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7 17:51:12

流动

流动范文篇1

流动性一说最早源自于凯恩斯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在著作中最先提出了“流动性偏好”概念,即对货币的偏好。通常意义上讲的“流动性”(Liquidity)是指用来表示资产转换为支付清偿手段或者说变现的难易程度。而狭义上的流动性,则主要是指货币的流动性,欧洲中央银行(ECB)就认为流动性是表达一种量的概念,其把“流动性过剩”(ExcessLiquidity)定义为实际货币存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

一般来讲,判断流动性过剩的指标有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率、M2与证券市场市值的比值以及银行体系里的贷存比等。近年来,我国各层次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银行体系内超额储备与持有的央行票据已从2003年的1.4万亿元迅速上升到2006年4.16万亿元,占银行存款的比率从2003年6.81%直线上升到2006年12.41%。与此同时,银行存贷款差额日趋扩大,2003-2007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使得M2与GDP的比值不断上升,由2003年的1.63上升为2007年的1.63。银行体系内资金过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差额日趋扩大。2003-2007年,银行人民币存款增长比贷款增长平均高4个百分点。银行存贷款增速的差异导致存贷款差额不断扩大,截至2007年3月末,银行存贷款差额已经高达11.46万亿元。这说明银行可运用的资金规模相当大,大量资金滞留于银行间市场。

那么,流动性过剩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时下的主流观点认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诱因大体上有二,一是受全球流动性过剩所影响,或者说是外部因素;二便是国内自身需求不足,即是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导致我国市场上资金供需关系矛盾突出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其一,我国存在的双顺差所导致的外汇储备快速增长是关键所在,或者说是我国多年来经济高速增长,对外贸易持续扩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自2004年5月起,我国外汇占款大幅增长,贸易连续表现为顺差,人民币升值预期则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涌入国内市场,贸易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使得外汇储备迅猛增加。预计2008年我国外汇储备仍将持续上升,巨额的美元储备将继续为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

其二,受人民币升值预期影响,国外热钱大量涌入,相对于贸易顺差来讲,热钱流入则是由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所致。

而从国内因素来看,现在的大多数观点一致认为,是在于我国货币供给量上面出了问题,造成了现今货币的需求量大于市场上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从而导致了我们今天所讨论的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实际上,货币过剩本身并不是原因,而是表现,我国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李扬在国家信息中心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目前流动性过剩(更准确说是“流动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长期以来的高储蓄率,导致银行可贷资金增加,投资率高。2007年我国居民储蓄余额突破17万亿元,储蓄率接近60%,而且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相比而言,一般发达国家的储蓄也只有20%左右。而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存款的大多数集中在少数富人手中,但他们的边际消费倾向很低。大部分居民特别是农民人口比重大,但收入较低,增长缓慢,所以他们的消费极其有限。我国居民的消费不断走低,近十年的平均消费率为53.9%,比世界低近20个百分点。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给银行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另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体系并不完善,仍是以银行为媒介的间接融资为主,居民投资手段单一化,投资渠道狭窄,高额的储蓄堆积而没有一个有效的疏导的手段,从而导致银行流动性过剩。按照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的理论来看,以上情况应当是由于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自身就存在的特点所决定的,再者,由于我国传统的“勤俭节约”观念,居民对于市场利率的不敏感以及时下面临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实际问题,政府的一系政策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十几年下来,投资上去了,储蓄率也高居不下,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产能过剩和银行流动性过剩的双难局面。

在这种情况之下,解决流动性过剩已成当务之急,对于其破解之道,笔者认为首先,应当汲取他国成功治理经验以为我用,回顾一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我国当前经济与金融结构调整面临着与日本过去的同样问题,即能源上涨与本币升值。然而,日元升值却带来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数十年经济停滞的局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放缓本币升值。事实已经表明,自2005年人民币升值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并没有减少,反而显著地增加了,由于中国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口,这就决定了工资必定是有弹性的。当人民币升值而导致中国低成本商品的出口价格提高时,企业就可以通过降低名义工资来维持有竞争力的出口价格。尽管人民币的名义汇率升值了,但实际汇率却会因工资水平下降而贬值,从而导致中国的贸易顺差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进一步增加了;其次,由于中国的贸易模式以加工贸易为主,所以人民币升值同样不能达到减少贸易顺差的作用。升值在导致出口价格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加工贸易所必需的投入品与中间品的进口价格相应地下降了,这正好与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进出口价格变化相互对冲,使加工贸易的流量保持不变,甚至按照其惯性而自动趋于增加,因此,即使人民币升值,也无法改变贸易顺差持续增加的趋势。

从长期来看,我们应当加大对农业等基础产业的投入,治理通货膨胀,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08年1月份的新闻会上就指出,年中猪肉价格的上涨是导致我国CPI上涨的原因,也是流动性过剩的表现之一。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对于农业等基础产业投入力度还不够,对于进口原材料依赖性较强,因而,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对中国产生了输入性的影响。最后,对于当前火热的房产市场,政府有必要采取措施限制过高房价,以防止过剩投资资本进入房市进而行成房产泡沫,影响国家金融环境。因而,对于流动性的控制应当是对内对外两手抓,才能其从根本上得到抑制。

参考文献:

[1]万东华,江明清,姜雷光,付凌晖.当前流动性过剩产生原因及对策.

[2]龚方雄.流动性过剩的原因及其影响.人民网.

[3]归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宏观表现及其原因研究.财经之窗.

[4]卢晓平,谢晓冬.流动性过剩根本原因在长期的高储蓄率.上海证券报.5]孙建潮.基于宏观角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J].财经科学.

流动范文篇2

新城建设理论来源于西方城市规划实践,自霍华德提出建设“田园城市”的构想开始[1],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从北京推进新城建设的思路来看,更多地是希望实现沙里宁所言的“有机疏散”,即将大城市目前的拥挤区域,分解成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有机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功能集中点”[2],这样原来密集的城区分裂成一个一个的集镇,他们彼此之间用绿化地带隔离开来。北京市启动新城建设不久,就有研究从城市发展阶段理论出发,指出北京市目前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建设新城难以缓解中心城人口压力,反而容易使新城成为外来人口继续向北京市迁移的集聚地[3]。而新城建设过程中,顺义、通州、亦庄等新城在短时间内的流动人口激增也受到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九三学社北京市委曾在2008年对一些重点新城的建设进行了调查,发现重点新城建设集聚的大部分都是流动人口。北京市政协相关专门委员会也组织开展了相关研究,形成了2009年北京市政协会议提案《关于统筹解决首都重点新城建设中人口问题的提案》(第2018号),呼吁重视新城建设中的人口规划和管理问题。这些研究对于本文关注的问题已经做出了一些回答,笔者希望进一步结合初步的调查数据,一方面对这些结论进行一些实证检验,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近年来新城建设对于北京市人口规模及流动的实际效应方面有更多发现。在流动人口相关统计信息相对匮乏的情况下,笔者的研究主要基于“2010年北京新城流动人口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调查于2010年7月至9月在亦庄、顺义与密云开展,主要通过地图法进行抽样,调查结束后通过再抽样对样本进行了筛选,最终有931位受访者入样。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分析新城流动人口的特征,尤其是与流动相关的特征,探讨新城实有流动人口聚集的特征和机制;另一方面,分析新城流动人口的流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判当前新城流动人口的未来流动趋势。这一思路充分考虑了流动人口群体“是个内部差异性很大的异质性群体”[4],并且在分析中充分关注流动人口在中心城和新城之间的流动问题,从相对微观的视角分析北京市的人口流动问题。

调查数据显示,受访新城流动人口中,男性544名,占调查对象的58.4%;平均年龄29岁,其中最小16岁,最大62岁;未婚者占52.3%,初婚有配偶者占45.3%,再婚、离婚和丧偶者比例较低;农村人口占73.9%。在受教育程度方面,以初中和高中受教育程度为主,分别为39.7%和33%,大专和高职占10.4%。通过与北京全市范围内的流动人口相关数据②比较可以初步发现,新城流动人口平均年龄更低,未婚人口比重更大。笔者首先考察了流动人口及家庭成员的流动情况。从调查数据来看,被调查者第一次外出打工的平均年龄为21岁,平均在外务工6年之余,平均到过2个城市,从事过2个工种。初步来看,北京新城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和工作类型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就未婚者而言,他们多属于新生代农民工,其父母至少有一方在北京的占17.9%,至少有一方在中心城的占4.1%,而至少有一方在新城的占11.4%,与父母双方同在新城的占8.4%(表1)。就已婚者而言,家庭流动的趋势较为明显。配偶同在北京新城的比例较高,占已婚者的61.2%,而配偶在中心城的占9.0%,在老家的比例为20.6%。而有1个子女的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在京的占39.8%;有2个子女的流动人口家庭,子女全部在京的占21.3%,而其中1个孩子在京的占20%。对于子女不全在北京的,问卷中我们询问其“是否打算将他们接到北京来读书或工作”,结果显示,38.6%被调查者回答“想”,31.4%回答“不想”,30%表示没想过。将这些数据与已有调查数据比较可以发现,在有子女的流动人口群体中,就携子女流动的比例而言,新城相对中心城更高。由此可以初步判断,新城的流动人口中,那些有子女的流动人口更具有稳定居住的倾向。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就有子女的流动人口所占比例而言,新城是低于中心城的。调查数据显示,新城区的流动人口绝大多数是从老家直接来新城区,占50.8%,其次是从北京其他郊区来到新城区,占18.2%,从中心城区和其他地方来的比例分别为15.6%和15.4%。分区县来看(图2),密云和亦庄流动人口来自北京中心城区的比例相对较大,分别为25%和18.8%,顺义较低,为14.4%。图2三个新城流动人口的来源分布(%)从流动原因来看,单位迁移、投奔亲朋好友、提高相对收入(降低生活成本)是最为主要的原因。不过,各区县流动人口的流动原因则有一些差异,单位迁移是亦庄流动人口从北京中心城区或其他郊区县来到亦庄的主要因素(25.3%),这自然与亦庄经济开发区的产业集聚有关,不过从比例上来说仍然不高;而对密云流动人口而言,降低生活成本是他们从北京中心城区或其他郊区来到密云的重要原因,这一比例远高于亦庄和顺义,占16.7%。同时,投奔亲友是流动人口在北京市范围内流动的重要原因,各区县的比例相当,都在25%左右。这一结果也与受访者目前工作的获得途径相吻合,“家人、亲戚朋友介绍”,及“同村、老乡介绍”仍是流动人口获得目前在新城工作的主要途径,分别占34.7%和22.5%。那么,新城流动人口的聚集与近年来新城建设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呢?调查考察了受访者流动到新城的时间,发现2000年及以前来新城的占7.2%,2001年至2004年来新城的占8.3%,其余84.5%都是在2005年及以后到目前所在新城的。具体来看,2008年、2009年、2010年到目前所在新城的分别占10.9%、16.0%和41.7%。这一分布至少证明新城建设与新城流动人口迅速增长是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对于未来工作的打算,接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只要“工作机会好就去中心城区”,占45.5%,有37.2%的被调查者没有计划,17.3%的被调查者则“一直在寻找机会,迟早得去中心城区”。值得注意的是,密云流动人口“一直寻找机会,迟早得去中心区”的比例最大,占31.2%,顺义和亦庄的这一比例为17.8%和15.7%。综合前文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密云的流动人口中,从中心城流入的比例相对高,同时有强烈流向中心城意愿的比例也相对高。结合前文关于流入新城原因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存在两个重要的机制:其一,从中心城流向密云的流动人口中,存在大量的临时性流动现象,相当数量的流动人口主要是迫于经济压力暂时流入生活成本较低的新城,他们一直在寻找重新回到中心城的机会;其二,对大量从京外聚集到密云的流动人口而言,存在“外地—北京郊区—北京中心城”的发展与流动预期,新城只是他们到北京就业的过渡地。这些机制也可以从另外的一项数据得到印证。从期望流向中心城的原因来看,超过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中心城区“发展机会更多”,占59.9%,其次为“城里更长见识”,占16.4%,而选择“环境设施好”、“以后说起来也体面些”、“城里更有北京味儿”的比例则很低,分别为7.2%、5.3%和1.3%。

为更好地了解新城区流动人口未来流动意愿,分析新城区流动人口的流动机制,我们对新城区流动人口流动意愿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我们以“是否要去北京中心城区”为因变量,该变量答案为二分变量(1=“是”、2=“否”),因而采用二分Logistic回归分析法。我们以受教育程度、来京时间、来新城时间、来新城之前所在地、收入水平为自变量,将性别、年龄、民族、户口性质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分类变量,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来新城之前所在地为二分变量,1=“北京其他区县”,0=“其他省市”;性别为二分变量,1=“男性”,0=女性;民族为二分变量,1=“汉族”,0=“少数民族”;户口性质为二分变量,1=“非农业户口”,0=“农业户口”;来京时间、来新城时间、收入水平、年龄为连续变量。各变量具体描述见表2描述所示。在以往学者研究及前文对流动人口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以下假设:(1)受教育程度越高,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强;(2)与从其他省市来到新城的流动人口相比,从北京市内城区迁往新城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再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3)来京时间越长,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强;(4)年龄越大,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弱;(5)与女性相比,男性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强;(6)与农业户口相比,非农业户口人们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强。4.3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我们以“是否要去北京中心城区”为因变量,将受教育程度、来京时间、来新城时间、来新城之前所在地、收入水平、性别、年龄、民族、户口性质均纳入模型,利用SPSS软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表3所示为回归分析结果。从Logistic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与假设一样,与从其他省市来到新城的流动人口相比,从北京市内迁往新城的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再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可能性增加45%。受教育程度对新城区流动人口流向中心城区的意愿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相比,初中文化程度更希望流向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增加了87.8%;高中文化程度更希望流向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增加了96.9%;大专文化程度更希望流向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增加了275.4%;值得注意的是,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更希望流向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增加了80.6%,低于初中、高中和大专。与假设不同的是,来京时间越长,希望流向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弱,来京时间每增加一个月,更希望流向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减小0.4%。相反,来新城时间越长,希望流向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强,但是不强烈,来新城时间每增加一个月,更希望流向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增加0.1%。对于控制变量,年龄、性别、户口性质对因变量的影响性质同假设一致。年龄越大,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意愿越弱,年龄每增加一岁,更希望流向中心城区的可能性降低了0.09%;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希望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增加了20.8%;与农业户口相比,非农业户口人们更希望迁往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可能性增加了36.4%。

流动范文篇3

近年来,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党组织认真做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工作,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和驻外党组织的联系,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库,及时向流动党员发放中组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基本上做到了流出党员外出不放任、流入党员外来不落空。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流动党员420名,其中已领取《活动证》的流动党员420人,占党员总数的100%。目前,我县流动党员呈现以下特点:

1、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劳务经济呈良性上升态势,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力走上了外出务工创业之路,其中就有不少是党员,这部分人大都文化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在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产生了先富带后富的影响力。

2、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县流动党员主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大都分布在建筑、服装、运输、饮食等行业,从业的单位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省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外、全国范围流动,主要集中流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流动党员的分散状况,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不仅集体活动不易组织,而且流动党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很少。

3、流动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务工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外出党员在流动的时间上由以前的短期外出向长时间外出转变,部分流动党员已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一些党员已连续多年在外较为固定地点务工经商,有的甚至举家前往。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外出党员只在春节时返乡回家,绝大部分时间在外,而那些在外地安家或随亲戚外出的,则长期在外靠电话、信函等方式联系。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感到流动党员难以管理或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管理,放松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不强;外出务工单位无党组织或即使有也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从而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造成很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三难”:

1、流动党员活动难开展。由于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流动时间较长,即使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多数党员不主动与从业地党组织联系,没有及时参加从业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加之从业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难以摸清底子或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流动党员极少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一些基层党组织因受活动场地、工作经费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满足于被动应付,很少主动组织流动党员参加集体学习、专题会议等活动,以至于流动党员在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上经常“吃碰饭”。

2、流动党员党费难收缴。由于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与党组织缺少联系,虽然多数的流动党员能够在春节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由其亲属代为交纳,但仍有一小部分党员长时间不主动向党组织交纳党费,在党员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3、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一方面流动党员缺乏发挥自身作用的主动性。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重经济收入轻思想改造,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再加上组织的教育管理不能及时跟进,致使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于一般群众,起不到党员应有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党组织缺少激发流动党员潜能的办法和措施,没有主动为流动党员施展才能营造环境、构筑平台,致使流动党员的优势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建议及对策

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提升流动党员整体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办法,使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条,享有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教育,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着重抓好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培训。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及时找党员谈话,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党性党纪教育,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外出期间,党组织应采取邮寄学习资料、发信函、电话联系等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外出党员时刻想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外出党员返乡期间,党组织应采取上门走访、集中座谈等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党的宗旨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等。同时,还要在召开外出党员座谈会上,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畅谈在外的见闻和感受。

2、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一要明确专人管理。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了解党员在外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并建立管理台帐,及时录入流动党员信息库。流入地党组织也要指定专人,摸清本辖区内外来流动党员情况,及时过问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建立档案并进行管理。指定的联系人还应定期向外出党员通报本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寄送有关学习教育培训资料,督促党员主动汇报思想,按期交纳党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二要健全组织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协助原所在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大力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努力实现所有“两新”组织党组织全覆盖,乡镇、社区可以在流动党员较多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了解掌握流出、流入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三要接转关系管理。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的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原党组织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所去地方、单位的党组织,以利外出党员参加其组织生活并交纳党费。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居住在外地,户口已经迁出的党员,应督促他们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定居地方的党组织,确保其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与此同时,对流入的外地党员,也应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四要坚持持证管理。对未转移组织关系又没有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管理的流动党员,继续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证明信》管理。这种措施要求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原党组织报告,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对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开具《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交给外出所在地党组织,主动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流入地的党组织验证后,应在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的同时,妥善安排流入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它应该参加的党内活动。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五要定期回审管理。对外出的党员实行定期回审管理,主要指由流入地党组织每半年对流入党员作出一次鉴定,记录在《活动证》上,由党员自己带回或寄回原党支部,原党支部通过查看活动证记载或信函问询的方式,了解党员在流入地工作、学习的情况,以便于在民主评议党员时对其进行评议,并客观评定其格次,以此促使流动党员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亮出党员身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消除“三不党员”。

3、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的对接。一是要建立城乡共育的党员发展模式。采取异地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驻地党组织协助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培养效果。发展党员除具备《党章》规定条件外,由城乡党支部互相提供平台培养对方入党积极分子,使其掌握一定的城乡实践经验。二是要建立点面结合的党员教育模式。要通过采取岗位培训、学历培训、送外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格局,使党员不仅要接受所在党组织“点”的学习培训、党课教育,还接受到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的“面”的教育。三是要建立城乡联动的党员服务体系。围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通过“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做法,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变独立服务为联动服务,使城乡党员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员服务网络,实现党员活动区域化、服务社会化。

流动范文篇4

一、组织机构

**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是市政府主办的公益性医疗机构,由市红十字会和市卫生局共建共管。流动医院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红十字会,日常管理以市红十字会为主。

流动医院下设6个分院。第一分院设在**市妇幼保健院,第二、第三分院设在**市人民医院,第四分院设在**市中医骨伤联合医院,第五分院设在解放军413医院,第六分院设在**警备区医院。

二、人员组成

(一)领导班子成员:**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市红十字会海岛巡回医疗队)设院长1名,副院长2名。院长由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兼任,副院长由市红十字会秘书长和市卫生局医政科教处处长兼任。各分院院长由分院所在医院推荐,由流动医院任命。

(二)专职管理人员:流动医院办公室工作人员2名。主要负责流动医院巡回医疗工作的组织协调、药品采供保管、后勤保障、财务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

(三)志愿医务人员:志愿者300-400名,由市、县(区)红十字会和卫生局联合在全市乡镇以上医疗机构和驻地部队医院中,招募以医、药、护、技等科为主体的有执业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志愿者每人每年志愿服务不少于3天,服务时间计入其本人晋升技术职称要求的下基层服务时间。

三、服务对象

(一)居住地无医疗机构(点)的偏远岛屿、乡村的渔农民;

(二)居住地虽有医疗机构(点),但医疗技术力量较弱,且所属县(区)或当地乡镇政府要求提供医疗服务的岛屿、乡村的渔农民。

四、工作职责

主要为全市偏远岛屿、乡村的渔农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咨询,保障渔农民身体健康。各有关部门职责如下:

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负责做好**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医疗服务计划;组织人员分期分批开展巡回医疗服务;负责市级医疗单位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和管理;负责药品采购、发放及医疗器材使用保管;负责经费使用及财务管理等工作。

县(区)红十字会负责制定本辖区内所需医疗服务计划,并于每年年初上报**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办公室;做好本县(区)医疗单位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工作;配合**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在本县(区)的巡回医疗服务工作;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偏远岛屿、乡村的日常巡回医疗服务工作。

卫生部门:市卫生局与市红十字会共同管理**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的巡回医疗工作;落实每次巡回医疗服务的志愿者,并做好志愿者的资质审核和巡回医疗业务指导工作。

县(区)卫生局与县(区)红十字会共同做好本县(区)内医疗单位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工作;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偏远岛屿、乡村的日常巡回医疗服务工作。

交通部门:支持**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的巡回医疗工作,为流动医院下岛服务提供交通(船只、车辆)运输的方便,优先让流动医院的医务人员上船(车),并免费运输医疗药品及器材。

财政部门:负责安排**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的巡回医疗工作经费,每年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款,并加强对经费使用的监管。

有关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社区):负责落实流动医院下岛服务时的岛际交通船只车辆和医疗服务场所及水、电保障,并组织、宣传、协调本乡镇、村(社区)的渔农民按时有序就医,原则上优先安排低保贫困人员和老年人就医,确保医疗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设立流动医院分院的医疗单位:根据流动医院巡医计划,按时组织人员下岛服务,保证巡回医疗任务的完成。

五、服务方式

实行按区域相对固定、分期分批巡回医疗服务方式。流动医院6个分院分别对口联系和负责各县(区)偏远岛屿、乡村的巡回医疗工作,各分院对口服务的县(区)每年轮换一次,遇特殊情况时由总院统一调配。每批次服务志愿者一般10-15人左右,且至少有2名以上高级职称的医疗专家志愿者参加,重点解决疑难、重症病人的看病难问题。

流动医院在巡回医疗服务中,要建立好渔农民的诊疗档案,为患有慢性疑难或重症疾病者提供便捷的后续医疗服务或实行双向转诊,并建立随访联系制。医务志愿者应向当地群众发放就医联系卡,以方便渔农民再次就医和健康咨询,建立医患双方联系制。

六、送医送药原则

(一)免费送医送药对象:

无医疗机构(点)的偏远岛屿、乡村的渔农民;虽有医疗机构(点)、但医疗技术力量较弱的岛屿、乡村的困难群众。

(二)免费送医对象:

虽有医疗机构(点)、但医疗技术力量较弱的岛屿、乡村的渔农民。

(三)免费用药标准:

治疗药:急性期的病人,一般送药量为3-7天;慢性期的病人,一般送药量为15天,最长不超过3个月。

备用药:一般送药量为5-7天。

七、经费来源与使用管理

(一)经费来源:经费主要为市财政预算拨款;市、县(区)红十字会也可向社会募捐筹集。

(二)经费使用:主要用于困难人群的免费用药、检查,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交通、食宿补贴及购置仪器设备等。

(三)经费管理:严格执行《**群岛渔农民流动医院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舟财社〔2007〕14号),实行专款专用。市红十字会负责做好经费使用预算和决算,并接受财政和审计部门的监督与审计。

八、考核与奖励

根据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流动医院工作任务与要求,结合各部门单位的工作职责,在年终进行检查考核,对完成任务好的部门单位、个人,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

流动范文篇5

一、街道党工委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异地劳动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党员占有一定比例。各街道党工委必须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进行调查摸底,搞好宣传教育。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计生部门配合,对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政治面貌逐一进行调查了解。对认定是党员身份的从业人员,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都要增强党的观念,正确认识流动党员积极参加住地党组织生活,对搞好经营活动、维护经营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积极向社区党组织靠拢的自觉性。二是结合实际,灵活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各街道党工委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做好党组织设置工作。对一个单位不到3名党员的,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政策;对一个单位超过3名以上党员的,在做好业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多的则建立党总支。流动党支部基本达到了“五有两定”,即有牌子、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内容、有管理人员;定时、定点开展活动。国际泰山大厦是山东泰山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营的写字楼,有来自全国的80多家公司,共有党员70多名。振兴街街道党工委帮助他们成立了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不仅健全了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也促进了各公司之间经营活动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些街道党工委在各类市场中制作了“流动党员示范岗”,“流动党员经营户”、“流动党员服务区”等匾牌,明确了流动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制定了流动党员在经营活动中的服务承诺和公约,实行流动党员挂牌经营。这些做法既增强了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激励他们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也为其他个体经营业户树立了榜样,对搞好经营场所内业户之间的团结、保持经营场所中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治安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各街道党工委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平衡,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多一缺乏”:即不愿意公开自己党员身份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为数不少的“口袋党员”;不转组织关系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不少的“自报党员”;街道党工委在没有收到党员关系介绍信的情况下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从而造成管理不规范的党支部较多;街道党工委想组织更多的活动,以活跃流动党员生活和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缺乏正常的活动经费。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的观念比较淡薄,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调查表明,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主要是党的观念淡薄,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公民。如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靠本事挣钱致富,公开与不公开身份无所谓;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经营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致使有的流动党员为了个人利益,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

2.商业经营的不稳定性,部分流动党员不想转移组织关系。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经营者,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赚钱。由于市场行情、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很多流动党员没有较为固定的经营点和居住点,这是他们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流动党员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同时,如果原单位换届选举,仍想回去参与工作。也有一些下岗职工党员,在单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如果因转移党的组织关系证明自己有经济收入,担心会取消生活补助,减少生活来源,因而不想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更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

3.转移关系手续复杂,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转移组织关系。首先,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党员的组织关系要随行政关系转移,如果不转行政关系,只转党的组织关系,所转单位一般不愿接收。没有接收单位的信函,组织部门一般也不予办理。其次,按目前规定,转移党的组织关系,从外地转入的,要由县以上组织部门负责开出组织介绍信;对于城区之间转移的,要由市委组织部门开出组织介绍信。在转出和转入党的组织关系过程中要由党员本人直接办理,不能集体或委托办理。比如,一位农民党员在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专业批发市场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他如果要把党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市场流动党支部,将要经过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转入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流动党支部的复杂过程,使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成为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再者,如果流动党员一旦变换了经营地区或单位,还要再走一遍复杂的转移党组织关系的程序,使很多流动党员宁愿把组织关系留在流出地,也不愿办理关系转移。

4.街道办事处经济实力薄弱,很难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做得规范有效。目前,除极少数街道办事处不承担上缴税收指标、不负责工作人员的工资外,绝大多数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突出任务是开拓税源,完成上缴指标,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因此,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尽管目前各街道党工委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了,但是要想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搞得更好一些,活动开展得更经常一些,在经费保证、精力投入、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种新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流动范围会越来越大,不仅在国内流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经营活动也不再是一种假设。因此,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将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条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如何发挥作用,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形式、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要求。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以社区为主要载体、上下齐抓共管的体系和格局。地方党委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证,街道党工委要拿出重要力量切实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跟上时展的节拍。

2.认真总结宣传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有经验做法。要通过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和会议推广等办法,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及流动党员的思想认识,加大搞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力度。在目前情况下,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摸清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尽快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建议市、区、街道可在适当时机召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出台有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走向规范化。

流动范文篇6

“双渠道”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做好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让流动党员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新时期保障党员权利的重点之一。做好这项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人”,即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并与他们取得联系。为此,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在不断总结学习的基础上,开辟了组织、情感两条渠道,保证流动党员找到组织、组织找到流动党员。

建立组织关系转接回执制度,开辟“组织渠道”。为及时了解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是否转到新组织,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把通用的一式两联(正本、存根)组织关系介绍信改为一式三联(正本、存根、回执)。在开具介绍信时,除填写介绍信正本和存根的栏目外,还详细填写回执联的各项内容,并将回执联连同介绍信正本一同开出,接收地党组织在接收转入党员的同时,将加盖本单位党组织章后的回执单返回党员转出地党组织。这一制度的推行,进一步规范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对转出转入党员的管理和监控能力,从源头上遏制了“口袋”党员的形成。

“双联动”为流动党员开辟“情感渠道”。根据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采取“双向联系,动态管理”的办法,党支部根据外出党员与常住党员的关系,选择一名有联系能力的常住党员与之建立互联关系。通过党支部抓联系人、联系人抓外出党员的方式,实现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流到外地的党员与常住党员全部结成联系对子,掌握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并通过联系卡反馈给党支部,从而解决了流动党员在外表现情况难掌握、教育管理难落实等问题。截至目前,共摸底排查出外出流动党员80人,并为其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流动党员“双联动”管理制度,已经跟踪寻访了外出流动党员65人。

多举措创新流动党员服务方式。在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的基础上,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从细节出发,不断拓宽流动党员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措施。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负责对本区域内的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接转组织关系和收缴党费。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服务手册》,并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及时向外出党员及外来党员提供各类信息,加强与其沟通联系。

流动范文篇7

今天,我们在**县举行《流动党员活动证》集中发放仪式,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的社会影响力,加快新样式《活动证》发放工作进程,推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和规范化。刚才,部分流动党员已经领到了新样式的《活动证》,流动党员代表和村党组织书记代表先后作了表态发言,**县委书记张礼祥同志作了讲话,我觉得这种发放形式很有特色,很有新意,希望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抓紧做好《活动证》发放工作。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的新课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次数越来越频,流向也越来越开放。中央对流动党员工作非常重视,先进性教育结束后,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明确要求。当前,盐城市同其他各地一样,也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交互推进,经济社会获得了全面发展,党员外出务工正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这既给我们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为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提供了创新空间。近几年来,盐城在党建工作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许多工作在全省有位置,在全国有影响。这次《活动证》集中发放仪式,实际上也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一种很好的做法。希望各级党组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新时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为全省党建工作再创新特色,再作新贡献。

同志们,《活动证》是流动党员证明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的凭证,实行《活动证》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对于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巩固党的组织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修订后的《活动证》较1994年中组部印发的《活动证》增加了许多新栏目,体现了流动党员管理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的原则,便于流入地党组织与流出地党组织相互联系,确保党员不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各级党组织要抓住春节期间绝大多数流动党员回家过年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做好《活动证》发放、使用和管理等工作;要迅速动员各方面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流动党员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库;要采取定点发、专人送、邮政寄、党员和亲友带等形式开展发放工作,确保春节期间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到每一位流动党员手中,做到“应发尽发、不留空白”,力争实现全覆盖。

流动范文篇8

一、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服务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普遍采取《致流动党员一封信》的形式,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同时,宣传基层流动党员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流动党员的先进典型,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出身份,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和一些流动党员集中的市场、社区等单位,都专门开辟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为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提供咨询服务。全市共开通流动党员专用电话2**部,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市里专门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芝罘区举办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公开发放仪式,由市委领导亲自将活动证发放到流动党员代表手中。经媒体报道后,在流动党员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此基础上,各级广泛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采取定点发、派人送、邮政寄等多种方式,将活动证及时发放到流动党员手中,做到了应发尽发、应领尽领。

二、创新管理方式,保证服务质量

把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治本之策,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在流动中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对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等进行充实和改革。引导各基层党组织会同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采取进门店、进工地、进楼宇等多种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摸底,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联系方式以及流出地党组织的名称、联系方式等。基层党组织每月对外来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一次排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以往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互不联系、单边作战、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构建双边联系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坚持以流入地为主,积极抓好党组织组建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同时,坚持“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原则,主动与党员流出地党组织搞好衔接。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并执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双向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针对城市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散,社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活动不便开展的实际情况,打破社区界限,按照地域相近、活动方便的原则,以4***名左右党员或15***户居民为基准,建立一个面积在**0平方米以上的党员活动总站,将流动党员就近编入活动站。每个活动总站都高标准配置了教育、健身、娱乐等硬件设施,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实行全天候开放。凡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根据活动证上登记的相关信息,经与身份证比对、电话联系输出地党组织,确认身份后,即为其免费办理直通卡,党员可持卡随时进站活动。党员每次进站活动,只需在活动站入口处的考勤机上刷卡或按下指纹,进入信息管理系统,自行选择学习科目或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再次登录信息管理系统刷卡确认,本次进站的时间、学习科目、活动项目、累计学时等信息在后台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各活动站每季度将党员学习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党员本人和所在党组织进行反馈,并要求本人和党组织分别填写意见反馈卡,作为今后活动站开展各类活动的重要参考。

引导各级党组织正确处理管严与管活的关系。对流动党员实行定人联系、定期汇报、定责管理、定点活动、定向服务,切实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在活动组织上,积极适应流动党员特点,坚持以“业余、小型、灵活”为主,不求统一,但求到位;不求集中,但求普遍;不求形式,但求实效。除了讨论决定重要问题的会议外,让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组织生活的时间。针对流动党员分散各地的特点,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网上支部”。交通部北海救助局船员常年在海上工作,且在船舶间更替频繁。局党委为每名党员配备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费收缴证,党员持“两证”参加船舶党支部的活动;为每个支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上网卡,使党组织的新精神、新要求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传达到每名党员。

三、贴近党员需求,丰富服务内容

针对流动党员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努力为流动党员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真正做到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做到创业上关注。引导各级党组织从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流动党员群体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真正把这一重要资源的作用发挥好。创新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增强党性观念,进行政治理论素质培训;围绕增强致富本领,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重点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拓宽培训方式,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采取电话联系教育、邮寄培训资料、党员互助教育、网络教育、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培训,寓教于乐,增强教学效果。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农村和社区全部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收看;把党员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流动党员教育活动有固定场所、经费保障。

流动范文篇9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党员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流动的频率也在加快。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包括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离岗、离城、离乡党员,尚未安置的部队转业、退伍军人党员,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党员)的管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现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流动党员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党组织设置和领导关系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新余的实际,制定本办法。各党委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对本市在当地流动的党员的管理

及时办理组织关系的转移。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

的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回本市农村生活或务农的。原单位的党组织要及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至所去的乡镇或行政村、村民小组的党组织。对下岗职工党员,在本市城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若其本人同意,原单位的党组织可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至新的工作单位的党组织,若新单位没设党组织,则转至当地工商部门或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的党组织。

二、对本市在外地流动的党员的管理

1、同出同地统一管理。本市同一企业、乡镇或其它单位的党员,外出到同一城市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凡3人以上,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原单位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2、异出同地统一管理。本市不同单位的党员,外出到同一城市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但不足3人,或虽有3人以上,但比较分散,不便建立党组织的,其组织关系可转至我市其它单位在该城市已设立的党组织(包括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由其进行统一管理。有条件的,也可以建立联合党支部。我市其他单位在外地设立的党组织(包括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要认真地担负起管理我市在其所在地流动党员的责任,接纳他们组织关系的转入,按规定收缴党费,及时通知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协同原单位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督促他们在新的地方、单位和领域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永远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对他们经常宣传和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重要会议精神,及时传递家乡的信息,鼓励他们为新余的两个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3、外出持证委托管理。本市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务工经商及从事其它正当职业,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应分别由乡镇党委、机关工委、企事业单位党委和城关办事处党委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委托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管理,外出的党员应按规定持证参加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原单位党组织可采用书信、电话等通讯方式,出差顺访等方式,了解掌握持证流动党员的外出活动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教育等有关工作。

4、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党员,需要回外地故乡生活的,原单位党组织要及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方党组织。

三、对外地进入本市的流动党员的管理

1、异地同点统一管理。对外地到新余同一单位或场所务工经商或从事正当职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该单位党组织或场所主管部门党组织,要及时接洽他们组织关系的转入,并负责对他们实行统一管理。

2、异地异点分头管理。对外地到新余不同单位或场所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这些单位党组织或场所主管部门党组织应分别接洽他们的组织关系的转入,并负责对他们进行管理。对部队转业军人、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限期内尚未安排工作或就业的,外地回新余生活、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离退休党员,军转办、安置办、人才交流中心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应及时接洽他们的组织关系的转入,并负责对他们进行管理。

流动范文篇10

从往日机器轰鸣的上步工业区,到今天万商云集的商业街,华强北数年间的沧桑巨变,令世人无不叹绝。今天这里形成了以电子通讯产品为龙头,以百货、服装为两翼,集批发、零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因此,有人说“华强北商业街是一个涵盖商品流通全领域、全过程的微缩景观,是一幅21世纪版的《清明上河图》。”

华强北商业街拥有流动党员数百名,大多在非公有企业中工作,所属企业党组织不健全,街道社区党组织又没有覆盖,致使他们长期无法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这些流动党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纪轻,大多数是从学校毕业后到深圳发展的年轻人,35岁以下的占总数的60%;二是素质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0%多,还有硕士、博士生等;三是流动性大,工作单位分散。有的党员在华强北工作短的仅几个月,有的支部8名党员分属7家公司,给组织活动增加了难度;四是管理层党员多,决策层党员少,多数为打工阶层。

如何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商业区中发挥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华强北商业街党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华强北的流动党员主要是从业群体而不是从政群体;在从业群体中,又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而非决策者。因此“在商言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他们自然表现出来的一种政治态度。此外,处于从业群体中的流动党员,由于职业性质所形成的思维习惯,他们的政治诉求较为注重追求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公共权力的最大化。因此,他们在参与政治活动时比较关注投入成本和实际效益的量化分析,那种不计成本的形式主义的政治行为将不会受到欢迎。只有考虑到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使基层党组织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

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华强北商业街党委吸收了来自商业街50多个单位的146名党员,按照以企业为主,兼顾行业和自愿的原则,从方便组织生活出发成立了14个党支部,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支部、党员组织生活从此拉开了序幕。

历练与体会

商海汹涌何为依归

历练与体会商海汹涌何为依归

党支部的成立不仅使流动党员有了归宿感,也扩大了党组织的影响,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当地家电零售业排行老大的顺电连锁股份公司的副总经理把挂在内地9年的组织关系转到了华强北;铜锣湾商场的副总经理在党的十六大召开的当天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钟表市场党支部刚成立,就有9名个体户写了入党申请书;赛格科技园的一名民营企业工程师,从报纸上看到商业街党委成立的消息后,立即拿着已经揣了几年的组织关系找了过来,诉说着他多年来寻找党组织的经历,并要求把他和已经退休的母亲的组织关系一起转到华强北党委。

一个大学毕业10年、来到深圳工作8年的投资公司总裁助理在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日子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今年“七一”,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告诉记者:我的祖辈、父辈都是共产党员。我来到深圳、进入商海后,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有一个方向、有一种政治信念,这样才能走得远、走得久。入党首先对自己是一种监督和约束。

孙永红是深圳钟表配套市场副总经理、党支部书记、深圳市民营企业中的唯一优秀党务工作者,她说,我们支部一成立,当时就有十几位青年提出入党申请,我既觉得有些意外,也感到很欣慰。我们的老总虽然是党外人士,但对我们的工作很理解和支持。我们支部今年发展了三位新党员,现共有14名党员,都是公司里的中坚力量。我们一般在周六组织活动,两三个月一次,搞过植树节,到厂矿、居民住宅区和驻港部队进行免费钟表维修已经坚持了10年。

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系的张亮大三时就已入党,现在一家民营的资产评估公司工作。他所在的流动党支部成立于2002年,20多位年轻人都在一幢写字楼工作,原来彼此不相识,现在大家坐在一起很有共性,在学校时都是优秀学生,现在从事不同的工作,都是各公司的业务骨干,讨论问题时就会有不同的角度,碰撞出思想火花,可以互相学习。周围的不少年轻人对他们是“有组织的人”表示羡慕。

2003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沈亮觉得参加支部活动有一种归宿感,好像家的感觉,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的港湾。“在这里扩大了社交圈,扩大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支部的活动对己有益,对组织有益,便会越来越活跃,越来越有生气,更会对党外的年轻人产生吸引力。”“让别人得到帮助,让自己得到满足”。

探索与思考

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商业街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如何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党委书记何国平认为: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打破了单位制形成的熟人社会的格局,人员流动的加速所造成的人和人之间的陌生感、缺乏信任感,使他们急需寻找一个可供信任的、熟人化的组织网络。另一方面,在社会纷繁复杂的环境中,党组织是最可信任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党员及社会各阶层对党组织的需求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既是迫切的,又是多样化的;既有政治上的认同、经济上往来的需要,又有社会关系的交往和感情依托的需求。因此,要对新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功能的多样化有客观的认识,在党委的工作中,尽可能满足这些需求,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增进党组织的凝聚力。

华强北商业街党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开展工作。在活动方式上,根据党员比较分散的特点,经常组织一些集中性的活动增进彼此的了解、熟悉、信任和感情,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使党员能切实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在活动时间上,充分考虑党员的从业特点,把组织生活安排在业余时间进行;在工作内容上,不仅注重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甚至包括企业发展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华强北党建工作的“四个统一”:党组织活动的正当性和程序的合法性的统一;党组织的先进性和代表性的统一;满足党员的政治诉求与经济诉求的统一;实现党员“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三种现代人格与身份的统一,把这“四个统一”作为党委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何国平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我们要通过商业街党委的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商业街的繁荣和发展,迎接华强北更加辉煌的明天。

华强北商业街的由来(小资料)

华强北商业街地处深圳市福田区,这里20年前还只是一片高低不平的水田、池塘和泥泞的小路。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里是以生产电子、通信电器产品为主的上步工业区,鼎盛时期大小企业曾不下数万家。这些专业领域相对集中的大小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十分旺盛,于是,当时的老牌国有企业赛格、华强等公司紧紧抓住这一契机,于1988年成立了“赛格电子配套市场”,稍后又诞生了“华强电子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家最初只是为工业区内的企业提供电子元器件购销服务的专业电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力迅速提升,市场的辐射力也从工业区内延伸到珠江三角洲,继而扩大到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