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建设十篇

时间:2023-06-01 10:42:44

金融市场建设

金融市场建设篇1

一、网络课程建设的外部环境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课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逐步成熟。一是,基于网络学习的特点,目前多数学校已经建立了网络教学系统平台并不断地进行开发升级与维护,满足了网络课程在互联网上运行的基本条件,使建设具备安全、稳定、浏览速度快、内容丰富的网络课程成为可能。二是,从近20年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将学习者视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学习者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作为网络教学的受益者,在计算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参与网络学习的必要条件和能力。三是,与金融市场课程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各种模拟网上金融交易为课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虚拟实践环境,众多财经网站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音频、视频以及网络等与课程相关的多层次教学表现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说,技术、互联网和行业发展的密切结合,网络银行、网上证券交易与外汇买卖等普及行为,已经为金融市场课程运用新型教学模式,满足多种不同形式的知识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采用“一站式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进行金融市场网络课程的开发建设,构建一个生动、形象的立体化教学环境,则是利用良好外部环境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二、网络课程设计思路与框架

(一)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与特点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及教学实现三个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网络课程的最大特点体现在学习情境中,即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构建自主、协作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过程的愉悦,提高学习效率。针对金融市场课程特点,其网络课程采用“一站式学习平台”的设计思路,构建以文本教材为基础,视频教材、网络资源、案例与自我测试、模拟操作实践等互为补充、互相依存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资源,让学生在掌握多媒体软件基本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操作、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基于“一站式学习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性没有基础理论的掌握和一定知识为依托,能力培养就失去了意义。在金融市场网络课程建设中,通过不断完善和增加课程原有的课堂基础教学内容,如课件、教案、习题等,为未来知识与能力的互相转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实践性为使课程的知识体系最大化地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与分析能力,网络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帮助教师改变观念,通过超链接方式实现教学信息的灵活获取及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组织,力争教学内容丰富饱满、生动有趣。教师可以不再拘泥于理论,而是通过相关金融业务专题网页的链接向学生展示金融市场的一些业务过程及业内信息,从而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实用性与传统的多媒体教学相比,网络课程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学习异步性优势。为满足学生对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效果的检验,网络课程设计中弱化了终极性考试环节,注重学习过程的体现,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考核模块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以一种强有力的驱动作用促进学生的平时学习。

(二)网络课程的框架结构金融市场网络课程的基本框架设计为6大模块(如图1所示)。这些模块构筑了集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便捷性为一体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课程导学模块存放课程说明、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方案、使用媒体介绍、网站链接、教学团队等信息,是对课程整体情况的大致介绍。教学资源模块存放学习目标、章节讲义、电子教案、各章课外练习、教学案例、教学辅导、IP课件等资料,帮助学生在线自主学习。知识拓展模块存放相关金融小知识、每月财经要闻、财经热词、精彩视频、财经法规等文字与视频资料,供学生浏览,通过合理配置学科资源,突破传统学科课程知识与思维的封闭性。在线测试模块存放与课程教学内容相配套的练习及参考答案,主要提供4次模拟测试和在线形成性考试平台,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后的自我检测及最终学习结果的认定。模拟实验室模块提供学生在线股票模拟操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互动模块主要包括主题讨论与信息交流平台,以网络交流的形式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提供交流的平台,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交流,拓展课程的教学空间。总之,金融市场网络课程遵循内容安排合理、使用简单方便原则进行设计。一是根据学习规律,采用菜单系统整体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设计,以严谨的逻辑性架构内容、界面风格及导航,同时融合录播课件、网络视频、FLASH等多种教学表现形式,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二是根据认知规律,以学习章节分类,允许学生掌控、了解其学习进度,并通过交互式练习、实时动感的人机互动体验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网络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多种手段突出教学重点在网络课程设计中,通过章节概述、章节辅导以及教学PPT等栏目突出每章的重点内容,同时采用授课录像、教学案例、精彩视频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重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介绍国债这一重要金融工具时,除了进行一般的文本描述与介绍外,通过视频“华尔街”中的“旋转门计划”向学生介绍美国政府如何运用国债这项工具获得资金,即虽然经过独立战争后美国政府从成立的那一天就破产了,但美国政府却通过发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留住了国家信用。视频解说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对课程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深受学生的好评。

(二)以直观手段解决教学难点金融市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以往的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较欠缺,学生对其中一些微观、抽象的概念往往难以理解,通过金融模拟实验室图片、图表的实时演示,使得授课内容与实际信息很快融合,教学难点的学习也就化难为易。如,针对股票交易这一教学难点,在讲解时要求每个学生进入金融模拟实验室进行实时操作,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学号进行开户、交易直至交割完成,教师则对其中一些重要的技术图表进行解说,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学生希望了解更多的知识以达到更好的操作结果。由此,通过增强教学直观性解决了应用型的教学难点。

(三)以多种形式方便自学金融市场网络课程设置了课程说明、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媒体介绍、学习目标、章节讲义、电子教案、授课录像等栏目帮助学生自学;设计教学互动栏目方便学生向教师提问或与同学交流讨论;设计章节练习与在线测试,便于学生检验自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评价其学习效果。总之,通过这个生动、形象的立体化教学环境,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金融市场建设篇2

1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

现状之一: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与需求不相平衡。从需求方面来看,据“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农户中,74%有积蓄;66.9%的农户有过借贷,其中51.3%来自非正规金融渠道,44.2%来自信用社,4.5%来自商业银行。对农村地区企业金融需求调查显示,92.7%的企业申请过贷款,52.5%的企业认为贷款不方便。无论从储蓄还是借贷角度看,农民显著而迫切的金融需求都未得到完全的满足。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民间金融组织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曾以存贷款、债券、信托等手段支撑起农村金融市场,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近年来,商业化改革影响到国有银行向农业和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积极性,国有银行四年间撤并1万个基层机构,农户和乡镇企业的融资成本持续走高。货币管理当局对非正规金融管制比较严厉,在强调金融体制改革的同时,更重视对金融风险的控制。使得民间金融发展并不十分迅速,无法进一步扩展规模和经营网络,只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民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上提供的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农村融资需求。现状之二:特有信贷风险问题制约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正规金融机构又很难了解与应对农村生产活动中面临的各类自然风险、社会风险和市场风险,相对于较小的贷款本金而言,它们的信贷成本太高,高到难以用利率提高后的风险溢价去弥补(因为受到监管机构规定的利率上限的限制)。二是信息不对称问题。由于贷款规模较小,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村客户特点及活动的私人信息极度缺乏,信息采集的时间和成本较大,放贷意愿较弱。三是质押物的问题。银行不愿接受农村客户提供的抵押品(没有房产证的房屋、小企业厂房设施、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而且双方在估价上也存在差距,这些质押物品在正规金融企业看来价值不大,而一旦要处理这些质押物,缺乏合适的拍卖市场。现状之三:农村中的“二元金融”结构并存。金融二元性是指规范的金融部门和不规范的金融部门并存,主要表现在国有金融与民间金融处于不同的信用体系中,国有金融机构对民间经济存在制度上的“约束”,民间经济从国家控制的金融体系中获得金融支持难度较大。考虑到农村经济主体抵押品不足、收入不稳定、农村投资与消费难以区分以及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等因素,国有银行出于抗风险的目的,会降低对农村经济的贷款。正规金融部门的贷款手续繁琐,申请审批成本过高,加重了融资成本。这些因素导致农村正规金融市场门槛很高,普通企业和农户难以逾越,从而造成了农村金融市场在相当程度上与正规金融市场隔离。现状之四:民间落后的原始态服务。没有相对规模、产业链健全的盈利主产业支撑。贷款需求与金融服务需求处于原始状态,农村贷款需求都是生存需求,经济发展的生产性大额需求较少,贷款保证多以原始的个人“道德信誉、公众口碑”为抵押品。

2农村金融服务滞后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因分析

第一,农村金融市场相关法制不健全。农村金融稳定性不强,适应性较差,经营管理难度大,必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来规范。而我国现有的相关立法难以指导农村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较低,市场化程度不高,社会分工不发达,单纯依靠市场调节势必引发资金外流。增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既要借市场之力,也要用法律之手。要用强制性的法律手段积累启动农村经济的增量资金,促其实现自我循环和螺旋式发展。第二,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合力不足。农村经济的特点要求必须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的合力,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结合。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推广应用、农村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开发等贷款周期长、风险大、启动阶段效益低的领域,政策性金融应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并逐步推进到县域经济、农村中小企业等领域。对市场化程度高、效益好的领域,则由商业性金融发挥主导作用。但在农村经济中,政策性金融在进行示范引导后,商业性资金跟进较慢或因风险、收益原因未跟进,造成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合力不足。第三,农村金融资金分配不合理。现在乡镇的金融机构中,邮政储蓄只吸收农村资金而不发放贷款,吸收的资金统统上划到地市级以上机构;而农村信用社也在强调资金的集中使用,往往也把吸收的农村资金上存到县级以上机构;农业银行由于是商业银行,也正在向股份制迈进,为了改善财务状况,不得不全行统筹、统一调度资金,支持能够带来较大收益的发达地区大项目;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商业银行,业务范围仅仅限制在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等流通领域贷款,对农业生产基本上没有安排支持资金。第四,农业贷款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由于贷款结构不合理,我国农业贷款效率不高,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农业贷款占农业产值的比重高于农业产值。农业的低效率也是影响农业贷款增加的主要原因。正规金融的缺位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使得民间借贷能够挤入农村金融市场。本来应当是正规金融高度发达以抑制非正规金融,而实际情况则是许多地方民间借贷比重高于正规渠道借贷,出现了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功能错位。第五,金融创新服务项目发展滞后。大多数农村金融部门仍采用传统金融服务手段,金融业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缺少信贷服务品种创新,已不能完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保险业务为例,在农村市场上仍处于发展的初创阶段。农村金融组织单一化、业务商业化和垄断化,金融服务不到位。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条件的改善需要大量信贷支撑,但随着国有金融机构日益商业化,使它们大规模收缩战线,压缩基层经营机构。同时,贷款权限也从基层上收,结果是大量储蓄资金外流。第六,“城乡二元结构”决定“二元金融”结构。我国现在正处于城乡的二元结构比较明显的时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经济剩余仍然在向城市倾斜。我国的金融市场上农村、城市“一盘棋”造成了农村缺少相应的金融配套服务,农民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并且出现了农村资金“倒流”城市问题,造成现阶段金融资源配置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一元的金融体系初具雏型,只需完善、提高。而农村一元的金融体系,尚未纳入议事日程(指是否应该单独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因此,农村金融改革要建立最适合农村需要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建立新的“二元金融”结构,这里的“二元金融”结构是指完善、提高城市一元金融体制,大力发展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的另一元金融体制。

3建立适合新农村发展的新金融体制

社会经济结构的二元需要金融结构的二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农村金融“一盘棋”的发展策略是行不通的。在中国的农村,要建立为农民服务的银行体系,其宗旨是为新农村服务。而新农村建设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整体精心安排,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第一,加强法律的规范作用。我国现阶段法律体系尚不健全,没有专门支持农业发展的金融机构的法律,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农村金融的立法工作,以规范支持农业发展金融机构的行为,使它们在法律保障下健康有序地为农业发展服务。要按照强制性、公平性和自愿性的原则,制定相关金融法规,公平界定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的业务范围和服务职责;把支持农户生产经营、支持当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助学和消费等作为金融机构应尽的法定义务;规定设在农村的所有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必须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支持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在目前缺乏法律限制的情况下,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引导,探索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确保农村金融机构资金真正用于农村建设。第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多元化、功能和机构布局合理、既竞争互补又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农村金融改革的核心,也是满足“三农”发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一。构建完善的“三农”服务金融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在农村金融服务中的实现途径,具体思路应当是:一是深化农村合作金融改革步伐,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现实,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坚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通行的合作原则建立相互协作、互助互利的“合作性”资金融通机构,真正体现自愿性、互助共济性、民主管理性、非盈利性,恢复农村合作社合作金融的本来面目。二是改造现有邮政储蓄制度,堵截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针对农村资金“倒流”城市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对现有邮政储蓄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做到:

金融市场建设篇3

关键词:金融伦理;金融市场;金融文化

中图分类号:B82-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8)05-0125-04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金融市场融资规模的大小、金融资产种类的多少、金融产品价格的高低、金融市场赢利的多寡。这些方面当然是完善金融市场功能和加强金融市场建设的必要条件。但是,金融市场在关注经济利益的同时是否容许道德失范行为的存在?金融市场建设对金融伦理的作用是否关注?金融市场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是否取得了相应的社会效益?从我国金融市场实践的结果来看,仅仅注重经济效益的现状和忽视伦理作用的现实已经受到了经济全球化的严重挑战。以“安然事件”为代表的金融市场丑闻向我们透射一个信息:我国金融市场的诚信行为十分脆弱。金融市场全球化发展的事实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金融市场的伦理建设。

一、金融伦理原则: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伦理标尺

伦理是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所应当遵守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金融伦理则是以金融活动的行为为研究对象,以道德规范的范式为金融活动提供实践原则,使金融市场的行为符合一定规则的道德制度总和。金融伦理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伦理标尺。

巨大的金融市场风险可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利益,正是由于这个因素的存在,金融市场各方的投资者都有冒险的可能性,因此,人们的贪婪欲望在金融市场中很容易得到催生。如果我们不对此加以伦理的规范和道德的约束,人们的这种无限制贪婪欲望就有可能使他们的价值观发生扭曲,严重的甚至会使他们蔑视法律而把金融市场推向无序的状态。金融伦理在制约和规范人们的金融行为中,至少有三个作用:(1)金融伦理的社会责任原则能够规范个人在金融市场中的冒险行为。用社会责任去教育和规范人们的金融行为,可以保证人们的价值取向不发生扭曲;(2)金融伦理重视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反对社会不公,它能够使人们在金融市场竞争中的恶和投机行为得到遏制,促使人们注重社会责任的投资;(3)金融伦理倡导诚信为本的原则,反对金融欺诈,它能够使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注重社会效益的获取,避免经济短视行为。归结起来说,金融伦理在金融市场建设中能使人们遵循社会责任、遵守诚信原则和遵从金融公正。尤其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处于转型时期和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大机遇时期,如果失去了金融伦理的支撑。就会产生许多问题。.

我们这样说丝毫没有贬低法律的作用,法律和道德是使金融市场建设走向规范化的两驾马车。金融实践的结果告诉我们,我国是比较重视金融市场法律监管的,例如加大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法律权利,保证货币投资市场、证券投资市场和保险投资市场的有效运行。可是,不重视道德这驾马车的作用,对于金融市场建设来说是不够的。因为法律手段在调控金融市场中有三个缺陷:第一,法律有不完善的地方。金融市场内部活动和行为方式不是几部法律能穷尽的;第二,法律有滞后性。出现一个不法金融事件就想到制定相应的法律,而不法事件总是层出不穷的;第三,法律尚有不完美之处。金融市场毕竟与经济联系密切,在这个市场中单靠法律的力量培养人们的诚信道德和坚持公正投资,是不够的,人们的金融良心、自律行为、金融公正等都要依靠道德的力量。因此,重视法律而忽视伦理,金融市场的建设就会是小部分人钻了法律的空子而大部分人上当受骗。小部分人的不当投资利益是建立在大部分人受害遭殃的基础上的,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就是一句空话。道德是最高层次的法律,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金融市场的诚信原则和“三公”原则等既是金融伦理基本的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个要求和达到这个目标,法律和道德必须并驾齐驱。

二、金融伦理缺失: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伦理软肋

我国金融市场一直受主流经济学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伦理建设,这种现实已经使我国金融市场遇到了形而上学的尴尬,出现了金融市场的某些混乱甚至无序状态。归纳起来,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伦理缺失有三个方面:诚信缺失、公信力下降和职业道德水平低下。

诚信缺失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最大的伦理缺失。在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理论中,诚信被视为“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例如孔子就反复主张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他就不能与他人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他就在社会中失去了立足之地。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诚信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纽带。诚信同时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一直受到不同肤色、不同种族和不同国度人们一致的推崇和赞赏。在现代经济交往中,诚信是所有经济实体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资本。许多人不待你熟悉就要与其进行谈判,有时甚至与未曾谋面的人进行经济交易。是什么原因使本不相识的人们彼此合作。产生互利的效果?这是诚信的原则在起作用。然而,就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而言,可以毫不客气地说,诚信已经变为一种稀缺资源。以证券市场为例,现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广大中小投资者信赖的投资市场,新基金上市前。媒体的宣传和监管者的厚爱都给投资者以无穷的信任而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大家从已经披露的基金黑幕中可以知道,证券市场的黑箱操作已经使市场各方参与者失去信心。股市大户自己“对倒”造成成交量上扬的假象,使中小投资者防不胜防;自己“倒仓”提高基金净值,发表失实的投资组合公告欺骗中小投资者,使中小投资者苦不堪言;证监会监管不力,《证券法》不尽完善,金融市场因为金融欺诈而陷入混乱和无序的事实,使中小投资者成为受害者。诚信在这个市场完全变成了道德说教。

货币市场的诚信缺失也很严重。一般来说,银行信贷资金不能进入股市。可是,在暴利驱使下,有的银行放松融资门槛,违规融资个人或者企业的资金进入股市以获取非法利润;个别银行产生的坏账和呆账与银行职工的不道德行为有关;一些银行为了自己单位的利益,违背诚信原则,只贷关系款,增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和银行不良资产的存量。《国际金融报》在2001年6月7日的第1版揭露了“亿安科技”案的内幕:罗成自炒本公司股票有18亿元来自四大银行的关系贷款,还有19亿元是54家证券公司的营业部为他做的融资安排。我们可以看到,货币市场诚信缺失在此达到了一个巅峰!这种诚信缺失后果有二:一是使中小投资者对金融市场信心的丧失;二是使国有资产蒙受巨大的损失。

公信力下降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中又一严重的伦理缺失。公信力来自“三公”原则的维护。公开原则的关键是要求金融市场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公平原则的核心是要求金融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合法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公正原则的重点是要求金融市场的监管者对监管对象待遇的一致。公正原则既是“三公”原则的中心,又是公信力高低的基础。就一般意义来说,公正是一种合理性的选择,这种合理性必须出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的理性判断;而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正应当是人类社会理性的充分体现。具体到金融市场而言,人们的公信力主要来自金融监管层的公正性。

然而,金融市场建设的伦理缺失造成了我国金融公信力的下降,导致“三公”原则的名存实亡。以证券和货币两个金融市场为例,个别特权机构和个人利用资金或者是信息的优势,进行非法的权钱交易和暗箱操作,对外制造虚假信息,欺骗中小投资者;按照自己的利益需求随意抬升或打压股价;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小投资者信息不灵或者失真,合法权利被剥夺。更有甚者,个别特权机构和个人利用资金或者是信息的优势,干扰市场运行秩序,自己进行恶意炒作,扭曲中小投资者的价值评价标准,使投资走入投机,增加金融市场的运行风险;广大中小投资者要么套牢,要么斩仓,他们被基金大户们弄得筋疲力尽,何谈公正?金融监管层在这种不遵守合法游戏规则的金融市场运行中,如果执法不公,就会使公信力下降,助长非法者的气焰,增大金融市场的投机风险。这种诚信缺失后果有二:一是可能把金融市场推向崩溃的边缘;二是可能使人们对政府的公信力发生信任危机。

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另一重要的伦理缺失。职业道德是基于一定职业的特殊需要以及与社会联系的特定方式所产生的对本职业的道德要求。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必须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渐地形成。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培养职业劳动者的职业道德意识入手,让他们形成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一名文明的职业劳动者。职业道德意识应包括坚定的职业理想、正确的劳动态度和高尚的职业良心,还表现为责、权、利三者的正确分配与使用,特别是那些以公众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金融市场从业人员和管理者的职业道德就属于这个范畴。

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发达的现实使得个别从业和管理者的责任感不强,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它集中表现为和权钱交易,突出表现为金融欺诈和金融犯罪。有的金融从业人员违规贷款,从中收取好处;有的从业人员利用职权挪用客户资金进行炒股;有的从业人员利用职业优势进行金融诈骗;个别金融监管者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金融犯罪活动。现在已经公开揭露的金融犯罪案例证明,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是促使其走向犯罪道路的深层次原因。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后,是他们处理责权利关系的唯一标准。金融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同样会带来两个严重后果:一是使金融市场交易成本上升;二是使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三、金融伦理构建: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伦理旨归

我国金融市场建设的伦理缺失再次表明,要使我国金融市场有一个良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就必须加强金融伦理构建,完善金融伦理规范,提升金融伦理文化。

1.加强金融伦理构建能够保护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出现各种矛盾和困难是正常的。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制建设,如果说法制是金融市场建设的硬环境,那么伦理则是金融市场建设的软环境,加强金融伦理构建就是积极营造金融市场的软环境。具体来说,必须加强金融诚信建设。诚信为金融市场建设之本,它要求人们要把社会责任原则以及公开、公正和公平的“三公”原则作为金融伦理的最基本规范来看待,以便使金融市场的各方参与者能够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金融市场的各方参与者在社会责任感的驱使下更要以诚信为本,金融从业人员和管理者必须把诚信当作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金融诚信构建与金融公信构建必须同步进行。众所周知,金融市场国际化是金融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我国金融市场在这个规律和趋势面前要防止各种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和金融犯罪行为,只有增大金融的公信度,即增加金融信息的透明度,减少金融信息的不对称现象,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加强金融监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给金融市场的各方参与者一个公正的投资环境,并在一个合理的金融游戏规则中进行健康投资。金融职信的建设是金融伦理构建的重要内容。金融职信就是指金融市场各方参与者的职业良心和职业信誉。金融职业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职业,他们的职业良心和职业信誉直接决定金融职信的高低。金融职信是金融诚信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公信的核心内容。从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出发,金融职信建设是我国金融市场建设一个重要的伦理途径。当金融市场各方参与者的职业良心和职业信誉能够有一个高水平时,我国金融市场的外部环境就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2.完善金融伦理规范可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从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实际来看,金融市场建设的法制化当然是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发展的条件。但因基金黑幕、会计造假和金融伦理的缺失而引发的各种金融犯罪又迫使我们必须思考金融伦理在金融市场建设中的重要性。完善金融伦理规范,首先,要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教育。将这种职业操守在内容上完善,在文字上规范,在实践中践行,并与他们的业绩、提升和利益分配挂钩。其次,要对金融市场各方参与者的金融信誉进行规范。我国金融市场哪些人能够参与和不能参与进去,必须考虑他们的金融信誉度。建立金融市场投资的准入制度,并将道德因素纳入进去。例如,一个有恶意透支消费记录的人,就不允许他参与信誉度高的金融投资;一个有会计造假记录的人,就不能让他参加金融市场的投资活动。最后,要把金融伦理规范和金融法制规范结合起来。惟有如此,金融伦理规范才有强大的法律保障机制,才不会流于空洞的伦理说教。

3.提升金融伦理文化才能保障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

金融市场建设篇4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存在问题;市场构建

    离岸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一体化和金融自由化的产物,它突破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国民属性,可谓真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早在1989年,我国就开始试办离岸金融业务。虽然在随后的20年中,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一直在进行,但是还未发展到一定规模。与世界上成熟的离岸金融中心相比,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还有很大差距。针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加以改进,以促进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快速发展。

    1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历程回顾

    1.1 离岸金融业务的初创阶段(1989—1994年)

    这一阶段,主要只有招商银行一家银行经营离岸金融业务,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1989—1991年招商银行的离岸总资产从3073万美元迅速上升到21012万美元,离岸存款、贷款、业务利润等指标都上升较快,离岸金融业务的发展获得了良好的开端。1994年该行的离岸存款达到32283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312.52%,离岸贷款达到43766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222.56%,离岸业务利润达到1346万美元,比1991年上升395.88%。离岸业务占全行业务的比重在10%~15%。这一阶段,离岸业务各种管理规章制度逐步健全起来,业务发展良好。

    1.2 离岸金融业务的迅猛增长阶段(1995—1998年)

    1994年以后,中国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与中国农业银行深圳市分行相继获准开办离岸金融业务,1996年5月,深圳发展银行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市分行也获准成为办理离岸金融业务的规范试点银行。至此,共有5家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离岸金融业务。1997年我国的离岸总资产、存款、贷款、利润分别为26.85亿美元、23.2亿美元、20.6亿美元、5747万美元,其中招商银行的离岸存款、贷款、利润分别为13.5亿美元、12.1亿美元、3999万美元,分别占全国离岸存款、贷款、利润总额的58.19%、58.74%和69.58%。1998年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保持惯性,离岸存款、贷款、利润分别达到23.21亿美元、21.32亿美元和5157万美元。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初具规模。

    1.3 离岸金融业务的清理整顿阶段(1999—2002年6月)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影响很大,这对以香港为主要市场的我国离岸金融业务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加之此前一阶段的盲目扩张和管理不善,离岸金融业务的风险立刻暴露出来,离岸资产质量不断恶化。1999年年初,中国人民银行不得不宣布暂停新的离岸资产业务,离岸业务进入了清理整顿阶段,离岸业务的发展也步入了停滞和萎缩期。虽然离岸资产业务的清理整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离岸资产质量问题仍然相当严重。

    1.4 离岸金融业务在我国目前的发展(2002年6月至今)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2年6月11日重新开放离岸金融,批准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自2002年10月开始,国家外汇管理局陆续批准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境外投资外汇管理改革试点,同年5月22日,又将试点扩大到全国。2005年8月,深圳发展银行和招商银行获中国银监会批准,成为我国第一批开办离岸担保业务的中资银行,这也是我国政府有意推动离岸金融业务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

    2 我国离岸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业务经营发展不全面

    首先,我国离岸金融经营的业务种类范围较局限,不够多样化。按照我国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规定,我国离岸银行可开办的业务包括: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同业外汇拆借、国际结算。发行大额可转让凭证、外汇担保和咨询、见证业务等。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我国中资离岸银行的业务阶段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存款、贷款和国际结算上,仍然以发展国际结算和低风险的贸易融资为主,主要服务对象仅限于境外中资机构和港澳台地区的境外企业等狭窄的范围内,而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地区客户较少。

    其次,我国离岸银行的离岸业务这几年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可是总体规模还是不够大,与国外离岸银行的业务规模相比甚有差距。2002年离岸银行业务全面恢复以来,我国中资银行的离岸业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各中资银行的离岸银行业务资产总量、存款余额和国际结算业务量都增长很多,整体业务的增长速度比较快,其中,国际结算业务的增长最快。但与世界离岸金融中心看齐的时候,我们的中资银行的离岸金融业务的整体规模还是较小。

    2.2 政府主动建设离岸金融中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支持力度不够

    我国政府对离岸银行经营离岸业务的政策优惠不够。我国中资银行在经营离岸业务时的整个外部环境不宽松,在跨国经营和跨境交易中没有很多的政策优惠,没有优惠的税收制度。但是,任何一个国家的离岸银行不可能在不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我国应该积极为离岸银行业务构造一个宽松优惠的外部经营环境。实践证明,一个国家离岸金融中心的成功建立必须要有政府的积极支持。目前我国的银行没有得到足够的政府金融政策的倾斜,利率和汇率额管制还较严格,政府对我国目前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推动作用发挥的还不是很明显。 2.3 我国没有形成对离岸金融的完整监管体系,金融监管的力度不够。

    首先,在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方面,我们没有做到与时俱进。自1989年我国部分银行试办离岸银行业务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作为离岸业务的监管机构,先后颁布和下发一些办法、细则和通知等。2002年我国离岸银行业务恢复后,仍沿用1997年颁布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其中,部分条款已经明显滞后,有些内容不完全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适用对象为中资银行,而外资银行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状态,造成了内资和外资金融机构的不平等待遇。

    其次,我国对离岸金融业务的监管政策之间相互矛盾,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1997年颁布的《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允许在岸与离岸银行业务之间有10%的资金相互抵补,而在2002年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深圳发展银行开办离岸银行业务的批复》中规定在岸与离岸资金不得相互抵补。1996年颁布的《境内机构对外担保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没有禁止中资银行离岸银行业务接受境内居民担保,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深圳发展银行开办离岸银行业务的批复》中规定中资银行离岸银行业务都不得接受境内居民担保。在我国,目前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构架下,监管主体及监管职责不明确,地区间的监管标准不统一,没有形成统一的监管体系。

    3 完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构建的建议

    3.1 扩大业务经营范围,提高业务规模

    在离岸中间业务方面,中资银行应该在传统的国际结算之外扩大经营范围,大力发展诸如国际保理业务、离岸票据贴现业务等新业务,作为利润的新增长点。此外,中资银行应更加关注跨国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离岸金融创新。随着中国经济和财富的快速增长,离岸私人银行业务将成为离岸金融的一大亮点。欧美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一直非常重视高利润的离岸私人银行业务。私人银行可以通过离岸基金、环球财富保障计划、家族信托基金等业务帮助富人进行全球化的投资和资产管理,在规避了国内单一市场投资风险的同时,节省纳税支出、减少投资成本、加强财务保密性,因而一直受到欧美各国富人的青睐。据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调查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值)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30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8万亿元。预计2009—2013年的5年内,中国财富市场将以年均17.2%的速度增长,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量将从2008年的41.7万户增加到78.8万户。我国富豪的离岸投资主要目的是移民和子女留学,其投资的金额也将随着移民和子女留学数量的增加而上涨。所以银行开展我国富豪的离岸私人业务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增加私人银行离岸业务,可以提升我国离岸金融业务的规模,也可以提升银行离岸金融业务的收入。

    3.2 政府要积极推动离岸金融市场的建设

    我国政府要积极行动起来,逐渐放松金融管制,适度开放离岸客户准入的资格范围,降低存款准本金率,给予更多的金融政策倾斜。另外,建议国家税务部门对离岸银行业务税收政策进行研究,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尽快制定离岸金融业的税收法规,把税收优惠政策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吸引国外银行来华设立离岸银行机构,扶持我国商业银行的离岸业务和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在保证外汇资金外来外去的基本前提下给离岸银行更多的自由度,把离岸金融市场当做我国的“国际金融自由区”,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这也会促进我国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

    3.3 制定完善的离岸金融市场的金融监管法律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离岸金融监管法律政策不统一的问题,那么我们很有必要建设一部统一的法律来规范离岸金融市场。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主要离岸金融中心的法律法规都很健全。健全的法律制度是离岸金融市场运行的重要保障。所以可以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制定一部系统全面的离岸金融监管法律,将目前离岸金融市场遇到的新问题纳入其中。完善原有的法律规章,构建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尽量避免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矛盾的规定。根据金融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适时补充法律法规,予以完善,以弥补法律空白。这样通过建立一个基础性的统一的法律,可以让其他相关法律有一个法律基准,并且形成一个统一的离岸金融监管的框架,以此更好地对离岸金融市场进行监管。

    参考文献:

    [1]许明朝,贾伟。论建立我国的离岸金融市场[J]。上海金融,2007(4):45-47。

    [2]景建国。有关我国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议[J]。新金融,2009(2):14-17。

金融市场建设篇5

 

关键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市场营销机制、建设

一、在市场营销方面的经验

自2003年山东被确定为深化农信社改革首批试点省份以来,济南润丰农村合作银行在省联社的正确领导下,稳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该行一直十分注重对“三农”的服务,并根据地处省会及城乡一体化加快发展的实际,同时又将支持社区居民、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新形势下农合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通过信贷有效投入和综合服务助推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笔者以润丰合行为例分析深化农信社改革给该行市场营销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

经验一:转换经营机制,激发内在活力

面对2003年以来深化农信社改革的大好时机,该行积极抢抓机遇,把深化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加快组织形式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等工作上来,取得了重大成果:顺利地完成了组织形式改革;建立了新型的法人治理组织架构;树立了新的经营理念;建立了公平竞争的人才选用机制;完善了激励与约束机制;建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显著增强。

经验二:找准市场定位,发挥比较优势

在省联社提出的“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四个面向”精神指引下,该行根据服务区域实际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定位,将“三农”、城乡居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作为服务对象,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全员发动,围绕市场抓经营,服务客户促营销,充分运用利率杠杆撬动市场”等经营理念,打造方便百姓、贴近客户服务的品牌银行,树立了该行“地方性、社区性”零售银行形象。

经验三:围绕市场需求,实施业务创新

该行分别针对专业市场、中小企业、农户等客户需求,创新相应的信贷产品:推出了以动产质押贷款、汽车合格证监管贷款、流动资金循环贷款为代表的中小企业“成长之路”系列产品和“创业之星”商户贷款新产品,引导和促进了“银行+市场+商户” 发展模式;针对高端客户,推出高端客户消费信贷业务;在涉农地区,重点营销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户联保贷款为主的农业贷款品种。通过一系列的信贷产品创新,进一步提高了贷款市场占有份额,拓宽了业务渠道,扩大了社会影响。

经验四:方便业务办理,实施流程再造

按照业务垂直、机构扁平的管理模式,设置了包括营业部在内的20家一级支行。为加强营销管理,成立了公司业务部和个人业务部。在全行范围内推行了综合柜员制,将业务处理中不必由临柜当场处理的环节移交到中后台处理。创办客户自由选择度较高的“信贷超市”,简化贷款手续,为客户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配套金融服务。建立了“先评级、再授信、后用信”的信贷业务流程。设立信贷专柜,所有新增农户、个体工商户贷款全部核发贷款证,所有贷款证贷款全部上柜台办理。

二、在市场营销方面存在的不足

改革开放和深化农信社改革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合作金融事业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纵向比较在市场营销方面也取得了积极的进步,但与商业银行相比、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自身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整体在营销理念、营销体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部分员工思想观念转变较慢。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已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充分认识到“市场营销”的重要性,但部分员工由于受知识面、信息量、所处工作环境等因素影响,多年来沿袭的“等客上门”、“存款我求人、贷款人求我”的传统业务观念依然存在,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尚未真正形成。因此,在工作中缺乏危机意识和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暴露出的是一种安于现状、保守求稳的心态。这种心理导致其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寻找信贷有效投入新的切入点,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应付上级考核,对贷款营销积极性不高。

(二)信贷营销人才缺乏。由于原有人员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限制及新入行高学历员工缺少经验积累和系统的培训,导致复合型营销人才匮乏,严重影响了信贷营销战略的实施。因此,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当前最大的危机是人才危机。随着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邮政储蓄银行的出现,新一轮金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一“瓶颈”将会制约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进一步发展。

(三)营销需求与人员存在结构性矛盾。农村合作金

[1] [2] [3] 

融机构作为社区零售型银行,营销的多为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社区居民等为主的关系型信贷业务,需要大量的人员对客户软信息进行收集和甄别,以解决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这方面与国内先进的中小银行相比差距甚远,以社区营销业绩突出的台州泰隆商业银行为例,其客户经理为全员的%,而目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营销及信贷管理人员占全员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商业银行,且人员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维护日常业务,很少能抽出人手去搞市场营销,致使业务发展缓慢、徘徊不前。

(四)传统的业务流程和考核体系亟需改进。由于现有的业务流程基本处于构建业务核心平台框架的状态,前台业务与后台管理部门是分开的,业务部门、前台客户服务及后台部门支持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在产品研发和管理上,前后台业务部门沟通较少,后台业务部门往往感受不到前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压力,在系统开发的时间进度和质量上仍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难以针对客户的需求和市场竞争作出灵敏的反应。同时,由于目前综合考核管理只围绕业务数字,而客户的服务需求却缺乏应有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客户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从而对业务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加快市场营销战略转型的建议

目前,农村金融领域已进入多家金融机构全面冲击的紧迫、关键时期。就如何找准市场定位,改变传统的经营观念,学习借鉴商业银行先进的营销理念,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并实施严密的营销战略,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对新一轮金融竞争的必然选择。

(一)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工作力度

、继续将城乡居民、个体私营业主及中小企业作为基本客户群。这既是市场竞争与自身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筛选、巩固已有的客户群,挖掘市场潜力。在“新、特、细、快”上做文章,通过温馨贴心的服务把业务触角延伸到社会各层面,牢牢抓住基本主体客户群,对已有的客户和潜在的客户进行分类排队,在此基础上确定高端客户、重点客户、一般客户和退出客户。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在兼顾风险控制与提高效率的前提下,重点加大小企业周转资金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产品创新力度。针对生产型和商贸型企业特点,加强与社区、市场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担保机构的合作。在服务水平、金融产品、方便程度等方面不断分析市场需求,以个人零售、小企业业务为突破口,以科技为支撑,以银行卡、贷款证为载体,创新贷款方式,巩固城乡居民、个体私营业主及中小企业客户市场。

(二)导入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理念

客户关系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富有意义的交流沟通,理解并影响客户行为,最终实现客户获得、客户保留、客户忠诚和客户创利的目的。在金融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满足客户需求,让客户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客户。谁赢得客户多,就表明谁拥有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多,谁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这要求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严峻的竞争环境面前首先要导入“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实现客户价值最大化。

、明确营销核心思想。要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作为营销的核心理念,强调客户关系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战略和营销中的地位与作用,而不是单从交易利润的层面上考虑。通过关系营销可以实现银企共赢,从而培育客户的忠诚度,持续的关系营销最终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创造出一批忠诚可靠的优质客户。

、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对已有客户需求的纵深挖掘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管理的重要方向。客户不可能对提供的每一个服务项目都能了解,银行可以通过对客户消费习惯的分析,结合客户的工作、经营特点等因素向客户推荐其他消费产品,从而通过挖掘客户潜在需求,使已有客户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利润贡献最大化,防止存量客户流失。要坚持“适合客户的才是最好的”营销理念,为客户寻找最合适的产品,而不要为推广产品去营销客户。

、关注客户终身价值。客户终身价值体现在客户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产品的不同需求,也就是要使客户在整个生命周期给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带来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而并非使单笔利润最大化。同时还要以发展、动态的眼光看待客户价值,不要放走任何一个目前价值小而成长性高的客户。

(三)造就社区零售型客户经理队伍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面对的是三农、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等服务对象,其金融服务是劳动密集型业务,具有贷款金额小、人工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决定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必须改变目前的人员结构,通过人力资源改革、加强培训等途径,培养和造就一支具有农信特色的适应社区零售业务的营销队伍。

金融市场建设篇6

关键词:南宁市风岭园艺场;征地补偿款国债投资案;农地金融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1-0047-04

前言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金融为核心的经济,农村经济作为整个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有效支持。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科学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安排,不仅可以降低农业生产的融资成本,而且可以分散农业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金融的健康成长对于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的落后局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06年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加强金融对“三农”的支持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然而,农村金融的现状却十分让人担忧,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障碍。回顾我国历次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都只是结构主义或重组主义在原有农村金融体系的框架中破而不立地修修补补,农村资金缺乏的难题始终没得到有效解决。如何跳出原有农村金融体系框架重建农村金融体系,使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党和国家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从南宁市凤岭园艺场3500万元征地补偿款国债投资案谈起

凤岭园艺场位于南宁市区东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地理位置优越,东面为邕宁区仙葫经济开发区,北面为南宁市长岗岭地区,西面为琅东新区,南面为著名的青秀山风景区。随着首府南宁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该场在1997年12月至2004年3月期间,被征用集体土地1869.25亩,应得征地补偿费7437.92万元。南于该场当时暂未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置费发放办法,部分应发给农民个人而未及时发放的征地补偿费暂且由场部管理,后来园艺场领导从“理财、生财”的角度出发,决定用此笔征地补偿资金购买信用度最高、最安全的理财工具――国债。在2003年8月、2003年11月、2004年3月该场通过闽发证券公司南宁营业部分别购买合计3500万元的记账式国债,最后因种种原因,3500万元征地补偿款打了水漂。

南宁凤岭园艺场3500万元征地补偿款国债投资是闽发证券公司“不起眼”的一笔国债业务,我们对此案扑朔迷离的案情不感兴趣,我们感兴趣的仅是其极具学术价值的一面。因为它既涉及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又涉及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两个最敏感的领域。表面上,风岭园艺场国债投资案的发生是由于闽发证券公司的亏损破产所致,但我们要问的是为什么本应属于农地金融制度良好的资金供给来源的征地补偿款会流到国债市场上?从世界各国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来看,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对立发展一直是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艰难抉择”。在此过程中,城市掠夺农村,工业掠夺农业,不法商人、金融组织欺诈农民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各国政府对此态度和政策却不一样。众所周知,美国在1850-1900年经历了“野猫银行”最为猖獗的时期, “野猫银行”把农民多年的积蓄一卷而空。但随后美国就通过了《联邦农场贷款法案》,在该法案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归最基层的农民抵押贷款协会所有的完善的农地抵押贷款系统。农地抵押贷款系统不仅提高了农民在金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降低了农民参与金融市场竞争的风险,而且使农民不再成为金融市场上的弱势群体。而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严重滞后或缺乏,导致农地金融制度的资金供给与资金需求的联结机制受阻,使得本来属于农地金融制度的资金供给流到了它不应流到的地方,凤岭园艺场征地补偿款国债投资案的发生就源于此。因为农地金融机构本来就是靠管理地价款和地租收入款为生的,发放农地抵押贷款是农地金融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而吸收地价款和地租收入款则是农地金融银行主要的负债业务。有学者从农业的弱质性、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滞后、农村社会保障缺失等方面认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应该缓行(姜新旺,2007)。而我们认为,从制度上堵住城市金融对农村的掠夺才是遏制像凤岭园艺场案再次发生的关键。农地金融制度是金融支持农村、农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它事关我国农村与城市在金融市场上争夺金融资源的问题。因此,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不应该缓行,而是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二、农地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2007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 “要加快制定农村金融整体改革方案,努力形成商业性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担保机制,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投放”。银监会也于2007年在首批6省(区)36个试点地区开始了“积极稳妥推进调整放宽农村银行业准入政策试点工作”。中央一号文件和银监会的试点无疑表明了政府对“三农”问题的焦心和重新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决心。但农村金融体系改革路在何方?回顾我国历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无论是“三架马车”的功能互补型体系设计,还是当前农信社改革和小额信贷试验,虽有阶段性成果但总体绩效不显(谢平,2001),这不仅仅是因为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以及组织体系的缺少和抑制、市场和政府失灵(张红宇,2002),而且是金融二元论、金融机构观、金融功能观和金融生态观等西方金融理论在我国反反复复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的无效运用而造成的。理论上的误区导致实践上的茫然,历次用结构主义或重组主义等手段将城市金融运行规律生搬硬套于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行之上的改革就是实证,结果自然不言而喻。城市金融业务经营原则的基础是银行信用制度的运行机制,它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原则;而农村金融业务经营原则的基础是农地金融制度的运行机制,它只须遵循“安全性和盈利性”原则。综观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发展历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绝不应排除农地金融制度,理由有二:一是只有农地金融制度的特质及运行机制才使农村金融有别于城市金融的运行机制;二是农地金融制度应是农村金融体系中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

三、农地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

从世界发达国家金融制度建设来看,农地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王选庆,2005;罗剑朝等,2005)。因此我们必须加快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

设的步伐。因为任何不涉及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都是在建“空中楼阁”,终究要倒塌。

1.农地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

近年来,在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矛盾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在我国,一方面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严重外流,另一方面资金缺乏、农户和农业企业融资难却长期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更依赖于农业资本的投入,与金融市场的依存度也越来越大(罗剑朝等,2005),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没有一块土地不是用投资品提品的”。然而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体系不仅没有解决农村资金短缺、农户和农村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反而使农村金融市场上的稀缺要素――资金――大量流向城市,造成农村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如何破解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矛盾问题将成为衡量农村金融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失衡的原因,既有农民对资金“有效需求”不足和农村金融机构对资金“有效供给”不足的解释,也有农村金融机构“离农弃农”的解释,而我们认为,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缺乏农地金融制度这一基础性制度安排足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的根源,因为宏观上缺乏为农业提供中长期信贷安排的农地金融制度,就直接导致了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

早在1924年,伊万・怀特就在其《Farm MortgageFinancing》一书中就农业金融问题明确提出农民的资金需求由长期贷款和短期贷款两种贷款形式提供。长期贷款用于支付地价,进行永久性改良,购置那些价值超过两年农业所得的昂贵的生产设备。作为对这种贷款的担保,农民以其农地作抵押。短期贷款用于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生产所需资金或用于支付农产品销售以前的经营费用。对于这种信贷的担保,一般采取动产抵押的形式或仅凭农民的个人信用记录贷款(Wright,1924)。在我国,由于农地不允许买卖,以农地抵押的长期贷款只能通过农地经营使用权所产生的净值偿还,这就决定了这种贷款投放是一次性的、巨额的,而回收是长期的、逐渐的,这种资金运作特点与农地金融组织追求“安全性、流动性”的经营原则相适应。而农业所需短期贷款通常所需资金不大,它与商业性银行所追求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原则相适应。对于农村短期贷款需求我们只要将城市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延伸到农村领域就行。从我国农信社、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等所谓的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业务来看,它们也仅限于此。因此,加紧建设我国农地金融制度,正确理清农地金融制度与农村金融市场的关系,才是解决农村金融市场上资金供求失衡的症结所在。

2.农地金融制度与农业保险以及农村社会保障的关系

加入WTO后我国农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农业的弱质性以及脆弱的风险规避能力,使得我国以农户为生产单位的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对于农业面临的自然风险,世界各国普遍利用农业保险来降低和分散风险。农业保险作为处理农业非系统性风险的重要财务手段,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农业保险、农业科技和农村金融),也是WTO允许各国政府用来支持农业的重要“绿箱政策”。但在我国,农业保险的推行却步履维艰,从1993年以来,农险保费收入、险种、农险机构、从业人员均在不断地萎缩。全国农险收入从1993年的8.3亿元一直下降到2003年的3.3亿元,约占全国财险收入的0.5%。为何在国外农业保险能成为农业抵抗自然风险的“保护伞”,而在我国却成为商业保险公司“谈农色变”的?造成我国农险困境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和管理上的,也有农民保险意识淡薄或无力购买以及保险经营模式单一、赔付率太高等原因。但据此就把农业保险的缺乏或发展滞后作为我国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应该缓行的原因之一,就未免本末倒置、牵强附会了。因为在农地金融制度背景下,农业保险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农民购买农业保险就是在为自己购买信用,而信用是取得贷款的前提条件。所以在我国不是因为农业保险的缺乏而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应该缓行,恰恰相反,农地金融制度是农业保险生长的根基,完全舶来的农业保险在没有农地金融制度这一生长根基的背景下是无论如何也生存不下去的。

我国市场取向的改革直接将农民推向了市场的前沿,个人和家庭为主的自我保障体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不堪一击。如何获得养老、医疗以及基本生活服务保障等成为大多数农民面临的困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弱化各项农村改革绩效,影响农村乃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问题。如何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直是党和国家在农村经济改革过程中面临的一道难题。就目前我国财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由国家主导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在农民货币化收入不高以及增幅缓慢的情况下,由农民个人出资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更勉为其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以“土地换社保”的改革无疑为我们破解难题提供了新思路,即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农民,可在城区集中安排居住,并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如果将其中“双放弃换社保”的农民换成真正因推行农地金融制度而自愿放弃土地的失地农民,倒是一个不错的制度安排。有的学者因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严重滞后而主张农地金融制度建设应该缓行(姜新旺,2007),翻而我们的结论则是,农地金融制度的推行将是我国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佳切入点。

3.农地金融制度与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农业发展的关系

邓小平同志关于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有一段精辟的论述,按照他的论述,在中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革和发展中有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飞跃的核心内容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第二次飞跃的核心内容就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楚玲,1995)。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第一次飞跃――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激活当时农村经济活力、缓解粮食和食品供应紧张状况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行以及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这种平均地权的土地制度所暴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弱化各项改革绩效的瓶颈。因此,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就现阶段我国农村现状来看,农村土地有偿、合理流转无疑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最合理的改革取向。但就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来看,与中央三令五申禁而不止的农用地非农化转用形成鲜明对比,农村土地流转还处于“激而不活”的状态(王选庆、彭小辉,2007)。造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激而不活的原因有很多,既有政策和法律上的(如农地产权、户籍制度等)原因,也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的原因。我们认为这仅是问题的表面,其根源在于我国缺乏农地金融制度这一农地流转的前提。根据土地经济学理论以及国际上农地金融制度运行实践来看,农地金融制度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都有一个隐含假设前提:即无论是通过农地所有权抵押,还是农地使用权抵押,当抵押人逾期不能清偿债务,抵押农地所有权或使用权即归债权人,同时债务人也被取消农地的赎回权,这实际上是有农地金融制度的各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标准模式”。因此,随着我国农地金融制度的推行,将打破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激而不活的僵局,进而实现小平同志所说的第二次飞跃,到时农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总结

金融市场建设篇7

一般认为,金融体系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1)金融调控体系是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调控工具(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利率等)和调控机制(如利率形成与传导机制、汇率形成与传导机制等)。(2)金融组织体系是指参与金融市场活动的一系列机构主体,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3)金融市场体系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其他金融产品市场等所构成的各类市场。(4)金融监管体系包括金融监管机构、监管制度与监管协调机制等。(5)金融环境体系包括与金融相关的法律制度、金融基础设施、社会信用体系,企业产权制度与公司治理环境等。而现代金融体系是指除应具备上述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和构成要素的特征外,还应符合结构合理、相互协调、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要求,具体地说,就是金融体系中的各类市场的构建分布恰当,布局合理;金融调控政策的运用与金融监管机制的建设相互协调,有机配合;各类金融体系的制度建设基础稳固,功能建设完备充分;金融体系的运行效率迅捷顺畅,防范风险的机制灵敏、效能可靠。

我国金融体系的建设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的1979年,在此之前,我国并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独立完整的金融体系,也基本上不存在真正的金融市场。直到1997年,我国才初步建立了一个比较独立完整的金融体系。但是此时形成的金融体系本质上仍然是非市场金融体系,其特征是该体系的运行主要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控,金融体系中的市场机构绝大多数是直接为国家所有,金融资源的配置基本上是由政府计划配置。根据一些学者的测算(黄金老,2001),到1997年中国金融体系市场化程度只达到37.5%,处在比较低的水平。1998年开始,我国加大了金融体系改革力度,金融市场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变化,已开始出现民营或民营控股性质的金融机构。截止到2006年,有73家外资银行机构在我国设立了191家分行,有50家QFⅡ机构,一个初步的市场化金融体系已经开始形成,但是,与现代金融体系要求相比,尚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金融市场体系结构尚不合理,资本市场的发展结构失衡,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从金融市场主体看。金融组织的国有产权比重过大,民营金融企业比例很低。金融环境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较为脆弱。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加快完善我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稳步推进各类金融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促进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外汇与黄金市场的协调发展。对于资本市场,要重视债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2)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进一步完善中央监管机构监管、金融机构内部治理、金融行业自律、社会公众监管四个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完善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中央监管的协调机制。

(3)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金融机构,对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予以正确引导和适度支持,促进国有金融机构、民营金融机构及外资金融机构的协调发展。

金融市场建设篇8

造就一个金融中心要看软环境

今年3月,国务院正式发文,为上海建设两个中心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社会各界对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关注度更高了。

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硬件方面看,应该说,取得的成就非凡。首先是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在全国名列前茅。各项经济指标都说明上海初步完成了工业化进程,开始迈向后工业化阶段。其次是金融资源聚集度很高。上海同境内主要中心城市相比,在金融业增加值方面,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GDP比重都非常靠前。截至2008年底,上海聚集了164家外资银行,其中外资法人银行17家、法人银行分行和保留分行31家,单一分行33家,支行64家。外资金融机构在上海聚集程度,在内地是最高的。金融机构、金融从业人员数量,上海也是全国领先的。上海有5个金融要素市场,在全球名列前茅。三是基础设施成就非凡。陆家嘴地区的金融大厦鳞次栉比、摩天达云,交通便捷,信息化程度高,丝毫不让纽约的曼哈顿、东京的银座、伦敦的金融城和香港的中环。

但是,造就一个金融中心最重要的是看软件而不是硬件。目前上海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软环境建设方面,特别是法制环境建设方面还需要大大改进和完善。虽然,2009年来,上海在金融法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诸多突破。在黄浦区和浦东新区法院成立金融审判庭之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也相继成立了金融审判庭,这使得上海成为在全国率先成立系统性金融审判体系的地区。8月1日实施的《上海市促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就如何构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给予了保证。但是,这些成绩同国务院明确提出的,“要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税收、信用和监管等法律法规体系”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必须被提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软环境建设的最重要位置。

首先,金融体系的建设要以法制的形式固化和运行。比如,要把上海建成人民币产品的交易、定价和信息中心,建成资金运作和资产管理中心,建成资金清算中心和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的话,除了要素市场的设立至关重要外,机构体系的建设、支付结算体系的建设、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更具体的市场参与者机构、场外交易市场、柜台交易市场的建设等等,都将不可或缺,而这些方面的建设都离不开法制的形式。

其次,市场信用和诚信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法制的约束。一方面,信用环境的构建有赖于征信平台、企业与个人信用信息这类基础数据库等硬件的完善。另一方面,诚信体系归根到底属于道德规范范畴。在法治社会,道德的规范需要与法制的约束并用。这样,在社会上开展普及金融法治的宣传教育工作,营造金融法治的氛围,培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金融法治理念,强化金融市场参与主体对金融法律的信仰与忠诚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三,为了确保金融稳定与安全,金融执法和监管必不可少。在金融执法方面,现代社会发展表明,建立公平公正高效的金融纠纷审理、仲裁解决机制是金融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在金融监管方面,需要建立贴近市场、促进创新、风险可控的金融监管制度,通过加强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地方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如果到2020年,上海真正能做到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形成符合发展需要和国际惯例的税收、信用和监管法律体系,以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发展环境,金融法律法规发挥重要作用的话,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就水到渠成了。■

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

法制环境建设

《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今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了。《条例》在保障促进金融中心建设的同时,也将推动上海的金融法制环境建设步入了深化的阶段。

首先,要突出实施国家战略的法治原则。《条例》以立法形式彰显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国家战略,建设过程要服务国家经济大局,发挥窗口作用,体现出对全国的服务能力和跨区域性辐射力。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在上海,服务对象在全国甚至国外,要站在落实国家战略、完成国家任务的立场上完善金融法制环境,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由全国共同建设、共享利益,让全世界认同上海金融中心。要全力支持、主动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以及中央其他部门落实国家战略的各项工作,接纳、配合各地方、各部门以及广大企事业单位参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各项活动。上海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应对各部门、各地方和各企业全面开放,对各主体在上海金融中心的投融资活动,一视同仁地提供方便,主动为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其次,要认真贯彻执行好《条例》各项任务。《条例》确定了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指导思想、规划定位、建设步骤和行动方案。要动员全市各级政府机关、金融机构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以及全体市民,树立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责任感,调动协调各种资源,积极落实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各项工作。包括建立推进金融中心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办事体制,进一步发挥金融机构的集聚效应,积极打造金融人才高地,创设奖励和扶持创新的金融发展资金,使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要普及金融法治,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改善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安全,加强金融司法与金融仲裁,提高金融法律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金融中心的法制环境。

再次,要建立健全全面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度体系。《条例》是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一部纲领性规范,是法律支持体系的基础。但每一项原则制度的落实,还需要制定具体政策或规章,这种配套的规范将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如在信用制度方面,必须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上海具体情况,尽快将《个人信用征信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征信管理办法》等,通过市人大立法上升为较为完善的地方法规《上海市信用征信条例》。再如金融创新迫切需要规范,但国家又暂时不能为尚在变化中的事项制定规范,这就要求市场主体整合自律的力量,形成规则来规范交易、解决纠纷。上海还应积极推动国家金融立法,争取实现金融中心的各项活动都有规可循,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深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是保障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顺利进行的需要,也是上海综合竞争力的标志;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寻求新的突破的需要,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紧迫性。■

建设有利于合规经营的良好环境

合规经营是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而金融机构又是金融市场活动的重要主体,是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金融机构能否依法合规经营,对于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义重大。

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金融业综合经营的发展,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越来越大,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总量在增加,风险结构日趋复杂,风险跨国界、跨行业、跨机构传递的可能性加大。在这种形势下,金融机构必须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才能防范合规风险。如果无视合规管理,甚至脱离合规经营轨道,不仅会对金融机构本身造成重大损失,而且可能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波,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动荡。

法国兴业银行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2008年1月,法国兴业银行的交易员凯维埃尔违规进行股指期货交易,造成了法兴银行高达49亿欧元(约7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导致该银行陷入经营困境。随后,法国银行监管机构――法国银行委员会对法国兴业银行开出400万欧元罚单,原因是兴业银行内部监控机制“严重缺失”,导致巨额违规案件发生。法国兴业银行在世界衍生交易市场处于主导地位,向来以风险控制严和盈利能力强著称,但是这次事件不仅使得它声誉扫地,而且重创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直接拖累股指走低,引发全球股市的暴跌。此外,巨额违规头寸在平仓同时引发了金融市场剧烈动荡,使经历了次贷冲击又受美国经济放缓影响的脆弱市场再遭重挫,最终迫使美联储紧急降息75个基点来稳定市场人心,挽救处于崩溃边缘的金融市场。

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要求来看,加强金融机构的合规机制建设和合规文化培育,维护金融机构稳健运行,不仅是金融机构自身的职责,还需要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的支持,创造出有利于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的外部环境。

一是法制环境。金融机构合规经营需要结构完整、效力稳定、可操作性强的金融法制体系。当前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金融法制体系,尽快改变金融市场重要法律法规缺位、金融创新立法滞后的现象。同时,要对现有的金融法律体系进行梳理,对重叠和相互抵触的及时清理,对可操作性不强的及时完善。特别在一些业务创新领域,要及时给予制度保障,处理好先行先试和制度规范的问题,推进金融创新。

二是监管环境。第一,要提高监管机构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度,建立和完善监管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对口联系和日常咨询机制,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合规经营。第二,要进一步理顺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四大监管机构的关系,加强跨行业、跨市场监管协作,加强现有金融监管力量的整合力度,降低金融监管成本,发挥监管合力。第三,要注重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加强金融机构跨境监管,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金融市场建设篇9

关键词:高速公路;融资;资本市场

高速公路建设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对陆路运输的需求日益增长,相应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也十分庞大,过去单纯依靠国家财力和企业自有资金来从事高速公路建设已越来越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需对我国高速公路投融创新进行创新。为解决高速公路建设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必须尽快完善融资市场,拓展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高速公路建设。我国连续五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提到要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好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 作用,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优化资本市场结构,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因此,如何从资本市场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使之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持续动力是亟待探讨的问题。

一. 资本市场对高速公路融资的作用

中国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为区域产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机遇,资本市场已成为带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繁荣,成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途径。

1.让高速公路建设投资主体更多元化

中国资本市场已经完成最为深刻的制度性变革,经过股权分置改革和一系列制度变革,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得到强化,夯实了市场发展的基础,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的融资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金融市场创新步伐加快,投融资品种日益丰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稳步地向前推进,中国公司处于重要历史机遇期。高速公路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不断开拓新的融资渠道,吸引国内外社会投资,为我国高速公路融资打造成一个多元化和多渠道的融资机制。

2.让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得到优化配置

资本市场可以更好地动员社会可用储蓄,能将资源配置到市场最需要的地方和效益最佳的项目上,从而使会投资达到更高的水平,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推动资本生产率和区域经济增长率的提高。在聚集资源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可以分摊与单个投资项目相关的成本和风险,因而能给投资者提供更明晰的预期收益。这些年来,中国的高速公路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修建的,即使高速公路建设已得到飞快的发展,但它对国家财政支持的依赖程度增加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负担,阻碍了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公路上市公司的出现,公路建设资金可以通过股权融资及债权融资循环操作的方式,充分利用银行、证券市场、资本市场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灵活运用IPO、配股、增发、资产证券化、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债券、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等手段,在全社会范围内源源不断地筹集资金,以适应不断增长的建设资金需求。

3.促进高速公路建设资金合理流动

高速公路大规模的投资和非常缓慢的现金流,导致大量的资金沉淀,而且未来需要继续投入养护资金,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资金退出和资本收益难的问题。要减少资本投资所产生的经营风险,实现高速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本市场可以迅速筹集到高速公路所需的投资,并可在资本市场上自由转让,因此资本市场可以促进高速公路建设资本的合理流动。

二. 目前高速公路融资方式现状

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结构中中央财政投入和省市级地方投入约占13% ,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提供的贷款占40%左右,其他则为有政府背景的公司上市募集资金和长期企业债券,以及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可以看出,政府投入资金、银行贷款是我国高速公路融资的主要方式,尤其是银行信贷资金在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链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这样的融资结构,既不符合世界各国高速公路融资的一般规律,又不能为未来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巨额的可持续资金。

1.国家财政资金只能起引导作用

高速公路具有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就决定了政府对高速公路投入资金的义不容辞。也就是说,政府财政资金应该是支持和保证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也是未来我国高速公路资金筹措的基本立足点,但它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也决定了其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或者由两者联合提供。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再靠由国家财政资金提供全额的高速公路投资建设资金的思路必须转换,因为政府可支配的财力也有限,因此,未来应以国家财政资金作为有限的引资资金,更多地采用市场经济条件融通建设资金的方式来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长期、稳定和充足的资金来源,从根本上保证高速公路发展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2.过度的银行信贷融资形成了潜在的财务风险

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中,约有1 /2来自于商业银行贷款。高速公路融资的绝大部分都靠银行贷款来解决,普遍造成高速公路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还贷任务重,压力大,一些地区的一些项目已经出现了偿还困难,甚至已形成不良贷款,银行也将面临巨大的潜在风险。

3.以发行股票与债券为主的外源融资方式比重偏低

在发达国家资本市场融资方式中,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直接融资为主的方式,主要指证券融资,即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另一种是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间接融资为主的方式,即银行信贷融资。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融资结构与第二种方式接近,对于高速公路行业的融资结构更是偏重间接融资,也就是银行融资。虽然我国的高速公路资本市场已经快速发展了十来年,但是它仍然属于一个新兴并且不发达的市场,因此融资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高速公路融资的主战场本应是证券市场,很可惜的是,但是由于体制、机制和历史的原因,高速公路融资的股市边缘化问题一直困扰着交通界。由于高速公路的融资渠道本来就单一,国家投资的融资主渠道不畅,新的融资渠道又难以开辟,融资这个瓶颈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制约交通,影响经济发展。

三. 高速公路资本市场融资问题改进建议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经过启动期和快速发展期后,现已进入持续发展期,高速公路正逐渐向地质条件复杂、经济欠发达和人口稀少的地区延伸,其工程造价和建设成本将更加高昂,融资更加困难。后续新建的高速公路由于区位优势偏弱,大都车流量偏小,通行费收入偏低,偿债能力偏弱,从而使要通过市场化融资更加困难。未来一个时期内,靠预算内增加高速公路建设投资和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筹集建设基金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需要审时度势,革新理念,研究市场融资的新方法新思路,把开拓与创新理念真正融入高速公路建设实践,大胆尝试一些新的融资方法,建立起高速公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多元化融资体制。因此,为了满足未来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必须在完善现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拓宽适用市场机制的各种新型融资方式。

1.继续增强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在高速公路融资市场中扮演的是主导者和引导者的双重角色。主导者是政府的政策对高速公路融资市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政府的对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支持力度、财政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和高速公路收费运营政策等都直接影响各方对高速公路融资的投资信心。因此,政府应推动高速公路管理的法律化和规范化,减轻高速公路的税费负担,为高速公路融资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引导者是政府对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力度大小,直接表明政府对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政府的高速公路融资政策将对社会投资者对高速投资的规模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政府应将传统的给高速公路直接投资,利用金融机构给高速公路借贷的方式转变为以投资作为导向,压缩政府投资比例,引导扩大社会资本对高速公路的融资力度,真正将给高速公路建设融资输血转变为利用其自身资本循环造血,真正使高速公路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仅靠政府的单一融资模式,提高其市场生存能力。

2.扩大债券融资规模

高速公路建设期相当长,这也决定了其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也要长期和稳定,而债券市场无疑是非常适合的市场。高速公路企业债券融资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在发行次数和数量上都超过了股权融资。我国高速公路资本市场也呈现不平衡状态,股市得到快速发展,而企业债券市场长期处于低迷态势。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和相关的政策法规越来越成熟,社会也对企业债券市场的作用认识越来越充分,信用评级制度和担保体系已经成熟,巨额居民储蓄存款逐步向资本市场流入,因此,应抓住时机拓宽高速公路债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优化直接融资结构。

3.不断加快股权融资进程

股份融资是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新的融资尝试。自从我国第一家公路上市公司——江苏宁沪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于1992年8月1 日设立以来,到2004 年3 月底为止,我国共设立了粤高速等19 家公路上市公司,利用市场发行股票融资273.44 亿元人民币,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实际上,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在融资能力方面有其它融资主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由于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有比较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资金使用和投向都受到严格监管,相比高速公路其它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公司而言,资金使用效率更高,效益更好,成本更低,融资能力更强。高速公路企业应灵活运用IPO、配股、增发、资产证券化等股权融资手段,在整个社会不断地筹集到资金,以适应不断增长的高速公路建设资金需求。

4.大力推广新型融资手段

(1)发行高速公路产业基金。和国外成功做法相比,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的实施过,仍然处在理论探讨阶段。发展高速公路产业基金可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于高速公路建设,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减轻商业银行贷款压力与贷款风险,疏导资本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降低经济发展中的泡沫成分。高速公路建设可以通过成立产业基金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从而拓宽资金渠道,缓解目前高速公路建设资本市场融资的压力,另外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方式,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规避过度依赖银行贷款和债务的风险。

(2)尝试开发信托转让产品。信托转让,就是将高速公路项目的部分股权以信托方式分散给投资者。这种投资方式可以将投资者的资金化零为整,将小资金变成大资金用于高速公路建设,有效地将储蓄转变为投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拓宽高速公路融资渠道。以高速公路作为主体的信托转让产品,从投资风险上看,其违约的风险是很低的;从收益上看,其收益率要高于同期的存款利率;从资金的保值和增值角度,其要远远好于一般的银行储蓄;从流动性上看,其通过信托受益权转让或质押都可以将投资收回。因此以高速公路作为主体的信托产品在当一前的金融市场中应有一定的号召力。

(3)稳步推进特许经营制度。特许经营制度是我国政策允许合理范围之内,对高速公路经营权进行评估,进而进行出售转让的一种融资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快速回笼高速公路建设时期的投资将所获资金用于新的建设项目中去形成资金的循环利用。高速公路特许经营权主要是高速公路收费政策,转让的是该路段收费权的收费年限。由于有政策上的保障,这种融资模式颇受国内、外私人投资者的青睐。高速公路经营权转让除了路权转让和收费权转让以外,还有高速公路服务区经营权转让,高速公路服务区汽修业务经营权转让,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经营权转让等。通过这些经营权的转让,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流动资金,为推动高速公路建设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一些还直接运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资本金筹措上。

(4)积极研究资产证券化。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就是将高速公路收费权由整体出让转化为按每单位进行出让。这样就可以使更多的投资人、投资公司、企业和其他组织都可以成为高速公路资产的所有人和受益者。高速公路资产证券化可以将高速公路长期的资产收益通过资产证券出让的方式在短期内获得相应的收益,可快速盘活高速公路的存量资产,将一个长期问题变为一个短期问题解决。

(5)适当引入保险资金参与。抓住国家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这一机遇,努力创造条件,让保险资金充分参与高速公路建设。2009年4月中国保监会出台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通知》。通知规定,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余额,寿险及财险公司一般分别应不超过上季末总资产的6%和4%。截至2009年2月底保险行业总资产为3.4万亿元,按此计算寿险和财险合计可投资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的额度约为1800亿元。保险资金投资期限较长、长期收益率相对较低,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国家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这一机遇,努力创造条件,让1800亿的保险资金中相当一部分进入高速公路建设领域,为高速公路引入长期稳定、成本低廉的建设资金。

(6)推行高速公路集合债券

高速集合债券是指运用信用增级的原理,由交通部作为债券发行主体牵头组织与协调,参照中小企业集合债的方式,集合各省高速公路资产,确定债券发行额度,使用统一的债券名称,形成一个总发行额度,然后将融资资金通过相关机制按项目建设成本分配至各省,作为资本金投入各项目中而发行的一种公司债券。高速公路集合债券能利用规模优势,合理分摊融资成本,有效地规避了单个企业发债规模偏小、发行成本过高的弱点,为解决高速公路公司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总之,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投融资主体日趋多元化,以及投融资渠道日益市场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融资一定能够解决。

参考文献:

[1]聂育仁,董静.我国高速公路投融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新金融,2009.

[2]李玉华.高速公路企业充分利用债券融资优势探讨.湖南交通科技,2011.

[3]娄群.浅谈公路建设中的筹融资渠道以及融资风险防范.交通财会,2009.

金融市场建设篇10

【关键词】金融中心 SWOT分析 沈阳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日益加快的大背景下,金融产业越来越成为引领发展的先导产业,金融资源越来越成为支撑发展的战略资源。国务院批复的《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把沈阳建设成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这是我们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面振兴的难得机遇,对沈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吸引各类要素聚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全市上下一定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气魄,加快金融中心建设步伐,努力在壮大金融产业规模、增强金融市场活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上取得突破性进展,让沈阳在坚实的金融平台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建设沈阳区域金融中心的背景和意义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金融领军型城市,近年来在存贷款余额、保险深度及密度、金融机构数量、上市公司数量、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额、金融开放度等主要金融指标方面均居东北地区前列,而且其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金融业务中心、金融调控中心的地位不断强化。目前,以沈阳为核心的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发展已经纳入国家战略。未来5年,沈阳市金融业发展将进一步强化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积极开展部级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金融机构能级,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沈阳金融业对沈阳经济区及东北地区的金融辐射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沈阳创建部级中心城市提供金融支撑。

二、沈阳建设区域金融中心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2012年,沈阳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比2007年翻一番。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在26430元,比上年增长13%,是2007年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3260元,比上年增长15%,是2007年1.9倍。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快速发展,沈阳市的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辐射省内及辽河流域,逐步发展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等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产业发展正在向制造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的新阶段迈进。同时,金融机构聚集程度不断提高,金融市场辐射能力得到强化,金融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框架逐步形成。沈阳市“十二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建设以绿色金融为特色的,与沈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经过多年的努力,沈阳市金融中心的框架构建已初定,目前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已经完成60余幢总计500多万平方米商务楼宇的开发建设。正在规划和建设的商务楼宇120余幢,投资规模890亿元,建筑面积1300多万平方米,商务楼宇聚集度居东北地区前列。同时,开发区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68家,其中包含了在沈的全部中资银行,香港东亚银行等在沈的全部10家外资银行,英国恒安人寿保险公司等29家国内外保险公司,以及香港华富嘉洛证券、银河期货等9家证券、期货公司。2011年,开发区内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已分别占沈阳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55%和53%,开发区的金融辐射能力迅速扩大,金融洼地效应加速显现。

(二)劣势分析

虽然沈阳市的经济与金融发展水平在不断增强,但其金融业规模实力与城市经济地位仍不相协调。目前沈阳市金融业发展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比,还处于总体适应,相对落后的局面。从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来看,缺乏有影响力的大型和独立法人金融机构。2012年末,全市法人金融机构的数量仍远远低于北京、上海、天津等国内金融业发达城市和经济水平相近城市。法人保险公司、法人期货公司,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以及产业基金股权投资基金贷款公司等也较为缺乏,虽然金融业对经济贡献逐年提高,但距离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很大差距,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仍不明显。同时,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仍然缺乏特色。在产品和服务领域,金融创新的技术含量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不能充分满足客户对新型理财产品和金融工具的需求。在金融服务领域,企业融资渠道过于依赖银行信贷,直接融资比例偏低,资本市场的作用为得到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较为突出。此外,金融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社会信用意识有待提高。金融市场整体还不够活跃,金融竞争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金融机构与担保评估咨询等中介机构之间的协调配合要进一步加强,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足,与先进城市相比,沈阳市金融业政策还显得较为保守,在人才引进激励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制定倾斜扶持政策;专业人才匮乏也在严重制约金融行业的长足发展,金融专业人才层次不高,储备不足,高级复合型人才缺乏。

(三)机遇分析

当前,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国际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仍然存在,但仍将催生以新能源等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加速国际产业转移。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其金融业发展可以紧紧抓住有利时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服务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发展,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金融业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日益提升,金融改革创新不断深化;此外,国家明确提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沈阳市可以抓住机遇,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社区银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支持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等领域,这必将快速扩大现有沈阳市金融市场的规模,极大提升金融市场的功能。未来几年,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和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将进一步提高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我国多元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和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将日益丰富完善,金融改革创新在部分省市深入推进,地方政府金融管理职责和体制将不断强化,绿色经济区建设将带来新的发展空间。因此,沈阳地区的经济发展要积极跟进转型步伐;突出新兴,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突出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绿色经济和产业转型需要构建畅通的投融资渠道。这些都需要金融提供有力支持,这为金融业扩大服务领域,开辟新增市场,增强创新能力,优化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沈阳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挑战分析

随着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认识水平的提升,各地对金融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其他省市地区对有限金融资源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争夺的范围已从金融机构,扩大到金融改革先行先试、综合配套改革金融中心建设等各个领域。国内多城市在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就部级金融中心而言,已经获得或接近于获得此地位的内地城市只有北京和上海,天津市已经被国务院明确定位为北方金融中心,其他城市多数定位于规划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如重庆市规划建设长江上游和内陆地区金融中心,大连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等。各市围绕金融中心建设,积极规划、定位,制定发展目标、支持措施和实现步骤。未来一段时期,围绕市场人才、技术发展、环境政策支持等各个层面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省内及周边城市不断赶超崛起。东北地区如大连、哈尔滨等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当地法人机构不断向外延伸拓展,针对资金客源的竞争非常激烈,沈阳市面临省内多城市各层次、各方面、各领域的竞争威胁日益严峻。

三、沈阳市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全市金融服务体系

构建部级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在金融生态建设方面进入全国最优地区前列。推进信贷结构调整,引导信贷资金支持优势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及县域和“三农”经济发展。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继续推进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构建场外资本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大力发展期货交易市场,开展多种形式的债权融资。拓展保险服务领域和功能,支持保险资金发挥投资功能。健全金融机构体系,重点设立法人金融机构,引导地方产业资本参股、控股法人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全市金融业发展布局,加快建设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和沈阳金融街,构建工业金融、科技金融、农村金融成长区。

(二)构建服务于沈阳经济区的金融服务体系

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沈阳经济区金融网点布局,均衡金融服务。推动沈阳经济区内各城市商业银行加强业务合作,开展异地抵押贷款业务,发展银团贷款业务。加快金融电子化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发展网上业务。进一步加强沈阳经济区各城市间的金融合作,发挥沈阳资本市场及要素市场的区位和基础优势,共同搭建各类交易平台。增强驻沈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和产权交易机构对沈阳经济区的服务能力。增强沈阳经济区各城市的金融凝聚力。

(三)构建辐射东北地区的金融服务框架

以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为重点,在设立场外资本市场、非上市非公众股权交易市场上寻求突破,在构建钢材期货、大宗商品交易等资本要素市场上寻求突破,在推动私募股权投资领域规模化发展上取得突破。增强沈阳对东北乃至全国的金融辐射力。强化沈阳与其他城市的金融合作,共同拉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朱闰龙.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世界经济文汇,2004,(6)

[2]周立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8—200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刘睿.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度分析.海南金融,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