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十篇

时间:2023-06-05 18:01:01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1

关键词:功能观;机构观;农村金融

一、金融功能观的形成

关于金融系统的功能,以前的经济学家们主要是从金融的某一功能方面对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加以认识的。如亚当・斯密从金融的媒介功能,熊彼特从金融的信用创造功能,格利和肖从金融的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帕特里克从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方面研究了金融对经济的作用,而希克斯则强调金融在提供流动性以分散风险方面的功能等。这些研究为后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而在市场导向和银行导向金融体系孰优孰劣的争论中,可以得出金融至少具有信息获取、规避风险、动员储蓄、促进交易等方面的功能。

金融系统的功能在上述理论中尽管被提及,但不够系统和明确。而现实则对此提出了迫切的要求,比如,美国在继20世纪80年代银行业“脱媒”之后,90年代又出现了银行业的经营危机;日本先前的金融模式被认为是成功的典范,但却发生了金融和经济危机;德国金融系统一向具有稳健的传统,但似乎无法适应90年代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主要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都面临着紧迫的改革问题,而改造一个系统的前提必然是预先了解它的功能。1993年,美国哈佛大学著名金融学教授默顿(R.Merton)和博迪(Z.Bodie)适时提出了基于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的功能观点的金融体系改革理论,即“功能观点”(Function Perspective),并于1995年组织了专门的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其主要的研究成果概括在《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1995)一书中。1996年博迪又,以功能观点为基础,对银行业的改革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默顿和博迪的功能观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两个基本前提。功能观点的分析依赖两个基本假设:(1)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稳定,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区域的变化,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小于金融机构的变化;(2)金融机构的功能比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更重要,只有金融机构不断创新和竞争才能最终导致金融体系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

2、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默顿和博迪认为,从功能观点看,首先要确定金融体系应具备哪些经济功能,然后,再去寻找一种最好的组织机构。而一种组织机构是否最好,又要取决于时机和技术。他们指出:金融体系的最主要功能是,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有利于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从最一般的意义上看,金融体系主要提供以下6种功能:(1)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如借贷和投资,目的是实现消费的跨时延续和横向的资金融通;(2)储备或聚集资源或分割股份,如股票市场、银行和共同基金等,目的是实现大规模资金的积聚或者满足小规模投资的需要;(3)清算和支付结算,目的是为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提供高效率便捷的支付结算方式;(4)管理风险,如保险、担保、金融衍生产品等,目的是为各种经济和金融活动提供转移和分散风险的方法和工具;(5)提供价格信息,如股票价格、利率和汇率等,从而帮助各个经济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6)解决激励问题,如抵押贷款,或在贷款协议中注明限制贷款人的贷款用途,目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提供解决激励问题的方法,以保护处于信息劣势一方的利益。显然六个核心功能都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功能的具体功能,其最终目标都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金融创新螺旋”理论。基于这些中介和市场功能上的差异,默顿和博迪(1993,1995)在功能观的框架内提出了“金融创新螺旋”理论,即静态地审视某一特殊产品的路径时,中介和市场的确是两个竞争性的制度安排,然而如果动态地看待整个金融系统的演进,则两者恰恰呈现为互补性的关系,彼此相互加强,相互促进,并以此推动金融体系朝着充分效率的理想目标前进。这些研究深化了人们对现代金融体系中市场和金融中介关系的认识,对于金融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莱文(1997)提出金融系统具有:配置资源、动员储蓄、实施企业监控、促进风险管理、便利商品、劳务和合约交换等五项功能。可以看出,默顿和博迪划分的六个核心功能中除提供信息功能以外,其他都与莱文提出的五个功能一一对应;如果将提供信息(功能六)纳入功能三和功能四,那么以上两种金融功能的表述就几乎是完全对应的。另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默顿和博迪认为资源配置是金融系统的单一基本功能,这可以视为广义的资源配置,而莱文的资源配置只对应于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转移资源,因而是狭义的资源配置。

二、金融功能观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优势

对任何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有其自己的研究方法,对同一问题如果遵循不同的分析方法将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因而由此提出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也具有不同的效应,当然,必须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目前,人们对金融经济关系的研究普遍采用的是机构分析方法(简称机构观)。具体表现为结构一功能一行为绩效的研究思路。依此思路,农村金融要发挥其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功能必须在现有的农村金融结构框架下进行,根据现有的农村金融结构赋予其相应的功能,并通过其行为绩效判断其功能实现的效应。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农村金融制度变革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融资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而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运行和变革,由于走的是一条“机构路径”,长期以来注重的只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而忽视了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和农村金融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从中国的实践看,这一路径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农村金融制度的每一次变动,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整来进行的;二是机构的调整基本上属于一种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中国农业银行的几起几落、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设立、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取消、农村信用社从最初的合作组织到国有中国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再到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恢复合作性质,乃至2003年6月的新一轮改革,其实都显示出了这两大特征。这一路径与中国农村经济制度自下而上、诱发性的变革相比不太一致。结果是,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业务范围的界定及机构职能的定位显得非常模糊,难以真正体现农民群众的意愿,并提高农村金融效率。

所以,中国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如果依然沿袭“机构路径”,则必然会忽略改革的终极目标,忽略农村金融制度到底应该承担何种功能等基本问题。如果在对这些基本问题都不能正确回答的基础上,盲目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调整,改革的目标自然也就难以实现。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方法来重新认识农村金融经济的关系,以此指导中国农村的金融体制

改革,更好促进农村金融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功能观的引入也就成为一种必然逻辑。

功能观与机构观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方法是从分析系统的目标和外部环境出发,演绎出外部环境对金融功能的需求,考察金融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本一收益原则,选择能满足系统环境对金融功能需求的金融形态和功能实现机制,由此对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它遵循的是:外部环境一功能一结构的思路。功能观致力于根据环境对不同金融功能的需要,来设计金融组织形态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这种组织形态和竞争机制,将使金融系统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效率。所以,从功能的视角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农村金融经济之间的内在关系。但功能观并不是不要考虑金融机构的改革和发展,相反,金融机构的调整以及金融结构的优化是功能观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是功能观更多地强调金融机构的改革应该按照环境对不同金融功能的需要来进行,目标更为明确。就此来讲,功能观是机构方法的一种递进。

可见,沿着“机构路径”演进的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历经半个世纪,几经波折,现已陷入困境。我国的农村金融系统,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它的改革,而现代金融理论中的“功能观”,就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当然,用金融“功能观”的思路来发展我国农村金融,并不是不考虑金融机构,也并不是不要调整金融机构,说到底,金融机构在提供金融服务中仍然是重要的,关键是如何发挥现有金融机构的功能,这是基于功能观研究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

三、金融功能观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缺陷

首先,金融功能观提出了“功能稳定、但机构可以变化”这样的观点,但金融系统之所以担负这些功能的根本前提在于“摩擦”――交易成本的存在,由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摩擦”的种类必然不一样,那么,金融系统的具体功能也很可能会不同。如果将金融功能视为稳定或静止的,则有可能使农村金融的改革不能考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对不同金融功能的需要,而导致农村金融改革的滞后和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不适应。

其次,金融功能观对各种功能的界定是基于微观主体需要而进行的。比如满足微观主体资金配置需要、为其提供风险管理、提供结算清算便利等的功能,这与市场经济下金融满足市场主体需要的目标是相符的。但是,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其功能的行使,不仅要满足微观主体的需要,更要满足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微观经济主体需要的功能,我们称之为金融系统的显功能,而满足整体经济发展需要的功能则称为隐功能。只看到显功能而忽略隐功能,这是以往研究的共同特征,其结果必然忽略金融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所做的结论也会因片面而有失公允。

再次,金融功能观在研究金融机构与其服务的经济主体时,重点强调的是他们之间在金融上的关系,如资金借贷、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关系。所得结论必然是金融机构如何提供更为精细或先进的金融产品或工具,如何改良服务态度来满足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需要,这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来说是必需的。但中国的农村不同,经济相对落后城市,二元经济结构严重,此外,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信息获取条件和能力较差,投资渠道和投资项目选择能力都相对较差。这就需要农村金融机构利用自身优势,除了为农民提供“资金借贷”、“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外,还应当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技术支持以及信息传递等服务。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民之间的金融服务关系,我们定义为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显结构,而金融服务之外的其他关系,则定义为其隐结构。以往的研究在农村金融服务系统的显结构上下了较大的气力,却忽视其隐结构。其结果是,虽然农民的融资等环境得到改善,但因为其融资并没有投向有良好效益的项目,导致生产得不到发展,收入得不到提高,还款也得不到保障,最终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效益。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农村金融功能的充分发挥,必须重视农村金融服务系统隐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使其显结构与隐结构协调发展。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2

金融功能观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中期,罗伯特・默顿(Robert C.Merton)和兹维・博迪(Zvi Bodie)等提出了基于金融体系基本功能来分析和研究金融与经济关系的“功能观”。该理论认为,尽管金融机构的形式在各地区和各时期变化多样,但是金融功能却相对比较稳定;金融机构的形式变化以及金融工具创新都是围绕金融功能而变动的,金融机构的形式源于功能;金融机构创新和相互竞争会导致金融体系功能的提高。因此,分析金融问题应该从金融功能出发,而不应从金融机构出发。

同时,默顿和博迪在1995年出版的《全球金融体系:功能观点》一书中,较系统地阐述了金融体系的清算和支付结算、转移经济资源、管理风险、储备或聚集资源与分割股份、提供信息、解决激励问题六大核心功能。并认为这些功能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金融机构则会随金融发展的初始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因而导致金融功能发挥作用的方式、绩效和行使功能的机构主体的性质和组织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

金融功能观的实质是从金融所处的系统环境和经济目标出发,考察金融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功能耦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成本―收益原则,选择能满足系统环境对金融功能需求的金融形态和功能实现机制。这种制度构架,追求的不是金融机构的多变性,而是金融体系功能的相对稳定性,它致力于根据不同的金融功能来设计金融组织形态和建立市场竞争机制。这种组织形态和竞争机制将使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交易费用、提高金融效率。由于金融基本功能具有稳定性而金融机构形式具有易变性,因此,功能观要求从功能视角来看待金融体系的机构变化,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改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公共政策,以保证金融体系更有效率地行使金融基本功能。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功能缺失分析

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革,由于走的是一条“机构路径改良”的道路,使其长期以来注重的只是农村金融机构的存在形态,而忽视了农村经济对金融资源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和农村金融制度整体功能的发挥,进而使农村金融体系出现了“空洞化”的特征,无法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要求。

(一)农村正规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缺失

历经几十年的改革,中国的农村金融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机构为辅的多层次、多渠道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然而在现行的运行框架下,当前的金融体系却出现了边缘化的倾向,导致了资源配置功能的严重缺失。

1.国有金融机构的收缩效应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政府提高了金融安全的意识,通过利率管制等措施设置了过高的金融市场“门槛”,对非正规金融实行严格的限制,同时,政府为化解国有金融长期服务于国有企业积累的风险,强化国有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发起了以企业化、商业化、股份化、市场化为特征的国有金融机构的改革,使国有金融机构逐渐暴露出实现规模经济和利润最大化的“嫌贫爱富”本性。在这种情况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开始大规模地撤离农村和农业,基本取消了县一级分支机构的放贷权,但却保留了吸储功能,农村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逐步弱化。

2.农村邮政储蓄的吸管效应

农村邮政储蓄作为农村殊的金融机构,具有分布面广、网点多的特点,但其只存不贷的单一金融服务功能,使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起着抽血机的作用。据统计,2005年底,邮政储蓄网点已达到3.6万家,邮政储蓄余额突破13000亿元,在储蓄市场占有率达9.25%,成为仅次于四大商业银行的第五储蓄大户。其中60%来自农村,但净流出高达10000亿,农村资金的非农化过程不断加快。

3.农村信用社的错位效应

尽管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络覆盖了所有农村区域,并且在现有农村金融上占有了几乎垄断地位,但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信社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选择性贷款的特征日益明显,贷款结构也出现了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这大大降低了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同时加上体制和政策因素的制约,农村信用社存在产权制度不明晰、不良资产比例高、历史包袱重、资金实力弱、亏损严重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又削弱了其有效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4.农业发展银行的缺位效应

农业发展银行目前主要承担办理国家规定的农业政策性金融业务,财政支农资金拨付、政策性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从其运行来看,目前主要负责粮棉油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实现收购资金的封闭运作。但随着粮棉油市场的逐步放开,其政策性金融功能逐步弱化,并且由于政策性以及自身体制性原因,面临着不良贷款比例过高、信贷资产质量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继续向农业投入政策性资金的能力。

资金来源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导致农村经济体的发展陷入了贫穷的陷阱,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受损,经济主体融资困难,农村金融市场萎缩,农业发展步履维艰,农民收入低下。

(二)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的弱化

1.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功能单一

伴随着农村金融机构缩减,竞争严重缺乏,农村的金融服务功能日益弱化。农村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种类单调,基本上只有传统的存贷业务,中间业务和外汇业务种类很少,农民的金融福利水平很低,分享不到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成果,这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目标的实现。

2.农业保险无法对农业发展形成有力的保障

实现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迫切需要保险业“保驾护航”。但我国的农业保险经过20世纪90年代初期短暂的快速发展后,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农村保险业严重落后于“三农”对风险控制的需求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国仅有几家成立不久的专业性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保险方面的保费收入,尚不足全国财险保费收入的1%,农村金融体系管理风险功能的缺失,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风险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3.资本市场的触角没有延伸到农村

目前我国证券公司的营业网点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只是在极少数经济发达的县级市设有证券服务部,县域范围内的企业很难通过直接融资手段筹措资金。深交所设立的中小企业板市场虽然有利于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但因其仍主要适用主板市场的上市标准,对缓解包括农村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融资难不可能发挥很大作用。

(三)农村非正规金融功能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

在正规金融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和农户需求的同时,非正规金融却又受到国家法律和金融法规方面的限制。根据多项调查显示,农户获得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的机会不是在扩大,而是在缩小。农户和农村的中小企业在此种情况下,只能转向非正规金融。由于非正规金融被排除在国家正规法律金融体系之外,尚处于一种非规范状态,因此除了部分私人借贷外,农户和中小企业从非正规金融获得服务的成本一般都很高,相当一部分的农户和中小企业因支付不起过高的利息而被进一步排除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之外。同时,国家为了为正规金融的资源配置,人为拔高农村正规金融组织而打压非正规金融组织,既使得农村正规金融组织无法达到最优的交易水平,又使得非正规金融组织在填补农村正规金融的功能缺陷所致的交易空缺时,由于合同属性和治理结构差异使交易当事人选择更高生产成本的非正规金融交易。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农民的交易成本降低,但生产成本却增加了,因此当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无法实现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下降的总目标。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观点,金融变革的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能够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融资效率的金融制度。所以,如果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依然沿着“机构路径”改革,则必然会忽略农村金融制度的功能问题,无法实现改革的终极目标。

功能观视角下四位一体的农村金融制度重构

根据功能观的基本范式,金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相对稳定的,金融体系的发展遵循“外部环境―功能―结构”的发展思路。因此,我国农村金融制度要想发挥其完整功能,必须在以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为指导的前提下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重构,通过构建新型的以正规金融、民间金融、政策性金融、金融担保为支撑的“四位一体”的金融制度,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形成多元互动、功能互补、竞争有序、合理分工的多层次体系,实现农村金融由劣均衡向优均衡的转化。

1.注重发挥正规金融的作用,形成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利支撑

第一,商业银行应针对农业经济的特点,制定配套信贷政策,明确农村各商业银行承担支持“三农”的职能,确定从农村网点吸纳的资金要“用之于农”的比例。第二,要继续深化农信社改革,各级政府要主动为农信社清收贷款服务,帮助化解历史包袱,制定政策鼓励商业银行总、分行将资金调剂到对设置在县域的机构发放贷款,以满足“三农”的资金需求。改革农村信贷管理模式,扩大对基层机构新增贷款的审批权限。拓宽融资渠道,扩大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供应。第三,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解决邮政储蓄资金吸收农村存款回流农村问题。可以发挥其农村网络分布广泛的优势,通过发放小额贷款业务,促进农村资金的回流。第四,转变农业政策性金融的发展理念,将原来按机构划定业务为主的模式转变为按机构划定业务与业务招投标并存的发展模式,以改善政策性金融的运作方式和效率。

2.加快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走出间接融资的单一渠道

中国的农业经济要朝着“高积累―高投入―高产出”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仅依靠农村经济组织的自身积累及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是不够的。借助资本市场,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农业发展资金,是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的一个核心内容。培育农村资本市场可以走“农业经济企业化―农业企业股份化―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的思路。第一,为了加快农村经济资源向产业化、都市化转移,对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农业经营性资产实行企业化运作,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规范企业组织形式,这是农村经济进入资本市场的前提。目前的农村经济联合体可以采取“农户+金融机构+龙头企业+政策机制”的模式,一方面解决“小农户、大市场”的矛盾,同时增强农村经济的竞争力。第二,积极推进农业经营机制向股份制转化,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奠定市场基础。农业股份企业的形式可采取农户联合兴办、农户参股、龙头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改造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农户的收益。第三,通过农业股份公司证券化,增加资金筹集。农村资本市场培育的根本就是要使企业能够借助于这一市场成功实现资本经营,把企业物化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等方式转化为增值资本,以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效益。

3.规范和引导民间金融,促进其健康发展

农村是民间金融发育的最肥沃的土壤,民间金融虽属非正规金融,但具有正规金融所不具备的制度优势、信息优势、成本优势和速度优势。因此,通过规范化民间金融,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加强民间金融立法,提高政府的监控能力,降低单位监控成本,根据不同形式的非正规金融所具有的不同功效,允许相应非正规金融进入金融通道,切实改善民间金融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通过担保、转贷款、信息共享等方式加强与正规金融的联系和合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使逃离农村的资本和正规金融重新返回农村。

4.发展农村信用担保机构,降低农业经营的风险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3

政府全面推动,主导金融中心建设

无论国际经验还是国内实践,政府推动各方力量形成合力是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的主要方式。一是明确功能性金融中心的整体建设格局。以政策为引导,统一部署,最终形成中央支持、政府推动、市场自发的三方合力。二是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将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纳入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战略部署,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获得国家各部委政策支持;围绕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设计、制定金融业总体规划和支持、配套方案。三是统筹出台配套政策。围绕功能性金融中心建设整体规划,形成统筹一体的政策体系,减少政策间的相互掣肘,引导把握政策方向。

改革开放创新,强化金融资源配置

功能性金融中心重点在金融改革、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上,传统区域性金融中心重在强调广泛的、不特定的业务和产品创新;而功能性金融中心则强调创新应符合功能性金融中心特定的资源配置。一是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增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构建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金融开放创新新格局。加强与纽约、伦敦、港澳台等境内外金融中心的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内引外联作用,统筹推进金融创新先行先试。二是推动金融开放,积极推动跨境结算创新、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跨境投融资产品创新,推进外债规模切块管理改革试点、外债宏观审慎管理试点等重点改革工作,持续拓宽企业跨境融通渠道,推动地区跨境投融资便利化。三是支持金融创新,发展跨境电商、保税贸易等新型服务贸易,加大对“走出去”企业信贷、保险、融资担保等方面的跨境金融服务创新力度,鼓励引导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创新。

围绕核心功能,集聚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是金融功能实现的平台和载体,建设功能性金融中心更要求围绕着功能性金融中心的核心功能,打造金融机构集群,健全商业性金融、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补充的金融机构体系。一是发展金融机构总部集群。吸引国内外各类银行、证券、保险金融机构设立法人总部或区域总部。引进央企、大型民企、境外金融资本入股法人金融机构,支持法人机构拓展布局。二是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发展多层次股权融资市场,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健全转板机制和退出机制。完善债券发行注册制和债券市场基础设施,加快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三是创新金融机构门类。积极打造全牌照金融机构体系,发展银行卡清算机构、养老金管理、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民营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新型专业性金融机构,鼓励发展资金托管中心、资产管理中心、信用卡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四是构建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支持小贷、担保、私募基金、保理、融资租赁、资产管理等创新型金融减量增质、做大做强,开展兼并重组,与传统金融业态错位发展。五是发展金控集团。集中金融机构股权,开展股权运作和收购重组,组建以金融资产为主的金融资本投资、运营平台,加大业务整合力度,实现控股金融机构混业经营。

发展要素市场,建立金融市场体系

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构建完备的市场体系是功能性金融中心不可或缺的功能载体,围绕功能性金融中心功能定位,必须健全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一是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完善要素市场机构体系。积极稳妥发展要素市场,不断丰富资产类、权益类、商品合约类三大交易市场板块,完善交易功能载体。对接国内外高标准金融经贸规则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降低市场进入门槛。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引导和鼓励国家金融要素市场开展多层次合作。通过建立透明、规范、信息充分的交易制度支持要素市场发展。二是降低交易成本,提升要素市场辐射能力。进一步完善金融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积极创新交易机制,提高市场效率和功能,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推动建立业务创新合作平台和沟通交流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在要素市场寻找合作机会,扩展业务范围,完善要素流转和融资服务体系。持续打造国有交易市场(控股)集团,引导同类要素市场间兼并、重组或战略结盟。支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打造形成一批区域性、全国性定价和交易结算平台,增强要素市场集聚辐射效应。三是运用信息技术,注重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依托“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新模式新技术开展业务创新,注重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结合。同时加强无形市场发展的相关制度建设,对创新进行有效指导及监管。四是推进要素市场创新转型。在风险可控前提下,支持要素市场围绕本业深化发展。推动要素市场开展业务、制度、模式、产品、服务创新,不断优化运营机制,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提高机构盈利能力。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4

关键词:金融发展;指标体系;功能观;结构观;金融资源论

Abstract:The defini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theoretical circles as“function view”which emphasize macro aspects of the quality and“structure view”which emphasize micro aspects of the quantity. The“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which contains the two above,discusses both the func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e quantization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depends on a series of index systems. The relationship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linked: on one hand,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financial development by making a lot of requests to financial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financial development do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by improving itself.

Key Words:financial development,index systems,function view,structure view,financial resource hypothesis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8-0011-08

一、金融发展的理论界定

对于金融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戈德史密斯(Goldsmith,1969),他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把金融结构定义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相对规模,而在此基础上的金融发展就被定义为金融结构的变化。这一系列定义方法,对之后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麦金农(Mackinon,1973)和肖(Shaw,1973)提出了金融深化论和金融抑制论。

对于金融发展的界定,目前的研究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莫顿和博迪(Merton和Bodie,1995)为代表的金融功能观,另一类则是以莱文(Levine,1997、2004)为代表的金融服务观。以此为基础,从金融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根据对金融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的不同认识,产生了对于金融发展的不同认识。国内学者白钦先(2005、2006)在总结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金融功能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金融资源论。

(一)金融发展的功能观

根据莫顿和博迪的描述,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对经济中稀缺资源进行跨空间和时间的有效配置,并以此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莫顿和博迪认为金融系统的功能相对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功能随时间和国界变动较少。金融机构的形式以功能为主导,机构之间的创新和竞争最终将导致金融体系的功能更加完善。现存的机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尽管功能观中机构是重要的,但机构不是分析问题的基准,金融系统的功能是分析的基准,是分析金融系统演化的出发点,这形成了金融系统演化过程的功能观的核心思想。功能观将金融机构提供的经济功能视为固定,试图寻找更好的机构结构以更好地发挥固定的功能。从另一个角度看,金融系统的功能细分实际上就是金融系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途径。莫顿和博迪将金融系统的根本功能细分为六项:跨期转移资源、管理风险、清算支付和结算支付、归集资源并细分股份、提供信息、设法解决激励问题。

莫顿和博迪从金融系统演化的角度区分金融系统基本功能的恒常性和金融结构的最优应变能力或者适应性,金融系统的演化体现为最适合的金融结构以及这种结构的最佳适应能力,金融发展的内涵就被界定为金融机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功能而追求的自身结构的变化。

(二)金融发展的结构观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5

[关键词] 农村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体系;反馈系统

一、引言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与非生物环境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所形成的一个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的统一整体。金融生态是一个综合、整体的概念,它不仅包括金融生态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还包括影响金融生态的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金融生态主要是组成生态系统的各部分之间的互相关系,农村金融生态是农村金融业运行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与农村金融业产生与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农村经济环境、农村法制环境、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文化环境、农村市场环境和农村制度环境。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指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融通及其他金融服务的过程,各类金融组织的内部结构、互相关系及与农村经济系统中其他要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改革集体林权制度。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因此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广泛的系统工程,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需要系统地推进,政府、金融机构、司法部门、村委会、乡村合作组织、农村企业和农户等相互配合,包括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展农业保险,大宗农产品期货,建立农村存款保险机制,采取法律、制度创新、政策扶持和综合治理等各项措施,促进农村经济与金融良性互动发展,进而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

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现状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三、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 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 generalsystem 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 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 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 (complex adaptive 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pi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四、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五、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助性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六、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6

一、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目标定位

金融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很多生态特征的组织活动,它以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核心媒介,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外层的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以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作为资金流动的调控者和监管者,共同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主体;而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信用和法制环境是金融生态主体共同面对的外部环境;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在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作用下共同维系着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影响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处于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管理环节,不断作用于金融生态的各主体以及金融生态系统的内外环境和要素,构成金融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的各要素分工协作,维护着金融生态的平衡,共同完成资金从最终供给者向最终需求者的让渡或转移(见图1)。金融生态圈理论拓展了金融生态环境运行中审计的研究视野。

1.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审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显示,2003年国内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形成原因中有72.79%是来自于非金融部门的因素,是由于金融生态环境恶劣造成的,到2004年该数据达到77.23%[1].金融改革和发展仅仅强调在金融业内做文章,就金融谈金融,忽视制约金融发展的外部因素是不行的。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显然离不开审计的综合治理作用。作为金融生态子系统的审计机构应当以减少金融体系中的信息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本价值取向,充分发挥好审计的监督、评价和鉴证等功能。由于审计这一子系统由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三大部分构成,因此,为了改善金融系统外部运行环境,国家审计应当发挥综合治理功能,加强金融风险环境调查,对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各要素强化监督与引导,对中央银行和金融监管当局强化绩效审计;对金融机构强化合规性审计;对资金供需双方强化信用延伸审计;对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强化合法性审计,从多渠道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民间审计应当重点对上市的金融机构进行财务报表审计,强化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信息披露的恰当性,减少信息风险,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内部审计应当强化金融系统内部的风险管理,增加金融企业的价值,维持金融体系效率,保证整个金融生态的相对稳定和安全。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改善金融结构、增强金融功能、提高金融生产力的重要内容。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应成为审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审计的基本价值取向。

2.引导金融生态向结构优化、功能强化方向发展是审计的重要任务

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制环境下,竞争形成了金融生态的结构秩序。金融生态系统通过破产、兼并等行为和行业自律组织调节资金的供求及其结构;调节金融组织的数量、规模,并不断优化结构,强化功能,提高金融组织的内控水平,推动金融组织、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的创新,防止盲目竞争行为和恶性竞争倾向,增强金融生态的适应性和稳定性。但金融生态的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是对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应当按照金融发展规律,积极引导金融生态向着结构优化、功能增强、效率提高的方向发展。国家审计应当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减少政府对金融的行政干预,减少不良资产的形成;促进相关金融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通过综合审计构建金融诚信环境,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结构。民间审计应当发挥鉴证职能,强化上市金融机构的财务信息披露和效益审计,引导金融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培养金融机构市场化运行意识,减少对国家信用的依赖性,优化金融生态调节机制。内部审计应当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明晰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管理审计,提高风险管理能力,使金融机构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的市场主体,从而优化金融生态主体的结构。三大审计部门应当把引导金融生态向结构优化、功能强化方向发展作为重要的任务,为金融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内生的金融发展提供支持。

3.提高金融生态自我调节机制应成为衡量审计成效的标准

金融生态主体与金融生态环境必须在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作用下运行,良好的金融生态调节机制是金融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关键。任何的人为干预和调节一旦超出金融生态的自调限度,则只会恶化金融生态系统。审计是整条金融生态链上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金融生态的内在调节机制,维护金融生态自我调节机制是审计的重要目标。然而,金融生态圈内,占主导地位的金融机构免疫能力先天不足、产权缺位、法人治理结构极不完善、信用环境十分恶劣。审计活动应当以促进金融生态链的有效运转为目的,以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为基石,遵循金融业自然发展规律,在自由、竞争、和谐的市场环境中均衡发展。鉴于此,坚持普遍联系、系统论、协同论的观点,在整个金融生态链的框架下,审计应密切与生态链其他环节的联结,在分工的基础上加强同相关部门以及被审计对象的互动协作,而不是彼此分隔甚至对立,共同加强金融生态链中最薄弱的环节,及时修复金融生态链中的缺陷,努力维护金融生态的平衡,营造和谐的外部经济和社会环境,使金融生态主体和金融生态环境形成良性互动,达到经济和金融发展的“双赢”境界,对金融生态调节机制的贡献率应成为衡量审计成效的标准。

二、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的职能作用

审计通过发挥其监督、服务、鉴证、评价、咨询和控制功能,有助于建立完备的激励、创新、约束机制,使金融机构发挥应有的自主性,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金融生态环境整体功能的优化。

1.完善审计的监督职能,净化金融生态环境组成要素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监督是审计本质的体现和客观要求,审计充当“金融卫士”的作用,监察和督促金融生态主体的各项业务在规定的范围和正常的轨道上运行,监察和督促金融生态环境中各要素充分发挥其职能。审计监督有利于检查生态系统各要素对金融政策的执行情况和执行效果,对违法和违章活动、经营和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行揭露,促进金融信息的真实、正确,减少信息风险,净化金融生态环境。从长远来看,国家审计应当以促进金融管理机构充分有效地行使职权,防范金融风险,保证金融安全为目标。国家审计的职能定位应该是对有关金融监管机构的再监督,即金融监管绩效审计,包括对人民银行出台的货币政策的合理性、财政部有关金融政策及资产管理情况以及对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监督效率和效果进行审计。通过“三E审计”了解金融监管当局监督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对金融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考核和评价。民间审计应重点监督金融生态各要素的财务活动,确保各项金融财政政策和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内部审计应当重点监督金融机构各项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监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监督金融风险。进一步完善审计监督职能,减少金融违法和违规活动、减少资产流失,防范金融风险,净化金融生态环境。

2.拓展审计的服务职能,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运行功能

审计服务职能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也是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要求。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应当拓展审计的鉴证服务职能和咨询服务职能,在金融机构进入市场时为其提供验资服务;在金融机构持续经营时提供财务会计报表审计服务和业务评价与咨询服务;在金融机构合并、分立、重组时,对其进行审计鉴证服务和资产评估服务。国家审计机关的公务员也应当认识好审计的服务职能,从强制性监督和行政官僚制范式中回归于服务和质量,树立服务意识,保持审计独立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了解社会公众的需求、听取公众的意见,尽量与国家、地方的方针政策相协调,搞好审计服务。拓展审计的服务职能,树立平等、和谐、协作的服务观念,为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运行把脉、诊疗,使审计人员成为名副其实的金融专家,分析金融生态系统各要素存在的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咨询与服务。通过审计服务,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运行功能。

.强化审计的宏观调控职能,增强金融生态系统的调节机制

国家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要转变监督与监管为目的、处理与处罚为手段、查处问题为宗旨的审计思想,切实改变置于被审计对象之上的审计作风和“账簿”本位观,从宏观上做好金融业的咨询师、督导员,成为深受金融机构欢迎的“良师益友”。强化审计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市场机制与内控管理机制,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增强金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发展。审计过程中应当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技术方法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从宏观上评估金融机构资金运营的安全性、法律法规的遵从性,在评估的基础上为金融机构规范运作、安全经营提供高层次的专业咨询与指导,促进金融业正确发挥信用中介职能与调节经济职能,提高社会资金配置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提高金融运作效率。

三、优化金融生态运行环境的审计思考

1.理顺关系,使各审计主体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形成合力

审计是整个金融生态系统的管理环节,任何一项金融活动都应施以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离不开审计的保驾护航。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国家审计要发挥“火车头”作用,进行金融犯罪风险与审计风险监控、银行坏账审计。民间审计则发挥信息披露与鉴证作用,加速金融信息化建设,培育金融机构的市场运营能力,完善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在国家审计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民间审计无疑是开展金融审计的主体力量。民间审计的介入,与金融机构信息公开化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金融审计监管环境。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内向性、及时性能够对金融风险进行事前评估、事中控制,具有明显的预警和防范功能,内部审计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要发挥好审计的自我调节作用,完善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三大审计主体应当发挥各自的特色,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在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形成合力。

2.突出重点,推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构建金融生态环境安全网

我国金融机构为一级法人多级管理,点多、面广、规模大,业务范围宽、市场变化快、交易手段新。根据我国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的现实要求和国际经验,应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作为重点,切实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预警、监测和控制,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目前,金融审计主要还是合规性审计,即对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资本状况、资金营运和财务收支等进行检查,看其是否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分析金融机构的生存能力和环境状况,了解其战略性优势和威胁其经营目标实现的风险,分析实现战略优势的关键流程,运用分析性程序从宏观层次识别的重大金融风险,准确地发现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方面的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因而能最大限度地强化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功能,及时发现风险和防范风险,发挥风险预警作用,构筑金融安全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搞好审计调研,及时搜集金融风险预警指标的信息,及时关注导致金融风险的苗头性问题,开展金融风险环境的经常性调查与分析,并及时向央行、政府决策机构等相关部门发出预警信息,将金融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构建起金融生态环境的安全网。

3.加强管理,创新审计方法,推动金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范鹏司长认为审计要站稳金融监管的制高点,充分发挥审计在揭露重大风险、突出问题等方面的成果优势,起到其他监管机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审计范围和审计职能的进一步拓宽,政府和公众对审计的期望不断提高,对审计管理、审计方式和方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以往单一的现场审计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金融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改变和加强原有的审计监督体系,改进和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尝试比较先进、科学的抽样审计、风险评估、经济活动分析以及实质性测试和定量分析等新的审计方法,探索各审计方法、技术的相互结合及利用,根据金融审计的特点和规律,实行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推动金融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4.拓展审计内容,为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要为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持,就要改变目前审计范围狭窄、审计内容单一的状况,从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拓展审计的内容和范围。从目前看:证券业与银行业的混业经营趋势必然要求扩大审计对象的范围,要求将原来不作为金融审计主要内容的证券、保险、信托业务等逐渐纳入商业银行业常规审计范围。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业务的审计,包括金融衍生产品、电子银行产品等等,特别是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为规避监管采取隐蔽手段进行的业务创新的审计。在审计过程中注重将业务经营检查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从金融机构业务经营环节入手发现风险控制的薄弱环节,确保审计质量。从金融审计的发展趋势看,效益审计将是金融审计的重中之重,在加强内控机制、资产质量审计的同时,要进一步关注资产风险,努力探索绩效管理审计的新路子。现代审计应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全面履行审计职能,拓展审计内容,把注意力放在那些对金融发展关系密切、影响较大的领域和事项上,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使用效益,为构建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课题组。为中国城市金融生态打造“体检”系统——《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总报告之一[N].上海证券报,2005-10-15(3)。

[2]审计署驻南京特派员办事处。论我国国家金融审计的重新定位[J].审计研究,2004(1):68-72.

[3]和秀星,曹严礼。国有银行改制呼唤高效的内部审计机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1);28-30.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7

由于“三农”问题的长期存在,与城市区域相比,农村金融生态状况较差,问题较多。因此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短板,这个瓶颈和短板使农村金融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求。

从资金的供给主体看,供给主体数量减少,农村金融供给渠道狭窄、金融服务品种匮乏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主体主要为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确立“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的力度逐步加大。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其在农村的业务范围主要为粮棉油收购等政策性业务。农村信用合作社,正在改革中艰难前行,但长期以来功能定位不明、产权不清、机构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制约了其支农信贷功能的发挥。刚刚组建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目前主要以吸收存款为主,小额贷款处于试办阶段。从资金的需求主体看,主要是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组织。信贷需求主体是多层次的,例如农户可以分为贫困农户、普通农户、产业化经营农户;农村企业有小型企业、规模企业和龙头企业。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不能提供有效抵押物,很难获得抵押贷款,金融生态主体信贷功能弱化。主体各层次需求的方式和特征都有很大的差异,农户是农村金融最基本的需求主体,但由于其提供担保抵押物的局限性,很难从正规金融中获得信贷支持。农村基层组织具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金融需求,对融资的需求具有总量大、时间跨度长和明显的政策性金融及主要追求社会效益的特征,难以获得商业性金融的支持。

农村金融生态链中适用的金融产品供给不足,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国农村地域广阔,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市场经济渗透程度差别很大,农村经济基础薄弱,致使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不平衡性和多层性。同时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性,交易成本高,金融机构经营上的高风险、市场竞争不足,在大部分乡村只有邮政储蓄机构和农村信用社。因此在乡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支农作用减弱,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单一化,作为农村金融主体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小马”难拉“三农大车”。生产性贷款多,消费性贷款少,短期贷款较多,中长期贷款基本没有;市场不完整、金融品种单一,基本只有农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极少。长期以来,偏向城市的金融政策形成了城乡分隔的“二元金融”结构,这在客观上制约着金融机构对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目前,我国对农业投入规模较低,在许多需要金融配套的环节比较薄弱,限制了金融配套资金的投入。此外,由于农民受教育机会较少,文化素质不高,一定程度影响农村社会信用,社会信用文化缺失,农村企业和农户的诚信意识、金融风险意识比较薄弱,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远未形成。农村社会征信系统建设和征信业发展缓慢,缺乏一个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金融企业难以获取客户的真实信用状况并作出准确的信贷决策。在部分农村地区,逃债、躲债和赖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但失信惩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缺乏对债务人违约的制约,致使农村金融机构面临的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比较突出。

我国现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整体上不能满足“三农”的要求。由于农村产业风险的特殊性,对金融市场的健全发展以及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均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具有适应性的农村银行是弥补“三农“资金匮乏的途径之一。从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在面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形成的强大而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时,并不能提供相应的农村金融服务,农村金融需求多样化与农村金融供给单一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应。

近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从理论到实践上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将取得新的进展,国家对农村金融服务的鼓励、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金融政策看,随着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鼓励银行加快金融创新,逐步放松多年来的制度抑制,其中一些政策惠及到农村金融领域。包括:放松利率管制,取消存款利率下限和贷款利率上限;放松监管限制,允许成立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商业信贷组织和小额信贷组织。2006年12月,银监会了《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放开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国家制定了关于支持和鼓励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银监局出台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鼓励试点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作为商业保险机构的补充;全国个人征信系统的联网运行,使社会信用环境日趋优化。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的改善。

2、系统科学的系统论

系统科学把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认为,系统是一个由一系列要素或子系统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系统是有序的和有目标的。系统依其不同的结构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系统的特定功能的实现要具备一定的结构。因此,若要调整系统的结构,就有可能会改变系统的功能;而要改变系统的功能,就必须改变系统的结构。系统论的核心思想就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科学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是一门综合的、横断的新兴科学技术,一般公认以VonBertalanffy提出一般系统论GST(generalsystemtheory)概念为标志,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出现了系统论(systematology)、运筹学(operationalresearch)、控制论(cybernetics)、信息论(informatics)等早期的系统科学理论;同期出现的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管理科学则是系统科学的工程应用,70年代到80年代的发展主要是系统科学组织理论的建立,包括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structuretheory),协同学(synergetics)、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theory)、突变论(catastrophetheory)、混沌论(chaos)、分形学(fractal);80年代以后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的兴起大大地推动了系统科学的前进步伐,包括复杂适应系统CAS(complexadaptivesystem)、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在结合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研究处于不断向前推行的浪潮中,系统科学自身也得到了充实,其应用潜力得到进一步的发掘。

从不同学科领域表现出同构性和同型性的事实出发,Bertalanffy得到结论:“存在着适用于一般化的系统或者它们的子类的模型、原理及定律,这些模型、原理和定律与系统的特殊类别、组成元素的性质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或‘力’的性质无关。寻找一种不是关于或多或少特殊类型的系统的理论,而是一般地适用于系统的普遍原理,看来是合理的。”GST的任务“乃是确立适用于系统的一般原则”,它从有关生物和人的问题出发,不能沿用讨论无机界问题常用的机械论分析方法。因为现实是一个有组织的由实体构成的递阶秩序,在许多层次的叠加中从物理、化学系统引向生物、社会系统,因此不能把分割的部分的行为拼加成整体,必须考虑各个子系统和整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才能了解各部分的行为和整体。

若干要素按照某种方式相互联系而形成一个系统,就会产生出它的组分和组分的总合所没有的新性质,叫做系统质或整体质。整体具有不同于各个要素的系统质或新功能,这就是系统的整体突现原理。整体突现性是系统思想的核心和灵魂,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石。所谓用系统的思想分析问题,中心之点就是考察系统的整体突现性。系统的整体突现性可用公式来表示如下:W≠∑PI(这里又分为两种。)

(1)整体大于部分之和。W>∑PI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就是这种情况。

(2)整体小于部分之和。W<∑PI俗话说“三个和尚没水吃”,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一般系统论则试图给一个能描示各种系统共同特征的一般的系统定义,通常把系统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四个概念,表明了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方面的关系。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

3、系统科学理论与农村金融生态结合

系统科学的中心概念是系统,福瑞斯特在《系统原理》一书中说:“系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而一起运行的各部分的组合”。从系统的一般定义出发,引出描述有组织整体(即系统)特有概念,如总体、整体性、有序性、动态性、开放性、方向性、目的性、等终极性(果决性)、演化、渐进机构化、中心化、渐进分异化、主导部分、生长、竞争等等。从结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子系统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及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共同构成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主体子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遵循金融生态环境的一般规律,则由法律、制度、文化、道德以及监管体系和征信、担保体系构成的。从功能角度来看,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是该系统中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者。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研究农村金融生态问题,尽快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状况,对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前国内农村金融体系有极具稳定的特点,其结果导致金融生态缺乏应有的活力。以后,随着国内农村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农村金融系统也发生一定的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经济体制的变迁,保持农村金融系统稳定且持续的发展,农村金融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种改革我们在两个领域同时推进。一个是金融监管的改进,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都纳入金融监管范畴,另外一个领域非正规金融的创新。因为完全稳定的系统会失去变化、发展、创新的可能,而现实系统又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自身、外部环境、甚至其他各种因素的扰动,象农村金融系统内部的矛盾、摩擦、冲突、风险,人、财、物的平衡协调,人与自然的有效空间的合理分配,人与农村金融的道德、规范、价值的沟通均会影响包括农村金融改革问题、农村金融创新问题、农村金融监管问题、农村金融政策问题等农村金融问题。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和谐农村金融的稳定机制应是适度的稳定,既不会使整个农村金融进入失控,无约束的混乱状态,又要能在矛盾、冲突发生时,通过相关的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进行协调、沟通后保持良性状态。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相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必须遵循反馈原理的,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也存在一个反馈现象,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因此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必须注意前馈信息的收集以及使用后反馈评价信息的收集,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风险防范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农村金融体系组织结构的三大体系包括执行系统、决策系统和监督反馈系统是保障农村金融风险控制有效实施手段。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监督反馈系统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平衡的基本结构要求。任何系统只有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态,才能走向有序,所谓有序是信息量走向增加,即熵走向减少,组织化程度走向增加,即混乱走向减少。结合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由政府主导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大量的信息,建立信用信息库以及农村金融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调平台,建立符合我国农村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和档案制度,实行信用风险防范和信息披露制度,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罚机制,降低金融机构征信成本。

同时,系统只有通过互相联系形成整体结构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建立有序的、开放的、多层次的、多主体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无疑从其存在的社会环境中交换信息、物质和能量,同样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显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开放性包括内源开放和外延开放,内源开放是指农村金融与所在社会环境不断进行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换,不与环境交换物质、信息以及能量,此系统就不会长大,否则该系统就会崩溃。外延的开放是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边界逐步扩大向区域外开放。随着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以前孤立的农村金融生态子系统,越来越联结到一起,形成更大范围的有机整体。同样,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的一个子系统,当前失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严重阻碍我国金融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探索符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所需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

4、利用系统功能原理构建和谐农村金融

功能(function)是刻划系统行为、特别是系统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概念,系统的任何行为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系统行为所引起的、有利于环境中某些事物乃至整个环境存续与发展的作用,称为系统的功能。被作用的外部事物,称为系统的功能对象。功能是系统行为对其功能对象生存发展所作的贡献。凡系统都具有功能。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和谐农村金融系统的重构,可以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从宏观方面上讲,就必须对农村正规金融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再造,对农村非正规(民间)金融进行政策引导和行为规范,给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带来适应性、效率性、稳定性和政策性方面的系统功能特征。

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而作为经济核心的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村金融组织系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注重人们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改变单个农民行为方式,以增强农村的凝聚力和组织性,发挥人们互和利他性,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自主创新和合作创新意识。我们需要建设一个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农民自主创新“一体多元”的中国特色和谐农村金融生态体系。

如何实现和谐农村金融,最为重要的是要有促使“和谐农村金融”系统运行的各种农村金融机制。这些农村金融机制综合作用,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农村金融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整合农村金融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农村金融结构获得相对平衡,促进农村金融在良性的状态下正常运行,共同通过协同效应产生秩序。“和谐农村金融”的组织过程将通过各种农村金融协调管理机制来达成,包括开放的农村金融机制、有效的调控机制、统一的整合机制、完善的稳定机制、发展的创新机制等内容。各种农村金融机制的协调、合作,使农村金融系统自发形成自我约束、调节功能。从农村金融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来看,它内生于农业分工和农村金融交易的产生和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农产品交易、生产要素交易和农村金融市场约束下经济增长的要求及相应的交易制度变革中看出金融功能的演进过程。从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经营管理、金融业务出发,从制度层面和培育市场主体、培育金融机构的“自身能力”角度解析不足。比如我们现在的管理,仍带有一种父爱主义、保护主义的特征,没有真正把它推向市场,不是从培育他的自身的市场能力角度出发的,要靠自身的两条腿在市场上去登的;农村金融体系构成要素中过多强调银行金融机构体系;非正规金融,忽视其存在合理性、无明确的非正规金融政策。

系统的功能视角下农村金融生态体系重构,需要理顺中央、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以及农户之间的金融关系,健全管理制度,基本满足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需要与农户的融资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村金融的整体风险。

5、展望

在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机构能满足农户、农村企业以及农村基层政府各种形式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金融组织所组成的一个有机的组织系统,这一生态系统是农村金融组织通过内在的多维联系构成的复杂有机体。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金融生态的重视,进一步放松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构建多样化金融机构。在加入WTO以后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有必要进一步放宽农村金融业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限制,消除农村金融市场的进入壁垒,在可能的范围内允许和扶持其他形式的金融组织发展,实现农村金融机构的多元化。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金融机构始终是农村金融生态的建设者和支持者。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过程中,改革创新是增强金融服务功能,强化金融支农能力的必然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形成,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金融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必然对农村金融产生强烈的需求,要求打破原有农村金融生态均衡状态,寻求新的利益均衡机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变革我国农村金融生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缺口问题,改变当前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使得新的制度促进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的共同发展。

从系统科学角度看,构建一个理想和谐的农村金融生态圈,必然是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各子系统联系紧密、和谐共存、协作整合、良性互动、高效运作的系统,为此,必须共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积极探索新的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改进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参考文献:

[1]周小川.完善法律环境打造金融生态[N].金融时报,2004-12-07.

[2]彭兴韵.金融学原理[M].上海:三联书店,2003.

[3]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许国志.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5]普里戈金.非平衡系统的自组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8

[关键词]金融发展;结构观;制度观;功能观;环境观

金融发展的涵义是逐步演进,逐步丰富的。戈德史密斯(1969)首先对金融发展的含义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并对金融结构进行 了深入的研究,然而他所研究的金融结构仅仅是从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的角度展开的,而当时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受到严格 限制;而后麦金农和肖(1973)从制度层面拓展了金融发展的含义,指出金融发展的过程就是放松管制、金融深化的过程,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 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引起了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反思,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再次兴 起,建立一个什么样的金融体系以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哪个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成为争论的焦点,出现了金融的“功能观”(博迪和莫 顿,1995),即把研究视角定位在金融功能上,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增强;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围绕着与完善、拓展金融功能密切相连的金 融发展环境因素展开了研究,提出了金融“生态环境观”(周小川,2004),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的过程。因此,金融发展的涵义从金融结构 的变化、金融深化向金融功能的提升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逐步演进,不断地丰富与发展。

一、金融发展的“结构观”

戈德史密斯(1969)是在金融发展初期最早提出金融发展这一概念的,他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而后麦金农和肖(1973)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是金融机构、金融工具和金融资产规模的膨胀。

1969年美国耶鲁大学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其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研究金融发展必须以有 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基础。他还指出是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和相对规模共同构成一国金融机构的特征。

戈德史 密斯将金融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就是他所说的“金融上层结构”与其“经济基础”(即国民财富)的关系,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用金融资产总量 占GDP的比重来表示,以说明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不是金融本身的结构问题。

第二个层次就是金融工具结构,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工具划分为两大类型:债权类和股权类。前者又可以分为国内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外国居民三种类型。这一层次主要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期限的金融工具在其总额中的相对比重,及其在各种产业中的分布。

第三个层次就是金融中介结构,首先是金融部门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即中介率,用以说明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达程度;其次是不同类型中介机构的金融资产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比重,用以反映不同类型中介的市场份额。

进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1973)和爱德华·肖(1973)各自发表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两部著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与《经济 发展中的金融深化》,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角度研究了金融结构,对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类融资方式进行了分析。麦金农认为内源融资是指“某一 特定企业(或经济单位)的投资,是由该企业内部积累的储蓄提供资金的”。与此相对应,外源融资是指企业(或经济单位)通过外部获得投资的资金来源。此后, 麦金农又分别于1991年和1993年两次出版了《经济自由化的次序一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一书,对金融结构的变化顺序进行了论述,指出实现资 本项目的外汇可兑换性应该是经济自由化最佳次序中的最后一步,这为研究一国国内融资与国际融资的结构关系提供了重要依据。

戈德史密斯关于金 融结构的论述,对于了解一个国家金融发展的程度,金融活动的特征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金融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麦金农和肖都是在戈德史密斯关于金 融结构的基础上展开的,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角度进一步研究了金融结构,这有助于我们形象地描述金融发展的程度,更为直观地理解金融发展。但金融结构研 究的仅是金融发展表层的东西,并没有涉及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这一根本性问题,存在明显的缺陷。而且相对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言,金融结构的发展对金融 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当时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是受政府严格管制的,数量或者规模的变化是受到严格限制的。

二、金融发展的“制度观”

如前所述,金融发展受到制度的严格约束,而且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采取以压制实际利率促进经济增长的金融政策,遭遇了失败,这也显示了传 统的货币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失效。于是麦金农和肖都以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金融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的不同角度,对发展中国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从制度层面拓展了金融发展的涵义,即金融发展就是金融深化的过程。

爱德华·S肖 (1973)在《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指出,活跃的经济会刺激金融业发展,发展中国家要纠正金融制度不完善、金融压制、经济发展受阻、金融制度与 经济发展处于恶性循环状态的不利状况,摆脱“金融抑制”,就要采取“金融深化”措施,政府取消对金融的干预,放松对金融的管制,使利率和汇率能真实反映资 本市场的供求,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

在论及金融发展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时,爱德华·S肖提出了“债务媒介论”,认为货币是金融体系的一种债务,而不是真实的社会财富,货币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各种媒介作用,它通过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出,从而促进储蓄和投资。

而在这个问题上,同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的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1973)则认为一方面金融系统可以发挥导管作用,将分割经济连接 起来,取消金融压抑,使国内储蓄积累,选择投资项目,而不必主要依靠收取铸币税、通货膨胀税 等财政手段和依靠外部融资手段;另一方面内部融资资本的形成机会的扩大使生产者所持有的实质现金余额增大,这提高了投资者的信誉,投资者获得外部融资的可 能性也会增加。因此,渠道效应提高了储蓄水平,促进了资本形成,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 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他们主张放松金融管制,指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不断深化的过程,这对发展中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制定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实践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然而,他们的理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实施,结果并不能让人满意,很多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之后都爆发了金融危机。另外麦金农和肖的金融发展理论也存在 严重的缺陷:金融深化理论只注意到货币在集聚金融资源中的作用,忽视了金融体系通过信息生产而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等其他功能,所以,在此之后西方理论界就 解释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问题,出现了金融功能观,把研究的视角定位在金融基本功能之上。

三、金融发展的“功能观”

金融功能观为我们认识金融与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视野,使我们能够超越具体的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超越纷繁复杂的现代金融景象,顺着一个相对清晰的 脉络把握金融体系的演变。金融的基本功能以及“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功能的比较揭示了金融体系的演变与差异,从金融功能的层面进一步丰富 与发展了“金融发展”的内涵。

(一)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

格利和肖(1960)在《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提 出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即支付清算功能;而后托宾(20世纪60年代)进一步指出金融还具有资源配置功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勒兰德与帕勒(1977) 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功能,提出了金融的信息提供功能;到20世纪80年代,金融中介有了迅速的发展,随之也带来了金融风险问题, 于是戴蒙得(D.Diamond,1984)等提出了监督及风险管理职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博迪和莫顿(1995)探讨了金融作用于经济的具体机制, 并完整系统地提出了金融功能理论,将金融基本功能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支付清算功能。支付清算功能是金融中介最基本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一个体系为全社会的交易活动提供支付清算服务,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 行效率。金融体系通过其网络为商品、劳务和资产的交易,以及资本的转移提供各种清算支付手段。但在金融体系内部由哪个部门来承担这个功能,随着金融体系的 演变,或许存在差异——在传统的金融结构下,主要由商业银行来承担全社会的支付清算活动。现代金融结构下,种类繁多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逐渐成为清算支付功 能的主要承担者。

2、资源配置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是指金融能够提供储蓄——投资转化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实现稀缺储蓄的有效配置的过程。在 各国金融的发展过程中,金融资源的配置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的:一条是通过金融中介来实现的,另一条是通过金融市场来实现的。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在于通 过发行间接证券这种金融资产,在资金剩余单位和资金不足单位之间进行资金融通,以提高资金的可获得性。金融市场是通过价格机制,例如利率、股票的价格等来 实现金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

3、信息提供功能。许多学者从信息不对称角度分析了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功能。他们认为: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 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性,借款者比贷款者具有信息优势,而且借款者为了自身的利益有可能制造虚假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机制会受到严重损害。 贷款者由于缺乏全面的信息,只能根据借款者过去平均的信息来设定贷款条件,那就会对其他高于平均条件的优良的借款者不利,后者就会退出借贷市场。如果这一 过程不断重复,借贷市场上借款者整体素质就会下降,市场机制就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这就是所谓的“逆向选择”问题。而信息由于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存在着 定价、不容易买卖等多种困难。但是,金融中介可以买卖基于信息而制造的金融资产。换言之,金融中介在代替贷款者生产信息的同时,通过间接证券购买借款者所 发行的本源证券。

4、监督及风险管理功能。金融中介专门从事资金融通活动,将独立、分散的存贷款活动集中起来,利用其专业化知识进行管理, 能够降低存贷款风险;其次,由于金融中介的支付能力或流动性在现代经济中非常重要,政府不仅对其监管较严,同时也提供一些安全保证,从而减少了其风险。此 外,在现实世界中,由于市场是不完全的,金融交易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提高市场效率,需要多种金融技术(financial technology)。例如,在资金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建立必要的信息网络,通过标准化、评级等中介手段,促进本源证券的发行等。虽然本源证券的收益性 较小,但是由于它流动性强、风险小,以及在技术上具有可分割性等特点,金融技术的发展使得从更大范围的资金筹集成为可能,金融中介因而也得到进一步发展。 解决“逆向选择”风险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对借款者进行持续的监督(moni-toring),而且这种监督是由金融中介或者金融市场代替贷款者进行的,即 如果金融中介进行多样化的分散投资,换言之,前述存款者与金融中介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投资组合而得到解决。

(二)“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功能的比较

1、“银行主导型”的观点

Gerschenkron(1962)强调的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金融中介处于幼稚时期时,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在国内会计和法律制度健 全的条件下,对增加公司信息透明度和提高债务偿还率,权威性的银行比市场更加有效。Stigitz(1985,1993)则强调金融市场容易造成“搭便 车”的问题,银行在降低信息不对称方面比市场更为有效。Boot greenbaum和Thakor(1993)从监管的角度来分析银行的优势,他认为银行对公司实行的是长期的监管,有利于长期经济增长。

在公司治理方面,Myers和Majluf(1984)认为,内部的所有人比外部所有人具有信息优势,这种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的潜在效用。流动性与公司 治理成反向比例关系,流动性越高,所有者监管经理人的欲望就会越低(Bhide,1993)。因此,市场所具有的高流动性不利于公司治理和资源配置,不利 于长期经济增长。而Allen和Gale(1999)和Port(1992)和Aoki以及Patrick(1993)从董事会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上来研 究银行的优势,认为银行与公司形成的长期关系有利于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2、“市场主导型”的观点

“市场主导型”观点是把“银 行主导型”的不足作为其立足点的。Bhattacharya和Chiesa(1995)、Dew— atripont和Naskin(1995)以及Thadden(1995)都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的配置效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们认为,一旦银行获得了公司的内部信息,就能够获取租金。而公司为获取资本不得不支付这些租金,特别是在公司进行新的投资或债务重组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银行主导型”融资容易使银行利用其权利从公司抽取未来利润,这种抽取未来利润的行为会降低公司的创新能力(Ra-jan,1992)。因此,在“银行主 导型”的金融结构下,经济只能保持低速度增长。

Weinstein和Yafeh(1992),Morcka和Nakamura(1999) 对日本金融结构进行了研究后发现,“银行主导型”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银行容易与公司经理人相互串谋,不利于竞争和创新,从而不利于经济增长。而Edward 和Fischer(1994)以及Black Moersch(1998a)对一些国家的融资结构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银行容易成为公司的“俘虏”或者与公司人相互勾结。而Wenger Kaserer(1998)的研究则更令人惊奇,他发现“银行主导型”融资体制会形成公司控制,其结果往往是银行自己成为自己的股东。

总 之,“银行主导型”观点,强调银行金融结构在动员储蓄、发现投资机会和执行公司治理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特别是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和比较弱化的经济环境中, 银行具有独特的优势。与此同时,“市场主导型”观点则强调金融市场在配置资本、提供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和减轻由于银行权力过度而导致一系列问题等方面的 优势。

金融发展的功能观是金融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突破,是金融发展理论更向前迈进,然而经济的不断发展总会给金融发展理论带来新的课 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由于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枢纽,它在渗透于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类经济主体 和各种经济过程的同时,也反过来强烈地受到他们的反作用,这就表现在人们关注的金融风险问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是需要一定的支持因素的,即支持金融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金融环境。

四、金融发展的“环境观”

实际上,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是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直接融资方式与间接融资方式也是适应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需要的两种融资方式,二者之间是既竞争 又互补的关系,而并不是完全竞争的关系。早在1989年,白钦先教授在其编写的《比较银行学》中就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金融倾斜及其逆转”的概 念,对金融结构的变迁予以了充分的关注。

同时,他对金融结构变迁的动因提出了概括性的“运转环境”理论,他指出“任何金融体系的产生、发 展、演变与运行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和保险市场的性质、职能与作用、业务种类和发展水平,银 行的数量、机构设置和总体规模、运行机制和方式、作用强度等都同一定的运转环境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从经济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对“运转环 境”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另外,因为金融在一国经济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金融体系绝非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广泛 地还涉及其赖以活动之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等基本环境要素,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和自 然生态系统很像,于是周小川博士(2004)提出了一个仿生概念——金融生态,即各种金融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之间及内部金融组织相互之间在 长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9

[关键词] 金融窖藏 金融中心 产业金融 地方金融

[中图分类号] F0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623(2017)03-0106-03

[作者简介] 张桂文(1957 ― ),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转制经济学;余凌曲(1983 ― ),湖北襄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理论、产业经济学。

目前,国内已有超过30个大中型城市提出了发展成为金融中心的目标与具体措施,而有金融中心功能规划或设想的各类城市更在200个左右。我国金融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脱实向虚”,积累了大量金融风险,远未能建立一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并能为经济及产业发展有效服务的金融中心体系。

一、“金融窖藏”理论与产业金融

1999年宾斯维杰提出的“金融窖藏”(financial hoarding)理论表明,在现代信用货币经济体中,货币流动会形成两个循环,一个是实体经济的货币循环流,即货币在家庭部门、政府、非金融商业部门、金融部门之间,通过储蓄、投资、消费以及工资利润转移形成的货币循环;另一个是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生产性融资需求的货币循环流,类似于古时候富人将黄金白银等货币埋在地里保值,也可称为“金融窖藏”,如图1所示。

“金融窖藏”理论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金融并不“天然”为实体经济服务,也可能独立于实体经济自我循环发展。如果放任“金融窖藏”自我发展,一方面,大量脱离实体经济而滞留在虚拟经济领域的货币循环,成为加速资产价格上涨、促使资产泡沫形成的源动力;另一方面,“金融窖藏”还会导致对实体经济货币循环流的“挤出效应”,加重实体经济部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从“金融窖藏”理论可以分解出“产业金融”的概念。所谓产业金融是指着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活动,即图1上半部分货币循环所涉及的金融活动,产业金融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真正金融需求,从资金剩余者流向资金需求者的金融活动是一种原始的金融形态,主要服务于产业发展,需要大力鼓励发展。而图1下半部分是货币在金融体系内部流动,与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的相关程度不强,虽然也是金融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产业金融”发展能够产生一定促进作用,但是却不能任由其自我膨胀,应该适度发展并加以限制。

二、金融中心的产业服务功能分析

从欧美成熟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和经验来看,伴随着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和日益成熟,金融产业也加快向某些大城市集中,并进而催生金融中心的出现。金融中心在一个地区、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集聚金融资源,又面向一个地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金融服务。在欧美成熟金融体系中,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也集中体现在了各大金融中心对其腹地经济的辐射效应上。我国大中城市加快建设金融中心,其中有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外部作用,但最根本的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到相当水平,本身存在集聚发展并推动金融中心出现的内部要求。

从“金融窖藏”理论可以得出启示,金融中心发展也应该主要围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来展开,吸引国内外产业金融资本、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集聚,在服务本地市场过程中实现金融产业和金融中心的发展壮大,进而形成对更广泛地域的金融辐射。

综观国内外金融中心的发展情况,金融中心服务产业发展可以发挥如下功能:

一是集中交易和定价功能。金融交易,特别是批发型金融交易主要集中在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集聚的金融中心。金融中心集中了金融交易市场,有效提升交易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所形成的交易价格具有良好的真实性、指示性和权威性。

二是资源枢纽功能。金融资本是现代经济的血液,由于金融中心集中了各类金融资源,从而可以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配置资源,发挥资源的枢纽功能,从而有效促进产业发展和创新。

三是产业引领功能。金融中心集中了大批谋求更大获利空间的金融资本,其投资领域往往偏向于具有更大市场和盈利空间的创新型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因而成为世界各地科技、产业、商业模式等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四是金融创新功能。对于金融中心而言,大量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集聚、巨大的信息流量为金融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过去50多年里,重大金融创新活动几乎全都发生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三、我国金融中心服务产业功能不足的原因

我国金融中心服务产业发展功能发挥不够理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依然是热议的经济社会话题,金融中心建设与实体经济发展并没有形成良好的相互促进机制。从成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市场化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从我国的金融结构看,金融资产主要在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小型金融机构发展严重不足。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已近200万亿,约为GDP的3倍,而五个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就占了其中一半。依托于庞大的资产规模和强大的资源获取能力,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创新及服务产业发展特别是服务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缺乏动力。相比而言,产业服务能力强的金融体系往往中小金融组织非常丰富,层次多元,功能互补。

二是地方政府的引导作用不强。地方政府建设金融中心意在金融业强大的“造富”能力,特别是对税收和GDP的贡献,而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引导作用发挥不足。

三是广大中小企业作为融资主体建设不足。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和社会个体虽然具有迫切的金融需求,但却并不是合格的“融资主体”,普遍存在治理机制不完善、经营不规范、财务记录不完整、缺乏信用记录等问题,从而难以成为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对象。

四是地方性金融中介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对企业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需要大量地方性金融中介机构做配套服务,如信贷担保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我国地方性金融中介体系的缺失,也导致金融机构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和效率不足。

四、提升我国金融中心产业

服务功能的政策建议

我国地方政府建设金融中心,应有效把握产业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快推进金融中心,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发展。

一是明确金融中心服务产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我国地方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根据自身产业特征,重点突出某一领域的金融服务功能。如深圳的支柱产业是高新技术,可以在金融中心建设中更加注重金融服务科技产业的创新和发展,金融机构体系建设注重引进和培育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机构针对科技企业需求创新金融产业和商业模式,在金融体系服务本地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拓展服务范围,成为全国的科技金融中心。

二是发展地方性准金融机构。我国的金融监管政策对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的设立还有很高的准入门槛,但对于各类非持牌的准金融机构发展没有更多限制。各地方建设金融中心可以更加积极地引进和培育融资租赁、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私募基金、资产管理、信托投资、货币经纪、商业保理、融资担保、典当、小贷等准金融法人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支持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和发起设立各类新型准金融机构,鼓励具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产业投资基金等产业金融机构,为地方企业和产业发展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优质融资与金融服务。

三是建立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各地可以借鉴德国法兰克福等金融中心支持地方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经验,设立具有规模效应和强大担保能力的地方政策性担保机构及政策性再担保公司,对金融机构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提供信用增信、成本补偿、风险补偿等激励和奖励政策,有效畅通融资主体与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对接通道。

四是推进中小企业成为合格融资主体。引导实体企业加强自身融资能力建设,鼓励各类中小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引进资本、技术、管理、品牌等优势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各类企业建立健全企业的基本信用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增加企业财务信息透明度,运用先进的信用风险防范技术,不断提高信用管理水平,把信用管理融于企业的全程管理之中,培育企业良好的信用形象。

五是推动地方性金融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大力发展信贷担保机构、资产评估机构、产权交易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服务机构,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和准入成本,引导各类企业和个人设立中介服务机构,引导中介服务机构建立行业协会、商会、行业联盟等自律组织,引导本土中介服务机构加强品牌建设,与国际知名中介服务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拓宽业务范围,提高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综合开发研究院课题组. 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报告(第八期)[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2] 张建森,余凌曲,熊文祥. 中国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J].开放导报,2008(4).

[3] 谢国梁. 中国金融中心发展格局及香港的角色[J].财经述评,2008(12).

[4] 张亚欣. 国外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 经济问题. 2007(4).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hoarding “, this paper breaks down the concept of “industrial finance”, studies the concrete connotation of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financial cent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shortage of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s financial center,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financial industry service industry in China.

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篇10

关键词:金融混业;机构监管;功能监管

一、金融经营模式及其趋势分析

金融业是主要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构成的一个大行业。其功能是以金融工具为载体实现的。不同的金融工具可实现同一金融功能,因此,金融业内的各子行业在功能上有重合之处,正由于金融本身的这种行业分类的特点,金融业内的经营者(即金融机构)可以在一个小行业内经营,也可以在这个大行业内跨各小行业经营,所以在金融业就形成了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

在20世纪,世界金融业先后经历了“初级阶段的混业经营——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由于早期证券业不发达,银行业承担主要金融业务,世界各国金融业大多实行混业经营。而在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经济危机,混业经营被认为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于是,美国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商业银行和证券业务严格分离。混业经营一统天地下的格局被打破,以美国、日本和英国为代表的分业经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

20世纪80年代,不断出现的金融创新模糊了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银行、证券、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随着新的竞争者崛起,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许多国家又逐步放弃分业经营,转向混业经营。英国在1986年完成了金融“大爆炸”的改革,允许银行兼并证券公司,形成经营多种金融业务的企业集团。日本于1998年实施“金融体系改革一揽子法”,放宽了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业务限制,废除了银行不能直接经营证券、保险业务的禁令,旨在推进日本商业银行向全能银行过渡。东欧转型国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在转型之时就实行了混业经营。1999年11月4日美国《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废除和《金融服务现代法案》的通过,这标志着世界金融业的发展潮流已基本完成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向较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的转变。

目前金融业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从理论上讲,当前分业经营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由于金融创新,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分业经营的前提。第二,非银行金融机构对银行业的渗透,资本市场对传统银行业的替代,使商业银行的生存发展日益艰难,为了拓展业务,开发新收入,需要多元化经营。第三,国际竞争力的加剧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推进了银行全能化,分业经营束缚了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的国际竞争力。第四,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国际化的背景下,分业经营已经不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有效办法,甚至还会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

二、金融混业经营下监管体制的选择

金融分业、混业既涉及经营层面又涉及到监管层面。就经营层面而言,即前文所说的金融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问题,这是金融业经营模式的内核;就监管层面而言,即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的问题,它涉及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从目前全世界金融业来看,混业经营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然而,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给仍实行多元化分业金融监管机构带来很大的冲击。

在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前提下,监管体制有两种选择,即统一监管和功能监管。统一监管指由一个监管当局对所有金融机构实施全面监管的制度安排。功能监管指由多个监管当局按照监管对象的业务活动的性质分别就某方面的业务活动及由其引起的风险进行监管的制度安排。前者的好处是有利于控制金融机构的总体风险,后者的好处是有利于监管的专业化。由于在混业经营模式下,金融机构经营的产品具有跨产品的复杂特性,其风险来源比较复杂,单纯的功能监管可能忽略了由产品的复杂特性引发的风险,不利于对金融机构风险的总体水平的控制。但是简单的统一监管也越来越不适合金融产品复杂化的形式,因而理想的监管体制应该是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体制,具体地,可以在统一监管框架下实行监管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也可以在功能监管体制的基础上设立一个协调和风险综合控制机构,以实现专业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的结合。

所谓功能性统一监管或统一监管是指依据金融体系基本功能而设计的关注总体金融风险的监管理念。较之传统金融监管,其优点主要是:(1)关注的是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相应的监管机构和监管规则,从而能有效地解决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避免监管“真空”和多重监管现象的出现;(2)针对混业经营下金融业务交叉现象层出不穷的趋势,强调要实施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主张设立一个统一的监管机构来对金融业实施整体监管,这样可使监管机构的注意力不仅限于各行业内部的金融风险;(3)由于金融产品所实现的基本功能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使得据此设计的监管体制和监管规则更具连续性和一致性,能够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在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新情况。美国《1999年金融服务法》即是依据功能性监管的思想对其监管体制进行全新的设计。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在为银行设置全球性的证券资产组合的资本标准时也采纳了功能观点。

三、我国金融监管模式选择问题的研究进展

1.我国金融业的运行态势。

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分业经营格局,但事实上,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出现了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金融业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地冲击着分业经营模式。早在1995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就与美国摩根斯坦利集团等五家金融机构合并组建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并拥有42.5%的控股权;中国工商银行则与香港东亚银行合作,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光大集团以及平安保险等公司,目前都在向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而金融控股公司是目前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光大集团目前已经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信托三家金融机构,并已组建合资保险公司,实际上已经是一家混业经营的金融集团公司。在1999年,我国先后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国家赋予其处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重任,并指明,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除股票二级市场外,可以从事几乎所有的金融业务,其中包括银行、信托、证券、保险业务。针对逐渐出现的混业经营局面,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金融分业经营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从1999年以来,中央银行制定并颁布了《证券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基金管理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市场管理规定》和《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从政策上已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三业之间的资金壁垒。分业经营格局正面临着混业经营内在冲动的不断撞击。

2.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的评价。

从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发展轨迹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来看,金融分业监管是我国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现阶段实行分业监管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相距甚远,各项法律制度不完善,缺乏运用分散金融风险工具的经验,监管的综合型技术人才缺乏。因此,实行分业监管体制可以在各自特定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的管理。但是,在我国由分业向混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混业渗透现象不容忽视,而且随着混业程度的不断深入和广泛,现行体制下以机构监管为主的方式会不断降低效率。

以国际通用的标准来衡量我国的金融监管,其基本情况是:(1)不良资产比例(高);(2)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情况(多);(3)金融机构违规行为普遍程度(高);(4)金融案件发生比例(高);(5)支付系统的稳定性(稳);(6)资本充足率(低);(7)经营信息的透明度、信息的真实性(低);(8)国际评级(中等)。由此可见,以国际标准来衡量我国的金融监管,其效能是较低的。

3.功能性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现代金融业务刚刚起步,金融市场仅初具规模,许多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金融市场中已是很平常的金融工具在我国还没有推出,现有的股票交易还很不规范,短时间内还难以突破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我们的许多金融问题还局限在机构内部苦苦寻求解决的方案,譬如,银行的坏帐问题还只看作是企业体制不对、银行审核不严的问题,没有从银行存贷业务的风险收益的对称性上找问题,没有深入分析为什么除了中国、韩国、日本等许多国家也都有大量的银行坏帐,没有深入研究银行现有的存贷业务结构可以抵御非系统风险,是否可以抵御系统风险。因此,基于功能观点的理论对我国金融理论的研究、金融领域问题的解决、金融体系的改革、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推出都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另外,现阶段对功能性监管理论的研究还只限于借鉴国外进行的一般意义上的理论探讨,大部分的论点还缺乏理论模型和实证的检验。而作为我国现实问题,这方面更是缺乏实践研究,就难以发现这一理论应用在我国是否具有实际绩效,以及对功能性金融监管在我国面临的各种可能障碍,所应该采取的措施,以及如何提升功能性监管对我国金融稳健运行产生的作用,都还限于泛泛之谈。因此,我们的工作可以从中国的现实性出发,建立提供金融功能的机制与设计出可行的步骤,并用实证分析得出其作用发挥的绩效,指出改进其作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