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础知识培训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5:30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1

关键词:口腔专科;新入职护士;培训

目前我国的口腔医学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且与国际口腔医学接轨,对口腔护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加大[1]。口腔医院专业性突出,而护士均毕业于普通护理院校,在校期间所学口腔专业知识甚少,口腔专科知识普遍缺乏[2],临床适应能力缓慢。因此规范化的护理培训有利于临床工作的开展。我院逐渐摸索出适合口腔专科特色的护理培训方法,并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新入职护士29人为培训对象。29人均为护理本科,女生28人,男生1人,年龄20~26(23.03±1.06)岁,均无口腔护理工作实习经历。

1.2方法

1.2.1岗前培训

1.2.1.1基础理论知识培训

护理部组织为期2d的集中理论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基础知识及科室诊疗范围、口腔专科器械感染控制、牙体解剖生理、口腔门诊常用器械的认知、病人安全管理、口腔综合治疗台、口腔门诊病人接诊流程、护患沟通技巧、口腔工作范畴及护士职业规划、规章制度、法律法规。邀请临床主任医师、护理部主任及临床带教科室护士长担任授课老师。通过老师的讲解可使新入职护士对口腔专科有一个初步认识,有利于后续规范化培训的开展。

1.2.1.2熟悉工作环境,适应角色转换

由于口腔专科医院不同于综合医院,护士的工作重点也略有不同,为了使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护理部安排门诊护士长带领新入职护士进行门诊科室参观,并进行诊室分布、牙科椅位使用、牙科治疗台等知识讲解,直观感受口腔专科护士的工作特点。

1.2.2规范化培训

1.2.2.1建立护理教学管理构架

形成护理部/护理教学组临床带教组组成的二级教学管理体系,护理教学组每季度在护理部的安排下,对全院临床科室进行护理教学检查,通过检查带教手册的填写质量、考试试卷、进行现场提问或观察新入职护士操作等方面发现问题,护理部在检查后会向科室出具纸质《护理质量检查科室反馈表》,科室根据问题进行整改,并于3个工作日上交整改反馈表,护理教学组在下季度的检查中重点检查上季度存在的问题。

1.2.2.2临床带教老师选拔

护理部选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工作5年以上,具有较强责任心、个人业务能力强、善于沟通且热爱带教工作的护理骨干担任科室带教老师。采取“一带一”临床带教,由带教老师指导学习口腔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流程。

1.2.2.3制订新入职护士带教手册

新入职护士带教手册的制订:护理部结合各科室情况,对口腔专科基础内容及各科必须熟悉掌握的项目进行梳理,然后按照由易到难、由急到缓、由基础到专科的原则[1],将培训内容分为12周,各科《新入职带教手册》(以下简称《手册》)经护理部与科室反复讨论后定制。主要包括:①口腔医学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口腔病理、口腔放射等;②口腔专业知识,如口腔科常见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等;③口腔专科护理操作技术,如临床常用材料调拌技术、专科器械识别、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以及口腔常见疾病治疗的护理配合流程等[2]。每周带教老师完成带教任务后填写《手册》,本月底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论及操作考核,护士长本月底对《手册》填写情况进行检查。

1.3考核方法

岗前培训后由护理部统一组织进行理论知识考核,作为未接受规范化培训前的参照成绩。新入职护士在经过3个月的规范化培训后护理部用同一试卷再次测试。考核内容包括:①口腔基础知识,如口腔解剖、口腔生理、牙位标识、材料调拌的原则等;②器械消毒处理,如口腔器械消毒处理流程等;③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口腔门诊病人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等;④手卫生;⑤口腔门诊病人接诊步骤;⑥职业防护,如针刺伤的处理流程等。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2

【关键词】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对策

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对护理需求的不断提高,对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为了让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环境,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理人员的角色转变,熟练掌握护理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从2006年开始,我院对从学校走入工作岗位的新毕业护士,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1年内的全院轮科培训。虽然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为此,笔者就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体系,提高新护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1 存在问题

1.1 对规范化培训认识不足

由于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的不足和病人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新护士的轮科培训给临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增加了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的工作量,使得部分科室对培训工作的认识不足,新护士也在忙于协助完成各班护理工作,出现重使用,轻培训现象。由于缺乏足够的时间进行规范化培训,造成对培训者要求不严、考核不到位,对新护士是否达到培训要求,水平如何,没有客观真实的评价[2]。

1.2 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单一

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新护士培训内容一致,没有进行分层次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影响新护士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护士不能按照所接受的教育、能力、职称的不同分层次使用,客观上导致培训动力不足,护士职业生涯规划缺乏目标。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采用上岗前的集中岗前教育和系统化的课程培训。

1.3 新护士存在的问题

1.3.1 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新护士工作热情高、精力充沛,接受新知识快,竞争意识强,但对护理专业所需的态度、价值、信念还不够成熟;由于工作经历短,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差;团队协作精神、慎独精神和工作自律性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培养[3]。

1.3.2 缺乏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

新护士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工作经历短,不能结合临床实际,对病人进行病情观察、急救处理;技术操作水平与病人的需求有相当的差距。病人和家属常会担心新护士不能给予良好的治疗和护理而拒绝其临床操作,导致新护士自信心不足。

1.3.3 缺乏有效的沟通能力

新护士刚刚步入工作岗位,心理角色还未从学生转换为护士,遇事常会随心所欲、缺乏耐心、语言生硬,易造成医护沟通、护患沟通不足,给工作带来困扰[4]。

1.3.4 缺乏应用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护士进入科室轮转,护士长一般安排新护士从事一些基础护理工作,出科理论考核和技术操作考核,只是起到复习和巩固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的作用,不能调动护士判断、思考问题的能力。

2 管理对策

2.1 新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组织落实是关键

护理部制定了护士培训登记手册,将在所轮转科室参加的培训内容详细记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全体护士和接受培训的新护士都应了解培训的内容和重要性,共同配合搞好这项工作。护士长更要有培育人的意识,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带领高年资护士对新护士进行本专业疾病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培训。通过不断的培训,使他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5]。

2.2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系统化

新护士由护理部组织1周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制度规范教育,学习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差错事故的防范措施等,希望通过给新护士讲解医院管理体制,特别是护理管理体制帮助新护士在短时间内对医院整体环境有初步的了解,从而尽快适应新环境,增强法律意识和组织纪律性;基本专业素质和技能教育,如护士素质要求,职业道德及行为准则规范,预防医院感染意识教育,急救与复苏技术和消毒隔离知识、护士礼仪等。开设系统化培训课程,1年为1周期,课程计划3年内(3周期)完成,每隔 2 周安排1次,选择在晚上,以减少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影响,要求新护士3年内必须参加100%课程学习,并有考勤记录,每节课结束后即进行理论考试,了解学习掌握情况。系列课程由高年资护士、护士长讲授,内容与临床结合。而且利用院内的信息平台,将所有课程的课件放在院内网上,方便护士学习。新护士通过课程培训,能够达到合格护士的基本工作能力要求。

2.3 全方位组织实施的全院轮科培训

新护士必须到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科、手术室进行轮科培训。由护理部制定轮科培训时间表,制定总的培训目标、学习内容及要求。各临床科室根据专科特点,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培训内容。并在高年资护士的带领下执行操作项目、完成各班工作,使新护士比较系统地掌握护理专业必须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重理论和操作结合,通过每日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形式选择不同的病例,采取“以问题为基础”训练方法,由浅入深地进行提问、分析、探讨,逐步培养新护士观察、综合分析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学历层次、工作能力,在培训的过程中除了基础培训外,本科生应注意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

2.4 培训的考核评价制度

严格而又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是有效培训的保证,新护士在培训期间,各科室根据科室的特点对新护士制定具体过关操作考核项目,操作考核由新护士向所在科室的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主动提出,将所有考核成绩记录在“护士在职培训登记手册”,除科室考核外,护理部成立培训小组定期对科室培训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培训结束后对新护士进行转正综合考核,对综合考核不过关者,由负责培训的科室查找原因,检讨培训落实情况并重新考核。

3 小结

新护士系统化、规范化培训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部分,关系着护理专业人员的成长发展和整个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对于第1年新毕业的护士来说,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培训的重点,培训的目标实现需要对新护士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应重视培训过程的管理,才能有效提高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顾建芳,黄治华,唐晓娣.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与分析[j].上海护理,2006,6(6):47.

[2]蔡虻,姚莉,沙红,等.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方法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90.

[3]吴欣娟,马丽莉.新护士系统化培训体系的建立及效果探讨[j].中华护理教育,2005,2(2):54.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3

在各科室按照中医辨证施护病种和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项目达到护理部要求的前提下,科室将每月中医特色护理开展情况上报护理部,经核实统计后上报院部,院部根据科室住院病人床位使用情况,按特色操作的收入予以一定比例奖励科室护理人员,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中医特色护理的开展。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护理部制定了护理部临床护士全员培训计划、科内培训计划、院内护士针推科轮转计划、外出进修学习计划等,以确保各项培训制度的落实。制定护理人员培训目标要求护理人员接受系统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非中医护理专业护士三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中医护理培训人数达到医院护理人员总数的70%以上。各临床科室开展中医单病种≥2项,开展中医护理特色操作项目≥3项。要求中医护理操作开展项目尽量和单病种相关联。全院护士中医基本理论考核通过率达100%,中医护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90分。院内培训(1)护理部理论培训。护理部基本理论和技能培训做到一线护理人员全员参与,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集中学习后,护理部上网下载专题学习资料下发到科室,课后出思考题,由护士长督促学习、提问,使护理人员巩固所学知识。2010年上半年,院部订购本科教科书《中医护理学》[2],人手一册,开设中医护理基础理论学习班,邀请院内主任中医师、针推科主任等给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授课。全院临床护理人员怀着极大的热情,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听课,4~6月两个月的时间共完成了38次、72学时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并进行了四次阶段性的理论知识考试、一次综合性的中医理论考试。素日里,护理部每月组织1次中医护理知识专题讲座,护理部每半年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中医知识考试,对不合格人员进行补考,直至考核合格。(2)护理部技能培训。根据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细则,并结合本院实际工作情况选定了穴位注射、穴位按摩、耳穴压豆、艾条灸等共4项中医传统技术操作作为培训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护理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护理部要求外出学习、进修回院的人员写学习体会,在护理人员中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业务讲座,并制定在科室开展工作的计划。护理部定时督查,以点带面,带动其它科室中医护理操作新项目的开展。

评价指标理论水平

以本科教材《中医护理学》[2]等考试成绩为指标,技术水平以《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范》[3]技能考核成绩为指标,护理质量检查成绩以每季中医护理质量检查得分作为指标。提高了护士学习中医知识的兴趣系统的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全院护理人员对中医知识的学习产生了兴趣,促进了护理人员中医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009年10月呼吸内科护理单元被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0年10妇产科护理单元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全国护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至2010年10月全院有66人取得丽水市中医药学会和丽水市中医院联合举办的中医基础理论和技能培训合格证书,有125人3年内接受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岗位培训时间≥100学时。2011年10月在浙江省中医医院“三级乙等”等级评审中我院的中医特色护理得到好评。护士的中医理论、技术操作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技能成绩,活动前后成绩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着意义(P

讨论

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带动各护理单元中医特色护理工作的开展。经过3年的系统培训,中医特色操作开展项目从4项增加到12项,开展次数从186人次到10385人次,取得如此大的进步,得益于系统的中医护理培训。促进中医护理操作技能的临床应用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理论、技能应用的系统培训,护士的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明显提高,为临床护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大提高了护士工作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加上医院给予合适的奖励机制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中医护理技能如拔罐、熏洗、敷贴、耳穴压豆等方面,具有操作方便、使用器具简单、适用范围广和见效快的特点[4]。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病、常见病,及需长期治疗患者的治疗中有着积极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由于效果明显,提高了住院病人的满意度,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的临床应用。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4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入科后的基础培训方式,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应用于l2名手术室新护士的基础教学。结果:pbl教学法能发挥新护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临床轮转良性循环。结论:pbl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新护士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拓展了知识深度和广度,提高了思维能力。

    2006年10月一2008年10月,我们对12名新护士的基础培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 1培训对象本组12名,男1名,女11名;年龄19 - 25岁;学历:本科1名,大专8名,中专3名。均为安排到手术室的聘用制新护士。按护理部的统一安排,分期分批分配到手术室工作。

1.2基础教学组组成由护士长担任教学组长,由7名临床经验丰富、素质高的主管护师担任带教老师工作,拟订规范化培训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及基础、专科教案,采用pbl教学法,使基础培训科学化、规范化。

1.3新护士岗位轮转由于新护士人科的时间、人员数量、学历不同,无法统一集中教学。所以首先安排护士进行培训前的岗位轮转,以便对手术室各岗位有初步了解,从而也使培训人员集中化。培训时,让新护士知悉每月、每周培训的总体目标和要求,使教和学达到统一、双向监控。

2结果

    对新护士采用pbl教学法的基础教学,规范了操作规程,减少了老师和新护士的盲目性,缩短了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距离,培养了护士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经培训后有6名护士及时填补了手术岗位空缺,另外6名护士成为扩建的后备军,护理部将安排更多的护士接受手术室基础培训。

3  pbl教学法

3. 1制定教学计划科室教学计划的内容要求详细、具体,具有可操作性。教学计划由教学组长制定,经带教老师讨论后实施。

3. 2根据计划书写教案教案是基础教师实施规范化教学的依据,内容来源于临床并服务于临床。老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系统性与循序渐进为原则,将全部教学内容的各章节按关联程度划分为6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从规章制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专科知识、专科技能、应急预案、感染管理等层层深人。

3. 3培训方法

3. 3. 1第1个月培训①首先轮转2周器械室,了解器械的分类保养及消毒灭菌原则,掌握基本手术器械名称、用途、打包要求及方法。对于器械的分类、打包等容易遗忘和混淆的内容采用pbl教学法。先让新护士对手术室的各种器械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如各种器械具体有哪些用途、如何使用及不同手术的器械包搭配原则等,让他们带着问题到手术间参观手术,观察手术过程中各种手术器械的具体作用,并组织讨论,而后再引导他们自己把手术器械的分类、用途、使用方法、器械室护士职责等知识做系统回顾,最后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②第3 ,4周人手术间做巡回护士2周。掌握巡回护士职责,外科刷手法、无菌持物钳及无菌容器的使用;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无菌器械车及铺无菌巾;一般器械的传递方法;污染器械的处理等操作要点。每个专科操作先由带教老师讲解操作流程及要求并示教,大量时间由新护士自己练习。情景模拟练习使新护士的理论知识逐步向临床靠近,缩短了基础教学和临床实践的距离,护士练习后考试合格进人下个月的学习。

3.3.2第2个月培训熟练掌握妇产科及普通外科等一般腹部手术的护理配合。术前1d提问有关解剖及手术图谱,如子宫、甲状腺、阑尾的解剖特点,剖宫产术如何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高频电刀的操作规程,手术部位术前消毒原则等。带教老师根据术中配合情况,术后进行点评并提出要求,直至熟练掌握。

3.3.3第3个月培训掌握泌尿外科手术及术中麻醉的配合。提问有关内容如泌尿外科常用的手术体位、肾脏手术的种类及途径、肾及输尿管结石的手术适应证、术中引流管适应证,术中麻醉的配合、麻醉的并发症等。

3. 3. 4第4个月培训掌握微创手术的概念及腹腔镜、胸腔镜、纵隔镜、关节镜、电切镜、宫腔镜手术的配合。如用二氧化碳建立气腹的原因,电切手术中冲洗液的选择原则,腔镜手术器械的清洗保养,超声刀、氢气刀优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3. 3. 5第5个月培训掌握神经外科和开胸手术的术中配合。如显微手术器械的使用与保养,颅脑外伤患者输液应遵循的原则,开颅手术中骨蜡、明胶海绵、甘露醇的作用,胸科手术配合注意事项,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等。

3. 3. 6第6个月培训掌握骨科手术的手术配合。如外伤清创处理原则,开放性骨折处理原则等。基础教学组成员对半年的学习进行总结,对照教学计划强化薄弱环节。整个带教过程中随时进行提间,带教老师必须及时发现新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给予有效指导,同时每月进行阶段性评价。

3. 4集中培训与考核考核组成员由教学组长、基础教师组成,采取每个新护士考核后教师讲评的方法,杜绝后考的学生犯同样的错误。基础教学阶段结束后,要对考核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单项最高项、总分最高项,评选优秀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及基础阶段成绩,决定以后是否留用。由于新护士对手术室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了解是未知数,所以教学组成员在半年时间内采用pbl教学法,使新护士带着问题听课、练习和工作。提问是基础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带教技巧之一,评估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情况,以利改进提高。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5

**年上半年“三基三严”培训及考核情况总结如下:

一、根据临床工作需要选择培训及考核内容,扎实开展三基培训工作,涵盖的内容包括:

(一)基础理论方面:包括与疾病诊断、治疗有关的医学基础理论。如:生理、病理、药理学、输液、输血的基本理论,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处理原则等基础理论。

(二)基本知识:包括为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医疗知识。如:医疗护理诊疗规范、各种疾病的阳性体征、各种检验标本采集方法。各种药物的基本成分、使用方法及适应症等。

(三)基本技能:包括卫技人员应具备的诊断、治疗的基本操作技能。和能根据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病人的病情,拟定出诊断治疗计划等的思维判断能力。

二、选用了多种培训方式方法

采用医院组织培训与科室集中培训两结合的方式方法。科室利用科主任查房,晨会交班及每周业务学习时间学习新知识,并对急救常用技术采用现场操作演练考核,定期举行急救模拟演练。

(二)加强对新入院职工的培训力度。医院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及职工个人专业要求安排新职工科室轮转。各科室均由培训、考核小组负责新入科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工作,同时相关职能部门加大了对新入岗人员的监督力度,定期组织考核,使新上岗人员能够扎实有效的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保证医疗安全。

通过行之有效的“三基三严”训练与考核,临床人员的“三基三严”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全院卫技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合格率达到100%,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服务作风更加扎实、严谨,病案书写质量有了明显的进步,危重病抢救成功率、疾病确诊率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医疗投诉明显减少,进一步夯实了医院的基础医疗质量,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三基三严培训总结(二)

20xx年我院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及规范化继续教育在院领导及各科护长的重视和支持下,园满完成了预定目标,现总结如下:

2、邀请省继教处到我院举办“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班”,学时共45小时,授课的专家有主任护师林妹、医师协会名誉副会长XXX等,专家们理论扎实、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丰富,分别讲授了“护理最新信息通报”、“护理专业发展趋势及管理新理念”、“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心肺脑复苏—2014年急救指南解读”、“深化护理改革提高护理质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持续发展”等内容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院共有180人参 加培训班学习,并全部考核合格,获得Ⅰ类学5分证书。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院护理人员更新了观念,掌握了新理论、新知识及新方法 医,学。全在。线搜集。整理。

3、派出到省内外进修学习1—3个月的护理人员共9人医学。全在分别为有护理管理和手术配合;派出护士长及护理骨干外出参加各类短期学术讲座培训班及参观学习43次,外出学习人员回院后向护理部进行了口头或书面的学习情况汇报,并安排科内、院内学习传达,起到以点带片的幅射作用,每月组织护理业务查房1次,进行操作考核一次,考核方法为每科随机考核X名护士,并将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科室每月进行技能和理论考核一次;对新上岗护士进行岗前培训;组织全院性护理人员“三基”、专科理论及规章制度考核共4次,平均参加考核率95%,对于考核不合格者给予补考,补考合格率100%。

“5.12”国际护士节举办护理人员技能竞赛活动,XXX等9名表现突出的护士,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这次竞赛活动,对于我院护理技能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6

1 培训对象

2006年至2008年招聘的50名新护士,年龄18~22岁,中专学历45名,占90%,大专学历5名,占10%。均未取得护士上岗证。

2 培训方法

2.1 成立教学小组护理部从全院各科挑选出5名语言沟通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操作娴熟的临床资深护师或护理骨干进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工作制度、护士素质、行为规范、服务与职业道德标准、安全应急指导、卫生法律法规、感染管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无菌操作技术、吸氧、静脉输液、心肺复苏、铺床、护士礼仪等规范培训。同时对5名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分工。

2.2 制定培训计划 采取临床训练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新护士分配到轮转科室,以上午班及早晚班形式在临床进行基础生活护理、基本护理技术操作及整体护理训练 ,下午集中授课,进行岗前培训,由护理部结合临床实际特点,定新护士名单、培训日期、内容、培训者及考核时间、方法。按计划由各科室实行,便于护士长合理安排新护士的工作及培训,做好相应准备。

3 培训内容

3.1 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首先加强对新护士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她们热爱护理工作,建立积极的职业态度和人生观,及时转变角色,通过规范培训,使新入职护士树立正确的护理理念,提高责任心,具备慎独精神。规范护理行为,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加快对医院环境的适应,增进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系统地学习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及基本素质要求,护士职责及护理核心制度,语言行为规范。并对我院多年积累的一些科室和个人出现的特殊事例进行分析,进行实例教育。使新护士队伍迅速成为一个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能战斗的团体。

3.2 礼仪培训 包括仪容、仪表的、语言及行为的培训,重点示范作为新护士在为病人提供服务时的礼仪规范,利用光盘反复指导,让受训的护士人人过关,教授不同工作需要下护士应具备的得体的仪表举止和交往技巧,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3.3 护士基础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培训 主要对在学校学习的护理基础知识进行再次学习,由带教老师亲自指导实践操作,观看基础技能操作光碟,同时给新护士讲解护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要有不怕脏、不怕累的思想。同时对照光碟讲解护理操作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如无菌观念问题,让新护士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更快地适应科室的工作环境。

3.4 医院感染控制和自我防护培训 组织学习消毒、隔离制度,由专科人员讲解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对各类消毒物品如何做到消毒合格。讲解医疗垃圾处理方法及在护理操作中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如为患者做完治疗后如何正确运用七步洗手法,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时应该注意的事项等。

4 小结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7

【关键词】临床护理;实习生;岗前培训;规范化管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354-01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自2010年―2013年来到临床科室进行岗前培训的实习护生60名,他们分别来自普通专科院校或者职业院校等省内外各级医学专业学校,其中女56名,男4名,专科36名,中专24名,所有实习生均按教学大纲规定完成在校学习。

1.2 规范化管理方法

①实习规划:护理部每年制订护士实习计划及方案,包括培训老师的资格审核、护士入科前全面培训、实习生考核评价。②入科前培训:a)礼仪规范:语言规范,在进行各项操作时,“请”字开头,“谢”字结尾,音量适中;仪表端庄大方,佩戴胸卡,着装符合护士要求。b)护理规章制度与职业道德:入科前组织实习生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范,包括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帮助他们树立法律意识与护理安全意识,保证护理工作安全。【1】③科室培训:临床科室指定有一定临床经验、护理工作5年以上的护士担任培训老师,科室要求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实习生在科内的任何护理操作都须在培训老师监督指导下进行,基础护理、基本技能、专科疾病护理、专科技能等均由指定的培训老师做讲解示范,使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2】④结果评价: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培训质量评分表和护士实习考核评价表,对培训老师和护士进行双向评价调查。护理培训质量评分表内容包括:每月2次业务讲课和教学查房、培训计划、示教安排、操作正规、专人培训等。护士实习考核评价表内容包括:礼仪规范、护理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护患沟通技巧、卫生宣教能力、职业仪容仪表、护理病历书写等。两种调查表均为百分制,按各项条目所占得分比例给出相应分值,在实习生完成临床实习的前1个月实施调查,对培训老师的培训质量和护士的实习情况进行评价。

2 结果

3年来,我院共接收护理实习生60名,全部顺利结束8个月的临床实习,进一步巩固了理论知识,提高了护理操作技能水平,均按实习计划要求完成实习期间的双向考核评价。实习生对我院护理培训质量评价得分平均为91.12分,最高100分,最低80分;护士实习考核评价得分平均为89.75分,最高100分,最低83分。

3 讨论

临床实习是护士从学校到工作岗位过渡的桥梁,是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护理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临床实习,护士熟悉了医院的规章制度、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培养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3】

根据对护理专业实行生的培训情况总结,为保证护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把护士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护士,实施了规范化的护理实习生培训模式,从制订实习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方案到效果评价,层层把关,步步落实,使我院护士培训工作井然有序,呈现出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临床培训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专业态度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培训老师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临床培训质量。要做好岗前培训必须每年通过对培训老师的选拔、强化培训老师专项培训等方式,选择有一定临床经验、能以身作则、职称在护师及以上、有牢固基础理论和扎实专业技能的优秀护士作为临床实习培训老师,将双向测评中护士对护理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作为评选的内容之一,实行优胜劣汰的原则,激发了培训老师的学习工作热情,促进了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护理部不定期下科室了解实习生对培训老师的意见,在实习生结束实习时进行实习生对护理培训质量的调查,并及时反馈给培训科室和培训老师,以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这种规范化的模式培养了临床培训老师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主动学习意识,在培养合格护生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大批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护理培训老师,成为临床科室的骨干力量。

护理部组织专人对科室护生实习情况进行随时调查、定期考核,一方面激发了护士的学习潜能,让其意识到作为准护士自觉提高认识、掌握技能的重要性,对工作和学习表现出极大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更容易激发护士的探索精神,从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切实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量多看、多想、多问、多做,培养了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分析、发现问题、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不定期的检查和定期考核,及时发现护士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在实习周期中继续重点强化教育学习,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科室培训环节,强调基本技能的培养,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的培训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由基础到专科逐步强化训练,提高了实习生对护理操作的兴趣,增强了动手能力。

通过对我院护理实习生进行规范化培训管理的探索实践,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和方法,并按照实习生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系统、详细的教学实施计划,并做到领导重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条件完善,真正体现“临床教学”这一医院的主要功能,才能达到临床培训老师整体素质及护理实习质量的共同提高。护理临床教学不仅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供了机会,更主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在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及毕业后能更快、更好地胜任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临床培训制度,才能在护理临床工作中做到安全教学和安全护理,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罗先武,喻思红,喻惠丹.同步式临床护理实习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护理学杂志,2009,03:68-69.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3名,年龄20~52岁,平均(29±35)岁;学历:本科11名,专科61名,中专31名;职称:护士13名,护师41名,主管护师42名,副主任护师7名。

1.2 方法 根据调查目的,在培训前后发放自制的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知识调查表,发放问卷103份,有效问卷为103份,有效率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比、χ2检验分析受训者培训前后的相关知识、态度和需求的变化。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不同学历社区护士培训前后综合素质认知程度比较 见表1。

3 讨论

3.1 综合素质认知水平及原因分析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社区护士对综合素质的概念模糊,对沟通的技巧、方法知之甚少,对社区居民实施护理较困难,开展社区工作缓慢。分析原因主要有:①护士在校仅侧重于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人文社科类课程较少,导致综合素质欠缺。②社区护理经验不够丰富,工作中表现出信心不足。③重视程度的影响。目前大多医疗单位招收护士,侧重于基础护理操作技术,对护士综合素质无具体要求。

3.2 培训对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 目前有研究表明[3]:护理人员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是看书自学、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脱产进修、院内讲课等,但由于看书自学的系统性、指导性和前沿性缺乏,护理人员更能够接受短期学习班、脱产学习班等形式的培训。本次调查显示,加强培训是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途径。

3.3 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水平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培训方法:①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内容以基础护理专业方面为基础,渐次增加独立能力的培养,不断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此外,对每个人作为社会角色所应具有素质的培养贯穿始终,包括自信、责任心、社会适应能力、交流能力、协调及领导能力等的培养。②在职培训。根据社区护士目前不同学历、职称、业务水平,从实际出发,缺什么补什么,制订不同层次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和验收[3]。③个案经验交流学习。每月定期利用1 h时间,在科内开展小组制讨论,每个人带有明确的目标,不单纯是业务与技术的交流,还包括社区护理管理讲演与沟通技巧以及社会学知识等方面,不断充实自己,观察、总结、改进,达到丰富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目的,促进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来提高社区护士整体综合素质。

3.4 重视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医院应把提高社区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到日程上来,提供相关的知识、技巧及时间保证,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邹晓清,贝冬莲.对深圳市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及学历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231-233.

[2] 席淑华,周立,贾建平,等.社区护士护理技能现状及学习需求[J].实用护理杂志,2007,23(2):54-56.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9

一、重视护士培训,努力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抓好护士的“三基三严”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

1、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护理人员业务学习及“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

1——11月份共组织全院性护理业务学习15次,共培训500多人次。组织对护理人员三基理论考试13次,考试人次312人次,平均xx分,合格率100%。

2、对两年内护士进行素质提高规范化训练。

年初护理部根据xx市《关于实施xx市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以“提高护士素质、改进护理服务”为主题的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护理部对16名年轻护士安排了轮转计划表,制定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轮训手册》,2月18日召开了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动员大会,调动广大年轻护士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加到活动中来。各科室指定一名总带教师,负责对轮转护士的带教计划的制定、实施、考核,并将考核情况记录在轮训手册上。护理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2月25日举行了对2年内年轻护士“单独值班资格考核”。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技能、理论、核心制度、部分危重病人急救流程等,全院只有1人考核不合格,考核合格者安排单独值班;

(2)2月28日举行了一次2年内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竞赛。

(3)与医教科联合举行了一次医患沟通情景演示。

(4)组织年轻护士开展读书沙龙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丰富了培训内容,提高活动成效,提高年轻护士各方面的素质。同时,4月份护理部召开了带教护师座谈会,总结、交流带教工作,进一步提高带教水平。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 。

4月28日邀请上海东方航空公司高级培训师来院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礼仪培训。

(三)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

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为了满足临床需求,更好的发展我院的专科特色,护理部有计划的选送护士外出至苏州、南京进修、学习培训共40余人次,以不断提高专科护理学术水平。

(四)重视岗前培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

11月份护理部制定了新进护理人员岗前培训计划,联合医教科,对xx、xx年新进护理人员进行了系统、规范的岗前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文化、服务宗旨、护士行为规范及要求、医疗护理法律法规、安全意识及护理相关规章制度、消毒隔离知识等,进一步提高新进护理人员敬业精神,增强护患沟通能力,让其对护理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环节有所了解,减少护理差错发生。

2、加强护理技能培训,规范基础护理操作。

由护士长、护理操作能手组成护理技能培训小组,对新进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操作进行逐项培训,统一、规范基础护理操作流程,培训结束逐项考核,要求人人熟练掌握基础护理操作,使新毕业的护士能快速适应临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减少临床带教时间。

二、加强护理管理,提高护士长管理水平 。

一是护理部多次组织护士长参加省级、市级护理管理培训班,以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队伍素质和我院的护理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护士长目标管理考核,月考评与年终考评相结合,科室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考评挂钩等管理指标。

三是促进护士长间及科室间的学习交流,每月定期召开护士长例会,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分析会,进行护士长工作经验交流,借鉴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

四是培养护理管理新力量,11月份组织了一次全院护师资格以上人员护理管理知识培训,培养护理人员参与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意识,同时为医院向二级医院发展培养、储备管理人员。

三、加强护理质量过程控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一)继续实行护理质量二级管理体系,尤其是开发提高护士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要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的质管作用,明确各自的质控点,增强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二)建立检查、考评、反馈制度,制定了《护理质量管理作业指导书》,并经常深入各科室检查、督促、考评。考评方式以现场考评护士及查看病人、查看记录、听取医生意见,发现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护理基础知识培训篇10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分娩期妇女保健;产科新增护士

我院每年接收大量的产妇,对于我院的新增护士而言,其产科基础知识及护理经验不足,难以胜任分娩期产妇的护理及保健工作,因此,对新增护士进行关于分娩期妇女保健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很有必要。对于产科护士、助产士而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丰富的护理经验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可或缺,而优秀的教学、培训模式则是培养人才、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实习带教课程少,学生实际操作机会不足,而这种教学模式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课堂氛围相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严重[1]。情景教学法是一种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情景中,可起到加深学生印象、活跃课堂氛围的作用,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锻炼学生的分析、协作能力[2]。为了了解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分娩期妇女保健培训课程中的价值,本文特选择40名产科新增护士进行分组教学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6年3月—4月间对40名产科新增护士进行分娩期妇女保健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所用教材为《女性生育期保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名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实验组中有男性1名,女性19名,年龄21~27岁,平均(23.5±1.6)岁;对照组中全部为女性,年龄20~28岁,平均(23.3±1.8)岁。两组护士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分组教学研究经伦理学会批准后实施。1.2教学方法(1)对照组:对本组20名护士的培训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法,由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作多媒体课件,采取讲解与记录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女性分娩期常见的概念、护理常识等内容。实习课程中采用高年资护士带教法,新增护士应仔细观察高年资护士、助产士的操作方法和协作方式,进而掌握相关技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践部分工作(如产程指导等),培训课程结束后进行考核。(2)实验组:在本组20名护士的教学、培训过程中引入情景教学,首先创设教学情景,模拟病区环境,带护士参观产房、待产室、一般病房[3]。教学开始后,由教师讲解病房管理制度、分娩期妇女护理常识、课程基础概念,护士初步了解、掌握后,立即分配实际案例[4]。将新增护士分为4组,每组5人,分别扮演护士(2名)、助产士(1名)、产妇(1名)、家属(1名)。实施护理前,由新增护士检索资料,分组讨论,总结产妇生理、心理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同时制订分娩前、分娩中及分娩后相应的护理方案及保健措施,并按照角色进行实践护理[5]。在护理过程中,教师应对每组的护理方案进行评价和指导,并纠正护理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传授技巧。此外,在情景教学期间,对于“产妇”“家属”而言,其应尽量体现分娩中的突发事件、并发症情况及不配合情况;而“护士”“助产士”则应加强协作,掌握技巧,及时应对分娩中的意外事件,避免纠纷的发生。培训课程结束后统一进行考核。1.3观察指标(1)考核成绩:培训考核分为理论知识考核、操作技能考核两部分。理论知识考核采用我院自制的测评表,内容包括基础概念(如产程、产褥期的概念)、护理常识(如孕期检查、生活、饮食、用药、并发症预防等常识),满分50分;操作技能考核的内容包括模拟产程指导、与产妇沟通的技巧、协助助产士等,满分50分。考核总分=理论知识成绩+操作技能成绩,满分100分。(2)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培训满意度问卷,从讲授与课程设计(10分)、课堂互动性(10分)、知识掌握度(10分)三方面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总分30分。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25~30分)、基本满意(18~24分)、不满意(<18分),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1.4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组间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2.2两组护士对于培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度(见表2)表2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护士对于培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