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十篇

时间:2023-06-12 16:38:38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1

一、我国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够明确

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注重找寻合理的生物教学目标,进而有效的为后续的生物学习过程提供参考指标.但是,截至目前为止,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目标制定过程中,还没有形成对于生物教学的明确目的,对于目标的制定的参考原则也相对比较单一,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此同时,进行对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将游戏和生物的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看出,目前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在目标制定和方法制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教学内容不够贴合生物课程的核心内容

现阶段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主要是通过课本教初中生学习相应的生物词语概念,让学生加强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生物教学内容的单调和游戏精神的缺失会导致初中生的学习方式也缺少主动性,只是机械地学习,而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不够高的问题的产生.

3.生物教学方式还需调整

在初中生物教师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生物知识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有效地引进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进行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是现在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方式只是机械地按照课本内容进行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初中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导致初中生的生物能力难以快速提升.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受传统生物课程教学观念的影响

生物作为我国的初中的重点学科之一,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我国还拥有着数十年的生物教学过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传统生物教学观念在我国的生物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国的传统教学观念的核心就是“以教师为核心”,这样的教学模式难以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方法的制定,导致初中生难以将生物能力转化为自身的能力,进而导致初中生在进行生物习题演练的过程中,难以从开放的视角进行思考,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也相对比较浅显.

2.应试思维严重影响教学方法设计

截至目前为止,虽然我国已经进行了数年的素质教育改革.但是,目前的中国教育还是主要采用的应试教育的人才选拔方式,而应试教育最主要考查的就是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应试教育所考核的教育内容十分复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也体现不出教学的创新性精神.

3.教学方法创新性不足

在应试教育的考核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最关注的一点就是学生的生物考试成绩,这也就导致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敢擅自创新教学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师只是重视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感受的考虑,这就导致有效的教学方式难以真正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得到普及.

三、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1.明确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

为了有效地发挥出生物课程教学方法的长处,就需要在进行教学方法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实际特点,来制定出合适的生物课程教学方法,并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贯彻教学的创新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初中生学会生物综合素质能力为首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体现教学的规范性和统一性.例如,可以在进行生物昆虫概念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昆虫知识的延伸,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偏离教学的中心目标,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2.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了充分发挥出创新性的生物课程教学方法的优点,就需要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中,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进行对初中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内容的制定充分的联系到学生的实际特点;其次,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制定能够紧跟时展的步伐;最后,要保证生物课程教学的内容的制定要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的考虑到学生对于生物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3.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

在进行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到对于教学方式的选择,就很容易产生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对于教学方法的总结创新,制定出适合学生的生物课程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在上开展动物名称猜谜等教学方法,利用丰富的游戏形式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4.进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2

1.通过复习学过知识发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导入新课

从旧知识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的目标,是生物教学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教学过程中,讲授新课之前,从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抓住新旧知识的不同点,提出即将研究的问题,这样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的、任务和重点,而且也能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产生积极寻找问题答案的强烈愿望。这种方法能使学生掌握问题的实质,给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基础。如在讲“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一节时,通过复习茎的结构以及韧皮部、木质部的构成导入新课,为学习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作铺垫。

2.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观察实物和教具导入新课

采用直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学生架起由形象向抽象过渡的桥梁。教师若在教学中运用实物、标本、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导入新课,可以使学生通过视觉心领神会,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根据人体解剖模型了解胸腔,腹腔中的器官,就不会出现心脏在腹腔的笑话。

3.利用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导入新课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新教材中把强化实验、通过实验手段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到重要位置。新教材中的实验探索穿插在正式课文之中,是课本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导入新课,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通过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学到了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既动脑又动手,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上“根对水分的吸收”时,就运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个实验引入新课,在课前让学生自己用萝卜条进行实验,上课时让学生讲述自己观察的现象,并说明两个萝卜条为什么一个更加硬挺,另一个却软缩了。利用这一实验,就很容易引入新课“根对水分的吸收”。

4.用生物学史或生物学家的故事导入新课

生物科学史知识是中学生物教学内容之一。教学中,适当介绍一些生物学史或科学家的传闻逸事,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讲述一些较抽象、难以理解的概念或现象时,最宜采用这种方法。如在学习“人类的进化”一节之前,先简介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发现:1929年,我国人类学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从而为从猿到人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这就是今天要讲的问题,于是引入新课。

5.启发式教学中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发问形式,是启发式教学的主要手段。新教材各章节的设置和安排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科学性,只要认真研究教材,通过提问同样可以导入新课。如在讲到“组织和器官”时,我先提问学生:“构成人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问:“微小的细胞是怎样构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人体的呢?”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片刻后,我告诉学生:由细胞构成人体,先要形成组织,进而形成器官,再由器官构成系统,最后构成人体。那么,细胞又是怎样构成组织和器官的呢?进而转入新课。

6.利用“思考与练习”引入新课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改良方法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初中生物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都随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改革,但是纵观现阶段的初中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教学问题,影响生物课程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升。本篇论文旨在对现阶段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提升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质量的相关教学策略。在现阶段的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的教学问题:

首先,现阶段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模式较为僵化,不利于学生课程教学参与程度的提升。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们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较深,往往习惯于采取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在生物课程教学课堂上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教学状况,教师占据着课堂教学的绝对核心地位,而学生则处于一个十分次要的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完全成为教师和课堂的附庸,忽视了学生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兴趣无法得到有效的激发,同时初中生物课程有着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还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现象的出现,长期发展下去,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会使学生丧失进行生物课程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无法使学生养成一种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生物课程学科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其次,教学理念过于陈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时,只注重对于学生进行生物课程知识点的讲授,目的是要提升学生的生物课程考试成绩。这种传统的应试性的生物学科教学,片面追求学生生物考试成绩的提升,忽视了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进行生物课程学习时存在着高分低能的情况。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内容之外,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往往只是ρ生进行教材知识的讲解和分析,将理论知识的讲授放在一个绝对重要的位置上,而将生物实验教学放在一个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教学地位,从而使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停留在一个十分浅显并且片面的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产生错误和狭隘的认识,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和改进,从而对学生今后的生物学科学习和发展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等等,

这些教学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生物课程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还会使教师的教学策略得不到及时的改进和调整,使学生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过分依赖于传统生物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影响教师个人教学技能和业务素养的提升,使教师的生物课程教学长期处于故步自封的状态,进而影响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科学性。那么如何根据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教学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完善,从而提升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质量,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改良方法。

首先,教师应该对自身的生物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革,树立起自身的改革意识,提升自身的改革能力,勇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桎梏,为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改进提供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最主要的实施者,其自身教学素养的高低,对于课程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时代和教育的发展,对于教师的教学技能和创新能力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对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问题进行调整和解决时,应该从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出发,鼓励教师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建构,祛除教师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教学惯性和教学惰性,使教师加强自身的教材研读能力、课堂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等,使教师能够跟随教育的发展从学生的生物课程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出发,将全新的教学模式,例如小组教学、探究式教学法等有效的引入自身的课程教学过程中,丰富自身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更好的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从而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充分认识到实验在生物课程教学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生物实验,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提升学生对于生物课程学科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水平。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生物学科的兴起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和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生物实验,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实验中对自身所学到的生物学科知识进行验证,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全新的生物学科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索精神。

同时,进行生物实验还可以提升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进行生物课程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所发挥的重要教学作用,将实验教学纳入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范畴,给学生以充分的实验时间和实验空间。在实验教学形式上,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实验学习需求,尽量减少教师的课堂演示时间,多给学生留出进行实验的时间和机会,在实验的设计和操作频率上,教师则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和辅助作用,合理设计生物课程的实验教学,避免对课程教学时间造成不要的浪费,从而提升生物课程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率以及课程教学质量。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4

课堂结构大致划分为三类:讲授课、试卷评讲课、实验课或实习课。本文将侧重对讲授课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整体构思,做好篇章安排的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包括整个高初中知识章节的框架、每节教材、每课的框架结构。

1、构建书本知识的框架结构。

这就像是面对一张尚未做出任何规划的地图,首先应从整体到局部,做出比较合理的规划来。比如:高中生物分别从细胞、遗传、稳态、生物技术实践、现代科技的发展几个方面来对生物进行诠释和阐述。如果把整个高中生物教学比喻成一张社会的地图,那么,细胞部分大体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基本运作情况;遗传部分则侧重于家庭中的婚姻与繁衍问题;稳态则是从整个社会中各个家庭的作用出发,协调统一地发挥着具体的作用,以维持社会的稳定,以期共同的进步;生物实践部分侧重于能力的培养;现代科技专题部分,则是对个别家庭中表现突出的事例予以揭示和引导。

明确了以上内容,在安排具体的章节知识的时候,就非常明确了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了。如内环境和稳态,那实际上就是讲的家庭和家庭之间共同生活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问题。公路上来来往往的汽车,运来了每个家庭所需要的东西,运走了产生的废物,仅此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个人以为,走进生物的大门,深入“里面”去学习,比在“外面”一个一个专业知识点的讲解,效果将更好。

2、每堂课的框架结构

如上面所述,明确每章每节每课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是构建每堂课框架结构的基础。然后参照教参、课标、考纲、目的要求制定出本堂课的具体操作方式。如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推断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书本知识的再利用,即举一反三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等的规划。

注意课堂教学的六个“化”。

即:网络清晰化,思路条理化,知识细致化,语言艺术化,设问层递化,情景对照化

1、网络清晰化。即点与点,节与节,章与章知识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网络。也就是做到“心中有教材”

2、思路条理化。就是整堂课先干什么,再做什么,前后知识在什么地方设置伏笔,什么地方照应等等,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3、知识细致化。即对重点知识,必须从正、反、逆、变,从来源、去路等多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现在的高考强调的是立足于书本,而高于书本。书本知识就那么多,怎么高,如何高,不外乎就是求变。而变,有正向的延伸,反向的逆向思维,缺陷条件的应用,新环境下的探索等。

4、语言艺术化。是指讲授时,语言要有艺术性。不仅表达要准确,而且要抑扬顿挫,注意生动形象的表达。

如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让学生理解其复制和增殖利用的是细菌的原料,能量。我这样描述:噬菌体某种东西进到细菌体内了,它要“吃饭”,要“穿衣”,这些东西从哪里来?它产生后代要能量吧?那又从哪里来?这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5、设问层递化,就是对每个知识点先引出什么,设立一个什么问题,解答之后如何引出下一个问题,再得出什么结论,课前要反复的推敲。

6、情景对照化。即前设疑,后印证。也就是语文知识中的伏笔的应用。前面设置一个场景,为后面解决某个疑难问题提供依据,再引出另外的问题,设置另外的场景,等到另外的某个时刻应用。

二、选材要有针对性,即常说的要做到因材施教。我称之为“梯步教学法”。

不同的班级,学生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智力其实是相差不大的,所以这里的不一样,是指知识掌握程度的不同。做教师的都知道,同样的知识点,对有的学生来说,是滚瓜烂熟,对有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片茫然。所以,同样的知识点在处理方式上,对不同的学生就应该不同。即对层次好的,梯步设置陡点,步幅大点,知识处理深入点;反之,对相对较差的,则相对表面化一些。目的是好学生对其求精、求广,后者则重视基础教育。如神经系统突触结构的教学中,对成绩相对较差的班级,重点讲述其结构、传递方向、电位变化,最终明确其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对好成绩的班级,除了上述知识的处理外,还必须对递质释放过程,线粒体的作用,突触间隙液体的成分隶属关系,递质起作用后的去向,某种药物直接或间接作用于递质后对传递效果的影响,后膜受体是如何起作用等进行分析。

三、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上述方式,整体上目的是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很大程度上,学生依然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的地位。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除了思想上的参与外,在很多时候,还必须调动他们身体上的参与。在以讲授课为主导的课堂中,个人以为,不妨设立如下模块,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1、以多媒体直观教学,充分吸引他们的眼球。

2、多动笔。除了演算或画图解外,设计实验方案或试验步骤也可用。

3、上黑板展示自己的演算过程或对遗传图解进行标识,再让另外的同学进行现场的评改或纠正。

4、对个别知识点提出正反两种观点进行现场辩论。目前教材中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基因工程的利弊等。

5、模型的建构过程,不妨现场取材。以同排的两名同学为一组,以草稿纸为原料。如血糖调节模型的建构,DNA模型的建构等。

6、对某些知识,可以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来讲解,然后教师再总结。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5

现阶段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在初中生物课堂上,很多的老师还是在采取较为陈旧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相对来说,还不能够适应新课改的转变,出现了很多的弊端。首先,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都是老师占有着主导地位,引导着学生进行生物课程的学习。这样的引导模式,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很大的自主性,不能够在自己的思维中进行系统性质的学习,仅仅是遵照老师的意愿来进行学习,这样就会对生物学习失去兴趣。其次,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不能够将生物课程中的知识传达给学生。除此之外,现阶段中,初中生物课堂上的教学方法,部分进行了很大的改进,但是有些则会乱用教学模式,造成课堂教学秩序错乱,导致初中生在学习上难度加大。诸多的弊端都使得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过低,因此就需要尽早地进行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

2.如何进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

2.1科学实验自主性培养

在上述陈列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弊端中,缺乏很大的自主性。这样造成的后果极为严重。因此,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案的改进,首先就要求进行学生自主性的培养。而对于初中生物的学习来讲,自主性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科学实验自主性。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都是教育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死记硬背,都是进行知识的灌输,而不是开展实验形式的教授。因此,基于这样的发展现状,就要求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加入适量的实验,倡导学生在课堂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安全性的生物实验,比如一些动物的解剖,以此来了解动物的生理结构,再者还能够进行一些观察实验,对各类型小动物进行亲身观察,查看其身体部位的形状,并且在保护措施下进行触摸感受。在初中生实验自主性的培养下,才能够加大学生对初中生物的兴趣,在试验中进行高质量的学习。

2.2多媒体的应用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多媒体下生活,更加具备有趣味性和现代化。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生物知识较为无趣,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没有较大的兴趣。在新课改下,将多媒体应用到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中,使用PPT、Flash等软件。比如在植物生长发育的学习中,使用Flash软件,可以很生动地将绿色开花植物从胚胎到种子,再到幼苗的生长,直到其开花结果这一整体过程展现出来。初中生就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明确植物的生长过程。多媒体课件的使用,能够形象、生动地将生物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的授课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强化记忆,并且有效地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2.3教学中概念图的使用

生物中的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相对于初中生来说,会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只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死记硬背,而这样的学习方法,只能够获得暂时性的知识吸收,有极大的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忘记。因此,这就需要在初中生物课堂中使用一些概念图。概念图的合理使用,能够使得晦涩的生物知识点得到具体的说明,并且有利于将相关性质的概念进行一个关联性理解。进而能促进初中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逻辑性思维的形成。最终更加有利于初中生物的学习。初中生物知识除去有些难以理解外,生物知识还比较散乱,不像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一样,有一个整体的框架。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上进行概念图的使用,能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整合,最大程度地将知识点概括起来。初中生在这样的总结下,才能够认识到各类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高效学习。

3.改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的重大意义

传统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不能够良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避免以上陈述的诸多弊端,也可以较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另外,改进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在很多方面,都能够增加学生对初中生物的极大兴趣,基于较大的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初中生物课堂的趣味性,最终促使初中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生物的学习。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4.总结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发展;创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渐渐被提高到特别重要的程度。在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的分量比以往加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胜任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如何实现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如何突破传统实验课堂的旧模式,走出新道路,是当前物理学科教研组最为关心的问题。本文将针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改进之策做简要论述,力求对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提供理论借鉴。

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物理实验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同样受到重视,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与当前新课标的要求有所不同。(1)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多半为教师是实验课程的主要操作人,学生的任务主要是观察记录和总结,亲自动手的机会比较少。(2)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比重比起新课标要小很多。(3)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课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没有新课标的要求高。因此,新课标对初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方法、课程的量和课程的质三个方面做出的全新改革,使传统模式下的初中物理实验课长期处于过渡困难期,如何按照新课标要求更好地开展物理实验课,如何加快对新课标要求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适应,是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一大难题。

2.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脱节

这一问题其实还是因为处于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模式下导致的,因为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注重理论知识,课程的重点都放在了对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上,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课程进度安排错乱,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结合不紧密的现象。有些教学现象的出现证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比如,某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理论课程已经进行了整个学期进度的三分之二,但是实验课程只占用了两个课时,刚刚进展到第二个单元的学习,在整本教材的理论知识结束后,教师才开始突击实验环节,这种教学方法十分不利,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更可能因为对之前知识的遗忘造成学生的混淆和困惑。

3.实验课程的实践性不够突出

这是在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即教师不重视物理实验环节,没有意识到实验课程对于学生理解物理、感知物理、接受物理、热爱物理的巨大促进作用,而是认为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在考试时提高分数就可以了。在这种应试思想模式下,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实践性、探索性特征,而是流于形式,成为纸上谈兵。比如,某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上,教师将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都罗列在实验室的黑板上,让每一节课来做实验的学生参照黑板上的内容一步一步进行,最后以实验结果与黑板上的结果吻合为实现教学目的。该教师还将实验步骤中的重要考点用红色粉笔突出来,意在让学生背诵并在考试时写出正确答案,这种“做练习式实验课”“考卷模式实验课”对于实现物理实验课堂的真正教学目的,实现新课标对于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要求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方法探求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初中生,学生是实验课堂的主人,是实验课堂的主要操作者,教师的工作仅仅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散思维,启发探索,综合指导。为了与传统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教学模式相区别,突出新课标物理课堂的探索性精神,教师应该以“自己动手、自主实践”的方式调解课堂气氛,使学生走进探究式学习氛围。教师在实验课堂上不必完全遵照课本,完全可以即兴发挥,以各种新奇的实验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还可以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以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为实验课的主题,或让学生自己创制自己的实验主题,注意千万不要在学生试验失败之后批评打击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2.积极创新初中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与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为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很多契机。教师可以发挥聪明才智,根据课堂需要和具体环境灵活变换教学方法,可以采取演示法、情景法、模拟法等方式拉近学生与物理实验课堂的距离。

3.改变传统理念,提高课堂驾驭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课堂的实现水平最终还要归因于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的自身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提高新课堂驾驭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实验环节将成为未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时刻做好准备,提高实验教学教育能力,创新实验课堂教学方法,不断推进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发展。

作者:王军 单位: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黄琅中学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引入;方法

物理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帮助学生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和思考能力,对于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非常的重要。现在初中物理教学面临一个非常严重的困境,学生对于物理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教师讲解的新课内容不感兴趣,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效果。如何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初中物理的新课学习,已经成为初中物理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成功引入新课的重要性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成功引入新课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效果的实现非常的关键。成功引入新课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专注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还可以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认真准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水平,最终成功地实现教学效果,让学生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能力。

二、初中物理“新课引入”法

通过不断的教学摸索和实验,形成了许多成功的初中物理“引入新课”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较常用的初中物理“引入新课”法有下面几种。

1.生活现象引入法。许多生活现象隐藏着物理原理,教师在物理新课教学时可以通过从与新课知识点有关的生活现象中出发,找准生活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深化对物理知识点的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成功实现新课的引入。

比如在进行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透镜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小时候玩放大镜时,放在太阳底下,可以让火柴燃的原因,让学生思考,成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同时把生活现象包含的物理原理与新课内容凹透镜联系起来,实现成功的引入新课。

2.复习引入法。所谓复习引入法就是通过初中物理知识的联系点来实现新课的引入,新课将知识融入到原来学习过的知识中,降低学生对新课内容的陌生感,减小新课学生的难度。教师通过复习与新课内容相关联的学习过的旧知识,找准切入点,围绕新课内容的核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成功地引入新课。

比如在进行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中气体的压强这一新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把压强和液体压强的教学内容先复习一下,通过气体与液体都有流动性这一共性来切入,设置问题,从液体的压强出发,联想气体压强的特点,比较液体压强与气体压强的共同点和区别。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同时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递进的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新知识。

3.物理实验引入法。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现象,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好奇感,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物理新课教学时,可以通过进行一些简单、易操作、生动直观的物理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好地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在进行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路初探教学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实验,准备一些简单可拆卸的家用电器,让学生通过拆卸组装过程了解家用电器地结构和原理,同时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电路连接,既可以成功的引入电路教学,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当然学生从成功连接电路,灯泡亮起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电路物理知识的认识和印象,增强了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4.游戏引入法。初中生生心理特点,对游戏比较感兴趣,而且思维正由形象向抽象过度,游戏是对初中生最吸引力的活动。教师通过在课前进行物理游戏,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活泼的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更好地学习知识。

比如在进行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杠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折小木棍的游戏,给每个学生发一根小木棍,让他们首先把小木棍架在中指上,用无名指和中指施加压力,同时中指也向上抬,看小木棍是否会断;再用无名指和中指施加压力,中指也向下压,再看小木棍是否会断。这样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探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物理原理,更加轻松地掌握物理知识,教师成功地点题后进行杠杆的教学。

5.多媒体引入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引入课堂,通过多媒体进行新课引入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把物理现象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更好地进入新课教学。

比如在进行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一课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展示不同形状和阻值电阻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电阻的特点。又如,在进行浮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场景:轮船浮在大海上,人可以在水中游泳等现象,启发学生思考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教师进行引导,成功地引入新课的教学中。

6.情境假设引入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主学习。初中物理教师应该利用初中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根据学生的喜好,讲解一些趣味的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的故事,假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功地引入新课。

比如,教师在进行苏科版八年级下册力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讲解几匹马往各个方向拉马车,马车却没有动的故事。在没有讲故事结尾前,教师可先让学生猜马车会发生什么情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揭示力的特性,进行点拨进入新课的教学。

总之,初中物理的引入新课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成功地引入新课教学,实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程晓蓉,《引入新课十法》[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2.2

2.刘敦波,《初中物理导入新课的艺术》[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3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8

关键词:设疑;初中;生物教学

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设疑的方式进行教学,就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创设情境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初中生物知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包含了生物知识,利用设疑提问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对生物教材进行仔细挖掘,联系生活实际,将设疑运用到初中生物教学中。

一、设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1.和初中生物学科特点相符。

初中生物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知识点繁多复杂,和其他学科相比,初中生物学科并不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采用设疑教学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生物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巩固课本上所学的生物知识。

2.和初中生物的教学对象特点相符。

初中生大多涉世未深,心智尚不成熟,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究新鲜事物,讨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通过设疑,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生物知识,加深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和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要求相符

在现代教学观念和新课程要求的影响下,初中生物教师在生物课堂上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的生物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设疑教学法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设疑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在重难点上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所授内容和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设疑,以期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这一环节是教师在备课中完成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必须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学习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目标指引,学生之所以主动学习,是因为学习者感受到问题、刺激,从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刚开始尝试课堂教学改革时,教师只揭示学习目标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不能将学习目标转化成问题,而教师对思考题的设置就显的尤为重要了。如果教师能将这个疑问设在该节内容的重难点上,让学生在已有的旧知识水平自然延伸,从而启迪学生发现新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是好问题。好的问题实际上提示了学习目标,不但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疑是教师在备课中最需要下苦功夫的环节。比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这一节内容没多少新的内容,而最重要的内容是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参与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内容以前学生就学过,不能满足初中生的好奇心。为此笔者以“小猫种鱼”的故事为情景,提出了“为什么‘小猫种鱼’不但不能象农民种粮食一样收获许多鱼,反而连原来的鱼还不见的呢?鱼到底去哪儿了?”笔者发现不少原本没参与的学生也有所行动了。通过学生解答,发现许多同学只想到鱼被细菌、真菌分解了,通过教师点拔才想到了鱼的去路:被分解成了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然后被植物吸收了,从而促进了物质循环,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提出恰当合理的生物问题。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设疑教学法教学,并不仅仅是学会提问,但是提问是设疑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出恰当合理的生物问题,能使设疑教学法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要想提出恰当合理的生物问题,一定要确保问题的合理性,并且这些问题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还要注意控制提问的节奏,教师可以在生物课堂的开头提出几个贯穿整节课的生物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在课堂结束时,可以提出一个探索性的生物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合理的选择提问ο蟆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设疑教学时,合理的选择提问对象也是教学的关键。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已经意识到了采用设疑方法进行教学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生物问题,但是生物教师的提问对象大多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具有预习教材的习惯,这些问题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长期不被提问,就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自暴自弃。因此,在初中生物课堂设疑教学中绝不能随意提问,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的生物问题的难度范围应该更全面,这样才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使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注意力更集中,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鼓励学生对质疑问题提问。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运用设疑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通过设疑的方式将生物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思考所学的内容,并学会质疑提问,这样能提高生物课堂的互动性,使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更佳。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能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疑惑点和实际掌握情况,这样教师就能及时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就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初中生物学习中,提高设疑教学法的效果,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生物知识的乐趣。

总结:古人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朱熹页曾经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句话描述了一个理想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疑惑, 然后再由老师答疑解惑,解决掉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疑惑。 然而朱老夫子只是意识到了设疑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却对设疑的具体优势及其应用没有做具体的分析。设疑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合理使用设疑进行初中生物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设疑技巧,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不断探索,采用最佳的设疑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曹雪瑞.新课标下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中学教学参考.2010(05).

[2]李萍.微课在初中生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9).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9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生物教学;应用

一、引言

实验,是所有理科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可脱离的重要教学方法,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只有实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抽象的生物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就是接触简单的生物知识,并开始接触生物实验,同时,生物教学大纲也明确地指出学生应该更多地利用实验去获取知识。因此,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必须使用实验教学法,在帮助学生培养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学的效率。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如何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实验教学法。

二、实验教学法的内涵

所谓的“实验教学法”,其内涵就是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仪器,根据教学的内容,展开实验教学,进而探究生物知识的教学方法。在实验教学法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的操作,进而完成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极大的程度上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并且使得知识的学习更加的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学习生物知识。实验教学法有几种常用的实验方式、演示实验、课堂实验、分组实验以及课外实验。

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落后的教学模式

现如今,在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体现在落后的教学模式。在我们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很多的教师都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方法,教师讲解,学生听课,最后布置课后练习,教学的模式十分落后。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单纯地进行知识的学习,而不能够达到能力的培养,并且这种被动的学习容易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焦虑与厌学的心理,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

2.落后的教学观念

现今,初中生物教学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学观念的落后。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生和教师的经历都用在应付考试上,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系统的培养。实践操作能力薄弱,思维不能快速打开。并且,生物课程在初中的教学中只是辅助科目,不列入中考,所以生物课程的教学地位始终得不到提升。

四、应用实验教学法的有效办法

1.重视学生的教学体验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用实验教学法首先应该注重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教学体验。在学生的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同时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都是最好的发展阶段,所以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应该重视在生物教学中的学生学习体验,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实验课程的学习,通过实验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例如我们在进行“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组的对照试验,提升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体验。因为这一课的实验操作的重点就是利用震荡体现实验效果,如果震荡不够充分,那么实验就不能得出最好的教学成果。所以我们应该进行多次的实验,提升学生在实验中的体验,进而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让实验教学法在生物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2.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学习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用实验教学法,要在实验教学中采用合作探究学习。初中生物的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获得简单的生物知识,基于此,在初中生物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就需要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使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将实验过程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具体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将学生合理的分组,并提出研究课题,让学生们去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让孩子们找到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方法。例如我们在进行“观察种子结构”这一课的教学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提出课题,让孩子们自主的进行实验,并采取评比的形式让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其中,将实验教学法和自主合作学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进而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3.将实验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

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用实验教学法,要将实验课程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在初中生物的教学课程中,许多的问题都来源于生活,并通过简单的生活常识提供给学生生物知识,供其学习和探究。所以,在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必须将实验内容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而让孩子们在平凡中寻找生物知识。例如,我们在进行初中生物课程“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在日常的生活之中,我们是如何进行对于水果和鲜花的保鲜的?”在问题提出之后,由于这样的问题是学生们生活中需要面对的事情,所以学生的实验热情就能够得到刺激,并且想法和感悟也更多,能够在实验中提出更多的想法,总结更多的知识。最终通过实验,教师和学生共同得出在低温、少氧气、适宜湿度条件下水果和鲜花能够更好的保鲜。这样的教学,不仅让学生获取了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利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知识与技能共同培养的教学目标。

五、结论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通过实验教学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刺激,并且在学习中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获得了更好的学习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影.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7):110.

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方法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现状

物理这门学科对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观念、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在新课改目标的指导下不断创新和改善教学方法。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很多不符,仍需要不断地革新。比如说,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上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这种教学方法之下,学生沦为考试的机器,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理解就是不断地记忆概念、定理、公式和结论,无止境地做练习题,学习目的就是取得较高的成绩,根本不能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独立对物理现象进行解释。又如,教师不能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对于很多教师来说,物理实验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二、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1.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很多初中物理教师一直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剥夺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统一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要将物理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交还于学生,自己只需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活跃学生的思维。

2.巧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气氛

物理这门学科相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门比较抽象、复杂和难学的学科。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需要和学生特征设置教学情境,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比如说,教师在讲新人教版初三物理教材的第二十章《电与磁》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电与磁相关的实验视频,然后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物理实验的作用

教师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必须要借助于物理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更好地理解物理结论的由来。除了实验室的实验,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到社会中或者是大自然中去发现和探索物理现象,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深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记忆。

对初中物理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是新课改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要求。因此,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按照新课改、社会和学生发展要求,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