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4 18:07:42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1

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1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1933年)

一、从繁荣到危机(1929——1933年)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黑色星期四)

2、特点:①范围广;

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大。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目的和手段:国家干预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主要措施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公平竞争,协调各部门的活动;规定最低工资、限制工时;《全国劳工关系法》

(3)通过《农业调整法》,调整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4)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

(5)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应急的救济机构等。

3、意义

(1)积极: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美国人民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1、建立: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2、政策: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经济危机引发中下层民众不满;群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

2、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3、措施

(1)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共

(2)焚烧进步书籍,加强思想控制

(3)掀起反犹狂潮

(4)发展军工业,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背景:内阁制定夺取满蒙,再征服中国,进而称霸世界的政策。

日本受到经济危机重创。

2、形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6年广田弘毅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3、行动:制定《国基准则》。

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9-1945.8)

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2、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主要战场: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太平洋战场

4、战争进程

(1)1940年攻陷法国

(2)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虎!虎!虎!),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德战场)。

3、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垮台。

4、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

(1)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2)时间:1945年2月,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3)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3、战争结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美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8月15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4、二战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灾难(人口、财富、环境)。

但击败了法西斯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2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

第16课 冷战

一、冷战的发生

1、含义: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背景:美国成为最强军事、经济国家;

推行民主制度、自由观念;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有侵略性。

苏联认为美国是潜在防御对象。

3、开始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政治表现)

4、发展: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经济表现)

二、德国的分裂

1、分区占领:二战后德国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

2、柏林危机

3、东西德: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

在苏联占领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

4、影响: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三、北约与华约对峙

1、北约:1949年美英法等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华约:1955年苏联和东欧7国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美苏敌对发展到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也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1、背景:原有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科技、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2、欧洲共同体:1967年,简称“欧共体”,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

3、作用: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4、欧盟: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1)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发展

(2)发展:七八十年代放缓。90年代以后,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

②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大量军需订单;

③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

(2)成就: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国际地位提升,谋求成为政治大国而增加军费,引起亚洲邻国不安。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欧洲:英、法、联邦德成为“福利国家”

2、美国:修订《社会保障法》,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3、影响:缓和阶级矛盾,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互会: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影响: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但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模式,取消各国共产党自主权。

2、中苏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措施: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经济上:垦荒运动,种玉米;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2)影响: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2)影响: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轻工业与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顽疾。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加速经济改革,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2、东欧剧变

(1)原因:各国改革效果不佳,社会矛盾尖锐。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受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元化影响。

(2)措施:政治上,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经济上,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3、苏联解体

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职,叶利钦控制全局。年底解体。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一、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

1、背景:亚非国家取得独立,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问题

2、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3、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

4、影响: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非洲年

1、开始:首先在北非开始,1951年利比亚独立

2、发展: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

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4、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托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卡斯特罗,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第六单元 冷战结束后的世界

第20课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1.联合国

成立时间:1945.10。

总部:纽约。

主要机构:

①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

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简称安理会),担负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由 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③联合国秘书处。

2.国际安全: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

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1.经济全球化:

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特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表现:

①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

②跨国公司影响加大;

③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

2.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时间:1995.1.1

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作用:

①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

②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和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③推动者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21课 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一、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1.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2.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恐怖主义等。

3.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表现:

①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中国驻南大使馆遭到北约导弹袭击。

②2003年,美国未经过联合国授权,拉拢部分国家,发动战争,占领伊拉克。

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原因:欧盟、日本和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表现:

①欧盟成立后,欧洲的实力进一步增强,地位进一步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②日本也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③中国通过 改革开放 ,经济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④俄罗斯凭借丰富的自然资源,致力于国家复兴,力求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三、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

1、表现:

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②各国致力于发展经济,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有有利地位。

2.中国态度:

①中国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②中国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绝不干涉别国内政。

③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四、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指美国。

“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第22课 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

一、计算机网络与现代社会生活

1、信息时代: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标志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2、影响:拓展人类生活空间,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二、妇女地位的提高

1、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妇女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妇女解放运动。

2、文件:《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

三、生态与人口问题

1、生态问题:温室效应,污染和浪费淡水资源,土地荒漠化,森林乱砍滥伐。

2、人口问题

(1)表现:人口增长过快,2011年,全球人口达到70亿。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2

【关键词】开卷考试 复习策略 指导

从2011年开始,我州中考的历史学科由原来的记入总分考试科目改为不记入总分的等级考试科目,考核形式的变化必将对教师指导学生的备考复习及学生的应考态度等产生一系列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教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复习历史知识的效率,这是进行九年级历史教学的每一个老师十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际,谈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复习策略

(一)总体思路:突出基础,方法灵活,安排合理

1.突出基础就是重点抓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熟悉和了解。历史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从2011年和2012年这两年的中考历史考试情况来看,考属于识记层次(对学生最基本的要求)的历史知识 在总分70分中,就分别达到18题40分,和19题41分,这说明了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2.方法灵活就是教师根据所上的不同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和方式。比如,2012年我所上的九年级(7)(8)(9)(10)班,其中(7)(8)班学生能力较差,而(9)(10)班学生各方面能力较好。在中考复习中,(7)(8)班只须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历史知识就行了,而(9)(10)班在知识复习的广度和深度上要加以扩展。

3.安排合理就是根据中考时间,合理安排复习时间。一般来说3月底把新课上完,4月份开始中考复习,历史复习一般要分为抓好基础、综合归纳、实战练习三个阶段进行。

(二)具体做法

1.第一阶段:以每册课本为单位,逐册复习:时间一个半月也就是4月初到5月中旬(中考历史要考初中所学的六册书,历史课每周有2节课),平均每册书用2节课的时间复习(用一节课的时间复习一册书的重点知识内容,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做本册书的相关练习以巩固基础知识)。需达到的效果:使学生知道、熟悉每一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的历史知识。这一阶段(一册书复习的教学流程)我主要采用的是问――找――写――练的模式来进行。问――找――写――练(以复习七年级历史上册为例)模式要求在上课开始时,老师首先用一到两分钟的时间简单概括本册书所讲的内容,然后请学生拿出练习本,老师将每一课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采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把答案从课本上找出来,并写在本子上。如本册的第一课老师就可以这样提问:请写出我国最早出现的远古人类――元谋人生活的距今年代及他们生活在今天的哪个省?学生在课本的第一课找到答案后,就将170万年、云南省的答案写在作业本上,如此类推,按顺序一课课地复习下去。当然老师提问要言简意赅,以填空题为主,不要增加学生的书写负担。在下一次课中,老师将收集、整理到的本册书的相关练习制作成一张30分钟内学生可以完成的卷子(题目的难度可根据所上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进行调整),然后发给学生在课堂上用30分钟的时间做完,老师再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评,以巩固学生对本册书基础知识的掌握。

这种模式无论是七、八年级在期末的复习中,还是在中考的复习中我都经常采用。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在于使学生在课堂内既动手又动脑,加深学生对每一课重点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积累。

2.第二阶段:综合归纳,专题复习。时间是半个月(即5月中旬到六月初)。从这两年中考历史试题的情况来看,虽然考的都是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但试题覆盖面大,涵盖了从七年级至九年级历史教材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思想等知识点,横向和纵向归纳性较强,有一定的跨度。因此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以历代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外关系的情况、中共重要的革命活动及重要的会议等专题形式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横、纵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综合归纳知识的能力。 这一阶段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讲――练模式。

3.第三阶段:模拟训练,实战复习。时间为半个月(六月初到中考时)这一阶段主要是根据我州近两年中考的题型、题量、分值、难度的特点要求制作模拟试卷,进行模拟训练。模拟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以及题目的难度要基本与近两年我州中考相吻合。目的是使学生适应中考的难度和题型,能够及时地发现自己的不足,查缺补漏。这一阶段主要以学生模拟练习为主,教师讲解为辅。一般学生做三到四套模拟题就足够了。

这三个阶段中,第一个阶段是基础,第一个阶段把基础打牢实了,那么后两个阶段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几点启示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3

在本学期,担任七年级(6)个班的历史课,根据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和本学期的特点,结合初一学生的实际水平,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学会历史知识的一些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在本学期要很抓学生的基础知识,指导学习方法,本学期的教学计划工作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差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学特点。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学内容《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一、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第二、落实好课堂的教学目标,

1、目标统一,准确,

2、以的要求为依据。

3、体现统一要求与个性发展统一。、

第三、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四、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生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五、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六、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4

一、充分开发历史图册这一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课程性质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述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是课程改革的题中之意。而在历史教学中,地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历史填空地图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比较,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各种变式事例中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点;通过比较,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区别各种变式事例中不同事物间的本质差别。有比较才有鉴别。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二、合理利用历史图册这一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固守某一种课程资源,而应该多种资源综合利用;不能只利用热门资源,普通资源有时候更有效。比如与教材配套的《历史图册》作为课程资源就应该充分利用起来,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赵恒烈先生也认为:“合理的想象在严肃的历史科学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在讲“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时,我试图给学生介绍详细的四大发明资料,但查阅的资料总是非常繁琐,不好讲解,而《历史图册》上每一项发明都有相应的考古图片和想象图,还附了一定的文字介绍,我发现学生只看《历史图册》就能对四大发明的人、事、物有较为直接、形象的认识。加之图册上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播路线图》和《四大发明向外传播时间表》,不但使学生了解了四大发明,而且对古代中国人的智慧和成就有了更多的感悟,比起自己空泛的讲解来,有效多了。“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一课中,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这五大书法字体在《历史图册》中也都有相应的实物图片,配有简练的文字说明,都编排在同一页,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各种字体的魅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五种字体进行对比研究,让学生对各种字体的特点有更深入的把握。比起课件动态展示时学生无法集中精力来真正体会书法的魅力这一弊端,《历史图册》的效果明显占了优势。在此教师可首先布置感知的任务:在预习正文内容的基础上,仔细读图,展开合理想象,然后陈述当时浮现于脑际的观念。运用这种方式的教学,一方面给了教学对象以想象的广袤空间,激活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历史想象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因为回答的需要而进行了精心的语言组织,则又使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训练与提高。

三、强化教学中历史图册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图册中的图片是对历史知识的某些片段、侧面的状态和形貌的“写真”,是对某一历史事件、人物活动和历史现象的“空间描述”,是形状化、立体化的历史教材,它和教材文字叙述相互呼应,互为补充,完整构成系统的历史知识,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插图教学,不仅可以使抽象的历史概念形象化、直观化,激发学生兴趣,掌握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历史教学中,学生对老师所讲的知识感兴趣,他的注意力就能集中,教学效果就好。而一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影响到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语,是众多导人法中的一种,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历史插图再现历史现象或事件,使抽象的历史概念更加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如教学《秦朝的统治》一课,首先引导学生看《秦始皇图》:秦始皇头戴冕旒,身着龙袍,踌躇满志,左手执剑,右手指点江山。从而激发了学生了解秦始皇的兴趣,同时也为突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重点奠定了基础。

强化教学中历史图片的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鉴别能力

如现行高级中学课本《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第54页的《时局图》。该图绘于19世纪末,是一幅寓意深刻,具有警世作用的政治性漫画。据该图进行如下问题设计: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各种动物的寓意是什么?

2.该图的作者认为当时清政府的统治状况如何?

3.在此情况下,中国还有一支怎样的力量?他们的反应如何?

4.作者“不言而喻”,观者“一目了然”的“时局”是什么?

通过设问,对插图进行观察、分析、解答,初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透过历史事物的现象,抓住其本质,揭示其内在联系,进而构成立体式、网络状的历史知识结构。这样既加深了对中国这段屈辱历史的理解,又巩固了对其具体历史知识的记忆,还可达到以史为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5

【关键词】历史地图 ; 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历史地图册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包含地图、图片、图表三个方面。地图又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地图等;图片包括图画、漫画、历史照片等;图表又包括统计表、符号示意图、比较表、图解等类型。如果能够把各种图配合文字,加以运用,可以给历史教学带来很大的帮助。具体而言,历史地图册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以下功能:

一、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历史地图册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并且充满趣味,合理地利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例如在对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发挥地图册的直观形象性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时,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打开地图册观察《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然后就观察的结果进行交流;在学习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时,文中有一个内容:比一比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有哪些不同?我首先出示了一组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的教学挂图,让学生们仔细观察,然后加以引导,很快学生们便说出了其中的区别。紧接着我请同学们观察《半坡聚落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聚落房屋想象图》并思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我加以引导,学生纷纷从气候、降水等自然环境中找到了答案。

可见,运用历史地图册教学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

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便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

教材中有些历史知识是比较复杂的,内容涉及到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对于这些内容,如果离开了历史地图,仅仅靠口述,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地图配合教学,效果明显不同。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地图册上呈现了《秦始皇》(想象复原图)、《秦长城》(复原图片)、《秦代三公九卿示意图》等,学生阅读后顿时在脑中出现这些形象,加深了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解;在学习第八课《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时,对于“分权与制衡”原则,如果仅仅用文字讲解,学生很难理解,但是利用地图册中“分权与制衡”示意图,加以讲解,学生便很容易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再如,在对必修二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进行教学时,涉及到很多地名,如果仅靠死记硬背,学生是没有办法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在教学中我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册,让学生按顺序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港口城市―沿边城市―内地省会城市。根据对外开放的先后顺序让他们总结对我国外开放的特点。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得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由沿海―内地逐步深入;点―线―面全面结合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既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强烈。

三、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

历史地图是通过现代地图学的特点,将时间、空间进行综合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做出动态的反映,学生可以通过对比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一步深层次地解读图片,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和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鸦片战争》教学时,可以借助《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图,分析出当时中英两国之间的差距,可以制成表格:

通过表格的比较,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是英国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通过图片表格的形式,使学生通过分解历史要素来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

再如,在对人教版对必修二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建设的道路》进行教学时,通过展示四幅图:《一五年计划成果图》、《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1966-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1978-1999年工业建设部分重要工程示意图》,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掌握各个时期建设的主要特征,把散乱的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借助图片,培养学生审美创造能力

有人以为审美创造能力十分神秘,培养更是不易。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根据自己所能达到的程度在不断地创造着美。历史教材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如艺术珍品、人物图、文物图、遗址古迹图等。这些图片与教材内容相结合,烘托出浓厚的历史审美气氛,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学生与历史文化的亲和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正确地欣赏这些图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例如在学习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通过展示图片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汉代马王堆出土的薄纱单衣、唐三彩、青花瓷、粉彩、珐琅彩等精美的艺术图片,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艺术的高超水平,使学生在欣赏美的过程中,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

总之, 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有利于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今后定会有更多人重视运用历史地图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钮锡珍.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习方式的改革[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6

[关键词]历史地图册 历史教学

学习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之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是古今中外历史演出的舞台。梁启超在《序》中指出,“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显然,要完整地理解历史,就要懂得当时的地理,因而需借助于历史地图。

一位前苏联教学专家也曾经说过:“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需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这意思不仅是知道它的点线符号,象征意义,城市、边界、河流等等,而且要从这符号中间看到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可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地图,能够更精炼、直观地再现当时历史的各个侧面。

历史地图册是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宝贵工具书。目前,学生爱看却不爱解读,教师也只是进行零星的运用,基本上是站在教师“教”的角度,而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更没有深入研究如何进行图片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地图册,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历史图片中做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呢?笔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历史新图册有效教学的方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会掌掘阅读历史地图的一般方法,并具备认识和判断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要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地图,像对教科书上的文字一样读得懂。同时,并须培养他们能够判断图上所反映的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历史地图的特点是显示历史事件的发展动态。因此,首先要求学生要注意弄清每一幅地图所显示的空间发展的年代,例如,《红军长征路线图》、《渡江路线图》等图形,图幅上都没有标明时限,虽然在有关的课文中不难清楚的找到答案,但须教师做出相应的提示,使学生能及时得到明确的时间概念。与此同时,还有弄清楚图示的空间位置。例如:《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图,它的空间位置,总括地说,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历史地图要表现的是历史动态,因此普通的地图上的地理要素都简化了,一般只需用海岸线、水系和少数城市圈点等图形符号就够了。但由于历史上的地名变化较大,须在使学生学会从新旧地名的对比并明确它今天的所在。否则,这个空间概念还是不能被落实,其所能取得的空间知识,也就成为了悬空的知识。

此外,还有关于识别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有用雁行字列屈曲字列表示山脉的存在的走向。用虚实两种不同线条以区别古今的海岸线位置等等。还有,学会从地物符号认清地名所在的正确位置是必要的,例如,古洛阳城原是在流入黄河的洛水之阳,而不是贴近黄河的南岸。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使用历史地图中学会一些阅读历史地图的本领,其作用,就像语言教师教会学生的一样。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学习历史地图,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历史地图是以现代地图学为基础的,要真正懂得历史地图的地理结构,必须有地理的基础知识。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历史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可以同历史学习相联系的地理基础知识(包括阅读简明的现代地图的知识)。

二、突破重点难点,化繁为简

如果教师在运用历史地图上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学习历史地图,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在历史课中有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地图,不一定需要关于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是“图”,如上文所说的《张骞出使西域》图,却得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再造两千多年前的“西域”这个地理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当学生将地理知识用于理解历史课的问题上,这种运用已经不是重复过去所学的机械记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开始学习不同学科的综合运用,以扩大或加深对事物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做法,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肯定是有帮助的。

历史地图通过多个不同的切人角度,对人类各个时期的活动舞台加以直观介绍,展现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从总体上看,在中学历史教学地图中,有反映某一时期历史地理全貌的综合性历史地图,如"三国鼎立形势图";也有反映某一方面历史内容的专题性历史地图,如"西汉手工业分布图"。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上看,又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这种直观的教育效果,是文字表述无法代替的。

三、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7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有普及性、基本性和发展性三大特点。所谓发展性指历史课程既考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又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基础。面对新的教材及江苏省新的高考模式,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彰显,重视初中历史教学势在必行。

初一时,学生初接触历史,对历史较好奇,有一种新鲜感,因而在初一历史教学中,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迪学生的心灵,使学生感知历史,以了解一些事件和人物为主,让学生对历史的好奇心、新鲜感成为一种持久的动力。

初二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命感,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经过两年努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和锻炼,同时随着学生心理生理的成长,学生的思辩能力也在提高,对外界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因此,初三历史应重视社会发展史教学及对事物内在联系的认识,让学生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为优秀学生适应高中历史学习作铺垫。

因此我认为初三历史教学中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重点:

1、重视历史发展观的教学,应该让学生对欧美历史按时间顺序有一个系统认识。如欧洲史: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罗马史)中古欧的主要封建轻视的形成及政治经济特点城市兴起及资本主义萌芽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对外扩张及矛盾一次大战等。这样学生在学习高中跳跃式历史时就不会无所适从。

2、重视对高中教材中重点内容的补充

如罗马的宏伟,通过它的法律制度、军事制度、建筑艺术和辽阔的帝国版图得到印证。高中教材的重点在于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因此初中教材应该对辽阔帝国版图的形成,罗马式建筑风格等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对初中教材小字中涉及的罗马法略作提示,让学生对罗马的宏伟有一个整体认识。

再如,高中教材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一带而过,重点讲解了这几个国家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即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度、欧洲大陆的代议制),而这些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与各国的政治经济及资产阶级革命有必然的联系。因此,初三历史教学中可以在这方面作文章。

3、重视课本中《活动和探究》部分的作用

初三历史课本12页《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对亚非文明古国作了一个总结,使学生对文明古国的认识更直观系统;活动探究中第二问,“他们是在什么样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这些文明都处在哪两个纬度之间?古代文明为什么多发生在大河流域?”透过历史现象对历史本质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究,重在培养学生利用相关信息转换思维视角,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8

在此,我们以世界近代史为例,谈谈世界近代史单元知识结构的总体设想。我们以为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一个形态,两大时期,三条线索,五个单元。”大家知道,世界近代史始于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止 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现代史始于俄国十月革命,此后开始了两种制度并存的历史)。正是在这 270余年期间,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取代封建制度,形成了一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世界近代史主要讲的就是资 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历史。

世界近代史可分为两大时期:首先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1640—1870)。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是早期(即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资本 主义国家还寥若晨星(荷、英、美、法),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的或封建制度以前的发展阶段。但 是,资本主义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第二阶段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第一次工业革 命,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开始了蒸汽机时代的工业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阶阶由于资产阶级革命与改 革,使一系列重要国家(俄、日、德、意)进入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下来。19世纪 50、6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进入鼎盛,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其次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0—19 18)。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工业资本主义时期。19世纪末的(1870年以后)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的 发展从蒸汽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基本定型),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世界近代史有三条基本线索:首先是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和演进为帝国主义的历史,这是世界近 代历史发展的主流;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引起了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资本主义社会两大 阶级矛盾的激化,引起了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这就是世界近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也可称之为近代 世界的三股历史潮流。

在考虑世界近代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三股历史潮流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内容编组成 五十单元:

第一单元: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重心在英、美、法三国。包括《世界近现代史》 上册1、2、4、5章。重点掌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等重要 历史知识,中心问题是理解资本主义在欧美先进国家是怎样开始确立的。然后复习17至18世纪的俄国,这时的 俄国还是盛行农奴制的封建国家,重点是彼得一世的改革和扩张,要理解与西欧先进国家(荷、英、法)相比 俄国的落后性。

第二单元: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包括上册7、9、10、11、13、14章。资本主义的第 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是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的大工业的飞跃,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这就从物质上增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充分显示出资本主义制度比之封建制度的优越性。1848年欧洲革命是继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又一次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由于它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呈现出与早期资 产阶级革命不同的特点,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降临时的历史大潮。19世纪50、60年代,新的资产阶级改革 和革命的浪潮广阔地开展起来,重大的历史事件诸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日本明治维新,德意志和意 大利的统一。俄、日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美国南北战争废除了南 方的种植园奴隶制,加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德、意通过王朝战争的道路完成了 统一,标志着德、意也跨入资本主义时代。这时,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英、美、法、德、俄、日、 意成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至此“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鼎盛时期。

第三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帝国主义的形成。包括上册第16章和下册第1章。其时间范围约从1870年至1 918年。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从蒸汽 机时代跨入电气化时代,造成了生产力的大发展。这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垄断组织(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中出现的适应和推进生产力发展的生产组织形式)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在帝国主义形成时期,各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呈现出各自的政治、经济特点。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 衡,帝国主义列强掀起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终于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四单元:近代工人运行和社会主义运动。包括上册8、15章和第16章部分内容。重点掌握科学共产主义的 诞生,第一国际,巴黎公社,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诞生等重要历史知识。科学共产主义在19世 纪中期的诞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自从有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工人阶段的斗争就有了科学的思想武器作指导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开始成为一股历史潮流。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形成的条件下,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 带有国际性的特点。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的成立正是这种国际团结精神的体现。第一国际期间工人运动取 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1869年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建立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巴黎公社是资产阶级统治 、建立无产阶级的第一次伟大尝试。19世纪末,国际工人运动呈现新的特点(合法斗争为主)。俄国布尔 什维克党的成立和列宁主义的诞生,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发生的俄国1905年革命成 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9

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想要学好历史需要掌握一些的方法,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的学习不能忽视的知识点一、目录标题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各册教材的目录或章节标题之中。如奴隶社会编中“第一章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一夏商”,就要求学生明白夏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时期,商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与此相类似的知识点有: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时期;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三大”即1919年至1923年是中共创立时期;国民党“一大”至汪精卫叛变即1924年至1927年7月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此可见,教材的目录标题隐含着丰富的知识,学习时要善于挖掘和思考。

二、跨章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因教材的编写体例,或隐形于背景,或隐形于因果,或隐形于时限,或隐形于补述,或隐形于删简。如战国时的长平之战隐形于秦统一的背景;曹操及官渡之战、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东汉史实隐藏于三国鼎立一节;司马睿给祖逖刺史空衔的西晋史实隐形于东晋教材;916年阿保机建国契丹隐形于五代时限之内;北宋末年钟相提出“等贵贱、均贫富”口号隐形于南宋农民战争;蒙古政权的耶律楚材劝止窝阔台汗破坏农业隐藏于元世祖劝课农桑;春秋的皮囊鼓风冶铁、突厥、契丹兴起于北魏等知识隐形于后面章节的补述。东周的后期是战国,但东周的后期即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56年,并不等于全是战国,因战国止于公元前221年,比东周时间要长35年,这段史实被隐没于教材的删简之列了。于是,学生在学习时要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三、插图中的隐形知识

通过图案插于课本,形象生动地强调该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如隐形于扉页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隐形于书中的人物插图《达?芬奇自画像》,就使人不易觉察到课本举出了达?芬奇的代表作品有3个;隐形于书刊手迹之类的插图,更暗示了许多知识,“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严夏和他的主要译著”图中除《天演论》之外,还有与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书名相异的《法意》等等。学习时,对插图的隐含的知识不可忽视。

四、地图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课本的历史地图之中。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中国历史课本中历史地图下面附的古今地名注释,更是潜藏着许多重要知识点,如今天的开封,战国时称大梁,北宋叫东京;宋代名港明洲,在明代却叫宁波,北京的叫法仅在两宋时就有幽州、南京、中都等几种。世界历史课本的地图上隐形的重要知识点更多得惊人:如“美国独立形势图”上表明1783年英国在承认美国独立的条约中,把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大片土地划归了美国。在“19世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图上,明白告诉学生,在拉丁美洲,除了西班牙、葡萄牙两个殖民国家外,还有荷兰、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的领土扩张”图上,一个“阿拉斯加,1867年从俄国购得”的说明就暗示了俄国在19世纪前期曾地跨欧亚美三洲;一个“夏威夷,1898年吞并”,反证了孙中山不是在美国建立了兴中会。在“帝国主义瓜分下的非洲”图上,表明了19末世纪末非洲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这两块“干净”的土地。所以,学生在对教材的学习中,应该结合地图加以分析和消化。

五、注释中的隐形知识

注释是对教材部分内容的补充说明,按说没有多少必记知识。可是高考不排除在这出题,一些出人意料的题往往就出在注释上。如1993年试题的“榷场”,一般答法都是“宋代的边境市场”。可这不行,非得答成注释的“收税贸易市场”不可。因此注释成为不可忽视的知识点:铜器在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开始制造;哈雷是英国近代天文学家;禁军,在南北朝是指皇帝亲兵,在北宋是指国家正规军;调,指户税,实质上是人头税;《周髀算经》,可不能据“算经”二字或载有勾股定理”就确认为数学专著,因《中国古代史》选修本就明白注释为天文学著作;阿蒙神庙,就是卡尔纳克神庙,等等。这些知识都是通过注释表述出来的,所以在学习时不能忽视。

六、年表中的隐形知识

年表中的隐形知识隐蔽于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中,本来大事年表中的时间史实,是每一个学生非死记不可的重点。但由于课本编排失误,造成了不应存在的隐形知识点,或是正文未讲,或是讲而未明,或是文表相左。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清朝建于1636年,止于1912年,年表中却是始于1644年,没有个终了年代。年表上说1688年英国政变,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言下之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可教材正文却不这么结论,教材在讲1689年的《权利法案》后才结论说:“经过半个世纪斗争,英国终于确立了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专政。”表述本无可厚非,但在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时限上却把人搞懵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19世纪60至90年代,是中国洋务运动时期;1917年3月,发生了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月革命。1919年3月至8月,是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上述均是课本未见而年表明确的知识点。

七、跨教本中的隐形知识

以高九四级文科生为例,他们初中使用中外历史课本共4册,高中又使用了世界史3册。中国近现代史讲座1册。中国古代史选修本1册,共计9本书,除近现代史讲座不考外,也还有8册教材,有些知识点就是隐形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或隐形于同一教材中的不同章节中。如一册战国的司南放到二册宋元文化中讲;一册唐时的华侨放到了二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中讲;中古的虎门销烟摆在了二册近代史的开章讲。所以,同学们在复习中特别注意掌握跨教本的隐形知识。

八、文字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文字表述技巧上,稍不注意,就谬之千里。如“春秋时期,铁器已经在农业、手工业生产上使用”。一个“已经”否定春秋开始用铁的观点。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具体哪朝哪代?没有讲,否定了唐时发明火药的说法。“从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办了一些和民用有关的工业……作为军工业的辅助”。一个“同时”加“辅助”,否定了“洋务运动60年代的军事工业为主,70年代以民用工业为主”的说法。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向中国大量倾销工业品的同时,还向中国输出资本”,教材用一个“同时”加“还”字,准确地表明在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的商品输出并未为资本输出所取代,否定了帝国主义时期,列强的侵华手段主要是资本输出的论点。辛亥革命-了清朝政府,清亡于何年?辛亥年,1912年,这两个答案都对。辛亥年、一般指1911年,所以清亡于辛亥年决不等于亡于1911年。因为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退位时,还是辛亥年腊月25日。

九、悟性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点,紧扣大纲,对教材若即若离,全凭学生对所给信息的领悟,对教材活的理解。如“1914年,欧洲爆发了帝国主义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教材的这类表述,你看出中日交战了吗?没有。日德之间呢?实际上打了的,打败了德国人,才能把德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里的铁路和地盘占为己有。又如“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侵占了香港、马来西亚、缅甸等地,处于军事优势”。根据教材这段话,你能判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军参与过对日作战么?回答当然是肯定的。19世纪初期美国利用欧洲对拿破仑战争的机会,加紧在北美进行领土扩张。那么欧洲对拿破仑的战争对拉美独立革命产生过积极影响么?你能否肯定回答?

十、大纲教参中的隐形知识

这类知识,隐形于《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或配给教师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有的知识点,大纲中有明确要求,而课本中只字未提。有的知识,大纲上未要求,课本上未提到,是教师用的教学参考书中讲的,不讲也行,但讲了更完善,更有利于高考中的材料分析。如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段经济恢复和过渡时期,教材上虽然放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编内,但又定1957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那么这个恢复过渡叫什么社会呢?教参上补充了叫“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也算对中学生熟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作了个完整的交待。又如意大利的统一,课本交待的外来势力中没有说西班牙,教参补充了西西里王国是西班牙的属地,这样也照应了世界古代史“15世纪的意大利”图上标明的那不勒斯王国是西班牙属地这个史实了。又如雅典卫城里的奉祀雅典娜的神庙,课本未交待名字。而老师手中的教参书明白称之为帕德嫩神庙。

高中历史中对历史事件的评价方法(1)坚持正确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进步的立场、爱国的立场、全球利益的立场等等,就是正确的立场。比如说希特勒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在拉历史的倒车,他违背了人性,企图从根本上抹煞人类文明。因此,希特勒是整个人类的公敌,为人不耻,遭人唾弃。

(2)坚持历史评价而非道德评价。这条原则涉及到的主要是人物的评价。对历史人物,应根据他们对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在客观上所起作用来进行评价,不能用道德来衡量一个历史人物。

(3)评价历史应坚持阶级分析方法。一般而言,历史人物生活在阶级社会,客观上都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更深刻地揭示其活动的本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首先,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给历史人物以阶级定位,注意确定阶级属性的标准不是观其出身而是观其言行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如康有为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自幼饱读四书五经,一生从未当过资本家,但其思想主张和行为却符合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利益,因此他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其次,对一定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应该用其阶级属性来解释其言行。如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从主观原因来讲,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另外,在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时,注意不要简单化、一刀切,如认为只要是地主阶级就一定反动、腐朽,只要是农民阶级就当然肯定。

(4)评价历史事物应坚持效果第一,动机第二。历史是复杂和矛盾的。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主观上的善良愿望未必都能得到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又常常成全了善的效果,以至以往文明处处交织着这种善与恶的二律背反。在评价历史时,应将效果与动机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不可偏废,同时应将对效果的评价放在首位,因为对历史起作用较大的是结果而不是动机,同时动机对效果的实现又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也要兼顾动机。

高一的历史学习的四个步骤第一步:史实。要求学生对基本史实和阶段特征的掌握必须准确、全面,建构清晰完整的历史体系。

第二步:史通。联系比较,触类旁通,古今中外融会贯通,形成立体思维。

第三步:史论。运用所掌握的一些理论,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进行评价,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索质疑,科学分析历史的因果关系,使历史学习上升到较高的理论层面。

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篇10

为更好的抓好七年级的教学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学期初一历史除传授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其他思想品德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宗旨,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总体水平查不多。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

2、教材内容

《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内容是从我国的远古居民写到的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共22课。

3、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的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

三、主要措施与教学目标

针对以上几点,本学期教学措施:

第二、使学生主动叁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Ji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第三、积极开展历史活动课,鼓励学习参与历史小制作,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第四、集体备课强化教学质量,让教师之间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每周进行集体备课一次。

第五、上公开课及听课,课后评议互相促进,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