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规十篇

时间:2023-05-06 18:14:59

高中班规

高中班规篇1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是一个班级的顶梁柱,是沟通班主任和同学之间关系的重要纽带,由此可见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所以加强干部队伍的建设是构建良好班级、形成良好学风的关键。

2、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以疏导为主线。

①继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②狠抓文明习惯养成教育。③加强公民道德教育。④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教育。⑤关心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朋友,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烦恼,尽早发现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做好稳定工作。

3、强化常规训练,为班级营造良好班风。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进行常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新《守则》《行规》要求的常规,还有就是出勤常规、课堂常规、课间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等等。

①、紧抓班级纪律,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②、做好考勤工作。让纪律委员专门负责点名,每星期汇报一次,并送交政教处存底。对于一些经常迟到的同学分别对待,做好转化工作。

③、卫生工作专人专管,并实行包干,谁值日谁负责。

④、做好课堂外的秩序工作。要坚决禁止上课睡觉的现象,下课打闹的情况,老师、学生齐抓共管,坚决杜绝故意损坏公物的现象,杜绝了违法犯罪的不良行为。

4、树典型,培养优良学习风气。

作为高二新分科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能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此本班有如下具体措施:

①、召开班级经验交流会

在班级进行学习方法的互相交流。本学期我班将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让一些在学习上表现优秀的同学谈感想,介绍方法,以此带动其他同学。

②、继续树立典型

对考试有进步的同学给予一定的奖励,树立典型,形成学,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本学期将评选一批学习积极分子和三好学生,并利用宣传板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5、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巩生工作。

经常跟家长联系,就会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情况,家长对孩子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老师容易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管理工作。

①、建立家校联系本,经常与家长商谈。

②、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家长请进学校来,认真听取家长的有意义的建议,认真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立足本校,服务本校。

高中班规篇2

关键词:职高;艺术班;声乐教学;规范性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97-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余姚市教育局于2006年规定音乐、美术、体育等属于技术性的专业特长班,只能在职业高中开设。于是我校的音乐班就在这个大背景下产生了,这同时也给我们专业老师带来了压力和继续学习的动力。声乐是音乐生必修的一门特殊学科,高中阶段大多数人结束了变声期,声带相对稳定,这可以说是声乐初级学习的黄金阶段。就算学生进校前没有接触声乐的专业学习,只要在三年内经过规范的学习达到音乐专业高考的水平难度是不大的,而同等情况下要在器乐学习上有很大突破,超越一些器乐“童子功”这样的几率是很小的。声乐作为高考专业面试的必考内容之一,有一定的难度,但相比钢琴和视唱练耳,声乐更加有突破性,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和喜欢去学。

我希望通过实践性的研究使职高艺术班初级的声乐教学逐步走向规范,声乐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老师重视初级声乐教学,实现声乐专业良性循环,为学生未来声乐事业的发展打好基础。

一、职高音乐班声乐教学的现实意义

浙江省高等艺术教育生源主要是应届高中毕业生,有的是来自普高艺术班,有的是艺校学生,他们当中除了极少数从小接受过专业学习外,大部分生源专业起点较低。声乐学习涉及的内容很广,其中关系密切的是试唱练耳和钢琴,这些也正是浙江省音乐专业统考的三大科目。其中声乐在浙江省音乐专业统考科目中的比重占35%。从各大音乐学院自主招生的小考报名情况来看,考生中报考声乐专业的人往往是最多的,可见声乐在短时间内能达到较高的水准,声乐教学理所当然的成为提高艺术生专业能力的一个最好的突破口,这也从另一个侧面体现艺术高中声乐教学的重要性。

二、职高音乐班声乐教学的现状

(一)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

1.教师认识学生现状。从音乐生性别比例来看,女生占80%以上,这说明:音乐班的声乐辅导,主要是面对女声的训练和培养。从声音特点上看,女生的声音特点主要是:自然声区较窄,容易适应假声演唱,因此向女高音发展的学生比较多。男生的声音特点主要是:以本嗓演唱为主,换声区很难过渡,唱高音十分困难。从生理结构上看,男生的肺活量比女生大,气息更容易支撑,但是由于声带的不同,女生的音域比男生更宽广。从心理素质来看,女生更加富有表现力,会模仿教师的表情,男生不善于模仿,但是一旦他们有所进步和感悟后,对声乐学习会更加执着,但现实情况大多男生比较懒散,因此,对于男生训练,即要严格督促又要多鼓励,多激发。

2.练声与呼吸方法。声乐入门教师都会先采取练声,常规的发声训练,大都从自然声区开始,从低音向高音扩展。在假声有一定音量和歌唱状态有所稳定的情况再向中低声区或高音区过渡,来拓展音域。在练声时老师会讲呼吸方法,首先,用鼻子吸气。鼻子是呼吸的必然通道,声乐教学中大都用“闻花”的感觉来练习呼吸。但是鼻孔呼吸时嘴是闭上的,不利于口腔和喉咙的打开,吸气时容易引起肩、胸上抬、脖子紧张,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较少采用。所以一般都是采用口鼻同时呼吸的方法。同时,学生一边练声一边体会还会发现:开口吸气时,与歌唱发声的状态几乎相同,同时与生活中“打哈欠”的动作也基本相同,这些都十分有利于歌唱状态的形成,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3.观察学生歌唱动作并纠正。初学者往往无法感知自己的歌唱动作是否规范,需要教师对学生歌唱动作进行实时观察,主要包括吸气动作、舌头位置和头部动作。第一,吸气动作。主要观察学生在吸气过程中表情是否自然,腰部是否撑开,双脚是否稳稳的站立,不能把肩膀抬起来,也不能将腹部都往内收缩。第二,对舌头的位置。歌唱发生时要求舌头放平,舌根不能拱起或者后缩,这样会严重堵塞呼吸的通道。放平舌头的同时,要将软腭高高抬起,可以将手放在耳窝下面的关节部位,感受上下关节完全打开的状态,以此分解喉部的力量。第三,对于头部动作。主要观察学生的头部是否僵硬,在唱歌过程中最好根据高低音区的不同,做轻微的调整。有些同学唱高音时,脖子上的动脉会爆出来,说明脖子僵硬了;又有些同学唱歌时头往后仰,这些都是不科学的头部运动,应避免并控制好。

(二)教学效果的评价

声乐课堂同时也是培养师生情感的课堂,但往往很多老师注重讲授技巧而忽略了这一点。在声乐教学中,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声音条件一般,加上又是初学者,教师往往把教学重心放在提高歌唱的发声技巧上。虽然教学是很有层次的,学生也知道了一些发声方法,时间一长过多的发声技巧训练不但没有解决技巧问题,反而使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技巧负担。他们所思考的和向老师请教的都是有关气息、咬字等技巧方面的问题。另外,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加上高中声乐教材音响资料的缺乏,很多学生可以说是“井底之蛙”,他们没有看过一场正规的音乐会,也很少有关于声乐配套学习的书籍,他们接触的声乐知识局限于课堂,听的仅仅是老师的范唱。因此,学生们缺乏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音乐的空间想象力,就更不要谈在声乐教学中挖掘音乐形象了。

三、职业高中音乐班声乐教学的改良政策

我校艺术班一周上课5天,其中专业课为8节(4个下午),其余时间为文化课。职业高中音乐班起步比较晚,所以通过近几年的摸索与总结建立一个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创建一套艺术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一)使声乐教学语言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

我们在声乐的课堂上可以发现声乐教学所使用的语言依然抽象和缺少规范化。例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喜欢用“位置”向学生提示,还有的用“像说话一样唱歌”、“唱高音声音要关闭”、“在胸口上咬字”;甚至讲什么“要把字咬在脑门上”、“字的位置在头上”、“你把字咬到嘴外面去”,等等。事实上,这些“用语”都是不符合严谨的声乐教学科学理论要求的,易将学生引人学习艺术歌唱技能的“误区”。因此,声乐教师要以科学的、规范的、系统的教学语言解释艺术歌唱嗓音发声机能训练问题,即使是比喻,形象的表达也要有头有尾,且语言要通俗易懂。老师的语言表达要反复实践,首先要在自己身上行得通,有些老师引导学生的话连自己都没这种体会,这样学生也是很难体会到的。我认为每个老师都应该注意自己声乐教学所使用的语言,如果形成一个体系了重要的几点就要固定下来,反复强调不能每次说的都不一样,将学生引人学习艺术歌唱技能的“误区”。

(二)重视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所做的练声曲是非常简单的几个音组成的两到四小节练声曲,内容雷同,唱得久了就是机械运动,一点都没有乐感,大多只注意声音技巧。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教授经典的练声曲在声乐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

对初学的学生来说,我先是从《阿布特实用歌唱教程》中的第三部分唱名练习开始。首先因为此部分练习从音域上比较适合初中级程度的学生,其次每一条练习曲调简洁、易唱、易记,同时也可把一些音域不太宽、旋律进行平缓的歌曲的曲调,选用学生发得较好的母音,在不同的调上移调练习,在练习时带上歌曲原来的情绪,要求富有歌唱性,也不失为一种好的练声方法。

练声曲对声音的控制有很高要求,训练时演唱要有线条感,富有歌唱性,教师可以在学生面前画圆圈,让学生找到线条,感受音与音之间的连贯。当然如果是跳音练习曲,那可以让学生手放在腰部两侧,感受腰腹的扩张和弹性带来的短时爆发力,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乐感。练声曲中也有各种声乐技巧的练习,如三连音练习、渐强渐弱的练习、快速的上下行音阶练习等等;有规定的换气点,它可以加强声音的流动,增强学生的旋律意识。因此适时地选用练声曲对学生的声音训练是十分有效的。

(三)加强声乐教学中情感表现力的培养

在音乐班的声乐教学,常常片面地停留或强调声音的外在质量,只关注学生声乐技能的获得,而忽略了学生情感表现的培养。老师认为初学者主要是训练声音,情感的处理到了大学里可以再挖掘。其实,任何只重视“声音”的声乐教学都是不完整的。声乐教学应该从过去那种只重视技巧的传授,转变到重视情感体验引发的声音技巧与情感表现相结合的轨道上来,让学生养成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演唱的习惯。

在实际中最首要的也是符合高中生学习能力的是加强表情训练。教师在平时上课时要坚持有表情地范唱,如:笑肌抬起、眼睛有神、眉毛上扬等等,同时要求学生进行模仿,可以让学生多照照镜子来感受好的表情状态。久而久之使学生习惯成自然,演唱时一开口就有相应的表情。表情通常与人的内在情感是一致的,只有对歌曲的情感不能准确把握的人才会在演唱时滥用表情。因此运用表情是训练培养学生情感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高中班规篇3

【关键词】普外科;床头交接班;规范;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61-01

交接班制度是护理核心制度之一,它不仅能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差错事故的发生,而且是减少医疗护理纠纷发生的至关重要的一环。床头交接班既是对前一班病人病情的总结,对治疗和护理工作的概括和评价,为下一班临床护理提供依据,同时也是护理人员到床旁和病人沟通交流,体现护理人员对病人关心关爱,融洽护患关系的机会。 2011年我院护理部为了使“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更深入体现在护理服务环节中,在规范床头交接班内容和程序时,将各项文明礼仪融入到床头交接班过程中,进一步规范改进了床头交接班, 使床头交接班更趋标准化、规范化、礼仪化。

1 存在问题

如何完善交接班内容,规范交接班流程,落实交接班礼仪,确保护理安全,体现人文关怀,提高护理质量。我科自2012年1月开始针对普外科病人病情复杂,新病人、手术病人、危重病人较多,新入科护士、年轻护士较多,知识层次偏低,工作经验不足,易发生护理缺陷,引发护患纠纷等实际,总结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床头交接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管理对策。

1.1 存在有些护士不重视交接班,个别护士交接班时仪表仪容着装不符合规范,交班前未能告知病人,交接班时没有使用文明用语和问候声,未按规范礼仪要求交班。

1.2 个别护士观察病情的能力有限,对有些病人病情观察不到位,致使交接不到位。

1.3 有些当班护士未认真巡视病房,查看病人,对病人的病情了解不全面和详细,交班不全面。

1.4 未按护理交班流程交班,出现交班内容简单遗漏,重点不突出,对重危症抢救、手术和病情变化、皮肤及各管道情况交接不清。

1.5 忽视患者的心理及社会需求。

2 方法

早晨交接班可谓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既是全面掌握了解危、急、重症病人及一般病人病情非常重要的工作过程,同时也是护患沟通的重要时机,因此完成好交接班工作意义重大。为规范交接班方法,我科自2012年1月以来,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床头交接班规范流程的要求,反复学习、培训演练,使床头交接班规范流程得到了更好的落实,观察病情更显细致入微,交班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具体方法

2.1 加强安全质量教育 强化交接班意识

科室反复组织进行法律法规、交接班制度的学习,对相关典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报告分析,特别重视低年资护士的医德医风、护理安全知识的教育, 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对护理安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深刻认识到床头交接班的目的和意义,树立严格执行落实床头交接班制度是确保护理安全的重要环节。

2.2 加强业务学习 培训交接班技能

针对 部分年轻护士知识水平偏低,临床经验不知,缺乏观察病情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科室一是采取晨会学习、业务讲座、业务查房、考试考核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二是组织护士不断学习床头交接班规范流程,结合本科专业特点,反复演练,强调忽略交接班的危害性,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提高交接班技能和意识。并规定在交接过程中护士长,高年资护士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并给予指导,每次交接班后护士长、高年资护士进行总结、点评、指导,护理部、护士长不定时抽查护士交接班的情况,使护理床头交接班形成不断实践完善的连续过程,保证交接班的规范性,持续改进床头交接班质量。

2.3 突出交接班重点 规范交接班内容

重点交接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检查及手术前后病人,完善危重病人床边交班内容,包括:生命体征、睡眠、精神状态、各种管道情况,皮肤、出入液量、患者主诉、心理状态、采取的主要护理措施、存在的护理重点等,做到交的明白,接的清楚,各种治疗输液单要交清,护理记录单要写清,以保证交接班内容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危重病人和一级护理病人,必须做到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对病区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病人也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进行观察和护理。

2.4 规范服务礼仪 改进交接班方式,

在交班时,要求护士着淡妆,仪容仪表、行为举止符合职业规范要求,履行告知程序,使用问候语,增加护患沟通内容,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将人性化服务细节融入交接班过程中,使病人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对他们关心关爱,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护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3 效果和体会

3.1 增加了护理安全意性 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通过进行法律法规、护理核心制度的学习,提高了护士对规范床头交接班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床头交接班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到床头交班可以了解上班次护理措施实施情况及护理质量完成的效果,掌握本班次护理工作重点,特殊事宜指导,使当日护理工作有重点,全面准确,有条不紊的进行,防止护理缺陷或差错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3.2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 规范了床头交接班

通过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了护理人员观察病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收集对诊断、治疗、护理有价值的信息,对自己当班期间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有效的处理病人病情变化发生问题。通过规范床头交接班流程的培训实施,使我科床头交接班有了统一的模式和工作流程,彻底改变了过去交接班中内容无重点,病情交接盲目、遗漏、不连续等弊病,提高了交接班质量。

3.3 规范交接班礼仪,提高病人满意度

规范化的床头交接班流程包括了交接内容和交接班文明礼仪两大部分,规范化床头交接班内容的同时,要求护士规范仪表、仪容、站姿、站位,交接班时履行告知、使用尊称、问候病人、积极沟通等,将文明礼仪贯穿于床头交接班过程中,使病人感受亲切、温暖、关爱之情,融洽了护患关系,显示了护理队伍良好职业形象,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高中班规篇4

关键词:班主任;管理方式;新生班级;良好班风

大学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也是学生生活的环境,更是学校行政管理的重要基本单元。大学班主任则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起着协助辅导员组织管理班级的作用,是班级组织管理的灵魂,在高校的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学生的各方面教育指导担负着重要责任。新时期的大学生,普遍具有敏感、好学、脆弱、散漫、独立自我等共性,大学班级则具有学生来源多样,成长背景不同,个体差异较大等特点[1]如何带好一个新生班级,则是对班主任管理工作和能力的一个考验。本人就新生班级的班主任一些经验,谈谈高校班级管理的途径方法,为营造新生班级的良好班风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建立班级的规章制度,营造井然有序的班风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本人在第一次新生班会上就提出来的。在大学里,班级就是学生的一个大家庭,必须要有班级的一套规章制度。除了引导学生学习和遵守国家颁发的规范性文件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外,班级还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些合理的规章制度。大一的新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和综合素质不尽相同,因此,建立切实、可行、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寝室规章、卫生公约、值日制度等,规范学生的集体行为,使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整个班级集体生活之中。通过这些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新生能够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约束力,当然,新时期的大学生往往不易受规章制度的控制,因此有必要通过引导和讲解,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这些规章制度所带来的益处,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为一种自觉的形式,使学生习惯权衡利弊,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进而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形成一个井然有序的班级集体。

二、把握每个学生的状况,营造团结和谐的班风

从高中进入大学也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由原来的学校、家长完全管束到大学相对高度自由的状态,很多同学会出现不适应症状,[2]表现为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目的不明确,厌学情绪严重,生活自由散漫,甚至吸烟酗酒,行为孤僻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有必要进行一对一的谈心,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情况、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学习表现和心理状况等,随时随地用心观察学生,密切联系班级同学,经常深入学生宿舍,积极参与班级活动,[3]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和疏导。比如,对于那些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去申请国家经济补助,助学贷款等方式,减轻他们的经济困扰;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通过分析他们的兴趣点和本专业的背景,给他们一些学习和职业规划上的建议;而对于那些行为特别不规范,经常通报批评的学生,则一方面引导,一方面警告,以提高他们的危险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例如,本班级的一位学生,刚进校就受到高年级老乡学长的影响,认为大学学习混混就可以了,经常迟到早退,逃课缺课,甚至酗酒闹事。本人专门对其做了一次谈心,一方面以亲和的态度和他讲述大学学习的重要性,鲜明例举挂科带来的不良后果,另一方面亲人朋友的身份去关心他的生活经济困难,并提出建议和帮助。通过这样谈心和沟通,使其提高了对学习的警惕性,也感受到了学校的温暖,各方面表现具有明显进步。通过有针对性的谈心和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能够减轻每个学生的困扰和心理问题,使他们在新环境中都能心情放松,心态开放,从而形成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和谐的班风。

三、培养得力的班干部,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

班级学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班集体建设的核心力量。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是否合理,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和班级风气。[4]一个好的班级,必须要有一支学习突出、思想活跃、团结合作、热心集体,并且有较强工作能力、具有较高威望和影响力的班干部队伍。大学生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学习,所以作为班干部应该具有较高的学习能力和优异的学习成绩,能够带动整个班级同学的学习和成绩;班干部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除了组织参加学校大型集体活动,还能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班级小型活动,活跃班级气氛,提高班级凝聚力;班干部应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影响力,能够组织和管理本班级同学。班主任应该注重发挥班干部的管理作用,做好班干部的选拔、任用、观察、培养工作,并建立班干部的激励和竞争机制。[5]要让学生意识到,班干部一方面是服务于班级,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组织和活动能力,做班干部是大学里锻炼自己的难得机会,鼓励班级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班干部竞选。为了明确大学生以学习为主旨的目标,可对班干部的竞选资格上规定了学习成绩上的要求,这样一来,可以提高班级的竞争意识,营造竞争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在学习中培养组织管理能力,在能力培养中促进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促进班级积极向上班风的形成。例如,本人所带班级,通过激励机制,大家都能踊跃参与班干部的竞选,并由民主选举产生班干部,由于大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活力,新的班干部往往能够给班集体带来新的空气,创造新的成绩。在班干部的带领下,本班级受到学校、学院的多次表扬,获得了“优秀团支部”、“文明寝室”、“生态动感影集征集大赛奖”等多种荣誉。在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下,本班级学生积极参加了生命科学竞赛并获奖,还参加了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和专业老师的科研项目,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也为学生专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特别是面对来自五湖四海、个性差异较大的新时代大学生,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级规章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掌握每个学生的状况,解决学生问题;培养得力的班干部,实行学生自我管理,营造一个具有有序、和谐、积极向上的班风的班集体,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金晓迎.浅谈新时期新形势下高校班主任工作艺术[J].科技信息,2012,(24):102-103.

[2]杨艳蓉.做好高校班主任的一些实践见解[J].科技创新导报,2012,(28):183,185.

[3]彭静.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J].成功(教育),2012,(12):196.

[4]冯翠.浅析如何做好新时期高校班主任工作[J].企业导报,2012,(11):214.

[5]周长宏.高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初探[J].天津农学院学报,2012,19(1):62-64.

高中班规篇5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管理措施

一、引言

“成人高等教育”是指对符合规定标准的在业或非在业成年人素质提高的学历教育,属于继续教育(含职业培训)性质。它既可以满足成年人提高自身素质或适应职业要求的需要,也可以扩大高等教育机会,培养专门人才。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成人高等教育的服务对象不断延伸、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教育内容不断丰富,同时其办学方式也日益趋向开放、办学主体趋向多元、教育渠道趋向沟通,并且成人高等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学科建设也已启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空间不断扩展,其主要阵地是专门的成人高校和普通高校,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普通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是普通高校开展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并以此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特质,成人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因此,针对成人学员的自身特点,制定适用于成人学员的班级管理方法,做好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对提高成人学员的专业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制度,完成了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过渡,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输出人才。然而随着教育大众化目标的实现,普通高校开展成人教育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如定位存在偏差,具体表现为把成人教育仅仅当作创收的手段,从而忽略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也忽视了其自身人力资源的培养。

(一)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实施保障

首先,相关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普通高校中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缺乏可遵循的总体规范。现存的成人教育法律法规大多以政策、条例等形式出现,多分散在各种教育法律法规和相关条例之中,且过于抽象,缺乏系统性、具体性和针对性,难以对新时期的成人高等教育起到应有的引导和规范作用。其次,缺乏明确的实施保障单位,其中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对成人教育的多头管理,使成人教育陷入了“都管都不管也管不了”的尴尬局面。正因此,地方一些培训机构开始在成人教育行业变相捞钱,甚至喊出“只要有钱,一切都好办”。最后,班级等基层单位难以贯彻方针。由于成人教育的对象较为广泛,且层次多样,缺乏固定的基层管理组织。仅靠教师一人,难以实现有效的管理。

(二)班级管理者专业化水平不高

我国目前的成人教育管理者通常都没有经过系统化和专业化的训练,而是依据自身多年的普通高校教育管理经验来进行管理,这自然会引起管理方式与管理对象的不匹配。我国目前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的班级管理者通常由其他从事普通高等教育的辅导员兼任,但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象在年龄、职业经历、社会阅历等方面均存在区别,若将两者等同,便会导致成人高等教育体系的僵化,不利于成人的素质发展,与其最初的目的相背离。其次,社会上也缺乏相应的专业训练机构来对成人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政府和相关高校对成立相关培训机构缺乏构想和资金投入。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班级管理者通常要利用假期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热情不足,容易产生倦怠感,也会导致管理工作不到位。

(三)班级管理手段缺乏针对性,师生沟通渠道匮乏

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班级往往是一个形式上的教学单位,而没有成为真正的集体,凝聚力较低。大部分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的学员通常都是上课或考试时才聚到一起,师生之间沟通的渠道较为匮乏。这就导致了班级管理者无法真正了解班级成员的具体情况,从而也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并使班级凝聚力日益降低。因此,师生之间的沟通亟待加强,使班级管理者更好地开展工作。

三、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细化学员常规管理

1.制定健全规章制度,确保管理制度的可行性

在班级管理制度方面,规章制度制定者应该针对成人学员的具体特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具体做法为:第一,重新组建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明确总负责人和各项工作负责人,避免多头管理;第二,以学校客观条件为依据,从而确保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了保证这一点,在制定规章制度前,可以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成人学员以及成人高等教育一线教育工作者进行调查,并以此为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可以抽取有代表性的学员样本进行制度的试实施,对规章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

2.细化班级常规管理,保证规章制度实施

在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后,应敦促教育管理一线人员对规章制度的实施给予切实保证。只有一线教育管理者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进行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的学习活动才能井然有序地进行。在常规管理方面,应明确规定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对于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和考核制度等规章制度的传达,应该通过宣讲和案例的方式让学员学习并熟知,而不是因怕麻烦避而不谈,或者出了问题才告知对方。除此之外,对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学员要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规章的学员要进行惩罚,奖励和惩罚可以用学分的方式或其他对学员有一定切实影响的方式来体现。这种榜样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员对于规章制度的重视,保证规章制度的贯彻和实施。

3.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员自我管理能力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为增强机体凝聚力,应该采用民主选举方式组建班干部队伍,并就学业完成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研讨。班级管理者应该充分调动有能力、尽责性强、有奉献意识的学员的工作积极性,协调组建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明确班干部职责,使信息能够流畅地上传下达,保证班级活动正常运转,深入了解学员的总体情况。同时,班主任要加强班干部队伍的教育,提高班干部自身素质,并进行定期考察,可以实行轮换制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工作。需要注意的是,班级管理者不应过于突出体现班级干部和普通学员的区别,而应逐步实施“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干部制度,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人人能管事、事事有人管”的良好氛围。以此提高全体学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增强自身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达到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提高班级管理者素质,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首先,作为班级管理者应该对自身岗位的重要性和工作的内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去,树立良好形象。班级管理者应该给自己一个恰当的定位:自己既是班级管理者也是学生的服务者,要以平等的方式对待学员,增进与学生之间的友谊,在管理过程中宽严相济,懂得灵活应变。其次,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对象多是在职者,他们有自己的工作安排和行为习惯,故班级管理者应该尽可能多地为学员创造一些符合他们习惯的学习环境,组织一些能够发挥学员长处的课外活动,这将有利于师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最后,作为班级管理者,要时刻与时代接轨,不断更新观念,学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政府部门或高校应该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的专业训练机构对在岗的班级管理者进行定期培训,以满足班级管理者的学习需求。

(三)增进师生沟通,掌握学员总体情况

班级管理者与学员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消除许多在班级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沟通的手段和渠道日新月异,班级管理者应该与时代接轨,有效运用电话、微信、QQ、微博等各种现代通讯设备进行师生间的沟通,消除与学员之间的隔阂。另外,班级管理者要与学员形成日常性沟通,而不只是有事情的时候才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班级管理者更加及时有效地了解学员的相关信息,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处理问题。除此之外,管理者与学员间的沟通要以平等为原则,这样才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除了学员的日常基本信息外,深入了解成人学员的心理,对班级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成人学员学习环境具有相对的局限性,他们的学习情绪和对班级中一些事情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一定要事先深入了解学员的心态,才能更好地应对某些突发问题,达到管理好班级的效果。班级管理者可以通过与学员进行谈心、通过较为熟悉的学员间接了解、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来达到这一目的。除此之外,还要充分了解、积极挖掘每个学员的特长、爱好,并充分利用,以推动班级管理的良性发展。另外,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还应该注意到成人教育特有的需求。成人教育注重学习者经验及活动情境的整合。这就要求班级管理工作不仅要注重成人学员的知识学习需求,更要剖析成人学员日常生活经验,提供解决相关问题能力的训练,使其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与此同时,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注重学员自主参与,突出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成人教育中,管理者的角色着重于提供良好的环境与资源,辅助学员更好地进行学习。成人教育不仅以“学生中心”为特色,而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些都要求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班级管理者要具有与学员情况相匹配的管理方法以及与自身优势相协调的管理方法。

四、结语

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主要为在职人员,这使成人教育班级管理工作具有了特殊性和复杂性,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班级管理要具有与自己特色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方法。班级管理者应当转变观念,加强与学员之间的沟通联系,构建和谐的班集体。随着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的普通高校必须不断提高对班级管理的重视程度,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给成人学员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陈小云,周淑芬.新形势下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6):164-165.

[2]吴晓东,张东红.关于普通高校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几点思考[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2):42-44.

高中班规篇6

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建立在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机会的基础之上的,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的。新形势下班级管理也要适应新课程的发展,确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各自的完满发展是国民素质整体性提高的前提。

对于班级内部管理,采取何种管理方式,班内管理权如何分配,影响着学生管理潜力的挖掘与培养。我们力图满足班级中每一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锻炼自己的需求,而现实的班级中又不可能提供如此多的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权力职位。在新课改后,我们认为班内民主管理方式能够适应这一需求。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班主任,全面实施了班级民主管理。

一、全员讨论,民主制订班规

班级虽然是一个小小的集体,但如果在管理中不重视制度建设,单凭自己的热情和好恶来做工作,必然会带来班级管理的无序和混乱,无法达到正确教育和引导学生的目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班级也应该有自己的班规,来规范学生的言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美国最佳教师奖得主克拉克能在短时间内把一批调皮捣蛋的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他的法宝就是五十五条班规,这些班规教给孩子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与人和平相处,归根结底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为他们将来踏上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可以说,好习惯伴随学生一生的成长。做了十几年班主任,我向来认为好的纪律是学习的保证,只有纪律好了,班风正了,班级的各项工作才能井井有条。

开学初,针对学校、班级的实际,在班会课上,全班集体讨论制订班规。班规侧重了三个维度:1.学习;2.纪律;3.卫生。全班同学献言献策,班长集合整理后二次讨论,针对可行性等实际问题,班主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意见,删除了一些操作性不强的条文,并引导加上了自己的几点意见,最后全班一致通过了一共23条的五年级班规。因为是集体讨论制订的班规,里面有自己提出的意见,学生遵守班规、照班规执行的意识很强。

不仅仅出台一纸班规,而更着眼于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的唤醒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让学生遵规守纪,更着眼于我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不仅仅达到民主管理的结果,而更着眼民主教育――把班规制定的过程同时变成对学生进行民主精神启蒙和民主实践训练的过程。

二、全员参与,民主选举班组干部

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是教师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平等竞争、民主选举中产生的干部才是学生最信赖的,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榜样。

班长是班级的核心,是老师最得力的助手。学期一开始,我们班就采取了班长竞争上岗的方式,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我对孩子们说:“班级人人有份,只要你有能力,你就能当班干部。”孩子们遇到如此新鲜的活动,都跃跃欲试。写稿的写稿,练演讲的练演讲,提出了明确的“施政纲领”。到了选举当天,孩子们热情高涨,竞选演讲有板有眼。经过两轮的角逐,最终德才兼备的杜佳颖同学以22票(全班31人)当选为班长。班长竞争上岗不仅提高了班长的竞争意识、管理水平,更在同学们中树立了全面提高自我素质的意识。

在班级的日常工作中,小组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天检查作业、卫生保洁、纪律维持主要靠小组长。针对本班实际,提高办事效率,按照学生所乘的校车自然分成了3个组,经过个别调整,每组十个或十一个同学。在老师的监督下,各组民主投票选出正副两个组长(一组杜佳颖、陈涵;二组孙树辉、王旭;三组孙霞、孙晓婷)。事实证明,经过民主投票选出的组长人缘好,办事能力强,有责任心。在等班车的时间就初步了解本组家庭作业情况,收齐家庭作业,一到学校就带领同学们做好值日,上好早读,大大提高早晨的办事效率。

三、全员投票,民主落实荣誉

“民主”“平等”“公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精髓。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荣誉是学期末的“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公正地评选出每个荣誉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工作的肯定。每到学期末,班主任与学生制订好选拔条件,除“三好学生”班主任控制2个名额(主要考虑热心集体但工作方式不当的班组干部,大多数时候用不到)外,其余都由全班同学民主投票选出。因为民主投票,不全看成绩,更能激发学生养成平日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善待同学、帮助同学等优良品质。

高中班规篇7

班级管理 科学化 人性化 班主任

新时期如何进行普通高中的班级管理,是当前困扰我们一线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既要求高等中学班主任在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作为一名普通高等中学的班主任,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创新班级管理理念,运用更加科学化,更加人性化的方式管理班级,形成符合本班级客观实际情况的特色班级管理方式,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最终目标。

一、科学化、人性化班级管理之科学规范化

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离不开科学的管理制度和严明的纪律。这就需要我们以科学管理为手段,制定结合本班实际的行为规范,以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1.实行科学化的激励机制

通过让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增强集体荣誉,制定班级管理科学化的激励机制,帮助每一位同学成功。班主任老师应做到:(1)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2)将赞美常态化,教会学生自我激励;(3)用自信影响学生。

要坚信学生潜力无穷,对自己充满信心从而不断克服学习中的不足和缺点。

2.制订科学的班级管理计划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计划要做到整体性计划与阶段性计划相结合。整体性计划要围绕整个高中阶段的三年进行,提出三年高中班级管理的总体目标。普通高中班级管理的阶段性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学习阶段、个体的认识规律、个体差异,按学年、学期分为若干个梯级的具体目标。学年、学期目标要有层次梯度,由低到高,由易到难,逐步深化,目标尽量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3.制定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

要实现普通高中班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和制度,这是实现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之一。制订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是有效进行班级管理的保证。一是要明确班长职责、团支部职责、班委会的职责等;二是要根据普通高中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和学年常规等。

4.推行班级科学量化考核

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评比,充分调动全体同学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班级管理工作逐步趋于规范化、科学化。

二、科学化人性化管理之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

1.以人性化管理方式营造良好班级文化氛围

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促进共同价值观的形成,可以塑造出优秀的学生。在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思想方法、表率作用对班级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把握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双向的沟通交流

班级管理的人性化需要班主任认真揣摩学生心理特点,注重师生之间的双向沟通交流。班主任老师在与学生谈话时,应尽量采用欣赏和注重言语方面的沟通和交流。

3.人性化教育、人性化服务

普通高中班级管理本身需要教育者注入更多的人文的关怀。作为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呵护学生,要教育学生做一个富有爱心的人,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教育学生学会信任和尊重别人,尤其是要信任和尊重自己。

全方位为学生服务。心中要有学生,时刻牢记为学生服务,做学生的贴心人。总之,只要班主任真正贴近学生,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多注入情感因子和人文关怀,就一定是成功的人性化管理。

三、班级科学化管理与人性化管理的对立与统一

班级科学化管理和班级人性化管理是辩证的对立统一,注重科学化管理而忽视人性化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制度将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反之人性化管理将得不到很好的体现。人性化管理,必须依托于一定的实体、手段和方法,都必须在科学方法的前提下谈论。我们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以理服人,以德感人”的教育效力。

四、科学化、人性化管理对普通高中班主任的要求

在新时期新课标下,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班级要求班主任要具有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博大的人文情怀和广泛的才艺能力;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工作中还要做到富有爱心、观察细心、工作耐心、怀有平常心。要具备以上几种能力和素质,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

普通高中班主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水平,既要强化专业知识,又要涉猎广泛,博学多才。

2.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

高中班级管理工作作为一种实践要靠科学理论的指导,只有掌握好科学教育理论知识,班主任才能不断提升科学化人性化管理班级的水平。

3.树立服务理念,追求质量,讲究效率

作为班主任,要紧抓班级常规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要鼓励学生从班级管理中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形成智慧,创建学习型班级。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进行内化与积累。要采取多项举措,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和谐环境,培养学生的智力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竞争力。

4.富有爱心、观察细心、工作耐心

(1)富有爱心,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尊重学生;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经常跟学生推心置腹,了解其学习、生活、思想的真实状况;对所有学生要善爱而不偏爱,要严爱而不宠爱,用爱心培养出一个和睦相处、团结向上、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和谐的班集体。

(2)观察细心就是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细心研究学生心理,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做学生人生的指路人。

(3)工作耐心,指班主任要善于驾驭自己的情感,要能够在对待学生的反复教育转化过程中,耐住性子,摸准病因,对症下药。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歧视,尽量做到耐心、宽容,通过控制无益的激情和冲动,以博大的胸怀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感到班主任是一位和蔼可亲、谈吐文雅、豁达大度、有涵养有理智的人。

(4)怀有平常心。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在面对各种考核评比时是否能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就要求我们每位班主任要着眼于大局,真正做到把我们一切工作的着力点放到学生的长远发展上,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总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需要一套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好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犹如阳光雨露,滋养生命,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戴中维.初探高中班级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6,(02).

[2]薛岗.高中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01).

[3]张惠珍.柔性管理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03).

高中班规篇8

高一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高一年级级部的工作计划为指南,认清形势,鼓足勇气,乘胜前进,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执行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积极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稳步走进新课程,探索新教法,总结新经验,并进一步将此先进理念贯切和落实到班级管理当中,如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加强前途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实现从初中向高中的过渡。

二、全班情况分析

本班现56人,男生12人,女生44人。整体而言,作为高一文网班学生生源素质较好于普通班,在管理方面相对会好于普通班;但是作为高一文网班不能仅停留在班级管理的低层次上,要把班级的目标定格在学习成绩上,简单的一日三餐,遵循一日常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些对文网班来说微不足道,更应该在学习方面有所提高和突破;做学风上的引领者,当成绩上的模范兵。

三、奋斗目标

1、班风、学风、考风优良。

2、行为仪表规范,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学习品质逐步养成。

3、学生德育考核合格率。

4、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动态管理学生。

5、培育团体合作意识,构建和谐进取的班集体。

四、工作重点和措施

(一)、加强班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崭新的班级的成立,首先班风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所以应该尽力营造平等、围结、和谐、进取的班级氛围。我计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制定班规班约、一日常规等,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纪律意识。(2)加强教室和宿舍文化建设。如设立“艺苑”、“卫生角”、“每日一言”、“感动高一(313)”等文化背景。(3)通过让学生轮流当值日班长,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心,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成就感。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供显示学生才华的机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形成自理自治能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掘创新精神。

(二)、指导培养班团干部,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班团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而且高中阶段许多学生的管理组织能力开始显露,积极培养这样的人才,不仅有利于班级建设,而且也可以极大地发展他们的潜在能力。所以要认真选拔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干部。第一,帮助班团干部树立威信;第二,鼓励班团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班团干部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班团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积极配合各门学科的教学工作,形成较浓的学习氛围。

高中阶段最大的任务还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各尽其能,各尽其材,使得他们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打下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考上理想的院校。而高一阶段则是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所以,作为班主任,我会积极配合各学科教学工作的进展,使整个班级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我深感一个具有良好班风班貌的班集体,一定具有凝聚力,吸引力,一定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氛围。我希望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工作,使我班的班风班貌得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

(四)、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健体。

1、加强安全和法制教育。全班学生思想品德合格率为100﹪,学生不骑摩托车不进营业性酒吧等。

2、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管理教育,经常和学生交流谈心,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考试和竞赛,加强考风考纪建设。平时抓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遇挫承受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心态。结合实际情况,特别关注学生的挫折心理和考试焦虑心理问题,切实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保证学生顺利过度。

4、结合本班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实际情况,加强自修纪律管理和卫生检查以及宿舍管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作息习惯。

5、结合学校每月的工作重点和教育专题召开主题班会,加强德育教育并结合本班实际情况,组织好学生参加学校和级部开展的各项活动。

高一阶段是学生从幼稚到成熟转折的关键时期,不仅要指导学生适应新课程改革,灵活的教学方式,更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心理的发育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所以要进一步加强班级管理,实现高一向高二的顺利过度。引导正确的集体舆论,加强前途理想教育,及时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多做学法指导,多培养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成绩,为创造优秀的班集体而努力奋斗。

高一新生班主任工作计划【二】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的确,任何一件事开头是最重要的,同时又是最难的。教学同样也不例外,所以要做好高中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一定要把握好高一新生入学教育这一环节。假如能够把握好,以后开展的工作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迎接他们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 — 新同学,新老师,新的课程,新的学习方法等。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从心理上对别人的依赖程度还非常之高,非常需要老师及时而积极的引导。因此,做好高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是每一个高一班主任必须做好的第一件事,也是关系到整个班集体是否能健康发展的关键。以下几点是本人在做班主任过程中总结如何做好高一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的心得体会。

一、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较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管理一定要有一套较为完整而容易操作的班规。有人说:“不是已经有一套校规,还需要班规吗?”。理由很简单:学校的校规的范围太广,内容太多,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而班规可以针对本班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由班委会和全班同学共同制定出来,重点突出而且容易操作。有了班规,就有了班集体全体同学共同的行为准则,班主任开展工作就容易多了。因为,同学们从心里面认同了这些行为准则,如果谁违反了这些行为准则,那么谁就应当受到纪律批评,就要接受同学们和老师的帮助教育。同时,一套严格的班纪班规能帮助班主任在班集体中树立威信。当然,在制定班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一)公平、公正、合理。(二)具体细致,可操作性强。(三)不能与学校的校规相抵触,应以校规为准。(四)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全体学生参加班规的制订并且做到自觉遵守班纪班规。

总之,班规要制定好,要落实好,这样就为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创造机会,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个真正的班集体,应该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团结就是力量”,作为一个班主任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的重要性。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一个班集体,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班集体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1、了解和研究学生。开学前通过学籍卡或重点家访等方式了解本班学生情况,开学后通过观察、谈话、调查研究等方式了解学生。了解学生人数,男女生比例;学生家庭情况;学生德育情况,原小学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评语;学生入学成绩,各科是否平衡;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等。

2、确定集体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的发展方向和动力。培养班集体首先要使集体明确奋斗的目标。近期目标,如搞好课堂纪律,搞好卫生等;中期目标,如成为优秀班集体;远期目标,如每个学生都成为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3、有计划的开展集体活动。其实,在实际生活中是有很多机会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三、付出爱心,用爱去做教育的后盾。

世间上,有很多种爱,其中有母爱、父爱、师爱、情人之间的爱……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爱能够使人的心灵受到洗礼,使人的心灵受到熏陶,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历史赋予我们重任,我们肩负这重任,我们都有责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要用自己的热情,用自己真实而又感性的爱心去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种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们交往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的人。”那么怎样才算爱护学生,怎样去爱自己的学生?教师的爱应该表现在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和身体的关心上,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做他们的贴心人;在人格上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以诚相见;教师的爱还要体现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信任并且不能过分溺爱;对于双困生,班主任更要爱护他们的自尊心,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使他们在教师的关怀中成长。

四、见微知著,从宏观上把握住整个班集体。

班主任一定要有的宏观上把握住整个班集体能力。在我们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有它萌芽的状态。我们要善于去了解和发现它们。例如,有些学生很喜欢打篮球,就积极去引导学生认识打篮球的好处:能够放松身心,消除疲劳,锻炼身体。但是如果过分沉溺其中,就会影响学习。教育学生要正确分配学习和打篮球的时间。如果没有老师的积极的引导,由于中学生分辨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就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这样就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他的每一个学生。

高中班规篇9

1 在高校班级管理中运用民主与集中的必要性

1.1 新时期民主思潮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西方思潮一方面给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带来先进的思想和理论知识,激励大学生为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而另一方面则容易造成大学生思想混乱,不利于其健康成长。高校的大学生往往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接触到一些国外的思想和观点,但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很不稳定,极易受到西方民主思潮的迷惑和误导,而西方民主思想又具有相当大的欺骗性和弊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1.2 目前高校班级过度集中管理的弊端

1.2.1 导致高校班级中存在不和现象 高校面向全国招生,所录取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家庭背景、价值取向、学习能力等各不相同。过度集中管理即缩小甚至是忽视这种差异,把大家带入一种“大同”世界,而这将激化彼此之间的矛盾,造成两种极端状况。一是使班级内部出现各种“派别”,相互之间斗争不断。二是消磨掉学生展示自我、提高自我的积极性。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班级的建设。

1.2.2 导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弱化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老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属于从属地位,完全形成一种“你指挥,我服从”的观念。老师全凭个人意志确定班级目标,实行班级管理,带着严重的“法西斯主义”,忽视学生的感受、不顾学生的意愿、亵渎学生的自尊,使得学生失去了许多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的机会。

2 高校班级实行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

陶行知曾提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日应当养成的学生。”在实行民主管理模式的班集体中,师生、学生之间情感和谐、融洽,学生个性得到良好发展,这是符合时代特点的,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班级民主管理的积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民主管理有利于增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提升班级实力。②民主管理有利于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充分掌握知识技能和发挥兴趣特长。③民主管理有利于青年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来表达政治愿望,为将来当家作主打下基础。

3 班级的民主管理离不开集中的指导

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民主管理有很多优点,但也不是万能的,它同样离不开集中的指导。

在制度层面上,民主集中制是一种“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二者相结合的决策方式与制度。如若只讲民主,不讲集中,就会浪费大量管理成本却一事无成即所谓的“无政府主义”状态。

4 民主集中管理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理论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任何理论都要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才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要求。那么,究竟如何运用民主集中思想来进行班级管理呢?笔者认为,大致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4.1 班级民主管理的制度性保障――《班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机构或团体都需要有自己的活动纲领,班级也不例外。这就需要我们在班集体成立后建立体现本集体意志的班级规章制度――《班规》。通过《班规》,班级成员的个人意志就整合为集体的意志,学生的自我管理就转变为参与班级管理的义务和权利。

班级的制度化管理,使民主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使学生自觉维护班级的集体利益、班规的权威。班级的制度化管理正是让学生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使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自我管理中实现班级的民主管理。

4.2 班干部的产生、职权及监察 班级成员可以通过自愿报名或同学推荐的方式参加竞选演说――才能展示――民主评议――聘任使用的流程参与竞选。竞选演说要切合实际的阐述自己对本班集体的构想,提出工作方针和工作目标,最后由全班同学投票决定当选者。班主任对选拔出来的班干部要注重培养,要敢于放心放权,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能力,使他们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班干部的职权关系到班级活动的效率和学生参与程度的高低。所以在班干部产生之前就要通过《班规》把班干部的职权规定下来,以做到“因事设职”而不是“因人设职”。班委职权的设置原则是分工合作、权责明确、相互制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成立以班长为核心的班委会和负责思想品德工作的团支部。明确各岗位的职能权限,使决策、执行、监督达到平衡。班级各管理岗位一经选举产生,如无特殊情况,任期内不得罢免,以保证班级工作的稳定性。具体环节,请参考附表(本附表根据笔者所带班级班规改编)。

为了班级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以及保障全班学生的民主权利,各班委遵照《班规》实施工作计划,把各项工作纳入量化考核,考核分为工作量、取得的效果等内容,各部分所占比重分别为50%、50%,作为民主评议的主要评价依据。定期开展述职,民主评议活动以每学期一次为佳,全班同学根据量化结果、述职情况进行质询、投票,投票不过半者将作出解释。

4.3 班级日常事务的开展 ①为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提供更多的机会,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文娱、体育活动中来,施展学生的能力;实行每日一名副班长制,让学生体会到班干部的艰辛,同时也为考查、培养后备人才做准备;公费预备一本班级日志本,对班级一日动态和班级建设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增强主人翁意识;班级财务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每月一次,大笔开支要即时通知),便于全班同学监督。②为班级管理建立一套制约机制,预防绝对民主带来的不良影响。班委需要有权力、有威信,尤其是班长,班长的权力要在《班规》中明确规定,当然,这是要在班主任的掌控之下,不能成为脱缰之马。而班主任权威的树立,就需要班主任有良好的品格,强大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管理水平。因为班主任的权力是毋庸置疑的,不需要再加强,过强就变成班主任的“一言堂”,变成专制型的班级管理,有违班级民主管理的初衷。

高中班规篇10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以及所具有的特色和发展的趋势,并能取人之长,避己之短,进行文化“中和”,并构建新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文化的认知行为。

班级文化建设总体要求是:形成积极向上、努力拼搏、团结和谐、热情洋溢的“班级性格”。提倡以“迅猛―睿智”、“进取―执著”、“协作―自强”、“遵纪―敢闯”为核心的团队文化。通过班风建设、教室设计、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与感染,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班级文化的内容包括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精神文化。

本文以南宁市第三中学为例,探讨以“文化自觉”观念引领班级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一年级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2009年秋季开学伊始,年级把促进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要求各班充分发挥教室文化宣传的功能,积极稳妥打造高中第一步。提出三个核心:做人的核心――有爱心;做事的核心――遵守规则;学习的核心――善于思考。并将这一有益尝试逐步推广。

一、优雅:班级物态文化的浸润方式

我们总在考虑如何更多地赋予班级环境更浓厚的文化色彩,使三中的每个学生都能被自己的班级文化所吸引、所熏陶。学生所处的教室环境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侧面都能说话,都在育人,可以使整个教室空间都充满育人的气息。该班同学将其所提出的“班级愿景”用最新颖的艺术字体书写出来并贴在黑板左侧最显眼的位置。这样一来学生们每天走进教室都可以看到自己的愿景,畅想着美好的三年高中生活,其间的教育意义不言而喻。有的班级在黑板的上方挂上本班的标语“年轻无极限,厚积而薄发”、“今朝三中的树苗,明日祖国的栋梁”等;购置统一班服,并在班服上印上由学生自行设计的班级logo,增强了班级成员之间的认同感。这样所营造出来的整洁清新、充满美感、具有一定文化气息的氛围,使得班级环境成为学生获取新知、陶冶情操、表现才能的天地,成为建设勤学乐读、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的无声力量。

在考虑美感熏陶的同时还要关注“生态”环境。我们在教室这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多地去利用和发掘可利用的空间,创设情境、创造条件,去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烘托“文化生态圈”的氛围。如在教室前面靠近窗户的部位放上鱼缸养鱼,在讲台、教室门口等处摆放花卉,并由专人打理,既美化了环境,增添了生活情趣,又象征着班集体、学生犹如渐渐成长的动植物,需要我们共同去培育;如在教室某处设立图书角、阅报栏,既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又浓厚了教室的文化氛围,更通过有序活动,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

二、精致:班级行为文化的内在品质

1.细化管理形成习惯

制定班规,实施班级量化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持之以恒地落实过程中把重视个性、发展个性与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协调起来,可以使班级管理定量化、精细化、科学化。在规范化管理基础上的深化,是班级管理的一种内在需求,也是班级文化建设层次更新的必然之路。它使每位同学都成为精致化质量观的追求者与精致化目标的实践者、创造者,在和谐的班级环境中提升个体的价值追求、行为效果与班级的文化品位。

南宁三中高一年级各班班主任都引导了学生进行班级制度建设。以公开讨论、网络征集等形式形成了本班的《班级管理细则》、《高一X班班级公约》、《班委职责》、《值日生卫生安排表》、《宿舍舍员值日安排表》等。但这些常规的细则条例还不足以调动班级每一个成员自我管理和自愿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为此南宁三中高一年级有一个班还特别推出了《二日班主任临时约法》:每隔两日由本班班长随机挑选任何一位同学担任临时班主任,履行为期两天的班级管理职责。这样一来使得班上每一个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有机会去体验作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不同感受――换位体验或是换位思考。同时又将班级管理分为擦黑板、课间操、课堂纪律、早读、作业、教室外卫生、教室内卫生、眼保健操、课前3分钟、课间纪律等细部,每个细部有专人负责,自己能处理的自己处理,处理不了的再上报给班主任,然后班主任带领大家协调处理。定期召集各细部负责人了解情况,听取班级精致化管理反馈,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2.持久训练保证效果

班级文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可能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种种波折。因此班级文化需要长期培植、长期训练、细心观察、认真引导。这是因为好风气要有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而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不可能立刻夯得牢实;好风气要有群众性,个别学生或几个学生的好作风虽代表着一定的价值取向,但这毕竟只是“苗头”,只有当这“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时,才能成为本班真正的优良班风。

南宁三中高一年级有位班主任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事件:我们班在提出“建设幸福指数最高班级”的班级愿景之初同学们都热烈欢迎,激情倍增。但过了半个月问题就出来了。班上违纪的现象并没有因为愿景的提出而明显减少,所谓“幸福指数最高”而同学们却并不感觉到特别的幸福。所以同学们开始怀疑,开始迷惘,开始抱怨,甚至有的同学直接尖锐地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自从我们提出‘幸福指数最高班级’之后,同学们事事讲幸福,时时要幸福,同学们之间是一团和气,班上纪律却是一团糟。老师,请告诉我什么是幸福,幸福的概念是什么?难道幸福就是一团和气,同学们在班上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吗?”我作为班主任却被这位同学问蒙了。于是我开始理性地思考这些问题,并以一位同学违纪的事例为教育契机召开了“幸福指数最高班级”的主题班会,班会上同学们积极思考,热烈讨论,最后我们得到了答案: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态度――生活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幸福是一种感受――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感受到班级的宽容。幸福不是一团和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它也有纪律也有制度。在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会有迷惘、彷徨、怀疑甚至是眼泪,但是在我们经历过迷惘、彷徨、怀疑和眼泪之后的成长和成熟才是我们最后的幸福,当我们离开三中走进大学走向工作之后仍然会时时想起曾经在班里的那些快乐时光、难忘的片段,不忘自己是个“三中人”,这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此后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从上述事例可以知道:建设班级文化需要持之以恒,提高认识,经常研究本班班风发展动态与走向,及时采取措施,有意识、反复不断地训练全班成员的行为。行为的训练要根据既定的班风标准进行,即在行为训练前要将既定的班风标准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并从本班实际出发,将这些行为规范一条一条地提出,一条一条地训练,一条一条地实施、落实和巩固。当班级中出现时冷时热的反复时,教师要处之泰然,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反复抓,抓反复,不断强化,通过检查、总结和传播,以及褒贬方式进行耐心教育,以纠正偏差,转变态度,引起合乎既定标准的正确行为,使优良班风在苦练与强化中逐步形成和发展。我们在教育中要为学生创设一种情境,引导学生去感悟真情,体验生活的美好。只有这样,知情意行才能统一,规范教育贯彻始终,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三、互动:班级制度文化的生成与影响

1.制度建立发扬民主

制度的基础在于共同的“约定”,制度要真正起到对学生的教育、导向作用,必须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同,否则它始终只是一种外在于学生的“束缚”。所以,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做;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做。我们可按空间范畴制订岗位责任制,如常务班长职责、班委会委员职责、值周班长职责、值日班长职责、科代表职责、物品承包责任等。另一类是以时间为序的,制订的原则是: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我们可按时间范畴制订各种常规,如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等。班规班法既然是大家自己制订的,那么,每个人都要去遵守。违反班规班法一定要受到惩罚,而这惩罚绝对不是下个“保证”,或受一点训斥。违纪同学要积极地弥补自己的过失,用写说明书、写心理病历、唱歌、做好事等行动清除过错,认识错误。召开一系列主题班会,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从观察中去认识,从认识中去升华,从升华中去成熟。

2.倡导规则加强执行

班级规则具有规范、约束和指导班级成员行为的效力,使班级成员明了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果班级成员的行为符合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认可、肯定与赞扬;如果偏离或破坏了班级规则,就会受到大家的否定与批评,并依据班级规则而加以纠正。实践证明,及时而适宜地将一般性的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班级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可以避免班级混乱,维持班级良好的秩序;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班级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班级秩序,就容易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以及时间的无益消耗和问题行为的产生。

积淀制度形成传统。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健全后,就需要将好的及时积淀下来。近年来,笔者通过努力尝试、实践,好的班级制度积淀下来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由班级学生讨论并制订出《班级日常行为规范》,从而更有约束力和可行性。依“规”治班,全员管理,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给每位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创造机会,从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此,我给每位学生设立了岗位,从而让他们对自己一天的行为进行反思,通过分工合作,创设优秀班集体。实行天天总结,形成反馈制度。每天有值日班级日志,在每天的教学前,对一天的纪律、卫生、学习等情况进行总结反馈,改正缺点、发扬优势。写好班级日志,创办班级博客,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搭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的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了及时表扬先进,引导后进,及时发现问题,督促学生纠正行为和思想偏差,进行有计划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每周通过班级日志收集班级情况,在每周六班会课上进行评价,推出“上周光荣榜”,把行为偏差生公布在黑板一角,使这些学生及时改正缺点,不断上进,每月由小组组长进行互评工作,由班干部认定。

四、关怀:班级精神文化的责任与使命

1.爱心,凝聚攀登的力量

班级目标包括学习、纪律、道德、班风等内容,这些目标都可以用标语的形式写出来,或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或作为学生的座右铭张贴在学生的课桌上。目标是航道上的灯塔,引领船只到达理想的彼岸。我针对班级实际,和学生一起设计和营造和谐、自主、发展的班级文化。和谐:既是班级建设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班级环境、人际关系建设的目标。作为一个班级,力求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优越的学习生活空间,反过来,又要求学生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自主:自己作主,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为自己的发展设计个性化的计划。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学会学习、学会与别人相处、学会独立生活、学会表现自我,让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让学生首先对班级建立认同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促进班级凝聚力和认同感的形成。一般来说,现在最能调动学生们情感的就是大的体育竞赛活动,让他们从中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和班荣我荣的情感。其次,在班级管理中,激发每个同学的学习和工作热情,组织团结、积极、奋发向上的班干部队伍,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各种角色设置,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有一定的职务,都有自己满意的角色,这样一来,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支精练、有热情、有组织能力、有威信的班干部队伍对班级凝聚力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激励,给予前进的力量

选好班风建设切入口。班风建设标准复杂多样,不可能全面开花,必须选好切入口,然后以滚雪球的方式逐一达标。选好切入口,就是班主任要善于抓住时机,因势利导。比如当本班某项活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受到学校表彰和社会赞扬时;当全班80%以上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精神、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和学习表现被全年级师生认定为上乘时;当本班在某次活动中失败得到批评与指责,需要卧薪尝胆、重整旗鼓时;当全班学生意气风发地迎接学校运动会和他们自己的新蕾艺术节以激励奋发图强时,等等,均可作为班风建设的最佳时机。其切入口可先选一项或两项,由弱到强,进而幅射和影响其他方面。比如有的是从本班优良风尚层层展开,最终形成自己有特色的班风;有的是因本班多数学生喜欢打乒乓球,在组织乒乓球活动中发展优良班风;有的是由于本班学生爱好绘画和书法,班主任特聘专职、兼职教师进行辅导,其中不少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有的还漂洋过海展出,班主任就从这里入手确立本班的优良班风,等等。

3.认同,充当同行的伴侣

培养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形成优秀思想道德品质。根据马斯洛动机理论可以知道:一个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动机引起的。动机是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是行为的一种内在因素。它随着个体的发育成长会逐步出现从低到高五个层次的需要,其中最基础的是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在满足这种基本生理需要之后,更深层次就是一种归属与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