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调研报告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3:31

高中调研报告

高中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 易班 推广 调研

“易班”(E-CLASS)是一个以高校师生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网络虚拟社区,由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依托市教育系统网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自主研发,是上海市教委在全市高校中重点推进的网络文化建设项目,被昵称为“易班”。易班集成了BBS、SNS、博客、微博、手机应用等多种新型互联网应用。其中包含了新闻、通讯录、校园应用、博客、微博、相册、互动社区、论坛、邮箱、网盘、掌上易班。通过该网站,高校辅导员、教师及学生可在线互动交流、交换各种信息及资源、上传照片、撰写博客等。

在易班上,辅导员和老师都建立有自己的博客,辅导员们把自己在工作、生活中的种种感悟写成博文在易班这个平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在辅导员的博文里我们可以看到平时所看到的辅导员的另一面。同样是通过易班这个平台,辅导员们可以了解到学生们的心理思想的动态,及时进行相关的引导。

可以说易班是高校辅导员等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的教育阵地。

一、小组成员熟悉掌握易班的使用

自项目计划开展之初,每位成员在短时间内迅速了解易班的功能,并在课余时间经常登录熟悉每个功能的使用方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此项目的初步计划,易班构型继而被每一位成员熟练掌握,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打好了基础,充分的准备有效的推动了易班的开展。

二、寻找易班的可完善之处,并悉心研讨

伴随着对易班的深入了解,我们渐渐发现了一些有助于更好地推广易班的完善措施。在易班的每一个网页中,我们都用心观察,在亲身使用中更好的寻找其中的些许不足,并认真记录,做出初步的研究报告,并且在小组讨论会上交流彼此感想,分享工作经验。每个人都有不同视角,在对待一般的使用中自然也有彼此个人独特的想法。我们就“何处可以完善,何处比较值得借鉴,如何设计易班的整体结构以达到更快推广的目的”展开激烈的讨论,每位成员各抒己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达成一个比较有利于易班推广的观点,就是要让易班更为实用,更为充实,能够充分发挥它在大学生中的积极作用。

在讨论中我们找到了一些较为有效的措施进行易班的推广:

1、设计美观而又有特色的页面。

比如增加更多的装扮元素,让界面更富有魅力。

2、增加教学视频。

可以录制一些比较优秀的教学视频,并传至易班上,供学生复习时观看。

3、增设更多有用的信息。

如:学校的活动安排,教学通知,以及很多给班长的通知和消息提醒,国内外的重要新闻,大学城新闻,各个学院或者学生会社团的通知提醒等各种对我们极为重要的信息。

4、通过易班对所有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观点发表,或者投票选举优秀老师的,从而更好促进我们学校优秀老师的诞生,为学校添彩。

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对所有任课老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以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同时可以更好的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这是很多学生都期待的,这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可以对学生做出的评价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5、链接学校内部所有网站。

包括体育选课、英语自主学习等常用而又难以找到的校内专有网站,并且合理分栏,让学生能够更顺利的登录。

6、可以开展易班征文活动。

校内各个学院班级,都可以参与。内容可以包括校内大型活动安排策划,校内各方面建设意见等有意义的征文活动。

7、增设匿名功能。

可以通过此匿名功能向辅导员咨询个人的困惑,已经很多进大学后所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可以匿名发表个人动态等。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也可以完善个人资料界面的设置,包括个人昵称的修改等(现在的易班不可以更改易班昵称)。

8、可以为网站添加背景音乐等。

多样化的易班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学,多信息的易班可以更有效促进我们教学。

经过小组成员分享之后,我们更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到推广易班的详细策略,并且每位成员开始撰写个人对易班全面了解以及推广计划的详细报告。

三、设计调查问卷并对全校各个年级同学进行抽样调查统计。

调查问卷中涉及到的问题包括:

1、通过使用易班,您期待达成哪些愿望?

2、相比其他网络平台,您觉得易班有哪些不足之处?

3、关于易班功能板块,您认为比较吸引你的是?

4、您如何看待易班评选评优活动,及易班奖金的发放?

5、你认为应该如何宣传易班的效果更好?

6、你觉得易班的更新频率怎样?

7、您觉得怎样才能提高易班的人气,或者您怎样才会喜欢上易班?

通过调查统计得出以下结论(仅统计收回的有效问卷,以下列出了每题中较多同学选择的选项所占整体的比例):

1、多数同学希望通过易班结识更多的朋友(约占被调查人数的36.6%),并可以及时有效地获得有用的信息资源(约占被调查人数的55.9%)。

2、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易班娱乐性不强、界面单一、创意不足等。(约占被调查人数的90%以上)

3、较多同学希望通过易班增强班级间互动以及班级凝聚力和“战斗力”。(约占被调查人数的37.5%)

4、几乎所有同学都愿意经常登录易班,如果易班及时有效信息,并且合理开展评奖评优活动。(90%以上)

5、较多同学希望通过举办优质讲座来推广易班。(将近50%)

6、约73.3%的同学认为易班更新速度一般。

其中调查问卷所得结果中出现比较多的观点为:

1、实用而且贴近生活(提供对全校各年级切实有用的信息)。

2、充分调动同学们的互动性。

3、加速更新,通过海报、讲座、校广播宣传,增加覆盖面。

4、增进校内外的联系,增强友谊。

5、把关于学生的工作在易班通知,不仅仅是通知给班长。

8、在校内举办活动。

9、做成学校的官方论坛。

10、通过易班举办班级联谊等。

高中调研报告篇2

然而,并不是所有中国父母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由于工作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很多年轻父母当了甩手掌柜,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照看乃至教育。如果应酬多的话,工作之外的时间也会在外面,等回到家里孩子都睡着了。第二天醒来,孩子又没有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因为已经上班走了。于是就有了爸爸去哪儿的中国孩子之问。孩子越是幼小时,可塑性就越强,相应地父母的影响力这个时候也是最大的。可是因为父母的缺位,尤其是爸爸的缺位,孩子的个性、习惯、品格、兴趣等的形成就缺少父母影响最重要的一环。

《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价值观比较研究报告》启示我们,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力是巨大的,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陪伴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第一责任,不可推卸。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能缺位。众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如果老师不在孩子身边,怎能起到作用呢?等发现孩子有这样的问题或那样的问题,有的父母才意识第一任老师的重要性,但时光不能倒流,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形成,很难改变,悔之晚矣。

中国父母重养轻育,注重为孩子提供物质方面的需要,即养孩子,忽视科学的家庭教育。多数人会想当然地认为,父母的任务就是把孩子养大,供应他上学受教育,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老师。但这样做,很难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无论是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还是父亲的教育决定孩子的未来,强调都是父母教育的重要性,也是老师教育不可替代的。四国高中生调研报告就可以看出来,在人生观形成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老师。

高中调研报告篇3

【关键词】课程基地 调研报告 开发建设 使用评价

一、调研背景

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于2011年4月启动,历时一年多。课程基地的建设是为了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转变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目前,首批以及第二批省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已经产生,各市级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工作也正在筹划之中,亟待研究课程基地的定位与建设问题,亟待构建适合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发展的机制。

二、基本情况

2011年8月,江苏省教育厅遴选出31个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这些课程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从不同角度出发,确立了引领学校发展的特色课程。

(一)首批省课程基地的研究领域

从研究领域看,首批31个省课程基地可分为以教育拓展为核心的语文、外语、地理等文科类课程;以实验为核心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类课程;以实践为核心的航空航天、STS、系统思考等学科综合交叉型课程;以当地文化为核心的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等地方特色课程;以美育为核心的美术类课程。各类课程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从课程性质看,上述课程基地又可分为语文课程、生物课程等学科类课程;数学应用与创新、体验性化学等学科应用型课程;“模拟联合国”“环境・生命”等实践活动型课程。其所占比例,如图2所示。

(二)课程基地区别于其他基地的特征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不同于原有的以学科建设为核心的学科基地,也不同于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的高校实训基地,它关注的是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表1 课程基地与学科基地以及实训基地的比较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也不同于高校的教育科研基地,其课程开发与教学研究应扎根在教育实践的土壤之中,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炼,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表2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与高校教科研基地的比较

通过以上比较可知,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应以满足学生多元化需求为起点,以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核心,确定课程的价值定位、内容呈现和教学设计,在建设自身的同时,为其他学校提供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课程开发和基地建设的经验。

三、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课程基地是新生事物,首批省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在基地的建设思路、课程的内容选择、教学的活动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后续的基地建设中应注意避免。

(一)基地投入要注意避免重硬轻软

各课程基地的建设既应重视实验室、演示厅等硬件建设,又应重视教学改革、师资队伍、运行机制等软件建设,在实施建设中应软硬并重,避免重硬轻软。

一般来说,软件的健全相较硬件建设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短期内就能完成的。若课程基地软件建设缺乏连续性,虎头蛇尾,则难以实现设计申报之初的目标。

(二)课程活动要注意避免空洞低效

活动形式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恰当的活动形式是课程顺利开展的保障。学校在申报课程基地时应展开深入调查和仔细研究,不仅要确定特色课程,更要从可操作性的角度选择并设计有效的课程活动。

一般来说,课程基地在规划时确定的项目都是丰富多彩的,但若缺乏足够的专业教师,未能设计出互动、创新的活动形式,则也难以发挥课程的优势。

(三)课程实施要注意避免被动参与

教师是课程基地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课程基地发挥作用的主导因素;学生是课程基地活动的主体,是课程基地的直接受益者。课程内容的有效内化既能够帮助教师自我提升,又能够帮助学生发掘潜能。

但若基地在设计课程时,未能够对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师生生理、心理、教材、教法、学法和教育管理等各相关问题进行充分系统的研究,在课程实施与管理上缺乏严格要求和较高标准,师生以应付的心态对待课程基地的活动,则课程基地也无法实现促进师生共进的目的。

(四)基地使用要注意避免辐射不力

课程基地在规划时应注意吸收周边学校优秀教师共同参与课程的设计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们对课程基地的理解、认识和需求,使得设计、开发的特色课程不仅能够满足本校学生的需求,也能够促进周边学校的共同发展。

若课程基地缺乏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精力不够,其他学校的教师对课程基地的了解不足,学生的需求不强,则课程基地难以很好地辐射到周边学校,其使用率也就不高。

四、措施建议

进一步丰富课程基地的内涵,创新课程活动形式,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扩大基地的辐射范围,实现其育人和研究效果的最大化,是课程基地审批和建设者需要着力思考的关键点。我们认为,只有将课程基地的规划、开发、建设、使用和评价各环节有效衔接,才能使建成的基地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先进性、创新性、人本性、开放性和示范性,成为区域内该课程的中坚力量和品牌标志。

(一)总体构思课程基地的规划

为在五年内建成梯次完备、布局均匀的省、市、校三级课程基地,教育主管部门可对区域内课程基地的建设做一个整体规划。对于愿意申报课程基地的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可充分考虑其基础条件和发展优势,兼顾不同类型的学校,使各级各类学校凸现各自的优势和亮点,形成具有代表意义的多元化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学科互补的课程群。在课程基地的布局上,可以考虑辐射状分布、带状分布以及网络状分布,如图3所示。

图3 课程基地规划的主要形式

1.辐射状分布。适用于同种学科的课程基地,以区域内省级课程基地为核心,带动市级、校级课程基地共同发展。

2.带状分布。适用于不同学科的课程基地,区域内不同学校,形成各具特色、主题互补的课程基地。

3.网状分布。适用于学科相近的课程基地,便于基地间互通信息和经验,有利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随着区域内课程基地的增多,不同研究方向、不同类别的课程基地,将形成一个三种布局相互配合、均衡发展的课程基地网络。

(二)全面研讨课程基地的开发

普通高中课程基地的开发应通过学研互动,孕育优势课程,培养创新人才。

1.依托学科前沿。课程基地应以各学科前沿为依托,以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线,使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密切结合,把学科研究的新成果适当地融入课程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为他们能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打好基础。

2.整合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建构体系应沿着“人的生活――人的现实生活――人的可能生活”之间的沟通而展开,将课程知识与学生经验整合。在课程开发之初既应考虑课程的总体框架、结构特点等概貌,又应从内容体系、编制原则等中观层面进行研究,还应从概念引入、课程内容的呈现等微观层面加以分析。

3.强化实践活动。课程基地的开发应充分重视实践与活动,课程活动的设计应注重手脑并重、手脑并用和手脑协调,提高学生对实践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问题的辨析能力,使那些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强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培养,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4.突出能力培养。课程基地应注重学生信息加工能力、多样性的动态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学生反应的灵敏性、思维的缜密性、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工作有序性的培养,使他们逐渐养成协作意识,形成社会责任感。

(三)整体推进课程基地的建设

1.制定合理的建设发展规划。课程基地的建设应制订合理的项目规划。其中既应有短周期的建设工作,又应有若干长周期项目发展完善的计划。特色课程的选择要因校制宜,既考虑课程开发的必要性,也考虑课程实施的可能性。

2.完善软硬并重的教研条件。一方面多做调研,重视硬件建设的先进性;另一方面,重视基地的建设内涵,关注师资队伍、建设模式、运行机制等软条件的完善。

3.建设学科融合的教学平台。课程基地应打破学科壁垒,建设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平台,引领教师开展跨学科的教学研究工作,帮助学生认识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让他们学会探究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4.创设开放共享的教学环境。课程基地应依托高校、建立联盟、利用社区,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与氛围。依托高校资源,能够使课程研究成果、教育学心理学研究新进展不断拓宽师生的视野;建立学校联盟,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及时辐射成果;利用社区资源,联合工厂、博物馆、科研院所等,能够增进课程基地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合理安排课程基地的使用

1.开发多维课程资源。课程基地应组建由课程专家、学科专家、中学教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开发团队,自主开发课程资源,将教学设计的重心从单一的课堂维度扩展至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维度,为学习过程提供结构化组织和生态化的课程资源。

2.研究核心内容建模。课程基地应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概括出同类教学内容的基本思维特征和思维过程,通过思维加工,构建实例模型,再经由后续教学实践的检验,形成一系列具有课程思维价值的子模型群。

3.开展基地内外交流。课程基地应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普遍、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将其转化为课题,引领校际教研共同体展开研究,为基地建设如何服务于课程改革提供示范,使课程开发、管理的经验能对同类学校产生辐射效应。

(五)科学实施课程基地的评价

教育主管部门可建立健全课程基地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将目标、任务、责任、标准、监督、检查、考核、奖惩等各环节有效衔接,以考核促进课程基地的动态发展。

1.评价的内容方式。

(1)评价内容 对课程基地的评价可包括政策条件保障、建设和运作过程、目标与任务落实、实践研究成果等方面的状况。考核中应关注对引领同类学校发展、体现学校办学理念、解决学校特色发展等问题的落实。

(2)评价方法 在尊重校本设计、自主建设的前提下,可通过基地例会、成果展示、专题研讨、年度评议等方式,实行期满综合考核制、项目研究成果评审制、同类学校评议制,对课程基地的建设、使用、运行与发展状况进行多元化评价。

2.评价的动态发展。

对课程基地考核,应避免急功近利式的检查评比和各项指标的面面俱到,而应抓住课程基地建设和使用的关键,以评价促发展。

(1)实行课程基地任期制 课程基地期满,考核良好可以继续挂牌。考核不合格的,可要求整改或者取消资格,补充其他条件较好的学校作为新的基地。在保持基地的总量在整体规划下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2)促进特色项目持续发展 课程基地的特色研究项目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任期满后,各基地应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对特色项目作适当的调整、优化与发展,实现课程基地研究内容系统化的滚动和深化,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基地也可选择与原有特色课程相关的创新项目,不断创造新的亮点。

高中调研报告篇4

本学期作者所在的学校进行了文理分科,结果作者发现班上一些理科成绩还不错的学生竟然选择了读文科。作者通过调察,发现一些学生是因为化学学科而不读理科的,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对他们的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了研究,总结如下:

1.初中进入高中后,化学成绩差异太大,心理落差大。初三时学生开始接触化学,全新的学科、新奇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充满了好奇和学习的热情,而且初中化学简单易懂,学生的化学成绩非常不错。进入高中后,由于教学内容的深化,在教学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使这些目标过高而理解能力并不出众的学生感到不适应而产生焦虑。这些学生以前缺少受挫折的体验,更缺少应对挫折的方法、技巧和心理,因而一旦遇到挫折,就不知所措。一段时间后,由于成绩不甚理想,思想包袱也变得很沉重。开始不自信,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前途感到迷惘。心理负担的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

2.进入高中后,学习科目多,作业压力大。进入高一后,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每一科都重要,每一科都有作业,而做作业的时间又只有每天的晚自习时间,有时还会有教师把晚自习时间用来讲题或上课,更是没有时间完成作业。部分学生就开始选择抄作业,这样的结果导致学习的知识得不到巩固和训练,知识记不住,掌握不了做题方法,考试就考得一塌糊涂。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一步步走入差生行列。

3.缺乏学习方法。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初中,学生接受的教育往往是注入式的成分较多,启发式的成分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能力不强。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解、分析、思维、知识迁移、综合等能力,而一些学生对知识点不进行透彻的理解只一味做题,一些学生又天天抄作业,不注意习题的积累,几次考试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4.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心态起着重大的影响。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家庭比较民主,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学习能力,对孩子的要求比较恰当,这些学生学习心态往往较好。有的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经常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认识不足,似乎自己的孩子非得上名牌大学不可。一旦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时,还常讽刺、挖苦。尽管他们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与优秀生存在先天的差异,长期形成的学习方法也不科学,成绩不甚理想。加上来自家庭等的沉重压力,心理崩溃了,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鉴于上述种种引起化学学习心理障碍的原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去正确应对呢?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只有让学生处于最佳的心境状态,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而学习上的顺逆、工作中的成败、人际关系的亲疏、健康状况的好坏、生物节律的起伏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要如何克服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笔者提出以下的对策以供参考:

1.学生要对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有正确的定位。高中化学在深度、广度、难度上都比初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不能仅仅看分数来定位自己学习的好坏。要确定自己学习得如何,可以跟其他的同学来进行下比较,比如说看一看自己的名次与开始时的名次相比或者与上一次的名次相比来看看自己是进步还是退步。

2.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激励机制对学生进行鼓劲。教学激励机制是寓教于乐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情感教学心理学认为,当一个人处在快乐—兴趣情绪状态中时,最能发挥其智能水平。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第一条便是愉快而不紧张的原则。人总是很爱面子,不喜欢别人批评。对于重点中学的学生,学习又很努力,但努力不一定都有好的结果。老师提问的一些问题,在老师看来是极其简单的,但学生就不认为简单。即使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时很简单的问题也可能回答不出来。因此,当老师提问时,对回答不出的学生,要有耐心,应多暗示、多提示、多鼓励、多肯定。要善于找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老师的笑容。否则,对于已经化了很大苦功的学生而言,其伤害的程度是无法形容的。有的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跟别人进行思想交流,自卑心理又强,也许就在你的一次不经意的批评中,使他们对化学学习产生了恐惧,背上了很重的思想包袱,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3.教师要注意关系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业量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作业量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必然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沉重的作业负担是产生学习心理障碍的催化剂。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作业并不是布置得越多越好。过多的作业量,必有过多的重复训练。而这种重复训练浪费了学生的大量精力,占用了很多应该由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学生感到厌倦,影响了学习兴趣。古人也懂得乐学,更何况我们呢?作为一名老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努力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又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目标,既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要保证教学质量。

高中调研报告篇5

一、正确认识我县高中发展的形势

(一)高中培养规模不断扩在

2006、2007、2008年我县高考报考人数分别达到3792、4284、4399人。十一五期间应届生报考比率稳步增加。2006、2007、2008年应届生比率分别为67.2%、69.1%、71.2%。2006年西中、古城、永丰、石坡,2007年西中、石坡,2008年西中、古城、石坡均超过全县平均水平。

(二)高中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2006、2007、2008年文史、理工二本上线人数分别为724、873、1127人,占全县上线人数的16.32%、18.22%、22.03%。2008年二本线以上人数1127人,位居全县第一,洛南中学二本以上人数964人,居全县省级标准化高中前列。永丰中学上二本以上44人,居全县普通高中第二名。2007年、2008年我县上专科线人数分别是1183,1147,居全县第一。三年来,全县一、二本上线万人比逐年提高。一本由2006年的4.5%,提高到2008年的9.16%;二本由2006年的12.58%,提高到2008年的20.28%,已接近全县的21.03%。

(三)高考成绩增幅明显

2006、2007、2008年我县文史类高考总分分别为411.81、433.24440.24,呈逐年上升趋势。理工类2006、2007、2008年高考总分分别为397.91、407.75、417.37,每年以10分的速度递增。

(四)标准化高中得到较快发展

我县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规模基本稳定,2006、2007、2008年分别为1466、1353、1690人。三年来,省市示范高中在提高文化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高考成绩一年一个新台阶,洛南中学2006、2007、2008年高考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576、716、964人。2007年增幅达到了19.55%,2008年达到了25.7%。西关中学2006、2007、2008年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46、57、61人。古城中学2006、2007、2008年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38、43、54人,上二本以在人数逐年增长。永丰中学2006、2007、2008年二本以上人数分别为4、46、44人,2008年虽有下降,但仍有潜力可挖。

(五)高考本科录取人数再创新高

2006、2007、2008年我县共为各类高校输送新生6959人,其中提前批次582人,一批本科638人,二批本科1388人,高职专科3931人,比2003、2004、2005年多录取2386人,增幅达52.18%,其中2006年录取1933人,2007年录取2175人,2008年录取2811人,2007年、2008年增幅分别为10.33%和29.24%.本科录取人数增幅较快。2007年比2006年增加63人,2008年比2007年增加83人。2008年全县总录取率为63.34%,我县为63.90%,高出全县0.6个百分比。

(六)教育事业发展环境良好

近年来,我县县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县教育局始终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县上下形成了重视教育质量提高,顽强拼博,精细管理,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我们考试管理部门指导思想明确,始终把招生考试环境综合整治和严肃考风考纪贯穿工作始终。通过考生签订诚信承诺书,开展考风考纪教育,使全体考生养成遵纪光荣,违纪可耻的自觉行动。在考试管理方面,我们吸取了个别市县前几年考风考纪差,反而上线人数少的教训,狠抓考试管理,逐级签订考试目标责任书,实行监考抽签确定试场,配备试场通讯屏蔽设备,建立考场监控系统,为考生创造公平竞争的考试环境。同时,我们深入各校进行考试技能和应试心理培训,使考生临场失误减少到最低程度。近年来,由于我们重视考风考纪的教育,狠抓考试管理,不同程度上促进了高中学校考风和学风的好转。连续多年来,我县考生违纪人数明显减少,违纪率显著下降。

应该说,我县高中教育近年来的大发展,成绩是显著的。由于近几年的大发展,我县中等教育事业历史性地迈向普及高中教育的新征程,从根本上扭转了我县高中教育规模偏小的状况,有效缓解了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基本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子女接受高中教育的迫切需要。我县每年都为普通高校输送近千名优质生源,为无数原本无缘接受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提供了改变命运的良机,充分体现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宗旨;初步形成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均衡发展的局面。同时,我县高中教育的迅猛发展,还拉动了我县的城市建设,从长远看,对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肯定我县高中教育发展成绩的同时,必须认真分析我县近几年高中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从总体上说,我县近几年高中教育事业发展还没有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主要表现在全县高中教育质量与效益并没有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提高。近几年,我县高中教育规模在扩大,参加高考的总人数在增加,但我县高考本科进线总人数、人均总分等在省排名位置还不理想,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应届生培养力度还需加强

2006、2007、2008年全县应届生报考比率分别为71.09%、70%、72.5%。我县为67.2%、69.10%、71.29%。我县部分学校与全县比率差距明显。洛中2006、2007、2008应届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57.67%、64.47%、63.31%,与全县的差距较大。应届生二本上线比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2006、2007、2008年全县应届生上线比率分别为14.96%、13.49%、16.24%。三年来,我县与全县比率差6个百分点,与最高的商南县差10多个百分点。2008年文史、理工类二本上线914人,上线率为23.97%,而应届生仅上线417人,上线率为16.23%,应届生仅占文、理上线人数的47.81%。

(二)往届生对应届生有较大影响

2006、2007、2008年我县文史、理工往届生分别为1051人、1116人、1121人,占报考人数的31.79%、29.48%、29.40%,而全县往届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8.91%、30%、27.41%,明显高于全县水平。往届生占上线人数的50.83%、50.17%、52.19%。三年来,我县均在50%左右。这些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剥夺了应届生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同时也影响了洛中在全县考评的位次。

(三)市上考评学校、考评单科成绩名次相对滞后

以2008年为例,我县在市上综合考核名列前茅,但按市上分类考评的考评办法,一些学校、单科成绩名次靠后。我县的洛中虽上线人数居全县第一,但考评由于学生数基数大,在省级标准化高中同类比较文史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文综合分别在全县名列第6、6、6、6、4名,理工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理综合分别名列第5、4、6、6、5、5名。我县的文史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文综合分别名列6、6、5、6、5名,理工类总分、语文、数学、外语、理综合分别名列5、5、6、5、5名。

(四)县际之间高中生源质量差异明显

2006、2007、2008年省级标准化高中招生录取分数线分别为商洛中学500分、500分、496分;洛南县中学486分、443分、481分;山阳县中学507分、514分、511.4分;丹凤县中学427分、422分、450分;商南县中学506分、458分、508分;镇安县中学506分、529.4分、505.5分;柞水县中学463分、472分、445.9分。2006年丹凤县、2007年丹凤县、镇安县、商南县及我县初中毕业考试实行课改实验考试,七县区之间没有可比性外,2008年省级标准化高中录取分数线最高的山阳县中学511.4分,我县481分,相差30分。

(五)提高二本线下临界生成绩的措施有待加强

2006、2007年我县二本线下10分档内考生分别为129、138名,全省此分数段考生比率为2006、2007年分别为3.55%、3.64%;我市2006、2007年比率分别为4.27%、4.53%;我县分别为4.46%、4.76%,也高于省市比率。这些考生的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六)对考生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训练不到位

从考试过程和评卷结束省市考试中心反馈的情况看,我县每年都有个别考生紧张在规定以外的地方作答,用规定以外的笔答题,在草稿纸上作答,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填涂答题卡等事件发生。考生因临考心理失常,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导致未能如愿正常录取的大有人在,使考生受到打击,留下终生遗憾。各高中对考生应试技巧和心素质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把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训练贯穿高中阶段全过程,对考生仿真模拟训练重视不够。

我县高中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发展的指导思想上,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高中均衡发展战略意识不强;在发展策略上,对全县高中发展宏观调控不到位,致使全县高中办学条件的差距在人为拉大,学校间发展极不均衡。如果不能正视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县高中教育质量将不会有明显提高。当前,只有加强高中教育资源的宏观调控,才能使我县高中教育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使不同层次学校都能得到发展,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在不同层次学校中得到应有的发展。

二、调整我县高中发展思路,促进全县高中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要使洛南县高中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高中发展的宏观调控,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上下真功夫。

(一)切实加强对应届生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应届生上线率

从高一年级起对当年入学的新生结构要认真进行分析,提早确定教育和管理办法。2008年我县二本上线考生中文科应届生仅占43.91%,理科占49.83%,有个别学校比例更低。由此可见,要进一步提高二本上线率,应届生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要使应届生在二本上线方面有所突破,各高中应该积极执行教育部限制补习生的政策,加强对应届生的教育和管理,使应届生享受最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应届生上线率。

(二)切实加强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08年我县文史类总分440.24和山阳县473.25相比相差33.01,语文102.83和镇安县109.22相比相差6.39分,数学81.07分和山阳县89.98分相比相差8.91分,外语72.86和山阳县84.98分相比相差12.12分,文科综合183.48和山阳县191.26相比相差7.78分;理工类总分411.71和商南县470.80相比相差59.09分,语文103.48和商南县108.19相比相差4.71分,数学75.50分和商南县91.12分相比相差15.62分,理科综合140.71分和商南县164.96相比相差24.25分。此类比较不能十分准确反映实际问题,但有些科目差距较大,问题明显。各校要在教学管理、学科师资力量,教师敬业精神方面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使各项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精细化,上水平,确保有希望的考生都能上线。

(三)加强初中学段的教学管理,确保高中学校生源质量

2008年我市各省级标准化高中录取分数线为:商南中学496分,洛南中学481分,山阳中学511.4分,丹凤中学450分,商南高级中学508,镇安中学505分,柞水中学445.9分。我县西关中学403分,古城中学407分,永丰中学382分,石坡中学351分。中考成绩500分以上各县区情况为:商州区1073人,洛南县662人,山阳县1368人,丹凤县571人,商南县1221,镇安县1111人,柞水县344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县域之间、校际之间高中生源差异十分明显。生源质量严重不平衡,我县初中教学质量“腰软”的现象十分突出。在县教育局的全力抓初中质量的同时,各高中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尖子培养;在高中招生中,省级标准化高中应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保证生源质量。

(四)不断加强对学生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的训练,努力减少学生考试失误

前几年,随着考试办法的改革,省、市、县每年都要组织模拟考试,效果比较明显。近几年,由于受减负影响,各校虽然不同程度地组织一些模拟训练,但在学生中引不起高度重视,加之训练的形式也不很规范,每年不同程度都有学生因答题技巧和心理素质影响而失分的现象发生,给考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各中学要把考试技巧和心理素质训练贯彻高中阶段全过程,加强辅导和训练,提高考生适应考试的能力。

(五)确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总揽,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地位,不断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实施课程改革,强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管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完善教育质量考核办法,构建起有利于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强化对各学段、各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目标管理,实现各学段、各年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衔接,不断增强提升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后劲。

(六)深入开展教科研活动

坚持走科研兴教之路,配齐配强教研和教科研人员,落实好人员待遇和教科研工作的专项经费,为教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完善教科研网络,搭建全县教科研工作平台,强化学科基地的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全县优质教育资源的互动与共享。坚持走校本化研究的道路,下移教研重心,加强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不断开展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的课题研究,探索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效率、效益的新路子,努力提升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七)进一步抓好普通高中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根据现有普通高中资源分布状况、生源变化态势,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市化的总体目标,以需要为前提,以节约为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制定出普通高中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适应性调整和战略性调整的有机结合,加强对现有普通高中资源的整合,在全县形成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优势明显的优质普通高中群体。

(八)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教育现代化

广泛开展创“学习型学校”、做“研究型教师”等活动,引领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和教师转变教育理念,确立起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现代教育思想。深入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努力构建教育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以推进教育信息化为载体,促进教育内容、教育设备和手段、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管理的现代化。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将学校信息技术教育作为地方信息化建设的优先领域,给予全力支持。加强对在职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抓紧建成全县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不断丰富教育信息资源,提高全县教育信息资源的共享面与共享度。

(九)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

积极探索校长选拔准入机制,继续推行校长聘任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逐步实施校长资格证书制度,努力建设一支年龄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办学行为规范的专业化校长队伍;改革校长管理激励机制,探索和推行校长职级制,将校长的工资待遇与职级高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完善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待岗培训制,实行教师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岗位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从事教育事业,缓解教师配备所存在的学科结构性矛盾;改革学校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十)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管理教师的从教行为;在教育界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实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广泛学习宣传模范教师和师德标兵的先进事迹,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弘扬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师德失范行为,以高尚的职业品德和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赢得社会与公众的尊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在教职工中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加大师德在教师职称评定和工作考核中的权重,并建立起科学全面的师德考核办法,严肃查处违背师德的行为,定期开展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模范、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

高中调研报告篇6

摘 要:新课程教育改革顺应社会发展需要,面向培养更多具应用性、创造性的人才目标。数学应用意识在新时代作为高中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是现代教育观念的关键。以江西省赣州市某中学的数学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各种偏向,以文化背景为分析基础,提出构建完善的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的文化环境。

关键词: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文化背景

1、问题提出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已经成为数学教育改革的主旋律: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1但是,对数学应用意识的研究仅从“教学谈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数学教育多元化和数学多标准化的要求。数学具历史、哲学、美学等文化特点,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对数学教育进行探索,可加强对数学课程、教与学的认识2,数学课堂应注意到“主体对学生社会实践的作用和处于大社会背景下教师调解的作用” 3。

2、研究设计与实施

2.1研究内容

研究中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指主体倾向于运用数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环境中的各种问题,或倾向于在数学理论中探索其应用价值的一种稳定的观念。文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关于数学应用性的文化环境。以江西省赣州市某中学为例,具体有以下几个研究问题: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现实情况如何?影响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因素有哪些?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水平是否与文化背景相关?

2.2研究对象与工具

在本研究中,分别随机取样赣州市某中学高一、高二年级的平行、尖子的2种班级类别,共4个班的学生为问卷调查对象,其中男女比例平均,共发放学生问卷230份,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96.08 %。

研究问卷法所使用的工具为自编问卷《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调查问卷》,经过随机选取被调查对象的试测,使用SPSS16.0对问卷进行了相关的效度分析(累积变异量62.217%)、信度分析(α信度系数0.87)。另根据专家和中学被调查老师对问卷的意见对各题的设计做了调整,最后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3、结果

3.1数学应用意识的构成

数学应用意识,应该包括主体倾向于运用数学理论与方法解决环境中的各种问题、在数学理论中探索其应用价值的一种稳定的观念,而数学建模是数学应用意识最直接的反映方式。从三个维度来看(见表1),高中生在维度2“从应用走向数学”分数最高,为5.1457分,维度1“从数学走向应用”分数相对较低,只有4.3882分,维度3“从数学建模反映”处中等水平,是4.6828分。说明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构成是不平衡的:

1) 在从应用走向数学中表现较好,即高中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较好地抽象出现实问题的数学内涵,并采取相应的数学方法进行解答;

2) 从数学走向应用中表现较差,高中生虽然进入中学的高年级阶段,学习了大量的数学知识,但数学学习的外在表现说明他们很少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新概念的学习时也很少利用生活原型的方法促进理解;

3) 数学建模意识水平较一般,高中生长期处于双基为主的教学环境中,高中生对数学建模的接受性还有待提高。

维度项目平均分合计

1.从数学走向应用学数学知识时主动探索应用价值2.1941

理解抽象概念时在生活中找原型2.19414.3882

2.从应用走向数学面对实际问题时发现数学问题2.5837

面对实际问题的解答情况2.56205.1457

3.从数学建模反映对数学应用问题的处理方式2.3167

为日常问题建一个数学模型2.36614.6828

3.2 数学应用意识总体水平

根据所调查学生具有数学应用意识现状的数据统计结果(见表2),在高中数学课教学的课堂上,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水平总体存在差异:

1)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总体水平较低

调查结果说明,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整体处于低与中级水平之间,其中,高二普通班最低,为11.96分处于低级水平。

2) 实验班比平行班数学应用意识水平更高

根据学生上个期末考综合成绩排名,分在实验班和普通班。通过测试结果来看,无论高一还是高二,实验班的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水平普遍高于普通班学生。

3) 数学应用意识水平随着年级增加而降低

研究发现,在中学阶段随着学历的增加,学生们的数学应用意识水而降低了,在实验班与普通班、男生与女生的分数情况都是如此。

4) 男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水平较高于女生

男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水平普遍高于女生,其中高一实验班的男生最高,为17.43分,高二普通班的女生最低,为10.55分。

3.3文化背景下的高中生数学应用

事实上,学生有自己喜爱的数学应用教学模式,这是学生主体对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体验,关注学生在情感上的发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4。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学习模式进行调查,让高中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学习模式。发现 43.4%的高中生认为应使用多媒体展示数学的优美;31.2%的学生认为应以经典故事作为数学新概念导入的方式;72.9%的学生认为使用真实情境展示数学更好。

教是为了学而服务的,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应注意教师的教学模式是否恰当。结果显示,教师水平为32.97分,较低的水平。并发现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得分差距大,13题表明大多数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很少增加关于数学历史的素材,平均得分为2.54分。但是,在与传统教学法相关的教学模式中,各教师得分较高,如第16题关于强调新课程要求中的协商、互动、交流等得分高,为4.17分。

为了更好地说明教师教学与高中生数学应该意识之间的关系,使用两变量的相关系数r=0.216,显著水平为0.001(sig.(2-tailed)),说明高中生应用意识水平与教师是否使用文化进行教学的相关性十分显著。

4、建议与反思

数学应用遵循了数学本身的发展规律,贯彻了学以致用的原则,使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产生良性循环,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中学数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但是,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总体水平较低,且意识的构成因素不平衡。高中生处于教学活动的文化背景下,教学模式和学生自我认知都与高中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密切相关,表现在性别、年级、成绩中产生的一定差异。究其产生原因,应注意到过去我们长久地接受所谓“数学理论”的熏染,忽视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的传统教育文化,以致学生难以认识数学与社会结构、哲学、文化观念等多方面的联系。受现代课程改革文化的影响,却没有正确认识到数学教育也是数学文化活动5。为此,高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应该关注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接受性,即现实中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多考虑与文化因素相结合来端正高中生的自我认识,从“知用”、“敢用”、“想用”的应用意识层面,到“善用”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层面。总之,周遭的各因素已折射向同学们,为了更好地提高高中生数学应用意识的问题,更应该考虑文化背景的作用。(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3

[2] 吴华,马东艳.文化视角下的数学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7)60—63

[3] Guida De Abreu.(2000)Relationships between macro and micro socio–cultural contex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interactions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41:1–29.

高中调研报告篇7

[关键词]高中英语调查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033

一、问题提出

许多老师和有过英语学习经历的学习者都会感受到: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花费和牺牲了大量的时间却成绩平平,收效甚微,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词汇难学,单词记不住。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追问和探索。

为深入了解高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研究,制定出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特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二、调查对象及操作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学生问卷调查任务确立以后,为了确保此次调查最大程度上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笔者于2015年2月6日在我校普通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两个班121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从调查对象的英语学习观念、学习策略入手,分别围绕英语学习的兴趣、习惯、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精选15题,采取“单选”的方式,要求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上交调查表。问卷共发放121份,回收121份,有效卷121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问卷中,第一题设计的是关于英语学习兴趣的。结果显示95%的学生都对英语感兴趣,61%的学生对英语有强烈的喜好。这一点说明教师平时的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趣味性是比较吸引学生学习的。一小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不大,目的性不强的学习劲头很容易波动,教师需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度,以免高年级学习时他们因为不喜欢或者学习难度加大而放弃英语的学习。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问题有2个,从综合比例来看,81%的学生能够做到读记单词;老师讲解教授英语词汇时,81%的学生有记笔记的习惯。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时了解记忆的规律,知道及时复习的重要性,并经常鞭策自己有计划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巩固。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态度的问题有3个,从调查结果来看,50%的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学习来提高词汇量,28%的学生靠他人督促,也有的顺其自然,缺乏主动性。在英语词汇课上,79%的学生能够专心听讲,知道教师引领的意义。94%的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词汇教学的重视,说明师生深切懂得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上重要作用。

关于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问题有8个。首先, 78%的学生认为应该掌握并应用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记忆单词。 比如,英语课外阅读中遇到生词,22%的学生会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有一定的阅读技能;39 %的学生会先标记,读完后,再查词义,知道解决重点,各个击破;23%的学生会使用字典或用网络工具查词义,懂得学习时借助工具的重要性。其次, 46 %的学生会通过读英语杂志、看英语电视或听英语广播等来增加词汇量;一半以上的学生还没有意识到扩大信息源对学习词汇的作用。此外,63%的学生会总结自己容易拼错、读错的单词以强化记忆。74%的学生会携带词汇笔记本或书来复习巩固词汇。57%的学生记单词时会联想记忆。67%的学生会用构词规则来学习记忆词汇。57%的学生会根据语境使用例句记单词。

调查问卷的第16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询问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方面的建议和想法。

英语词汇学习既要营造学习的氛围,又需要创造学习的心境。既需要强烈的热情,也需要科学的方法。一方面,他们建议兴趣英语,注重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经常举行一些有竞争性的比赛激励斗志,希望能够有巧妙记忆单词的教材;另一方面,感悟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比如,用联想法把单词联想成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加以记忆,把某个短语有关的词汇一连串地记住,用词根法、词缀法记忆,音标强化读音与拼写,归类记忆,灵活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把容易记忆混淆已学词汇记在特定的笔记本上,每天复习记忆。

高中调研报告篇8

 

一、调研背景分析

 

行业背景分析: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发达经济体复苏缓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人民币币值不稳定,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外贸增长速度。海关总署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16年8 月,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5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8%,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5.8%和1.6%。与全年7.5%的外贸增长目标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外贸行业的不景气势必影响行业就业数量与质量。最近,国家在扩大企业外贸自主权、通关便利化、放宽外资准入、完善金融服务等方面不断出台政策,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些措施为外贸体制机制创新提供了动力,特别是跨境电商等互联网新业态贸易对整个贸易行业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新的工作岗位。

 

中高职衔接教育现状分析:随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迫切性日益突出。在具体实践上,出现了多种衔接方式,有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中高职5年一贯制、中高职3+2分段培养等,中高职衔接已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问题。总体来讲,中高职衔接中高职衔接还存在以下问题:一职业院校毕业生总量不能满足行业企业需求。2016年3月南方人才市场应届毕业生外贸专场,进场企业412家,招聘岗位3000余,进场学生不足2000人;二是职业院校学生总体素质特别是实践能力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三是部分中高职目标定位不清,培养缺乏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差异性大;四是中高职课程体系未能有效衔接,课程设置 与课程内容趋同;五是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低,不能满足培养高技能水平学生的要求。

 

二、调研的主要问题

 

(1)目前国贸实务专业相关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何,能否为中高职衔接的专业学生提供较长的“职业生涯线”;行业与企业中新的工作岗位;

 

(2)目前外贸人才的需求与供给状况如何,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力能否满足企业需要?

 

(3)国贸实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分布如何,中高职学生在岗位层面是否存在梯级分布?

 

三、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与方式

 

本次调研经课题组讨论,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式:

 

(1)向目标企业发放调研问卷,包括现场纸质问卷、网络电子问卷。

 

(2)现场访谈,邀请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一线操作员工参加座谈。

 

(3)网络访谈,通过电子邮件、QQ等信息工具,向目标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发送访谈提纲。

 

(4)电话访谈,通过电话,针对提纲内容向目标企业管理者及相关人员进行访谈,记录访谈结论。

 

(二)调研样本分布

 

本次调研涵盖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主要的就业岗位,包括跟单员、外贸业务员、国际货代、跨境电商、报关报检。考虑到我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生源地、就业单位均分布在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我们联系了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珠海等地的15家外贸行业领先企业与服务外贸企业的优秀的关联企业。

 

四、调研资料分析

 

感谢受访单位的密切合作,我们如期回收15家单位的调研问卷,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统计与分析。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参与调查的15家单位有10家提到传统贸易竞争激烈,市场份额难有突破,业务拓展举步维艰。这也印证了当前全球传统贸易萎靡不振的基本局面。行业中唯一的亮点是跨境电商等互联网新业态贸易的迅速崛起,市场份额不断上升,人才需求存在较大缺口。

 

(二)外贸企业人才需求及供给情况

 

(1)人才需求规模(数量)分析

 

参与调查的15家企业有12家短期内有人才招聘计划。通过对12家企业人才招聘计划岗位与招聘人数进行统计(如图1),我们发现,目前外贸企业面向高职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有:外贸业务、跟单、单证、报关报检、货代。其中对外贸业务员、单证员需求最为强烈。

 

(2)企业人才需求规格(质量)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发现,外贸企业对高职学生学习工作态度、实践能力、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期望。对高职学生最不满意的地方集中在动手能力差、专业知识不扎实这两个方面。

 

(3)广东省外贸人才供给情况分析

 

广东省共有67所高职院校,其中有23所开设了国际贸易类专业。中职学校包括部省属职业技术学校、市直属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局直属职业学校等100多所,其中开设了国际贸易类专业的40多所。中高职国际贸易类专业毕业的学生在3000人左右。根据2015年广东省商务厅的数据,广州市外贸类人才缺口在5万以上。国贸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三)国际贸易实务岗位群分布情况

 

根据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和外贸企业具体工作实际,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岗位群分布如下图(图1)。

 

(四)企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调研结果

 

传统外贸业务及相关业务企业岗位群包括外贸业务、跟单、单证、货代、报关报检。考虑到最近兴起的跨境电商业务,我们这次调研增加了跨境电商岗位。调研针对国贸专业中高职学生毕业初期从事的主要工作岗位,调研的内容包括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具体内容的描述、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及该环节整个工作中的频度与重要性。(限于篇幅,仅以跨境电商为例)

 

五、调研形成的主要结论

 

(1)行业企业对中高职国贸专业毕业生的有强烈需求。

 

(2)行业企业对目前培养的职业学校(院)的学生不太满意,主要集中在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缺乏职业规划这三个方面。

 

(3)中高职学生就业领域与就业岗位存在竞争性,也存在差异性。

 

六、对策与建议

 

(一)明确培养目标

 

从调研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高职生毕业初期就业主要分布在外贸业务与业务操作(单证制作、业务开拓、跟单、货运、报关报检)工作。那么这就要求我们 在培养目标上应该结合外贸企业、行业和地域需要,把我们的专业培养目标也定位于能在外贸、内贸企事业单位从事业务开拓、单证制作、外贸跟单、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等岗位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实训课的比重,多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把学生的学、教师的教和企业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企业、学生和教学三者共赢局面。

 

(二)优化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院校课程设置是为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目标开设的,过去传统的“公共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 课”的“三段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需要。第一,我们应该从外贸企业工作岗位需求出发,基于外贸业务工作过程开设课程。第二,要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国际贸易认知、单项能力实训及综合能力实践的递进式实践课程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我们要加强与中职学校的课程多方位衔接,体现人才培养的差异性。第四,要在调研中,企业对证书也有相当需求。我们应将外贸职业资格考证贯穿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使教学内容与职业考证内容、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相融合。

 

(三)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在着力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职业院校也要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创新、责任感及自我学习等综合能力,它是支撑学生职业生涯最大限度发挥他们的能力或才干的关键能力。国贸专业要创造核心竞争力,就要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有效地融入教学过程之中, 比如推广项目导向、行为导向的教学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要贯彻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更重是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重视学生心、脑、手的协调发展,在重视专业技能培训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

高中调研报告篇9

调研报告

可行性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反方论证

关于母亲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教育现状及农村教师心态的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广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研报告

关于三年级教育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修建旱冰场的可行性报告

关于青春交际舞协会的可行性报告

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

中学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高校调研报告之外联篇

高校调研报告之人力资源部

赴北京朝阳区东风乡辛庄村调研报告

甘肃西部农村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服装市场调研报告

对宿迁医改调研报告“十点质疑”之回应

锣鼓书目前的传承机制

整治学校周边环境调研报告

下乡期间调研报告

导演自我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报告

当代城市中学生社会人格状况调查报告

德钦县奔子栏之行调研报告

大学生学车调研报告之调查方案

大学生食品消费市场调研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大学生暑假社会调查报告

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开题报告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大学生劳尔的故事之劳尔的社会调查报告

北京图书市场调研报告

北大课题组宿迁医改调研报告(上)

安阳师范美术学习实习教学调研报告

关于火眼晶睛的调研报告

关于二十岁之前废掉处男的可行性报告

《大学生生活质量调研报告》评介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我国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少儿读经解经点评录》可行性报告

“三下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高中调研报告篇10

为帮助各部门撰写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现就如何撰写调研报告,提出如下指引:

一、调研报告的概念与特点

调研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后,将调研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研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研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调研报告是在掌握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研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调研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研取证都是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所以,调研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调研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预测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调研报告的分类

调研报告的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况调研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研报告。这种调研报告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研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研报告。

(三)问题调研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研报告。

三、调研报告的写法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思考(建议、分析、对策研究)”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的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我区财政收入占gdp比例偏低》,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述调研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研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可持续发展重在以人为本--区人才困境与出路》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研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研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研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