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培训总结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9:37:47

养猪培训总结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1

一、发展新型环保养猪的意义

生猪生产一直是我县的传统饲养业,1988年我县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瘦肉猪基地建设县,1991年又被列为瘦肉猪基地建设续建县。全县生猪存栏一直稳定在40万头左右,出栏量约50万头,养猪业年产值达3.6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0%左右。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所产生的粪尿污水等排泄物对周围环境威胁很大,猪口蹄疫、链球菌病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对食品安全和养猪业造成了很大危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县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新型环保养猪技术,是对传统养猪模式的一次重大变革。该技术利用酵母素生物菌发酵法,将酵母素加锯末、谷壳、米糠、秸秆、猪粪,并调整水分发酵,使微生物有益菌群繁殖,以此作为猪舍垫料。垫料可重复使用,有利于生猪生长。其优点是省工、省水、省料、节能环保,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推广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对于促进我县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总体思路、建设标准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以发展现代畜牧业、提高畜牧业整体素质为核心,大力推广新型环保养猪技术,努力提高全县生猪生产总量和质量,全面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二)建设标准。以养殖小区为载体,按照环保养猪技术标准建造猪舍,每栋环保猪舍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养殖小区的选址、建设标准及奖励办法按县政府相关文件规定执行。环保猪舍每平方米补贴10元。

(三)任务目标。2012年上半年每个乡镇建立环保养猪技术示范点2处以上,下半年在全县范围内逐步推开,年底完成环保猪舍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培训阶段(2012年5月上旬-5月中旬)。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新型环保养猪模式;举办培训班,印发有关资料,培训技术骨干。

(二)培植样板阶段(2012年5月下旬-6月)。在每个乡镇选择部分志愿参与、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和猪场,搞好环保猪舍设计与改建、垫料的购置和发酵、育肥猪的科学饲养管理、相关数据的记录与整理等工作。

(三)全面推广阶段(2012年7月-11月)。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搞好相关技术资料的整理,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2月)。按照实施方案进行检查验收,兑现政府补贴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环保养猪技术推广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由县畜牧局、财政局、农业局、科技局、发展和改革局、国土资源局、经贸局农业开发办、农业银行、信用社等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全县环保养猪技术推广方案的制订、实施、检查、督办和年终的验收及政策兑现。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2

一、五年来全市生态环保养殖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自2006年我市引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立足各自职责,真抓实干,共同努力,大力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技术,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生态环保养殖场户已发展到3562个,发酵床面积319.67万平方米,存栏畜禽1144.5万头只,年出栏畜禽6785.6万头只。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推广量大。按照“试点示范、全面推开”的原则,首先在、、、、、等养猪比较集中的县区,选择基础条件好、积极性高的8个养猪场户,利用一年的时间进行反复多项试验示范。获得成功之后,市委、市政府把这一新技术的推广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亮点工程,通过召开现场会、算账对比、宣传引导等措施,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认可,在全市面上迅速推广。目前,全市生态养殖覆盖面达到60%以上,占全省总量的40%左右,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覆盖面广。在普及推广上,全市生物环保养殖已在12个县区和三个开发区全面普及。在应用范围上,从2012年上半年开始成功地将这一新技术推广到了肉鸭和肉鸡养殖中。自2012年到现在,全市新建生物环保猪场户1830处,发酵床面积139.48万平方米,存栏生猪88.7万头;环保养禽场1665处,发酵床面积180.78万平方米,存栏家禽1090.13万只。

3、研发度深。在学习借鉴日本、韩国等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传统养殖习惯,对生物环保养猪的关键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科技攻关,特别是对猪舍建设、发酵床建设和养殖流程等三项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显著提高了生态环保养殖成效。在猪舍设计建设上,本着有利于冬季保暖、夏季避暑的原则,根据太阳光照变化规律和采光需要,对猪舍棚顶采用单坡式、双坡式、双坡楼式等多种形式进行设计建设,使发酵床冬季采光面积最大、时间最长,夏季炎热季节阳光射入相对较少,从根本上解决了冬季潮湿和夏季通风降温难题。在发酵床建设上,根据地下水位高低,选择建设地上、半地上和地下三种类型发酵床,并采取在发酵床底层铺设土面或沙土面,四周用水泥砌平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发酵床湿度过大、易于腐烂的问题。在养殖流程上,成功探索出了种公猪、妊娠母猪、产仔、保育等全程生态环保养猪工艺技术,丰富了生态环保养殖模式,拓展了养殖空间。目前,在生态环保养殖领域,全市先后获得11项国家专利,市畜牧局制定的《生物环保养鸭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和《生物环保养猪场(小区)建设及生产技术规范》被列为省地方标准。

4、产品竞争力强。通过推广生态环保养殖,大幅度提高了畜产品品质,提升了市场竞争能力。近几年,我市用生物环保模式饲养的生猪和肉鸭已成为江南市场一大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12年6月份,我市被列为世博会生猪肉品专供基地;去年,我市金锣生猪产品被广州亚运会指定为亚运会专供产品;昱兴源食品有限公司加工生产的生态环保猪肉已成功打入北京、济南等大型超市,售价高达每公斤80多元;县的生态环保鸭产品目前已占长三角地区市场份额的70%以上。

5、社会知名度高。我市作为全国较早实施“生态养猪技术实验推广”项目的市,无论是在技术创新程度、普及推广数量,还是取得的综合效益,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已引起“轰动效应”。回良玉副总理对我市生物环保养猪工作曾作出重要批示:“要认真总结和推广省县环保型养猪的新模式。以此积极稳妥地推进生猪规模养殖的发展和科学养殖的水平。首先应在全国选择若干地方进行试验示范,并强化技术指导和支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肯定性批示,要求在召开全省的现场会予以推广,并安排在省新闻媒体上宣传。全国首届猪业发展高层论坛暨生物环保养猪研讨会议、全国畜牧站长研讨会议、全省畜禽发酵床养殖技术推广现场观摩交流会议先后在我市召开,总结推广我市经验。应该说,我市生态环保养殖的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知名度越来越高,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好,已经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赢得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加快推广,势如破竹。

二、准确把握形势,客观分析问题,切实增强加快推广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推广生态环保养殖工作是发展现代畜牧业、实现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促进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是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一是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节水方面,传统养猪定期冲洗猪舍浪费水资源,生物环保养猪无需冲洗猪舍,比传统养猪节水90%以上。节料方面,通过配置独特的菌体饲料,改善生猪胃肠消化环境,促进吸收,节约饲料15%左右,提前出栏15天左右。节省人力方面,实施新技术后不需要对猪舍进行每天清理,一个人可饲养800—1000头猪,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劳动产出率。

二是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可以有效改善饲养环境,彻底破解传统养殖发展的瓶颈制约。近年来,随着畜牧业规模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的畜禽粪便不仅污染环境,也直接影响着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生物环保养殖技术后,畜禽产生的排泄物通过发酵床迅速有效降解、消融,不需要进行清扫排放,也不会产生废弃物,畜禽舍周围无臭味,实现了养殖业对环境的零排放、零污染。同时,由各种农业原料制作的生物环保养殖垫料,经一个周期的发酵后,成为天然的农业有机肥料,实现了农业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三是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可以促进农民增收,带动产业发展。经测算,在品种、饲料、管理和防疫同等条件下,采用生物环保养猪技术,每出栏一头商品猪,比工厂化普通养猪增值90元以上;每只用生物环保养殖法饲养的肉鸭羽毛价格要比传统饲养的多卖1元多。同时,生态环保养殖拉动了农业原料价格增长,现在发酵床所需农业原料每吨560多元,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四是推广生态环保养殖新模式,可以提高肉品品质,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生物环保养殖,能够让生畜禽在生态、环保、舒适的环境中自然生长,保护其自然特性,降低疾病的发生机率,减少使用抗生素的机会,解决了猪肉药物残留问题,使猪肉品质得到保证。经检测,在发酵床环境中生长的畜禽肉不仅肉质香嫩可口,而且较常规畜禽肉氨基酸总量高8%,理化指标达到了部级无公害或绿色检验标准。

当前,畜牧业发展面临着良好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全国情况看,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农业部将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列为“十二五”推进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抓手。这给我市生态环保养殖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全省情况看,省委、省政府将我市列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试点市,并在蒙阴县召开了全省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议。最近省委姜异康书记对《市发展生态环保养殖建设现代畜牧业调查》作了重要批示,要求继续推广。这给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动力。从我市情况看,一方面,国务院批准我市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国家对我市出台的扶持政策将更多更广、幅度更大;另一方面,我市在生态环保养殖推广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说,找准了法子、闯出了路子、夯实了底子。这是我们加快发展的先发优势。

但是,我市生态环保养殖推广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关键技术有待提升。猪舍设计、猪场排水、垫料配比与维护、炎热季节管理等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发酵床所用锯末、稻壳等替代原料筛选的技术研发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投资成本相对较高。环保养猪建舍投资大,每出栏一头生猪仅建设折旧和垫料就比传统养猪多投入60-80元,特别是在养猪价格效益滑坡的情况下,环保养猪因投入成本高受到制约。三是价格优势没有完全体现。目前,采用环保养殖法饲养的生猪仅比传统养猪每公斤高出0.4元,价格优势不大;环保养殖的肉鸭仍与传统养殖的肉鸭价格基本相同。四是养殖场地建设受到制约。农村养殖业建设用地相关政策及服务,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和提高。因此,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站在加快发展惠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推广生态环保养殖的重要性,将其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举措,用新的目光、新的思路、新的举措来谋划,切实做到借机发展,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确保全市生态环保养殖工作实现新跨越。

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开创生态环保推广工作新局面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生态环保养殖推广要以建设优质畜产品基地大市为目标,理思路,抓关键,强措施,努力推动生物环保养殖工作再上新台阶。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设生态环保养猪发酵床面积达到240万平方米以上,年出栏生态环保养殖生猪300万头以上;建设环保养禽发酵床面积600万平方米以上,年出栏肉禽1.8亿只以上。全市每个县区建设50个以上标准化生态环保养殖示范点,重点县区建设标准化生态环保养殖示范场区达到200个。进一步加大技术研究提升力度,基本确立发酵床废料处理利用模式,生态环保养殖技术更加完善配套,技术推广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水平;继续加大培训力度,建立与生态环保养殖相适应的技术队伍;发酵菌生产供应、发酵床制作取材、圈舍建筑材料供应更加规范使用,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具体工作中,要做到“四抓四新”。

(一)抓宣传,营造加快发展的新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采取举办培训班、发放明白纸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生态环保养殖在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和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方面的作用与好处,让广大农民群众更加了解和认可这一新的饲养模式,调动他们参与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广泛宣传回良玉副总理和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对我市生态环保养殖的肯定,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生态环保养殖的信心。要认真总结我市生态环保养殖的好经验、好做法,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加快推广生态环保养殖的良好氛围,迅速在全市掀起新一轮的推广热潮。

(二)抓服务,打造加快发展的新支撑。一是加强技术集成。要在前期试验推广的基础上,进一步配套集成生态环保养殖实用技术,制定更加规范的操作技术,做到简便实用。二是加强技术培训。要加强对技术骨干的培训,每个县区和每个重点乡镇都要确定一名技术负责人,进行重点培养和培训,并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从业者的培训。三是加强技术指导。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对圈舍建设改造、发酵床制作、菌种使用、垫料利用、日常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现场咨询指导,让农民学会、弄懂、能操作。四是加强技术创新。要针对生态环保养殖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探索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推动生态环保养殖健康持续发展。

(三)抓品牌,创造加快发展的新优势。要尽快建立市级生态环保养殖产销协会,统筹全市生态环保养殖工作,全面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服务方式。要加快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影响面广的生态环保养殖畜禽专门屠宰加工龙头企业,对全市生态环保养殖畜禽实行统一加工、统一销售。要大力开展生态环保养殖畜禽产品的宣传推介活动,为全市生态环保养殖畜禽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牵线搭桥。要加强对畜禽产品质量的监督和检测,积极帮助重点龙头企业、种畜禽良种企业建立质量控制系统,加快畜禽标识溯源系统建设,全程保证畜产品质量。要积极开展生态环保养殖畜禽及其产品认证,让全市生态环保养殖的畜禽产品得到国内外消费者认可,着力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沂蒙生态环保养殖畜产品品牌,使其尽快形成名牌效应,提升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添生态环保养殖的活力与后劲。

(四)抓扶持,实现加快发展的新跨越。要按照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见》要求,全面落实优惠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保养殖的资金投入,市级以上相关扶持资金优先用于生态环保技术推广应用。要把生态环保养殖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作为环保产业来支持,鼓励多元投入生态环保养殖产业。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拿出专项资金和贴息贷款扶持环保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要把生态环保养殖推广与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场区建设、农业重大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紧密结合,整合资金力量,加大推进力度,不断扩大生态环保养殖覆盖面,确保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任务。

四、加强领导,提供保障,推动生态环保养殖顺利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生态环保养殖推广工作的组织领导,将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固定专人具体抓。要进一步细化、实化工作目标任务,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人员,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要继续实行季报告制度,对各县区每季度工作情况进行调度汇总,实行一季一通报。要及时报告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总结报告推广实施的独特经验,推动生态环保养殖推广工作顺利实施。

(二)强化协作配合。各有关部门在推广生态环保养殖上,既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现象的发生。畜牧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技术服务和日常督导等工作,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发改部门要搞好规划和立项;财政、税务、金融等部门要积极落实好资金扶持政策;水利、供电、国土部门要帮助解决生态环保养殖用水用电用地问题;农业、扶贫开发、科技等部门要统筹安排项目,优先扶持畜牧业的发展;环保部门要对推广生态环保养殖的场户给予大力支持;交通运输、流通部门要按照政策建立畜禽产品“绿色通道”,保障畜禽及其产品畅通无阻;其他有关部门也要立足实际,认真履责,群策群力地搞好生态环保养殖推广工作,形成强大的整体合力。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3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畜牧技术推广工作扎实

市畜牧水产局高度重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按照要求,成立了以胡宏同局长为组长,康维兰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此次活动开展指导检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宣传和落实,同时印发了《市2012年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实施方案》,下发了“关于落实我市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的通知”,三县也成立相应机构,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市局成立了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专家指导组,专家指导组下设三个专业工作组,中心畜牧兽医科负责联络全市畜牧科技推广工作。5月16日,市局在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全市畜牧科技推广会议,布置具体推广工作任务,将我市100名畜牧专业人员名额分解落实到三县四区,确定帮扶对象,每名专业技术人员帮扶对象不少于5个。确定了活动开展重点: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生猪发酵床生态养殖技术;母猪繁殖障碍与疫病防治技术;奶牛细管冻精冷配与改良技术;推广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与TMR日粮科学配制技术;农作物秸秆利用与青贮技术等,要求在生猪发酵床养殖技术和奶牛快速扩繁方面开展较大范围的试验示范工作,要取得较好成效。同时确定了示范推广户数、实施地点、责任单位、责任人和联系人等。

二、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畜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1、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开始试验示范与应用。自今年4月省畜牧技术推广现场会后,我局确定在、两县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两县各选定5家规模养猪场进行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试验、示范。对于这项先进技术,我市各级畜牧部门采取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请进来、派出去,组织参观考察等方式大力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目前该技术在我市、两个全国养猪大县部分养猪场得到了应用,发挥了很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已经有31家猪场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养殖面积大约有0.74万平方米,投入资金80多万元。县杨庙丰塘养猪场存栏2000多头生猪采用了发酵床生态养猪,吴山镇夏守山猪场进行试点,效果也十分明显。八斗王国其养猪场扩建280平方米建发酵床,石塘镇土山生态养猪场也兴建了370平方米发酵床开始试验与示范。利用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每头保育猪可实现新增经济效益20元,每头育肥猪可实现新增效益45万元,较好地发挥了经济和生态效益。猪的抗病能力和饲料转化率也得到了提高,节能增效,实现了健康养殖的目的。

2、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从试验示范即将得到推广应用。为实现我市奶牛养殖业跨越式发展,寻找出奶牛快速扩群扩繁的有效途径,早在2006年底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就在我市鑫华养殖公司开展了奶牛性控人工授精和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并取得了性控胚胎移植受胎率43%,性控人工授精的性控比例达到92%的良好成绩。从2008年开始,在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支持下,在安农大的协助下,我市在县的九牛、皖江奶牛场,鑫华、汇丰、桂王等奶牛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出生性控母犊500多头,多生母犊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150万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目前,全省最大的奶牛养殖企业——现代牧业()有限公司也开始使用奶牛性控冻精,以实现快繁的目的。2012年初,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又在九牛奶牛养殖场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目前新增母犊125头,直接经济效益38万元,大大加快了奶牛更新速度。此项先进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大奶农所认知和接受,深受奶牛场户的欢迎。在开展性控人工授精推广应用的同时,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安农大的大力协助下,在鑫华、九牛奶牛场开展了多次性控胚胎移植试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改变我市传统的奶牛饲养方式,大幅度提高奶牛日粮的利用率和奶牛单产,增加养殖效益。还在存栏200头以上奶牛场大力推广与应用奶牛TMR饲养技术(全混日粮饲养技术),目前已经有6家奶牛场使用了该项技术。

3、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正在得到快速推进。我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不懈狠抓奶牛标准化饲养工作,通过组织人员参加国家、省里举办的奶牛标准化培训班、邀请国内外知名奶牛专家开展讲座,组织较大规模奶牛场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推广奶牛标准化饲养技术。在政策扶持上,将有限的奖补资金投放给规范化养殖场(小区),鼓励散养户自建或合伙建立标准化奶牛小区。市里和每个县确立1-2名奶牛技术推广人员,指导和督促养殖户开展工作,使我市奶牛饲养业在牛场建设、布局、环境控制、饲养与疫病防控、繁殖育种、牛奶质量安全控制与人员管理等各方面全面实行标准化,以现代化奶牛饲养理念进行生产。2012年我市新建、扩建标准化奶牛场(小区)近30家,大部分场(小区)符合奶牛标准化养殖条件要求,其中有23家得到省、市两级的验收和奖补。

4、奶牛良种冻精补贴项目全面实施,人工授精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实施“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是一项对广大奶农的“普惠”政策,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在奶牛繁育、品种改良和冻精供应方面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对加快我市奶牛品种改良进程,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和养殖效益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2011年和2012年省里分别安排我市良种补贴冻精2.9万支和2.7万支,为了项目顺利实施,使国家采购的优良奶牛改良物资用到实处,我局确定了有丰富奶牛繁殖技术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这项工作,并印发了《市2012年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我市奶牛良补工作。市、县两级畜牧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手把手传授直肠把握人工授精技术、不孕症诊疗技术和妊娠诊断技术,同时组织奶农共168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奶牛繁殖与饲养技术培训班学习。近年来共培养乡土人工授精技术人员21人,他们正在全市100多户奶牛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力地保证了我市奶牛良种补贴项目顺利实施。

5、大力推广优质牧草种植与玉米青贮制作技术。随着我市草食家畜饲养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奶牛存栏量的不断增加,“养牛先种草”已经形成共识。面对当前高产奶牛群普片缺乏优质牧草,外购牧草价格高、质量难以保证的尴尬局面,市、县两级畜牧技术推广部门大力推广种草养牛工作。一是有条件的奶牛场按照每头牛年5吨的标准种植或收购青贮玉米秸制作玉米青贮,市里组织制定《市玉米青贮制作技术规范》,并得到推广应用,使每个奶牛场都会制作青贮玉米,以保证奶牛全年的稳产高产;二是利用自家或租用冬闲田种植黑麦草,按照每存栏一头牛种植1亩黑麦草的标准,以解决冬春季青饲料匮乏的局面;三是推广紫花苜蓿种植面积。据统计,我市2011-2012年种植饲用玉米、黑麦草、紫花苜蓿、饲用甜高粱等8000亩,仅白龙的现代牧业()有限公司就种植黑麦草1500亩,做到有奶牛饲养就要种草。同时,大力推广玉米青贮技术和微贮技术,基本解决了奶牛饲养中“稻草+精料”的粗放饲养模式。

6、开展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品种改良技术。我市的、两县都是全国生猪养殖大县,被列入国家生猪良种改良示范县,建立了生猪品种改良人工授精站(点)5个,2012年我市举办各类培训班6期,受训人员350人次。受益养猪(场)户75家,生猪良种覆盖率达到85%,生猪养殖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7、开展多种形式新型农民培训和畜牧科技下乡活动。今年春季,市委宣传部组织的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我局组织市、县畜牧兽医科技人员到有关乡镇、集市开展畜禽养殖、动物防疫、畜牧兽医法律法规方面宣传活动,开展养殖技术咨询等。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和明白纸共5000多份,现场提供咨询服务1200多人次,使农村老百姓更全面科学了解畜牧、水产健康养殖等科技知识。同时,邀请省、市畜牧专家到县梁园镇、县吴山镇和肥西县花岗镇政府礼堂和学校举办三元杂交猪生产技术、科学养奶牛、禽病防治等专题讲座。三县结合新型农民培训项目,邀请农业大学、省农业科学院等知名专家教授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82场,重点围绕生猪标准化养殖、发酵床养猪、猪病免疫程序设计、高产奶牛饲养技术、兽药安全使用技术等。受训农民达到5000多人次,普及了科学种田和畜牧水产养殖知识,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县里还利用有线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手段普及科学种田与科学养殖,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三、注重宣传,加大投入,畜牧技术推广特点明显

一是抓宣传,大力营造浓厚的学科学与应用科技的氛围。通过多部门联合,分工负责,广泛开展动员、宣传、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各类培训会议等方式,结合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对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进行大力宣传。对取得的先进经验、典型事例和实施效果等,进行跟踪报道宣传,推动了活动的深入开展。我市结合畜牧技术推广实际,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局编写的《畜牧业三大集成八项技术》丛书,该书的出版发行,将对我省畜牧科技推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及时将这100册丛书和80个DVD光盘分发到推广人员手中,为进一步做好三大集成八项技术推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抓培训,提高养殖场(户)生产技能。根据确定的主推技术,活动办公室组织编写技术资料,利用各种形式对养殖场(户)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通俗易懂的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我市养殖场(户)的生产管理与技术水平。

三是抓指导,全面落实责任和任务。为确保列入结对帮扶的畜牧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指导到位,市活动办细化任务,分解落实责任,要求每位专业技术人员要直接到结对帮扶的养殖场(户),进行全程跟踪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除推广主推技术外,同时有针对性地向养殖场户传授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见成效的实用技术。积极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建设,倡导发展循环经济,促使更多的养殖场(户)生产方式的进一步转变,不断提高养殖业的综合效益。把建设规范、技术成熟的场(小区)作为培训农民、指导农民的大课堂。

四是树立典型,示范带头。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影响一片,带动一片的办法,重点推广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牛冷配技术和农作物秸秆利用与青贮技术等。

五是加大投入,确保我市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顺利开展。县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中拿出近100万元,用于畜牧科技推广资金。以奖代补方式奖励给使用畜牧新科技的农户,其中奖励给建标准化发酵床养猪的农户资金近80万元,极大提高农户使用畜牧新科技积极性。为了推进生猪发酵床养猪技术,县出台了每新改建1平方米猪舍,县里奖励70元的奖补政策。县奖励给建标准化发酵床养猪的农户资金近80万元。

六是加强督查,确保畜牧科技进万家活动取得成效。我局活动办认真做好督促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专业技术人员进场入区(户)到位率和帮扶效果。要求市、县畜牧科技人员与结对帮扶对象按照“与帮扶对象随时联系,随叫随到,每周上门指导一次”,做到技术服务到位,不厌其烦,耐心指导,确保帮扶取得实效。同时要做好活动的各项工作记录,实行定期汇报与交流,及时总结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对一些好的做法予以总结推广,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4

一、正确分析形势,增强发展生猪产业的信心和动力

我旗自20*年开始谋划、运作、推动生猪产业以来,坚持连续推动的工作思路,经过05年的引导促动、*年的艰苦奋斗、*年的壮大提高,形成了目前生猪产业发展形势喜人的局面。大家现在回顾这几年生猪产业的发展历程,让我们感到的是艰难、欣慰和自豪。

感到艰难是因为在我旗生猪产业起步之初,资金短缺、价格低靡、舆论指责、经验不足,我们摸着石头过河,举步维艰。20*年,我旗开始谋划发展生猪产业,旗委、政府在推进农区畜牧业工作中,引导农民发展养猪业。但是起步不久,由于受全国猪链球菌疫病和市场因素影响,全旗生猪市场价格一度处于极端低值状态,生猪价格最低点降到了2.3元/市斤,大部分养猪户赔了本,在这种不利情况下,旗委政府组织有关部门深入调研,进行科学论证,坚持发展生猪产业不动摇,并鼓励生猪养殖户克服困难,坚定生猪价格回升的信心。那个时候我们可以说是顶着外界猜疑的眼光、克服资金短缺的困难、冒着产业失败的风险、经受价格低靡的考验,艰难地走出了一条利在富民、志在强旗的生猪产业发展之路。

感到欣慰是因为在我旗生猪产业发展阶段,得到了领导支持、各界帮助、金融扶持、政策鼓励,我们边发展边总结,强势推动。20*年初,在我旗生猪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候,迎来了自治区及盟委、行署主要领导到我旗视察,在了解我旗生猪产业的基础优势和发展潜力后,上级领导鼓励我们理性发展,帮助我们算经济帐,并肯定了我旗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国家有关部委、北京养猪学分会、浩邦公司和一些养猪企业,在信息、技术、项目、宣传等方面对我旗生猪产业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我们抢抓机遇,通过自治区54个厅局帮扶和金融部门信贷集中扶持,实现了借力发展生猪产业,20*年至20*年两年投放发展生猪产业专项贷款1.238亿元。两年来,旗发改委、财政、产业办等部门争取上级无偿扶持资金1684万元,旗本级财政投入补贴资金1931万元,扶贫、农机等项目资金也向生猪产业倾斜,为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养猪热情。在各级领导大力支持、社会各界热情帮助、金融部门集中扶持的良好氛围下,让我们感到更加欣慰的是,在我旗逐年完善发展生猪产业优惠政策的同时,20*年国家又出台了十项政策,扶持、恢复、鼓励生猪生产。一是普惠性的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疫病防疫补贴、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扑杀补偿等四项政策;二是针对特定对象的政策,包括生猪良种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等三项政策;三是不直接落实到养殖户,但养殖户会间接受益的政策,包括生猪生产消费监测预警体系、中央地方储备肉、屠宰环节的病害猪无害化处理补助等三项政策,围绕这些政策,我旗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而且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等一些政策已经得到落实,由于各项扶持政策的出台和逐步落实,加上市场价格的刺激,必将进一步促进我旗生猪生产,加快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

感到自豪是因为在我旗生猪产业发展快速提升时,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政策、创新模式、取得成效,我们顺应市场发展,前景广阔。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看到了生猪产业发展的希望、增强了持续发展的动力,20*年,旗委、政府继续采取有力措施,通过完善发展生猪产业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推行干部股份、大户联合、招商引资、规模养殖、小户散养等模式,形成了以小区养殖为示范、千家万户饲养为主体的发展格局。20*年全旗生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头,其中出栏132万头。累计发展优良种公猪4517头、可繁母猪10.18万头、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达8705户,散养户4.7万户。全旗已建成2000平方米、年出栏2000头以上自繁自育的生猪养殖小区85处,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年出栏20000头的1个,年出栏6000头的6个;200平方米以上年出栏2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18个;300头基础母猪规模的种猪扩繁场6个;50头种公猪规模的猪人工授精站2个;全国单体总量最大的杏花山种猪扩繁场1处。在抓好基地建设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现有永胜、广益两家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实现满负荷运转。源龙源15万吨饲料加工厂即将生产。正在建设的源龙源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将于今年8月份投产。北京盛禹水处理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10万头规模种猪扩繁、商品猪育肥项目一期工程已完工,正在筹建二期工程。与江苏雨润集团签订的10万头生猪养殖和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即将开工建设,这些龙头企业的进驻和壮大,将进一步拉动全旗生猪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旗生猪产业已经从基地培育壮大阶段,开始向基地、龙头共同发展的产业化阶段迈进,全旗生猪产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发展历程中的这三个时期,概括了我旗生猪产业发展的形势、前景和成效,可以说这些都是积极的因素,能够促进生猪产业加快发展。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中还存在龙头带动能力不强、协会组织功能不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这些是不利因素,但也是推进产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在总结中整改、在整改中获得提升,要针对生猪产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完善和解决,从而推动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二、20*年我旗生猪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要求

目前,全国的生猪产业发展正处在周期波动的峰期,据专家预测这个良性发展期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要正确分析形势,抓住机遇,强化措施,继续推动全旗生猪产业再上新台阶。20*年全旗生猪产业的发展目标是: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养猪小区120处以上,新建200平方米以上猪舍的规模养猪户650户,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达到1万户,全旗养猪户达到5.2万户,年生猪饲养量达到300万头;新建种猪扩繁场1处、猪人工授精站1处,逐步完善生猪繁育体系;开工建设雨润集团10万头生猪养殖、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加强养猪协会组织和经济人队伍建设,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进生猪产业化进程。

为实现上述目标,在推进今年生猪产业化的具体工作中,必须坚持“四个服从”的工作要求。

一是时间服从质量。今年小区、大场和200平以上猪舍建设要坚持高标准起步,规范实施,旗委、政府将严格按照建设标准进行验收,对不按标准施工、违反规定引猪等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建设单位,不予验收,通过整改后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工程建设质量的,才能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二是选址服从规划。旗生猪产业办、规划、土地、环保、建设、电力等部门要做好服务指导工作,按照小区、大场建设标准逐乡进行规划选址,选址必须符合规划布局和技术要求,经生猪产业办审核备案后,方可开工建设。

三是资金服从管理。生猪产业化项目资金管理组要强化全旗生猪产业化项目贷款、财政补贴资金的协调、管理、监督和使用工作,严格对全旗所有小区、大场建设实行跟踪问效。在规范20*年、20*年生猪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的基础上,完成20*年生猪产业化项目补贴资金的核算及审定工作,并要求资金跟着项目走,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是服务服从发展。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致力于推进我旗生猪产业发展,主动做好协调和服务工作,凡经过生猪产业办审核的项目,需要旗直部门(包括条管部门)审批的,都必须一路“绿灯”,从快从简履行审批手续,坚决杜绝“卡、要、拖”行为,对行动迟缓、执意不办、阻碍生猪产业发展的,旗委、政府要严肃追究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责任。

三、20*年全旗生猪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今年是我旗养猪业从“产业”向“产业化”迈进的起步之年,我们必须围绕“基地-龙头-服务-利益联结”这几个关键环节,大力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生猪养殖基地规模。生猪产业是我旗畜牧业发展中的优势产业,要实现生猪产业的大发展、大跨越,就必须加强生猪产业化基地建设。在商品育肥猪基地建设上,各苏木乡镇场、工作部要进一步完善生猪产业发展规划,选择生产优势大、产品质量优的生猪品种,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好以南部乡镇为重点的规模养猪小区,同时大力发展千家万户养殖,着力扶持年饲养量达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户,千方百计扩大生猪总量。20*年,南部13个乡镇、工作部要新建1000平方米以上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120处,每个村还要建设4处200平方米以上猪舍的规模养猪户。考虑到其他北部7个苏木镇场、工作部扶贫任务很重,今年还有养鹅任务,而且北部地区生产技术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只要求每个嘎查建设2处200平方米以上猪舍的规模养猪户,没有下达标准化养猪小区的建设任务,但是也要鼓励北部地区有条件的苏木镇、工作部按照标准建设养猪小区,旗里给予奖励和扶持,并属于正向加分项目。同时,要强化防疫、保险、营销、统计、考核等服务体系,以健全的服务体系促进生猪产业快速发展,今年要确保全旗生猪饲养量达到300万头,其中存栏105万头、出栏195万头,积极争取进入全国养猪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和国家活体猪储备基地行列。在种猪繁育基地建设上,在东北部地区开工建设1处种猪扩繁场、1处猪人工授精站;继续支持努文木仁杏花山种猪扩繁场项目,抓紧启动二期工程,引进祖代种猪,尽快投入生产运营;鼓励支持重点地区、重点龙头企业建设良种繁育基地。通过加快品种改良和技术推广,不断壮大优良种猪基地规模,提高优质种猪供应能力。在生猪饲料基地建设上,要扩大玉米、高粮等农作物种植面积,通过农机具补贴、贷款贴息等措施,引导养猪户购置小型饲料加工机械,提高粮食过腹增值转化率,稳定解决生猪饲料基础供应问题。

(二)致力于龙头培育,进一步完善和延伸生猪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是关键。目前,我旗生猪基地已经具备了为大型加工企业提供充足原料的能力,但是现有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千家万户生产,经营分散,品种不统一,必须依靠龙头企业进行引导,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提升基地档次。因此,要尽快培育旗内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继续帮助永胜屠宰厂、广益定点屠宰厂协调建设资金,促进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强企业自身实力。要加快源龙源6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建设,全力扶持江苏南京雨润集团开工建设10万头商品猪养殖、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积极为企业提供电力、交通、土地、气象、通信等全方位服务,举全旗之力,坚决把这个项目做好,推进生猪产业链条向精深加工领域迈进,实现多层次加工增值,不断提高生猪产业的综合效益。

(三)致力于资金扶持,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的融资渠道。旗委、政府将继续加大对生猪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按照《20*年发展生猪产业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对规模养猪户、养殖小区大场和引种大场大户继续给予补贴和奖励,但要逐步把资金扶持的重点转移到中小养猪户上来,让更多的普通农民在生猪养殖中受益。今年,旗委、旗政府将争取自治区开发银行贷款5000万元,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8000万元,农业银行贷款6000万元。旗发改委、财政局、农牧业产业化办、畜牧业局、农业开发办等部门争取生猪产业扶持资金要达到1200万元,旗财政要投入补贴资金1000万元,同时要积极争取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良种补贴等国家项目资金。相关项目资金要尽可能捆绑使用,农业机械化补贴、畜牧业种子工程等优惠政策要继续向养猪产业倾斜,多渠道增加生猪产业的扶持资金。

(四)致力于安全环保,进一步强化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做大生猪产业,防疫是关键。旗畜牧部门要抓紧制定《扎赉特旗生猪防疫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并按照有关要求,建立健全行政、技术双层管理的防疫体系,层层签订生猪防疫责任状,要以重大疫病防治、种猪场疫病净化、生猪计划免疫为重点,切实抓好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和屠宰检疫。旗畜牧兽医站和乡镇畜牧综合服务站要及时调配兽药、疫苗和相关仪器,对本地区动物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和监测。各养猪场的管理人员要进一步增强疫病防控意识,坚持定期消毒、保持猪舍清洁。各小区大场要实行微机化管理,购置网络监控设施,建设观察室,杜绝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各养猪场必须设有专门的销售出口,把净道和污道严格分开,防止外疫传入。要积极争取商品猪保险业务,商品猪要“应保尽保”,能繁母猪要100%参保,确保出现问题时使养殖户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努力规避农民发展生猪产业的风险。同时,要改善生猪养殖环境,合理布局养殖区域,杜绝人畜共患病发生。要综合利用养殖废弃物,实施农村沼气工程,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提高综合效益。

(五)致力于服务流通,进一步完善养猪业利益联结机制。要围绕发展壮大生猪产业,积极扶持发展各种形式的养猪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村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养殖大户领办和创办专业合作社,为农民解决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的问题,特别要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各类市场信息,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种形式的民间流通组织,发展饲料、兽药等相关产业,引进饲料销售龙头企业,并开展饲料购销业务。引导龙头企业和经营户增强品牌意识,加强营销宣传,真正把我旗绿色生猪品牌培育出来,包装起来,远销出去。

(六)致力于科技创新,进一步做好养猪技术培训工作。做大做强生猪产业,没有科技的支撑就是一句空话。几年来,我旗生猪产业发展得到了全国养猪学分会和北京浩邦公司等企业的大力支持,在科学饲养、营养技术、防疫技术、生产管理、消毒技术、猪病诊断等方面受益匪浅。今年浩邦公司还要继续与我旗合作,举办养猪技术培训班,各苏木乡镇场、工作部和旗直业务部门要积极创造开班条件,切实组织好养猪户和技术员参加培训,年内要培养一批专业辅导员、一批养猪技术能手、一批专业防疫兽医人员、一批养猪营销经济人,培养更多的养猪专业人才为全旗生猪产业发展服务。同时,要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一线搞技术研究,力争自主创新,在猪人工授精、品种改良、疫病诊治等技术上取得突破。

四、切实加强对我旗生猪产业化工作的领导

(一)加强组织领导。继续把生猪产业作为重点工作实行专项推进,今年,在原有5个生猪产业专项推进工作组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力量,新成立3个工作组,并健全了工作职责,明确了工作目标。各组责任领导、工作部门要紧紧围绕养猪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生猪项目申报等专项工作,加大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项目盯跑的力度。同时,旗委继续将各地生猪产业化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责任状,增加分值,进一步完善考核办法,并实行“一票否决”制,确保实现生猪产业化工作的各项既定目标。

(二)强化部门配合。生猪产业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财政、土地、建设、规划、环保、畜牧、统计、供销、农业、科技、农机、扶贫、商务、电力、工商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生猪产业化工作。同时,要由统计督查组牵头,联合相关部门组成督查组,采取重点督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定期不定期地督查工作进度和政策落实情况,并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遇有重大问题随时向旗委、政府汇报。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5

一、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一)政府配套服务力度加大。在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相关规划、计划、决定的指导下,我县畜牧部门和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社”和全年新发展500个养殖大户目标,集中技术、物力、财力,从良种、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场入手,帮助专业村、社、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办、督办畜牧大户,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畜牧专业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以奖代补”,工作在前,奖励在后,激励农民养猪。去年,县政府奖励给养殖大户生猪出栏、引种、补栏等方面的资金达到万元;四是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的良好运行,为畜牧健康发展增添了亮点,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通道。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在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农民自发地组织了养殖专业学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部分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它们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本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成效。全县建有、、温氏、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乡镇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场106个。县畜牧局大力实施生猪良种化补贴项目,完善了31个良种猪精液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部分项目站人员参加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播。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是经过了县乡畜牧部门选拔、培训而成,是一只稳定的队伍,负担着本村动物疫病的防治。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狠抓继续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显着提升,专门负责畜牧发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等工作。以上两类畜牧人才被历届政府所重视,人员众多,机构稳定,贡献突出。三是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育,各级政府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万多农村群众掌握了畜禽养殖发展技术,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颖而出。

(五)信息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组织。“猪贩子”是一只活跃在市场与养殖户之间的生力军,市场行情由他们传递,在畜牧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龙头企业,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们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物流等多方优势使产供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效益较为显着。三是加工企业。如公司和,都与国内众多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有营销关系,有宽畅的销售信息渠道。四是网络服务。部分专业大户,通过网络与外面厂家建立供销关系,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状态。

二、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配套服务中的问题

1、资金紧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很多缺乏周转资金。一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虽然得到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水电价格矛盾。各级政府明文规定,对养殖大户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性用水用电价格,但时至今日,全县上千家规模养殖场(户)仍然在支付高位水电价格。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加之用水用电量巨大,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许多农户对养殖望而却步。

3、急功近利。在畜牧产业中,极少部分群众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情况下,单凭热情在银行袋款匆匆上马养殖项目。市场波动剧烈时,这些大户便一夜返贫,成了举债大户。

(二)农民组织服务中的问题

在众多的农民组织中,除极少数养猪协会实行“协会+基地+农户”,依靠利益把养猪户连接起来外,多数专业组织徒有虚名,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务中的问题

1、良种供应不足。目前,县、乡两级良种繁育网络虽已建成,但良繁速度缓慢,未能跟上发展步伐。一些大户盲目引进“良种”,造成了较大损失,极个别大户仍然利用本地混杂品种。

2、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低。一是饲料配方粗放,二是科学喂养程度低。据专家反映,如果严格标准化饲养管理,每头商品猪相同日龄可多增长×公斤,每头母猪窝平可增收元以上。

3、疫病预防不到位。由于报酬较低,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心欠缺,出工不出力,使许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

4、深加工企业吃不饱。众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猪万头,而现在每日屠宰量不过来头,猪源的不足,将会使深加工企业较长时间“缺饭吃”。

(四)人才培育体系中的问题

1、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乡镇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不高,与畜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急需进行专业理论系统培训。

2、专业大户技术培训“支离破碎”。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各乡镇对农民大户的培训往往是打急抓,培训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临床实践,等到问题出现又不知所措。不系统的培训和缺乏实践的指导,是农民人才产生的难点所在。

(五)市场信息服务中的问题

1、信息不灵。据专业人士调查,、年生猪市场波动,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灵,缺乏科学预测,大家被动地依赖市场,当市场猪价上涨,大家一哄而上,市场价格下跌时,大家一哄而散。市场波动首先冲击的是母猪价格,仔猪不值钱,就杀母猪,价升,仔猪值钱,又大量地喂养母猪。一头母猪从培育到产仔需要一年半时间,这样,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环。目前都说生猪存栏不足,实则是母猪繁殖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群众信息不灵的问题。

2、中介组织的无序化。“猪贩子”功不可没,但在风险到来时“罪难轻饶”,他们错误地传递消息,制造群众的恐慌心里,为风险推波助澜,从中牟取好处,他们挑大捡肥,压级压价,每头猪平均赚取多元,群众说“养猪的不如贩猪的”,利润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只对畜牧龙头企业和良种繁育场、较大规模养殖场(户)给予帮扶,对千家万户只给政策和小额贷款及贴息贷款扶持,不做大额扶持。新发展大户要视其基础资金状况,一般要具备万元基础,再予以帮助发展,同时,坚决制止“白手起家、强行上马、一浪垮台”的做法。

(二)降低水电价格。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户)用水用电统一执行最优惠的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减少成本支出,增加养殖效益。

(三)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以县内外发展较好的养猪协会为模板,总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各地农民专业组织前去参观学习,使各处的农民组织功能化,时效化,为畜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引进优良品种。为保障群众对良种的要求,建议技术部门组织群众有计划的从外地正规厂家调运良种猪,但一定要搞好检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杜绝他们的单独“调种”,单独“引病”,以免造成损失。

(五)加强人才培育。制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组织县级以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大专院校轮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乡镇专业人才问题解决了,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强化畜禽强制免疫。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七)加强牧业行政执法。依法加强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特别是畜禽产地、屠宰、出入境的检疫,力争疫情不传入,疫病不扩散。

(八)大力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继续培植壮大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坚定不移的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将温氏养猪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现代农业(生猪)项目结合,加大在建的个“生猪万头村”项目力度,完成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00户目标。二是加大对食业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业和养殖户效益。

(九)加强中介组织管理。仿照外地经验,对“猪贩子”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持证上岗、执照营业、守法经营,为畜牧业发展发挥正面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和“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让生产者与销售者直接见面,减少或缩小中间环节,以增加农户收入。

(十)建立市场信息预警机制。各级可利用现有信息机构,充实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畜牧市场商品信息、价格变化、饲料发展、疫病动态等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利用“电子农务”,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各级政府、养殖户、加工企业等,帮助他们提高预防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使畜牧业稳步发展。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6

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今年年我局进一步强化畜牧业发展,加强畜禽及产品供应和安全监管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市县下达我局目标任务是新增出栏500头以上优质生猪养殖户40户,新增优质生猪出栏已累计完成6万头。讫今为止,新增出栏500头以上优质生猪养殖户已累计完成43户,完成比例107.5%,完成投资3200万元;新增优质生猪出栏已累计完成6.38万头,完成比例106.3%,完成投资8700万元。全部达到预期目标。

二、主要措施

我局为进一步地切实抓好民生工程,在往年抓民生工程基础上发扬经验,总结不足,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借助畜禽养殖项目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主要工作措施是:

1、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把“民生工程”工作抓落实,我局实行一把手负总责,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每月和需要时召集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人员专门研究民生工程工作,同时落实专人负责全系统民生工程工作的落实,各畜牧兽医所、站成立了相应机构,安排了专人负责该项工作。

2、做好宣传发动

畜牧兽医所站积极配合当地乡镇党政,深入农户宣传、动员,极大地调动了农户发展生猪饲养的积极性,5月下旬,我县开展了畜禽养殖培训,6月中下旬进行了督查检查,实行自查自纠,确保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3、落实任务和人员

我局把“民生工程”纳入重要工作日程,把“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在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为养猪大户给予扶持,切实做好“亲民、为民、利民”的“民生工程”工作。

我局落实有关人员,要求乡镇畜牧兽医所长、站长、中心技术员、职工、防疫员实施落实民生工程工作,参与民生工程工作的畜牧科技人员达200余人,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在乡镇所、站、村落实。

4、搞好服务

县局印发技术资料6000余份,培训农户2300余人次。

局、所、站技术人员负责对养殖户建场选址、规划设计、建场指导、生猪饲养、防疫治病全过程实行服务,做到上门服务,为养殖户减少养殖损失、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

5、投入物资和资金

我县大力开展增猪补栏,投入资金180余万元,惠及全县农户;订购疫(菌)苗300余万头(羽)份、草种1.3吨;购进各种消毒药剂23吨,无偿发放给农户进行畜禽圈舍消毒,防止疫病发生及传播。

6、做好督促检查,考核奖惩,确保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我局将民生工程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组织有关人员定期不定期对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抽查,保证民生工程实施的进度和质量,对进度快,效果好的给予表扬,对实施中的不足,予以指出和及时纠正。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用地难严重制约养猪场建设进程;饲料原料和人工上涨使养猪成本大增;猪价低、肉价低养猪几乎已利可图;仔猪价、饲料价波动大,养猪效益空间缩小;外疫形势严峻等等对养猪业发展影响较大。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7

一、领导班子落实

为认真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办的帮扶任务(包括新增户户、联系户户),落实对帮扶基地范围内所有计生户“三优”政策措施,我办年初就把扶贫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了年度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内,成立了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王道金任组长,杨光、唐华任副组长,王坤荣、尹亚全、王远君、鲜中荣为成员。工作小组的主要职责是:拟订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规范,落实帮扶任务和政策(措施),组织召开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总结阶段性的工作,解决帮扶户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督查督办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检查验收被考核的范围和内容。

二、帮扶对象落实

年初,我办根据凉风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帮扶对象名单,就联系的帮扶户、联系户、帮带户进行逐户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分户规划、分解到人,帮助他们制订了当年增产增收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项目(食用菌栽培、种养殖业)规划和长远脱贫致富规划(中药材开发,第二、三产业的选项),并协助乡上开展计划生育和其它方面的工作。

三、技术培训落实

为使“三户”有一个以上的稳定致富项目,使其掌握一门以上的致富技术,我办在县新华书店为“三户”购买了《栽培食用菌》快速致富丛书,邀请了市、县较为出名的食用菌栽培科技员潘高清多次到现场进行技术培训,选点传授技术。同时为果农、养猪大户还赠送了《柚类栽培技术》、《科学养猪》等书籍,发放技术资料近份,利用会议、广播等多种形式培训技术近万人次。

四、帮扶资金及物质落实

我办结合本部门特点,挤出自有资金元,对潘大国、唐志明等户新增户捐赠现金元购买平菇菌袋,帮助唐志生、唐志平等户联系户新建食用菌栽培大棚,帮助唐松林、卢建忠等户帮带户发展种、养、果业;给联系该乡的养猪大户(年出栏肥猪头),预付了目标任务奖元,帮其完成全年出栏肥猪数的填槽任务。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8

(一)政府配套服务力度加大。在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相关规划、计划、决定的指导下,我县畜牧部门和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社”和全年新发展500个养殖大户目标,集中技术、物力、财力,从良种、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场入手,帮助专业村、社、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办、督办畜牧大户,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畜牧专业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以奖代补”,工作在前,奖励在后,激励农民养猪。去年,县政府奖励给养殖大户生猪出栏、引种、补栏等方面的资金达到万元;四是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的良好运行,为畜牧健康发展增添了亮点,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通道。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在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农民自发地组织了养殖专业学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部分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它们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本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成效。全县建有、、、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乡镇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场106个。县畜牧局大力实施生猪良种化补贴项目,完善了31个良种猪精液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部分项目站人员参加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播。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是经过了县乡畜牧部门选拔、培训而成,是一只稳定的队伍,负担着本村动物疫病的防治。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狠抓继续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显着提升,专门负责畜牧发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等工作。以上两类畜牧人才被历届政府所重视,人员众多,机构稳定,贡献突出。三是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育,各级政府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万多农村群众掌握了畜禽养殖发展技术,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颖而出。

(五)信息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组织。“猪贩子”是一只活跃在市场与养殖户之间的生力军,市场行情由他们传递,在畜牧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龙头企业,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们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物流等多方优势使产供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效益较为显着。三是加工企业。如公司和,都与国内众多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有营销关系,有宽畅的销售信息渠道。四是网络服务。部分专业大户,通过网络与外面厂家建立供销关系,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状态。

二、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配套服务中的问题

1、资金紧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很多缺乏周转资金。一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虽然得到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水电价格矛盾。各级政府明文规定,对养殖大户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性用水用电价格,但时至今日,全县上千家规模养殖场(户)仍然在支付高位水电价格。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加之用水用电量巨大,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许多农户对养殖望而却步。

3、急功近利。在畜牧产业中,极少部分群众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情况下,单凭热情在银行袋款匆匆上马养殖项目。市场波动剧烈时,这些大户便一夜返贫,成了举债大户。

(二)农民组织服务中的问题

在众多的农民组织中,除极少数养猪协会实行“协会+基地+农户”,依靠利益把养猪户连接起来外,多数专业组织徒有虚名,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务中的问题

1、良种供应不足。目前,县、乡两级良种繁育网络虽已建成,但良繁速度缓慢,未能跟上发展步伐。一些大户盲目引进“良种”,造成了较大损失,极个别大户仍然利用本地混杂品种。

2、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低。一是饲料配方粗放,二是科学喂养程度低。据专家反映,如果严格标准化饲养管理,每头商品猪相同日龄可多增长公斤,每头母猪窝平可增收元以上。

3、疫病预防不到位。由于报酬较低,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心欠缺,出工不出力,使许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

4、深加工企业吃不饱。众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猪万头,而现在每日屠宰量不过来头,猪源的不足,将会使深加工企业较长时间“缺饭吃”。

(四)人才培育体系中的问题

1、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乡镇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不高,与畜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急需进行专业理论系统培训。

2、专业大户技术培训“支离破碎”。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各乡镇对农民大户的培训往往是打急抓,培训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临床实践,等到问题出现又不知所措。不系统的培训和缺乏实践的指导,是农民人才产生的难点所在。

(五)市场信息服务中的问题

1、信息不灵。据专业人士调查,、年生猪市场波动,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灵,缺乏科学预测,大家被动地依赖市场,当市场猪价上涨,大家一哄而上,市场价格下跌时,大家一哄而散。市场波动首先冲击的是母猪价格,仔猪不值钱,就杀母猪,价升,仔猪值钱,又大量地喂养母猪。一头母猪从培育到产仔需要一年半时间,这样,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环。目前都说生猪存栏不足,实则是母猪繁殖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群众信息不灵的问题。

2、中介组织的无序化。“猪贩子”功不可没,但在风险到来时“罪难轻饶”,他们错误地传递消息,制造群众的恐慌心里,为风险推波助澜,从中牟取好处,他们挑大捡肥,压级压价,每头猪平均赚取多元,群众说“养猪的不如贩猪的”,利润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只对畜牧龙头企业和良种繁育场、较大规模养殖场(户)给予帮扶,对千家万户只给政策和小额贷款及贴息贷款扶持,不做大额扶持。新发展大户要视其基础资金状况,一般要具备万元基础,再予以帮助发展,同时,坚决制止“白手起家、强行上马、一浪垮台”的做法。

(二)降低水电价格。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户)用水用电统一执行最优惠的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减少成本支出,增加养殖效益。

(三)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以县内外发展较好的养猪协会为模板,总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各地农民专业组织前去参观学习,使各处的农民组织功能化,时效化,为畜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引进优良品种。为保障群众对良种的要求,建议技术部门组织群众有计划的从外地正规厂家调运良种猪,但一定要搞好检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杜绝他们的单独“调种”,单独“引病”,以免造成损失。

(五)加强人才培育。制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组织县级以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大专院校轮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乡镇专业人才问题解决了,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强化畜禽强制免疫。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七)加强牧业行政执法。依法加强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特别是畜禽产地、屠宰、出入境的检疫,力争疫情不传入,疫病不扩散。

(八)大力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继续培植壮大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坚定不移的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将温氏养猪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现代农业(生猪)项目结合,加大在建的个“生猪万头村”项目力度,完成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00户目标。二是加大对食业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业和养殖户效益。

(九)加强中介组织管理。仿照外地经验,对“猪贩子”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持证上岗、执照营业、守法经营,为畜牧业发展发挥正面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和“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让生产者与销售者直接见面,减少或缩小中间环节,以增加农户收入。

(十)建立市场信息预警机制。各级可利用现有信息机构,充实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畜牧市场商品信息、价格变化、饲料发展、疫病动态等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利用“电子农务”,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各级政府、养殖户、加工企业等,帮助他们提高预防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使畜牧业稳步发展。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9

掌握全局和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依照县委关于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的工作部署,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近期,带领畜牧局机关局部同志通过检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先后深入到等乡镇的村社和养殖户,对如何推进畜牧产业突破问题,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进行了调查。调查课题包括良种繁育体系、动物防疫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现专就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情况简述如下:

一、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效果

一)政府配套服务力度加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相关规划、计划、决定的指导下。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社”和全年新发展500个养殖大户目标,集中技术、物力、财力,从良种、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场入手,协助专业村、社、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问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用地、修路、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办、督办畜牧大户,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兴办畜牧专业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以奖代补”工作在前,奖励在后,激励农民养猪。去年,县政府奖励给养殖大户生猪出栏、引种、补栏等方面的资金达到万元;四是能繁母猪平安业务的良好运行,为畜牧健康发展增添了亮点,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平安通道。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局部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外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格局,收到降低本钱,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效果。全县建有、温氏、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完善了31个良种猪精液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局部项目站人员参与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达。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只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四)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一只稳定的队伍,负担着本村动物疫病的防治。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狠抓继续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显着提升,专门负责畜牧发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等工作。以上两类畜牧人才被历届政府所重视,人员众多,机构稳定,贡献突出。三是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育,各级政府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万多农村群众掌握了畜禽养殖发展技术,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颖而出。

五)信息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组织。猪贩子”一只活跃在市场与养殖户之间的生力军。畜牧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龙头企业,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物流等多方优势使产供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效益较为显着。三是加工企业。如公司和,都与国内众多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有营销关系,有宽畅的销售信息渠道。四是网络服务。局部专业大户,通过网络与外面厂家建立供销关系,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状态。

二、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问题

一)政府配套服务中的问题

很多缺乏周转资金。一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虽然得到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1资金紧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对养殖大户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性用水用电价格,2水电价格矛盾。各级政府明文规定。但时至今日,全县上千家规模养殖场(户)仍然在支付高位水电价格。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加之用水用电量巨大,养殖本钱的居高不下,使许多农户对养殖望而却步。

极少局部群众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情况下,3急功近利。畜牧产业中。单凭热情在银行袋款匆匆上马养殖项目。市场动摇剧烈时,这些大户便一夜返贫,成了举债大户。

二)农民组织服务中的问题

除极少数养猪协会实行“协会+基地+农户”依靠利益把养猪户连接起来外,众多的农民组织中。多数专业组织徒有虚名,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务中的问题

县、乡两级良种繁育网络虽已建成,1良种供应缺乏。目前。但良繁速度缓慢,未能跟上发展步伐。一些大户盲目引进“良种”造成了较大损失,极个别大户仍然利用外地混杂品种。

二是科学喂养水平低。据专家反映,2规范化饲养管理水平低。一是饲料配方粗放。如果严格规范化饲养管理,每头商品猪相同日龄可多增长公斤,每头母猪窝平可增收元以上。

局部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心欠缺,3疫病预防不到位。由于报酬较低。收工不出力,使许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

而现在每日屠宰量不过来头,4深加工企业吃不饱。众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猪万头。猪源的缺乏,将会使深加工企业较长时间“缺饭吃”

四)人才培育体系中的问题

与畜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1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乡镇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不高。急需进行专业理论系统培训。

各乡镇对农民大户的培训往往是打急抓,2专业大户技术培训“支离破碎”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培训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临床实践,等到问题出现又不知所措。不系统的培训和缺乏实践的指导,农民人才发生的难点所在

五)市场信息服务中的问题

年生猪市场动摇,1信息不灵。据专业人士调查。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灵,缺乏科学预测,大家主动地依赖市场,当市场猪价上涨,大家一哄而上,市场价格下跌时,大家一哄而散。市场动摇首先冲击的母猪价格,仔猪不值钱,就杀母猪,价升,仔猪值钱,又大量地喂养母猪。一头母猪从培育到产仔需要一年半时间,这样,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环。目前都说生猪存栏缺乏,实则是母猪繁殖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群众信息不灵的问题。

但在风险到来时“罪难轻饶”错误地传递消息,2中介组织的无序化。猪贩子”功不可没。制造群众的恐慌心里,为风险推波助澜,从中牟取好处,挑大捡肥,压级压价,每头猪平均赚取多元,群众说“养猪的不如贩猪的利润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只对畜牧龙头企业和良种繁育场、较大规模养殖场(户)给予帮扶,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对千家万户只给政策和小额贷款及贴息贷款扶持,不做大额扶持。新发展大户要视其基础资金状况,一般要具备万元基础,再予以协助发展,同时,坚决制止“白手起家、强行上马、一浪垮台”做法。

减少利息支出,

二)降低水电价格。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户)用水用电统一执行最优惠的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增加养殖效益。

总结推广他胜利经验,

三)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以县内外发展较好的养猪协会为模板。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各地农民专业组织前去观赏学习,使各处的农民组织功能化,时效化,为畜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建议技术部门组织群众有计划的从外地正规厂家调运良种猪,但一定要搞好检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杜绝他单独“调种”

四)引进优良品种。为保证群众对良种的要求。单独“引病”以免造成损失。

五)加强人才培育。制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组织县级以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大专院校轮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乡镇专业人才问题解决了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强化畜禽强制免疫。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七)加强牧业行政执法。依法加强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特别是畜禽产地、屠宰、出入境的检疫,力争疫情不传入,疫病不扩散。

八)大力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继续培植壮大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将温氏养猪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现代农业(生猪)项目结合,加大在建的个“生猪万头村”项目力度,完成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00户目标。二是加大对食业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业和养殖户效益。

九)加强中介组织管理。仿照外地经验。为畜牧业发展发挥正面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和“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让生产者与销售者直接见面,减少或缩小中间环节,以增加农户收入。

养猪培训总结范文篇10

(一)政府配套服务力度加大。在省市和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相关规划、计划、决定的指导下,我县畜牧部门和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围绕贯彻落实国家生猪扶持政策,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万头村、千头社”和全年新发展500个养殖大户目标,集中技术、物力、财力,从良种、良法、圈舍、防疫和市场入手,帮助专业村、社、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解决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一是出台优惠政策,在用地、修路、用电、信贷等方面给予倾斜;二是各级领导干部领办、督办畜牧大户,鼓励社会资金,尤其是返乡农民工创办畜牧专业户;三是采取多种形式予以扶持,“以奖代补”,工作在前,奖励在后,激励农民养猪。去年,县政府奖励给养殖大户生猪出栏、引种、补栏等方面的资金达到万元;四是能繁母猪保险业务的良好运行,为畜牧健康发展增添了亮点,为广大养殖户开辟了一条新的安全通道。

(二)农民合作组织逐步发展。在养猪基地和养猪大户中,农民自发地组织了养殖专业学会、合作社、协会等组织,主要作用是为产供销提供一体化服务,其中部分的养猪协会作用较大,它们有健全的制度和运行程序,结合本地实际,实行统一供种、统一规格建圈、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将千家万户连成一片,实现了“协会+基地+农户”的格局,收到了降低成本,减少疾病、抵御风险、增加效益的多赢效果。

(三)科技服务发挥了支撑作用。一是良种服务初见成效。全县建有、、、等四个良种猪扩繁场,乡镇建立三元商品代繁育场106个。县畜牧局大力实施生猪良种化补贴项目,完善了31个良种猪精液供应站的基础设施,添置了31套猪人工授精器械和设备。输送了部分项目站人员参加省改良总站举行的技术培训,上半年完成猪只人工授精万余窝。良种服务纵横交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供种网络,生猪良种化率达到了98%以上。二是强化了疫病防治。重点对猪瘟、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鸡新城疫等实行强制免疫,尤其是对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杜绝了疫病的传播。三是加强了执法工作,严厉打击了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严格畜禽产地、屠宰、市场肉品和出入境的检疫,基本保证疫病不传入扩散,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有效服务。四是开发了畜产品深加工技术。以食业公司、集团“”公司为代表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仅缓解了群众卖猪难的问题,而且还增加了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人才培育引起了高度重视。一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是经过了县乡畜牧部门选拔、培训而成,是一只稳定的队伍,负担着本村动物疫病的防治。二是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经过多年的培训、实践,狠抓继续教育工作,政治思想和业务技能显着提升,专门负责畜牧发展,技术指导,疫病防治,技术普及等工作。以上两类畜牧人才被历届政府所重视,人员众多,机构稳定,贡献突出。三是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育,各级政府借助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和“阳光工程”等项目,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对养殖大户、养殖场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据统计,目前已有万多农村群众掌握了畜禽养殖发展技术,有不少能人大户已脱颖而出。

(五)信息服务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是中介组织。“猪贩子”是一只活跃在市场与养殖户之间的生力军,市场行情由他们传递,在畜牧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是龙头企业,如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四川公司分公司等,它们依托各自母公司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物流等多方优势使产供销有机的结合起来,效益较为显着。三是加工企业。如公司和,都与国内众多加工、经营企业建立有营销关系,有宽畅的销售信息渠道。四是网络服务。部分专业大户,通过网络与外面厂家建立供销关系,了解和掌握市场行情,及时调整自己的生产状态。

二、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配套服务中的问题

1、资金紧缺。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很多缺乏周转资金。一些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虽然得到政府以奖代补的形式扶持,但仍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水电价格矛盾。各级政府明文规定,对养殖大户用水用电执行农业生产性用水用电价格,但时至今日,全县上千家规模养殖场(户)仍然在支付高位水电价格。养殖业是微利行业,加之用水用电量巨大,养殖成本的居高不下,使许多农户对养殖望而却步。

3、急功近利。在畜牧产业中,极少部分群众在一无技术、二无资金的情况下,单凭热情在银行袋款匆匆上马养殖项目。市场波动剧烈时,这些大户便一夜返贫,成了举债大户。

(二)农民组织服务中的问题

在众多的农民组织中,除极少数养猪协会实行“协会+基地+农户”,依靠利益把养猪户连接起来外,多数专业组织徒有虚名,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

(三)科技服务中的问题

1、良种供应不足。目前,县、乡两级良种繁育网络虽已建成,但良繁速度缓慢,未能跟上发展步伐。一些大户盲目引进“良种”,造成了较大损失,极个别大户仍然利用本地混杂品种。

2、标准化饲养管理水平低。一是饲料配方粗放,二是科学喂养程度低。据专家反映,如果严格标准化饲养管理,每头商品猪相同日龄可多增长公斤,每头母猪窝平可增收元以上。

3、疫病预防不到位。由于报酬较低,部分村级动物防疫员责任心欠缺,出工不出力,使许多村社畜禽免疫、消毒等工作未达到预期目标。

4、深加工企业吃不饱。众品公司年分割肉需生猪万头,而现在每日屠宰量不过来头,猪源的不足,将会使深加工企业较长时间“缺饭吃”。

(四)人才培育体系中的问题

1、兽医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乡镇动物防疫监督人员、村级动物防疫人员专业理论素质不高,与畜牧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急需进行专业理论系统培训。

2、专业大户技术培训“支离破碎”。由于技术人员缺乏,各乡镇对农民大户的培训往往是打急抓,培训主要是靠教材或影像,缺乏临床实践,等到问题出现又不知所措。不系统的培训和缺乏实践的指导,是农民人才产生的难点所在。

(五)市场信息服务中的问题

1、信息不灵。据专业人士调查,、年生猪市场波动,给农民造成很大损失,其根本原因是信息不灵,缺乏科学预测,大家被动地依赖市场,当市场猪价上涨,大家一哄而上,市场价格下跌时,大家一哄而散。市场波动首先冲击的是母猪价格,仔猪不值钱,就杀母猪,价升,仔猪值钱,又大量地喂养母猪。一头母猪从培育到产仔需要一年半时间,这样,就形成了多了多,少了少的波浪式循环。目前都说生猪存栏不足,实则是母猪繁殖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群众信息不灵的问题。

2、中介组织的无序化。“猪贩子”功不可没,但在风险到来时“罪难轻饶”,他们错误地传递消息,制造群众的恐慌心里,为风险推波助澜,从中牟取好处,他们挑大捡肥,压级压价,每头猪平均赚取多元,群众说“养猪的不如贩猪的”,利润分配不公就是指此。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政府管大不管小,只对畜牧龙头企业和良种繁育场、较大规模养殖场(户)给予帮扶,对千家万户只给政策和小额贷款及贴息贷款扶持,不做大额扶持。新发展大户要视其基础资金状况,一般要具备万元基础,再予以帮助发展,同时,坚决制止“白手起家、强行上马、一浪垮台”的做法。

(二)降低水电价格。对全县规模养殖场(户)用水用电统一执行最优惠的农业生产用水用电价格,减少成本支出,增加养殖效益。

(三)发挥专业协会作用。以县内外发展较好的养猪协会为模板,总结推广他们的成功经验,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各地农民专业组织前去参观学习,使各处的农民组织功能化,时效化,为畜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四)引进优良品种。为保障群众对良种的要求,建议技术部门组织群众有计划的从外地正规厂家调运良种猪,但一定要搞好检疫和疫病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杜绝他们的单独“调种”,单独“引病”,以免造成损失。

(五)加强人才培育。制定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落实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组织县级以下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到大专院校轮训,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乡镇专业人才问题解决了,农村专业户、重点户的人才培养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六)强化畜禽强制免疫。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投入,完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增加村级动物防疫员报酬,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水平。

(七)加强牧业行政执法。依法加强饲料兽药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伪劣兽药、饲料和违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确保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特别是畜禽产地、屠宰、出入境的检疫,力争疫情不传入,疫病不扩散。

(八)大力扶持畜牧龙头企业。继续培植壮大温氏畜牧有限公司、公司等养殖龙头企业,坚定不移的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企业与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实现互利双赢。将温氏养猪与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项目、现代农业(生猪)项目结合,加大在建的个“生猪万头村”项目力度,完成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00户目标。二是加大对食业有限公司和公司的扶持力度,促进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精深加工能力,增加企业和养殖户效益。

(九)加强中介组织管理。仿照外地经验,对“猪贩子”队伍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培训、持证上岗、执照营业、守法经营,为畜牧业发展发挥正面作用。同时,充分发挥龙头加工企业和“产供销一条龙”模式,让生产者与销售者直接见面,减少或缩小中间环节,以增加农户收入。

(十)建立市场信息预警机制。各级可利用现有信息机构,充实专业人员,专门从事畜牧市场商品信息、价格变化、饲料发展、疫病动态等各种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利用“电子农务”,及时、准确地将信息反馈给各级政府、养殖户、加工企业等,帮助他们提高预防疫病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使畜牧业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