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资产概念十篇

时间:2023-06-26 16:44: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流动资产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流动资产概念

流动资产概念篇1

关键词:成本;费用;概念;关系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25日

一、会计界有关成本概念研究现状

长久以来,会计界从未间断过对成本概念的研究,相关的成果与结论也一直在不断地更新变化中,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其中有很多的共性,但也存在一些争议。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一)国外有关成本概念研究现状。1951年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的概念,其认为成本是为了实现一定目的而付出的价值牺牲,而这种价值牺牲必须是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的。这个概念强调三点:第一,成本是一种价值牺牲;第二,这种牺牲是可以用货币来计量的;第三,这种价值牺牲之所以发生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这个目的可以是一件事情的完成,一个愿望的实现等,所以这个成本的概念是相当宽泛的。

1957年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也界定了成本的概念,其认为成本可以是取得一项财富或者劳务所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可以是支付现金或发行股票或转让其他资产甚至是发生负债,但这个代价仍然必须可以以货币来计量。这个概念的表述有些复杂,但认真分析不难发现,这里的成本是一种支出,其目的还是为了取得财富或劳务等。所以,这个概念与上述美国会计学会关于成本的概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一个说是价值牺牲,一个说是各项支出,但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的,都强调成本是一种付出,而这种付出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美国著名会计学家埃尔登・享德里克森认为成本是一种支出,而这种支出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某项财产或某种服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让的其他资产。英国会计实务公报(SSAP)则认为成本也是一种支出,而这种支出是为了使产品或劳务达到某种状态。这里的成本虽然也指出了成本是一种支出,但其目的仅仅局限于生产产品或者提供劳务,显然它的内涵窄了很多,特指产品的成本或劳务的成本。

(二)国内有关成本概念研究现状。我国会计理论界通过长久的学习与借鉴,也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中的必要劳动价值,而这种必要劳动价值也必须可以用货币计量。其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于商品价值的描述,即W=c+v+m。其中,c指的是在物化劳动过程中的消耗,v指的是在活劳动过程中的消耗,代表的是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人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产品的成本将来是需要在销售收入中得到补偿的。这个概念中成本的实质是产品成本,它强调成本的补偿性。

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认为成本是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它强调成本是为生产某种产品、提供某种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并强调这种耗费不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同样指出成本是一种耗费,具体是指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时发生的各种耗费,所以这里的成本特指的是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并且同样需要得到补偿。与上一个概念相比稍稍宽泛一些,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这个概念指出了成本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这也是后面我们谈到的关于成本和费用的一个根本性的区别。

二、会计界有关费用概念研究现状

会计理论界对于费用的研究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甚至要早于对成本的研究。关于什么是费用,其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和外延,国内外的学者专家们也是各抒己见,形成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一)国外有关费用概念研究现状。国际会计准则(IAS)认为费用会导致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这是因为费用的发生有三种表现形式:要么使得资产减少、要么使得负债增加、要么兼而有之,但终究都会引起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过这种减少不包括向投资者分配收益等经济活动。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有的属于日常活动,即主要的业务活动;有的属于非日常活动,即偶发性的事项。很显然,这里的费用既包括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各种经营管理费用,也包括企业在非日常活动当中发生的各种损失。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费用是指某一会计主体在其连续的、主要的业务活动中,因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劳务的提供或其他活动的进行而使得资产的减少或债务的承担(或两者兼有)。这个概念强调了会计主体在持续的、主要的业务活动,故此处的费用仅指各项经营管理费用,它们是日常活动发生的,而不能包括各项损失,因为它们是在非日常活动当中发生的。

(二)国内有关费用概念研究现状。1993年,我国开始了会计制度改革,为与国际接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准则明确指出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这个概念的内容涵盖面较广,其内容不但包含了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费用即产品成本还包含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期间费用。

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对前面费用的概念做了调整,它认为费用是一种经济利益的流出,但仅限于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的。显然,这个概念将费用的范围缩小,只包括企业日常活动的各项经营管理费用即期间费用。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最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其中不仅详细指出了什么是费用,还明确了费用的确认条件。新准则同样认为费用是一种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但其强调费用必须是发生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可它又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没有关系。通过费用的概念及其确认条件不难看出新准则不仅使费用的内涵得到了扩大,而且还进一步使得费用的表述更加全面,更加严谨,明确费用不包括损失及利润分配支出。

三、成本与费用概念分析

(一)成本概念分析。由上述研究现状可知,会计界对于成本的概念的研究其实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的。我国理论界及英国会计实务公报(SSAP)给出成本的概念仅仅局限于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这应该是狭义的。所谓狭义的成本仅指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付出代价的量度,即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而美国会计协会(AAA)和美国会计师协会(AICPA)及埃尔登・享德里克森讨论的成本不再局限于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而扩大至一项资产或一种财富,这应该是广义的。广义的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某项资产或某项劳务而付出代价的量度,不仅仅包括产品成本和劳务成本,还包括取得固定资产的成本、无形资产的成本、投资的成本等。

实际上,不管国外、国内,不管会计理论研究、会计实务操作,成本的概念已经无数次的被用到,当然是不再仅指产品或劳务的成本。在2006颁布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曾300多次提到“成本”这个词,几乎所有的资产项目都被涵盖在内。可见相对狭义的成本概念,笔者认为广义的成本概念更加可取。

(二)广义成本概念的特征。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总结广义成本概念的特征主要有:

1、成本是企业各种资源转换或转化的量度。所谓资源转换是指除指企业之间资源的流动,可以理解为资源在企业内外部之间的流动,如购买生产设备形成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购买专利形成无形资产的取得成本;购买股票形成的投资成本等。转化是指不同资源在企业内部之间的流动与变化,如领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原材料首先转化为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品完工后入库,产品的生产成本又随之转化为库存商品的成本等。

2、成本是等价的资源转换或转化。不管是企业内外部资源流动发生的成本,还是企业内部资源变化发生的成本,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论资源转换还是资源转化都具有等额性,即在转换或转化的过程中不会产生收益。例如,在探讨投资总成本时,如果1,000股的普通股,每股市价是16元,但该市价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每股2元的现金股利时,其投资总成本是多少呢?或许有人会说是16,000元,与此同时还包含了2,000元的收益。从某种角度来看这种观点也无可厚非,但《企业会计准则》绝对不会允许这么做!因为这不满足成本等价转换或转化的要求。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企业取得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必须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的原因。所以上例中14,000元才是初始投资成本,另外的2,000元只能列为应收股利。

3、成本难以独立存在。特定的资产、劳务或其他对象是成本赖以存在的根本,如果前者不存在后者便无从谈起。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前者犹如“皮”,后者犹如“毛”,没有资产等特定对象,成本将无处容身,也正是这个原因决定了成本无法成为会计中的一个独立要素。

4、成本的发生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不会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因为成本只是企业资源转换或转化的量度,只不过是资源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外一种形态,金额并不会因此而改变。当然不会影响所有者权益。另外,成本的发生并没有引起资源的纯耗费,企业的总资源也不会发生变化,当然不可能导致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

(三)费用概念的分析。由上述研究现状可知,会计界有关费用概念的研究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我国2006年的新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费用概念的界定是狭义的,仅包括日常活动发生的、与投资者分配利润无关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不包括损失;而国际会计准则(IAS)对费用概念的界定是广义的,损失也包括其中。

综上可以看出,损失就成为了区别狭义费用和广义费用的关键所在。从概念来看,费用与收入是相对应的,而损失与利得是相对应的,如果费用的概念包括损失,首先会造成费用和损失的会计概念部分重叠,其次还会打破费用与收入之间、损失与利得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最后也不利于企业进行内部的管理。所以,笔者认为狭义的费用概念更加可取。

(四)狭义费用概念的特征。通过上述的分析,不难总结狭义费用概念的特征主要有:

1、费用的发生肯定会减少企业的资源。企业资源的减少具体表现为企业减少的资产或耗费的资源,所以费用的发生本质上应该是资源的流出。资源的流出后续会产生两种结果:要么是在一种资源流出的同时又再流入另一种资源且产生毛利,如当库存商品出售,库存商品这种资源就会流出企业,与此同时企业会实现收入,增加现金或应收项目;要么是资源的纯流出,即只有资源流出,没有资源流入,如销售机构日常的各种消耗引起资源的流出。

2、费用的发生最后会减少企业的所有者权益。费用的发生有两种表现形式:要么资产减少,负债不变;要么资产不变,负债增加,其最终都会使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

3、费用的发生是企业的主动行为。虽然费用的发生会使得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这也是获得收入的必经渠道。正所谓“有所得必有所失”,这里“所得”就是收入,而“所失”正是费用。所以费用是企业积极主动和预期的经营行为,而损失却有别于此。

四、成本与费用关系

虽然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资源的耗费,但由上述可以看出它们却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但两者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鉴于上述有关成本和费用概念及其特征的分析,总结如下:

(一)成本与费用的区别。首先,成本不是费用。成本虽然也是一种耗费,是对象化的耗费,但它并不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不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这是因为经济资源在耗费之后又会形成新的经济资源,其表现形式为从一种资产转化为另外一种资产,如生产产品耗用的材料、燃料动力、人工等都会转入产品的成本。而费用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一定会有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所以本文一开始提到的“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这一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其次,费用不是成本,也不可能转化为成本。由上述可知费用是指某一会计期间不能对象化的经济资源的耗费,它会直接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这是它与成本的本质区别。费用在发生之后,直接与当期的收入配比计入当期损益,成为利润表中计算利润的抵减项,不可能再转化为成本。

(二)成本与费用的联系。成本与费用有着本质的区别,二者是并存的概念,不存在谁包括谁、谁大谁小的问题。但随着收入的实现,成本最终会转化为费用。

成本最终会转化为费用,但属于间接转化为费用,它必须变为资产,随后再通过资产的耗费或者伴随产品销售、劳务实现的过程才能转化为费用,例如企业为了生产经营,就必须先购置设备,购置该设备支付的对价,形成了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如果该设备用来生产产品,则要通过计提折旧方式将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各期产品的生产成本;如果设备是用来经营管理,则同样要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将固定资产的成本计入对应的管理费用中。总之,成本就是成本,费用也只能是费用,成本可以通过“资产化”转化为费用,但费用却不可能转化为成本。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便可以回答本文开始提出的问题,所谓逻辑上的矛盾其实是因为“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这一被广泛认可的结论是错误的!“收入-费用=利润”这一会计恒等式中的费用是狭义的,在利润表中收入减去费用得到的是营业利润,再加上利得减去损失便得到了利润总额。成本的概念应该界定为广义的,费用的概念仍按照新准则界定为狭义的。成本与费用的关系也很简单,成本是成本,费用是费用,成本只能单向转化为费用,而费用永远都不可能转化为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焦跃华.成本会计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2]乐艳芬.成本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流动资产概念篇2

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是改革创新的大旗。随着金融和物流领域一系列配套政策率先推出的预期,以及9月27日正式挂牌仪式的揭幕,上海自贸区概念股本势依旧,复牌后连续6个一字涨停板的外高桥无疑成为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真正王者;物流领域的大龙头上港集团统领以华贸物流、长江投资为代表的物流双子星继续强势上涨;具有自贸区和土地整理双重题材的申达股份、上实发展也成为本周的黑马明星。纵观本周表现,以上海物贸为代表的七大龙头股自上周喜摘5连扳,本周二冲高回落后大多进入短线强势整理阶段,笔者认为上海自贸区概念股上涨行情远未结束,故建议投资者在下周初逢低继续建仓龙头品种和挖掘新的潜力黑马。

概念股成功接力改革旗帜,土地流转和林权改革双星闪耀。据媒体报道,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新一代领导集体将会对土地制度改革、林权改革、城镇化发展做出进一步政策引导,一系列政策红利必将出台,拥有土地资源的企业将迎来新一轮资产重估。本周市场,在辉隆股份、永安林业龙头股票的带动下,海南橡胶、罗牛山等土地流转概念股、福建金森、 丰林集团为代表的林权改革概念股强势上攻,吹响了概念股进攻的号角,中线上涨可期。

大并购大重组浪潮风起云涌,信息消费产业最时髦。天舟文化收购神奇时代网络有限公司股权,成功进军传媒、网络游戏双栖产业;中视传媒成功收购金英马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做大传媒霸主地位走出坚实一步;新南洋收购昂立科技100%股权缔造网络教育新王国;索芙特增发后实现经营“印象刘三姐”的桂林广维公司实现借壳上市介入旅游产业等,大并购大重组股票复牌后连续一字涨停板成为市场最靓丽的风景。

网络游戏为主导的大文化概念股延续强势,大文化产业结构大牛市渐入佳境。政策力推文化体制改革,QFII大举建仓新兴产业成长股,大传媒、网络游戏概念股备受主力机构青睐,以天舟文化、中视传媒、华谊兄弟、百视通、骅威股份为代表的大传媒概念股、以北纬通信、拓维信息、中青宝为代表的游戏平台概念股,荣登周涨幅龙虎榜。

流动资产概念篇3

1.物流是制造商内部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配送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供应链。因此,物流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

2.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我们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要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也有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定义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角度来说,也有学者认为物流就是要以正确的成本和正确的条件、去保证正确的客户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对正确的产品的可得性,即物流的7RS概念。所谓产品的可得性,就是在客户想要得到某种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问题。事实上,产品的可得性不仅是对物流系统功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4.在任何企业和供应链中,资产必须在运动中创造价值,但又不能不包含必要的停顿。因此物流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范畴,也是对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影响最大的两个物流功能环节,就是运输和储存。对一般制造业来说,运输成本要占物流总成本的45%左右,而存货维持成本则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7%左右。所以,许多人也常把物流等同于一般的储运业务。但物流是对企业和客户的系统整合,是从供应到消费的完整的供应链体系。

5.存货资产在供应链中的移动,是由许多功能性活动逐步完成的。这些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等。事实上,直到60年代的这些功能性活动都是分散在不同企业或企业内不同的职能部门独立运作的。到70年代末期,这些功能性活动才被整合成物料管理和实物配送两个大概念。到80年代中期,这两个概念又与信息管理功能整合,形成了现在物流的概念。正是这些功能性活动,构成了物流系统的基本功能模块。

6.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管理,形成了“供应链”的概念。所以也常把物流称为一体化供应链。实际上,物流系统的竞争优势主要就取决于它的一体化即功能整合的程度。

7.要提高存货资产在物流系统中的流流动效率,进而提高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就必须投入相应的资源来保证。所以,物流系统管理首要的技术经济问题,也是物流系统管理的总体目标,就是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总成本支出来满足既定的客户,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效益。

流动资产概念篇4

随着沪港通的渐行渐近,产业资本激发了蓝筹股的活力。井喷式行情呈现以低价蓝筹为中军,以能源革命和小金属资源为急先锋,以国企改革、新能源汽车为主流热点的全面主升浪格局。

沪港通提升蓝筹估值空间,券商概念股拔地而起,小金属资源概念股一枝独秀。小金属资源概念股上涨的驱动因素为:第一,金属期货市场的节节高升的联动效应;第二,工信部有色金属的资源税改革方案由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将有效减轻企业负担,提振有色金属价格;第三,新兴产业的大力发展直接加大对小金属的需求;第四,小金属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及工业材料的不可或缺性,使其成为沪港通的稀缺标的。本周市场以盛达矿业、豫光金铅连续3涨停、建新矿业、盛屯矿业(中报预10送15)为代表的铅锌概念股成为小金属资源投资主线的领军人物,带动以贵研铂业(铂金)、新华龙(钼)等小金属概念股的联袂走强,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以矿业、路翔股份、赣锋锂业为代表的锂电池概念一起成为小金属资源概念股的强者。此外,以以宏源证券、长江证券为龙头的券商概念股,以交通银行、安源煤业为代表的蓝筹股也有不俗的表现。

新能源产业链迎来“能源革命”,页岩气概念股一鸣惊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强势依旧。“能源革命”是在今年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发展战略,主要涵盖以油气、核电、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电力等能源领域,其核心是建设美丽中国大计。本周市场表现靓丽的代表性品种为:以永泰能源为龙头的页岩气概念股(受所属公司勘察区域内页岩气储量为2000亿立方米利好驱动)、以丹甫股份为代表的核电概念股、以江淮汽车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概念股。

国企改革投资大主线上,兵工改制概念股风生水起,油气改革概念股良机再现。军工改革是国企改革的先锋军,中航系、中兵系、中核系、中船系共十大军工集团无疑是沪港通最为稀缺的资源股票。中航系暴龙行情刚刚谢幕,本周又迎来了中兵系军工整合新军,北化股份、华锦股份、北方导航三大中兵工概念股龙头,带动了长春一东、北方股份、北方创业等军工改革概念股军团的风起云涌,成为继小金属资源股后市场的新主流。油气改革概念股焕发青春,受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半年有望提速刺激,石油济柴、准油股份、泰山石油、新疆浩源四小龙的涨停引发其第二轮炒作,此外,以中成股份、瑞泰科技为代表的央企改革强势依旧。

展望后市,笔者认为上海市场的2233-2260点将成为压力区域。热点继续看好国企改革投资大主线,建议重点关注中兵工系和油气改革四小龙的投资机会。

流动资产概念篇5

摘要:在我国会计标准中,费用、成本、支出等相关概念缺乏系统一致性,在会计实务中混乱现象更为严重。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对费用、成本、支出的概念及其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费用是与收入相联系的会计要素,成本是交易中的支付对价或计量属性,支出是类似于收付实现制下的宽泛的会计概念;成本可以转化成费用但不具可逆性,支出是形成费用、成本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关键词:费用 成本 支出 关系

费用、成本、支出等相关概念可散见于《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等会计标准中,系统一致性程度较弱,对三者的关系也未作出明晰的界定,理论界的争论由来已久,实务中的运用则更为混乱。笔者试图在会计准则框架下,对这一组既有相互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会计概念加以重新讨论。

一、费用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显然,这是一个广义的费用概念,其范围既指日常的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资源消耗,也含偶发的非经营活动所带来的资源消耗(即损失)。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费用的定义是:“费用是指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或核心业务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或其他活动,发生的资产消耗、债务承担(或兼而有之)而引起的业益的减少”,此为狭义的费用概念,强调费用产生于日常经营活动,而不包括损失。

我国会计标准采用的是狭义费用概念,《企业会计制度》将费用定义为:“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则更明确:“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并规定“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笔者认为,与成本、支出相比较,费用具有下列特征:

(一)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耗费

从因果联系上分析,费用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直接或间接耗费,如销货成本(或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等。费用总是与收入紧密联系,且均作为独立的会计要素在利润表中分别列报,收入反映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费用则反映为获取收入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两者形成配比关系并据以计算利润。

需要指出的是狭义费用不包括损失,因为损失不是企业的经营投入,其与利得之间也不存在因果联系和配比关系,只能反映企业非日常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的“净流出”。我国会计准则中损失和利得均不是独立的会计要素,对于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和利得,属于利润要素的子要素,在利润表中分别作为利润总额的减项和加项。

(二)费用是资产形态的预期转化

费用与资产有着紧密的关系,一切费用至少是某一瞬间的资产。这就是说,企业在经营开始之初,总是带着为了有利于经营的意图才去取得它的资产;几乎一切资产,其所以要被取得,不外乎是用以获取收入。利用它们来获取的收入一旦实现,它们就从资产形态转化为费用形态。从资产到费用不断转化,在这一过程中,依此产生着以取得新资产为标志的收入,以供下一回循环经营之用。

所以,在我国会计标准中,费用必须是企业在其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这是讨论费用概念的基本前提。如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服务、经营性出租资产等,这些日常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应当确认为费用。非日常经营活动的经济利益流出属于企业偶发性、边缘易或事项导致的资产消耗,则不能确认为费用,而应当作为损失,如处置非流动资产、债务重组、对外捐赠等导致的经济利益流出。

二、成本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则对产品成本作出了解释:“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上述两个会计标准均围绕产品生产成本来讨论成本的概念,属于狭义成本概念范畴,且出现了与费用概念混淆、交叉的现象。而《企业会计准则》未对成本作出专门界定。

美国会计学会(AAA)成本概念委员会1951年将成本定义为“成本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1957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名词委员会认为,“成本是指为取得资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转让的其他资产、给付的报酬或承诺的债务,并以货币衡量的数额”。可见,广义成本概念认为,成本是为获得资产或劳务而付出的代价,其较好地反映了成本的本质特征。

(一)成本是为获得资产或劳务而支付的对价

按照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企业要获得一项资产或劳务,必须支付对价,支付的对价就是成本,如采购成本、生产成本、投资成本等。成本不是一项会计要素,不能独立存在,它必须依附于特定资产或劳务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

(二)成本属于会计计量属性范畴

会计计量是确定会计要素金额的过程,计量属性则反映了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对资产或劳务的计量通常是以支付的对价为基础的,即以“舍”来计量“得”,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至于摊余成本,它是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同属于成本计量范畴。

三、支出

我国会计标准从未对支出作出专门定义,只是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可见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描述:“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笔者以为,支出即资源付出的行为。支出的概念最为宽泛,从支出的形态区分,可分为现金支出和非现金支出;从支出的目的区分,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和偿债性支出;从支出与营业活动的关系区分,可分为营业支出与营业外支出。

四、三者的关系

(一)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费用是与收入相配比的会计要素,并一同列报于利润表中;成本是对资产等要素的计量,并通过它们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费用的发生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而成本作为交易中支付的对价或计量属性,对所有者权益不产生影响。

费用与成本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不能交叉表述或互为论证。费用与成本的联系是通过资产建立起来的。成本是对资产的计量,资产的最终消耗则转化为费用,且这一过程不具有可逆性,即费用不可能通过某种渠道转化为成本,所谓“对象化的费用即为成本”的说法是错误的,诸如“产品成本包括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表述也是不严谨的,在理论与实务中必须加以纠正。在此,笔者建议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中产品成本的定义改为: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成本。将会计科目表中的“制造费用”科目改为“间接成本”科目。对于成本会计教材中诸如要素费用、生产费用的提法应当分别改为要素成本、生产成本等。

(二)支出与费用、成本的关系

支出基本类似于收付实现制下的会计概念,强调资源付出的行为;费用、成本则属于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概念,强调经济责任的归属。

支出的发生可能形成费用,如收益性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或一个营业周期),依据配比原则,该项支出应作为费用处理并从本期收入中获得补偿。支出的发生也可能形成资产(成本),如资本性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该项支出符合资产的定义,而对资产的计量即为成本。

如上所述,支出会形成费用或成本,但费用或成本的发生并不一定需要支出的存在,如在权责发生制下通过分摊或预提等手段确认的费用、成本,在当期并没有资源付出。

费用、成本与支出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会计实务,在会计理论界的讨论也从未中断,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一步加快与深入,它们的内涵与外延还会不断发展变化,科学厘定概念及其关系将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陈艳,杨洁.会计理论(第七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1[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4.阎达五.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郑安平,李华.成本、费用、支出概念及其关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8):67-69.

6.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试行)》讲解[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

流动资产概念篇6

在上海世博会的促动下,上海本地股热了一阵又一阵。

5月1日,世博会即将开幕。3月5日,上海本地股再次集体放量大涨,上海梅林(600073.SH)午盘前涨幅只有1%,下午开盘后巨量直线拉涨停。受此带动,上海新梅(600732.SH)封于涨停,上海物贸(600822.SH)、 上工申贝(600843.SH)等纷纷大举跟进。

市场上,投资者把世博概念股划分为世博前概念股、世博中概念股和世博后概念股3个阶段。

世博前概念股由基建、房地产和涉及世博动拆迁的企业组成,目前,这类个股已随着世博园场馆建设的提前完工而归于平淡。

随着世博会开幕日期越来越近,市场已将目光聚焦于世博召开后受益的世博中期概念股。预计世博会期间上海要接待游客7000万人次,同时,世博期间还有2万多场国内国际的相关活动在上海举行,据此测算,将有600-1000亿元的消费额会被直接拉动。

世博中期概念股中,排在首位的是酒店、餐饮业,受益程度将达34.3%。故以经营酒店、餐饮的锦江股份(600754.SH)和金枫酒业(600616.SH)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商机。

其次是商业零售类公司,据国泰君安测算,世博会期间将拉动上海零售行业收入14.8个百分点,新世界(600628.SH)、友谊股份(600827.SH)、益民商业(600824.SH)、老凤祥(600612.SH)等上海本地商业股都将受益。

排在世博中期概念股第三位的是交通运输类公司,上海证券预期,轨道交通、机场、出租车行业收入增长分别为37%、30%、28%。相关上市公司上海机场(600009.SH)、大众交通(600611.SH)、海博股份(600708.SH)、锦江投资(600650.SH)等将相应增厚利润。

而世博会闭幕后,世博园区主题馆、世博中心、世博轴等大建筑将永久保留,这将成为上海的新旅游景点,拉动上海旅游业。

除了世博概念,上海国资重组则是上海本地股投资的另外一条强劲主线。分析人士指出,2010年上海国资将掀起又一波整合浪潮,同时也将带来巨大的投资机遇。上海市国资委相关人士则指出,2010年上海市属经营性国资资产证券化率,将由2009年底的25.4%提高到30%以上,资产证券化规模达200多亿元。

国海证券的研究指出,上海的投资机会要从两个纬度来寻找。第一纬度是产业政策和产业成熟度。未来几年,上海的“两个中心”建设将会对投资和消费产生强力拉动,上海区域优势将得以凸显,譬如旅游酒店、文化传媒、 商业零售、物流业的国资整合带来的效益。受益上市公司重点包括锦江股份、百联股份(600631.SH)、友谊股份(600827.SH)、新世界(600628.SH)、长江投资(600119.SH)。

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都是区域优势构建的重点。

另外,上海的金融类和航运类上市公司整合将提上日程,这是上海区域投资的第二纬度。目前,上海已基本完成制造业(汽车、电气、食品等制造业)的整合,下一步整合重点将转向现代服务业。

流动资产概念篇7

[关键词] 物流 概念 物流产业

自物流概念引入我国,不过短短20多年。期间,我国物流理论的研究落后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甚至一些基本的概念问题都没有来得及“本土化”,物流产业已经已经进入实质发展阶段。但是,物流产业的继续发展,还需要我们重新研究物流的概念和本质问题。

一、物流概念及其本质

1.概念回顾

物流概念是随着发达商品经济的出现而萌芽的,美国和日本对物流定义的变化过程基本可以反映这一概念在全球的发展。美国学者阿奇・萧(Arch Shaw)在1915年出版的《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指出:“‘物理性流通’(Physical Distribution,PD)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一个问题……”,这是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最早物流概念。PD概念在美国经多次演变,发展成Logistics,再发展到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以“流通立国”的日本,把来自美国的PD译成日文“物の流”,后来更进一步简化为“物流”。

我国(大陆)的物流概念是于20世纪70年代由日本引入的,实际上我国“物流”是对“Logistics”的错误翻译,这个错误对后来的物流理论研究带来了根源性的影响。比如,王加林, 张蕾丽教授(1987)指出:“物流系泛指物资实体的场所(或位置)转移和时间占用,即物资实体的物理移动过程”,王之泰教授(1995)将物流定义为“关于实体移动过程的许多相关活动”,国家标准术语(2001)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这些定义基本都是对“实物流动”解释,没有能够结合我国实情“本土化”,与Logistics“后勤保障”的本来含义也相去甚远。

2.物流的本质

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不同国家对物流的本质理解也各不相同。美国的物流指导思想源于军事“后勤保障”、“全链(局)整合”思想,强调物流发展战略,因此,我们看到许多美国企业都以“物流”为跳板抢占全球市场。日本的物流概念经过本土化,转变成“物の流”、“第三利润源”,更加强调物流技术对城市交通拥堵的改善和对经济的直接促进,物流成为日本生产方式变革的“服务器”。德国物流则非常重视“货运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侧重于对综合运输的有序组织,不来梅货运村对水路、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的协调组织,已成为了现代物流园区的典范。因此,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对物流本质的把握是符合其实践需要的。

我国现有的物流概念表述较多地强调物流过程或活动,淡化管理。这在语言上符合中文习惯,却与Logistics本意存在差距,因为它没能诠释出物流思想精髓,淡化了物流管理职能,而物流管理恰恰精髓所在;它强调实体流动,淡化供应链概念;强调综合性,淡化专业性、个性化服务,有悖于经济进化逻辑。因此,我国的物流概念还处于“舶来品”的状态,尚未从本质上“中国化”,有必要探讨符合我国实情的物流概念本质。

物流中的“物”包含广泛。既包含物理性有形物品,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也包括无形的信息和服务等特殊“物品”。

物流是对“过程”的管理。物流必须以实物流动作为基础,离开物品实体的流动,物流是虚无的。但是,物流真正有作为的领域是围绕这个过程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而不是这个过程本身。

物流是一个复杂系统。由于物流过程及其管理活动涉及独立性很强的运输、储存、包装、销售、消费等领域。要使物流过程的结果有效率、有效益,必须对物流进行系统化的规划设计,合理分配资源,追求系统最优,才能获得高效率和高效益。

物流是一种新的经济运作模式。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生产方式从批量生产转变到JIT生产,“实体移动”规模扩大,促进工厂、市场遍布世界,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方式、运作模式加以指导,现代物流成为经济全球化模式的必然选择。

物流是一种战略。物流的精髓在于站在全局的高度,理顺供应链全程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以低成本获得高效益和高效率。从宏观层面、长远发展来看,物流不应当是获取利润的短期行为,而是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战略举措。

鉴于我国长期受“计划”思想的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条块分割根深蒂固,本文认为,物流概念在我国的“本土化”应当强调协调与整合,注重打破部门、行业的分割,强调关系协调,重点是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从经济运作模式的角度去深化对物流本质的把握,更加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物流产业

1.物流产业的认定

作为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产业”指的是具有某种特性的企业的集合或系统。可以据此定义物流产业:指现代物流企业的集合或系统。如何界定现代物流企业成为界定物流产业的关键。

严格地说,“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 Logistics, TPL)”企业的才是真正意义的物流企业。广义上,只要不是买方或卖方自己完成的物流,都可以算为TPL;狭义概念则认为只有“第三方”采用现代物流理念、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实现的物流才能算作TPL。二者争论的关键问题是对传统运输、仓储等作业是否归入。实际上,TPL是一个现代概念,其发展已经超越了“哪一方”的限定。比如,有的大型企业,由于物流需求规模巨大,组建自己相对独立的子公司(部门),采用现代物流经营方式处理物流业务,如果子公司(部门)业务能力有剩余,还向社会提供服务,应当说,该子公司(部门)经营的物流都可称作为“TPL”。相对地,一些传统“第三方”,如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尚未采用现代物流方法、技术手段前,不能算作TPL。本文认为,TPL指的是现代物流,几乎是现代物流的代称,TPL企业的才是真正意义的现代物流企业。

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证明,TPL至少占物流总量的50%,物流产业才真正形成并趋向成熟。目前我国TPL的规模大概只占20%,尚未形成真正意义的、上规模的现代物流产业。

2.物流产业的属性

把物流产业归为服务业或第三产业已基本没有异议。物流企业是物流服务的生产经营单位,而物流产业则是指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或机构的集合。物流企业生产的产品是物流服务,也就是指为物品在空间上的移动而提供的一种专业,物流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需要大规模提供物流服务的必然产物。

物流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不同于简单的消费或生产服务。功能上,物流不仅通过运输、储存、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为国民经济提供支持,而且能够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其他产业发展。

3.我国物流产业的本质问题

源于对物流概念或本质认识不清,我国物流产业发展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理论指导。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晚,对物流的理论需求滞后,现有的物流理论仍然未能“本土化”。大多数理论研究还停留在国外观念的引入、经验介绍阶段;宏观研究比较多,主要是强调物流的重要性、必要性,缺乏实施物流的具体措施研究;缺乏高端研究,国内还缺乏真正权威的物流研究机构,也没有权威的物流专门理论刊物(比如核心期刊)。理论研究的不力,导致物流产业的实践活动处于摸索阶段,难于有跨越性的进步。

缺乏战略规划。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有全国性的物流规划和物流法规,以引导和控制物流发展的方向、速度,更好地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我国迄今为止,尚未出台全局性的物流规划,以致地方物流发展各自为政;引导物流市场健康发展,规范物流运作各方面的相关法规、标准也不健全,物流产业发展缺少政府保护。

缺乏系统协调性。物流产业涉及基础设施、生产方式、政府政策、经济模式等多个系统或领域,要求系统配套能力强,协调能力好。单就五种运输方式而言,相互衔接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政策方面,虽然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在“物流热”中,都高度重视发展物流,但存在各自为政,炒作“物流”的嫌疑,全国逾千的物流园区空置率达60%,甚至有的地方交通条件还处于基本通达阶段,也规划建设物流园区,这是最好佐证。

(企业)缺少供应链整合。一方面,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许多工商企业仅仅把物流当作“第三利润源”,以牟取利润的短期行为多,基于供应链或价值链整合的合作、联盟则较少,更谈不上全球物流战略。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在物流需求缺乏的情况下,难以生存、发展、壮大,使得供应链发展陷入困境。

TPL供需矛盾。据统计,1997年~2000年,世界500强企业对TPL的需求由 40%增加到了56%。作为物流产业发展关键的TPL,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但形成的规模较小,TPL企业提供的单一、低层次物流服务多,高级、全程物流服务还比较缺乏,一些TPL企业的服务质量、信誉保证也存在很大问题。

三、对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物流产业发展的本质问题,我们需要做好几个基本举措。

1.加强理论研究

这是理论界、科研机构、大学等部门或单位的主要任务。在理论研究领域,要特别注重解决物流定义、物流产业的界定、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等基本问题,要构建符合我国实情的物流理论体系,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在物流人才方面,应当承认,从原来运输、储存等领域转变过来的基层物流人才供应充足,但缺少具有现代物流观念、掌握先进物流技术、擅长物流运营管理的高端人才。因此,大学或其他人才培训机构,应当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2.定制物流战略,健全物流法规、标准体系

这是政府当前在发展物流产业中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物流产业发展,都需要政府主导,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法规体系、市场培育等方面,政府都要从战略高度出发,不断完善,给物流产业的发展营建良好的外部环境。

3.打破条块分割,协调各种关系

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不可能设立一个独立的部门来发展物流产业,而需要计划、经贸、工商、财税、交通、通信、海关等诸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虽然在我国长期受计划体制影响的情况下,各部门的协调运作是一项艰难工作,但2001年,200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发展现代物流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证明各部门关系的协调是必要和可行的,应当继续坚持这种部委联合形式,最好定期召开联合会议,针对实际问题及时解决。

4.促进TPL发展

TPL的发展代表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而我国目前TPL发展缓慢,主要是工商企业对TPL的认识不足,还保存着“大而全,小而全”的思想。要利用理论引导、政策限制、财税鼓励等手段,鼓励工商企业将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集中经历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同时,TPL企业应当主动与工商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供优质、诚信、多层次、宽领域的专业物流服务,在供应链全局上为客户服务,帮助工商企业发展壮大,吸引更多的TPL客户,形成TPL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结束语

流动资产概念篇8

关键词:财务理论

中图分类号:F25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一种与之相对应的财务理论,至少应涉及三个根本性问题:其一,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什么?其二,贯穿理论体系基本线索是什么?即如何将财务理论的诸要素有机地贯通为一个紧密的整体?其三,如何以特定的核心概念为起点,以一定的基本线索为导向,来具体设计理论体系?

上述三个问题之所以具有根本性意义,原因在于: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有明确的核心概念,否则,就缺乏应有的逻辑起点,并随之成为无源之水;同时,缺乏明晰的主线加以贯通,各部分之间就失去应有的联系,因此无法成为一个有机体系。在明确核心概念和基本线索之前,要具体地构建财务理论体系,是非科学的,也是不可能的。

从逻辑结构上讲,要构建科学的财务理论体系,首先应确立理论体系中起铺垫作用的核心概念。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整个财务理论展开推演的起点,如果模糊不清,由此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必然缺乏逻辑性和缜密性,因此确定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是构建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首要着力点。就推定财务理论核心概念的方法而论,如果先入为主地框定某一概念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显然无充足的理论依据可寻。因此,要科学地确认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还应探究其基本属性。

作为社会主义财务理论核心概念的理论范畴,应具备以下几个属性:其一,它首先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财务理论是经济理论的要素,财务学也曾经是经济学的一个因子。既然财务理论脱胎于经济理论,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自然具有经济理论的烙印,与经济学范畴有不解之缘。只有以特定的经济学概念作为财务理论的核心,才能解决财务理论与一般经济理论的对接或联接问题,否则,就必然出现这两处理论在逻辑上的错位。其二,它应是一个内容丰富能表现出财务学的概念,必然是一个在逻辑上起铺垫作用的综合概念。它可以明确界定财务学科范围,而且又是财务理论体系的“细胞”,隐含了该科学的各种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因此,内涵必然是丰富的,外延必然是广阔的。其三,他应是与市场经济紧密相关的概念。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背景来构建财务理论体系,决定了体系中的主要概念必然与市场经济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是首要的、根本的,财务的一切活动是为市场机制充分而有效的动作开创必要条件。在新的财务实践背景下,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始终应围绕促进市场经济的创立、发育和发展这一中心来展开,对该体系中核心概念的推定亦不例外。否则,就难免落入传统理论的俗套。

基于以上要求,“本金”应是构建财务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首先,确立本金作为建立社会主义财务理论的核心概念,先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本金概念。本金是进行商品生产和流通而垫支资金,它从货币资金垫支开始,经过运用、耗费、收入、分配几个阶段又回到原垫支的货币资金形态,并在这一过程中带来资金的增值。因此作为市场经济的一般范畴,本金是能够带来增值的价值,增值是本金内在的本质要求,同时本金的生命还在于其流动性,只有流动,才能增值。其次,作为经济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是商品,而企业的财务活动就是建立在对本金的增值性和流动性这两个最基本的基础之上的,即对本金的经营。因此本金是财务经济领域特殊的商品,选择本金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理论体现的出发点无疑是可行的。第三,本金是区分财务资金、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保险资金的依据。资金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财产物质的货币表现,其外延是广泛的,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财政资金、信用资金、保险资金、财务资金等,但财政资金、信用资金、保险资金是社会分配与消费领域的资金,处于物质生产和流通以外,所体现的资金运动是收入与支出、存款与贷款等的矛盾,不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的矛盾;而财务资金是以生产和流通领域服务的资金,具体从本金的筹集和取得开始,经过运用、耗费、收入、分配几个阶段又回到本金的运动形态,在运动中带来资金的增值,是本金的投入与收入的矛盾。第四,体现了财务的本质。财务本质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活动,并形成的经济关系,即物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的本金的筹集、运用、耗费、收入与对收入的分配活动。第五,明确了财务学科的范畴。财务的本质决定了财务的特殊矛盾是本金的投入与收益的对立统一。本金的投入是取得资产收益的前提,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资产的收益的取得又是投入本金收回的前提和本金增值的前提。要使本金投入后获取收益,必须取决于经济组织与财务活动的有效性和社会环境的合理性。如果这两方面的条件出现障碍,则可能发生有本金投入而无收益,或者投入多而收益少。要使财务内在矛盾的两个方面能够统一,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从宏观上制定正确的财务政策和制度,从微观上进行财务有效的组织。同时,这一表述也说明了本金投入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更多的资产收益,为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由此可见,本金成为财务的核心概念是成立的。

在确定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核心概念的前提下,财务状况最佳与财务成果最大的财务目标应是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的主线。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独立的主体,拥有经营自和理财自。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即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企业财务工作应该为这一目标服务,但是财务管理又有它自己的特点,研究确立企业财务目标,除应与企业目标保持一致外,更多地应从财务本身的特点出发。面对风云迭起的各种市场,企业理财活动较之过去更为复杂。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财务部门需要及时了解各种市场动态,抓住机遇,避免风险,以使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从企业内部来看,由于市场竞争的压力,企业又需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降低各种消耗,灵活调度各种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企业偿债能力,提高企业获利能力。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一方面运用各种理财手段,围绕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展财务运作,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财务要独立自主地进入金融市场,组织各种财务动作,选择适当的筹资、投资方式,谋取经济效益。但评判财务活动的履行实绩,根本准则是财务状况与财务成果最大。

优良的财务状况意味着企业有良好的财务信用,在不同时期都保持着较优的财务结构和企业债务负担相适应的偿债能力,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的前提和条件;财务成果最大是因此它是一项综合性经济效益指标,能直接反映企业最终财务成果,体现企业经营目标。因此,企业财务的各项工作都应该紧紧地围绕财务状况最佳和财务成果最大的财务目标展开。认识财务目标,是构建财务运行机制的方向和标识,是选择理财手段的标准,是财务事先明确任务、事中控制、事后考核的依据,这一财务思想始终贯穿于企业理财的各环节、全过程,财务状况最佳与财务成果最大,同财务理论诸要素紧密相关,只有运用这一线索才能将这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这一主线的引导下,对个别要素作出较为全面而又透彻的分析。

以本金为起点,以市场经济为背景,即可界定财务的本质,功能及其规律性;以财务状况最佳与财务成果最大为主线,即可分析财务在企业筹资、投资等微观行为领域中的作用及其财务行为的制约因素。与此相适应,社会主义财务理论体系包含的内容有以下三个部分。

1、基础理论。是由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财务概念群按其内在逻辑关系排列而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财务本质、财务对象、财务职能、财务假设等理论要素。财务基础理论是财务理论的根基和出发点,是对实践中的财务来源、研究客体的基本要求的理论总结,决定财务学科的性质,反映出财务的客观属性及其规律性,是建立财务行为理论和约束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流动资产概念篇9

一、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概念及其产生

1)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the third—party logistics)的概念源自于管理学中的Out-souring。Out-souring意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它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利用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服务。将Out一souring引人物流管理领域,就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所谓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因此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Contract logistics)。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企业,其前身一般是运输业、仓储业等从事物流活动及相关的行业。从事第三方物流的企业在委托方物流需求的推动下,从简单的存储、运输等单项活动转为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务,其中包括物流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设计建议最优物流方案、物流全程的信息搜集、管理等。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已广泛地被西方流通行业所接受,亚太物流协会副主席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哈蒙德到我国参观考察时曾在多种演讲场合宣传第三方物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二)第三方物流产生的原因

1、第三方物流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

在Out-souring等新型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各企业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而将企业的资金、人力、物力投人到其核心业务上去,寻求社会化分工协作带来的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导致许多非核心业务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分离出来,其中包括物流业。将物流业务委托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可降低物流成本,完善物流活动的服务功能。

2、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新型管理理念的要求

进人九十年代后,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推动着管理技术和思想的迅速更新,由此产生了供应链、虚拟企业等一系列强调外部协调和合作的新型管理理念,既增加了物流活动的复杂性,又对物流活动提出了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有效的顾客反应等更高的要求,使一般企业很难承担此类业务,由此产生了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第三方物流的思想正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它的出现一方面迎合了个性需求时代企业间专业合作(资源配置)不断变化的要求,另一方面实现了进出物流的整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加强了对供应链的全面控制和协调,促进供应链达到整体最佳性。

3、改善物流与强化竞争力相结合意识的萌芽

物流研究与物流实践经历了成本导向、利润导向、竞争力导向等几个阶段。将物流改善与竞争力提高的目标相结合是物流理论与技术成熟的标志。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逻辑基础。

4、物流领域的竞争激化导致综合物流业务的发展

随着经济自由化和贸易全球化的发展,物流领域的政策不断放宽,同时也导致物流企业自身竞争的激化,物流企业不断地拓展服务内涵和外延,从而导致第三方物流的出现。这是第三方物流概念出现的历史基础。

二、信息技术发展对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影响

第三方物流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逐步完善,得到西方的认可,是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分不开的。信息技术所起的关键作用,可综合为以下几点:

(一)支持其独立

信息技术的参与,使物流行业的专业性增强,最终促使其从企业其它业务中成功地分离出来。一方面,在各类信息技术尤其是目前新兴的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各企业间的商务合作可以通过网络磋商。协调、交易和结算,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地、生产地和消费地三者分离已很普遍,多方参与同一项生产的同时又要求尽量减少库存,使物流活动难度增加,专业性增强。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大量应用于物流领域中,专业信息处理系统。条码技术。自动分拣/存取巧跟踪系统、电子订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等技术的产生推动了物流活动向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方向发展,加速了物流行业成为高新科技产业的一份子,从而降低了企业自己管理物流业务的必要性。

(二)促进沟通和合作

信息技术的介人支持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中其它环节的沟通与信息共享,并根据物流需求方的工作进展.及意向调整物流计划,提供最优的物流方案。许多原来不可能实现的管理思想如零库存。准时制、快速反应等,在信息技术条件成熟后,其实现成为可能,保证了作为服务方的第三方物流的高质量工作,促进了整个供应链的高度集成,使物流网络真正实现增值网的功能。

(三)加强管理和控制

第三方物流通过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等建立EDI联系、应用条形码、实行货物实时跟踪,来获得需求可见性和资产可见性,据此提出简洁、高效、符合各方需求的物流方案,进而控制第三方物流的活动进程,对整个供应链条的补给和供应加以调整,从而达到从原材料的供应到商品消费前整个物流过程的高效率和低成本的目的。

第三方物流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小批量生产。精益生产、柔性加工、敏捷制造等现代生产方式,第三方物流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没有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方物流也无法满足这类现代生产方式的要求。

三、第三方物流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我国的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我国发展物流业已成当务之急。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为生产经营者提供了开放的。良好的物流服务体系,也为物流中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即通过物流活动的管理和组织,将物流服务作为一种资源提供给需要的企业。 (一)第三方物流概念为物流中心带来新的机遇

其一,物流需求的产生为物流中心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企业的物流服务需求是物流中心提供物流服务的基础。Out—souring等管理理念的应用,会使更多企业接收和应用第三方物流。过去,流通企业常直接进行贸易活动,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商品利润,容易同生产经营企业产生利益矛盾。一旦条件允许,生产经营企业就跳过流通企业直接进行交易。表面上看生产经营企业可从中收回一部分利润,实际上这些企业付出的物流成本之高难以计数。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出现,使企业从大而全的误区中解脱出来,寻求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其物流活动,由此产生了物流服务需求,物流中心以其专业化的管理、优良的设施设备、高效的服务成为提供需求的首选企业。

其二,高品质的物流服务为物流中心带来更多机遇。当生产经营企业产生物流服务需求时,物流中心应迅速准确地提供物流的设计。管理、组织、协调。实施、沟通等第三方物流服务。此时物流中心与生产经营企业共同分享的乃是第三方物流服务所带来的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易与生产企业达成共识和合作,而良好的共识和合作则是形成供应链并保证供应链高效工作的首要条件。满意的物流服务供给,会促进更多物流需求的产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

其三,信息技术及供应链理论的应用,将为第三方物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第三方,需与委托方和相关方面保持密切联系,共享需求和物流信息,高科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其打下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供应链理论的推广,使接受物流服务的各方都认识到第三方物流带来的好处,同时认识到协调和合作的重要性,支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二)物流中心面临的挑战

作为物流服务的提供者,物流中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其一,在思想认识上,与第三方物流概念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达成高效的物流,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则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没有充分认识到Out—sourcing管理策略对于改善其物流系统提高其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其二,人员素质上,物流业将朝着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方物流也是高新技术支持下的管理策略。它要求物流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自动化技术,掌握物流优化管理理论与方法,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难以达到第三方物流概念要求的提供综合物流业务的要求。同时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也还缺乏有关实施Out—sourcing策略的业务素质。

其三,硬件设施设备方面,我国物流中心的设施设备普遍比较落后,未达到第三方物流的条件,智能化、自动化仓库还比较少,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比较低,尤其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还不能保证随时随地的资产可见,也不能形成对物流服务需求全面及时的了解,更难以达到对物流过程的合理、有效的控制,难以满足货主企业的要求。

其四,管理水平上,第三方物流不但对物流企业管理自身的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还要求企业有在复杂情况下(兼顾多方需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而我国的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粗放管理阶段,未能解决好先进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实际应用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设备等条件的落后,致使管理水平难以上台阶。

其五,信息技术上,第三方物流要求能及时获取各成员的信息,适时和适量地安排供应和存货。我国的网络普及情况较差,EDI技术还很落后,难以实现不同计算机系统之间数据的传递和交换,将影响物流中心与用户各方的沟通和协作,阻碍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应用第三方物流概念发展我国物流中心的应对策略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我国物流中心向第三方物流基地转化,拓展物流服务市场需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准备应对策略:

1、加强物流中心是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的物流基地的认识,要求物流中心以建立供应链为目的,并以供应链其它成员的利益为出发点,站在供应链的角度理解和管理物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了解用户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也只有这样,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加强同用户的合作,协同供应链各方最大限度地减少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服务的效益。同时积极加大物流意识特别是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宣传普及工作,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理解“第三方物流”、“合同制物流”,理解Out—sourcing的管理策略,刺激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

2、加强对专业物流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等高科技知识的学习、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为将来的物流现代化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利用各种机会加强有关第三方物流概念以及物流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同时可以资助有关院校对于MIM学员。在职进修干部进行物流知识、物流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知识培训,这些人对于未来的第三方物流市场的需求将起到重要作用。这是一种远期投资,从物流中心的长远发展考虑值得投资。

3、作为连接供应和消费各方的枢纽,要求物流中心必须具备先进自动化设施设备。这些设备应该从物流中心延伸到供应链的末端。除了传统的物流自动化技术以外,要加强对于物流过程资产可见性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4、在物流管理活动中,要破除旧的管理思想的束缚,加强高科技技术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增强物流活动的可控性,切实提高物流管理水平。

流动资产概念篇10

一、FASB对收入确认的概念界定和现存问题

美国的会计准则是以“规则”为基础制定的,没有关于收入确认的一般原则。在其概念框架下,指导收入确认的是关于收入的定义和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

(一)确认的概念及基本原则

1.确认的概念。FASB发布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指出,确认是将某一项目作为一项资产、负债、营业收入、费用等正式地计入或列入某一主体的财务报表过程。

2.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①可定义性。所确认的项目要符合财务报表对要素的定义。②可计量性。所确认的项目要能予以量化。③相关性。所确认的项目生成的信息对决策者有影响。④可靠性。所确认的项目是真实的、可验证的。

3.收入的定义。由确认的概念和会计确认的基本原则可知,收入的确认必须符合财务报表对要素的定义,因此应明确收入的定义。FASB发布的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指出,收入是指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商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获得的其他增加了的资产或因而清偿了的负债(或两者兼有)。其中,“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包括生产或交付产品、提供劳务、借贷、保险、投资和融资等业务。可见,FASB对收入的定义遵循的是“资产负债观”。

(二)收入确认的标准

1.已实现或可实现。即很容易变现或取得相应的权利。

2.完成收入的赚取过程。它要求企业已大体完成所需的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权利。

(三)存在的问题

1.在美国的会计实务中,对收入的确认是根据不同会计准则颁布机构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进行的。由于这些具体会计准则的权威性不同,在概念框架的指导与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概念框架要求收入按资产负债观进行确认,而具体会计准则却采用了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之上、以历史成本计量的传统收益观。可见,两者对收入的定义与实务中对收入的处理存在较大的差异。

2.在某些情况下,收入确认的两条标准可能会和收入、资产、负债的定义相矛盾。例如:拟订建造合同以后,客户预付了工程款,企业完成了一部分工作,但对余下的工作还负有相应的责任。那么,对于增加的这部分现金资产,以及对于完成部分应该取得的相应权利是否需要确认为收入?如果确认了,是否就算完成了收入的赚取过程?

二、IASB对收入确认的概念界定和现存问题

1.确认的概念及标准。IASB认为,确认是将符合要素定义并满足确认标准的某一项目列入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的过程。确认的标准为:①与该项目有关的任何未来经济利益有可能流入或流出该企业;②该项目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它区分了收入和其他收益,并强调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IASB认识的不足。①对收入确认的定义及标准与其概念框架下资产和负债的定义有冲突;②对部分收入确认的概念表述不够清晰。

三、FASB和IASB对收入确认问题的改进

FASB和IASB正通力合作,以改进收入确认的会计准则。

1.统一收入与收益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概念框架中指出,收益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增加,其表现形式为由资产的流入、资产增值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权益的增加,但不包括与权益所有者出资有关的类似事项。其中,经济利益最终表现为直接或间接流入企业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IASB在原则上同意将收入定义为与收益相似的概念。

2.现行的收入确认的标准。①基础标准。要求有资产和负债的变化(不包括有关出资者的权益的变化)。②度量标准。资产和负债的度量要有相关的属性,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度量要有足够的可靠性,但忽略了与收入相关的、流入实体的经济利益。IASB临时决议不将可能性标准作为收入确认的标准之一,一是为了与它本身的“关于企业合并与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的修订项目”保持一致。该项目认为,可能性应该反映在对财务报表的计量上,它不是收入确认的一条标准。二是为了与FASB的概念框架相协调。

3.多要素的收入确认。在多要素的收入确认问题上,IASB建议使用资产负债法。其原因在于:①这不取决于已交付的项目,企业可以从任何卖主那里买到或顾客可以将它转手卖掉;②退货权的存在不足以抵消对整个收入的确认;③当可交付资产不能与不可交付资产分离时,若不能确认那一部分收入,资产负债法可以避免递延借方科目的出现;④可以对不可交付项目直接计量,而不必通过分配得到。这可以避免不同项目有相同利润的问题产生。

4.会计实体(企业)的收入确认。会计实体(企业)是否可以根据对顾客义务的履行情况来确认收入及相关的费用?如果有第三方来履行的话,按基于业绩的收入确认方法,会计实体(企业)应该按自己的完成情况确认收入。

以上就是国际上对收入确认问题研究的动向。不难看出,它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强调各国会计准则的协调一致,以使会计准则体系更为严谨、系统化。这对会计准则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第二,突出收入确认的经济实质,并能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和发达的信息技术使得收入的确认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如何更加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已成为会计界面临的难题。第三,谨慎性原则的适当使用。谨慎性原则是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但过分地强调谨慎性原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会计信息的公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