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交际范文10篇

时间:2023-04-10 14:09:10

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范文篇1

[关键词]唠叨言语;面子保全论;礼貌补救策略

Abstract:BasedonBrownandLevinson’sFace-savingTheory,thisarticlediscussesthespeechactofnagging.Thenaggeroftenthreatensthehearer’spositiveandnegativeface,whichannoysthehearerandretardstheprogressofcommunication.Theauthor,inthispaper,pointsoutthattakingrightremedialmeasureisimportantformaintaining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parentsandchildren,teachersandstudentsets.

Keywords:naggingwords;face-savingtheory;remedialmeasure

1关于唠叨言语

语言是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的手段,是人们实现社会交际的工具。语言运用于社会活动的不同领域就产生了不同类型的言语活动[1],如采访、演讲、谈判、法庭辩论、聊天、唠叨等。唠叨是指说话人希望他人改变态度甚至行为而说话繁复,没完没了,是一种特殊的言语交际活动。唠叨通常发生在社会距离较近的人之间,如家庭成员之间、师生之间、室友之间等。例如母亲、老师或妻子等希望对方(子女、学生或丈夫)去做某事而没有得到回应,不停地通过言语活动来提出要求、命令甚至是警告等,或者对听者的言行进行批评、指责、侮辱等。有媒体报道,天津市妇联儿童部从千余名儿童心理问卷调查中得出结论:九成以上的孩子认为母亲“太唠叨”[2]。在现实生活中因唠叨而产生的师生矛盾和夫妻矛盾也不在少数。也就是说,唠叨并不受欢迎,是失败的言语交际。唠叨为何那么令人反感,甚至会导致交际失败呢?下面笔者将运用语用学中的面子保全理论对唠叨言语进行分析研究。

2Brown&Levinson的面子保全论

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理论通常称为“面子保全理论”(Face-savingTheory)。“面子保全论”首先设定参加交际活动的人都是典型人。典型人是“一个具有面子需求的理性人”,这种典型人具有两种特殊的品质:面子(face)和理性(rationality)。典型人所具有的面子即每一个社会成员意欲为自己争得的那种在公众中的“个人形象”。他们把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face)两类[3]。消极面子是指不希望别人强加于自己,自己的行为不受别人的干涉,阻碍。积极面子则是指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喜爱。威胁听话人消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干涉了听话人行动自由的那些言语行为,如命令、请求、提醒、建议、劝告、威胁和警告等。威胁听话人积极面子需求的言语行为是指说话人表明他不关心听话人的感情、需求等,如表示不赞同、批评、蔑视、抱怨、指责、侮辱、反驳等。其“理性”是指在特定情景下典型人所具有的推理、判断能力和为达到既定交际目的而选择、采用最佳策略的能力。

Brown和Levinson认为许多言语行为本质上是威胁面子的,礼貌则是指说话者采取某种语言策略以减轻某些交际行为给听者面子带来的威胁,从而顺利达到交际目的,即礼貌具有策略性。Brown和Levinson还提出5种礼貌补救策略,分别为:(1)不使用补救策略、赤裸裸地公开施行面子威胁行为;(2)积极礼貌策略;(3)消极礼貌策略;(4)非公开地施行面子威胁行为;(5)不施行面子威胁行为[4]。

3面子保全论视角下的唠叨言语

3.1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

母亲、妻子、老师等唠叨者坚信自己对某些问题认识正确,因此如果出现不符合自己认知的事情,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为了消除这种认知失调,他们通常会选取这样一种策略:通过言语活动影响对方的思想,改变他的行为。唠叨者往往首先对听者的行为作出负面评价,其言语行为通常表现为不赞同、批评、抱怨、指责等等。这样一来,听者的积极面子需求受到威胁,听者出于本能就会尽力挽救自己的积极面子,采取与说者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使说者的预期目的难以实现,从而导致言语交际失败。

例1妻子:“懒死了。吃了饭怎么不去洗碗啊?”

丈夫:“等会儿吧”

妻子:“看你,多浪费洗洁精。那几个碗一勺洗洁精就够了”

丈夫:“多半勺又咋啦?”

妻子:“你看看你,那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你该这样……”

丈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丈夫甩手而去)

例1中妻子有3句话直接威胁到丈夫的面子。其中贬义词如“懒死了”、“多浪费”对丈夫的负面评价严重威胁到了丈夫的积极面子,丈夫每一次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需求都做了消极对抗。妻子最后一句话“碗洗得跟没洗一个样”使丈夫终于忍无可忍,爆发了心中的怒火“你能不能不啰嗦?要不然你来洗吧”,使他们的言语交际冲突达到了高潮。当然,丈夫的言语也使妻子的面子受到威胁,这次言语交际显然没有达到妻子的预期目的,反而使得夫妻关系紧张。

3.2唠叨言语威胁听者的消极面子需求

唠叨言语一般都是父母、老师等说话者要求听者做某事,但没有得到回应,再重复提醒、劝告、威胁和警告等或表达对听者强烈的负面情绪,如憎恨、发怒等。

例2(1)“你的数学卷子呢?”

(2)“在这儿,92.5分”

(3)“怎么才考这么点分呢?跟上次差整整三分呀!”

(4)“这回题目很难啊,班上最高分才95”

(5)“我看你是发高烧,头脑发热吧。今天给我做30道口算和笔算,错一道罚10道,口算错一道罚15道题。”

(6)“喂!墨水不能打太多,多了会漏墨的。”

(7)“知道了”

(8)“书写要工整,少打黑疤疤!”

(9)“妈妈,求求你别说了!”[5]

此例中母亲的话语属于典型的唠叨言语,它既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也威胁到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在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母亲认为女儿数学考试应该取得更高的分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她对女儿实施了要求、命令、提醒等言语行为。这些言语行为不可避免地干涉到了女儿的行动自由,威胁到了听者对消极面子的需求。第(3)句,母亲对女儿的数学成绩进行了否定的评价(这是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第(4)句女儿辩解之后,第(5)句母亲又一次对女儿进行指责(威胁其积极面子需求),然后还用了一个祈使句来命令女儿做30道口算和笔算,这一次威胁到了女儿的消极面子需求。女儿打墨水时,即第(6)句,母亲表面上没有直接命令,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女儿。第(8)句,母亲提醒女儿书写要工整。母亲每一次讲话都直接威胁到女儿的面子需求,没有采取任何补救策略。在母亲的唠叨下,女儿最后极其厌烦地说道“求求你别说了”。可以看出女儿对母亲的言语具有很大的抵触情绪,她即使做了那30道题,也是不乐意的,其交际效果可想而知。

唠叨之所以不受欢迎、令人讨厌,甚至使参与交际的各方之间关系紧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唠叨者在言语使用上对面子威胁行为没有采取合适的补救策略。

4适当运用礼貌补救策略,维护听者面子,提高唠叨言语的可接受性

在Brown&Levinson提出的5种礼貌补救策略中,第一种策略其实就是没有使用补救策略。但是在会话中,如果一方直截了当地向另一方说明自己的意图,不加任何的修饰,就会被认为是没有使用礼貌补救策略。比如例2中,母亲直接指责女儿考试成绩差,并命令女儿做30道题,使女儿的面子受到了损害,例1中妻子对丈夫所用的几个贬义词显然也威胁到了丈夫的面子,她们的言语是不礼貌的,不利于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第五种策略,最具礼貌性,因为说话人不使用任何言语,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对听话者面子的冒犯。但是由于说话者没有说明自己的意图,听话者可能无法理解并得知说话者的意图,从而导致交际的失败。下面笔者着重举例探讨第二、三、四这三个策略。

4.1积极礼貌策略

积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在维护听话人积极面子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与听话人存在某些共同之处,言语中多具有赞赏、赞同等意思。

例3Mum:Susan,you’vegotanewhat?

Daughter:Yes,mum.whatdoyouthinkofmynewhat?

Mum:It’slovely.Butnotmyfavourite.

此例中母亲想对女儿的新帽子表达自己的看法,但是因为自己的看法可能会伤及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引起两人的争执。所以她没有直接作出负面评价,而是用了个小策略:用不带任何情感色彩的句子“you’vegotanewhat”引出话题,从而让女儿主动问母亲对帽子的看法,然后母亲又采用了一个礼貌程度较高的策略,即积极礼貌策略。对女儿的帽子作了“lovely”的称赞性评价之后顺带了一句“Butnotmyfavourite”,隐含着“Actually,yourhatisnotgood”的意思。这位母亲运用礼貌策略,不仅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同时又避免了因不同意见给女儿带来的不愉快,维护了女儿的积极面子需求。

例4Wife:TherewasacallfromABCcompany.

Husband:Really?ButIwonderifIhavebeenemployedbythecompanyoutofthefourcandidates.

Wife:Infact,noneofthefourcandidateshasbeenemployed.[6]

在这个例子中,妻子的目的是告诉丈夫其应聘失败的消息,但考虑到这会威胁丈夫的面子,伤害他的自尊心,因此她没有直接告诉丈夫这个消息。而是用“TherewasacallfromABCcompany”引起丈夫的急切询问,然后适时告诉他四名应聘者都没能被公司录用,一方面含蓄地道出了事实,达到本次言语交际的目的,另一方面也保护了丈夫的积极面子需求,同时又安慰了丈夫。

4.2消极礼貌策略

消极礼貌策略是指说话人通过不干预听话人的行动自由来满足其消极面子需求,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例5Wife:Johntoldmeyouweregoingswimmingthisweekend.

Husband:Yes,darling,wouldyouliketogowithJohn,Mikeandme?

Wife:Iprefertogowithyou.

妻子得知丈夫要与John和Mike周末一起去野餐,由于种种原因她不愿意和John、Mike一起去,但她并没有因为不愿意和John、Mike一起去而向丈夫发出威胁。同样,她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料到丈夫定会邀她同去,然后她抓住时机说出了自己的想法“Iprefertogowithyou”。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妻子在回复中故意省去John和Mike的名字,让丈夫揣摩自己的真实意图,并把决定权交回给丈夫,而没有任何要干涉他行动的意思,这就维护了丈夫的消极面子需求。

4.3非公开威胁面子策略

这种策略的言语行为比较模糊,采用此策略说话人既可避免对听话人潜在面子的损害,同时又会使听话人有可能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其面子补救性比较强。

例6Mum:John,you’relisteningtomusic!

Son:Yes,mum.

Mum:RockandRoll?

Son:Yeah,Ithinkitiswonderful.

Mum:Well,IamafraidIdon’thaveanearforRockandRoll.

母亲不喜欢听摇滚乐,但她没有直接反对儿子,只是说“IamafraidIdon’thaveanearformusic”,这种模糊的话语提供了多种理解的可能性,避免了对儿子潜在面子的损害。一方面,儿子可以理解为母亲是说自己不会欣赏摇滚乐,另一方面,儿子也很容易想到母亲不喜欢听摇滚,自己吵到了母亲,她希望自己关掉或关小音量。在需要对他人的意见作出反应,但又不赞同他的看法的时候,使用一些模糊言语,这种策略既可缩小和他人的分歧,维护听者面子,又不会掩盖住自己的本意。

在上述四个例子中说者为了表达自己在“本质上”可能威胁听者面子的观点,可谓用了心机。她们都是首先用比较中性的言语引出话题(避免使用威胁对方面子的言语),然后在听者谈论此话题时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适当的礼貌补救策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既维护了听者的面子,免去了争执的尴尬,又让听者了解到自己的真实想法。

5结语

虽然在关系较近的人之间说话不用那么礼貌,可以不讲那么多礼节,但是在日常言语交际中适时运用礼貌补救策略,适当维护对方的面子需求,尊重对方,能够减少言语冲突,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直至达到预期目标,这对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等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邵志洪.汉英对比翻译导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313.

[2]请妈妈们少些唠叨好吗?[EB/OL].[2008-08-17]..2007-08-17.

[3]BrownP,LevinsonS.QuestionsandPoliteness:StrategiesinSocialInteraction[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78:56-290.

[4]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230.

言语交际范文篇2

关键词:播音主持;言语交际;情感表达;策略;分析

播音主持是将广播电视内容传达给受众群体的媒介,可谓是广播电视的灵魂所在,一个优秀的播音主持,能够让新闻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让整个节目更具有生命力。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节目受到冲击,出现了收视率下降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节目必须提升创编质量,重新抢夺收视市场[1]。对于播音主持而言,要想站稳这个位置,并且为节目收视率的提升做出贡献,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强化自身的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借助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提升内容表达的专业性,充分调动受众的情感,增强节目与受众的互动性。

一、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在播音主持工作中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营造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是衡量播音主持人专业素养的一个关键性指标。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员或主持人借助语言来向节目受众群体传达信息,传递情感,并且将节目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念传播出去,营造出积极正面的舆论环境,借助节目来引导受众群体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观念。也就是说,播音主持的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将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教育效果和引导价值,在这方面能力较强的播音主持,往往能够更好地完成这项任务,深化节目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意义。(二)有利于增强节目播出效果。播音主持良好的语言交际以及情感表达能力,能够让节目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吸引受众的注意,打造出别具特色的品牌节目,增强节目的播出效果。一个受到大众喜爱的广播电视节目,往往有着一个很好的主持人,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中的主持人董卿,端庄娴静,博学谦逊,很好地展示了节目的文化内涵,让受众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长河中徜徉;比如说《快乐大本营》中的主持人何炅、谢娜,诙谐幽默,一唱一和之间,能够很好地带动观众的情绪,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受,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综艺节目[2]。一个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它最后呈现的效果与播音主持人息息相关,如若主持人缺乏良好的语言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照本宣科念稿,整个节目将变得空洞乏味,了无生趣,难以令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节目也对受众产生吸引力和影响力。

二、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不足之处

(一)文化知识素养相对欠缺。学无止境,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播音员和主持人在播音主持工作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映射了播音主持人在文化知识素养上稍显欠缺的问题。广播电视节目是公众性质的节目,播音主持人的一言一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如若由于自身文化素养上的不足,导致播音主持工作中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很容易被受众群体识破,影响到节目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影响到节目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可能对节目效果造成毁灭性打击。播音主持人在文化知识素养上的要求是极高的,如若在节目中出现了一些错误,事后都需真诚道歉,恳请观众原谅。(二)存在口音问题。标准的普通话是一个播音主持人的基本素养,但是,有些地方电视台的播音员或主持人,其实还是存在不同程度口音问题的。一方面,是地方电视台为了照顾当地受众群体的语言习惯,在节目策划时,特地使用方言作为节目的语言,来拉近节目与当地居民的距离,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广播电视节目;另一方面,是地方电视台在播音主持人选拔上,没有中央电视台那么严格,所以主持人的普通话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在播音主持工作中可能出现普通话、方言混用的情况。播音主持人的口音问题,会影响到节目的受众群体及推广度,电视台可根据实际需求,做出整改,如若要打造具有当地语言特色的节目,可以创编当地方言节目,如若要想打造全国性的标准化的广播电视节目,还是应该加强对于播音主持人普通话等级的要求[3]。(三)情感表达能力不足。部分播音员或主持人,在进行播音工作中,由于情感表达能力不足,全程“朗读手稿”,毫无情感,听之索然无趣。部分播音主持人,在工作中,过于看重语言表达技巧,却忽略了情感表达技巧,没办法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其中,一味地使用基本语言表达技巧传播节目内容,使得节目毫无情感内涵,苍白无力,无法激发受众群体在情感上的共鸣。还有一部分播音主持人,则出现了与之相反的情况,过分注重情感表达,使用夸张的语言、表情乃至于肢体动作,显得刻意做作,不仅无法激发受众群体的情感共鸣,而且可能会让受众觉得很尴尬,令人反感,失去了广播电视节目应有的专业性和严谨性。

三、播音主持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增强的策略

(一)规范语言以及语言的运用。标准的普通话,是一个播音员或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在我国,《新闻联播》的主持人在普通话上的要求应该是最高的,这个节目的播音主持人,比如说赵忠祥、邢质斌、罗京、李瑞英、郎永淳、康辉、海霞等,个个都是优秀的播音主持工作者,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朴实亲切,明朗生动,是当代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学习的典范。现阶段,播音主持工作对于播音员以及主持人在语言的标准性、规范性上有着严格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普通话语法标准遣词造句,且读音准确,语言逻辑正确,能够被受众群体理解。在这个基本要求上,其实,当代播音主持风格变得越来越多元化,有些风格偏向严谨求真,比如说新闻节目,有些风格偏向风趣愉快,比如说综艺节目,让众多风格的播音主持人,都能够找到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不过,无论是何种风格,何种播音方式,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内容的正面性,是最基本的要求,播音主持人应该将自己所知的真实的、正面的信息告知大众,并引导受众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思考,营造正面积极的舆论环境,不得依靠自己的公众影响力,发表一些煽动性、偏向性的负面言论。(二)注重语言运用的技巧。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节目数量爆发式增长,要想吸引受众,激发群众对于节目的兴趣,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能够根据节目内容,采用恰当的语言技巧,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一时吸引受众群体的,有可能是主持人的外貌、声音,但是留下受众群体的,必然是良好的收听体验,深刻的节目内涵,而这,恰恰是播音主持人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体现。播音主持是一个竞争激烈的行业,要想成为行业领先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合理恰当的语言,让节目变得更为严谨、积极、正面。前段时间,《新闻联播》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下饭神剧”,其中一些巧妙的用词,比如说“令人喷饭”“搅屎棍”“怨妇心态”“满嘴跑火车”“选择性色盲”“奉陪到底”,让大家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新闻联播,正如主持人康辉在《主播说联播》节目中所说的“该高大上绝不低姿态,该接地气绝不端架子”,获得了广大网友的好评。(三)合理运用情感。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播音员、主持人如若能够投入自身的情感,能够让整个节目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有内涵。这要求播音主持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不断积累,把控好受众群体情感的变化,做好引导者的职责,用自己的声音调动受众群体的情感,引发其思考,与其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充分发挥广播电视节目的正面导线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播音员及主持人应该把握好情感表达的度,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引起受众群体的反感甚至是抨击,影响到其收听体验,从而影响到节目的形象。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编制要求发生了变化,随着新时代新媒体的变化,播音主持应该逐步调整播音艺术形式及内容,以满足现阶段人们的信息接收需求,从而提升节目的收视率和覆盖率。播音主持人连接广播电视节目与广大受众群体的桥梁,借助于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播音主持人可以让整个节目变得更为生动形象,将自己的情感代入工作中,于生活中挖掘艺术因素,深入广播电视节目内涵,能够更好地激发受众的情感,唤起广大受众群体的共鸣,成为节目的忠实粉丝,提升节目收视率。这对于播音主持人而言,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有足够强的言语交际与情感表达能力,方可胜任。

参考文献:

[1]崔晓峰.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语言的创新路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9(14):143-144.

[2]付彬.多角色播音主持中播音员主持人应具有的应变能力[J].西部广播电视,2019(16):141-142.

言语交际范文篇3

本学年,我围绕“走进大自然”这一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综合性活动,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现以“春暖花开”系列活动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的。活动大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到校外找春天,回校后与同桌、朋友交流观察所得,并以书信的形式与亲人、朋友共享找“春”之乐。

第二、带盆花进教室,向同学介绍所带花卉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并以“自述”的形式写一段话,制作成花卉标签。

第三、同学间互相赏花,在画画、写写中抒发热爱之情。

第四、筹备“花卉展”,学生们出海报,发邀请函,设计“花卉”头饰,练习做讲解员。

第五、举办展览会,台州晚报的小记者对部分家长、老师进行采访。

在本次活动中,我一共安排了五次口语交际训练。

1、交流观察所得

到小区内、公园里寻找春天,孩子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我们看到小草从地底下钻出来了,有些常绿的树长出了树叶,斑斑点点的,远看像开了一簇簇小花。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本班学生平时编惯了故事,回来后把看到的都编成有趣的故事了。有些同学说:“我看到迎春花从头发上摘下一朵小黄花,送给小金鱼说:‘金鱼妹妹,我的花送给你当帽子吧!’”有些同学说:“小水珠在花瓣上玩耍,一不小心滚落下来。小草尝了一口,说:‘多甜的雨水呀!’”……孩子们越讲越起劲,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在这里,观察与想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这是成功的口语交际所要具备的言语素质之一。

2、介绍花卉及其习性

把自己喜欢的花带进教室,无须老师组织,孩子们已经在互相介绍自己的花卉名称了。有些同学给项笑尘的虎刺多浇了两次水,项笑尘就不同意了,说:“我的花不喜欢喝水,它要过一星期才能浇一次水,你不懂别乱浇水。”有些同学说:“不要把我的花拿去晒太阳,他喜欢生活在阴凉的地方。”我想:这样下去,孩子们可要闹矛盾了。于是我说:“为了以后我们的花能幸福地生活在二(2)班,我们还是请这些‘花’上来做一番自我介绍吧。”我指名一位学生上来,把她的花也捧到讲台上。“你要先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然后你可以夸夸自己的美貌,最后你还要让大家知道你的脾气怎么样,好吗?”开始,我请了几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上台做示范,之后其他学生也相机模仿,“花卉的自述”妙趣横生:

我的名字叫吊兰。你瞧,我有长长的绿辫子,多漂亮呀!可我不喜欢晒太阳,我喜欢在家里睡懒觉。我喝水的时候,要一次喝个饱。这样,三四天都不用喝了。下雨的时候,请把我端到外面,让我洗洗澡。

我的名字叫四季海棠。你瞧,我们一小朵一小朵地开满枝头,多像一粒粒红宝石呀,又像满天的星星洒落人间。有一次,我来到大海边。我在想:“大海”这个名字中也有“海”字,他会不会是我的爸爸呢?后来,大海告诉我,两个人的名字中有同一个字,并不一定都是亲人。我又增长许多知识。

在诙谐幽默中传递知识――这是成功的口语交际所要具备的言语素质之二。

3、邀请老师和家长

为办花展,我指导学生做了邀请函,并派学生到每个办公室去送邀请信。为此,我特地对他们进行了文明举止、礼貌言谈的训练。在口语交际中,真诚最能打动人。

4、当讲解员

在“花卉展览”上,学生们所面对的已不是自己班级的同学,而是许多家长(包括自己的爸爸、妈妈)、学校里的老师及别班同学,说错台词,脸红心跳,都非常正常。在这里更重要的是学生获得了一次经验,也许一生都会受用非浅。为了使观者更加入情入境,我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各种“花卉头饰”,选择合适的服装,配上合适的动作。别不信,成功的口语交际有时也非常需要“包装”。

5、小记者采访

在展览会上,我们班的《台州晚报》小记者对参观者进行了采访,小记者们最关心的问题是:他们认为我们班的花好看吗?这次展览搞得怎么样?同学们的表现好不好等等。他们用焦急的神情等待着被采访者的回答。最后,我认为“成功的口语交际”还应该是这样的的――保持沉默,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还相机安排了交际作文的训练。

1、写信

随着电信网络的高度发展,传递信息的方式早已由“鸿雁传书”代之以电话、电子邮件等高科技产物。但我认为写信仍是一种传递情感、表达亲情友情的绝佳方式,特别是当老一辈人(你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你的爸爸妈妈,手棒孩子亲笔写的信,读着那童稚的语言(假如还配上画的话),那一种欣慰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在沟通情感的过程中还练了文笔,何乐而不为呢?

2、做标签

口头语言是即兴的,难免会出现反复、表达不准确、累赘等现象,书写则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加以修改、增删,使语言更加流畅易懂,更加精练。另外,我还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做出不同形状的标签(略)

3、写海报,发邀请函(略)

一切准备就绪,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家知道这个消息呢?我又指导学生写“海报”摆放在学校大厅门口,告诉全校师生于何时、何地举办花卉展览:

另外,为了表示尊敬,又指导学生写邀请函,每个办公室发过去,并邀请自己的家长也前来参观:(略)

言语交际范文篇4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大学英语课堂重要性应用

AbstractNonverbalcommunicationplaysacommandingroleasameansofcommunication.TheeffectofEnglishclassisfirmlyconnectedwiththeuseofnonverbalcommunication.IncollegeEnglishclassteaching,ifwecanusenonverbalbehaviorproperly,itwillbeabletoincreaseinformationforthestudentsandimprovetheirinterestsinlearning.Throughtheintroductionandthefunctionsofthenonverbalcommunication,thearticlepointsoutitsimportanceofnonverbalcommunicationandtheapplicationofitincollegeEnglishclassteaching.

KeywordsnonverbalcommunicationcollegeEnglishclassimportanceapplication

英语教学是一门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表达形式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习和努力掌握这种交际在课堂中的运用,进一步为教学服务。

一、非言语交际的定义和分类

非言语交际有狭义与广义的不同理解。广义的非言语交际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出没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他装饰等,除言语交际以外的所有交际行为。关于狭义的非言语交际,林惠祥先生指出非言语形式"总括于最广义的’语言’之下."人们为求得思想交际的准确性,需要选择可以传递意思的语言和非言语行为.我们常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就是指在言语与非言语行为结合在一起时,非言语行为能准确反映出话语的真正思想感情。在大学英语课堂上,非言语交际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信息载体,传递了师生交际活动的绝大部分信息。Cooper对非言语交际的分类是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亲吻和拥抱、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等,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交际信息。2)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语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3)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饰、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4)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

二、非言语交际的应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非言语交际的存在是对有声教学的积极配合和补充,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首先,非言语交际的信息传递量大,在某一交往过程中,不少于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其次非言语交际对学生期待心理和接受效率有着深刻影响,因为非语言交际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丰富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再者,非言语交际的适当运用,可以拓宽作品审美途径,达到课堂的静态美与动态美互生互长的奇妙境界。英语课是一门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表达形式非常丰富,而且运用频率也很高,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三、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非言语交际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抓好非言语交际:

1、利用身势语言,吸引学生注意。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最重要的身势是站立。教师笔直地站在学生面前,就有了无声的指令和无形的威仪。但是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适当地走动,兼顾师生间、生生间的多边交往;必要时还应让学生围坐成半圆形,教师从讲台走到学生圈内参与学生的讨论,这比只是稳立或稳坐在讲台前更能提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也可以用一些象征性的身姿表示自己的思想情绪,具体地说就是用全身的短暂动作来表示自己的好恶,让学生通过教师的举动读出其中的要求、喜爱、关心、信任和评价。教师的身势和姿态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因而教师要做到站姿端庄、大方、精神饱满。

2、利用手势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在英语教学中,手势行为的积极作用非常明显。教师在使用手势语时,要目的明确,克服随意性。手势语的运用要简洁、明快、大方、适度,不要繁杂、生硬、造作。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生的词汇量相对有限,听力理解较弱,老师讲解时如果借助一定的手势,就完全能够克服两种语言之间的障碍。手势是无声的语言。提问学生时,用手势给学生的回答予以暗示、提醒和点拨,对启发学生回答似懂非懂的问题特别有效。给学生以暗中点拨,让学生不觉难堪、扫面子,可以减轻学生的压抑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在需要突出某个语言重点时,教师一个手势留给学生的记忆也许比多次重复的语言影响更远更深。

3、利用目光语言,掌握学生心理。眼神可以传递信息,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教师在课堂上授课,不能老搭拉着眼皮,以免感染学生提不起精神,昏昏欲睡;不能眼神长时间地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以免使被注视的对象心慌意乱,不知所措;也不能东张西望,目视天花板或地面,使学生以为你心绪不宁,分散听课的注意力。而应当在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使自己的眉目语与学生的人体语言畅快地保持“对话”,将课堂上每时每刻全体学生的心理活动反映和每一个学生受课过程中的情绪变化“尽收眼底”,了如指掌。教师还要以自己的眉目语调动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随时打破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沉闷气氛,保持课堂氛围的活跃。

综上所观,非言语交际手段的辅助,可以帮助大学英语老师减少课堂赘语,简化讲解,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教师和教材,从而也使学生更加准确的掌握语言。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以及听、说、读、写能力都非常有利,在教育、教学上有很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all,Edward.TheSilentLanguage[M].OxfordUniversity,1969

2.熊金才.非言语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言语交际范文篇5

一、积弊深重的阅读教学呼唤对话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强调知识技能本位: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在为数不少的阅读教学中,把理解教材当作目的和中心,教师把有血有肉的教材分解成了一个个了无生气的知识点教给学生,孤立地进行词语积累、语法分析和修辞训练,或者一味地搞灌输式的“机械的发声训练”,而“忘记”了文本的“精神”层面。学生主要依靠做大量的机械练习来学教材,师生成了教材的奴隶。这样的阅读教学,不仅必然造成阅读教学的人文内涵的失落,学生语言素养的发展也必然大打折扣。

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总是顺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路线”推进。教师往往从教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讲课追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课堂俨然成了教师展示教学技巧的舞台,而很少考虑到学生是否有效参与,参与面如何?课堂上即使有参与,往往也只是几个尖子学生在唱戏,其余学生当观众,课堂中缺少广泛的、多向的交流,大多数学生被忽视,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个性得不到发展。

阅读主体缺失:教师或以自己的心得强加于学生,或用教参的答案固定了教学的方向,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或强调阅读技法,而忽视个体的情感体验;或以群体阅读代替个性阅读;或以作者的感受来人为提升学生的领悟。这种不从接受者的角度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造成了主体错位,使学生认为阅读就是应付教师的提问,就是琢磨作品的答案,而与自己无关,以致迷失了自己。

二、阅读教学应当成为对话

(一)阅读的本真意义在于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文本,是一定的符号系统,另一方面,它作为理解的真正对象,是一定的意义,即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阅读的本质就是通过符号系统把握文本的意义,而决不是读文字本身。然而,读者对文本意义的把握,并非只是一个简单地提取和被动地单向接受的过程,而是基于自己的“前理解”(主要是语感和文化、精神方面的“内存”),在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延伸过程中,在与作者之心的沟通、交流、碰撞过程中,由读者自己生成的。在阅读中,作者求之以知音,读者求之以会意,双方同时臻于一个新的境界,即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所说的“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因此,阅读的本质,就是读者通过文本与古今中外的作者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同时代的其他人乃至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进行对话,通过文本与历史和未来对话。读者是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通过与作者精神世界的观照,构建和丰富起自己的精神王国。

(二)文本也是主体。解释学认为,文本,就物质形式上讲,它是我们阅读教学中理解的客体,但这个客体不同于认识论中认识的客体——在认识论的客体中,人们要认识的是其本身的属性和运动规律。然而要理解的文本,其本质是人赋予的意义。因此,我们对文本的理解,实际上是通过文本的物质符号系统这个中介与物质符号系统背后的作者进行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阅读文本,实际上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作为文本作者的主体,有其特殊性,这特殊性表现在他不是“现场主体”,而是隐蔽的或者说没有出场的主体,它可能与我们同一时代但不同空间,也可能与我们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因而这个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是无法言说的,是出于沉默状态的。然而,文本主体之所以是主体,不仅仅是因为它也是一个精神承载者,而且它仍然参与了我们的对话与交流,引导着、影响着、制约着我们的理解。其引导、影响、制约的中介便是其作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或者我们只能这样理解而不能那样理解,除了理解者自身的因素外,还取决于作品。把握这一点特别重要。过去我们之所以对课文进行随心所欲的错误理解,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忽视了文本背后那另一个主体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因为有了这个隐蔽主体,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便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

(三)学生的阅读是能动的。“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接受理论告诉我们,面对文本,读者的地位和作用与作者相当,二者均为作品创造的积极参与者,读者,决不只是对文本的被动接受者。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过程,实际是读者动态地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读者参与创作的水平和结果是由其"期待视野"的不同而决定的。正如王夫之《船山遗书》所言:“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尊重学生个体独特的阅读体验。教师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是什么。

因此,《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过程,具体包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四重对话的交织。阅读教学的目的也可以说主要是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实践,学习如何与文本对话,从而培养起与文本对话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兴趣,指点如何与文本对话的门径,帮助克服在对话中遇到的困难。

三、作为对话的阅读教学

作为对话的阅读教学,具备以下特征:

——它应是民主的、平等的教学。民主、平等是对话教学中的第—法则。因为对话的现代意义不仅仅是狭隘的语言交谈,而且是师生双方各自向对方敞开心灵并彼此悦纳。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师生之间应成为“伙伴”,对话的伙伴。这样的师生关系,真正地具有人性,它自身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

——它应是沟通的、合作的教学。“教学,是拥有教学理论素养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文化”。坚持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法则,教和学双方必然会走向积极的沟通与合作。在教和学双方的沟通与合作中,对话的精神才得以体现。成功的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必然存在着情感和思维上高质量的对话。

——它应是互动的、交往的教学。有沟通和合作,必然会有互动与交往。互动和交往是在沟通、合作基础上的进—步的行为。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在互动过程中,实现着多种视界的对话、沟通、汇聚、融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各自的认识偏见得以克服,并产生新的视界,让真理的探求不断增加新的可能性。

——它应是是创造的、生成的教学。对话性教学,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而具有重新建构意义、生成意义的特征。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就教学内容进行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在合作的氛围中,各自生成或建构了自己的认识与知识,与传话式的教学相比教,整个教学过程是充满创造色彩的。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还是知识的“发生器”。

基于以上特点,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对话的阅读教学与传统的阅读教学之间的存异:第一,传统教学重学生的接受,对话教学重学生的感悟;其次,传统教学重的是训练,对话教学重的是实践;第三,传统教学只重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对话教学也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的动机、意向、态度;第四,传统观念重结果轻过程,对话教学既重结果更重过程。

五、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

(一)积极培养对话意识。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氛围中,富有活力和创造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对话的原始意义是交谈。但并非任何交谈都是对话。对话过程本质上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如果没有这种对话意识,没有这种渴望,即使有再华丽的辞藻,再优美的句子,都不是对话;而有了这种对话意识,即使言辞上再激烈,甚至是针锋相对的争辩,也是对话,而且还可能是更高级的对话;甚至,只要有了这种对话意识,人们相互之间默默无言的相对也是对话。正如人们所说的,没有对话意识的问答,就像一个只有骨肉而无灵魂的僵尸,绝非真正的对话。”

(二)善于创设对话情境。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比如:1.创设课文情境。利用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对话的欲望。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比如南湖一小刘全老师教学《“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伊始,便让学生看题目,想问题。学生抓住课题是人物的一句话这一特点纷纷质疑:这话是谁对谁说的?“这条鱼”是什么鱼?为什么让他“必须”放掉?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的阅读期待,诱发了学生和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对话的渴望。有时,教师也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一位老师教学《太阳》一课,教师讲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小时候从报纸上得知苏联宇航员登上了月球,于是,立志长大了要登上太阳。这时,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趁机问学生为什么笑,再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与文本对话,深入地了解太阳的特点。3.创设活动情境。于永正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饿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的检查汇报学习的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是对话。像“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三)善于把握和丰富学生的“前理解”。在备课时,有的教师常常更多地只考虑自己如何把握文本的思想内容、写作特色,而忽略了学生认知水平。这种情况,实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前理解”取代了学生的“前理解”。“前理解”正是理解之所以成为可能的重要条件之一。因为没有“前理解”就不可能有理解,恰如一个出于纯生物状态的婴儿是不可能有什么理解的;“前理解”构成了理解者的视野,一个人能够理解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恰恰取决于其“前理解”。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防止自己的“先入之见”甚至“个人偏见”对学生阅读的干扰,这就首先要组织学生独立阅读,并且静听学生。此其一。第二,教师应尽可能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前理解”只有在不断“理解”中才得以增强。第三,阅读教学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听听各种不同的“前理解”,以扩大自己的“前理解”。对任何一个文本,不同的“前理解”都只能从某一个“窗口”看到文本的一道“风景”,而不同“前理解”视觉的交叉,则使我们可以借助别人的眼睛看到更多的“风景”。

言语交际范文篇6

关键词:非言语交际;英语教学;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人类的交际行为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长期以来,言语交际的研究一直倍受人们的青睐,而非言语交际的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内传统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言语本身,强调语音、语法、词汇、句型的练习和掌握;对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也主要集中在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上,忽略了对非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能传递言语交际难以表达的事物、意念和情感,起到支持、修饰或否定言语行为的作用(Samovaretal.,2000)。Birdwhistell(1970)通过对同一文化的人在对话中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比较发现:言语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的30%左右,70%为非言语交际。同时,绝大多数研究专家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言语行为,其他是通过非语言行为传递的;心理学家Mehrabian(1971)认为人们在表达情感和态度时,言语只占交际行为的7%,而声调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所传递的信息多达93%。可见非言语交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英语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非语言交际有效地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定会促进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更佳效果。

一非言语交际的概述

1非语言交际的定义

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颇多。杨全良(1990)认为:所谓非言语交际,就是通过使用不属于言语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言语交际的形式很多,不像言语交际那样只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它包括除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触摸行为、声音暗示、穿着打扮和其它装饰等,甚至没有表情的表情、没有动作的动作,都是非语言交际的有效途径。Samovar(2000)等人将非言语交际定义为“在交际的环境中人为的和环境产生的对于传播者或受传者含有潜在信息的所有的刺激”,因此它包括了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为的或由环境所产生的刺激,如:表情、手势、身势、触摸、界域、服饰、副语言、时间、场景等;同时,李杰群(2002)也认为,非语言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动作、语调、气温、颜色、气味、器物、服饰、时间、空间等多种手段,其中与人体有关的表情、动作等又称为人体语言或体态语。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是一项涵盖范围极广、内容颇丰的跨学科学术研究,除言语交际之外有助于交流的任何利用行为举止、表情、外部环境的交际我们都可称为非言语交际。

2类型

非言语交际的涵盖范围很广,纷繁的分类方法随之产生。毕继万(1999)将非言语交际分为四大类型:(1)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如握手、微笑、体触、女士优先的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如头部、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手部、腿部动作等等)。(2)副语言,又称类语言或伴随语言,主要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非语义声音(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非发音器官非语言声音)。(3)客体语,包括化妆品、修饰物、服装、衣饰、家具及其他耐用和非耐用物品。(4)环境语,研究的是人们为自己所创造的环境对交际的影响,而不是自然环境的作用。环境语包括时间、空间信息(如拥挤、近体距离、领地观念、空间取向、座位安排等)、颜色、声音、灯光、标识、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等。

3作用

非言语交际通常与言语交际结合进行,大体上起到重复、补充、替代、调节、否定的作用(Samovar,2000)。作为言语范畴外的一切表现形式,非言语交际不仅能产生听觉方面的效果,更能产生视觉、感觉、触觉等效果。同时,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能够传达出言语交际不能表达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态度等重要信息,能增强语言交际的效果。在有些时候,非言语交际较之言语交际更能表达人的潜在意识和真实情感。

二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Patrick(1988)指出教师授课时的信息88%由非言语渠道传递,只有12%是由言语交际传递的。而英语课堂又是一个传授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交流场所,教师会运用大量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以保证学生对英语言语知识的切实掌握。所以,作为一名外语传授者,英语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言语交际能力,更应该有扎实的非言语交际功底。因为合理正确地将非言语行为运用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英语教师也能通过师生互动性极强的英语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不仅使学生获得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能切实提高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

2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体态语

体态语,又称手势语,身势语,身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它是指人用人体某一部分的形态变化来表达情感的一种辅助性言语表达方式,是一种没有声音伴随的语言,且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对言语行为起着支持、修饰、否定甚至直接替代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具有丰富体态语展示的英语课堂上中,如果能恰如其分地将其运用到英语教学中,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面部表情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具有适时的面部表情,如经常以微笑面对学生会给学生亲切感,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学生也会对教师的教学进行默契的配合,从而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反之,如果教师一味刻意地保持严肃之态,学生势必会感到压抑,课堂气氛也就会死气沉沉,而这对于语言的教学是极其不利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用来交流的,师生之间如果没有融洽的教学气氛,整个课堂也就是机械的教与学,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就没法实现。如有的学生性格内项,往往迫于羞怯而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即使遇到会的问题也常常保持沉默,这时,教师如能微笑并点头示意定能增加此类学生的自信,不仅能很好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b)眼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自然、得体的眼神交际手段,因为眼神的表义功能极为丰富细腻,将其与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密切结合,可充分发挥其传情达意的功能。所以师生之间应适时保持恰当的眼神交流,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盯着天花板或死盯教案照本宣科,而应有意识地用眼神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师获得及时全面的课堂教学信息反馈,有助于教师对整个课堂教学的掌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c)手势

手势在体态语中占有重要的比例,手势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解读对方的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手势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助于描述和强调教学活动,使言语表达更有力、更形象、更生动。如在教学生认识he和she这两个虽然拼写简单但广大中国学生却经常出现口误和笔误的单词时,就可以边教学生发[hi:]时,同时用手指着班里的男生,同样发音[∫i:]时,用手势指向班里的女生,这样比起单纯的记忆[hi:]—‘他’、[∫i:]—‘她’形象好记多了。(2)副语言

副语言指的是言语的非词语方面,即声音的音质、音量、音调、语速、语调以及会话中发出的一些非语言的声音等,虽然它属于言语表达的一部分,但并非指言语本身,因而常被用来辅助语言的表达,通过说话人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轻重缓急、高低强弱就可以判断说话人的感情和态度。所以优秀的英语教师应该将高超的语言能力与完美的副语言能力相结合,不仅要保持适当的音量、适中的语速、恰当的沉默和话语停顿,而且要运用适时的升降调、抑扬顿挫的语调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领会。

(3)客体语

客体语,又称物体语,是非语言交际的另一种形式,主要指着装、修饰物等各种不同教学手段所体现或传递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并且要很好地利用诸如板书、图表等客观教学手段以促进教学顺利的进行。

(a)服饰与仪表

教师的服饰与仪表,作为教学艺术的一部分,能直接反映教师的精神面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收到良好的效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整洁适体的服饰能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感染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的服饰仪表不得体,则会失去学生的尊重,教学效果自然不会令人满意。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随时注意自己的服饰与仪表,给学生以为人师表的形象。

(b)客观教学手段

客观教学手段作为外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的重要手段是不容忽视的。善于利用板书、图表、直观教具等客观教学手段能有效增进教学效果。适当的板书、图表等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系统性,可以使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一目了然,可以减轻学生的语言障碍,从而有助于学生对另一种语言的掌握。比如在学英语单词dinosaur(恐龙)时,可根据其音标[′dains:]将其分解为如下图示[dai](die—‘死’)→[n](no—‘不’)→[s:](saw—‘看见’)意即这个动物‘已经灭绝了,现在看不见了’将其联想为‘恐龙’,这样就可以将“恐龙”这个比较难记的单词让学生轻松掌握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利用实物、图片、幻灯片、多媒体等直观教具来传递言语知识,这样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使课本内容形象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教学效果。

(4)环境语

从非言语交际角度讲,环境指的是文化本身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环境,而不是自然环境。根据英语教学的特点,本文着重对空间信息的概念进行阐述。空间信息是指交际者用空间距离传递信息,即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处理相互之间空间距离的方式。合理利用空间语可以加强交际的效果,有时还会超过言语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室的空间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师生之间的关系。所以,教师不应总是站在讲台后面而是应该适时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与学生的交流;同时,在信息交流极其频繁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也应采取新颖的空间形式代替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空间模式。比如传统式的座位安排是将桌椅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教室里面,这样便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掌控,而这样却经常导致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将传统式的桌椅排列改变成有利于教学的排列模式,比如在讨论某一话题时,可将座位按半圆形、方块形、或让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平等地参与课堂学习,从而增强学生进行语言交流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补充形式,非言语交际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表现形式繁多的重要交际手段,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将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结合必定能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作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精通言语表达的交际方式,有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真正的非言语交际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非言语行为具有社会性(关世杰,1995),而社会性是指有一些非言语行为是人们后天学得的,是由某一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同享有的,因此,它已成为该群体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行为也就带有了各自的文化特征。所以教师在课堂上的非言语交际行为要遵循英语文化背景,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对学生输入英语文化背景下的非言语交际信息,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异域文化的真正乐趣,使其既具备运用英语的言语交际能力,又具备非言语交际能力,从而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Birdwhistell,R.S.KinesicsandContext[M]Philadelphia:UniversityofPennsylvaniaPress,1970

[2]Mehrabian,A.SilentMessages[M]Belmont,California: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1971

[3]PatrickW.M.NonverbalCommunication(3rdEdition)[M]USA:NatlEducationAssen,1988

[4]Samovar,A.L.;municationbetweenCultures[M]Bei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5]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言语交际范文篇7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们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

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

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

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光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怦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辩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师:哪们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

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

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

师: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

师:很好。(板书:2、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

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

生:我请晓理算一笔帐,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帐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3、算帐)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

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帐。

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

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巡“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4、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婧,请你到前边来。(婧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婧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小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师: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婧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得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婧: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婧态度好,讲得好,同学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光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

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

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它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稿。

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婧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画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词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薄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婧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谈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换个做法和说法

于永正

一年春节,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

朋友生气了,说:“看你!做什么事都是冒冒失失的,连个碗也端不住……”

孩子不安极了,要哭。

孩子的奶奶却笑着说:“碎(岁)碎(岁)平安!碎(岁)碎(岁)平安!再找个碗来!”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高兴起来。家里立刻又洋溢着节日的祥和气氛。

我佩服朋友母亲的说话艺术。一句“碎(岁)碎(岁)平安”,把由孩子打碎碗而带来的“晦气”,转化为吉祥。我们当老师的,每天不知要讲多少话,处理多少事,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说法”、“换种做法”?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二年级的一位老师教《我的爸爸》。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和我同桌的是一位小男孩。

“是你一个人一张桌子,还是你的同桌今天没来?”我轻声问。

“自己。”他说,语言的简洁说明的不是他的表达能力强,而是局促和羞怯。二年级的孩子还不会认识到“事以简为止,言以简为当”。

我明白了,他在班里肯定是“好动分子”,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老师开始讲课。当她讲到教育女儿学习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那一段时,瞅了我的“同桌”一眼,说:“咱们班有个别小朋友,学习就不能一心一意,而是三心二意。”

老师的本意显然是好的。她是想:“联系实际”,教育这位小朋友。是呀,讲到这里,提醒学生改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老师的语气又是极柔和的,没有半点儿严厉。

可是,事与愿违。小男孩一句“回敬”的话,宣告了老师教育的失败。只见我的“同桌”,脸一红,头一歪,嘟囔了一句:“谁三心二意了?”

这使我记起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种说教往往是失败的。

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请这位学习不用心的男孩读读教育女儿的这一段话。如果读得尚可,及时予以肯定;如果读得不令人满意,及时纠正、指导,直到读得较好时。不妨说一句:“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会做好的。”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些古训,我们是万万忘不得的。

还有一天,我到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教《金色的细雨》,生字学完了,老师请一位学生读生字卡。一个“柁”字挡住了去路。

“谁来告诉他?”老师问。

一位学生站起来,把正确的读音告诉了处境尴尬的同伴。随即,老师让他连读三遍。

“记住了吗?”

“记住了。”

接着写生字。生字写完了,临下课前,这位老师又把“柁”的卡片举起来,请开始读错了的那位学生读。多么负责的老师啊!但我也担心,生怕他忘记了读音,经不住老师的“突然袭击”,再次陷入尴尬境地。学生读对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可是,没想到老师却沉着脸儿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学习一定要用心。”

这位学生灰溜溜地坐下了。

开始读错了,经同学的帮助而终于记住了,应该表扬嘛!可是得到的却是老师带教训语气的话!老师假如这样说;“你的记性很好。”或者说:“我为你终于牢牢记住了这个字而高兴。”那,该生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什么表情啊!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们的确应该换一个说法、换一个做法。

新转到我班的刘合金,是名副其实的“合金”,硬得很。教数学的刘主任问他上课为什么随便说话,他说:“谁讲了?都是同位的先惹的我嘛。”刘主任问他作业怎么又乱又脏,他说:“那是因为钢笔‘拉肚子’,写着写着就滴水,我不是故意乱画的。”刘主任的鼻子差一点被气歪,说:“你呀,是瞎子盖被——反正都是里(理)儿!”这句歇后语虽然不大文明,用在这里却十分恰切。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一个星期,全校老师都知道刘合金是个作业潦草、且又不讲理的角儿。

可刘合金倒无所谓,走路依旧昂着头,脸上依旧带着恬然的笑。一副“什么千里不千里的”表情。

我决定唱一回儿“白脸儿”。

“听说你的钢笔闹肚子?”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我问他。“我是修理钢笔的专家,能不能让我看看?”

他难为情地从文具盒里取出来。我一看,笔帽上的卡子没有了,笔舌头也少了一块。

我说:“原来你的钢笑是位‘残疾人’啊!我这个专家也无能为力了。我不会‘断肢再植术’。这样吧,把我的钢笔借你用。哎,我的笔可是名牌哟!笔尖和你一样,也是‘合金’的。据说,有百分之五十的黄金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笔,怎么能写好作业呢?”

他死活不要我的钢笔。我用命令的口吻说:“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借期一个学期,放寒假时还我。”

不久,科任老师都说他的作业变干净了。虽然字写得还不尽如人意。

一个学期下来,不但我的钢笔完好无损,而且他的文具盒里再也找不到“残疾”的文具了,看不到脏兮兮的橡皮了。

我望着他那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细细的、聪明而又淘气的眼睛,在心里说:“白脸儿”,我唱对了。

但是,这决不是说“唱白脸儿”优于“唱红脸儿”。该唱什么“脸儿”,要视学生、视情况而定。唱红脸儿不行,则唱白脸儿;唱白脸儿不行,则改唱红脸儿。这都叫“换个做法”。

一天,我路过教室门口,发现刘云站在教室门口,头低着,鼻涕从鼻孔里探出头来,一个大书包拎在手里。

“是迟到了,还是犯错误被老师撵出来了?”

“迟到了。”他轻吸了一下鼻子。

我推开门,对正在上数学课的侯老师说:“迟到了,敢进校门,敢在教室门外喊一声‘报告’,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凭这一点,我看是不是让刘云进教室听课?”侯老师点头同意。

我对全班学生说:“我小的时候,有一天,迟到了,连校门也不敢进;在大门口转悠了半天,又背着书包回家了,我不如刘云。”

刘云把鼻涕迅速擦掉,偷偷地笑了。

一句话,化“窘迫”为“轻松”。而且,在我的记忆中,刘云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样的事例很多。记得有一次我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字。其中一个学生把“尤其”写成“由其”。同学看了“哧哧”地笑。我没有批评他把“尤”字写错了,而是对这位学生说:“你成心想考考于老师,看我会不会写‘尤其’的‘尤’字,是不是?“他先是一怔,然后对着“由”字看,片刻之后,恍然明白了,连忙将“由”字擦掉,改成“尤”字。

我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知道,你是会写这个字的。”

一次我到新沂市新安小学上课。我请一位学生读课文。有一个句子她一连读了三遍都没读正确,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她却莫名其妙。我说:“由于你太紧张了,丢了一个‘破’字。再来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

她认真把这个句子看了看,又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响亮。

我说:“请你介绍介绍你取得成功的经验好不好?”

她腼腆地说:“把字看准,多读几遍。”

张庆老师评论说:“明明该批评,却变成表扬。这个细节耐人寻味。”

1997年教师节前夕,1975年毕业的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在大马路小学聚会。来自北京、太原、石家庄、常州、连云港以及徐州本地的30名学生相聚母校,坐在22年前他们读过书的教室里,自然是感慨系之。他们中,有的22年未曾见面,有人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一个魁梧的小伙子紧握着我的手问:“于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怎么不记得?你叫李明,咱们班的小画家嘛!”

学生告诉我,李明现在是大画家了,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通过自学,他已拿到美术大专文凭,学业有成,事业也有成。

李明说:“上小学时,我常常为数学考不及格而烦恼。于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正对着没考及格的数学卷子落泪,您拿着我的美术作业——对教数学的老师和全班同学说:‘李明李明,画画真行!’我听了,心里不知有多么感动!从那时起,您经常要我为班做黑板报插图。您站在黑板报旁边夸我的时候,是我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从此,我便天天画。没有您的那句话,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啊。”

我说:“人不可能什么都好,也不大可能什么都不好。有长处,发展长处,就会对社会有用。发展,主要靠自己。如果你不奋发,不孜孜以求,才不会有今天呢。我呢,只不过在关键时候,鼓励鼓励你罢了。”

李明说:“要知道,您是老师啊!同样的话,出自老师之口和出自旁人之口份量不一样啊!说内心话,我们现在见到您的心情还和上小学时见到您一样!”

言语交际范文篇8

生:我准备把面包拾起来,交给校长。

生:我准备写篇稿子,提出批评。

生:我会告诉这们同学,农民种粮食很辛苦,不应该浪费。

师:你打算当面劝告,是吗?——请大家接着说。

生:我将把这件事告诉校长,并请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告诉大家要爱惜粮食。

师:浪费粮食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人都要爱惜粮食,是吗?以上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不错的,还有部分同学不举手,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小诚,你准备怎样处理?

生:(站起来)我……

师:(鼓励地)说心里话,没关系。

生:我不敢问……(笑声)

师:小诚不是不想问,而是不敢问,胆子小。要锻炼自己的胆量和口才。[评:在言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于老师不光给优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而且还兼顾到那些性格内向、不爱讲话的孩子。其实后者是最容易“被遗忘的角落”,而于老师却没有遗忘他们,这是很值得效法的]——同学们,刚才大家说了不少处理意见。你们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妥当?

生:(齐答)劝告。

师:这件事,当面劝告一下比较好,当然,写稿子,报告老师或校长也不失为好办法。不过,当面劝告,(板书:劝告)不能耍态度,要以理服人。(板书:以理服人)[评:怎么劝告人?必须以理服人。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娓娓动听,使人怦然心动,这不光是个说话技巧的问题,关涉到一个人的思辩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如果请你去劝告,你准备讲哪些道理?对了,有人告诉我,这位扔面包的同学姓李。咱们就叫他晓理吧。(板书:晓理)你准备讲什么,先列个提纲。这叫发言提纲。(生写,师巡视。)师:哪们同学说说你列的提纲。

生:我先请晓理背古诗——《锄禾》,再根据古诗教育他粮食来之不易。

师:你们是同学关系,“教育”这个词换成什么更合适?——请你自己考虑。

生:把“教育”换成“告诉”。

师:对了。[评:在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教师随时指出其用词不当之处,并通过推敲,帮助他们选用准确的词语,这是最切实际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之一。]——这是第一条。还要告诉他,把粮食加工成面粉到做成面包,不知道要经过多少道工序,不知有多少人做……

师:不知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第二条,告诉晓理,粮食的用途很大,谁能离开粮食?粮食是宝中宝。

师:很好。(板书:2、粮食的用途)民以食为天,这是至理名言。除了供人们吃,还能干什么?知道吗?

生:做点心……

师:粮食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糕点、酿酒,还有,你们知道吗?好多药品都是用粮食做的。我们吃的味精也是从粮食中提炼出来的。总之,没有粮食,人类就无法生存。

生:我请晓理算一笔帐,每个同学每天扔掉一块面包,那全国将浪费多少粮食?浪费是一种可耻行为。

师:这笔帐算得好!这真是一个天文数字!(板书:3、算帐)诸葛亮曾告诫他的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告诉我们,生活简朴,可以培养一个人的美德。浪费是可耻的。[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话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俗语:厚积而薄发。教师平时有了丰厚的积累,教学时便可随手拈来,为我所用。此即一例。不是现用现学,而是学了备用。谁知道哪块云彩会落雨呢!]

生:虽然我国现在经济发展较快,但还有很多人吃不饱。

师:有些贫困地区还没有解决温饱问题。这一点也放在第三个方面说说。这也是一笔帐。

生:我给他讲一个革命故事,红军长征时……

师: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讲;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提示一下:你不是学巡“马背上的小红军”吗?那位小红军就是因为没有粮食吃而饿死的!还记得他干粮袋里那块烧得发黑的牛膝骨吗?这可以算第四条。(板书:4、记住过去)

生:面包是用爸爸、妈妈挣来的钱买的,爸爸、妈妈挣钱很不容易。

师:这一点补充很好,可以把它放在第三条。大家想得很周到,讲得很有道理。我如果是晓理,听了以后,一定会心服口服的。大家谈了这么多,集中起来大体分四个方面。我们当面劝告晓理的时候,就从这四个方面讲。现在,请看看板书,回顾一下我们刚才讲的内容。待会儿,我扮演晓理,请你们来劝告我。(生笑)(生熟记黑板上板书的内容)

师:现在我当晓理。谁借条红领巾给我戴戴?(师戴红领巾)我是谁?

生:(齐答:晓理)

师:是于晓理。懂得道理。(板书:于晓理。众笑。)劝的时候,千万别说“于老师您不应该扔面包”。(生大笑)现在,我请一个同学到前边来劝说晓理,其他同学在下面听,允许插话,都要参与,看谁有口有心,能说会道。[评: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而是“允许插话,都要参与”,较好地处理了点与面的关系,提高了训练的效益。]——于婧,请你到前边来。(婧摇头)

师:我不喜欢摇头,我喜欢听“让我来试试”。(婧勇敢地走上讲台。老师鼓励她大胆一点。)[评:既教书,又育人。这不只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遇事不胆怯,不退缩的心理品质。]

生:于晓理同学,这是你扔的面包吗?

师: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众笑)(一生站起来插话:小同学,请问你是哪个班的,叫什么名字?)

师:我是四(1)班的,叫于晓理。

生:晓理同学,你扔面包是不对的。

师:我扔面包关你什么事!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众笑。婧一时语塞。师指出:对别人做的事发表意见,应从自己这个角度说,坚持“我”的说法,而且态度要诚恳,要这样说:晓理同学,你把面包扔了我感到太可惜了。如果直接指责对方,就会顶牛,激发矛盾。)

生:于晓理同学,我觉得把好好的面包扔了太可惜了。(师插话:这样说,对方就不至于抬扛了。)[评:劝说别人是一种语言艺术。要想取得比较好的效果,除了态度诚恳外,还要说得委婉,让人容易接受,于老师的这一点拨得非常重要的。]你想想,你妈妈在工厂里辛辛苦苦地工作,一分一分地挣钱,你妈妈知道了会怎么想?

师:妈妈知道了会生气,会狠狠地批评我。(众笑)(这时于老师立即提醒于婧:看看黑板上的提纲,应该先讲什么?)

生:于晓理同学,你知道吗,粮食可来之不易呀!农民辛辛苦苦地耕地,播种,施肥,浇水,……收割,(师插话:脱粒,晒干。)付出了多少汗水呀!咱们上一年级学过一首古诗——《锄禾》,你还记得吗?

师:记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姐姐,我错了,我不该浪费粮食。(众笑。一生插话:把粮食加工成面包,不知要经过多少道工序,经过多少人的手!)

生:粮食的作用可大了。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粮食除了可以吃,还可以酿酒,做点心,制造药品呢。(一生站起来补充:还有提炼味精。粮食是宝中宝。)我们生活虽然好了,但也不能忘记过去。还记得咱们学过的《马背上的小红军》吗?(一生插话:如果我们一人扔一块面包,全国会浪费多少面包呀!)

师:(拿起桌子上的面包)小姐姐,同学们,谢谢你们的帮助,从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我错了。(说完低下了头。笑声。)

师:(取下红领巾)我现在不是于晓理了。(笑声)于婧态度好,讲得好,同学插话补充得也好。

师:同学们,浪费粮食的现象较普遍,不光是晓理一个人。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有的同学想写篇稿子,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我认为很有必要。这样吧,咱们给全校同学写一封公开信,让每个人都认识到粮食来之不易,认识粮食的作用,都能珍惜粮食,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我刚才说了,咱们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来着?

生:让全校同学认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是宝中宝,(师插话:粮食的作用)都来爱惜粮食。

师: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在信中就必须将粮食来之不易、粮食的作用写清楚,这是重点。格式和一般书信一样,为了区别于其它书信,第一行可写上“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生:以谁的名义写?

师:以个人名义写吧,写的时候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提出来。请抓紧时间写草稿。

生:于老师,我给市长写封信行吗?

师:可以。让市长在“世界粮食日”那天发表电视讲话,呼吁全市人民爱惜粮食。

(生写草稿,师巡视,个别辅导。多数学生写好之后,教师当面评改了两篇草稿,下面是评改其中耿臻一篇的实录。)

生:(读草稿)给全校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师插话:“这是个题目。”)亲爱的同学们:上星期上午,我校四年级的晓理同学把一块只咬了两口的面包扔了。(师插话:“在公开信里不要点同学的名。”)五年级一班的于婧同学见了,挺身而出,进行劝告。(师插话:虽然制止这种不良行为需要有点勇气,但还不是和坏人作斗争,用“挺身而出”不合适。可以改为“诚恳地提出了批评”。)[评:这又是帮助学生推敲词语的一个精彩的例子。用词贵在恰如其分,不到位不行,过了头也不行。]其实,这种浪费现象很普遍。在我们学校的垃圾箱里经常可以看到发霉的馒头、包子、点心……我们应该大声疾呼:不要浪费粮食!同学们,粮食是宝中宝。“民以食为天”。我们一天三顿饭,哪一顿能少了粮食!再说,粮食来之不易呀!它是用农民的血汗换来的。(师插话:你没有把粮食的作用讲全,它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做饲料呢!读完后补充上去。)咱们一年级就学过一首古诗,(师插话:“这一句应这样说:‘还记得我们一年级学过的那首流传千百年的古诗吗?’”)诗中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收下来再加工成面包,又不知要经过多少人的手!同学们,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有了提高,可是还应当勤俭节约。小学生行为规范里讲得很清楚,要爱惜粮食。(师插话:“这里加上一句:‘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不多,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一部分粮食。’”)现在一些贫困地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还有,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曾经报道过世界难民缺乏粮食的问题。当看到一幅幅骨瘦如柴的和我们同龄的孩子托着饭碗向别人乞讨的时候,(师插话:“前面有‘一幅幅’,后面就该加上‘画面’二字。要不,就把前面的‘一幅幅’画去掉。”)浪费粮食的同学难道不为之震动?(师插话:“有些电视节目应当看,耿臻同学看了,不仅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作文中用上了,很有说服力。”)同学们,也许有人会说,馒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扔了与别人没有关系。不对!父母挣钱容易吗?我们也应当珍惜父母的血汗呀!同学们让我们都来节约粮食,爱惜粮食吧!此致敬礼。五年级一班耿臻,1995年3月16日。

师:耿臻的信一是道理讲得较全面,较深刻;二是措词恳切,有力,感情真挚,有说服力。其他同学再看看自己写的,看看有没有疏漏的地方,修改好了,再抄在作文薄上。[评:于老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这种随机面批的方式。学生当众读,教师随机改,受益面大,效率较高。由于是随机改,这就要求教师有较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敏锐的语感。但也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我们勤学苦练,不断实践,就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随机面批水平。]为了达到让全校同学都爱惜粮食的目的,除了写信,还可以把刚才于婧劝晓理不要扔面包这件事写下来,写一篇记叙文。同学们看了同样会受到教育,下次作文课咱们就以《劝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有空儿,你们先写好草稿。

[总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怎么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我以为,于老师的“一块面包”说写训练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一是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说写训练材料。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小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谈薄了,尤其是乱扔面包等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抓住这一现象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很有现实意义和典型意义的。二是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让小学生自己教育自己。三是教师不光训练学生的说写能力,还注意抓学生非智力因素,以形成其良好的心理品质。

换个做法和说法

于永正

一年春节,我到一位朋友家拜年。吃饭的时候,朋友的孩子一失手,碗掉在地上,“哗啦”一声,碎了。

朋友生气了,说:“看你!做什么事都是冒冒失失的,连个碗也端不住……”

孩子不安极了,要哭。

孩子的奶奶却笑着说:“碎(岁)碎(岁)平安!碎(岁)碎(岁)平安!再找个碗来!”

一句话,说得大家都高兴起来。家里立刻又洋溢着节日的祥和气氛。

我佩服朋友母亲的说话艺术。一句“碎(岁)碎(岁)平安”,把由孩子打碎碗而带来的“晦气”,转化为吉祥。我们当老师的,每天不知要讲多少话,处理多少事,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是不是也应该“换个说法”、“换种做法”?

一天,我到一所小学听二年级的一位老师教《我的爸爸》。我坐在教室的后面。和我同桌的是一位小男孩。

“是你一个人一张桌子,还是你的同桌今天没来?”我轻声问。

“自己。”他说,语言的简洁说明的不是他的表达能力强,而是局促和羞怯。二年级的孩子还不会认识到“事以简为止,言以简为当”。

我明白了,他在班里肯定是“好动分子”,是个“不受欢迎的人”。

老师开始讲课。当她讲到教育女儿学习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那一段时,瞅了我的“同桌”一眼,说:“咱们班有个别小朋友,学习就不能一心一意,而是三心二意。”

老师的本意显然是好的。她是想:“联系实际”,教育这位小朋友。是呀,讲到这里,提醒学生改过,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老师的语气又是极柔和的,没有半点儿严厉。

可是,事与愿违。小男孩一句“回敬”的话,宣告了老师教育的失败。只见我的“同桌”,脸一红,头一歪,嘟囔了一句:“谁三心二意了?”

这使我记起一位教育家说过的话:当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在教育他的时候,这种说教往往是失败的。

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做:请这位学习不用心的男孩读读教育女儿的这一段话。如果读得尚可,及时予以肯定;如果读得不令人满意,及时纠正、指导,直到读得较好时。不妨说一句:“这次你读得真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会做好的。”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得多。“文贵自得”,“书忌耳传”,这些古训,我们是万万忘不得的。

还有一天,我到一所学校听一位老师教《金色的细雨》,生字学完了,老师请一位学生读生字卡。一个“柁”字挡住了去路。

“谁来告诉他?”老师问。

一位学生站起来,把正确的读音告诉了处境尴尬的同伴。随即,老师让他连读三遍。

“记住了吗?”

“记住了。”

接着写生字。生字写完了,临下课前,这位老师又把“柁”的卡片举起来,请开始读错了的那位学生读。多么负责的老师啊!但我也担心,生怕他忘记了读音,经不住老师的“突然袭击”,再次陷入尴尬境地。学生读对了!我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可是,没想到老师却沉着脸儿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学习一定要用心。”

这位学生灰溜溜地坐下了。

开始读错了,经同学的帮助而终于记住了,应该表扬嘛!可是得到的却是老师带教训语气的话!老师假如这样说;“你的记性很好。”或者说:“我为你终于牢牢记住了这个字而高兴。”那,该生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什么表情啊!

有些时候,有些事情,我们的确应该换一个说法、换一个做法。

新转到我班的刘合金,是名副其实的“合金”,硬得很。教数学的刘主任问他上课为什么随便说话,他说:“谁讲了?都是同位的先惹的我嘛。”刘主任问他作业怎么又乱又脏,他说:“那是因为钢笔‘拉肚子’,写着写着就滴水,我不是故意乱画的。”刘主任的鼻子差一点被气歪,说:“你呀,是瞎子盖被——反正都是里(理)儿!”这句歇后语虽然不大文明,用在这里却十分恰切。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到一个星期,全校老师都知道刘合金是个作业潦草、且又不讲理的角儿。

可刘合金倒无所谓,走路依旧昂着头,脸上依旧带着恬然的笑。一副“什么千里不千里的”表情。

我决定唱一回儿“白脸儿”。

“听说你的钢笔闹肚子?”一天,上语文课的时候我问他。“我是修理钢笔的专家,能不能让我看看?”

他难为情地从文具盒里取出来。我一看,笔帽上的卡子没有了,笔舌头也少了一块。

我说:“原来你的钢笑是位‘残疾人’啊!我这个专家也无能为力了。我不会‘断肢再植术’。这样吧,把我的钢笔借你用。哎,我的笔可是名牌哟!笔尖和你一样,也是‘合金’的。据说,有百分之五十的黄金呢!‘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没有好笔,怎么能写好作业呢?”

他死活不要我的钢笔。我用命令的口吻说:“你要也得要,不要也得要,借期一个学期,放寒假时还我。”

不久,科任老师都说他的作业变干净了。虽然字写得还不尽如人意。

一个学期下来,不但我的钢笔完好无损,而且他的文具盒里再也找不到“残疾”的文具了,看不到脏兮兮的橡皮了。

我望着他那淡淡的眉毛下一双细细的、聪明而又淘气的眼睛,在心里说:“白脸儿”,我唱对了。

但是,这决不是说“唱白脸儿”优于“唱红脸儿”。该唱什么“脸儿”,要视学生、视情况而定。唱红脸儿不行,则唱白脸儿;唱白脸儿不行,则改唱红脸儿。这都叫“换个做法”。

一天,我路过教室门口,发现刘云站在教室门口,头低着,鼻涕从鼻孔里探出头来,一个大书包拎在手里。

“是迟到了,还是犯错误被老师撵出来了?”

“迟到了。”他轻吸了一下鼻子。

我推开门,对正在上数学课的侯老师说:“迟到了,敢进校门,敢在教室门外喊一声‘报告’,需要多大的勇气!就凭这一点,我看是不是让刘云进教室听课?”侯老师点头同意。

我对全班学生说:“我小的时候,有一天,迟到了,连校门也不敢进;在大门口转悠了半天,又背着书包回家了,我不如刘云。”

刘云把鼻涕迅速擦掉,偷偷地笑了。

一句话,化“窘迫”为“轻松”。而且,在我的记忆中,刘云从此再也没有迟到过。

这样的事例很多。记得有一次我请两个学生在黑板上默字。其中一个学生把“尤其”写成“由其”。同学看了“哧哧”地笑。我没有批评他把“尤”字写错了,而是对这位学生说:“你成心想考考于老师,看我会不会写‘尤其’的‘尤’字,是不是?“他先是一怔,然后对着“由”字看,片刻之后,恍然明白了,连忙将“由”字擦掉,改成“尤”字。

我抚摸着他的头说:“我知道,你是会写这个字的。”

一次我到新沂市新安小学上课。我请一位学生读课文。有一个句子她一连读了三遍都没读正确,把其中一个“破”字丢掉了。同学们笑了,她却莫名其妙。我说:“由于你太紧张了,丢了一个‘破’字。再来遍。第四遍万一还读不好也不要紧,因为还有第五遍!”

她认真把这个句子看了看,又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既正确,又流利,声音还响亮。

我说:“请你介绍介绍你取得成功的经验好不好?”

她腼腆地说:“把字看准,多读几遍。”

张庆老师评论说:“明明该批评,却变成表扬。这个细节耐人寻味。”

1997年教师节前夕,1975年毕业的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在大马路小学聚会。来自北京、太原、石家庄、常州、连云港以及徐州本地的30名学生相聚母校,坐在22年前他们读过书的教室里,自然是感慨系之。他们中,有的22年未曾见面,有人已经叫不出名字来了。一个魁梧的小伙子紧握着我的手问:“于老师,您还记得我吗?”“怎么不记得?你叫李明,咱们班的小画家嘛!”

学生告诉我,李明现在是大画家了,在一家广告公司工作。通过自学,他已拿到美术大专文凭,学业有成,事业也有成。

李明说:“上小学时,我常常为数学考不及格而烦恼。于老师,您还记得吗?有一次,我正对着没考及格的数学卷子落泪,您拿着我的美术作业——对教数学的老师和全班同学说:‘李明李明,画画真行!’我听了,心里不知有多么感动!从那时起,您经常要我为班做黑板报插图。您站在黑板报旁边夸我的时候,是我腰杆挺得最直的时候。从此,我便天天画。没有您的那句话,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啊。”

我说:“人不可能什么都好,也不大可能什么都不好。有长处,发展长处,就会对社会有用。发展,主要靠自己。如果你不奋发,不孜孜以求,才不会有今天呢。我呢,只不过在关键时候,鼓励鼓励你罢了。”

李明说:“要知道,您是老师啊!同样的话,出自老师之口和出自旁人之口份量不一样啊!说内心话,我们现在见到您的心情还和上小学时见到您一样!”

言语交际范文篇9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

一、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顺应性解释

语言选择产生于客观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语境因素以及交际目的的顺应。语言顺应发生在语言组织的各个层面。由此,顺应理论勾勒出语言组织的各个层次,指出了语言顺应的方方面面,从而为我们对语言现象作深入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框架。陈新仁认为(2001:388)“语言顺应理论是在综合会话含意理论、礼貌原则、面子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方面,它探讨了发生在话语组织的各个层次的语言顺应特征,揭示了语言顺应发生的机制;另一方面,它提供了一个探讨任何语用现象的理论框架”。而间接言语行为就是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有意进行的策略选择。

尽管在世界上所有的自然语言中,间接言语行为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但并非所有语言的间接性都用同一种方式表达出来。然而所有语言对间接性策略的选择至少在三方面做出了顺应,即: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正如于国栋所说(2004:85):第一,语言现实是交际者进行顺应的一个因素,因为这是交际者进行语言选择的源泉。第二,社会规约是交际者进行顺应的另外一个因素,因交际者是社会化的个体,所以他们的行为必然要与社会期望保持一致。第三,心理动机是交际者进行顺应的另外一个因素,因为交际者通常是带有一定交际目的而进入交际过程的,而且这个交际目的往往会影响甚至控制交际者对于语言形式和焦急策略的选择。

(一)语言现实

因为语言现实是交际者进行语言选择的源泉,间接言语行为又是典型的语言选择,因此选择间接言语行为顺应了语言现实,并可导致直接言语所达不到的效果,如幽默、讥讽等,以成功达到交际目的。例如:

第一,Customer:Iwouldlikeabook,please.

Bookseller:Somethinglight?

Customer:Thatdoesn''''tmatter.Ihaveacarwithme.

书店售货员的本意是问顾客是否需要一些消遣性读物(Somethinglight),但顾客利用light一词的多义性特征(不重)与售货员开了个玩笑(Thatdoesn''''tmatter.Ihaveacarwithme.),言下之意为“重点没关系,反正我开了车的”。

第二,有一个职员本应在八点到达办公室但直到九点才到,老板非常生气,因此出现了下面这段对话:

“Lookatme”,saidtheemployee,holdingupabandagedarm,“Ifelloutofasecond-storywindow”.

Thebossaskedangrily:“Didthattakeanhour?”

职员本以为老板会原谅他,因为他从二楼摔下去,于是到医院去打石膏,所以才会迟到,没想到老板故意从其字面意思解释,仍然不满意他的迟到。

第三,AskforMore.

这是一则More牌香烟广告。广告中使用了双关语,把“More”这种牌子与“more”(多的)意思联系起来。

第四,Thelabelofachievement.BlackLabelcommandsmorerespect.

这是一则威士忌酒的广告。Label既是“标志”的意思,又是酒的牌子,强调了label酒与成功相连。如此生动别致的广告语让消费者不仅一下就记住商品的名字而且使其产生购买欲望。

(二)社会规约

除了传递各种消息,语言还可用来维持或改变某种社会关系,因此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进行各种各样的选择以使交际能顺利进行。间接言语行为就是为实现这一交际目的而进行的策略选择,是对社会规约的一种顺应。

“社会规约主要指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社会原则和准则,如:权利、地位和社交角色等在交际中的规约性”(周四媛,2002:61)。于国栋也说(2004:83):“对于社会规约的违背所导致的后果往往是无法修复和弥补的,即使进行了修复和弥补,也不可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所以交际者对社会规约的重视程度往往比较高”。例如:

第五,Policeman:What''''syourname,boy?

Doctor:DrPoussaint.I''''maphysician.

Policeman:What''''syourfirstname,boy?

Doctor:Alvin.

这个例子所描述的是黑人医生DrPoussaint在美国南部的一个小镇上被一个白人警察询问的情景。因为美国的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种族歧视在一定的范围内还存在,因此白人警察故意忽略了医生对physician的强调,从其社会地位的含义看是“有身份的、受人尊敬的人”,而两次使用带有贬义的词语boy称呼医生。此例中的“boy”一词的意义,除了指[+HUMAN,+MALE,-ADULT]基本特征外,白人警察用“boy”一词明显体现着其毫不掩饰的对黑人的歧视。而黑人医生在得不到相应的礼遇时不得不被动地顺应社会的主流文化——白人文化。

(三)心理动机

“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的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何自然,2002:22-23)。使用间接言语行为,既可以维护自己的面子,又可以维护别人的面子,顺应了说话人、听话人的心理动机。

心理世界包括交际者的个性、情感、信念、愿望、动机或意愿(Verschueren,1999:88)。交际中心理动机最主要的方面是认知和情感因素,交际过程中说话人进行选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说话人同时顺应他自己及听话人的心理世界。例如:

第六,A:Whatwouldyoulikeforyourbirthday?

B:Mycamera''''sbroken.

在上面的例句里,B其实想要一部相机作为生日礼物,但她并未直接说出来,而选择了间接言语行为Mycamera''''sbroken,因为一方面如果A听出她的言外之意,那么就会送她一部相机作为生日礼物,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另一方面,如果A不明白或假装不明白她的意思,B和A都不会觉得没面子,因此,B的选择顺应了双方的心理动机。再如:

第七,Churchill:Well,wemayhavesomesportforyouyet,eh?Didyouenjoythat,captain?

Henry:Itwasarareprivilege,Mr.PrimeMinister.

Churchill:Anytime.Anytimeatall.

Henry:Toomuchhonor,sir.Oncewasplenty.

这是HermanWouk《战争风云》里对于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没有空中掩护和海上护航的情况下,乘船前来纽芬兰的阿根夏湾与美国总统罗斯福商讨联合抗德事宜,之后与美国联络官VictorHenry同乘“威尔士王子”号返回冰岛时的一段对话。Henry明白首相的用意,但考虑到求同准则,在语言表达上尽量附和首相,“Itwasarareprivilege”当首相回答他随时都可以得到时,Henry说道“Toomuchhonor,sir.Oncewasplenty.”“Toomuchhonor,sir.”就委婉表达自己不该“享受”这种“殊荣”,但怕过于含蓄引起误解,又补充一句:“Oncewasplenty.”进一步委婉表示他不愿再次冒生命危险进行这类“旅行”,也不愿再次领受这种“特殊待遇”。Henry既没有威胁到首相的面子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因此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二、结语

交际者无论在口头或书面语中都至少有一个或以上的目的。Verschueren(1999:55)指出,语言使用就是不停的进行语言选择,为了达到交际目的,交际者必须在语言的各个层面进行选择。无疑,间接言语行为是交际者为了顺应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及心理动机所进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新仁.试论语用解释的诠释条件[J].现代外语,2001,(04).

[2]何自然,于国栋.语用学的理解—Vershueren的新作评价[J].现代外语,1999,(04).

[3]何自然、冉永平.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4]谢少万.顺应理论与外语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04).

[5]于国栋.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J].当代语言学,2004,(01).

[6]周四媛.话题转换的顺应性研究[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02).

[7]Levinson,StephenC.Pragmatics.[M]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8]Searle,R.John.“IndirectSpeechActs”[A],inPeterColeandJerryL.Morgan(eds.):SyntaxandSemantics.[C]NewYork:AcademicPress.1975.

言语交际范文篇10

关键词:言语行为理论;交际教学法;综合英语教学

一、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奥斯汀(J.Austin)在其著作《如何以言行事》(HowtoDoThingswithwords,1962)中提出的。Austin根据话语的功能,把话语分为言有所逑(constaifve)和言有所为(peformative)P~大类。言有所述是用来描述事物的状态或是陈述事实的,是可以验证是真实或是谬误的。言有所为是用来实施某一种行为的,是不能验证的,无所谓真实或是谬误。后来,奥斯汀认识到言有所述,归根到底,也是一种言有所为,即实施“陈述“这一行为。于是,奥斯汀放弃了最初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区分,建立了一种新的模式来解释人们通过语言所实施的各种行为。根据奥斯汀的新模式,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言内行为(1oeutionaryact)、言外行为(ill~uifonaryact)和言后行为(perlocutionaryact)。言内行为指的是“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即指发出语音、音节、说出单词、短语和句子等。言外行为是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一种行为,人们通过说话可以做很多事情,达到各种目的。言后行为是指说话带来的后果。当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他就同时执行了某种言语行为。

后来,奥斯汀的学生塞尔(J.Searle)发展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其中对英语教学有较大启发的是“间接言语行为”,间接言语行为是指通过实施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也就是说,交际者在实施间接言语行为时往往不直接说出自己要表达的意思,其语言形式不直接反映交际目的,而是凭借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表达其真实意图。

塞尔认为语言交际的最小单位不是单词或句子等语言单位,而是言语行为,因此,语言交际过程实际上就是由一个接一个的言语行为构成的。

二、言语行为理论与交际教学法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语言研究的重点逐渐由语言形式,句法关系转向语言使用,语义和语言的社会功能。言语行为理论对交际途径的兴起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并为交际途径法教学奠定了基础。美国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认为,一个学习语言的人不但应该有识别句子是否合乎语法规则的能力和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能力,他还必须懂得如何恰当地使用语言,即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使用不同的语言。因此,外语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外语的交际能力,要培养他们懂得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学生需要懂得语言的形式、意义和功能。这样,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在全世界的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交际教学法强调运用各种交际活动进行教学,认为语言与交际密不可分。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交际法强调语义而不注重语法形式,看重语篇结构而不重视单一的词语句式,并认为语言技能可以在交际活动中掌握并得到巩固。因而,交际既是语言教学的目的,同时又是教学手段。

三、言语行为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基本技能的核心课程,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往的综合英语教学采取的是语法翻译法,强凋的是语言学习者对语言形式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教师着重进行语法、词汇、句子结构的讲解,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应将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教学法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言语行为理论中对综合英语教学影响最大的是言外行为。笔者将从言语行为理论入手,结合综合英语教学实践,谈谈关于言语行为理论对综合英语教学实践的启示。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讲授是综合英语课堂上最常见的言语行为。教师通过讲授单词或课文(言内行为),来呈现语言现象,解释语言使用规则,示范语言使用的情景等(言外行为),达到使学生学会使用语言(言后行为)的目的,所以讲授在综合英语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英语的课堂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由教师支配,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教师应改变以往以讲解为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交际活动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努力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交际情境中提高交际能力。语言的使用离不开特定的语境。语境对言语行为的理解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同样的一个言语行为放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解读。学生在缺乏真实语言环境的条件下学习英语,难免就容易出错,也很难准确地掌握英语。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习语言知识。学生的被动学习就变成了主动学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课堂知识。

词汇的学习是综合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记忆并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综合英语的学习目标之一。学生掌握的词汇以消极词汇居多,只知道单词意思,却不会使用单词。综合英语教师在讲解单词时,不能只停留在讲解单词的形式及其字面意义上,还要把单词放在不同的使用语境中解释单词的使用,教师应多创设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和使用英语词汇,这样学生才能变消极词汇为积极词汇,更好地掌握词汇。

2.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语言教学不注重语言的交际价值,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及语用能力不强。交际能力是交流双方对语境的认知和应用能力。文化差异是影响学生交际能力提高的一大因索,由于社会文化历史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语言用于实施同一言语行为的表达方式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旨在实施同一言语行为的话语在表现方式上会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学生学习英语就是要通过语言这一工具去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及风俗。在综合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将文化知识导入课文的学习中,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的同时学习文化知识。教师还要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文化对比语境和场景,增强学生语言使用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要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课堂活动,如通过对话,提问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等,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使用语言,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告诉我们,说话人的字面意义和言外之意并不总是一致的。教学实践表明,外语学习者最大的障碍是如何理解和表达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这就要求我们在综合英语教学中,应把如何理解和表达话语的真实意义作为一个重点,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各种语境的说话人的言外之意。教师不能只解释语言形式及其字面意义,还要对语言形式的不同语用功能及其使用语境进行解释,并尽可能在课堂上创造性地模拟一些真实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练习和使用这些语言形式。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辨别和领会说话人话语的间接意图,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3.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它也可以应用在综合英语教学上。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语言的使用环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给学生展示语言使用的真实语境,让学生在适当的语境中学习和掌握英语。课件的内容可包括课文相关知识、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和课堂活动内容。

多媒体应用于综合英语教学,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英语,提高了综合英语的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语用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