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6:39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 核心素养 教学效果 具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104

核心素养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学生深入认识地理学科,获得高效的学习方法,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有重要帮助。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将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任务落实在每一节地理教学活动中来。由于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在教学实践总结经验与教训。笔者同样有心为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出力,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教学目标之中

教学目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堂地理课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从而影响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三维目标,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笔者经过研究发现,新课程理念中的三维目标与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殊途同归,因此,教师可将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中来。高中地理教学目标可谓是教学的指向,是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主线,具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确定,离不开对教学大纲的参照、对教材内容的研究和对学生学情的把握。要想在地理教学中真正落实对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责无旁贷地需要精心确定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性的目标,在教学中都应该得到体现和落实。但是并不是在每一课中都需要平均用力,而是要在整个课程教学中逐步达成。

例如,“关于人地关系”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说明自然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所起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了解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认识到人与环境的关系。“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通过比较从现象中总结归纳一般规律,并运用抽象的地理知识对现象做出科学正确的分析与判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关心环境,热爱环境。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该三维目标指向的就是高中生地理的人文素养、地理技能和地理科学素养,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力争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综合素养能力。由此可知,明确并实现教学目标是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二、实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应在处理好教与学关系的前提下实现,教与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统一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方面。这意味着教学活动应该同时注重教与学这两方面,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顾此失彼。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的影响,高中地理教学长期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在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更突显,学生受到不合理的待遇,导致教与学失调。新课程改革较好地认识到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正力图实现教与学的有机调和,实现教学相长。其实,新课程标准给教与学作出了较好的诠释,教师的教旨在引导学生学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优化学生的学。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将学生的学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先搞清楚二者之关系,在教学中才会更加注重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够不断优化教学设计促进学生的学习。理清教与学的关系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前提,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与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相比,教师的讲授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机会多了,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发现问题、自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总结学习经验。而教师则应该着重于引导组织,在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搭把手”“使点力”。

比如,笔者考虑到《大气的运动》这节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学习起来可能比较枯燥,因此,首先是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创造有趣的教学情景,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接着,播放相关的视频,引出教学的重难点。毕竟只有将教学重难点解决好,课堂教学才算成功。笔者注重对课堂节奏的把握,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经过教学反思,经过分析,学生能够理解热力环流的效应,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探讨,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总体而言,实现了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创新化教学

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应该注重结合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的创新。新形势下,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甚为重视,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地理考试对学生的考查越来越高。比如,高考地理对学生的考查不再是以纯粹的地理知识为主,而是更注重考查学生的地理综合性能力,也就是在考查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低。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高考的压力导致教师“越俎代庖”,做了很多本该由学生自己做的工作,教师直接将知识讲授给学生,学生又将其生硬地接收。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不少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少思考探究的学习过程,导致学生较难形成地理学科思维和素养,进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运用。而新课程带来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和启发教师的教学,因此,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将理论实践化,推动高中地理的高效教学。

例如,在学习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时,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城市的兴起、城市化的特点以及城市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这与学生的生活极为密切,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去查阅、了解相关资料。笔者就将生活化教学理论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最终的教学效果比预期好,足以说明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实现高中地理的创新教学的积极意义,对于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极为有利。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2

关键词:中学地理 实践性教学 一般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3-02

1 概念的界定及其意义、特征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主要方式。

地理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地理学科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顺利解决地理问题的实践过程。地理实践活动属于地理学科教学的范畴。

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地理制作与绘制能力,地理实验能力,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等能力。相对于课堂教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场所更宽泛,包括课堂实验,课堂外的校园气象站及校园其它地点、公园、博物馆、工业园区、经过选择的景点等。

2 目前我国中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现状及问题

2016年2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指出:学生核心素养的九大方面之一是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有动手操作能力、善于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并进行理性分析,做出独立判断等。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来源,也是确保深化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但是现在大多数中学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令人担忧:

2.1 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中学地理课程中的实践活动重视程度不够

实际的课程操作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传统教育理念仍占主导,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重视不够。学校办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评价等都以升学选拔为导向,学校没有地理实验室,地理教师利用图片替代地理事物进行认知活动,远不能达到知识获得、技能训练的目标。学校实践性活动场所缺乏。因此教师只能让学生进行地球仪、地形模型等手土制作和网上资料查询、办令题板报等易组织、不受场所限制的实践活动。

2.2 缺乏机构或组织以及基金的支持

教师的精力、时间、经验有限,依靠自身力量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存在困难,也缺乏相应的教育组织或基地提供资源和方法支撑。学校中很少有地理实践课程的开发;少有学校存在专门的基金供教师进行地理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申请资金困难。

2.3 教师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不足以及学生的安全问题

对教师自身来讲,来自学校、家长及学生的成绩压力,让教师少有时间提高自身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在没有一般模式或范本可以借鉴的情况下,顺利组织地理实践活动会消耗大量精力。

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学校和教师考虑的重中之重。进行校外地理实践活动必须要保障好学生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好学生的安全、减缓家长的担心也是开展户外学习的难点之一。

3 地理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

组织地理实践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不是一人或一时可以解决的,在基于国内学者对于地理野外考察的研究以及国外对地理实践活动研究的基础之上,笔者初步构建了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具体流程见下表。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一般模式基于以上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想要组织的具体活动进行调整,难易程度和复杂程度皆可自行调整。

当然学生的安全是每位学生家长考虑的重点,很多校外地理实践活动都受限于此。为保证学生地理实践活动的安全,教师提供的选题,要避开一些可能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环境。如水库、大的河流、易发生滑坡及泥石流的山区等。学校、教师要和家长保持好联系,让学生家长充分了解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具体流程,必要时可组织成立家长志愿者分队,作为活动的帮助者参与其中,既可以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了解学习情况;也可以帮助教师维持秩序、保障学生安全,做好后勤工作。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李金泽.基于IGE0的我国高中地理野外实察现状调查与实施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谢元丽.教材“活动系统”对地理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 刘天慧.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3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

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7、各教研组、备课组要深入学习,密切协作,把本次活动作为集体备课学习的一部分,提升本组教师的理念修养与水平,积极指导教学实践。

农安高级中学农 安 高 级 中 学

“贯彻新时代思想  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为有效探索基于“一体四层四翼”为评价标准的高考改革,扎实有效落实贯彻新时代思想,深入理解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探索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成长,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决定举办“农安高级中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系列活动。

一、参加人员

按照学期初下发的“农安高级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目标管理办法”中专业发展的“两类”对象,35岁以下青年教师,35至45岁骨干教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进行。

二、活动内容

1、“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展示课。

2、“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高效课堂教学研讨。

三、活动时间

2018年4月23——27日

四、活动地点

1、展示课地点:二楼多媒体、三楼多媒体。

2、教学研讨地点:综合楼二楼小会议室

五、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教师要认真学习及查阅资料,对学科素养的提出的背景、涵义、意义及实施途径有深刻而清晰的认识,这本身就是落实学科素养的必备过程。

2、要研究与探讨本学科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是什么,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

3、论坛可以展明观点,供大家提升认知,为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提出意见及建议。

4、展示课可在深入学习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5、学科素养内涵丰富,论坛和展示课可就某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避免求大、求全,贵在可操作与重实效。

6、教学研讨时,听课教师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主题进行,突出对主题的领悟与挖掘,重在适应高考评价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的改革与实践。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4

P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84-02

1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提出,大家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学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教育部出台很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相关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指出,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核心素质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我国教育关注的问题,也是全球教育比较关注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及特质

核心素养更多是从“素养”衍生出来,素养更多是应对社会生活的一种能力,涵盖很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包含一些文化常识,还包括一些技能、情感方面的知识。核心素养可以说是素养中比较重要的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1]。一般认为核心素养一方面包含个人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人与社会的发展。核心素养一般具有多方面的特质,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多元化、复杂性以及长期发展等。核心素养可以更好地培养人的知识素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人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持续到人成长的整个阶段,不仅能够促进个人的成长,还能够促进个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3 学生核心素养与学科素养培养相结合

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培养的学科素养是与课程学习相结合的,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学校在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时要做到能够从学校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结合起来[2]。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行转换,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将学科素养转换成核心素养是其关键的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要合理规划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与学科素养的培养。

4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一方面要对核心素养的特质进行详细了解;另一方面要能够考虑学生本身身心素质的发展情况,要能够体现出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价值,并能够在培养学生素养的过程中体现出其学科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转化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 小学数学本身就是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一门学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相应的问题,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所教授的内容来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教学方法,其中情境创设以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是给学生创设类似生活的一些情境,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比较熟悉这样的环境,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从而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表现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伙伴,学生在探究式的学习中既可以采用个人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小组的形式。通过这两种教学方法都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教育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分数的意义。此外,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的学习适合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开展,最为明显的就是行程问题中的追及问题,在讲解这样的知识问题时可以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如在上课过程中可以应用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坐公交车的经历进行着手:同学们在坐公交车的过程中会感觉到公交车有时开得比较快,但是有时开得比较慢,有时会发现后面的公交车会超过你坐的公交车。当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后面的公交车要想超过前面的车,需要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呢?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两辆公交车的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有可能出现超车的现象吗?那如果两辆车的速度不同,又有一定的距离,那么这两辆车何时能够出现超车现象呢?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然后引入数形结合的思想,让学生更快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相关的计算以及统计等知识,能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解读,对教学内容中的每句话、每一个例题进行深刻的分析,能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衔接[4]。挖掘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够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要能够挖掘到知识层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其面积,能够应用知识点解决相应的问题。在这个知识点中涉及的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符号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来理解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在教育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这些学科素养,以便更好地转化为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 要想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为此要提升教自身的素质。教师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研究,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能够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相关知识。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最为重要的是能够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到学生的现有水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布置上要具有发展的观点,尽可能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此外,要将学生学科素养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注重课程之间的整合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统一课程的教授,未必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统一课程向学生课程之间的转化。教师在统一课程教育教学时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够适当地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课程进行补充,使得数学课程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是多个课程学习进行融合的结果。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将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各个课程之间的融合,利用各个课程之间的重组、开发等整合出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感为重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小学数学的教学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坚持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在教育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影响[6]。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在每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不仅仅在形式上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还要从小学数学的本质思想出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为重要的是能够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着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学习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六一,刘晓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论分析[J].今日教育,2016(3):23-25.

[2]赖允珏.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6(5):42-45.

[3]刘明扬.谈谈小学数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20):168-169.

[4]李星云.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师课程体系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1):45-48.

[5]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3-5.

[6]徐国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7):42-45.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5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有效性

历史学科对学生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树立正确的历史考证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部门之所以在初中阶段加入和深化历史内容,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学生对历史文化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入,借助历史科学的逐步推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将历史学科丰富的历史内涵以及对古文明的发展探究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核心要素的定义

核心要素指的是学生为达到自身发展进步及新时展的能力,也是学生自我素质提高的重要因素,而时空观念、历史文化、历史文明、历史价值观等,是现阶段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授课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关键导向。在开展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凸显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及历史文化价值,紧紧跟随新时代的发展脚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使初中学生学到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其更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为以后更深入地探究历史知识夯实基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主要包括基础文化学习、自我发展能力等,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首要核心。通过培养核心素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人文文化底蕴,培养出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才。素养要高于知识与技能,技能重在侧重个人的能力,素养不仅包含个人的能力,还包含能力之上的综合素养,在个人思想品德方面有更深的意义。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通过不断持续的学习,以及教师细心的教学慢慢获得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持续不断学习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与21世纪下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质与能力相契合,不但可以督促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与发展,还可以指导授课教师更深入地贯彻我国的教育方针,使新时代下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使其更具可操性。学生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依靠教师对核心素养的落实,教育部门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教育改革,是当下教育任务的难点和转折点,教育工作者应有临危不惧,敢于挑战的责任意识。

二、现阶段对核心素养的理解不足

相关教师应明确历史核心素养的主旨,深入了解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含义。授课教师在授课时要不断丰富自身的基础文学理论,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使教学方式更贴近历史学科内容的本质特性。有些时候,历史教育者对历史核心素养未能有较深入的理解,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对历史核心素养的元素构成未能有效地综合,导致对历史核心素养元素的认知零碎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体现历史核心元素的组成部分,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在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一)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指引教学方向教学目标是教育工作者借助教学课堂要达到的效果。制订准确的教学目标,不仅可以指引教学方向,还能保证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课堂教学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教学目标的树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深刻的影响。历史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对历史核心素养有深刻的领悟,将标准的历史课程研究透彻,严格把控历史核心素养的准确目标间的内在关联,并要充分认识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也是逐步递进的,不能为追求素养质的发展而忽视学生量的吸收的能力,不能将所有的核心素养集中在一个课堂中。如在讲解唐朝时,为让学生深入了解盛唐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可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系统分层,考虑有哪几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开展本节课堂,深入考虑在授课过程中如何向学生提问,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怎样才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怎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等。

(二)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是授课活动的组织领导者,教师本身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初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历史教师熟练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情况、教材和教材教学纲要,借助明确的教学方向,科学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提高帮助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正确性,促使学生历史思维的全面提升。历史核心素养的表面含义是学生对历史文化了解的思维能力,初中学生借助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可以科学客观地看待历史事件,对历史发展过程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历史事件有更准确、科学的解释,依靠学到的历史文化知识对该事件在当时造成的影响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借助新颖的授课模式,提升受教育者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在历史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要借助新颖的授课模式,综合多个历史核心,提升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爱好,进而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新颖的授课模式可以是创造问题情境,完成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分析,对知识点的理解,对知识点及重点的总结,以实现历史学科的策略目标。新颖的授课模式可以改变学生的主观意识对教学环境的认知,新颖的授课模式对授课内容具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启发性,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娱乐性,增加历史课堂中授课过程的趣味性。新颖的授课模式对受教育者研究问题的积极性有所激发,并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创造性的思维主观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死记硬背地学转变为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后去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途径。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找准问题情境这个突破口,制订创意情境的多元化,不断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调动学生内心对历史疑问的研究欲,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以在问题的设定上设置悬念,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对历史史料的认证意识和历史问题的解释能力。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引出一个有悬念的问题:“太平天国运动自爆发以来,作战节节胜利,在东征取得胜利后,社会经济全盛发展。但是,由于某一事件的发生,直接改变其命运,太平天国如昙花一现般消失,这是什么原因呢?”在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的兴趣点被激发,主动查找相关内容,以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学生在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高速发展,并对知识有更深入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授课教师也可以准备其他辅助教学手段,如在讲解唐朝鼎盛时期经济发展的课程时,可提前制作好唐代时的地图,让学生以讲解员的身份为其他学生讲解每个地方不同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差异,学生“穿越”到唐朝,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自主分析相应的历史内容,主观地讲解自己对唐朝历史文化的理解。历史资料的理解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之一,通过讲述有效地总结出自己对历史的观点和看法,是对历史价值观的真实体现。

(四)普及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历史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历史核心素养息息相关,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加强历史核心素养的普及力度是当下历史教育的重要工作。所有的历史教师都必须熟练掌握核心要素的含义,通过对此的熟练掌握,提高历史教师的专业核心素养。历史教师应当紧跟时展的脚步,自主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该对课程标准有深入的了解,将教材内容熟记于心;还应该有目的性地学习,增加理论知识。教育部门也应当定期组织教师进行结构化的培训,以有经验、有能力的教师为倡导者,与学生同发展,组织团体研究相关学科书籍,将理论中的历史核心素养应用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丰富程度,以此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学会运用合适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课堂内容,授课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主动讨论学习,学习完成以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归纳和分析,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针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科学的讲解和评判,使问题得到有效的改正,使学生的成绩有所提高。综上所述,在新时代的教育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贯彻历史核心素养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培育。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以历史学科的教学实践为条件的,在当下的历史授课过程中,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重要途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为学生培育历史核心素养提供支撑,不仅可以让初中学生的体会得到深化,增加初中学生的爱国情怀,也可以使其历史文化底蕴得到有效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师要以历史核心素养为中心,不断组织探讨授课“战术”,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推进学生核心素养而助力。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6

关键词:协调发展;高校学生;核心素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028-06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核心素养阐述为“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至此,核心素养在我国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形成了相对完整而科学的体系。核心素养是对传统育人思路、模式的全面革新、升级,是在积极面对制约学生发展的矛盾与冲突、科学有效地协调各种矛盾和不均衡因素、努力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合力中实现教育良性、有序发展,提升其育人质量的全新要求。高校作为教育系统中的“排头兵”,作为人才输出的基地,及与社会联结的关节点,只有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积极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升育人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并最终实现教育的价值旨归。因此,在高校场域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协调发展便彰显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一、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理念

“协调发展”是由“协调”和“发展”两个关键词构成。从词义上来看,所谓“协调”,在汉语中有两个释项:形容词意指“配合得适当”,动词意指“使配合得适当”[1](P1440),在英语中它通常被译为“coordinate”或者“harmonize”,其中“coordinate”和汉语“协调”的意义最接近,体现为一种动态语境中的主体主动干预行为,意指“f调、调和”或“使身体动作协调”。所谓“发展”,在汉语中意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扩大(组织、规模等)”或“为扩大组织而吸收新的成员”[1](P351),英文表述为“development”,意指“发育、成长”、“事态发展、新情况”或“产品或设计的发展、进展、进步”等[2]。因此,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是系统之间或构成系统的内部诸要素之间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进过程。

“协调发展”理念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依据。首先,它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这是其传统思想根基。《中庸》曾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中庸”的主旨便是致“中和”,它不仅涉及个体修养、教育问题,同时更阐明了政教的目的。“中庸”强调各方发展但又和谐在位,注重在各方差异性中寻求关节点以适度调节维持平衡。这种制衡取中、和谐统一的思想成为了协调发展的传统文化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虽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相等)”[4],事物的发展就是在正确认识各种矛盾及科学有效地协调各种矛盾中实现的。因此,只有对立统一地看待、全面协调地处理各方关系,才能够实现事物的有序发展[5]。

“协调发展”作为价值理念不是外显性的,而是内蕴于具体活动之中。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最高层教育,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学生的培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各个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对此进行的积极回应,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尺度。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原则,以“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各方关系协调发展的诉求核心,从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关照,进而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框架。它将学生素养的培养归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方面,具体细化为人文精神、批判质疑、健全人格、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目的是使学生最终能够具备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一切工作、一切要素都围绕“人”而展开。当然,这里的“人”不是片面发展的,而是“全面发展的人”。这实际上对“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把教育看作是整合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的动态的、持续的综合化过程,体现了教育的最终价值指向[6]。

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是在认识、尊重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7]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同时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过程。它既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内在精神的涵养、自我价值的发现、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过程(否则“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8]),而是体现为素养的提升,能力的增强,生活的健康,态度的转变,情感的丰富,人生观、价值观成熟等一系列因素有机统一的过程;它是要使学生真正实现整体性、协同性和内在性聚合发展,追求的是在综合提高基础上的全局优化、结构优化和个体发展的理想状态。当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协调好各方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P56)因此,大学生的教育不是高校所独有的责任,而是涉及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有其特殊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社会接触面渐广,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自主性逐渐凸显,影响其“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增多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科学有效地化解一切冲突和矛盾,在统筹各方、综合协调中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便成了我们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总之,协调发展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它不仅要求我们要从协调发展视角去认识、分析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求我们要按照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去解决、处理这些问题。因此,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各方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有效结果。只有优化各方关系,化解各方矛盾,平衡各方利益,使各方处于配合得当、和谐统一的系统中,共同发力,才能够达成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发展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坚实着力点及价值理念所在。

二、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协调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辩证性、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重视运用这一科学思维方式,不仅在于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是协调发展的结果,还在于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践行过程内在要求协调发展为其提供根本的思维导向。

(一)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辩证性的思维方式

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素质,“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10],而不单单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核心素养培养不限于某一门学科、某一种能力,它是跨学科、多能力互动共生的一种素养。学生具有了这种核心素养,就可以在各学科、多能力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协调互动发展趋势[11]。因此,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而非片面的、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协调的而非失衡的辩证育人思维,同时对偏重智育而轻视德育、偏重理科而轻视文科等传统的机械育人思维作出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扬弃。“如果人们领会了辩证思维规律,进而去领会这些事实的辩证性质,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这种认识”[12](P352-353),即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为诸多方面的协同推进,既要注重智力培育更要注重道德教育;既要有科学精神更要有人文素养;既要有创新能力更要有社会责任;既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要秉持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等各要素f同发展的育人要求和育人思维,因为只有这样,“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实现。协调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则,充分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其中,发展为协调指明了方向,协调为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者交互作用统摄于“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价值归宿之中。

协调发展以事物之联结、运动、产生和消失即以联系和发展作为自己思维的原则,它不仅对主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作出了应然性解释,还对与主体相关的客体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内在规定,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多渠道、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13],只有建立起和谐、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价值指向。协调发展不仅从主体视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生成,同时还强调影响人发展的诸如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各客体要素的和谐互动。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缺乏互动、家庭和社会在大学生教育中角色弱化等问题,协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视角,它要求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内部协同并进,以便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协调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二)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协调发展作为辩证法,不仅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根本遵循,更重要的是在价值理念层面针对高校传统育人模式建构起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最早可以溯源于2 500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探究性质疑(Probing Questioning),即“苏格拉底方法”或“助产术”;而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则直接源于杜威的“反省性思维”,即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更是一种人格或气质,凸显了现代人文精神[14]。如同20世纪70年生在美国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源于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反思一样,协调发展之所以能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基于对我国传统大学教育思维、教育要求和教育模式的深度反思。康德式批判即“澄清前提、划定界限”,要求将事物中预先包含的东西提取出来考察。同样,作为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协调发展不仅对传统教育的实践形式进行了批判,更对教育实践背后的传统教育思维进行了深层挖掘、审视和反省。因此,协调发展作为批判性思维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节点。

协调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5]。其思维本质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反思。这一特质要求我们要用批判的、辩证的眼光考察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要积极采取扬弃的态度,避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既要看到目前高等教育模式中“授业”的成绩,也要看到其“传道”“解惑”的不足;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回顾、反思,多去发现传统教育要求和教育模式中那些不完善的部分,从而在批判中反思,在思考中提质。

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的批判性理性思维,不仅使我们能够客观地审视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更使我们具有了冲破传统认识瓶颈的坚实理论支撑。它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各方面协调发展才是人的真正发展。重视运用协调发展方法解决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问题,是我们不断对高校传统育人思路和育人模式反思的结果,而“所有这些过程和思维方法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框子所容纳不下的”[12](P36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协调发展批判性思维方式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解决传统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培养高校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飞跃。

三、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根本的实现方法

同志曾指出:“我们要正确把握协调发展所蕴含的方法论,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善于统筹兼顾,突破瓶颈制约,增强发展整体性。”[16]协调发展作为高校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方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它既要求在宏观层面上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又要求在中观层面上协调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还要求在微观层面上关注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不同素养的协调推进。协调发展从教育实践的辅助原则逐渐变为指导教育发展的根本方法,不仅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之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更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一)时间性与空间性教育过程相契合

核心素养培养聚焦于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等要求上,在思想和实践上体现为一种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作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形态和教育实践方式,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指向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素养的全面培养上,而且还要全过程地展开。所谓全过程地展开,即在时间上表现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连续性,在空间上表现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广延性,要求在学生存在的整个时空中,一切要素要深度契合、协调一致,时时处处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条件、创造机会[17]。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走向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显现出鲜明的自身特征:既呈现青春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又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政治热情高但鉴别能力弱、道德认知强但实践能力弱、自我意识强但责任担当弱、内心情感多但承受能力弱……这就为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增加了必要性和复杂性。

为此,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其“主战场”作用,不仅要深入探索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通识教育与学科交叉、学术讲座与校际交流、先进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等有机融合和衔接的路径,还要努力推进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更要积极引导家庭、社会教育工作,要全时段、全空间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同r,我们要看到空间的转移也是时间的继续。尽管高校以其专门性、专业性、系统性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但更要看到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高校的专利,家庭和社会作为大学生个体活动场所的有机构成,同样也会对他们实施影响和教育,只是在要求、形式以及内容上不同罢了。家庭是“大后方”,是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负责提供真诚、细腻的情感基础,能有效地和高校的理性教育、社会的多元影响有机结合;社会是“练兵场”,对高校、家庭的教育具有补充和丰富的作用。因此,依据协调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整合高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纵向协调,横向配合,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在时空上形成完善的育人合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

(二)外显性与渗透性实现方法相统一

人是能动的主体,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9](P46)。因此,作为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协调、自我规定能力的大学生,其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并不是单纯依靠外在力量来实现的,而是在主体和客体、外在与内在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就外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开展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说,还是外显性与渗透性两种实现方法的统一。

所谓外显性实现方法,就是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组织、有系统地影响和作用于教育对象。这种方法的显著特征在于“外显性”,就是说对大学生所采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带有鲜明的核心素养培养指向,是“宣教式”、“示范式”和“强化式”的。它往往表现为正规的教育形式即大学教育,是教育实践中最普通的、最一般的方法。而渗透性实现方法则指教育者采取非正规的形式将核心素养培养内容、要求渗透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日常活动领域中,在不自觉、无形中实现核心素养培养。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渗透性”,是在“间接性”、“内隐性”和“暗示性”中使大学生自主接受并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18]。

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种复杂化、系统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实现方法是综合的、协同的,是各种具体方法全方位、立体式发挥教育合力的过程。外显性实现方法和渗透性实现方法作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两种重要方法,只有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协调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要实现两种方法的协同运用,必须找准两种方法的结合点,如此方能切实发挥出方法整合的合力作用。对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外显性实现方法以其直接的、强烈的影响力而居于主导性地位,渗透性实现方法以其间接的、潜隐的影响力而处于辅地位。两者是主辅关系,后者对前者起补充和辅助作用,不能关系颠倒,否则就不能旗帜鲜明、有效地控制教育局面。另外,在运用外显性实现方法和渗透性实现方法时还要因地因时制宜。如在社会上,可以充分运用外显性实现方法,公开地、旗帜鲜明地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场合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家庭生活中,宜采取渗透性实现方法,和风细雨地去引导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在高校中,则可以综合运用两种方法,通过课堂“强化式”宣讲直接地、鲜明地落实外显性实现方式,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渗透性教育目的。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载体相补充

传统性教育载体主要表现为课堂宣讲、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书刊阅读、校园板报等学校教育载体,还包括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大众传媒载体。其中学校教育载体具有直接性、专业性及静态性等特点,目前仍然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最基础、最主要、最普遍的载体。而大众传媒载体则具有普及性、暂时性、动态性等特点,因而也使得大众传媒载体存在流逝性、受众选择性弱等劣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的载体已发展成为一个传统形态和现代形态相交融的复合结构,呈现出多样性、迅捷性、直观性、交互性等特点。现代性教育载体主要表现为利用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进行传播的数字电视和手机短信、微信、QQ等电子传播媒介。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超越时空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概念,解构了传统的时空观,形成了一个跨界开放互动的信息传播媒介。现代性教育载体的产生和发展,把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入了一个新高度,使得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覆盖面更广、教育资源更丰富、教育效果更全面。

传统性教育载体为现代性教育载体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坚实基础,现代性教育载体的运用则可拓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二者取长补短、协同运用,既可弥补传统性教育载体方式单一的不足,又能有效克服现代性教育载体的易逝性和泛化倾向。把现代信息技术切实融入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中,将会真正实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单向式向交互式、从宣讲式向情景式、从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提高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综合性发展。传统教育载体和现代教育载体相互协调、相互融合,把核心素养的信息和资源实时地、快捷地和交互地传递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会大大提升核心素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把抽象的内容生动化、理性的思想感性化,增强核心素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只有把传统性教育载体和现代性教育载体结合在一起,在协调中互为补充、互为支持,才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载体格局,才能切实实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指向。

总之,下好“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发展作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质量理念,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支点。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问题上提出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思路上着力破解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难题,力求补齐短板、求得平衡、挖掘潜力、增强后劲。协调发展的提出彰显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上的升华,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在现时代的运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12.

[3]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

[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5.

[5] S俊,张晓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理论的时代解读――以协调发展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8(1):9.

[6] 程先国.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着力点[J].中国民族教育,2016(4):68-70.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8]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7.

[11] 刘国飞,张莹,冯虹.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6(3):5-9.

[1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艾楚君,甘均良.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1-124.

[14] 周建武.逻辑学导论――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

[1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6] 中共浙江省委中心组.推进协调发展理念的浙江新实践――学习关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6(12):36.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7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一般意义上讲,素养是指在长期训练和实践中获得的技巧或能力.笔者对数学素养的理解是指学生掌握、并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与内化数学知识与思想的能力.从核心构成要素来看,数学素养应该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六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各有侧重又形成体系的方面.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教育价值

1“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阶段,人们重视数学学科发展的目的在于提高我国人民的数学素养,培养我国人民应用数学的知识与思想处理工作与生活问题的能力.其中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素养的核心和基础,其不仅包含了基于数学基本知识而形成的各种数学基本的思想和方法,更体现着数学在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及对其价值的认识.

2“数学核心素养”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总体目标

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在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其数学素养,为学生进一步成为我国优秀公民奠定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现着我们高中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让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数学基本的知识和思想,更能够积累起解决问题的经验,为以后的实际工作与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3“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有效地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是我们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更是我们教学实践的指南针.应教育改革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有效的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已经作为一项急迫的任务摆在各级教育工作者的案头.在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更加追求学习思维水平的提升,更加注重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三、数学教育视角下的“核心素养”建构

1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内在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助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堂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可以减少数学的抽象性,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结合起来,从而与学生之间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引导学生思考与表达

交流是促进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擦出思维碰撞的火花,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高.并且通过交流,学生在交换想法与积极思考中,很容易产生很强的创造力,这也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所以在数学课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与数学交流,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

3开展研究性学习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8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核心素养;培养

在国家注重提高学生素质教育这一大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成为重要课题。基础教育的意义,不仅仅是学生在知识学习层次上有超高的能力,还需要他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将来生存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能力、管理能力、民主与法制的意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坚定的品格性质。而这些不仅仅是受过高层次的学科培训就能够拥有的。在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与班级的关系最为密切,所以说班级文化的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如何通过班级教育来提升学生们的核心素养是我们应该关注的方面。因为班级是我们每个学生接触最多的单位,学生们对班级这个名词倍感亲切,同时,学生们在学习生涯之中受到班级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说,在班级中进行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级虽然比较小但是在教育组织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良好的学风也是要建立在班级文化这一深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养成的。随着国家和教育界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不断重视,我们不应该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之中仅仅把目光放在学生的学习之上,而是应该注重班级文化的建设。

二、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通过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激发学生对自己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紧接着就是要注重文明文化的基础、自主学习和发展。而最主要的就是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健康生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几大素养。首先,班级文化建设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很多班主任或者说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所忽视的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是靠专门的培养,而是离不开班级文化的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建设会给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全面发展带来十分巨大的影响。其实,在教学实践中,班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依托和载体,班级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在班级这种特定的环境之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都有着积极的作用。班级内部形成独特的文化同时也是班级保持持久活力的关键,不同的班级文化就会组成充满特色的校园文化,这样一来就会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飞一样的提升。良好的班级文化促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服务的能力。在良好的班级文化的熏陶之下,学生们就会自觉地形成一种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意识,集体都会朝着相同的健康的方向进行更好地发展。传统的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通过班级的主题班会或者班级聚会这些形式进行的,在形式上是满足了班级文化建设的需求但是却没有达到实质性的效果。再次,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需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享有人格自由,学生在班级的生活之中要积极地投入到各个方面。毕竟只有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之上,学生们对个人的素养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才能更加深刻。学生在班级之中享有自由人格的同时还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班级公共生活所赋予给每个班级成员的责任。学生在承担公共责任的同时,就是自我提升的过程。

三、班级文化建设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措施

班级是一个十分基础的单位,在班级的文化建设过程之中对学生们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需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措施。首先,班级是一个公共场合,所有的公共场合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班级也不例外,班级文化的建设需要有一定的班级制度做保障。我们经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的管理之中更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因为现在社会的发展趋势是需要人们有更高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个人素养。班级就是我们自身养成的第一步。在班级的管理之中,班级需要安排合适的管理人员,这样一来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管理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其次,班级需要一定的奖惩制度。这种制度会使得学生主动地参与班级文明的建设,促进班级管理模式现代化、合理化和持久化。长时间坚持下去,班级的风气就会越来越纯正,有利于班集体更加团结,学生更加积极上进。最后,就是要促进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使学生发展并不是以成绩和分数为最终目标,这个需要班主任和学校有关的教育工作者进行配合。毕竟,班级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还是促进学生们的素质发展。但是,目前我们的学校管理方面还是比较看重学生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们的素质教育。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这种一元化的评定模式将会被打破,逐渐转向多元化的评定趋势。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能够产生良好的班级氛围,这样一来,在学生的情感方面也会有所照顾。在良好的情感氛围下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对以后学生的独立有巨大的积极作用。综上所述,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有良好文化氛围的班级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也是在上学这一人生关键时期养成的。构建文化氛围良好的班级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经验积累不足,还需进一步地探究学习,努力使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师保国,刘霞,余发碧.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创新素养内涵及其落实[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02):55-60.

[2]孙亚玲.“核心素养”的嬗变与选择[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01):124-130.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9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职高专 药学专业 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6(c)-0238-02

当前,职业素养日益成为企业更加看重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则是职业素养的内在特质。因此,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以核心竞争力为抓手,不断提升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才能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人才。

1 核心竞争力与职业素养

核心竞争力理论属于商业管理范畴,1990 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英国学者哈默尔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某一组织内部经过整合的知识和技能,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容易被对手模仿的、独特的能力[1]。把核心竞争力运用于研究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职高专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围绕个人专长的各种素质的综合表现,是人文精神、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统一。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高专学生在校期间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所获得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等职业素养中最具突出、最具竞争力的部分[2]。这种核心竞争力的获得使得高职高专毕业生能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并符合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使得毕业生能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战胜竞争对手。

职业素养是在工作岗位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以及满足岗位的要求和规范。这些岗位主要表现为职业道德、职业行为、职业信念、责任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奉献精神以及职业认同等。一般情况下职业素养是和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成正比的。职业素养高的人,他所创造的价值才会越高,才会得到单位的认可。可见,职业素养在人的职业生涯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和重要作用。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职业素养的高低也是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只有加强职业素养教育,才能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培养他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意识,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包括扎实的学科基础和精深的专业学识、专业实践能力、终生学习能力、专业信息捕捉能力、融合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等五个方面。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药改革的深入推进,传统的“以药品保障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已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因此,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包括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人道主义精神以及人际沟通等职业素养的培养。

2 职业素养教育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而且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为了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高专学生在学校期间不仅要学好相应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以增加步入社会后的核心竞争力。在某种程度上讲,较高的职业素养比熟练的专业技能在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显得更重要,而且企业对于毕业生的职业素养非常看重。优秀的职业素养也是判定高职高专学生从学生向职场人转变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体系中,以提升学生核心竞争力为主要目标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应坚持全程、全方位、全员育人教育理念,协同校内外资源,加强学校各部门、校企之间联动,以期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和良好的运行机制。

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

3.1 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发展能力

知识是素质赖以发展的基础,人文知识则是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职业素养的载体。包括思政课在内的人文素养课程的开设对于提升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他们在未来职业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专业性较强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而言,人文素质教育必须与基础课、专业课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高职高专院校要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企业对药学岗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开设一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含任选课)。药学专业应该积极开设心理健康与人际沟通、伦理学、艺术欣赏、人文欣赏等人文类课程,以及养生保健、营销策略、就业创业指导、企业管理等与药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3.2 提高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技能

药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专业课程的职业素养教育资源,更要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真正让学生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热爱药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职业素养的内容,将专业课教学内容和目的与药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结合起来,把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与学生感兴趣的专业课程结合起来,从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职业认知。如在《药事法规》教学中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医药无小事”教育,促使其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在药学实训环节,教师在进行示范操作的过程中也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在仿真实训环节,可以通过模拟场景来充分营造仿真环境,使学专业学生进行职业的切身体验。

3.3 提升药学专业学生的职业适应力

校企合作模式是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这一模式中,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医药行业的需求,精心设计职业素养教学内容,把技能要求和职业精神有机融合。也可以通过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旨在增强药学专业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实训项目,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升职业技能,进而根据未来岗位要求,培养职业习惯。总之,通过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力,而且可以通过培养职业素养为药学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优势。

参考文献

[1] 郭超.高等教育大众化视阈下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J].工会论坛,2010(5):97-98.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931X(2016)01—0021-04

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在此使命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有了其义不容辞的任务——培养适应高职教育的高素质人才。职业能力分为核心与特定两方面的能力,特定能力是相对于各种行业所需的特有职业能力,而核心能力是职业能力最基础部分,它是人们从事职业所需要的可持续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其定义为八项内容——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创新革新。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亦是高职学子适应工作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需要在大学期间培育、锻炼与提升;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两者可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以提高教育成效,促进学生能力与素养的提升,摆在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面前。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前存在的问题

宋三弦出了本书——《我为什么不要应届毕业生》,一度引起社会的一片哗然。此书以一线招聘人员的口述实录,点评大学生就业失败的个案,描述了老板、CEO、人事干部在辞退大学生时的无奈与惋惜。他们表示,大学生拥有高学历、高技能,但其最基本的素质如踏实、谦虚、耐心等却被抛之脑后,不善于与人交往、较难主动融入群体等。此书不得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培育高知识、高技能人才的同时,素质是否被忽略了?此书虽然不能代表全部,但其确实点出了现实中教育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要教学生如何“做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可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但现实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未导入职业核心能力,关联甚微

时至今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已基本成熟,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自成体系。但究其与职业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却是关联甚微。高职院校培育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其内在的培养目标需要培育能力强、素质高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在的教学需求要求导入职业核心能力。首先,从理论上来说,高职教育需要培育素质高、能力强的人才,就需要在教育教学中导入适应职场、适应社会的职业核心能力;其次,从实践上而言,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与感染力,需要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突出“实践本性”、“能力本位”;再次,从效果上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导入职业核心能力,相辅相成,知识与能力共进,能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学习成效,进而提升个人素养。

(二)职业核心能力未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欠佳

笔者曾做过调研,问高职学生知晓《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与否,基本回答说不知,这个答案是令人惊讶同时更令人担忧的。高职院校目前开设“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课程,有《职业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但学生仅知此为一门课程,以为是一门普通的基础课程,却不知此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开设与授课未能达到其预想的成效。职业核心能力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与之融会贯通,使课程变活、变通。首先,从理论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上更为系统、内容上更为全面。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一致、内容相通,如能相互渗透,统一规划,两者将相得益彰,取得更大的成效;其次,从方式上而言,职业核心能力需要载体来实现,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是其最为合适的载体,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传授与实践,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了更大,更广的平台,更富有生命力。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相互渗透的理论依据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关于“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中指出:“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同时明确提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目标一致,相互渗透的应然之举

马克思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就是使人们成为‘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使他们能够根据社会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2]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高职教育的目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学目标很明确——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提高高职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进而提升他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培养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意在培养他们的方法能力和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改造世界。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高职生的能力,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故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应相互渗透,相得益彰。

(二)方法相似,相互渗透的可行之举

“相似论”属于哲学范畴,意即客观事物存在同与变异的辩证统一。客观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同与变异,只有同,才能有所继承;只有变异,才能向前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上,“异”是必然存在的,但应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同”也促使两者有所继承、相互渗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在知识的传授上,不仅需要教学灌输,还需要实践演练、运用;在知识的收效上,不仅需要显性课程的传输,更需要依托隐形课程的熏陶;在思想的提升上,不仅需要外在的教育引导,更需要内在的示范、提升。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在培养的方法上存在“同”,可相互渗透,以继承促成效。

(三)内容相通,相互渗透的必然之举

“相通”,字义为彼此沟通、连通,互相通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内容存在相通共性。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对高职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具体包括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制观教育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是高职生适应职场的方式方法和能力,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是相同的,如培养学生从事职场的道德情操、适应能力、道德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内容是共通,可相互渗透、有机统一,从内容的整合而言,两者相渗透是提高教学成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之举。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一致、方法相似、内容相通,都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能有效提高高职学子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等基本素质,而将职业核心能力与之相融合,对学生而言,这不单单是两门素质教育课程的简单合并,而是一个无形的资本培养的整合,是全面发展、提升素质的核心因素的融合,融两者之长处,提个人之素质。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举措

在高职教育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起来,理顺其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统一目标,将能更好地提升育人成效。在改革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作为核心来展开教学与实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培育相结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配合,突出高职特色、职业道德素养之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一)课程设计的有机融合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计上,巧妙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结合,突出高职学子的职业性、行业性倾向,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构建以社会需求、职业教育相协调的包括教学内容、目标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从教学目标、内容设置、能力培养、教学方法引导等作部署,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与职业核心能力有机融合在一起。首先,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为重点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实现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的多方结合;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本,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融合,从填鸭式的灌输传授转向重视对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等的开发、培养上,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可采取案例分析法、辩论法、观摩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提高教学成效。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设置,在分析、把握知识体系、能力素养的基础上,可提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综合素质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提倡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育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多设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接口”,合理设置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能力链条”。在教学方法上可尝试“校企同步培养”,注重“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使课程教学落地,入脑、入心,更面向职业、贴近社会。

(二)实践教学的贯彻落实

以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为拓展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既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又有利于扩大教育的受众面,是课堂教学必要的延伸,是践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手段。通过实践教学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性情,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可充分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首先,加强“校企合作”。实行“请进来、走出去”,请企业的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员工进校园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互动实践教学,或带学生进入企业,亲身感受企业的文化、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所需的职业核心能力,以“校企”的互动教学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成效;其次,抓好教学演练项目。实践教学,可以以任务为驱动、以演练为载体,注重培养、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节选教学内容为出发点,安排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理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以演练方式挖掘、升华内容,在提高教学成效的基础上,增强学生与人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道德”的演练实践教学中,可邀请企业人事部门干部“进课堂”,以具体事例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了解社会、企业的用人标准,尤其是在职业道德方面所看重的能力与素养,寻找自身差距,进而思索应如何学习、提高以解决不足、提升自我,这些问题将会在灵活的、轻松的面对面氛围中得到问题的发现、分析及解决,学生对此思索、提高的过程即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过程,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所邀请的企业人员最好是专业对口的企业,这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并非难事,此环节应是可行且必须的。

(三)工学结合的有效渗透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的要求,大胆进行改革,将现代职教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贯穿教学的全过程。[3]高职教育以应用性而彰显高职特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能灵活地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设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大胆创新,工学结合,与社会接轨,共同培养、提升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仅于一年级、二年级授课,三年级的教学重点在实习,与企业对接、联系较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可大胆创新,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为核心,落地于社会、企业的工学结合环节上,采用分段式培养模式,可在“订单式”培养阶段加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教学,在做中学、在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采取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有效地提高高职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进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高职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此模式大多数的模式为一年级、二年级在校学习基本理论知识,三年级可到企业,边学理论知识边实操提高。在此,应大胆创新,在此重要的实操阶段,“德”与“职业核心能力”也应落地,在知识与技能提高的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能随之配套。如三年级时期,学生所面临就业问题,需了解当前国家就业的政策、就业相关的法律等,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恰好能兼容其中,使理论知识与实操能力相结合,将“职业核心能力”的系列能力一一得到培养、锻炼、提高,有效地提高高职“工学结合”的实质成效。

(四)评价体系的配套实施

教学评价是教育评价、评估及测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规范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及时反馈教学成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达到“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的目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应相对应地兼容创新,在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落地之际,应考虑社会、企业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首先,重视“教—学”环节的效果评价。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评价,既重视教师的自评、互评也应重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评价,客观分析其权重,不以偏概全;其次,重视“知—行”环节的效果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职业核心能力的评价,可加入企业方的评价。如实践教学中加入了企业的环节,则可由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力等给予评定,任课教师根据企业反馈的成绩,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学生总评的成绩,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效率,达到“多赢”的成效。如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体系,可科学、全面、客观化,以“知”为出发点,以“行”为落脚点,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高职教育的评价体系一直处于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但也较为狭隘,仅考虑学校、教师方面的评价体系,当然,在近几年的完善中,加入了学生的评价、教学督导的评价,使整个评价体系较为客观,但尚未全面。高职教育突出“高技能”,应加入社会、企业的评价意见,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以达到实质性的提高。以职业核心能力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充分加入专业实训、实操、演练等企业方所提供的相关成绩,丰富、壮大评价体系的内涵,使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更能落地并卓有成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具有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成效,故此,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积极渗透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推动、促进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建设,寓教育于课堂和实践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教育部,2006:11.[2]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们出版社,197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