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的技术与管理十篇

时间:2023-06-08 17:40:59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1

关键词:养猪;主管技术场长;培养

中图分类号:S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1-0055-04

为了更好的完成“养猪与猪病防治”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更好地培养出养猪行业拔尖人才,在课程设计中增加市场营销内容,加强经营管理理念,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主管技术场长。这种培养理念符合现代化养猪生产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养猪主管技术场长人才培养模式: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开始,选拔热爱畜牧兽医专业,喜欢养猪行业,立志从事养猪工作的优秀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按照企业生产技术主管场长的标准,由学院和企业共同聘请教授和总经理作为指导老师共同培养。在原来培养的基础上,增加行政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课程,生产实习时,到企业生产第一线进行养猪实习,毕业定岗实习时,按排在企业的主管技术场长的职位上实习锻练,最后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织毕业评议,达到生产技术主管场长的标准后,发给养猪主管技术场长相关证书,毕业时以主管技术场长的身份进入养猪场工作。

通过实施养猪主管技术场长培养计划,给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公平竞争的平台,让每一个符合报名条件的同学都有充分展示的机会,这样做有利于有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还能让同学们在竞争中看到自己的差距,知道了“精英”需要达到的标准,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1 养猪主管技术场长选拔程序

1.1 报名

1.1.1 自愿报名 畜牧兽医专业大二第一学期学生,热爱畜牧兽医专业,喜欢养猪行业,立志从事养猪工作的,可自愿报名,参与选拔。

1.1.2 组织推荐 辅导员、班主任、系部老师也可推荐优秀学生。

1.2 资格审查

1.2.1 选聘条件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

②热爱养猪工作和公益事业,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有团队精神及开拓创新意识,思维活跃,积极进取,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③为人正直,心胸宽广,群众基础良好,在同学中享有良好声誉。

④有充裕时间处理好各项工作和学习的关系。

⑤学习成绩优良。各门课的成绩达到80分以上,专业课的成绩达到86分以上。能够起到一定的模范带头作用。

⑥熟悉公文写作,有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

⑦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好,心理健康,不怕挫折,善于调节自我,勇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⑧曾担任各级学生干部(包括学生干事)一年以上。曾荣获“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荣誉称号、中共党员(含预备)可优先考虑。

⑨性格开朗,活泼,交际广泛,诚实。

1.2.2 综合审查,确定初审名单 对报名和推荐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进行资格审查,初选60名。

1.3 综合能力测试(笔试)

对通过初选的60名学生进行综合能力测试,偏重于考察学生的知识面、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试题涵盖畜牧法规、养猪行业动态、养猪日常管理、计算机能力、文字表达等方面。成绩优秀的前30名学生进入下一轮考查。

1.4 竞聘演讲

通过综合能力测试的前30名学生,逐一进行演讲,时间不超过5min,考评小组(共9人组成:外请养猪场长3名,教养猪与猪病防治课老师2名,学院领导2名,系部领导2名)现场提问,考评小组面试。对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独创见解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最后选择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前15名进入投票环节。

1.5 评委投票

对入选的15名学生,经评委投票,(评委组成:学院领导、教务科研处领导、系部领导、外请养猪场长、系部副教授以上教师、学术带头人、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养猪与猪病防治精品课程组全体老师)。按照投票结果,取前10名。

1.6 面试

1.6.1 自我介绍 对学生会工作的认识、对竞选岗位的理解及工作设想等。时间不超过5min。

1.6.2 回答提问 回答指导老师提出的相关提问。对10名学生,由面试小组(共9人组成:教务科研处领导1人、系主任1人,系书记1人、企业指导老师3人、学校指导老师3人),进行面试选拔,取前3名。(时间不超过5分钟。)

1.7 公示

对选拔的3名学生在校内各种媒体上公示一周,广泛征集意见。公示后对无异议的学生,学院正式发文通知学生本人。

2 指导老师的选拔

2.1 校内指导老师选拔

2.1.1 政治思想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教育事业。

2.1.2 养猪教学 从事过养猪与猪病防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2.1.3 养猪经验 具有养猪生产第一线工作经验。

2.1.4 学历学位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2.1.5 技术职称 具有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2 校外指导老师选拔

2.2.1 政治思想 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

2.2.2 热爱教育 关心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乐于培养养猪优秀人才。

2.2.3 养猪经历 具有五年以上养猪生产第一线工作经验。

2.2.4 学历学位 具有学士学位、中级以上职称。

2.2.5 企业领导 现担任养猪企业的总经理。

3 养猪主管技术场长培养方案

3.1 家校企互动结合教育

家校企互动,不仅是学校教育的现实需要,也符合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能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企业教育的完善,彼此形成合力,家庭、学校和企业互相援助,促进孩子的成长和人才培养。

“养猪主管技术场长”人才属于企业联合培养,企业用人,因此,这3名学生,企业和学院各出4 000元,每个学生交培养费2 000元,用于支付6位老师指导费及其它的项目支出。

3.2 修订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及时数分配如下:

3.2.1 职业能力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应用化学、就业与职业指导、军事教育、形势与政策共占20学分。

3.2.2 职业能力核心课 动物生物化学、畜禽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畜禽繁殖与改良、动物病理与药理、畜禽环境控制、兽医临床诊疗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猪与猪病防治生产实习共占60学分。

取消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

3.2.3 职业能力拓展课 礼仪礼节、公共关系、文学欣赏、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畜牧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实验室检验技术等院、系级选修课,共10学分。

3.2.4 实践教学课 入学教育、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共10学分。

3.3 实践操作

3.3.1 学校猪场实习 对原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计划从职业能力基础课调整出的时间,以及取消养禽与禽病防治、养牛与牛病防治的时间,安排在本校猪场实习。

3.3.2 寒暑假实践 学生在利用2个暑假和2个寒假,以及顶岗实习期间进猪场完成实践操作课程,具体由企业指导老师负责管理,每3天向老师汇报一次,存在的问题,如何处理。从零开始,对猪场的第一道工续都认真学习,熟悉每一个环节,从最基层的饲养员开始,配种员、技术员、防疫员、管理员等每一个岗位都亲自操作,独挡一面的完成任务,并要求考核优秀。

3.3.3 实验室操作 强化实验室的操作技能,在正常畜牧兽医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常见病、危害严重疾病,如:猪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学习。

3.3.4 参加科研和交流 参与校内外指导老师的科研工作,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同时参加学术会议和交流活动,感触和接收前沿知识,扩大对外交流,养成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良好习惯。

3.4 加强管理

3.4.1 加强行政管理训练 在专业理论和实验的基础上,学习行政管理知识,并且在企业领导的岗位上锻练。企业管理就是管人和理事。“管人”,核心是经营好“人心”。一切按制度办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关心员工的利益,真正为他们的工作和事业提供帮助,才能得到认同。“理事”,就是要根据团队的目标,确定具体的职责划分,并制定标准化的工作流程,这是一个团队管理体系的基础。让每个人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工作目标是什么,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工作流程要让每个人明白如何沟通、如何反馈、如何对接、如何协调,以系统化来提升工作效率。管理者要能够综合各方面因素,在公平的原则上制定职责划分和工作流程,并严格监督,把握住对“节点”的控制,保障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

3.4.2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注重道德培养,努力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3.4.3 加强校内老师对学生的管理 在校由学校指导老师负责,每3天向老师汇报理论课程的学习情况,存在问题,由老师协调解决,督促和教育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3.5 颁发证书

修完规定的理论课程,考核每门成绩86分以上,在生产一线各个岗位轮岗,熟练掌握每一个生产环节流程,经企业考核达到优秀者。学校发给大专毕业证书外,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发给“养猪主管技术场长”培养证书。获得“养猪主管技术场长”培养证书的同学,能胜任技术场长工作的由企业任命为“主管技术场长”。不能胜任技术场长工作的继续培养,直到达到技术场长要求,或有岗位时再聘任为“主管技术场长”。

4 小结

4.1 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随着养猪业的迅猛发展,养猪企业要拓展市场,建立新猪场,需要场长;种猪销售到省外,也急需要场长,老场长退休,也需要新的场长。从高职学生中培养主管技术场长符合现代养猪的发展方向,可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4.2 提高高职生的就业质量

主管技术场长在培养过程中,具有猪场的工作经历,有过管理生产一线的经验,具有较全面的营养、兽医、畜牧知识,了解基本的财务知识,具有统计知识,能看得懂财务报表和生产报表、了解我国关于用工、安全生产、财务的相关法律法规等,毕业时,以技术场长的身份就业。

4.3 校企合作理想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出“养猪主管技术场长”,是校企合作的最高境界,是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理想的模式之一。学校培养注重理论学习,企业培养注重实践操作,校企合作培养方法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理论在实践中检验,是校企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校企双赢。

参考文献:

[1] 蔡汉棠.家校互动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J]. 教育导刊,2010,11:49~50

[2] 李素萍.重温孔子教育思想二题[J].教育导刊,2010,11:93~94

[3] 邓永超.浅论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J]. 教育探索,2010,12:145~146

[4] 杨金焱,费世淼.新时期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构成与培养[J].教育导刊,2010,12: 147~148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2

关键词 农村散养猪;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28.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313-01养猪是一个物质转化的过程,不仅对维持农业生产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且其直接目的是要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在一个生产阶段内,能够提供可屠宰肉食猪的数量及比例越高,其饲养效果就越好;反之,经济效果就越差[1]。因此,为达到预期经济目的,养猪经营者必须应用现代科学饲养技术、生产经营方式,发挥生产潜力,以提高养猪生产效益。

1 农村散养猪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散养猪的品种差,以致饲料报酬低,饲养时间长,增加了饲养成本 。二是饲料搭配不合理,造成某些营养物质的不平衡,如蛋白质过多或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比例失调、矿物质比例不当,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等,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增加了饲料的消耗量。三是饲养方式落后,管理水平低,规模小、饲料浪费严重。经调查,饲料浪费量可达5%~15%。四是夏季防暑通风不畅,冬季保温条件差,体内外寄生虫危害严重(如蛔虫、肺丝虫、疥廯等);某些慢性传染病时有发生(如气喘病、慢性胃肠炎)等,造成生长发育缓慢,甚至死亡,因而直接增加了饲养成本[2]。

2 对策

2.1 降低饲料成本

饲料是发展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关系到饲养生猪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而饲料在养猪成本中占50%~60%的比重。因此,降低饲料成本,是提高养猪业生产效益的一条重要途径。一是减少饲料消耗,即减少每增重1 kg活重所消耗的精料。比较发达的畜牧业生产地区,生长猪每增重1 kg活重,消耗混合精料2.50~3.20 kg,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在12%~18%的范围;而在当地的肉料比却是1∶3.70~5.20,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仅有7%~12%。因此,必须合理搭配饲料,在消化能和氨基酸都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提高蛋白质水平,缩短饲养时间,从而节约饲料和减少开支,提高生产效益。二是改善饲养环境,定期驱虫健胃,加强经营管理,防止疫病发生,实现减少饲料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2 采用先进技术

目前,我国商品肉猪的60%以上来自农村,农村养猪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传统养猪实行技术改造,增加物质投入,逐步扩大生产规模,推广配合饲料,采用添加剂喂猪,实行早期断奶技术,以及进行猪的各种性能测定,建立繁育体系和品种改良等现代综合配套技术,以不断提高养猪生产水平,逐步由千家万户散养,向规模化合作养猪、现代集约化养猪和工厂化养猪的三大层次养猪格局转变。

2.3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一个养猪场能否生产出满足市场需求、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品,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是否先进,而且取决于经营管理的好坏。因此,加强养猪场的计划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加强财务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等十分必要,管理水平主要表现在最终的生产效益上,同时也体现在管理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和是否真正得到落实[3]。如养猪场实行计划管理,则各项计划、规章制度和措施必须实事求是;主要生产经济技术指标(劳动生产率、产仔率、猪群结构、成活率、出栏率等)一定要科学合理;经济管理责任制必须明确和全面得到落实;要建立健全猪场的日常管理制度,以保证养猪生产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2.4 稳定产品销路

养猪生产是一种商品率较高,主要以销售为目的的生产。但养猪生产与其他产业又不同,具有宰前的吃食性和消费前的不易储存性等特点,这意味着要提高养猪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逐步以出售为主改变为销售为主[4]。所谓销售为主,就是着眼于市场的销售活动,从产品计划、价格、推销宣传直到选择销售渠道,把消费者的需求作为经营计划的出发点,即在生产周期的开始就要考虑到市场的销售。一是通过食品部门供销,一般有2种形式:①食品部门与养猪专业户(场)签订供销合同,规定供猪的数量、质量、价格及供应时间等,以获得稳定的收入;②由养猪专业户(场)临时向市场投售,价格随行就市,其利润虽不稳定,但不压栏。二是通过进出口贸易部门供销,由进出口贸易部门与有条件的养猪场、养猪大户或以场带户的场(户)建立商品猪基地,双方签订供销合同,规定品种、质量、交货时间,并给予仔猪、饲料、技术咨询等保障。这种形式是养猪场(户)的发展必经之路。三是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系列一体化组织,包括养殖业、农业生产、饲料加工、农畜产品加工、销售渠道等多个部门。这种系列联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3 参考文献

[1] 甘肃农业大学畜牧系.畜牧生产技术手册[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2] 詹信良.浙江省青川县红光乡养猪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养殖与饲料,2009(8):63-64.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3

1 养猪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繁峙养猪业历史悠久,当地由于气候原因干旱少雨,土地贫瘠,农民的种植收入较少,过去农民就以养猪为副业增加收入补贴家里。最近几年,随着畜牧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养猪在畜牧业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养猪逐渐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尤其近几年,建起了许多小型的养猪场,使养猪数量大增,现在全县有5个大型的养殖小区,全县存栏数达到28万头。虽然养殖数有所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1 品种问题

绝大多数养猪户目前并没有完全掌握到先进的科学养殖技术,特别是种猪的选择,本县优质种猪数量少,能繁母猪存栏量较少,大部分养殖户选择从外地引进小猪进行育肥养殖,这样极大的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现在即使有部分能繁母猪也是一些超高代无序杂交能繁母猪,应当在本县发展种猪,使种猪向二元杂交甚至三元杂交方向发展。

1.2 饲养问题

全县虽然建立了一部分养殖小区,但是仍然以小规模和散养户为主,尤其是散养户,猪舍建设饲料搭配问题明显突出。总体上看,这样的养殖不利于畜牧业向经济专业化方向发展。

1.3 养殖大户的养殖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规模化养猪比重偏低,尤其是年出栏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企业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规模化养猪的快速发展,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多方面的,但养殖技术力量不足,缺乏有效的管理,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技术力量不足,养殖场的疾病预防不到位,疾病隐患延缓了猪的生长发育,这样就增加了养殖成本。另一方面,不能培育出优良的种猪,非优种猪则生长缓慢,这样就减少了收益。

2 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2.1 推进规模健康养殖

首先县委、政府应持续支持发展养猪业,坚定不移地将规模化养猪作为长期奋斗目标和任务,应当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及各乡村的养殖情况,选择三到五个乡镇打造成生猪产业基地,建设5个父母代种猪场,5个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小区,10个年出栏5000头标准化养殖小区,50个年出栏200头以上的标准化养殖场。其次,通过规模养殖提高综合养殖技术,养殖技术不是简单的单一生产技术,而是多项技术的综合配套,只有提高养猪生产整体技术水平和生产收益,这样才能促进养猪产业的快速发展。

2.2 实施品种引进和本地改良工程

优秀的种猪、精确的营养、先进的管理、科学的保健是养猪的主要因素,尤其种猪的选育是重中之重,要选育优质种猪必须建立区域特色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首先完善县、乡、村(场)三级畜禽繁育体系建设,加强种猪场建设和人工授精站点的建设,做好养殖场种猪的合理配置,提高良种覆盖率。同时,提高畜禽改良技术,主推人工授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这样就缩短了良种猪的培育时间,大大提高种猪的优种率,选择培育生长快瘦肉率高的适合当地生产的优良品种。

2.3 加强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基层畜牧兽医体系建设

养殖是一个系统综合过程,应当树立科学管理理念,提高科学养殖技术。首先,加强对畜牧人员及养殖户的技术培训,提高全员素质,加大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推广科学饲养管理,良种选育扩繁,疾病防控等配套技术。提倡畜牧兽医人员深入到生产一线,帮助和指导养殖技术人员,促使其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将相应的科学技术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快速提高我县的养猪技术与管理水平。其次,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尽量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严禁从疫区调入种猪,如确实需要引种,必须经过45天的隔离饲养,防止疫病的传播。只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群的自身抗菌防传染能力,就能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2.4 扶持龙头企业,引进大集团,建立养猪协会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4

关键词: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

规模化养猪场中保育猪的养殖技术至关重要,与养殖户的效益有着直接的关联。保育猪在养殖过程中极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为养殖户带来损失。所以在保育猪的养殖过程采用科学的养殖技术很有必要。

1养殖管理

在规模化养猪场保育猪的养殖管理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育猪阶段,要将猪群放在保育舍中。保育猪进舍之前要做好一系列的预备工作,首先对猪舍进行全面的消毒工作,通过高压冲洗来实现猪舍的完全清洁。其次要对保育舍内的基础设备进行综合性检查,主要是对保育舍的饮水器进行检查,查看饮水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存在故障的设备维修人员要及时修复。管理人员要对猪舍的温度进行调节,适宜温度为28℃。在保育猪进入猪舍后,管理工作人员要对保育猪前3d的饮食、饮水、运动等方面进行细致观察,为保育猪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1]。

2免疫管理

做好免疫工作在保育猪的养殖中能够有效避免猪群受疾病的感染。保育猪的免疫力较低,在其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菌的侵害,致使保育猪在成长过程中患上各种疾病,不利于保育猪的正常生长。在引进保育猪之前,要对保育猪的相关免疫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了解,深入养猪场进行实地调查,掌握当地养猪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对养猪场存在的一些疫病进行检测、分析,探明其发病规律。对保育猪群进行检测,以明确其带病情况。做好免疫程序计划,为保育猪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养殖环节中,还需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手段对患病的保育猪进行治疗[2]。

3饲料管理

在规模化养猪场保育猪的养殖工作中,对饲料的管理要做到合理性饲养和科学饮水。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保育猪的生长需求条件不同,不同日龄的猪体消化特点有明显的差别,所以管理人员在饲养中要针对不同日龄的保育猪进行合理喂食。针对保育猪的日龄采取四次更换饲料。第一阶段实现25%的换料,第二阶段实现50%的换料,第三阶段实现75%的换料,最后阶段实现全部换料[3]。防止换料对保育猪的应激。保育猪阶段对饲料的管理也十分重要,饲料管理要确保饲料的新鲜和干燥,保障库房环境的干燥和通风。对保育猪喂食的料槽也要进行定期清理,以减少料槽中的病菌,避免引发疾病。饮水管理中,对保育猪的饮水温度要严格控制,水温不可过低,这对刚进入保育猪舍的猪群体温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避免在养殖过程中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如果猪群饮水不足,会致猪群食欲不振,不利于猪群的健康成长。

4小结

在规模化养猪场中,保育猪的养殖技术关系到保育猪的健康成长。规模化养猪极大满足了市场的猪肉需求,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在保育猪的养殖过程中必须要重视饲料管理以及免疫管理,科学选择饲料并严格把控质量,重视饲料的营养搭配,为保育猪提供健康生长的环境,促进养殖户的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旭光.试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6(18):255-256.

[2]李少怀.浅析规模化猪场保育猪养殖技术要点[J].南方农机,2017(1):42,51.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5

一、畜牧集团的优势和劣势

(一)优势分析

1.技术水平领先不断引进消化和应用新技术新措施是永新持续健康发展的法宝。经过近20年的努力,畜牧集团各子公司不同程度地建成了畜牧人才小高地,依托人才和技术,现已从国外引进曾祖代sPF(无特定病原)瘦肉型原种猪,从根本上保证选育种效果;建成七点式生产工艺(分种公猪站、头胎母猪区、经产母猪区、保育区、后备母猪培育区、育成区、育肥区)、全进全出分阶段小单元饲养、水帘降温系统、大功率换气风扇、B超鉴定母猪、A超测背膘厚定喂量等,有效阻断疾病传播,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参照美国的综合选择指数公式,制订永新的综合选择指数公式,根据MLI、TsI和sPI指数值进行选留种;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核心种猪群进行应激基因(氟烷基因)检测,确保猪群无应激基因,提高了种猪和商品猪的质量与销售价格。

2.基本设施现代猪场建成并使用现代高床生产设施和降温设备。良圻原种猪场严格按照国家现代集约化原种猪场的要求和广西特点来设计布局,实行三点式全进全出分阶段隔离饲养,每个阶段养殖区相对独立,场间距≥1000M。实行净道与污道分开设计、雨水与污水分渠独立达标排放。在产房和保育舍全部安装铸铁高床产栏和高床保育栏,并安装大功率电扇或进口排气扇,自动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空怀配种和妊娠阶段实行定位栏饲养。育肥阶段以全价配合饲料实行大栏饲养。为保证公猪的质量,实行集中饲养,应用水帘降温方式减少公猪的热应激,使猪舍温度维持在22-23℃。其它养殖阶段配备有喷淋降温或滴水降温以减少热应激的装置。

3.拥有广西唯一的国家重点原种猪场为满足市场的需求,畜牧集团1998年一次性从加拿大引进sPF原种猪247头。2001年又从丹麦引进sPF原种猪100头,两次引进原种猪347头。品种有:杜洛克、长白、大约克,是国内一次性从国外引种最大规模的国家重点原种猪场。通过多年纯繁扩群,现有生产母猪近2万头,其中纯种原种猪5000多头,二元杂母猪近15000头,年出栏种猪35000头,是广西目前规模庞大的、档次高级、设备精良、种猪质量良好的原种猪场。也是国家重点原种猪场,是国家948育种基地。

4.精细化管理先进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为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畜牧集团开展“6s”现场活动,对公司生产技术管理、经营管理实行“三定”和“五统五分离”管理。即集团公司对所属各单位和管理部门“定岗位、定工资总额、定技术文明指标”“、统一技术、统一财务核算、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饲料配方”、“采购计划、定期招标、验收、付款与监督相分离”的制度,通过由集团组织招标确定购销价格,尽可能地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和人为误差,确保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结果的一致发挥集团优势做大做强广西农垦畜牧产业的思考闵红(广西农垦永新畜牧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2)性,公平、公正、公开和权威性,既能提高可比性、透明度和执行力,又可强化监督,相互制约,为奖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引导员工努力向上,奋发有为,朝着既定目标迈进,企业的公信力也随之大为提高,是广西第一家通过“GsPc”AAA级(企业标准体系)认定白畜物公司。

5.产业带动力强畜牧集团建立并实行“公司+基地”或“公司+标准大户”经营模式,将发展基地和大户的主攻方向放在农村。公司与农户间以签订生猪购销、技术服务合同为契约形式,坚持“统一规划选址,统一设计建设猪舍,统一提供的猪苗、饲料、兽药,统一饲养管理技术方案,统一销售生猪“”五统一”的管理原则,实行定价购销,现金交易,为农户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从资金、种猪、人工授精、防疫、饲料、饲养技术、培训、保价回收等方面对养猪生产进行扶持。至今已在横县、柳城、柳江、龙胜、贵港10多个县(市)区建立50多个养殖基地,累计推广种猪约14万头,直接销给农户9.95万头,直接间接改良并年出栏商品猪360多万头,实现销售收入约30亿元,带动农民和农场职工养猪致富3万多户。

(二)劣势分析1.体制不顺。控股子公司的不是畜牧集团,而是良圻原种猪场,造成良圻原种猪场“直接控制生产经营”;二是集团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沿用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责权不够清晰。2.疫病侵扰,防疫体系、冷链体系、监测体系尚未完善。3.各子公司之间发展不平衡。4.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5.人才流失,技术力量断层。6.聚合力尚嫌不足。

二、做大做强农垦畜牧产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农垦畜牧不愧为广西畜牧产业的龙头企业,但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这一龙头目前并不特别强大。进入“十二五”规划期,自治区党委政府赋予农垦的重要使命就是要建成广西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广西农垦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加快发展,壮大经济总量,增强实力,以充分发挥对“三农”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要达到目的,必须做强做大主要产业。综观当前的农垦各行各业,大多数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已经经历了多轮的转变磨合,糖业、生化淀粉、剑麻、茶业等现有产业由于原料基地和产业基础的限制,在短期内都缺乏迅速做大做强的跨越发展空间;而畜牧产业由于它的特殊性,以及前几年受重视的程度不够等原因,潜力大、后劲足、发展前景最为看好,相对而言却存在有做大、做强的空间,所以近期内将其做大做强是十分必要的。

(二)可行性

1.过硬的技术、完善的管理为做大做强提供了支撑一是管区具备了完善的技术体系特别是种猪繁育体系。主要猪场都能实行全进全出分阶段单元式隔离饲养一流技术,把养猪作重要产业发展和商品来经营,出栏率达>200%;二是畜牧集团一直能保持与先进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培训。永新已被美国谷物协会定点为免费技术指导单位,每年派4—6批专家到公司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管区畜牧业已形成以科研项目带动生产经营的风气;三是通过资产重组和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的产供销一条龙经营管理体制蕴藏巨大潜力,在自负盈亏,独立核算,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框架下,实行全员联产计酬工资制和标准化管理,对饲料厂进行技改扩建,生产能力由原来单班产3万吨提高到6万吨,对原种猪场进行技改扩建,由原来4000头扩大到1万头,基本可以做到自繁自育自养,管理水平有确切保障。#p#分页标题#e#

2.环境优越一是地理环境,畜牧集团子公司及农场猪场分布于全区12个地市近20个县,用土地均为国有土地。这种格局较能适应多点式分离隔离饲养的战略布局需要,而且这些单位大多地处城镇郊区,邻近粤港澳,交通便利水源丰富,适合将畜牧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周边环境,农垦养猪,加快了农村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农村群众养猪的积极性很高;三是政策环境。随着企业生产的发展和效益提高,畜牧产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增大,仅2004年就为地方缴纳各种税费1700万元,由此地方政府对农垦养猪产业也持积极帮扶的态度,当前国务院、农业部、商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纷纷出台包括“补贴、保险、贷款、税收、土地、疫病防控”等各个方面的扶持政策。

3.农场具备一定养殖基础并有合作成功范例广西农垦管区先后兴办养猪的农场有34个,据了解,管区大多数适宜养猪的农场都有跟畜牧集团合作发展养猪的意愿。他们谋求在畜牧集团的指导帮助下进一步扩大猪场或重新经营猪场,盘活猪场现有资产,增加企业和职工收入。

4.业已形成出口品牌畜牧集团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健全“,永新源”猪肉肉质细嫩可口,产品质量好,诚信度高,商标品牌好,符合国家供港澳冰鲜肉屠宰用活猪要求,早在2002年就获得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出境动物养殖企业备案登记证。同时由于产品知名度高,在世界其他各地市场也很畅销,产销率达100%,种猪更是供不应求,常常半年未到就已预定到年底。

5.加工销售市场空间巨大我国年人均猪肉消费量34千克,到人口高峰期达到16亿时年总需求量为544亿千克,属世界最高,应存在55.1亿千克的供应缺口,每年需要从美国进口近4亿千克猪肉。同时我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各国人口也相当稠密,消费猪肉的人群约有1.3亿人,年人均猪肉消费为20.5千克,年总需求量为26.65亿千克,但近些年,我国对其年出口不到1.4亿千克,缺口巨大。

三、发挥优势做大做强的具体对策建议

(一)做好发展规划布局,明确目标、落实措施农垦局和畜牧集团应对养猪行业发展特点进行全面研究,认真分析畜牧集团内部优势、外部威胁和所面临的机会与挑战,围绕年产值100亿元目标,制定未来的五年“畜牧发展专项规划”,在管区具有养殖基础的区域进行养猪产业布局。强调畜牧集团为主、带动农村;四大子公司为主、带动农场养猪;种猪仔猪养殖为主、带动饲料屠宰加工销售,将畜牧集团建成中国一流大型的现代畜牧企业集团。规划期内,应当强调高起点建立广西养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西畜牧博士后工作站,扩大布局规模。挖掘下游产业,明确投资责任,引进战略投资伙伴注资2至3亿元。

(二)理顺集团母子公司关系,强化管理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企业的生机与活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大型养猪企业应努力争取企业彻底转制或改制,从企业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上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在浙江省金华市种猪场的基础上完成企业转制成立股份公司,转制后发展很快;四川省原种猪场、湖北省三湖种畜公司等企业都成功地实现企业的转制。永新畜牧集团虽然已经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但以下方面仍需要改善:一是应当进一步调整畜牧集团与下属子公司的股权结构;二是应当调优子公司的股权结构,依法给子公司放权。

(三)加大融资力度,扩大土地注资一是要加强投融资工作,保障畜牧集团可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按照“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进一步拓宽农垦畜牧产业的投融资渠道。二是清理历史债务,给畜牧产业轻装上阵,公司改制时由农场划过来的巨额债务应作技术性处理,名义上重新划归农场承担,实际上仍由畜牧集团帮其偿付,借此降低负债率、提高畜牧企业在银行的信用等级。三是适当划拨土地,增强畜牧集团经济实力。

(四)推广和完善现代健康养殖新技术一是提高养猪装备水平,强化标准化、集约化健康养殖。二是建立和完善良种繁育体系与疫病防控体系。三是扩大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加快生态养猪建设。按照环保、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要求,强化畜牧产业的循环经济,大力开展综合利用、节能减排项目建设,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五)扩大推广“公司+基地+大户”、“多点式饲养”等经营方式除了上述循环经济的要求之外,育肥猪养殖尤其适合选择经济较不发达的区域,远离工业发展区、居民区的位置,扩大养殖规模。实践证明,只要水源干净、供电正常、道路畅通,选择在距乡镇村屯1公里以远、周边无工厂、医院、垃圾场等污染源的山地、果园、鱼塘一带建场是比较理想的,密度小、隔离好,成活率更高,农户积极性高,每头可节约成本40多元。上述经营方式既符合防疫的要求,也适应做大畜牧的需要,而且可以帮助一些贫困农场调整产业结构、开拓脱贫致富的路子,值得在管区贫困农场和周边农村逐步推广。

(六)延长产业链,开发深加工畜牧集团产业不能局限于养猪,还要实现从种猪、商品猪、屠宰加工到饲料生产的全过程控制和一体化发展,将产业风险分散到养猪生产、生猪收购、屠宰加工、猪肉销售等四个环节中去,消除猪产业链中明显的条块分割,实现产业条链有效集合,产生更大的效益。

(七)加强资产整合,开展品牌化经营小而全比不过专而精。要改变目前各个子公司都养种猪、母猪和仔猪,都生产饲料的分散经营的局面,实行专业化整合、合理化分工布局,给擅长养殖种猪的猪场专门养种猪、擅长养母猪的专门养母猪、擅长养仔猪的专门养仔猪,以此实现技术上的优势互补,通过整合产生聚集效益和比较效益。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6

景阳冈生猪产销协会始建于2004年,由阳谷景阳冈良种猪繁育养殖场发起成立,协会坚持“合作、发展、共赢”的原则,牢固树立“科技兴农、为民服务”的宗旨,引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基地+协会+农户”产业化发展之路。在阳谷县科协的大力支持和全体会员共同努力下,目前,协会固定资产达到130万元,发展会员已达1100户、带动农户4700余户,培养创业青年入会300余名。截止今年,协会会员生猪存栏20万头,出栏商品猪40万头,占全县生猪出栏的60%以上,会员人均纯收入11200元。

回顾十年来景阳冈生猪产销协会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骄人业绩,与其站位高、定位准、思路活、销售渠道宽、应对市场能力强以及能为养猪户提供优质服务分不开。

1.抓良种,确保赢在起跑线上

发展养猪品种是关键。没有好的品种就不能提高生产效率,就不会生产出优质商品猪。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瘦型猪肉的需求越来越大,为适应消费市场变化的需要,改变广大养猪户传统养殖观念,大力推广优种瘦肉型品种成为协会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务,因此协会提出了“向良种要效益”的口号,并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广发展瘦肉型优种猪。一是与河北清凉山原种猪场合作大力推广大白猪、长白猪和瑞系良种猪。原种猪场是国家“948”计划项目,是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科院育种实验基地,是国内最大的瑞系种猪生产基地。改企业现存栏2.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300头。每年向社会提供良种猪近4万头;二是积极开展人工授精。协会技术人员以优质服务、低廉价格为养猪场提供种猪授精服务;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推广优良种猪。协会成立以来,累计为养猪户免费提供优质种猪计1万余份。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瘦肉型良种猪得到了推广,目前协会良种猪覆盖率达到了80%以上,而且每头优种猪比一般猪多卖50-60元,为广大养猪户增收致富奠定了基础。

2.抓技术,为养猪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发展养猪业,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很难做到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猪疫病猖獗,养猪业风险加大,为全面提高养猪场(户)科学饲养管理、疾病防治技术水平,协会在县科协的支持下,每年聘请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潍坊畜牧职业技术学院、聊城大学、河南牧专等大专院校专家教授举办2-3次养猪技术培训班,现场解答养猪场(户)提出的在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并亲临现场指导。同时协会形成了月例会制度,每月5日定期召集协会会员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为养猪场(户)提供互相学习的平台。协会下设的养猪技术服务中心,只要养猪场(户)有事拨打电话,技术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服务,而且必须在服务单上签服务时间和客户亲自签名,并预约下次回访时间。几年来通过优质的技术服务,为广大养殖场解决了许多在生产中遇到的如疾病防控、人工授精、饲料供应、良种等方面的问题,确保了养猪业的顺利发展。

3.抓饲料,保证养殖户高产稳产

在养猪生产中,优质的饲料是生产出高品质猪肉的保证,是养猪生产健康发展的基础。因此协会明确用国际国内最好、最可靠的饲料,并对饲料及原料生产场家进行实地考察、认真筛选分析,最终确定了以国内知名企业北京扬翔猪饲料厂的饲料产品,天津津乐牌豆粕为主要原料的饲料及原料购销网,为养猪户取得了好的经营效益。同时协会积极引进河南联美利华、河北远征药业、上海诺华动物保健等国内知名兽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兽药,为养猪户提供优质高效兽药产品,确保了养猪生产健康发展。

4.抓销售,畅通生猪生产渠道

畅通的销售渠道是养猪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障,没有好的销路养猪生产就会受到阻碍,因此协会决策层把生猪销售工作定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几年来协会理事长孟宪壮、养猪技术服务中心主任赵密娥理事,经过积极努力,与著名肉食品企业双鸽集团、凯隆达等大型肉联厂建立了密切联系并签订了生猪购销合同。截止目前,协会每年向两个场提供4万余头优质瘦肉型商品猪。同时,协会还组织大量优质生猪向北京、天津、武汉、汕头等大城市销售,平均每年调配生猪1万余头,确保了生猪销售渠道的畅通,解决了广大养猪场(户)的后顾之忧,促进了养猪业的发展。

5.抓管理,共谋发展,创最佳效益

经过几年的运行,协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从良种选育、饲料采购、疾病防治、生猪销售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和一系列管理制度,如良种选育、饲料采购制度、技术服务回访制度、生猪收购制度等。协会的主要工作依靠养猪技术服务中心,聘请有经验、懂技术、工作能力强的技术人员,分为种猪部、饲料供销部、技术服务部、生猪销售部、兽药经营部等几个小组,负责协会的具体工作。协会每月定期召开理事会,根据养猪市场发展情况,确定服务和发展方向,具体实施方案由协会秘书长负责落实。根据分工,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同时协同合作,形成全局一盘棋的思想,为养猪场(户)提供优质全方位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调整工作方向和各项管理制度,创建最佳的管理模式。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7

近年来,在政府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政策的推动下,规模养猪场沼气工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并形成了多种沼气工程技术工艺模式。同时,随着国内沼气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国沼气技术日趋成熟,沼气工程设备或配套设施的品质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目前很多规模养猪场沼气工程的可持续运行受到很大威胁,主要原因在于后期维护管理服务的缺失,导致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无法显现。而智能化沼气工程技术系统可实现沼气工程运行的实时控制并自动优化沼气池的发酵,还通过技术服务机构实现远程控制和远程服务,相比以往的沼气工程技术工艺有了很大的进步。笔者从经济效益角度,将智能化沼气工程与其他两种典型沼气工程进行比较,验证智能化沼气工程技术系统的优越性,为推广该沼气工程模式提供可靠的实践依据。

1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1.1样本选择基于数据收集的便利性和准确性,笔者以福建省农科院提供技术扶持建造的三处养猪场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这三处沼气工程代表了三个不同沼气技术水平,在沼气工程运行的进料前处理、厌氧发酵、沼气储存与利用、沼液沼渣后处理等阶段上各具特色。现对样本养猪场沼气工程进行简单概述。

1.1.1建瓯市健华猪业有限公司青州养殖场沼气工程建瓯市健华猪业有限公司青州养殖场(简称“健华养殖场”)是一家年存栏数4300头的规模化养猪场,全年全场日均产生粪便污水量约54m3•d-1。该沼气工程于2007年6月正式开始运行,项目总投资61.7万元,年日均产沼气量为255m3;采用推流式工艺,沼气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外设玻璃钢密封层,有效容积500m3,未采取任何增温措施;养猪场产生的污水经沼气池发酵产生沼气,通过沼气收集装置、脱硫装置、气水分离装置经输配系统供应,作为养猪场内生产或生活的补充能源;沼液通过自主研制沼液灌溉集水井以及灌溉管道输送至100亩脐橙园地及20亩芥菜地;沼渣则以外包的形式卖给农户。

1.1.2福建省永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场沼气工程福建省永盛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场(简称“永盛农牧养猪场”)是一家年存栏数4000头的规模化养猪场,其中400头产生的粪便污水量约5.4m3•d-1进入沼气工程;该沼气工程于2010年10月正式开始运行,项目总投资11.25万元,年日均产沼气量为46m3;采用推流式工艺,沼气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效容积60m3,设有太阳能真空面板加热循环水为沼气池发酵液加温;污水经沼气池发酵后产生沼气,通过沼气收集装置、脱硫装置、气水分离装置经输配系统供应,作为养猪场生产或生活的补充能源;沼液和沼渣作为自家果园的有机肥施用。

1.1.3福建省新星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养猪场智能化沼气工程福建省新星种猪育种有限公司养猪场(简称“新星种猪养猪场”)沼气工程于2010年3月正式运行,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全年日均处理污水量约64.2m3•d-1,年日均产气量为624m3;采用上流式工艺,沼气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池内外做玻璃钢密封层,有效容积670m3,设有采用太阳能真空面板加热循环水为沼气池发酵液加温并通过沼气搅拌系统对发酵液进行搅拌。与前两个沼气工程相比,智能化沼气工程技术系统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安装了pH实时监测计、分批进料抽液流量计、液位监测计、温度监测计、压力传感器、沼气流量监测计、沼气搅拌装置、PLC控制柜、电脑、互联网宽带等。通过这些设备使得沼气池可智能化自动分批进料、沼气搅拌系统自动控制搅拌,太阳能真空面板自动为沼气池发酵液加热,电脑实时记录酸化池水位、沼气池温度、酸化池和沼气池的pH值、沼气池和储气柜气压值,并将以上数据实时传至养猪场管理负责人的电脑和技术服务机构,通过智能系统自动调整运行状态达到提高产气的目的,并方便养猪场进行沼气工程的远程控制与管理以及技术服务机构对工程运行的远程控制和技术服务。该沼气工程的工艺模式详(图略)

1.2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规模养猪场沼气工程能效与经济效益分析的基本条件。笔者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与记录资料得到,问卷内容设计主要以经济效益分析涉及的指标为基础,并通过实际记录、邮件调查和电话调查等形式,对三家养猪场进行数据收集。

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的设计

经济效益评价涉及沼气工程建设与运行产生的成本项目与收益项目。其中,成本项主要包括工程总投资、年折旧费、年维修费、年管理费、年人工费、年动力费;收益项主要包括出售沼气收入、生产与生活燃料节支、沼气发电收入、减少环保罚款金额、沼肥收入、自家用肥节支等。通过比较成本项与收益项,计算沼气工程的年净收益。如果当年某个沼气工程的净收益为负,将通过净现值法,求得考虑时间成本的沼气工程投资回收期。

3三个沼气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与比较分析

3.1沼气产气率的比较由表1所示,从静态角度看,根据三家养猪场沼气工程的调研数据,新星种猪养猪场的智能化沼气工程的平均池容产气率最高(为0.931m3•m-3d-1),其次是永盛农牧养猪场的有太阳能加温的推流式沼气工程(0.767m3•m-3d-1),最低的是青州养殖场无太阳能加温的玻璃钢沼气工程(0.51m3•m-3d-1)。从以上数据可知,从产气效率看,智能化沼气工程工艺模式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从动态角度看,一是健华养殖场沼气池由于没有采用太阳能为沼气池发酵液加温,其沼气池温度常年低于永盛农牧养猪场与新星种猪养猪场沼气池的温度,直接导致了健华养殖场沼气池产气效率低于后两个沼气池;二是由于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期间,建瓯和连江多为阴天且冬天太阳光热量低,使得该阶段太阳能加热系统无法发挥加热循环水作用的优势,导致该时间段沼气池的产气总量与产气效率较低,但永盛农牧养猪场处于沿海地区,冬季气温高于处在山区的新星种猪场养猪场,致使该时间段永盛农牧养猪场沼气池产气率比新星种猪场养猪场的高;三是每年的4月至10月期间,三个养猪场所在地气温升高,沼气池的温度也在升高,沼气工程的产气量与产气率也在提高;四是在温度较高的时间段内,永盛农牧养猪场沼气池和新星种猪场养猪场沼气池的温度和产气率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后者的沼气池温度波动较小,且可以很好地把沼气池温度控制在35℃左右,保证厌氧发酵的高效率,出现以上差异的原因在于:新星种猪养猪场沼气工程由于配备了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太阳能加热系统可以根据沼气池温度自动调节输送热水时间,同时沼气池可根据池体温度自动调节进料量,使沼气池温度不至于出现太大的波动,即满足发酵要求又可保护池体安全。以上分析可知,规模化养殖场应投资配备太阳能真空面板加热循环水系统,为沼气池发酵液加温,保证和提高沼气池发酵效率与产气率;同时应用太阳能加热系统的智能化功能,根据沼气池温度自动调节输送热水、自动调节进料时间和进料量,实现进料智能化,使沼气池温度尽量靠近35℃这一最佳中温厌氧发酵温度,提高沼气池的发酵效率。(表略)

3.2三个沼气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结果分析通过对3个养猪场沼气工程建设与运行的成本项目与收益项目进行汇总,假设各个沼气工程均可运行20年,且残值为0元,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评价结果如(表略),三个沼气工程养猪场的工程净收益值均大于0,处于盈利状态。其中,智能化沼气工程的净收益最大,每年达25.67万元;其次是健华养猪场沼气工程,净收益为每年12.82万元;最低的是永盛农牧养猪场沼气工程,仅为每年2.21万元。以上数据说明,规模化养猪场建设沼气工程,具有普遍的经济效益;但是,不同技术水平、不同规模的沼气工程,盈利水平也不同。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沼气工程的基本特征不同,其整体盈利水平不同,具体有以下结论:(1)沼气工程建设规模越大,经济效益总和越大,但规模效应因技术水平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新星种猪养猪场的智能化沼气池最大,技术含量也最高,所产生的总体经济效益最大,单位效益也最好(为0.0372万元•m-3);而永盛农牧养猪场沼气池因为比健华养殖场沼气池多安装了太阳能加热系统,使其虽然在经济效益总和上输给健华养殖场沼气池,但在单位效益上表现更佳,比健华养殖场沼气池的单位效益0.0256万元•m-3多出0.0112万元•m-3。以上数据说明,从经济效益总和出发,应鼓励规模养猪场根据自身的养殖规模,加大沼气池建设规模;同时提高沼气工程的技术含量,以提高沼气池的单位经济效益。(2)商业化运作和沼肥利用率对沼气工程经济效益的影响很大。健华养殖场沼气工程所产沼气均用于自身的生产和生活用能,在夏天的产气高峰期,沼气得不到充分利用,又无法对外销售沼气,影响了沼气工程的经济效益;然而健华养殖场的沼肥得到充分利用,用于销售和自家果园与菜园用肥,实现创收且减少果园与菜园的花费成本,对其经济效益产生了极大的有利影响。同时,智能化沼气池也因其较高的沼液和沼渣利用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沼气发电为其创造了7.67万元的收益,出售沼肥创造了10万元的收益。(3)不同类型沼气工程的成本构成项目不同。大中型沼气工程的初始投资大,折旧费高,成为年运行成本的重要组成项目;同时由于大中型沼气工程的配套设施或配件较多,使其维修费用也较高。健华养殖场的沼气工程未投资建设太阳能加热系统,使其在气温低的时候沼气池温度低,难以保证沼气工程的连续产、供气,其动力费用较高,而永盛农牧养猪场和新星种猪养猪场因建设了太阳能加热系统虽工程投入较大,但可利用太阳能进行沼气池加热,降低了运行时的动力费用。(4)智能化沼气工程技术系统具有重要的优越性。首先,由于实现智能化运作,使沼气工程的配套设施在有序的条件下运行,减轻配件的损伤,从而降低设备及配件的维修费用,年维修费仅为0.5万元;其次,通过安装远程控制系统和智能化系统,使工程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在办公室就能实时了解沼气工程各环节的运行情况,出现问题时可通过调节自动化系统的设置而解决,减少技术服务人员往返的直接成本,如智能化沼气工程运行的年管理费用仅为0.2万元,还可节省维护的时间成本、技术人员误工成本等机会成本;第三,通过安装智能化系统和远程控制系统,可将系统与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联网,委托其技术人员远程管理和控制沼气工程,仅需安排一个工作人员兼职管理即可,节省了沼气工程运行的人工费用,智能化沼气工程运行的年人工费用仅为1.2万元;第四,投资建设太阳能加热系统并实现自动化为沼气池加热,保证沼气池产气稳定性,为沼气发电和供应养猪场和周边农户生活用能提供保障。

3.3三个沼气工程投资回收期的比较在求得三个沼气工程的年净收益后,根据技术经济学原理,考虑货币的时间成本,利用净现值法,对三个沼气工程的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以沼气工程的使用年限20年计算,贴现率取10%,其财务评价净现金流(表略)。永盛农牧养猪场沼气工程的投资回收期最长,为8年;接着是健华养殖场沼气工程,投资回收期为7年;最短的是新星种猪养猪场的智能化沼气工程,为6年。通过净收益评价法和净现值法的计算结果可知,智能化沼气池由于规模较大、产气率高等优点,在整个沼气工程生命周期中将获得最高的净收益。

4结论与政策建议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8

关键词:仔猪;保温措施;要点

中图分类号:S81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15)11-0048-01

1 仔猪冬季保温技术的重要性

1.1 仔猪冬季保温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民生问题的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就全国而言,目前的城市化发展情况呈现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人口不断增多,对于猪肉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如何提高猪肉的产量已经迫在眉睫。猪肉作为消费者饮食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种,其需求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其产量和质量是广大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最基本的是提高仔猪存活率。因此,我国加强对仔猪在冬季的保温技术措施进行研究是适应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的需要[1]。

1.2 仔猪冬季保温的重要性

消费者对猪肉的依赖性很大,因此,关注仔猪在冬季保温管理的方法与措施是各级政府都必须加以重视的民生建设问题之一。而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民生问题尤其应受到重视,因此我国对仔猪冬季保温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仔猪在冬季的保温技术措施要点

对仔猪进行保温要涉及很多方面,如猪舍建筑、饲料管理、保温设施和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

2.1 修缮好仔猪舍

对仔猪舍的墙体漏缝进行修补,防止贼风,为猪舍做好保温。养殖户在入冬之前一定要对仔猪舍进行修缮,用塑料薄膜把猪舍漏风的地方遮挡堵严,这样是为了防止冷风侵入,达到保温御寒的作用,为仔猪提供一个健康生长的环境。可在猪舍屋顶加设天花板,天花板距离地面的高度保持在1.8~2.0 m,天花板每隔两个保育栏的位置就留有一个通风口,便于猪舍中氨气和潮气的排出,为仔猪提供一个空气良好的生活环境。

2.2 对仔猪舍内添加保温措施

为了保障仔猪舍的温度,养猪户可以增加一些保温措施,如可在猪舍内加设煤炉、地暖、暖气、地炕、塑料大棚、热风机和空调等。大多保温设施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养猪户要根据养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保温设施,以确保仔猪可以更加健康的存活[2]。

2.3 降低舍内湿度,保持仔猪舍干燥

仔猪舍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与猪舍中的环境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想确保仔猪可以健康的生长,养猪户要确保猪舍内的湿度保持在60%~70%。如果舍内湿度高于80%或者低于50%,都会对仔猪的生长有不利的影响。

在仔猪的生长期间养猪户要勤换猪舍内的垫草,这样做可以降低仔猪舍的湿度,保持猪舍内的整洁,为仔猪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养猪户还要对猪舍进行及时清理通风,以确保猪舍中空气的清新,环境的整洁。

2.4 增加光照

在寒冷冬季,养殖户要在确保猪舍内温度的前提下,最好在天气晴朗,日光充足的中午至午后打开猪舍的窗户,进行通风换气,更换舍内空气,这样可以增强仔猪的抵抗力,也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3]。

3 小结

仔猪的冬季保温技术措施对仔猪的生长至关重要,是保障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所在,为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 邓维金.提高养猪出栏率的技术措施[J].福建畜牧兽医,2007(5):3.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9

关键词:景谷县;生猪养殖技术;生产技术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2063

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新特征。许多农村科技示范户、专业户依靠科学技术走上了致富之路,成了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科技致富已经成为中国农村的一种时尚。其中景谷县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对于生猪养殖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1 当前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状况

于1994年我国建立畜产品和相关生产生活资料价格统计报表至今,猪肉的价格经历了5个起伏,4个完整周期。生猪和猪肉的价格为大约每3a一个周期上下波动,被称为”过山车”式价格波动。

出现这种现象的经济规律原因是因为猪肉需求具有比较强的刚性,猪肉的供给过程从养殖母猪到养殖仔猪再到养殖生猪一般需要2~3a时间,本期猪肉价格决定着本期养殖业者的养殖规模,本期养殖规模决定下期的猪肉供给量和价格,猪肉价格波动引起养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这导致猪肉供给和价格的大起大落。此外,由于市场的供求关系,以此作为标准,养殖者会通过本年的市场价格对其规模进行调整,往往会出现供过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等现象,导致商品的价格一直动荡起伏,但这个波动一直是在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而不会出现大大超过或者大大低于猪肉本身价值的价格,这就是商品的价值规律。

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猪肉是最主要的肉类食物,因此我国对于生猪的养殖尤其重视并予以一些融入科学生产技术的现代化方式,以提高生猪的标准化养殖产量。

2 景谷县生猪养殖技术的发展

2.1 选择景谷县发展生猪养殖技术的原因

景谷县益智乡塘房村陈家寨组有村民37户,距离乡集镇18km、县城79km。该组历来重视养猪产业,采取养猪新技术+自繁自养或组内自繁自养的养殖模式,近20a来该组内无动物传染病发生,市场“猪周期”历来影响不大。现该组摸索出了一套规避市场风险的有效办法:肥猪市场价格低时更新繁衍母猪、控制配种,待肥猪市场价格开始回升时,淘汰后更新的能繁母猪就达到初配年龄了。因此,近年来,陈家寨肥猪出栏都在300头以上。

由于景谷县生猪养殖技术特有的办法,使其在生猪养殖技术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此外,该地历来重视养猪产业,以养猪为生,对于养猪业有着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因此,政府选择在景谷县进行示范养殖。

2.2 景谷县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规模

景谷县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是省级批准立项实施的普洱市首家万头生猪养殖场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期一年,总投资958.3万元,建设规模为年出栏肉猪12012头。目前,养殖场生猪存栏684头,猪场员工9人。2013年计划引种母猪104头,种公猪12头,生猪存栏达4000头以上;开工建设沼气池800m3。已完成的猪舍建设10074m2;完成配套用房906m2;建设饲料加工及仓库800m2;安b、线路架设80kW变压器线路2800m;建设进场公路2500m;安装引水管道3500m;建设蓄水池500m3;安装排污管道3000m;制作母猪限位栏450个、保育栏216个、产床160个;引入种猪514头;建设三级沉淀池100m3;建设无害化处理池50m3;购置并安装了视频监视器、饲料加工机、地磅、通风扇、饮水器、冲洗机、消毒器等设备。

3 景谷县标准化生猪养殖技术

3.1 生猪标准化高效养殖模式

生猪标准化饲养是生猪产业的一种先进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品种良种化、饲料配方优质化、饲养管理科学化、疫病防治规范化和生产过程标准化,从而达到养猪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其中以标准化养猪“150”模式为主, 标准化养猪“150”模式是指建l栋全封闭式标准猪舍,进行标准化饲养,每批出栏肉猪150头。该模式猪舍环境可控,猪只自由采食,全进全出,一年可出栏3批450头肉猪,适合中小养殖户采用。标准化养猪“150”模式与传统养猪模式相比,通过给猪只提供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充分发挥猪只生产潜能;通过封闭式饲养和同源引进、全进全出及严格的疾病预防和控制,降低养殖风险;大大减轻劳动强度;采用化粪处理,配合沼气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2 品种优良化

标准化生猪养殖技术对于猪的品种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主要分为地方种猪和外来种猪。

地方种猪优点:表现在繁殖力高;明显,配种时间容易掌握;抗逆性强,表现在抗寒、抗热能力强,适应性强;容易管理;耐粗饲;肉质优良。

外来种猪优点:瘦肉率高;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体型好。

此处以荣昌猪为例。荣昌猪,主产于重庆市荣昌县和四川省隆昌县,主要分布于永川、泸县、宜宾等县市。皮毛白色,头部有黑斑。头大小适中,面微凹,耳中等大、下垂,额部皱纹横行、有旋毛。体躯较长,发育匀称,背腰微凹,腹大而深,臀部稍倾斜。四肢细致、结实,鬃毛洁白刚韧,6~7对。具有适应性强、瘦肉率较高、配合力较好等特点。荣昌猪初产母猪平均产仔数8.5头。3胎及3胎以上母猪平均产仔数10.2头。15~90kg肥育日增重633g/d,87kg体重屠宰胴体瘦肉率39%~46%,屠宰率69%。

3.3 养殖设施化

猪场的选址与规划,通过调查和预测,并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确定生产期规模,然后规划建设科学合理的猪场,对于进行正常的养猪生产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猪场的规划主要考虑环境要求与建筑设施、选择场址和规划布局。

其中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地势、交通运输、水源水质,场地面积等。主要目的:利于生产、利于防疫、利于运输、利于生活管理。

健康养猪规范化饲养管理技术: 全进全出的猪群周转制度、多点生产技术、超早期断奶及SPF猪生产技术,为控制疾病的有效手段,也是健康养殖的重要基础。

3.4 防疫制度化

要拟订合理的防疫计划免疫程序。根据不同区域制订适合本场的防疫计划。对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等,列入全面防疫计划。其他疫病(包括种猪繁殖障碍病)根据当地流行特点,制订合理免疫程序。了解地方性及季节性的主要传染病。猪链球菌病,猪喘气病,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副伤寒病等。

在投药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安全用量。在饲料、饮水中加入某种药物,要严格按照该药物推荐的安全用量。混合均匀。在饲料中加入某种药物,要从少到多逐步扩充混合均匀;在饮水中加入某种药物,一定要选择溶于水的药物,并充分搅匀。

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建立猪场的生产全进全出制;建立定期检疫制度;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建立粪污无害化处理制度;建立预防接种驱虫制度;做好灭鼠、灭虫、防猫犬工作;建立疫病报告、诊断制度。

3.5 粪污无害化

粪尿污水排放控制标准:粪尿污水是养猪生产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为严格控制粪尿污水对环境污染和养猪生产的自身污染,加强排放物的综合治理,做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与合理利用,国家已将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问题有计划、分步骤地纳入法制化管理阶段。

猪粪尿处理和利用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农牧结合、种养结合,把优质的有机肥经腐熟、堆积发酵后用于种养殖业,以谋求更好的猪、粮、果、林或猪、农、林、果、渔共同发展,走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既保护环境又增加收入。

养猪的技术与管理篇10

关键词: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

中图分类号:$8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3-0059-03

猪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优质种公猪,输配给种用母猪的人工繁殖技术,生产出优质后代生猪,提高其生长、抗病力和肉类品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2005年以来,武鸣县利用外来纯种公猪改良商品猪品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猪人工授精技术与推广方法

1.1 材料

猪精源来自广西扬翔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武鸣种猪场美系纯种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等品种猪,活力为0.7级;配种母猪为杂交母猪。

1.2 操作方法

1.2.1 凡患有传染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人员不得从事种公猪的管理、饲养和猪精采集等工作,所有饲养管理和采精等人员每年进行1~2次体检。

1.2.2 采精用种公猪必须健康无疫,采精工具必须经严格消毒、烘干后方可使用;采精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和猪体消毒后才能采集。

1.2.3 做好猪精的检验和评估。猪精采集完毕后要及时在显微镜下检验,新采集的在160倍生物显微镜下成活率要达到98%以上,每个镜头下畸形不超过1个;各猪精供应站(点)要配置生物显微镜,用于检验活力和含量,在160倍生物显微镜下成活率要在70%以上、每个镜头下畸形不超过2个;稀释后的呈均匀悬浊液,不出现异物或污染才能发放使用。

1.2.4 加强猪精运输和贮存的管理。各猪精供应站(点)要配置专用恒温设备,猪精必需在12~15℃,恒温下贮存,贮存时间1~3d,在15~20℃温度下运输;要加强贮存和运输设备的清洁消毒,确保猪精的安全和成活率。

1.2.5 母猪观察:母猪时,出现情绪不安、不停走动、拱栏、爬栏、吟叫,手按其背则安静、后拱,阴门前期红肿、后期呈紫红色或褐色。

1.2.6 配种期检验:母猪后第2日至第3日,手按其背后拱表现明显,阴门呈深褐色、绉折增多、粘液粘稠度明显增大,乃配种最佳时机。

1.2.7 猪精准备:将分装好的从恒温箱取出,缓慢摇匀,静置至常温后经镜检质量合格即可使用。

1.2.8 消毒:用消毒酒精消毒好母猪阴门和输精管。

1.2.9 输精:将输精管一端与猪精袋口连接固定好,另一端缓慢插入母猪阴道直至子宫颈内,缓慢挤压袋将输入即完成,隔8~10h,再行第2次输精,确保受胎率。

1.3 主要推广措施

1.3.1 项目立项,落实机构。2005年,武鸣县立项实施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生猪)项目工程,成立了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自治区和县级专家组,负责项目工作领导和制定实施方案。

1.3.2 落实推广单位。县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工作,13个乡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和扬翔公司共14个单位为推广、指导单位,负责推广和指导猪人工授精技术。

1.3.3 落实猪精来源。经项目招标,以扬翔公司武鸣种猪场为供精单位,品种是美系纯种杜洛克、大约克和长白等。

1.3.4 落实机构人员。组建项目自治区级专家组成员2名、县级专家组成员7名,负责人工授精和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推广指导单位组建42名技术指导员,负责人工授精和疫病防治技术临床指导。

1.3.5 建立猪精供应网络。县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负责全县猪精供应,全县建立34个猪精供应点,负责猪精发放。

1.3.6 建立人工授精技术队伍网络。建立猪人工授精技术操作队伍县级15人、镇级42人、村级303人和规模养猪场847人,负责各村和规模养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操作和指导工作。

1.3.7 县专家组实行每周例会,进行工作总结、经验交流和业务技术学习,研究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3.8 强化技能培训。项目实施以来,全县举办了57期2.47万人次的培训班,加强母猪饲养管理、防疫、生理特征、观测、配种期预测、猪精管理、猪精质量检测检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母猪产后管理等技能的培训。

1.3.9 技术指导单位组织技术指导员和人工授精技术员加强临床技术指导,宣传推广品改杂交优势,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做好母猪人工授精配种工作;县专家组加强对指导单位的监督指导,及时解决临床技术难题。

1.3.10 强化检疫工作。县动物卫生监督部门和县疫病控制部门每年对供精单位种公猪全群做好布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口蹄疫和猪瘟等疫病的检测,加强猪场动物防疫条件和防疫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人畜共患病和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取得的成效

2.1 社会效益显著

2.1.1 人工授精普及率显著提高2004年,武鸣全县母猪饲养量为8.34万头,实施人工授精的母猪为3.2万头,占38.4%;2011年,全县母猪饲养量为13.42万头,实施人工授精的母猪为13.26万头,占98.78%,人工授精普及率显著提高。

2.1.2 人工授精技术推广普及率显著提高

由于品种和质量好、来源易得、单胎产仔数均多,初生体重大,技术操作简便、易撑握,技术人员只需1~3次到场示范和指导,大部分养殖户即可独自操作,因此,猪人工授精技术得以在短期内在全县推广普及。

2.1.3 优良种猪饲养量显著提高

由于经济效益显著,全县二元杂良种母猪饲料量由2004年的2.23万头、只占全县母猪存栏的26.73%,增加到2011年的8.33万头、占62.07%,优良种猪饲养量显著提高,商品代猪质量得到质的改变。

2.2 生产性能显著提高

2.2.1 母猪受胎率和产仔量高 一次配种受胎率达到95.2%,二次配种受胎率达99.11%;单胎平均产仔数达11.5头。见表1。

2.2.2 初生和断奶体重显著增加 实施人工授精的母猪所产仔猪比本地公猪本交所产仔猪初生体重平均增加286.6g、提高30.95%;断奶体重平均增加1.966kg、提高35.55%。见表1。

2.2.3 出栏肉猪体重显著增加 实施人工授精的母猪所产肉猪比本地公猪本交所产肉猪出栏平均增重14.28kg、提高14.91%,杂交优势非常明显。见表1。

2.3 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按同期价格计算,实施人工授精母猪所产肉猪比本地公猪本交所产肉猪出栏价格平均高1.45元/kg,头均增加收入174.51元,经济效益提高14.02%,按全县2011年肉猪出栏137.76万头计算,年经济效益提高2.4亿元。

3、实践分析

3.1 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普及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

武鸣县以实施农业部农业科技人户(生猪)项目工程为契机,成立了项目工作机构、确定技术指导和推广单位,组建技术专家组、技术指导和临床操作三级技术队伍;制定好项目实施、技术指导、技能培训等工作方案,实行绩效考评制度;确定品改方向为以广西扬翔养殖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品改方式以良种猪精推广普及人工授精技术,取得成效后推广普及良种母猪养殖,改进全县种母猪群,提高商品代猪的质量;大力扶持规模化、集约化养猪,提高其动物防疫条件,整体提高养猪行业抵御重大动物疫病风险的能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2 建立完善技术服务网络是推广普及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有效保障

武鸣县13个镇设置了34个猪精供应点,除4个养猪大镇设置17个供应点,其余9个镇根据自身情况设置1~2个供应点,既方便养殖户,又方便猪精运输贮存;各镇水产畜牧兽医站负责各猪精供应点的监督指导,任命2~4名技术指导员、每村聘请2~3名人工授精技术员,各个规模养猪场单独聘请技术员,负责人工授精临床操作和散养农户的技术指导,全县组建了1000多人的技术操作和指导队伍,人工授精技术短期内得到推广普及,为广大养殖户接受。

3.3 优质猪精是商品代猪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保证

武鸣县有养猪作为家庭经济补充的传统,母猪饲养品种多样、各项性能参差不齐,饲养数量多,散养比例达58.4%。引进环境适应能力强、生长性能高和抗病能力强的优质品种公猪,通过采集其,以人工授精方式,改良全县商品代猪,其结果杂交优势、经济效益均显著提高,使广大养殖户受益,生猪养殖规模日益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