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人文价值十篇

时间:2023-05-04 13:08:50

文学的人文价值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1

1.人文医学

首先,以贺达仁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人文医学属于医学的一个部门分支,是与基础医学、技术医学、应用医学相对应的学科,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属于医学科学与人文科学交叉的学科群。这一理论在学术界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可,部分学者将“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学”表述为同一概念,并通过对于医学人文的建设来推动高校医学人文学科建设的发展。并从医学人文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学科性质、逻辑关系等方面论述人文医学作为医学学科内一个重要分支的学术地位和学术科研方法。亦有人将“人文医学”等同于“医学人文学”,阐述了人文医学作为医学重要分支学科群的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路径。人文医学作为新的学科群出现是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次,将人文医学理解为生物医学发展的一种医学模式。主要从医学模式出发谈及人文医学的发展问题,认为医学应当包含人的价值、医学的模式、生命哲学、医学目的、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以及情感交流六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人文医学模式提出了适应其发展的科学研究方法、内涵、体系及现代性,探索人文医学模式发展的道路。人文医学的体系应包含医学基础知识、临床医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方面。

最后,人文医学是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力,存在众多的争议。除三种常见的人文医学的解释之外,部分学者也提出了更具有概括性的概念。人文医学的概念范畴不应当拘泥于其定义,我们应当从外延来划定其内在的系统关系,注重人文医学所提倡的正是现代医学中所欠缺的,即应当分别从学科体系、医学发展阶段和思维模式等方面,坚持“仁学”在人文医学中的价值。

上述的各种定义是有关人文医学的框架式概括,存在众多不足和需要完善之处。人文医学是一门学科,代表一个学科群,是研究医学将人的生命和人的价值等属性因素置于核心地位的学科群。对于人文医学的认识和理解需要一种逻辑上的统一,应当立足于生命本体论,将人文关怀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人文医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与医学紧密结合的边缘性交叉学科群。

总体而言,人文医学是与医学密切联系的学科,却不是医学能完全涵盖其外延的;视其为新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有促进和改善,却无法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超越;想单独成为学科体系却无法被学界认可。我们探讨人文医学的过程更应该认识人文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价值,特别是不直接从事临床却指引着所有临床学科的价值存在。

2.医学人文

医学人文是什么?王一方曾非常形象地称之为个幽灵在徘徊”。在医学人文发展过程中,无清晰的学术面目,无概念辨析、边界厘定、系统建构的营垒,讲堂无课、研究无题、临床无援。医学人文,简单地理解就是医学人文学应当涵盖的哲学、法学、伦理学等与医学相关的部分。这样的解释显然不能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医学人文这样的概念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使用回避,往往会在“医学人文”之后加上“精神”、“思想”、“课程”、“属性”、“素质”、“学科”、“教育”、“关怀”等词汇。张大庆将学术界的认识总结为精神层面的“医学人文精神”、实践层面的“医学人文关怀”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医学人文学科”。

医学人文,属于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所有学科的基础。医学的人文性是医学的本质属性,人文的回归也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责任,是研究医学人文的价值所在。医学人文的本质就是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理论促进医学从本质与价值、目的与意义、医疗公平与公正等方面对生命和健康的终极关怀。其研究应当从“人文”出发,探索医学发展、实践、应用过程中医学目的和价值实现的方法规律,是一个追求“良医”的过程。医学人文也被理解为人文主义或者人文精神在医学中的运用,是用以对抗医学发展中因功利主义价值选择偏差带来的技术主义等非人文性的弊端。提倡并研究医学人文是因为医学的非理性、非人性发展已经影响到人的存在,因此造成的后果也是现代社会发展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医学是科学,但不是单纯的自然科学,而是入学。

医学人文,从哪里来,要做什么,到哪里去,这样的几个问题也关系着医学人文研究的指向性标识。在原始医学、经验医学阶段,治愈是偶然事件,更多的是帮助减少病痛,安慰受病痛折磨的内心。这一阶段医学科学精神并没有出现,相对来说,医学保持的是对于人类病痛的帮助和安慰,没有科学升格的医学只有人文。即便是到现代生物医学阶段,当我们以为可以治愈很多疾病的时候,更多无法治愈的疾病却又出现。科学的成功标准是获得真谛,医学的成功标准是获得疗效,所以医学是自然科学和玄学交叉的学科,由此可以看出医学不是科学。这里,有个问题关系着医学人文存在价值,即医学有没有异化?如果把医学视为科学本身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问题,医学的异化是表现为一个技术化、商品化的过程。异化的医学如何归化,如何人性化?这就如同医学人文的需求并不是人文学者提出的一样,从医者是医学归化、人性化的重要力量。医学人文只是一个理论的基石,是在医学前进发展过程中的人性化指引,需要的是医学的实践。如果医学人文还是一如既往地被束之高阁,医学人文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医学人文的道路和未来又在哪里?医学人文应当是医学进步和发展的旗帜,引领医学在发展和实践的道路上把握以人的健康为核心、以生命为中心,实现人文精神融会贯通于医学的每一个角落。即使不能做到将医学人文贯穿到医学的每个角落,也应当将其视为一种旗帜、 个向标,为医务工作者树立一个衡量标准。医学作为理性自然科学部分和属于非理性的玄学结合,实现医学人文的升华性、超验性、理想性,产生对医学人文的宗教式信仰。

医学人文,弘扬人的价值、倡导人文精神,不应当是具体的某一门简单的学问,而应当是人文社会科学在医学中研究运用的基础性理论。医学人文,曾几何时如“幽灵”徘徊在学术界的上空,如今这个“幽灵”也逐步揭开他的面纱,露出指引医学发展的手指。

3.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的价值评判

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的发展都存在于价值评判之后,代表着医学发展中的一个必然的道路选择。当《医学是科学吗:医学人文对话录》出版的时候,这本书的作者王一方也被戏称为一个医学“叛徒”的人文思考。这也反映出国内医学界对医学人文的态度并不是如医学所需要的那样热衷。

医学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超出了人性可接受范围的科学技术变异就是医学的异化。评判医学发展是否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价值标准是什么?人文医学和医学人文都应该在这个标准制定过程中呈现出自身的价值。当医学在消灭天花之后以为自己可以消灭所有传染病的时候,艾滋病悄悄地波及了整个世界。当科学家开始基因工程的时候,就宣称如果人类基因图谱完成,对于疾病的治疗将有突破性的进展时,我们不得不再次反思医学如何发展。医学不是单纯的科学,因为它成功的标准不是真理发掘,而是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对于健康的维护。

思想层面的“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品格内涵,实践层面的“医学人文关怀”是一种行为表现。医学人文等同于人文医学,或者说医学人文是人文医学的基础,它是一个价值评判的标准,是衡量医学是否有利于人的标准。医学的发展对于人类是否是有利的,现代还不存在—个达成共识的评价标准或者依靠某一单独学科可以完成的(即便是医学伦理学、医学哲学也无法完成)。综合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理论,完善医学人文的理论基石,建立可以作为价值评判的医学人文体系,用以衡量和评判医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是否能做到以健康和生命为核心?

医学面对死亡、面对疾病带来的痛苦,久之,麻木有时也是无法避免的。医学人文是信仰,是所有医务工作者的精神信仰,是安放灵魂之所。

价值评判的标准和内心的信仰,是医学人文的价值所在,也是医学人文得以发展壮大的原因。在医学人文的道路上有更多的学者在加入其中,也期待更多的医学人文走进临床、临床能够接受医学人文。

4.需要走进临床的医学人文

近年来,关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研究有很多,但真正点题论证的寥寥无几。更多看到的是对于医学人文的敷衍,只不过用它作为一个幌子论述不可能存在的东西。无论是对于医学人文还是由其引发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关怀,其基础是对于医学人文的理解和把握。很多学者对于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医学人文关怀教育的认识本身就存在偏差。首先关于医学人文关怀,脱离医学人文精神单纯地谈论医学人文关怀似乎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是泛泛而谈,触及不到医学人文的根本。

知识、价值、精神和关怀的逻辑体系是医学人文研究的核心,但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还是处在起步阶段。关于医学人文知识作为医学人文根本的论断虽有被提出,但未以知识为基础提出医学人文价值的延伸,并以此作为医学人文精神步骤的理论。很多学者还把医学人文精神留在自己的小小世界,似乎通过空泛的讲授就可以让医学生掌握什么是医学人文。这样的想法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研究也是初级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看不到事物发展的本质原因。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2

[关键词]黑人文学 《根》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5-0091-01

一、黑人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

17世纪,大批非洲黑人被奴隶贩子贩卖到美洲,每天劳作18―19个小时,沦为地位低下的奴隶,黑人奴隶制在北美殖民地自此衍生。至1860年,美国黑人奴隶发展到400多万。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使黑人奴隶作为重要资源提上议程。文学领域出现《汤姆叔叔的小屋》等作品,表现了奴隶制的野蛮残暴和黑人的斗争精神,为后期北部废奴运动的爆发提供了理论准备。《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使部分黑奴获得自由,但未从根本上解决黑人问题,黑人种族仍处于最下等阶层备受歧视。拥有一半黑人血统的巴拉克・奥巴马任职美国总统,2012年11月7日连任成功,是消融美国种族歧视的标志,对黑人种族、亚裔、拉丁裔等少数族群的生活质量与政治权利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以黑人文学为代表的少数族群文学在其间是重要动力。美国黑人自南北战争后形成美国人和黑人两种不同群体均在身份文化上面临困境。所以,美国黑人文学文艺复兴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黑人作家的文学创作更加重视本民族价值、体现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以文学语言唤醒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

二、概述黑人文学《根》

《根》是一部自传性半纪实小说,它成功塑造了一个黑人家族七代人在美国的成长历程。全书包含四个不同篇章。

(一)先祖父琨达被掳前的快乐生活

作者通过前33章丰满细腻的笔法展现了居于西非冈比亚嘉福村原始部落的先祖父琨达被掳前快乐充实的田园生活。原始部落独有的丰年歌舞和祈祷庆祝、篝火旁的长老会、婴儿命名仪式、男孩成人训练仪式,培养了琨达勤劳勇敢、坚韧不屈的优秀品格。

(二)先祖父琨达为奴期间的坚强与反抗

先祖父琨达被白人掳掠,乘船运往美国。他在奴隶船、白人农庄的几度逃跑,使他脚筋被斩、备受迫害。白人把他们当成“会说话的工具”,但琨达在艰难困苦中坚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谋求一切方法聆听曼叮客语或其他非洲语,使它能贴近家乡。他用传统的非洲仪式给初生的女儿命名、教授女儿非洲语和家族故事,希望将非洲的“根”埋入子孙后代。

(三)琨达之后三代人的斗争

自由、平等权利的抗争是第二代琨达的女儿吉西的斗争主线。白人主人奸污吉西后生下儿子乔治,聪明伶俐,却一直只是身份低下的奴隶。他为了赎出妻子,努力赚钱,却遇上不守承诺的主人,只好趁主人酒醉时得到“自由证书”。南北战争使这个家族在第四代――乔治的儿子汤姆时获得了全家的自由住处,并以自主劳动拥有了土地的经营权。

(四)黑人家庭在后期的发展成就

这个黑人家庭自第五代开始可以享有受教育权、自由贸易权,在社会地位上也有了很大提升。作者作为著名作家,是黑人奴隶的第七代,其弟弟任联邦新闻署副署长,父亲任职康乃尔大学教授。

本书丰富的情感、不俗的想象力、细致的文笔,塑造了昆达、吉西、乔治和汤姆等多个饱满的人物,将黑人种族身处异国他乡、承受巨大的艰难困苦,仍勇敢捍卫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努力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该书以故事题材再现美国黑人种族的不公平待遇和种种困苦磨难,发人深省。作者阿历克斯・哈利认为该书旨在挖掘黑人的“根”,并让所有的黑人找到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黑人文学《根》的影响与意义

根,是展现精神灵魂,追求民族平等,体现尊严个性的重要力量武器。它熔铸在民族成长、发展的每个筋络,是民族的一种向心力。《根》一经出版,广受好评,先后授予美国十大畅销书之首、普利策特等奖,被作为电视剧搬上荧幕获取艾美奖中九大奖项;也因“非虚构的历史作品”之名,誉为历史特等奖。《根》影响力如此之大,逐渐成为美国270所大学的选用教材和多家中学研究课的教学内容,由此带动了作者的故乡非洲冈比亚村落旅游业的兴旺。

《根》对白人移民者、印第安原著居民、黑人种族等多个移民种族都产生了很大的触动。他成功凭借多舛的家庭故事,使美国黑人等少数族群和边缘文化人群重新审视自我、发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蕴含的灵魂与尊严,一时兴起了“寻根热”。《根》也引发一个有关世界多元文化、和平发展主题的社会性思考,移民家庭如何在保有自身文化特点的同时融入美国大家庭?不同种族权利的实现需要社会制度有哪些方面的改善?

不同文化价值的碰撞是世界各民族交流往来的必然趋势,多种文化模式并存是文化发展的方向。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民族智慧,一代代的英雄人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充分发挥。中国梦是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明确提出的复兴之路,为中国人梦想的实现指明了方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永远坚持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坚持和对民族觉醒的坚定信念,让每一个人在梦的实现中体现自身价值。

四、结语

《根》是黑人民权运动的思想武器,借用一个黑人家庭在几代人的繁衍中发生的故事,体现了黑人等少数民族族群的民族文化价值和斗争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借鉴。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3

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尴尬:有些学生在努力学好数学的同时,也在逐渐地厌烦、冷漠数学,而且随着数学知识的深入,厌倦的程度也会加剧;这不能不说是数学的悲哀。数学教育的功能和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提供给学生一门技术性、工具性的学科,以适应今后工作和生活的需要:第二方面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素养。而近几年,由于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无法获得对数学的良好感受,无法全方位的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如: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审美;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等。忽视数学的人文价值,就会削弱数学教育对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所起的作用。

数学向我们展示的不仅是一门知识体系、一种科学语言、一种技术工具,而且还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理性化的思维方式和认识模式,一种具有新的美学维度的精神空间,一种充满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文化境界,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这是新课程所提倡的,也是人文化数学最好的注释,人文价值,应该成为新课程理念支撑下数学课堂的核心价值取向。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观,其核心是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的洞察人生、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

因此,数学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与统一,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数学是求真的科学,更是真善美的统一

美国数学家克莱因说过:“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技可以改善生活,但数学却能提供以上的一切。”数学不仅仅以求真为其使命,而且以至善、达美为其成果和意境;它本身以及它的发展历程所体现的求实、严谨与执着等品质与风格,也代表着人类的一种基本美德。

数学不仅可以用于改善与美化生活,而且如爱因斯坦所说:从那些看来同直接可见的真理十分不同的各种复杂的现象中认识到它们的统一性,那是一种十分壮丽的感受。因此,关注数学的人文价值,从而真正提高受教育者的数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使得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和谐的统一起来。通过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人生观,引导青少年一代更好的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因此,数学教育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与统一,实现知识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数学的人文知识在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

数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体现着一种极为负责任的社会精神——不懈地探索真理、勇于坚持真理、为真理而献身。它包含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勇于怀疑、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勇于创新、超越现状的创新精神等,所有这些如果通过数学教育活动内化为少年一代的个性品格,成为他们今后的行为规范与价值取向的话,这才真正达到了数学教育的目的。

(一)尊重个性和差异培植人为化的学习方法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采用的方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课上练习、课后作业。这种方式在我国有相当大的普遍性。学生付出的精力主要用于消化理解教师所讲,学生头脑中复制的是教师的思想和语言,因此,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孕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尽可能对有关课题做形象化的处理,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并主动的和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堂与课后交融和渗透。例如,有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一辆汽车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15分钟后,由于有一项紧急任务必须立即传达给汽车司机,卡车司机以7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出发追赶汽车。问卡车需要多长时间追上汽车?笔者在两个班进行教学时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种:采用讲授法。把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及追击问题的内在特征讲给学生听,然后再做几道相关的追击问题的应用题加以巩固。第二种:采用实验法,让两位学生分别拿着一辆玩具小车,用秒表计算时间,模拟事情发展的全过程。在实验中,由学生发现该题的数量关系及追击问题的特点。不同的教学方法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发挥学生主动性的第二种方法之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正是因为它更多地尊重了学生,尊重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权利,尊重了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权利,尊重了学生对数学的人文体验。数学教学中应多使用图片、幻灯、录像以及多媒体课件等,它有助于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数学的思维方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即可以自然渗透一般性中蕴含着特殊性的思想,又可让学生通过形象的媒体理解抽象的问题,真正体验数学,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二)加强数学的探究性学习

在教授数学的同时渗透人文知识,课程是十分重要的载体。传统的理论认为它就是传授知识,即将前人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而现代课程理论则认为,课程还是一种对话、交流、体验和发展。对话,教师和学生之间具备平等、民主的沟通,共同构筑起探讨的平台,教师学会了倾听,学生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怀疑和批判;交流,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学生的身心潜能被激发,新的思想在交流中发生;体验,创设数学情境把学生引入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这种情境,不仅是话语的,而且是实践的,是充满智慧的探究和体验;发展,表明教育并不只是照搬照抄、简单复制,而是要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基于课程,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在数学的课堂上进行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新的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概念和结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初步尝试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创造的激情,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勇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1)立足课堂。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研究者。数学的探究性学习更多关注的是接受前人经验的同时,继续思考研究,开拓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走得更快。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一个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对象,营造一种活泼的数学课堂氛围,使学生深入其境,真正作为一个主体去从事研究。所谓情境,包含着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有一个可以直接感悟、研究的对象,与数学的现实及学生的实际靠得更近;二是问题本身是广角度的、开放性的,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挖掘潜能。

(2)体验生活。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实践者。人们的学习活动有三种形式,一是接受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体验学习。在人类早期,文化知识主要是以一方灌输,另一方接受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接受方式也影响到今天的数学学习,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功利主义,多年之后积淀下来的与教师及学生所付出的极不相称。体验学习就不同,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在情感、行为的支配下,通过反复观察、尝试,最终构建新的知识的过程,它所追求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积累与更新。

(3)倡导合作。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参与者。班级授课制的出现使教育实现了规范化与系统化,但在一定程度上,班级授课制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相互协作能力的发展。数学活动的个体性虽然比较强,但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型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它可以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看法,因为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才能是有效的。

数学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文明;数学在追求真理与理性的同时,也在追求着个人及人类自身的发展与进步;数学在征服自然开发自然的同时也解放人性肯定人的价值。事实上,科学精神也并非只是自然科学的精神,而是整个人类文化精神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学体现出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之间并不存在一条截然分明的界线,那种将科学与人文截然区分开并且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也是有害的。数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数学是一种研究活动,数学是具有人文功能的。既然是一种知识体系,因此就有依托于科学知识之上的科学思想和信仰;既然是一种研究活动,就有贯穿于科学研究活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审美能力;既然具有人文价值,就更应体现科学中的人文精神并把它付诸于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将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很好地整合起来,使得数学教育也成为人文素质的教育,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也是终身的内在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吴建英《让课堂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2、李应强《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4

[关键词]:美学 研究对象 人文价值

关涉到美的问题意识在上古时期便有记载,但相对系统的美学思考发端于中古时代。此一时期,欧洲的《诗学》,中国的《乐记》,印度的《舞论》,这三种人文化的艺术专论中对美的问题专注,形成了美学的人文思考在中古时期的集中发力点。由此出发,在十八世纪理性主义哲学繁荣的背景下,维柯对“诗性智慧”的发现,强调诗性的人文智慧先于知性;鲍姆嘉通第一次以“感性学”来命名涵括人文观念的感觉和感情研究;康德以“自然本性”的趣味视角,确立了美学理论的主导形态。由此而来,美学既研究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审美意识、审美感受,也研究人的审美意识和感受的认识和由此而形成的知识系统,还研究触发审美态度的客观世界的事物形式。虽然其价值倾向有可能偏重于上述三者的单一方面,但总体而言,其的核心价值取向在于人文价值维度。

一、对象的客体要素揭示了人文情感的物质依存

从研究对象的客体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所依托的物质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但是,自然科学的价值在于强调人对事物的认识和改变,弘扬人的理性和技术的合目的性。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其人文价值与自然科学的科技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缺失化

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和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都主张采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力图达到“尝试性的和不带成见的方法”,对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和美对象的物质属性,进行定量分析。以此把美学的研究对象限定在自然科学的框架内。但是,这种放大并强化审美对象的物质要素,采用自然技术手段的美学研究,并不能全面地证明美学学问本身的“自然科学”依托,甚至容易造成美学核心问题的人文维度的缺失。从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念来看,忽略美学与自然科学的客体差异,就会使审美主体的社会历史属性、审美心理的微妙体验、生命情感的灵韵,遭遇到技术描述和物理监测的遗漏,造成技术本位的自然价值博位,而人文情态和价值显形缺失。

(二)忽视客体要素会造情感的悬空化

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审美活动总关涉到人的生存所依托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现实。这其中,人的生命现象无比的丰富和复杂,但总是依托在现实世界当中。为了消除技术专制对人文精神的销蚀,而选择性地放弃美学研究的客体要素,就会造成美学研究的对象的情感悬空,也会造成研究本身脱离现实的形而上学之路。美学的审美对象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系统,其依存于现实的是相对稳定的物态要素。构成对象存在的各种要素在其动态系统中,均衡地发挥着牵制和互化的结构。物质化的客体要素的显形,精神化的主体要素的流动,知性化的知识要素的传播和扩散,使得审美活动能够依存现实而不受制现实,属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从而实现其人文价值。

二、对象的知性要素构建出人文形式的知识形态

从研究对象的知性要素来看,美学的人文价值取向存在于审美活动的知识形态。因此,美学研究应当区分出美学的人文价值与社会科学的知识价值的交叉和差异。

(一)强化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压缩化

近代社会科学的发展,使美学强化学科化取向,按照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来制作和加工知识产品,构建人类普适性的知识生产关系和消费行为,压缩了审美活动的心理意蕴、文化融通和价值态度,不能充分涵括研究对象关乎生命体验的当下状态。这就意味着,作为知识生产方式之一的美学,所侧重的是美学知识在社会知识结构或社会生产系统中的宏观价值,压缩了个人在具体的情感活动中所表现着的生命承续与德性变迁。因此,美学研究就是要阐释人的生命形式、情感意义和人文价值;片面强化知性要素会把人理解为抽象的类的存在,而忽视自我的生命体验和价值生成。

(二)忽视知性要素会造形式的无序化

美学研究也需要借助一般社会科学的知识生产体系,使美学知识生产过程成为完善社会结构,促成文化创新的重要构成因素,确定美学知识系统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美学研究当中,往往把作为研究对象视为一定意识形态的载体,即视作某种社会话语的传导环节而不仅仅是一个感受自身生命力的鲜活的、绵延的、无序的情感状态。这样,按照马克思主义审美的观念来理解,人的审美活动和美学的认知行为就可以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互动生成中,辩证地统一为科学形态;美学也就可以具有“文化哲学和主体性意识的明显特征”。可见,在美学研究不应该是对主观情感的无序化地渲染,或过度阐释,而应是揭示审美现实的发展趋,构建出人文价值观念。

三、对象的主体要素彰显着审美意识的人文内涵

从学科归属的角度看,美学应当属于人文学科,其价值取向强调人的精神体验。尽管审美活动中涉及到对象的物质要素和形式要素,但是,这些要素在美学研究当中均被理解为体现着人文情感和智慧风貌的人文对象。因此,凡是忽视审美活动的人文特性的美学研究,都会遭遇到逻辑思维枯竭和推理穷途末路的困惑。

(一)忽视主体要素会造意识的消散化

美学作为一种专门性的学问,其研究的基本问题就是美的性质、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审美对象。因此,美学的研究多是在哲学思辨的立场上对人的审美观念、艺术观念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地梳理和研究。但是,这种哲学化的研究研究,往往将整个审美活动作为它的对象,揭示出人类审美思维的最一般形态和规律。可以说,哲学向美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提炼出诸如美善相乐、尽善尽美的观念,揭示出了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关的普遍规律。然而,审美活动毕竟是一种特殊的个人化的生命体验。当美学进行忽视主体要素的哲学概括,就不能真正认识审美感受的本质,便会造意识在逻辑推理中的消散,即美学与社会实践渐行渐远的困境。

(二)强化主体要素便是扩充人文形式的内涵

强化主体要素就意味着美学研究以整个人文世界为对象,认为审美活动是个人化的心灵内省过程,具有非理性、非逻辑、前理解、前概念的特性,是本然的“权”作为“意志的自由运用”;存在于哲学美学所无法触及的精神家园,而保留着人类情感体验中上最原初的内指性、蕴藉性和含混性。因而,作为感性学的美学研究不能够脱离开研究对象的感性形态。特别是在美学对艺术审美的研究当中,应当把握生命存在和活动的艺术形式,扩充其审美文化的内涵,召唤人们探究诗性人生的境界和价值生成。可以说,用审美活动的生命体验和感知来说明、解释艺术人文价值的创造和内涵扩充,就是美学进行人文价值的追求,也正是美学超越知识论的逻辑和实证倾向的归家之路。

总之,尽管美学总是在关乎物质的、主体的、知识的要素中,构筑自身的学科特性,但是,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美学状况都是在特定人文环境下,按照文化生活的“筑居”条件而“思”的,这种状况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美学家们自身生命活动的人文价值趋向。

参考文献:

[1][英]鲍桑葵.美学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7.

[2][美]托马斯・门罗.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6.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5

一、创新教学理念,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

首先,教师要制订正确的教学目标,将人文思想和历史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达到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过程,学会从历史角度去分析人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目的。

其次,教师要不断加深自身的文化修养。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并且是引导者,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要有自己的个性,不但要知识渊博,品德优良,而且要个性鲜明,朝气蓬勃。

不断加深对教育事业的研究,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创新教育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的能力、文化水平以及价值观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获得社会的认可。

创新课堂教学表现形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表现形式,打破学生被动的学习地位,通过师生的互动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要客观评价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增加感情的投入,最大限度减少学生的叛逆心理,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二、学会从教材中挖掘人文教育因素

高中教材为我们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带我们了解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这些历史人物有自己的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历史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因此高中教材具有特别高的研究价值,高中教师应该深入研究教材,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从不同方面学习古人的闪光点,例如: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精神境界等,这对学生形成历史认识、陶冶情操、人文精神的培养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以新课改为转折点从课程体系中提取人文教育因素。新课改注重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学习、体验、探究,提升师生历史学科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此外,在学生必修课程中增加了世界古代历史的内容,使学生了解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了强制性的必修课之外,学校还设置了选修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了解世界文化遗产,这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文内涵是手段,陶冶学生情操是目的。新课标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等,尤其是增加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使学习内容更加全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讲马克思、、邓小平等伟人相关的思想理论之外,还要学习其思想、品格、胸怀,促进学生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开发特色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我国本身就是一部丰富的历史文化书籍,历史悠久、疆域广阔、不同地区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因此,课本学习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教师要联系本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开发特色历史文化课程,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历史,从而“触摸”历史,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三、改变学生在学习中的被动地位

长久以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率,“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了。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体系,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这样才能在历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所提高。

从生活中学习,培养人文品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与实际的结合,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操作,这对于学习没有任何帮助,因此应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让抽象的历史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要比教师无休止地讲述理论知识更容易使学生接受,通过多媒体,以图像、文字、音乐等多种方式进行分析,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更加有利于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6

关键词:人文视角 初中历史 教学探讨

历史彰显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民族沉淀,同时我们可以透过历史掌握现在和未来以及过去之间的具体关系。初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帮助初中生认清历史,增进自己对民族的了解。“读史使人明智”。所以初中历史教师需要重视历史教学的重要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导入人文价值,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初中历史学科在学科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初中历史课一般会因为时间因素被调整到下午,对初中生而言下午上历史课无疑是一种折磨,他们在下午时比较容易犯困,精力无法集中。同时,在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不容易转换思维,也不会采取一些较为被学生接受的教学策略,初中生在单一的教学模式下难免会产生厌学的思想,从而会在枯燥乏味的脑力活动下产生疲倦,最终严重影响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为了提高在人文视角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课上可以利用成语故事,把成语故事和历史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知识。例如,草船借箭就是历史故事的梗概。教师在课上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询问学生“有谁知道草船借箭的故事啊?”教师在提问了以后,会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对草船借箭的历史故事进行精彩的讲述。有的同学在讲解的过程中会发挥自己的想象,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讲解的内容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指导。这样,难于记忆的历史内容就会被学生记住,不但提高了初中生记忆知识的效率还提高了初中历史教学效率,让学生了解到人在历史进程过程中的推动作用,达到在人文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目标。在草船借箭中有诸葛亮的足智多谋,还有曹操当时的聪明反被聪明误。教师在指导学生讲解完这个故事后会使得诸葛亮和曹操的形象更为生动鲜明,学生们也会对草船借箭的历史有了进一步的理解,这种成语故事的方式可以提高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

二、利用地图,提高学生能力

在人文视角下进行历史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历史地图,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初中历史学习离不开历史地图的使用,作为历史教师需要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历史地图,有的初中生虽然记忆力异乎常人,但是在地图使用能力上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所以,作为历史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学会在学会看地图图例的基础上,学会对地图的古今对照进行比较。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在面对地图题型时能够不怯场。在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尤为重要的,教师指导学生掌握读图技巧可以准确的认识到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起到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为,在实际地图中有各种线条、图例和符号,有的学生会因为这些内容相对复杂临阵退缩。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一下几种方式。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涉及到历史事实的地名,并和今天的内容相对比。例如,北京在历史中并不是这个称谓,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把历史地名趣味化,让学生以兴趣作为寻找的前提,学生通过在古今地图上寻找地名的方式可以加深自己对历史地名的记忆。

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课上游戏以及拼图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在讲解《魏、蜀、吴三国鼎立》时,可以把不同的国家范围印成不同的颜色,让学生剪下不同的色卡进行拼图游戏。这样学生会积极的参与到活动过程中,在玩乐的同时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布置作业,促使学生自主学习

作业是在人文视角下历史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通过留作业可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同时还能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课堂占据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及时课堂内容精彩而又有趣,却也不能完全的体现教师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教师只有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才能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传统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懂人文价值的重要性,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想进行教学工作,虽然费尽了力气仍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历史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思维,树立人文价值思想,在人文价值视角下进行历史教学,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历史知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在留作业环节中渗透人文思想。

例如,教师在讲解《辛亥革命》之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课后思考完成小论文,评价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否,并提出自己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的真正意义,并同时对孙中山先生有正确并且客观的评价。这种留作业的形式无疑会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以及历史人物的印象,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自身的内在潜力,从而乐于学习历史知识,乐于探究,把历史学习变成一种趣味活动,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7

论文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人类学;原型批评;原始主义批评

站在人类本位的立场上对文学现象作跨文化的探究.称之为文学人类学批评。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文学人类学批评是着眼于探索人类的共同文化精神的文学批评方法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神话原型批评和原始主义批评

一、神话原型批评

原型批评是20世纪五六t年代流行于西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批评流派。其产生和发展曾受益于三个不同的学科,即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以荣格为代表的分析心理学和以卡西尔为代表的象征哲学。

在早期人类学家中,对20世纪的文学和文学批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英国的弗雷泽。弗雷泽在其巨著《金枝》中确立了交感巫术原理.并运用于原始人类文化现象的研究。他认为,古代神话和祭祀仪式与舂夏秋冬四季的循环变化有关原始人类见植物的春华秋实、冬枯夏荣,联想到人与万物的生死繁衍,便创造出每年死一次然后再复活的神。关于神祗死亡而复活的神话仪式,实际上就是对自然节律和万物更替的模仿。

《金枝》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作和里程碑。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将原型的批评引入到微观的人类集体无意识中去洞悉人类不易觉察的潜意识,突出人类集体潜意识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荣格认为,原型深深地隐匿于集体无意识之中,个体对它一无所知,也无从知晓,它只有在向外界投射的过程中.通过种种象征主要以隐喻方式来显现自身.如神化、童话、梦、幻想等。荣格把集体无意识的原型看作“无数同种类型的经验在心理上残存下来的积淀物”,所以.一旦见到艺术作品中的原型,我们的心灵就会突然感到一种奇妙的解脱,心旷神怡,好像被一种压倒一切的力量所慑服。荣格把“原型”与“原始意象”和表示人类远古经验类型复现的“心理残迹”联系在一起,把它看作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遗传和继承。因此.有的批评家把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称为“原型心理学”。

卡西尔在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巨著《象征形式哲学》是一部非常独特的著作。他的一句名言是“人是象征动物”。换言之,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如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哲学等,无一不是象征活动所创造的产品。出于这样一种宏观的观照,他从认识论的角度研究神话,认为神话既不是虚构的神话.也不是任意的幻想,而是人类在达到理论思维之前的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普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给原始人类带来一种神话的世界观。

方克强认为《西游记》也许是一部最适合于运用原型批评方法探讨的我国古典名著,因为它是一部神话小说,一部将历史故事和传说神话化的幻想性作品。原型作为文学中可交际的单位,它可以是意象象征、主题和人物,也可以是情节结构模式。在《西游记》中,曾反复出现过一些基本的原型情节模式,如轮回转世、因果报应和人物变形(孙悟空七十二变,猪八戒三十六变)等等,是因为它们与遗存于人类心灵中的原始灵魂不死观念,神性崇拜信仰与神秘互渗意识相联系,还因为它们在文学实践中已相当程度上被模式化了。借此.可以整合文学史上大量作品中重复出现的这些模式的变革形态。

取经故事的情节模式源于远古的成年礼仪式。通过各种严格考验仪式,参加者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和再生,暗示他们童稚期无知和无宗教观时期的终结以及第二次生命意义即成人资格的获得。

取经故事和远古的成年礼仪式作为一种连续性的意识形态存在着相似点。成年礼仪式主持者是老人,《西游记》中取经的暗中操作者是如来,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考验人的毅力和让人懂得服从。成年礼仪式参加者是已进入成年年龄而心理上仍是不成熟的儿童,而唐僧师徒则都犯过儿童性错误,显示了心智上的不成熟。要成年必须经过种种仪式性的严酷考验,要取经则有八十一难九九之数.意味着过程的严酷性。要成礼考验让人体验到死亡,却不会真正致死,而取经过程中到危难之际也由神佛出面帮助。前者具有由人生的儿童阶段而至成年阶段的象征性质,后者体现了从心理不成熟到成熟的再生意味。因此,取经情节与成人礼仪式都贯通着儿童一考验一成年这一基本的原型结构。

《西游记》借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说明了一种原型模式:取经前唐僧师徒都犯了某种与孩童的未成年特点相关的错误,由于不合成人社会的法则而受罚:取经之后,经过八十一难的考验。证明了他们心理上的成熟和对佛法的认同,于是被接纳进入佛社会(成人社会)。

从创世神话的普遍蕴含来看。神是创造主,但他只创造美好、善良的事物;死亡、疾病、罪恶等是人类堕落的结果或是对人祖原罪的正义惩罚。神话原型批评是原始主义批评之外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主导力量。神话原型批评也有它本身的局限,如跨文化研究的不彻底性,过于重视共性而轻视个性,强调连续性.疏忽阶段性,注重文化的心理的价值标准,而缺乏审美的价值标准。

二、原始主义批评

原始主义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一个范畴.也是指一种创作态度或倾向。这里的“原始”并非实指人类远古蛮荒的史前期,而是泛指相对于现代文明而言的比较原始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形态.是以现实为参照对历史或未来的一种情感态度和价值判断态度。从“现文”这个点出发,咏赞原始本真生存形态,指斥现代文明弊端的创作或批评,即形成一种原始主义倾向。原始主义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包括刚性原始主义、柔性原始主义、质朴性原始主义等。

统观沈从文的创作,我们发现沈从文的情感倾向:鄙视嘲讽都市文明人病态人生,礼赞远离现代文明的古朴村镇村民原始的道德风尚。这种质朴性原始主义情结凝聚在他的《边城》中。边城是一座美丽的小城,依山傍水自然形成,青山碧水白塔相映成趣,人是这幅秀美山水图中的动景,秀美山水成为生活其中的人的背景,青山碧水之外还有春天的桃杏花、近水的人家和草长虫呜鸟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如同流淌的溪水一样安祥、清澈,他们与大自然和谐共处。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可以明显体现出刚性原始主义和质朴性原始主义取向的差异。边地小城有着和谐朴厚的原始风俗,带有原始民族随身带刀质朴剽勇的气质与风习。这里还有盛酒的大瓮,酽冽的烧酒,大个的土碗,器皿是土制粗糙的,人心人情是单纯古朴的,充满了友善质朴的原始遗风。纯朴的地方风俗熏陶着地方村民山民,村民山民秉地方风情养成了古道热肠的性格.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影响,成就了这一方水土特有的风俗风情。

《边城》中的男女情感真挚自然。在翠翠、天保、傩送之间发生的那个凄婉的爱情故事更多了一份执着和自然质朴的神韵。首先,两兄弟出身富有而不骄横跋扈,真心实意爱上了渡船夫的孙女,体现出人性自然的爱情观.他们喜欢翠翠的聪慧、质朴、善良,不在乎她有没有身分和陪嫁。其次.他们追求翠翠的方式“马路”、“车路”都符合边地古老的习俗,以情歌赢得姑娘的芳心,更带有边地民族浪漫而自然的原始风俗。

三、文学人类学研究的方法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8

袁先生吸取了陶行知、叶圣陶的“千教万教、教做真人”教育思想,始终从“育人”的高度看待语文和语文教学,主张语文课必须坚持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既提高儿童的语言能力,又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锻炼和造就社会主义的一代新人。尽管袁先生的表述可能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意识形态话语色彩,但把“人的发展”作为语文教学的价值判断标准,与现在素质教育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袁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本质问题是如何实现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的辩证统一。他在多本著作中强调,要加强对儿童认识发展规律的研究。语文教学在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称为“双基”)的基础上,应着重培养儿童的自学能力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能力培养反过来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高。他认真研究了苏联教育家梅钦斯卡娅“智力发展条件”理论和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主张对儿童的发展潜力作出准确估计,充分调动儿童的智力活动,使他们获得脑力劳动满足的愉悦,通过语文训练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这些见解,至今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袁先生没有什么宏论巨著,他从来不做脱离教学实践的学院式研究。他总是把理论研究和语文教材编写、语文课堂改革密切结合,解答教师的疑惑,分析教学的得失,解决语文教学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他倡导在教师的课堂改革实践中发现和总结语文教学规律,求得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之道。他真心实意地与一线教师交朋友,满腔热情地指导他们开展教学改革,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多样的专题教学实验。袁先生善于把基层教师的点滴经验提升为有一定指导意义的原则和方法,他的听课评课记录和教改例话,对我国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变革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受过袁先生指导的教师,许多已经白发苍苍,但仍然清楚地记得他精彩的课堂点评,说起袁先生的谆谆教导,依然充满感激之情。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9

作者简介:余谋昌(1935―),男,广东大埔县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生态哲学、地学哲学。

(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地球科学被定义为自然科学,现在一般只进行它的自然科学研究。但是,现在的地球并不是纯粹自然的地球,而是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是人类学的地球;地球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地质时代。对新的地质时代的地球研究,不仅需要自然科学,而且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并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起来。地学价值论是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据此本文对地球的科学有用性、地球的经济有用性和地球的社会有用性进行基本分析。

关键词:地学价值;科学有用性;经济有用性;社会有用性

中图分类号:C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6-0001-07

按照地球科学的定义,现代地球科学属于自然科学,探求关于地球的真理,地球的产生、演化和运动;地球物质的属性、结构和变化;地球内部结构、地壳的性质和运动;地球表面岩石圈、土壤圈、水圈和生物圈的性质、结构和运动;地球大气系统、海洋系统和生态系统的结构、运动和变化以及地球上的地质灾害等,揭示地球物质和运动的规律性。它回答关于地球“是什么”的问题,不涉及“应当”即“价值”的问题。但是,当今现实的地球已经不是纯粹自然的地球,是由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改变了的地球;进入地质的“人类世”时代,地球已经是社会的地球,人类学的地球,因而它涉及“价值”,即地球“有用性”的问题。地球的价值或地球的“有用性”主要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地球物质和运动的“科学有用性”,即地球的科学价值;二是地球物质的“经济有用性”,即地球的商品性价值和非商品性价值;三是地球的“社会有用性”,即地球的社会价值。这种研究形成“地学价值论”,是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一、地球的科学有用性

人类是地球物质运动的产物,是地球自然界的创造。人类产生后在地球上生活,而且必须是依赖地球生活,它对人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现代科学有“事实”与“价值”、“科学”与“道德”分离和对立的传统。它把知识分为互不相关的两种:科学是“关于事实的知识”,是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和文艺学等是“关于价值的知识”,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是分门别类、互不相干地发展的。这种分化简化了人的认识,在人类认识史上有其必然性,并促进了地球科学的发展。但是从整体论的观点,这是一种片面性,我们今天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同这种片面性不无关系。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地学价值,首先是关于地球的科学有用性问题。

(一)地球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在地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地球是“盖娅”,是生命有机整体;作为生命体,它本身是生存主体,是价值主体,是有价值的。我们说“地球的有用性”,这只是地球价值论的一个方面。价值概念当是一个关系概念时,指客体或对象对主体存在的意义(利益)。但这只是地球价值概念的一个方面,指地球作为价值主体的外在价值,即地球对人类的有用性或意义。从人的角度来说,这是指地球外在价值[1](P186-222)。

内在价值在价值论中不是关系概念,而是一种主体性的概念。它由主体存在的目的性和意义表示。地球的内在价值是指地球作为生命主体自主自为地存在,表示它是生存主体,是有价值的,同时又是价值主体。它的价值表示它自身生存的意义和它的创造性。地球价值具有生命以及生命创造的含义。这是地球以自身生存的目的为尺度,表示具有以自身为主体的价值。当人对这种价值进行评价时,称它为自然界的道德价值。

(二)地球的科学有用性

地球的有用性,在这里是指地球对人类的价值,是地球的外在价值。地球的科学有用性是地球价值的一个方面。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是地球上的科学,不仅以地球为基地,而且以地球为对象,是关于地球或人类与地球关系的科学。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地球的“地质科学有用性”和“矿产有用性”。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第11卷第6期余谋昌:地学价值论:地球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1.地球的地质科学有用性。地球物质和运动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源泉,揭示、开发和利用它的价值又是地学发展的目标。因而它具有地学有用性,即地球具有地学研究和应用的价值。

地学研究虽然是由地学人进行的,但是它取决于地球客体,即整个地球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以及它的性质、构造和发展演化规律。地学人对发生地质作用和地质过程的地球物质展开研究,其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研究方法乃至研究成果,都取决于地球物质和运动的整体性、非均衡性、演化性和系统层次性等特点。地球地壳的性质、结构和运动为地质学建立提供了客观基础。1771年,德国地质学家魏尔纳提出“水成论”,使地质学具备科学形态。他依据对该山区地层的考察,把岩层分为4种类型:冲积层、成层岩层、过渡层和原始层,认为一切地层都是世界大洪水时期沉积而成的,水是地壳形成与变化的唯一动力。1795年,英国地质学家赫屯提出“火成论”。他发现,地层“不整合”是由于地层抬升,巨大的岩浆侵入推挤岩层而引起的;深海岩层是地球内热使深海沉积物熔融成岩,地球内热是岩层的主要成因。1825年,法国地质学家居维叶提出地质“灾变论”。他发现,巴黎盆地不同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动植物化石,地层越深、越古老,所含化石物种与现代种属的差异就越大,有些是已经灭绝了的种属。这是地质灾变的结果。连续地层中不同化石物种是地质灾变后重新创造的。1915年,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他认为,由于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原始统一的大陆分裂为几块,并作水平移动,逐渐形成现在的海陆面貌。1956年,美国地质学家发现世界大洋中央纵贯一条延绵不断的中央海岭“洋中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海底扩张”说;1965年,海洋地壳转换断层的发现为海底扩张说作出了论证;1965―1969年,在上述海底地壳运动发现的基础上提出的“板块构造学说”被认为是地球科学的革命。同样,中国地质学家依据不同地区地壳结构和运动的特点,也提出不同的地质学说和理论,对地质学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地质力学(李四光)、多施回构造运动学说(黄汲清)、断块学说(张文佑)、波浪状镶嵌构造学说(张伯声)、地洼学说(陈国达)等。

2.地球的矿产有用性。矿产价值与社会物质生产过程制造的商品价值的区别是:(1)埋藏于地下,需要通过勘查、挖掘等生产过程才能进入商品市场,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价值;(2)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而是自然界生产力、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即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过程的产物。

我们到什么地方找矿,有什么矿和有多少,它是不是适合开采,用哪一种技术手段开采出来,都同“地质有用性”密切相关。矿业发展和矿业城市的兴建,首先是以“矿产有用性”为基础的,通过它的“地质有用性”研究,探明矿产的种类、性质、储量和埋藏特点等,再进行经济开发。

矿产价值对人类而言,主要是指矿产的地质有用性以及矿产的经济有用性。这是由矿产的性质、物质结构以及人类需要决定的。矿产有用性主要涉及矿产的经济因素和地质因素。它的有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有用性,即已测定具有商品价值的矿物具有的现实经济意义;二是地质有用性,地质工作的任务是勘查尚未发现的矿床,依据对一定地质条件的分析即它的地质有用性,发现(或推测)具有商品价值的矿物,这对未来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关注的是矿的经济有用性,即从矿山建设、采矿和矿产进入经济系统流动的整个过程,要求能够从中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地质学家和采矿工程师关注的则是矿产地质有用性,依据对当地地质条件的分析以及有关岩石和矿物形成规律的知识,认识矿产存在和分布的情况,从而确定到哪里找矿,能找到什么矿,以及依靠现有技术如何最优地把这些矿产开采出来。在这里,我们承认矿产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认为这种价值是由自然界物质生产过程创造的。这是对现实事物(现实的地质客体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

二、地球的经济有用性

地球的经济有用性主要指地球物质的商品性和非商品性价值。例如,地质(矿产)、地理(土地、生物、森林、草场、水源等)、大气、海洋等的商品性(经济)价值和非商品性(生态、科学、审美、医药、哲学、道德、宗教等)价值。以矿产资源为例。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95%的能源、75%的工业原料、70%的农业生产资料、30%的饮用水都来自矿产资源。它在国民经济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虽然开发矿业、利用矿产资源是重要的经济活动,但又依据矿产资源不是劳动的产品而否认它有价值,否认它的经济价值,这是人类认识不完善的一个突出表现[2](P80-110)。

(一)矿产价值及其创造

矿产价值是指矿产资源的有用性,由矿物的性质、物质结构和存在状态等决定。矿产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是人类对矿产价值的认识、开发和利用又充满主观性。因而矿产价值是其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矿产价值以地质运动形式的成果存在,是地质运动过程的创造,也是地质运动历史的成就。地质运动过程主要是在天体运动环境下的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在地质环境下的风化作用、生物作用等的统一。内力地质作用是由地球内部热能、化学能、核能和重力能等引起的地壳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外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由太阳能、重力能和生物能等引起的地质风化、物质搬运、迁移和堆积,以及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等。在这些力的作用下,地球表面分散的地球化学元素,经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最后以化合物的形式集中在一起,成为有一定品位的矿物。它们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因而从价值的角度,被称为不可再生资源,是社会不可缺少的经济资产。

(二)矿产价值的性质

1.矿产价值的多维性。矿产价值多维性的根源,从价值客体的角度讲,是矿产的无限丰富性和地质的无限丰富性,以及它们属性的多样性;从价值主体的角度讲,是价值主体以及人类需要的多样性。无比丰富和多样性的矿产可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这样就形成了矿产价值的多维性:(1)矿产的经济价值。这是矿产价值的主要方面。人们的找矿活动,主要是把矿物作为经济资产,进入生产过程,成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2)矿产的科学价值和自然史价值。正是依据储存于矿物中的记忆痕迹,即非常丰富的地球发展信息,人们才知道地球是怎样产生的,地壳是怎样运动的。依据这些记忆痕迹,人们重建了地球的历史,太阳系和星系的历史,以及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人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等等。矿产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永恒的源泉和动力,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史学价值。(3)矿产的美学价值。人们不仅以某一种精美的矿石,如天然金刚石、天然金块和天然矿石晶体作为审美对象,而且某一地层剖面的矿物学特征、地表岩体形成的奇峰异状或雄伟壮观、地下喀斯特溶洞千奇百怪的自然景观等,都使参观者流连忘返,从中得到美的体验和审美情趣,满足了人类审美、休憩和娱乐的需要。(4)矿产的文化史价值。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变自然因素为文化因素,是人类文化史的重要方面,其中矿物的作用非常突出。例如人们用“石器时代”和“铁器时代”来表示古代社会。考古学者还依据石器发展水平不同,把这一时期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期。恩格斯说,“一切文化民族在这个时期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铁剑时代,但同时也是铁犁和铁斧时代。铁已在为人类服务,它是在历史上起过革命作用的各种原料中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一种原料”[3](P159)。人类的历史是同对矿物的认识和利用相联系的。了解自己的文化史,特别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远古和古代世界史,主要是依靠人类在矿物利用中留下的记忆痕迹。(5)矿产的医学价值。人类很早就知道矿物的医疗保健功效。在《神农本草经》中,共记载药物365种,其中矿物药46种;《本草纲目》中,共收药物1 892种,编排次序以矿物打头,共分16部62类,矿物类药物267种。至今人们仍然用许多矿物类药物作为治病或保健物品。矿产从满足人类需要的角度而言,它的价值主要是上述五个方面,但这不是全部,还可以列出许多方面。矿物和矿产形成的辩证法,对人类的哲学思想发生重要影响,对宗教、文学艺术、伦理学等意识形态也有重要影响。因此,它的价值具有多维性。

值得注意的是,矿产价值虽然具有多维性,能够满足人类不同需要,但是某一种矿物不能同时满足上述各种需要,而且,当满足某一种需要时,意味着它的其他价值的损失,因而在这里存在“选择需求”的问题,即通过价值评价,选择其中最迫切和最有意义的需要,这对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矿产价值的多层次性。从主体对矿物需要的角度,它的价值主要有如下层次:(1)矿产对全人类的价值,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们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就是从全人类的角度看待矿产的价值,按照“全人类利益”相互依存的原则处理好“资源共享”的问题。(2)矿产对一定历史阶段的人类的价值。由于矿产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的耗竭将影响后代的利益,因而应当依据“明天和今天同样重要”、“后代和当代人同样重要”的原则,正确处理矿产利用的现在和未来、近期与长远需要的矛盾,以保证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持续发展的需要。(3)矿产对一定社会群体的价值。人类主要以国家、阶级、民族和一定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人类围绕矿产价值开发所产生的矛盾、对立和冲突从来没有停止过。20世纪以来的中东战争主要为争夺土地和水资源; 1992年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很大因素上就是为争夺石油资源。(4)矿产对个人和家庭的价值,这是矿产利益最基本、最简单和最直接的层次。矿产作为国家所有的资源,虽然所有个人具有平等地利用矿产资源的权利,但是要依据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的原则,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特别是在小矿业开发中,必须批判“资源无主,谁采谁有”的观点,制止乱挖滥采、破坏资源的行为。

3.矿产价值的历史性。可以把矿产的价值定义为“被历史地储存的成就(自然界的创造)”,它具有潜在有用性。开发矿产的价值,是把矿产的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的有用性。人们总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形态中,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通过一定的途径和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开发矿产价值,表现了一种自然的和社会的历史性。同这种历史性相联系,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矿产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有用性的主要条件是:(1)人类需要的发展,是实现矿产价值的主要动力。人类一旦对其中的某种物质有了需要,就会依据这种需要去创造各种条件,开发和利用它们。人的需要是历史地发展的,例如人类利用的最重要的矿物,最早是石块,然后是铜和铁,现在开发45种主要矿产,表现了矿产开发利用的鲜明的历史性。(2)人类对矿产认识的发展,是开发矿产价值的先决条件。矿物学知识的增长,使人区别了矿与非矿,从而把更多的物质作为矿产资源开发,因而矿物学的历史发展同人类开发矿产价值的历史是一致的。(3)以技术工具的改进为标志的生产力发展,提供了实现矿产价值的主要手段,使人类把矿石从地下埋藏中发现和挖掘出来,转化为人类可供使用的原料或燃料。这种需要以工具为中介。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性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同上述条件的历史性发展相联系,矿产价值历史性的主要表现是:(1)非矿到矿转化的历史性。矿与非矿的界限是相对的。它的主要标准:一是主观标准,二是客观标准。只有在上述标准和条件具备时,地球上的某种物质才成为矿产。人类对矿产的需要、科学技术对满足需要的水平是历史地发展的。从客观标准来看,非矿向矿转化,即矿产价值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也就是说,地球上分散的化学元素,经过岩浆活动和地壳运动,以及地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使某种化学元素在岩体中富集。当集中到一定的程度(常以“品位”表示)以及它的量达到一定的规模时,这种富集某种有用元素的地球物质就被称之为“矿”。从主观标准来看,非矿向矿转化有一个过程,即人类对某种地球物质的需要,对它的科学认识以及开发利用,使它成为人类生活中的矿产。(2)认识、开发和利用矿产价值的历史性。上面谈到,矿物潜在有用性变为现实有用性有三个条件: 一是人的需要;二是科学认识发展;三是技术工具进步。随着这些条件的出现,某种地球物质才成为人类利用的矿产。在这以前,虽然它们客观地存在着,但是人们并不把它们作为矿产对待。例如矿物燃料作为矿产来开发利用,主要是产业革命以来,到现在也不过200年的历史。

非矿向矿转化,主体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技术工具的进步:(1)降低工业开采的品位,使低品位矿石转化为矿。科学家估算,如果铜矿的开采品位从0.4%降低到0.2%,全世界铜矿储量就要增加26倍。(2)新技术的采用,可以在废矿石和尾矿中提取金属。例如采用堆浸法提取金的新工艺。此外,生物工程可以通过生物富集提取尾矿中的金属。(3)增加开采深度。现在所说的矿产,实际上是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的表层矿产,而大陆地壳达30~70公里,平均厚度为35公里,那里埋藏了极其丰富的矿藏;而且,地壳厚度不及地球半径的百分之一,更大量的化学元素埋藏在更深的地壳底下。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对其进行开发也是有可能的。(4)海洋资源宝库的开发。例如海底锰铁矿。此外,海水中还溶解有成亿吨各种化学元素,虽然由于它们极为稀薄,现在还不能称为“矿”,但未来人类还是可能找到开发利用它们的方法。

因此,非矿向矿转化,从它的客观标准来看是自然界成矿过程;从它的主观标准即主体性来看,包括人类需要、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这些都是历史发展的过程,从而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历史性。

(三)矿产价值评价:地质评价与经济评价

矿产价值研究主要包括矿产价值概念的研究和矿产价值的评价。矿产价值概念是以观念的形式表现矿产价值。一方面,它是主观的,表现了主观性;另一方面,它又是矿产的客观属性的反映,因而具有客观性;而且,依据这些观念指导人类行为,它又表现了实践性。关于矿产价值性质的研究,涉及矿产价值、矿产价值的创造和矿产价值的特点。这里既从主体(主观性)方面研究矿产的价值,又从客体(客观性)方面研究矿产的价值,从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也就是从实践的角度研究矿产的价值。关于矿产价值评价,主要包括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以及它们的统一。

1.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性评价。人们的找矿活动以及整个找矿过程,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这个矿是好是坏?”这既涉及矿产的真理性评价,又涉及矿产的价值评价。矿产的真理性评价是认知评价,即人们有关这种矿产的知识,包括矿物学的整个知识体系是不是真理?这是矿产认知的静态分析。为了找到它们,还必须进行矿产的动态分析,回答它是怎样形成和演化的,以及它与周围物质的关系,从而揭示矿产的价值。

鉴于找矿的目的是要把矿产从地下埋藏中挖掘出来,满足人类需要,为人类的目的服务,这就需要将它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价值性评价和实践评价。这样,它的评价不仅涉及某一矿产的物质结构的性质和化学成分,还包括这种矿产所在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所处的条件,包括矿产的埋藏深度,它与围岩的关系,以便确定对它的挖掘技术和挖掘途径,以及采矿的整个组织管理路线。

在解决了它的真理性评价之后,还必须进行价值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矿产对人的价值。矿产的价值性评价是在它的认知评价的基础上,回答它能解决“怎么样”的问题,它具有什么社会意义?是否能够满足人和社会的需要?这里主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1)本体论的价值评价,即某种矿产的价值是否符合人的现实需要。它是以人为尺度进行评价的,是找矿决策的主要方面。(2)认识论的价值评价,即依据它的真理性评价和决策,制订找矿计划。(3)实践论的价值评价,即依据上述评价结果,进行具体的找矿和采矿实践。

矿产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评价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说,前者涉及事实,回答“是什么”,即真与假的问题,要求符合事实,是真理。后者回答“怎么样”,即好与坏的问题,涉及人的功利,受人类的客观目的检验。最后,这两种评价在找矿和采矿实践中接受实践考验,达到矿产价值评价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说,矿产的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要建立在它的真理性评价的基础上,首先要求对矿产评价具有真理性。但是这种真理性的认识要落实在社会价值上,因而又必须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它的价值性评价。最后这两种评价接受实践的考验。同时,人类矿产实践又不断地修改和促进,不断完善矿产真理性和价值性评价。这是矿产价值评价,是“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实践性评价”不断反复的过程,也是人们“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统一过程,是人们向矿产真理不断接近的过程。

2.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哲学。矿产资源的经济有用性和地质有用性的价值评价问题主要是从主体(人和社会)的目的加以确认的。利益主体的层次性表现了矿产价值的层次性,即它应满足不同社会层次的各种需要,如全人类社会的生存、国家经济建设、民族和地方的经济建设、矿山企业的利益、小集体和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目标,因此有不同的价值哲学。

要依据国家建设的需要,同时考虑本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经济能力和科学技术的可能性,把实现国家宏观的经济效益和企业与矿山的微观经济效益,同矿产资源保护统一起来。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主观主义唯意志论,不管地质条件是否可能(是否具备矿产的地质有用性),单纯强调需要而以国家和集体的名义蛮干,造成矿产资源的破坏;另一种是忽视或不考虑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不适当地强调“有啥找啥”。矿产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是客观地质规律作用的结果,因而一个地区在具体确定应以哪些矿产作为普查勘探的对象或主攻对象时,不能只考虑国家经济建设需要,还要考虑本地区客观地质条件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因地制宜,从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首先寻找国家建设需要而成矿地质条件又较有利的矿产,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特长,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配套,建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贡献各自的力量[4](P274-275)。

此外,矿产价值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还要满足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工厂企业经济建设的需要、矿山企业建设的需要和人民生活利益的需要。这就要按照资源公有和资源共享的原则,正确处理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总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国家、地区、厂矿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的关系,当代人与子孙后代的利益关系,以此决定找矿和开发的方向。

3.矿产价值评价的两种尺度。矿产价值评价的两种尺度,从哲学意义上来讲,一是指主体的(主观)尺度,二是指对象的(客体)的尺度。一方面,矿产对人的价值,这是在文化的层次(即人类的层次),在人与矿产的关系方面,是以矿产这一客体作为对象评价它对于人的价值。从这样的角度,矿产价值是由人的需要或者由主体的目的进行评价的,是由人的主体性决定的。就矿产而言,这是它的外在价值。另一方面,在自然界的层次,在它的自然关系方面,具有以它自身为尺度的价值,即它的内在价值。这是由自然物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在这个层次上,即使它埋藏在地下,不管人是否体验它,它都是客观地存在着。这种评价是事物发展的一种逻辑必然。

首先,以人为尺度进行矿产价值评价,从矿产价值实现的角度,主要要处理如下两种关系:一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二是当代人和后代之间的利益关系,或者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其次,矿产价值从自然界的层次进行评价,它具有内在价值,即生命和自然界的生存。对矿产资源内在价值的承认,是根据人对自然界整体性的认识,把人本身看做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自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界整体一部分的人,不能以损害这个整体的形式谋求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分配。

矿产价值评价以实现人类持续发展为目标,包括实现三个有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和社会持续性。依据这样的目标,坚持科学的矿产价值评价,包括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性评价和实践评价,我们将走向矿产资源认知、勘查、开采、利用和保护的科学道路。

总之,我们认识和利用矿产资源的过程,包含它的真理性评价、价值评价和实践评价。一般说来,从真理性评价过渡到它的价值评价,再到它的实践评价;反过来,实践又不断完善它的真理性评价与价值评价。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三、地球的社会有用性

我们遵循价值客观性的观点,认为价值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从关系的角度定义价值,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表示某一对象对主体的功利(有用性);二是从主体的角度,表示事物主体性的概念,以它自身为尺度进行评价,即它的内在价值。

从关系的角度讨论地球的价值,价值关系是双向的:一是地球物质、能量、信息和空间对人和社会的“有用性”,这是地球对人的价值;二是人和社会对地球的有用性,人和社会参与地球的创造,这是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价值。

人类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它作为地球自然界的成就,是地球自然的发展、延续和完善;另一方面,人和社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力量,作为地球发展和进化的一种新的机制,创造了新的地球――人类学的地球或社会的地球,使地球进入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时代。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作用,维尔纳茨基称为“人的地质作用”,主要是以人的智慧和劳动,使生物圈进化为“智慧圈”,这是地球的社会有用性。人和社会对地球的价值具有正负两面性。(1)人类创造地球的正价值。人类以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创造了新的地球,从地质学的角度,创造了人类成因的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土壤圈,这是区别于原始地球的新的圈层;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创造了城市生态系统、乡村生态系统以及新的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景观生态系统等;从产业的角度,创造了工业、农业、畜牧业、渔业和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业等等。这种创造使得地球从生物学的地球变为人类学的地球。它增加了地球的有序性,因而是创造地球的正价值,地球自然资本的增殖。(2)人类创造地球的负价值。人类主要以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创造新的地球。这种创造除了增加地球的有序性外,也带来全球性生态危机,包括空气污染、水体污染、食品污染、生物和土壤污染、森林减少、草原退化、土壤流失,以及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导致的地球增温等等。它表现为地球有序性减少,因而是创造了地球的负价值,地球自然资本减少。

此外,还可以从灾害的角度研究地球价值,即“灾害资本”的概念。它主要表示:(1)灾害造成自然资本损失;(2)灾害造成社会资本损失;(3)社会和自然资本对灾害的救助和补偿。

综上,地球是生命有机体,创造了物质、能量、作息和空间资源,为人类的产生作了准备,并创造了人类。人、社会和精神是它的最新创造和最新成就,又是它自身的发展、进化和展开。地球生命及其创造性是它的内在价值;它为人、社会和精神发展提供物质、能量、作息和空间资源,这是它的外在价值。地学价值论是地球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又是地球自然价值与地球社会价值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共同进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余谋昌.地学价值论[A].王子贤.新编地学哲学概论[C].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2] 余谋昌.自然价值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

[4] 朱训.找矿哲学概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2.

Geological Value Theory: The Basic Theory of Earth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YU Mou-chang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文学的人文价值篇10

  

【关键词】 人文科学 解释学 科学 价值

  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把人文科学驱出科学范围之外,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一、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从学科区分角度对知识性质的划分,而不是对知识科学性和科学化程度的分类。以自然科学的特点作为衡量学科科学性的惟一标准,必然会认为社会科学最多是半科学,而人文科学是非科学。因为它们都不符合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标准。人类的全部实践和认识活动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在对自然的认识中,人类可以达到必然性和因果性认识,而面对自己创造的世界,人类始终只能处于一种非科学的盲目状态。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无能为力,因为这是一个自由意志的领域。如果这样,人和人类社会就难以存在和发展,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依据。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认识的重要性,都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在内的世界。人类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还要认识人和人类精神活动自身。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但又密不可分的科学。这就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自然科学、以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以人与人类自身的精神活动为对象的人文科学。它们之间还不断出现许多交叉科学。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人类关于世界的不同类型的知识也具有内在联系。人文科学是整个人类科学知识的重要一环。没有人文科学的知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仅不完整,而且也无法理解人对社会和自然规律认识的价值和意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反驳杜林时曾经指出过存在三种类型的科学。他说,"我们可以按照早已知道的方法把整个认识领域分成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所有研究非生物界的并且或多或少能用数学方法处理的科学,即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第二类科学是研究活的有机体的科学",第三类是"按历史顺序和现今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的形式和国家形式及其由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这第三类实际上是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两大类知识。人文科学应该包括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总的科学分类范围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本质上是相同的。认为社会科学可以称为科学而人文科学只能称学科的意见也是可讨论的。其实,社 会科学也可称为人文性质的科学,因为社会领域就是人的领域,社会现象不可能离开人和人的活动。社会规律的形成及其实现离开人和人的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社会科学就是研究人及其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而人文科学也是社会性质的科学,离开了对人所处的社会和社会规律的理解和研究,对人的研究就不能称为人文科学而是生物学或动物学。当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还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③这实际上就为我们从理论上正确理解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一致性和不可分离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社会本性和人的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人文科学在其本性上属于社会科学而不能离开社会科学绝对独立。所以用人文社会科学来包容这两类性质的科学是合理的。但这并不否认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性,研究人文科学的特点,研究它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对创造性推进人文科学是完全必要的。

   二、人文知识的科学性何以可能

   在学术界,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一般都能承认;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也有不少人承认,而对人文科学的科学性问题则存在很大的分歧。在西方和国内都有这样一些看法:人文科学根本不可能是科学,而只能是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爱好和个人看法。他们说把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一个新手的剧本,或者是把着名诗人的诗歌和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狂言,把一幅着名的绘画和一个孩子发自天真的不经意的涂抹,都事先不加说明地混在一起让人评论,可能冠履倒置,视天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8-4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2页。

   才为蠢货,指腐朽为神奇。这说明人文科学不可能具有客观的科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哲学也有类似的看法。有人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家个人的意见,无所谓是非对错。哲学问题只有无休止的争论,而不可能有结论。如果有结论只能说明它是科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如果人文科学就是这样,怎么可能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呢,它只能是毫无价值的语言和文字的游戏,具有卓越成就为人文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文学者只不过是最善于语言游戏的大师而已。

   在人文科学科学性问题上之所以有的学者持这种看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人文创造活动、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完全混为一谈。人文创造活动,是指精神生产活动,如小说的写作、各种艺术品的构思和制作、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演员们的舞台表演、教师的讲授风格和方式,总而言之,人们进行的精神生产和实践过程是由个人进行的非常个性化的过程。人文创造活动总是要体现创造者个人的价值观念、创作风格和不同的思维水平。这是不重复也不能重复的。至于人文产品更是个性化的,雷同就是模仿甚至是剽窃,这种复制的人文产品是没有价值或没有多大原创价值的。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也是个性化的。由于原作品与读者的时空间隔,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不同读者的欣赏水平、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历史知识、哲学水平不同,从而对作品的评价可以大相径庭,这属于读者的接受和个人理解的范围。一百个《红楼梦》读者心中可以有一百个贾宝玉,可以从《哈姆莱特》中发现不同的挪威王子;也有一些人对莎士比亚不感兴趣而偏爱没有多少艺术品位的肥皂剧;可能喜爱流行歌曲而不爱歌剧《蝴蝶夫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欣赏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既不是单纯个人的写作,只强调个性化;也不是单纯的阅读和欣赏,只强调个人爱好和主观接受。你可能爱好"戏说康熙"、"戏说乾隆",但不能说你在进行历史研究,只能说你在进行休闲娱乐。

   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是因为它不能局限在人的精神领域。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家如狄尔泰以及新康德主义者把人文科学定义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精神科学,就是把人文科学置于无法验证的主观领域。其实人文科学研究的不限于主体的内在的精神活动,而是人的人文活动包括精神生产中的规律性问题,而主体的精神活动则 是存在于这种活动中的内核。例如,人类的物质生产,或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或重大事件如战争,如革命,等等,总之人类的活动本身不是科学而是实践活动,可研究人的这些活动过程的历史学是科学--历史科学。历史的本质不能归结为人的思想而是人类的创造活动,历史学力图揭示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规律,而人的思想、愿望、理想,只能通过对历史实际活动的研究才能揭示。战争不是科学而是人类的一种军事对抗活动,可研究这种活动的军事学是科学;教学活动是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可教育学是科学;人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不是科学研究,谁也不会认为苏拭的《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是在进行天文学研究,而不是面对皓月当空抒发月下怀弟和对人生悲离合欢的个人体悟?可诗学的研究、词学的研究,可以具有揭示诗词创作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内容。对文艺创作规律的研究--文艺学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对文学史的研究可以成为一门科学。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包含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科学判断。其他诸如唱歌不是科学活动可乐理学是科学,乐曲的创作不是科学活动可研究如何作曲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人的人文创造活动不是科学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而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之为科学,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个性化的人文创造和人文活动的层面而是探求其中的规律。一个人可能精于诗词歌赋,娴熟琴棋书画,这不能说明他在进行人文科学研究,而只能说他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可如果是探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道,即研究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进人人文科学研究的领域。如果人文科学中没有对规律的探求和总结,而只是个人的体悟和情感的抒发,完全成为不可言说的个人的内在的、瞬间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得到的也只是讲授者个人的意见,无是非真假对错可言,这种人文科学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没有规律的探求,即使不把它称为人文科学而只称为人文学科,也不能为它的存在和发展做出合法性解释。对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是个性化的,可对如此多样化的阅读和接受现象,同样可以进行科学研究,这就是接受美学、传播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领域。

   在人的个性化的人文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中,既要保持个人风格,又要保持它的内容真实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既要解决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接受的个性化,又要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之中肯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人文科学就没有必要,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评价都行,这样,我们得到的只能是瞎编的历史,没有任何情节合理性和艺术价值的小说,没有科学与事实依据的哲学胡说。我们只有强调研究人的人文创造活动、精神产品的社会制约性和人们对人文产品的欣赏都是有规律可求的,而不能仅仅是自我表现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个人爱好,才有可能以观点正确和艺术上乘的作品为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人文素质提高服务。否则,就失去了正确服务的客观依据,只能制造混乱,搅乱思想。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人文创造活动为对象,它同样有个尊重事实的问题。恩格斯说过:"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①尽管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允许不同的个人见解,但这种见解立论应以事实为根据。个人的见解只能表现为对事实的不同理解,而不能是对事实的伪造。我们可以梁启超对他的老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的评论为例,康有为着《新学伪经考》的政治意图是很明确的,就是以批评东汉以来的经学多为刘歆伪造为名,为他主张的维新变法扫除思想障碍,可它的立论的事实根据是难以服人的。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新学伪经考》认为《史记》、《楚辞》经刘歆羼人者数十条,出土之钟鼎彝器,皆刘欲私铸埋藏以欺后世,此实为事理万不可通者,而康有为坚持这种看法。实际上康有为的改革主张之要点,并不一定要借重于此等技词强辩而始成立,而康有为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往往不惜抹杀证词或曲解证据,这是犯了科学家的大忌,此其所短也②。梁启超所谓"科学家大忌",即篡改事实,伪造事实。看起来,尊重事实这一点连封建时代的学者都承认。再如最近在黄金时间播映的《走向共和》争论很大,争论的实质,既有科学性的问题又有价值性的问题。从科学性的角度看,核心是在某些重大事实是否完全虚构;价值性问题则是作者对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如果不以正史面目出现而是戏说,则另当别论。因为同戏说康熙、乾隆一样, 已超出于历史科学范围之外,属人文创作而非人文科学。而当以历史为依据以文艺为形式,就不仅关涉价值而且关涉事实。观众完全可以从事实与价值两方面进行评价。可见,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在人文科学中同样是适用的。这是人文科学的科学性的关键。如果人文科学中可以不讲事实,不求规律,不尊重实践,它就从根本上失去存在的依据。

   三、人文科学的特点

   我们强调人文科学是科学,它包含具有客观意义的知识。但又不能无视人文科学的特点,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87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首先,从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看。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清楚的。当然,人作为社会的人始终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认识主体。例如即使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自然科学家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积累和认知结构肯定会对他们的研究发生影响,但是我们在考察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时,可以对这些略去不计,只是把科学家作为认识主体,而把自然界视为认识客体。因为对自然科学来说,最根本的是探求客观知识。在这一点上,自然科学以客观自然界为对象,它的知识的客观性,就是在关于知识的判断中,要尽量不渗入主体的东西,按照客观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因此,什么是属于主体的,什么是客体的应该区分清楚。上帝的东西归上帝,凯撒的东西归凯撒,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是能做到的。即使一时分不清,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终究是可以分清的。所以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什么是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被认识的客体,在原则上说界线比较明确。尽管由于作为认识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的观察、实验和对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可能会受到主体的影响,特别在微观领域中,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交叉影响作用是无庸讳言的,但是自然科学通过认识主体对结论的不断校正,通过客观仪器和工具,特别是通过人们无数次的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与认识对象相逼近的具有客观性的知识。自然科学中当然也会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论,存在不同的学派,但这种争论往往出现在探求的过程中而不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谁是谁非之后,学派的存在意味着问题仍在争论和探索之中。当代不少哲学家批评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这是没有道理的,没有主客二分根本不可能有科学和实践。我们很多错误往往出在主客不分。其实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并不在于主客二分而在于它的绝对对立和分裂。只要用辩证态度对待主客二分,不把二分弄成绝对对立和分裂,区分主客的思维方式就是正确的。

   社会科学的主客体关系比自然科学要复杂,但主客关系也不是不可分清的。社会科学是以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对象。这些关系虽然不能离开人的活动,但它一旦形成,同样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同样可以达到规律性理解。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知识。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这里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定的;因而范畴表现这个一定社会即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因此,这个一定社会在科学上也决不是在把它当作这样一个社会来谈论的时候才开始存在的。"①决不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时建构社会,正如一些哲学家所说的人在认识中建构对象一样,而是被研究者先于研究者并不依赖研究者。社会的存在并不依赖社会学家,生产方式的存在并不依赖经济学家,如此等等,否则任何社会科学的科学性问题就无从谈起。谈论人对自己在思想中建构对象的认识,纯属某些哲学家唬人的空话。

   人文科学的主客体关系是个难题。因为人文科学所涉及的主客体关系既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是人与在自身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的关系,而就是主体自身。因而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又是认识客体,发生主客体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正如皮亚杰在《人文科学认识论》中说的,各种人文科学是"以人为主体又是客体","这同时既是主 体又是客体的事实给人文科学制造了比自然科学更多的困难。"②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②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郑文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2、23页。

   的确,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研究的客体。这种一身二任的情况,使得人文科学中主客关系乍看起来难以分辨。其实并非如此。抽象地说,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文科学是人对自身的认识,这没有异议。但不能因此说,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没有主客体的区分。实际上当我们说,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就"人" 这个整体说的。但在具体研究中,任何人文科学的研究都不是研究者对自我的研究,更不是时下流行的什么自我观照之类的吓人空话。真正的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是具体的研究者(而不是抽象的人)以具体的对象(具体的人及其产品)为客体的研究,否则根本谈不上什么研究工作。所以任何人在从事人文科学研究时都形成了具体的主客体关系。一个人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他的结论的可靠性,取决于他的结论在何种程度揭示被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研究文学就是人在研究自身,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实际上任何人在研究李白、杜甫、苏拭时,李白、杜甫。苏拭就是他的对象,而且是不依赖他先于他而存在的对象。研究历史也是如此,任何历史研究都是研究前人的活动,而不是研究研究者自身,除了具有历史价值的个人回忆录以外。个人回忆录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而不在于它对回忆者自己的评价。回忆录不能视为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在人文科学中,对研究者来说,他的研究对象对于他来说都是对象性存在,都是另一个"他者"。不能以人文科学中人以人为对象,来否定人文科学中存在主客体关系。因为只要超出抽象一步,就可以看到,作为研究者的人和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是彼此不同的"两个人"。

   正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凡用来反对人文科学的论据,无疑都可用于反对社会科学。例如有的学者说,任何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本人就处在这个社会中,他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不可能对社会做出客观有效的公正的判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此,社会科学也不可能是科学的,只能是意识形态性的。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公正的、各个阶级一致认可的社会科学结论是很少的。但不能由此否定人类对社会达到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社会科学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建立以后才逐步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把自身确立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为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原则上说,社会科学同样可以达到对社会的具有科学性的认识,因为社会关系是客观的,社会现象中的本质联系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社会科学的结论不可能达到一致认同的水平,因为阶级关系和不同利益的对立使社会科学不可能摆脱价值判断。结论的非一致性,往往成为否定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根据。社会科学中包含的价值判断成为科学性的障碍。其实,一个错误的价值判断可以遮蔽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性,但通过去蔽更能显示事物发展的真理性。社会科学中存在对立意见是必然的,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接近真理是社会科学认识的规律。事实上,不少社会科学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为人类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提供了某些规律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作用。

   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科学。由于人的社会性,因而真正具有科学性的人文科学的结论,都有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如果脱离了正确的社会科学关于人与社会规律的观点,把人文科学的研究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神学宿命论或其他错误的社会学说基础上,肯定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看成是相互作用的学科。就人是社会的人来说,人文科学属于社会科学。任何人文科学研究者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要正确理解社会与人的本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人。就社会科学是对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来说,社会科学属于人文性质的科学。如果社会科学中没有人和人的活动,把社会变为与自然过程完全一样的纯客观过程,社会和人类历史将变得十分神秘。当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虽然相通,但各有特点。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它研究人和人类活动中形成的客观的经 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规律,因此,可以说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活动的客观方面,是人的社会;而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和人类活动的主体方面,它的精神活动和活动规律,它的产品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因此人文科学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可以说,它研究的是社会的人(人的精神活动和产品)。

   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它们在对象、功能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区别。自然科学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对象,它探求的是普遍的,不以任何个人、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区别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文科学面对的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和人类活动,它既不可能求之于实验,也不能单纯依靠纯逻辑的思维方法。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产品一般不具有量的可测度性,它的结论也不具有自然科学那样性质的可重复性。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人文科学具有科学性。凡是有研究对象的学科都有科学性的问题,即都有研究者的认识和判断与对象自身的规律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以所谓人文科学不能归纳,只能理解,不能概括,只能描述,没有客观内容,只有主体体验,因而在方法论上只强调解读、重构、理解、对话和语境,就会把对人文科学是非的判断,完全移人主体的意见领域。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实,人文创造活动和对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规律的研究是不同的,如果说,人文创作和欣赏中,我们强调体会、内省、直觉、想象、顿悟,而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虽然要充分考虑到个人体悟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不能排斥科学理性、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方法论价值,不能排斥人文科学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也需要有数据和实证分析。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不能排斥分析、概括、总结、归纳以及运用范畴、规律来表述研究的成果。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既要研究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又要研究自然科学发展对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这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人文科学研究中,有的哲学家着力提倡解释学的方法。我们并不否认,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研究主体对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对文本的理解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自己的观点和使用的方法的影响,从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任何研究者都是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中来解读文本,因而在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中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的。像自然科学研究中那样公认的客观性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是很难达到的。就这一点说,人文科学的研究与人文作品的阅读、欣赏和接受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人文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阅读和欣赏,它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即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由于时空间隔、文化背景产生的距离应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作品原有价值和它的当代意义。决不应该由于人文科学研究中存在解释和理解问题就由此得出结论,人文科学的结论只能是主观的、解释学的结论,没有任何人能达到对文本的真实意义的解读。事实上自施莱马赫创立解释学以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确立的解释学原则,都不是面对人类人文活动事实,而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文本,整个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是凭自己的理解面对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在解释学中无所谓客观事实,有的只是解读。这种看法只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按照西方的解释学原则,所有人文科学的结论都可以看作是研究者对自我的解释或者说是解释自我。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这在人文研究中是有的,但不能说这就是科学研究,而只是人文学者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方式。真正的人文科学研究应该既是人文的又是社会的,离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可能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人文研究。

   现在用解释学方法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并不罕见。他们说没有什么马克思主义,有的只是我们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每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坚持解释学的立场,这种马克思主义观是无可避免的。那重读也罢,回到马克思也罢,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确无法亲身回到马克思的时代,也无法通过文本证明自己的理解绝对正确。这里的关键是不能把马克思与他生活其中的社会历史剥离,不能把马克思与无产阶级和他们的活动剥离,不能把马克思与他们的反对者和拥护者的观点与活动剥离。一句话我们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即与社会历史、与无产阶级运动和参与运动的周围人群的思想和行为结为一体的马克思,而不只是文本。文本的意义不是简单的存在于上下文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

   由上可见,解释只是研究中的一种现象而不能单独成为方法,更不是惟一的方法。真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当然包括理解和解释,但不能归结为理解和解释。它不是局限在研究者和被研究的思想和文本之间 ,不仅是上下文的关系,不是所谓语境问题,而应该是被研究的文本与它自身的历史条件之间,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现实的而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历史中,从哲学家的思想和文本与它的产生条件之间,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条件中,从哲学家自己的各种着作相互印证中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特别是要注意,任何哲学家或思想家,他的思想不能也不会仅仅表现在他的着作中,而且会表现在他的信仰和行为中。正如上面说的,我们要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光是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着作,而应该联系到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的一生的事实,他们与各种思潮和理论派别斗争的事实。因而当代用抽象人道主义,或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及弗洛伊德主义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马克思的理论和行为都不符合。如果我们根本不顾及哲学家本人对自己思想的声明、不顾及他们的思想和着作的历史条件、不顾及他们的实际活动,不是听其言观其行,而是只相信自己对哲学家的解释,对上下文的繁琐考证和无事实根据的所谓解释和理解,那就称不上科学研究,只能看成中国传统的"六经注我"方式的现代版。

   四、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

   人类早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具有人文的特征而不是科学特征。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很长一段时期,作为人类文化最根本内容的人文现象,并没有采取科学研究的形态,而是表现为人类的人文活动及其精神产品--神话、宗教、风俗习惯、劳动时的歌唱、祭神的舞蹈、口头的文学创作,可并没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伦理学、乐理学、文艺学之类的学科出现。后者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任何人都能明白,说人文科学是科学,决不意味着它的论断都是科学的,而是就科学的性质及其可能性说可以获得具有客观性的知识。否认它的科学性,就从根本上堵塞了人文科学通向真理的道路,为各种主观臆断和歪理谬说的存在大开方便之门。其实,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和它的论断是否达到科学水平是不同的。由于人文科学中存在不同学派和具有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人文科学中许多结论很难取得共识。但不能因此从根本上否认人文科学可以作为科学分类中的一个部门,否认它的论断可以具有科学性。只要有不同学派存在,不同学者之间的争论就有助于发现真理。经过长期的争辩,认真地研究和以不同方式的实际验证,可以区分出不同意见甚至对立意见的高下优劣并剥取其中蕴涵的真理性颗粒。

   在人文科学中重要的是正确处理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当然也存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因为自然科学既具有人文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但就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言,价值是中立的,价值观属于科学研究的主体。自然科学学者的理想与信仰,爱国主义感情和对科学成果及效用的人文关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无直接关联。二战期间为德国纳粹服务的科学家,同样可以有新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而在人文科学中,科学性与价值性是同一的。在人文科学中抽象掉价值性,只追求人文知识的客观性,就会把人文科学变为毫无意义和价值的死的知识的仓库。

   人文科学的价值性问题,包括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文学者的价值观念问题,他们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个人的理想、信仰和抱负问题;另一个是人文学者的精神产品作为人文文化所蕴涵的价值问题。前者是主观的,它属于人文学者自身,可以说是人品;后者是客观的,是文化作为对象化的精神产品所蕴涵的,可以说是文品。这两者当然不可分,但并不绝对符合。虽然一个人文学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品必然影响他的作品,但不能简单化为坏书是坏人写的,好书是好人写的,即所谓"好人"写"好书","坏人" 写"坏书"。这是过分简单化的说法。因为人文科学作为科学的一种类型,它的内容并不是作者价值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要求作者对本科学的内容有着扎实的基础,要进行艰苦的深人的科学研究。人品与作品之间存在矛盾,在中外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并不罕见。

   我们追求的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的和谐,最重要的是作品自身的科学性与它的价值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不同于作者的人品与作品的关系,它是作品以自身的具有真理性的内容,创造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世 界和意义世界。这极其鲜明地表明人文科学的特点,因为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对于生活其中的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状况,对于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气氛的社会,虽不能保证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素质,但可以说这种人文环境为人的品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文化环境。就一个民族而言,最能铸就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国民性的主要是人文文化。它的优秀成果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一个民族的优良品格,而它的糟粕的累积往往沉积为民族的劣根性。中华民族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不可分的。所以,人文科学的作用不同于自然科学与技术,它的价值和功能不在于直接提高物质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发展,而在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审美素质,使人越来越摆脱由之起源的动物界,更加社会化人性化,从而推进人类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人文科学的这种价值并不是根源于人心,根源于人的道德的形而上学本性,不是根源于不变的天道,而是根源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对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人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也是通过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和社会中不断返回主体,不断认识人类自身和精神活动的本质。

   人文科学追求的就是这种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它既要求把握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性及其产品的客观真实性、合理性,又要为人类构造一个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使其对人类自身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为此,人文科学的价值性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它的科学性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有效性而必须包容着积极的价值内容。

   五、人文科学创新的可能性和途径

   创新是人类活动的本质,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动物的发展是进化,而人类的发展是进步。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适应,而社会进步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创新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其中文化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创新的最重要一个内容就是人文科学的创新。

   相对于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并与人类生产活动紧密结合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人文科学的创新有其特殊的困难,它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既要重视历史传统但又不能背负历史因袭的重担;既要面对生活但又不能趋时媚俗;既要面对世界但又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特性。

   正确处理历史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中,任何学习不必从头开始,除非研究科学史或技术史。学习自然科学与技术就是面对当代,当代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成就是最高的成就,是以往全部历史发展成就的结晶。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中有高科技有新科技,而在人文科学各个领域一般不可能是跨越式的而是积累性的,历史上前人的成果有些是后人难以企及,成为人文科学中起界碑作用的标志性成就。例如在哲学领域,在西方人们往往要回到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在中国,我们往往回到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学说。因此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重视历史继承性是必然的,合乎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但这也容易使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背负因袭的重担,注重历史,崇拜名人,而忽视甚至轻视现实和自我创造。严格说来,传统与现代问题,并不表现在自然科学与技术层面上,超越传统是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本性,而往往是表现在人文科学的层面上。所以人文科学要创新,要与时俱进,既要重视历史传统和人类知识的积累,重视人文遗产的继承,更要重视现实和自我创造,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以便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人文科学中,无论是回归传统的复古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有害的。

   人文科学的创新,离不开人的人文实践活动,因而必须面对现实。例如,教育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新的总结,文艺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当代的文学艺术的实践活动,不总结创作实践经验,不可能有文艺理论的创新。历史观点的创新是与历史学家的研究和写作的实践经验的提升分不开的。美学的创新与每个时代的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的变化不可分。总之,人文科学的创新,同样要立足于实践,特别是具有专业特性的实践活动。可是,人文科学面对实际不能是趋时媚俗,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使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发挥引 导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

   一个人文学者要善于区分什么是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潮流,什么是滞后甚至是逆流和旋涡。为此必须以批判性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善于捕捉社会问题。例如在哲学中,创新问题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成效甚微。因为我们有些哲学家忙于创造体系,而不注意捕捉新问题。马克思是非常重视问题的。他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①究竟什么是新问题,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人文科学中并不像科学技术那样都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新的前沿性问题。我们现在争论的公平、正义问题,从西方奴隶社会就开始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即法治与德治问题,战国时代就存在;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问题都是西方市场经济中的老问题。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事实,以及什么是美,美的客观性问题,都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人文科学的创新应该包括对这些老问题实际上是历史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结合我们时代条件提供的新经验给予新的答案。同时又要面对我们时代、我们社会碰到的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人文科学中的知识如何更新的问题,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以及各人文科学领域中如何体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等。其中每个问题中都包括许许多多的子问题。每个问题都可能做出有价值的新的结论。人文科学中的教育改革,就包括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内容的创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

  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技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制约性。人文科学不能也不应该抽象倡导与国际接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文科学和人文学者应该自我孤立与世界隔绝。实际上,人文科学要与时俱进,应该关注国外潮流与研究状况,要创造条件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要善于吸取他们的优秀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在西方人文科学中学派很多,其中有些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立场,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我们不能盲目推崇,甚至吹捧、跟风,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出现和存在,应该对国外新的潮流和学派适当译介以开扩思路和眼界。自明中叶特别是清末,西方学术和思想名着的翻译,对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当代,我们要有世界性眼光。我们应该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关注西方人文科学的状况和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