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制经济企业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2:51

公有制经济企业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1

一、XX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党的十五大以后,XX市非公有制经济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到2002年底,XX市私营企业共有415家,从业人员6041人,注册资金3.3亿元,分别比十五大召开前的1997年增长72 %、228 %和73%。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市的私营企业中,党员数100多人,这些党员的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退休的、离职的、下岗的、病退的、停薪留职的、退伍的和借调的等。

在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中国共产党XX市委加强了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研究和探索,1995年6月在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XX市XX公司建立了党支部。1998年8月在XX市工商局私营企业协会成立了党支部,加强对私营企业零散党员的有效管理。在中组部出台《关于在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加强党的工作的意见(试行)》前,2000年8月,中国共产党XX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私营企业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试行)》。

按非公有制企业注册方式的不同,XX市的非公有制企业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由公有制企业改制为的非公有制企业,另一类是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两类企业都有比较好的做法值得总结。

由公有制企业转制而成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的组织及活动都比较正常,基本保留沿袭了转制前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并且针对企业转制后出现的新情况和问题,对党的工作及活动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比较突出的是XX厂,这个厂1998年9月由国有企业转制为私营企业后,针对党组织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及时开展了认识上到位、关系上理顺、活动方式上改进等党的建设工作,使转制后企业的党建工作仍然活动不停、管理不松、组织不散,且有新进展。粮油食品工业公司、XX化工厂、XX冶炼厂、XX冶炼厂、XX化工厂等由国有企业改制成的私营企业,党组织活动都比较正常,党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中起到了带头作用,使企业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由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已有XX市XX公司和XX市XX冶炼厂两家成立了党支部。1995年6月就成立党支部的XX公司,始终如一地正常开展党的建设工作,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党组织工作及活动开展得比较积极和正常,组织工作有进展,已有6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发展了1名预备党员,先后有5名党员受到上级党委表彰奖励,4次被锡城镇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但是,与迅速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相比,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与之远远不相适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滞后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特别是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比较突出。全市602家非公有制企业只有13家建立了党的组织,其中有11家是原国有企业转制成的私营企业,以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仅有2家成立党支部。

二、党的力量比较薄弱。在非公经济组织中党员数量偏少,不少党组织基本上没有做党员的发展工作,加强党的新生力量的培养、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后继乏人的问题十分迫切。

三、党组织关系不顺。主要反映在转制企业中,有的公有制企业转制后,出现党组织无处挂、党员无人管,在归谁管的问题上争议较多,这样就导致出现了组织活动没有正常开展,党员党费没有人收缴的情况。

四、党内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开展的不正常。由于制度建设的滞后、部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得不到业主的重视以及党组织的角色定位难以把握,党内组织生活和党的活动在时间、阵地、经费等方面得不到充分保证,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无所适从,党内的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少数成立了党组织的个体私营企业党组织,根本没有开展党建工作,随意性很大,完全流于形式。

五、党员职工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非常难。非公经济组织中的下岗党员、流动党员和退休党员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很突出,有的下岗失业,有的长期在外打工,有的经商务工、小商小贩,有的生活都难以维计,一些同志认为要不要党员资格,转不转党组织关系,通知开会学习去不去都无所谓了,极个别党员失去了联系,原单位党组织开展活动、组织学习、收取党费根本通知不到人。

六、业主有顾虑。部分自然人登记注册的非公有制企业还是有建立党组织的想法,因为他们看到,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党员总是在体现着先锋模范作用,往往是生产中的骨干,业务上的尖子,员工们的核心。但是这些非公有制企业主又有担心,比如,成立了党组织后,是否企业主的生产决策就要受到党组织的领导;党组织成立后,管理体制怎样理顺;企业怎样处理与党组织的关系等等。

XX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使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思想基础脆弱。从不同层次的思维主体来分析,主要有以下五种思想倾向:一是有些上级行业和主管部门党组织报着无所作为——有“消极观望”思想倾向。有些同志认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经济成份和性质变了,它自己发展是自己的事,成为真正的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没有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工作普遍无指导、无要求、放任自流。二是党员的复杂、懈怠心态——“打工雇佣”思想倾向。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业主和党员职工是双向选择关系,很多党员认为自己是临时的,流动性比较大,饭碗掌握在“老板”手里,随时有“炒鱿鱼”的可能,因而干一天是一天,难以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整体目标、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难以行使党员的权利和承担党员的义务,失去了党员应有的作用。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理不直、气不壮——“配角从属”思想倾向。部分党员认为,建立党组织和开展党建活动,受制于业主的制约和约束。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里的党组织,普遍缺少执政党的意识,对开展党建工作往往看业主的脸色行事,发挥党组织自身作用感到信心不足。虽然绝大多数的党组织得以从原来的国有和集体企业里“移植”了下来,但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普遍感到与过去有了反差,党的活动时间、经费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有保证,开展活动越来越理不直、气不壮,久而久之,党组织成了企业里的“配角”甚至“点缀”。四是非公制经济组织的业主对党组织——“淡漠排斥”思想倾向。部分业主认为,设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会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在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业主看来,担心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以后,开展党的活动会占用生产经营的时间,增加管理人员,加大营运成本,因而不欢迎党的组织进入自己的经济组织。五是价值利益的多元化,使得年青人不愿靠拢党组织——“急功近利”思想倾向。

2、非公经济组织党的建设缺少坚实的物质保证和后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权私有,除了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实行依法管理外,对其生产经营、组织机构设置、人事用工制度等缺少调控权。这就导致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设置党组织,或者开展党的活动,对业主依赖性很大。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这几年加大了改制力度,为了便于在转民改制企业中设立党组织,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业主是党员的,一般将业主安排为党组织的负责人。这就是在某种意义上使相当一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业主的直接控制下,党组织及党建工作的物质基础由老板提供并作决定,党组织的活动有可能凭业主的喜好兴趣和觉悟来开展。

三、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的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在指导非公有制经济大发展大提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抓住机遇的同时,迎接新的挑战,积极探索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为非公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内部机制和社会环境。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随着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经济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实施民营化、公司制改造进程逐步加快,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必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和扩张,这意味着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员和党员转移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如果不及时跟上这一变化的趋势,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党的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势必在全局上削弱党对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领导力、控制力。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要敢于突破传统党建工作格局的影响,着力于党建理念与工作思路的创新,大胆地闯,大胆地试,这不仅有利于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经济监管,也有利于加强党同群众的联系,有利于团结带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员工努力工作,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二)准确把握内涵,科学界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应当是党在该经济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具有支持、促进和监督、协调作用。主要职责可以明确为: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鼓励、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依法经营,使企业健康发展;抓好党组织的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员的发展、教育、管理;协助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协调企业内部的劳资关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领导企业中的工青妇组织,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三)改革设置模式,打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组织基础。

一是合理设置组织。 依据党章规定,坚持从企业规模、党员人数、构成差别的实际出发,既重视组织形式的建立,更注重组织建立的效果,在要求、模式、进程和方法上不搞“一刀切”,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 一般有正式党员3 名以上的,应建立党支部;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50名的,可建立党总支;党员人数接近或超过100名的, 可建立党委;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 可就近与其他单位的党员建立联合党支部;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应先建立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由国有或集体企业整体转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设置可在原有基础上作相应调整和完善,以利于党建工作的连续性;经济组织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可对该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建;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联合建支、委派党建指导员等形式开展党建工作,并积极按条件发展吸纳新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二是理顺隶属关系。遵循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属地管理、归口管理和挂靠管理相结合,以属地管理为主。由国有集体企业转制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其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不变;新建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其党组织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较快、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或部门(行业)挂靠管理。三是配强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不足7名党员的支部,一般不设支委会,设支部书记1名;党员在7名以上的支部,设支委会,委员为3-5名;党总支和党委,一般设委员5-7名。党委建制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应设立党务政工部门,配备相应的专兼职人员。党组织负责人的选配,可以从企业管理层中熟悉政工业务,思想作风正派,组织能力较强,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员中选拔,并按党章规定和必要的程序予以产生;如本单位暂无合适人选,可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办法,从外单位选配;个体工商户比较集中的地区和单位,其党组织负责人可由属地的工商所、个协、工商联分会或负责第三产业发展机构的党员负责人兼任。

(四)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政治优势。

一是灵活开展党建工作。坚持“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围绕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在形式上,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做到灵活多样;在时间上,坚持脱产与业余相结合,既严格组织制度,又根据生产经营实际开展活动;在内容上,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二是加强党员教育,改进党员管理。凡正式应聘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时间在6 个月以上的党员,都应及时接转组织关系,按时交纳党费,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应聘时间在6 个月以内的党员持“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组织生活,接受所在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可以参照《工会组织法》的有关条文对党组织活动经费作出具体的规定,一般说来,党组织活动经费应按年度工资总额的5‰—10‰比例提取。三是培育新生力量,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员发展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及时把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员工吸收到党内来。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2

几年来,随着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壮大,我们按照"消除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的要求,不断探索切合实际的组建新模式.一是独建党支部模式.八十年代初期,我市非公有制企业刚刚起步,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只有个别的相对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对此,我们主要采取独建的办法,建立党组织.比如1984年4月,我们建立了南丰针织厂党支部,成为全省较早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之一.至今,全市以企业单独建立党支部93个.二是区域联建党组织模式.随着工业立市发展战略,"工业发展年","工业壮大年"各项措施的不断推进,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迅猛发展,一些经济开发区,工业小区,科技工业园区等区域性工业区不断形成,因而解决"多,小,散,杂"的单一企业组建党组织难的问题,就有了良好的条件.这个时期我们主要采取"联建"的办法,形成了"以工业小区为区域,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多企合一''''建立党组织"的区域联建模式,较好地解决区域内党员零星分布,以厂组建难的问题.至今,全市共建立区域性的党组织56个.三是村级组织升格管理模式.我们对非公有制企业发达,经济总量大,离土不离乡的党员多的村,运用"升"的组建模式,把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把党总支升格为村党委,下设企业党支部,使辖区内的企业都有党组织覆盖.我们在1994年就开始实施这一组建和管理模式,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12个,下辖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15个;1999年我们在石井镇菊江,梅山镇新蓝,诗山镇凤坡等3个村建立了村党委.四是跨地区组建模式.在泉州市委组织部的协调帮助下,我市于1997年在全省率先突破党组织属地管理的界限,跨县(市,区)成立南益集团党委,下辖*,鲤城,丰泽等市(区)15个党支部,党员数186人.去年我们主动与大田,莆田两地组织部门进行协商,南益集团党委又跨地市在大田县,莆田市分别组建了南湖针织有限公司,南兴针织有限公司等2家"南字号"企业党支部.五是组建镇企业党委进行统一管理模式.随着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步伐的不断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不断增多,原来由乡镇党委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管理的领导方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数量多,任务重,管理难的问题.为此,我们适时提出设置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委员会的设想,并付诸实施,于1999年组建了丰州,官桥,水头等3个镇企业党委,统一管理,协调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目前,又有石井,洪濑,美林,柳城,诗山等5个镇(街道)企业党委正在酝酿筹建中.六是依托群团组织组建模式.我们始终坚持"大党建"的思路,对于一些暂时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采取群团先行组建的办法,以团建,工建促党建.特别是去年,我们认真贯彻泉州市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工作会议的精神,把工建纳入"大党建"的范畴,着力构筑乡镇工会--村(居)工会--企业工会"小三级"工会网络,为组建党组织创造良好条件,切实做到以工建,团建促党建,实现党工团建设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去年来,新组建工会组织105个,团组织12个,通过实施"大党建"模式,组建了5家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目前,全市201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共覆盖企业1650家,覆盖率为50.4%.

二,审时度势,不断完善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市经济发展主要的增长点和生力军.我们始终把加强这一领域党的建设工作纳入市委的工作大局进行精心谋划,特别是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后,使我们更进一步充分认识到抓好非公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年年有新招,出新成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们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切实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领导.市里建立了五套班子党员领导挂钩联系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制度,并健全非公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从17个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对乡镇一级采取"谁主管,谁负责"的办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相应建立了挂钩联系制度,全市共有231名乡镇(街道)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294家规模较大的企业.二是理顺管理机制.我们按照"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增强党的活力"原则,适时理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管理机制.对于规模大,集团化,跨乡镇甚至跨县市的企业党组织如南益集团公司党委,由市委委托市委组织部直接管理;对于一些乡镇(街道)企业零星分散,党组织数量少的,由乡镇(街道)党委直接负责管理,这类党支部有78个;对非公有制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如水头镇,我们设置镇企业党委,对辖区内的企业党支部进行统一管理;对于经济发达,党员数多或设置工业小区的村,我们通过把村党支部升格为总支或党委,由村一级党组织直接管辖.

三,提高素质,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性工作.一是抓好班子建设.我们因企制宜,三管齐下抓好非公有制党组织班子成员的选配.第一是内选任职,从处于企业管理层的优秀党员中选任,如宏发食品厂党支部和金鹿集团等企业党支部领导成员多数来自于企业中层以上的管理人员;第二是外派兼职,如在南益集团党委成立初期,我们从市委组织部选调2名业务熟悉,组织能力强的党务骨干到该党委兼任党委副书记或党务干部,帮助做好党务工作;第三是下派挂职,如柳城街道下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到杏莲工业区党支部担任党支书;全市有6个镇(街道)下派8名镇机关优秀党员干部到非公有制企业挂职,切实加强了企业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二是抓好教育培训.我们十分重视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干部的业务培训,年年依托市委党校举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务干部培训班,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组织实地参观,观看电教片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党务干部抓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各镇(街道)也以基层党校为阵地,对辖区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进行培训.南益集团党委还依托集团训练中心,不定期举办党工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的培训班,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政治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去年来,我市各镇(街道)以如何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领会江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为主题,举办短期培训班共15期,受训企业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达1300多人次.三是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我们采取市,镇,村,企业"四轮驱动"的办法,齐抓共管,落实培养责任,加快发展步伐.在抓发展党员工作过程中,我们注重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双重培养"制度,即建立基层党委负责人和企业党支书双方同时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培养制度,定期进行访谈,做到"手把手","面对面"的传帮带.特别是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以来,我们以此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省委,泉州市委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党员工作,目前,全市已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862人,重点发展对象132人.1999年以来,在非公有制企业员工中共发展了195名新党员,仅"七一"讲话后,就发展了56名,还有3名新的社会阶层优秀分子在这次试点工作中被确定为发展对象进行培养.

四,典型引路,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上新层次

我们十分重视先进典型的培育,总结和推广工作,特别是采用拍摄和组织观看电教专题片,召开现场会进行实地观摩,定期研讨,互相交流工作经验等办法,使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有声有色,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一是在外资企业方面,着力树好南益集团党委这面旗帜.通过拓展思路,跨地区组建党组织,通过抓好企业党组织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通过党工团密切协作,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南益集团党建工作基本达到"六好"目标要求,并被定为省委党建联系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及时摄制了《南益的启示》等电教专题片进行广泛宣传,东南电视台也播放了南益集团抓党建促发展的实况.二是在股份制企业方面,着力培育金鹿集团党支部这一典型.我们以"选准带头人,谱好创业曲"为主题,先后摄制和下发播映了《牧鹿人》,《金鹿之歌》等2个党员电教专题片,展示了该企业"一人带,带出一支好队伍;两手抓,抓出一批新产品;三步跨,跨入一个大市场"的发展轨迹和成功经验.三是在区域组建方面,着力建好柳城杏莲工业区第一党支部.我们用《探索的脚步》这一电教片,介绍了柳城街道党委如何选派得力干部到支部挂职,帮助该党支部探索和改进党员教育管理的好做法,从而起到了良好的学习借鉴效果.四是在村级非公有制组织方面,我们摄制了《新蓝村里尽朝晖》等电教片,介绍了新蓝村党委如何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好下属新蓝工业区党支部充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实现工业区年上缴税收达700多万元的先进经验.五是在宣传非公有制企业领域典型人物方面,结合开展"思源思进"活动,摄制和组织观看了《老而思进谱新篇》的党员电教片,对石井镇菊江村3位老党员带动和组织28户村民投资几百万元办起股份制企业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并拍摄了《又是大盈大赢时》来宣传水头大盈工业区共产党员带头学科技,用科技的先进事迹.至今已有22个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和35位党员获得了省,泉州市和*市的表彰.

五,深入调研,不断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路子.

加强调查研究是我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常抓常新常见效的重要方法.一是抓好常规性调研.每年都由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非公联席会议单位成员,深入乡镇,企业,了解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态势和党工团队伍现状,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每年都制定了《*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进度表》,把组建党组织的任务,时限,要求责任到镇(街道),对任务不落实的,采用《组织部长督办件》进行个别督办,使组建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二是抓好个性问题的调研工作.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领域内的思想动态,能够做到见事早,研究对策也比较早,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如针对个别香港员工和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东要求入党的问题,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研究形成了《关于对外资企业一些香港员工申请入党问题的几点看法》的调研文章被中组部《组工信息》刊发,研究形成的《关于股份(合作)制股东入党问题的几点看法》被《*组工通讯(领导参阅件)》刊发,以及去年在认真总结我市建立3个企业党委成功做法的基础上,撰写的《在乡镇设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的委员会的有效做法》被《*组工通讯》刊发.三是抓好政策性问题的调研.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把中组部提出的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试点工作的"六个方面问题"调研作为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力量,进行广泛深入调查研究,初步形成了3份具有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的专题研究报告,在省调研成果汇报会上进行了交流,并得到了省委组织部,试点办的好评.

六,发挥作用,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活力.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3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正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在2016年3月4日参加的民建、工商联界联组会议上提出非公有制企业要在新常态发展下积极适应,发挥其创造精神。这是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再次肯定及鼓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在新时期发挥企业家精神,为辖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抚顺作为一个老牌工业基地,受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约束,尤其非公有制经济受区位条件和资源限制发展并不强大。而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企业经营者们更是受到经济发展局限和自身条件限制,企业家精神存在着缺失。此次我们通过走访调研一些当地的企业经营者,对他们的企业现状及企业家精神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通过对比了解到本土企业经营者与外阜经营者的企业家精神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抚顺辖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家精神现状分析

1.缺乏合作精神,恶性竞争严重

抚顺县域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者缺乏合作精神和大局意识,绝大多数喜欢单打独斗,企业的规模普遍偏小,小型、微型、甚至迷你型企业居多,重复建设泛滥,资源极度浪费,喜欢靠拼价格战参与市场竞争。合作精神的欠缺,限制了企业成长空间,使得本土企业无法也无能力参与市场化竞争,无法在“做大做强”上做文章,错失了很多好的商业机会。

2.缺乏建立统一商业联盟意识

本土的企业经营者由于受环境影响不愿意结成商业利益联盟,或是说没有形成结成商业联盟的意识。仅有的商业利益联盟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远远达不到企业经营者的期许,因此只是徒有其表,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由于缺少对彼此的信任故而缺乏成立商业联盟的基础。

3.创新精神不足,成长缺乏动力

抚顺县域的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者由于受企业规模限制创新精神严重不足,尤其是独创、原创企业更是凤毛麟角。面对外阜竞争对手或是同行,赶超的信心相当缺乏。尤其技术创新一直没有深入实处。

4.急于求成的心态,无序的市场竞争

很多非公有制经济企业经营者都喜欢急于求成,耐不住创新、创业的寂寞。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喜好急功近利,因此就会采用一些不公平的竞争手段扰乱市场竞争。

5.企业家文化素质水平不高,提升自我意识跟不上

大部分非公有制企业经营者文化水平不高,自身能力的局限对企业经营管理造成负面影响。对于经营过程出现的分歧喜好一言堂、专断独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习惯个人独断。只注重利益的追逐而忽视了自我能力的提升。

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对策建议

由于很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资金比较雄厚,经济建设能力比较强,因此我们要积极正确引导,鼓励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1.加强宣传工作,引领他们走“修身、治企、报国”的道路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教育工作要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抚顺各县域组织通过新媒体积极宣传非公有制经济企业中的典型,其他部门也可以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如创办各种刊物、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建立公开、透明、便捷的信息渠道加大宣传力度,引领他们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走“修身、治企、报国”之路。

2.重视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与传承

我们要积极创造有利于企业家精神成长的政治环境、体制环境、文化环境、意识环境。一方面,做好“老带新”的传承工作。各县域可以安排优秀的、有经验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带动新进的企业家会员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老带新”的亲身讲解、实践活动让新兴领域的企业家会员感受到精神的传承;另一方面,创新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培训的方式。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技术发达,我们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企业家精神的培养,以互联网为媒介,以企业家精神为核心开展主题活动,既加深了彼此间的沟通又搭建了互相交流的平台。

3.充分发挥工商联和企业联合会的纽带作用

我们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和企业联合会的纽带作用,利用工商联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F结统一起来为新常态下的社会经济建设贡献一己之力。企业联合会可以凭借其渠道广、关系多等优势为非公有制企业搭建信息平台和人脉平台,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人才问题、资金问题、技术问题等。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曾经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们要弘扬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引领着大批企业经营者们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企业家要做好自身的修养和企业家精神的塑造,不断的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形势和新动态。把企业家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与民族精神相结合,在经济新常态下,以服务于县域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发挥其企业家精神的正效应和正能量,在新的阶段、新的时期续写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2016年在民建、工商联合会讲话。

[2]王子南,王子岚.浅析战略管理四要素中的企业家精神.经济管理,2014(08).

[3]宫文博.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持续成长研究[D].山东大学,2007.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4

会议地点:***党员活动室

主持人:任全合

参加人:***支部全体党员

主题: “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会议内容:根据开发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要求,2011年10月20日下午14:00-16:10,***支部以“立足本职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主题,召开了2011年第一次民主生活会议,***支部10名党员全体参与了此次会议并积极踊跃的进行了发言交流,在立足本职工作、企业建设过程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检查和整改提高。

本次会议有三项议程:一、学习贯彻相关文件精神

1、         深入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         由高秀平同志就“张大勇同志在工委(区委)八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进行导读

二、党员座谈交流,查找问题自我分析。

三、党支部书记任全合同志总结讲话

通过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大家对国家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发展繁荣的光明前景有了更大的信心。也牢牢的记住了作为一位党员的使命: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

通过学习“张大勇同志在工委(区委)八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了解到全区的发展新形势和相关政策,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和谐、美丽、繁荣昌盛的新港城区感到骄傲,大家纷纷表示愿为全区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党员座谈交流,查找问题自我分析过程中,大家更是积极踊跃发言从本职工作谈起,表达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以身示范,作为一面旗帜带动大家的决心,同时也将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供大家相互参考学习,老党员李光志更是以自身的行为事迹感动了大家,年轻的党员同志纷纷表示在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巧干、务实的基础上要吃苦耐劳勇冲一线,任全合书记最后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剖析,并提出了1、多方式多途径进行政治和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并将理论结合实际用于实践2、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学习3、培养积极分子发展优质党员壮大党员队伍力量、3、提高积极主动性勇于承担任务担子、4、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充实业余生活。最后支部书记任全合同志向大家作了支部成立近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并强调了支部的创优承诺事项。

这次会议召开的及时、有效,大家在学习相关政策的同时,通过交流加深了彼此的了解认识还取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相信在大家的互帮互助共同努力下我们的项目会早日完成建设任务,早日实现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增光添彩的愿望。

                        

 

中共******燃气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5

【关键词】混合所有制经济 国企改革 国有经济 体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着力点。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马克思经济理论基础和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启示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对基本经济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改革措施,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条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按照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分析,基本经济制度制约决定具体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经济运行机制层面的企业内部所有制结构,应当适应生产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企业内部实行混合所有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按照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析,现代市场经济早已不是十九世纪那样的政府不干预的纯市场经济,而是国家管制和私人经济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国有经济和私人经济在企业内部分别持有股权是各国都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

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来把握。判断所有制是否合适的标准是看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具体的所有制是否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公有制和私有制是所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公有制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表现为单一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在传统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作为私有制的主要形式,企业资本以单一私人资本为主要存在形式。在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高度社会化,经济发展高度市场化,公在制和私有制也由传统形式发展到现代形式。在我国现代公有制条件下,公有制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具有自身的经济利益,是法律意义上的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在现代私有制条件下,私有制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已经高度社会化,公司化、股份化是其主要特征。公有制企业适应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向独立的市场主体方向发展。私有制企业适应生产力高度社会化,向资本社会化方向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和私有制可以在企业内部实现结合,企业由单一所有制发展为混合所有制。

混合经济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所著《经济学》中提出,市场经济和命令经济(计划经济)是两种基本的组织社会经济的方式。但是,现代社会的经济制度,没有一个是一种纯粹的形式。相反,所有的社会都是带有市场和命令(计划)成份的混合经济①。混合经济思想最早是由凯恩斯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其思想是,混合经济是解决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汉森于1941年在《财政政策和经济周期》一书中比较系统地解释了混合经济的含义。他认为,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逐渐由单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成为存在社会化资本的公共经济,成为公私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

混合经济在西方国家表现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政府通过财政、货币和其他宏观经济政策全面介入经济运行。微观层面,政府通过不同时期的国有化和私有化,不断调整直接介入企业微观领域的范围和程度。混合经济的发展是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在二战以后经济持续发展的,除技术进步以外的,另一个最重要原因。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而不是传统的市场经济。因此,我国可以从西方经济理论对混合经济的研究和西方国家发展混合经济的经验中得到启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演化及改革开放后我党认识的深化和探索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从宏观角度讲,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所有制结构中,包括公有和非公有等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从微观角度讲,是指一个企业的资本属于不同性质的投资主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了“混合所有制单一公有制混合所有制”的演化过程。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了不断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为进一步推进这项改革奠定一定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经历一个演变的过程。安徽大学的李亚平、雷勇以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为主要指标,对我国不同所有制经济的比重进行了统计学研究。1949到1958年,我国所有制结构为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结构。“一五”开始的1953年,公有经济占46.91%,私有经济占53.09%。其中,国有经济占43.04%,集体经济占3.87%。1959年到1979年,我国所有制结构为单一公有制。“三五”计划开始的1966年,国有经济占90.18%,集体经济占9.82%。1980年以后,我国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公有制逐渐发展为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十一五”开始的2006年,公有经济占34.14%,私有经济占65.86%。其中,国有经济占31.24%,集体经济占2.90%。②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结构向混合所有制发展是一个客观事实。所有制结构转向混合所有制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条件的,反过来又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宏观层面通过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优化所有制结构的同时,也在企业微观层面探索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提高企业的活力。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越来越多,将会形成新财产所有结构”。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份”。“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1999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宜于实行股份制的,要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相互参股等形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除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2014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拓展非国有经济发展空间的有效途径。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新一轮国企改革提供新的着力点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允许更多的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到现阶段,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国有企业是指由政府投资或参与管理的企业。政府的目标决定和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行为,而国有企业的目标兼有营利性和公益性。因此,国有企业既要实现国家调节经济的目标,也要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国有企业大都具有双重目标的特点,这就使国有企业具有一些共性的缺陷。国有企业公益性目标使企业在资源配置中偏离最优状态。国有企业的最终所有者是全体人民,通过政府等层层环节监督企业,这就使国有企业的风险增大。国有企业的管理者是由政府直接任命的,经理人个人激励往往不足,并且容易导致腐败问题。国有企业的这些特点和缺陷不是我国独有的,各国的国有企业都存在这些特点和缺陷。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都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西方国家国企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国企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三个阶段的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阶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阶段,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阶段。30多年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主体,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出现,控制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国有企业发展中深层次问题仍然没有解决,国有企业改革正在进入深水区。宏观层面,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分布过宽,而在公益性行业、民生保障领域、战略性、支柱性行业和领域的分布又不足。微观层面,国有企业的资本化不足,国有资本的流动性不足,资本不能根据政策目标流畅地在企业、行业和领域间流动。尽管国有企业大多实现了公司制改造,但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仍然不完善,内部人控制问题依旧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损害小股东利益的问题非常突出。一些竞争领域国企“一股独大”导致企业活力不足,一些行政性垄断国企改革滞后,损害市场效率和消费者利益。混合所有制改革是解决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的途径,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

加快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空间,激发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实现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在企业资本中的融合,为国有经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为非公有经济平等进入更为广阔领域,提供必要的条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必须深入研究认证,实行顶层设计和周密规划。

国有企业的优势是在企业发展目标上对宏观效益关注重于短期效益,对远期效益的关注重于近期效益,能够对经济长期发展和重大产业结构调整发挥领导和支柱作用。国有企业的劣势是企业受政府干涉过多,企业自相对较少,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运行成本相对较高。应当扬长避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对于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国有资本要积极地进入。对于决定国家经济发展方向的重要行业和支柱产业,国有资本要适度进入,国有经济要保持适度规模。对于规模效益不显著,竞争程度较高、不涉及重大产业发展方向的一般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需要逐步退出,转移到需要进入的行业。国有经济在产业之间、企业之间的进退,非国有经济在产业之间和企业之间的转移,必然导致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将来,除少数特殊企业外,大多数存在国有资本的企业都是混合所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是优化国有企业布局和混合所有制发展的重要条件。国有企业改革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投资运营要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

我国正在展开新一轮国企改革,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国有企业具有政府干涉过多,企业自相对较少,预算约束软化,运行成本相对较高的缺陷。通过股份化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造,引入外部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克服国有企业的缺点,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和公司制改革,提高国有资本流动性。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确保不同所有制投资主体按照投资比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以政府购买服务或成本补偿形式建立竞争性企业承担公益性职能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力量对企业自主经营的直接干预。加强以董事会建设为核心的内部治理建设,规范董事会运行,使董事会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层选聘激励的权责主体。实行累积投票制度,公平保护小股东权益。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利用兼并、收购、重组、破产等机制实现企业优胜劣汰和对经理人员的约束,加强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和中介机构培育,不断完善全方位的外部治理机制。混合所有制改革应实现市场化。混合所有制企业应实行市场机制,与市场接轨,用业绩说话,靠市场选择。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控股问题上,国有经济“宜控则控、宜参则参”。对于需要控股的企业,根据控股企业的不同特点,可以实行绝对控股、相对控股、“金股制度”③。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重要改革决策。这一改革符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原理,也为西方现代经济理论所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推进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这一改革将使国有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合格主体,既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功能,也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者为中共德州市委党校(德州市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副教授)

【注释】

①[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4版),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37~38页。

② 李亚平,雷勇:“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的演变及效率研究”,《经济纵横》,2012年第3期,第54~55页。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6

早上给孩子喝的“好一多牛奶”,中午请外地朋友品尝本土小吃“花溪牛肉粉”,下班后到“星力百货”采购,随手买几瓶“老干妈辣椒”,回到家――你所住的商品房也许就来自“贵州龙”旗下的房地产公司……引号之处,皆是贵阳人耳熟能详的几家非公有制企业。

富民兴黔的重要增长极

贵州的非公有制经济虽说总体上落后于全国,但也是发展喜人,成就辉煌。据统计,1979年至2007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左右上升到31.4%,非公有制工业企业总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不足4%上升到44%,非公有制商业占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7%左右上升到57.2%。

非公有制经济为贵州创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环境。2007年底,国有中小工业企业改制面达到82.4%,促进了对外招商引资。一批省外、境外非公有制优强企业落户贵州,不仅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产业化发展,有力地推进了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贵州做大做强地方经济的重要力量。贵阳市2007年非公经济对全市GDP年增长贡献率达到44.15%。遵义市非公有制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79年的不到0.5%上升到2007年的38.1%。2007年黔东南自治州非公有制经济工业实现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64.09%。2007年的23个经济建设强县(市、区)毫无例外地都是非公有制经济活跃的地区。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支撑贵州财政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2008年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纳税约占全省税收的半壁江山。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贵州促就业、保民生的主渠道。2007年,全省工业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提供的就业岗位71.89万个,占全部工业行业的63.7%: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单位中非公有制经济成分提供的就业岗位74.14万个,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餐饮行业的81.8%。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贵州新技术、新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据统计,1985年至2005年,我省非公有制企业申请职务发明占全省的43.02%,授权职务发明占全省的40%。贵州省高新技术企业中的95%以上为非公有制企业。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贵州经济社会扩大开放的生力军。如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已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贵州味美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成为新加坡、德国一些国外“大牌”食品企业的主要供货商。

非公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到2007年底,非公经济人士在我省实施光彩事业项目累计达812个,投资总额227亿多元,到位资金141亿元。

作为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一股支流,贵州非公有制经济在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已成为创造社会财富、增加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推动创新、催生产业、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2004年,我省在省经贸委中小企业处和六个工业行业管理办公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职能管理部门――贵州省中小企业局(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这就理顺了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管理体制。

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按照《中小企业促进法》赋予的职责,制定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在全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通过政策、资金扶持,重点支持了一批优强的“小巨人”非公有制企业,同时积极建立针对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协调企业融资难问题,开通中国中小企业贵州信息网,实施“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和“贵州省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等免费培训,加强对信用担保、典当的行业管理和指导,构建由各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小企业创业基地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中介机构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中小企业、非公经济统计监测体系,开展经济理论研究等,为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提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全省上下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形成合力。2007年,省政府在2001年成立“全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的基础上,成立了“全省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联席会议”,成员单位35个,办公室设在省中小企业局(省非公有制经济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对全省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除此之外,省委组织部、统战部、省人大财经委、省政协经济委、银监局、证监局及各金融机构等在私营企业人才需求、非公经济人士培养、政策法规支持、社会舆论宣传、上市融资服务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

全省9个市(州、地)和部分县(区、市)已建立了以监察部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牵头的非公有制经济投诉机构,非公有制经济投诉网络和机制不断完善,初步形成全省上下维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和良好氛围。

公共政策的重要着力点

2009年5月8日,毕节市嘉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开业,这是毕节地区正式挂牌营运的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也是全省首批17家小额贷款公司之一。目的在于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

开展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是中央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贵州加大政策落地力度、为非公经济解决急难问题的一项具体举措。近年来,贵州对非公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市场准入方面。贵州放宽了非公有制经济在高新技术、成品油、国防科技工业、外贸、公用事业、医疗机构、林业、金融业等行业和领域的市场准入。截至2007年底,全省加油站中非公有制经济数量为653户,比重为38%。

税收减免方面。贵州省先后出台了《贵州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再次提高增值税起征点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落实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文件。对非公有制经济在创业、提供就业与再就业岗位、技术创新、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方面实行税收优惠政策,非公有制经济在上述方面的税收政策优于公有制企业。

财政扶持方面。国家、省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大。各项财政专项资金基本能对各种所有制一视同仁。

技术创新方面。2007年,我省出台《贵州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条例》,进一步放宽了非公有制企业进入高新技术行业的准入条件。省国防工办出台了《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放宽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军工产品生产的

准入条件。省科技厅和省经贸委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技术创新优惠政策的意见》,对可申请减税的技术开发项目内容进行了规定。

劳动就业方面。2006年,提出对下岗职工、复员转业退伍军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给予税费减免,对吸纳再就业人员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和贷款支持。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对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技术人员培训制定了具体措施。从2003以来,国家实施“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从2005年起贵州省实施“中小企业星光培训工程”,这两大培训工程由财政资金进行补助,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免费培训。仅2008年两大免费培训工程共举办各类免费培训班41期,培训人员6837人次。

通过对非公经济的各种积极有效的政策扶持,我省正努力一步步向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迈进。

改革开放的重要试验场

在近期省有关部门组织的两次非公经济座谈会上,针对贵州非公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搜集到大量的问题。归纳起来有:思想保守、融资困难、管理混乱、负担较重、用地困难、环境不好、实力不足等等。

最根本的一点,结合我省非公经济在全国靠后的座次来思考,这表现了贵州非公经济对制度性公共产品的深切渴求。现在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许多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在具体的制度安排、法律制度和运行细则方面,同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原则有很大差距。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改革缓慢,对制度性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求不相适应。

具体反映为投融资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市场环境、内部管理等方面的不足。

投融资环境。与国有企业相比,私营企业由于规模大多比较小,抵押担保难、内部管理不规范和经营信息披露不够等原因,与银行之间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银行为规避信贷资金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对非公有制企业发放贷款时更加谨慎,对企业的审核更为严格,银行反映对私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多有碍难,显现支持力度不够,也反映在非公有制经济一直存在的“贷款难、担保难”困难。

人力资源环境。非公有制经济整体上由于自身经济条件、职工保障等方面劣于国有企业,再加上许多非公有制企业建在县城,远离大城市和教育、科研中心,因此人力资源环境要劣于国有企业。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相对于国有单位而言缺乏对人才的吸引力。

市场环境。由于非公有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水平普遍落后,对产品质量不够重视,中低档产品较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少,名牌产品少,因此很难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7

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这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政策保障并指明了方向。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规模持续扩大。目前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0%以上,注册资本占全国总额的四成,为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政策体制等原因,目前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渠道并不顺畅,依然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因此,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如何顺利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各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重大课题。

一、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一)调整所有制结构,打破国企垄断

结构主义经济学认为,合理的结构是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发动因素;扭曲的结构是阻碍力,是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比重不断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所有制结构日趋合理,有效助推了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但近年来,国有企业利用行政资源优势抢占了许多新生市场的高地,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极大地挤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空间,使得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冲突日趋升级。为改变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国务院先后提出了“非公36条”和“新非公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但收效甚微。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

(二)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打破政府行政垄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应由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然而,由于政府行政性垄断的存在,非公有制经济没有获得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市场资源配置作用难以真正发挥出来。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就是对目前错误做法的纠正,目的是通过赋予非公有制经济更广泛的发展机会和空间,逐步获得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地位,逐渐凸显权利配置资源的作用,让市场而不是政府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而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在客观上就要求打破所有制藩篱,让不同所有制经济成分的企业依据市场规律融合发展,而不是彼此排斥[1]。

二、当前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障碍

(一)思想认识障碍

目前,在理论界、企业界及政府部门对于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还存在不同看法和担忧,没有形成改革凝聚力。

一是担心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些人认为,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是此消彼伏的关系,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长会导致公有制经济的比例逐渐减少。因此,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可能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学者昆仑岩就认为,要正确处理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欧洲国家在私有化、自由化浪潮中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即便这样,它们目前仍保有相当高的国有化程度,国企投资占全国投资总额的比重一般都在20%以上。而我国2008年末在全国企业资产中国资仅占23%。中国作为处于后起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所占比重总体上不能再降低,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名存实亡[2]。

二是担心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推出“抓大放小”的战略,国有企业采取改组、兼并和出售等形式进行自我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监管缺失等因素,国有资产在改革中流失严重,成为一些人的私有财产。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后,各种忧虑就开始涌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庆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可能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表示了担忧。他认为,国企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到现在,大概三十几年一直在做,这中间几经反复,虽然主流是好的,但也留下了国有资产流失的“后遗症”[3]。

(二)权益保护障碍

一是非公企业话语权障碍。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如果国有企业的规模很大,持股比例较高,那非公有制企业就会缺乏足够的决策权和话语权,难以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民间资本的需求很明确,一是话语权,不仅要允许民营资本参股,也要允许他们控股或者并购,这样才是比较彻底的改革。调查数据显示,73%的民营企业家担心如不能控制股权则失去话语权[4]。因此可见,话语权和决策权是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根本性因素。

二是国有企业职工权益障碍。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如果非公有制企业实现控股,国有企业的职工身份将被置换,各种福利难以得到保障。此外,企业员工持股是维护职工经济利益,激发企业活力和员工积极性的主要举措,但社会上争议一直不断。因此,解决职工的身份转换及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是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关键环节。

三、新形势下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顺利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观念

1.深刻理解两个“毫不动摇”。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所做出的现实选择。一方面,我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这对于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公平正义、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将全盘私有化作为改革发展的选项。另一方面,我们所建设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从客观上要求有多种所有制与之相适应。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任何设计都不能主观地超越这一阶段[5]。

2.深刻理解互补合作的必要性。目前,随着各项红利逐渐消逝,国有企业虽然规模不断扩大,资本回报率却在迅速下降。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非金融国有企业总资产已达91.1万亿元,但净利润总额仅2.4万亿,同比增长5.9%,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113家央企2013年利润总额为1.3万亿,同比仅增长3.8%,两者均显著低于同期GDP增速[6]。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促进国有企业和非公企业互补合作、协调发展。一是可以促使非公企业和国有企业在平等竞争中相互促进,特别是对国有企业形成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压力,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进程。二是有利于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财产权和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企业内部的制衡机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

(二)破除体制藩篱

1.打破行政性垄断。“非公36条”和“新非公36条”的实践效果甚微,主要原因是政府行政垄断依旧严重,审批权限下放有限。新形势下,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打破各种形式的垄断,特别是行政性垄断。政府相关部门要解放思想,高度认识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在市场规则制定和执行上,要做到平等、公正,杜绝在公共资源配置上各种形式的暗箱操作,真正实现市场主体间不分公私的平等交易、平等参与、平等进入、平等竞争、平等发展。

2.打破国有企业“一言堂”的局面。要激发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积极性,需要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保护股东利益,尤其是小股东利益。首先,要建立现代企业治理制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董事会,从法律上或者章程中要规定董事对中小股东的义务,让非公有制企业在董事会里拥有真正的决策权,达到利益共享、民主决策的混合所有制。其次,要加快推动垄断领域改革,破除各种隐性障碍,制定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实施细则和办法,允许非公有制企业在一些关键领域相对或绝对控股。最后,要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配套的独立司法体系,保证出资人作为股东所拥有的一切合法权益。在法律层面需要增加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一般性规则,明确大股东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规范大股东行为,保证各个投资主体能够处于平等的地位,能够相互监督、制约,防止任何一方滥用自己的权利和权力。

(三)完善配套政策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8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 矛盾问题 对策

一、制约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

在“十一五”期间,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 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相比,其增长速度是下降的。从这种情况可以看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当前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1. 行政性垄断和政策制约现象的存在,仍妨碍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明确了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各项政策措施,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政策是好的,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上令难下行”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和企业主管部门展开资源配置权的争夺,不仅妨碍了非公有制企业的正常进入和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加剧了政策间的相互制约。

2. 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依然严峻。我国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第一,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虽然短期资金融通难度降低,但长期权益性资本严重缺乏;第二,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大多数的金融机构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以非公有制中小企业为金融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滞后,服务范围、服务品种和服务质量难以满足企业需要;第三,一些执法和审计部门在观念上依然存在着所有制差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贷款难易程度和贷款出现坏账的法律追究方面。在实际工作中的确存在着对国企贷款出现坏账时不予追究、对私企贷款出现坏账时就要追究法律责任的不公现象。在我国,98%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可用于抵押的不动产少、企业资信度低等问题制约,其贷款要求难以得到商业银行的认可。如何采取各种措施更好地解决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仅是“十一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难题,而且还将会继续影响和制约“十二五”时期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3. 企业过多重视横向兼并与重组,注重做大而忽视做强,这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时期以来的经济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即非公有制企业先追求做大、后重视做强的倾向。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多数得企业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借横向兼并与重组做大、做强的战略。调查结果表明,横向兼并与重组虽然有助于企业规避市场竞争风险,有助于企业规模的平面扩张、企业资本规模的简单广化,然而却无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实质性提升和企业资本的根本性深化。

二、现阶段推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对策

1.转变观念,完善政府职能,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打破行政垄断,消除政策之间相互制约。要努力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已颁布实施的有关鼓励、支持、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政策,通过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证实现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公平竞争环境。构建和完善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秩序。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要完善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使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进一步排除企业进入壁垒,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切实保证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形成多种所有制公平参与、平等竞争的良性竞争格局。

2.针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围绕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要求的融资机制这一中心,通过采取多种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金融机构重组改造和推进民间金融合法化进程,促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有效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资信评估标准和评估机制,引导中小企业健全优化财务制度,提升这类企业的融资能力。

3. 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各类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鼓励机制体制创新,增强其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要引导家族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形成民主决策机制和现代企业治理结构。鼓励家族企业实行产权结构改造,重点是对引导家族企业积极建立有效吸纳社会资本参与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的创新。使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企业的生产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并且促进就业。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建立科学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人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非公中小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进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能力。走出家族企业的发展“瓶颈”,发展成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

4. 采取措施大力转变企业发展模式,鼓励非公有制企业依靠纵向兼并和重组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以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企业应该变更先做大后做强的观念,应该先做强再做大,企业纵向兼并和重组则可以实现首先做强然后再做大。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大力鼓励企业开展纵向兼并和重组,特别是鼓励大型的非公有制企业着力开展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双向和价值链高端的兼并和重组。通过此种类型的兼并和重组推动企业产出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企业产业之间关联度较高、产业链较长、市场竞争力较强的企业发展与扩张路径。当然,在企业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探究企业规模扩张的适度边界,以避免企业借兼并与重组的机会谋求经济垄断形成新的超经济力量,妨碍市场的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造成新的经济和社会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年5月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9

[关键词]新时代环境;经济管理;改革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也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党的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我国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就要做到质量最好,优先效益,推动质量创新发展,促进企业经济驱动发展转向创新发展。创新是生产最强动力,改革创新不仅包括管理创新、技术上的创新,还包括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和制度创新等。我国企业要紧随时展的步伐,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改革创新,不断学习和形成新的企业管理思想与管理制度。

1新时代环境下企业管理的特征

1.1企业综合性管理制度。公司的经济管理制度是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模式,对企业的价值进行管理的方式是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用特定的经济管理办法从事企业的相关活动。通过经济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1.2和企业各部门都有联系。公司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并不是单一进行的,其与企业各部门之间都有联系。对于企业生产经营而言,企业的经济管理与企业内部发生的所有的资金支出与资金收入都有关系。换句话说,企业的经济管理和企业内所发生的任何资金往来都存在关系,但是各部门都不能离开资金的支持,这就形成了经济管理和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因此,在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同时清楚了解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财务状况,进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高效运转。1.3通过财务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时,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账单信息了解企业现在实际的财务情况,科学合理的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以及良好的产品质量,都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公司的财务部门应当把公司的财务账单信息进行详细的归纳整理,按时给公司领导汇报,让公司管理人员及时掌握生产经营策略的正确信息,更加有利于公司的发展。

2新时代环境下企业经济管理改革创新存在的问题

2.1落后的管理思想限制了公司创新发展。思想的高度决定企业发展高度,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现今企业发展需求。因此,企业要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必须要摒弃那些落后的管理思想,放弃陈旧的理念。只有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发展,提高管理理念,才能给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与经济效益。2.2公司内部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企业在进行经济管理创新发展时,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是企业改革创新的实施保障。现阶段,许多企业在内部管理制度上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快速发展,也阻碍了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的进程。在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的同时,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考核机制,从而让企业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健康稳定快速发展。2.3公司经营管理体制不完善。对于传统的公司而言,企业的经营管理体制还是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公司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许多的漏洞,从而无法发挥企业经济管理的积极作用;第二,公司的内部经济管理制度和经营业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第三,在公司经济管理体制全面实行中,如果无法保障公司员工的合法权益,将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间接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生产经营。2.4公司经济管理制度现代管理能力不高。企业现代化经营管理已经是大势所趋,但对于一些特别的行业而言,还是沿用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这直接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率,同时更是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发展需要。例如金融行业,如果公司没有进行信息化建设或者企业信息化建设能力不够,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和企业业务发展效率。许多金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进行金融企业经济管理和企业发展规划时,对企业信息化不够重视。落后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金融企业的发展,限制了其服务的质量和范围。可见,企业有必要对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进行改革创新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同时,不断跟着时代的发展而进行改革创新,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2.5相对落后的人力管理制度。相对落后的人资管理制度,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利益,很难形成企业凝聚力。同时,也会导致员工缺乏对于企业的认可,容易造成员工的流失,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内部管理人员的流失,尤其是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人才的流失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竞争都是非常大的损失。2.6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职责。对于公司经营而言,许多的企业都存在经济管理部门,但受到传统公司经济管理制度的因素影响,导致公司的许多部门之间的沟通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没有明确企业内部管理职责,各部门之间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造成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能只看重生产管理,而忽略企业经济管理。

3新时代环境下公司经济管理改革创新的办法

3.1随着时展改革创新企业管理思想。企业要想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获得一席之地,则必须要不断改革创新企业管理制度和管理思想。第一,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必须要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水平,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培养长远的企业发展眼光和思想;第二,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模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企业可以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经营理念,改革创新企业发展制度和企业发展理念,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3.2加强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提升公司管理能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创新发展是保证企业经济管理的根本。在新时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加强改革管理制度创新,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和经营模式,提升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尤其是金融行业和通讯企业,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制度创新发展,不断完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确保企业内部高效运转。同时,加强企业员工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3.3加强企业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人力。组织改革创新对于企业经济管理和企业发展而言,其根本是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和人才培养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保证。第一,企业要不断加强对优秀人员的吸收,同时,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培养;第二,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人员素质培训,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培训机制;第三,要不断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意识,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3.4不断提升公司现代化经济管理能力。在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公司内部的经济管理制度一定要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资源分配。第一,建立科学完善的现代化管理系统,不断优化和完善企业内部的网络和系统环境,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调整,确保企业高效运行。例如,企业一旦建立了现代化的企业内部经济管理系统,企业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系统对企业的资金状况有更加准确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风控管理系统,对企业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企业资金安全情况是投资项目的实时情况,更加方便企业对于内部资源进行分配。第二,对于金融行业而言,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现代化系统建设,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实际作用,提供更好的企业管理效率。3.5进行信息化技术建设,延长企业管理周期。对于企业而言,建立信息化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要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内部信息管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系统,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企业要加强内部信息化培训,培养企业员工信息化意识和企业创新思想。3.6不断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内部协调发展。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控制,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是做好企业经济管理的有效保障。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实施有效监督,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企业内部走过场和杜绝内部腐败情况发生。同时,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视,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资源的科学分配,不断提高和完善企业内部管理。

公有制经济企业篇10

同志们、朋友们:

正当我省中小企业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和《关于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之际,省档案局联合召开的这次全省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议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听了有关地市局和企业介绍了各自档案管理中的好经验好作法启发很大。一会儿,建明局长还将在他的工作报告中,对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情况做全面总结,并将就今后的工作作具体的部署和安排。我们相信,随着这些工作思路与措施的逐步落实,对于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保证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我想就目前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向与会同志作一简要介绍,并就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档案管理工作谈一点看法,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去年12月,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把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全省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在全省业已形成了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重视、支持和保护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环境。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中小企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西部强省为目标,在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促进社会就业与增收、发展县域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提升经济总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省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户数持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提高。2007年,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总户数达107.6万个,其中法人单位11.6万个,个体经营户96万个;实现增加值2050亿元,占全省GDP的38.5%,其中工业增加值755.6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0.6%。规模以上企业增幅高于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平均增幅7个百分点。

二、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全省国有中小企业已改制5122户,乡村集体企业改制20722户,分别占应改制企业总数的90.8%、96%。企业从业人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和专业技术人员比重明显上升,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企业家;企业管理能力显著提高,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和监督约束机制;企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95%以上工业企业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生产,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共创立了100多项国家标准, 2个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6个国家名牌、205个省名牌产品,43户企业被确定为全国“创名牌重点企业”。

三、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解决社会就业,带动群众增收方面成效显著。到2007年,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累计安置城乡劳动力600万人,占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的60%以上;其中县域中小企业从业人员44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0%。全年支付劳动者报酬445亿元,其中县域中小企业为全省农民人均提供工资性收入98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

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业领域广阔,促进了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大多集中在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其中科技型企业1.2万家。粮油、果业、畜牧业、蔬菜和生物医药、软件开发、电子元器件、能源化工等行业已形成100多家营业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其中一些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企业的技术水平跃居全国前列。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陕南绿色产业、关中高新科技,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了全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五、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成为县区税收的重要来源,在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上交税金205亿元,占全省税收总额的36%。有68个县(区)的中小企业实交税金占县级财政收入超过30%以上。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县域工业化,增加了县域的财税来源,增强了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和后劲。同时,随着中小企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促进了小城镇的建设和繁荣,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全省各地建成各类工业园区138个,聚集中小企业12万个,从业人员100万人。

今年1-6月,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继续保持加快发展的好势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超过全省GDP增速,其中,榆林、咸阳、安康和宝鸡4市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7.2%、28.3%、29%和22.2%。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省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城乡就业的重要载体和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做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档案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要切实重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档案管理工作。这几年来,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档案管理工作,近年来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总体上看,我们认为,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较多,甚至相当一些部门和企业在档案管理上还存在“六无”现象(即无意识、无制度、无人员、无库房、无设备、无经费)。与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不相适应。之所以存在这些问题,固然有许多原因,但与少数中小企业部门的领导和干部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认识有直接的关系。在当前形势下,加强和改善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档案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积极意义。一是做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档案管理工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档案管理工作也必然是国家档案中的重要部分,否则,国家的档案管理是不全面、不完整的,也无法准确、完整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成效。二是做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档案管理工作,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档案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它是企业改革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企业对档案工作的需求也日益增长。档案的凭证和法律作用是其它不可取代的。三是做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档案管理工作,是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没有企业档案,企业的基础就不牢靠,企业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建立档案工作,对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维护自身利益、规避市场风险、保持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尤其是领导同志要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明确重点,努力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二)突出重点,科学建档。档案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科学。要严格按照《国家档案法》和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际,区别情况,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科学建档。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贡献率的中小企业,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把工作重点放在帮助和扶持重点企业上。用他们的典型经验引导广大中小企业,提高档案意识,重视档案工作。做到遵法建档,依法管档。

(三)总结经验,有效发挥档案在企业生产和经营中的作用。要采用座谈会、编制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管好、用好档案产生经济效益的事例。使更多的企业经营者感受到了档案的重要,理解运用档案可以在谋划企业发展战略,构建营销网络,提高研发档次,提高企业产品竞争力,解决经济纠纷,应诉反倾销案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最后希望与会的各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要认真抓好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工作。首先要提高认识,明确当前形势下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做好汇报,争取党政与有关方面的支持;再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认真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措施。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转变观念,增强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