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9 21:28:39

流动党员

流动党员范文篇1

近年来,特别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各级党组织认真做好“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工作,通过电话、信函等方式加强与流动党员和驻外党组织的联系,掌握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库,及时向流动党员发放中组部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基本上做到了流出党员外出不放任、流入党员外来不落空。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流动党员420名,其中已领取《活动证》的流动党员420人,占党员总数的100%。目前,我县流动党员呈现以下特点:

1、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近年来,劳务经济呈良性上升态势,已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力走上了外出务工创业之路,其中就有不少是党员,这部分人大都文化水平较高,且具有一定的经济头脑和一技之长,在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产生了先富带后富的影响力。

2、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县流动党员主要向二、三产业转移,大都分布在建筑、服装、运输、饮食等行业,从业的单位主要是个体私营企业。从地域分布来看,外出党员的流动范围已从省内流动为主转向省外、全国范围流动,主要集中流往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广州、深圳、上海等地。流动党员的分散状况,给党员教育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不仅集体活动不易组织,而且流动党员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很少。

3、流动的时间越来越长。随着务工人员的待遇不断提高、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外出党员在流动的时间上由以前的短期外出向长时间外出转变,部分流动党员已具有时间、地点相对固定的特点,一些党员已连续多年在外较为固定地点务工经商,有的甚至举家前往。调查显示,60%以上的外出党员只在春节时返乡回家,绝大部分时间在外,而那些在外地安家或随亲戚外出的,则长期在外靠电话、信函等方式联系。

二、存在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由于部分基层党组织感到流动党员难以管理或没有很好的办法进行管理,放松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部分流动党员党性意识、组织观念不强;外出务工单位无党组织或即使有也对流动党员管理不到位等原因,从而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造成很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三难”:

1、流动党员活动难开展。由于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流动时间较长,即使节假日回家,也是来去匆匆,很少参加或不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多数党员不主动与从业地党组织联系,没有及时参加从业地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加之从业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难以摸清底子或管理不够严格,导致流动党员极少能过正常的组织生活。一些基层党组织因受活动场地、工作经费等客观条件的制约,组织党员开展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满足于被动应付,很少主动组织流动党员参加集体学习、专题会议等活动,以至于流动党员在参加党组织的活动上经常“吃碰饭”。

2、流动党员党费难收缴。由于流动党员常年在外,与党组织缺少联系,虽然多数的流动党员能够在春节返乡时一次性补交全年党费或外出前一次性提前交纳全年党费,有的由其亲属代为交纳,但仍有一小部分党员长时间不主动向党组织交纳党费,在党员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

3、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一方面流动党员缺乏发挥自身作用的主动性。一些政治素质不高、立场不坚定的流动党员,经受不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重经济收入轻思想改造,存在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再加上组织的教育管理不能及时跟进,致使其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混同于一般群众,起不到党员应有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党组织缺少激发流动党员潜能的办法和措施,没有主动为流动党员施展才能营造环境、构筑平台,致使流动党员的优势和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三、建议及对策

为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提升流动党员整体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我们认为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人制宜,努力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路子、新办法,使党员不管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履行党员义条,享有党员权利,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加强教育,提高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着重抓好对流动党员的行前教育和返乡培训。在流动党员外出前,党组织要及时找党员谈话,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党性党纪教育,切实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并对他们提出明确的要求。外出期间,党组织应采取邮寄学习资料、发信函、电话联系等方式,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外出党员时刻想到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外出党员返乡期间,党组织应采取上门走访、集中座谈等形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党的宗旨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教育等。同时,还要在召开外出党员座谈会上,让他们汇报在外的思想、工作情况,畅谈在外的见闻和感受。

2、强化管理,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水平。一要明确专人管理。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都应确定专人与流动党员联系,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联系电话号码和通讯地址,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了解党员在外的工作、生活、思想状况,并建立管理台帐,及时录入流动党员信息库。流入地党组织也要指定专人,摸清本辖区内外来流动党员情况,及时过问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建立档案并进行管理。指定的联系人还应定期向外出党员通报本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寄送有关学习教育培训资料,督促党员主动汇报思想,按期交纳党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二要健全组织管理。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流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协助原所在地党组织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大力推进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和其他“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努力实现所有“两新”组织党组织全覆盖,乡镇、社区可以在流动党员较多的地方建立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了解掌握流出、流入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离乡不离党。三要接转关系管理。党员外出时间6个月以上,从业的地点和单位比较固定,且从业的单位已建立起党组织的,原党组织应将党员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所去地方、单位的党组织,以利外出党员参加其组织生活并交纳党费。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居住在外地,户口已经迁出的党员,应督促他们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定居地方的党组织,确保其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与此同时,对流入的外地党员,也应做好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四要坚持持证管理。对未转移组织关系又没有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管理的流动党员,继续实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证明信》管理。这种措施要求党员外出前,必须向原党组织报告,对外出时间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办理《流动党员活动证》;对外出时间3个月以内的,开具《党员证明信》。流动党员外出后,应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交给外出所在地党组织,主动接受外出所在地党组织的教育管理。流入地的党组织验证后,应在报上级党组织备案的同时,妥善安排流入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它应该参加的党内活动。外出党员返乡后,原党组织要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所记载的有关内容。五要定期回审管理。对外出的党员实行定期回审管理,主要指由流入地党组织每半年对流入党员作出一次鉴定,记录在《活动证》上,由党员自己带回或寄回原党支部,原党支部通过查看活动证记载或信函问询的方式,了解党员在流入地工作、学习的情况,以便于在民主评议党员时对其进行评议,并客观评定其格次,以此促使流动党员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亮出党员身份,按时参加组织活动,消除“三不党员”。

3、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的对接。一是要建立城乡共育的党员发展模式。采取异地培养、委托培养、跟踪培养、驻地党组织协助培养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培养效果。发展党员除具备《党章》规定条件外,由城乡党支部互相提供平台培养对方入党积极分子,使其掌握一定的城乡实践经验。二是要建立点面结合的党员教育模式。要通过采取岗位培训、学历培训、送外培训等多种途径,积极构建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党员教育培训格局,使党员不仅要接受所在党组织“点”的学习培训、党课教育,还接受到党员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多层次的“面”的教育。三是要建立城乡联动的党员服务体系。围绕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通过“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做法,变单一服务为多元服务、变独立服务为联动服务,使城乡党员积极参与“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活动,形成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党员服务网络,实现党员活动区域化、服务社会化。

流动党员范文篇2

一、创新工作思路,树立服务理念

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普遍采取《致流动党员一封信》的形式,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同时,宣传基层流动党员教育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流动党员的先进典型,引导流动党员主动亮出身份,积极参加党组织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开通流动党员服务热线。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和一些流动党员集中的市场、社区等单位,都专门开辟了流动党员咨询服务专用电话,为流动党员接转组织关系、参加组织生活提供咨询服务。全市共开通流动党员专用电话2**部,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

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市里专门在流动党员比较集中的芝罘区举办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公开发放仪式,由市委领导亲自将活动证发放到流动党员代表手中。经媒体报道后,在流动党员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在此基础上,各级广泛开展了“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采取定点发、派人送、邮政寄等多种方式,将活动证及时发放到流动党员手中,做到了应发尽发、应领尽领。

二、创新管理方式,保证服务质量

把推进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作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治本之策,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同时,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在流动中发挥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对党建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机制等进行充实和改革。引导各基层党组织会同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采取进门店、进工地、进楼宇等多种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拉网式”摸底,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党员的年龄、文化程度、联系方式以及流出地党组织的名称、联系方式等。基层党组织每月对外来流动党员的情况进行一次排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建立了流动党员信息库,为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针对以往在流动党员管理上,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互不联系、单边作战、工作质量不高的问题,打破地域限制,积极构建双边联系机制。引导各级党组织坚持以流入地为主,积极抓好党组织组建和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同时,坚持“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原则,主动与党员流出地党组织搞好衔接。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签订并执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双向合作意向书》,明确双方责任义务。

针对城市流动党员数量多、分布散,社区教育资源有限,教育活动不便开展的实际情况,打破社区界限,按照地域相近、活动方便的原则,以4***名左右党员或15***户居民为基准,建立一个面积在**0平方米以上的党员活动总站,将流动党员就近编入活动站。每个活动总站都高标准配置了教育、健身、娱乐等硬件设施,并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实行全天候开放。凡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根据活动证上登记的相关信息,经与身份证比对、电话联系输出地党组织,确认身份后,即为其免费办理直通卡,党员可持卡随时进站活动。党员每次进站活动,只需在活动站入口处的考勤机上刷卡或按下指纹,进入信息管理系统,自行选择学习科目或活动内容。活动结束后,再次登录信息管理系统刷卡确认,本次进站的时间、学习科目、活动项目、累计学时等信息在后台管理系统中自动生成。各活动站每季度将党员学习情况以书面形式向党员本人和所在党组织进行反馈,并要求本人和党组织分别填写意见反馈卡,作为今后活动站开展各类活动的重要参考。

引导各级党组织正确处理管严与管活的关系。对流动党员实行定人联系、定期汇报、定责管理、定点活动、定向服务,切实把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同时,在活动组织上,积极适应流动党员特点,坚持以“业余、小型、灵活”为主,不求统一,但求到位;不求集中,但求普遍;不求形式,但求实效。除了讨论决定重要问题的会议外,让党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参加组织生活的时间。针对流动党员分散各地的特点,还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化手段,建立“网上支部”。交通部北海救助局船员常年在海上工作,且在船舶间更替频繁。局党委为每名党员配备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费收缴证,党员持“两证”参加船舶党支部的活动;为每个支部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无线上网卡,使党组织的新精神、新要求通过网络第一时间传达到每名党员。

三、贴近党员需求,丰富服务内容

针对流动党员生活、工作和发展的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努力为流动党员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真正做到急流动党员之所需、谋流动党员之所求。

一是强化教育培训,做到创业上关注。引导各级党组织从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流动党员群体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组织功能,真正把这一重要资源的作用发挥好。创新培训内容,重点围绕增强党性观念,进行政治理论素质培训;围绕增强致富本领,进行创业技能培训;围绕构建和谐社会,重点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拓宽培训方式,按照“方便、实用、有效”的原则,采取电话联系教育、邮寄培训资料、党员互助教育、网络教育、行前及返家谈心教育、委托代培等方式,对流动党员进行培训,寓教于乐,增强教学效果。整合培训资源,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站);农村和社区全部建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收看;把党员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流动党员教育活动有固定场所、经费保障。

流动党员范文篇3

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摸清流入和流出党员的情况,近日,包头万青路街道对流动党员摸底调查工作进行了安排。

一是制订了流动党员调查方案。在方案中提出了调查的范围和内容及有关要求。

二是填写了调查摸底表。根据各社区党支部的实际情况,下发了《万青路街道流出党员调查摸底表》和《万青路街道流入党员调查摸底表》。

三是落实对流入、流出党员的管理。对已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党员,要求他们主动到当地党组织报到登记,参加活动。对没发证的流动党员,要求各社区党支部与他们及时取得联系,想方设法把证发放到他们手中。

四是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要求与流入本辖区的党员沟通,邀请他们参加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难题。与流出的党员要经常保持联系,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保证流动党员能够正常过上组织生活,使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流动党员范文篇4

一是认真开展流动党员大排查,力争做到人员100%清楚。该镇认真对照年报党员人数,逐一核查每个党员目前去向,对不知去向的党员,采取与其亲朋联系、找相关知情人员了解等举措进行排查。

二是规范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力争做到情况100%真实。该镇采取“人跟人”的办法,实行在家党员“一对一”负责联系外出党员,明确在家党员的联系责任,及时了解整体情况,每月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核查,实行动态整理,确保台帐的准确性。

三是完成《活动证》的发放工作,力争做到发证100%到位。该镇外出党员的《活动证》统一由镇党委发放,各党支部负责做好流动党员摸底排查,每月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让外出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四是加强流动党员的服务,力争做到100%纳入有效管理。加大关爱外出党员及其家庭留守人员工作力度,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主题鲜明、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的活动,关心照顾外出党员家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切实解决外出党员的后顾之忧。

五是拓宽信息帮扶渠道,力争100%完成“三定责”任务。要求每名流动党员每季度为所在村党支部提供1-2条符合本村发展的致富信息,每年负责为村里输出一名富余劳动力,每年帮带一个贫困家庭。截止目前,共提供致富信息68条,输出富余劳动力25人,人均月收入700元以上

流动党员范文篇5

一、街道党工委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异地劳动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党员占有一定比例。各街道党工委必须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进行调查摸底,搞好宣传教育。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计生部门配合,对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政治面貌逐一进行调查了解。对认定是党员身份的从业人员,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都要增强党的观念,正确认识流动党员积极参加住地党组织生活,对搞好经营活动、维护经营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积极向社区党组织靠拢的自觉性。二是结合实际,灵活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各街道党工委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做好党组织设置工作。对一个单位不到3名党员的,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政策;对一个单位超过3名以上党员的,在做好业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多的则建立党总支。流动党支部基本达到了“五有两定”,即有牌子、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内容、有管理人员;定时、定点开展活动。国际泰山大厦是山东泰山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营的写字楼,有来自全国的80多家公司,共有党员70多名。振兴街街道党工委帮助他们成立了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不仅健全了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也促进了各公司之间经营活动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些街道党工委在各类市场中制作了“流动党员示范岗”,“流动党员经营户”、“流动党员服务区”等匾牌,明确了流动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制定了流动党员在经营活动中的服务承诺和公约,实行流动党员挂牌经营。这些做法既增强了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激励他们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也为其他个体经营业户树立了榜样,对搞好经营场所内业户之间的团结、保持经营场所中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治安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各街道党工委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平衡,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多一缺乏”:即不愿意公开自己党员身份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为数不少的“口袋党员”;不转组织关系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不少的“自报党员”;街道党工委在没有收到党员关系介绍信的情况下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从而造成管理不规范的党支部较多;街道党工委想组织更多的活动,以活跃流动党员生活和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缺乏正常的活动经费。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的观念比较淡薄,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调查表明,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主要是党的观念淡薄,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公民。如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靠本事挣钱致富,公开与不公开身份无所谓;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经营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致使有的流动党员为了个人利益,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

2.商业经营的不稳定性,部分流动党员不想转移组织关系。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经营者,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赚钱。由于市场行情、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很多流动党员没有较为固定的经营点和居住点,这是他们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流动党员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同时,如果原单位换届选举,仍想回去参与工作。也有一些下岗职工党员,在单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如果因转移党的组织关系证明自己有经济收入,担心会取消生活补助,减少生活来源,因而不想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更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

3.转移关系手续复杂,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转移组织关系。首先,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党员的组织关系要随行政关系转移,如果不转行政关系,只转党的组织关系,所转单位一般不愿接收。没有接收单位的信函,组织部门一般也不予办理。其次,按目前规定,转移党的组织关系,从外地转入的,要由县以上组织部门负责开出组织介绍信;对于城区之间转移的,要由市委组织部门开出组织介绍信。在转出和转入党的组织关系过程中要由党员本人直接办理,不能集体或委托办理。比如,一位农民党员在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专业批发市场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他如果要把党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市场流动党支部,将要经过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转入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流动党支部的复杂过程,使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成为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再者,如果流动党员一旦变换了经营地区或单位,还要再走一遍复杂的转移党组织关系的程序,使很多流动党员宁愿把组织关系留在流出地,也不愿办理关系转移。

4.街道办事处经济实力薄弱,很难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做得规范有效。目前,除极少数街道办事处不承担上缴税收指标、不负责工作人员的工资外,绝大多数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突出任务是开拓税源,完成上缴指标,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因此,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尽管目前各街道党工委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了,但是要想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搞得更好一些,活动开展得更经常一些,在经费保证、精力投入、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种新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流动范围会越来越大,不仅在国内流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经营活动也不再是一种假设。因此,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将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条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如何发挥作用,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形式、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要求。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以社区为主要载体、上下齐抓共管的体系和格局。地方党委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证,街道党工委要拿出重要力量切实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跟上时展的节拍。

2.认真总结宣传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有经验做法。要通过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和会议推广等办法,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及流动党员的思想认识,加大搞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力度。在目前情况下,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摸清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尽快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建议市、区、街道可在适当时机召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出台有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走向规范化。

流动党员范文篇6

“双渠道”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做好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让流动党员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新时期保障党员权利的重点之一。做好这项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人”,即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并与他们取得联系。为此,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在不断总结学习的基础上,开辟了组织、情感两条渠道,保证流动党员找到组织、组织找到流动党员。

建立组织关系转接回执制度,开辟“组织渠道”。为及时了解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是否转到新组织,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把通用的一式两联(正本、存根)组织关系介绍信改为一式三联(正本、存根、回执)。在开具介绍信时,除填写介绍信正本和存根的栏目外,还详细填写回执联的各项内容,并将回执联连同介绍信正本一同开出,接收地党组织在接收转入党员的同时,将加盖本单位党组织章后的回执单返回党员转出地党组织。这一制度的推行,进一步规范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对转出转入党员的管理和监控能力,从源头上遏制了“口袋”党员的形成。

“双联动”为流动党员开辟“情感渠道”。根据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采取“双向联系,动态管理”的办法,党支部根据外出党员与常住党员的关系,选择一名有联系能力的常住党员与之建立互联关系。通过党支部抓联系人、联系人抓外出党员的方式,实现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流到外地的党员与常住党员全部结成联系对子,掌握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并通过联系卡反馈给党支部,从而解决了流动党员在外表现情况难掌握、教育管理难落实等问题。截至目前,共摸底排查出外出流动党员80人,并为其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流动党员“双联动”管理制度,已经跟踪寻访了外出流动党员65人。

多举措创新流动党员服务方式。在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的基础上,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从细节出发,不断拓宽流动党员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措施。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负责对本区域内的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接转组织关系和收缴党费。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服务手册》,并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及时向外出党员及外来党员提供各类信息,加强与其沟通联系。

流动党员范文篇7

这些天,广西梧州市59岁的老党员张汉诗心情特别好。3年前因企业改制下岗的他,接到市内一家小有名气的餐饮店经理电话,夸他干得不错,店里打算跟他正式签订聘用合同。兴奋之中,他没忘了介绍他到这家餐馆工作的“好家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流动人员党支部书记覃永绚。

在梧州,覃永绚像个“大家长”,他把流动人员党支部“经营”得像块“大磁石”,成了当地罕见的“特大型支部”,1600多名因企业改制下岗的流动党员在这里找到了“家”。通过覃永绚等人牵线搭桥、热心推举,其中1200多名党员先后找到了就业门路,再显身手。

覃永绚是2002年初接任梧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流动人员党支部书记职务的。面对下岗职工党员中“大龄多、牢骚多、怪话多、分散多、困难多、文化和技术不高多”的“六多”现象,覃永绚知难而上。他每天都把大量时间放在“找党员”和给他们“找工作”上,成了下岗职工党员的知心朋友。一些下岗职工党员在外地打工,漂泊不定,工种常换、电话常变,有的就连家里人也不知道联系方式,但覃永绚总能与他们联系上,把他们带回流动党支部这个“家”来。在他的努力下,下岗职工党员一个又一个地回到了组织怀抱,流动党支部由原来50多名党员逐步增加到1600多名。原市塑料厂的一位党员在接转组织关系时充满怨气地说:企业变卖了,工作没有了,组织也不要我了,还找我干什么?覃永绚不怕碰钉子,3次登门找她谈心,终于把这位原打算“隐居”的党员请回了党支部。如今,流动人员党支部的党员们党费按时交,组织生活正常,党员思想健康稳定,多次被市和自治区评为模范基层党组织,覃永绚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书记。

下岗职工党员大多年纪偏大、文化和技术偏低。当地称之为“4050”(指年纪在40—50岁)人员,重新就业难度大。覃永绚从就任流动人员党支部书记起,就把为下岗职工党员重新找到工作视为己任,“说破了嗓子,跑断了腿”也要为他们找到一份工作,开辟创业新天地。市物资系统党员陈明修夫妻俩3年前同时下岗,两个孩子在校读书,家里还有老人,生活一下没了着落,覃永绚到处奔波,经过极力推举,陈明修终于有机会应聘到莲花社区当主任。市粮食系统党员纪小媚下岗后带几个姐妹开了个早餐店,正当生意日渐红火的时候,门面被业主收了回去。她只好在新兴一路又找了一个门面,还投入了1万多元更新设备。可因手续不全,迟迟拿不到营业执照。看着几个姐妹没工资领,还要交纳数额不小的租金,急得纪小媚直哭。覃永绚得知后,拿着报告亲自跑工商、环保和食品等管理部门,终于为纪小媚解了难。如今,纪小媚的早餐店越办越好。

为使下岗职工党员能顺利找到工作,覃永绚一方面动员和组织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创办了一份不定期的流动党员《学习通讯》,及时反映党的方针政策、党员的学习心得和就业的新动向,供流动党员学习参考。3年多来,下岗职工党员先后有500多人参加了职业技术培训,1270多名流动党员实现再就业后,还以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安排了500多名其他下岗和待业人员到自己开的门店或行业就业。

流动党员范文篇8

今天,我们在**县举行《流动党员活动证》集中发放仪式,目的是进一步扩大《活动证》发放和使用的社会影响力,加快新样式《活动证》发放工作进程,推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经常化和规范化。刚才,部分流动党员已经领到了新样式的《活动证》,流动党员代表和村党组织书记代表先后作了表态发言,**县委书记张礼祥同志作了讲话,我觉得这种发放形式很有特色,很有新意,希望各地各单位认真学习借鉴,抓紧做好《活动证》发放工作。

同志们,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的新课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次数越来越频,流向也越来越开放。中央对流动党员工作非常重视,先进性教育结束后,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四个长效机制文件,其中之一就是对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明确要求。当前,盐城市同其他各地一样,也正处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之中,市场化、城市化、现代化交互推进,经济社会获得了全面发展,党员外出务工正逐步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这既给我们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同时也为做好新时期党建工作提供了创新空间。近几年来,盐城在党建工作方面坚持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取得了较好成绩,许多工作在全省有位置,在全国有影响。这次《活动证》集中发放仪式,实际上也是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一种很好的做法。希望各级党组织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抓好新时期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为全省党建工作再创新特色,再作新贡献。

同志们,《活动证》是流动党员证明党员身份、参加组织生活的凭证,实行《活动证》制度是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对于严密党的组织体系、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巩固党的组织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次修订后的《活动证》较1994年中组部印发的《活动证》增加了许多新栏目,体现了流动党员管理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为主的原则,便于流入地党组织与流出地党组织相互联系,确保党员不论流动到哪里,都能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各级党组织要抓住春节期间绝大多数流动党员回家过年这一有利时机,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做好《活动证》发放、使用和管理等工作;要迅速动员各方面力量,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采取多种方式,做好流动党员的调查摸底工作,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和信息库;要采取定点发、专人送、邮政寄、党员和亲友带等形式开展发放工作,确保春节期间把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到每一位流动党员手中,做到“应发尽发、不留空白”,力争实现全覆盖。

流动党员范文篇9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原则

流动党员是指由于就业或居住地变化等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无法正常参加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活动的党员。

(一)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流动党员发挥作用出发,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努力使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始终保持先进性。

(二)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原则:

1.坚持以流入地党组织为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管理。构建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流动党员管理机制。

2.坚持区别情况、动态管理。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状况、职业特点和居住地点等情况,采取单位管理、行业管理和社区管理等多种方式,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覆盖到哪里。

3.坚持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强化服务意识,寓教育、管理于服务之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观念、组织观念和光荣感、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党组织在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责任和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一)流出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出地党组织要了解掌握外出流动党员情况,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联系,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做好流动党员外出期间的教育管理工作。

1.在党员外出前进行教育并提出要求,按规定登记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

2.掌握外出党员的流动去向、外出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情况。

3.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及时向外出流动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通知外出流动党员按规定参加党内选举等重要活动。

4.外出流动党员返回后,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等有关材料,及时了解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

5.了解预备党员外出期间的表现,按规定做好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二)流入地党组织的主要责任

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管理负有主要责任,要加强与流出地党组织的联系,把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的整体工作中。

1.认真查验《流动党员活动证》,做好外来流动党员身份确认工作。

2.加强对外来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和管理,将外来流动党员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3.关心外来流动党员,为他们的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必要帮助。

4.在《流动党员活动证》上如实填写党员参加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情况,及时将外来流动党员的重要情况反馈给流出地党组织。

5.做好外来流动人员中预备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三)对流动党员的基本要求

流动党员要认真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在流入地参加党的日常组织生活,在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参加选举等重要活动,自觉接受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的教育和管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外出前,应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事由、时间、地点及联系方式,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

2.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及时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积极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按规定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流动党员原则上应当按月交纳党费,因外出地点变动频繁等原因按月交纳确有困难的,可以按季交纳。

3.主动与流出地党组织保持联系,每年至少向流出地党组织汇报一次外出期间思想、工作和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情况。外出地点、就业单位、居住地和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和有关党组织报告。

4.外出返回后,及时将《流动党员活动证》交给流出地党组织查验,如实向党组织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

三、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方法

(一)完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流动党员一般应当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简化《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手续,《流动党员活动证》经流出地党的基层委员会盖章后,由党支部登记发放。流入地党支部要及时验证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流动党员活动证》由流动党员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或组织生活所在党支部每年审核一次。流动党员无正当理由不及时办理组织关系转接事宜、长期不与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联系的,党组织要进行批评教育,经教育仍不改正的,其正式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要按党章及党内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处理。

(二)及时将流动党员编入流入地党的基层组织。流动党员就业单位有党组织的,应当编入其就业单位党组织;就业单位没有党组织的,可以就近就便编入所在社区(村)党组织或其他单位党组织,也可依托商会、行业协会等单位的党组织进行管理。在流动党员较为集中的社区(村)、项目工地、商务楼宇和集贸市场等,可专门建立流动党员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可在外出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党组织,依托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或委托流入地党组织进行管理,条件成熟后移交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和领导。

(三)探索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有条件的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要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等方式,及时掌握本地区外出和外来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市、区、旗)党委要把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领导和指导。党委组织部门要与政府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定期通报和研究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有关部门在流动人员登记备案中,要增加“政治面貌”内容。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和场所问题。

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有条件的地方可建立街道(乡镇)、社区(村)党员服务站(点),积极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和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

流动党员范文篇10

理工作,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发挥好先锋模

范作用,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县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流动党员的动态

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县对流动党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

共有外出流动党员153名。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分别建立起了流动党员台帐,县委组织部建立了流动党员信

息库,实行了信息化管理。

二、健全责任体系,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的组织领导。县委制定完善了《关于流动党员规范化管理

的意见》,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明确县

、乡(镇)、村三级党委(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杜绝“不参加组织生

活、不能发挥作用、不按时交纳党费”现象。县委成立了“流动党员协调管理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

成立了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负责对外出(来)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县委组织部并经

常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双向管理,夯实流动党员管理基础。流出地党组织负责对流动党员的宏观管理,对外出流动党

员的基本情况建档造册,详细记载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流入本地党员所在党

组织负责对党员的具体管理,抓好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评议党员,开展组织活动等。针对两

新组织中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县乡两级党组织通过摸底调查、登记造册的办法建立党组织关系,采用

“双向管理”办法,使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党员流动到哪

里,党组织就管到哪里。

四、双向联系,构建流动党员管理平台。严格规定流动党员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外出后的工作

、生活等情况;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内重要政策、家乡重大决策和事件等情况,并引导流动党员积极

参加党内活动和家乡建设。目前,全县有150名流动党员与党支部保持了联系,占全县流动党员人数的

98%。

五、建立关爱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

)党支部,开展流动党员集中培训,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庭成员等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目前先后

为外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200多条,举办劳动技能培训28多期,培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00多人次,

慰问看望外出困难党员家庭70多人次,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各基层党组织积

极引导流动党员为建设家乡作贡献,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以“引进一个项目、提供一条信息、带富一

户群众、奉献一片爱心”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利用外出党员回乡探亲、过节的有利时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