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十篇

时间:2023-04-20 08:36:20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1

初中学习进程中,许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生物只不过是应付考试的必要程序,因此对生物学科的精力投入照其他科目相对有限,无法引起充分重视。面对这一现象,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整体教学进程中有目的性地渗透生物学习的重要意义。例如,在讲授环境与生物课程内容时,合理引导学生只有正确明晰二者关系,才能有效解决社会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并最终创设和谐共处氛围,实现长久发展。在讲授免疫课程内容时,应引导学生正确对人体机能、各部分结构进行细化了解,进而合理掌握必要的养生措施,确保自身以及家人的身心健康及愉快生活。学生在了解了生物学习知识强大力量与重要性的基础上便会基于获取健康、实现长久发展的目标产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与自主学习动力,进而积极投入到学科学习中。

二、提升导入新课的丰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导入能否引人入胜,新颖,富于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我们应由学生熟悉,能够引起其产生强烈思想共鸣的事物入手,首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令其产生求知欲望。例如,在讲授DNA课程内容时,我们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朋友中是否有双胞胎、他们的特征是怎样的、你与父亲母亲的相似之处都有哪些?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令其消除对新课程的陌生感,并积极踊跃地回答问题。接着教师再次提问令学生回答自己的血型以及父母的血型是什么,进而引出亲缘关系与血型具有一定的联系性。然而通过血型并不能直接准确地判断人们的亲缘关系,目前有一种更权威的判定亲缘关系的方法,即验证DNA,这样便自然而然完成了新课导入。学生则在教师引入的熟悉事物中逐步加深对DNA相关知识的认识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者,我们可通过借助实物完成新课的导入,令学生产生直观印象,并创设良好生动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膜功能结构一课中,我们可采用生动形象的细胞膜结构模型,令学生通过零距离观察明晰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征,进而轻松完成导入,同时学生由于较易掌握课程内容势必会提升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主导整体教学进程,形成了一种独角戏、机械式教学模式。学生则只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被牵着鼻子走,无法创新思维,更无法独立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被动学习状态,无法创设良好的学习效果。为了有效扭转这一弊端现象,新课改进程中我们应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励学生敢于质疑、善于动脑的精神,进而形成主动学习热情、创新学习思维,通过与教师的问题式互动形成良好共进提升目标。同时,基于生物课程的贴近生活性,我们应在实践教学中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不能一味开展唯书本式教学,应通过贴近生活性拓展令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光合作用一课时,我们可首先向学生发问,到底是清晨适宜锻炼还是傍晚适宜锻炼、卧室是否应该大量养花,学生则会依据生活常识踊跃积极回答,进而为后续课程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完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 都比较理想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引导学生学好生物的一个重要前提。而目前的初中生物课程冷落,学生不愿意学,生物老师难当。在这种境况下,我们生物老师就更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就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以实物观察、实验演示或生物事实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颖别致,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生物的特征”时,首先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树叶、石头、鸡毛、蚂蚁、菜豆种子、马铃薯等,摆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凭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实物进行分类,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的意义,学生兴趣浓厚。在讲“发酵现象”时,首先上课前一天让学生在矿泉水瓶子里倒一包干酵母,再放些白砂糖,倒上半瓶冷水,瓶口套上瘪气球,让学生观察,第二天,发现气球变大了,学生很好奇,也很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讲“激素调节”时,引导学生从生活圈子中看到的一些侏儒症、呆小症等感兴趣的事引入:“你见过身材和正常人不一样的人吗?为什么他们的身材比正常人高得多或矮的多?”学生特别想知道原因,这样自然而然的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许多学生正是因为爱实验才爱生物学的。如:在讲“观察植物细胞”一节时,我选择在实验室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学生根据课本实验步骤,积极主动的动手做实验,并寻找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做好之后自己调节显微镜观察,学生觉得很有意思,并对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如何制作临时装片也记忆深刻,效果明显。在讲“观察鸡卵的结构”时,我让学生每人拿一个鸡蛋,根据课本实验步骤一步步观察鸡卵的结构,并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了解鸡卵的结构和功能,学生兴趣浓厚。

在讲动物的保护色时,我们用小鸡吃米的实验,让学生准备一块黄布,再准备黄色,红色,绿色,黑色,白色等不同颜色的数量较多的小纸片,小纸片代表米,把小纸片放在黄布上,活动开始后,两个同学扮演小鸡,两个同学记录,观察,通过这个实验,学生知道了保护色出现的原因及重要性,整节课都兴趣浓厚。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的学生实验,通过实验,可以体现活动情境,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为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奠定基础。

三、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我们的教学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进行教学,如将猜谜语、演小品、讲故事、唱儿歌等活动引入教学。如:在讲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时,让学生讲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在讲条件反射时讲望梅止渴,画饼充饥,“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的故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自编小品“多莉找妈妈”从而激发对克隆技术的探求欲望。

因此,多样的教学活动,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愿学、乐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将课堂教学与谚语俗语谜语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一节课如果只干巴巴的讲生物知识,课堂气氛显得沉闷,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谚语俗语谜语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昆虫的生殖和发育一节时,我先请学生猜谜语“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队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里头是肉外是骨”打一类动物,学生积极思考,抢着回答,兴趣浓厚。在讲食物链时用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引出,学生在思考为什么的同时,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在讲遗传和变异时,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引出,讲蒸腾作用用“大树底下好乘凉”引出,因为学生很想知道原因,因此,听的特别认真,当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五、将课堂教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激发兴趣;对策

一、精心备好引入环节

上好上活一节课的开头,不但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整节课来说,新课的引入环节是十分重要的,它起到架桥铺路、承前启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该节课知识的注意。课的开头是课堂教学的大门,课堂教学的展开,学生注意力的集散都与新课的引入有关。课堂教学能否强烈地吸引学生,有意思的想法、问题油然而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吸引注意力,倍增学习劲头,都有赖于教师在新课引入时对学生兴趣的刺激。因此,重视新课引入的方法研究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

如讲能量问题时可以把实验故意搞成有惊险性,可作一单摆(如把一个大号废电池,用绳挂到天花板上),然后让学生站在靠墙无退路的位置上,把摆拿到该学生鼻子底下放开,让它摆动。当摆回时,学生会很担心碰到鼻子。可结果只是一场虚惊。这样的实验一定会引发学生好奇,急于弄清“这是为什么?”这样一开头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创造了良好气氛。如讲浮力时,学生认为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浮力,沉到水底的物体不受到浮力。”这一错误概念在学生脑里根深蒂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用弹簧秤称同一铁块,把铁块用线挂在弹簧秤上,漂浮于水面称,又沉入水底称。从弹簧秤的读数变化,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唤起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决心。

二、将游戏带入课堂教学

初中时期学生好奇心理较强,此时的他们对于传统的单一模式的教学往往会比较反感,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比如上课的时候将相关的游戏带入课堂,但是将游戏带入课堂需要我们要将大纲研究透彻,同时也要明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序以及课堂的秩序。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与初中学生的特点相结合,然后设计出别样的教学,尽力使每节课都能上的精彩,我认为,上课不一定要板起脸说教,其实可以和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将教学融入其中。使学生感到物理的有趣性。比如,每节课我都会邀请一位同学和我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和我一起做简单的实验。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感到非常有趣,而且印象深刻,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强,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被邀请的学生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而且能够加深对这堂课的内容。

每堂课下,当天被邀请的同学作为老师,学习有问题的学生可以去向他们咨询,使学习有困难的人能立刻解决疑问。对于被邀的同学来说,他会有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锻炼了他的领导才能,也使自己对于这方面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对于其他学生来说,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大家的合作能力也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共同进步。另外每一章结束后,我会花一堂课的时间让学生相互讨论,提出他们的疑问,同时请会的同学来解答,如果回答的好,进行一些奖励,比如将学生的回答记入日常考核,算入综合成绩里面。在讨论中,我觉得他们对于知识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吸取来自各方面的精华,所以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们也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愉快活跃,发散性强,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识,最主要的是增加了学习兴趣。

三、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是一门以探究性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实验鲜明而有趣的实验现象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在课堂导入阶段,运用实验教学,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求知欲,使学生精神高度集中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如在教学“大气压强”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导入:将一只玻璃杯装满水,瓶口用一张塑料片盖住,然后把塑料片按住将玻璃杯倒过来,当把手移开时让学生猜测会出现什么现象?有的学生说卡片会掉落下来,有的直摇头,不赞成,但又说不出为什么来?当老师把手拿开时,塑料卡片没有掉落下来,水一点也没有流出来,学生对此现象惊讶不已,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的学习兴致高涨,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中我们也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设计有趣的实验,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验,并在实验中加强对知识的认识,起到强化记忆与理解的作用。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4章第3节的“想想做做”小实验“纸锅烧水”,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动手来亲自操作实验,以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信心,对相应的知识加深理解。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更方便操作,我对课本的实验做了相应的改进,将厚纸做成的小纸锅换成了纸杯,将酒精灯换成蜡烛。由于学生亲手操作,参与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不仅锻炼了动手与动脑能力,而且有效培养和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同时问题也是贯穿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恰当而合理地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困惑,进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欧姆定律”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复习判断电流大小的方法,在与已有知识相联系的基础上提出如下问题:在电路中如何调控电流大小?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样会使学生处于不能解答但又迫切想知道答案的强烈求知状态,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如,在教学“物质密度”这一内容时,我提出两组问题:第一组,如何分辨水和酒精?第二组如何分辨水和盐水?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气味可以容易地分辨出水和酒精,但是对于第二组水和盐水,则很难分辨出来。这样学生便产生了疑问,提出了种种分辨的方案,此时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与交流,方案纷纷被否决,此时老师顺势导入通过物质密度的学习,这个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这样便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新课的学习,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4

    关键词:初中物理 物理课堂 课堂教学

    一、从生理角度来讲,兴趣是学习的内部驱动力学习犹如一辆汽车,兴趣则是汽车上的发动机,没有发动机,汽车则开不动,只有发动机马力大,汽车才能跑得快。怎样才能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最好的办法是:首先使学生感到这个学科有价值,即有用。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都致力于体现物理知识“有用”。如我在进行“密度测量”教学时,提前让学生了解密度的应用。目的是使学生先了解密度的应用不仅可以计算质量,而且还可以计算体积,还能鉴别物质。这时有学生提出:可以鉴别金银首饰吗?我给予了肯定的回答,能!这节课就是要让同学们学习“密度测量”,从而掌握鉴别物质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激发了,听课情绪高涨了,求知欲更强了,出乎预料地掌握好密度测量的方法,我同意他们在完成课堂实验要求的同时,允许进行自带物品的密度测量和鉴别,并在方法上予以指导,这时我感觉到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由感兴趣发展成为一种乐趣。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我总是充分利用每节课恰当地把物理知识和祖国的“四化”建设及工农业生产、人类生活、学生自身的进一步学习发展和科研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从简单的生活常识煮饭、烧水到自然现象中的雾、露、霜的形成;从简单的肩挑人扛到现代化的家庭电器化、工农业生产的机械自动化;从简单的步行、游泳到飞机、轮船的制造;从火药发明到原子弹、人造卫星的上天,使学生懂得学好物理知识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这就使学生的好奇心转变为强烈的求知欲,把他们学习物理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劲头鼓得足足的。

    二、学习物理有趣

由于物理知识抽象,而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大多数学生感到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实际教学中形式要新,即融知识性于趣味性之中,寓教于乐,也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所蕴含的极大的吸引力,每章节都有新的知识、概念、规律,特别是概念、原理、定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因果关系都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如何利用其求知欲望、好奇心而又有系统、有目的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如我在进行“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教学时,为了增加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我在原演示实验的玻璃试管中装水加放了一条小金鱼,在实验前设问:若将装有金鱼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小金鱼会怎样呢?学生们不假思索纷纷地说:“鱼肯定会死”,结果究竟如何,让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这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个个聚精会神地观察老师的实验操作: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上部的水,过一段时间后,发现试管上部的水沸腾了。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小金鱼怎样了?这时学生惊奇地看到,小金鱼仍自由自在地游。难道这金鱼有神奇的耐热能力吗?不是,你想知道其中之奥妙吗?于是,我找了几位同学用手摸摸试管底部,再让他们说出感觉。原来试管上部的水虽沸腾了,但试管底部的水仍是凉的,这就是金鱼不死的原因。像这种采取生动有趣的实验教学代替简单枯燥的概念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感到学物理有趣。

     三、学习物理“好玩” 我根据中学生有“爱玩”、“爱摆弄”等特点与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这些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我采取了将传统看法中的玩物丧志,转变为“玩物益智”,利于学习。

    教学中,我首先根据学校的条件将课本中的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多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也常将课本中的一般实验改成生动有趣的实验。如我在进行大气压强教学时,将课本中演示大气压存在实验的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倒置过来水流不出来,把纸片用针扎许多小洞,重做上述实验水也流不出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他们做得很认真,观察得很仔细,听老师解释其原因也很入神。

    其次是利用生活中的现有条件,开辟第二课堂,将课本上的一些小实验及课外有趣的实验搬进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做,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如纸锅烧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水火箭、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有些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的现象尽量让学生练习解释,有些不能解释则着重观察现象,为今后学习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学习物理的求知欲也更强了,真正达到了玩物益智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也喜欢学物理了。这时我又引导他们进行小制作、小发明,提倡尖子生写小论文,并给予评奖,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物理好玩。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学生智力发展源泉不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之外,而是在外部环境和学生自身的内部环境相互矛盾之中,只有当外部条件和个体发生矛盾时,才产生反馈。所以,教师只有在教学中运用物理知识本身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学习既有用、有趣,又好玩的魅力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5

【关键词】兴趣培养;初中物理;教学

随着兴趣培养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其已逐渐渗入不同科目教师的教学过程中的方方面面,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想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就必须更快、更科学地处理初中物理课教学改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初中课程的教学目的,在兴趣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发展自我。

1 兴趣培养教学法理论

现代兴趣培养教学理论主要来源于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的关于教学的相关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结构发展教学理论和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等。这一系列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在基于兴趣培养教学法理论指导下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过程,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学习的长远发展过程,促进情感的培养,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更有效率地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能力以及智力,应该使用强大的功能,以兴趣培养教学法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况,启发指导教师展开教学,学生进入物理学习情境,积极探索和认知。

2 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意义

基于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兴趣培养教学法的指导下占主导地位的结构教学的主要类型,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互动的环境,提供良好的和实际的协调,协作学习,通过各种基于初中生兴趣培养的物理教学内容的设置,是有利于以科学的管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和探索。

最关键的是在学生学习初中物理过程中要能够让教师合理充分利用各种情境创设,推动深化初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显著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和兴趣培养教学方法的不断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必须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3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3.1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和科学原理审查

针对初中物理课教学内容分层显示,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由浅入深,使学生掌握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探究”的方式,以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为核心,老师仅仅是在引导上提供帮助和支持。当教师为学生确定学习内容模块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过程,来达到对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这种模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基于兴趣培养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3.2基于兴趣培养教学理论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

3.2.1课前准备

每节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深入钻研和组织教材的基础上,在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导学案。包括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教学媒体,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设计过程等等相关的准备工作[4]。

3.2.2教学实践

针对选定的教学实践项目、教学设计,设计良好的教学计划,从而对这些项目内容进行实施。一般情况下,先投影给出导学案,以确定明确的任务,学生自主探索或辅助学习,教师和学生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教师在讲评某一问题的时候,除了对于共性的问题详细加以分析,对于某些重要问题也要突出给予强调。以课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为例。

教学目标分析:①初步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②根据教学内容和情境,进行教学三维目标教育。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新课程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个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不一样的生命,一样的精彩。

学情分析: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对物理学习有新鲜感,学习热情比较高;受长期的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物理探究课的教学模式可能有某些不适应,这方面兴趣需要教师的培养、鼓励。

教学设计理念:采用探究型教学设计模式,用探究式实验的方法学习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实验前后分别用课件演示物理振动发声和模拟声音的传播过程,使学生更“直观”和深刻地理解这一过程。同时通过实验探究声现象的产生原因和规律,培养学生用事实说话的严谨科学态度。

教学策略的选择:采用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策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和合作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展示自我和客观评价别人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几个画面,通过口头举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学生觉得单调乏味;而使用教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首先播放几段相关小视频(小鸟、青蛙、蜜蜂、知了、人唱歌、小孩哭等),创设情境,请学生辨识。学生听到这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学习的劲头一下子都提上来了。

3.2.3课后拓展

教师在除了直接指导学生课堂学习外,也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外实践课程时间开??展自主探究和协作讨论,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步骤,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物理学习的意义真正达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例如《光的反射》是一节科学探究课,通过实验得出规律,并应用规律来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做好探究实验是很重要的。由于学生刚学物理不久,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遇到的困难还是不少的,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做好实验。另外,对于光的反射定律要注意它的研究方法,注意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现象,以达到学科之间相互渗透教学的目的。

对于刚刚接触物理课程学习不久的初中生来说,教师要做的除了教会他们基本初中物理技术动作外,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结合不同的生命个体和热爱初中物理的程度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 ,让他们有很强的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初中生通过努力学习,相信会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同时也希望本文的创作能够得到同仁们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 谭龙飞. 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 教学与管理,2010(07)

[2] 肖永红. 难点重现——初中物理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实践探索[J]. 教育导刊,2007(10)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6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创新教育

引言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是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激发学生的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途径。本文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促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发展。

1.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

初中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无论是自然世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在不断的发生改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初中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只有创新教育能够激起初中生对于探索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决定了其好奇心强,喜欢探究新鲜事物,这正是学习物理的原动力。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要改变教学方式,采取创新教育,使学生保持对课堂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从而使学生在物理课堂中培养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和能力[1]。

2.当前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当前我国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主要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其教学重点为理论知识的传授,并进行试题练习。物理实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属于次要地位。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以教师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不高,对物理这门学科的认识不深。在课堂上没有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

3.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在初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1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初中阶段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这门学科,对物理这门学科非常好奇,此时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的最佳时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会打压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埋没在公式和试题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无所谓创新。学生只要对物理充满了兴趣,就会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热情,不断钻研和探究物理知识,课堂效果也会事半功倍[2]。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积极采用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展现物理世界的神秘和趣味,并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对物理产生兴趣,并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力》这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以初中生比较感兴趣的过山车作为课堂范例,引导学生探究过山车运行过程中的力的转换。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3.2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需要一个宽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状态下释放思维和想象力,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能够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传统的师生关系过于僵硬,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教师所压制了,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讲授。特别是由于一些教师过于严厉,使学生不敢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提出质疑,害怕受到教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事实上要实行创新教育就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甚至质疑教师和教学内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在质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培养。

教师要打破僵化的师生角色定位,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指挥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性[3]。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给予及时的鼓励。

3.3教学方式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难以进行创新教育。要在课堂教育中进行创新,初中物理教师就要积极采取更加具有新意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及其他教学方法。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光现象》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不同颜色的光的画面,并向学生提出一些与光有关的问题,令学生自行寻找答案,并进行小组讨论。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学生完全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并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可以将很多抽象的物理现象形成视频动画向学生进行展示,使课堂效果更加直观和生动,这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一个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越灵活,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高,其创新教育的实现就越具体和有效。

3.4提高实验课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比例

实验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通过物理实验学生能够对物理原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试教育对物理实验并不重视,实验课在整个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比例很少。为了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加重实验课的比例,教师要重视物理实验课的重要作用。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要对实验的内容和程序进行规范和引导,使学生充分体会实验的乐趣,对事物的状态和运行进行深入的了解,激发创新思维。

4.结语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体现,也是新课标的重要要求。创新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有利于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终身对科学的兴趣与热爱,培养探索精神。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并非一日之功,教育者要不断努力、转变观念,给初中学生创造一个宽松、愉悦、充满了乐趣和探究欲望的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朱昱欣.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J].湘潮(下半月)(理论).2011(02)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7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教学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79-01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激素,是创造性产生的原动力,要使学生学好物理这门科学,培养其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物理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物理兴趣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认知、分析与理解能力。在课上,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可以将物理与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使单调的物理教学变得内涵丰富,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唤起他们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而教师应不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兴趣。

一、以动手操作入手,激发物理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青少年时期,画面感和生动性是他们认知与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动手实践是他们喜爱的教学形式。喜爱源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是最原始的物理学习动力源泉,这在初中生中表现的十分明显。在物理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种物理爱好调动学习积极性,能够有效的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能。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试验观察现象,并运用所学知识做出解释。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实践解决问题的态度,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一些由教师演示为主的实验中,教师应该适当的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进行分组实验,激发他们动手实验和操作的兴趣,培养物理爱好。例如,在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讲解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备玩具小车,在讲解《欧姆定律》、《电功率》等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电学实验。在动脑、动手的实验中,学生会被这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所吸引,使学习兴趣强烈、持续和高涨,从而利用爱好产生巨大的学习热情,为物理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充满趣味化的新课导入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新颖而生动的导入是一门重要的教学艺术。通过趣味化的物理课堂导入,能够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良好的课堂导入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提高能力。例如,在讲解“电阻的串联”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一个充满情境色彩的导语来引入所讲知识――“小刚新买的一台收音机有故障了,在经过专业维修人员查看后,发现机器电路中的一个2欧姆的电阻烧坏了,可是维修人员当时只有若干个阻值为4欧姆的电阻,那么他应该如何维修呢?小刚怎样运用物理知识出谋划策呢?”这时,学生注意力会紧紧被问题所吸引,使学生产生好奇感,主动探究其中的奥妙。通过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新课导入,学生立刻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探索的兴趣,并且能够积极主动的跟随教师逐步揭开所学物理知识的谜底,从而更好的学习物理学科。

三、以情境教学促进兴趣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创设一种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体验情境,通过观察、实验和思索,触发学生的探索意向,形成自觉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求知欲望,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创设“问题”情境,“问题”的创设也要有较强的趣味性与诱导性。例如,教师在讲气体的压强这一内容时,选用一个矿泉水瓶,并将其装满水盖上盖,随后问学生:“假如老师用针在瓶子上扎个洞,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瓶子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呢?”对于这个问题同学们都十分肯定的说:“会。”此时教师用针在瓶子上扎了一个洞,可结果却是水并没有如学生所说的那样流出来。这时学生们都会感到吃惊,好奇心驱使他们探求为什么,教师紧接着又提问:“怎样才能使瓶中的水流出来呢?”然后教师引导展开各种讨论,最终是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教师一起揭开了事情的真相。通过这种问题情境的创设,明显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一教学情境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达到兴趣课堂教学的目的。

四、创设有效问题激发物理兴趣

青少年在知识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能够激发出他们学习的兴趣,而创设有效问题也正是物理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引思,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带动下积极的进行思考和探索,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将显著提高。

例如,在课堂上讲授过“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这一内容后,可以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1.大家都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因此高山顶气温似乎比地面气温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何解释?2.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时,舱外气温往往在-5000Co以下,舱内由于空调的作用仍温暖如春,但此时空调的作用不是使空气升温,而是使空气降温,如何解释?3.有人说,煤和石油的能量也是来自于太阳,那么太阳能通过什么途径变成了煤和石油中的化学能?在教学中,通过这类问题,以期达到“课虽终,而趣不尽,思未止”,从而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不但可以引起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五、强化赏识评价,以鼓励促兴趣

教育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鼓励和赏识的教学氛围中能产生愉悦的情绪,激发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初中生来说,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比物理知识的掌握重要得多,而要想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必须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促使他们主动学习,真正提高初中生的物理能力。在物理课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赏识评价,因为这是提高学生物理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如果能够多做鼓励性的物理学习效果评定,不断的给学生以鼓励,就能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并且可以促使他们积极投入物理课的学习。在对那些没有完成教学任务的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要耐心的给予精神鼓励,要多用肯定性的语言,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并在鼓励中培养兴趣。

总之,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难点。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初中生以及物理学科的具体特点,总结教学经验,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在物理课堂上,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体会物理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实验;兴趣

一、课内教学

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动手操作水平。对于刚刚接触化学的初三学生来说,化学的概念还很模糊,所以,教育者首先应从课内教学角度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下面具体展开论述。

1.重视实验教学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做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好的实验技能,扎实掌握实验要领。而教育者对化学实验的选择应满足安全、直观、突出重点等条件。在实验课上,教育者应当教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观察方法。(1)学生必须了解实验目的,即看什么,以避免教学的盲目性。(2)教育者应让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深刻体会实验并积极思考。如,在铁钉生锈的实验中,给出了三种情况:在1号烧杯中倒入少许蒸馏水,将铁钉放入烧杯中,要求蒸馏水不没过铁钉;在2号烧杯中倒入植物油,且要求植物油没过铁钉;在3号烧杯中只放入铁钉。最后实验证明只有1号烧杯中的铁钉生锈了。通过对比和分析,最终我们确定,在水和空气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铁钉最容易生锈。于是,学生的化学思维得到锻炼,分析问题更加全面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改进并创新教育方法

教育者的教育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首先,对于初次接触化学的学生,教育者应注重启发他们,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例如,在教导学生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时,教育者不能够只教学生如何配平,还应告诉学生配平的原因。学生应先了解宏观物质和微观物质的概念,然后学习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含义,最后学习配平方法。适当的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教育者应因材施教。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对于化学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不同,从而导致学习成绩有差异。难免有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教育者应对这些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成绩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教育者应在夯实基础的程度上进行拔高;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教育者应加以重视,共同辅导。此外,教育者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切不可将问题越积越多。

二、课外教学

上面,我已经简要叙述了如何在课内培养学生的兴趣,然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人才,除了课内教学,教育者还应在课外,在生活中,在实践上培养学生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兴趣。

1.开展课外活动

化学是一门紧密联系人类生活的学科,举办开展与化学教学有关的课外活动将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关注度。学生也十分喜爱这类课外活动。在丰富有趣的课外活动中,学生将会切身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优势,从而激发深入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学生能够再一次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将书本知识融于生活,这是教育者教学的基本目的。另一方面,学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获得其他情感,例如荣誉感、成就感、自豪感等,这对于化学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事实证明,这些课外活动会使得教学事半功倍,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2.课外活动类型

与化学有关的课外活动种类很多,例如办板报、开设专栏等。作为一名教师,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上的化学知识,更应利用化学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我曾举办过一次讲座,主要内容为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同时人类持续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系统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学生都对如何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于之后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增进了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另外,举办化学竞赛也不失为一种培养学生兴趣的好方法。在竞赛前,学生会认真准备。在比赛中,学生会竭尽全力以求得更好的名次。赛后,学生也会就此次比赛进行讨论。这十分利于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关注度。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深入基层,切身体会社会与化学的关联,从而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总而言之,教育者应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开展课外活动稳定学生兴趣,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应该在愉悦的心情下学习化学,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学习化学。教育者应耐心、细心并富有责任心地培养初中学生对于化学的兴趣,并将这种兴趣化为志趣,争取让学生真正爱上化学。

参考文献:

[1]曾国平.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7).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9

关键词:有效课堂;生物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3-0124-01

一、有效课堂的概念

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生物课堂上教师只有做到了有效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继而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二、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物教学也当如此。初中生物课程被很多学生看作是“副科”,从思想上对生物的学习不够重视。但生物课程是初中新开始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堂,学好初中生物课堂将为更高阶段的生物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现今的生物课堂致力于大力开展互动式教学。另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兴起,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辅助手段,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课程的教学当中。这些功能对生物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一个不易被人理解的生物知识非常直观地展示出来,让乏味的生物课变得非常有趣,让学生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三、当今初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初中生物课堂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一系列的生物课堂中的问题:

1.学生缺少真正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现在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的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但这些活动均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并没有体现出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的过程,因而学生在该过程中并没有体会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长此以往,合作式学习也会同“问题课堂”一样只有流于形式的表达。

2.学习仅限于课堂,缺少课下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过程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并不是单靠某一时间段就能够完成的任务。科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在生活中也可以学习生物。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缺少潜移默化的养成,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养成在生活中学习生物的习惯,成为每位教师都应当首先考虑的问题。

3.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我们可能会发现有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环节很少,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操作。学生的自主建构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有了问题。

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构建有效生物课堂的策略

首先,作为一名要教师,要充分展示魅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剂。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能否有效学习也与教师本身有关,学生会将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内化为自己的期望,进而影响到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努力程度。这样,我们的课堂才能弥漫人性的温馨,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的教才是有效的,学生的学也将更有效。

教与学相辅相成,学生能否有效学习在于教师对学习任务的设计是否能让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在课堂中能否及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发现教学设计存在问题时能否及时做出调整。追求有效,是中学教学的永恒主题,它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老师去实践、思辨、提升,使它成为现实,让我们一起去追寻!

其次,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时代在不停地发展,初中生物教师也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做到与时俱进。在新课改中,教师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如陶行知所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师不仅在于教学生各种学问,更在于培养其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这才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真本领。

参考文献:

[1]贺伟民.中学阶段的生物教学与素质教育[D].河南大学,2007.

[2]金文威.中学生物学中的哲学[J].中华素质教育,2004,9:27-28.

[3]徐萍.让生物教学回归学生生活[J].素质教育

[4]卢勤泉.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教文汇: 下旬刊.2010,(09):.

[5]王丽霞.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J].科技资讯.2010,(27):211-212.

[6]宋兴江.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成功: 教育.2010,(07):174.

[7]李李光.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商业文化: 学术版.2010,(10):230.

[8]马梅英.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2010,(11):36.

[9]孙振华.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学周刊.2011,(05):110.

[10]张爱枝.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方法的探索[J].青海师专学报.2007,(S1):40.

[11]李温杰.浅谈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与方法[J].中华少年,2011,04:187.

[12] 诸葛进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08.

初中生物课学习兴趣的培养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182.2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1-0056-01

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重在理解,通过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初中物理教学产生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物理学习所取得的成果。同时,在初中物理启蒙教育学习过程中也会发现很多的问题。

一、应建立起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求知的动力,也是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学生在从事一件感兴趣的活动时,身心都需要得到不断的满足和发展,同时就会产生愉快、满意,富有生机的情绪,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现象还可以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自主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核心因素。而物理本身就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利用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操作时去检验所学的知识和探索发现的规律。只有建立起浓厚的兴趣才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前提。

(一)加强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重要手段。

当前,有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物理实验课的发展,其实初中学生普遍对实验课都很感兴趣。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实验课也是学好物理课的必备条件之一,它可以用来引导学生对事物的观察、感知、思考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对学习物理知识所产生的浓厚兴趣。在实验教学课上要保持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充满想像,然后通过学生自己做实验、观察、来培养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归纳和总结。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运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有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操作过程、实验结果等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向往。在实践中,兴趣对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兴趣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催化剂,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就要优化教学方法,采取不同的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学生,给学生广阔的参与教学活动的空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的发挥能动性,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通过演示“冷水使热水沸腾”、“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一些小实验,就会引起学生的疑问,从而激发起他们浓厚的求知欲望。在课堂上利用这些有趣的事例和有趣的实验来为学生设计问题,促使学生产生一个认知的驱动力,从而活跃思维,增加积极性。同时,这种发散思维也可以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所以实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乐趣是物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三)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也是有效培养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新知识,理解新内容。同时,学习物理知识也不能脱离事物而随意的推理,要从具体事物所体现出的现象中去探寻其背后的规律,只有弄清了现象与规律间的必然联系,才能正确理解所学的物理规律。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有效的知识点,还可以对开拓思维和提高学习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在物理学科中的启蒙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分析观察得出的结论,在进行物理学习中要从实验出发,在第一个实验开始就要把学生的观察引向正确的联想当中,在提高观察的正确性,还要指导学生重视实验操作,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步骤怎样进行等,最后得出什幺样结论,这样会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更加深刻,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

(一)要培养学生有预习的习惯。

学习物理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前做好预习,它对学习物理非常重要。学生在阅读能力较弱的一项中,教师就要进行了充分的训练和指导,让学生有步骤的在阅读和思考这两方面加以提高,阅读时要熟悉教材,了解内容,对内容产生疑问,边读边思考,思考不懂的问题,向教师提出疑问。

(二)加强有效的练习。

学生在思考时所提出的问题,结合归纳所学的知识可以养成动脑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师加强学生练习的过程也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水平的重要环节。在初中课堂上,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练习题时,还要做好科学思维方法的示范教程,体现出导向作用,可以引导学生有分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有效的练习,是培养他们学好物理的方法之一。

(三)提高学生课后总结的习惯。

初中学生对于课后总结归纳的能力较单薄,主要还是依靠教师来帮助学生揭示知识的有效规律,总结各章结的知识要点,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必须提高总结课堂知识的能力,增强理解和认识。

三、结合初中物理教材的内容

学好物理是对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发展和从事工业化生产,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物理教材就是学生手中最有效的武器。

(一)现代物理教材安排得科学严谨,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并且内容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编排形式及内容的安排很贴切于学生实际的要求,课题的引入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也较容易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现代教材中还包含了一些最基本的物理概念、定律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与方法,只要教师可以充分的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分析课本,学生就会对课本内容的印象深刻,从而也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同时,物理学是从实践和实验中发展起来的,教材中用实验得出结论正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一般都是很简单便于操作的也是便于观察的。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教材中每讲到一个概念和规律都会注重把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起来,这个效果也是很明显的。教师易传授,学生也易懂。

(三)还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训练,教材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的能力并应用于物理知识。

四、物理思想教学的方法

物理思想教学是物理学的灵魂所在。能把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解决好,仅靠扎实的物理知识,过硬的分析综合能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丰富的物理思想,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知道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科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理想化的科学假想推理思想的理论等,都是有利于对今后学好物理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