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心理档案十篇

时间:2023-05-05 11:35:13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1

关键词 初中美术;档案袋评定;电子档案袋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7-0013-02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时代、新课改的需要,很多教师积极地投入质性评价中去,这样就造成美术档案袋滥用的场面。而学生只是把美术档案袋单纯地当作储存各种材料的容器,或者把它当作垃圾袋,也没有对美术档案袋妥善保管,经常遗失。基于这些问题,笔直对档案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管理实践做初步的探索研究。

2 理论依据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教师评价,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展示和课堂讨论等质性评价方法。美术学习档案袋是一种用来记录学生在档案袋中汇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资料,包括研习记录、构想草图、设计方案、创作过程的说明、自我反思(如对自己的学习历程与作品特征的描述、评价、改进的设想)、他人(如老师、同学、家长)的评价等。

3 初中美术档案袋评定的实践研究

3.1 什么是档案袋评定

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essment)也称成长记录袋评价,指教师和学生有意地将各种有关学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力、进步状况或成就。在美术教育领域,它是指学生美术作品的系统收集。美术档案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要不断地更新,以反映个人成就和技艺的进步[1]。

3.2 档案袋评价的优势

1)为学生提供美术学习展示的机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需要得到老师、同学、家长的鼓励和认可,档案袋的评价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学习成就的舞台,学生得到鼓励与赞同,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就加强了。

2)鼓励学生反思,提高其评价作品优点和不足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评价就是学会了解自己的不足,发挥自己的长处,从而改进自己的学习,使学生在美术教学中获得最大收益。

3)促进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档案袋评价过程不仅仅是学生独善其身的过程,更是知识交流和融汇的过程,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4)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建立一种与家长沟通的有效方式,创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家长会机制,向家长展示学生一段时期发展情况和当前所具备的技能。这样使家长也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关心他们的美术素养的发展,还能提供相应的鼓励和帮助[2]。

3.3 初中美术档案袋的类型:初级档案袋、精品档案袋、电子档案袋

1)初级档案袋(The primary Portfolio)装入学生个人资料,本学期需要准备的材料,各单元所设计的草图以及评价表。初级档案袋一般是每学期一开学就布置的任务,它能够起到管理学生作品的作用。因为学生经常采用单页的纸完成美术作业,如果不妥善保管,到期末一张都找不着,所以要求每个学生开学的第一个作业就是完成档案袋制作。要求:用美术字写“美术档案袋”,以及班级、姓名。同时要对档案袋进行装饰,因为这是美术学科的作品,要有图案,与文字进行呼应。到期末时,把所有作业都放进去,进行评比,再上交老师,成为学生的成长记录袋。

2)精品档案袋(The Celebration Portfolio)装入学生自评、互评出的优秀作品;设计思路以及感想。他们可能会在家里展示这些他们最喜爱的和最为之骄傲的东西,或者向别人展示他们在学习过程或课堂活动中那些进步的例子。学生学习评价表的设计以评价内容、评价方式为主,评价内容包括技能水平、想象力、创新力、个人参与度、合作与交流等;评价方式由学生自评60%、课堂参与者评价40%两部分组成。另外还设计了一系列问题:你认为今天的课什么地方最有趣?你认为今天谁的作品给你印象最深?你在今天的课上学到了什么?等等。通过这种活动,培养了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决策的能力,同时学会了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发现同伴的优点,学会了宽容别人的缺点。

3)电子档案袋(The e-Portfolio),基于标准的档案袋,允许档案袋开发者应用电子技术以多种媒体形式收集、组织档案袋内容(音频、视频、图片、文本),采用数据库或超链接将标准、典型作业和反思之间的关系清晰地显示出来。

随着校园网的建立,教师开始使用电子档案袋评价学生的进步。

1)电子档案袋最大的优势。

①电子档案袋比纸质档案袋更灵活,便于携带。传统的档案袋适合保存平面作品,而对于立体的作品、电脑设计的作品等,电子档案袋是最佳之选。它还可以随意对原作进行再创作,可以加音频、视频文件。

②电子档案袋具有复制性,备份储存更安全,实现传统档案袋所无法拥有的多份化。

③电子档案袋更有利于交流,促进学生多主体评价。它可以通过网络的交互性、开放性,突破传统教室的束缚,不受时空的限制,学生、教师、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实现资源共享,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疑问,展开远程交流、评价。

2)电子档案袋的实施过程: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申请美术档案袋的个人博客,在每位学生的个人博客页面上设置“我的地盘”“我的美术作品”“我最得意的作品”等几个栏目。

①“我的地盘”,主要是学生的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姓名、班级、性别。

②“我的美术作品”,主要是学生根据学习以及评价目标选择存放在个人页面上的美术作品,有平面的、立体的,也有学生设计的电脑作品。点击栏目中的作品,即可浏览作品和评价。在此界面上,有作者资料、作品、评价记录等。

③“我最得意的作品”,里面有学生自己最喜欢的美术作品、最喜欢的欣赏作品或进步最大的作品。

3.4 初中美术档案袋评定实施建议

1)确保你的学生“拥有”他们的美术档案袋,需要老师和学生妥善保管。

2)美术档案袋不是单纯地储存各种材料的容器,更不是“垃圾袋”,收集应当是有目的的,而不是随意的。为了“搜集而收集”的做法要摒弃,只有将美术档案袋的应用与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进步的积极作用。

3)要求学生不断对其美术档案袋作品进行评估,评估要求是客观、公平的。

4)调动家长参与美术档案袋评价过程,强调创作的过程,让家长更为直观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也为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客观更为有效。

总之,档案袋,各有其优缺点。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真实地反映他们在美术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档案袋也为教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评价材料,使教师能够更加开放地、多面地、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不管是哪种档案袋,都有其优缺点,应该根据自己学校、老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档案袋。

参考文献

[1]祁宏玲.档案袋评价法简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46-47.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2

关键词: 1950年 淮河水灾 阜阳小学教育

1950年6月下旬至7月下旬,安徽淮河流域暴雨不断,淮河干流和支流洪水宣泄不及,淮河堤坝溃决,河水倒流入淮河以北区域,造成阜阳地区98个区、1287个乡,509万人受灾,田地被淹1531万亩,房屋倒塌35万间,死177人。①这场水灾对阜阳小学教育事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关于这场水灾给阜阳小学教育带来的诸多影响,学术界研究的还比较薄弱,笔者以一手档案为主,结合其他资料,对两者关系问题作一梳理,求教于同仁方家。

一、1950年淮河水灾给阜阳小学教育造成的困难

1950年夏季淮河水灾发生后,被认为是阜阳地区百年未遇的水灾。阜阳所在的皖北行政公署分析指出:“50年水灾,全区灾情扩大到1千万人,为百年来所没有的大灾。很多地区一片,房舍牲畜一起付诸洪流”;具体到阜阳地区而言,阜阳专署文教科对水灾给民众造成的惨状有真切的记录:“7月间大雨后的内河倒灌,使我数县地区尽成泽国,灾情几十年所未有,受灾人数500余万,内有280万人生活无门,嗷嗷待哺,灾情严重已达极点。如何使重灾民下去,便成为我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②1951年8月,阜阳专署文教科在另一份报告中对这场灾害有进一步的说明:“50年麦季遭受了虫害,夏季收成减少了十分之九。加上秋季大水,灾上加灾,7月间淮河漫堤,支流倒灌,洪水横流,大部地区一片,广大人民生命财产损失难以数计,群众纷纷组织携家带眷向外逃荒。”③

在严重的水灾影响下,阜阳地区小学教育受到的损失非常惨重,给小学教育的维持和发展带来了严重困难。据统计,阜阳专署下属的阜南、蒙城、颍上、凤台4个县,一共倒塌校舍1122间,破漏956间,损毁黑板187块,课桌1039张,板凳1175张。④校舍校具的损坏就使许多学校无法正常的上课,国家规定的授课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除给校产和授课带来严重损失外,严重的水灾还冲击了各界积极支持小学教育的思想和情绪,社会各界对小学教育的维持和发展信心不足,对小学教育的前景悲观失望。在前所未有的灾害打击下,很多农民情绪低落,认为“饭没有吃,还念啥书呢?”蒙城县任庙小学开了学,家长见了老师哭起来。小学教师无心教书,情绪不稳,产生了各种消极思想。有的教师反映“学生没得吃,谁还上学,学校非停办不可”,有的教师认为“教员不吃香、不如转业”,还有些要辞职不干。基层干部也对小学教育丧失了信心,说:“于今上学不上学,说不上”。⑤一般农民群众、教师和干部普遍存在着难以坚持灾区小学教育的想法,正如阜阳专署文教科所总结的:“干部思想上表现悲观失望,焦虑、畏缩,认为无法突破困难,失掉了坚持灾区教育的信心,一般教员存在着惧怕困难的思想。如何克服困难,坚持灾区教育,便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⑥

阜阳的民办小学在这次灾情中受打击非常大,民办小学教师收入很低,甚至没有收入,基本的生活都无法维持,因此他们思想波动很大。1951年“春天,教员吃糠咽菜,甚至吃不到饭,如蒙城任庙小学教员王燕生吃菜脸都肿了,还遭到家中老婆抱怨:‘教书能教饱,回来干啥’。”⑦由于民办小学教师的收入偏低,没有保证,教学积极性受到很大影响,甚至有不少人要求转业。1951年暑假,阜阳专区文教科及各县举办了初等学校暑期研究会,一部分民小教师产生了希望通过学习调到公立小学或转业等“混乱思想”。⑧

这场水灾还使“以生养校”的民办小学收费政策一度被迫搁浅。为了改善民办教师的待遇,1951年春天,阜阳专署文教科按照华东教育部“以生养学”的通知,实行民办小学收取学杂费的办法,但由于水灾过后民众经济非常困难,没有能力交学费,这一办法没有落实。个别县个别学校试行一阵,都遭到很大反对,学生家长想不通:“书还买不起,谁还能交学粮呢。”教师也不通,这一弄,学校就要垮了,下期不干了。⑨

二、坚持灾区教育,维持和巩固发展小学

在严重的水灾面前,阜阳各级政府面临的中心任务是一面救灾,一面恢复生产,使灾民渡过难关,正如皖北行署所指出的,当前“生救工作已成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⑩阜阳地区在抓住生产救灾这一总任务的前提下,各级文教部门结合中央教育部坚持灾区教育的指示,就坚持小学教育展开了一系列工作。

阜阳专署文教科首先召开会议,说明情况,扭转干部和教师的悲观情绪,树立坚持灾区教育的信心。通过宣教会议、经验介绍、讨论学习上级文件等步骤,明确了灾区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必须为生产救灾服务的总方针。

在坚持灾区小学教育方面,阜阳专署文教科号召学校师生一面进行生产,一面进行教学和学习。具体办法有下列几种:(1)学校结合教学开展农业和副业生产,种粮食、蔬菜,捕鱼虾,积肥割草织席,运砖挖河等。通过这些方式,解决部分学生的书籍文具等困难,解决学校的办公费用,救济一部分学生的生活。(2)开展节约互济,教师帮助学生,学生帮助学生,学校与学校之间,互相帮助。(3)教师与群众共度灾荒,进行低薪、半义务或义务教学,蒙城县有义务教师364人,半年或一年不拿薪水,就是拿薪水的,也只拿三十至六十斤,公立小学教师薪粮也降至九十、一百斤,吃菜汤糊糊来渡过灾荒。(4)适应灾荒环境和群众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学校打破在校内开展教学活动的局限,而是走出校园,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如轮回制、半日制、小先生制、野外教学、分组送教等方式,受到人民群众和学生的欢迎。另一方面在保证教学的情况下,学校组织教师和学生帮助群众生产,例如帮助群众抢种、拔苗等。{11}(5)学校教育与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相结合,争取各级政府和群众的支持。在1951年开展的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运动中等中心工作中,阜阳各级小学积极配合各级政权开展工作,推动了中心工作的完成,因此使得乡村干部重视小学,积极支持小学发展。在各级干部的支持下,阜阳增加民办小学2893所,几乎比1950年增加了一倍。{12}

许多小学教师由于积极参加生产救灾工作,获得了干部和人民群众的信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在1949年,干部和教师比较隔膜,交流比较少。从基层干部而言,他们对小学教师不敢放心使用,认为小学教师大多是地富家庭出身,谁要接近他们,就容易被戴上个立场不稳的帽子,同时也感到教员是知识分子,自高自大,好谈理论,因此在改造知识分子思想上工作力度较小。而在小学教师看来,自己的出身不好,感到自卑,也就不愿与干部谈话,怕带来麻烦。{13}1950年水灾过后,小学教师积极投入到生产救灾等中心工作中去,以实际行动改变了基层干部对教师的偏见,如前文所述蒙城小学教师王燕生在受到妻子抱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教学,,赢得了干部和群众的好评,社会各界踊跃支持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坚持灾区小学教育中,民办小学的维持与巩固是关键。因为民办小学是当时阜阳地区小学的主体力量。1949年下半年,阜阳地区有公立小学111所,学生14057人,民办小学、私立小学共2291所,学生45169人。{14}虽然遭受了严重水灾,但是1951年春季小学入学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大量增加。“阜阳区民小、私小在严重的灾情下,今春学生徒增19万之多,从数字上看,可谓畸形发展”。{15}为了筹集经费,避免民办小学,因此,在水灾过后的1951年秋季开学时,阜阳专署又出台以生养校政策,即谁上学谁出钱,规定民办小学教师的薪水收入“暂定为最低不得少于120斤,最多不得超过一般公立数”。通过收取学费,各校都完成了预收费的任务,阜阳的北城小学受到了80%的学杂费,{16}由于民办小学筹集到了经费,教师的待遇有所改善,他们能够安心教学,民办小学得以维持,这样就最大限度地使灾区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有了保证。

1950年的淮河水灾虽然给阜阳小学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界的努力,阜阳的小学教育克服了困难,战胜了灾荒,到1951年年底,学校数量和学生在校人数都比1950年普遍地增加了。据统计,阜阳专区1950年有小学2825所,198614个学生,经过灾荒过后的1951年,有学校3598所,学生321674人,与1950年相比,学校增加773所,学生增加了23060人。{17}

三、灾区教育的不足和缺点

虽然阜阳的小学教育在百年不遇的水灾面前坚持下来,没有因灾害而停滞,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还有所增加,但是在教学质量、入学人数、教师待遇等方面还是受到了冲击,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由于灾荒严重,救灾和恢复生产成为了灾区的第一要务,因此,阜阳的小学教育为了坚持下去,也需要学校自己动手,组织生产活动。部分学校组织生产时间过多,课堂教学时间不能保证,因此生产劳动和课堂教学就存在一定的矛盾,正常的教学活动受到了一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例如,太和县关集小学,每天的授课节数减少过多,一天只上三节课,并且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也较短,这样一来,就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学质量不高。{18}学校是一个教书育人、传授知识的专门场所,民众将自己的子弟送到学校,目的就是为了学习知识。组织过多的生产劳动就使得学校的性质有所扭曲,教学质量无法保证,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也受到影响。

尽管遭遇严重水灾,但由于1950年阜阳地区的推行,广大农民有了自己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进一步希望子弟接受教育,于是适龄儿童入学人数有所增加。不过总体而言,鉴于政府财力的困难,无法举办更多的小学,因而还是有不少应该入学的适龄儿童没有入学。1951年4月,阜阳专区文教科指出:“因灾情关系,学校数量还是太少,能入学而未入学的儿童还是很多。”{19}1951年初,阜阳地区有学龄儿童101万人,而小学有4122所,入学儿童472078人,占学龄儿童总数的47%,还有53%的学龄儿童由于灾害等其他原因还没有入学。{20}

阜阳各级政权在坚持灾区教育当中,虽然想办法提高教师的待遇,但是还存在对民办小学教师的待遇重视不够的问题。受严重水灾的影响,阜阳地区的秋季庄稼几乎颗粒无收,因而到1950年冬季和1951年春季,政府和民众的经济都在进一步退步,民办小学教师的待遇也就进一步降低,连基本生活也无法保证。在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本应该加强对民办小学经费的支持力度,以帮助民办小学教师渡过难关,但是阜阳专署却批评了民办小学“依靠上级、眼睛向上”,希望得到政府补助经费的想法,强调“民私小学也应注意通过群众,确定经费解决办法”。{21}

政府对民办小学经费不予以补助,除受财力局限外,还与一些基层政权不重视民办小学有关。1951年7月,阜阳初教研究会指出:“由于过去县区文教领导对初教方针不够明确,不重视民小,很少予以行政业务领导及经济上的支援,任其消长。”{22}

四、结语

1950年水灾,是中共阜阳政权建立后遭遇的一场前所未有的灾害,这对地方政权处理救灾问题是一个大的挑战,应对如何更是涉及中共的形象问题。

在关于灾区小学教育的维持和发展方面,阜阳各级政权通过采取一系列方式,使小学事业维持下来,并且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实现了预定的政策目标。坚持灾区小学教育所取得经验和好的做法,为以后如何坚持灾区教育和阜阳小学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在坚持灾区教育中,阜阳的一些学校没有处理好生产救灾与课堂教学的关系,致使学校的声誉受到影响,因此,如何妥善处理课堂教学与生产救灾的关系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民办教育事业遇到自身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政府应该担负起积极协助民办学校解决困难的责任,使民办教育更好地配合公办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大众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尤其是在遇到灾荒等特殊事件有碍于教育事业发展时,政府更应该加大对普通教育和民族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使教师安心乐教,从而为普通教育和民族教育事业的坚持和发展壮大奠定基础。

注释:

①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阜阳市社会主义时期党史大事记.内部资料,1999年印行:9.

②《1950年学校教育工作总结》(1951年1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2-2.

③《坚持灾区戏改总结》(1951年8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1-4.

④皖北区初等教育工作总结(初稿).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1-5.

⑤皖北区初等教育工作总结(初稿).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1-5.

⑥1950年学校教育工作总结.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2-2.

⑦一年来文教工作的总结.(1951年12月30日),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2-2.

⑧阜阳专区暑期小教研究会总结.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

⑨《三年来民办小学过程的综合报告》(1951年11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

⑩皖北区初等教育工作总结(初稿).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1-5.

{11}一年来文教工作的总结.(1950年12月30日),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2-2.

{12}《三年来民办小学的综合报告》(1951年11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

{13}《三年来民办小学的综合报告》(1951年11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

{14}《出席文教大会的汇报》.(1951年11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2-1-39-18.

{15}《阜阳初教研究会总结报告》.(1951年11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

{16}《三年来民办小学过程的综合报告》(1951年11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

{17}《皖北区初等教育工作总结(初稿)》.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58-2-1-5.

{18}《1950年学校教育工作总结》.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2-2.

{19}《阜阳专区50年文教工作情况》(1951年4月10日),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1-4.

{20}《阜阳专区51年文教工作计划》(1951年2月),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1-1-4.

{21}《阜阳专区初等教育工作计划(草案)》(1951年5月29日),阜阳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案号:58-2-6-8.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3

【关键词】初级中学;档案管理;推进策略

学校档案,即学校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保留下来的能够作为查考和具备情报与凭证作用的各类文件、数据、图像、音像等信息。具体而言,学校档案管理的内容涵盖了教务、学生、教师、党团等多方面内容,其在载体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要做好中学档案管理工作就必须结合时展与需求,不断探索高效、合理的管理方法,为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归档、借阅、利用等提供方便。下面,笔者主要对此展开论述。

一、初级中学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一)档案是学校的无形财富。初级中学档案是学校的无形财富,从学校成立之初至今每个经营和发展阶段的所有活动、事件和人物都是以档案的形式记录并保存下来,大至学校的每个决策、每项活动,小至每份试卷、每个荣誉奖章、每份下发文件等,对学校而言都是宝贵的资源与财富。学校参加评定、举办活动、作出决策、经营模式、发展规划等都离不开档案资料的支撑。因此,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二)为教学科研工作作指导。教学过程中的教案、习题、试卷等都是档案资料的重要构成部分,学校在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时也会以此作参考和借鉴。加之,这类档案资料通常都是前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所学归纳总结出来的,所以极具指导意义。若不能很好地管理这些档案,那么其价值和作用就会被埋没,学校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教学成效,也就缺少了有力支撑,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容易走弯路,浪费时间和精力。(三)档案是学校历史的传承。档案资料记录了学校的整个发展历程,是学校历史沿革的重要信息源泉。从教育部门下发文件到各项审批材料的下达再到学校的建设、教师的教案、各项荣誉等,都承载了学校历史传承的重责。学校每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期间所有的情况都以档案资料的形式记录下来,每位学生的在校情况都可通过档案查阅到,这也是学校发展历史中的一部分。故档案是学校历史的传承,重视档案管理也是对学校历史的尊重。

二、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相对而言,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简单,但就当前初级中学档案管理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如下:一是档案管理意识薄弱,未能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在档案收集、归档、管理等环节缺乏配套制度,导致档案资料收集缺乏完整性与规范性。并且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显得随意散漫,安全意识不强,导致一些资料出现损坏、遗失等情况。二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能力不足,一方面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不少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为兼职或是文化水平不高,对档案管理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不了解;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不重视档案管理,投入力度小,未对已有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得他们难以胜任管理工作。三是信息化建设力度不够,在信息网络时代,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然成为必然发展趋势,需要建立电子档案才能更好地保存很多资料,而且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管理也更加方便快捷,但很多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还不够,不论是硬件软件设施的购置,还是资金、人力等的投入,都仍需进一步强化。可见,要有效推进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学校就必须正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不足,积极采取措施。

三、初级中学档案管理的有效推进措施

(一)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是有效推进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首要条件。一方面学校领导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自觉强化档案管理意识,并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为学校全体教职工做好带头作用。另一方面,学校领导应将档案管理意识传达至全体教职工,积极拨发专项资金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可通过开设讲座、办理校园专刊等方式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传达至全体教职工。此外,学校应明确指出档案管理工作并不单单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事情,还需要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配合,只有多方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做好档案管理工作。(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必须有配套的档案管理制度做基础,从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到保管以及后期的借阅利用都有相应的完善制度,所有人都严格按制度办事。具体而言,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收集制度、管理制度、借阅制度等,并明确规定档案收集范围及标准规范,如此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有了明确目标和标准,避免了档案收集不完全、不规范等问题。此外,还应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以及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工作条理清晰、责任明确,不会出现混乱或越权等情况,而且一旦出了问题也能及时找到相应责任人,而不是相互推诿。(三)提升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不论是传统纸质档案的管理还是信息网络时代电子档案的管理,都需要管理人员来操作,因此,学校必须注重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与强化。一方面,学校应分配专门的档案工作者,成立档案管理部门,明确负责人与执行人员,并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培训课程与实践机会,提升他们的档案管理知识与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引进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为档案管理队伍注入新的力量,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若有需要,学校还可聘请相关专业人士开设专题讲座,鼓励档案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多学习多见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素养。(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都陆续开展信息化建设,学校也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价值,并积极展开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首先学校应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购置先进设备、引进先进人才、学习先进理念与管理模式等,并在日常培训中增加信息化知识与技术,帮助档案管理人员掌握相应的信息知识与技术。其次,学校应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与校园网结合起来,若有条件还可与其他软件系统连接,创建完整的信息网络,实现各项资料信息的实时更新与共享。再次学校可创建档案信息检索系统,相较于其他档案管理工作,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简单,在收集档案资料的时候可按照人事、教学、行政等分类管理资料,并在创建档案信息的时候将同类型档案放置在同一窗口,这样不论是后期管理还是查阅都能很快检索到需要的信息资料。(五)注重软件硬件建设。硬件软件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学校在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必须注重软件硬件的建设。一方面学校应注重硬件软件设施的采购工作,在选择硬软件设施的时候要考虑价格、质量、使用寿命、内存量等因素,确保购买的设施能满足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学校应要求每位档案管理人员都能正确使用相关设备,并懂得软硬件设施的日常维护与检查,避免人为错误操作损坏设施,进而损坏或遗失档案资料。此外,学校必须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如档案录入与存储的电脑需定期杀毒、安装防火墙、设置登录密码等;重要档案资料应做好备份;明确档案录入、管理、查阅等权限,并各自保管好自己的登录密码;定期检查软硬件设施,做好清理与维护保养工作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资料不仅是学校历史传承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后续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据,学校必须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虽相对简单,但仍不可掉以轻心。当前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档案管理意识不弱、制度不全、投入力度不够、信息化建设缺乏等问题,学校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级中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

作者:黄予菲 单位:北海市第八中学

【参考文献】

[1]陈树华.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探究[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5(11):105.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4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教育强县”战略,促进我县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为2013年我县实现“双高普九”打好扎实基础。

目标任务

根据《省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和计分方法(修订)》,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基础教育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对县督导”各项建档工作,力争我县督导复查成绩优秀。

实施步骤

1、六月份上中旬,召开县领导小组协调会。领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分管教育领导、各中小学校长、实幼园长、县级医院院长参加。研究部署“对县督导”建档工作,重点安排A6部分建档实施方案的各项内容和实施步骤;各乡镇公安户口导出时间、三类残儿筛查、鉴定、建档要求;异地就学儿童取证工作安排;

2、六月份下旬,召开建档工作成员培训会。随带08-0年在校生花名册、08-0年基报表、省A6事业发展6个工作表、各乡镇文化户口册,异地就学证明、教务处学籍管理印章。研究A6部分建档的总体要求和建档内容;学习[2007闽督教政41号]文件A6部分评估指标和备查材料目录建档要求;研究探讨A6部分省6个工作表数据来源及表间关系和各率测算方法;职专、各中小学对08-0年职业中专、各校初高中、在生情况分析(年龄段分析、户口类别即本辖区、来自县内外乡、来自外县、未申报户口分析),并将来自本县外乡的在校生就学证明提供给相应的乡镇学校;认真比较08-0年各乡镇基报表内在校生(表31、32)年龄段分布人数(小学6-11周岁、中学12-15周岁)和文化户口册各年龄段人口总数;

3、七月份:由各中小心小学到各乡镇派出所导出公安户口(统计时间为2012年9月,即1958年9月1日后出生到2006年8月31日止出生的3—50周岁),统计户口变动情况;整理09年6月小学初中毕业生名册并做好验印工作。整理本辖区户籍学龄儿童少年在县外就读学生名单并交负当地乡镇政府;根据本辖区户籍人口协助当地乡镇政府筛查三类残儿(听力、视力、智力),并提交县级医院鉴定,建立残儿名册;

4、八月份下旬:根据各乡镇中心校提供的六年级毕业生名册,初中学校协助当地乡镇政府发放2012年秋季七年级新生入学通知书,并进行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法规宣传;初中学校跟踪登记0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各幼儿园、各中心校分别做好辖区内3周岁、6周岁学龄儿童的入园、入学宣传、动员工作;

5、九月份:幼儿园、小学、初中进行新学年学期初注册报名工作,对未按时入学儿童、少年进行及时跟踪,实行政府包村干部、校行政包片、班主任、科任教师下村动员的形式,力争当地学龄儿童、少年全员入学。从9月1日至9月15日止实行注册情况日报制度,分别报告当地政府分管领导、县教育局幼教、初教、中教股;对各校辍学生情况实时上报县政府、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对控辍保学情况实行乡镇长、校长问责制。做好小学初中各年级学生上下学年变动情况统计表,对09年秋各年级入学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做好省A6事业发展6表各块数据的收集、统计、对接、各率测算、验证工作,2012-2010学年基层报表在校生情况报表的填报工作;各中心校文技校针对A6项目事业发展新表6内容和评估指标要素的要求,对各乡镇文盲人口进行统计,按照相应年限的要求拟定当地文盲人口的扫盲计划,建立本乡镇的文技校相关档案。

九月份中下旬:继续异地入学情况的取证工作,各乡镇、学校认真对照省督教政2007年41号文件的建档要求,进一步规范文档目录,加强备查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充实,努力做到外观整洁、整理有序,档案目录一目了然,档案材料互相验证有效,便于上级检查。

鳌阳镇辖区内中小学、职专,实幼和其他幼儿的数据统计和汇总工作,成立城区督导建档领导小组,由鳌阳小学牵头,各项目负责人为成员,制定联合办公机制,指定集体办公地点,定期召开数据汇总和对接会。

6、督查验收:

县建档工作领导小组实时指导各乡镇的建档工作,各乡镇按各阶段建档工作进度汇报工作进展,九月份下旬县领导小组织人员将深入各乡镇检查建档工作完成情况。

组织机构

为确保“对县督导”建档工作顺利实施,成立建档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组成如下: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5

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关于推进松江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思考

上海市档案局新闻发言人首次亮相

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实现“两个体系”的提升

上海市档案局馆召开纪念建党90周年暨“两优一先”表彰会

浅析档案利用的信息化

课题制管理模式下科研计划项目档案规范化管理初探

本刊订阅事项答读者问

做好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企业工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办法

档案图纸文件打印接口在PLM系统中的开发应用

第23次全国档案期刊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火电企业科技档案动态管理初探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健康档案的思考

档案多媒体编研篇——档案信息化实用知识问答(八)

“老档案”新传为党献礼

回味井冈

论档案利用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与解决对策

市档案馆藏中国参加意大利都灵博览会和美国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档案

本市召开上海世博会档案工作动员大会

在上海世博会档案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创新机制拓展功能把社区档案工作重心转移到服务民生上来

档案馆建设中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凸现《档案春秋》选题策划的记忆功能——以“纪念上海解放60周年专稿”操作实务为例

适应社区发展服务民生需求

关注热点民生创新服务机制

创新机制拓展功能不断开创社区档案服务的新局面

《中国档案史专题研究》序

本刊组织部分通讯员赴宁夏档案局(馆)学习交流

努力打造多媒体档案的强势

市档案馆被评为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本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档案,百姓生活的备忘录

2009年区县教育局档案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档案中心成立

上海市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及复查工作市级评审员培训班举行

华东师大档案馆荣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九院举办“建立重大医疗成果档案”继续教育学习班

上海市档案局馆举办抗震救灾摄影作品展240幅抗震救灾摄影作品由上海市档案馆永久收藏

“业界风采榜”征文大奖赛启事

奉献一片爱心汇聚无限真情本市档案系统紧急行动全力支援抗震救灾工作

上海市档案学会召开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在上海市档案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在上海市档案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上海市档案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上海市档案学会章程

关于《上海市档案学会章程》的修改说明

市档案局和市体育局联合举办奥运会足球比赛档案业务专题培训

奉贤区档案局领导慰问赴川抗震救灾的档案干部家属

正德厚生臻与至善——“全国档案系统优秀工作者”马厚生专访

荣誉背后——记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档案工作

我们身边的“档案之花”——记南汇区档案局馆保管接待科科长潘海琴

“我家收入50年增涨187倍”——家庭收支档案见证社会经济变迁

构建重组企业档案工作新机制的若干探索

南汇区民生档案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档案馆科学建设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6

一、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干部理论素养,改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1.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使每个档案干部必须做到政治上硬、业务上精、能力上强,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素养,我局坚持每周五下午学习制度,精心组织学习内容,由业务指导人员组织学习业务知识,档案管理人员组织学习馆藏业务知识,由办公室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精神和一些干部职工必须知晓的政策法律法规。在学习过程中突出三个结合,即: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档案创新服务结合起来,联系档案工作实际,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与学习先进、争当上游结合起来,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的宗旨观念;与回顾总结前几年档案工作结合起来,客观总结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合理安排今年档案工作,同时从政治思想和业务水平两方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上来,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思路,创新实践,真正达到统一思想,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明确目标任务,为全年工作目标的完成打下基础。

按“五五普法”要求,今年开展了12次与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档案法》、《四川省%26lt;档案法%26gt;实施办法》等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加县法制办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竞赛,为全体职工建立了“五五普法”学习卡片。

2.抓局务管理,加强队伍建设。

我局把党风廉政建设与领导班子创“五好”活动结合起来,制定了廉政措施和领导班子“五好”规划。从机关效能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入手,为改善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局内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

根据市档案局和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工作要求和任务,在年初制定了各股室绩效考评任务,明确了各股室全年的工作目标,将考评结果作为各股室年底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还制定了个人绩效考核工作实施意见,把股室任务分解到人,建立既有个人分工负责又有各股室内部协调配合确保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评工作责任制。

3.坚持和完善工作例会制度。

[,!]每月和季度初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工作例会,各股室汇报上月和上季度工作完成情况以及安排下月和下季度工作计划;月、季中召开局长办公会,由股室负责人汇报当月工作完成情况、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需要领导协助解决等问题,通过改进工作例会制度,有效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认真履行档案部门的工作职责,扎实开展档案各项业务工作

1.加大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和档案人员培训力度,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素质。

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我局于今年3——6月份举办了全县新任档案工作人员业务培训班、20__年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和复查单位档案人员培训班、会计档案人员培训班、重大建设项目档案培训班,与县林业局联合举办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专题培训讲座。每次培训和讲座都安排了2-4课时的档案法律法规 宣传讲座,增强档案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来自全县各行各业的359名档案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今年的培训规模大、项目多、参训率高、管理严、学习效果好。培训授课结束后,对培训内容进行了测试,并颁发了培训合格证书。通过培训,提高了基层档案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2.继续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强化业务指导,提高基层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

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今年初开始,业务法规股工作人员对富府发[20__]10号文件规划的今年达省级标准和复查单位进行了分期分批逐一指导,11月底前全面完成35个单位的达标验收及复查工作。

3.加强执法监督,确保档案质量。

今年6月,与县财政局联合开展了对30个单位的会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的专题执法检查,有力地促进了我县会计档案的规范管理,提高了会计档案的管理水平。10月,县档案局派出三个检查组开展了执法和年度检查工作,各单位增强了档案工作意识,加强了档案工作管理,提升了档案工作质量。11月初,与县教育局联合组织对教育系统各直属中学及中心校开展了档案行政执法年度检查,促进了教育系统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对全县各系统、各部门开展行政执法和年度检查,确保全县各立档单位的档案资料收集完整、整理规范、科学保管、利用方便。

4.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确保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改革工作取得实效。

在去年审定本级100%机关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督促、指导辖区内立档单位按审定的《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执行,10月对全县近300个立档单位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绝大多数系统都能按新的保管期限进行归档,个别未执行的单位已限期整改。

5.积极贯彻《四川省重大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加强我县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今年我局派出2名指导人员到省档案局参加培训。组织了我县市以上重点建设项目建设单位的档案工作人员参加省局的培训。6月,我局开展了项目档案工作专题培训,并指导县以上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协助市档案局开展了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的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按照《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验收了“泸自路”改造项目工程档案,并移交进馆管理。

6.加快档案工作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步伐。

为了使档案工作更适合新形势的需要,拓宽服务面,提高服务效率,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推广使用《四川省电子文档管理系统》软件,今年有条件的单位都使用了该系统软件进行档案登记、管理。我馆的馆藏档案现已分专题和门类进行数字化处理,部分实现了微机化检索和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7.围绕中心工作,拓展档案工作服务领域。

紧紧抓住“扩权强县”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双试点的契机,积极拓展档案工作服务领域。一是积极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档案工作;二是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转发了《自贡市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办法》、《自贡市失业再就业职工档案管理办法》,搜集整理馆藏民生档案专题目录服务务民生。三是与县农业局、民政局联合转发了国家档案局、民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意见》。四是与县卫生局联合转发了《卫生档案管理暂行办法》和《自贡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办法》。

8.积极支持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档案资产的处置工作。

为依法妥善搞好国有企业档案资产的处置工作,我局按照国家档案局、体改委、国资局、经贸局印发的《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规定,对改制企业积极开展指导工作,并配合企业主管部门和县国资运营公司处置好企业档案资产,今年已接收15个企业文书档案2593卷、366件,科技档案263卷,财务档案2407卷,学籍档案27卷入馆。确保了国有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三、加强馆藏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和重点档案的抢救工作。

1.积极开展档案抢救,搞好馆藏档案的保管保护工作。

我县在省、市档案局的关心和帮助下,群策群力,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刘光第手稿》抢救和保护工作得以顺利推进。在去年派员到省局培训的基础上,再组织人员到省内有关市县档案馆、图书馆档案图书抢救现场学习,并请市局的老师和本地知名的书画装裱师亲临本局进行现场指导,较熟练地掌握了档案抢救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在5月已完成去污、修裱等工作。11月底前已全面完成手稿的印刷、著录、扫描、制作光盘等电子化处理工作。

在抢救《刘光第手稿》的同时,我局对既有保存价值,又有利用价值的民国时期重点档案进行了抢救,已完成了300卷民国档案的抢救工作。

按照档案“十防”的要求,搞好安全配套措施,建立和完善了各种统计台帐,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定期对库房档 案进行杀虫消毒和安全检查,确保了馆藏档案的安全完整。

2.积极搞好开发利用,提高了档案服务的整体功能。

档案工作的归宿是提供利用。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端正服务态度,热情接待。截止10月中旬共接待社会各界档案利用者5000人次,查阅档案11100卷(册),接待查档率100%,查到率95%,满意率98%。为我县经济建设、编史、修志、落实政策、工作查考、调解纠纷、核实工龄、工作调动、户口迁移、学术研究等方面提供了大量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增强了社会档案意识,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社会知晓度。

3.继续开展已接收入馆的全县复员退伍军人档案的整理和保护利用工作。

今年全面完成了已接收入馆的复员退伍军人档案的规范整理和电子文档管理系统录入工作,实现了规范管理。接待了3442个复员退伍军人查阅本人档案用于落实国家有关优抚政策。

四、积极探索档案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新方法,并于5月撰写了调研报告。

五、完成了《__县档案志》的编写工作。

六、县档案馆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年初,我局对该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安排,制定了方案,落实了地点,完成了资料的搜集和制作,11月底前全面完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工作。

七、建成已公开现行文件查阅利用中心。

在县政府的支持下,6月份我局已建成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服务中心。收集相关已公开现行文件,为群众提供利用服务。

八、巩固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创建成果。

今年我局根据县委、县文明委的要求部署,按年初制定的工作规划,巩固、提升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创建成果,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作为一项总体工程一齐抓。工作重点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认真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建立诚实守信、相互尊重、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与时俱进的精神;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贴近群众、服务基层的工作出发点,为我局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精神动力。

九、认真抓好党建、工会、妇女、综治、安全、计划生育、卫生、招商引资及联系镇乡等工作。

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我局年初根据省、市档案局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县内实际拟定了20__年工作意见,确定了全年工作目标和纳入县委、县政府目标考核的工作任务。重新调整了文明、综治、计生、安全、保密等领导组,制定了各项工作计划,强化了工作措施,并签定了相应责任书,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责任明确,做到了有人抓、有人管、有布置、有督促、有检查,使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保证了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我局帮扶了富世镇海棠村3户贫困户,今年为使每户人均增收500元,年初由局长带队入户了解了帮扶对象的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帮扶措施,今年年底实现了人均增收500元的目标。

十、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布置的其他工作任务。

通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局根据年初市、县制定的综合目标任务逐一进行落实,今年11月底前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虽然我县档案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也还存在不足:

1.按照富委发[20__]14号文件要求我局将在今年做好档案馆迁建的可行性研究和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但受“5.12”地震的影响和县委县政府对迁建方案的调整,财政投入经费也未落实,故该项工作未能开展。

2.档案工作面宽量大,没有工作用车,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开展的面和工作效率。

3.面对新形势新时期对档案工作提出的规范化、信息化、数字化、现代化管理的要求,档案工作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档案馆藏档案量急剧增加,档案工作指导面宽量大,县档案局(馆)现有的人员编制已不能满足工作发展的需要和要求,迫切需要增加人员编制。

4.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经费作支撑。档案资源网、局域网没有经费建立。馆藏10多万卷档案数字化处理没有经费和人员实施,只能停留在纸质和手工管理、检索的水平,查阅效率难以提高,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5.各单位档案工作者兼职多,专职少,档案专业技术水平很不平衡,行业发展差异大,档案信息化水平低,亟需大力加强档案人才队伍建设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20__年工作思路

20__年将继续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我局制定的档案事业“十一五”规划,围绕构建和谐社会,拓宽档案工作服务面,加大档案执法力度,加强档案业务指导,扎实推进档案馆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开拓进取,求真务实,促进全县档案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局务管理、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继续完善20__年绩效考评目标,通过开展效能建设等工作促进工作效率。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加大行业内部的联系,提高业务水平,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二、着力提高 全县各单位专(兼)职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依法管理好档案。

三、突出工作重点、树立良好形象。

1.监督指导宣传工作

①搞好档案工作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

②主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认真履行档案部门监督指导和保管利用的职责,进一步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档案、林权档案的监督与指导。

③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和年度检查工作,对部分系统档案工作进行专题执法检查。

④对重点建设项目档案进行监督、指导,对完工的县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组织验收。

⑤规划部分学校、民营企业,开展规范化管理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复查单位组织复查。

2.保管、利用、接收

①做好档案的日常保管保护利用工作。

②做好重点档案的抢救修裱及全面保护工作。

③指导应当移交档案的单位及时整理移交档案。

④抓好查档“窗口”建设工作,树立机关良好形象。

⑤继续民生档案的编纂工作,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内容。

四、做好档案馆迁建前期工作。完成新档案馆舍建设前期工作。按照“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争取建成现代化的__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为__档案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五、做好县档案馆省二级标准复查各项工作,力争上台阶。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7

关键词:基建档案PDCA循环法则价值鉴定

一、问题提出

基本建设是一项由多主体参与,建设周期相对较长并高度依赖各种专业知识的智力型活动。基建档案是基本建设全生命周期中形成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具有保存价值信息资料总称[1],具有最原始、最真实、最全面的特性,是对相关项目进行进一步改扩建或修缮的基本依据。基建档案除具有一般文书档案原始记录性、信息性、真实性、价值性等特点之外,还具有内容专业性、成套完整性、现实使用性、整理动态性、来源广泛性、

收集滞后性的特点[2][3]。

文献检索以及管理实践表明,我国当前基建档案管理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意识不强、资料不全、整理不规范、硬件投入不

足、人员队伍力量薄弱等问题[4][5],

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以美国为例,美国政府十分重视基建档案收集与保管,档案资料系统、完整、门类齐全、数量丰富,比如西雅图港务局、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除保存有基建相关照片和文字材料外,甚至连产业主最初用钢笔勾画的建筑物意向草图都装入了镜框,妥善保管。

为夯实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实务工作基础,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研究水平,本文结合现阶段我国档案管理研究成果和基建档案管理实践,从业主方[6]角度研究了我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二、研究重点

围绕基建档案管理实务要求,本文着重研究基建档案管理机制、范围管理、归档方法等,力图建立一套相对科学、标准的管理体系。

(一)基建档案管理机制研究

从管理层面分析,基建档案管理是一个闭合循环渐进完善的体系。鉴于此,本文运用“PDCA循环法则”,按照统分结合(“业主方制定管理总体计划―各责任主体制定并实施具体管理计划―业主方验查并总结”)的思路,开展基建档案管理机制研究。

1. PDCA循环法则概述

PDCA循环又被称为“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的PDS(Plan,Do,See)演化而来,经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改进并加以宣传而获得普及。它是全面质量管理计划制订和组织实现应遵循的科学程序。PDCA循环法是按照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顺序依次开展工作,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一种质量管理基本方法。经过PDCA循环,成功经验应加以肯定并推广,推进管理的标准化;失败教训要加以总结,以应用到下一个循环,实现基建档案管理能力的阶梯式上升。

2.基建档案管理流程分析

基于PDCA循环法则,将基建档案管理流程分解为计划制定、管理实施、对照检查以及经验总结四个阶段。

(1)计划制定。基建档案管理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实施计划两类。总体计划由业主方制定,是基建档案管理的总纲。总体计划制定是基建档案全过程管理的起点,始于项目生命周期中“提出项目概念”阶段,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档案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必要组成,要求其他建设相关方[7]必须重视基建档案收集与整理,界定清楚各方管理责任;二是明确其他建设相关方的档案归档范围以及档案移交业主方的时间;三是明确档案管理的组织方式,包括归档程序、移交程序、借阅程序、复印程序等;四是明确档案管理抽检制度、约束制度以及奖惩措施。实施计划是其他建设相关方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的具体工作计划。实施计划必须与总体计划保持一致。其他建设相关方制定的实施计划须报经业主方批准同意后,方能生效。

(2)管理实施。基建档案管理实施遵循“统一计划、分块实施、集中归档”的原则。统一计划是指由业主方制定档案管理总体计划,明确档案管理的统一目标、统一标准、统一要求;分块实施是指其他建设相关方围绕项目建设管理规划大纲以及基建档案管理总体计划,制定具体的档案管理实施计划,履行各自档案管理职责,完成总体计划的各项要求;集中归档是指项目建设完成后,其他建设相关方按要求将各自档案移交业主方,由业主方进行查验、接收,并依据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分类、装订、归档、移交或备案。

(3)检查监督。基建档案特点要求基建档案管理必须要高度重视过程监督。一是业主方监管。业主方是基建档案管理的主体和核心,具有指导、监督其他建设相关方按照总体计划要求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项目建设过程中,业主方要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做好基建档案管理的监督检查。二是其他建设相关方的自查。其他建设相关方要对照经批准认可的实施计划做好档案归档以及经常性自查,健全借阅制度、复印制度,保证档案及时收集、完整归档、管理规范。

(4)经验总结。经验总结既是基建档案管理系统中的承前启后环节,也是业主方提升档案管理水平的关键程序。对于管理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制度,进行推广,做到标准化;失败教训更是弥足珍贵,应引起业主方高度重视,组织研究应对措施,以避免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再出现类似问题,逐步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

(二)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研究

借鉴现代项目管理中范围管理理论,定义基建档案范围管理为项目生命周期内所有有价值档案的综合管理和控制,以及完成档案管理总体计划所规定的必须工作,并且只完成那些必须完成的工作。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包括初始定义、范围确认、范围变更控制等三个环节,基建档案范围管理主体是业主方以及其他建设相关方,其中业主方是最终责任主体。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研究基础是档案价值鉴定理论。

1.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概述

档案价值鉴定是现代档案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和重点内容,是指鉴定主体基于对档案保存价值和利用意义的合理认识,对档案质量、有用性和管理效益做出判断与估价的智力性工作。根据档案价值鉴定三段论,范围管理是现代档案管理“前端控制”的重要手段。

2.初始定义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是指基建档案管理主体依据国家档案管理相关法规、规章、标准和基建程序,进行基建档案管理内容的初始化定义。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是档案价值鉴定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形成基建档案范围管理成果的最终依据,应在基建档案管理总体计划中予以明确。业主方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的管理主体。

3.范围确认及变更控制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的范围确认是指其他建设相关方依据初始定义,并结合各自管理职能,对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内容予以认可的行为过程。范围确认结果是开展基建档案管理的直接依据,应在实施计划中体现。其他建设相关方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范围确认的主体。对于基建档案范围管理初始定义有异议的,有关建设相关方须按基建管理程序向业主方提出变更申请,获得批准同意并调整初始定义后,方能生效。

4.范围管理成果

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经“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沟通与确认后,最终形成三项成果:一是工作任务书,明确基建档案管理的主要任务;二是工作说明书,详细解释基建档案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三是工作分解结构(WBS),确定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体系与责任体系。工作任务书、工作说明书、分解结构(WBS)是基建档案范围管理的核心要件,也是进行基建档案验收的最终依据。

(三)基建档案归档方法研究

项目竣工后,业主方需按一定原则对基建档案进行归档、编号。结合管理实践,我们认为基建档案归档需充分考虑“现实使用性”的突出特点,遵循“方便查阅,便于使用,完整保存”的原则进行编号归档。

国家档案行业标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DA/T22-2000),要求档案以“件”为单元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和装盒。我们研究认为,基建档案归档要在满足行业标准基本要求前提下,遵循基建文件自身形成规律,保持文件间有机联系,采用“按基建程序各阶段形成文件作为分‘件’单元;‘件’内文件批复在前,申请在后,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项目结束年作为档案归档年”的方法进行基建档案归档,以保证基建档案连续性、整体性和合规性。

三、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开展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要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一)增强意识,重视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一是要转变基本建设“重申报建设,轻资料收集”的观念,特别是单位“一把手”要充分认识到基建档案的重要作用,加强档案重要性宣传,营造并形成“人人重视档案资料收集,人人具备档案管理基本素质”的良好氛围,将基建档案管理与合同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安全管理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二是重视基建档案管理软实力和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激励与考评机制,注重对基建管理人员的档案知识培训,鼓励开展基建档案专题研究,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智力支撑水平;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运用新兴科技提高档案设施装备水平,保证档案资料存储安全、使用便捷,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二)采取措施,提高基建档案管理要求

基建档案管理面广、涉及主体多,管理难度大。业主方作为最终责任者,要发挥好统筹、协调与指导作用,研究采取有效措施,细化对其他建设相关方的管理要求。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机制,将档案管理计划细化为总体计划、实施计划两个层次,分级制定,分块实施,集中归档;明确基建档案管理的工作任务书、工作说明书以及工作分解结构(WBS),界定清楚各建设相关方的管理责任。二是要将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形成条款纳入有关合同,以明晰业主方与其他建设相关方的责权关系,强化基建档案管理实施的强制性。三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的监督制度、借阅制度,保证项目档案能够及时集中归档,避免零散分散保存,造成遗失。

(三)强化研究,逐步增强基建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

随着现代管理学的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基建档案管理应与时俱进,不断运用新理论、新技术,逐步提高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基建档案管理专题研究,以提高管理实务的智力支撑储备水平。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基建档案管理机制研究,使得基建档案管理与基建项目流程管理更加协调一致,各建设相关方更加自觉地强化档案管理;二是要继续加强基建档案管理标准体系研究,逐步提高基建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文金平.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7(6):124-126.

[2]陈梅英.基建档案的重要性及其管理方法研究[J].图书与档案,2011(3):380-381.

[3]林端庄.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对策浅议[J].城建档案,2008(10):49-51.

[4]汤海英.基建档案问题解决“三步走”[J].档案学研究,2009(3):49-51.

[5]刘岩岩.基建档案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探讨[J].四川有色金属,2011(12):65-67.

[6]王英玮.档案价值鉴定基础理论若干关键性问题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5):13-18.

[7]任改莲.档案价值鉴定谈略[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202-203.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8

Abstract: As a subject,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re not only to train the successor of Archives and archival researcher, but also to provide the neces? sary impetus for the popularity of the subject knowledge and exaltation of social status of the ar? chival disciplines. Facing the contemporary era of diverse backgrounds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struc? ture, the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emotional edu? cation can not only soothe professional strange? ness and boredom for the students of archival sci? ence, but can establish the Discipline identity, the Archival Profession sense of identity and a sense of belonging for archival students, and thus im? prove the quality of Archival education and social re? percussions. This paper regards Archival profes? sional emotional education as the theme, and em? phatically illust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chi? val college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in the path to ex? pand professional and emo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Archival college education.

Keywords: Archives;Archival Education;Archi? val College Education;Emotional Education主体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是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与生俱来的,它是人类区别于其他自然动物的重要特质。普遍意义上的认识行为只要主体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就能够获得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能力,而作为一种理性认识行为,对于专业知识的探寻与求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要求则要明显高于一般意义上的认识行为。这种主体的理性认识行为除了受到主观能力与观念的影响外,更需要外在动力的引导,而这种外在的动力就是教育。教育作为培养主体认知结构,树立主体认知理念,引导主体开展认识行为的重要活动,对主体认识行为导向与认知结构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档案学知识的探寻与求索作为一种主体理性认识行为,则需要档案高等教育对学生予以干预和引导。然而档案学作为社会实践活动中一个冷门学科的定位,以及传统与现代档案高等教育理念对学生专业心理认知的渗透往往无法达到较好的效果,反而造成大部分学生专业就读期间出现流失的现象。为了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并投身于档案学学科,促进档案事业与档案学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当代档案高等教育理念与方法要进行创新,而“创新之本”则在于本文所要论及的观点“专业情感教育的引入”。

1基于现实的考察――专业情感教育引入必要性之考量

国际档案高等教育诞生于1821年2月12日法国档案学院的成立,而私立武昌文化图书馆专科学校在1940年春季正式开设的档案管理训练班则标志着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诞生。1952年中共中央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开办档案学专业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开启了新的起点。经过了停办、恢复重建等一系列忐忑的发展历程,中国档案高等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随着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获得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获得档案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层次体系建构完成。截止到2012年12月,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2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档案学专业,有24所高等院校拥有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有4所高等院校拥有档案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可以说,我国档案高等教育体系已具备为我国档案事业与档案学术研究活动输送“专、精、尖”人才的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档案学科在整个社会主体的学科认知结构中仍处于弱势,是一个冷门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把档案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或填报在志愿表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非档案管理岗位,甚至与档案管理工作毫不相关;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本科所学的专业不是档案学专业。根据笔者对黑龙江大学2000-2012年大学一年级与毕业学生,围绕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与毕业去向两个问题进行了十三年的持续调查(具体数据如下图1、图2)所示:

以上统计图表清晰地表示这十三年来档案学专业本科学生的高考填报志愿率呈明显上升,并趋于稳定之势,而本科毕业学生从事档案学专业岗位或相关岗位率却逐年下降,基本上与从事非专业岗位比率相当。也就是说选择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增多了,而毕业后从事档案管理岗位的学生却减少了。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国内就业环境、就业岗位数量及应届毕业学生数量有关,但根据笔者多年的跟踪调查,档案学专业毕业学生与需求岗位之间波动不大,很难对毕业学生的择业产生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则与专业学生就读期间的流失有关,根据近些年来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专业就业率的排名,档案学能作为人文社科专业始终保持在前20的行列,在当前就业率偏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档案学专业能够连年保持高就业率,实属不易,但是从事专业岗位比率偏低则说明学生在就读期间“跳槽”现象严重,特别在省属高校的档案学专业尤为突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缺乏专业的前期了解和学生自身对档案学专业的心理落差是造成学生流失的直接原因;其二,缺乏持续、有效的专业情感教育使学生难以建立对专业学习与就业的情感依托,进而选择了“改行”。

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环境的演化造就出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心理认知结构,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学生流失”现象的出现归因于就业需求的减少与就业人口的增加,也不能以偏概全的否定当前档案高等教育的形式与取得的成果,而只能通过对时代、对接受教育主体的心理解读来弥补我们在教育层面的缺失与不足。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主体的认知模式经历了由混乱无序到根基塑造,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进入到高等教育的阶段,主体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和接受专业教育的能力。然而丰富的专业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渊博的师资队伍对于提高当代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度已经力不从心,而只有从学生自身的心理情感归属层面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专业认知图式建构的发生机理,才能把握解决问题的实质。由此,笔者认为在档案高等教育过程中引入“专业情感教育”不仅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还符合档案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专业发展的现状,即档案学专业是冷门专业,需要通过专业情感教育,率先建构学生的专业认知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对档案学知识的好奇感,对档案管理职业的归属感,最终转化为对档案学科的学术情感。

2实践的选择――对“专业情感教育”的理解与反思

2.1对“情感”与“专业情感”的探索

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对象(物质世界、他人及其行为)和自己的态度的内心体验,通常表现为喜悦或悲哀、欢乐或忧愁、喜欢或厌恶、热爱或憎恨、满意或不满意。情感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认识制约着情感,因为客观现实并不能直接产生情感,只有在被认识时才能在主体观念中激起情感。另一方面,情感也影响认识,“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1]“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情感状态构成行为模式的认识结构的知觉和理解参加,那就没有情感状态可言。……情感与认识两者既不能分割,同时又不能互换。”[2]情感作为一种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类认识行为具有较强的引导与激励的作用,但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行为必须要与情感相互隔离,保证科学研究行为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科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由此,笔者认为情感关乎主体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理性认识行为,但不能贯穿认识过程的始终,甚至不能影响到认识结果的形成,二者呈现出“若即若离”的支撑关系。兴趣是情感的衍生品,它是指人对一定对象所抱的积极态度,由于这种态度,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这种对象。因此,兴趣就是一个人优先的对一定的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如果一个人对一定事物发生兴趣,那么他在接触这个事物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兴趣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兴趣可以引起情感,同样,情感也能激发兴趣。

对于当代档案学专业学生来说,先天的专业情感缺失是引发学生在就读期间流失的主要动因,虽然档案学专业自身的特点与档案职业在社会认知结构中的弱势是导致学生先天专业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但是进入专业教育阶段,没有及时弥补专业情感的缺失,并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则加快了学生流失的速度。专业情感缺失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专业研习兴趣的减弱。这种减弱趋势一旦趋于正负情感的临界点,进入到负面情感的层面,就极易使学生对专业研习产生厌烦感,毕竟情感是由若干对互相对立的情绪构成的,其所表现出的“双面性”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互相转换,大量负面情感的产生会增强主体的厌烦感与焦躁感。厌烦感的激增最终将促使学生远离档案学专业、远离档案职业。由此,笔者认为在当下档案高等教育“硬件”条件基本稳定的情境下,档案高等教育主体应集中精力解决如何激发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如何提升学生对档案学术研究与档案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如何为档案学术研究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贮备等“软件”问题上。

2.2专业情感教育与档案高等教育关系的探求

恩格斯说:“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当前档案学专业学生对专业缺少一种激情,对档案职业与档案学术研究缺少一种热情,以至于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得不使用外在推动力和工具来刺激学生投入到专业学习与学术研究之中,这种“半强迫”式的教育方式不仅不会提高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更不能激发学生投身档案事业与档案学术活动的激情。

一直以来,我国大学教育始终注重把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创造能力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本,但却极少重视针对学生在专业情感方面的培育与教育。大学新生作为初入学科领域的个体,其对学科的认识最先进入一个带有摸索性质的阶段,任何外在因素或事件都会对其心理和对专业认知结构产生影响,如果在学生入学之初能够较好地营造一种专业学习的氛围,并在日后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保持这种专业的热情,这就使学生在专业情感上找到了归属感,利于学生的学科认知图式的形成。反之,如果学生受到了冷遇与专业的漠视,其专业情感会随之消耗殆尽,这就使学生产生专业厌烦感,最终导致学生的流失。正如前文所述,档案学科在社会认知层面存在“先天不足”的问题,过低的社会关注度与相对“冷门”的学科定位使档案学科在整个社会实践领域的影响力不足。相较于其他大学科、热门学科,学生进入档案学科研习大多是非情愿的,其学科认知点底,专业感情起点低,如果缺少必要的专业情感引导与熏陶,这些“初来乍到”的档案新手很难产生研习档案学科的兴趣,更何况是枯燥乏味的档案学术研究。长此以往,档案高等教育将很难培养出能够承担起发展与繁荣档案事业和档案学术研究的接班人与继任者。

从认识的主体性角度讲,情感是认识主体的非理性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曾经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3]皮亚杰和英海尔德也曾指出:“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4]黑格尔认为热情乃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一切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5]。从以上三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表述中,笔者认为情感因素对档案高等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其一,情感因素是学生专业认知图式确立与专业归属感培育的催化剂。与初级和高级教育形式不同的是,高等教育采用的专门化的教育方式,即以专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门别类的培养。学生对档案学专业认知结构与认知方法的研习成为其能否从事档案职业或档案学术研究的关键。档案学专业认知结构需要通过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的方式进行搭建与完善,认知方法则要通过学生依据自身对专业知识记忆的习惯,在不断的认识活动中进行培育。而专业情感因素在其中起到的是润滑剂和催化剂的作用。情感因素的引入一方面丰富学生的专业阅历,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与归属感,进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专业责任感,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专业好奇心,提升其对档案学专业知识与职业选择的热情,使学生能更早地投入到档案专业知识积累与学术研究之中。

其二,情感因素是学生从事档案学术研究活动的主要动力。任何学科的深层知识都不是靠一两次的认识活动而得出的,而是依靠认识主体在不断对其有认识成果的积累和现有认识活动的深化中而获得的。科学研究,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是一个枯燥的过程,大部分研究成果都是依靠研究主体的逻辑思维和对社会现象的准确把握而得出的,因此如果从事档案学术研究,特别是纯粹理论性的研究需要研究主体有强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在这种强大的,以对档案学真理追求为目的的情感驱使下,认识主体才能对研究对象全神贯注,才能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情感因素的引入会使学生为档案学术研究注入更大的热情与激情,推动其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之中,而档案高等教育是培养学生专业热情与激情的重要途径,专业教育的成败并不在于培养多少学生,获得了多少教学成果,而在于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培育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有热情、有动力去完善和建设自己所学的专业。

其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与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信息的选择与加工。马克思说:“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人的认识活动往往是在一种特定的情感心理状态下或处于一定的情感层次上进行的。因此,人们对于同一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会选择不同的认识角度和不同的认识层次,得出不同的结论。而往往情感因素将直接决定认识主体选择什么样的认识对象,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去认识对象。显然情感因素对档案学术研究的影响是双重的,这种双重性不仅表现在研究主体在研究活动容易受到积极情感因素与消极情感因素的影响,还表现在同一类情感有时是科学思维产生的催化剂,有时却成为研究活动的绊脚石。拥有对专业研究的热情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因素,往往会成为研究主体进行科学研究的驱动力,但是对科学研究过分的热情、过分的投入,往往会使研究主体产生过激的心理与外在行为,如经不起反对者的辩驳与批评,或者为追求研究成果的科学价值,编造或伪造调查数据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学术研究活动中所禁止的。再如挫折的情感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因素,这种挫折感对某些人来讲是一种打击,如多次研究的失败导致研究主体产生对研究行为的怀疑,但是挫折感有时会使研究主体痛定思痛,加倍努力。档案高等教育在此过程中肩负着学生正面专业情感的培育和负面专业情感的疏导与干预,并在师生学术互动中,为学生树立健康的专业观和学术观。

3走向应用――档案专业情感教育方法之选择

对档案学这种在社会影响力较弱,学生对专业的情感起点较低的学科,应该从学生初涉专业领域开始,加强学生早期的专业情感教育。档案专业情感教育形式与手段很多,大体上可以归为以下三个方面:

3.1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档案学专业教师不仅是传授学生档案学专业知识的中介,更是培养学生对专业情感印象的重要参照物。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以及言谈中流露的对档案学专业的情感,是学生早期专业情感教育的重要影响源。如教师在具备良好的档案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在课堂上熟练地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使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知识不再感到枯燥,或者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充分肯定档案学的发展前景,鼓励学生进行档案学理论性的研究等等。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肯定档案学发展前景,引导学生自主的提升专业情感的过程中,不应该肆意的捏造某些事实,或过分的夸大档案学的某些现象,而应该站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以积极的信息引导学生的专业热情。同时教师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上,在课下、生活中也要不断为学生灌输积极的专业情感因子,以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不断感染、熏陶学生,进而增强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提升他们对专业发展与就业前景的信心。

3.2通过档案学专业实践

前文所述认识主体的认知图式的形成与发展除了主体要从社会实践过程中汲取必要信息之外,还要外在世界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刺激。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的传授,是一种符号性的传递,即通过语言符号的形式将客观事物的某些特征和属性传达给学生,其中所传达的信息有的主体接收并储存过,有的主体没有接受过。因此没有接收过此信息的主体则需要从社会实践中去了解和把握,而专业的社会实践为认识主体提供了一条捷径。档案学是一门以实践见长的特色学科,学生需要在四年不间断的课程实践和专业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增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档案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设定专业实践的目的往往仅限定在培养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能力,即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而专业实践恰恰为档案专业情感教育提供了施展的平台。长时间的校园学习使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的实践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这种好奇感使学生常常抱有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专业社会实践中。通过档案学专业社会实践一方面能够使学生从实践工作角度更深层次了解档案及档案工作,这对增强学生对档案认识的实物感,对完善学生的专业认知结构具有极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接触档案专业工作,有助于丰富学生对档案管理这项职业的了解,进一步为学生树立了档案职业感。此外通过大量的专业实习,学生会不断积累对专业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提高其对档案学专业知识的渴求度,有助于学生理性认识能力的提升。如果专业社会实践设定不合理,或没有达到预期设定专业社会实践的目的,不仅影响到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更对其参与档案学实践的热情,甚至是今后投入到档案工作、档案学术研究工作的热情产生重要的影响。由此,丰富、多元的档案专业实践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积极引导对学生专业情感的培养作用明显。

3.3通过档案学各类学术成果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9

1档案学论文总体现状

2002年,安素琴同志发表了题为《近年来我国档案学论文的分析与探讨》的文章,文章指出了我国档案学论文数量巨大、质量不高的现状,具体反映到论文内容上,表现为空论、泛论、追风论三种形式。当前,尽管涌现出一批高水平的档案学著述,然而低水平重复现象仍较为显著,空论、泛论、追风论依然客观存在于档案学论文写作中,并在新形势下,表现出了新的特征。

1.1论文总体比例失调

档案学的研究方向大致可以划分为: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档案保护技术几个类别,档案学论文也基本围绕这几个方面展开。不同研究方向的论文之间,应当根据档案工作实践的需要,维系一个合理的比例,不能再某种程度上出现“短板”,否则必将阻碍档案学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深化。档案学在我国创立伊始,学科架构尚不完备,在吴宝康、曾三等一批老同志的带领下,档案学者着力于从事基础理论研究,随着一批有影响力的档案学论文、著述的问世,我国的档案学理论体系初步建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大力贯彻“双百方针”,档案界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评论,大大促进了基础理论的发展进程。

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的引入,跨学科研究趋势的兴起,档案学与经济学、法学、行政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产生了日益紧密的联系,人们将研究的重点由基础理论研究转为应用理论研究,一大批档案学分支学科纷纷建立,充分完善了档案学学科体系;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在档案保护方面的应用,也使得档案保护技术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新形势下,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文件更新换代的节奏逐步加快,档案学论文的总体比例开始失调,应用理论研究成为了档案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向趋于单一化,追风论初现端倪。时至今日,这一趋势不但未能得到扭转,反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中国知网对档案学论文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发现,档案信息化、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管理成为了近年来档案学研究的中心。在应用理论研究逐步升温的今天,与基础理论、档案保护技术相关的论文几近于无,具有理论深度的档案学术评论亦是乏善可陈,档案界整体学术氛围稍显沉闷。

应用理论研究对于提升档案学学术地位,拓展档案学研究领域大有裨益。然而,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学科发展的重中之重,过分重视应用理论研究,忽视基础理论研究无异于舍本逐末。档案学创立至今,很多档案术语尚未统一,部分领域仍存在空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任重而道远;应用理论研究与形势联系紧密,可以及时针对新问题展开论述。然而,一味求新,生搬硬套,亦略显牵强。当前,应用型论文占据了学术期刊的绝大多数版面,基础理论论文几无立足之地,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应当实现良性互动、相辅相成,解决档案学论文的比例问题,迫在眉睫。

1.2理论研究僵化、缺乏创新

科学的实践是孕育理论的沃土,任何档案学论文、著述的诞生,都是在档案工作实践基础上的总结、反思与升华。我国档案学建立时日尚短,诸多理论不够完善,因而理论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西方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引入,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束缚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深入的思想教条。吴宝康先生曾经说过:几年来我们在学习苏联先进档案学理论方面是有成绩的,但不可否认,也是有一些缺点的,这就是没有很好地从实际出发,存在着教条主义的学习方法,有机械搬用的现象。因此,我们应该接受这个教训,否则,就会影响我国档案学的健康发展。对待西方的理论成果,我们应当主动去借鉴与融合,并结合实践加以创新。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引进中国伊始,引发了学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学者们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档案工作实际,创立了“文件双重价值论”、“档案形成规律理论”,虽然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仍未脱离原有理论框架。

随着国际档案合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西方档案学者的观念和理论为人们所熟知。这些观点为国内档案学研究打开了思路,在此基础上,一批档案学术成果相继问世。然而,这些理论并非都能与我国档案学实践相适应,有些甚至可能与之相背离。档案学论文创作一片繁华之下潜藏的问题是:有代表性的原创理论成果不多,大多论文带有浓厚的西方理论色彩,本土理论创新少有建树。

1.3内容空洞、泛泛而谈

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经指出了党八股的危害: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无的放矢、不看对象。当前,档案学论文写作中同样存在这样的不正文风。俗话说:深入浅出是好学问,深入深出是大学问,浅入深出是假学问,浅入浅出是没学问。当前我国档案学论文水平总体不高,归结而言,正是大量的低水平论文充斥其中,明明是“假学问”,却改头换面,冒充“大学问”。在学术期刊中,不难看到题为《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分析》、《基于SECI模型的档案××探讨》这样类型的文章。光看题名,已然令人望而生畏,然而实际内容却并非如此。文章首先介绍何为大数据/SECI模型,接着论述档案工作本身,最后将二者结合,分析研究所能带来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文中不乏生涩难懂的字眼,让读者一头雾水,显得文章高深莫测;实际上,文章却对关键问题避重就轻,浅尝辄止,相关论据亦是一笔带过,缺乏说服力。例如,大数据时代下,将电子信息全面融入档案工作的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是否完全具备?试点工作是否成功,有没有全面推广的可能性?SECI模型应用于档案学领域是否有生搬硬套之嫌?结合SECI模型的探讨对于提升档案工作效益是否具有显著的效果?带着这些问题去看待文章,不难发现:文章本身带有太多空话套话,却不涉及档案工作实践中的具体业务环节,空有理论,却又无法做出合理的推导论证,这样的文章对于档案工作实践几乎没有任何指导意义。

2档案学论文现状成因分析

档案学论文之所以出现上述状况,一方面是档案学者的主观原因,但更关键的是其背后蕴藏的客观因素。笔者针对档案学论文发展现状,现对其成因做出简要分析

2.1论文写作功利化

近年来,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不断深入,档案高校教育的显著发展,档案学论文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与职称、职务、绩效工资的关系也日趋紧密。档案学论文能够在知名期刊发表,一方面是对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肯定,另一方面也成为了提升职称、职务的敲门砖。相较于建国初期档案学前辈们致力于构建完备的档案学学科体系而从事学术研究,而今的档案学论文写作难免掺杂了一定的功利化色彩,也即“为了写论文而写论文”。近年来,电子文件管理、数字档案馆等问题是档案学术研究的热门话题,与之相关的论文著述产生了较多学术成果,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对于电子信息时代档案管理新特点的认识,但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档案界一窝蜂研究应用理论,忽略基础理论研究的恶性现象。

当前形势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与职称、职务关联十分密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也成为了学术界研究重心的“风向标”。笔者通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在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类目下,以“档案”及“电子文件”作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自1996年至今,档案共有122个项目成功立项,其中70%以上的项目为应用理论研究。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者偏少,申请立项的学者不多。但这却向学术界传达了一个错误的讯号:从事应用理论研究更容易产生学术成果,基础理论研究很难通过审核,成功立项。因而引发了档案界大量学者热衷于从事应用理论研究,越来越少的人沉湎于档案学发展规律的推理与演绎,从而导致了论文总体比例失调的后果。

2.2缺乏学术评论与探讨

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将2000年至2014年档案学、档案事业学科专业目录下的文献记录,按照被引次数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取了其中被引次数不低于55次的文献记录制作成表,如表1所示,这组数据如实反映了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略显僵化,有建设性的本土理论创见不多,缺乏创新的客观现状。

表1共记录了25条文献期刊。通过归纳不难发现,25篇文献的主题集中在数字档案馆、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建设等问题上。这是近年来国际档案界研究的总体趋势,反映了中国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国际化水平逐渐提高。以上文章都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完善和改进,但总体上仍然没有摆脱西方理论的烙印。表1所记录的各文献,由于被引频次较高,在学术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文章对西方的档案学理论做出了精要的解读,为大多数人认识和了解西方档案学理论构建了桥梁。但同时,这一系列文章也成为了束缚创新的思想教条。我国的档案学实践较之西方,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实践深度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想要建成数字档案馆并取得推广,并非一日之功。因此尽管档案学理论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实践环节却并非一帆风顺。

西方的理论观点在我国往往被奉为金科玉律,谈及电子文件管理、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学术界一片赞誉之声。诚然,西方的档案学研究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西方的电子文件理论对于我国的档案学研究的确具有借鉴意义,但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具体实际,如果不能在档案工作实践中有所创新,对传统理论做出扬弃,显然会陷入教条主义怪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号召学术界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致力于打造自由开放的学术氛围。然而当前我国的档案学论文却总是围绕西方的理论观点展开论述,学术界的整体氛围稍显沉寂,缺乏高水平、深层次的档案学术评论。档案学论文围绕西方理论展开,不能充分立足于本土实际,仅在原有理论基础上作出小范围修补,严重缺乏创新,这在客观上会引发本土档案学者的惰性心理和依赖心理,严重制约我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进程。

学术界应该是一潭活水,学术界需要不同的声音。建国初期,我国曾全面照搬苏联的档案建设经验,没有充分考虑我国国情,使得档案事业走了很多弯路。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同样的错误,不应该再次发生。近年来,档案学论文逐步出现了与档案工作实践脱节的趋势,这亟需高质量的档案学术评论加以规范和调整。关于西方的电子文件理论是否适应于我国的客观实际,学术界也应该展开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真理是越辩越明的,缺乏学术讨论的规范与调节,理论研究必然会走入僵化。

2.3跨专业研究生成为档案学论文写作主体

我国十分重视档案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成了一支以高校档案专业教师为主、档案实际工作者、专职档案科研工作者和其他有关人员在内的档案学研究队伍。近年来,随着档案高校教育的不断发展,开设有档案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多,档案专业的在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人数上有了很大的增长,并逐步成为档案学论文写作的新生力量。自2008年起,我国档案学论文年发表数量突破一万,截至2014年底,论文年发表数量已接近一万五千篇。其中,研究生创作的论文占据了相当的比例。研究生创作论文比例的增长,是导致档案学论文质量良莠不齐,内容泛泛而谈的重要诱因。

曾经有学者对跨专业档案学硕士研究生的情况做过统计。作者选取了国内十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样本,统计了2009-2011年十所高校招生总人数及跨专业人数 的基本概况。统计结果显示,2009-2011年的跨专业学生占据了招生总人数的50%以上,部分高校的跨专业人数甚至超过了招生人数的70%,而跨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也十分广泛,横跨多个学科门类。从这个结果,我们不难发现档案学跨专业考研成为了新趋势,大部分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本科属于其他学科门类。这为研究生跨专业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可能,但也意味着大量的档案学研究生专业基础极其薄弱,缺乏档案学理论底蕴,实际在论文写作中则表现为文章论述空洞,关键问题泛泛而谈,缺乏深入挖掘与探讨,倾向于 “炒冷饭” ,热衷于研究前人多次探讨过的问题,对于问题和对策的描述局限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论文本身仅仅是观点的罗列和拼凑,缺乏新意;或是将本科专业与档案学强行结合,生搬硬套,略显牵强。

跨专业档案学研究生逐步成为档案学论文写作的新兴主体,其创作的论文数量迅速增长,并占据了学术期刊的大量版面。受限于专业基础薄弱,跨专业研究生大多倾向于应用理论研究,而且热衷于探讨电子文件、数字档案馆等热门话题,受西方理论影响较为深远。跨专业研究生成为档案学论文写作主体,也是导致我国档案学论文质量总体不高的最重要原因。

3结语

初中学生心理档案篇10

__,女,1970年6月出生,1989年3月参加工作,1992年到工商系统工作。作为一名工商干部,特别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她敢为人先的高贵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倾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满腔热情,深深打动着每一位工作人员,也深受企业和群众的好评。她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荣立三等功一次。

一、注重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初,她从合同管理岗位主动请缨管理企业档案,为尽快适应新的工作,新的档案管理形势,她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上班学、下班也学,为了把问题弄懂学透,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增书同志常说“工欲善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本职工作,就要不断的学习与工作有关的知识。她认真学习了《公司法》、《公司登记条例》等法规,还学习《档案法》、《档案工作条例》等,学习档案入档、档案保管、档案利用等有关知识。为更好的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她还自费到广州、珠海等地参观学习,学习他人的管理经验,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从而为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奠定了基础。

二、严谨细致,不断提高档案质量

__同志接管档案工作以来,始终本着(来源:文秘站 )严谨的工作态度,高标准严要求,一丝不苟,对经手的每一本档案都严把质量关。她常说“一宗不完整的企业档案就是一颗不定时炸弹”,为保证档案的完整性,每一户企业档案她都细心查阅,发现卷宗材料不齐全或先后顺序颠倒的档案就主动积极地与经办人员联系,及时补齐案卷,为建立“放心档案”打下了基础。

在分局办公场所搬迁之际,她为档案室的建设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均被采纳。如“三室分开”,即档案室、查档室、办公室分开。按照库房“九防”要求,综合档案室配备了温湿度计、空调、去湿机、消毒灭菌机、灭火器、吸尘器等各类现代化保障器材,进一步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为档案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还坚持以制度来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制定了综合档案室管理、档案归档、档案借阅、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对档案综合管理工作从基础业务、编研、检索到开发利用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正规化。她对档案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细致入微,追求高质量,凡归档的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分类清楚、组卷合理、装订结实、整齐美观,档案室中一排排,一列列整整齐齐的三万余份档案无不凝结着她的心血。

三、爱岗敬业,倾心奉献在档案管理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__的座右铭。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每天她都比其他同志提前十分钟到岗,晚上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工作岗位。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作为分局窗口工作的一员,她每天要面对很多来查档的企业人员,对每个人她都热情接待,耐心解答企业提出的问题,并主动向企业提供各种政策法规咨询,坚持文明服务,让每个企业人员都满意而归。就是靠着她的言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志。经常来查档的河北北方国立律师事务所表扬信上是这样写的“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她们总是那么默默无闻,平凡中透着枯燥和寂寞。然而总能看到她们里外穿梭的忙碌身影,无论前来办事的人员来得多早,档案室里总有人接待,也无论我们走得多晚,她们宁可加班加点也会‘奉陪到底’而毫无怨言……”有一次,忙碌了一天,刚刚结束了工作的她,正准备回家照顾生病的女儿,工商银行的办证人员此时来领取下属单位的49份营业执照,看办证人员焦急的面容。她毅然留了下来,向企业颁发了营业执照,并认真做好台帐登记、微机录入等项工作,一直加班到晚上8点多才回家。

四、热心服务,塑造良好工商形象

在企业注册分局档案室,前来查档的人员一进门总能听到“您好”、“请坐”、“我能为您做什么”、“马上办”等话语,亲切、温暖,让人如沐春风,也被前来办事的人员称为“企业分局的窗口的确是最亮丽的风景”。增书同志做为其中的一员,老大姐,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爱心,对来办事者倾注了一片真情。在她的工作中,每天接待数十位来客,当中有熟悉的,有陌生的,有常来的,也有初次见面的,但无论是谁,她都满腔热情,以诚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