我们可以发现他在以下几方面做的很好。

1、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

沃尔玛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连锁商,无论是零库存的成功运用,还是整条供应链的高效运行和管理,都离不开其完善的物流管理系统。在物流管理系统下,沃尔玛具有独特的配送体系,在这种体系下的41个配销中心和多个特别产品配销中心,从根本上大大的加速了存货的周转速度,减少了流动资金的占用,降低了与库存相关的各种成本。而它分布全球的3000多家分店,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与总部以及供应商之间的联系,彼此之间运用一样的库存管理系统、补货系统以及条形码系统,能够从任何一家分店了解到所有分店的情况。

2、严格的成本控制

零库存的实施就是最大限度地将库存成本降到最低,在沃尔玛成本控制系统下,就对库存成本实施了严格有效的控制。有数据表明,希尔斯作为美国第二大连锁商店,其成本是沃尔玛的三倍。而沃尔玛低至1.10 k的商品损耗率和仅占销售额1.50k的库存成本,更是一般零售商所无法达到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严格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沃尔玛实施低价策略的有力支撑。

3、良好的供应关系

在传统的合作买卖关系下,双方都是竭尽全力的压低对方价格,企图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获利越大,另一方就必然损失越多,更无共赢可谈。沃尔玛认识到了这种对立关系下建立的合作伙伴,无法保障零库存下对产品质量以及供货时间等的严格要求。要想实施零库存,就必须有可靠信任的供应商及其他合作伙伴作为保障。因此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如让供应商与其分享商业信息,它则为供应商在商场里提供展区,还会让其自行布置营造一种更专业的购物环境,从而也增强了自身与其他百货公司甚至专卖店的竞争力。这样沃尔玛就与供应商建立了共赢的合作关系,保障了零库存下的对产品质量等的要求。

4、沃尔玛与宝洁公司存货管理的案例

一直以来,宝洁公司是沃尔玛的长期供应商,也正是由于与它的合作,使沃尔玛萌发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这一切起源于宝洁公司提供的婴儿用品帮宝适,由于这种商品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量,企业总是会持有较多存货,但由于其体积较大以及市场需求变动难以预计,导致经常会出现存货占用过多库存面积,占用流动资金影响企业周转。在此情况下,沃尔玛进行大胆改变,向宝洁提供其销售信息,包括公司的具体销售情况、存货的库存情况以及配送情况等,它则依据宝洁公司提供的独立打包的商品标识信息,将货物配送到所需商场。这样一来有效的控制了库存数量,大大节约了库存成本,也增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此外,双方更是通过电子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了库存、销售等各种信息的即时共享,为沃尔玛以零库存为核心的供应链管理开创了先河。

5、高科技数据中心和运输的结合

高科技数据中心和运输的结合使沃尔玛实现了总部、分店、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及高效即时的配送。一般情况而言,任何一分店在发出订单相关信息一至两天内就能收到由物流配送中心送来的商品,大大的减少了库存成本,提高了周转效率以及流动资金的运作,事实上这样即时的信息交流共享及高效的配送实际是得益于沃尔玛拥有无人可及的卫星通讯系统和私人运输车队。

(二)零库存管理在零售业发展中的问题

1、供应链管理的观念落后

很多零售企业只是看到了沃尔玛零库存运用的成功就急于求成,模仿学习,并没有深刻认识到沃尔玛是供应链管理下的零库存,并不知道怎么进行供应链管理。传统的思想任何让大多数的零售商仍停留在谁价格低选择谁的层面上,他们之间仍是尽量压低对方价格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合作关系下,产品质量无从保证,双方也只会越来越缺乏信任,供应链运作低下甚至是无法实现所谓的供应链管理。此外要特别注意的是,零售业下尤其是国内零售业下的机构冗杂,员工较多,在实现供应链管理下由于自动化操作代替了很多人工,势必会有很多的员工面临失业下岗,如果规模较大的话,很可能影响社会的团结稳定,这也是阻碍零售业实施零库存、进行供应链管理的原因之一。

2、与供应商的伙伴关系尚未建立

供应商对于零售业是其货物的主要来源渠道,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尤其是在零库存管理下,保障货源及时保质的供应,更是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许多零售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供应商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更没有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合作伙伴关系的意识。甚至一些规模较大的零售商摆出了高姿态,迫使供应商降低价格继续合作,并以更换供应商作为要挟。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形式下,供应商为了求得继续合作被迫降价,那产品的质量可能很难得到保证。这样的恶性循环,企业想要试试零库存是不可能的,更谈不上整条供应链的高效管理和运作。

3、信息化程度较低

零库存下,需要具备电子数据信息传输系统实现零售商与供应商之间的存货、订单、销售等各种信息的即时共享。但目前来看,虽然大多数的零售企业已经采用了条形码技术,但将计算机系统真正运用到实践管理工作中的却很少,甚至有些企业还在采用落后的人工统计库存、销售情况,这样落后的信息处理手段及设备不仅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而且不能及时反映订单、销售等信息,无法实现零售商和供应商的及时沟通。需注意的是,即使是在良好的供应链管理下,落后的信息系统都可能会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管理,甚至导致供应链的断裂。因此,要想实施零库存管理,在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上,零售商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改进信息设备,建设信息化的电子数据传输系统,实现与供应商之间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共享。

4、不确定性的存在

零库存管理的成功运用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利益,这点毋庸置疑,但它的运用也因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具体来说,其不确定性主要是来自供应商、客户及其自身这三方面。首先说供应商可能因为机器故障等客观原因或者盲目追求利益不注重质量等主观原因,而出现货物拖延供应或者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其次,客户作为零售商面对的主要消费群体,其偏好和需求量无法预测,来自客户的不确定性会影响库存管理。最后是零售商自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可能计算机系统故障就会导致与供应商传输信息的中断,而不能及时补充存货,导致零库存管理的无法继续运行。

三、零存货在零售业中发展对策建议

(一)增强供应链管理的意识

零库存管理要想在零售业中发展运用,就必须首先转变思想,增强供应链管理意识,将供应链管理真正融入其中。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逐渐加强,企业面对的国际国内竞争愈演愈烈,这种情况下,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站稳脚跟,不在是仅仅依靠自身系统调整就可以,更多的取决于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是否具有竞争力。而零售业运用零库存,不仅仅是库存管理方面,更重要的也是形成以零库存管理为核心供应链管理,这也是沃尔玛成功的关键所在,它与宝洁供应链合作的案例便是最好的证明。借鉴沃尔玛的经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应该改变传统的买卖合作关系,改变一直以来试图把自身的风险和各种成本转嫁到合作企业身上,谋求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观念和方法,而是通过不断的沟通、交流总结与包括供应商在内的各种合作伙伴建立相互信赖的可靠关系,成为共担风险、责任和成本,共享成果与收益的合作伙伴,也只有建立这种互惠互利,相互信赖的关系,供应链管理才能在实际中真正实现和运作起来,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零库存管理在零售业中的发展运用,使更多的零售企业真正得益于这一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模式。

(二)加强诚信教育与企业密切合作

加强诚信教,与企业密切合作,不仅可以建立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之间互相信赖的关系,在零库存管理下保障供货渠道和货物质量的稳定可靠,还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沃尔玛与宝洁的成功合作的案例来看,由于二者之间建立了共担风险合作关系、可靠的信赖合作关系,对货物质量的放心使其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重复检验,而对宝洁订单管理能力的信任,也使其避免了重复管理, 大大降低了各种运作成本。由此也可以看出,正确的选择供应商在内的各种合作伙伴,是零售业加强零库存管理的重要基础,在选择合作伙伴时应把握以下几点:首先共同的思想价值观念是最为重要的,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若没有和自身企业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不可能合作成功的。比如,零库存管理下,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会导致整条供应链的中断,也就是说运用零库存管理的零售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要特别注意对方是注重质量还是单纯注重价格,是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的谋求企业发展,还是只考虑资金的快速回收等等。其次,企业只有拥有核心竞争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因此必须寻求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这样才能在合作中,使整条供应链得到长远发展,为企业带来可观贡献。

(三)优化物流配送系统加强库存管理

零售业对于零库存管理的运用,不单单只是库存方面改进,零库存管理的真正运用具体来说是集采购、供应、销售、配送等各个环节与一身的。一个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同样是零售业在实施零库存管理时必不可的,它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加快周转速度,保障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有序进行,提高整条供应链运行效率。而这样一个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是离不开配送中心的。因此,企业尤其是连锁零售业应结合自身情况,更新配送设施,建立与自身相适应的多功能物流配送中心,优化物流配送系统,不仅对物流,对商流和信息流也可以进行反映,从而增强零库存管理。

(四)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

所谓EDI,也就是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国际标准化组织(150)将其定义为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或信息数据格式,实现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传输。在实际操作中,将EDI运用到零库存管理中,可以使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通过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信息传输,实现它们之间及时的订货、库存等多种信息的共享,从而缩短了传输时间,减少订货周期及不确定性,也由于不在需要人工输入数据,提高了数据信息的准确度,真正使企业与供应商等合作伙伴之间实现高效及时的信息交流共享。从现实来看,零售商能够掌握动态的销售信息,如果运用EDI,零售商就可以通过EDI及时的将动态的销售信息传递给供应商,这样便可以根据市场信息来调节货物供应量或者及时补货,以此确保零库存管理的顺利进行。

零库存成功运用给零售业带来的收益不可估量,但它的风险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不管是零售企业还是其他企业在实行零库存管理时,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积极地思考和改良,不能盲目实践。零库存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实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导向之一,它必将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的更新带来一次新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臧桂琴.浅析企业零库存管理问题[J].经济师,2012,(2).

[2]夏旭东.企业零库存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2011,(17).

[3]李林.浅析目前经济形势下零库存发展的利与弊[J].科技创业,2009,(3).

[4]高志飞.浅谈沃尔玛的采购管理对我国大型零售业的启示[J].商业经济,2013,(4):.

[5]彭胜平.零存货模式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08,(34).

[6]刘焕蕊.中小企业实现零存货管理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30).

[7]张静.浅析零存货模式在企业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9,(5).

[8]邰连江.浅析零库存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现代经济信息,2009,(21).

[9]王燕.零库存管理模式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7).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5

前言

银行库存现金是为满足日常客户存取周转需要,库存现金作为非盈利资产,不能为银行带来任何收益。库存现金过高,会降低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加营业成本;而库存现金不足,又会带来流动性问题,对银行信誉构成巨大风险。因此,如何在保证支付的前堤下,确定合理的库存限额、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正是大多数银行所希望的,当然农村商业银行也不例外。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管理的实践,对当前农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库存现金管理的难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商业银行点多面广,现金使用量难以估计

一是农村商业银行大多是由原农村信用社转制而成,分布于城乡各地,机构网点众多,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每天存取时间、数额不一。加上现在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对现金的需求也大幅增加,给估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迫使网点增加了一定的库存现金。二是农商银行面向“三农”,各种业务品种繁多,如养老金、土地赔偿款及各种水电煤气等,使得网点每日需求的现金波动较大,增加了各网点估算现金需求的难度。而农村商业银行“点多面广”的特点,又加倍放大了预估库存现金限额的难度。

2.农村市场对现金的需求量较大,且存在较大波动性

一是很多私营企业主基于避税等需求,大量使用现金支付。有的甚至是因为现金交易比转账交易价格低,致使大量提取现金,而所得现金又有一部分存入银行个人结算账户,到进货时又从银行拿出进行交易,使得现金在体外循环,得不到银行的监管。二是由于农商银行绝大部分网点位于农村及城郊结合部,一般所属客户年龄结构偏大、文化程度不高,对银行的一些转账支付方式,特别是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还不能接受,在观念上还普遍存在着“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金支付理念。三是农村缺少POS刷卡、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等现代化支付环境,客观上也导致了现金需要量的增大。

3.农村商业银行对库存现金管理思想上不够重视

一方面,由于现在存款市场竞争激烈,银行为拉笼更多客户资源,特别是优质客户,千方百计满足客户的需求,而放弃对现金支取的要求,使大额现金的审批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商业银行精细化管理不够,只重视存款的吸收、贷款的发放,认为多一些库存现金对银行的经营效益影响不大,对库存现金的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此外,临柜员工“怕麻烦”的思想,也客观上增加了库存现金管理的难度。“怕麻烦”主要表现在为怕引起客户的投诉,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刻意提高库存现金以便满足潜在客户需求。同时,部分网点为了讨好对公客户,放松对客户现金监管要求,超范围支付现金。

二、针对农村商业银行上述库存现金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三点对策

1.加强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与推广,减少农村地区现金需求量

一是利用各种会议、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在营业场所摆放宣传资料和LED进行滚动宣传,经常性的上街举办各种形式宣传活动,并进行现场指导与咨询。从而,逐步扭转农村地区根深蒂固的“现金交易”传统理念。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企业财务人员、个体经营户进行支付结算业务的培训,通过介绍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便捷支付手段,提高农村企事业单位使用电子支付等现代化支付渠道的比例,逐步减少农村地区现金交易量。二是利用网点柜员加强新型支付结算工具的宣传与推广。网点柜员可充分利用农村商业银行特有的“人缘、地缘、血缘”优势,向客户多宣传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如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同时,对一些不会使用的客户进行现场进行指导,使广大顾客了解使用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的方便实用。三是有技巧的了解客户资金的用途,对可用转账、电子渠道办理的支付结算业务,积极动员,既可以减轻柜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能节省库存现金的备付,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提升库存现金限额管理的精准度,缩小实际需要与预估限额的差距

一是涉及库存现金管理的各级要重视现金的管理工作。经常性的了解网点的库存限额情况,根据网点的存款规模、业务情况,重新核定库存限额,并与网点的考核挂钩。对一些由于管理不力,经常出现超库存的网点,实行一定的处罚。只有领导重视,员工才会认真对待。二是相应网点要做好现金需求的预测工作。通过大额现金支取预约登记、严格落实现金监管政策等方式,较准确预估现金使用量,提前预备现金,在客户支取时可及时进行支付。同时,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管理制度,现金超出网点限额规定时,要及时向金库中心缴存或申领,以确保能正常营业。三是金库中心要根据各阶段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现金库存,配备足够的现金,并对各券别的票面进行合理配置。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6

关键词:国库 集中支付 高校预算 问题及对策

一、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高校编制预算的准确性

传统的财政支出都是需要经过各种递进式的预算才能够完善的, 学校执行的结果与部门预算往往有“两张皮”的现象, 很多的经费出门不明确,因此制定的用途的监管,但是闲杂实行了集中的支付,进一步完善反映人头的经费问题,解决相关的财政支付间接性,还能够进一步确定目的性,促使了财政的使用效率增高,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 从根本上提高了高校编制预算的准确性。

2.有利于高校执行预算的严肃性

现在的高校发展,开始有了创新形式的出现,也就是出现很多的不可预算收支,往往和计划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在拨款问题上往往会遇见很多的矛盾难以解决,对于预算来说,执行随意性大, 造成资金浪费或者预算宽、使用少,这样就会使得年终出现很多的总结,没有发挥的余地和作用。

3.有利于高校克服经费使用的主观性

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能够进一步实现款项的落实,进一步将交易的环节增加力度,改善账户的使用状况,完善对国库信息的监督和管理实现全程的监控,这样就能够提高财政流通的安全性也能够实现内部的控制,对于财政部门的需求来说,要进一步将预算的内容加强,实现安全合理的预算模式,不断完善财务合理性的措施改善,规避相关的风险。

4.规范了预算资金的管理, 强化了预算执行和监督

对于集中制度出现之前的支付方式,往往都是单位开设相关的账户,实现各种不规则的现象,但是没有统一的办法进行制止,导致财政出现危机,所以新的政策能够进一步带来资产的利用优化,能够将执行的能力加强,提升监督管理的力度,不断完善对于观念的预算和整合。

二、目前执行国库集中支付下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思想上不重视, 执行上走形式

一直以来,对于高校来说,财政的预算都是非常松散的,制度出现很多不完善的情况,这样会使得当事人受到相关的利益损失,并且要进一步加强对高校财政的认知情况,完善信息披露才能够遏止,这样相关的利益影响就能够被解决,进一步实现高校对于国库支付的宣传,完善对改革的理解,但是现在很多的高校并不理解,还是我型我书。

2.预算方法不够科学

对于预算来说,应该在计划中详尽实施,但是现在很多的高校根本没有出台相关的针对性办法,所以编制上就进一步加强了相关的基础实验,变动的因素往往会对预算造成一定的难度。这种做法会出现基数大的部门多得, 基数少的部门少得, 可能会使原本不合理的支出继续存在, 出现资源的浪费情况是难以避免的,所以,不科学,不能够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此外, 同时滋长预算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3.预算执行刚性不强

高效的财政预算有着很大的弹性,也就是约束力并不强。很多都只是形式主义,这样的情况下长期发展就会出现财政上的隐患。

三、强化高校预算管理的几点措施

1.思想上重视, 观念上更新

要进一步使得资金发挥最大化的效率,对于管理上来说,领导要进行预算的敢于,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责任感,对财政的认知要正确,要谨慎,所以,需要领导有着足够的素质和责任感才能够胜任财政工作。在管理方面还要加强相关的人员培训以便于能够完善相关的负责人落实,进一步加强人员的科学化专业化管理标准,还要对人员有着高素质的要求,完善预算。

2.推行校内综合部门预算, 细化预算编制单位

对于编制,要妥善结合各个部门来进行,将预算的方法进一步实施,实现相关的内容整合,进一步解决相关的政策性难题,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实行预算经费定员、定额管理, 无论是人员经费还是一般公用经费均按定员、定额来测算, 要针对专项的财政款额实行专门的管理,执行预算标准,对预算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了解财政的情况。

3.积极推行科学的预算方法

零基准预算简称零基预算,是一种编制的办法,也就是能够实现业务和编制的相结合,主要是这种方法往往不会记录以往的财政内容,进一步针对于现状进行考虑,完善对于经费现状的管理问题, 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开始, 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 然后审核相关费用的支出和配置是否合理,进一步实现相关准则和制度的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约束。

总结

对于预算管理产生评价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也就说,进一步增强预算活动的内容严谨,就要进行相关的评价,让评价成为一种参考和指示,提供相关的信息,实现资金的利用,完善国库支付制度的稳定,促进长远的发展,提高高校财务预算管理水平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丽萍,郭岚,张勇.高校新绩效预算管理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7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7

一、生产企业的库存及库存控制现状分析

库存有时被译为储存或存贮,它无论对制造业还是对服务业都是十分重要。传统意义下的库存是指存放在仓库中的物品。现代意义的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近年来,深层次的研究发现,库存是一种组织行为问题。对库存新的理解是,库存是企业之间或者部门之间没有实现无缝连接的结果。

对生产企业来说,经过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等环节,实现产生价值的增值,从而获得企业的利润。在这样一个从采购到生产再由生产到销售的过程中,企业必然要对各种物料进行有计划的采购、供应、保管、组织和使用等一系列的管理工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各个生产环节的连续性和适应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在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一般都要保留一定的库存,从而形成了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产成品库存。

合理的库存在生产企业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起着一定的缓冲作用,在采购、生产、销售的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库存使各个环节上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成为可能。同时库存可以调节各个环节之间由于供求品种及数量的不尽一致而发生的变化,把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连接起来起剂的作用。

但是对库存的管理不利会导致库存的不足或过剩。库存不足将错过最佳生产时机、失去销售额、使顾客不满、产生瓶颈等;而库存过剩则不必要地占用如果用在别处会更有效益的资金。存贮物资,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资源。并带来其他一些管理上的问题。比如它掩盖了经常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制造质量问题,掩盖了供应商的供应质量,交货不及时问题等。特别是当今社会,过多地存贮物资还将承受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可见,尽管库存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维持库存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它甚至掩盖了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矛盾。研究库存,就是要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维持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即企业应当进行科学的库存控制。

但一直以来库存控制并没有得到企业的真正重视,在很多时候,几万元的资金浪费经营者会很痛心,但由于积压物资而造成的无形损失数可能高达几十万甚至数百上千万,却不能引起足够的注意。目前国内不少生产企业对库存管理及控制也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作业理念上,对信息时代先进的库存管理理念缺乏深度上的认识和系统性的思考,其结果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只得其形,不得其意,企业库存控制得不到有效改善,或积压大量库存,或缺料,困扰着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成本压力。

因此,库存控制成为现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于生产企业而言,库存控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将有助于解决我国企业库存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对于大幅度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回报率以及提升企业竞争力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生产企业库存控制的核心问题分析

库存控制是对企业供应和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物料流通的控制,以使库存物料的种类、数量和储存时间均能保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上的活动。它是以控制库存为目的的方法、手段、技术以及操作过程的集合。库存控制的内容,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决定企业的库存量、订货时间以及订货量等。

在生产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库存的概念对于管理者来说其含义是复杂而广泛的。库存在财务报表中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企业所掌握的有形资产,是企业拥有并可转移价值的资产项目;在生产管理中它表现为可查询的储备物资清单是保证将来或应急之用的备用物资或“冲剂”。就物资控制而言,库存主要是企业的生产物资,它占据了企业物资的大部分,这使它与生产管理有着极密切关系,构成生产系统的一大要素。从这视角看,库存控制的主要工作就是合理确定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库存水平。根据实际库存状况同这个合理的库存水平进行比较,当实际水平高于原先确定的合理库存水平时,就应当把它减下来;反之,当实际库存水平低于原先确定的合理库存水平时,就应当把它提高到合理水平,使库存物资保持合理的储备量。

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是生产企业库存控制的核心问题。要确定合理的库存水平须在库存投资和对客户的服务水平以及保证企业的有效经营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在这个平衡点上,企业能够以最少的投资达到较高的客户服务水平并且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因此库存控制基于两点考虑:一个是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即在正确的地点、正确的时间、有足够数量的合格商品;另一个是降低订货成本与库存持有成本。

说到底,生产企业的库存控制的主要控制因素有两个,即时间和数量。库存控制是通过订货的时间和订货的数量实现库存控制的。库存控制就是要解决何时订货和每次订多少货这两个基本问题。使库存水平不但在时间上,而且在数量上都经济合理。在订货数量一定的条件下,订货时间过迟,将造成物资供应脱节,生产停顿;订货时间过早,将使物资储存时间过长,储存费用和损失增大。在订货时间一定的条件下,订货数量过少,会使物资供应脱节,生产停顿;订货数量过多,会使储存成本上升和储存损耗增大。为了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库存管理者们需确定最佳的库存策略,通过控制订货时间间隔和每次订货的数量来调节系统的运行,以确保在系统总收益最大或总支出最小的准则下系统运行效益达到最佳。

三、生产企业的库存控制策略分析

库存系统管理者应依据效益目标,库存现状和库存策略三个基本要素做出科学的库存决策,即:(1)根据系统运行的历史资料,分析现行系统的性态,确定综合效益目标,建立该系统的库存控制模型;(2)对所构造的库存模型进行优化分析,确定出最优库存策略;(3)运用计算机保管系统库存水平的纪录,并根据所确定的最佳库存策略及时订购适当数量的物品。

一个库存控制模型的结构应该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盘点方式、存贮策略、费用结构和目标函数,现分述如下:

1 盘点方式:一个库存系统,有连续盘点和定期盘点两种方式。通过连续或定期(或称周期)盘点货物,掌握系统的库存水平,以确定何时发出订货决策;

2 控制策略:是某系统何时补充货物以及每次补充多少的一个方案。

库存控制系统的一般模式如图1所示。由于生产或销售的需要,从库存中取出一定数量的货物,这种需求成为存贮需求。需求是系统的输出,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或基于对现有市场销售量的调查分析而获得。它可以是一个常量,也可以是非平稳的甚至是一个随机变量。对需求量特征的掌握,是制定合理库

存控制策略的重要前提。库存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一般而言,系统的库存量因需求输出而减少,因补充输入而增加;即作为反映随时间推移所发生盘点数量变化的库存水平,由需求输出和补充输入的状态所控制。因此,库存系统是一个以存储为中心,由补充、存储、需求三个环节紧密构成的控制系统。

库存的货物由于不断输出而减少,必须给予及时的补充,这种补充是系统得以进行下去的输入,它可以通过外部订货、采购或安排生产来获得。由于从订货到货物入库之间的滞后时间(或称提前期)的存在,使得只有提前订货才能及时补充库存。而经典的模型中架设的瞬时交货值是提供或生产能力非常大的一种近似。通常滞后时间考虑成常数或非负随机变量。

在库存控制中,需求作为输出只是服务对象,输入才是系统的控制对象。控制订货的时间和订货的数量,就形成了库存控制策略。常见的库存控制策略有以下几种:

(1)(s,Q)系统:连续盘点,一旦库存量小于订货点水平s,立即发出一个订单,其订货量为常数Q;否则不订货。s成为订货点。该系统又称为定量订货管理系统。

(2)(s,S)系统:也是连续盘点,随时检查库存状态,一旦库存量x小于订货点水平s,立即订货,其订货量使订货后的库存量达到S(实际补充库存量为S-x);否则,不予订货;该策略和(s,Q)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其订货量是按实际库存而定,因而订货量是可变的。

(3)(T,s,Q)系统:以周期T盘点,其余行为同(s,Q);

(4)(T,S)系统:该策略是每隔一定时期(T)检查一次库存,并发出一次订货,把现有库存补充到最大库存水平S,即以周期T盘点,每次均发出一个订单,使该时刻库存量达到S。使用(t,s)策略的系统又称定期订货管理系统,该系统不设订货点,只设固定检查周期和最大库存量。

(5)(T,s,S)系统:该策略是策略(T,S)和策略(s,S)的综合。即以周期T盘点,以盘点时的库存量执行(s,S)方案。

3 费用结构:它是评价库存控制优劣的主要指标。与存贮有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进货费、保管费、缺货损失费等。当货物存贮多个周期后,为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有时需引入贴现率的概念。

(1)进货费:它是每次从订货到货物入库所需的全部费用。其中包括订购费用(或装配费)以及成本费。在批量折扣场合,进货费有不同形式。

(2)保管费:这是一笔在从货物入库到出库的整个时间内,由于货物的保管存贮所需要的费用。例如:保管费以及保险费等。

(3)缺货损失费:用来衡量缺货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影响生产(停工待料或用代用品等)的损失费、影响利润、信誉的损失费等。缺货损失费可以与缺货的数量有关,也可以与缺货的时间有关,实际问题处理时比较难以确定。甚至有时允许一定的缺货比不允许缺货从总的费用来看可能更有利些。

(4)系统控制费:包括获得决策所需数据的费用、计算费用及其它执行费用等。这部分费用在讨论库存控制费用时往往被忽略。

4 目标函数:是选择最优策略的某种准则。常见的目标函数是系统的平均费用(或利润)以及平均折扣费用(或利润)。其相应的最优策略是使费用达到极小或利润达到极大。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8

关键词: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安全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0-2287-02

当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资源共享已经成为了必然的发展态势,它已经成为了世界范围内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我国目前有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网,其中数据库服务器就是核心部件,甚至关系到整个企业网中项目实施的成败。在这些数据库中,有着大量的数据和资料,大部分是用户共享的资料,显然,这种数据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生意外或重大灾难的时候,这些数据库具有快速、高效的恢复信息的重大功能。因此,它们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高自身优势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但是,一般的数据库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安全性能和稳定性能更好的数据库。那么,Oracle数据库具有强大的功能,性能有极为优越,从而使得其成为了当前很多企业欢迎的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它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和系统的稳定,为用户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它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及服务供应商,主要服务于高端工作站以及作为服务器的小型计算机,是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1 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分析

作为全球最大的数据库系统之一,Oracle数据库有着较为稳定的安全性能。一般来说,互联网的数据库系统安全主要是基于五个层次,即物理层安全、操作系统层安全、网络层安全、数据库系统层安全和应用系统层安全等。在这五个层次中,任何一个安全环节出现状况,都有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破坏和崩溃。这里,我们着重于分析两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一方面就是数据库系统安全问题,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数据库数据安全问题。

1.1 Oracle 数据库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

所谓Oracle数据库的系统安全,指的就是该数据库系统在进行数据库的控制、存取和使用方面而涉及到的安全机制。该种数据库的系统安全性主要来自于对用户进行访问权限的限制,仅仅给予用户特定的访问权限,并不是无所制约的使用权限,从而能够确保数据库系统的自身安全。当前,Oracle 数据库系统有六种安全机制,即数据库用户和模式机制、权限分配机制、角色分配机制、存储设置和空间份额机制、资源限制机制以及审计机制。这些安全机制主要是为了防止非授权的数据库存取,防止非授权的对模式对象的存取,控制磁盘使用,控制系统资源使用以及审计用户动作。这些安全机制做到越好,其系统安全性能就越高。

1.2 Oracle 数据库数据安全问题的分析

这种数据库数据安全主要是指数据库内部数据在遭受安全侵害时,数据库能够对相关数据进行保护并有相关的恢复机制进行配套使用。目前来说,Oracle数据库的数据安全问题主要有:地震、水灾等非人力所能控制的意外事故灾害,由授权用户造成的人为疏忽或无意损害,存心不良的编程人员、技术支持人员等的恶意破坏等。这三种类型的数据安全隐患都是必须及时防范的。

2 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分析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很多企业都不得不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各大企业必须顺应时展的潮流,建立并不断完善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企业网,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信息系统数据库,它是很多企业进行日常运营的重要生产平台。由于企业的很多生产数据都集中在信息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中进行统一存储和处理,这就使得数据库在整个企业的运营中具有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然而,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非常重视数据库系统安全的,很多时候都会遭受攻击和威胁,有时候一个数据库安全漏洞有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崩溃,从而给企业造成巨额损失。也有些数据库安全问题是由自身设计问题引起的,但是更多的则是由企业应有人员工作失职而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好的数据库产品,并制定出相关的数据库安全策略,在执行的过程中严格遵照这些策略来进行,主要可以从这么四个方面来进行数据库安全维护策略的实施。

2.1 数据安全策略

这里的数据安全策略主要是指对数据库中数据的修改权限控制以及数据加密。就前者来说,当前主要是通过角色控制和视图等方法来实现,而后者则是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上,我们认为只要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可读的,就有可能遭受一定的攻击和危险。我们只能说把这种危险降低到最小值,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一旦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变为密文数据,用户就可以通过相关密钥来使用,同时,还可以使得这些数据库中的数据保持较高的安全特性。当前,我们对于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即DBMS 内核层加密和 DBMS 层加密。所谓 DBMS 内核层加密就是指可以实现加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无缝耦合,但是,其加密功能强而易降低数据库运行性能。DBMS 层加密则有多样性选择,但是却会增大整个系统的通信压力。因此,这两种加密技术各有利弊。我们对这些数据库进行保护,其实现的主要手段是备份数据库,一旦发生障碍的时候,就可以对这些文件进行恢复。应该来说,数据库的备份就是数据库数据的一个副本,其中包含了数据库所有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说控制文件、数据文件等。我们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备份的方式主要有物理备份和逻辑备份两种。其中,物理备份也称文件系统备份,是不管数据文件的逻辑内容如何进行的全盘拷贝,它又分为冷备份和热备份两种。而逻辑备份则是利用SQL语言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并存为二进制文件的过程,支持全部、累计、增量三种方式。而且,在逻辑备份的时候,数据库应该处于打开的状态。对于数据库安全恢复来说,主要有物理恢复和逻辑恢复。其中,物理恢复又可分为非归档模式和归档模式。逻辑恢复则是利用import命令来实现数据恢复,其必须是在数据库联机状态下进行。

2.2 用户安全策略

对于Oracle 数据库来说,其用户经常会由于使用不当而造成一定的危险,这是因为数据库用户是连接数据库、存取表和记录的重要通道,一旦他们发生问题和障碍,就会直接影响到Oracle 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数据库用户账户的有效管理,从而切实达到对于这种数据库系统安全的最终目的。具体来讲,由于Oracle 数据库的用户非常多,一般用户到数据库管理员都是这种数据库的直接用户。因此,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可靠有效的口令安全策略,加强对数据库用户的账号管理工作,防止敏感数据的泄露或破坏,使用profile文件来限制用户使用系统和数据库资源,防止无关人员对数据库进行的任何干扰,让每一个合法用户能够创建相应的用户账号及口令。除了防止未授权用户使用数据库系统,还要防止一些合法用户对未授权的子系统进行使用。我们可以进行基于角色的用户权限管理,这是Oracle 提供的一种数据库权限管理机制,用户被赋予角色,是保护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策略之一,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职能岗位划分角色,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法,实现了最基本的安全原则,即最小特权原则和职责分离原则,进一步加大了数据库的安全性能。Oracle数据库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有关权限的管理,就是根据不同的授予权限来进行分类,对一般用户和指定用户进行管理。

2.3 系统安全策略

所谓系统安全策略主要是指数据库系统自身的安全问题,就是对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工作。应该来说,Oracle 的备份和恢复工具是当前最为先进的企业级数据库系统,它能够简化、自动化及改善备份与恢复操作,最大的特性就是增量备份方式,是数据库系统为达到安全目标和相应的安全级别所定义的安全技术、方法、机制的总和。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库的管理,操作系统的稳定对数据库来说十分重要。维护管理数据库用户的安全性是保护数据库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数据库安全性管理者可能只是拥有 create、alter 或 drop数据库用户的一个特殊用户。对于一般用户权限,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决定用户组分类。数据库应用程序开发者是一类需要特殊权限组完成自己工作的数据库用户。此外,数据加密是 Oracle 数据库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操作系统(OS)层加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内核层加密,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外层实现加密,通过这些层层加密,使得数据库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

2.4 审计策略

这里的Oracle数据库审计安全策略主要是指监视和记录用户的数据活动,它主要是要记录关于数据库操作的信息,如操作时间、执行用户等。这是因为任何网络系统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都或多或少的存在安全漏洞,并没有一个绝对可靠的安全性措施。因此,我们应该做好数据库的审计策略,尤其要针对一些高度敏感的保密数据,Oracle数据库就要以审计作为主要的预防手段,让窃密者不能有办法打破数据库的控制。这就是说要让Oracle数据库管理人员能够有效的审计用户,主要是对用户的实际操作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记录,随时跟踪并记录他们的数据的访问活动,其中监控的内容有:数据被非授权用户删除、用户越权操作、权限管理不正确、用户获得不应有的系统权限等,一旦发生任何数据库破坏,就可以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及时挽救或恢复相关数据。这里的审计方法主要有:权限审计、语句审计和方案对象审计,应该有选择地使用审计。

3 结束语

总之,我们应该在网络信息时代,针对网络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Oracle数据库安全策略,主要是针对数据库安全体系结构进行保护,对数据文件进行加密,增加数据库数据的破解难度,也增加加密文件的可扩展性,让外部入侵者在防护屏障外得以阻止,还要从内部采取安全策略,这就是说我们应该做好尽量采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操作系统并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使用适合数据库的文件系统,及时给Windows和Oracle安装补丁,还要实施诸如用户口令策略,设置用户权限策略,数据备份与存储策略,视图策略,连接监控策略等数据库系统安全策略,从而真正从内外部切实保障Oracle数据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从锦,杨昱.Oracle数据库的安全防护概述[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4).

[2] 李卓玲,费雅洁,孙宪丽.Oracle大型数据库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 谈竹奎,况志军.Oracle数据库管理员高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9

>> 基于Web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探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及对策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与措施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及措施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 探析计算机数据库安全问题与对策 浅谈网络数据库安全问题 高校图书馆自建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小型水库存在的安全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现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分析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存在的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探讨 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和对策 浅谈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基于SQL数据库的安全问题初探 基于Oracle数据库安全问题的研究 浅析SQL Server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Web数据库安全问题的探讨 小型水库存在安全问题与除险加固对策探讨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网络安全问题与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设置各个网站的相应权限时,通常设为最简单的脚本模式就可以了,想要防止木马入侵的话,对于后台中心文件的管理执行目录权限设置为“无”是最好的。管理员应该做好以上的这些工作。

4 总结

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就直接会影响到计算机整个的安危,各种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问题也是所有人要面对是共同难题,也就是说对于网络数据库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方式方法以及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保护网络数据库的安全,并且主旨在建设更好的网络数据库而努力,把网络数据库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全方位的保护措施,保证网络数据库的安全从而就可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网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连接着广大用户的稳定和用网安危,所以为了营造好的上网氛围,防止计算机的网络数据库被非法入侵和攻击,保持良好的网络运行环境,我们就应该维护好网络数据库的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希忠,曲家兴,黄俊强,马春光.网络数据库安全检测和管理程序设计实现[J].信息网络安全,2012(02).

[2]张琴,徐品品,杨国栋.长庆油田勘探开发数据库安全系统分析与运用[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02).

库存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篇10

目前,Oracle数据库系统主要集中分布在国家中心、41个区域中心、33个应急中心、300个县节点、300个台站,其中双机系统79套,单机系统600套。而支撑行业数据库运行的硬件平台多样,部署方式复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据库系统的部署环境多样复杂。双机数据库IT环境涉及到IBM服务器、曙光服务器和SUN服务器系统,以及数据存储系统EMC与HDS。数据库系统的技术结构复杂,管理难度高。系统大多采用Unix和Linux系统,数据库使用Oracle10gRAC,存储使用OracleASM管理。数据库系统地域分散。主要集中分布在国家中心、41个区域中心、33个应急中心、300个县节点和300个台站。系统管理分散。各级节点自行管理维护。在部分节点内部,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一般按照业务应用分多个运行维护小组,各自管理维护。以上特点决定了地震行业数据库运行维护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总结多年来数据库运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运行维护策略,以保证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2运行维护事件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数据库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作者分析整理了近4年来数据库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其中系统故障6类、存储故障5类、网络故障3类、ASM故障11类、CRS故障8类、数据库本身故障12类及其它故障4类进一步对表1中7大类故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存在以下问题:操作系统平台存在兼容性问题如部分省局数据库运行在曙光服务器上,操作系统为SUSE,操作系统与后台存储系统之间的衔接容易出故障。而采用IBM和SUN硬件平台的节点数据库系统就没有类似问题的发生。存储系统平台存在兼容性问题如应急数据库系统部署在HDS之上,HDS经常容易发生数据坏块的情况,造成数据库故障,如:表1中的存储故障;ASM故障的;CRS故障的等。日常维护存在问题在操作系统和存储系统软硬件平台不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需要维护人员每天、每周和每月定时做很多工作,如:查看磁盘空间使用情况、数据库告警日志等。而目前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与规范,督促维护人员完成这些日常工作,维护工作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维护人员的责任心。再者,运行维护人员的水平较低,一些基本的数据库维护工作难以很好的完成。如果有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与规范,同时还有一批具有较高数据库运行维护经验的管理人员,那么上述7大类故障中的大多数故障是可以提前预防的。数据库管理和维护缺乏科学依据缺乏一套有效的数据库监控系统来对数据库运行状态的各关键指标信息进行数据搜集和统计,完成如日常性能监控、每月性能评估、数据库审计等人工工作量大,难以完成的工作,将数据库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而在数据库运行维护中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有:运行维护管理制度不健全。目前Oracle数据库管理被动、分散、管理规范不完善,如:缺乏统一的备份与管理策略、安全策略、管理流程等。运行维护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相对于专业的Oracle数据库运行维护人员而言,目前行业内的技术人员在数据库方面的运行维护技能水平较低,技术人员相对不固定。虽然技术人员通过了每年的技术培训,但在提高运行维护的能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运行维护技术平台亟待建立。缺乏数据库基础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存储系统和网络)的统一故障预警及故障监测机制。管理员对系统故障的反应速度无法提高,一般是在出现问题以后才进行查找及处理,难以充分保障关键业务系统的可用性,无法做到“主动式”系统管理。

3对策与建议

完善行业数据库运行管理制度以提高数据库运行水平和管理能力为目标,建立一套完整的流程管理规范,同时结合必要的工具管理软件,使主机、存储和数据库系统得到责任保障,保证数据库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加强人员培训一般来说,地震行业比较注重硬件平台建设,而对流程和人员的软平台建设有所忽略。由于当前人员的技术水平还较低,再加之相关培训的不足,因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效率较低。为此需要开展相关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地震系统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技能。建立数据库运行维护技术支撑平台应建立数据库基础运行环境(操作系统、存储系统和网络)的统一故障预警及故障监测机制,由过去的“被动式”管理转变为“主动式”管理,以提高数据库管理人员对系统故障的反应速度,保障关键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建立数据库运行维护知识库开展数据库知识转移工作,建立一套持续机制,确保维护知识和技能的传承。将数据库运行维护中的每次事件、故障或者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获得的解决方法和维护经验都记录下来,建立一个知识库,以提高对出现的事件及问题的处理效率。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