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的重要性十篇

时间:2023-06-14 17:37:05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1

一、人们是如何学习语言的

首先,我们谈谈语言的学习形式。William Littlewood指出:语言不是智力现象,像人类的其它行为一样,它是一种行为,语言是在习惯形成的过程中获取的。

通常,一岁到五岁之间的儿童学母语学得最快最多,在此期间,儿童除了睡觉之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语言。为了使婴幼儿理解语言,父母和其他人常借助不同的手势、实物、图片和其它东西,同时不停地重复同一语句对他们进行训练,直到记住为止。这样的方式给婴幼儿提供了听和模仿的机会。这样的训练重复多次,孩子们就会逐渐学会把“老师们”说的话和手势、实物、图片以及其它东西联系起来,从而明白“老师们”说的是什么。这样的环境非常有益于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能自如地使用母语是同一行为重复多次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而学习外语,比如英语,中学生一周只有几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且英语课堂之外,他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几乎全与汉语有关,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学生们几乎没有机会看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更不用说用英语同他们交谈。因此,教师有责任多给学生创设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流利地使用语言。学生们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上,而不是集中在语言的精确度上。”

教师要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自己组织活动,从而使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外语在他们日后的工作中将会大有用处。在学生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少纠正或不纠正他们所犯的语法和语音错误,而用正确语言反复重复学生已讲过的语句。通过这样的方式,受到激励的学生就一定能在语言学习上由初级向高级发展,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众所周知,早期婴幼儿的大脑是一片空白,他们在学习母语时,不会受到任何外界的干扰。他们可以极其自如地学习母语,练习讲话,并竭力把所听到的语句记忆下来。换言之,他们听到的不是人工语言,因此对他们来说,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然而对中学生来说,他们早已习惯于自己的母语——汉语的结构和用法。当他们开始学习英语时,会不时地受到母语的干扰。这是因为“学习者对于结构一无所知,不做分析,凭借体验切题的内容就可学好”。这时,老师采取的最好办法就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正确语句,使他们明白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弥补语言学习上的不足。

二、语言学习的目的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虽然它不是人类交际的唯一形式,但毫无疑问,它是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我们精心设计的整个社会结构都是通过语言来调节的。假如我们没有口头语言和后来的书面语言,我们就不可能创设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交往系统。可见,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而不是为了显示他们可以记住各种各样的语法或语音规则。纵观日常会话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一个人所需要的是信息,是根据语意表达自己和与人交际,而不需要语音、语调和语法的规则。

即使本句的语调不正确,但问话是可以理解的,交际的目的也已达到,另一个例子也可以说明语言为交际服务。假设你正在和你的一位要好的朋友交谈,突然他插话说,“我认为你不应该这样谈这个问题,而应该……”。这时,你可能为朋友的这种不礼貌行为而生气。这是因为你在谈话时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意上,而不是说话的方式上。几乎没有人能既注重坦然的交谈又全神贯注于语言形式。谈话时,最重要的是要表述清楚,谈话人和听话人能相互沟通。很少有人想让听话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语言结构上。因为使用语言的真正目的是创设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渠道,从而达到某一目的——获取某一信息,分享一个笑话,同记一个问题或解释某一程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服务于各种各样的生活交际的需要。事实上,人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种种不同的问题等待着他们去解决。假如他们被限制在老师所教的内容和课本所介绍的知识范围内,或仅仅依靠他们已学到的语法规则,他们如何对付如此繁纷复杂的世界。由此可断然地说,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

三、语言学习中,语法和交际的关系

婴幼儿学习母语时,并不在意语法,最关键的是要别人明白他们表达的意思。

老师应注意只要学生敢于用新学的语言进行交际,就要大力表扬,鼓励他们的进步。中学的一些老师担心,如果不及时纠正语言上的错误,势必会导致日后不能准确使用这种语言,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对于错误不加纠正,必然会导致更加严重的问题。但真正的关键在于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行纠正,至少在初学者模仿阶段时,不断进行纠正是不合时宜的。这在某种程序上会使学生感到失望并丧失信心。只要学生的交际能正常进行,老师就要表扬,就要鼓励。如果在英语教学中一味地强调语法的重要性,不断地纠正语法错误,其结果只能使学生感到厌倦,积极性受到挫伤。

一些习惯于语法翻译教学法的中学老师认为,使用该教学法可以体现教学工作的有序性。他可讲完一个语言点再讲另一个语言点,而且可以从简到繁地讲。

他可以教、可以练,可以测试,可以把教学推向新的高度,在某种程序上,这种观点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另外一些教师则认为,语法翻译法有很大缺陷,它对整体理解和交际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作用。以“After you, madam.”为例,如只知道“after”是介词,“you”是代词宾格作“after”的宾语。“After you.”是个介词短语,而并不真正理解短语的含义,那么知道这条短语和会分析它又有何用?由于语言的约定俗成性,许多句子从语法角度上去分析是不对的。但这些语句却被人们广泛地使用。语言的这种特性要求人们不需只重语法而忽视习惯用法。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语言的使用形式也不同。例如,中国人常问对方“你多大年纪了?”既使与对方刚刚相识,此话也无伤大雅。而对西方人,尤其是对于女士来说,是绝对忌讳的不礼貌问题。

另外值得一提的一点是:供老师在课堂上支配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在解释个别词句或语法结构上花费太多时间,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于第二语言的广泛接触。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非语言交际;国际商务谈判;体态语

语言是人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人类的交际主要分为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非言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在语言信息交流基础上常常伴随着各种有效的非语言交际,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阿兰·皮斯在《身体语言》中曾指出:一个人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声调占36%,另外的55%的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来传达,而在非语言交际中体态语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非语言交际可以传递稳定、丰富、复杂、微妙的信息。

随着中国商业贸易的发展,中国在国际商务谈判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涉及到与不同国家在各种商务活动中的密切合作交流,应该遵循跨文化交际的规律以及符合商务谈判的技巧和原则。国际商务谈判是涉及到经济利益的商业活动,与普通的跨文化交流又有很大的不同。面对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谈判风格,不同态度的谈判对象,我们应该重视语言交际的同时,更应该了解他们言谈举止背后的文化背景。他们的举手投足,音容笑貌都展示了他们的文化,也传递了丰富多彩的信息。非语言交际能够传递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和情感以及意图,通过对其传递的信息以及情感做出准确及时的分析,促进谈判过程。

Samovar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潛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同时,李杰群认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语调、气温、颜色、气味、器物、服饰、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项涵盖范围极广、内容颇丰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除语言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之为非言语交际。非言语交际的功能主要包括:补充功能,否定功能,强调功能。通过这些功能,使得谈判能够顺利进行,并且获得圆满的成功。

非言语交际形式多种多样,分类也有所不同。毕继万将非言语交际分为以下四大类:(1)体态语(bodylanguage):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不同的部位所提供的交际信息,主要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及体态等。(2)副语言(Paralanguage):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言声音;(3)客体语(objectlanguage):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Environmentlanguage):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和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通过了解非语言交际的功能和分类,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非言语交际在谈判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往往传递的信息比语言交际传递的更加多并且真实。

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直接体现非语言交际的方式是体态语又称为身势语,体态语包含(1)面部表情(facialexpression):人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满意时会展现开心的表情,不满意时会展现皱眉的表情,犹豫时会展现阴晴不定的表情等都可以预示出谈判的最终效果和结果。其中微笑是所有商务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面部表情之一。许多不同的国家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微笑这一表情上通常都有些共识:是友好和欢迎的标志。但在日本人眼里不适当的微笑会造成一些严重的后果,日本人在谈判时严肃认真和非常谨慎,鲜少会在他们脸上看到微笑的表情,在这种氛围下,如果谈判对象对他们施以表示友好的微笑,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讽刺甚至是嘲笑,这往往会使得谈判会因此而收场。(2)体态(posture):体态是指一个人从头到脚的身体姿态。在不同的国家文化里对体态行为的理解是有巨大差异的,比如法国人喜欢见面不论男女都会亲吻和拥抱,这些动作姿势使得中国人和日本人有些不自在。另外,美国人在谈判时喜欢翘起“二郎腿”,用来传达他们很放松和自在的一种方式,但在泰国人和马来西亚人眼里这是一种蔑视的姿态。(3)手势(gesture):手势是人们利用手臂力量推动手臂到手指尖形成的一个或连环动作。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在同一种手势的理解上是千差万别的,例如,人的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圈,其他的三根指头垂直竖立所形成的ok状手势,中国人认为是数字三,美国人和英国人认为是好的意思,而日本人认为是金钱意思。又例如,大拇指向上翘起这个手势也会引起不同的理解,英国人认为是满意的,而伊朗人认为是不满意的甚至有卑鄙下流之意。因此体态语在非语言交际中出现的次数既频繁出现又处处涉险,一不小心就会踩到雷区,最后使得双方谈判尴尬不已。在国际商务谈判的过程中,非言语交流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非语言表达的直观性,实用的广泛性,交谈的对应性,对有声语言的依赖性,使得谈判人员在交流中会有意无意的通过非言语来传递信息。无声语言所显示的信息比有声语言所显示的信息要更多,而且更深刻。了解非语言交际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更加有利于谈判迅速更加准确的掌握信息,减少误解。

很多商务谈判人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语言交际上面,对于非言语交际缺少了解和关注。非语言是无意识行为,在商务谈判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非言语交际传递着谈判的态度和情感。作为语言交际的辅助工具,有时候能够传递语言所传递不了的信息,传递语言行为难以表达的内涵,意念和感情。国际商务谈判者需要关注非语言交际中面部表情,眼神接触,身势,时间,空间,副语言等,同时意识到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英语教育;跨文化交际;非语言交际

1引言

交际是人类特有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借助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来实现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很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深入研究。但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也不可忽视。非言语交际是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交际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在直接的面对面交际中,只有大约35%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其他都是通过非语言行为来进行表达和传递的。由于不同的国家与民族,在文化上存在差异,这也使得非语言交际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带有强烈的国家或地域文化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缺少对非言语交际的文化差异的了解,就会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甚至造成人际交流的障碍。在我国英语教育中,由于受到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印象,非语言交际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利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交际时,往往过于注重语言交际,而忽略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通过英语语言学习与应用实践,可以发现,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协调使用的,尤其是在文化背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非语言交际可以使表达更直观,能够促进跨文化交际活动的顺利实现,使交际效果达到最佳。因此,在英语教育中,必须要充分重视非语言交际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以提高英语教育的效果与质量,促进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跨文化交流及非语言交际的概念与特点

2.1 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就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相互之间进行交流、沟通的活动。这种活动是跨国家、跨地域、跨种族的。当今,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及科技、信息、交通的日益现代化,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日趋密切,不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可以说,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如何促进跨文化交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2.2 非语言交际的概念

交际离不开语言,语言也是实现交际的重要手段。但是,语言并非是唯一的交际手段,非语言在很多特定环境下,比语言交际具有更强大的信息传递功能。非语言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是基于文化基础之上的、不用言词来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或行动,具体就是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主要包括眼神、手势、体态、表情、服饰、声调、音量等,作为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非语言交际能够传递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意念、感情。总的来说,非语言交际有四种类型:(1)体态语:又称“身体语言”,主要指人们在交际中,借助身体动作进行信息表达的行为方式,比如,点头表示认同,摇头表示否定和不满意,握手或拥抱表示欢迎等等。体态语可以辅助语言交际的使用,补充语言交际的不足,对有声语言的信息传递起到辅助作用(2)副语言:这是人们在进行语言交际过程中的一种辅助语言,比如一些没有固定意义的声音或伴随语言等,包括音色、音高、音调、音量、音频、重音等。在交流过程中,时间间隔较短的称为“停顿”,较长的称为“沉默”。由于文化的差异,沉默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在中国,沉默是表示默许、理解,但是在英美却是缺少自信的表现。(3)客体语:客体语具有明显实用性和交际性两个显著特点,主要包括人们的容貌、服饰打扮、辅助工具,甚至书面文字等,如头发的颜色,西方人多为金色或棕色,中国人多为黑色;服饰的风格,欧美比较休闲随意,英国人比较绅士庄重等。服饰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体现着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国家与国家的交往中,也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TPO原则是国际公认的着装原则,“T”就是time,强调服饰衣着要符合时代、季节和特定时间;“P”就是place,要求服饰衣着要入乡随俗地符合当地要求或场合要求;“O”就是指对象和目的,也就是通过服饰衣着要表达或传递的信息内容和要达到的目的。(4)环境语:非语言交际的环境语,一般包括空间信息、领地观念、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声音、颜色和标识符号等十二个层面的内容,比如,英美国家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保护,强调自由;符号语言作为人们交际的手段,在跨文化交际中,作用也非常重要,如果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对符号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甚至迥然相异,比如,龙是中国人的图腾,代表着神圣、尊贵、权力,但是,在西方圣经中,龙却是凶恶和罪恶的象征。

3 英语教育中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应用,能促进人际沟通交流更加顺畅、高效。非语言交际有五种主要的功能,即重复、补充、调整、替代和否定。在交际过程中,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来判断其心理、情绪状态,调整谈话的方式和节奏,从而增进交际的和谐与畅达。因此,在英语教育中,教师除了要加强英语语言教育外,还要注重非语言交际的教学与应用指导。我国开展英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跨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将非语言交际教学引入英语教育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没有特定的规则,有些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手段是约定俗称的,有些是特定环境中使用的,在实际交往中,只要求行为得体就可以,以表示对对方文化的了解、尊重和认同,增进交际的和谐、愉快,避免文化误解或冲突。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使其学会正确、得体地处理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尽量排除母语文化对跨语言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以餐桌文化为例,中餐与西餐用餐过程中的礼仪是不同的,其非语言行为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西餐刀叉的摆放顺序、喝汤是否发出声音、对穆斯林国家女士问候的要求等,教师要对此进行详细的指导。

4英语教育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4.1 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英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对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以往的英语教育,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点与英语技能的培养,在新形势下,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成为英语教育中的一个新兴的课题。从教师角度来说,英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通过多种途径,不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教学指导。

首先,教师应开拓思路,与时俱进地进行广泛学习,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提高对非语言交际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能够助学生准确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的异同点,使学生能够明确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非语言交际的异同。由于跨文化非语言教学没有特定的模式和教材,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增加跨文化交际知识方面的语篇,然后,利用自身的知识储备,向学生介绍英语文化中非语言交际手段,帮助学生养成准确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习惯,科学处理非语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其次,由于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协调使用的,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非语言交际内容融入到语言交际教学当中,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更真切地理解和掌握非语言交际行为。为了更形象准确地表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的特点,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视觉文化教育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理解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以提高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培养质量。

4.2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更注重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根本上来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不仅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也需要学生充分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不仅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语法、词汇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也需要学生具备在特定环境和语境下,应用这些技能的能力。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多接触一些外文作品、报刊等,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积累跨文化交际知识;要对不同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比较,特别是英语和汉语之间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别,积极引导学生探讨不同文化态度与理念,逐渐形成多样化的文化视角,降低母语文化对英语中非语言交际行为的影响;教师积极鼓励学生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沟通交流,使其能通过具体实践,加强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行为及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多为广大学生播放英文经典电影,在视觉文化语境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拓宽其英语文化视野;鼓励学生改编并表演英语课文中的小品、情景片段等,使其在身临其境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外教的作用,通过外教的指导,让学生能获得更多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技巧。

4.3 开设非语言交际课程,促进理论转化为技能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新兴起来的一项课题,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实用的理论研究体系与科学的课程设置。为了提高英语教育的质量,各级学校可以根据英语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学习心理、兴趣特点,借鉴国外非语言交际成功的教材与案例,有针对性编纂适合我国英语教育的非语言交际课程教材,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纳入到英语教育体系和课堂教学中来。在教学方面,要不断加大对文化背景、习惯、风俗和文化禁忌等内容的讲授,同时,为了提高跨文化非语言能力的教学效果,学校与英语教师要创新非语言交际模式与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语境,让学生学会得体使用非语言手段进行交际,促进理论知识向实际技能的转化。

4.4 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的主动性

现代英语教育中,学生是在教学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者,因此,在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兴趣,投其所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对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可以通过巧设问题、构建交际情境、小品表演、游戏、观后感等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参与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学习中来。非语言交际技能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关键的作用,在人们的交际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教师要鼓励学生成为交际型的学习者,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同时,也注意积累积累非语言交际方面的知识,多参与利于开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活动,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技能和英语综合素养。

5 结语

一言以蔽之,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开展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人们的交际行为包含了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语言交际尽管非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非语言交际对信息的传递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只有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协调使用,才能收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来说,由于文化、语言、习惯的差异,极易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产生交际障碍。但是,借助非语言交际,则能有效消除这种障碍,使沟通交流变得轻松顺畅。在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地的人们交际日趋频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真正提升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尹玮.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与大学英语教学的探析[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3,01:77-79.

[2]尹丽丽,徐军.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及其作用[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05:157-158.

[3]隋金平.中西方非语言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差异――以体态语为视角[J].学理论,2012,32:178-179.

[4]田俊.从非语言交际角度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2:172-173.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本科英语;口语教学;交际语言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8-0230-02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已使英语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国际化通用语言。随着中国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我国的国际声誉大幅提高,根据日、韩、希腊等奥运承办国的经验,在后奥运会时代,我国的开放水平和国际化程度都将有跨越性的提高。随之而来,我国对于精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将有大幅提高,用人单位也对大学本科毕业生,尤其是国家重点高校的高层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具备极强的个人综合实力,而且特别强调了他们的英语交流技能;此外,伴随对外交往的日益增多,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临用英语作商务或学术交流的情况日益普遍,这无疑是对非英语专业毕业生英语教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目前在高校中就读的本科生,虽然普遍在高考中取得了不俗的英语考分,并且在本科学习期间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说的能力与听、读、写、译能力相比,则成为一个致命的薄弱环节,交流更无从谈起。这一形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迅速提高英语实际交际能力成为他们在大学英语学习阶段的迫切愿望。而我国近年来的本科英语口语教学相对滞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口语能力千差万别,有些地区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口语教学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少学生从未接触过口语课。特别是大多数的高中英语教学又多是以培养语言知识为主,学生储备了很大词汇量,语法规则的正确运用也基本不是问题,但仍耳不能听、口不能开。因此,本科英语教学尤其是国家重点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对口语教学给予足够重视,开辟口语课堂。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遵循教学理论,改变陈旧滞后的教学模式,引入交际语言教学是这一背景下的最佳解决途径。

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许多应用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接受了功能主义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发轫了一场“交际运动”,开始重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其基本观点是:“交际能力(即有效和恰当使用语言系统的能力)是外语学习及教学追求的最终目标”。对交际能力的理解主要来源于海姆斯(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理论,这一理论是针对乔姆斯基(Chomsky)的语言能力理论提出的。海姆斯发展了乔姆斯基的理论,提出交际能力不仅指语言系统知识的掌握,还必须培养为达到语言交际目的而恰当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概括为“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和实际操作性。”1980年,卡奈尔和思维恩(Canale & Swain)又提出交际能力由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构成。

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约翰森(Johnson)、雷都伍德(Littlewood)和魏窦森(Widdowson)等都对交际语言教学提出了重要见解。指出“语言学习就是学习交流,目的语语言系统最好通过试图交际的过程来掌握,学习者应在与他人的交互过程中学习目的语”(Finocchiaro & Brumfit1983:91-93)。同时,交际语言教学又有二语习得理论作为依托。卡拉生(Krashen)提出了囊括所有语言学习的五种假说,其中,监察假说、输入假说和情感过滤假说对交际语言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学中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可理解性输入,降低情感过滤,提高输出质量。

在布朗(Brown)提出的指导第二语言教学的12条3类教学原理基础上,我们发现在交际语言教学实践中,有三个原则始终在起作用。一是交际原则,既涉及交际的活动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二是任务原则,即用语言完成有意义任务的活动也可提高学习效率;三是意义原则,即对学习者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学习过程。依据上述理论和原则,口语教学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语言教师的教学重点也开始随之由追求精准的语言形式转为追求流利性和可接受性。同时,注意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激发交互活动,营造交际氛围。

笔者通过学期初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确定了学生在本科阶段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和设想。实验对象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2006级两个班的非英语专业本科生。根据学生需求及当前他们英语口语的实际状况,口语教学采用了交际语言教学模式,设计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适合学生情况、以交流为目的、以培养流利性和可接受性为宗旨的口语教学方案。

第一,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口语教学和听力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为了改善“聋哑英语”的状况,听的能力不容忽视。同时,大量精选的听力材料也是增加可理解性输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选取听力材料时要格外用心,充分考虑其口语特征,以便学生模仿及运用到口语实践中。但长时间听的过程会令人厌烦,在听说课中如何设计听力活动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活动必须能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2)活动必须要运用真实的语言和情景;(3)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学生的反应,以推测学生的听力理解情况;(4)活动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不同学习阶段的要求。让学生作一些重复模仿及角色扮演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教师一定要注意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切勿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听力活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听说能力的方式。

第二,就是要让真实的语料和语境进入课堂,用真实的语境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内在的动机来自于对语言交际内容的兴趣(Finocchiaro & Brumfit,1983),经常让学生直接接触到内容新颖、鲜活逼真的语言材料,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会拉近他们与母语环境的距离,降低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时由于缺乏语言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学生成功地用英语完成了真实语境中的交流需要时,就会品尝到这种交流的喜悦,意识到了解目的语言和文化的益处,从而期盼并寻找下一次真实交流的机会。那么如何获得真实的语料呢?什么样的材料更适合课堂活动呢?获取的途径有很多,交际教学中通常使用以篇章和任务为基础的材料及实物教具,因此,有出国经历的朋友,亲戚,外籍教师,报纸,杂志,照片,磁带,电影,录像等都是不错的来源。重要的是选材能否符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而不是一味追求材料的数量。好的材料及活动的开展会使师生双方都获益匪浅。在此过程中,培养流利性和实用性是主要目的,语法的准确性以不影响交流中的理解为度,切勿以牺牲流利为代价频繁地纠错来换取语法形式的精准。另外,即使一定要强调某些语法形式的准确性,也完全可以放在语境训练中来完成,用机械的手段讲授语法只会使学生厌倦。

第三,提高语境适合性是培养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海姆斯认为,语言的适合性和得体性远远大于其语法性的重要程度。了解语境、语言是否恰当以及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及功能性,使母语使用者接受我们的英语并达意、得体,涉及语言,社会,文化,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文化,还要让学生了解到交际文化的重要性,掌握语言的社会含义和功能。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知识,可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及跨文化意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语言能力。但导入文化内容必须遵循实用性、阶段性、适合性的原则。此外,对学生的英语交流习惯及运用准则,如话轮转换、临接应对、运用得体等方面加以指导,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设定的自然语言环境,会促进言语交际的顺畅及得体。

第四,积极开创交互式语言课堂,开展以促进学生交流为目的的多种课堂及课外活动,以创造一种“自然交互环境”。“学会用语言”和“用语言去学”是学习英语的直接目的,交流能力的培养来源于语言实践,而并非教师本人的大段讲解。学生需要参与到交流实战中,感受实际交流的氛围,正如你想学会游泳,必须亲自下水游泳一样。由于中国学生学英语的过程中缺乏语言环境,我们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接近母语的“自然环境”,营造轻松自然的氛围,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开口去说英语,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一种促进。交际活动类型主要分两种:功能互动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

设计口语活动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活动应从学习者的需要出发,涵盖语言形式训练及以交流、意义和流利度为重点的信息传递练习;(2)活动必须运用真实的语言和情景;(3)活动必须调动学习者的内在动机;(4)提供恰当的反馈和适当的纠错;(5)充分发挥说与听的自然联系;(6)为学生提供主动进行口头交际的机会;(7)鼓励学生提高口头表达的策略。基于这些原则,课堂上可以采用交际性游戏,角色扮演,戏剧,采访,小组讨论,双人活动等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同时,为了弥补课内时间的不足,我们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构想第二课堂,如英语角,俱乐部,沙龙,广播,晚会,导游,学术报告,跨系班知识竞赛,报纸,歌咏,影视等,使学生获得更多感受英语,主动参与说英语的机会。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交际 交际性练习 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9-0141-02

语言是基于人类社会的交际需要而产生的,几千年来,语言的主要功能归根到底还是交际。对外汉语教学从开创到现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我们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上不能把语言仅仅作为知识来传授,而应作为技能来培养,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交际能力。

一、交际能力・交际法・交际性练习

1971年,美国语言学家海姆斯发表了“On CommunicativeCompetence”一文,反驳乔姆斯基主张的抽象的“语言能力”,第一次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海姆斯认为,如果把能力看作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具有的运用语言的全部基本知识,则不能仅仅限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大大弥补了语言能力的不足,它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按照他的观点,交际能力由四个社会文化因素组成:语法的正确性、语言的可行性、语言的得体性及语言的可接受性。语言知识是基础,只有落实到交际的运用中才能被消化和内化,语言能力才能转化为运用能力。

时隔一年后,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提交了《语法大纲、情景大纲和意念大纲》的重要报告,把自己的研究方法称之为意念法或功能法,即现在通称的交际法。交际法明确指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学会一种语言不仅要掌握它的语言形式和使用规则,关键还在于具体运用,学会对情景和场合的分析。交际法在80年代以来十分盛行,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交际性练习”一词是随着交际法的产生而出现的,最早由朗曼在“The Communicative Teaching of English:Principles and an Exercise”(1981)一文中提出。交际性练习最初只是指交际法教材中具有交际性的练习,随着人们的逐步重视,它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还包括课堂内外学习者理解、处理和运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项学习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学习活动主要集中在表达意义上而不是操练语言形式上。

从一系列关于交际的语言学词汇可以看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这对任何一门语言的教学都是至关重要的,尤其要落实到对外汉语教学中。

二、对外汉语教学界对交际认识的发展

在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初期,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言能力,教学活动围绕讲解汉语的知识和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而展开,课堂教学内容以基本语法结构和基本词汇的学习为主。由于当时主要采用翻译法和听说法,只重视语言结构规则而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可以看懂、听懂汉语,却应付不了日常的汉语交际。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情况发生了巨大转变,1981年出版的《实用汉语课本》中,编者在“前言”明确指出:“这套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说明交际能力的培养开始由理论付诸实践。1986年吕必松先生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上发表了《试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一文,再一次表明“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还提出了“交际性原则”,认为教材的设计和教学的安排要有利于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进行语言交际,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0世纪g0年代至今,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研究更为深入,地位也更为重要。1990年8月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上,常敬宇先生提交了《试论汉语交际的得体性》一文,运用语用学理论来阐述话语在交际过程中的得体性原则;盛炎先生也提交了《语言交际能力与功能教学》一文,运用理论语言学、语用学以及篇章语言学的理论,对交际的运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1995年,吕必松先生出版了《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这部重要著作,明确指出一个人的语言交际能力属于言语范畴,由言语要素、语用规则、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以及有关的文化知识构成,对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和运用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

三、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语言交际包括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具体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即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和全部教学活动。下面,我们就交际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中的具体运用,逐一分析。

(一)总体设计方面

根据吕必松先生的观点,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有限,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收获,因此在制订教学方案时,要考虑的中心问题是怎样利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在过去的结构法教学中,往往非常强调语法规则,总体设计上也偏重于词汇和语法部分,这让学生束手束脚,形成了先进行语法考虑再进行意思表达的惯性思维,不利于言语交际。交际法得到重视和贯彻后,指导思想上转变为鼓励学生踊跃参与各种语言活动,对无关大局的语言失误可不予苛求,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材编写方面

通过国内各大出版社在近十年内陆续推出的林林总总的对外汉语教材不难看出,重视交际性练习的系列教材正在成为主流,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留学中国――中级汉语教程》和《中国之路――中级汉语教程》,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这类教材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教材的话题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语料在取舍时考虑到了语言表达的系统性与交际能力培养结合;二是通过各种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互动练习、语义理解活动及纠错活动,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所学语言;三是利用问答交流以及真实的交际任务,进行各种有功能意义的理解和表达活动,使学习者在交流过程中习得第二语言。

(三)课堂教学方面

近年来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很多老师逐步增强了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意识,在组织课堂教学时,通过精心控制和设计,切入即时即景的信息,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亲切、自然的交流,培养学生在实际的社会交际中的直觉反应。例如模拟一个下雪的场景,老师可以提出“在你们的国家冬天会下雪吗?”之类的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回答,“我们国家的冬天不下雪”,“我们国家的冬天比这里还冷”,“韩国南方不下雪,但是北方的雪很大”。这样教师可以通过贴近真实情景的交际活动,了解学生掌握汉语的语言水平、词汇构成、重点难点和前后对应的关系,有意地诱导学生做出相应的、自然的话语交际,促进课堂教学的真正交际化。

(四)语言测试方面

语言测试是衡量学习者对某一语言掌握的程度或所达到的水平,随着测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交际测试法成为迄今为止较为科学完善的第二语言测试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得以普遍采用。交际语言测试是对传统语言测试的继续丰富和发展,能够更好地保证测试过程的公平性和人性化,更好地明晰测试分数的可解释性,使考生更好地展示其语言能力水平。在测试中,安排考生根据实际需要分析、确定考试话题,使其明确交际的对象和目的,而考官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形式为不同的考生输入不同的信息以产生信息沟,从而给考生创造一个比较真实的交际情景,使他们最大程度地表现真实的口语能力,以达到交际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摸索和发展,交际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无论在理论指导还是实践活动方面,都发挥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如何认识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明确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贯彻和落实交际法等等,都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启发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3.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第二语言教学中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及其关系·认为语言教学只教语言知识是不完整的.言语交际技能的训练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才是目的。

第二语言教学中,对语言要素、言语技能、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认识到位不到位,处理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

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语言能力指一个人掌握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的能力。语言要素和语用规则可以统称为语言知识。语言交际能力指的是一个人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包括口头交际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

“语言能力”这一概念是乔姆斯基在彻底否定行为主义语言理论基础上创建转换生成语法时提出来的。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本族语习得者的语言知识,这种知识是隐含的,习得者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语言行为”是乔氏提出的区别于“语言能力”的另一个概念,指的是本族语者的实际语言运用,即说话和听话行为。语言能力是语言行为的基础,语言行为则反映语言能力。受乔氏“语言能力”的启发,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Hymes)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他认为,乔氏的语言能力是一种语法能力。交际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

1.语法性,即能从语法、语音、词汇等语言系统本身的角度判别某种说法是否正确。

2.可行性,即懂得哪些句子是可以被人接受的。

3.得体性,某种说法是否在语境上得体。有些话语在语法上正确,在语境中却不恰当。

4.现实性,某种说法是否实际出现了。即懂得哪些话是常用的。

海姆斯的交际能力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也包括语用规则(得体、现实、可行),语境(语言使用的场合对象和交际目的)。

第二语言教学理论应该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这两个概念,目的在于让人们认清各种因素和关系,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知识、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之间的关系,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语言教学的成功率。

一、语言知识的构成因素

广义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和语用学知识。第二语言教学只认识到语言要素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还应当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语言。“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是交际情景中的话语(utterance),即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言语意义的理解和产生”。

1.语言要素

语言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是组成语言的要素。索绪尔把“语言”区别为“语言”和“言语”,把“语言”看成是一种抽象的系统,而把“言语”看作这种抽象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它本身是看不见听不着的,我们所听到和看到的只能是其表现形式——“言语”。因为“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我们只有通过言语掌握语言,虽然我们常用“语言教学”这一术语,实际上语言教学要从言语着手,以言语为教学的对象和内容。这就涉及到了“言语要素”,言语要素指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语音、词汇、语法。在语音方面,体现为一个个具体的音节的发音、声调、一个个的词、词组、句子的重音和语调等;在词汇方面,就是词的语音、词的意义、词的用法;在语法方面,就是词与词怎样组合,靠什么组合,其先后顺序如何,句子与句子怎样联结,段落之间怎样联结等等。

语言要素是抽象的,言语要素是具体的,是活生生的,是语言要素的具体体现,我们说话时所发的音,所用的词语,所说的句子或话语都是言语要素。

由此可知语言要素和言语要素有许多差别,在语言教学中以语言要素为教学内容,还是以言语要素为教学内容,这对语言教学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1)语言就其社会功能来讲是交际的工具,从交际工具这一功能出发,语言首先是口头的,书面语是对口头语言的记录,是第二性的。因为任何语言的书面语都不能脱离口语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教某种语言,还是学某种语言,语音都非常重要,因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离开了语音,语意就无法表达。语音作为语言要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又占有关键的位置,究竟应从语言的角度去教语音呢,还是从言语的角度去教语音,这是我们应该深入讨论的重要问题。

作为语言要素的语音是比较抽象的,拿汉语来讲,如果我们只教给学生汉语的元音、辅音、音节和音位,以致汉语语音系统,学生从语言理论的角度掌握了汉语的语音,这是否能说明学生已经学会了汉语的语音?实践证明学生没有学会汉语的语音。因为实际的汉语语音应该在实践中学,在会话中、在交际中学。要学会和运用一门语言,必须从言语中学习语音,因为在话语中会有语流音变,有音位变体,声调、语调、重音都会因为实际的会话内容、情景、交际的对象发生一些变化。这些变化仅仅凭音素的练习,音节的练习,单词、单句的练习是学不会的。当然这些变化并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寻的,但是如果学习者不参与言语活动,不亲身体验交际,就无法理解、掌握和运用交际中的语音。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教语言学理论上的语音——语言要素比较容易,也很简单;真正学会言语活动中的语音是一个复杂、艰辛的过程。其中的因素很多,如母语的干扰,模仿是否到位,通过实际操练,熟巧是否形成,自然的语言环境中的语感是否养成等等。作为言语要素中的语音,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应该占有更重要的位置。

(2)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语言这座大厦就无法建筑,词汇教学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同语音一样也是不可忽视的。词汇教学从古典翻译法到如今较为成功的功能法、认知法、自觉实践法,各家都有一套教学路子,但实践证明,第二语言教学不能孤立地教学词汇。直接法认为词汇应该在句子中学,在句子中用;自觉实践法有“句法基础上学习词汇和形态原则”@。孤立地教学词语,学生背会了许多词汇,由于没有上下文,没有语言环境,学生就不会灵活地运用这些词,这样的学习事倍功半,其结果是又忘掉这些词。汉语教学中这种现象较为普遍,老师上课讲词的时间几乎占到一半以上。有调查证明,在现有的汉语课本中,学生能较多学到的是词汇,占6O,而口语表达只占32@。从汉语教材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孤立学习词汇现象较为普遍,教材的练习多为组词、造句、翻译句子,这些练习的局限性在于没有言语交际的环境,离学生的学习目标太远。如果词汇学习只限在语言里,而不是在言语中,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在言语中学习词汇,在实际运用中、在交际活动中巩固词汇,灵活自如地用好已学过的词汇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所在。

(3)语法作为语言要素之一,备受各教学法流派的青睐,古典语法翻译法把语法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最重要的一环;作为改革派出现的直接法、听说法虽然强调口语,但语法结构、句型始终是其编排教学顺序的砝码,现代的认知法有“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操练外语,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操练”的原则。

第二语言教学中,语法知识、规则起什么作用,这是值得进一步认识的问题。学会了一种语言的规则是不是就掌握了这种语言呢?实践证明并非如此。因为语言学习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学习.操练规则只是学会了怎样做的知识,并不代表会做。掌握语言的标志是学习者能否用这种语言交际,即听懂别人的话,说出你想说的话。懂得语言规则能帮助我们少犯错误,说出正确的句子。说出的句子符合语法规则并不代表符合语义、得体。因此,语法知识、语法规则的学习不能局限在语言学的范围之内,而要在言语中学习,为交际服务。

2.语用知识

语用涉及到交际双方及其交际意图,语境和施、受行为等方面的因素。列文森(Levinson,1983)将语用学的研究范围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指示语(deixis)指的是那些反映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语言单位。这些语言单位的具体所指需要借助交际参加者和其他语境因素才能得到正确的解释。指示语包括人称指示语、空间指示语、时间指示语、话语指示语4类。

(2)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即语用含义或称话语的言下之意。会话含义就是透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实际意义,结合语境推断出的话语的真正含义。

(3)前提(presupp0siti0n)语用学对前提的分析主要涉及前提的合适性和前提的共知性。前提的合适性指前提与语境紧密结合;而前提的共知性则指前提必须为说话者和听话者双方所共有的背景知识。

(4)言语行为(speechact)指交际中说话人常用的陈述、问候、建议、请求、提议、命令等语言行为。如果听话人领会了说话人的意图,交际就取得了成功。

(5)会话结构(conversationalstructure)研究会话结构就是通过研究自然会话的顺序结构来揭示会话结构的规律,解释自然会话的连贯性。

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语言,既有形式的一面,又有功能的一面。语言形式指语言的结构体系,语言功能指语言在使用中的表意作用。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之间存在着多重性关系。在语言交际中,同一种语言形式因交际环境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语言功能;同一种语言功能在不同的交际环境中也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语言教学中只教给学生语言要素,而忽视语言功能,没有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这种教学是不成功的。

课堂教学与自然习得不同,自然习得中语法规则的习得是伴随相应的语用规则而习得的;而课堂教学缺乏真正的自然的语言交际情景,语言要素的学习和语用规则的掌握往往出现脱节现象,因此,学生学习语法规则虽然必要,但是一进入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其交际能力就不尽如人意。由此看来,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是第二语言教学十分重要的内容。

二、言语技能与语言交际能力及其相互作用

1.言语技能

言语技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言语技能在语言教学中介于语言要素和交际能力之间,是个中间环节。语法翻译法之所以效果不佳,是因为它只选择了语言要素中的词汇和语法作为教学的内容,其局限性不言而喻;而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和自觉对比法也只考虑到了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使其教学到此为止,没有提升到交际能力的高度,因此教学效果也不十分理想。

在汉语教学中,仍存在着言语技能就是语言交际能力的误解,认为学会了听、说、读、写,就是学会了交际。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也就使得教学停留在语言要素和言语技能的水平上。功能法认为,“语言教学的单位不是以往各外语教学法流派中的单词、词组或孤立的句子或一、二句对话及其组成的课文——文段(text),而是话语(discourse)。文段呈现语言形式,而话语才是为实现交际目的服务的”④。功能法还认为,“理解语言的用法和机械地操练句型,只能培养听、说、读、写技能,不能培养交际能力”。言语技能与语言交际能力不能等同,言语技能是交际能力的基础,交际能力要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才能获得。交际能力中应包括听、说、读、写等技能。

听、说、读、写是言语活动,从书本上看不到这些言语技能和交际能力,能看到的只是包含言语要素的言语材料。教师在课堂上要利用课本上的言语材料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在词语的讲解上大做文章,只是传授言语要素而不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那就使第二语言教学进入了误区。而我们汉语教学中现有的教材缺少交际技能的训练,一是课文不是交际性的,二是练习项目理解性的多,单词、单句练习多,缺少真正的交际性练习,这与语言教学的要求、目标是有差距的。

2.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要通过教学过程的交际化获得。第二语言教学要选择在真实的言语、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交际过程中使用语言。交际技能的形式要求在语言课上把注意力放在培养言语熟巧和技能上,在培养言语熟巧和技能时,力求做到交际化。

要做到课堂教学交际化就要选择适合社会言语交际的情景,选择真实、地道的言语材料,将这些材料合情合理地安排在合乎社会交际情理的情景中,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通过学生的课堂交际活动发展他们的交际能力。美国语言学家卡纳尔(M.Canale)等80年代提出了交际能力的四个方面:

(1)语言能力——指对语言规则系统的掌握,包括语音、拼写、词的组成、词汇、句子结构等规则,并掌握听说读写技能,能辨别并造出合乎语法的句子。

(2)社会语言能力——指掌握语用规则,在真实的社会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能力。涉及参加者(性别、年龄、社会身份、共同的背景知识)、场合、交际目的和话题、会话规则等。

(3)话语能力——运用话语进行连贯表达的能力。

(4)策略能力——交际中根据发生的情况(如避免交际中断或增加交际效果等),策略地处理言语的能力。这些策略有解释、更正、强调、重复、夸张、迂回、圆场、委婉、猜测等,也指应变能力。

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其中有语言的要素,也有社会、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有知识也有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不能只考虑到某个方面,而要全面地计划实施。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顺应论;得体性;人际交往;语用距离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discourse appropriateness, pragmatic distance

liu helin

(changsha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3, china)

language has the functions of conveying meanings as well as regulating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use of language will make a great influence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adaptation, the use of language is a dynamic adaptive process; i.e., language adapts context and vice verse; or they adapt each other. this paper, based on this theory,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pragmatic appropriat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ppropriateness in utterance and pragmatic distance. accordingly, pragmatic strategies are offered.

key words:theory of adaptation; appropriatenes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pragmatic distance

1 前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际交往中语言正确而语用不得体现象屡见不鲜。这无疑影响到交际的有效进行(thomas 1983,leech 1983,yule 1996,王希杰 1996,钱冠连1997/2005,王得杏 1998,何兆熊 2000,林大津谢朝群 2005)。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是有多方面,误读语用距离就是其中之一。所谓语用距离,就是指“交际双方在特定交际环境中所感知和确认的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可用语用亲密度描述”(王建华 2001:25-31)。它对人际交往具有规约作用:要求对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等特征的交际对象实施不同的言语行为或采取不同的语用策略,以便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相对于其他语用理论,无论在国际还是国内,顺应论引起的“关注都相对不足”(何自然 2007:65-80)。于是,本文力图以顺应论为基础,以语用距离为切入点,探讨交际、话语和语用距离间相互顺应的重要性,提出相应语用策略,促进人类社会和谐交往。

2 顺应论的理论框架

j. verschueren创立的顺应论认为,人类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做出的,而是基于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进行的”,而顺应性则指“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变通,从而满足交际需要”(verschueren 2000:59-63)。这三个特点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它们使人类得以动态地使用语言。其中,变异性和协商性是语言运用的条件和基础,顺应性是根本特征和目的。

verschueren从功能综观论出发,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顺应过程。顺应论为语言现象的语用描述和语用解释提供了4个研究角度: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度。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顺应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或多维的,即语言顺应语境、语境顺应语言,甚至两者同时顺应,还可以是交际主体的彼此顺应。无论何种顺应,其过程都是动态的。语言使用过程中的核心问题是“意义的动态生成”(verschueren 2000:147-172)。所以,时间、空间、语境、结构客体、言语活动以及交际策略等都是动态的。

总之,顺应论是把语言、社会、文化和认知等因素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的语用学理论。顺应论属于动态语用学(dynamic pragmatics)范畴。动态语用学关注内在动机,即人们在相互交往的动态过程中为什么选择某些语言形式而不选择另一些语言形式,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者说,人们以言行事,有其内在原因。(thomas 1991) 语言由静止描写到动态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这既是语言发展又是人类认识的一次飞跃。

3 话语得体与顺应

verschueren最新理论认为,语用学可以对公共领域的生态建设作出贡献(verschueren 2008)。此公共领域指社会中所有(或大多数)成员(潜在)共享的空间。这一空间主要由话语组成,而话语并非发生在事先确定的语境或外部现实,话语能够创造自己的语境。公共领域(本文所讨论的人际交往领域就是其中之一)非常复杂,就是一个话语世界。然而,在日常交往尤其是跨文化交际中,话语不得体现象仍十分突出,这严重影响交际效果。因此,研究话语得体性(appropriateness)显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国内语用学界有人认为应将得体性视为语用的最高原则。

语言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研究话语得体性也就成为言语交际学、语用学和修辞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为此,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得体性”进行了一系的研究。如海姆斯(hymes)提出的交际能力由4个方面组成,得体性就是其中之一(王得杏 1998:105);campel & wales 提出,最重要的语言能力就是能够说出并能理解那些完全合乎语法,但尤其重要的是,在它所出现的语境中得体的话语(campel & wales 1970:247)。王希杰系统、深入地研究了得体性原则,宣称“修辞的最高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得体性原则” (王希杰 1996:343)。钱冠连也强调,“语言得体是一个全局性的策略”,得体的交际就是“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场合、对适当的人说了适当的话”(钱冠连 2002:164)。就语言交际来说,“得体”即指说话内容表达准确、清楚,语言表达流畅、优美,表达效果恰到好处地适应对象和场合(李瑞华 1996:550-554)。  作为言语交际的一条总原则,得体原则本质上是社会对具体话语或语篇的认可度。社会是一个宽泛语境,要做到交际得体,必须考虑言语内容、言语形式、交际效果和社会语境等众多因素。显然,社会认可度所认可的不仅是话语的信息义, 还有语体意义和风格意义等内容,因此对特定话语得体与否的评定仅凭信息义是不够的,还要考虑交际的语言风格等因素,否则就会出现交际失误或语用的不得体性问题。下面是一个交际失误的例子:一名黑人研究生被派出,采访家住内城的黑人家庭主妇。事前,有关负责人已经用电话与被采访人联系好了。男主人开门接待,微笑着面对来访者说话:

①husband: so y’re gonna check out ma ol lady, hah?

interviewer: ah, no, i only came to get some information. they called from the office.(甘柏兹 2001:173)

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选择以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为基础。人们之所以能够选择语言,是因为它具有变异性特征。变异性加到一定阶段,人们认识的有限性就产生选择时的不确定性或者语用失误。此例交际不成功的原因在于忽略男主人言语风格的意义。那句开场白是黑人英语中常用的套话,用它来检验陌生人,看他们能否做出类似的程序化的回答。但研究生使用的是训练时学来的正规采访语言,因此导致交际的失败。要顺应他们之间交际距离的需要,他应该用典型的黑人英语回答:yea, i’m agit some info. 以此证明他熟悉本地的人情世故,这样才能达到交际目的。goffman称这种顺应语境的话语为“回答反应”(replies and responses),即当发话人说出类似的固定性话语时,回答者将采取何种形式回答以及怎样回答才算圆满,发话人已有预设(goffman 1981)。上例交际失误也正是因为忽视了男主人的会话预设。这种程序化表达法是一种间接性的交际策略,用来建立有利于交谈和理解的条件,以方便进一步的交际和发展人际关系。

4 交往、话语与语用距离间的顺应

语言是存在的家园,人则居住在其深处。(海德格尔语)“后-分析的语言哲学”关注如何将语言问题和现实的外部世界、人的行为、社会交际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起来。(钱冠连 2009:8,王寅 2008:6)在人类生活的世界里,社会关系、文化传统、道德标准、行为规范、物质环境与自然力量组成一个恢恢的人文网络。网络里的各种体系、各种制度和各种关系(如人际关系)时刻都在限制我们的话语。人生活在言语编织的社会人文网络中。如何得体地处理人际关系、话语与语用距离3者间的关系。笔者认为,人际关系要顺应语用距离,语用距离也要顺应人际关系,或者它们相互顺应;语言在使用过程中须顺应语境,进行动态选择。

4.1 人际关系顺应语用距离

人际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指人们通过交际活动产生的结果或心理接触,即心理距离。体现人际关系的是“人际间心理距离的疏密程度”(贾玉新1997: 156),通常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社会人际关系和商务人际关系。也有学者将其分为工作关系、朋友关系、家庭关系和情爱关系(wilmot 1987: 5)。研究表明,在特定交际行为中,人际关系一般是确定不变的,而语用距离在交际过程中不断变化。人际关系通常由社会确定,而语用距离是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确立的。对此,scollon进行过如下研究(scollon2000)。

② 即使在小企业内部,人事部门的主管与他/她的下属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人际关系。(如上文提到的工作/同事关系,作者注)由于他们每天在一起工作,很有可能发展成一种亲密语用距离;而同一企业那些比方说质量检测部门的员工与人事部门的员工和主管间就存在着相对较大的语用距离——因为他们相互间的沟通要少得多。 (scollon2000: 43)

显然,上例反映出的是,在人际关系(工作或同事关系)一致的前提下,语用距离或语用亲密度不完全一样。因此,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就必须顺应个人或部门间存在着的语用距离。质检部与人事部员工间的关系是同事关系,但无论是两部门间还是部门内部成员间都存在着语用距离:部门间人际距离、同事间人际距离、上下级间人际距离等。如果疏忽彼此间的语用距离,将会产生超越权利、规程等语用失误,从而将影响交际效果。与企业内部那些来自不同文化(如高语境文化或低语境文化)或不同言语社团的人员交往更要高度重视。

此外,人际关系受文化、社会、心理、自然和空间等众多因素影响,跨文化交际中必须考虑以上因素对交际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文化是冻结了的人际交际,而交际是流动着的文化。(贾玉新 1997:16)ellingsworth认为,一切交际都与文化变量有关,理解跨文化交际应从人际交往入手,文化因素应考虑在内。(胡超 2005:87)对比中西文化,我们发现,

可见,发话人在交际中出于社会、情感、美学等方面的考虑,可能会在话语的几个甚至全部层次上作出非常规选择,从而传达特定意义。可见,语言符号一旦进入交际,它与人的关系被更紧迫、更现实的人际关系所掩盖,就进入隐蔽状态,而人际关系凸显出来。此时的语用得体策略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做人得体,而并非真正为了语言本身得体。由此采取的语用策略也就是为了顺应人际关系的需要——维护人际间诸如面子、礼貌等因素的需要;或使用语言来建立、维护或威胁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后者是超越“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新的“关系管理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spenceroatey 2007:11-46)。对此,笔者将另文讨论。

4.3 语言使用顺应语境,进行动态选择

顺应论认为语境即语言交际所依赖的环境,指与话语相互顺应或影响话语处理的一切因素,包括交际环境和语言环境。(verschueren 2000:76)人们使用和理解语言都离不开语境因素,这是一个普遍认同的事实。语境关系的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必须与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相顺应,语言使用者在“特定场景”、“特定公共制度”与“特定社区”(verschueren 2000:92)中对话语作出恰当选择。维氏语境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动态生存性,是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生存的”(verschueren 2000:109),由不断被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产生和构建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verschuren和sperber & wilson都认为,语境不是交际发生之前就给定的,而是随着交际推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verschuren 2000,sperber&wilson 1995)。人际交往中,信息处理时语言语境的延伸或扩大可能影响听话人对最佳关联的寻找。交际中形成的各种假设称为认知语境假设,该假设随着语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也即产生语境顺应。例如:

④ a: 大家都吃饱了吗?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8

【摘 要】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中学英语教学重语法教学与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略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有悖于语言规律的教学严重阻碍了中学生英语语言交际能力的发展,因此,要让中学生更好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采用交际法进行情境教学。笔者就交际法在培养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中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交际法 交际能力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118-01

一 交际法以及交际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交际法,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交际法强调语言是通过交际获得的,同时也强调向学习者提供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机会的重要性,将这类交际活动置于更大范围的语言教学中,称为“学用英语”以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我国中学英语教学正在由语言结构教学法为主走向以语言实际运用为主的功能法,即交际法的轨道,它顺应了国际外语教改的主流。而传统教学往往忽视语言的交际性和实用性,而且也忽视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新课标规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词汇、语法进行听、说、读、写的交际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遵循交际法这一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激发思维促进学习,学会学习,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中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从而达到教学大纲为“交际”培养运用英语能力的总体教学目标。

二 交际能力的含义

“交际能力”,最初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Dwell Hymes提出的。他认为,交际能力不仅包括对一种语言的语言形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包括对在何时何地,以什么方式对谁恰当使用语言形式进行交际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语言学家Littlewood将交际能力概括为四点:掌握语言知识,并能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思想;不仅掌握语言知识,还了解这些语言知识在交际中的作用;学习者在使用语言时应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及社会语境,并能从听者的反应中判断出所用语言是否恰当;学习者必须了解语言的社会含义,能使用英语本族人普遍接受的语言。从以上四点可以看出,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达意(能够用目的语将所指的意义表达清楚)及得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下说什么话)。

三 教师如何运用交际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必须在课堂中实现,教学过程中的交际化是交际英语教学法的显著特征。

第一,设置真实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逐词、逐句进行教学,而要把整个交际过程放在一个恰当的情境中让学生很自然地去理解,通过反复练习,进而掌握交际内容。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活动进行教学。课堂的交际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担任主角,提供在交际中学习语言的环境,使学生从中获得交际技能。

第三,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模拟情境、扮演角色、游戏活动等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声、色、形相结合,寓教于乐,可使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第四,教师要有容忍的态度。学生对英语是否感兴趣是检验老师教学是否达标的标准。教师在学生用英语交际训练中不必有错就纠,以免挫伤学生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使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说英语的勇气,并适时、恰当、真切地给予鼓励,使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的兴趣。

第五,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英语思维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加强以习得为主要形式的英语思维能力训练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英语思维能力是指排除本族语或本族语的干扰,用英语直接理解、判断和表达的能力。没有经过英语思维能力训练的人,大都是把听的东西译成自己的母语后再储存在记忆里,并在脑子里下意识地寻求母语的表达式,然后再把它译成英语。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干扰,这样表达出来的东西大都是“Chinglish”(中式英语)。

四 结束语

交际法博采众长,它从当代语言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中获取营养,它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富有生命力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对我国外语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要有效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就要求英语教师要有坚实的语言基础和熟练的教学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学生交际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力行.TEEL IN CHINA:METHODS AND TECHNIQUES(英语教学方法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4

[2]张淑琴、刘津开.英语交际法教学示例[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是指城市面向外籍人士语言与信息生活的相关要素、途径和条件的总和,是城市国际宜居宜商环境的重要内容和环境。本文结合现有国际城市和城市语言学研究成果,对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初步探索,以期为深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述评

学界目前尚无关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专门成果,但部分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成果对此已有相关论述,而国际宜居城市、城市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则已相当成熟。这些成果对于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学界关于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要素的系统化研究成果较少,主要代表性观点有:一是界面表达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张伟(2004)提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由界面表达系统和语言处理系统组成。“界面表达系统”是“解决城市主要界面和国际人士的沟通与交流”的系统,包括城市“双语书面表达”和“城市咨询和求救”。二是跨语言信息交流与传播的面与度。赵楠(2008)提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包括外语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广度、深度和频度”,即外语信息交流与传播覆盖面、交流传播程度和信息量,并从外文公共标志、涉外服务场所人员外语服务能力、市民外语水平和交流频度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三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王彦颖(2012)认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包括市民外语水平和应用的“人的因素”和外文公共标志等“物的因素”。四是常态语言环境、应景语言环境与应急语言环境。马金宝(2015)认为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包括常态化、应景与应急三个层面。常态语言环境包括外语人才培养、公共标志、外语人口和外文网站;应景语言环境包括涉外会务翻译服务、多语种外语服务等;应急语言环境是指外文求助、咨询、投诉平台。这些成果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要素构成,但存在概括不全面、不同构成部分存在相互交叉因素等不足。国内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近年来纷纷制定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建设规划或语言文化发展规划,主要从外语人口数量和质量、窗口单位外语服务水平、外文公共标志、多语种外语服务平台、外文媒体、外语文化品牌活动建设、体制机制等方面对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构成和评价进行界定。

二、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1.人本原则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在本质上是一种“服务环境”和“生活环境”。因此,在选取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时,应侧重与外籍人士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要素,尊重外籍人士的主客观感受和需求,将实用性和有效性作为要素选择和权重的灵魂。2.系统性与层次性原则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的复杂系统,其指标选取应该要全面反映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各个方面、层次和要素。同时,这些方面、层次和要素之间又有彼此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科学反映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的系统整体。3.稳定性和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要求其要素选择和构成应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中的一些技术性、物质性要素又呈现明显的动态性特征。因此,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应当具有一定灵活性,以符合发展趋势。

三、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选择与体系构建

本文结合城市国际语言环境的本质、属性、形态和特点,进行评价指标选择和体系构建。1.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的确立第一,语言的根本价值在于信息传递和沟通,国际语言环境在本质上是跨语言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环境。因此,一切有关跨语言信息传递和沟通的要素都应纳入城市国际语言环境体系中。第二,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各要素具有多属性特点。本文将要素与整体性国际语言环境的关系设定为一级要素指标划分标准,将要素形态设定为二级以上划分标准。2.城市国际语言现实环境指标体系构成⑴城市国际语言现实性环境。城市国际语言现实环境是指城市当前直接影响外籍人士在华语言生活质量和感官的环境系统。根据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功能实现的形式,包括信息传递、信息交流、场景交流三个方面。①信息传递,是指面向外籍人士的单向性信息告知,包括外文公共标志、外文网站、外文杂志、外文微信公众号、外文广播电视节目等。②信息交流,是指交流工具环境下的双向性跨语言信息沟通互动,包括以信函、电话、电子邮件、互动式APP沟通平台等方式实现的交流。③场景交流,是指现实环境中涉外服务管理机构、组织和人员面向外籍人士提供的面对面的交流互动。在城市国际语言现实环境中,各指标的选择以其对于外籍人士的实际效用为根本依据。⑵城市国际语言发展性环境。城市国际语言发展环境是指潜在影响一个城市国际语言环境未来状况的各项要素所构成的系统整体。城市国际语言发展环境包括外语资源和政策资源两个方面。外语资源是可以直接或间接转化为国际语言服务、交流和发展的各项要素,包括外籍人士所占城市人口的比重、外籍人士汉语能力、城市外语人口数量与比重、语言培训机构数量与规模、国际会务赛事和国际组织机构数量与规模、语言活动平台数量规模等。3.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文按照层次分析法探索建立的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共选定城市国际语言环境和城市国际语言发展环境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及35个四级指标(详见表1)。本文在选择城市国际语言环境评价体系的要素时,兼顾了各要素的必要性、实效性和成本性。所谓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外文公共标志和窗口单位外语服务覆盖率、外语语种设置类别、外文杂志和广电节目、语言活动品牌和数量,但不追求绝对量,而以满足外籍人士的实际必要需求为原则。所谓实效性是指各类信息在内容、时效、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实际价值和功效。所谓成本性,是指在必要性和实效性实现的前提下的集约式投入导向。

四、研究展望

言语交际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 文化语境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借助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人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同时交际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的。无论是英语语言还是汉语语言,其词汇多是一词多义,同一话语形式可以有多种解释。但语言使用者往往又不是直接明了地应用话语形式的表面意义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而总是话中有话。这就增添了语言理解的困难和复杂性。要达到交际成功、有效,隐含意义的理解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那就是不能脱离语境来理解。因为无论是词语还是话语,离开了语境就无从谈意义。波兰著名的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研究语言时曾提出:“语境是决定语义的唯一因素,脱离了语境,语义即不存在。”有鉴于此,本文试图对文化语境及其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进行一些探讨,以期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更进一步的重视。

二、跨文化交际与语境

(一)跨文化交际

1.跨文化交际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的文际。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如果信息的编、译码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所进行的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就形成了。然而,从理论上分析,不同人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生活方式、受教育情况、信仰、性别、年龄、政治、经济情况、乃至爱好、交友条件、性格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异。这样,在交际时,任何说话人和受话人对信息的理解都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的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讲,任何人之间的交际都是跨文化交际,只是程度上不同而已。结论自然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双方的文化背景,可能基本相似,也可能相去甚远。文化距离可能大至不同国籍、不同民族、不同政治制度之间;也可能小到同一文化主流内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地区,不同地方,乃至不同爱好或兴趣的人们之间等等。如果把几乎所有的、不同程度的交际都看成跨文化交际,那么,跨文化交际将囊括:跨种族交际(interethnic communication),跨民族交际(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同一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以及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等等。在我国,研究的重点较集中在国际性的跨文化交际层面上。本文探讨的重点也主要在人际交往上的国际性跨文化交际。

2.跨文化交际的结构模式

见:图2-1跨文化交际的结构模式图

(二)语境

1.语境的因素和概念

尽管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语境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系统的理论尚未形成。语境的概念最初是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gky提出的。他把语境分为两类: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指说话人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情景语境”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景。“语境”这个术语后来被英国语言学家J.R.Firth接受和发展。他不仅仅把语境理解为人们活动的情景,还包括话语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双方的个人背景。把交际双方的个人背景考虑在内是对语境研究的一个突破、之后,M.A.K.Halliday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Firth关于语境理论的观点。Halliday从功能的角度对语言进行研究。他提出了语域的概念,从话语范围、话语方式、话语意指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语境进行了描述。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进一步发展了语境学说。他把语境归纳为八个部分:“话语的形式和内容、背景、参与者、目的、音调、媒介、风格和相互作用的规范”。海姆斯指出:人们进行社会交际时,要有在一定的时间、地点、场合说出相应恰当话语的能力,即“交际能力”。英国语言学家莱昂斯对语境研究也做出过贡献。他在论述话语的合适性时归纳出六个方面的构成语境的知识。比利时的维索尔伦更是提出了语境关系顺应理论。他认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维索尔伦把语境划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并提出语境的动态生成观。

我国学者索振羽根据语境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他对语境的看法。他认为:“语境是人们运用自然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他提出语境应该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及民族文化传统语境。按照索振羽对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的三大分类,文化语境分别由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及价值观几方面的因素构成。

2.语境的分类

(1)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指语言自身的环境,如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搭配)、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及段落、篇章的种种关系(上下文)。不同的搭配和上下文表达不同的信息。语篇由字、词组合成句并扩展而成。它们是组成一个语篇的基本单位。未进入语篇的字、词、句是孤立存在的,只有抽象概括或隐藏潜在的意义。而许多词一词多义的特点更使这些词的意义呈现多种可能性。但是,一旦字、词、句进入某种特定语境,其意义便豁然开朗了。语境可提示和帮助人们从语言意义推断出相应的语言内容。

(2)非语言性语境

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词符号(如姿势、表情)等。

三、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和作用

(一)语境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

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来说是话语意义推理的先决条件。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来说存在于交际双方的可认知范围,如果超越可认知范围交际就会中断,交际意图无法实现。

(二)不同层次的语境对跨文化交际影响和作用

1.语言性语境

语言性语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理解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它是文本本身构成其语言成分的环境。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常常通过语言性语境确定词义,假如脱离集体的语境,语言的词义就会是非限制性的。因此,对词义的把握不能概括性,而往往是依赖语言性语境来确定。正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Firth所说,“每一个词在一个新的语言性语境中就是一个新词,词义在新的语言性语境中会产生语义嬗变或引申等等种种变化,这种词义变化的语境反映就是认知语境的体现。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必须结合语言性语境来理解语言的含义。

2.非语言性语境

(1)情景语境

语言的功能就是语言在情景中的作用。情景语境对于语言的衔接与连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情景语境是跨文化交际得以实现的表现,是在具体的语言交际事件中支配语义选择的因素。任何语言的使用都是在语境中进行的。语言外语境、背景知识、行为动作(如手势、面部表情)既可以作为情景语境来支配意义的交流,同时也是实现意义的非语言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讲,情景语境对跨文化交际有三个主要作用:①激活语言内部的衔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的意义关系;②激活语言中的外部连贯因素,使语言和说话的情景联系起来;③激活语言中的隐含意义,使其成为语言整体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语境

语言和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反映文化,又受文化制约。由于语言和文化的这种难分难解的关系,人们使用语言时总是必须参照特定的文化。马林诺夫斯基指出,言语行为不仅总是发生在特定的“语境”,而且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即指语言使用者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

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做到对原语语篇的正确理解,译者或听者首先必须熟悉异域文化。正如王佐良先生所言:“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我们要不断培养和增强自己的两种文化意识,自觉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本国文化与异域文化的异同,注意词语的文化内涵,以免造成文化冲突(cultural clash)或文化误读(cultural misreading)。

(3)语用语境

语用语境对于跨文化交际不仅仅是理解,说话人向听话人示意的意图(intention)分两种,一是信息意图(informative intention),二是交际意图(communicative intention)。前者是语言意义的直接解读,后者则是通过推理,从语言意义那里得出含义。前者大多是解释性的,一般只在初步语境的层次上进行。而后者则往往要经过语用推理,而语境在语用推理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语用过程是一个非模块化过程,而不仅仅是语法的延伸与扩展,因此语用语境起到话语解释的作用。言语交际过程是一种交际双方认知语境假设的参与过程,成功的交际就是双方不断根据话语所取得的语境效果去改变、调整或选择认知语境假设的过程,以实现双方认知语境假设或信息的趋同,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说话人所传递的话语信息与听话人理解结果之间的最大相似性。为了引导听话人的话语理解,为信息处理提供认知方向,从而实现对话语理解的语用制约,说话人会利用某些语言手段,如使用话语联系语或话语标记语等暗示相关语境和主体语境,以减少听话人话语理解时所付出的努力,使之更容易寻找话语的关联性,取得言语交际的成功。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有一点毋容置疑:文化语境对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对语言功能的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却被忽略了。外语学习者对英美文学越来越不重视。其结果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使用者的语言文化功底欠缺,说出来的话就跟小学生说的话一样,也只能听懂小学生说的话。因此,外语学习者要做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游刃有余,必须树立正确的文化语境观。

参考文献:

[1]Levineon, S. C. Pragmatics [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Mey, J. L. Pragmatics: An Introduction[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3]Saeed, J. I. Semantic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4]白解红.语境与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4).

[5]胡壮麟.语境研究的多元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7,(3).

[6]李行亮、钟守满.语义结构和文化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7).

[7]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