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7 02:48:30

流动党员管理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1

一是认真开展流动党员大排查,力争做到人员100%清楚。该镇认真对照年报党员人数,逐一核查每个党员目前去向,对不知去向的党员,采取与其亲朋联系、找相关知情人员了解等举措进行排查。

二是规范建立流动党员管理台帐,力争做到情况100%真实。该镇采取“人跟人”的办法,实行在家党员“一对一”负责联系外出党员,明确在家党员的联系责任,及时了解整体情况,每月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一次核查,实行动态整理,确保台帐的准确性。

三是完成《活动证》的发放工作,力争做到发证100%到位。该镇外出党员的《活动证》统一由镇党委发放,各党支部负责做好流动党员摸底排查,每月与流动党员联系一次,让外出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

四是加强流动党员的服务,力争做到100%纳入有效管理。加大关爱外出党员及其家庭留守人员工作力度,每季度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主题鲜明、有声有色、富有成效的活动,关心照顾外出党员家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切实解决外出党员的后顾之忧。

五是拓宽信息帮扶渠道,力争100%完成“三定责”任务。要求每名流动党员每季度为所在村党支部提供1-2条符合本村发展的致富信息,每年负责为村里输出一名富余劳动力,每年帮带一个贫困家庭。截止目前,共提供致富信息68条,输出富余劳动力25人,人均月收入700元以上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2

一、街道党工委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异地劳动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党员占有一定比例。各街道党工委必须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进行调查摸底,搞好宣传教育。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计生部门配合,对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政治面貌逐一进行调查了解。对认定是党员身份的从业人员,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都要增强党的观念,正确认识流动党员积极参加住地党组织生活,对搞好经营活动、维护经营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积极向社区党组织靠拢的自觉性。二是结合实际,灵活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各街道党工委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做好党组织设置工作。对一个单位不到3名党员的,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政策;对一个单位超过3名以上党员的,在做好业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多的则建立党总支。流动党支部基本达到了“五有两定”,即有牌子、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内容、有管理人员;定时、定点开展活动。国际泰山大厦是山东泰山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营的写字楼,有来自全国的80多家公司,共有党员70多名。振兴街街道党工委帮助他们成立了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不仅健全了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也促进了各公司之间经营活动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些街道党工委在各类市场中制作了“流动党员示范岗”,“流动党员经营户”、“流动党员服务区”等匾牌,明确了流动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制定了流动党员在经营活动中的服务承诺和公约,实行流动党员挂牌经营。这些做法既增强了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激励他们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也为其他个体经营业户树立了榜样,对搞好经营场所内业户之间的团结、保持经营场所中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治安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各街道党工委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平衡,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多一缺乏”:即不愿意公开自己党员身份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为数不少的“口袋党员”;不转组织关系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不少的“自报党员”;街道党工委在没有收到党员关系介绍信的情况下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从而造成管理不规范的党支部较多;街道党工委想组织更多的活动,以活跃流动党员生活和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缺乏正常的活动经费。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的观念比较淡薄,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调查表明,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主要是党的观念淡薄,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公民。如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靠本事挣钱致富,公开与不公开身份无所谓;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经营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致使有的流动党员为了个人利益,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

2.商业经营的不稳定性,部分流动党员不想转移组织关系。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经营者,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赚钱。由于市场行情、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很多流动党员没有较为固定的经营点和居住点,这是他们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流动党员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同时,如果原单位换届选举,仍想回去参与工作。也有一些下岗职工党员,在单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如果因转移党的组织关系证明自己有经济收入,担心会取消生活补助,减少生活来源,因而不想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更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

3.转移关系手续复杂,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转移组织关系。首先,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党员的组织关系要随行政关系转移,如果不转行政关系,只转党的组织关系,所转单位一般不愿接收。没有接收单位的信函,组织部门一般也不予办理。其次,按目前规定,转移党的组织关系,从外地转入的,要由县以上组织部门负责开出组织介绍信;对于城区之间转移的,要由市委组织部门开出组织介绍信。在转出和转入党的组织关系过程中要由党员本人直接办理,不能集体或委托办理。比如,一位农民党员在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专业批发市场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他如果要把党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市场流动党支部,将要经过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转入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流动党支部的复杂过程,使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成为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再者,如果流动党员一旦变换了经营地区或单位,还要再走一遍复杂的转移党组织关系的程序,使很多流动党员宁愿把组织关系留在流出地,也不愿办理关系转移。

4.街道办事处经济实力薄弱,很难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做得规范有效。目前,除极少数街道办事处不承担上缴税收指标、不负责工作人员的工资外,绝大多数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突出任务是开拓税源,完成上缴指标,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因此,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尽管目前各街道党工委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了,但是要想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搞得更好一些,活动开展得更经常一些,在经费保证、精力投入、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种新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流动范围会越来越大,不仅在国内流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经营活动也不再是一种假设。因此,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将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条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如何发挥作用,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形式、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要求。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以社区为主要载体、上下齐抓共管的体系和格局。地方党委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证,街道党工委要拿出重要力量切实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跟上时展的节拍。

2.认真总结宣传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有经验做法。要通过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和会议推广等办法,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及流动党员的思想认识,加大搞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力度。在目前情况下,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摸清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尽快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建议市、区、街道可在适当时机召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出台有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走向规范化。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3

“双渠道”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做好流动党员服务管理工作,让流动党员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是新时期保障党员权利的重点之一。做好这项工作,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人”,即掌握流动党员的去向,并与他们取得联系。为此,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在不断总结学习的基础上,开辟了组织、情感两条渠道,保证流动党员找到组织、组织找到流动党员。

建立组织关系转接回执制度,开辟“组织渠道”。为及时了解转出组织关系的党员是否转到新组织,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把通用的一式两联(正本、存根)组织关系介绍信改为一式三联(正本、存根、回执)。在开具介绍信时,除填写介绍信正本和存根的栏目外,还详细填写回执联的各项内容,并将回执联连同介绍信正本一同开出,接收地党组织在接收转入党员的同时,将加盖本单位党组织章后的回执单返回党员转出地党组织。这一制度的推行,进一步规范了党员组织关系接转程序,增强了各级党组织对转出转入党员的管理和监控能力,从源头上遏制了“口袋”党员的形成。

“双联动”为流动党员开辟“情感渠道”。根据流动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采取“双向联系,动态管理”的办法,党支部根据外出党员与常住党员的关系,选择一名有联系能力的常住党员与之建立互联关系。通过党支部抓联系人、联系人抓外出党员的方式,实现对外出流动党员的管理。将流到外地的党员与常住党员全部结成联系对子,掌握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并通过联系卡反馈给党支部,从而解决了流动党员在外表现情况难掌握、教育管理难落实等问题。截至目前,共摸底排查出外出流动党员80人,并为其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通过流动党员“双联动”管理制度,已经跟踪寻访了外出流动党员65人。

多举措创新流动党员服务方式。在保证流动党员不流失的基础上,稀土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从细节出发,不断拓宽流动党员服务领域、创新服务措施。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流动人口集中的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负责对本区域内的流动党员进行摸底排查,登记造册,接转组织关系和收缴党费。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流动党员服务手册》,并开通流动党员咨询服务电话,及时向外出党员及外来党员提供各类信息,加强与其沟通联系。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4

理工作,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监督,发挥好先锋模

范作用,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县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流动党员的动态

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实行流动党员信息化管理。**县对流动党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

共有外出流动党员153名。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分别建立起了流动党员台帐,县委组织部建立了流动党员信

息库,实行了信息化管理。

二、健全责任体系,加大对流动党员管理的组织领导。县委制定完善了《关于流动党员规范化管理

的意见》,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考核,明确县

、乡(镇)、村三级党委(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杜绝“不参加组织生

活、不能发挥作用、不按时交纳党费”现象。县委成立了“流动党员协调管理领导小组”,各乡镇党委

成立了流动党员(临时)党支部,负责对外出(来)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县委组织部并经

常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了此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三、双向管理,夯实流动党员管理基础。流出地党组织负责对流动党员的宏观管理,对外出流动党

员的基本情况建档造册,详细记载流动党员的工作、生活、联系方式等具体内容。流入本地党员所在党

组织负责对党员的具体管理,抓好流动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民主评议党员,开展组织活动等。针对两

新组织中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县乡两级党组织通过摸底调查、登记造册的办法建立党组织关系,采用

“双向管理”办法,使流动党员的管理由“两不管、两头松”变为“两地管、双落实”,党员流动到哪

里,党组织就管到哪里。

四、双向联系,构建流动党员管理平台。严格规定流动党员要定期向党组织汇报自己外出后的工作

、生活等情况;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内重要政策、家乡重大决策和事件等情况,并引导流动党员积极

参加党内活动和家乡建设。目前,全县有150名流动党员与党支部保持了联系,占全县流动党员人数的

98%。

五、建立关爱机制,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建立流动党员(临时

)党支部,开展流动党员集中培训,走访慰问流动党员家庭成员等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目前先后

为外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200多条,举办劳动技能培训28多期,培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00多人次,

慰问看望外出困难党员家庭70多人次,极大地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各基层党组织积

极引导流动党员为建设家乡作贡献,在流动党员中广泛开展以“引进一个项目、提供一条信息、带富一

户群众、奉献一片爱心”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利用外出党员回乡探亲、过节的有利时机,把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5

一、街道党工委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异地劳动力正在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聚集。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党员占有一定比例。各街道党工委必须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把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主动开展工作。一是进行调查摸底,搞好宣传教育。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计生部门配合,对暂住人口的基本情况、政治面貌逐一进行调查了解。对认定是党员身份的从业人员,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任何条件下都要增强党的观念,正确认识流动党员积极参加住地党组织生活,对搞好经营活动、维护经营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意义,提高他们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积极向社区党组织靠拢的自觉性。二是结合实际,灵活设置流动党员党组织。各街道党工委根据流动党员的分布情况,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做好党组织设置工作。对一个单位不到3名党员的,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定期组织流动党员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政策;对一个单位超过3名以上党员的,在做好业主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较多的则建立党总支。流动党支部基本达到了“五有两定”,即有牌子、有场地、有制度、有活动内容、有管理人员;定时、定点开展活动。国际泰山大厦是山东泰山房地产开发公司经营的写字楼,有来自全国的80多家公司,共有党员70多名。振兴街街道党工委帮助他们成立了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不仅健全了流动党员组织生活制度,也促进了各公司之间经营活动的交流与合作。三是采取措施,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些街道党工委在各类市场中制作了“流动党员示范岗”,“流动党员经营户”、“流动党员服务区”等匾牌,明确了流动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制定了流动党员在经营活动中的服务承诺和公约,实行流动党员挂牌经营。这些做法既增强了流动党员的荣誉感,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激励他们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也为其他个体经营业户树立了榜样,对搞好经营场所内业户之间的团结、保持经营场所中良好的经济秩序和治安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尽管各街道党工委在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但这项工作的开展还很不平衡,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多一缺乏”:即不愿意公开自己党员身份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为数不少的“口袋党员”;不转组织关系的多,从而在流动党员中形成了不少的“自报党员”;街道党工委在没有收到党员关系介绍信的情况下建立了流动党支部,从而造成管理不规范的党支部较多;街道党工委想组织更多的活动,以活跃流动党员生活和发挥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但缺乏正常的活动经费。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调查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党的观念比较淡薄,部分流动党员不愿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调查表明,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表明自己的身份,主要是党的观念淡薄,不重视自己的政治身份,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公民。如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党员称号只是个政治荣誉,在经济活动中主要是靠本事挣钱致富,公开与不公开身份无所谓;有的流动党员认为,公开了党员身份,在经营活动中容易束缚手脚,致使有的流动党员为了个人利益,规避党组织的监督、约束,隐瞒自己的党员身份。

2.商业经营的不稳定性,部分流动党员不想转移组织关系。流动党员作为一个经营者,主要的目标是为了赚钱。由于市场行情、经营状况的不稳定,很多流动党员没有较为固定的经营点和居住点,这是他们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的主要原因。还有部分流动党员在原单位有党内职务,在外经商办企业的同时,如果原单位换届选举,仍想回去参与工作。也有一些下岗职工党员,在单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如果因转移党的组织关系证明自己有经济收入,担心会取消生活补助,减少生活来源,因而不想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更不想转移党的组织关系。

3.转移关系手续复杂,部分流动党员不愿转移组织关系。首先,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党员的组织关系要随行政关系转移,如果不转行政关系,只转党的组织关系,所转单位一般不愿接收。没有接收单位的信函,组织部门一般也不予办理。其次,按目前规定,转移党的组织关系,从外地转入的,要由县以上组织部门负责开出组织介绍信;对于城区之间转移的,要由市委组织部门开出组织介绍信。在转出和转入党的组织关系过程中要由党员本人直接办理,不能集体或委托办理。比如,一位农民党员在一个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专业批发市场从事商业经营活动,他如果要把党的组织关系转移到市场流动党支部,将要经过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转入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流动党支部的复杂过程,使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成为一件十分费时、费力的事情。再者,如果流动党员一旦变换了经营地区或单位,还要再走一遍复杂的转移党组织关系的程序,使很多流动党员宁愿把组织关系留在流出地,也不愿办理关系转移。

4.街道办事处经济实力薄弱,很难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做得规范有效。目前,除极少数街道办事处不承担上缴税收指标、不负责工作人员的工资外,绝大多数街道办事处的一个突出任务是开拓税源,完成上缴指标,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因此,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尽管目前各街道党工委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开展起来了,但是要想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搞得更好一些,活动开展得更经常一些,在经费保证、精力投入、管理手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的困难。

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种新情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流动党员的数量会越来越多,流动范围会越来越大,不仅在国内流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间的经营活动也不再是一种假设。因此,搞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将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新的重要任务。为了切实抓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根据现实的情况和条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切实把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提上重要工作日程。加强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不仅是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员如何发挥作用,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再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的形式、方法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要求。必须转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形成以社区为主要载体、上下齐抓共管的体系和格局。地方党委及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有关政策和措施,划拨专项经费予以保证,街道党工委要拿出重要力量切实抓好落实。只有这样,才能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跟上时展的节拍。

2.认真总结宣传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现有经验做法。要通过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宣传和会议推广等办法,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及流动党员的思想认识,加大搞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力度。在目前情况下,各街道党工委要与公安、工商、计生等部门密切配合,摸清辖区内流动党员的实际情况,尽快把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开展起来。建议市、区、街道可在适当时机召开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总结交流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出台有关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实现全面覆盖并逐步走向规范化。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党员流动的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流动的频率也在加快。为了加强对流动党员(包括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离岗、离城、离乡党员,尚未安置的部队转业、退伍军人党员,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党员)的管理,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现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加强流动党员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党组织设置和领导关系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新余的实际,制定本办法。各党委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对本市在当地流动的党员的管理

及时办理组织关系的转移。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

的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回本市农村生活或务农的。原单位的党组织要及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至所去的乡镇或行政村、村民小组的党组织。对下岗职工党员,在本市城区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若其本人同意,原单位的党组织可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至新的工作单位的党组织,若新单位没设党组织,则转至当地工商部门或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的党组织。

二、对本市在外地流动的党员的管理

1、同出同地统一管理。本市同一企业、乡镇或其它单位的党员,外出到同一城市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凡3人以上,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原单位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党小组或党支部(或临时党支部)。符合条件的还可以建立党的基层委员会。

2、异出同地统一管理。本市不同单位的党员,外出到同一城市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有固定地点,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但不足3人,或虽有3人以上,但比较分散,不便建立党组织的,其组织关系可转至我市其它单位在该城市已设立的党组织(包括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由其进行统一管理。有条件的,也可以建立联合党支部。我市其他单位在外地设立的党组织(包括市政府驻外办事机构党组织)要认真地担负起管理我市在其所在地流动党员的责任,接纳他们组织关系的转入,按规定收缴党费,及时通知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协同原单位党组织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督促他们在新的地方、单位和领域积极发挥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永远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要对他们经常宣传和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有关重要会议精神,及时传递家乡的信息,鼓励他们为新余的两个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3、外出持证委托管理。本市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或长期外出务工经商及从事其它正当职业,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应分别由乡镇党委、机关工委、企事业单位党委和城关办事处党委发给《流动党员活动证》,委托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管理,外出的党员应按规定持证参加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原单位党组织可采用书信、电话等通讯方式,出差顺访等方式,了解掌握持证流动党员的外出活动情况,及时做好思想教育等有关工作。

4、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的党员,需要回外地故乡生活的,原单位党组织要及时将他们的组织关系转至所去地方党组织。

三、对外地进入本市的流动党员的管理

1、异地同点统一管理。对外地到新余同一单位或场所务工经商或从事正当职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该单位党组织或场所主管部门党组织,要及时接洽他们组织关系的转入,并负责对他们实行统一管理。

2、异地异点分头管理。对外地到新余不同单位或场所务工经商或从事其它正当职业、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党员,这些单位党组织或场所主管部门党组织应分别接洽他们的组织关系的转入,并负责对他们进行管理。对部队转业军人、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限期内尚未安排工作或就业的,外地回新余生活、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离退休党员,军转办、安置办、人才交流中心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党组织应及时接洽他们的组织关系的转入,并负责对他们进行管理。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7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对长期外出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的教育、管理成为迫切的任务。根据中央和省、市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对流动党员管理提出如下暂行办法:

(1)党员外出前,应事先向所在党组织报告,内容包括:外出原因、外出地点及外出时间。同时,党员外出期间应与原所在单位党组织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

(2)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地区或单位党组织;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内或外出时间较长但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可出具《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的有关活动。短期外出(6个月以内)参加会议、学习进修等开具党员证明信,交所去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

(3)党员临时或季节性外出且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仍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原单位党组织应进行登记,并建立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去向,外出党员应通过适当方式主动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外出活动情况,按时缴纳党费。接到党组织有重要活动的通知后,应按时返回。

(4)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地点相对集中,原所在党组织应在他们中建立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对外出时间在3个月以上的,应同时出具有关证明,委托所去地方或单位的党组织协助管理;如有困难的,仍由原所在单位党组织管理,临时党支部或党小组负责人,应每季度向原单位党委或支部汇报一次组织生活情况和党员的思想、工作情况。

(5)党员外出应根据就近、方便和有利于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的原则,主动与所到地方和单位党组织联系,及时办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或递交《流动党员活动证》。若所到单位尚未建立党组织,可以与其上级党组织联系,也可以与其所在地区(城市居委会、农村办事处)或个体劳动者协会等群众团体的党组织联系。

(6)流动党员原则上回原单位或原地区所在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如不能回原单位党组织参加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评议,转入单位党组织应将评议结果反馈给流动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

(7)易地安置的离退休、退职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应转移到接受安置地区安排的单位(街道、乡镇或村、办事处、老干部工作部门等)党组织,退休后又受聘到另一个单位工作,时间在六个月以上,参照第2条办理。

(8)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已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因某些原因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父母(配偶)所住地或入伍前户口所在地的党组织,在落实工作单位过程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或已办理延期分配手续的,党的组织关系暂保留在县政府复转退伍军人安置部门。

(9)大中专毕业生,已分配落实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在落实工作过程中可暂保存在县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因某些原因不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党组织。

(10)因县城改造原住地被拆迁的党员,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新住地社区的党组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组织关系可暂保留在原党组织或转到新住地较近的党组织。

(11)下岗职工、留职停薪人员中的党员,党的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党组织应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如果已安排工作的,可将组织关系转到新单位的党组织。失业人员中的党员,党的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地的社区或乡镇党组织,找到新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组织关系转到新工作单位的党组织。

(12)凡在新经济组织中工作超过6个月以上的党员(含离退休党员),都应将其组织关系转到所在企业党组织,中外合资、合作企业中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其党员管理工作由其上级党组织负责,外商独资企业党员管理原则上由企业所在地党组织负责,从事个体经营的党员其组织关系应转到个体劳协或工商部门党组织。

(13)党组织对外出党员要进行出行前教育,及时办理有关手续,通过适当方式定期与外出党员保持联系,了解党员外出后的思想、工作情况,及时向外出党员通报党组织的重要情况。

(14)党员流入地区或单位的党组织,在验明外来党员身份后,应及时将其编入党支部、党小组,并登记造册,报上级党组织备案。对接收的外来党员,要组织他们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其它党内活动,按规定收缴党费,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外来党员。

(15)流动中的预备党员,如预备期满,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应根据本人所提出的转正申请,并征求党员外出所在党组织意见后及时按照党章及有关规定办理转正手续。党员外出所在地党组织,要认真负责地向党员原所在单位党组织介绍党员流动期间的有关情况。

(16)办理正式党员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党员,在转入地区、单位党内选举时,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开具党员证明信和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外出的流动党员,没有转移正式组织关系,都应在原所在单位党组织参加党内选举,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7)流动党员所在地的党组织,对符合优秀党员条件的流动党员要予以评选,事迹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并把情况通报流动党员原党组织。

(18)对不能起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违法违纪的流动党员应加强教育,该处理的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党章、党纪及时处理,并及时向原党组织介绍有关情况。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8

——健全流动党员台帐。各乡镇党委抓住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对全体流动党员进行了一次再摸底,一一登记造册,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台帐。对没有持《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动党员进行登记并补发证,对已持证的流动党员,进行一次年审,看流动党员是否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并参加组织活动。全县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率达99%。

——送去党组织的温暖。结合《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发放工作,及时了解本县流动党员的具体情况。对返乡的流动党员,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主动登门走访,通过诚心交谈、沟通,深入了解流动党员在外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对流动党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力帮助解决,真正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把党组织的关怀送到党员心中,让每位流动党员身在外心向党。春节期间,县乡两级为流动党员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100多件次,发放慰问金13000元。

——上一次党课。根据流动党员在外的组织生活、学习情况,以党章、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州县党委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落实补课措施,多形式组织流动党员开展集中学习,把教育管理工作做细做实,进一步提高流动党员素质,增强他们的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

——建立流动党员宣传栏。各基层党组织普遍在街道、村组等显眼的位置建立流动党员宣传栏,在春节期间加大对《流动党员活动证》发放和使用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执行规定,自觉使用《流动党员活动证》。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9

二、党员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上,且有固定地点的,将其组织关系转至所在地区或单位党组织。

三、党员临时或季节性外出且无固定地点的,组织关系仍由原单位党组织管理,并报乡(镇)党委核发《流动党员活动证》。

四、正式党员3人以上集体外出,且在点相对集中的,建立临时党小组。

五、外出党员和临时党小组负责人应主动经常与党支部保持联系,定期汇报情况。外出党员接到党支部有重要活动通知后,应按时返回。

六、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在外出所在地或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但不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七、对外来务工经商的党员,积极接受他们的组织关系和党员身份证明件,安排他们参加党的活动和过组织生活。

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党员组织关系转接

一、党员组织关系

党员组织关系,是指党员对党的基层组织的隶属关系。按照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申请入党的人一经被批准入党,接收其入党的党组织就把其编入党的基层组织,从此就确定了他的组织关系。党员的组织关系一经确定,党员就可以而且必须参加该组织的生活,并在其中积极工作。在通常情况下,党员的组织关系与行政关系应当一致。党员组织关系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概念包括正式组织关系和临时组织关系,转移正式组织关系需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转移临时组织关系需开“党员证明信”;狭义概念特指正式组织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当我们说加强党员组织关系管理时,是广义概念;当我们说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时,是指狭义概念。

二、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变动组织关系的凭证。党员因工作单位发生变化,外出学习或工作时间较长(六个月以上)且地点比较固定的,应按规定转移党员正式组织关系,即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党员组织关系转出后,党员在党组织中的隶属关系随即发生变化,党员应在转入单位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等。

三、党员证明信

党员证明信是党员临时外出参加组织生活的凭证,即党员临时组织关系。党员临时外出、开会、实习、学习、考察等,持党员证明信,证明其党员身份。党员证明信一般只限在六个月内使用。持党员证明信的正式党员,其组织关系没有转移,仍在原单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交纳党费和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四、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办法

根据中央组织部的有关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是:(1)县级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组织部。(2)中央直属机关各部门、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及中央一级人民团体的机关党委。(3)省、自治区、直辖市直属机关党委(工委)组织部。(4)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各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处)。(5)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治部组织部、各农业师(管理局)政治部(处)。(6)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旅)或相当于师以上政治部或其组织部门。(7)铁路系统的各铁路局党委组织郡。

五、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员管理的重要内容。及时办理接转党员组织关系,是加强党员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措施,也是增强党员的党性和组织观念,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各级党组织要切实重视和做好这项工作。

党员因调动工作、参军、招工、学习、外出务工经商以及其他原因离开原所在地方或单位,经党组织同意方可转移党员组织关系。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是党组织一项严肃的工作。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必须加强对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管理,避免在这项工作中出现差错,防止坏人钻空子或伪造组织关系介绍信。组织部门开具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使用统一式样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要用毛笔或钢笔填写,字迹要清楚,不得涂改。应在介绍信和存根上注明有效期。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必须加盖公章,并在介绍信和存根的连接部位加盖骑缝章。介绍信的有效期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应超过3个月。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由党员自已携带,不能自己携带的,应由机要交通或机要邮政转递。

六、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

认真做好复转军人党员组织关系的接收和转递工作,是有关地方和单位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基本原则是,已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及时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因某些原因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父母、配偶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党员在落实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暂时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民政)部门所属复转安置部门的,这些部门的党组织如具备管理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也可以接收这些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

七、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的转递

大中专毕业生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基本原则是:已经分配了工作,落实了工作单位的,应将党员组织关系及时转到所去单位党组织。党员在落实工作单位过程中将人事关系和档案材料等暂时保存在县以上政府人事(劳动)部门所展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的,这些机构的党组织如具备条件并经同级地方党委同意,可以接收这部分党员的组织关系,并根据不同情况,组织这些党员过组织生活。对因某些原因,一时还不能落实工作单位的,可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移到本人或父母居住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

八、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递

离退休千部、职工党员组织关系转递的原则是:(1)离退休干部的组织关系一般保留在原单位,可单独组建党支部。(2)就地安置的退休工人和退职干部、工人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一般应转到居住地区街道(或村)党组织。(3)易地安置的离退休、退职干部、工人党员,其党的组织关系应转移到接受安置地区街道、乡(镇)或村党组织。(4)离退休干部、工人党员因看病、探望子女和亲属,外出时间超过六个月以上的,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应给他们开具党员证明信,所到单位或地区的党组织应接收并安排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5)干部、工人党员离休、退休、退职后,又受聘到另一单位工作,如果时间在半年以上,应将其党员组织关系转到新的工作单位党组织。

九、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证明信的印制与保管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证明信的印制和保管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必须严格按规定程序办事。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证明信须由在全国范围内可以直接相互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党组织,按照统一式样,在指定印刷厂印制。印制的时间、数量要进行登记,并指定专人保管。使用后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证明信、存根要妥善保管。保存期限一般在10年以上,方可销毁。

十、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党员证明信丢失的处理

党组织应教育党员妥善地保存自己所携带的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或证明信一旦丢失,党员要及时向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或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委组织部门报告。党组织应对丢失介绍信、证明信的情况进行审查,如确系本人不慎丢失,可由最后办理转移组织关系的党组织予以补转,并立即通知接收单位党组织,原介绍信或证明信作废。接转单位在接转时,要对介绍信进行认真审查核对。对丢失介绍信、证明信的党员,应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还应给予适当的党纪处分。

流动党员管理范文篇10

四川等地发生7.8级地震灾害后,**区利用外流动党员管理系统,通过提供来自灾区的外来流动党员信息,发挥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的帮扶作用,启动各种帮扶措施,全面开展灾区流动党员服务活动。

一、深入排查,全面掌握灾区流动党员信息。该区利用已建成的区、镇两级外来流动党员信息库,以及与公安部门合作建成的外来流动党员信息实时查询系统,对来自四川、重庆、甘肃等重灾区的流动党员进行了全面排查。到目前为止,共排查出*名灾区外来流动党员。相关人员名单,按镇乡(街道)进行划分,下发到各镇乡(街道)党(工)委,要求对他们进行及时的思想、生活、生产等各方面的帮扶工作。

二、充分利用各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为灾区流动党员提供各类帮助。针对部分流动党员返乡心切的实际情况,该区各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积极行动起来,从提供信息、抗灾知识教育、联系返乡车辆等各方面,开展关爱活动。比如该区各级流动流动党员服务中心24小时全天候值班,开放网络、电话等设施,为来自灾区的外来流动党员查询信息提供方便。同时,一些企业党员服务中心针对灾区务工人员的需求,设立了免费电话亭,让不能回家的外来流动党员,通过电话与家里取得联系。比如邱隘镇浙东集团党委就专门在“党群楼”安排了2部电话,24小时免费提供给员工使用。同时,利用中心内开通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加强防灾抗灾知识宣传。比如,该区古林镇流动党员服务站,在5月13日针对四川籍务工人员急于返乡的实际,印制了“抗灾避震知识”小册子,送到流动党员和广大的四川籍务工人员手中。

三、动员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党组织,为灾区流动党员返乡提供便利。一是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缓解灾区流动党员心理压力。该区要求各流动党员工作单位党组织,与灾区流动党员全面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活动,开展心理关爱行动。比如,该区邱隘镇党委发动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党员谈心室与来自灾区的*名流动党员聊天,以缓解他们心理的压力。二是解决后顾之忧,为来自灾区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提供方便。该区邱隘镇浙东集团实行“带薪返乡,永久保留岗位”做法,让3名来自四川北川、绵阳等重灾区的员工及时返乡,并承诺一切工资待遇照发,岗位一直保留至处理完家中事务返回工作。该区东吴镇日月集团公司现有四川籍职工*人,其中得知亲属死难的*人,老家房屋坍塌的有11人,严重损坏的5人,另有2人至今尚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公司党支部针对这一情况,立即组成四个调查安抚小组,发放慰问款,并出资安排了3部大客车用于员工返乡。

四、大力宣传和表彰坚守岗位的优秀外来流动党员典型。该区在全面开展灾区外来流动党员关爱的同时,对一些来自受灾较轻区域,但能坚守岗位的优秀外来流动党员典型,及时总结先进事迹,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比如,该区**镇流动党员**,老家在四川省绵阳市的三台县,地震导致家里房屋上的瓦片基本掉光,又遇暴雨袭击,父母没有住处,吃的东西也很少。在党组织向他表示慰问时,他尽管心里很难过,但由于企业生产任务重,并没有急于返乡。他说:“在宁波工作,当地党组织对我很关心,尽管家里受灾严重,但幸好亲戚朋友和当地政府帮忙,现在没有大问题了。现在企业生产任务重,我不想因个人影响了整个工作进度。”在了解这一情况后,**镇及时总结了**先进事迹,准备下步开展向他学习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