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效课堂十篇

时间:2023-06-12 16:39:17

初中高效课堂

初中高效课堂篇1

关键词: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形成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学好的科目。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可以经过短时间的努力而取得显著成效。因而,造成有些学生通过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努力看不到多少成效,而放弃了努力。这样就会使部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逐渐淡薄,从而导致语文课堂效果也欠佳。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致力于向45分钟要质量,企图营造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来摆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的困境。我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探索:

一、教师要更新理念

新时代的教师,必须要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要。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树立体现课改精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要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有较高水平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技能;要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要有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美好心灵;要有博采众长、虚怀若谷的高尚品格,要有善于思考、奋发进取的创新意识,要有善于总结经验、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的进取精神。总之,要构建一个“好课堂”,首先就要锻造锤炼出一个“好老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以人为本,教师尤先。因为“好老师”是“好课堂”的“设计师”和“工程师”。只有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业务素质增强了,教学技能提升了,才能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不是要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意在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思想认识,增强业务素质,提升教学技能水平,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快速实现“角色转变”,快速成为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自从新课程培训之后,我就不断尝试着自己角色的转变,在学生面前渐渐放下师道尊严的师者风范,而是在课堂上真正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在课下做学生真正的朋友、知心人,和学生亲切地谈思想,真诚地说生活,效果明显。

二、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语文,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的教学, 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对语文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活动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当代有名的语文特级教师魏书生,在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求学生写日记,并规定题目为《学习是一种乐趣》,这种日记学生要从之一写到之九十九。其目的无疑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发现学习的乐趣,从而自然而然地激发起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之能够保持下去。多年的事实证明魏书生取得了成功,其辉煌的教学成果全国瞩目。上海特级语文教师于漪则与此稍有不同,她上课总是满面春风充满激情,使学生如沐春风,既学到知识又乐趣无穷,这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她的教学效果也是举国公认的。这些事实再次证明,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改变师生关系,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的师生关系,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尤为重要。师生的互动,也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情感实体交往的过程,只有双方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才能产生共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才能很好实现教学目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想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重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活动的自由度,大胆放手,让学生尝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参与者、探索者、发现者。教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要让学生产生“安全感”并学会开放自己,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主动思考探究问题,积极参与合作讨论,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就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鼓励创新、尊重分歧,尤其注意营造一种热烈踊跃的课堂气氛,这才符合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可以说,这样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与灵魂提升的沃土。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语文课堂

初中高效课堂篇2

教学的成效,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上。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除了要教会他们掌握知识外,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其中,政治教学就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政治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标的要求,做到有效教学,从而为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但是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因为面对不同的学生,面对的问题也不尽相同,这个时候就要求教师从实际问题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而又寓教于乐。

二、构建高效课堂遇到的难题

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影响,初中政治课堂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得非常困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初中生群体对于政治兴趣不大。众所周知,政治学是一门专业学科,知识点多且杂,不像其他的学科,有规律可循,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比较费心费力,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本身不太喜欢政治,他们感觉政治这门学科枯燥无味,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2)部分教师教学工作的缺失。部分老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自己教书育人的本职,而是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只是进行知识的堆砌,缺少吸引力,导致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考试成绩不理想。(3)虽然国家已经推行多年的素质教育,但是在很多地方,从学生到家长,乃至部分老师,都感觉政治是门副科,学不学没有太大的影响,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政治课的不够重视,不去理解所学到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抓住考试重点就可以了,进而导致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如何构建初中政治高效课堂

初中高效课堂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方式;高效课堂;知识与技能

初中数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侧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缺乏明确的认识与研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当今的教流,因此在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就有必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索与研究,教师应当根据当下的教学形势,以所教学生的特点为依据,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的基础教学,也不同于高中较为复杂的数学应用,初中生心理与生理的特殊性,都无疑给高效课堂的构建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音机”式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由于课程的安排以及学生的上课情况,教师总是无意识地继续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例如,有时老师问问题,大部分学生的第一反应就会沉默,此时教师为了不浪费时间,就会选择抓紧时间继续讲课,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互动,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

2.小部分教师课前没有仔细钻研教材。有些教师在课前没有仔细备课,没有对教材的知识点逐字逐句的推敲,备课不充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质量,降低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仍然是高效课堂无法构建的一个重要因素。

3.教师“师道尊严”的思想过于浓厚。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面组成的,缺少任何一方都不行,可是,目前仍有大部分教师秉持着“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家长制”的教学作风对待学生,无法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不高。

4.布置大量作业。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每个年级的作业都开始不断增多,难度也不断加大,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内容,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高素质要求。但是,不切实际的增加作业,必然导致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这样,作业就达不到辅助教学的目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没有本质的提高。

5.学习积极性不高。初中生的心理正是属于叛逆的阶段,经常会出现急躁的心理状态,数学学科的学习又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运算能力及逻辑思维,学生一旦听不懂,就会产生厌学心理,甚至不愿意听老师的课,更有甚者还会影响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这都不利于整个课堂的高效运转。

二、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方法及对策

在对构建高效课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的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建:

1.课前仔细备课。不是简简单单地准备下节课讲的内容,而是字字斟酌,了解教材每一句话后面的相关知识,站在学生的角度解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数学学科需要大量的运算与公式,教师需从不同方面对公式加以推导,对于同一道题目,教师要多想几个不同的解法。

2.创建民主的课堂形式。教学过程是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学过程中无论谁占主导地位都不合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起着引路人的角色,所要做的是告诉学生方法,交给他们自己去探索。同时,教师的态度也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态度和蔼的老师必然能受到学生的欢迎。在课堂上,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有表达自己观点的空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与提问的精神。

3.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学生的互动主要表现在提问题上,教师要学会提问题,并且要提合理的问题。

首先,教师提的问题要有针对性。要针对现阶段的学习,根据学生的总体特点来提问题,尽量提一些学生再认真思考一点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以便激起学生探索的乐趣。

其次,教师要学会选择提问的契机。数学学科需要学生上课认真的听讲,少了一个环节都有可能直接影响下面课程的学习,因此,当学生学累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时,教师可提问一些学生轻松回答的问题,让他们在紧张学习之余放松大脑。

另外,除了向学生提问题,教师还可通过讲小故事、做数字游戏等方式,将学生引入新课程的教学,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热情自然会提高。

4.教师的鼓励对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仔细聆听,一个点头、一个微笑,都可以表示对学生的肯定,都有可能激发学生更多的探索心理。教师对于学生所提的问题要一视同仁,耐心予以解答。学生认为自己的问题得到了认可,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5.合理的作业布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布置适量作业,不要布置死记硬背、机械性较强的作业,而应该布置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热情、思考性较强的作业,作业不在多而在精。作业的布置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6.可适当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可适当融入其他学科的知识。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进行德育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还能够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学生不仅学业得到了收获,品格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样的课堂,也会是许多学生所向往的。

高效的课堂,需要我们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能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参与,通过各种方式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实现主动获取,高效认知。课之高效,教育成败之关键,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教师应该用创新构建高效课堂,使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习数学,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秀娟.探讨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J].祖国(教育建设),2013,(5):497-498.

[2]杨财港.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初探[J].陕西教育,2012,(11):79-79.

初中高效课堂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为什么初中数学老师常常埋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常常感到教得越来越辛苦,学生学得越来越痛苦。我认为初中数学课堂“低效”的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和谐造成的。要改变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关系,必须找出不和谐的原因,设法构建优质高效和谐的课堂。

我校八年级每个班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尖子生虽然学习基础好,学得轻松,但仅限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缺少竞争意识,缺少刻苦钻研精神;部分学生上课用心,作业没有问题,但一到考试就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综合能力差,学习效率低;还有部分学生总是漫不经心,厌学情绪严重,作业以抄袭为主,总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混日子……

老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深远影响:喜欢“一讲到底”、“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重结果轻过程;老师关注知识多,学法指导少,就题讲题,不重视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课堂活动形式多,实际收效少,尤其是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过程、反馈,都只有少数尖子生参与,大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

“教”与“学”不和谐造成了课堂的“低效”,要想改变师与生这种关系,必须从课堂抓起,让每一堂课老师都能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高效地发展。如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既没有现成的答案,又没有固定的模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学情,我尝试从以下方面着手。

1.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间双向信息交流的活动,这种交流是以信任为基础、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就会让学生感到课堂气氛轻松、愉快。“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乐意“教”,学生也乐意“学”,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放下架子,花较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既做关心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心灵、智慧的引路人,让学生既“敬”你,又“怕”你。

2.更新教学理念,完成角色转换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做学生成长的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了避免对数学新课程标准领悟不透彻,避免“穿新鞋走老路”,我加强理论学习,并积极参加各项课程改革培训活动,以及自治区高效课堂研讨课,从而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有效的教学方法。

3.备课多下工夫,认真研究教材,抓住问题的本质

“备学生”这一环节必不可少。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设置合理的认知阶梯。恰当地精选和整合教材,根据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由单个知识点到综合运用,形成一个梯度,整个课堂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使较差的学生能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中等生能够掌握中等难度的知识,好学生能够掌握较难知识,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不少学生觉得数学抽象难懂,枯燥无味,学生数学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对数学缺乏兴趣所致。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心理因素,它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探索欲的必要前提和主动学习的前导动力。所以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通过运用一些生动形象、直观有趣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应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动手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探讨。同时我也经常关注学生的偶像明星,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教授概念课平方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引用了当时很震撼学生的节目《最强大脑》一段视频:中国“雨人”周玮与德国心算大师的次方和开方运算比赛,不仅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5.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待进生”

在轻松愉悦的数学课堂上,“待进生”不再瞌睡无聊,而是上打起精神,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我会常常设计一些“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问题让“待进生”尝试,并抓住每个机会表扬和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学习步步为营的踏实,体会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信心。何涛同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记得最清楚的是每次他做对一道题时会,都会瞪着惊喜的大眼睛,挠着头半信半疑地说:“这么简单?我真得做出来啦!”然后我会告诉他:“你什么事都能做得那么漂亮!”他听到这句话就像吃了蜜一样。

总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工作不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每个数学教师都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用自己的眼光发现问题,用自己的思考分析问题,用自己的智慧解决问题,多管齐下,共同努力,相信数学课堂必将充满朝气与活力,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也一定能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贾礼勇.学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Z].2012.

初中高效课堂篇5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效率;高效;措施

一、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的明确

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是老师备课不足,课堂教学目标目的性不强,造成课堂时间浪费,教学目标无法完成。因此老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落实。备课环节中,老师需要针对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取舍,这样可以减少教学过程中的无用功,提高本节课的教学效率。此外,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再者,历史老师需要具备灵活的课程预设能力,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下一步安排,并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正。

二、改善原有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模式

(一)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开展历史教学

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知识点年代较为久远,因此学生在不了解过去的情况下,很难激发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老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历史重现的情境。可以采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华文化的勃兴》时,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孔子的政治主张以及他的教育理念。如果单纯依靠书本无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我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年轻人推着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公园散步,以及公交车上小学生为老年人让座的视频和图片,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孔子的“仁爱”观点,以此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再者,对于韩非提出的政治主张,我也采用课件的形式,并在图片的上方配上文字“还是刑罚管用!”表达韩非的心理活动。这样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组织学生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式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此种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将以往的教学模式打破,将课堂交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积极性。老师在组建学习小组时需要注意分组的合理性,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特点等进行分组,并合理安排小组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不同小组成员之间的平衡性。老师可以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安排到小组中,并由组长分配组员各自的任务,这样学生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受到集体荣誉感,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建立有重要意义。长此以往,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另外,老师可以组织小组之间开展历史辩论会,也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这样不同形式的教学模式会显著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采用情景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根据某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让学生自行组织有关该事件的情景剧。分配好每个人的不同角色,以历史小话剧的形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并且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互动中,留下对所学知识的深刻印象。再者,老师也可以收集有关历史的典故,这样类型的小故事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比如,在学习《新文化运动》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饰演其中的人物,采用短剧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剧中可以采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并存的形式来表现,由此加深学生对该节知识点的掌握。

三、增强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性

增强历史和现实的联系性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比如在学习《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时,老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过去人们衣食住行的图片,并分析过去与现代的不同之处。这样在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基础下,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有效性。

初中高效课堂篇6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课堂;创新教育;张扬个性

“旁观”、“亲身经历”一个学期的高效课堂,在不断磨合和探究之中过去了,我觉得高效课堂是必须进行的方向,在这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有些地方还是要配合好的。以下是我在“高效课堂”中的一些浅薄看法与体会:

一、高效课堂是追求实际的高效;

所谓高效课堂,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高效”。高效课堂说到底就是要有效率的培养人才,不能流于形式的上课。不管远古还是现代的经济社会,有效率的作为才是有效作为。教育在于长远的育人而非眼前的应试成绩。在高效课堂中,高效不是吹出来,而是学生自己能力提升获取的,这种能力要学生自发的爆发出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知识比直接教导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更深刻,这是达到“高效”最基本的能力素质。不管之前的新课标还是古代的教育理念,都十分注重课堂的构建。结构注定后果。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注一】古话亦说:“与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近代传统教育基本都是教师把知识塞给学生,而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自发学习才可以形成学生主动探究精神,这点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锻炼他们在一生中懂得“独立”的重要训练。一旦使学生养成了这种“自学”的习惯,这种能力他们将在其他课程也凸显出来。

初中的美术非中考科目,不必高效课堂了这是一个误区。学习主要的是知识的掌握、学习方法的正确领悟,还有更重要的就是良好的素质培养,这些在美术课的学习过程中,进行高效课堂可以比其他科更好的培养、提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旦掌握了自动争取这种能力,其他方面就容易开发了,他们的学习成效自动也会提高,达到成绩、为人“高效”的成效。如果进入了正规,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更重要的是获取的成效也喜人。经过一个学期的证明,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有了质的提升,他们的学习成绩相对没有进行高效课堂的班级来说属于佼佼者了。举一反三,学生掌握了学习窍门,这就证明了高效课堂的有效性。初中美术注重的是学生美的观点,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高效课堂更加的适应丰富的美术教学,是学生多元化发展、个性发展的最好学习平台。

因此,高效课堂之后,学生学习美术就达到了名符其实的高效。才得以达到真正的美的教育。这点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中考与否的关系,而是对他们一生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良好习惯令他们素质因此提升,也将享用一辈子,是对日后生活起十分关键的良好作用,这一点也是美术作为素质教育重要课程的最终目标。

二、寓教于乐非闹哄哄一场游戏;

在实施高效课堂开始的时候,我们学习走在先的学习模式,学到最直接的就是他们的课堂模式,比如抢答、游戏等等。我觉得有些时候我们流于形式占多。开始的时候做一下游戏固然可以让学生深感兴趣,会觉得新模式上课快乐,不过由于事先规矩培训还不足够,很多学生就将课堂当一场游戏来上,在形式上他们享受这种课堂带来的乐趣,但是在用脑袋的时候,他们就卡壳了,因为他们为形式而形式,没有真实的去配合根本的“带问题去解决问题”。因此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比较费劲去纠正这种“失控”,一定要有效的控制学生的情绪和他们跟进问题的情况,否则只会流于形式,造成本末倒置,甚至害了学生。高效课堂让他们浸淫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在这个氛围取得更深一层的思索,而不是流于形式的游戏、表面的功夫。因此,那些没必要的导入、游戏、和讨论就可免则免,不必为模式而模式。只有师生互动配合,才可以将效率提升到最高点,不然,不会高效,也会无效,甚至变成负效。多形式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有趣进行的方式,但是,最重要的是有效的教学效果而非让学生学的时候开心,学完之后什么都不记在心。

三、注重个性的培养,放眼未来;

几十年来的应试教育将孩子的活泼天性磨平了,该有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性也扼杀了,因此近几十年来,教育过程中教育不出人才,只会扼杀天才制造庸才与培养奴才。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必定是多元化的,如果继续以满堂灌灌鸭子的形式教学,注定是失败误人子弟的。在高效课堂中,均衡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每个学生自己的特色、特长,这样子才可以让每个学生变成“自己”,而非一个个的仿制品。2011年9月19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李小鲁做客中国网教育频道谈及备受争议的高考加分政策时,直言“高考加分很公平,取消没有意义”,并指出把高考加分政策一概取消,或会导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抹杀人的个性和教育多样性发展,此言论引发了网络热议。【注二】很多人认为这样子会导致“特权加分”引起更大的不公平。我认为这种“特长加分”才是应试考试中无奈的培养个性学生的手法,在目前的教育机制中,只有必要的考试分数利益下学生才有机会去培养、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假如没有分数加,学生要去多元化老师和家长也不会允许的吧。当然,很多人担忧会带来更多更大的不公平,这就是监管机制的问题。这个出发点真的很好,取消只会扼杀学生个性发展的最后一口气。社会人才多元化,才是一个丰富的社会。高效课堂是势在必行的。

在初中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把美术当作的陪衬的课目,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他们反而很随意按照自己要的思维去发展,学生各自的审美、个性也就很好的发挥、发展和开拓了。其实,这种百家争鸣、个性的昭显才是教学的目的。绝不能为了急功近利而扼杀天才。

四、注重自我上进,注重团体精神共同进步;

高效课堂都有搭配学习,就是优生带进待优生,在这个过程中,待优生有了更多的“老师”,小组的同学肩负起促进他们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优生又有了“危机感”,无形中就齐到了“我们是合作伙伴,也是竞争对手”的观念。台湾作家、心理学家周玮说过“使用‘我们’而不用‘我’,可使对方心理上产生一体感。”【注三】同学之间学会了敬重别人、团结就是胜利;也得到了深切的体会“不进则退”。这个观念促使学生自觉的配合别人、服从群体又保持个体的发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待人处世观很重要,是一个很实用的人生哲理。社会是一个个个性组成的共同体,在合作竞争中才能有利发展,人人得益于其中。

初中的美术课堂更是合作的重要途径,比如上到《生活废弃物变成艺术品》这个练习中,如果单靠个人的能力是无法做得出好的作品,一定要小组合作,才可以收集多样化的生活废弃品材料,才可以充分的发挥多种创意,才可以做出超越平时那些小作品的范围,做出有一定规模的作品来。这一点只有在高效课堂才可以做得到,如果是传统的课堂,学生依然单打独斗的话,根本就不能享受到群体合作的喜悦。这点对于学生未来融入社会群体生活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

五、减负,还其一个幸福学子生活。

经过高效课堂摸索阶段,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学习模式的掌握,他们在自律、自主和积极向上方面都有了很高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减负中,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幸福感提高了不少。当然了,他们的作业减少了很多,上课不会再在沉闷中度过,课后又有多元化的生活,这种模式比传统教学更受到学生的欢迎。美术非中考科目,作业当然只有课堂的随堂练习了,在这种无负重压力之下,学生的审美、美术技巧等都有了很好的掌握。他们在各种比赛中都有了很好的成绩,这一点就证明了,其实学生学习过程中,填鸭子、死读书是劳民伤财又没有成效的。

事实证明,一个人在孩童、少年时期不快乐,他的人生幸福感也会变得很低。怎样做一个幸福的人才是人生一生中最重要的学习,在高效课堂里,学生享受到了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对他们未来的学习模式起到关键启发作用,从而未来的生活、工作也随之更觉得具有幸福感。一个社会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幸福,如果每个社会成员生活得幸福,这不正是构建和谐社会最好的保障吗?这也是社会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但愿初中美术高效课堂在不断摸索探究中得到更好、更高的成效,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人才。

注释:

[注一] 《陶行知教育全集》陶行知 江苏教育出版社

初中高效课堂篇7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的难点是什么,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反复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每课的重点和难点,同时把教学目标及时交给学生,让学生心里有数,从而达到了教有目标,学有目标,指导检查也有目标,使之在课堂上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顺利完成制定的教学目标。

2.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

李如密在《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一文中提出几个结合:即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会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是很有启发意义的。课堂教学应努力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探索知识,变“学会”和“会学”。要做到这点必须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脑、动口、动手上下功夫,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以学生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育人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时,可采用“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法。首先,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做到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起到指导作用,以达到“导”在关键上的目的。其次,在学习课前预习,画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或学生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疑时,教师应及时进行指导,把握好关键时刻,恰到好处。这时学生的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可收到最好的效果。当然,除备好课外,教师还应精心设计、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形式进行;考虑精讲火候;研究怎样才能讲深讲透,讲得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使讲解富于启发性。同时要避免教师“抱着走”包办代替,唱独角戏,而应把教学的重点从“教”转移到“学”上,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对所学学科本身的兴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增强学习信心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尤其要培养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通过独立思考、开发智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优化教学方法的结合

随着教学观念的更新,英语教学方法也要有所改变,这就要求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课堂上教师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学生就往往采用相应的学习方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应努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围绕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进行教学。可采用“知识技能,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来作为确定学习状态的特征变量,从而为促进学习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由于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本身就是根据知识技能、顺序、结构和学生的初始能力的特点做出安排的,所以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在此基础上,按照知识技能的相对完整性,可将教学知识技能发展序列分成几个教学环节。一般来说,除了第一节课以外,每一课教师所要进行教学的内容不外乎三个部分:①复习已教过的语言材料;②教学新的语言项目,如词汇、语音、语法和句型等;③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训练活动。为此,一般采用“五步教学法”,即:复习、介绍、操练、练习、巩固。在每一个步骤当中,教师的作用都有所不同。如采用口、笔头练习、测试、听写、提问等复习方式;利用实物、图片、借助动作、猜迷、接龙式提问、简笔画等介绍新的语言项目;通过分排或分行、两人、小组等进行操练;通过做游戏、扮演角色等方式提高运用语言能力;充分利用“复习要点”,练习册中的练习,口、笔头练习等加强学习运用的能力,以加深印象,巩固记忆。教师要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观察全班学生的反应,要随时根据情况变换自己的角色,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接受,达到完成课堂的整体教学任务。

在“五步教学法”中,教师的作用,不仅要随着各个步骤的变换而改变,更重要的要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和实际教学的需要来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教师不可能按步就班,也不可能始终如一地进行每一个教学步骤。在“吃透”教材,掌握教法的基础上,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在师生间形成一个感情融洽,相互尊重,配合默契的氛围,才能顺利进行教学,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构建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的自身素质。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和实施者,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关键。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老师光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要向教学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让他们德、智、体、美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总之,中学英语实施素质教育,是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的重大问题,我们还需要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

初中高效课堂篇8

一、让学生喜欢化学――生成高效课堂的前提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有很多独特的魅力。学生刚学化学时,常常被化学实验的各种现象所吸引,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实验让学生喜欢化学,比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火等。要把化学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事实证明,学生对于联系生活的知识最感兴趣,比如怎样进行灭火、对胃酸的治疗、对水污染的防治、铁制物的防锈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聚焦策略――生成高效课堂的根本

(一)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当前的教材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很多以谈话的方式出现,因为对每个话题的探索,需要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这样便于拓展学生的思维,但对学生思考化学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对于一个化学问题思考从哪里人手,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在化学学习中,无论是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还是化学的有关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都有一定的顺序,学生在探究化学问题、讨论问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顺序,通常是沿着从表到里、由远到近的方式进行思考。比如,描述物质性质的时候,先描述物理性质,然后描述物质的化学性质;而进行化学计算的时候,总是先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再代人数值进行计算;化学实验仪器的装配,通常是从上到下、由左到右;合作探究学习,总是先假设,再设计探究方案,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化学有序思维的培养,让学生会学习。比如,提问学生“某种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很难溶于水,收集这种气体有哪些方法?”学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后,会很快解答出来的。如果学生仅靠死记硬背,这样的问题是答不出的。

(二)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大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在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合作探究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与原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交流能力与创新能力。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时候,要选择适合的课堂,尤其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比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通常情况下它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地球上改变二氧化碳含量的因素很多。如,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呼吸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各种燃料的燃烧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那么针对上述的因素,你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有什么看法呢?很多学生进行了预测:有的学生说,二氧化碳的含量会越来越高;有的学生猜测,二氧化碳的含量能保持不变;有的学生说,要视具体的环境而定;还有的学生说,晚上没有光了,光合作用不发生了,所以晚上二氧化碳的含量要高于白天。在设计方案的环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将每个小组设计的方案进行比较,以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积极思考。

三、重视反思――生成高效课堂的关键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假如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他指的反思就是教学后记。教师都会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过程设计等花费大量的心血。在课堂教学之后,如发现确实有独具匠心之处是应该归纳和总结;另外,再具体的教案也不可能预见师生思维发展、情感交流的全部情况,课堂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一些偶发事件的产生,教师总会忽然产生一些灵感,这些聪明的闪光点往往“突如其来,忽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时利用教学后记去捕捉,稍纵即逝,会再也想不起来,造成很大的遗憾。

初中高效课堂篇9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新课改

一、改变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趣、生动、活跃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做出明确规定,要求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学生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参与课堂的探索及实践操作过程。物理教学以实验操作为基础、书本教材为原则的实践化以及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将多媒体教学方式带入物理教学课堂上。物理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充分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及认知水平能力,针对性地设置不同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方法解决问题,不断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并不是传统课堂教学只靠教师填鸭式的讲解教育,学生被动式地接受过程。而是由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由此得出实验的结论。然后通过教师的整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最终形成具有科学性的实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每一位学生勇于发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生对知识掌握的能力以及学习的效果直接体现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这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灵活性的学习方法,并不是说只要是努力拼命学习就能提高物理学习效率,而是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学习物理概念时,必须针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验证,从而归纳总结出必要的物理概念。再给这个概念进行科学的阐述,就是定义的形成,然后进行物理意义说明。最后将物理概念还原于生活实践当中。课堂教学离不开物理实验的验证,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营造一种多样化、趣味化以及多层次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在学习中寻找成功的喜悦。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性的物理课堂教学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教师就应该多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

初中高效课堂篇10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重要要求。初中生不像小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历史学习很有帮助,所以课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学内容应该符合他们的认知能力,接近他们的实际生活,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接受,也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把课堂内容与实际生活很好的结合起来,让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结合本土历史进行教学。每个地方都有一定的历史,具有地方特色。教学中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历史资源,比如历史事件、地名来历等。讲当地的历史,拉近了学生与历史学习的关系,激发了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对历史知识理解起来更容易。二是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知识。历史是对过去生活的记录,历史知识也是过去生活的知识。历史教学就是对过去历史的一种再现,是对过去生活知识的学习。所以历史教学不能脱离社会生活,其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变得丰富。历史教材中具有很多生活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其深入挖掘,提高历史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讲授《社会生活的变迁》时,教师就可以以交通工具为切入点,对教材中交通工具的知识进行挖掘。因为在现代生活中,交通工具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同学虽然天天见到交通工具,但是还不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不了解交通工具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挖掘交通工具的知识来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激起学生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对交通工具的发展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了解了它对社会生活重要影响,结合现实生活对社会生活的变迁有了深刻的理解。

二、创新教学方法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要讲究一定的教学方法,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在历史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满堂灌输等,已经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该根据现代教育理念,结合新时期学生的新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方法的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创新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教学生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对知识的教授,把知识教给学生,但是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方法。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从学会知识层面上升的会学知识的层面,在历史学习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老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正确的学习方法,比如快速突破、整理归纳等。二是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情境教学对于历史教学很重要,在合适的情境中学生会有一种亲身历史感,帮助学生对历史好知识的学习。多媒体技术已经在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历史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把多媒体的优势运用到历史教学中,比如它的生动形象等。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受,调动他们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例如学习《澳门与香港的回归》,网络上有很多很多这方面的资料,既有图片的,又有视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把这些资料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香港被侵占的经过,了解澳门被侵占的经过,学生在视觉听觉上会形成真实的历史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

三、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