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优质课十篇

时间:2023-07-03 17:54:03

劳动教育优质课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1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工作部署,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以城带乡,城乡优势互补,推动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促进我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按照“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确定支援关系,拓展大学区服务区域,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到2022年,建立科学的城区大学区支援乡镇学校管理模式,确保对口支援达到全覆盖;到2025年,健全城区大学区支援乡镇学校的有效运行机制,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水平明显缩小。

三、工作任务

(一)共建育人体系,提升德育水平。城区大学区与乡镇学校结对建立党建工作联盟,合力推进党建“强基领航”行动和“三早”育苗工程,构建形成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最大化党建平台。鼓励共上联合党课、共过主题党日、共办党务培训、共商党建课题等,切实提高乡镇学校党组织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城乡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地方文化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创建中小学生德育社会实践基地,利用相关节庆和纪念日活动,组织师生相互参与,促进双方交流与学习,促进城乡文化交流与融合。深化课程育人,广泛挖掘身边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丰富德育课程内容资源,加强中小学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研究与探讨,加强品德修养教育,强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二)加强教学支援,提升智育水平。采取送教下乡、乡镇学校教师到对口大学区跟班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支援。指导乡镇学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结构,开展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诊断、教学质量评估,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通过同步互动课堂、在线集体备课、校本研修培训、网络名师课程等形式,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推动乡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三)共同开展活动,提升体育、美育水平。鼓励城区大学区优秀体育教师到乡镇学校指导体育教学及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依托“百万学生逐雪嬉冰工程”、校园足球等特色体育项目,联合开展城乡体育活动。有条件的学区鼓励联合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引导学生增强运动意识,养成运动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鼓励城区大学区优秀艺术教师指导乡镇学校开展艺术教学及组织开展相关活动,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全面加强和改进乡镇学校美育工作,落实学校美育工作基本标准,联合开展校园艺术展演及竞赛活动,集中优势打造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和基地,充分发挥城乡学校和社会资源建设艺术教学实践基地作用。引导学生增强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四)共享优势资源,提升劳动教育水平。推动城区大学区与对口支援乡镇学校之间建立城乡劳动教育共同体机制,坚持城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城乡劳动教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乡镇的劳动教育资源优势,依托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创建一批学农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城市学生到乡镇学农。城区大学区整合资源,创建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鼓励农村学生到城市学习劳动技术,进行职业体验。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建设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资源,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分别开发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建成以劳动观教育为核心导向,形成循序渐进、优势互补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增强热爱劳动的情感、提高劳动能力。

(五)强化开发应用,提升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区大学区作用,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共同开发、建设和利用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在内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构建基于城乡义务教育协同发展共同体的信息平台,实现城乡网上教学互动、网上教研和网上培训,推行在线学习和在线辅导,最大限度地满足乡镇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

(六)创新管理思路,提升治理水平。鼓励城区大学区校长和干部对乡镇学校点对点支援,指导乡镇学校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树立公平的教育观和正确的质量观,建立健全现代学校制度,加强校际间的学习和交流,分享先进管理经验,推广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逐步创新教育共同体的管理思路、方法和运行模式,促进乡镇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

四、工作举措

(一)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

各中小学校结合实际“一校一案”,支援与受援学校采取“点对点、点对面”等方式,不断完善育人体系,加强教学支援,共同开展活动,共享优势资源,提升学校管理及信息化水平,构建具有实效、特色的“城区大学区优质学校—对口支援乡镇学校”协同发展的教育共同体。

1.加强学校管理工作支援。充分发挥大学区优质学校辐射带动作用,每学期至少互派1名管理人员到对口学校(支援学校与受援学校,下同)挂职,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每学年至少开展1次关于办学理念、教育观、质量观、学校及班级管理机制经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学习活动,切实提升对口支援学校管理水平。

2.加强教师成长发展支援。对口学校要加强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职业道德素养。支援学校要协助受援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年度送培、送教、跟班学习交流等计划,切实促进对口学校教师流动。每学期应至少开展2次同类学科备课组、教研组或年级组教学研讨活动,提高受援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教科研能力。结合学校实际,每学年互派学科专任教师到对口学校任教,尤其是短缺学科。建立完善“一带一”教师成长机制,切实提升受援学校年轻专任教师业务水平。

3.加强教育教学工作支援。支援学校要帮助受援学校抓好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各个环节,指导和帮助受援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等教学交流活动,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及时做好教学总结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质量。结合乡镇学校校情、师情、学情等实际,稳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加强习惯养成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逐步完善对口学校教学质量检测机制,切实提升对口学校智育水平。

4.加强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支援。充分挖掘对口学校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明确优势资源清单,形成德智体美劳优质教育资源互补,加强学生活动交流,共同开展红色教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文艺展演等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学生互访交流、学习体验活动。同时,城区优质学校应注重凝聚提炼乡镇教育教学资源、优势、方式方法等,结合城区学校发展实际,努力形成促进教育共同体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制度保障、资源共享格局,及时总结提炼出具有特色教育教学成果,切实提高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水平。

5.加强创建温馨村小工作支援。各支援学校要加强对本学区乡村小规模学校的支援力度,确保全市每年创建温馨校园的比例达到20%左右,到2025年底,基本实现具备一定办学规模的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全覆盖,将乡村学校建设成具有乡土化、温馨化、特色化的乡村温馨校园,提升乡村教育教学质量。

(二)打造“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支援活动。加强“三个课堂”建设,在学区内,结合受援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实际,对口学校应就相关学科统一安排课表、学时间,以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形式适当开展线上同步教学,同时应充分利用网络积极开展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等对口支援工作,实现对口学校学生同步上课、名师名校优质资源共享,帮助农村薄弱学校“开齐课、开足课、开好课”,有效缩小区域、城乡、校际之间教育质量差距。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口学校双方要高度重视,明确责任,精心组织,突出实效。各学校按照相关要求,成立相应工作专班,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支援工作实施过程的管理,细化活动内容、方法、步骤、人员安排、措施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2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刘云来

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我省注重发挥自己的特色,以传统的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在多年实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奋斗,我省城乡小学绝大部分开设了劳动课,教师、教研员基本配齐,骨干教师队伍也基本形成。下面仅就我们的工作谈点体会。

一、领导重视,是上好劳动课的保证

从我省这十多年小学劳动课的发展历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小学劳动课,既然做为一门正式课程,理应抓实抓好,但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应有的待遇。哪里的领导认识了、重视了,哪里劳动课的局面就好些,不然就差些。比如:哈尔滨市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并实行“一票否决制”,这就改变了劳动课被“挤、占、串”的现象,使开课率连续6年保持三个100%;大庆市也有个专门的班子设在市教委,专抓劳动课,结果是校校建立了劳动基地,保证了劳动课的场所;牡丹江市立新小学之所以连续38年狠抓劳动课不放,该校小农园盛开38年不败,是因为历届校长对劳动课都有正确的认识;绥化市农村欢喜岭小学,多年来一直重视在劳动课中突出素质教育,配备3名专职劳动课教师,其中一名是省先进教师,使该校在“农科教”三结合的创建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召开了全省劳动课现场会,其经验在全省推广。我省小学劳动课开展的之所以很有生机和活力,是因为省教委有专人亲自抓。在国家颁布的《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省教委制定了《关于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全省中小学把上好劳动课作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方面,这个文件制约全省各小学必须按课程计划,开满、开好小学劳动课。文件特别强调农村小学要建设好劳动教育基地,以为当地经济服务,培养一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民。还强调城市小学凡有条件的也都要开创劳动基地,结合自己的特点,摸索出一套成型的小学劳动教育经验。

二、培训师资,是上好小学劳动课的关键

教师的素质及业务水平对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省小学劳动课教师的配备、提高经过了一个艰苦的历程,目前已初见成效。我们第一步是争取配齐;第二步是力争配优。层层培训与省里培训相结合,在各地市逐渐形成骨干教师队伍的基础上,经选拨评出省级优秀教师,并授以“最佳教师”称号。这就起到典型引路稳定“师心”的作用。

哈尔滨在这方面总结了“三落实一提高”的经验。一落实人员编制,二落实评优晋职的政策,三落实培训规划,突出劳动课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牡丹江市立新小学,重视劳动课师资的配备,全校有5名专职教师,有4名技术专业人员负责小农园、小农场的全年管理。全校班主任教师都上劳动课,教自编教材,全校教师都参加劳动课的师资培训工作,这样大大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省里每年举办一次省骨干教师和各级教研员的培训会,重点解决教材和大纲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问题,并负责总结交流劳动课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同时举办课堂教学观摩和赛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深受广大第一线教师和教研员的欢迎,一致认为这样的培训实实在在,学了就能用,及时又解渴。灵活多样的培训,我省层层都在坚持举办。通过“滚雪球”似的培训,既达到了全员提高,又培养和锻炼了各级骨干教师队伍;既活跃了学术研究气氛,又增强了学科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既提高了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业务素质,又提高了劳动课的教学质量。

三、创建基地,是上好劳动课的必要条件

劳动课的特点,就是要千方百计地创建劳动基地,使学生从“小课堂走向大课堂”,全面落实劳动课的教学任务。诸多因素说明,劳动基地需要创建,需要多种形式,城乡有别,各具特色。哈尔滨市小学劳动基地有三种类型:一是建设综合劳动教室;二是在校办企业中创办学工中心;三是依靠区场联营,共建学农中心。牡丹江市火炬小学地处市中心,但校舍很大,既有专用的劳动教室,又有小农园、小林园,还有校办印刷厂,他们创造性地解决了学工学农基地。该校的经验我们在全省推广。目前,我省城市小学已有近1/2的学校建立了劳动基地,并以学校劳动基地、社会公益劳动基地、家庭劳动基地等形式,全面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目的。农村小学以“农科教”三结合,建设了以“三田一园”为标志的劳动基地。在劳动基地里,学生们参加种、管、收的全过程,学会实验和管理,成为传播新技术的二传手和脱贫致富的骨干。有的学校还结合本地的实际,自编实用技术和乡土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家乡自然条件、资源优势和经济科技发展前景的认识,增强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坚定了安心务农的信心。

四、对上好劳动课的几点思考

1、关于教材建设教材历来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学大纲的主要凭籍。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标志教学改革的方向,又左右着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教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和作用于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教材建设。本着“一纲多本”的精神,我省很早就自编了一套城乡合用的教材,今年又将城乡分开编了。为结合省情和形势,还准备继续修订教材。我省有的学校还自编了乡土教材。大家都编教材是件好事,但是,要确保教材的质量,现在需要研究:①小学劳动课教材,要不要有个基本模式,即表述形式;②如何解决小学劳动课与思想品德课、自然课、农业常识课、活动课、美术课、手工制作课、泥塑课等内容上的重复。这个问题不解决会加重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2、关于课堂教学由于教材的因素,使得劳动课课堂教学无章法,随意性很大。有人认为劳动就是干活、劳动就是教育、劳动就是出产品。应该研究一个比较明确的劳动课课堂教学结构框架,给各地劳动课教学建造一个基本模式,使教师和教研员对教学有个基本的遵循,知道什么样的课,像一节劳动课,而不是其他课。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3

一、农村小学劳动教育的现状

1.可有可无,不受重视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把劳动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副科,常把劳动课让给语、数、外等主科。

2.教师队伍严重不稳定

由于对劳动课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大多数学校没有固定的劳动课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年龄偏大,身体不太好的老师担任。由于忽略了劳动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各级教育部门对劳动课教学管理随意,教师不备课是普遍现象,对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价不落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付的成分较大,课堂教学难以体现劳动课的学科特点,致使教学效率低下。

3.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操作

由于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科研意识不强,平时很少钻研教法和学法。因此,劳动课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师只是把劳动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不能很好的利用学与练结合的方式,促使学生劳动能力的形成,如许多教师上制作课时,前半部分全是教师的示范操作,后半部分则是学生机械重复教师的操作,依葫芦画瓢,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农村小学劳动教育带来的思考

1.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遵循《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课程计划》,开设劳动课,并把劳动课上升到同其他文化课同一高度来认识,配齐配好劳动课教师(注意老、中、青结合),开学前组织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熟悉教材,理清教材体系,把握教材脉络。健全教研网络组织,把劳动课也列入教科研活动中,建立集中备课制度,每学期组织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论文、操作技能评比,不断发现优秀教师,培养该学科的骨干教师,以此来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2.从“传统”走向“现代”

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直观演示往往讲解不清,学生一知半解,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这都使学生的技能得不到提高,而此时可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示范过程展示给学生,特别的形象、直观,学生乐于接受也易于接受。现在农村有的学校计算机能上网,教师要积极指导学生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以便把最新的信息及时吸引到信息资源库中来。

3.做好“结合”的文章

⑴劳动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如能渗透劳动教育,效果则较好。在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数学等学科的教学中,发动学生采集植物标本,进行实验操作、实践调查等。

⑵劳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德育活动中,能使小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接受教育,如学习叠被子、梳头、打扫卫生后,组织学生到当地敬老院,帮助老人叠被子、打扫卫生,并开展评选“劳动小明星”活动,教育效果显而易见。

⑶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劳动课的有些内容,如包饺子、插花、钉纽扣等,由于受到条件限制,课堂上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实践机会,需回家实践,教师必须获得家长的理解、支持,帮助督促学生,从而培养良好习惯,使学校与家庭架起共同培养教育学生的桥梁,让学生参与家庭劳动,学会生活,也便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在实践中的情况,实行因材施教。

2.注重劳动素质的培养

小学劳动课不但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质,劳动素质养成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劳动,学会劳动,热爱劳动,从事劳动,成为具备一定劳动素质的合格劳动者。

⑴树立劳动观点“伟大的智者”伊索告诉我们:“人们的真正财富是劳动的本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通过诚实劳动致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必须相结合等。

⑵端正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劳动,认真负责,爱护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珍惜劳动成果,反对奢侈浪费,引导学生把勤劳与智慧巧妙地结合起来,大胆进行创新等。

⑶增强劳动能力。个体的劳动能力是有差异的,必须通过一定的教育训练和劳动实践逐渐形成。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4

本人担任校长已到了第七个年头,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始终有一种负重前行的痛楚,主要原因在于诸多教育体制机制壁垒象座座大山一样压在心头,使学校管理束手束脚,有一种浑身是劲使不出来的感觉。比如职称、编制、师资结构性短缺、奖励机制、班主任费(含中层主任津贴)、寄宿生辅导费等。比较突出的有三点:

一、奖励机制粗放,不健全,教师工作热情不高。

教师这两年工资收入提高很快,职业荣誉感有所提升,但是奖金发放粗放,不够精准。绩效工资、一次性奖励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绩效工资虽然是学校制定方案发放,但受各种因素制约,结果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二、学校师资缺编严重。我校按师生比应需编制82人,实际在职61人。教师、中层干部、校干工作量大,和一些超编学校相比工作量甚至超过一倍。由于区政府推动推动教师流动的实质性配套制度措施缺乏,教师“县管校聘”“无校籍管理”工作进展缓慢,导致全区学校间教师工作量差异较大,忙的忙,闲的闲,影响教师干劲。

三、学生难管,教师批评教育权限模糊,导致教师不敢管学生,“严师”已经越来越少了,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以上问题有的需要国家政策层面解决,有的问题在现行制度下通过制度创新可逐步解决。就现行体制下,如何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校际流动?先谈一谈本人看法,不对之处,敬请批评。

一、加强劳动纪律。全区各校劳动纪律参差不齐,有的甚至有课就来,没课就走,签到流于形式,教师管理松散,影响大泽县教育整体形象。连8小时工作制都不能保证,何谈教师管理?何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议全区统一要求严格落实《大泽县区教体局教职工请销假制度》,加强考勤,一日2签到或4签到(考勤机),确保8小时工作制。局效能办要履行职责,不单单是开会时看着签一下到,维持一下会场纪律,更要像“巡视组”一样不定期对各校进行巡视,掌握各校学校管理情况、教师上课情况、出勤情况、工作状态等,巡视与通报相结合,促进教师遵章守纪,潜心育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规范管理,

二、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队伍、校中层干部队伍、校长队伍是学校的 “火车头”。他们承担着学校安全管理、教育教学、后勤保障、提升素质教育等大部分工作,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责任大,待遇低,现在大部分老师不愿做班主任、中层干部。有的学校每月班主任费、中层津贴仅仅几十元,不足以吸引责任心强的老师承担班主任、中层干部工作。探索实行校长职级制,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三、创新绩效工资,一次性奖励发放办法,真正做到“多劳多得 优劳优得 ”。做到奖励精准,杜绝“吃大锅饭现象”。目前,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都是学校自行制定方案,由于各校标准不一,教师的意见大,学校苦水多。教师认为绩效工资是拿自己的钱奖励自己,学校很难做到“多劳多得 优劳优得 ”,这部分奖金不如就各人拿各人的!“多劳多得 优劳优得”从一次性奖励中体现。提高老师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校际交流。

建议以区政府或教体局名义,通过局职代会,在大的方面制定统一发放标准,增加各校的可操作性和可信度。比如一次性奖金发放要体现师风师德、出勤、工作量、工作业绩等方面,向“工作量”和“工作业绩”倾斜。工作量可与所代课时(教辅工作计算课时)挂钩,每上一节课设定系数,发放津贴5-10元(可逐年增加)左右,以此鼓励教师多代课,引导师资富余的学校教师向师资短缺的学校流动(初中教师周课时标准12节左右,有的学校只能达到6节)。班主任费按照每生10元左右制定,班主任津贴每月400-600元,鼓励优秀的责任心强的老师担任班主任。按照学校领导干部设置标准定职数,给予干部职务津贴,让学校干部“在其位 谋其政  担其责  有待遇”,进而严管干部,落实“八项规定”,让学校干部潜心从事管理,引领学校稳定发展。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115-03

近年来,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势头较快,但是却有一些不利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健康运行的重要问题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效果之间的偏差较大,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导致这一偏差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的构建方面,都应遵循有别于学术型课程体系设置的理念、原则和策略,体现应用型特色。结合我校十几年来的应用型办学实践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构建一个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一、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学科的专业,已经确立为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到办学经验的积累仅有十几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全国范围内有135所高校相继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此专业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展了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逐步被社会所认可。但是,该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市场脱节的地方,如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不强、教学进程安排还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不够科学等。再加上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短,各个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的市场认知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培养体系的研究,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系统的思考十分有必要。

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1999年9月设立专科专业招生,并被列为我省和我校的重点建设的应用专业之一。2002年被我院列为首批升本的四个专业之一,并被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现已经培养了四届专科毕业学生和十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有三个班级荣获省级先进班集体,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本专业成立至今尽管只有短短十五年多时间,但是无论从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教育的改革,还是对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2012被评审为我校特色专业。通过对我校现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分析,按照强化“应用”二字,增强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与重组;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重新设计、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所以,顺应社会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将“应用性”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包括我校在内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符合逻辑的选择。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必要前提。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和稳定人们的基本生活,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社会保障工作重心正在向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社区转移,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要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对大学生需求由大城市大机关转向城市基层和农村社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术的面向基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门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上即在“应用”两字上下功夫,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铜陵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以我院财经专业优势特色为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讲求实效,以培养适应区域、地方经济,“面向基层、有理论、重操作、强能力、有创新”的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将本专业建设成优势明显、财经管理特色鲜明、全省有影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同时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人才市场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的新兴专业,市场需求范围广,能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部门、劳动咨询与中介机构、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面对就业市场,我们要以通识和技能教育为基础,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本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结合专业理论和业务实践的发展趋势。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吸取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土化的特征,本着理论与实务并举的原则,遵循从服务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充分突出教学实验、实习环节。把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理论、政策业务知识信息,以提高其解决现实专业问题的能力。(3)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发生了变化。故此,要面向世界,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体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课程设置要包括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和思维方式的国际化。

三、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

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首先在于优化课程体系,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因此,优化课程体系的重点是优化配置课程内在结构,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把基础课分成基础课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把专业课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以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组成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组成专业模块课程。优化课程体系要强化基础平台课程以适应专业发展最新动向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上,是前两年强调基础素质教育和综合技能素质发展,后两年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修习时间上,根据课程逻辑、难易程度和相应模块课程科学设计,特别是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要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顺序,让学生在巩固已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为突出我校财经特色,建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如下。

(一)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原则

一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相统一的原则,加大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调研、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立一套符合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建立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以课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体系。

二是强化学以致用的原则,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从分析财经管理类社会保障岗位和相关社会职业活动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活动和发展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程以适用、够用为度,专业课程突出财经管理类针对性与实用性。根据专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开设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的课程。改革以财经管理类技术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行以技能应用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是与财经类专业相融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掌握财会、财税、金融等一般财经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及实务操作,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从事劳动就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与商业保险管理、财务会计等工作,并达到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从业人员掌握必要财会知识、作为财会岗位从业人员掌握必要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目标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

根据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在公共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体现财经类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分为三个模块。

一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课程应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基本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人口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统计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分析等。

二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保险学、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就业与创业等。

三是专业特色方向模块。此模块应根据我校财经特色定位来选择开设不同方向相关课程。

(1)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商业保险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管理实务、风险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社会保障部门从事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商业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保险工作。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公共财务管理、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3)劳动关系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利用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劳动关系、薪酬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企业年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工作。

鉴于我校的发展历史及学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企业,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业务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应用性特点,例如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文书写作、口才与演讲、组织行为管理、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的培养,争取机会多和政府劳动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保险公司和企业等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机会。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和方法,增加学生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四、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处理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办学关系。现在的高等学校应当是具有根据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学校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轴心作用。反之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理应为社会服务提供合格人才产品。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不可能在学校完成,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能依赖自发地与社会结合,而必须自觉地与社会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2.处理好校内各系、各专业的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系、跨专业选课,形成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实行完全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3.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重要的延伸和补充,特别是把第二课堂作为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空间载体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引导第一课堂教学。

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里的“学”不是“学生”之“学”,而是“学习”之“学”。教什么,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怎样教,应变“填鸭式”为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靳贺玲,秦姝.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2):3-5.

[2]包萍.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02):53-54,57.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6

劳动技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本文着重论述劳动技术课的德育功能问题。

一、德育不能离开劳动教育

我们说,任何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实现都会有适合它的表现形式和载体。随着时代的变化,德育同样需要新的育人方式。对于学校教育而言,课堂教学还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课堂教学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活动,其中,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设置、学科地位以及德育功能是不可忽视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我们知道,劳动创造了人,成就了人的发展。教育的起源在于劳动的社会分工。而德育则起源于对人的态度,对劳动分工的态度。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劳动技术课承载着培养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作用。而德育需要贯穿到学科教学中,挖掘学科本身的德育价值,并在实践中得以深化、升华,这是德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而劳动技术课便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德育需要多元化的实践形式,也只有在多元化的实践中才能深化,才能升华,才会更加具有实效性。

二、“以劳育德”理念的时代性

(一)劳动是人的第一实践活动

“以劳育德”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劳动技术课的长期教学中形成的重要理念和经验结晶。劳动承载着社会生活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塑造着人的勤奋、责任心、诚实、正义、纪律、严谨、自信、向善、创新等品性和德性。劳动是社会肌体的最好防腐剂,是人生经验积累、成长、成熟、成功的端点,劳动的过程是锤炼人意志的过程。每个人需要学会欣赏劳动的美,感悟劳动中的文化,深刻体味劳动对人格的完善和历练。正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我们的劳动教育理想是,要使每一个人早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就找到这样一种劳动,在这种劳动中能够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的幸福。”

(二)素质教育,德育为先

德育是对人的品德的一种教育行为和实践要求,德育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是对“真、善、美”主流社会价值目标的认同教育,是对“温、良、恭、俭、让”人生文明态度的提倡。素质教育就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德行是做人的基础,劳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20世纪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者纳什也曾认为:“当孩子们在一起共同劳动而解决问题和参与民主过程的时候,他们实际上就在理性地学习道德德性。”由此可见,劳动技术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道德孵化”、“道德养育”的功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以劳育德

目前,劳动技术教育缺乏制度性规定,没有在教育方针的表述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素质教育的实施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碍,从而导致学生只知知识方面的学习,而忽视劳动技能方面的培养。而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早就认为:“在‘劳动素养’这个概念里,不仅包括完善实际技能和技巧,掌握技艺,而且包括劳动活动在人的精神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劳动素养还指一个人达到了这样的精神发展阶段:他感到缺少为大众谋福利的劳动就无法生活。劳动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鼓舞力量充实着他的生活,并且从精神上丰富着集体的生活。”著名教育家,南京师范大学心理与事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钱焕琦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指出:如果不给今天的孩子进行普通劳动者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孩子既缺乏吃苦的经历,又缺乏遭受挫折的准备,他们是很难具备良好的素质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劳结合教育方针的重要措施,又对启智、育德、健体和益美有着重要作用。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又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对于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能力,更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三、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协调发展中的德育作用

(一)正确理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关系

“德育是人全面教育的核心”是指德育居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核,其他各育则围绕它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人的教育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德育为人的精神成长承担着“种子”的作用,其他各育则是人精神成长的养分,德育则渗透在其他各育之中,引领其他各育的精神方向,其他各育又深化着人的行为培养和精神发展。怎样理解“五育”的关系――以劳育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陈桂生指出:“我们不能忽视教育的核心问题――‘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即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健康l展。反思当前学校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学校培养人的目标大多不是成‘人’,而是成‘材’、成‘器’,这无疑会阻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成‘人’,一个和谐的‘人’,一个身心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的‘人’,即使他资质不够,能力平平,但倘若他能够通过教育从生活中获取自己的幸福和快乐,那我们也可以认为这样的学校教育就是成功的。”张承先先生认为:“劳技教育是影响人的素质的根本问题。”顾明远先生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动脑与动手的结合。”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虽然从理论上把人的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方面。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教育或人的教育就是按照这几个方面独立进行的。人的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人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人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

(二)劳动技术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劳动技术课程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倡社会主义劳动原则,现代劳动技术课是融知识性、实践性、技能性、教育性为一体的一门课程,它蕴涵着勤奋的精神、坚强的意志、劳动的快乐、学习的方法、智慧的启迪以及劳动美感、技术思维、工具意识、规则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团队意识等劳动素养教育的内容。所以,它最能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在教织物洗涤,烹饪,花卉与盆景课程时,积极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重要性,教育学生要热爱劳动,树立以劳动为荣,以不劳动为耻的观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用自己的劳动来服务自己,服务他人,将来更好地为让会创造财富,为人类服务。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恰如其分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还可以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

总结:我们的德育教育如果缺少和淡化了劳动技术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了科学文化的品质、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科学方法以及技术文化、技术思维和人文精神。劳动技术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潜在媒介,具有传播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我们需要优先发展教育,需要科学发展教育,所以必须重视劳动技术课的德育作用。

参考文献:

[1]纳什.德性的探询:关于品德教育的道德对话[M].李菲,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7

本土资源孕育着学校发展的优势和机遇。1999年以来,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依据家乡特色,挖掘地方资源,创造性地开展了茶文化教育活动,把最具安溪特色的茶文化引入校园,形成了学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并结出丰硕的成果。在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的“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荣获特等奖。

一、茶文化教育活动研究与实践的策略和方法

1.茶文化教育在课程开发中成形。

依据家乡特色,挖掘茶乡资源,编写茶文化教育的教材是开展茶文化教育的首要任务。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在组织师生到县图书馆、茶果局、茶科所、茶都、茶厂、茶农户参观访问,上网搜集有关茶叶的资料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茶知识,然后对积累的素材进行提炼加工,编写了校本教材《安溪的茶》。《安溪的茶》有14个章节,从“茶历史、茶知识、茶文化、茶经济”4个方面,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安溪茶以及安溪以“茶”为载体的集各种行业为一体的现代安溪茶业经济发展状况,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安排一些实践活动。同时对安溪人的品饮技艺和茶歌、茶谣、茶舞、茶戏、茶画、茶艺等璀璨的民间茶文化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出别具一格的“少儿茶艺”。

2.茶文化教育在系列活动中展开。

为了确保茶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建置了茶叶初制加工室、少儿茶艺室,培植了茶树标本,编写了茶文化教育素材《安溪的茶》,为茶文化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教材,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确定从三年级起每周开设一节茶课。通过茶课,让学生系统地学习茶知识;通过茶课,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种茶、采茶、制茶、拣茶、包茶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茶课,让学生唱茶歌、跳茶舞、吟茶诗、演茶艺、弘扬茶文化。

3.茶文化教育在课题研究中深化。

为了进一步深化茶文化教育的研究,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把茶文化教育申报为省级立项课题,课题的名称是“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研究的重点是如何通过茶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同时,学校又把茶文化教育与体验教育、艺术教育、科技教育、环保教育等有机整合,形成了一系列实验子课题。根据学科的特点,分别制订了茶事体验、科技与茶、艺术与茶等实践活动方案。在体验教育活动中,以学校茶叶初制加工室为实践基地,以茶叶大观园为劳动基地,以茶科所为科研基地,以学校茶艺室为演艺基地,引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获得体验。在科技教育活动中,结合研究性学习,开展茶叶科学种植方法、空调制茶、茶叶农残调查等学习实践活动。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茶文化教育活动的品位和内涵。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茶歌、茶舞、茶戏、茶艺的表演比赛,举行一次茶文、茶画、茶诗、茶报(手抄报)优秀作品的展评活动。

4.茶文化教育在与其他学科整合中拓展。

一方面,学校通过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示范课、优秀教学设计评选等形式,加强对《安溪的茶》课堂教学的研究。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拓展茶文化教育。如,语文课拓展活动有吟茶诗、做茶文、写茶联、读茶谚、唱茶谣等;数学课让学生对所收集的有关茶叶经济活动中的数据进行统计、运算;科学课让学生对茶树生长的自然要素进行分析;品社课让学生学习以茶待客的礼仪,了解茶与生活、工业、农业、商业等的关系;美术课让学生设计茶叶商标,绘画茶事活动;少先队开展《请到茶乡安溪来》《茶叶知识知多少》等主题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茶文化教育系列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中,拓展以茶为载体的素质教育的空间。

5.茶文化教育在成果应用推广中提升。

2005年5月,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的“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课题,顺利通过了省普教室的结题验收。结题不等于结束,而是新一轮更深入的研究。学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一项课题研究,其成果是值得充分珍惜、挖掘、利用的。课题结题后,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切实做好后继研究的几项工作:1.将茶文化教育系列活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好载体,继续开展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2.将“纯、雅、礼、和”的茶道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大力弘扬茶道精神;3.将茶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的基本方法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实验研究,提升学校的教育科研水平;4.将《安溪的茶》校本教材开发的基本做法进行整理提升,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流程,为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校本课程的系统开发提供范例;5.将校本课程教材《安溪的茶》在全县推广应用。

二、茶文化教育活动研究与实践的特色与创新

所谓办学特色,其核心即是创新。学校对环境现状、学校需要与能力进行分析,特别是对教育发展趋势和校内外服务对象的需求作出判断,富有创意地把茶文化教育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引入校园,开发特色的教材,形成特色的课程,突出了一个“新”字。有了“新”才有了“特”。茶文化教育的“特”表现在以茶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使茶文化教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体验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发挥特殊的作用,表现在把茶文化教育活动作为课题开展研究,成为校本课程的特色、学校办学的特色、课题研究的特色。

1.为实施素质教育开辟新途径。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8

关键词:基础教育;高素质人才;教育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一、初中教育现状及主要问题

我国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处于承上启下的步骤。在知识传播上,属于中层次的教育。我国初中毕业生中有一大部分不能升入高中,大多数的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就进入了职业教育的培训。进一步的走入工作岗位,为社会建设服务。因此,我国庞大的劳动者群体中有绝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的学生。从另一方面来说,初中教育结束后,通过中考筛选出一部分学生进入高中继续学习,为成为高水平人才做准备。这样看来,初中教育阶段就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为社会的大部分劳动群体提供基础知识教育,使其具备基础而全面的素质。二是为高水平人才提供扎实的学术基础,使高中学习能得心应手。如果无法全面提升初中教育水平,就会影响我国人才的输送,从而影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巩固与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大量大规模的向社会主义各级建设输送各类人才,要造就工业、农业、商业等各行各业中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这是一项艰巨且迫切的任务,因为我国的初中教育是学术型为主导的,从教育观念到教材设定再到课程安排上都在应试教育的格局中受到局限。以考试为主导对高素质人才有着引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升,学生学到了文化基础知识,但是动手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往往是被忽视的因素。初中教育活动被束缚在“升高中,考大学”的模式中,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就无法得到张扬,初中教育中职业教育的缺失和基本技能的忽视,对一部分初中毕业直接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偏失,许多学生因此成为了陪考生。

教师的教育本应该是覆盖各个层面的学生,但是在应试教育的思想下,许多教师将教育的重心放在讲课,考试,复习这三点上,只追求成绩的提升,只偏重对优等生的教育和辅导,一些在成绩上落后的所谓“差等生”成为了被忽视的群体,初中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达到两者兼顾。

义务教育的实施,一部分不以升学为目的的学生也进入了初中进行学习,而受到小学基础的影响,个别学生对老师讲授的内容无法理解,导致课程内容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大。学生的自信心无法得到建立,也损失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二、关于教育改革的几点想法和建议

1.按照学习水平分班

按照学习水平分班的用意在于,将学生按照学业成绩和学习能力分成若干个班级,实行按照成绩授课的分班制度。分别设置成基础班,巩固班和提升班三个班型。对于基础班的学生重点给其安排初中的基础知识,把语文、数学、英语等教材作为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以教材为本,抓好基础知识的建设。对于个别基础较差的同学甚至可以由教师单独辅导,甚至补习一些小学的内容和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2.设置劳技课,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劳动技术课简称为劳技课,现在已经被纳入了初中的正式课程当中。但是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劳技课总是被语文、数学、外语等所谓的“主课”所挤占,使得学生没有时间真正的去动手劳动和劳作。时间一长都养成了眼高手低的坏习惯。我们认为,正规的劳技课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有优秀的专职劳技课教师,二是有劳技设备和劳技基地,三是有大量的时间供学生参加劳技活动,四是把劳技当做是和“主课”一样重要的课程重视起来,不能总是挤占劳技课的时间。当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提升之后,教师和家长可以给予适当的礼物作为奖励。

3.国家加大政策上的扶持与帮助

国家可以在资金上加大对我国初中的建设,主要是对初中教师的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进行提升,我国的优秀人才在优秀待遇的调解下,会自觉自动的涌向初中教育岗位,从而实现初中师资的优化配置。除此之外,国家和政府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对一些社会办学和社会助学机构进行大力鼓动和扶持。加强初中生的职业规划能力。

4.初中生的主观意识要增强

这一点是要求初中生的主观决断能力要增强,我国的初中生一般是处于12――15岁的年龄阶段,学生自身的决断能力不行,对家长的依赖和依靠程度太高。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判断是继续深入高中学习还是直接进入职业教育阶段,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自己的选择,自己做出相应的人生规划,并且自己制定策略实行。

小结: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给初中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机遇和动力,市场经济作用与教育,初中教育改革与其他层面的改革一样,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只能是一点一滴的去改进和调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和观念,否则就既影响了学生的成长也影响到了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恩大《深化初中教育改革,加快九年义务教育步伐》 人民教育 1993年/Z1

[2]汪柏树 《试行新方案要主动适应农村初中教育改革》黄山学刊 1998年03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9

一、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学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不能放弃“差生”,更不能使学生辍学。中、小学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贯彻“两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办出特色;学生要“全面发展,学有特长”。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的个性和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发展自身特有的智能特长。

2.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作为学校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开足、开齐课程、课时;严格控制中学生在校时间;不随意加班加点、集体补课等);严格控制作业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课外活动、家务劳动和休息时间;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利用学科课堂教学的主渠道抓好学科的德育渗透,强化德育功能,明确德育的任务和要求,使德育工作系列化、具体化。在教学中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个性差异和智慧潜能,创造出一种宽松、民主、自由、丰富多彩的学校教育氛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活动。在教法上,要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要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要上好必修课,开好活动课和选修课。

3.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是造就优质人才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把该项工作加强起来,重点做好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抗干扰能力、心理调控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抓好实践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逐步培养学生进取向上、乐观豁达、宽容善待、坚韧顽强的心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实施素质教育措施

1.广泛宣传,制定规范

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是一项负责的系统工程,是一个教育方向上的整体转变,涉及到转变教育思想,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教法,拓宽教育渠道,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水平等系列问题,有相当的难度,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探索才能见成效。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思想认识上的转变,教育观念的转轨。多年来,中、小学一直在应试教育的轨道运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已成定规,形成了沉重的积习。因此,宣传工作一定要加大力度,大造舆论,广造声势,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会议等形式,向学校的师生以及全社会的人们,宣传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以形成开展素质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广泛开展素质教育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活动,使广大干部、教师从理论和实践上弄清楚素质教育的含义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步骤。

2.抓好试点,以点带面

由于各地教育基础不同、条件不等,素质教育的开展必须在广泛深入的宣传、制定科学评价标准的同时,努力抓好一批基础好的试点校,以试点校的经验指导面上工作,推动素质教育的稳步发展。

3.优化队伍,提高水平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素质教育的质量。因此,应该采取多种措施培训教师,使全体教师都具有较高政治、业务素质,成为学生知识的导师、行为的楷模,同时在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施展才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优化整体育人环境,构建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氛围,从而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质量。

4.科研兴教,提高质量

劳动教育优质课篇10

体育课上教师要有意识的安排身体素质好、领会动作要领快的学生与差生分组结对,要求互帮互学,共同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对身体有病或困难学生,安排其他同学给予照顾。然后在讲评时对表现好的同学和组、队进行表扬,对进步快的同学给予鼓励。以此教育学生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班级形成一种助人为乐的良好风气,使学生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

2.培养善良正直的好品格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爱护学生、关心学生,选择教学内容、强度、动作难度要有针对性,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或完成。避免因强度过大或难度过高使学生身体受到损伤。对困难学生要有耐心,不讽刺、挖苦、歧视他们,给其他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同时教育学生对弱者要抱有爱心和同情心;做事公正,为人和善;团结同学,尊敬师长;文明礼貌,言行一致;做事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私财物,不乱写乱画。

3.培养合作精神、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

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力,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通过分组练习、班内竞赛游戏,鼓励人人参与,在参与中体验运动与协助的快乐,共同完成任务。通过班际、系科、学院比赛,选拔优秀学生参赛,其他同学或作啦啦队员加油助威、或帮助做好后勤辅助工作,为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出一份力,共同分享运动员取得好成绩后的喜悦和快乐,从中体验集体荣誉感。

4.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体育课学习以体力为主、室外为主,是一项很苦很累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部分同学不喜欢的体育活动,担心运动出汗、怕脏、怕累、害羞以及个人喜静等原因不能够进行体育锻炼活动,这都成为制约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如一项技能的掌握和提高要靠不断的练习,要付出辛勤和汗水,要教育学生以优秀运动员为榜样,不怕难,不气馁,不怕挫折,对学生哪怕小小的进步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励他们坚持不懈并最终掌握动作要领,提高体育技能。

5.培养热爱劳动的良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