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律法规知识十篇

时间:2023-06-13 17:15:32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1

关键词:职业指导 法律指导 劳动法 劳动者权益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b)-0234-01

新形势下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完善,到2010年,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初步建成,这要求职业指导工作更要注重法律指导。劳动者是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屡被侵害,职业指导更应加强法律指导援助。而我国的职业指导制度起步较晚,职业法律指导还不适应职业指导工作发展的需要。本文拟从开展职业法律指导方面谈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 对职业指导中的法律指导工作的认识

职业指导是服务就业的重要措施,其基本理念是促进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职业法律指导是指贯穿职业指导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的就业环节进行的法律指导,主要针对劳动者所作的指导服务,涵盖帮助劳动者掌握与就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帮助劳动者明确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树立维权意识;帮助劳动者解决就业中的法律困境。职业法律指导应当提前介入、重在预防,覆盖就业求职全过程。通过开展就业法律指导工作,帮助劳动者了解就业相关法律常识,增强维权意识,切实保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新时期法律指导应是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就业制度的改革也需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调整就业工作。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离不开法律指导。许多劳动纠纷案件的发生和劳动者艰难的维权之路,加剧了劳动法的滞后性与实践界急需法律依据的矛盾,凸显了法律指导是职业指导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急需加强。劳动维权活动带动了新一轮劳动立法活动,促使了一些重量级的劳动法律的出台和完善,如2008年开始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及正在酝酿的一批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等。职业指导及时加强职业法律指导,普及和实施劳动法律法规成为重要的目标。

2 职业法律指导的内容

2.1 与就业有关的法律法规

(1)全国人大颁布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就业促进法》等。(2)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及有关部委颁布规范性文件: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人事争议处理办案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3)省市自治区根据本地方实际情况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上海市事业单位人事争议处理办法》等。

2.2 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

职业法律指导应明确劳动者在就业中的合法权益,指导其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树立维权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作为一般劳动者享有的合法权益包括: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和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2.3 帮助劳动者解决在就业中的各个阶段存在的法律问题

有些专家将劳动者在就业中的各个阶段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归纳如下:

(1)择业阶段:主要表现在对劳动者知情权、平等权、隐私权、财产权的侵犯。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就业歧视、薪酬陷阱、虚假招聘。(2)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存在的问题:用人单位主体资格合法、合同内容合法、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合同订立的形式合法、对合同的解除条件做事先约定、订立就业协议注意与劳动合同的衔接。(3)就业阶段:不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延迟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不符合规范、保险问题、薪酬缩水、试用期问题。(4)试用期阶段:试用期辞职与辞退、试用期期限过长、违约金过高、时效问题。

3 开展职业法律指导的几点建议

职业法律指导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笔者拟就高校职业法律指导为例,谈几点建议。

3.1 进行全程职业法律指导服务

职业法律指导是服务于职业指导的,根据高校职业指导全程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指导。

大一着重职业生涯认知和规划,而法律指导应配合《法律基础和道德修养》课,将对学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法律问题提前宣传,引导大学生关注自身的合法权益,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教育。做到早关注、早准备、早预防。

二、三年级是大学生积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阶段,课业负担比较重,但法律指导不能间断。应着重引导大学生学好《民法》、《合同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基本的部门法,以适应参加课外勤工俭学、参加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活动的需要,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职业法律指导,将维权意识和维权的法律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法律学习内容主要是对相关法律及法规的学习和研究,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例,关注勤工俭学方面的法律援助,引导学生关心有关择业的政策和法规,通过实践中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应用,让大学生对职业法律指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一步了解劳动法规,树立维权意识,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这个阶段是职业法律指导的固本强基的阶段,职业法律指导可以另外设置专门的课时保障职业法律指导的开展,如开设职业法律指导的校选课,邀请法律实务部门的专家开展法律指导讲座等。建议成立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受理日常的咨询和案件办理,或者成立专门的网站,开通热线咨询等。

大学毕业年级是实现就业的关键性阶段,要根据职业指导着重择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特点进行就业制度政策和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高校应在大四上学期开设职业法律知识的培训作为毕业生的必修课程。因为毕业生在大四下开始找工作,在求职就业签约产生一些法律问题,因此在大四上学期开设此课程较为适宜。

通过在职业指导的四个不同四个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将职业法律指导,将法律指导贯穿在职业指导中,相辅相成,形成较为完整的职业法律指导链。

3.2 配备专业法律指导人员,规范职业法律指导工作

职业法律指导应配备专业的劳动法教师或邀请专业的劳动法律师,加强就业法律知识的指导,随时接受劳动者的法律咨询。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职业法律指导队伍。通过人员培训、进修、专兼职结合等加强队伍建设。

3.3 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法律指导

职业法律指导可以通过就业指导课、就业讲座、咨询、个别辅导、法律援助、劳动者跟踪、发放就业指导的法律手册等多种形式开展,注重实效,还可以开通职业法律援助服务网站,提供法律建议及维权方案。

参考文献

[1] 解廷民.毕业生求职中个人权益的法律保护[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4).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2

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完整性决定高校应当开设劳动法公选课200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要强化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把就业指导课开设为必修课程。然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应是一个综合课程体系,并非一门单独的就业指导必修课所能胜任和满足。从内容上讲,就业指导应包含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各学科知识,不但要讲形势、讲政策、讲技巧,而且要讲必要的劳动法知识,不包含劳动法的就业指导课是不完整而短效的。教育部办公厅在2007年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将就业权益保护列为课程内容,但要将必要的劳动法知识系统地讲授清楚,仅靠就业指导课中的几个课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单独开设劳动法公选课是必由之路。

劳动法公选课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一)劳动法公选课有助于大学生在勤工俭学和实习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和实习一方面增加了和人生阅历和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是为将来的求职就业投石问路。然而,大学生在勤工俭学和实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类法律问题,而目前相关立法还不完善。勤工俭学和实习尽管并不完全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却与劳动法密切相关,并且从将劳动法公选课作为大学生求职就业的法律指南来开设这个角度讲,将勤工俭学和实习列为课程内容实属必要,可以帮助大学生顺利进行“就业热身”活动,为正式就业打好基础。劳动法公选课应达到以下目标:1.使学生了解勤工俭学可能形成承揽、委托、雇佣合同等法律关系。2.使学生了解关于勤工俭学的立法,如《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和合同法等相关规定。3.提示勤工俭学的常见法律问题,如职业中介欺骗、虚假广告、收取押金或证件、拖欠报酬、人身伤害和校园的风险等,并给出相应的对策。4.介绍实习的概念和种类,探讨实习生是不是劳动者。5.分析实习待遇的法律属性和法律救济。6.探讨如何处理实习生人身伤害,以及实习生对实习单位或第三人造成的损害。7.分析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二)劳动法公选课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学生求职既存在劳动者求职的普遍性问题,又存在特殊性问题。解读关于求职的法律法规,解析这些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求职成功率,帮助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维护合法权益。劳动法公选课应使大学生了解以下知识:1.他们未来的就业单位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到不同性质的单位就业,可能与之形成公务员法调整的用人关系、人事法规调整的用人关系和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2.在应聘面试中双方均应遵守诚信义务,否则可能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等不利法律后果;劳动法禁止招聘单位扣押证件、收取财物等违法行为并规定了救济方法;劳务派遣是不同于劳动关系的特殊就业形式;应会辨识真伪招聘广告和人才中介。3.我国就业歧视的多种表现形式,我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具体规定和不足;目前针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解决途径和完善建议。4.关于就业协议性质的不同观点;就业协议条款的效力应根据就业单位的性质分别界定;考取研究生可不履行就业协议,但应审慎抉择;毕业前提前入职存在法律隐患。(三)劳动法公选课有助于大学生在未来工作过程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学生大部分将成为劳动法上的劳动者。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到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到劳动报酬,从劳动安全卫生到女职工劳动保护,从职业培训到社会保险和福利,从劳动争议处理到劳动监察,等等,劳动法与劳动者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劳动者权益受侵害现象仍很普遍,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基本的劳动法知识,一旦将来他们在工作中遭遇侵权,就会懂得自己何种权利受到侵害,以及如何维权。(四)劳动法公选课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不但享有劳动权利,而且应履行劳动义务,违反义务就要承当相应的法律责任。人们更关注劳动者权利受侵害的情况,而较少关注其违反义务的情况。事实上,大学生在求职中和工作后违反劳动义务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一方面反映出他们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们的劳动法知识匮乏。作为劳动法公选课的重要内容,完成劳动任务、遵守劳动纪律、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等劳动法义务,以及违反义务可能导致的法律责任,教师必须讲授给学生,以最大限度地规范他们的求职就业行为,使他们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3

一、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学习重点,有效提高广大干部职工法律素质。

根据我局“四五”普法总体规划和县委普法办的具体要求,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普法学习,并始终将此项工作作为局内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年初制定了普法计划,并认真实施。针对“四五”普法工作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我局严格按照规划的安排和计划,在抓好全体职工学法用法的同时,着重抓好局内领导干部和执法监察人员的普法工作。在每月至少一次的职工集体学习中,专门安排一些法律法规的学习内容。半年来,我局干部职工学习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行政许可法》、《××××××自治县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在工作中,坚持把学法、普法和依法行政相结合,自觉依法办事。根据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我们进一步拓展政务公开渠道,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制定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了公开、透明、高效、规范政务公开制度体系。

通过学习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基本具备了现代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法律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全系统干部职工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实现了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用段管理的转变,全面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劳动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按照目标规划,狠抓落实。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4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零工资就业 法律思考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为更多的青年创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使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面临更多的压力和考验。为了能在自己期望的职业中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想方设法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甚至“零工资”就业。为此我们该如何看待“零工资”就业现象呢?本文针对“零工资”就业问题的成因、法律定性和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展开了相关分析。

一、大学生“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成因分析

“零工资”就业是指大学生期望以后能被向往的招聘单位录用或为了积累经验和增加资历自愿到用人单位工作,而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劳动报酬,也不需要承担其他任何劳动法上的义务,待双方约定期过后,由用人单位决定是否聘用该劳动者的“曲线就业”形式。最早的“零工资”就业是2003年底出现的,随着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这一现象逐渐在全国蔓延开来,一份关于“2006大学生就业率调查”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1.26万人中,“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零工资”就业现象更呈上升趋势。正如马克思所说“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零工资”就业现象既然存在,就有其产生及存在的土壤。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就业压力大,供求矛盾突出。高校扩招后,毕业生数量激增,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的212万增至2009年的611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2009年《社会蓝皮书》称,当前大学生的失业率超过12%,是登记失业率的3倍左右。而我国近年来虽然经济增长较快,但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就业岗位增加有限。因此,社会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就业压力很大,这就“零工资”就业现象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第二,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目前,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矛盾,毕业生就业难、用人单位招人难就是一个典型的证明。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高校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脱节,除专业设置不能和社会需要吻合外,毕业生质量与市场要求也有一定的差距。高校重理论轻技能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他们在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上还相当缺乏,于是便出现一方面毕业生过剩、而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又招不到急需的具备职业技能和经验的应用型人才的现象。于是一些找不到理想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只好委曲求全,选择“零工资”就业。

第三,一些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自我定位较高。他们认为自己适合进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最差也应成为企业白领。他们对工作岗位的要求,要么是技术岗位,要么是管理岗位或文员,对就业地区、城市和薪金也都有较高要求。据教育部统计,80.8%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甚至来自县、镇和农村的毕业生也有70%选择在大中城市就业,这就造成了大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的人才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在选聘人才时便会降低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低工资就业”甚至“零工资”就业的现象。

第四,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毕业生法律意识不强,在求职中缺乏相应的法律思维,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观念淡薄,对自己的选择行为和用人单位提出要求的合法性缺乏理性的思考。而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行为不规范,经常利用其优势地位,片面追求利润,忽视其应承担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这也是“零工资”就业现象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法律分析

1.“零工资”就业现象的法律定性。关于“零工资”就业是否违法、是否该禁止,这个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零工资”就业不违法,因为目前法律法规对“零工资”没有明确的规定。即使是最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也未对“零工资”的问题进行定性,因此人们很难在《劳动合同法》中找出令人信服的条款。2006年4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在劳动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情况新闻会上说,大学生零工资就业,严格来说不属于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还有人从民事法律关系角度提出观点,认为只要劳动者提出,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就符合民事关系中的合意原则,“零工资”就业无可厚非。另一种观点正好相反,认为“零工资”就业的违法性是毋庸质疑的,“零工资”就业明显地违反了《宪法》、《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笔者认同这一观点。

2.“零工资”就业现象违法的依据。首先,“零工资”就业现象违反了法律的公平价值、法律权利和义务统一性的原则。公平是法律的价值内容,实现公平是法律永恒的追求,是法律存在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权利主体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而义务主体在履行义务的同时也享有相应的权利。“零工资”就业恰恰背离了法律的公平价值和权利、义务统一性的原则。大学生一旦毕业参加工作,就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获得劳动报酬是劳动者进行劳动的最主要目的,也是他们最基本的生活来源,是对劳动耗费的补偿,是进行社会再生产得以继续进行的保障。大学毕业生参加工作,却得不到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的主要义务是提供劳动,享有的主要权利是获取工资报酬,而用人单位也同样享有要求劳动者提供劳动权利和向劳动者支付报酬的义务。而“零工资”就业则使劳动者按约定提供劳动、履行相应义务后,丧失获取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只享受权利,不承担给付报酬等相应义务,这无疑是对法律原则的违背。

其次,“零工资”就业违反《宪法》、《劳动法》等法律的规定。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保护劳动者享有劳动报酬的权利。而《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作为调整劳动关系的专门性法律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劳动报酬作了一系列的规定。《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可见,用人单位使用劳动者,必须依法支付工资,并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按《劳动合同法》规定,企业招用了“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从其用工之日起,双方就建立了劳动关系,不论有无书面协议。对于能否无偿试用劳动者的问题,《劳动合同法》不仅明确予以否定,还规定了工资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因此“零工资”就业一旦成为事实,不论是在合同中将工资约定为“零”还是根本不约定,显然违反了法律的规定。而且,即使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在合同条款中有明显排除劳动者权利和用人单位责任的内容,也将会是无效的。至于认为只要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就符合民事关系中的合意原则的观点,显然是不成立的。理由在于劳动关系具有特殊性,而非一般的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优先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

3.“零工资”就业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聘用“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要承担以下行政或民事责任:

(1)不签书面劳动合同的责任。用人单位在招聘“零工资”就业的劳动者时,一般不会与之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只是进行口头约定。但不签书面合同,用人单位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2)不支付劳动报酬的责任。如果签订“零工资”就业的书面合同,合同写明零工资、无社保,则明显违反法律强制性的规定,是无效的。大学生可以随时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参照本单位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支付工资和经济补偿金。否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或低于最低工资的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不缴纳社会保险的责任。用人单位连工资都不支付,也就不会给“零工资”就业者办理社保。《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

三、应对“零工资”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法律规范的功能在于引导人的行为、规范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要实现这些功能,法律规定要尽量做到具体、明确,使社会主体能一目了然,清晰判断自己行为的合法与否。虽然“零工资”就业只是极少数大学生,也可以说是“个别现象”,但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完全可以得出“零工资”就业属违法的结论。但鉴于“零工资”就业可能引发扰乱就业市场秩序、破坏劳动力市场公平公正原则等诸多弊端和危害,有关部门还是应当就此问题另行颁布专门的法规明令禁止。可喜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已经通过文件等形式对“零工资”就业现象进行了规定,2007年3月湖北省在最低工资标准时已经将“零工资”就业定性为违反法规。吉林省从2007年7月1日起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同时规定大学毕业生即使愿意“零工资”就业,企业也必须支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为能有效地制止这种违法现象、维护健康的就业市场秩序、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切实保护毕业生合法权益,有效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行为。劳动监察等部门应加强执法检查力度,对招聘“零工资”就业大学生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给予应有的法律制裁。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5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

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就业压力凸显,这个最难就业年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就业形势异常严峻。正是这种急速扩张的就业压力,使得很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失去了目标和方向。再则,由于高校就业法律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毕业生法律知识匮乏、维权意识淡薄,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经常发生权益侵犯时间。因此,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如何提高法律意识,维护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毕业生在求职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1)非法收取一定的招聘费用。近几年,有不少公司在招聘时不对劳动者做出年龄、学历、专业、在校表现等要求,以录用为条件引诱求职者,骗取诸如报名费、资料费、注册费、保证金等不合理费用。尤其是在录用以后,以求职者专业知识不足为理由,收取一定的培训费,许多求职心切的毕业生,往往调入此类陷阱。《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所以,在求职过程中,用人单位任何形式的收费都是不合法的。

(2)滥用试用期。劳动合同的试用期是一个特殊的阶段,用以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使用人企业能够以最低的成本风险招聘到优秀人才,促使劳动者的风险意识和竞争意识。但是在现实中,不少用人单位扭曲了立法者的初衷。鉴于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弱势地位,一方面尽可能的延长试用期或者压低试用期的报酬,这往往是用人单位单方面决定的;另一方面,以实习期、见习期来规避试用期规定。试用期的作用并未发挥出来,相反,成为了用人单位侵害大学毕业生的工具。

(3)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法律制度的核心,事关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为此,《劳动合同法》第16条、19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不过,许多用人单位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降低劳动成本,不合理的规避了劳动合同的订立。根据高职高专类调查显示,在贸易、建筑、餐饮服务等非技术行业的劳动合同签约率最低,达到30%以下。由于缺少书面劳动合同,在劳动争议的处理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往往得不到应有的保护。

(4)不合理的运用格式条款。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时居于主导地位,因为劳动合同条款往往是事先拟定的合同文本,求职者只是被动的接受,选择签与不签,而很少出现就合同条款内容与用人单位讨价还价的情况。而这些事先拟订好的合同可被视为格式条款。虽然格式条款对企业而言降低了成本,方便不断使用,其现实中的运用,出现了诸多不合理的问题。其一,用人单位往往不提醒劳动者在格式条款中应注意限制自身权利的相关内容;其二,用人单位对自身责任规定不具体,不具有操作性;其三,劳动合同的最终解释权往往在用人单位,一旦发生争议,往往使劳动者处于不利地位。

2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

(1)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树立法制观念。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水平虽说逐步提高,但是总体在世界上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档次,高校教育往往引导大学生只重视专业课,而对法律基础课程不予重视,只是应付考试,使学生缺乏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高校应重视法律知识的灌输,尤其帮助大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可以加大对法律基础课程的投入,引用案例或者实地参观学习等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兴趣,不断积累法律知识,从而形成法律观念,具体可以组织学生到法院参加庭审,从而了解我国的案件审理程序;也可以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通过学生自己模拟法庭人物,掌握诉讼程序,提高守法意识。加大法律基础课程的考核力度,改变原有的一张卷模式,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阐述等考核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使学生重视法律课程。

(2)加强就业指导,指明就业方向。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通过设立职业指导课程,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和应聘技巧,与此同时,应将《劳动合同法》作为单独的一个单元对学生予以讲授,劳动合同应包含哪些内容、试用期的规定、劳动保护、劳动者权益、劳动争议的处理等等问题要逐一讲授,同时应在课程中对近几年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中出现的陷阱加以剖析,如何避免出现签订不合法劳动合同的现象,对毕业生予以警示,使毕业生能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规范各类招聘,加大监督力度。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应联合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提高准入门槛,尤其针对实习期尚无法律明文规定的,应制定相应的强制性行政规章或者规范,使高校及学生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协议中存在保障条款,用以避免出现纠纷无人问津而导致毕业生权益受到损害。鉴于目前就业难的现实,相关部门应对用人单位集中培训并签订责任书,督促其遵守劳动合同法相关条款,进一步加强政府的调控与监管力度,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为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另外,还可建立相应的信誉评价制度,这是对用人单位招聘过程中的信用的反映,对于信誉好的单位,高校可安排宣讲以及就业招聘过程中的优先待遇,而对于较差的应取消其招聘资格。

参考文献:

[1] 乔楚晗,王欢.大学生就业法律问题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

[2] 解廷民.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8).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6

关键词:法律意识 毕业生 劳动权益 择业就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劳动权益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毕业生一边整天怀揣简历高喊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另一边却频繁跳槽、动辄“毁约”,这些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折射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比较紧张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这里讨论的择业就业劳动权益是指有劳动能力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与劳动关系建立、存续过程中自由支配自身劳动力,并要求国家、社会与用人单位为其提供公平对待、体面就业、和谐发展的权利。

一、毕业生择业就业缺乏的四种法律意识

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维权意识、合同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这四种基本的法律意识。但在实践中,毕业生表现出来的以上四方面的法律意识却不尽如人意。

(一)维权意识淡漠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急于与用人单位达成招聘意向,以致往往忽视(或者不得不忽视)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又加上毕业生对择业与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择业与就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而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于劳动权益的保障知识根本无法应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法律问题,不少学生对调查问卷中问及的“法律、法规对你的就业成才起到的作用”时给予了“无任何作用”、“效果一般”、“对个人指导不强”的结论。因此当遇到侵犯自身权益的问题时,毕业生一般会表现为不知所措、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的反应。

(一二)合同意识(又称契约意识)缺乏

公民与法人在财产与人身关系的保护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与保:沪。当契约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思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时,其契约必须遵守,这时,契约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也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公平原则”与“诚信原则”的体现。但是,我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却都缺少对契约“一诺千金”的执行力,主要表现为:(1)毕业生随意毁约。从对待规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就业工作权利与义务的就业协议书的履行来看,不少毕业生随意背离协议的条款,这些问题给毕业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2)用人单位设置陷阱。一些用人单位故意设置一些合同陷阱,例如故意模糊“见习期”与“试用期”的概念,将毕业生的见习期与试用期分开计算,有的甚至长达数年;有的以见习期的名义不签合同,借故延长见习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涉及员工福利的条款都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不订立书面合同,当事过境迁后死不认帐,让毕业生陷人不利的处境。

(三)平等意识欠佳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面对择业中存在的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容貌歧视、生源地歧视、乙肝歧视以及对学生毕业学校的歧视,毕业生缺乏维护自己平等就业权的意识,而往往采取回避与放弃的策略。

(四)法制意识薄弱

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学生为取得择业的优势而涉足违法犯罪行为,如一些学生通过伪造成绩单、学业证明、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来获得用人单位的垂青,而东窗事发后,这些学生又会以“不知道违法了”等借口推脱责任。

二、四种法律意识所蕴涵的择业就业权益内容

(一)维权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内容

1.接受就业推荐与获取指导信息服务的权利。接受就业推荐权就是毕业生有权要求学校和职业介绍机构在择业过程中公正、择优、分类型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权利

。接受就业指导与信息服务权是指学生有权从学校、社会、国家获得公开、及时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服务。

2.特殊时期、特殊群体的保障权。特殊时期主要包括过渡期和休息休假期。过渡期保障权是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前后在实习期、试用期、见习期限所应当享有的保障个人安全与和谐发展的权利。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后进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侵害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的保障。特殊群体主要是依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女职工的身体、生理特点,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女职工有权主张用人单位特殊保护的权利。

3.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权。社会保障权,又称社会福利权,是指劳动者享有国家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各类保障、福利设施和各种福利待遇,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权,是指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业时,从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得必要物质帮助的权利。

4.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享有参加劳动所必须的、提高劳动技能或就业能力的各种业务学习和进修的权利。保障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权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还能为减少失业人员、促进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二)合同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违约及求偿权。违约及求偿权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如用人单位无故要求解约,毕业生有权依照《合同法》要求对方履行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违约金的权利。

2.获得报酬权。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有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权利的重要内容,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又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对于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将以另外的标准给予劳动者工资报酬,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法律规定的工资报酬。

(三)平等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公平择业权。公平择业权就是公民在择业过程中不得因其民族、种族、性别、政见、信仰、身体原因、社会出身不同等原因而受到歧视,被排斥适用公平均等机会,或被取消、损害就业与职业机会,或违反待遇平等原则给予区别对待的权利。国家应尽快废除与宪法“平等权”和劳动法“平等就业权”相冲突的法规、规章和红头文件,从制度上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择业权。

2.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包括自由选择是否从事职业劳动,从事何种职业劳动,何时从事职业劳动,在哪一类或哪一个用人单位从事职业劳动等权利。

3.择业知情权。择业知情权是指被征集信息的劳动者对所征集的个人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所加工的产品,及其征集信息者的信息享有了解真实情况的权利。为保护劳动者知情权的需要,《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国家还应要求用人单位将以上内容以书面形式写在劳动合同中,以保证劳动者的实体本又益。

4,民主管理与组织参加工会权。民主管理权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范围内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审议单位的重大决策,监督单位管理者,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组织参加工会权是指劳动者有自由组织与参加工会,保障自己经济权利、劳动社会权益的自由。是否承认集会、结社自由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这对于劳动者来说,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劳动者组织与参加工会的权利。

(四)法制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劳动争议救济权。劳动争议救济权是指劳动者与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诉反映情况,提请处理,或者依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讼的权利。提起劳动争议处理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项重要的民利。它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劳动关系法律化,健全社会主义民

主与法制的要求。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7

摘要: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劳动权益受到侵害,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缺乏维权意识、合同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这四种基本的法律意识。文章通过对四种法律意识的分析解读,剖析出其中所蕴涵的各种法律权利内容.

 

关键词:法律意识 毕业生 劳动权益 择业就业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就业劳动权益问题越来越受关注,毕业生一边整天怀揣简历高喊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另一边却频繁跳槽、动辄“毁约”,这些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折射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比较紧张的劳动关系,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缺乏法律意识。这里讨论的择业就业劳动权益是指有劳动能力的毕业生在择业就业与劳动关系建立、存续过程中自由支配自身劳动力,并要求国家、社会与用人单位为其提供公平对待、体面就业、和谐发展的权利。

    一、毕业生择业就业缺乏的四种法律意识

    毕业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应具备维权意识、合同意识、平等意识及法制意识这四种基本的法律意识。但在实践中,毕业生表现出来的以上四方面的法律意识却不尽如人意。

      (一)维权意识淡漠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由于急于与用人单位达成招聘意向,以致往往忽视(或者不得不忽视)自己合法权益的保护,又加上毕业生对择业与劳动保障方面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许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劳动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等择业与就业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而学校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对于劳动权益的保障知识根本无法应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法律问题,不少学生对调查问卷中问及的“法律、法规对你的就业成才起到的作用”时给予了“无任何作用”、“效果一般”、“对个人指导不强”的结论。因此当遇到侵犯自身权益的问题时,毕业生一般会表现为不知所措、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的反应。

    (一二)合同意识(又称契约意识)缺乏

    公民与法人在财产与人身关系的保护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民事主体之间的契约自由与保:沪。当契约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思依法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时,其契约必须遵守,这时,契约就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这也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公平原则”与“诚信原则”的体现。但是,我国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却都缺少对契约“一诺千金”的执行力,主要表现为:(1)毕业生随意毁约。从对待规定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在就业工作权利与义务的就业协议书的履行来看,不少毕业生随意背离协议的条款,这些问题给毕业生本人、学校和用人单位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2)用人单位设置陷阱。一些用人单位故意设置一些合同陷阱,例如故意模糊“见习期”与“试用期”的概念,将毕业生的见习期与试用期分开计算,有的甚至长达数年;有的以见习期的名义不签合同,借故延长见习期;还有一些用人单位对涉及员工福利的条款都采用口头协议的形式不订立书面合同,当事过境迁后死不认帐,让毕业生陷人不利的处境。

    (三)平等意识欠佳

    平等是人和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是人类的终极理想之一。人和人之间的平等,不是指物质上的“相等”或“平均”,而是在精神上互相理解,互相尊重,把对方当成和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现代社会的进步,就是人和人之间从不平等走向平等过程,是平等逐渐实现的过程。面对择业中存在的身高歧视、性别歧视、容貌歧视、生源地歧视、乙肝歧视以及对学生毕业学校的歧视,毕业生缺乏维护自己平等就业权的意识,而往往采取回避与放弃的策略。

    (四)法制意识薄弱

    在激烈的竞争中,一些学生为取得择业的优势而涉足违法犯罪行为,如一些学生通过伪造成绩单、学业证明、学位证书、获奖证书来获得用人单位的垂青,而东窗事发后,这些学生又会以“不知道违法了”等借口推脱责任。

    二、四种法律意识所蕴涵的择业就业权益内容

      (一)维权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内容

    1.接受就业推荐与获取指导信息服务的权利。接受就业推荐权就是毕业生有权要求学校和职业介绍机构在择业过程中公正、择优、分类型地向用人单位推荐自己的权利

编辑整理本文。

。接受就业指导与信息服务权是指学生有权从学校、社会、国家获得公开、及时的就业指导与就业信息服务。

    2.特殊时期、特殊群体的保障权。特殊时期主要包括过渡期和休息休假期。过渡期保障权是指毕业生到用人单位工作前后在实习期、试用期、见习期限所应当享有的保障个人安全与和谐发展的权利。休息休假权是指劳动者在法律规定的工作时间后进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我国《宪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都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侵害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劳动者休息休假权的保障。特殊群体主要是依据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针对女职工的身体、生理特点,用人单位有义务对其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女职工有权主张用人单位特殊保护的权利。

    3.社会保障、社会保险权。社会保障权,又称社会福利权,是指劳动者享有国家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各类保障、福利设施和各种福利待遇,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险权,是指参加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失业时,从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建立的社会保险基金中获得必要物质帮助的权利。

    4.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是劳动者享有参加劳动所必须的、提高劳动技能或就业能力的各种业务学习和进修的权利。保障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权的实现,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劳动者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还能为减少失业人员、促进充分就业创造条件。

    (二)合同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违约及求偿权。违约及求偿权是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后,如用人单位无故要求解约,毕业生有权依照《合同法》要求对方履行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违约金的权利。

    2.获得报酬权。劳动报酬权是劳动者有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取得报酬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是劳动权利的重要内容,劳动报酬是劳动者的又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对于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支付将以另外的标准给予劳动者工资报酬,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法律规定的工资报酬。

(三)平等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公平择业权。公平择业权就是公民在择业过程中不得因其民族、种族、性别、政见、信仰、身体原因、社会出身不同等原因而受到歧视,被排斥适用公平均等机会,或被取消、损害就业与职业机会,或违反待遇平等原则给予区别对待的权利。国家应尽快废除与宪法“平等权”和劳动法“平等就业权”相冲突的法规、规章和红头文件,从制度上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择业权。

    2.自由择业权。自由择业权是指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包括自由选择是否从事职业劳动,从事何种职业劳动,何时从事职业劳动,在哪一类或哪一个用人单位从事职业劳动等权利。

    3.择业知情权。择业知情权是指被征集信息的劳动者对所征集的个人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所加工的产品,及其征集信息者的信息享有了解真实情况的权利。为保护劳动者知情权的需要,《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国家还应要求用人单位将以上内容以书面形式写在劳动合同中,以保证劳动者的实体本又益。

    4,民主管理与组织参加工会权。民主管理权是指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范围内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审议单位的重大决策,监督单位管理者,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权利。组织参加工会权是指劳动者有自由组织与参加工会,保障自己经济权利、劳动社会权益的自由。是否承认集会、结社自由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程度的重要标志。这对于劳动者来说,最直接、最集中的表现就在于劳动者组织与参加工会的权利。

    (四)法制意识中所蕴涵的权利

    1.劳动争议救济权。劳动争议救济权是指劳动者与其所在的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时,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诉反映情况,提请处理,或者依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程序,申请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的权利。提起劳动争议处理权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一项重要的民主权利。它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劳动关系法律化,健全社会主义民

编辑整理本文。

主与法制的要求。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8

关键词: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探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因此,我们必须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提到日程上来。而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提到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只有站到这种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抓好、抓出成效来。而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又必须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构成要素有个清醒的分析和认识,弄清其相互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实践性的动作。

下面我们就构成和谐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门等要素逐一进行分析、认识。

一、用人单位法制观念的树立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顾国家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干出许多违法违规事情,诸如歧视女工、非法使用童工、拖欠农民工工资、用人不签订劳动合同、签订了劳动合同而不按合同办事、随便收取劳动保证金、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等等。出现上述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原因我们这里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是明知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而偏偏要明知故犯;而大多数人则是由于缺乏学习,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了解不多所致。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就是要对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员进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相关政策规定的再宣传、再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并在单位用人等行为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的要求,把企业的正当利益取得与职工的切身利益兼顾起来,做到企业要发展,职工生活要改善。二者不可偏废。

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关键

由于历史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劳动者总体上说都是素质较低的。由于受教育少、文化水平低,一些劳动者求职十分困难,加上一些企业用人的高门槛,使得一些劳动者很难介入。要改变这种状况,各级政府必须加强对劳动者的培训,并对参与培训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使其学习有成、以寻找机会步入企业大门。由于法制水平低、维权意识差,一些劳动者在介入企业后,尽管企业在用工方面违背了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条款,也只能做无奈选择,认为找到工作不容易,为了保住饭碗、维持生活,而放弃自身应有的合法权益,诸如对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保险费,收取风险抵押金、延长劳动时间,加大劳动强度等现象能忍就忍。由于缺乏斗争精神,一些劳动者遇到劳动纠纷或劳动争议时,不注重收集书面证据材料,而这些必要的证据材料正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部门用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所需要的。由于缺乏原则性,一些劳动者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益,不敢得罪企业领导,不出具证据材料或出具虚假的证据材料,给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制造了执法障碍。这又给我们提出了一项如何提高劳动者各方面素质的艰巨任务。

鉴于当前企业普遍忽视职工教育的现状,使我们不得不回顾起建国初期,以及计划经济年代,那时企业是比较重视职工教育的,那时企业普遍利用职工夜校的形式,组织职工利用工余时间学习时事政治、科学文化和有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提高职工的文化科学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培养出许多业务能手和劳动模范,对于企业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们倡议,今天的企业,无论是全民的、集体的、个体的,都应当像当年那样不遗余力地抓好职工的业余教育,不妨也可以利用夜校的形式,组织职工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在这方面企业的工会组织应当把职工的业务教育抓起来。

三、法律法规的健全配套是依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4年7月5日《劳动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初步建立了以《劳动法》和其他法律为主体,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和国际公约等为辅助的劳动法律制度。适应劳动保障监察事业发展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结合实际,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劳动立法,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日趋完善的法律依据。2001年劳动保障部先后颁布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工作管理办法》、《社会保险基金行政监督办法》、《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等规章。各地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有关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险及劳动力市场管理、劳动保障监察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2003年,国务院颁布《工伤保险条例》,劳动保障部制定了工伤保险,最低工资、集体合同、企业年金等方面的部颁规章。2004年11月,国务院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保障部修订了《集体合同规定》、《最低工资规定》,颁布了《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2007年是我国劳动保障立法的丰收年,《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相继在人大获得通过,并在2008年陆续生效。当然,在我国劳动法制度建设方面,还存在着劳动立法的位阶较低,相关行政部门和地方的行政规定相互冲突等问题,需要通过推进劳动法制建设加以进一步完善。

针对我国劳动保障监察行政执法缺少强制性措施的情况,在加强法制建设过程中,应当赋予劳动监察执法以相应职权。应以《行政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为依据,修改相关条例法规,结合劳动保障监察难、执法难的实际情况,按《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缩短劳动处罚执行时间,以使逃避责任的用工单位受到及时处罚。同时,赋予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以查封、扣押、冻结账户、没收违法所得等职权,改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弱、执法难的问题,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和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9

一、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意义

了解企业的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意义对与促进一个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要认真了解劳动用工组织管理意义,同时还要加强传统管理的建设,完善企业的劳动用工组织的管理秩序,但是如果企业不好好的了解其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意义,对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仅保持草草了事的态度或者对其管理不重视,那将会带来一大堆的麻烦,比如说企业与劳动工之间的纠纷,企业利益上的矛盾,劳动人员的利益、权利保障等问题,所以企业应重视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的意义。

二、现阶段企业劳动用工与劳动组织管理的现状

(一)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人员和劳动工的法律知识浅薄

在现阶段当中,企业所招聘的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人员都是一些缺乏相关法律知识的人员,加上所招聘的劳动工也都是外地来的农民工,加上他们的学历低,对于法律的认识几乎是什么都不懂,所以在劳动工与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签订相关的劳动合同时,由于两者对于法律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以至于合同内出现不平等的现象,导致了劳动工或者企业的利益受到了损坏,引发了人们所谓的劳动纠纷事件,严重的还会闹到法庭。

(二)企业自身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不完善,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一个王国的发展离不开该国家的规章制度,好的规章制度能够让臣子们为其服务,企业也一样,要想让劳动工企业的发展努力干活,那该企业就要有很好的企业劳动用工的管理规章制度,一个好的规章制度才能服众,但是现今的企业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如何赚更多的钱上,而忽略了劳动用工管理的建设,导致其相应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使得在于劳动工签订合同和支付劳动工报酬的时候出现矛盾,引起众多的纠纷问他等。

(三)企业劳动工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现阶段,有大部分的企业在劳动用工组织结构方面存在这很多缺陷,加上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越来越结构化,把什么东西都划分得非常的仔细,以至于劳动工不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导致企业的建设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虽然说企业结构细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再是在实际当中,企业的结构细化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还会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阻碍了企业的有效发展,间接的引起了一系列的劳动纠纷问题,劳动工的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使得出现企业来办携款出逃,劳动工干活没工资的现象。

三、针对现状提出的相应对策

(一)提高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人员和劳动工的法律意识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不好好的学习法律知识或者不知道法律的信息,那我们有可能会触犯到法律,咱们的权益就无法得到保障或者被侵犯,所以掌握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对于维护我们的权利,避免上当受骗是很有用的,尤其是对于企业的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人员和劳动工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人员只有在了解相关的劳动法之后,才会制定处正确,符合情理,符合国家法律的劳动合同,才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才能是劳动工的权益得到保障;而对于劳动工来说,虽人大部分的劳动工都是来自外地的农民工,加上学历又低,一心只想赚到更多的钱,以至于对自己的权益是否受到伤害这些事情都不在乎,所以出现了劳动工“流更多的汗水,赚更少的钱”的现象,只有在劳动工了解相关法律之后,才能有效的保证自己的权利不被剥削,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等,劳动工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学习法律,或者通过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近期所颁布的法规法则等,这样自己所知道的法律知识也就越多。

(二)完善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个好的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体系对于企业来说是很关键,尤其是在企业与劳动工签订合同的时候,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企业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而一个好的劳动用工管理体系,正好可以做到这点,会让劳动用工组织管理人员在合法的情况下与劳动工签订合同,并且该合同是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且又可以有效的保障劳动工的权益。

(三)强化专业人士的培养和保护

一家企业是否受人尊重,决定因素的并不是说该企业多么的回赚钱,而是该企业的劳动工的素质是否足够高,素质高的劳动工会给企业带来效益,会促进企业的发展;而素质低的劳动工不仅不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效益,有时候反而会影?甚至是阻碍企业的发展,我们都知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战争都是没有烟火的,而决定这场战争谁赢谁输的关键因素是劳动工的素质,如果在战争期间,有劳动工向敌人透露自己企业的机密,那么该企业将会输的很惨,严重的还会破产,一个企业的破产,影响的不仅仅是企业老总,是一大堆的劳动工,他们将会失去自己赚钱的机会等。所以企业在聘用专业人士时,可以跟高校合作,聘请素质高的人才,或者企业可以定期的为自己的劳动工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素质提高了,企业的发展也就会越来越好。

劳动法律法规知识篇10

关键词:劳动合同;企业管理;法律风险;防控措施

一、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及其特点

一个企业的各个运营过程都需要签订合同,并且对这些合同进行分类管理。劳动合同作为企业运营的合同之一,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与专业技术人才的选用,因此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劳动合同的管理是否得当,是企业能否完善运营的基础与保障。劳动合同用于衔接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在双方都同意的前提下签订的劳动条款,以避免在雇佣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或是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一个公认的依据,便于更好地去解决纠纷。但是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环节多、过程十分复杂,稍有小小的纰漏便会影响整个企业用人工作的进展,进而在履行劳动合同和解决人事纠纷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风险。因此,企业在管理劳动合同时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鼠目寸光,应做到循序渐进、高瞻远瞩,预估到劳动合同从签订到解除的整个过程中会出现的风险,同时加强企业的自身管理,为应对这些风险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给劳动者一个安全的环境,踏踏实实地为企业效力。

二、企业劳动合同管理中的风险分析

(一)劳动合同签订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首先,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和条款上存在法律风险。某些劳动合同中条款内容不规范、不严谨、不全面,甚至不符合法律用人标准,比如不能明确划分雇佣双方的权利与义务,这会致使劳动纠纷发生时,现有的劳动法律对其没有保护作用;或者是劳动者所签订劳动合同对一些行为的约束模棱两可,一些劳动者“钻空子”,便会给企业带来许多风险。其次,签订合同的过程存在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签订合同的时候未按照相应的法律程序所带来的风险;有些企业劳动合同的签订过程不能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或一些企业在合同签订前,对施工单位的资信资质、经营许可、履约能力等的考察不到位,这些都会对企业造成一定的法律风险。最后,所签劳动合同对劳动者工作性质或工作期限界定不清。工作性质有临时工与正式工之分,如果界定不清则会使员工和企业之间产生法律纠纷;工作期限一边分为有、无、以工作量为准三种,很多企业未能分清工作期限类型,由此产生了一定的法律风险。以一起常见的劳动合同诉讼案件为例,原告人刘女士因被撤销职位后未获得基础的经济补偿和养老保险等福利,起诉被告公司,最终诉讼被驳回,原因是刘女士已与公司解除劳务关系,再次被任用时的身份属于临时工,并且没有转正合同,因此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法律不予支持。

(二)劳动合同在履行中存在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的履行是合同双方共同执行实施合同条款内容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法律风险的源头为两方面:合同的甲方与乙方。来自合同甲方(即用人单位)的法律风险主要有:第一,企业未能按照合同的相应规定向劳动者提供相应的劳动报酬、保险假期等福利待遇;第二,要求劳动者增加劳动合同以外的工作时间;第三,未能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与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状况、劳动报酬等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工作情况;第四,企业没有通知劳动者,或劳动者同意,私自变更合同条款等等,这些都会为企业带来法律风险。来自合同乙方的法律风险主要是劳动者未能按照合同内容提供自己的劳动,或是承建方对合同条款的执行落实不规范,随意更改合同中的施工要求。

(三)劳动合同在解除时存在的法律风险

劳动合同解除时,如果劳动者因企业未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相关义务,可单方面解除合同,同时可以要求企业进行赔偿;而企业如果单方面解除劳动者,需要满足劳动合同中解除劳动关系的条件,并提前通知劳动者,否则企业将会面临支付违约金或其它赔偿等风险。

(四)企业管理自身存在风险

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合法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风险。例如,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未能严格按照劳动法规定进行用人管理,以节约开支降低用人成本为由,聘用未成年人或者在校学生做临时工或廉价实习生,以口头约定代替书面合同等等,这些都是有违劳动法的用人行为,也是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赔偿风险的行为。

三、有效防控劳动合同管理风险的措施

(一)严格按照劳动法和企业发展状况拟

定劳动合同企业在制定劳动合同时,应该以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为前提,再结合本企业的发展情况、用人条件等等确定劳动合同的具体内容。合同内容的细节应该包括工作性质与工作期限,以及工作的环境、安全状况等等劳动者需要了解的,提前告知劳动者也有利于避免劳动纠纷;工作期限的合理确定不仅有助于企业更长远的发展,也有利于劳动者对自己的合同期限有个明确的认识。企业可以按照各个职位的性质、重要程度等将其归类于三种不同的合同期限。这些的明确有助于避免合同双方因合同条款不明确发生的劳动纠纷。

(二)完善企业的法律组织及制度

企业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劳动合同的订立、签订、履行、变更以及解除,发生劳务纠纷后的调解、解决等等都涉及到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与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带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下,设立和完善内部的法务组织、人事管理组织等等,及时对各种劳务合同的纠纷进行解决,以免影响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还应该完善自身的规章制度,这是约束劳动者行为与义务的重要依据,企业应该使内部的规章制度合法、合理、民主,是劳务双方明确自己的权力与职责,维护企业的日常管理与秩序,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依法治企,提高合同双方的法律意识

首先,企业应加强有关劳动法律的的宣传与学习,特别是加强人事部门对劳动法的认识和了解。比如,在企业内部进行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在人事部门人员上岗前使其进行一定的劳动法用人知识的学习,以避免人事部门在招聘员工时的疏忽;企业还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的法律知识的普及或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其次,聘用学历条件、素质信用条件符合本企业规定的劳动者或承建方,高素质的劳动者法律意识往往较强,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劳动纠纷;最后,企业要保留各种与劳动者合作时签订的合法依据,这样便可避免一些因员工行为不当给企业带来的法律风险。以上文中提到的刘女士一案为例,案件中刘女士法律意识较弱,自己未与公司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被解雇之后自然不会享有正式员工的福利待遇与赔偿;而被告公司的法律意识也有待提高,聘用员工时没有签订书面协议,导致刘女士不知自己的临时工身份,因而带来了这场法律纠纷。

(四)及时签署劳动合同或办理员工入职手续

签署劳动合同应是书面合同,并先让劳动者签署,企业审批盖章后在让员工入职,这样可以防止劳动合同的空白给合同双方带来的损失。劳动者签署完劳动合同后,及时办理入职手续,包括入职报道、提交入职材料等,办理入职手续可以避免用工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刘女士一案为例,刘女士在进入公司工作前,并未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和入职合同等书面协议,致使自己一直是公司的临时员工,无法享有公司的种种保障,这也是这起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四、结语

科学规范地对企业管理劳动合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风险进行防控和解决,有利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因此,及时预知各种法律风险,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而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作有力的铺垫!

[参考文献]

[1]郝猛.谈企业劳动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与防范[J].中国商贸,2016,2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