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命题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3 18:38:42

自由命题作文

自由命题作文篇1

自由命题作文实际上不是完全自由的,出题的人总得对考生有些限制,才能不让你完全自由自在地用自己的题目写作。所以,为了考场作文的质量,考生自己命题是第一道“工序”,这种“工序”是完全“利己”的,题目一旦完成,就可按照命题作文的思路进行写作。

一般来说,中考自由拟题的思路有:

1.针对中心拟题

有的文题,特别是有的议论文题,为了降低难度,往往将材料的中心点示得十分明晰,遇到这样的题目,可直接针对材料的中心拟定自己的文题。

2.按照条件拟题

有的文题往往有附加的条件,对这种条件一定要按要求执行。

3.体会语境拟题

自由命题作文篇2

关健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命题规范 命题管理模式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国家考试是主导与核心,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考试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质量。国家考试的核心环节是命题;命题是否科学、规范,对各自学考试的质量和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在“国家统一命题、省级命题和省级协作命题”三级命题管理体制下,严格按照全国考办《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的要求组织命题,加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规范研究是保证自学考试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命题文件的规范

自学考试命题文件是组织命题、组卷、审定试题,以及对试题进行评估和分析的重要依据,命题文件主要包括课程考试大纲,命题实施意见,试卷蓝图,命题教师任务分工表,样题,教材,等等。命题文件的规范,一是文件的完备性,即命题文件是否齐全;二是文件制定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三是文件的执行、落实和评估。

(一)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经自学考试组织管理机构审批并向社会的指导课程教学或指导考生自学及命题的文件,是教学单位组织教学、考生学习备考、命题部门组织命题的依据,对保证试题质量和考试的信度及效度有重要作用。因此,课程考试大纲在编写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准确把握自学考试的标准

自学考试是一种水平性考试和标准性参照考试,它的考核目标是检测考生是否达到考试计划中规定的学历层次;它的参照标准是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或高等职业专科院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该门课程的水平。因此,课程考试大纲在编写时必须准确把握自学考试的标准,具体明确课程的考试内容和认知层次,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2.符合自学考试的特点

课程考试大纲的编写原则上参照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或高等职业专科院校的教育的课程教学大纲,但绝不能简单照搬,要符合自学考试的特点,专科课程的内容应着重体现应用性和针对性,基础理论以保证必需、够用为度;本科课程内容应体现一定的理论性,着重强调培养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现课程知识特点和地方区域性的要求

课程考试大纲在确定学习内容和考核要求时一定要体现地方区域性特色,要注意与本地区的实际生产活动需求相一致。在设计试题类型时要注意体现课程性质的特点。

(二)命题实施意见。

命题实施意见是由命题组老师根据课程考试大纲拟定的命题考试说明,主要包括命题的指导思想(宗旨、标准和目标),命题依据的范围,考试试卷的蓝图(题型、能力结构、难度结构等要求),考试方式及要求,样题等内容的实施意见。命题实施意见的制定必须尽可能详细、明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较高的可操作性。

(三)试卷蓝图。

试卷蓝图是由命题组老师根据命题实施意见的要求,按照测量学原理制定的双向命题细目表(一般为二维表),是考试命题组配试卷的重要依据。双向细目表的制定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考试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设计试卷蓝图的一般程序如下。

1.列出课程考试大纲的细目表

在试卷设计中必须解决课程教学中要求考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课程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对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等问题,所以在编制细目表时,应先列出课程考试大纲的细目表。

2.列出各部分考核内容的权重

应根据教学内容在整体课程中的相对重要性,分配相应的百分比(权重)。这个分配的百分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又是考试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3.列出各种考核目标的权重

试题不仅要对课程内容具有足够的覆盖率,而且要涵盖大纲所确定的考核目标,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目标,应根据课程内容特点,对不同目标合理分配权重。

4.确定各考查点的“三个参数”

在欲考核知识的内容和其应达到的学业水平所对应的格子内,分配各考查点的得分点和题型,再根据相应权重算出的各得分点的实际分数值。

5.审查各考查点的分配是否合理

审查包括两个方面:审查各级考核水平所占百分比的分配是否合理;审查各知识内容及各考核内容所占百分比是否合理。

二、命题方式的选择

自学考试命题方式的选择必须根据命题的安全保密、试题质量和可操作性等要求进行系统考虑。在“三级命题管理体制”下的省级命,由于命题时间短、任务重,管理难度较大,主要采用的命题方式为“三段式”的平行卷库式,即由各主考学校推荐命题教师后,教师集中培训、分散编写试题、集中验收。这种命题方式通常将命题任务直接下达给主考学校或有关教师本人,缺少必要的严格工作程序,没有保证命题质量的其他措施,命题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命题个人的水平、经验、对自考的了解程度和工作态度;并且通常命题老师只有一位,所谓的平行卷库只是由该教师命制多套平行试卷,最后由省考办任意抽取一份试卷进行考试而已。

为有效克服现行“三段式”平行卷库命题的弊端,应充分发挥主考学校的管理职能,加大主考学校对命题教师命令题管理的力度,在“三段式”的基础上创新一种新型的命题模式――“四段式”平行卷库式,即由各主考学校推荐3―5名命题教师并确定主命题教师后,教师集中培训、分散编写试题、主命题教师组配试卷、集中验收。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程序是:第一,成立命题小组确定主命题教师,命题小组在开始命题前讨论制定详细的命题文件(命题实施意见、命题双向细目表、命题教师任务分工表、样题等);第二,命题教师按照命题文件的要求编写试题(每人只是编写本人所负责的章节或题型);第三,主命题教师按照试卷蓝图组配多套平行试卷;第四,集中验收。

三、命题的组织与管理

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加强命题工作的总体规划,统一领导,严密组织,严格管理,逐步实现命题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由经验型命题逐步向以现代教育测量理论为指导,注重统计分析、试卷评估、评卷误差控制、信息反馈等科学命题发展。命题的组织管理工作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严密的命题管理组织,加强命题工作管理。

当前,自学考试命题的管理主要是采取“国家统一命题、省级命题和省级协作命题”的“三级命题管理体制”。省级命题考试课程应在“三级命题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建立更为实用的管理组织子系统,该子系统由省考办、主考学校、主考专业系(部)、主考专业教研室、主考专业教师组成,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系统,采用分级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到人的管理模式;省自考办负责下达自考命题任务、日常管理、题库的建设、使用等工作;主考学校负责具体组织各主考专业的师资配备;主考专业教研室负责选配师资;主考专业命题组负责具体命题。各级均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以保证命题的规范性和命题师资的高水平。

(二)强化主考学校的管理职能,积极推进命题教师队伍建设。

命题教师是保证试题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各级考试管理机构组织命题时应强化主考学校的管理职能,积极推进命题教师队伍建设。

1.主考院校积极发挥中介桥梁工作,做好命题教师与上级管理部门、命题教师与学院业务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

2.主考院校要加强学院自学考试管理者队伍建设。学院自学考试管理者在选派命题教师的工作中起着关键作用,要加强对学院自学考试管理者的业务培训,主要包括命题教师选派要求、命题程序、命题保密纪律等,强化他们选派命题教师的责任和质量意识,做好命题教师的后勤服务和信息联络工作。

3.加强命题师资队伍建设,做好命题教师推荐工作。一方面要对教师加强有关教育测量学和考试学的基本知识,自学考试性质及特点,自学考试命题应注意的事项等内容的培训与学习。另一方面要选择一批热心自学考试事业、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素质高的教师组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命题教师队伍,建立命题师资库,以便接到省考办下达的命题任务,可向考办推荐出较为优秀的命题教师。

(三)严明命题纪律,确保试卷安全。

自学考试是国家考试,考试命题属于国家机密。命题教师必须接受考试管理机构组织的保密教育,严格遵守国家保密局和教育部有关的保密规定,严禁以任何形式泄露处以保密状态的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各组级命题管理机构实行命题、审题相分离;主考学校在命题组织上,严格执行命题与助学辅导相分离的原则,确保命题试卷的安全。

四、命题的基本程序

根据教育测量学理论在自学考试命题中的应用要求,确保考试命题质量,考试命题应严格按照以下程序操作。一是根据课程命题任务的要求,按照全国考办关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教师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选聘3―5名命题教师成立命题小组,确定主命题老师。二是各级命题管理机构要在组织教师进行正式命题前,对命题教师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包括学习有关命题文件、命题的规范要求、准确把握考试标准、教育测量学理论、自学考试的性质与特点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与辅导。三是命题组应在熟悉课程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命题实施意见、试卷设计蓝图(命题细目表)、命题教师任务分工表、样题等规范性文件。四是命题组按照考试大纲、教育测量学和已编制好的规范性文件的要求编制试题和审定试题。五是命题组按照试卷设计蓝图的规定组配试卷,进行磨题。在组配试卷中应注意每份试卷要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覆盖考试大纲的各章;组配的试卷须使不同能力层次试题的分数和不同难易程度试题分数比例适当。六是命题管理机构组织教师客观、全面地评价试卷,对试卷整体进行综合性的判断。

五、结语

在自学考试三级命题机制中,命题规范应建立以“制定命题标准―实施命题标准―检查命题标准―完善命题标准”为核心的命题管理模式。制定命题标准主要包括:命题内容标准(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命题实施意见,试卷蓝图)、命题技术标准(国家考委制定并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等)和命题管理标准(国家考委制定并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规定》等)。实施命题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制订命题工作政策文件,指导命题工作;二是组织命题,确保命题质量和安全保密。检查命题标准主要包括:课程命题质量评估和考试情况统计分析。完善命题标准主要包括:完善课程自学考试大纲和改进命题技术规范与要求。

参考文献:

[1]陈春菊.浅谈新形势下自考命题工作的科学管理[A]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自由命题作文篇3

而就目前中学作文考试题目来说,普遍却是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命题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实际思想水平距离太远,一些题目偏空、偏大,使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不易落笔,很难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命题范围比较宽泛,指向含糊,不太明确。写作的出发点是要学生写出他们的心里话,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以梳理,然后有条理地表达。所以,命题的首要准则就是要启发学生心中所要想、所能说的话。如果命题与学生的经验相距十万八千里,毫不相干,那只能逼着学生说假话或无病了。

现如今的作文命题之所以差强人意,根源在于出题人眼里和心里都没有学生,没有贴着学生的实际出题。要想学生从写作中获得愉悦,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满足,期望获得老师的赞赏和同学的钦佩,作文的出题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都有某种发展的可能性、潜能性,好的作文题目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冬眠的智慧,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一个好的作文题目,能够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话可说,觉得有情可抒。就是说,好的命题在唤起学生美好回忆、调动学生的经验、激起情感波涛和引起丰富的联想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

首先,贴近学生生活。在日常的作文练习中,作文的命题贴近学生实际,尽可能地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自主命题写自己熟悉的、了解的东西,表达对社会、人生以及大自然的认识、追求和感悟,表现他们对善恶、是非和美丑的鲜明情感。如在毕业之前学生自由命题,写与毕业相关的话题,如《多年后的同学会》《人生若只如初见》《一起长大的约定》等。通过自由命题,学生用自己别样的文字酣畅淋漓地表达了毕业前离校前复杂的情绪。初三是一个人一生殊的时刻,一边是学业的压力,一边是离别的伤感,在“痛”的时刻里,学生完成了人生的“一次蜕变”。久而久之,将会觉的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学生在自由命题的创作中,可以颠覆、可以出格,可以反常,可以颠三倒四,他们进行着一种超时空的想象,享受着天马行空的精神自由。让学生自由写作,少些规定,少些禁锢,少些“清规戒律”让作文向文体题材、思想内容、观点理念、语言形式、时间字数等开放,使学生能独抒性灵,驰骋才情,施展所长,爱吐心声。联系生活则生动活泼,脱离生活则死气沉沉。文章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作文的命题应将学生的视野引向广阔、沸腾的社会生活,把社会的改革、时代的风貌、形势的发展纳入学生的写作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写出体现时代精神、内容积极、思想健康、情趣高雅的文章。

其次,在作文的体裁、内容、要求确定的情况下,命题的角度要新一点。例如,《我最熟悉的一个人》,从小学就写,再出这样的题目,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如果换一个题目:《猜猜他是谁》并告诉学生:你写的是谁,要保密,如果别人一读你的文章,就能猜中你写的人,说明你抓住了人物的个性特征,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学生看到这个题目有种亲近感,因为他们就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耳闻目睹,立马想到有那么一回事,几乎用不着拐弯抹角地想,笔下的生活之水就能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随意、灵活、自然的作文题,学生写起来兴致很高,能写出不少好文章。

再次,作文题目,要小一点,内涵要丰富一点,易于激活想象和联想。例如,作文题目《记发生在学校里的一件事》,这个题目透露的信息比较单一,老生常谈,学生写不出新巧的文章。在这里不妨换几个题目,效果就不一样了。如《“长脚”的流动红旗》《当大雨滂沱的时候》《别伤了老师的心》等。题目有时是一个生活细节的叙述,它是通过细节来表现内容的,采用的是“以小见大”的命题方法。这样的题目为作文的具体形象提供了条件,也容易激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自由命题作文篇4

历来,高考的作文由于其特殊的地位广受关注,今年,上海高考的命题作文《他们》更是受到了一致好评。本文拟从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的命题和评价两方面,来探究作文教学的价值导向,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些启示。

在世界许多国家的作文教学中,命题作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我们指责命题作文的不够开放性,另一方面,在日常的作文课堂教学中,命题作文依然是作文训练的普遍而重要的方式。作文训练的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掌握作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那么高考作文的目的,应该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应该掌握的作文能力标准。考察今年上海的高考作文题目《他们》,可以总结出这次命题作文的特点有如下几点。

第一,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参与社会、面向未来。以前,我们的作文题目过于提倡创造性、多样性的开放命题,一些题目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比如以诗句为题目,导致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同学甚至无法读懂题目的意思。以前,我们的写作教学重心往往是放在审题这一步上,认为审题的正确性与否决定了作文的得分,一些偏离了题目的学生即使平时写作能力再强,也无法取得好成绩。由此可见,命题作文的题目的深浅不一,也成为了限制学生思维的枷锁,学生只能围绕命题亦步亦趋,唯恐走偏,在限制与创造的两极间无所适从。

这次的作文题目《他们》则简单易懂,从“他们”一词的内涵上来看,命题主要贴近现实,题材的要求也趋于社会化,更多地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的他人,以摆除自我中心、漠视社会现实的问题,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今年高考的作文命题,已经开始推行功能性教学,即主张教育要重在转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以顺应社会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适应能力,从而成为一名公民参与社会。

引导学生认识到并且积极参与到社会中,关注他人,关心社会的热点问题,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这种命题方式不但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的意识和能力。毋庸讳言,从学生智力结构和文化素质来看,要评价一些社会问题,并且达到一定的深度可以说很难,“他们”这一题目可以写大写小,可以比较客观,也可以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都与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有关。通过对这一命题的考察,还同时带来了另一效应,在舆论上,造成作文立意的正确导向,作文应该关注现实,应该关注身边的人物、事件,而不是闭门造车,也不是单纯地将作文的写作步骤和写作“技术”的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主导。

第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要想在命题作文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对作文的命题就要求要恰到好处。所谓的创造性写作,既不是把一些空洞的内容加上优美华丽的词藻,也不是哗众取宠地一味求得标新立异。从今年高考满分作文描写农民工一文中,我们发现,作文的亮点,在于真诚、有情感和富有创造性。威廉・W・韦斯特认为创造性写作有三个方面的标准,真诚即要求内容真实,不说假话;有感情指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内容确是触及心灵的东西;独创性是指自己在处理材料时,要选用生动、形象、能吸引人的形式来表达。

《他们》这一命题,以“他们”这一类人为观察对象,有助于学生定向地选择触及自己的真实生活,这类重叙述类的命题,一般侧重于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独特的经历,从而把学生内心的情感诉诸文字。因此这一命题也具有不唯一性,可以在不同学生的笔下写出不同的情感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的空间,可以启发不同层次的学生认真思考,激活思维,从而毫无约束地、客观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人格。美国写作学家认为,命题如果没有引起学生的写作的兴趣以激发学生调动其写作的各种智力和能力,是达不到写作训练的目的的。因此,作文命题应该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为学生表达自我提供可行性的途径。时值汶川地震发生不久,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从这一角度出发去写“他们”,也有学生以身边的人为对象,由此可见,学生的表达的欲望已经被激发了,他们可以主动积极、自觉地表达自我,这一命题也为学生的内心情感的自由表达提供了途径,说明写作不应只是对写作能力的机械的考察,也是出于培养和健全自我人格的需要,以“他们”来命题,就是希望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学会平等、关爱,要懂得学习他人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评价他人等等。

高考的“指挥棒”效应,不可避免地影响着课堂教学,那么,从2008年上海的高考作文来看,应该能对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或多或少地产生一些启发和影响。

自由命题作文篇5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命题作文;指导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训练方式就是命题作文,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行命题作文训练,一直持续到小学高年级。

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命题作文的作用

采用命题作文,其训练目的有两个:第一个是命题作文能把学生的作文表达欲望唤起,集中学生的思维于一个点上。学生生活中的感受会有很多,错乱而复杂,但是若有人进行点拨指引,就能辅助学生有序回忆,体现表达之重点。第二就是命题作文便于统一对学生进行指导与讲评。在此环节可以使学生掌握自己作文中存在的优缺点,找到改正的办法,提升自己作文的水平。

二、找准命题作文的弊端,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命题作文是由教师来出作文题目,然后由全班学生来写,一个班级几十个孩子,他们的思路,他们的兴致爱好、所见所闻绝不会完全一致,单单一个作文题目要想符合所有学生的表达欲望根本就不可能,极有可能老师所布置的命题作文会左右学生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控制学生的表达效果。因此,看清命题作文之弊端,扬长避短,才能有效发挥命题作文的作用。

三、有效地进行命题作文指导,为学生作文奠基

进行命题作文时,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先出一个题目,假如有学生提议这个题目不大好写,可以允许他更换题目。老师还可以同时出示几个题目,供全班学生选择性进行写作,此环节注意一个问题,不管是出一个题目,还是出多个题目,都要有目的地围绕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带有启发性,这样做才能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例如,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我错了》。后面附加两点说明:(1)对谁说,自己来定;(2)要写真实的事情,要实实在在,是自己所做的一件事。学生能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文章内容丰富多彩。《爸爸,我错了》《妈妈,我错了》《爷爷,我错了》《奶奶,我错了》等写给亲人的占有大量篇幅,涉及的面非常广,可见大家都符合老师的命题要求,发自学生的内心,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所以,教师在作文命题之后,学生动笔写作之前,要进行写作指导,这样可以将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才会拥有自己选择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回忆,捕捉到写作的材料。

自由命题作文篇6

羊 刚

(浙江省湖州中学特级教师)

作文题

生命不是智能计算机的芯片,它是拥有思维、语言以及情感的有机体。生命是属于灵性的,它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

古代斯多葛学派的赛涅卡说,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我们善待生命、呵护生命才能理解隐含在生命中最伟大的秘密。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火的焚烧之下,我们依然能够看到继承了这种理想精神的人们的身影。物理学家通过实验去理解生命的运动,生物学家通过观察去记录生命的状态,而天文学家通过无限的宇宙和数学计算,探讨新的生命存在的可能……这种执著与认真源自他们对于生命的责任感。

请以“善待生命”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题目自拟,800字以上。

羊老师认为

有一种观点认为,话题作文关键是话题,不必特别在意引导语的具体内容。我以为这种说法不妥当,如果引导语跟话题没有关系,那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好的引导语,大致应该有三种作用:其一,应该有激发作用,让学生看了引导语能受到情绪和思想上的触动;其二,应该有示例作用,为学生提供某种诠释、阐明或演绎话题的思路;其三,应该有限定作用,限定话题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拿这些“应该”来衡量,本题在总体上还是好的,但还需要作些修改。

自由命题作文篇7

关键词: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指导

近10年来全国各省、各地区的中考作文题目大致分为全命题、半命题、话题、给材料作文四大形式,这里笔者谈一谈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是作文题目只给出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由学生自己补充。笔者认为,其实“半命题作文”就是近10年来流行中考的话题作文的一个前身和过渡而已,就是一个有一定限制的话题作文,它不像全命题作文那样严格限制,又不像话题作文那样太过于宽泛,其中另一半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自由选择。不过话题作文是根据话题要求自己的实际情况全方位自己拟标题了。对于教师在平时训练学生补充题目时,千万不要变成中考前填词的方法指导,而是在日常的指导训练时,多写半命题作文。其实学生补充标题的过程也就是作文审题、立意、构思的一种彩排,因此,问题的关键又集中在补题的指导和引导上。笔者结合近20年作文教学实践,主要谈谈对半命题作文补充题目方面的指导,窥豹一斑,与各位同仁共享。

一、指导学生补充题目要创新

“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这是写作文的真谛,其实补题本身就体现一个立意和选材问题,教师在指导时要做到以下四条:第一要引导学生在补题时认真选材和构思时要尽量让人耳目一新。第二是写作角度也要相应求新,要引导学生不从常规角度而要多角度来思考,可以从儿童的视角来写,用物和人互换的角度来写等等,引导学生在补题时,不用字词而要用短语,更不要用作文材料中给你罗列的词,因为这样撞车概率太高。第三学生可以用拟人等修辞和特殊句式来补充题目。第四是甚至可以让学生在补充题目时用上英语单词、数字等。

二、指导学生补充题目要宽泛

半命题作文一般都有提示材料,但是提示材料本来是启发学生思维,现实却变成了限制学生思路,笔者布置半命题作文时,不作任何提示,只要求把范围变大、思路要宽,最后绝大多数学生写出了不同的标题,很少有撞车现象发生。

三、指导学生补充题目要准确有度

自由命题作文篇8

命题作文是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

中国自有科举考试便有了命题作文,从《赋得古原上草送别》一路走到解放后的《一年来我在努力地工作》,虽然内容因时代不同而不同,可命题这种形式并没有本质的变化。上世纪90年代中期,命题作文这位从传统中走来的长者才结束了他一统天下的权威,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日益活跃,但话题作文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越来越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的特色。

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确定的,不可另起炉灶、改换题目,这是与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的最大区别。命题作文一般不提供材料,但也有例外,如2006年北京的《北京的符号》,就列举了故宫、四合院、天桥的杂耍、胡同的小贩的吆喝、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王府井的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等,这与话题作文中的材料很相似,此中材料可以作为帮助理解题目的桥梁,也可以作为写作发挥的内容。命题作文对文体的限制性最强,这也是它同其它两类作文的差别所在。如2005年北京的《说安》、湖南的《谈意气》,题目具有明显的文体指向――议论文,其它文体就难以吻合题目要求。而2006年北京的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之所以倍受好评,原因也正是它在文体方面显示了相当大的自由度。作家梁晓声认为:过去的高考作文题目要么是感性的,叙事的;要么是理性的,议论的。《北京的符号》模糊了这两者的界限,是理性和感性的交融,有悟性的学生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落脚点,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

材料作文是富于思辨的成人

材料作文兴盛于上世纪90年代。因为它思辨性强,并且符合高中毕业生思维发展实际而备受命题者青睐。2006年高考Ⅰ、Ⅱ卷材料作文似稳重而博厚的成人,在稳定了三年的关系型话题作文之后又走到高考作文的前台。

材料作文不限制标题,命题灵活度比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大。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的限制远大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写人、记事,至于扩写、续写更是必须以材料为根本;如果是议论文,必须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提供的角度。材料作文所附材料,必须辩证地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不能像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最重要特征。2006年全国卷Ⅰ作文题所用的材料是经过改编的拉封丹寓言,原来寓言中的乌鸦是个愚蠢、盲目、缺乏自知之明的被讽刺对象,而作文材料中“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多可爱啊。’”是命题者加的。这样就增加了材料的辩证意味,审题难度增加了,尽管题干中还要求“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但还要在“全面理解材料”的框架下,在对寓言的全面而不是片面的理解下,才能做到恰如其分,才能体现客观辩证的态度,才符合命题者对主题思想的要求。

材料作文对文体的要求同话题作文一样,是比较自由的,考生尽可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运用不同表现形式,甚至创造性地发挥。但如果是写议论文,试卷所附材料是必用的,关键是运用得巧妙,富于概括性,突出重点,不可面面俱到,兼收并蓄,这同话题作文的材料有很大差别,材料作文的材料在于“用”,话题作文的材料在于“引”,话题作文的材料只起引出作文话题、提示话题内容的作用。

话题作文是跳街舞的青年

话题作文源于电视节目中的话题讨论,作为命题形式的话题作文及其标志是“三自方针”:自主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因为它比其它命题形式更符合文章生成的规律,因而倍受师生的欢迎,近三年来,独领,成为较为稳定的命题形式。它收放有度,便于发挥,如当今流行的青年街舞,传统与创新,流行与高雅,异彩纷呈。

话题作文的题目应是考生自拟的,话题不是题目,但对于议论性文章,题目包含话题,可以有效避免离题。话题字数少的,话题前可加“关于”、“说”,或在话题后加“断想”、“联想”、“沉思”等,如《关于问》、《走与停的思想》、《三的联想》、《雨燕减肥的沉思》。话题字数多的可以直接用作文章题目,如《雕琢心中的天使》、《留一点空白》。

话题作文的材料不同于材料作文的材料。“话题作文所用的材料仅仅是对话题的一个说明、一个解释,或者说是一个例子,目的是帮考生理解话题。”(张伟明语)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宜拿材料到文章中去分析,话题才是话题作文的核心,要分析的恰恰应该是话题。材料不同于话题,材料的内容大于话题,分析材料容易离题。话题本身就是生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而材料是堆土,其中可能有无数颗可以长成文章之树的种子,过分分析材料,就可能选错种子,这就是过分留恋材料容易造成离题的原因。所以张伟明先生明确地说:“作者完全可以只根据话题要求而无需照顾材料的内容来作文。”

自由命题作文篇9

[关键词]问题式;场域变换;未来道德哲学形态;“不自然”伦理形态

不久前,樊浩在《

其次,在《基》中,作者之所以能突破已有问题以及同已有问题联系起来的视域并且提出了新理论问题式,就在于他进行了问题式转换的“场域变换”——将基因技术的伦理问题由“技术革命”视域,转换至“道德哲学革命”视域;由针锋相对的伦理批评抑或消极防御型的伦理战略,变换为积极的道德哲学准备;从固守或改良常规伦理学,变为积极探索和建构发展伦理学。正是通过这种问题式转换的“场域变换”,《基》文作者能将他所看见的新场域的空缺或空白展现出来: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不是由他的看所引起的,而是他在其所处的场域进行反思的过程;另一方面揭示了基因技术的道德哲学革命客观必然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人类采取阻止和反对都无济于事,同时,对于主体而言,也具存不可回避性:“基因技术第一次试图改变并且最终可能会彻底地改变人的主观自然。基因技术并不像以往技术进步那样,只是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而是试图改变人的存在形态,颠覆人类文明和人的伦理道德的人性基础。面对即将开始的‘造人’技术运动,人类社会在技术文明史上空前一致地拉响了伦理警报,但现在的伦理反映似乎从一开始就陷入某种悖论之中:伦理批评和伦理战略,要么在新技术的挺进面前信心不足甚至苍白无力,要么为它推波助澜。”另外,所有这一切由基因技术引发的道德哲学革命都是在理论结构变化的辨证危机中发生的。然而,《基》文作者认为,在这种变化中,并不意味着伦理学在基因技术面前完全无所作为,或一筹 莫展,而是需要一种更富有远见、更具创造性的伦理反映,更超越地确立自己的文化使命。在伦理批评和伦理战略之外,人类社会需要更长远地进行伦理规划,这就是针对可能出现的“新人”形态和文明形态进行必要的伦理准备。这正是历史赋予伦理学理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对于伦理学工作者而言,必须在新的场域明确自己的新使命,因为由于基因技术的迅速扩张与应用,“人”存在的自然形态,人及其家庭的自然血缘关系,即将或正在发生改变。基因技术对人类文明和人类的道德生活、伦理关系的影响将是根本的和全局性的,伦理学在为这种改变提供批评性的伦理互动和参与性的伦理战略之外,不仅应当为“新人”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道德世界和伦理世界进行文化准备,更应该为新的伦理文明形态进行道德哲学方面的准备。

再者,如何为新的伦理文明形态进行道德哲学方面的准备?在《基》中,作者通过提出新理论问题式并且进行了问题式转换的“场域变换”,进而廓清基因伦理学的视野:不是常规伦理学,而是发展伦理学。在《基》文作者看来,“常规伦理学”(基于“常规伦理道德”的伦理学)不足以积极能动而又富有远见地解决基因技术的伦理难题。因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机会与风险联系得如此紧密:人类在基因技术的迅速扩张与应用的过程中,面临着对自己创造的文明的两难选择:要么放弃彻底提升人类文明的机会,要么承受颠覆以往全部人类文明的风险——如果听任基因技术自发发展,其最后结果也许是使迄今为止的全部人类文明成为“史前文明”。面对这一文明史上从未遇见的两难选择,库尔特·拜尔茨认为“如果我们缺少采取行动所需要的足够的智慧,那么真正的智慧就是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对此,《基》文作者从发展伦理学的视野指出,人类在这种两难选择的过程中,一方面的确需要以一种审慎的乃至偏于保守的态度,战战兢兢地进行自己的文化选择:但另一方面,人类更需要一种主动的和积极的战略——洞察时变,着手为新的文化根据地奠基,为解决新的文明课题进行道德哲学方面的准备。因为,基因技术的迅速扩张与应用已经是“采取行动”了并将继续“采取行动”,而“不采取行动”所能做的,只是以政治规约和文化抵抗为技术行为划定一个最后的“底线”。但是面对基因技术已经开始改变人类文明的现实,伦理学的战略反映,不能仅仅是固守自己已经遭遇袭击的阵地,而应做出上述的基于基因技术的发展伦理学视野的积极准备。这样,才能超越技术一伦理对立中的任何极端的或虚无的立场,既不把基因技术面临的决策压力仅当作习惯的和传统的压力,也不片面地以既有的道德价值拒绝和彻底怀疑新的技术,而是以对待人类及其文明“发展”能力的乐观态度,在“发展”中探讨和解决基因技术的伦理冲突和道德难题。因为“发展伦理学应对基因技术最重要的伦理反映,不是出于是文明忧患的伦理批评,也不是实用性地提出解决具体问题的伦理战略,而是以它们为基础的对于‘发展’了的社会文明的伦理建构。”而这种伦理建构,在《基》文作者看来,正是作为否定性的“道德哲学革命形态”的基因伦理的肯定性本质。

二、道德哲学革命何以发生?

在《基》中,作者从历史与现实或者从道德哲学与基因技术两个维度,对道德哲学革命何以发生展开了哲学辨析。实际上,这是他之所以能突破已有问题以及同已有问题联系起来的视域,提出了新理论问题式并且实现问题式转换的“场域变换”的道德哲学与科学基础。

首先,他从中西方道德哲学史的比较中,探寻了“自然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然家庭”何以成为道德哲学的基础。

一是他考察了作为近代道德哲学集大成者黑格尔的道德哲学体系,其中无论是精神现象学的复原,法哲学的分析,还是历史哲学的再现,“自然人”(即家庭中诞生的“男人和女人”)和由“自然人”组成的“自然家庭”,都是道德和伦理的最初的出发点,是道德世界、伦理世界,同时也是道德哲学的两个互为前提、相互过渡的基础。就黑格尔的道德哲学体系而言,它回答了我们所试图探讨的两个问题:(1)“自然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然家庭”“是”道德哲学的基础;(2)“自然人”—(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自然家庭”“为何是”道德哲学的基础。在他的论述中,合理内核显而易见。

二是他着重考察了在

其次,《基》文作者从现实的维度,探讨基因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如何颠覆人及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的自然本质,从而导致道德哲学革命的?他依据基因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勾画了基因技术对未来伦理道德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可能呈现的三种样态即渐进一质变一灾变,其中基因一治疗技术渐进地影响和改变人及其家庭的自然本质;基因一生殖技术质变地改变人及其家庭的自然本质;基因一克隆技术突变甚至灾变地改变人及其自然本质。因此,基因技术作用的最后结局,是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人类文明具有革命意义甚至颠覆意义的转折,因而也是到目前为止的人类一切道德哲学的终结。

就基因一治疗技术而言,尽管目前被人们认为最具建设性意义,但是《基》文作者更深一层地探察到,其伦理后果及其对人类文明的长远影响,不在于基因伦理学家们已经指出的其内所潜在的那些伦理风险,而在于与人及其家庭的自然本质相关的深刻隐患。因为基因治疗可以理解为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疾病的治疗干预,它在医治一些危及人类生命存在与生命质量的重大疾病,在一些遗传的病治疗方面,具有造福人类的广泛应用前景。但是,由于它是通 过体细胞或生殖细胞的途径达到治疗目的,不仅基因的表达及其控制难以预期,而且基因水平的治疗也会导致人的自然本性局部性和数量上的改变,这种改变透过婚姻关系可能导致自然血缘关系的紊乱与错乱。在潜在状态,即未被人们自觉意识的状态,它将影响人类社会的自然秩序,尤其影响长期进化过程中通过以姓氏为标识的血缘关系的自然区分而形成的人种繁衍的合理性,由潜在的、无意识的、局部的“”而影响人种繁衍的质量;一旦进入自在状态,即基因水平上人的自然本质的部分改变为人们所意识和自觉,又势必透过伦理心理而影响人类的伦理关系和伦理生活。

再就基因一生殖技术而言,它对人及其家庭的自然本质的影响向前进了一步。正如一些基因伦理学家所发现的那样,基因一生殖技术的文明实质是“充当上帝”,正如格罗伯斯太因所说:“从贬义的用法上讲,‘充当上帝’的说法含有我们像上帝那样做出决定,但却没有上帝那样无所不知的智慧的意思。”虽然人类自诞生始就未停止过透过婚姻和其他选择途径对生殖过程的干预,但只是属于“按哲学原则生殖”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努力,与基因技术对生殖过程的干预具有异质性。基因生殖技术使人的自然体在相当程度上为技术所支配,《基》文作者诙谐地称之为人类由“育种员”变为育种的“工程师”,从而导致人的自然本性与人的能动性在伦理学上的巨大分裂。“由于基因和生殖工程的发展而引起的忧虑之根源在于下述事实:通过它们得以实现的干预所涉及的不是随便一种中性价值的物质,而是关系到一向被视为‘神圣’的、具有自身道德和美学价值的人和自然体,亦即人的本质。”所以,它被批评者指责为违反自然,“严重危及到人的本质及与其相关的人道、人性本身。”

更令人关注的是“克隆人”,它不仅是人的无性生殖,而且是对人的复制。《基》文作者指出,这将是对人及其家庭的自然本质的灾变性的颠覆。这种“灾变性的颠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技术上,由于现有的文明智慧还难以阻止克隆人可能导致的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因而这种技术应用对人类文明造成的后果将很可能是灾难性的;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文明的主体和基础——自然人和自然的家庭已被颠覆,正如库尔特·拜尔茨所说:“不管这需要多长时间,但今天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早晚有一天,能够通过技术对人进行彻底的‘改良’。”因而既有人类文明的基础以及奠基于其上的价值便发生动摇并将最终被颠覆,包括道德哲学在内的现有的一切人类文明将最后终结。因此,《基》文作者预警性地断言,“基因技术已经将人类厉史带到一个革命性转折的重大进程中”。

三、“不自然的伦理”形态何以可能?

如上所述,由于基因技术由改变人及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的自然本质而导致道德哲学革命,那么面对基因技术所导致的人类文明的革命性转折,道德哲学的未来形态是什么?《基》文作者根据基因技术道德哲学革命将经历从量变和质变的过程,进而对伦理的未来前景和道德哲学的未来形态进行展望:由基因一治疗技术和基因一生殖技术而导致的“不自然的伦理”和“不自然的道德哲学”,到“克隆人”阶段,将是“无自然的伦理”和“无自然的道德哲学”。而人类首先面对、即将面对并将长期面对的基因技术形态,是基因一治疗技术和基因一生殖技术及其“不自然”原则。因此追问“‘不自然的伦理,形态何以可能?”是《基》文作者沉思未来道德哲学形态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他突破已有问题以及同已有问题联系起来的视域,提出了新理论问题式并且实现问题式转换的“场域变换”理论诉求。

所谓“不自然”是从人作为生物体的生成方式和生成过程,由自然而然到人工即人为干预或人工控制的转变过程中的生成样态,这种样态介乎于“全自然”与“无自然”之间,因而仍然“有自然”,甚至相当程度上仍然是“自然”,它只是相对于基因技术应用于人之前的那种未被技术改造的“全自然”而言。因此,《基》文作者将其描述为“‘自然一技术’共生互动的‘不完全自然’状态”。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无自然”则是人完全为基因技术所创造和控制的状态。

首先,《基》文作者揭示了“不自然的伦理形态”之所以可能的存在论意义上的必然性。这与“不自然人”即人作为生物体的生成方式和生成过程的自然本质为基因技术所局部地和部分地改变的人的存在密切相关。这种“不自然人”具有双重属性:自然本性与技术本性。与此相对应,“不自然人”既有出于血缘的生物性遗传的自然关系,又有出于基因改造的技术人的关系结构。由于生物性的血缘关系是以姓氏为文化标识,而非血缘的“技术人”之间的关系则可能以基因技术为标识,因而,《基》文作者强调,为了不致造成人种繁衍方面的隐患,未来的人及其家庭成员可能需要有两个“姓氏”:作为血缘标识的姓氏与作为基因技术标识的姓氏。由于“不自然人”虽然消解了原有的“纯自然”(自然生命及其家庭关系),但又未达到完全的“技术”(人工生命及其家庭关系),而是自然生命与人工生命在同一个生命体和同一个家庭实体中混和共存,同生互动,因而就生成了“不自然的伦理关系”。

从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的趋势来看,以“自然人”—“自然家庭”为基础的“自然伦理”形态,到彻底的克隆人阶段,人完全由基因技术创造或复制,其伦理形态则是以“技术人”(人工生命)—“技术家庭”(人工生命家庭)为基础“无自然的伦理”形态,在人类没有足够的智慧对克隆人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之前,只能通过政治法律途径对之“严防死守”。在这个意义上,“无自然的伦理”对我们来说,尚处于“六合之外”,可以暂且“存而不论”。而“自然人”(或自然生命体)与被基因改造过的“技术人”(或人工生命体)在同一个人、同一个社会文明中将长期共存,与之相对应,通过对以“自然人”一“自然家庭”为基础的“自然伦理”的辩证否定而即将诞生的“不自然的伦理”形态。这种自然生命与人工生命、自然人与技术人共生互动的“不自然的伦理”形态,将是基因技术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最现实、持存历史可能最为漫长的一种伦理形态,因而最应当被关注,也最迫切地需要进行前瞻性的研究。

其次,《基》文作者探索了“不自然的伦理”形态之所以可能的认识论意义上的必要性。在探索的过程中,作者意味深长地进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式的追问:“如果没有家庭,伦理将会怎样?”一方面,因为基因技术的作用,人及其家庭的自然本质开始消解,既有文明尤其是既有道德哲学和伦理精神就会因基石的动摇而坍塌。尽管在历史上,人类从来没停止过对自己的生物本性及其家庭的本能冲动的忧思、反省与改造,从伦理道德到政治法律制度,某种意义上都可以当作对这种“自然”本性的现实批判,但是,这种反省与批判的本质,是对“自然”价值的提升和超越,而不是对它的否定与颠覆。正如黑格尔所说:“对意识来说,最初的东西、神的东西和义 务的渊源,正是家庭的同一性。”而家庭一旦彻底解体,无论是人最初的实体性,还是神圣性、义务感的渊源,都会由此丧失,现有意义上的伦理也随之“丧失”。另一方面,如不进行道德哲学方面的及时转换和前瞻性准备,新形态的伦理必将因缺乏形而上学的价值基础和价值指导而陷于混乱,并导致某些先天性甚至获得性文化遗传方面的缺憾。

自由命题作文篇10

[关键词]生命 感知 感悟 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74

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是《生命 生命》,单元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作者用朴实简洁的语言,抒发了对生命的独特感悟。

之所以选编这篇课文,其意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二是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情的分析,教学时可采用以下四个环节。

一、扎根文本,感知生命

语文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阅读什么”的问题。扎根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前提。如何引领学生阅读文本,教会他们读懂文字背后隐藏着的人生智慧呢?这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我们不能指望在一节课中面面俱到,我们必须聚焦核心目标。

目标怎样确定?正如薛法根老师所提倡的:学生已经掌握的、读懂的,不必教;学生自己能读懂、学会的,不必教;学生读不懂、学不会,教师教了学生也未必能懂、能会的,也不必教。这课的教学,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生命是什么?这个话题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太抽象。引领学生思考人生、感悟生命是教学重点,也是核心目标。化解重点的办法必须立足文本,依据学情。

上课伊始,教师努力创设情境,精心选取“鲜花盛开”“竹子破土”“小鸟喂食”这三个极具代表性、极具象征性的场景,让学生驻足欣赏,用心体会。从学生们那一双双惊奇的眼睛,那一声声由衷的赞叹中,可以看出,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在学生谈感受的基础上,教师小结揭题:“一粒种子要冲破多少阻碍才能看见阳光,一朵小花要经历多少风雨才能绽放美丽,这些感人的画面,不禁让我们想到了同一个词,那就是――生命。正因为生命是如此的顽强、美好、旺盛,它才能引起作者的思考。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跟随台湾作家杏林子一同思考生命,感悟生命的深刻含义。”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通过“飞蛾求生”“瓜苗生长”“聆听心跳”这三件事让学生思考。整节课,教师创设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可感可触。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于是,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感悟到:生命是飞蛾求生的欲望,生命是沙漠中的仙人掌,生命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松,生命是砖缝中不屈向上的小瓜苗……这是立足文本对“生命是什么”的原生态的解读。

二、品读文本,感悟生命

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是有限的,仅仅是个例子,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能力的提高必须在文本的基础上进行超越。如何超越文本,打破文本的限制呢?回归生活是语文教学的必然。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生活,阅读教学将是死水一潭。这就要求教者具有一种透视文本的阅读眼光,找到文本与生活的链接点,选准切入点,在学生所不能达到的地方穿针引线,进行适时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获得拨开迷雾、豁然开朗的阅读。比如,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那只掌心中的飞蛾,就是落入砖缝中的那颗种子,然后感受自己的心跳,谈感受。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面对生命,人们有两种选择:“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那我们应该做何选择呢?如何做才能好好使用生命,创造无限的价值?生活中有没有糟蹋生命的事例呢?教师再适时补充杏林子的材料,让学生走进杏林子,与作者同喜共悲。飞蛾、瓜苗、心脏都是寻常的生命,为何让作者如此震惊呢?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深度,但仅凭三个事例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在学生沉默的时刻,教师补充了作者的背景资料:作者是一个曾经对生活绝望了的残疾人。由此,学生豁然开朗,与作者产生了情感共鸣。可见,课外资料的引入必须立足文本,选择时机,在学生愤悱时,将阅读引向深入。这样,学生对生命是什么又有了深层次的思考,于是发自内心而又富有哲理的诗一般的话语便层出不穷了:生命是不屈的抗争,生命是一种希望,生命是一份坚持,生命是一种付出,生命是一种拼搏,生命是一种无私的爱……这是超越文本对生命是什么的领悟。

三、回归文本,善待生命

语文阅读教学适度扩容、拓展是必要的,但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导致“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结果。因此,回归文本就是牵着风筝的那条线,任凭风筝飞得再高,教师都应紧紧抓住文本的线。文字是帮助我们了解文本、走进文本、解读文本的重要工具和依据。只有带着学生认真研究这些符号,踏踏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们才能对文本有真正的理解。这课的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找出感动的句子;其次让他们驻足品味――抓住重点词语,细细品味,交流自己的理解;最后跳出文本――汇报自己的感悟。学生们经历了沉潜、品味、醒悟的心路历程。课文的第五自然段隐藏着作者对自我生命的深刻感悟,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作者藏在其中的言语意图。如:“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或是白白糟蹋它。我必须对自己负责。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有限的生命可以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珍惜生命,绝不让它白白流失,要使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这几句话无不包含着善待自己的生命的呐喊。通过引导学生反复品味咀嚼,学生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将得以升华:生命是一种担当,生命是一份责任,生命是一种无私的爱……这是回归文本对生命是什么的自我认识。

最后,教师设计了给题目加个标点的训练。课尾的这道训练题有一石三鸟的效果:一是引发学生对文题与内容关系的思考;二是引起学生对文题的关注和推敲;三是引起学生对文本情意的回味与想象。有的学生说:“我会加两个感叹号,因为我要反复强调要珍惜生命。”有的学生说:“我会加一个问号,一个叹号,因为开始作者是在问自己生命是什么,后来她理解了生命是什么,所以用这两个标点符号,从疑问开始,由震撼结束。”也有的说:“可以先加顿号,再加感叹号,因为每个生命都可以变得杰出。”由此可见,一个文题,只要设计得当,也能生发出精彩的教学智慧。

四、拓展迁移,思考生命

生命的深处是花园,不能因一节课的结束而停止探寻。它需要我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发现,去体悟。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书写着生命,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在演绎着生命的精彩,它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去谱写。这课的作业设计体现了这样的意图,设计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体现开放性、趣味性和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向更高的层次迈进。对生命的思考,这节课仅仅是个开始,在漫漫的人生路上,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最终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