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管理优化措施十篇

时间:2023-05-29 15:09:56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1

关键词:供应链;成品油;库存管理;优化措施

成品油是由原油开采出来后经炼油企业加工完毕并符合一定的质量标准,可以市场供应的合格石油制品,其包含了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汽油、柴油和煤油等等。而成品油库存管理则是当前成品油供应链中最为关键的组成环节之一,它对于整个供应链的管理提升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的全新时期,如何开展对成品油库存管理优化,进一步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将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下文就对这一问题展开更详细的探索和研究。

1.当前供应链成品油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供应链管理系统一个重要环节,成品油相关企业在库存管理上都或多或少的做了一些信息化技术改造的投入或推进,但是从目前整体形势来看,仍存在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充分、不到位的现象。例如,我国众多地区中的成品油库存管理工作由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引进和推广而被搁置一边,而仍然采用传统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方式的管理效率相对比较低,很难准确的掌握企业需要的相关工作信息,这也将对我国成品油库存工作效率造成较为严峻的影响[1]。甚至一些老旧、偏远或区域内重合油库在库存管理上信息化程度低下甚至采用人工管理模式,和自动化的管理仍在明显的差距。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无法形成比较完善的库存管理系统,因此在成品油的实际管理中如果一些环节的对接不够准确,成品油的供应速度势必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会对整个供应链的效率造成影响。

2.管理策略

为了将成品油的库存管理工作进行完善,在实际工作中更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库存模型。这种模型的基本框架中主要包含了成品油库存成本、相关费用和需求等环节。对于当前成品油的库存管理过程中,主要的管理策略包含以下几个环节:1、RQ策略。也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成品油库存量的检查,一旦库存量达到了订货标准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发出订单,并将每次的订单量设置为Q。通常情况下,如果成品油的需求比较大,缺货成本较高的过程中,采用此种方案也是最为恰当的方式。2、RS策略。在对成品油库存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库存量小于订货水平就出现了订货行为,就需要订货的数量达到最大的库存量,我们对这个环节中的库存量用S表示[2]。这也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需要按照成品油的库存情况进行管理策略的选择。

3.对成品油库存管理进行优化的策略

针对建立的库存模型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反映出的问题,应根据成品油供应情况进行策略优化,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工作环节进行优化完善:

3.1充分引进信息技术

随着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想提升库存管理工作的效率,就需要在成品油库存管理过程中大幅度引进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这项工作应着重以下几点:(1)建立健全成品油库存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此种方式对库存管理的监测进行强化,加强库存信息管理系统与销售ERP系统、加油站零售管理系统、二次物流配送系统等系统端口的融合对接,实现各大系统的集成,实现数据交汇对接,从而实现对库存信息进行准确的掌握,便于在工作中更好的实现准确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还可以将信息自动的及时通知给相关工作负责人员,方便相关岗位人员对物流信息的动态掌握,实现对库存的及时补充[3]。(2)完善对成品油收发存环节动态监控,从而更及时和准确的了解成品油的库存变化,有效的保障将信息准确的提供给实际业务操作者或经营决策者。(3)强化对成品油库存自动化控制,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控制或解决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减少在库存管理工作中所耗费的人力和财力,更有效实现对成本的节约与控制。

3.2强化对油库的优化

强化对油库的优化布局,是当前对成品油库存管理优化管理工作中十分关键的工作环节[4]。企业应根据自身不同资源进货渠道、销售流向和油库辐射范围等综合因素实施对油库性能进行完善,对其功能进行提升。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对油库进行优化布局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成品油周转的效率,随之要形成系统的配套的物流优化运行方案。同时,要在实际工作中对成品油仓储品种的结构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式对各个区域内需求的品种进行满足,在此种背景下实现对库存的有效降低,进一步提高库存管理利用效率节省库存工作的管理成本。其次根据油库的区位重新对油库进行优化布局,对基础设施老旧,安全风险较高的油库或同一地区运输半径重合的油库进行优化关停,以减少后期更新改造资金的投入,也减低现有库存铺底量的占用,盘活现有库存资源,提高其利用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库存管理是当前成品油管理供应环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某种程度上说库存管理的好与坏会对成品油供应和物流优化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对成品油的经济效益也有着直接联系。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我国这一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所以需要相关企业或是个人要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对库存量实际情况进行掌握,以便在今后工作中更好的采用解决对策,更好的带动我国成品油库存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辜勇,杨子清,高东旭等.基于供应链的成品油库存管理优化研究[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5,4(12):87-88.

[2]尹微.基于供应链的成品油库存管理优化措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32(9):58-58,62.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2

关键词:石化企业;物流系统;优化

1 概述

石化产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因此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石化产品销售具有周期长、计划性强且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就导致石化企业的物流系统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国家逐渐放开了对石化行业的管制,与此同时,国外企业的进入也加大了石化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压力。物流系统的管理成为我国石化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难题,若不对其进行优化,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优化物流系统,使其成为石化企业第三利润源,成为石化企业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2 石化企业物流系统现状及评价

2.1 物流系统资源分配现状

2.1.1 采购物流系统资源分配现状。石化企业采购工作由营销部和物资供应部负责,若所需原油、生产设备从国外采购,则采购周期相应会延长,这会增加石化企业国内采购活动、交货时间和生产系统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得不采取增加库存的方法。

2.1.2 库存物流系统资源分配现状。库存系统是整个物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当客户对产品有紧急需求时,需要石化企业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库存才能满足客户的需要,从而提升企业在客户心中的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当前,石化企业的库存物流部门的资源分配如下,产品包装、仓库布置分别占用资源总数的10%左右,而库存量所占资源为8.8%,仓库利用率、库存周转率、降低仓储容量则占总资源的12.4%、13.3%以及15.6%左右。

2.1.3 运输物流系统资源分配现状。石化产品销售区域较广,集中生产分散消费的特点对石化企业的运输物流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输系统不仅是连接原材料供应商、生产企业、仓库和客户之间的桥梁,更是石化产品顺利流通的保障。当前运输系统资源主要分配在运输工具的选择、运输成本降低、运输路线选择以及装卸搬运方面。除运输工具所占比重较高外,其他三项所占比重差别较小。

2.1.4 配送物流系统资源分配现状。配送系统主要负责油品的选择、配货和送货,在具体的配送过程中除考虑油品的体积、质量外,还应考虑油品之间是否会相互影响,在确保安全配送的基础上,提高配送效率。石化企业在配送方面的资源主要分布在配送顺序、配送规格、货物送达及时性、满载率、降低在途损耗率、配送成本等方面。

2.1.5 物流信息系统资源分配。信息系统负责各个物流系统之间信息传播、指令下达,以实现对物流系统中各项活动的控制和操作,是物流系统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对整个物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物流信息系统耗费资源环节主要分布在信息收集、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存储、信息检索和查询、信息输出等方面。

2.2 石化企业物流系统评价 石化企业物流系统运行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采购方面主要存在滞后性,供应商结构不合理,采购成本无法实现有效预控;库存方面缺乏敏捷性和弹性,库位分散,多仓库间提货增加了库存成本;运输系统空载率高;配送方面管理理念落后,缺乏高效统一的配送体系;信息传输较慢,且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升。总之,石化企业物流系统资源分配不合理,成本较高,需要对其进行优化。

3 石化企业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3.1 采购物流优化 首先,健全采购组织,企业可对采购部门的工作进行统一划分,明确各岗位职责,通过加强与供应商的关系,将补货管理、物流配送、供应管理、品类管理等工作纳入采购系统当中。其次,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采购部门可组织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负责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和考核体系,为企业选拔生存能力强、信誉好、品质高的供应商。最后,进一步完善物资采购需求计划。企业应在物料需求计划(MRP)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生产环节的具体需要,确定采购物资的数量、时间,确保生产任务完成,同时又不需要过多积压。

3.2 库存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石化企业应按层次对库存进行管理,炼油厂可采用推动式管理方法将库存产品转移到销售网络中;零售网点可采用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下的再订货点法管理库存,确保库存的充足;油库处于中间环节,应采用拉动式库存管理方法下的再订货点法和定期盘点法管理库存。此外,企业还应重视产品包装,实现绿色仓储,对库存地质进行优化选择,最大幅度的降低库存存量。

3.3 运输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首先,运输工具的优化。石化企业运输产品常用的工具有铁路罐车、汽车、管道和船运,四种方法各有利弊,选择时应按照安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有效性原则和经济性原则进行综合对比,然后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其次,控制运输成本,这不仅可以节约物流资源,还能提高物流运营效益。运输成本控制主要依靠运输合理化、运输基础性工作的管理以及资源管理全面化等措施实现。最后,发展综合运输体系。企业应根据整体发展战略对炼油厂、油库、零售店进行整修、改造、停业整顿等处理,构建新的布局;利用先进的管理软件和管理理念重构企业组织结构,以实现企业的综合发展。

3.4 配送物流系统优化措施 石化企业在优化配送系统时,应按照降低配送损耗、最短配送路线、最优服务水平以及最小劳动量消耗的原则进行,逐步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主动配送体系,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5 物流信息系统优化 信息是物流系统运行的重要前提,石化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基础管理部门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输和信息共享;强化物流信息辅助决策功能;确定合理的系统目标和内容,构建基于网络平台的物流信息系统平台;除以之外,企业还应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管理工作,并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的组建和培养,充分发挥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

4 结语

物流系统是石化企业运行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涉及物流采购、库存、运输、配送以及信息管理等多个方面,占据企业生产大部分资源,若不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将严重限制企业的发展。本文对石化企业物流系统的资源分配进行了现状分析,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在此基础上对各个环节的优化措施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3

关键词:尾矿库;在线监测;尾矿库安全管理

1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在线监测技术能克服部分自然条件和现场条件的制约,灵活针对不同性质的尾矿库选择监测模块,根据尾矿库的规模制定预警参数,为尾矿库量身制定安全技术指标,同时可选取不同的监测指标作为分级预警的影响因素,预估风险等级。尾矿库的在线监测系统结构层次清晰合理,总体分为三层结构分别为:决策层、分析层和数据收集层。其中数据收集层以坝体位移监测、浸润线监测、干滩监测、库水位监测等主要模块开展工作,利用传感器、压力计等信息收集传输技术,在需要控制监测的位置采集动态数据;中层为分析层对搜集到的各项原始数据进行计算或量化处理,比对系统既有的数据库中各项指标的参数,然后进行数据分析,同时记录备案;上层为决策层,通过前两层的工作,专业的工作人员可根据原始数据的分析结果,判断尾矿库的实时状态,预测可能出现的险情等级,指导和调度生产或采取相应的应急方案。在线监测系统的三级结构提高了尾矿库安全生产水平,真正做到尾矿库安全管理的数据信息化、生产可视化和管理科学化。

2安全管理方案

现多数尾矿库项目的安全管理方案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组织、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措施,在实施过程中,业主、施工方和监理方俱主要依靠管理者的安全管理经验,做好安全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领导班组落实责任制,按日、周、月做好各项安全工作的自检、自纠、自改。结合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通过分析安全管理的成效,发现现行的安全管理方案存在问题和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没有形成安全生产的监督体系;安全检查项目众多,安全检查过程繁琐,检查资料收集整理困难;依靠管理者主观评价尾矿库的危险源和风险,无法全面排查安全问题,为尾矿库的安全运营留下隐患。

2.1优化安全管理方案

针对现行安全管理方案存在的问题,在安全管理中引入在线监测系统配合专业安全人员巡查,从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组织、安全技术措施三个方面来优化尾矿库安全管理方案。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下的几个子系统(位移监测、浸润线监测、干滩监测、库水位监测、雨量监测、浊度监测等系统)和生产视频监视系统,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组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八个子系统覆盖的范围为指导,制定出符合不同尾矿坝特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实行系统分级安全责任制,做到责任到人,权责分明,利于应急预案的开展,保证应急措施落实到位。同时利用生产视频监视系统,可监控尾矿库生产运营过程和重要构筑物工作过程,并保存影像资料,对于安全领导班组的安全管理起到监督的作用,同时及时直观的反应出尾矿库的运行情况,便于安全生产的调整。监测系统在安全技术措施方面将技术数据信息化,通过监测尾矿坝运行各项指标的数据,完善了尾矿库建造和运营中危险源的种类并评价各种危险源造成的风险等级,通过监测系统辨别危险源,对于严重影响尾矿库安全的危险源数值对比专家设置的预警参数,预测尾矿库可能出现的危险,直接判断预警等级,事前针对不同预警等级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在线监测系统发出预警后各部门能及时了解险情,快速应对,做到事前防范危险,事中从容应对,事后追根究底,杜绝此类危险再次发生。在例行的安全技术检查过程中,可使用在线监测系统排查部分隐蔽工程的运行状态,直接利用在线监测系统检查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小的危险源,并保存这些项目的运行数据和影像资料,大大减少人工安全检查的工作量,同时设备和尾矿坝工作资料信息化,便于整理存档。

2.2保证管理方案实施

2.2.1监测系统维护

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对指导尾矿库的安全运营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到监测数据精准、全面,具有参考价值,首先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根据尾矿库不同的特性制定在线监测布设方案,并定期维护检查监测设备工作性能,保证监测系统硬件设施正常工作,必要时进行硬件升级更换。其次对于检测系统的软件要足够重视,第一强调软件的功能性和适用性,在线监测软件可经由业主方结合尾矿坝特性制定功能页面和监测数据报表,突出监测主要项目指标,重点处理对尾矿库安全运营影响较大的因素。重视管理人员的系统操作水平,组织定期学习,能够对监测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

2.2.2人机协作,优化安全管理工作

在线监测系统为尾矿库的运营维护提供了便捷准确的信息化方法,但是仪器设备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问题,发挥安全人员的能动性至关重要,定期安排安全人员观测其所负责区域的各项安全指标数据,并做好观测记录,上报,对比监测系统的数据后无太大差距后保存,若差值较大则追查问题源头,处理后再次检查,检查无误后上报存档。人机协作既避免了监测系统的故障,也发挥了监测系统的优势,才能在实际工程中优化安全管理工作。

3结论

在线监测系统在我国尾矿库中推广应用是必然趋势,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案吸收在线监测系统后优化升级,优化后的安全管理方案充分发挥在线监测的监测全面性、动态数据准确性等本身优势,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优化了安全组织体系,科学的建立起安全管理控制危险源的综合评判方法。尾矿库在线监测安全管理方案优化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的实践,全面提升尾矿库安全管理和监测技术水平,增强企业、政府对于尾矿库灾害预警的响应能力。

参考文献

[1]葛小博,张建博,席灿勇.柳树箐磷石膏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方案设计[J].现代矿业,2016,32(04):188-190,195.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4

[关键词]措施井 数据库 精细化管理 效果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91

1.数据库的构建与精细化管理技术

措施油井主要指压裂、补孔、拔堵、换大泵、堵水等以增油、降含水为目的的油井措施。措施井的投入较大,且对增油上产效果显著、意义重大,因此措施井的精细化管理是一项尤为重要的油井管理课题,而措施井的精细化管理技术对措施效果的保护,就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措施井精细化管理平台。

精细化管理技术的基础在于数据库的构建,旨在保证措施方案符合率、有效率和及时率,使措施增油效果达到最大化,确保措施挖潜及时、高效、长效,即在基层矿队,形成良好的措施效果保护。

1.1数据库的构建

(1)主要内容

数据库的构建紧密围绕措施各阶段的基层队工作情况进行设计,由油井措施岗专人负责依据各相关单位及责任人提供的核实数据进行填写,并使相应的跟踪核实情况注明负责人姓名及现场落实情况的备注,再有油井措施岗负责监督、汇总、分析,及时提出合理的措施效果保护意见和建议,确保管理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实现精细化油井管理。

① 措施井概况

作用:1将所有的措施井分类并明确责任落实到人;2把握全年措施井当前状态即措施前、施工中和措施开井,确保现场措施状态及时反馈至措施管理人员,并及时安排相应工作;3方案的收发管理与措施层位、预产等与措施效果密切相关的资料收录,用以措施后分析相应的连通、注入状况等。

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是措施井的基本资料,包括队别、区块、站间区块等的分类以明确相关负责单位及责任人;第二是措施前核实情况,包括措施前产量水平、泵况及机采指标等相关的措施前落实,确保措施后效果对比的准确性;第三是措施方案基本内容,包括措施层位、预产等。

②措施进度

作用:实时跟踪正在施工的措施井进度,监督主要工序完成情况,确保重要工序及时、有效。

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模块。第一是施工井基本资料,用以明确责任单位与责任人;第二是施工进度中重点工序(如起原井、下完井、压裂等)相关责任人跟踪并填写完成日期、备注及责任人姓名;第三是施工总体进度跟踪,由油井措施岗负责日更新,以精细掌握施工井进度。

③措施效果对比

作用:详细跟踪措施后效果对比,及时分析措施效果并针对措施单井的个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有效的调整并进行效果及原因分析反馈至上级部门,做到对措施效果保护的精细化。

内容:作为精细化措施管理技术的核心部分,措施效果对比表的单井效果跟踪更细致、全面、及时,汇总整个措施管理的信息更充分、更具体。主要分为六部分:单井基础资料、措施前、措施初期及对比、目前及对比、措施后跟调内容和旬度跟踪备注。内容详细并具有实时跟踪记录的特性,加以旬度跟踪备注的方式,灵活的掌握每一旬的单井特殊井况、工作量和对措施效果造成明显影响的因素。

1.2精细化管理技术

(1)基本原理

精细化管理技术旨在紧紧围绕措施前、中、后三个阶段的重点工作,并将其通过创建各单井数据链的形式形成措施井管理数据库,构建各阶段各负责人工作量的数字化体系,并最终实现精准细致的措施井管理技术。其中,在措施井的矿级基层管理体系中,措施后的效果保护涉及的责任最为重要,且工作量大、参与者多、及时性强并措施后偶然井况的发生复杂多变、难以预料,从而导致影响措施效果的可能。因此,应用基于数据库的措施井精细化管理技术,在措施效果的保护方面,具有突出的研究方向。

(2)具体做法

所有措施井精细管理表所形成的措施管理数据库由油井措施岗负责汇总,并上传至公司内部局域网络。由各相关负责人负责落实相关措施工作之后将实际情况及时填写至数据库,由油井措施负责监督、考核。参照我厂油田管理部颁发的《2013年措施井管理总体方案》中的具体措施井管理要求,严格落实数据库填写的及时性、有效性,利用数据库监督具体、明显的优点,加强细致管理和监督考核。最终跟进措施调整和特殊问题反馈,提高对措施井效果的保护。

2.精细化管理技术应用效果及评价分析

2.1油井措施效果保护的一般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对比:

一般管理: 年平均有效期90天。

优点:基本实现措施管理标准、管理流程相对精简适于措施效果好的井。

缺点:对于井况复杂的井和大批上措施时,容易出现跟调速度慢、各部门沟通协调困难等情况,对措施效果的进一步挖潜存在弊端。

精细化管理:年平均有效期150天。

优点:责任明确、管理细致,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并跟踪调整以保护措施效果。

缺点:管理流程更加精细、环节更多、更复杂,需要有效地管理技术提高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能力,提高及时性、有效性从而发挥精细管理优点

2.2引入数据库进行精细化管理前后对比:

按照各部门各岗位间协同进行跟踪调整的一般响应速度和引入数据库进行精细化管理后的响应速度进行对比,可以看出,2013年的精细化管理所进行的调参和注水调整共计41口井59井次,跟踪调整初期日增油108t,累计缩短流程时间180天,累计少影响产油481t。

2.3应用精细化管理产生的效果:

应用引入数据库进行措施井精细化管理,能够在更积极的预防泵况发生、优化参数和跟踪注水调整的基础下,使措施效果更有效的免受影响,从而延长措施效果。

应用精细化管理14口井,一般见效天数平均150天,实际见效天数平均241天,平均延长91天。延长后对比措施前增液436t,增油46.6t,目前累计增油4623t。

通过引入数据库实现措施井精细化管理,相比一般措施管理,截至目前合计延长措施效果1277天,延长保护效果期间日增油46.6t,截至目前累积增油4623t。

3.结论及其认识

3.1对于措施量大、措施后井况复杂的井,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对措施效果进行保护,能更精细跟踪调整、更有效的延长措施效果。

3.2针对精细化措施管理的优缺点,适当的引入数据库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措施各部门间沟通协调,并显著缩短流程响应时间,提高效果保护的及时率。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5

【关键词】基础 数据库 优化 压裂 管理 效果

1 基础数据库进行优化压裂管理的优势

按照“措施前培养,措施中监督,措施后保护”的基本思路,以构建压裂井数据库为管理基础,将压裂井各阶段重点工作,以各相关岗位对数据录取、井况反馈的书面填报进行汇总的形式,实现统筹兼顾的管理运行模式,一方面使基层工作主线紧紧围绕“措施井三阶段”管理重点,另一方面,实现压裂单井管理的高效运行。

2 主要做法

(1)确定压裂井管理目标。第一,压裂前一是要依照方案设计要求,落实单井数据、泵况的准确性,依照压裂前保护方案的要求落实相应工作;二是要对该井目前的生产运行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应情况,向上级部门提出建议措施前培养方案的实时调整。第二,在施工中,一是对于喷势大且不能正常下泵投产的井,采取带压作业下泵或自喷生产措施,井口自喷生产压力控制在0.8~1MPa之间;二是为避免压裂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砂卡问题,投产15天内严格监督,禁止洗井;三是严格监督压裂井放喷情况,并在压力下降的第一时间,协调作业队施工。第三,在开井后,一是确保资料的规范性、准确性,严格落实开井初期连续10天取样、量油,开井3~5天内录取动液面、抽油机井录取功图;二是及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及时上调生产参数,确保压裂效果;三是对压裂井进行旬度跟踪对比分析,针对措施递减等情况反馈至相应部门,进行调配注等相关建议。第四,上传数据库,通过上传至网络上的“数据库”的明确导向作用,令各个岗位在压裂井管理上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协调统一并且全年压裂井资料完整、数据提取便捷。

(2)构建压裂井“数据库”,升级四级管理体系中的基层两级管理。在采用实施压裂井精细化管理后,原本的基层两级管理地质队、采油队得到了管理体系的升级优化,具体方式为:由地质队措施岗,以压裂前、中、后三个时期为骨架,构建压裂井数据库,使地质队、采油队具体工作任务更细分更明确,使各相关岗位工作职责与数据库的各个项目精确对应,各责任落实程度的考核依据更清楚,反馈更及时,此外,数据库上传至网络,还大大促进了各岗位间的协调、沟通,使相互间配合更加流畅。在压裂井管理中我们引入“数据库”。由地质队对“数据库”中各压裂单井按压裂前、中、后三阶段工作流程进行整合,将各个管理任务以表格的形式嵌入数据库汇总表,并由地质队组织例会,明确落实数库中各项指标所对应的地质队、采油队各岗位责任人,各岗位依照数据库中各项进行落实并及时填写数据库,即资料落实和执行方案。采油队填报信息后,由地质队进行监督考核。数据库明确指导压裂井各阶段所包括的各环节中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任务,将责任落实到位,以数据库中各项数据的落实为依据,由专项岗位负责进度跟踪、效果分析与核实监督,统筹兼顾,打破原有的以采油队为单元的各自独立管理模式,使压裂井基层各管理单元协作更紧密、任务更明确、反馈更及时。

(3)完善压裂井管理制度。压裂过程中的井况跟踪、现场管理,对地措施效果将产生较大影响。为确保压裂过程合理有序地进行,我们制定了《某区块措施井管理办法》。

(4)确立细分指标项监督考核管理办法。由矿领导、项目组负责制定监督考核管理办法,并制定详细的扣分制度,分数与各基层队、各岗位人员的奖金直接对应。

(5)强化监督,对资料准确性提供有力保障。由地质队以数据库对各岗位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对空白项是否及时填写、规定时间内未及时录入数据的项目所对应的岗位进行考核,并对于现场落实数据与基础数据库数值不吻合的、差值较大的压裂井,所对应的岗位职责相关责任人进行监督考核,采用扣分制直接与责任人当月奖金挂钩。

(6)及时上调参数,促进压裂井初期效果。对于在数据库中体现的压裂初期液面浅、泵效高等各项指标适宜上调参数的压裂井,由地质队第一时间通知机采组进行对比分析,并出调参方案发送相应采油队。

(7)精细机采管理,确保压裂井平稳运转。制定一套明确有效的压裂井机采管理制度,细化泵况井监控、核实和处理。对生产数据异常的压裂井,及时落实泵况,将泵况井及时上报,并进行密切跟踪。并于每周一下午的机采管理分析例会,对相关压裂井,尤其是日产油在5吨以上的高产井进行问题反馈、井况汇报与方案调整,确保各井运转时率,主动降低泵况发生的可能性,积极控制检泵率。

(8)旬度效果分析,跟踪压裂井注水调整。地质队各区块负责人运用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日报跟踪、旬度对比、月度分析的精细管理数据跟踪形式,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提出注水井调整方案,对于正在实施的方案进行跟踪注水调整。

3 实施效果

通过基础数据库进行优化压裂管理,总体取得了显著效果:

(1)各部门协作优势见效,压裂井在措施前没有一口重复报检,降低了检泵率,杜绝了重复作业井的经济费用支出;

(2)上调参数及时、准确,对压裂井的措施效果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全年共上调参75井次,累计油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在推广区块的压裂井管理方面全部达到了方案预产要求;

(4)降低了管理运行的费用;

(5)初步形成以数据库信息平台为主线的基层管理经验,为分公司推行的“数字化平台”与“精细化管理模式”相结合的基层管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6)增进了各部门、各岗位间的相互协作,使压裂井管理各阶段各环节通过基础数据库的共享,基本实现了无障碍沟通,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疏忽可能带来的管理风险;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6

关键词:档案安全防护;档案应急管理;档案库房

引言

档案是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的管理与安全保护工作对档案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档案管理工作者应该注重档案的管理与安全保护工作,经常进行相应的安全检查,尤其是在存放档案的库房内部,应该设立相应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机制,确保档案库房的安全性和档案保管环境的良好,这样才有利于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确保档案工作辅助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下面将具体的阐述一些有利于档案安全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1人员进出库制度

在进行档案的安全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对档案库房的人员出入进行严格的管理。档案库房是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部门,相关的管理人员应该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进出库制度:严格限制非本部门的工作人员进入库房;工作时间外遇紧急情况进入库房要进行登记;不可在档案库房内进行与档案管理工作无关的事情,包括吸烟、吃饭;工作人员下班前应该对档案库房的门窗进行上锁,确保其安全等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执行人员进出库制度,已确保档案的安全性。

2库房温湿度控制

档案库房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比较高,因为温度和湿度会影响档案的质量,缩短其使用寿命。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在档案库房内设置一个检测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设备,及时检测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看其是否符合要求。一般情况下,档案库房的温度应该在十四到二十四度之间,而相对湿度应该保持在45%-60%之间。一旦发现温度和湿度出现异常状况,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使之恢复到正常状况。档案管理部门也可在大型库房内加装一些恒温、恒湿设备,确保档案库房的温湿度一直处在合理范围,以保障档案的寿命。

3库房“八防”措施

在进行档案库房安全防护管理工作时,应首要从八个方面注意,这八个方面被称为库房“八防”措施,具体防护手段如下:

(1)防火措施。档案库房防火是重中之重,因为档案大部分为纸质,具有易燃性,火灾隐患大。因此,档案库房一定要注重火灾防护工作。经常检修库房内的电路,防止因电路老化等问题造成的火灾的发生;安装火灾报警器和设立相关的火灾预警制度;在库房内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灭火设备;档案库房内实行禁烟制度;等等。

(2)防水措施。档案库房应该建立在干燥的环境下,尽量设置在办公区的高层,远离低地势;库房内不设供水管道;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尽量不要在库房内喝水,以防损坏档案。

(3)防潮措施。档案库房管理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控制档案库房的温度和湿度,避免档案潮湿现象的出现,保障档案库房的通风性良好,经常对库房进行防潮处理,确保档案库房的干燥通风。

(4)防霉措施。档案发霉现象在档案库房中经常出现,其原因是在档案库房内密集阴暗环境的影响下,微生物极易发生霉变。微生物的霉变与空气的湿度、光照等因素有关。因此档案库房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防霉:及时清理档案库房内的各种垃圾和灰尘,保持档案库房的清洁和整洁;经常对库房进行通风,保障档案库房的干燥;对档案库房进行空气净化,保障档案库房内空气清新;进行一些防霉处理,例如在易发霉的角落内放置一些防霉药品等;确保档案库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5)防虫措施。在档案库房防虫上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档案库房的选址时,最好远离潮湿阴暗的环境,远离易产生虫害的厨房、货仓等地;其次,在进行档案入库前,要对库房进行防虫害预处理,在角落内放置驱虫药物,做好预防措施;最后,一旦发现虫害现象,要及时处理,对受害的档案也要进行处理,尽最大可能的减少损失。

(6)防光措施。光的直接照射对档案具有破坏性,尤其是紫外线,会导致纸质变脆,寿命降低。档案库房应尽量建设在没有窗户的房屋内,减少光照。如若,库房内设有小窗户或通风窗户,也应该安装遮光板或者防紫外线直射窗帘,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光照。档案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也应该减少使用大光源,尽量减少光辐射。

(7)防尘措施。灰尘会对档案造成隐形的破坏与污染,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人员不可忽视灰尘对档案的破坏作用。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经常对档案进行清理,保持其清洁度;尽量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空气净化措施;减少人员的出入,避免带来更多的灰尘。

(8)防盗措施。档案库房应该安装防盗报警系统,设立安全预警机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出库房要及时锁好门窗并确保门窗的牢固性,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及时解决。

4定期检查、清点档案

档案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时应该遵循相关工作制度和规范定期对库房内的档案进行检查和清点工作。尤其是在进行档案迁移或更换库房的工作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库房的检查、清点工作,确保库房内档案无问题。在进行检查、清点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档案是否存在缺失、损坏、发霉、潮湿等现象;(2)库房内是否存在安全隐患;(3)档案数量是否正确无误,调出及借用的档案是否手续齐全,是否有尚未归还的档案。

5档案应急管理

档案的应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档案的应急管理是指在发生灾害时,及时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抢救,尽最大可能的减少灾害损失。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管理部门应该根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设立档案应急管理方案,组织专人进行培训和预演,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危机处理能力。在档案应急管理过程中,应该对珍贵的、重要的档案进行备案和异地备份存储,保障档案的安全,发生灾害时,优先抢救;合理进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险情,制定具体的抢救措施,上级领导部门设立专门的抢救小组,指挥抢救工作,协调各部门进行档案的抢救;及时关注和转移受到灾害威胁的档案,避免其受到灾害侵蚀;与专业的抢险救灾部门联系,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救援工作;迅速找到危害库房档案的危险源,及时控制,防止灾害进一步扩大;等等。在灾害发生过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清点损失,对受灾的档案进行处理,恢复档案数据。对档案库房要进行修整或更换库房,及时总结抢险救援工作,总结优点,摒弃缺点,以确保更好的做好档案应急管理工作。

6结束语

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资源之一,档案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在日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对档案的安全防护工作加以重视,在日常的生产与生活中,相关的档案行业工作者应该注重对档案安全防护工作方式方法的研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寻找最优方法,以期能够为档案安全防护工作和应急管理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彭红.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河南科技,2011(13).

[2]黄晓艳.浅谈保障档案安全的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0(9).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7

关键词:煤炭企业;库存管理;库存点检;三色卡管理

1煤炭企业库存管理现状

1.1储量不合理

为防止缺货影响生产,有些部门在申报采购计划时,申报量远高于实际需求量,造成库存积压现象严重,流动资金占用额过高,给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带来困难。

1.2忽视库存管理

大多数煤炭企业库存管理的技术手段滞后,企业管理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素质缺乏,造成企业库存损毁报废、超储积压等问题严重,忽视了业务流程优化和制度化建设。

2煤炭企业创新库存管理模式的意义

库存管理是供应链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企业都会遇到的管理问题,它对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及企业的利润产生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煤炭经济市场低迷,煤炭价格一再降低,企业利润不断压缩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必须适应市场变化,对物资的采购和库存采用灵活的管理方式,创新库存管理方式方法,以求达到降低库存成本和提高运作效率的目的。

3煤炭企业库存管理模式创新机制研究

3.1实施“联合库存管理”

实施“联合库存管理”,即身处供应链中的供应商、物资供应分公司和使用单位三方对库存进行联合管理,它强调三方同时参与,共同制订库存计划,同时明确三方各自的管理责任。在实施“联合库存管理”时,需从以下3方面入手:①物资分公司综合利用供应商提供的市场信息及使用单位的消耗规律,建立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管理体系,确定哪些物资需要每个矿都储存、哪些物资在某一矿集中存放、哪些物资由供应商代为存储。②物资供应分公司按定额和生产需求计划,安排供应商备货、送货,并定期开展库存结构分析,分别按定额、库龄分析库存结构,形成分析数据。如果有必要,供应商需负责对超储物资进行调剂,对缺货品种补充库存。③为供应商管理库存提供支持平台,即通过冀中能源物资采购网,物资供应分公司定期将库存信息、采购信息、交货信息及物资调剂信息及时,供应商可以远程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控制库存。联合管理库存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信息优势和管理优势,提升了保供水平,减少了储备资金占用,避免了积压报废损失,降低了供应商运营成本,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3.2进行“库存点检”

库存点检就是根据订货周期及经济订货批量制订合理的储备定额,保管员通过库存点检随时掌握库存变化,定期进行库存结构分析,出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责任人,由责任人负责解决。其目的是保证常用物资及关键物资保持合理库存,不能因缺货而影响生产或因储存时间过长而造成积压,同时避免因频繁进货而增加采购成本。库存点检制度的实行,实现了库存管理检查、反馈、处理、复查的闭合循环,有效防止了缺货或积压现象的发生。

3.3开展“三色卡管理”

“三色卡管理”就是结合以往各类物资的消耗规律,逐项制订合理的物资储备定额,库存物资对照已制订的储备定额,用红、黄、白三色分为表示3个关注和控制等级,在材料卡片逐一标注,从而能实时了解库存物资结构及超储、积压情况。

3.3.1物资白色卡的应用

仓储数量不超储备定额的物资挂白卡,白卡属正常流转物资,但采购批量也要加以控制。同时关注该类物资库龄,库龄超过6个月以上的物资(保险储备除外),如果到货后一次也未消耗,就要提高关注度,下调储备定额,改挂黄卡。积极采取外部调剂、置换、返厂等措施及早着手处理,加速物资流转,避免形成积压物资。

3.3.2物资黄色卡的应用

仓储数量超过储备定额的物资称为超储物资,此类物资挂黄卡。这类物资一般是因使用单位提报需求计划的数量较大,但物资购入后又因生产条件的变化等因素,实际使用量减少或暂不使用,也有因储备定额制订不合理造成的。黄卡物资原则上不允许再采购,如确需采购,要有理由、有审批。同时关注该类物资的库龄,库龄超过3个月要积极采取内部替代利用、外部调剂、返厂等措施及早着手处理,避免形成积压物资。

3.3.3物资红色卡的应用

由于技术进步、工程竣工或主机淘汰等而不再使用的物资要挂红卡。此类物资属长期存放的积压物资,一律禁止再次采购。要作为仓储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采取外部调剂、返厂、置换等措施,避免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

3.4建立“预警机制”,防止小仓库反弹

长期以来,煤矿生产单位都设有材料工房来储存在用工具和临时使用材料。然而,有的单位却将工房变成小仓库,储备大量材料和配件,造成库外有库的不合理现象,从而造成物资重复备货和物资积压,材料流失,并存在安全隐患。预警机制针对以上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采取重点物资、控制发放,交旧领新、限制发放,多余物资、及时退库,制度制约、奖罚分明等有力措施,有效杜绝小仓库现象的存在,减少资金的占用,消除安全隐患。

3.5狠抓“物资调剂”

物资调剂是仓储管理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物资供应分公司要求计划员做好以下3方面的工作:了解需调剂物资的性能及用途,熟悉需调剂物资的库存和代用情况。②扩大调剂范围,优先内部调剂。计划员在日常处理计划时,首先关注每月所报计划是否包含库存积压物资,是否有可代用物资计划,并及时与使用单位及积压物资所在单位沟通进行内部调剂,实现各矿厂互通有无。③积压物资在公司内部调剂困难的情况下,需积极与供应商联系,做好返厂和退换货处理。针对因机型淘汰或因井下条件变化等原因所形成的永久性积压物资,物资供应分公司与供应商进行多方协调进行返厂处理,主要包括以销售名义退货和等值换货。对于等值换货,需让供应商将本站永久性积压物资等值换成常用物资,实现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梁志才.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联合库存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9).

[2]时珊.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的比较[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

[3]王冬冬,杜敏.论煤炭企业的物资供应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1(16).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8

油库 数质量管理 问题 措施

一、引言

销售企业成品油出入库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信誉,关系着企业在零售市场上的竞争力,同时还直接关系着油库自身的销量和销售利润。因此,加强油库数质量管理,对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至关重要。

二、加强数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我国汽、柴油质量现状需要加强数质量管理。我国制定的标准与欧盟、美国等国家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由于炼制工艺的原因,炼油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欠缺在储运、销售环节中,只有通过加强管理来最大限度地保证产品质量不再下降。

2、自身条件决定必须提高质量管量。企业的成品油资源统一配置,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油品的入库质量和数量,而油品的储存和出库仍需要严格的数质量管理。因此,全面的精细化管理,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减少收、发、存过程中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保证出库油品的质优量足。

3、市场的竞争、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数质量管量。企业在销售市场上的生存发展与企业产品质量的优势密不可分。保证油品质量,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增加销量,创造更多价值,是我们当前应该做好的具体工作。

三、油库数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油罐不能按时、按周期清洗。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油品的质量也各不相同,特别是柴油产品色度深、凝点高、粘度大、沉淀物多等。在一定时间内油罐将产生大量“油泥”直接影响到柴油质量。接卸、运输时混入的水及油中的悬浮水也是引起油品质量变化的一个因素。清罐费用多,危险性大,库存损溢增大,“油泥”难处理等都是造成不清罐的主要原因。

2、质检员、计量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兼职普遍,在执行中油质量、计量管理各项规定、制度不够严格,而周检、动罐检不是很严格。对化验器具、计量器具的检定不及时等都是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油库由千克改升付油后,随着自动化付油系统的应用,尽管流量表能够按周期检定,但对外付油换算系数不透明,只能看到结果不能看到运算的过程,易造成客户的疑惑。

4、油罐汽车在向加油站配送油品时不能专车、专罐运输,造成油库发出油品质量下降。

四、油库数质量管理的措施

1、落实制度,贯彻国家标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数量是企业的效益之源。严格执行中油销售企业计量与质量管理办法和规定,保证油品质优量足,坚持信誉至上。加强信息化,使新的国家标准的贯彻执行落到实处,促进数质量工作的标准化、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强计量、质量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计量、质检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对于油库数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应保证质量、计量人员的相对稳定,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岗位勤练兵,使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做到精一门,会二门,懂三门。

3、按时清洗油罐。严格遵守清罐操作规程,对于清除出的“油泥”、水杂等要集中进行环保处理。在清罐过程中应注意安全和加强数量管理。

4、加强化验器具、计量器具的档案管理。在数质量工作中有些化验器具、计量器具是属于国家强检的,通过档案管理,可体现化验器具、计量器具的合法性、连续性、准确性。通过对化验仪器建立档案,能对仪器的性能、产地一目了然,维修保养,检测时有针对性,充分发挥档案“技术库”的作用。

5、库存商品盘点管理。库存盘点是对一个时期油品经营过程的库存情况进行全面的清点、确定库存油品的实际数量、核实油品损溢数量。每月末为库存商品盘点日,对油库进行盘点时,财务商品账、业务商品账、仓储保管账、计量保管账等账务统一截止时间,做到口径一致。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结束语:

总之,要提高数质量管理水平,就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在石油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油库数质量管理应充分发挥油库规模、先进的设备设施、先进的技术水平等,突出自已的核心竞争力――质优量足和优质服务,使我们的市场竞争力增强、效益提高。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9

关键词:油田企业;物资管理;问题;措施;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一、我国石油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物资储备大,造成企业无法实现正常的资金周转

随着经济速度的加快,对于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多的油田企业都加大了生产规模,最后形成供过于求的状况。石油市场竞争越来越积累,对于石油的要求也更高,很多的企业由于过多的生产石油,导致储备量加大,产品销售不出去,企业无法实现资金周转,影响到企业今后的运营。

(二)企业对于物资管理缺乏正确的认识

企业自身忽略了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生产石油,没有加强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企业没有树立规范的制度来监督物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无法很好地完成物资管理工作。管理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三)忽视物资采购的重要性

物资采购是整个物资管理工作的关键,是整个油田企业工作的基础,合理科学的采购物资不仅有利于下阶段的工作,还大大减少了成本开支。在采购材料之前要对市场上的情况有清晰的认识,根据市场发展的变化来采购物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分析和收集有关石油物资的消息,对市场上的石油物资采取动态把握的方式,及时地掌握石油物资的变化情况,灵活地应对价格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完成物资采购工作,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最优质的材料。

(四)库存管理意识淡薄

库存管理也是物资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库存管理的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没有明确的认识,影响了工作效率。当物资积压时,企业的管理人员没能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处理库存的产品,不仅影响到后期的生产工作,还不利于物资的管理工作。库存的物资不能及时地处理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企业的利益会受到严重损失。

(五)物资管理设施使用率低

我国对于石油的物流运输十分重视,加强了油田企业的供应设施建设,将先进的信息管理引进到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中,但是油田企业并没有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改变自身的现状,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没有专门的物资管理部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很难发挥效用。油田企业的业务涉及到全国各个地方,但是企业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意识,使得物资管理设备的使用率大大降低,浪费了资源。

二、加强油田企业物资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正确的物资管理理念

首先油田企业的领导人员要树立正确的物资管理意识,重视物资管理工作,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强物资管理工作。领导有加强物资管理的理念,才能将理念付诸到实际的工作中,员工在工作指导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观念得到转变才能实现企业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落实观念,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二)加强物资采购工作

物资采购不仅是物资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材料的采购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采购物资之前要对市场上的各种材料有大致的了解,根据产品生产要求有针对性地采购材料。在保证材料的质量的基础上要尽量减少物资采购的成本,考虑材料的不同因素,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价格,最终决定采购怎样的材料,利用最少的资金购买最好的原材料。

(三)重视物资的储备管理

对物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是实现正常生产的前提。物资在入库之前要对物资进行检查,根据物资的规格和质量来判断物资的好坏,一旦发现物资存在问题,要及时地返回给供应商,保证物资的质量。仓库的环境也十分重要,因为石油原料本身的特殊性,仓库要保持良好的环境,还要对物资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状况。物质的储备量也要有严格的控制,库存的管理人员要定期检查仓库的库存量,库存过大会加重企业的经济压力,还会造成资源的一部分浪费;库存过少,不能保证今后的正常生产工作,所以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的控制库存。

三、油田企业加强物资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供应、保管、运输、使用等等问题的集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资管理的地位越来越高,它决定了整个油田企业的发展。再加上现今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阻碍了油田事业的发展,如何加强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首要解决的问题。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每项工作都密切相关。采购工作与后期的产品的生产和产品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检查物资和运输物资以及保管物资都与后期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保证物资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物资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今后的更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物资管理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才能加强物资管理力度,积极解决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实现油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总而言之,油田企业加强物资管理工作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促进自身的发展,物资管理工作必须要放在首要地位。认真对待企业自身存在的物资管理问题,针对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变油田企业现今的资源管理现状,利用信息技术成果,不断提高油田企业的物资管理效率,促进油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袁绍明.加强油田企业物资管理与降低物流成本[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3).

库存管理优化措施篇10

关键词: 水库; 管理;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临沂市岸堤水库位于泰沂山南部、蒙山北麓,沂河一级支流东汶河上,坝址座落在蒙阴县云蒙湖生态区圈里村西,东汶河与梓河的交汇处,属淮河流域沂河水系,控制流域面积1690平方公里,总库容7.49亿m3,兴利库容4.51亿m3,是一座以防洪、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城市供水、工业供水、旅游等综合利用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库。

2 岸堤水库运行管理状况

2.1水库安全管理现状

岸堤水库通过多年运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经局部除险加固,但水库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主要有:1)大坝坝体、坝基渗漏现象,大坝心墙压实不均,局部压实度较低,不满足规范要求;2)输水涵管老化漏水;3)溢洪道狭窄,溢洪道塌方影响行洪,消力池损毁;闸门、机房、交通桥、闸墩及闸底板、电气设备及线路、观测设施等都存在严重隐患4)坝高不足,坝体单薄;5)坝内坡冲刷严重,;6)防汛道路路况差;7)坝体存在不同程度的蚁害现象。

2.2 水库管理措施制定及落实情况

岸堤水库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由政府责任人、水库行政主管部门责任人和水库管理单位责任人。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及责任追究制度较为明确,并在公共媒体上公示,接受公众监督。但是部分水库存在着管理人员结构不合理,专业人员匮乏,业务水平偏低等问题。

2.3水库日常管理情况

1)水库工管科制订有水库巡视检查制度和报汛制度,能按照市水利局统一制定的水库值班记录要求进行巡查和记录,但部分水库存在记录不详细、不规范的情况。

2)水库能根据工程实际状况,定期进行大坝安全鉴定。

3)水库编制有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并积极签订了防汛安全责任书。还组织进行了防汛应急演练,从而提高防范安全事故的能力。

4)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水库调度规程及水库调度方案未经实际考验。

5)水库存在大坝监测及水情观测的频次和深度不够,资料整编分析不够规范。

2.4水库确权划界情况

水库工程确权划界工作开展缓慢,水库管理范围受到侵占现象较为严重。当地群众在水库管理范围内种植农作物、树木等,甚至有非法筑坝和强建民房的情况,严重影响水库日常运行管理。另外,水库流域内大多种植速生桉,造成水土流失及水库水质变化严重。

本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六十年代,由于当时的法制不健全,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等相关手续未落实到位,致使水库管理范围与周边土地权属复杂。由于目前缺乏专项经费及与有关部门协调难度大等原因,尚未开展确权划界工作。

3 提高水库运行管理的有效措施

从分析岸堤水库运行管理情况可知,岸堤的水库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保证水库的安全,充分发挥水库经济效益,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3.1完善各项水库管理制度,加强水库管理

工作的实际操作性正所谓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前水库管理已进入现代化阶段,我们必须完善水库管理制度,使工作人员能够有章可循、照章办事。进一步完善岗位工作职责、水库巡视检查制度、报汛制度等,组织技术人员编制水库调度规程、水库调度运用计划、水库调度方案,做好日常巡查、工程监测及资料整编分析等工作,按规定定期开展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工作。

3.2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水库管理工作责任重大,以预防为主的原则不单是针对防汛度汛,应该贯穿于水库管理的全过程。

1)组织相关管理单位,针对检查出的工程安全隐患问题,认真研究,分析原因,制定有效应对措施,消除工程安全隐患,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

2)全面落实水库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并在公共媒体上进行公示,接受公众监督。

3)严格执行水库注册登记制度、大坝安全鉴定制度和降等报废制度,及时更新水库注册登记数据,抓紧制订水库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水库风险管理能力。

3.3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排除安全隐患

有关责任科室要加强对辖区范围内水库的日常检查,排查安全隐患。具体做到:水库巡视员24小时值班,加强观测,发现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市政府、市防汛办;定期对大坝、放水设施、溢洪道进行安检,下大雨时更要加强检查,避免造成农田毁灭、群众受灾、生命财产受到侵害等灾难。

3.4落实水库管理经费,加快推进水库确权划界步伐

水利是公益性很强的事务,只有搞好水利利益核算和补偿,才能协调好防洪、 灌溉、生态发电各方面的利益。水库要争取除险加固项目,加强统筹,落实水利资金配套措施,督促水利项目配套资金的严格到位;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建立专项资金, 加强水库加固等工程的招投标、资金分配使用、工程验收等监管工作,避免资金的挪用导致水库工程项目的夭折。此外,要加快推进水库确权划界步伐,积极协调各有关部门关系,抽调精干力量,稳步推进水库确权划界工作。

3.5建立激励人才机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水利人才建设,初步形成较为合理的人才梯次结构。一是要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优化现有人员结构,采取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原则,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勤学、实干、创新;二是争取财政部门支持安排专项资金,定期培训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三是水库行政管理单位应为水库管理人员提供相互交流工作经验的平台,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管理水平,要适当引进一些专业人才。有了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准确了解水库工程的运行状况,为防洪、抢险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