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专题笔记十篇

时间:2023-05-31 15:21:29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1

【关键词】有效教学;课堂笔记;学习积极性;学习方法

高一新生入校,对本校财会专业的新生做了一个关于课堂学习笔记情况的调查。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同时很多学生对课堂学习笔记存在误解。认为课堂笔记就是记教师的课堂板书和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解答。另外,从教学中我们也发现:课堂上学生习惯只听教师讲课,较少思考、在书上标记或做课堂笔记。

一、为什么要培养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有效课堂学习,除了听讲、探究思考外,课堂笔记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学会做笔记,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对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与今后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一)提高听课学习效率

勤记笔记是学习方法中至关重要的一条。它能促使学生们集中精力,认真听课。课堂教学中,因注意的品质或行为习惯等问题,有些中职学生会走神,甚至相互讲话,做小动作等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而影响听课的质量,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老师提出明确要求,要求他们记笔记,这样就可能降低他们做与课堂教学无关事的机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同时,课堂笔记一般是记下本节课的知识点与知识网络,教师的板书就是这节课的知识重点,此外也会补充一些与知识相关的例题及问题解决的要领。如果不作笔记,由于遗忘规律的作用,便会遗忘殆尽,再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便无从下手,只有望题兴叹了。

(二)便于巩固新知,温习旧知

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我发现好多记笔记的学生,就翻开以往的笔记查看,本节的内容的重点、难点显现清楚,学生看起来一目了然,相关的例题难题及其解题方法能及时回想起来,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对知识的巩固和能力发展起到非常好的帮助。而没有记笔记的学生,不知要看什么,胡乱翻翻书,大概浏览一下就算完事。平时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时常翻阅笔记,找到相关的东西,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可以弥补学生不看书的缺陷

现在许多学生不阅读教材,凭着教师在课堂讲解,自己所能掌握的一知半解来解决对待课业问题;一旦不能解决,就去抄袭他人。中职学生本来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对于作业稍有难点就避而不写或是抄袭他人作业,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故而想方设法让学生一下子改变难度很大,但是如果记下笔记,就可以让学生大约浏览一下就可以回忆起知识点、知识层次、知识的应用的注意点。缩短他们思考的时间,获得较好的应用能力,达到训练巩固的效果。

(四)财会专业学习的需要

课堂笔记长期记录的习惯一旦养成,能培养学生们的记录和书写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财会专业性决定财会人员必须具体专业书写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在书写方面具体正确、规范、清晰、整洁的基本规范。作为一名专业的财会人员在文字书写方面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要求:①内容简明扼要准确。用精简的文字把业务的内容表述清楚、完整,不超过栏格。另账户名称要写全称,细目也要求准确。②字迹工整、易认。书写须用楷书或行书,不能用草书,字的大小要一致、协调,让人易辨认清楚。而这二项基本要求可以在课堂笔记的记录中培养起来,并形成习惯,使这类基础性的财会专业性技能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形成。

二、如何培养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一)培养中职财会专业学生做课堂笔记的技能

通过笔记本上记笔记提高学生做课堂笔记的能力,那么笔记应记在哪里呢?一般说来,应根据实际情况,可记在课本上、学案上,也可记在专用的笔记本上。但多数情况下是两方面兼而有之的。

1.笔记本的选择与使用

在笔记本上记笔记首先各科笔记本要分开。有的同学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记本上,甚至一本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科目应有尽有,最后笔记记得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影响到了学习效率。

因此,笔记本要选一个较厚点的、硬皮的,并且要好好保存,以备复习时用。理想的笔记要有好的格式。右面用于记笔记,左面用来提示值得注意的地方、强调重点等。其次,课堂笔记用的纸张,每页上下左右都要留出一定的空白来,不要把一页纸写得满满的。建议把笔记的一页最好用一条竖线格式分为两部分。其中左面占1/3,右面占2/3。较大的栏内记老师讲的内容,较小的栏内记自己的想法、问题等。两栏内容之间要有对应,即老师讲的和自己想的针对相同章节的内容应在相同的行上,这样便于对照复习。

2.课堂笔记应该记些什么

(1)记“新”知识:每节课的知识侧重点各不相同,知识都是新旧交织在一起的,为了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就要求学生要形成筛选新知识的意识。筛选出的新知识要及时记下来,记全记清,并要具有概括性。

(2)记跨学科的知识要点:专业的学习会涉及到其它很多经济类学科的知识,对于能引起我们知识结构迁移的,应该马上记下来,并注明自己需要补充的相关知识,可能要查找的资料等。这样,学生的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宽,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那么,学生在不同内容、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就能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专业实践能力。

(3)记课堂思维亮点: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确实认真投入的思考了,那么对于知识的理解,他们常常会产生一些瞬间的灵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抓住这些灵感,及时记录在案。为了课下整理、完善这些学习灵感,可将自己即时的思绪用非常简练的词语记下来。因为这些瞬间的火花稍纵即逝,很难再捕捉到。学生如果有了这种意识,学习的自觉性一定会加强,专业学习的触角也就会延伸到社会生活中。

3.课堂笔记应怎样记

有些学生听课抓不住重点,不知道要记什么,有时低头记笔记,又耽误了听课,漏掉了重要的内容。应该怎样作好课堂笔记呢?

(1)记笔记要把握好时机。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在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做笔记的时机有三个:一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

(2)提纲挈领的记:记笔记一定要有选择的记,有计划的记,简练的记,不能面面俱到。越想全面具体,越漏洞百出。因为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你能就一个问题深思熟虑。即使,你真的做到了,那么,你肯定遗漏了很多其它的知识。用自己明白的、概括化的语言将知识记录下来,课后再做整理,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能锻炼听课的能力。

(3)有个性的记:什么是有个性的记笔记呢?也就是要有自己的一套速记符号。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动脑筋,自创符号并牢记符号的意义,熟练运用。圈点批划时作上不同的记号。这样,可以使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课堂记笔记的速度,还可以加深听课的印象。另外,为了区别笔记的内容,便于复习,也可以使用不同色彩的笔。如:需要牢记的用红色的笔书写、需要请教教师的用绿色的笔书写、需要查找资料的用蓝色的笔书写……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2

课堂笔记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以纸张为载体、以笔为工具,对听讲、观察和思考内容的记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做笔记的重要性,解决思想上的问题,进而掌握做笔记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成绩。

一、明白为什么记——解决思想问题

学生不想做课堂笔记,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做笔记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开学第一课就要使学生明白做笔记的诸多益处。

众所周知,是否会做笔记对高中学生是至关重要的。于学习层面,高中知识跨度大,思维层次高,学生在课堂上对许多新授知识短时间内是无法透彻理解的,因而先把知识点、思维过程记下来,课后再去咀嚼、反刍就成为学生学习的必要环节了。尤其是进入期末复习或者高三复习阶段,很多学生就会发现,一本脉络分明、条理清晰、框架完整、内容翔实的笔记,对于他们迅速把握重点、理清知识体系、理解学科逻辑、构建解题思路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于性格层面,若一个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做笔记,不厌其烦地完善笔记,也有利于其勤勉、踏实学风的形成。除此之外,做课堂笔记还有以下益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促进大脑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记为日后复习留下依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终身学习服务;有助于学生抓住难点、重点和主要方法,便于课后再次回味教师的思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深化对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眼、耳、脑、手密切配合,协调活动,培养和提高其感知、记忆、思维及写作的能力。

当然,善于做课堂笔记和用课堂笔记最显著的成效就是考试能取得好成绩。当学生明白做笔记的重要性后,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具体做笔记的方法。

二、指导怎么记——掌握方法

1.指导学生按学习时间做好三种笔记

一是预习问题笔记。预习一般是在课前进行的,但是现在高中学生缺少课前预习时间,因此预习就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学生预习就要求有预习的痕迹。教师可指导学生用圈点勾画法完成预习笔记,预习笔记是课堂笔记的前身。

二是听课笔记。顾名思义,听课笔记就是学生对听讲、观察和思考内容的记录。从课型上看,新授课、专题课、试卷讲评课与复习课目的不同,因而做笔记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新授课的笔记多记录在课本上,专题课、试卷讲评课和复习课的笔记多记录在笔记本上。上课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指导学生完成不同内容的笔记。

三是错题笔记(反思笔记)。这种笔记意在指导学生课后对课堂笔记进行阅读整理,并在空白处进行校对、补充和反思,对典型错题归类并分析。反思笔记是课堂教学的后延。

学生做好这三类笔记,会使自己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的学习成为一个螺旋式上升的活动。

2.指导学生根据载体和知识点做好两种笔记

(1)统一形式,确定载体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要求不统一,难以检查落实。教师应要求学生做好两类笔记,即课本笔记和笔记本笔记。顾名思义,所谓课本笔记就是将笔记内容写在课本或教辅上,笔记本笔记则是用专门的笔记本记录学习内容。笔记本笔记至少应包括预习问题笔记、专题笔记、错题笔记三个板块。

(2)掌握方法、明确内容

一是课本笔记。做课本笔记,常用眉批、夹批、旁批、侧批、尾批和圈点勾画等方法,本文重点介绍圈点勾画法。圈点勾画法又称符号法,此法既可用于预习笔记,也可用于听课笔记,还可用于反思笔记。它主要用符号来标注文本中的重点、难点、盲点、疑问点、重点句及精彩句。圈点勾画法一般要配合前面五种方法来用。运用此法的关键是要教会学生使用常用圈点勾画的符号,一个班级所用符号应相对统一。常用的符号有:①圈点:一般黑点(·)用于关键词语;画圈()用于表示有疑问或疑难的地方。②标号:对号(√)通常表示赞同和肯定;错号(×)表示否定,问号(?)表示疑问;叹号(!)表示赞赏;三角形()表示此处还需要作进一步思考;星号()则表示这个地方很重要。③画线:在读书的过程中,看到关键语句时可用直线(—),特别重要的句子可以使用双横线(=),遇到有疑问的句子时可在下面画上波浪线(∽),遇到精彩的语句可以用上连环线(≈)。

二是笔记本笔记。做笔记本笔记,可让学生将一本较厚、较大的笔记本分三份,按预习问题笔记、专题笔记、反思笔记(错题笔记)分类,每个板块各用一份。

我认为,教师可指导学生将预习思路理成以下问题:这章节我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我要完成哪些任务?需要哪些资料?我的任务采用什么形式完成?学生理清预习思路后,要把自己读出的问题写在预习问题笔记本上。具体要求:每章节所提问题不少于3个,且越多越好;用“1、2、3、4、5”在题后括号内标明问题难度系数;用铅笔对所提问题进行猜答;正课时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这些疑问的解答,并将内容补充到预习问题笔记本上;如果疑问在课堂上得不到解决,课后再找老师释疑。做预习问题笔记,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活页笔记法。学生可用活页笔记本做笔记,其壳像文件夹,其纸张就像文件,若用一般笔记本记错了或顺序颠倒了不易改正,而活页笔记本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且这种笔记本可自加纸张,可将一本书上的内容统一整理在一起,方便使用。

有些教学内容记在课本上不便于复习,特别不利于高三综合复习,所以应指导学生按高考考点在专用笔记本上做笔记。要求学生把专题笔记按考点、知识点分类笔记,无论是新授课、复习课,还是试卷讲评课、练习课,都要求学生随时准备好笔记本,涉及到相应板块的知识点应及时记录补充。具体教学中,除圈点勾画法外,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主副版式笔记法。可将笔记本中每一张左侧3/4作为主版,记录听课内容;右侧1/4留白,此处作为副版,用于补充细节或写自己的理解、引申和总结,给自己充分的思维发散空间。

为使学生养成考试后认真总结、反思、分析的好习惯,要指导学生做典型错题笔记,内容包括考点、错误原因、补救措施。如果是同种类型题和考点反复出错,则要求学生在此题后面计“正”字,提醒自己不要再犯此类错误。做错题笔记应着重指导学生掌握剪贴笔记法。将笔记本分为几部分,每部分一种题型(此法要结合主副版式笔记法),每次订正完试卷后,就把错题剪下来粘到主版部分,在副版写出此题的相关考点、错误原因、补救措施,再补充一些相关变式题。这样做,能有效深化学生对此类题型的认识,是强大的纠错、纠偏手段。

三、知道记什么——懂内容

掌握了笔记方法后,学生还得弄清笔记记什么内容,不是教师讲的所有内容都要记下来,要注意取舍,笔记主要记重点、难点、盲点、规律和方法等。

记提纲一目了然。学生要把教师在每一节课中教的概念、公式、法则、原理等记下来,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还可以通过查资料来说明。每学完一章、一单元,自己来一次小结,把一章、一单元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系统地归纳整理在笔记本上,通过摘抄提纲,既方便复习,也强化记忆,还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归纳综合能力和自学能力。

记重点有的放矢。概念、原理、规律、知识点的叙述常常是简洁而严谨的,一个关键的字、词往往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因此,在概念、原理、规律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及时把教师在课堂上分析出来的隐藏的部分整理出来,并作必要的记录。

记疑难追根求源。学习说到底就是生疑、释疑的过程。在学习中碰到了疑难问题可能不会立即获释,这时就应将它记录在“预习问题”笔记上。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就可编制出针对学生个人具体学习情况的“问题集”。大家可经常翻阅以检查自己学习中遗留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学好思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品质。

记课外知识信手拈来。当今社会处于信息时代,高中各学科的学习也应适应时代要求,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和科技实际。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应广泛地阅读、细心地观察、认真地思索,随时采撷信息。

记规律性知识有法可依。各个学科均有体现学科规律性的知识,做笔记时应记下这些规律性知识。以化学为例,如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还原性强弱顺序的判定,原子半径、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等,这些都是记的重点,即使会了,也要进行整理。

记特殊知识有章可循。不同学科知识内容庞杂,归纳时主要考虑的是共性,还有许多特性的知识往往隐含在共性背后,可以说,考试一半是考规律,一半是考规律中的特例。规律好记,但特例就容易忘,一定要特别记下,引起注意。

记典型错题举一反三。由于先入为主的影响,第一次做错了的题,后来便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虽然不是相同的题,但是题型一样,相关的知识和方法也一样,这是最致命的错误。这些题可能分散在好几章里,复习时一定要把它们挑出来,记在“错题本”上。这些题就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考察某个知识点的,把这些题集中起来,就是对这一知识点最全面的复习。学生在复习时有的放矢地浏览更正错题笔记,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可以使复习更完善,知识掌握更牢固。避免机械训练,减轻学生负担,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记体会标新立异。学生把对教师课上所讲的内容经过思考后的体会简要记下来,如对所学知识悟出的道理,对所训练的方法悟出的规律等。

记总结高屋建瓴。会学习的学生总是可以把学习内容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由薄到厚,是学生不断思考补充、发问的过程。而由厚到薄,就是学生善于归纳和总结,明确重点、难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因此,指导学生记总结尤为重要。

四、落实怎么用——重实效

笔记做得再好,如果用得不好,也难以发挥功效。因此,教会、督促学生用笔记至关重要。

注意整理,方便复习。要让学生养成课后整理笔记的习惯。通过回忆,对照课本和笔记,及时增补或删改相关的笔记,对有些笔记也可以加上编号,分类或摘抄。如对古文学习时特殊的语法现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的用法等进行总结归纳,记在专用的笔记本上,以后复习时可以通用。

有的放矢,务求实用。笔记应有利于记忆、理解、消化、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做笔记要为以后翻阅和使用笔记着想,要经常习惯性地问问自己,所记的东西是不是真的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对以后复习是否真的有用?在复习过程中,要留意自己的听课笔记,看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怎样做才能更好等,这有利于增强笔记的实用性。

勤检查、重反馈。学生在做完笔记后不能将其束之高阁。教师要拿出专门时间,领着学生“常回家看看”,否则很难发挥课堂笔记的重要作用。这就既要求学生要勤,也要求教师要勤。在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阶段后,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笔记复习,让学生回到记录中,检视自己当时的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的复习和自我评价。这种检视与课后回顾作用不同。由于学生已完成了这部分内容,此时他们就能够从一个较高、较完整的角度来看自己当时都做了什么、产生了哪些疑问、为什么当时得出了不完整的结论等。因而,课后勤检查学生做笔记的情况、注重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五、注重技巧、养成习惯

在具体教学中,要保证学生课堂笔记的质量,必须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点拨。

抓紧时间,掌握方法。学生记笔记要把握时机,注意方法。一是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时,要抓紧时间抢记;二是教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三是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补记。

遗漏之时,保持平静。教师授课速度较快时,部分笔速慢的学生可能记不下来,教师要告诉学生,此时切忌急躁,可在笔记本中留下空白,接着听后边的课,课后再与同学交流或向老师请教补充完善,切不可因记不下笔记而影响整堂课的学习。

听记结合,听主记辅。做笔记是听课的辅助,不能因此影响听课,要在听懂、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概括。

字迹清楚,加快速度。指导学生记笔记,要特别注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无论用何种字体做笔记,字迹都必须清楚,如果字太乱,就会给后续复习带来麻烦;还要掌握适当的书写技巧,注意手指手腕发力均匀,加快书写速度;常用的字词可以用符号表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记关键词,课下补充。如果内容一下子记不下来,可先记下关键的词语,留下框架和空格,课后再想办法补充。

随堂笔记,切忌抄袭。有的学生懒惰,自己在课堂上不做笔记,课后去抄别人的。这不利于锻炼自己的总结综合能力,只有自己做笔记才会有学习的效果和意义。

不同颜色,区分异同。可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做笔记,暂时弄不清楚的内容用蓝色标示,确定的内容用黑色标示,教师讲解订正内容用红色标示;眉批内容用黑色,夹批、旁批内容用蓝色、红色,尾批内容用黑色,侧批内容用红色。这样,学生复习时可根据字的颜色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知识点,提高复习效率。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3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堂笔记策略 现状

一、引言

做课堂笔记是大学生在听课中常用的学习策略之一,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大学课堂信息容量大,体系繁杂,做笔记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思考,促进记忆和理解。学生记笔记的过程是一个由感知转化为联想、分析、综合,再转化为文字表达的比较复杂的思维过程[1]。而笔记策略则是学习者为了帮助理解和记忆,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记录运用的外显而具体的技能,它综合了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和元认知策略。

关于做笔记的策略,美国心理学家迪瓦因在文中讨论了眉批、画线、总结和列提纲等一般的方法[2]。还有学者从认知策略的角度将常见的笔记技术分为一般的笔记方法(原话记录)、划重点、摘要、知识提纲与框图[3]。我国学者胡进在其研究中比较了三种课堂笔记技术的生成效应:传统的记笔记方法,线性技术和矩阵技术,结果发现,线性技术、矩阵技术的生成过程发生在记笔记的过程中,而传统记笔记方法的生成过程只能延迟发生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并且前者的生成效应明显优于后者的生成效应[4]。

那么,大学生经常采用哪些笔记策略?处于何种水平?他们如何看待笔记的作用?不同性别、专业的学生的笔记策略是否有差异?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在对5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并比较了大学生记笔记策略的特点。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取整群随机取样法,抽取大一至大四的学生共600名,对其当即发放问卷当即收回,剔除废卷,得到有效问卷542份,其中男生281名,女生261名;大一151名,大二173名,大三156名,大四62名;文科136名,理科131名,工科91名,艺术68名,医学116名。

2.研究工具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笔记策略调查问卷。编制程序和方法如下:先通过文献检索和个别访谈,分析笔记策略的构成;再根据开放式问卷和深入访谈了解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课堂笔记的实际情况,对大学生的笔记策略形成了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确定调查项目,编制问卷。再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在同一时间进行预调查,征询学生的意见,并根据结果对一些易产生歧义的题项进行修改;最后形成正式量表。该问卷共35题,主要了解大学生做笔记的原因、不做笔记的原因、做笔记的策略、对笔记的课后整理等方面的情况。

三、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的现状分析

1.大学生做笔记的原因

当问到做课堂笔记的原因时,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有助于掌握课程内容,集中上课的注意力是次要原因,应付老师是大学生做笔记的最不重要的原因。至于有的大学生为什么不做笔记,排在第一、二位的原因是:老师的讲课速度快,教师讲课逻辑乱及书上有现成的内容。

当问到“你会选择哪些课程做课堂笔记”时,排在第一位的是专业必修课(占75.8%),其次是专业选修课(39.7%)、公共必修课(30.3%)和公共选修课(15.1%)。由此可见,学生是根据课程的重要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做笔记的。

2.大学生做笔记的策略

当问到做课堂笔记的具体策略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做笔记常用的策略是采用符号标记和在书上做眉批,其次是用不同颜色的笔突出重点,而夹纸条、做背诵书签、列学习提纲是大学生较少用到的策略,由此可见,大学生做笔记策略水平是较传统的,较浅层次的。

当问到课堂笔记都记些什么时,调查发现:划重点并补充板书和摘抄重点是大学生主要的笔记内容形式,而完全照抄板书和只划重点是较少用到的笔记内容形式,很少有学生的笔记只记各级标题。

进一步比较发现,女生更多运用在书上做眉批、符号标记和用不同颜色突出重点的策略做笔记,而男生更多采用复制同学笔记和老师课件的策略。这可能与男女生的性格差异有关,女生的性格较细致谨慎,掌握的记笔记的方法更多,记笔记相对更有效。

专科生较本科生更多运用做眉批、符号标记和用不同颜色突出重点的策略,这可能是专科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本科生较薄弱造成的,所以他们更需要运用各种笔记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和促进自身进步。

另外,本研究发现,医学院学生更多运用做眉批、符号标记和用不同颜色突出重点等策略做笔记,而艺术生运用的笔记策略最少,他们更愿意采取复制的方法。可能是医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他们需要学量的知识理论,这就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使用各种笔记策略以免遗漏重要内容,而艺术生更多的是关于特长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另外,一些艺术生出现重技能轻文化的倾向,对文化课缺乏学习动机,因此不愿意做笔记。

3.大学生对课堂笔记的认识

关于大学生对课堂笔记的课后态度,调查发现,多数大学生课后会整理笔记,但仅仅是为了让其工整清洁,而很少“删除不合理内容或增补重要知识点”和“跟同学交流以进一步完善笔记”。也就是说,课后大学生对笔记仅仅进行简单的整理,缺乏深层次的认知加工。

对于课堂笔记,只有9.4%的学生经常复习,51.7%的学生偶尔复习,说明课堂笔记的利用率非常低。

关于课堂笔记的保存期,有22%的学生只保存到期末考试结束,10.7%的学生保存到该学年结束,25.5%的学生保存到大学毕业,37.1%的学生会长期保存。这似乎说明多数学生记课堂笔记的主要目的是应付考试。

四、对大学生笔记策略的思考

一般认为,影响学生记笔记的因素有三个:教师的讲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状况和学生的特征[5]。首先,教师是学生课堂记笔记的重要信息来源,教师时常变化的讲解如讲课速度、板书质量等,决定着学生记笔记的效果;另外,学生记笔记的方式跟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关,只有当教师呈现的内容稍高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时,学生记笔记的效果才最好,太难或太易的内容都不利于记笔记;最后,学生已掌握的记笔记的方法也制约着记笔记的水平。这充分说明,要提高学生记笔记的能力,教师恰当的授课内容和讲解方法是前提,学生掌握充足的笔记策略是关键。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的课堂笔记策略不容乐观,这与樊素芳等的研究结果[1]一致。多数大学生都会记笔记,但是经常采用符号标记和在书上做眉批等简单的策略,可见,大学生的课堂笔记策略是较传统、较浅层次的,只进行了初级思维加工。记笔记是学生课堂思考的外显形式,是对教材内容的二次加工,能帮助学习。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记笔记的同时,应根据学科的性质、课程的难易程度、上课的速度等,给予相应的指导,教给学生记笔记的方法,掌握高层次的、新型的做笔记策略,提高学生记笔记的能力。尤其要加强对艺术类学生和男大学生的笔记策略的指导。

和其他学习策略一样,课堂笔记策略是可以通过培养提高的。课堂笔记的培养可分为两项基本技能:记录和修改[6]。学生首先要掌握记录的方法,在对笔记修改的培养中主要教给学生一些笔记的修改策略,如画线、注释、质疑、查找和补充资料等[6],修改策略实际上体现了学生对笔记的元认知监控能力。这充分说明了复习和修改对记笔记的重要意义。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学生希望通过记笔记提高知识的掌握效率,但课后很少整理和复习笔记,记笔记有时流于形式,课堂笔记的利用率比较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记笔记的动机,如何学会修改课堂笔记,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樊素芳,樊琪,陈洁.大学生课堂笔记策略现状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1):70-74.

[2]周谦.学习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3]朱蕾.高中学习笔记策略及其辅导的实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8-9.

[4]胡进.大学生记笔记策略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9,(4):377-378.

[5]孙继民.记笔记研究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外国教育研究,2004,31,(8):26-29.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4

(一)、主动回想,重温昔日。

主动回想,简单地说,就是独立地把老师课上所讲的内容回忆一遍。这样做实际上就是自己考自己,是逼上梁山着自己专心致志去动脑筋进行思考的一种方法。经过这样的回想,仿佛自己又上了课,重难点会清晰地印在脑中。

(二)、细读课本,步步为营。

复习时若不认真钻研课本,则难以达到课本的基本要求,也难以系统地掌握中学阶段所学的知识,因为课本是教与学的唯一凭据。课本实际上是我们学习用书中最重要、最精粹的读物,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三)、整理笔记,注重感悟。

整理笔记的任务有:

1、补。补上该记而没记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

2、正。更正课堂记录不太准确,用词不当,深度不够的地方。

3、添。添上个人学习的心得、见解、评价等。整理笔记的时候,还可顺带将自己的感悟写下来,这些感悟,是你最可宝贵的一笔财富。

(四)、精心挑选,参考书籍

市场上的参考书很多,所以大家一定要精心挑选,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阅读参考书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要围绕课本的内容和教师讲课的中心去阅读。

2、要千万仔细阅读课本内容,后看参考书。读时,心里要有个目的:要么加深理解;要么解疑;要么加宽知识面;要么了解知识间的联系。

3、读有所得,适当记录。在听课笔记的相应章节或记参考书的书名、页码,或记参考要点,或记个人的有关思路等。

(五)、高质课堂,聆听名师。

听名师的讲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北京四中网校的网络面授班课程是寒假很好的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是:

1.让自己的耳朵始终站立着

最有效的一个学习方法就是要牢牢抓住课堂。力求通过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来减轻课下的负担。因此,上课要做到全神贯注,全力以赴。相反,如果本末倒置,不是寄希望于课上解决问题,而是专靠课下加班加点,自然就很难做到集中注意,专心听讲了。

2、让自己的大脑始终飞跑着

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要多瓿几个为什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分析和理解,将问题进行加深和拓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真正把握,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老师的提问要勇于回答,积极参加课堂讲座和争论,以阐明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让自己的思路始终欢畅流动着

不要中断听讲而去死钻“牛角尖”,而应先将暂时不懂的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后去解决,以保持听课的连续性。否则,如果中断听讲而去死抠某个问题,就会使课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待到你从“牛角尖”中醒悟过来时,老师已经又讲到其它问题上去了。这样就会因一步掉队而步步被动,甚至造成整堂课都听不懂的严重后果。所以,上课时一定要紧跟老师的思路,不走神,不掉队,不钻“牛角尖”,始终保持思维的灵活性和听课的连续性。

4.让自己的笔端不断飞扬着

第一,做笔记时要记下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以便课后复习和指导作业。

第二,笔记要尽量完整而简洁。重点、难点、疑点要记全,但不必照抄老师的原话,否则会因忙于笔记而顾不上听下面的内容。记录最好能用自己的话或“关键词”概括老师讲授内容。这样可迫使自己集中精力,边听边积极思考,抓住重点,重新归纳,既省时,又省力,还能提高听课效果。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5

【关键词】高中 物理规律 课堂教学

引言:

物理教学作为我国课程教学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被大多数学生认为是一门比较难学习的课程。高中物理教学不仅关系到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成果,更是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所以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在总结自身物理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特点,认为可以从高中物理规律入手来实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下面笔者将对这一问题进行系统阐述。

一、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有效教学概述

关于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界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所以笔者立足于有效性的概念,在结合高中物理规律的概念,把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有效教学定义为:教师通过开展符合规律性的课堂物理规律教学活动,有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且有效实现预期物理规律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高中物理规律作为整个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对高中物理教学影响重大,所以要解决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从核心内容高中物理规律出发。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运用,主要强调的是对物理概念的运用,尤其强调运用物理规律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揭示,对生活中的物理问题进行解决。要实现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就要打好物理概念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提高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笔者认为,要提高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有效性,关键是指定和实施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法。

二、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有效教学的对策

根据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高中物理教学的目标,笔者认为实现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有效教学的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学生对于物理规律的理解

这一方法强调让学生对物理规律的探究过程及物理规律都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强化对物理规律的记忆。在高中物理规律教学课堂中,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所学物理规律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亲生经历物理规律的演示。这能让学生改变被动学习、死记物理规律的学习方法。把学生学习地位从被动变为主动,通过亲身经历的体验更加深刻的理解物理规律,更加全面准确的牢记物理规律。让学生亲身感受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和动脑能力,训练他们从现象中分析出物理规律的能力。减少物理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规律的积极性。比如笔者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演示的一个例子,笔者先将一个质量比较大的钩码放在讲台上,再准备了两根线,问学生是用一根线吊起钩码容易断掉还是用两根线吊起钩码容易断,学生不加思索就回答说是用一根线吊起钩码容易断。接着,笔者让学生主动到讲台演示分别用一根线吊起钩码和用两根线吊起钩码的情况。结果出乎学生的预料,反而是两根线吊起钩码容易断。学生都非常好奇这是为什么,立即对这个问题充满求知欲。这时候笔者就引入了本次教学的新内容:力的分解。这样在教授新内容之前让学生体验所要学习的物理规律,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新知识的教学顺理成章的进行,进而也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加牢记这个物理规律,这就很好地实现了我们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利用概念图对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化

概念图是一种组织和表征的工具,主要以科学命题方式显示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并且利用具体的事例进行说明,进而将所有的基本概念都联系起来组成一个网络结构图。为了实现高中物理规律的有效教学,笔者认为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开展课题教学。运用概念图可以比较简明的表现出主要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可以很好展现出不同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层次关系,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记忆。另外,有专家研究表明概念图将知识系统有序的组织起来,跟我们人类大脑的层级组织结构恰好相似,所以在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概念图将相关物理概念和规律组织起来,将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程度,增强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习题通常都是学生巩固新知识,教师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方法,高中物理规律教学当然也需要学生做相应的习题,这样不仅能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特点,笔者认为学生在做习题时也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做习题的时候更多的应该是启发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因为做习题一个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不能让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的指导,应该合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这样才是让学生做物理习题的目的。其次,多引申。做物理题目不仅仅是为了做题,而是为了培养学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做高中物理课堂习题的时候应该举一反三,引申出相似的问题,这样就能学生做一个题就可以解决相关的问题,这才实现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也才真正实现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提高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立足于高中物理规律教学的特点,结合自身高中物理教学的特点,论述了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的相关概念,也系统阐述了高中物理规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方法,希望可以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点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指出。

参考文献

[1]王焱.高中生学习物理规律的认知策略探讨及其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15.28

[2]王林琳.物理规律教学中学生认知障碍和消极情绪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17.23.30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6

一、动笔能调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实践中,我们都能感受到,无论是平时的书写,还是考试,学生动笔时的神情相对更专注、用心,心随笔动,动笔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习应该是一个眼、耳、口、手交替并用的过程,只有这五个环节和因素产生合力,学习效果才能有保障。我们平时在课堂上多数的时候强调的是耳和口,动笔往往被忽视,有时留在了课下,这样就效率不高。我们平时也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站起来会说,但是让组织成书面语言,就有困难,会说不会写。尤其是中考的时候,回答材料题学生不会组织语言,不会用书面语回答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也思考了好久,也看了一些资料,综合了一下,个人认为,我们在课上有时间的时候尽量让学生动动笔,但是这个动笔不是说每一个问题都要动笔,简单的、容易的就没有必要,对于那些比如需要罗列的,综合的、能触发学生自己灵感的、或者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总之就是需要学生加工、郑和的知识,能动笔的尽量让学生动笔,这是动笔要比动口效果好,比如历史课中,一节课中有好几个时间需要记忆,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自己能记住的方法,这时一定要动笔记在书本上,不然过后肯能就忘了,一个单元最后一课的时候,有一些和前面相联系的知识,学生要自己罗列一下,写在书上,有时候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的知识可以列一个表格,但是这些事情往往是我们教师做了,大屏幕上一出现,学生看看,但是如果是学生自己做出来的话,我们想一想哪一个效果对于学生掌握知识更好,印象更深,这个不言而喻。我们的老师怕学生这样做,课堂时间不够,当然一开始让学生这样做,学生不会做肯定要费时间,这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我们经常给学生这样的机会,平台,学生的能力会不断提高,以后的课堂教师就会感到越来越轻松。

二、动笔能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入

在动笔中,大脑对零散的信息进行搜索、判断、选择、加工,将知识有机衔接、整合,在动笔中发现问题,找到灵感,在动笔中还可以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学生思维在长期的动笔中就会发生有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那么课堂上学生怎样动笔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呢?

(一)记录圈画,理清思路,明确重点

心随笔动,学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和调整。同时还可以记录课堂没有听明白或者疏漏、模糊的知识,及时和老师或者同学交流还可以为以后的复习留下一手资料。因此课堂记录是课堂有效的学习载体。怎样去记录,这要看教师的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做法,比如可以用、、、、等一些符号在书上做标记,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学生自己明白就行,有时学生还会有自己的方法,教师可以提倡,好的方法还可以推广。

(二)默写互背,提高理解记忆效率

课堂上如果时间宽松,可以让学生把应该识记的知识当堂记忆背诵,互相考察,默写,互相批改,如果时间紧,可以让组长课后批改本小组的默写情况。

(三)每节课尽量能做一道材料分析题

年级不同,难易度也不一样,我们平时有时间也做,但是大部分时候是让学生说的多,真正动笔的时候少,老师忽视了对学生动笔作业的检查,也就是说,学生会说,但是不一定会组织语言写,而且也不是课上每个学生都说,对于那些没有发言的学生来说,动笔写更能让他们进一步思考,掌握知识。所以我们发现,我们的学生站起来会说,但是一到考试做材料分析题的时候,就不会组织语言,条理不清,要点不全,错别字多,这些与我们平时的练习的少有很大关系。就像我们的学生过去上课不爱发言,现在,我们课堂上给他创造了很多机会尽量让学生多说,现在的学生课堂上发言一点也不胆怯,而且越说越好,动笔习惯也是一样,需要培养,开始不行,时间长了学生就习惯了,而且受益匪浅。

(四)要培养学生会动笔

会动笔是个很关键的问题,比如教师讲课是的一些关键点、知识的横纵联系、自己不懂的地方,都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标记,这样也方便自己以后的复习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7

〔关键词〕职高学生;数学笔记;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进程。因此, 作为职业高中的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那么, 怎样才能提高职业高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有所收获呢?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职业高中的学生:

1:成绩不如普高。由于竞争所致,在初中升高中时,优胜劣汰,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普遍不能进入普通高中,只能进入职业高中或者综合高中就读。而且成绩更差的是英语和数学两个科目。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许多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数学学习产生恐惧。

2:综合能力不如普高。由于在初中长期扮演的是“差生”的角色,造成思想封闭,缺乏信心和主动意识。或者初中长期扮演老师的“对手”角色,带着继续充当“风云人物”的思想来到高中, “一切满不在乎”。是非观,荣辱观较差。

3:效率低下。这表现在学习和活动的各个方面,由于长期养成不良习惯,学习做事不够认真,不是很能注重方法。

4:理想与现实努力的矛盾。很多同学都是一直梦想着有很好的成绩,能够考上好的大学,但是实际又不足够努力。

5:缺少自省。很多学生还是非常有自尊心的,很爱着自己的面子,遇到失败,往往没有足够的胆量承认错误,而且容易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经常听学生说:"为什么我平常听课也懂,做题也不少,效率也不低,就是一到考试就不会?我什么都忘记了现在怎么复习呀?越复习到后面,我越乱,是怎么回事呀,有解决的办法吗?等等,好多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之一就是笔记没做好。本文就对这个问题做一些探讨。

一、为什么要做数学笔记?

(一)从感知规律来说,做笔记可以加强记忆。课堂上学到东西很容易忘掉,因为课堂的记忆只是短暂的,记得快忘的也快,如果笔记上不留些痕迹,哪里去找记忆的空缺。所以我觉得应该把记笔记看成是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途径。

(二)做笔记可以促使听课更加专心。职高学生上课注意力不易集中, 因此在课堂上要让他们动脑、动手,一定要记笔记。而且除了极个别的学生,许多学生都有上课时听得很懂,似乎理解了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但下课后不会做题,也不知老师上课时对这些内容是怎么讲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步骤是什么。这些学生一定要做笔记,而且教师要亲自查。实践说明对学生学数学有益,有些学生,资质属于很好的那一类,那么他就必须记笔记,反复钻研。

(三)笔记在学生构建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笔记是构建知识的索引系统。构建知识体系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对所学知识抽取出一个骨架性的知识结构,以此作为学习或复习的导向系统。构建知识体系另一个层面的操作方法,是列出某一方面内容的主要概念、规律、实验、人物或年代等重要知识线索,将内容变为这种概要性的知识点,会使有关知识、规律的掌握变得更为容易。而且,每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都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结构化的索引系统可以帮助人们很容易从一种知识找到与其相关的知识。所以说,记笔记的过程,就是这种抽取、构建知识体系的实际操作过程的反映。

二、怎么样做数学笔记?

既然学习数学做好课堂笔记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做数学笔记呢?

(一)、记提纲。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备课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

(二)、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未解决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三)、记疑点。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及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并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五)、记总结。注意记住老师的课后总结,这对于浓缩一堂课的内容,找出重点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掌握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寻找存在问题、找到规律,融会贯通课堂内容都很有作用。

如何训练学生的记笔记能力。笔记分为听课笔记,读书笔记,两者的有机结合,可以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培养学生做笔记的能力,应着力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第一、训练学生详述事物的意思,使之清楚明晰,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断的阐释能力。

第二、训练学生说出事物间是如何相关联的,对一事物的要点或本质做一个简要的说明,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彼此相同或互相影响的叙述能力。

第三、训练学生要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大致记下在学习时你所产生的问题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第四、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程度,记下课堂教学的要点和重点,课堂教学中使自己弄懂的实例和事实及实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8

关键词:《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效率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唯一不能免考的科目。由于本课程冷冰冰的专业术语多,理论性太强,学生学习起来感觉较枯燥无味,容易产生厌学等不良情绪。作为任课教师,如何利用课堂上有限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是非常值得执教者思考的问题,下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理顺概念

要讲好一节课,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备好课的前提是教师首先自己要对相应的概念理解通顺,然后要学会分解概念或者法律法规,找准关键字,有联系地去进行记忆,最后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要学会深入浅出地在课堂上讲给学生听。对于概念等内容,一定不要先让学生自己去背,因为很多时候学生都不能梳理清楚整个概念的意思,所以,教师要先帮助学生分解概念,找准关键词以帮助其理解记忆,用最通俗的话对概念进行解释。为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上还要适当举例,最好能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列举,比如说一个企业会计机构的设置中出现了好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会计主管、主管会计、主办会计,笔者是通过“点、线、面”的关系来解释的,会计主管相当于管理一个面,主管会计的管理范围就是一条线,那最后的主办会计做的工作就是一个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清楚地理解这三个名词的概念了。

二、引用案例

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用案例教学不失为一个好方法。笔者通常会在课堂上列举一些来源于我们生活的有趣的案例,以便于学生理解,同时缓和课堂气氛,让原本枯燥的理论课变成充满智慧分析的案例课。此外,经过观察,笔者发现学生往往更对教师自身的经验和经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此,笔者还会结合自身的经验举例。如在讲到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中信用卡结算方式时,笔者和学生分享了自己在使用信用卡过程中的经验:第一次办卡的兴奋心情,用卡消费过程中享受到的优惠,多张信用卡的烦恼……学生在笑声中理解了信用卡的作用、优点和缺点。笔者在备课时还会在网上搜集一些比较常用、又比较有趣的知识点作为补充,让学生在“乐”中学,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小组竞赛

为了调动学生情绪,制造生动活泼的课堂局面,教师可设置有趣的课堂活动,活动中设计各式各样的竞赛。如在进行第一章第一节“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的教学时,由于这一节是第一堂课,是法律当中最浅层的知识点,如果教师对这样的知识进行直接讲解,会显得很枯燥。为了能在第一节课就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采用了启发学生自主探究、开展小组竞赛的学习方法,具体安排如下:将这一节的内容分成四个部分,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的内容学习,10分钟后,笔者会根据每小组学习的内容提出相应的6个问题,回答正确数最高的小组获胜,回答最差的小组要受到惩罚,学生为了获胜或者是避免受到惩罚就开始主动学习。准备完毕后,笔者针对每个小组提问,其他小组可以作为评委或是监督。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起来回答,学生为了集体利益都会十分踊跃,这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每个小组间存在竞争,所以整个课堂活动氛围高涨,最后评选出获胜队和最后一名。获胜队获得“优先豁免权”,拥有这个权利的小组如果在下次比赛时获得最后一名,就可以使用“优先豁免权”躲过处罚。学生感受到劳动果实,心理得到满足,对学习也会产生兴趣。对于落后的小组,要适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下次继续努力,教导学生知耻而后勇,同时也自觉接受处罚。通过这样的课堂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就让学生掌握了会计法律的基本知识,让原本枯燥的知识生动地进入到学生头脑当中。

四、讲练结合

讲完每节理论课后的重头戏就是课后练习。本门课程专门配了一本综合练习册,笔者自己会先做,以便全面了解考试题型,然后带着这些练习题回到课本内容,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就十分清楚,一般考试题型会在哪些地方出现,从而有所侧重地进行讲解。另外,讲完就练可以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的时候更加轻松,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成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一种鼓励。同时,还要伴随口头上的表扬,学生如果做得好,一定要鼓励,而对于做得不好的学生也要及时鼓励,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鼓励其积极改正。

五、归纳总结

本课程中涉及到“时间”的知识点较多,且较零散,学生普遍反映记忆起来较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其实有很多时间数据是重复的,如果能将这些重复的数据加以归纳,总结出规律,就比较容易记忆了。例如,对于“三年”时间这个知识点,笔者是这样总结的:总会计师具备的条件,取得会计师任职资格后,主管一个单位或单位内一个重要方面的财务工作时间不少于3年;高级会计实务合格证全国范围内3年有效;对犯打击报复会计人员罪的,处3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和其他人利益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经历……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就能将前后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减轻了记忆的负担。

六、口诀记忆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中关于“原始凭证填写和审核的要求”知识点比较杂乱,学生记起来容易混淆。于是,笔者查找了一些与此相关的记忆口诀,印发给学生,效果较好。例如,原始凭证如实填,及时送交好核算;各个项目要完整,经办签字不能省;遗漏项目可不行,单位不能用简称;外来凭证有签章,发票需有税监章;如有大写与小写,两者必须等金额;实物验收是必须,明确责任免猜疑;一式几联要复写,作废凭证盖“作废”;销货退回开红票,还得入库别忘记,对方索款要收据,退货发票不能替;职工借款打借据,报销不得退回去;原始凭证不外借,外人查阅找老一;批准之后要登记,谁都不能拿出去;单据丢失开证明,实在不行写详细;原始凭证必须审,不审不能作依据;不真不法不受理,还要报告给老一;不准不整退回去,按规更正补充去;内容错误盖章改,金额错误必重开;开具单位有义务,更正重开须帮助。

(作者单位:云浮市新兴理工学校)

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笔记;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197-01

数学是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提高人的抽象推理、归纳总结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知识在于积累,在小学阶段学习数学需要识记大量的知识点。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积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推理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而记笔记是积累、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让学生做好课堂笔记,对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功效。

一、做好课堂笔记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更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小学的数学老师们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布置学生课后作业,更多的同学对课堂知识点应用茫然,对题型较难的更是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而具体的解题方法在课堂上老师无不是一遍又一遍的讲解,这就说明在课堂上学生对知识重点、难点的掌握记忆不够。出现这种现象,源于我们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生习惯,没有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很多学生上课没有动笔的习惯,老师对知识难点讲解时没有作笔记习惯。如果学生养成了做课堂笔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对老师所讲的难点进行记录,作好笔记。久而久之,学生在数学课堂笔记的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自觉持续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切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古人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笔记记在课本上或笔记本上,这样方便查找,也不容易丢失。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所记忆的东西也会逐渐遗忘。那么作为小学生,他们很多东西都是在无意识中记忆,大多时候是凭兴趣感性地记忆东西。虽然每次课我们教师都在研究教法、学法等,力保知识传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但也不能确保节节课精彩纷呈,吸引所有的学生,如果学生不专心听讲,或只听不记笔记,那么很多呈现在课堂上的东西就会昙花一现。如果做好了笔记,那么学生可通过翻看课堂笔记,重先理解课堂上知识的难点盲点,从而有助于帮助掌握知识。针对当前很多小学生没有记笔记的意识,为了让他们了解笔记的重要性,做好课堂笔记,我们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围绕笔记设计课堂作业,让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又没有做笔记的学生揣摩出了老师的用意,上课时再也不能掉以轻心,时刻做好笔记准备。

二、新形势下教师应该教会小学生记好笔记、用好笔记,将有利于优化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成绩

首先,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当下大部分小学生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所谓的复习与预习是很难在她们的生活中出现的,而抄作业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刚开始培养学生记笔记时要多花时间,多用心思,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笔记习惯。

其次,也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养成良好的板书习惯。很多小学生在文字艺术方面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行书、草书没有太多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板书上要做到规范、简洁。老师们只要能提供一个规范的、清楚的板书,那学生养成良好的记笔记习惯就有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这也要求老师在自己的每一堂课都要有课题目的,且前后关联,绝不敷衍了事;要求所要讲解的每道例题板书的格式都清楚明了,决不虎头蛇尾;要求板书字迹清楚,学生可以看得明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效作好笔记。

同时,我们在课堂教学上要严格地督促学生做好笔记。在学习生活上,教师对事情的重视程度在明显的影响着学生,特别对于小学生这样一种学习可塑造性强的学生群体。我们可以采取在开学的第一节序言课上就强调做好笔记的重要性,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好笔记本,用于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上对教师知识难点、盲点讲解时进行记录,而在第二节课一上课老师就要检查是否每个同学都准备好了笔记本;在以后的每次课上对知识难点、盲点进行重点讲解时,应该提示学生把笔记本拿出来做好准备。板书时,明确的告诉学生老师所写的内容必须记下来;针对个别学生思想开小差时,就以说“某某同学,请记好笔记,这个问题很重要”……我们应该让学生建立起一种概念:数学课是必须动手记笔记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实的感觉到笔记的重要性

1、在课堂上对及时做好笔记的学生给予评价和肯定

所有的学生都不会拒绝赞美和表扬的,在每次课时要结束的时候,老师可以采取对笔记做的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把笔记书写整洁、准确、漂亮或者记录全面的同学的笔记拿在手里在教室里走上一圈,让其他同学看看。由此该学生获得的满足感是巨大的,从而带动其他学生做好笔记的积极性。

高效课堂专题笔记篇10

关键词: 高中地理 笔记 完善方法

笔记,简单说是用笔所做的记录,是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好的笔记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地理课程注重学科基本能力的培养,怎样将知识存进脑子,在必要的时候拿出来的知识迁移能力最重要。笔者主要针对高中地理笔记进行分析。

一、高中地理笔记的意义

(一)地理笔记是对教材内容必要的补充。高中地理教材是考虑全国大多数学生的需要组织编写的,目前大致有人教版、湘教版、鲁教版和中图版四个版本,版本的内容不可能满足所有地区所有人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宜调整。同时教材的编写具有滞后性,书上的案例往往不具有实时性,可能当前的形势已经发生改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多做了解,在课堂上对相应的知识做出适当补充和说明。这样,学生记笔记才能保证不漏下知识点。

(二)笔记是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有效方法。高中生学习地理的时间十分有限,这样课堂上学习地理的时间就显得尤为宝贵。课本上的知识往往比较浅显,为了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就需要老师对课本以外的知识及做题的技巧方法作相应补充,这些方法和技巧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点,笔记可以让学生有事可做,客观地改善课堂纪律状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二、地理笔记的类型

(一)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指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师讲解的课程知识点或解题方法技巧的记录。按照习惯的不同,记录的位置也不同,有的学生记在课本知识点的旁边,有的学生有专门的笔记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可称之为课堂笔记。课堂笔记在地理笔记中占很大比重。

(二)错题笔记:错题笔记是指学生在课下做题时出现错误并找到自己的出错点及出错原因后所做的笔记,这样的笔记往往具有警示性。自然地理部分读图的题目较多,学生在整理错题时可以自己动手画图,加深印象,分析题目做错的原因,认真细心的学生可在错题下记录分析过程,以免时间久了忘记,错题笔记可以锻炼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在探究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

三、如何记好地理笔记

(一)养成做地理笔记的好习惯。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好的习惯一定要坚持。要想养成记地理笔记的习惯,首先要端正态度,正视记地理笔记的意义,主动地完成才能达到想要达到的效果。研究发现,记笔记最难的是起初的一个星期,要让自己适应这种状态,不断说服自己坚持记录,逐渐将记地理笔记变为一个习惯,这也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

(二)课堂上注意听讲。听讲不是单纯地听老师说话,而是要在听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思考、过滤,老师说的话不一定都是重点,学生要学会筛选。学生学的不仅是教材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习老师将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新问题的方法,要知道老师是如何分析、从几方面分析问题的,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针对错题笔记,在老师讲解习题、试卷时应仔细听,找出自己做题时的想法与老师的思路区别在哪里,找出做错的原因,课下认真思考,分析原因并记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三)记笔记应选择性的记录。笔记是辅助学习的有效方法,重要的是将笔记与课本合二为一。不是盲目地记录,而是要在思考之后区分主次,有选择地记录。课堂笔记,不是老师说什么都一字不差地记录,有的小知识点,比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一部分的相互联系水体只要掌握几个关键的知识点就好,没必要将老师的话全部记录,全部记录既跟不上老师的脚步,又会错过重要知识点。高中地理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好多判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窍门,如在学习判断热力环流高低压的问题时只记录老师教的口诀即可,如“凸低为高,凸高为低”,还有在学习等压线部分的“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判断方法,要在充分理解后记录,理解其高低大小表示的内容。而针对错题笔记则是针对平时易错点、难点进行梳理后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记录下来,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勾画,使得笔记一目了然。

(四)勤于动手。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侧重于学生能力培养,而验证一个人能力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践。高中地理地图册是很重要的学习工具,在进行地理练习时,能读懂图则是解题关键。理解知识点要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动手画图,加深印象,使地理图像深刻地印在自己的脑子中,如高中地理必修一中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气压带、风带图及其季节性移动图、洋流图,等等,都是学生在学习中重点需要掌握的,而自己动手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单纯地看书要记忆深刻得多。这样在做题时,脑中的图形呈现,可以加快做题速度。

四、如何完善地理笔记

首先,要重视地理笔记,笔记是自己的劳动成果,不能课程结束后就扔到一边,这样对学地理起不到任何效果,反而白白浪费了时间。课本和笔记是一个整体,二者是互补关系,而不是互斥的关系,端正态度才能学好地理。

其次,人的记忆能力有时间限制,地理笔记作为课堂上对知识理解与错题记录的载体,笔记是很好的记事本,这说明地理笔记具有实时性。由于人的记忆能力及记忆方式有差别,不同的人接受不同的知识需要的时间不同,那么要想让知识永远变成自己的财富,反复看、反复琢磨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最后,新地理课程标准下,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不断努力终会取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学习地理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注意平时积累,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或是解决问题用到地理知识时,要及时补充笔记,使自己的地理笔记不断充实,最终成为自己的“地理百科全书”。

五、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是高中地理总被认为是一门很难的学科,其实不然,学习地理的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将笔记与课本结合起来,对培养学生判断问题、总结方法、实践探究具有重要作用。二是地理笔记是高中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记好地理笔记与高效使用地理笔记是学生高效学习地理知识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