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的生活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16:04:54

乡村的生活作文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1

我的童年就是生活在乡村的。

春天到了,山上百花齐放,桃花开了,杜鹃开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我们一听到鸡那明亮的叫声就立刻人家里跑出来冲上山上,在山上尽情地奔跑,还采了许多的花拿回去。突然,一个小伙伴发现了一个蜜蜂巢,那个小伙伴兴冲冲地对我们说:“你们看,有一个蜂巢,不如我们去把它弄下来吧!”我和其他的小伙伴异口同声地说:“好啊!”于是,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找来一根竹子,然后由一个小伙伴用竹子把它弄下来。没想冲出成百上千的蜜蜂。吓得那个小伙伴拔腿就跑,我和小伙伴们也狂奔起来,没想到蜜蜂飞得比我们快,我们个个都被蜜蜂亲密接触了。

夏天到了,到处绿树成阴,可最热闹的就是清澈见底的小河了,太阳公公刚探出头来,小河里早已热闹非凡,到处都能看见小伙伴的身影,蛙泳、蝶泳、仰泳……,小伙伴在河里像一条鱼一样,自由自在。我和另一个伙伴在打水仗,玩得十分开心,玩累了,就到岸上休息,一个小伙伴说:“不如我们去捉鱼吧!”我们都十分赞成他这个提议,于是我们各自回家拿了捕鱼的工具,然后分头行动,一会下水摸摸,一会上岸钓钓,在家忙得不可开交,每捉到一条鱼,大家都会欢呼起来,玩得可开心呢。捉了一个下午的鱼,大家十分饥饿,于是拿起火柴,在岸上烤了吃。

金黄色的秋天终于到了,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树上结着红红的苹果,棚架上有紫色的葡萄,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可开心了,因为可以吃水果了,于是,小伙伴们聚集在苹果树下,几个小伙伴爬上去,在上面把苹果扔下来,我们就去接,不一会,就把篮子给装满了,于是我们便高兴地回家。第二天,我们又准备摘葡萄,几个小时过去了,一串串葡萄落在篮子里,我们立刻就把葡萄“就地正法”了,还有一点晒成美味的葡萄干。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2

1、星期六,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澄海的菜园体验生活。在那儿,我站在一望无际的农田里,看到了湛蓝的天空,也仿佛闻到了一种沁人心鼻的独特空气,这里的景色极其优美。

2、在这里,一个个瓜架,上面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瓜藤攀上藤架,爬上屋檐,当花儿一朵朵落了的时候,藤上结出了一个个青的、红的瓜,这时你看了准会“口水直流三千尺”。我看了,不禁想起了城市与乡村的截然不同。在城市,周围都是繁华的、喧闹的;而在乡村,却是美好的、宁静的。在城市,一眼望去,都是一栋栋的高楼大厦;而在乡村,看到的都是一片片依山傍水的景色。在城市,人们总是匆忙的、高贵的;而在乡村,人们却是朴素的、是热情的、也是悠闲的。

3、在这里,我不仅做了一个城市与乡村的大对比,而且我还当了一回小农民。我来到果园里摘番石榴,这里的番石榴还不到可以摘的季节,所以很难分辨出哪些可以摘,哪些不可以摘。我忙了好一大半天,才摘到了一两个番石榴。我把番石榴洗干净后,迫不及待地切开,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啊!我顿时感到一股凉凉的甜味流入我的喉咙,但更甜的是我的心里。

4、今天,我不仅看到田园独特、迷人的风景,还收获到了许多食物。更重要的是,我体会到了乡下生活的乐趣与辛苦。这里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这里的生活与景色令人流连往返!

(来源:文章屋网 )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3

人的心态总是很复杂的,很难有知足感,就如农村人向往着城市里的繁华,城里人向往着农村的质朴和散淡。

今天,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透着车子的玻璃,看见一块块田野,农民伯伯正在辛勤的工作着。金黄的稻田,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打开窗一丝香味飘来,五颜六色,鲜花像仙女一样,带着香味在那跳舞,美极了!看了这些花,全部疲劳都没了,觉得轻轻松松的。晚上的时候,我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院子里,天高地阔吃了起来,抬头一望,天空稀流地亮着几颗星星,月亮躲在云里,从缝隙中指远处传来“呱呱”的叫声,接着蛙声一片,此起彼伏。只有这静美的乡村中才有如此动听的蛙声。在城里,想睡一个安静的觉也不行,一辆辆汽车走来走去,吵死了。而且城里的风景虽然美,但还是比不上乡村的美景!乡村的夜里,安静极了,一声声蛙声,好像在为你唱摇篮曲,让你快快的进入梦乡。我喜欢这样的生活,因为这里没有城市里的宣闹声和压力,没有了城市的烟尘。在这明净的天空下,感受着自然的力量,放飞被束膊已久的心情!!!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4

早晨,就在我正做着甜甜的美梦时,我被一阵小狗的“汪、汪、汪”的叫声吵醒了。爸爸来到我的床前,说:“子聪,你的小表哥来了,快起床吧!”我一听,立刻睡意全无,快速穿衣起床。吃过早饭,我们商量着一起去田野里“游览”一番。田野离村子不远,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那里。呼吸一下清新的空气,欣赏一下满眼的绿色,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沿着田间的小路往前走,不时会有布谷鸟清脆的叫声传来,一群群小麻雀自由自在地在树林间飞来飞去。

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了小河边。这时,爸爸指着显得有些干涸的河道说:“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一到夏天,就和村里的小伙伴在这条河里一起游泳、摸鱼、打水漂……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爸爸又说:“可惜现在的河道被上游的一些工厂排放的污水给污染了,所以,很少有人再下河游泳了。不过,爸爸可以教你玩‘打水漂’。”爸爸边说边从岸边找了一块扁扁的小石块,然后用力把小石块平行着河面甩出去。果然,小石块在河面上擦着水面跳跃了两三次才落入水中。”真是太好玩了。我也想试试。于是,我也找了块扁石块,向河面上投去。只见那石块真的在水面上落下又跳起,我高兴地也跟着跳起来。我还和表哥比赛打水漂,看谁的水漂飞得远跳得高。我们不时地为彼此的水漂鼓掌喝彩。我们玩得真是开心极了。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5

关键词:布局调整;乡村少年;影响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24-02

一、学校布局调整对乡村少年的影响

1.“不在场”的乡村少年

刘铁芳教授认为,“构成乡村文化整体的,一是乡村独特的自然生态景观;二是建立在这种生态之上的村民们自然的劳作与生存方式;三是相对稳定的乡村生活之间的不断孕育、传递的民间故事、文化与情感的交流融合”[1]。这是独特的乡村文化赋予乡村少年生命以真实的乡土韵味,并且深刻地影响了乡村少年的成长和发展。

农村是乡村少年成长的生活场所和精神家园,农村文化生活是乡村少年生活经验的直接来源。那么,农村文化生活理应成为乡村少年精神与人格发展的基本方面,而农村学校教育作为乡村少年的发展需要,能够培养其基本的乡村情感与价值追求。

乡村文化生活是乡村少年成长与生活的场域,是乡村经验与技能的来源。而随着撤点并校,乡村少年被剥离出其成长和发展的精神场域。很多地方的乡村少年不得不远离自己熟悉的乡村到远方求学,这必然导致相当数量的乡村少年与乡村生活和乡村经验相脱离,长此以往势必缺乏必要的农村生活知识和技能。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等的养成前提是乡村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与上辈人接触,而村庄学校的消失使乡村学生与上辈人在时空上形成了隔绝。”[2]乡村少年的离土导致其对于乡土文化的感情也在日渐疏离。

2.无根的存在:文化认知出现偏差

乡村少年无疑是农村文化的继承主体。因此,农村学校应该在课堂教学与学校管理两个关键环节中,积极努力地提供文化资源和空间,从而使得他们在浓厚的乡村文化生活经历和氛围中得到熏陶、成长,从而形成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识以及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能力,并产生对乡村文化的积极认同和对乡土社会的无限热爱。

但在学校布局调整后,乡村少年长期接受城市文化的影响,长此以往必然产生对乡土文化的隔膜甚至鄙视。“乡村少年与乡土文化亲近性的缺失,使得乡村少年不再是文化意义上的乡村少年”[1]。他们开始轻视甚至鄙视辛苦的劳动。但是,乡村少年并不是真正的城市人。因此,乡村少年成了一种在文化精神上无根的存在,成了文化的荒漠人。乡村少年既不能融入多元的城市文化,也不能回归质朴的乡村文化。乡村少年的文化认知出现了偏差,导致其在文化选择和判断上迷失了方向,成为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无根的存在。

3.亲情教育的缺失

家庭是所有文化中一种基本的传承与教育机制,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学校撤并后,大量的孩子选择寄宿。寄宿制学校在解决路途遥远孩子上学难问题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亲情教育的缺失。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交流的工具化,不仅使得乡村少年难以感受到与长辈交流中获得的情感关怀,更重要地是在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缺少榜样的权威示范引领。实际上,由于长期在校,乡村少年的生活基本处于父母“不在场”的状态,很多时候只是一种“虚化”的存在。换句话说,家庭教育的文化传递作用是虚无的,家庭教育的合力作用很难形成。

家庭是儿童最早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家庭教育的虚化导致家庭失去了其基本的引导教育作用。在很多情况下,乡村少年不得不独自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同时又缺少必要的权威性人物的指引,其社会化的结果令人不堪想象。

同时,也不利于乡村少年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社会角色的习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乡村少年来说,他们的榜样往往是自己的父母,但因为长期寄宿,大大减少了与父母共同经历家庭生活的机会。这对他们成年后如何承担父亲或者母亲的社会角色是极为不利的。使得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关心与教育,家庭教育功能大大弱化。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缺席,使得乡村少年的精神生活越发贫乏。

4.社区场域的养育功能削弱

现居于农村的多为老人、孩子等,村民之间的交流大大减少,集体参与意识相当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得农村人际关系相当淡薄。同时,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现代媒体强势入侵农村,成为村民主要的生活方式。而这些都是一种私人性的文化活动,而非一种群体性的文化活动。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乡村文化活动所具有的集体性特征和交流,也极大地削弱了社区场域对乡村少年的人格养成和道德熏陶作用,使得乡村少年的成长失去了了解与接触乡村生活、乡村文化资源的机会。

二、解决途径

1.教材回归乡土

一方面,面对乡村少年在乡村生活中“不在场”和乡土价值在教材中的“遮蔽”事实,需要让乡村少年尽可能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从而全面孕育乡村少年的生命根基。因此,回归乡土是教材课程设计的必然价值追求。另一方面,如何重新正确认识乡村文化,正确对待乡村生活方式,激活乡土文化之于乡村少年的生命意义,培养其对乡村文化的自信也是至关重要的。

针对乡村少年的生活处境,合理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脚下的土地,正视个人与乡村的关系,从而促进乡村少年健全人格的养成。这应该成为教材课程设计基本原则的应有之义,其根本指向在于乡村生活方式的重现。

首先,教材所呈现的乡村是基于乡村少年的想象建构而成的理想化的乡村。换言之,教材应能唤起乡村少年对于乡村真善美的憧憬。这种真善美的精神必须具有现实的超越性,只有这样,美好的乡村图景才能真正植入乡村少年的生命历程之中,才能真正让乡村文化扎根乡村少年的生命意识之中。

其次,教材不能回避现实。对现实的乡村文化进行一定程度的理想化并不意味着回避乡村文化自身的问题。如果教材不能正确引导乡村少年应对乡村的问题和困境,那么理想化的乡村景象对于乡村少年来说无异于空中楼阁,迟早是要破灭的。因此,教材应能启迪乡村少年对家乡理性的情感态度,为重建乡村生活方式打下基础。

所谓重建乡村生活方式,即是要重建乡村少年作为乡村生活主体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乡村少年真实地生活于乡村场域之中。同时,实现乡村少年与乡土社会的全面互动,增强乡村少年置身乡土社会的生活体验的一种全新的新乡村生活方式。

2.教师胸怀乡土

乡村教师作为农村地区的高素质群体,一直被视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主体,扮演着农村地区文化精英的角色。可以说,教师群体是乡村文化传递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同时,他们也有能力和责任承担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时代任务。但是,随着学校被撤并,教师这个群体也随之离开了农村。也就是说,乡村高素质人口“上移”。对于乡村文化的传递与发展来说,这无疑意味着人才与文化资源的双重流失。

事实上,教师对于乡土文化的情感能够直接影响乡村少年对于乡土文化的认识。一位具备乡土情怀的乡村教师能够克服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阻隔,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中有益的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乡村少年的乡土情怀。

建立一支胸怀乡土的乡村教师队伍必然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完善相关政策,提高工资待遇,鼓励和引导新教师积极投身到乡村教育中来。同时,也要挽留优秀的乡村教师。其次,在师范生教育阶段,要全面培育师范生立足乡村社会所需的乡土意识和乡土情怀。

3.家校合作,弥补亲情

为了弥补亲情教育的缺失,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首先,建立学校与家长的交流机制。学校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机会,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和途径建立畅通的家校合作联系机制。要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教育孩子的事业中来,要形成行之有效的教育合力,必须联合一切团结的力量。必须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设立亲情电话热线。鼓励和引导学生加强同父母的交流,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家庭教育。

三、结语

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进程是不可逆转,因此如何正确处理好对乡村少年的消极影响是刻不容缓的。乡村少年是乡村文化建设和继承的事实主体,只有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才能将撤点并校的消极作用降低到最小值,农村文化建设才能保有继承和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刘铁芳.乡村的终结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J].书屋,2006,(10):45-49.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6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建设;美好乡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那么群众性的乡村文化建设,作为一项社会基础工程,是文化强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需要文化工作者的大力协作,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当今,在新农村建设中,推出美好乡村建设,也给乡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

一、乡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部分

(一)美好乡村建设包涵了乡村文化建设

美好乡村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到农村精神文化的建设,强化社会管理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受益最多的是村民。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就包涵了乡村文化建设。

(二)乡村文化建设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美好乡村建设包括公共教育、劳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社会服务、医疗卫生、计划生育、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三)乡村文化建设也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美好乡村建设的任务是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实施。达到村容整洁,农业生产发达、乡村文化生活丰富、环境友好,努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乡村文化建设显然是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二、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一)什么是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就是以农民为主,有意或无意表现出来的群众文化体系。包括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既包括村民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生活习俗、审美方式、理想追求和娱乐方式,也包括家庭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校园文化。

(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1.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乡村文化是美好乡村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乡村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活动,对推进村民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推进文明创建活动。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传播农业技术,教育群众,培养道德情操。

2.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增强村民凝聚力。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着重建设文化设施,培养文化工作专业技术人才,让村民积极参与,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3.有利于乡村社会管理。由于经常参加文化活动,增加村民之间的友谊,增加交往,增加了解,增加亲情。达到有事同商量,有难一同帮。文化活动越多,就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4.是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党的十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明确要求,就是要着力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不断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5.增进团结共办大事。群众喜闻乐见的,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活动,有利于营造村民和谐氛围,统一思想,增进自豪感和自信力,可以办村里以往人手少、资金少、不能办的大事。

6.对破除封建迷信效果明显。积极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更能深入人心,对一些伪科学、反科学及落后的封建迷信,、打牌等不良行为抵制效果较好。

7.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有效途径。

三、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

乡村文化是最基层的文化,大多是群众自发的、集资办理文化活动。资金少,规模小,层次低。以节日文化活动和祭祀文化活动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不断增长,但是乡村文化发展较慢,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总体上看,我国的文化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乡村文化受高层次文化的影响较大,加上电视、电脑的普及,先进文化快速的传播,使人们对文化品位的需求越来越高。造成乡村文化活动逐渐减少,也使乡村文化离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动范围小。常限于本村、组。当今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村民受文化程度、年龄、民间习俗及传统文化的影响,对现代文化活动的认识差别较大,对文化的需求,在层次上很难统一,甚至认为办文化活动都是政府部门的事,大多不愿参与。

(二)缺少文艺专业人员。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村民会演一些格调不高,艺术性不是很强的文艺节目。比如:棋类、秧歌、民俗民谣、老歌、杂技等。但是村民自发办文艺活动的很少,大多都是靠政府或文化部门出面组织协调。因而规模不大,档次不高,范围较小。甚至是为了应付一些事情,走走形式。

(三)乡村文化活动经费较少。虽然政府部门已把乡村文化活动纳入了民生工程进行补贴,但对乡村群众来说,庞大的社会群体,一点补贴,也是杯水车薪,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乡村文化缺少源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文化活动向高层次发展。

(四)乡村文化活动季节性很强。农忙时很少举办文化活动,农闲时还需要看气候变化。所以,举办乡村文化活动受时令、季节、场地、设施的影响较大。

(五)文化设施较少。乡村普遍缺少文化活动设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集体公共资产及设施破坏严重,新兴的基础设施又没着落。

四、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提高对乡村文化建设的认识

乡村文化建设关乎最基层的村民的切身利益。党和政府要像重视经济发展工作那样重视乡村文化工作。以往只提任务,不讲落实。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乡村文化也是乡村文明的窗口,体现乡村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水平。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的科技不断推广运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发展乡村文化,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政府部门要从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大乡村文化活动补偿力度。要从文化强国,弘扬民族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战略高度去抓乡村文化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关于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精神,大力宣传乡村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政府重视,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在美好乡村建设中,要建设乡村文化活动场地,添置文化设施。比如在规划中明确文化广场或文化活动中心,配备多功能活动室,组建乡村文艺团队,发展文化共享工程,让文化深入基层,深入民心,惠及更多百姓。

(三)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1.在美好乡村建设中,配备村级文化专职工作员。比如农村书屋管理员,文化共享工程管理员,或组建农村文化工作自愿者队伍。对乡村文化进行培训、指导、帮助。

2.县、乡文化馆、站对乡村文化活动要加以指导、帮助成立文艺团队,出面组织活动,进行业务培训。在美好乡村建设中,传播文明,惩恶扬善,普及法律法规知识,传播农业技术,为经济发展服务,更容易被群众接受。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7

论文关键词:乡村,传统戏剧,遗产,保护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是世代乡民社会理想、道德伦理、人生志趣和审美观念的直接体现,日渐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现结合2009年暑假在贵州省开阳和福泉等地的阳戏考察,拟就当下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问题略陈陋见,就教于方家。

一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困境

乡村仪式戏剧成为世代乡民表达社会理想的重要方式,承载着厚重的道德伦理内涵,是人生志趣和审美观念的直接载体,对传统乡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全国“非遗”运动如火如荼地深入开展,乡村仪式戏剧遗产逐渐被纳入议事日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取得了不少成绩。笔者根据贵州省开阳和福泉等地阳戏保护的实际,认为当下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困境在于文化生态、遗产传承和保护效果等方面。

第一,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文化生态发生巨变。乡村仪式戏剧是具体文化生态的产物,从中可见出乡村经济、生活条件和文化消费等基本状况。时至今日,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文化生态已经发生了根本转变文学艺术论文,显示了乡村经济的进步、乡民生活的改善和文化需求的改变与文化消费的多元。一方面,这给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广大乡民有时间、精力和条件来完成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这在一定程度打开了乡民接受现代文明的窗口。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乡民文化需求日渐丰富,文化消费日渐多元,在一定程度挤占了乡村仪式戏剧存活的空间。“演历史上英雄人物和鬼神妖魔的故事,这种内容与形式则与各自所处的农村社会的历史变迁断裂;而农村社会形态的变革、新的人群、新生活方式与文化娱乐方式与传统的历史人物鬼神故事错位,民间戏班、戏师们则无法随时代的变革而创新其内容。”[1](P266)

一是乡村经济状况日趋好转。乡村仪式戏剧植根于乡村农耕生活,既是乡民表达美好生活愿望的手段,也是其经济状况的直接反映。随着现代文明传播的不断深入,乡村仪式戏剧逐渐远离了乡民的现实生活。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广大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各种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乡村经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极大地改善了乡民的经济状况论文提纲怎么写。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乡民的生活质量,为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乡民生活条件日渐提高。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广大乡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就居住而言,广大乡民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纷纷改建住房。田野考察显示,贵州省开阳和福泉等地经过六十年发展,广大乡村已进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期。随着乡村传统民居的改造,昔日乡村仪式戏剧表演的戏楼、庙祠已被拆改或凋敝。笔者在贵州开阳鲊坝塘考察发现,当地现存戏楼系乡民在经济宽裕后重建在住房后面。因其并无足够的空间容纳观众和现在阳戏表演多在场院进行,故多用来存放阳戏表演所需物件。因当下阳戏表演多就近择地和庙宇多用于祭祀祈福,故开阳南龙长庆古寺的戏楼有名无实,只是阳戏艺人感喟昔日兴旺的凭吊之地。此外,笔者在福泉等地并没有发现古代存留的传统戏剧表演场所。就饮食而言,广大乡民已经摆脱了食不果腹的苦难,营养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得乡民搬演乡村仪式戏剧日趋娱乐化。六月二十四日传说是川主李二郎的生日文学艺术论文,开阳南龙中桥阳戏班子于2009年8月12日—13日为纪念川主神灵和祈求国泰民安而组织酬神祭祀和阳戏表演,邻近乡民自发集资参与相关活动。

三是乡民文化消费日趋多元。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民生活的改善,广大乡民的文化需求日渐丰富,文化娱乐日趋多样化,影视等日渐取代赛歌看戏的传统娱乐方式。田野考察中,贵州省开阳、福泉等地阳戏艺人告诉笔者,以前阳戏表演往往通宵达旦,观众仍留恋不去。因观众逐渐退场,笔者目睹的开阳南龙中桥阳戏进行到凌晨一点而被终止。就在此次阳戏表演中,仍有部分乡民在表演场所附近以麻将为娱乐工具。在中桥村委所在的街墙上还发现现代乡村乐队张贴的海报,乡民的文化需求与消费已发生了明显改变。

第二,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持续传承面临危机。乡村仪式戏剧不断发展和完善,是世代乡民持续传承的结果。时至今日,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在传承心态、队伍结构和表演机会等方面的危机日渐凸显出来,成为不可忽视的严峻现实。

一是传承心态有待调整。面对不断升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会各界对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持续传承的态度同而有异。一方面,社会各界就乡村戏剧遗产达成了传承的共识。就政府及相关组织而言,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必须传承,因为其具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多重意义。就专家学者而言,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必须传承,除基于政治、经济与文化等考量外,还有学术研究的价值。就民间艺人而言,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必须传承,或以祖宗的智慧不能丧于己手,或以其作为生存方式之一而倍加珍惜。就广大乡民而言,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可以传承,除因其系祖宗的智慧和生存方式外,至少还有娱乐休闲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会各界的传承态度颇有差异,对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传承有较大的影响。就政府及相关组织而言,以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为代表的“非遗”保护属于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文学艺术论文,其对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价值不会因采取措施而有立竿见影之效,故对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传承倾注的力量相当有限。福泉是贵州阳戏主要流传地之一,当地政府并未就其传承划拨专项经费,因而让从事此项工作的人们只能利用个人影响去筹措资金。就专家学者而言,虽认同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传承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面对传承与保护工作的复杂性与艰巨性,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民间艺人而言,虽明知自身肩负的传承责任,但经济大潮中的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传承者已丧失了昔日乡村文化精英的光彩,日渐被人目以落后、迷信的眼光,有限的经济收入和自卑的文化心理使传承动机与动力丧失。另除“非遗”保护大力宣传强化了民间艺人的“特殊”心态外,行业发展的潜规则也使民间艺人以为“手握重宝”而不愿示人论文提纲怎么写。这不仅隔离了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而且有可能挫伤他人参与保护的热情。就乡民而言,除经济利益、文化心理等影响外,现代文明极大改变了生存生活方式,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与乡民生活的距离被逐渐拉开,故遭遇漠视和远离。

二是传承队伍结构欠佳。乡村仪式戏剧不断提升艺术品位,成为世代乡民社会理想、伦理道德、人生志趣和审美观念的直接载体。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在经济大潮冲击下,传承队伍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存在结构性问题。就性别而言,因传统观念的影响,乡村仪式戏剧表演中,女性参与程度有限,甚至剧中女角亦由男角反串。因“男儿不看戏,女人不观灯”的影响,贵州阳戏表演少有女性参与,女角由男性反串。“端公亦类道士类也,作法与演戏相似。衣服亦号行头,且有选少年着女装为神仙者,观之若狂。”[2]笔者仅看到福泉道坪谷龙阳戏班子有极少女性参与表演,而开阳南龙中桥阳戏表演始终均由男性扮演女角。廖昌国先生多年致力于开阳阳戏剧本整理,其《中国伦理傩——贵州省开阳县调查录》统计了开阳地区的阳戏艺人文学艺术论文,未见有女性参与。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传承者的性别失调,至少表明乡村女性多以看客身份参与乡村仪式戏剧活动,未对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传承发挥足够作用。就年龄来说,几乎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面临传承者年龄老化的严峻现实。究其原因,或是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一定程度影响了乡村仪式戏剧的前承后启,造成了乡村仪式戏剧艺人的青黄不接;或是低下的经济收益缺乏足够的传承吸引力,年少者不愿参与乡村仪式戏剧传承。廖昌国曾较为详细统计了贵州开阳地区的阳戏艺人,笔者据此胪列开阳阳戏艺人年龄简表如下。

贵州开阳阳戏艺人年龄简表

年龄段

80以上

70-79

60-69

50-59

40-49

30-39

20-29

20以下

人 数

14

8

6

11

16

6

3

比 例

19

11

8

15

21

8

4

备 注

廖氏统计贵州省开阳开阳艺人共计74人,其中年龄待考者10人。

第三,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效果值得评估。在“非遗”运动的浪潮中,社会各界从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角度提出了诸多建议和采取了不少措施,意图增加保护的有效性。对于乡村仪式戏剧遗产而言,主要由有政府主导的商业性开发、专家学者践行的经院性改造和民间艺人自发创新等保护行为论文提纲怎么写。笔者保守地认为,上述行为的保护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估。

一是商业性开发的投机性。党和国家从政治和文化的高度认识到非物质遗产的重要价值,故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十分重视。在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实践中,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主导的行为往往具有浓厚的商业意味。要么将其作为经济资源的组成部分,纳入文化旅游产业来规划;要么践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路数,为彰显地域特色和吸引外来投资,利用重大集会展演乡村戏剧。不论方式如何文学艺术论文,其终极目标为经济效益,而不是从文化繁荣出发和以遗产保护为归宿。“由于政治权力与经济资本的挟持,导致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更主要的是为了迎合某些‘政绩工程’的需要,并为经济资本提供赢利机会。”[4]因此,经济视角下的商业性开发不能解决乡村仪式戏剧的生存问题。因为旅游景点、舞台精品的乡村仪式戏剧展演的只是其中片段和部分,而且失去其固有的文化环境和受众群体。何况,这类商业性开发本身就存在是否能持久的问题。

笔者在开阳禾丰乡田野考察中发现,当地阳戏保护工作归口于经济开发部门而不是文化部门,也曾利用民族节日进行阳戏表演。在乡领导看来,这种方式集中展示了阳戏艺术精华,彰显了地域文化底蕴,是当地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开阳是贵州阳戏主要流传地区之一,阳戏资源十分丰富。民间艺人告诉笔者,阳戏表演可持续数天而不重复内容,表明阳戏剧目众多。应该相信,商业性开发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选到技艺精湛者,表演剧目亦是精华。但因表演目的和时间的限制,能够登台和表演的只是极少部分,其他的则可能长期因得不到展现和练习而逐渐被人遗忘,影响阳戏遗产保护的有效性与完整性。

二是经院性改造的危险性。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是世代乡民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描述社会理想、宣扬乡村伦理道德和表达人生志趣重要途径,对于维系乡村秩序和促进乡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乡村生活方式及乡民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乡村仪式戏剧不断远离乡民的日常生活。为改变这种局面,拥有专业理论和技能的专家学者便着手对乡村仪式戏剧进行专业化改造。即根据戏剧艺术的相关理论,强化戏剧冲突,精练戏剧语言,提高戏剧表演,把乡村仪式戏剧向舞台戏剧方面转化。专业理论指导下的艺术提升对乡村仪式戏剧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应该指出的是,乡村仪式戏剧的艺术根源在乡村文化与乡民生活文学艺术论文,有其特定的戏剧消费群体,表演满足了特定观众群体的不同文化需求。“娃娃就喜欢看那花花绿绿的色道和那奇形怪状的面具;中年人就喜欢看说丑话和粗话出洋相,如柳青娘子、封秀才、唐二等等;老年人就喜欢看苦情戏剧,如梅花、孟姜、和事老等等;作为战争剧场来说,如过五关斩六将,韩霸相争等等,在过去来说,老中幼都喜欢看。”[5](P70)专家学者在改造过程中,必然很大程度以乡村仪式戏剧为基础,无法彻底去除浓重的乡土气息。专家学者经院性改造的结果当然介于乡村仪式戏剧和现代戏剧之间。不仅广大乡民对其“熟悉而陌生”而“似曾相识”,而且因其粗朴乡土气息与现代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其难敌紧跟时代步伐的舞台戏剧,仍然无法找到长远的立足之地。“以‘传统戏曲’剧种的观念和艺术范式来规范,提升贵州的民族民间戏曲的内容、形式本身是行不通的。结果是城市观众、当代观众不接受,农村社会的平民百姓也不接受,他们也很少有观看这类戏曲的机会。”[1](P267)

笔者在贵州开阳考察时发现,阳戏表演过程中,民间艺人随时与观众进行互动,完全没有戏剧舞台与观众之间的隔膜,强化了观众与表演者的联系。其中被专家学者视为“芜杂”而与剧目无甚关联的内容往往就是阳戏的组成部分。尽数将其去掉后,必然导致阳戏内涵与价值的流失。贵州阳戏剧目《唐二》剧间对白中跟随者唐二被告知看见长蛇只能称“钱串子”、猛虎只能称“棕包脚”或“扁担花”。去掉上述对白,则实际失去了乡村民俗教育的意义,一定程度削弱了剧目的价值。

三是自发性创新的盲目性论文提纲怎么写。乡村仪式戏剧的主人是乡民,直接传承者是艺人。正是世代艺人的不懈努力,乡村仪式戏剧才不断完善而发展至今。因此,民间艺人发挥自身力量进行艺术创新对乡村仪式戏剧的发展具有关键性意义。面对当下乡村仪式戏剧的传承危机,民间艺人也大胆进行艺术创新。《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垓下之围”中走投无路的楚霸王仗剑怒吟《垓下歌》,至今令人唏嘘。贵州开阳南龙中桥阳戏掌坛师刘正远就将《垓下歌》添入到阳戏剧目《韩霸二将》的相应位置,强化了剧母的悲剧意蕴。

由于缺乏必要理论知识的指导,乡村仪式戏剧艺人的自发性创新往往具有草率和盲目的特征,对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必然产生消极影响。面具是贵州阳戏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祭祀神灵的象征文学艺术论文,也是阳戏角色身份的代表。因阳戏是傩戏向戏曲过渡的一个中间层次,故“这一时期的阳戏面具更趋多样化,有的写实,有的抽象,淡化了神鬼韵味,面具造型精细,多姿多彩。”[6](P43)考察发现,贵州开阳禾丰鲊坝塘阳戏班用纸质面具替换了原有的木质面具。福泉道坪谷龙阳戏班子除新制面具和火灾后余下的两个老面具外,甚至引入了贵州安顺地戏面具。作为多年研究西南傩戏傩文化的资深学者,庹修明先生认为:“这些神灵存在于老艺人的心灵与幻觉之中,以其虔诚的宗教情感进行创作。在这种气氛中孕育出来的创作冲动,一经雕刻出来的面具,就具有某种用概念难以表达清楚的灵性,而且很少雷同,这是程式化的木雕很难与之相比的。”[7](P292)“地戏面具是根据‘地戏谱’提供的线索和民间有关此类人物传说来绘制、雕刻的,这些英雄人物在流传中已趋定型,并有大量文字、图画、雕刻、脸谱可供参考,加之一堂地戏面具可多达百余面,实难避免雷同。地戏面具已日趋程式化、脸谱化、工艺化,并向商品面具倾斜,渐渐缺少傩戏面具那种个性与灵气。”[7](P295)庹氏指出了阳戏面具与地戏面具的区别,简单将二者混用,则可能消解阳戏艺术的神韵和特性,无法真正完成保护的任务。因此,贵州阳戏艺人尝试性的艺术创新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二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对策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就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文化生态建设、强化乡民保护的作用及科学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第一,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必须强化文化生态建设。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有特定的文化生态,“文化生态不仅是指人类文化和行为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还理所当然地指向生命之圈中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8]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应该重视其赖以传承的文化生态,通过文化生态建设来强化保护的效果。

一是辨证认识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文化生态变化的必然性。文化生态牵涉因素众多文学艺术论文,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文化生态是民族文化存活的基本条件,一旦发生变化,该文化就会发生变异甚至消解,民族文化资源就会发生变异和消失。”[9]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其中既有广大乡民生产能力的提高,也有知识结构的改善,更有文化需求的多元。正是由于上述变化,乡村仪式戏剧逐渐拉开了与乡民生活的距离,日渐遭遇冷落而濒临灭绝。

文化生态的变化给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带来了积极因素和消极的影响。随着乡村经济条件的改善,乡民才有亲近和传承传统戏剧遗产的物质基础,也使其有持续消费乡村仪式戏剧的可能;乡民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不同的文化需求,使其具备传承、改造和创新乡村仪式戏剧的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经济环境、生活条件和文化需求的改变,刺激了乡民更多的功利欲望,并极大地改变了乡民的生活方式,不断强化了乡民对现代文明的获取需求,促成了乡民与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距离与漠视,对保护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二是清醒认识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文化生态变化的可适性。因文化生态的动态发展,使得乡村仪式戏剧的文化生态发生了改变,导致其濒临消亡的危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濒危, 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于生存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 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传统生态要素或消失,或在现实生活中不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全面理解、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从历史变迁以及文化功能的视野把握文化生态的各个要素。”[10]如果把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放到乡村文化中进行整体关照,其文化生态的变化完全可以适应论文提纲怎么写。

乡村文化生态变迁表现得十分具体,形成了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文化生态的可适性。乡村自然环境虽有变迁,但进程相对缓慢;乡村社会虽有变迁,但文化传统仍然较为牢固地影响乡村秩序;乡民因生存方式变化而可能远离乡村,但乡村文化传统仍左右人们的言行;乡民文化审美需求虽有扩张,但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质仍然存在。正因为上述因素,植根于乡村文化传统、承载乡民愿望,表达乡民情趣的传统戏剧完全可以在变化的乡村文化生态中存活并发展下去。

三是保护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必须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作为非物质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具体产物。因此文学艺术论文,为更好地完成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工作,必须切实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恢复和建设适宜乡村仪式戏剧发展的文化生态圈。

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文化生态圈建设必须与乡村建设相结合,与乡民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将传统戏剧遗产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是多层次、多形态,能够满足各个文化群体个性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共同体。”[11]首先,必须以努力发展乡村经济为物质基础。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尽快让乡民充分地富裕起来,使其有能力、时间和条件来参与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其次,必须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为重要前提。围绕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党和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在法律、道德、教育、文化等方面提高乡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有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意识、知识和能力。再次,必须以弘扬乡村仪式戏剧为重要工作。为强化保护的针对性效果,乡村文化建设应该把宣传、推广乡村仪式戏剧作为工作重心,在“维持现代化与传统性的平衡,商业化与原生性的平衡,开放化与约束性的平衡”中达到活态保护的目的。

第二,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必须坚持“以民为本”。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是世代乡民伟大的艺术创造,乡民才是主人。贵州阳戏为代表的傩文化是满足人们生产发展和种族繁衍的需要而产生,“当人们还生活在贫困及精神空虚,而‘两种生产’原欲难于满足、实现时,傩戏这种欲望的戏剧,就有愿主,就有观众,就有生存的土壤。”[12](P66)因此,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必须依靠广大乡民,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是要坚持乡民系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继承者的根本地位。乡村仪式戏剧作为乡村生活的艺术结晶,世代传递不息。乡民既是创造者,也是天经地义的传承者。因此文学艺术论文,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必须发挥乡民的主体作用,坚持乡民在遗产传承中的根本地位。坚持乡民传承戏剧遗产的根本地位,并不排斥其他人群的参与,而是强调乡民在此过程中的核心作用。乡村仪式戏剧遗产是世代乡民的智慧结晶,作为后继者具有不可推卸的承传义务。乡村仪式戏剧是乡村生活的艺术化,是乡民生活状况和思想情感的形象再现,是乡民演绎自己的生活。因此,传承乡村仪式戏剧就是乡民强烈体验自身的艺术过程,比其他人群更容易产生强烈的艺术共鸣,起到强化传承意识的作用。

二是要发挥乡民系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者的主体作用。正是基于乡村社会、乡民生活与乡村仪式戏剧之间的辨证关系,乡村戏剧遗产的保护必须发挥乡民的主体作用。社会各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必须落实到乡民的具体行为中,才能最终完成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因此,在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中,乡民具有主体性作用。首先,乡民保护传统戏剧遗产的要求最为强烈。其次,作为乡村仪式戏剧的创造者、表演者和消费者,乡民的态度和言行直接决定了保护的成效。因此,尊重和发挥乡民在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中的主体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而外的其他力量只能起到外因和推动的作用。

三是要突出乡民系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创新者的重要意义。纵观乡村仪式戏剧的发展过程,创新贯穿始终,故创新才是保护乡村仪式戏剧发展的关键性环节,而世代乡民精英就是完成创新任务的实际承担者论文提纲怎么写。因传统戏剧遗产与乡民之间的特殊关系,故在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必须突出乡民创新者的重要作用。乡村仪式戏剧的发展往往是在乡村文化精英的推动下逐渐实现,他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敢于尝试,应可不断依据日新月异的乡村生活而进行艺术尝试,使乡村仪式戏剧紧跟时展步伐而与时俱进,实现保护的最终目标。

第三,乡村仪式戏剧遗产保护必须尊重科学规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文学艺术论文,乡村仪式戏剧必有其发展规律。挖掘、继承、保护、创新和开发乡村仪式戏剧遗产都必须探索并遵循这些规律,否则只能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得不偿失的结果。

一是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继承与创新。乡村仪式戏剧在乡村社会的演进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当下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故继承并发展乡村仪式戏剧具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价值。时至今日,乡村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改变,乡村仪式戏剧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下去,故继承和创新就至关重要。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继承除了坚持政治和艺术的标准之外,更应坚持乡村文化的标准,即以是否更促进乡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与乡村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乡村仪式戏剧流传至今日的原因在于它满足了乡村社会进步和乡民生活发展的需要,而这往往与政治和艺术的标准存在不尽一致之处。对于已经不能适应乡村发展和乡民生活的部分要运用科技的手段,尽量留下相关资料。除供后人观瞻和欣赏外,还可用以研究乡村仪式戏剧的发展规律,促进乡村社会和乡民生活的发展。

二是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乡村仪式戏剧遗产在“非遗”运动中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提出和践行多种保护方案,取得了一定效果。纵观政府及职能部门主导的商业性开发、专家学者探索的经院性改造及乡民承担的自发性创新,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取得成效也相当明显。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模式可以遵循,当下所采取的措施也属探索性质,具体实践也存在种种难以达到甚至背离预期目标的可能。因此,乡村仪式戏剧的保护与开发必须以促进对象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广大乡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遵循政治、艺术的标准,以乡民为核心进行保护和开发。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可以发挥乡村仪式戏剧遗产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和艺术等多重价值,促进广大乡村和谐社会构建,提升乡民生活的品质,推动乡村的全面繁荣。

[参考文献]

[1]吴太祥.全球化语境下贵州民族民间戏曲的传播与发展[A].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等.中国贵州福泉阳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2][清]李宗昉,等.黔南丛书[Z].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

[3]陈玉平.阳戏研究综述[A].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等.中国贵州福泉阳戏学术研讨会论文[C].2008.

[4]吕俊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去主体化倾向及原因探析[J].民族艺术,2009,(2).

[5]曾华祥.三皇五帝卦形在马田阳戏坛内应用的初探[A].贵州民族学院西南傩文化研究院,等.中国贵州福泉阳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

[6]杨光华.且兰傩魂(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7]庹修明.面具文化概观[A].庹修明.傩文化与艺术[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

[8]李伟,魏巍.巴渝文化与重庆文化生态圈建设[J].文艺争鸣. 2008,(7).

[9]段超.论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建设[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4).

[10]刘晓春.客家山歌传承的文化生态[J].文艺研究,2008,(2).

[11]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J].文化遗产,2009,(1).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8

【正文】

一、乡风文明的内涵

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内容密切相关,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农村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指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几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构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精神支撑。

乡风文明建设是占领新农村主流文化阵地的需要。我国广大农村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发展差异相对较大,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农村社会正越来越多地受到来自城乡社会不同方面的影响,人口流动性大大增加。同时,随着乡村经济和社会收入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农民内部收入差距日益显现,农村社会文化风气呈多元化趋势。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农村的社会文化阵地需要主流文化的引导,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乡风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动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绝大多数农村集体经济弱化,乡村建设合力弱化,部分优良传统被逐渐弱化,削弱了农村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乡风文明重在建设,要继承并发扬农村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传统文化美德,提倡尊老爱幼、邻里和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以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行为,以文明乡风来加强村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民主参与意识,推动农村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发展。

乡风文明,还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新鲜血液。通过文明乡风的导入和培育,在农村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制,加大对青年农民的义务科技培训,通过举办各种免费培训班,帮助他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使其成为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并通过先富带后富,带动整个村庄的发展,形成你帮我扶的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

二、目前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和难点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态势,使得各地的农村文明和文化发展模式不尽相同,建设乡风文明存在不少困难和难点。

1.目前农村文化娱乐生活普遍缺乏,各种文化娱乐方式都在抢占农村市场。随着农村传统生活模式的逐步改变,不同类型的文化娱乐活动方式都在农村不断尝试,健康和不健康、高雅和低级的活动都在抢占农村文娱市场。茶馆、卡拉OK厅、麻将馆作为许多地方主要的农村文娱活动开始在一些集镇和乡村出现。在正常的文娱之外,许多乡村打牌现象盛行,既伤了民财,也毒害了农村的风气。

2.封建迷信现象有所抬头。许多农村建起了大小庙宇,一些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出门办事都要选吉日,还要到寺庙烧香拜佛,占卜问卦,预测吉凶。

3.农村宗教势力正在形成。除了庙宇在乡村的增加,外来宗教在乡村的本地化趋势亦不容忽视。现在许多农村都建有专门的基督教堂,我们在东北和苏北一些村子访谈时,村干部提到现在农村的基督教徒比党员多,而且组织更为严密,更守纪律,宗教对于一些农村老年人和有病在身的人口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4.和非法传教是值得关注和大力整治的。在正常的宗教活动以外的各种势力也乘机通过蒙蔽群众,达到聚敛财物的目的。一些地下非法传教活动也在与合法的宗教组织争夺信徒和宗教活动阵地,为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隐患。

5.农村宗族宗派势力有所抬头。宗族势力在千年来中国农村有根深蒂固的传统,宗族宗派势力在农村的抬头,使得农村公共事务和民利受到操纵,从而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有些农村宗族势力正在成为一些地区一些人插手当地公共事务,甚至成为影响村级民主选举的重要力量。

6.村民集体意识弱化。目前,绝大多数乡村以分散经营替代集体经营,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增多。集体经济的弱化使得村民之间交流的动因、交流渠道和交流平台减少,交流时间缩短,农民集体参与意识弱化,相互沟通与交流的缺乏使农村人际关系存在不和谐的隐患。

7.农村社会治安和稳定问题值得关注。目前,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性增强,社会治安和稳定成为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农民法律意识有所增强,维权意识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如果农民的诉求得不到及时关注和调解,成为引发刑事案件的隐患。

(二)建设难点

1.许多农村集体力量弱化,使得正面文化在基层传播缺乏有力的组织渠道。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了农业税赋。农业税取消后,农村基层干部人数大大减少,农村干部队伍的经费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受经费制约,绝大多数乡村财政仅能维持最低限度的正常运行。对于集体经济不强的村庄,许多干部缺乏积极宣传正面文化的激励。

2.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不够。一是认识不够,不少基层干部认为只要农村经济发展了,乡风就会自然文明,对乡风文明建设重视不够。二是投入不够,重视不够也反映在投入上,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乡村,无法为农村的公共文体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乡村,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村庄、试点村和共建村可以依靠不同渠道获取资金,绝大多数乡村文体设施建设滞后,文化生活单调。三是协调不够,目前,在绝大多数农村,尚未形成合力建设乡风文明,在工作机制上仅靠少数部门单打独斗,推动起来比较困难。

3.乡风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建设乡风文明关键在于形成与时俱进的乡风文明传播模式,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风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化和文明的传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一系列政府行为的推动下,固然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要做到深入人心,转化为长久风尚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三、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和内容

(一)主要经验

1.依靠创新推动乡风文明建设。一是传播语言和传播方式要创新,要让深奥的理论简明化,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和传播方式来阐述深刻的道理,让先进文明思想、良好的社会风尚在广大农民群众中扎根。二是要在文化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要结合当地实际,贴近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加大对农村优秀民间艺术团体和文娱活动的支持力度,培育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精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三是要认真制定和完善农村村规民约。通过建立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遏制农村打牌、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现象,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2.稳定乡风文明建设队伍。组织保障是乡风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政府要把乡风文明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形成基层各级政府党政部门、各类经济组织和农民群众共同互动,形成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工作合力。政府部门在推行乡风文明过程中要转变思路,摆正政府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位置,要把群众看作乡风文明建设的主体。乡风文明建设不能靠外部强制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的生命力在于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要以民为本,因势利导,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风文明。

3.推行机制要长效。乡风文明建设要在农村形成与时俱进的非正式乡村制度规范体系。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有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配合协作,改变过去单靠政府某一个部门推动的局面,努力形成多部门配合、企业和民间组织参与,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党、政、群、民间组织多方面入手,上下协调,通过各种制度的相互衔接,构建多层次的乡风文明制度体系,通过多种类型的文化传播平台向基层农村传播。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方式

综观各地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经验,就会发现乡风文明建设不是孤立推行可以成功的,它需要与其他文明相结合,共同推进。我们认为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紧贴实际,与生产文明、生活文明、环境文明和文化文明建设相结合,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

1.与生产和生活文明相结合。乡风文明建设可以为生产提供有知识和技能的新型农村干部和新劳力。要加强对村“两委”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有计划地选派村党支部书记到华西村等发达地区学习锻炼,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以培养农村发展的领头人;通过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素质和农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通过招商引资,组织岗前培训,安排劳动力就业,减少农村剩余劳力。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普遍提高,农村社会传统的生产模式、生活模式和消费模式都在发生着变化,农民有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生产领域,有更多的意愿使用先进的工业产品,更接近城市生活的消费方式。

2.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广东和海南等省早在2001年前后就开始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并且收到良好实效。“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各省将继续加大对农村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各地应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用好专项配套资金,抓好农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影剧院和体育场所建设。通过加强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增强环境建设力度,将乡风文明深入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以环境建设促进人的行为转变。

3.与文化道德建设相结合。通过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以“八荣八耻”为重点内容,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组织礼仪宣传,提倡文明风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通过建设基层文体设施,推进乡村文体活动,采取演讲、相声和街头宣传等活动,开展文艺演出和秧歌、篮球、门球等文体比赛,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形成遵守道德礼仪的氛围。

四、乡风文明建设的地方经验

(一)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经验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海南省制定了2002-2009年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提出“力争经过五至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所谓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建设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生态文化三个方面。海南文明生态村建设明确指出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搞单一模式,不搞统一标准。通过创建一个整洁卫生、文体设施完善的新家园,让农民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过上丰裕的物质生活和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海南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基本要求是:村级班子模范作用好,村民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较高,基础设施建设较好,村容村貌整洁,村庄绿化美化,生态环境良好,环境卫生清洁,管理机制健全。

《规划》从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和加强领导两个方面指出如何建设文明生态村。要将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纳入市县、乡镇财政预算计划,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投入,将农村建设专项资金“捆绑”使用到文明生态村建设中去,多渠道落实文明生态村建设资金。切实加强对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领导,坚定不移地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建立文明生态村建设的领导责任制和有效的工作机制,层层制定规划,认真组织实施。制定、完善各市县文明生态村建设规划,要深入动员群众和组织群众,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齐抓共建的工作格局。

(二)江西鹰潭的乡风文明建设

鹰潭市提出坚持以农民群众为主体,围绕培养新型农民,按照“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民主法制观念,营造文明、淳朴、向上的农村新风尚。通过加强四个方面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一是强化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提高农村文化设施,力争使村村有文体团队,发展农村特色文化,继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在农村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帮助农民树立“八荣八耻”的观念。三是加强农村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从基层抓起,在农村开展以社会政治安定、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环境和谐、防控体系严密、基层管理规范、队伍建设加强等方面内容的创建和谐平安乡镇(街道)、和谐平安村委会、和谐平安家庭等活动。四是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长效机制,将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其余内容有机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保证乡风文明建设常抓不懈。一方面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劳致富、爱岗敬业。

(三)福建安溪县构建和谐乡村的探索

1.政策推动提供创建保障。安溪县委、县政府把和谐村镇建设纳入建设现代山水茶乡的总体目标,将农村先进文化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乡镇党政班子领导实绩考评指标体系,通过硬指标保障创建活动落到实处。

2.组织发动形成创建合力。通过加强舆论引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凝聚群众组织的合力,严格监管督查等方式形成乡风文明建设合力。

3.部门联动提升创建层次。充分发挥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优势,主动介入,联动参与,分类指导,丰富内涵。县委宣传部、县委文明办、县文体局侧重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指导设立,同时,教育、计生、司法等职能部门积极为各村居的宣传文化建设提供宣传材料,丰富农村文化内涵。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9

论文摘要:文章区分了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小说这三个概念,主张用乡村题材小说来囊括新时期以来全部的乡村小说创作,这既满足了乡村小说创作的实际需要,使这一文学流派能够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还对改变当下乡村小说批评的观念、方法和视角有着警示意义。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就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数量繁多,姿态各异,一经出现就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对以农村和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史上有过“乡土小说”、“农村题材小说”、“乡村题材刁、说”这几种不同的称谓,指称的不确定性与当时的文化语境和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使得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众说纷纭、界定模糊、各抒己见的现象,不利于这一文学流派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进入新时期以后,这几个称谓往往被任意使用,很少顾及其特定的内涵和外延。对于新时期以来以乡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笔者认为“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术语比较适合。因此,当下有必要对这三个概念进行甄别清理,为新时期以来的乡村小说找到一个合适的称谓,从而使这一文学流派的研究更加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中国越来越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文学对乡土文学构成了巨大威胁,大有取而代之之势,甚至有人惊呼“乡土小说”将会灭亡。勿寸这一文学流派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厘定,使其科学、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眼下就显得迫在眉睫了。

在以农村和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小说中,在诸多概念中,“乡土小说”用得最多。鲁迅与“乡土小说”的关系是直接的。首先,他以(故乡》、(风波》、(孔乙已)等一大批精美的“乡土小说”创作对后来者起到了规范和号召作用。其次,他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对“乡土文学”给以正式命名和对其一系列特点进行的理论概括无疑成为这一范畴的定型化和普遍化的重要依据。他在称许寮先艾、许钦文、王每彦、裴中文、黎锦明、李健吾等人的小说创作时说:.‘赛先艾叙述过贵州,裴中文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者。”田除了鲁迅之外,周作人在理论上的大力倡导对于其成长以至蔚成流派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在1923年的(地方与文艺》曾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因为无论如何说法,人总是‘地之子’不能离地而生活,所以忠于地可以说是人生的正当道路。现在的人太喜欢凌空的生活,生活在美丽而空虚的理论里,正如以前在道学古文里一般,这是极可惜的,须得跳到地面上来,把土气息、泥滋味透过了他的脉搏,表现在文学上,这才是真实的思想与文艺。这不限于描写地方生活的‘乡土艺术’,一切的文艺都是如此。’,冈后来的研究者大多以周氏兄弟的研究为基石,从不同的角度对“乡土小说”的概念进行新的界定:所胃‘乡土小说’,主要就是指这类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日严家炎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解释了乡土文学,该条写道:.’乡土文学,通常指的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具有较浓的乡土气息与地方色彩的一部分小说创作。”从以上的阐释中洲门可以看出,无论“乡土小说”创作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乡土小说”这一历史的文学概念应具有如下基本艺术特征:一,特定的美学内涵和外延:以“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特征作为其特定的美学内涵,以乡村生活为其基本描写内容,以农民为其主要观照对象;二,比较单一固定的主题格调: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是其基本的主题表达;三,特定的情感特征:以既眷念又批判的情感体现出对乡土复杂难言的情感态势;四,特定的艺术表现手法: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为其表现技巧。进入到新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乡土小说”的艺术特征已不能囊括现实创作中全部的乡村}J、说了。有鉴于此,一大批学者对“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重新修正与厘定。“乡土小说”,不能仅仅单纯地看作是书写原乡情韵,揭示乡土地域风情的小说,只要作品中表现了一种乡土情结,乡土意识,都可以称作“乡土小说”。丁帆、金汉、陈继会、雷达、贺仲明等学者就持这种“乡土小说”的传统提法以囊括所有描写城乡生活的文学作品。虽然这一界定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乡土小说”命名的困境,扩大了“乡土小说”的内涵和外延,但笔者认为,“乡土小说”就是“乡土小说”,它是一个有着独特美学内涵的历史的文学概念。如果我们不顾历史的传承和现实的创作状况而对其妄加“改造”,不但遮蔽了“乡土小说”原有的“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决定“乡土小说”存亡的内核性特征,还会使原有“乡土小说,’的概念变得模糊不清。这无异于取消了“乡土小说”存在的合法性。

“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侧重题材范畴的概念。如工业的、城市的、军事的、知识分子的等等,是一个社会政治学的批评术语。如果说鲁迅的论述为“乡土文学”的创作和研究奠放了一块基石的话,那么茅盾的论述则为“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和研究确立了一个基调,并且成为批评“乡土文学”的重要依据。或许是因为茅盾的特殊身份和背景,他从一开始就没有追随“乡土文学”的一般称谓,而是更着重“农村生活”这样的字眼。他在《关于乡土文学》一文中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乡土文学,我以为单有了特殊风土人情的描写,只不过是看一幅异域的图画,虽能引起我们惊异,然而给我们的,只是好奇的展足。因此在特殊的风土人情而外,应当还有普遍性的于我们共同的对于命运的挣扎。一个只有游历家的眼光的作者往往只能给我们以前者;必须是一个具有一定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作者方能把后者作为主要的一点而给予了我们。’,日茅盾在这里批评的是“乡土文学”缺少的是“革命性内涵”,而这又正是因为缺少进步世界观的指导。作为一位革命现实主义作家,茅盾期待把这些明确的思想和生活内涵纳入“乡土文学”,以拓展其表现的生活领域和艺术视野,从而起到配合左冀文学革命运动。其后40年代,大盆的“乡土文学”创作基本上以茅盾的理论为指导。“乡土小说”抹杀了其“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的特征(只有赵树理除外),与“农村题材小说”合而为一了。这些作品描写了农民从个体私有制向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全过程,为当时的社会变革与政治斗争寻找合理的注解。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千河上》和周立波的《暴风与骤雨》是这一时期’‘农村题材小说”的典型代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文学被划分为各个题材领域一一对应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农村题材小说”代替了“乡土小说”,成为宣传政治运动、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农村阵地。就连主张用宽泛的“乡土小说”概念来涵盖中国现当代乡村生活小说的丁帆也认为:“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末的大量反映农村社区生活的作品,是不能称其为乡土小说的,充其盆亦只能是一些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失去了作为‘乡土小说’的重要美学特征—风土人情和异域情调给人的审美辰足。’可以说“农村题材小说”是一个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点的概念,是一个烙上了强烈政治色彩的社会政治学用语。实在和文学相去甚远,因此不宜用它来充当涵盖新时期以来所有乡村小说创作的概念,应该放弃使用这一概念。

“乡村题材小说”中“乡村”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作家言说的客观对象,以此来区分“乡土”和“农村”这两个经过文学言说而被赋予了特定意义内涵和价值的“想象性构成物”。相比于“乡土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既有较长的存在历史,又未在其存在过程中形成特定的内涵规定与外延限制。它是一个站在城市与乡村这样一个大视野层面上的观照,可以涵盖“乡土小说”和“农村题材小说”的一个称谓。凡是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都可称作“乡牛创预材小说”。可以看出,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是和当下中国的现实相一致的,符合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说的发展趋势。赵园、段崇轩、周水涛等许多学者现在已开始使用“乡村题材小说”这一概念。本文认为涵盖新时期以来以乡村生活为描写对象的小说,“乡村题材小说”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概念,主要是出于其内涵和外延实际变化发展的考虑:

首先,“乡村题材小说”比“乡土小说”具有更加广阔的内涵和更加开放的外延。在传统的界定中,“乡土小说”主要指以农村包括乡镇生活为题材,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地方特色的小说创作。虽然不同的学者对“乡土小说”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纵观所有’‘乡土小说”的概念,我们不难看出,强调“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这两个内核几乎是所有乡土小说史家都坚持的。然而,随着创作与社会生活的同步发展,新时期以来有许多描写乡村的小说并不具备“地域特色”和‘.民俗风情”。首先,有相当一部分小说虽然以乡村为描写对象,但小说并没有显示出某种乡土气息。例如,(分享艰难》、(大雪无乡》、《年前年后》、《天下荒年》等作品描写了乡村生活,但这些小说的艺术魅力不是来自于乡土风情,而是来自于对复杂的现实生活的精确展示和对人们所关注的现实矛盾的精辟分析。其次,还有一部分以农民为描写对象的小说,描写农民在城市的打工生活,展示农民在城市中的悲惨遭遇,故事基本和农业生活无关,已经无法展示出乡土色彩了。如(到城里去》、《白菜萝卜)、《民工》、《泥鳅》等。最后,80年代后期,以马原、余华、残雪、苏童、格非等人为代表的’‘先锋小说”作家的“先锋小说”往往只把乡土作为一个背景,一个故事发生地而存在,这些作品大多依托西方文化观念和哲学思想对社会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自然忽略了对乡土地域色彩的表现。如(虚构)‘(一个地主的死}‘(山上的小屋)、(米)、(敌人)等小说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可见,“乡土小说”已无法涵盖以上这些小说的内涵。再从外延来看,传统“乡土小说”的外延是农村,其地域范围至多扩大到县一级的小城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小说的地域范围发生在城乡结合带,甚至是城市。如刘醒龙的小说(白菜萝卜》和鬼子的小说《瓦城上空的麦田》等。因此,“乡村题材小说”所要面对的“乡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而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变化性的广阔空间,这既包括原有的广裹乡村原野,又涵盖了正在城市化发展的小城镇及城乡结合部,甚至是城市空间。同时,作品所面对和表现的“人”,也不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他们还包括了那些长期游走在城乡之间的企业家、知识分子、乡镇千部、艺人以及那些还未来得及脱去“土”气的城市农民。例如(年前年后》、《分享艰难》、《乡长》、《扶贫》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作品展示了“乡镇干部”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在农村的生活,而(白菜萝卜》、(都市里的生产队》、(败节草》等一类作品所描写的是农民以不同的身份在城市中的生活。

其次,“乡村题材小说,"t匕“乡土小说”包容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传统的“乡土小说”主题内涵比较单一,基本是在静态的乡村生活中展示乡村的宁静、安详,或批判乡村人的愚昧落后。作家们是站在乡村外审视乡村的,以启蒙和政治改造作为书写乡村的基本姿态是明确而稳定的。新时期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日益被城市吞食,城市文明日益进逼乡村,城乡之间的影响日渐加深,乡村不再成为封闭自足的叙事资源,“‘乡村题材小说”由此呈现出更加“多元”的主题格调。虽然像《清水洗尘》、《梅妞放羊》、(孕妇和牛》、(清洁的日子》等作品在封闭自足的乡村书写中显示出传统“乡土小说”的品质,但更多的作品显示出的是更加丰富“多元”的主题格调。《陈免生上城》、《老井)、《黑骏马》等作品揭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愚昧落后,对农民身上固有的劣根性进行了批判。(人生》、(平凡的世界》、(哦,香雪》等通过对两种文明冲突的描写,表现出现代化给乡村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乡村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暴露出来的缺陷。(大树还小》、(黄昏放牛)、(九月还乡》等作品展现了乡村因经济劣势导致的文化劣势,表现出对乡村文化的严重担忧和焦虑。(乡村情感》、(黑蜻蜒》、(跪乳》等作品在批判城市道德时虔诚地讴歌传统美德的乡村文明,表现出很强“文化守成”倾向。(瓦城上空的麦田)、《神木》等作品展示出城市的冷漠无t清,金钱对人心的腐蚀,表现了城市空间下农民异化的现代性主题。“乡村题材小说”主题“多元”的格调还体现在作家“价值依托的多样化”。“价值依托的多样化”在此“既指乡村小说创作的核心价值依托的多元化,又指乡村小说家个体在具体创作时对多种价值意识的兼容并包”。圈例如,从(黑蜻蜓》、《跪乳》等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家们对“仁”等传统道德精神的眷念,而(乡村情感》、《天下荒年》等作品既认同在新民主义革命阶段和十七年阶段形成的以“革命精神”为核心的价值意识,又认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人文精神;(歇与山庄的两个女人》、《城的灯》等作品则对城市现代性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认同。总之,新时期以来的“乡村题材小说”具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更开阔的视野,“乡村题材小说”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格调。

再次,部分“乡村题材小说‘’的乡土情感与“乡土小说”的情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乡土小说作家大多来自乡村,因此有着城乡两方面的人生体验。一方面,乡村传统文化是自我得以确立的根本,他们不可能轻易割断与乡土的情感联系,在文化上也难以逮然摆脱乡土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文明又远远优于乡村文明,对于经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这些作家来说,认同本土文化意味着肯定自身生活方式的低劣与不合道德标准,因此形成了他们对乡土的双重姿态,即既眷念又批判。新时期以来,时代和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乡村小说作家对乡土的情感也随之改变:一,情感空缺。余华、苏童、格非等一批出生于60年代的作家生在城市长在城市,他们缺少乡村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作品中的乡村只是故事发生的背景,而非现实中的乡村,他们不关心乡村本身的存在,小说只寄托着某种形而上的哲学思考,因而在他们的创作中基本上不对乡村倾注情感。二,情感变异。长期以来,乡村小说作家始终对城市怀有一种仇恨的心理,这是由于他们在思想上不能适应城市文明而形成的。90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作家们对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城市文明不再一味地排斥,而是有了更加理性的认识,逐渐意识到城市化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方向。三,情感超越。李洱、韩东、毕飞宇、魏微、红柯等更新一代作家的作品已超越了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显示出更现代的创作理性。(石榴树上结樱桃)、(扎根》、(玉米)、(一个人的微湖闸》等作品用一种“个体”言说的方式,叙述自己的独特的生命体验和精神感悟,描绘生活的本真状态,表达着自己的切身感受,传达着各自的价值判断,在更为广阔的层面上叙写着中国的城乡关系。

乡村的生活作文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性;本质解析

1. 研究背景

从实践的角度而言,乡村性关系到乡村旅游的核心所在,一方面开发者对乡村性的认识不清将导致乡村旅游发展方向的迷失,另一方面旅游开发过程中乡村性的破坏或消失使得乡村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失去根基。从研究角度而言,目前乡村旅游研究仍停留在以旅游为核心乡村为辅助的一级概念上,使得乡村旅游容易局限在与城市对比的狭窄区域内,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视野。因此有必要建立乡村旅游的二级概念,而乡村旅游的二级概念应该以乡村为核心,研究应置身于乡村本身更广阔的空间,挖掘乡村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和维度。乡村性是对乡村地域特征的总体概括,是乡村的本质所在,是连结“乡村”与“旅游”间的灵魂纽带,因此二级概念应以乡村性为基础和核心研究乡村旅游。乡村性是一个复杂抽象的概念,本文尝试从理论上对乡村性的本质内涵进行解析。

2、乡村性研究回顾

目前国内外对乡村性的研究集中在三个方面:基于城乡地域划分的乡村性研究、基于乡村区域的社会文化意义的乡村性研究和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

2.1 基于城乡地域划分的乡村性研究

主要从城乡对比的角度上研究某一区域乡村性和城市性的强弱程度,其中国外学者克洛克通过构建乡村性指数将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域划分为极度乡村、中等程度乡村、中等程度非乡村、极度非乡村和城市五个类型1。国内学者龙花楼等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构建乡村性指数(RI)以刻划不同发展类型的乡村性强弱,并对东部沿海地区各发展类型的乡村性进行了评价2。

2.2 基于乡村区域的社会文化意义的乡村性研究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复杂的乡村性,将乡村看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空间。研究的焦点由权力逐渐转向乡村的其他方面——乡村的分裂和差异。同样的,焦点由研究单个特征转向研究多种特征的交叉性,如阶级、性别、种族以及性等。一些学者探讨了乡村性和男性之间的关系,基于男性危机提出了女性城市男性乡村(the feminizing city and the masculinizing rural)的观点3。

运用社会表征 (Social Representation Approach)界定乡村性是目前国际研究比较常用的方法,随着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乡村性的表征已超越了最初的田园概念而进入到动态的,可变的、体验的多样性等更多本质,为了更好的解释乡村性,学者们利用大量可视或不可视的媒介资料进行研究,如借助乡村音乐来解析乡村性以及乡村日常生活的空间特征,通过研究乡村音乐得以表达乡村日常生活的不同方式和内容,揭示音乐和乡村性这一复杂空间概念之间的联系4。

2.3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

目前国内外基于乡村旅游的角度研究乡村性的文章并不多,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较为零散,主要是夹杂于有关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中。但多数学者都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面向旅游和旅游者的“乡村性”可以从空间与景观内容两个方面,即通过“乡村性”空间和“乡村性”景观意象来认知5。保持乡村性的关键在于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再造,保证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建设和培养本地化的乡村旅游人才6。

从以上国内外对乡村性研究的回顾可以看出,乡村性是一个极其复杂和丰富的概念,它是人类历史变迁过程中乡村作为一种聚落形态所呈现出的属性,因此包含着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的方方面面,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认为乡村性是对乡村普遍性质和特性的整体抽象和概括,是乡村地区的共同特征。

3、乡村性本质解析

(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DECD)于 1994年对乡村旅游的界定中,首次提出“乡村性”一词,认为 “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国内有学者也将其翻译为乡土性、田园性。然而究竟什么是乡村性,乡村之所以吸引人的魅力何在?本文将从乡村旅游的起源、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两方面对乡村性本质进行解析。

3.1从乡村旅游的起源看乡村性

尽管目前国内大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但也有学者提出春秋战国时期先民的春游活动可视为我国乡村旅游活动的雏形。《管子·小问》中记载:“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描述了齐桓公到郊野农村娱乐身心、享受明媚春光的情况。当时人们外出踏青已较多地使用牛车、马车、旅馆等交通、住宿设施。因而,这种踏青活动已具有现代乡村旅游的特性,应该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7。

国外的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欧洲。19世纪工业革命后期,经历了短期的欲望膨胀式开发之后,人类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一股回归自然价值的潮流在一些高度工业化国家以极强的力量涌现,其关键就在于保护自然环境。人们有了返璞归真的强烈愿望,同时火车已遍布欧洲和北美洲,偏僻和风景秀丽的农村也成了公众的旅游之地,构成了乡村旅游的早期形态8。

1855 年由一位名叫欧贝尔的法国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去巴黎郊外的乡村度假。他们品尝野味,乘坐独木舟,欣赏游鱼飞鸟,参与各种劳作活动如学习制作肥鹅肝酱馅饼、伐木种树、清理灌木丛、挖池塘淤泥,并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价值,加强了城乡居民之间的交往和认识,增进了彼此的友谊9。1863年,通济龙旅行社组织了第一次到瑞士乡村的包价旅游, 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此后,乡村旅游在欧洲兴起,其旅游者看重的是乡村的自然环境及传统文化活动。

从国内外乡村旅游的起源我们可以看出,乡村旅游是人类在追寻自然环境、探求人类与自然和谐意境的过程中做出的选择,而能够承载这种愿望的客体——乡村必定拥有相应的特质,因此构成乡村性的内涵中必定包含自然性与和谐性。其中自然性一方面是指环境的自然性,乡村中保持着原始秀美的自然景观,而用于生产和生活而营造的人工景观能够很好的与整体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宛若天成;另一方面包括生活的自然性,乡村中人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是低碳环保的,原料就地取材,使用经过简单改造的工具和生活设施,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至最低。和谐性一方面表现为人与自然之间的融洽,一切人类活动都能很好的融入到自然之中,自然也能够完全承载和容纳人类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另一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游客与农民同吃同住,重温人与人之间的亲切感,感受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意境。

3.2从游客需求动机看乡村性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振兴乡村经济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因素在内,但游客强烈的旅游需求仍然是最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3.2.1基于城乡差异对比的游客动机

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差异,包括空间差异、景观差异、文化差异和体验及感知的差异是现代旅游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游客动机需求产生的主要来源。乡村在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活方式、民俗风情和生产活动等反面与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差,城市和乡村这两种人类聚落形态之间、城市性与乡村性之间的级差或梯度,一方面吸引着乡村居民离开故土,不断的涌向城市,另一方面,吸引着城市居民走进乡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品尝另一种味道、体认另一种价值、拓展生活领域、更新生活内容。因此,城市和乡村的差异性引力构成人们到乡村旅游的刺激因素。

另一方面由熙熙攘攘的人群、钢筋水泥的环境、咄咄逼人的生活节奏、激烈竞争的生存压力、淡漠疏离的人际关系等一系列现代城市中 “阴暗面”所引致的陌生感、飘零感,失落、彷徨、疲惫、焦虑等负面情绪,使得久居都市樊笼的人们淤积着逃离的迫切愿望,而乡村清新、质朴、安静、纯粹的净土尚可以提供一个暂时舒解和释放的空间,而那些由于过度城市化和高度现代化而被剥夺和遗失的“美好”能够在乡村得到些许的补偿,由此忍受了城市无限压抑的人们对乡村寄予厚望,乡村旅游成为人们心灵慰藉和精神回归的最佳选择。从这个层面上而言,城市阴暗面将人们推致乡村。

3.2.2基于情结心理角度的游客动机

从情结理论的角度分析乡村旅游游客动机,可以归纳为自然情结和乡土情结。

(1)返璞归真的自然情结

从乡村旅游的起源便可得知,回归自然是乡村旅游的最初动机。“当人类用了很长时间完成了从原始到现代、从乡村到城市这一逃离自然的过程,但可悲的是人们发现自己借以征服自然的理性世界正逐步凸现对人的心理及生产力产生束缚的反作用力。回归自然成为人类从心理上否定了逃离自然的行为后所产生的寻求心灵归宿的特殊情结”10。乡村作为人类原始的精神家园,是返璞归真这一人性本能的最终归宿。

(2)剪不断理还乱的乡土情结

从基层上讲,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其本性上就是乡土文化,而在这种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的耳濡目染之下,乡土情结作为一种心理定势、行为准则和精神信仰而深深地扎根和潜伏于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身上11。尽管乡土情结在中国人身上表现的最为淋漓尽致,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身上,依然可以找到乡土情结的影子。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讲述土地对于乡下人的可贵时记录到“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的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对因囿于现代技术文明而找不到“故乡”归途之路的现代人来说,乡村旅游无疑是对“根基持存性”失去的避免12。乡土情结点燃和维持着人们内心深处对乡村的热切期盼和回归。

综合上述对乡村游客动机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乡村性内涵中应该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从与城市对比的角度,乡村性必定包含与城市性对立的因素,如果城市性是以人工化和现代化为主要特征的话,那么乡村性则包含天然性和传统性。当然这种天然性并不是完全的纯粹的,虽然有人工的痕迹,但却宛若天成。传统性也并不苛求一种原始的状态,从相对隐性的意识层面而言,人们遵循并保持着一种对生命本真价值稳定而唯一的判断和选择,显现在日常生活中则是人们秉承和维系着简单而统一的生活态度和行为准则。

另一方面由乡村游客的情结动机中则可以归纳出乡村性内涵中包含自然性和自由性。自然性与之前大体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而自由性则来自源于土地和家。土地的非流动性使得乡村生活的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人与环境之间、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亲密的感觉。因此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感的社会。而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换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费孝通)。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家更是无拘无束的自由空间。因此乡村所隐含的自由性使得乡村极具吸引和魅力。

4、研究结论

以上从乡村起源和游客动机的角度对乡村性所包含的要素进行了分析,从旅游的角度出发,乡村性内涵中应该包括自然性、和谐性、天然性、传统性、自由性五个方面。综合上述归纳,笔者认为乡村性是人类在发展中,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累积的一种交流效果和印迹,其本质在于人与自然原真、朴素、和谐的关系,在此关系的长期浸润下人与人之间也达到了和谐相容,并由此使得个体本身达到一种完美的自洽状态。乡村是人与自然相和谐这一本质内核体现的空间,也是其作用的结果。一切虽然不是绝对的自然,但却宛若自然,这才是乡村吸引人的根本所在。需要指出的是乡村性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性质,并不仅仅是城市的反面,城市中一方面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缺失,一方面由于这种关系的不明显,由此使得乡村中这种和谐美好得到突出和强化,城市起到的是衬托的作用。如果只是一味的从与城市对立的角度来谈乡村的话,就会使视野局限于较小的范围,而有可能忽视掉乡村更为丰富的内涵。同样也不能简单地从与城市对比的角度上来讨论和发展乡村旅游,而应该置身于乡村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挖掘乡村作为旅游资源的多维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 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2]龙花楼, 刘彦随, 邹健.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地理学报, 2009, 64(4): 426-434.

[3] Michael M. Bell .The two-ness of rural life and the ends of rural scholarship [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Volume 23, Issue 4, October 2007, Pages 402-415.

[4] Richard Yarwoodand Clive Charlton.‘ Country life ’ Rurality, folk music and‘ Show of Hands ’ [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 2009, 25, (2): 194-206 .

[5]李开宇. 基于“乡村性”的乡村旅游及其社会意义[J]. 生产力研究, 2005(6): 107-169.

[6]王小会. 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J].现代经济, 2009, 8(2): 123-124.

[7]贺小荣. 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探讨[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01): 90-94.

[8]金茨萍, 金一萍, 黄郁成. 国外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 文化研究, 2007(7): 91-96

[9]查芳. 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 安康师专学报, 2004, (16): 29 -32.

[10]黄洁. 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 思想战线, 2003, (5):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