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十篇

时间:2023-04-03 19:18:06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1

1.投资主体重心偏低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一种以分散管理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投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主要由县、乡等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提供。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前,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较低,而地方财政较为宽裕,实行这种体制对义务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自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大大加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1.34万亿元,其中中央占51%,省级占10%,地(市)占17%,而有着2109个县级财政、4.6万多个乡镇财政的两级财政收入共计仅占20%多[1]。中央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然而中央对义务教育的拨款却并未增加,1995年中央本级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比重比1994年还下降了0.64%。在1996年全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中,中央财政拨款所占的比重仅为0.04%。中央政府应尽而未尽之责自然就转嫁到地方政府身上。而这种结果的出现正是由于现行的“以分散管理为主”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2]。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市)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在目前这种地方财政收入较少的情况下,仍然实行这种投资体制,必然导致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投资主体明显重心偏低。

曾庆伟、周宇、王涛、吴超等认为,运行十几年,办学主体在乡镇的做法的弊端日益凸现,造成了教育经费的大量拖欠。义务教育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教育质量无法保证和提升。由于没有明确各级政府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中各自应承担的职责,客观上使层层下放的办学权力,扭曲成了层层下放的办学责任。在实际执行中就是“谁管谁出钱”,即把义务教育的经费供给与管理层层下放,省下放到县,县下放到乡,乡下放到村。这样下放的结果是,有钱的就办,没钱的就拖,形成了新的矛盾。当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以地方雄厚的财力做保障实现“普九”之时,广大的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的农村地区以及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却因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民间资本存量少无法投入教育等自然、经济、历史的原因使义务教育处于财力、物力、人力全面匮乏的困境。

2.投资总量明显不足

国家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因为办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能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所以国家理应承担教育投入的大头。一般来说,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的大小,既可以反映政府对教育的“努力程度”,又能较准确地反映出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就世界范围而言,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1992年为2.73%,1993年为2.52%,1994年为2.62%,1995年为2.45%,1996年为2.47%,1997年为2.54%,1998年为2.61%,1999年为2.79%,2000年为2.87%,2001年为3.19%。从这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徘徊在2%~3%之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投资是偏低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既低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4%,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7%。国家财政支出用于教育支出的比例过低,国家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从分税制改革时的1994年的16.17%开始连续六年下降,至2000年为12.40%。这说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其主渠道地位弱化[4]。

3.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目前的教育投资结构形成了高等教育发展快,中等教育发展不足,初等教育没有能得到基本保障的不尽合理的局面。这与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的自身特点不相符合。和其他国家教育投资结构比例相比较,我国高教投资比例过大,三级教育呈现倒三角形结构,人均教育经费投资在三级教育中比值差距过大,不仅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教育资源过分向高等教育倾斜,造成了各级各类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尤其是在有限的教育总资源情况下,削弱了对义务教育的投资能力,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5]。

童宏保、赵宏斌、陈平水等认为,我国三级教育投资比例不当,过于倾向高等教育;城乡教育投资不当,过于倾向城市教育。有资料显示,北京、上海等地1名小学生的教育投资相当于全国农村平均30个小学生的教育投资。义务教育经费中,政府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的比重在50%~60%之间,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等教育,政府却负担了70%以上的经费。大学生的人均国家拨款9000元,而小学生的人均国家拨付的经费只有530元,政府过于偏重高等教育而忽视中小学教育,显然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原则,导致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投资失衡。

4.投资体制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一种关系着一个国家公民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公共性,要体现投资利益的公平性,每一个适龄的儿童,不分种族、性别、经济状况如何,都应平等地接受义务教育,这是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不符合义务教育均衡稳定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基层化,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差距的扩大,加之中央和省级政府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足,使我国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经费和资源的不均等、不公平极其明显。发达地区与边远和贫困地区、城市与农村学生生均教育经费的差距不仅明显存在而且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办学经费困难、条件差仍然是边远和贫困地区、部分农村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据统计,2000年普通小学教育生均教育经费情况:全国经常性经费支出生均是755.16元,最高的上海市是3498.12元,最低的贵州省是375.71元。其中公用经费情况:全国是197.2元,最高上海市是905.46元,最低贵州是75.8元。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拨款情况:全国生均479.28元,最高上海市是2756.71元,最低河南省是251.45元。其中属于预算内事业费拨款的生均公用经费情况:全国是37.18元,最高上海市是448.2元,最低陕西省是8.77元[6]。2001年普通小学生均经费,最高的上海是最低的河南的8.9倍;初中生均费第一位的上海与最低的贵州比较,相差6.8倍。又如,2001年生均固定资产价值,小学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贵州的6.0倍;初中最高的北京是最低的贵州的5.3倍[7]。

二、对策

1.投资主体上移

根据义务教育投资的国际经验,一般均由政府直接投资,政府公共投资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的绝对财源,大部分国家多采用将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经费直接作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之中,从而使教育财政成为政府普通财政的组成部分,使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全部来源于普通税收[8]。在当今世界,虽然各国财政体制相差很大,但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主体大多集中在中央或高层地方政府,而义务教育的管理各国仍以基层政府管理为主。在美国由学区主管,在德国、法国、日本由市镇主管,各国并不遵循“主管者负责”的教育投资原则。这样由中央或高层地方政府投资可以保证经费的来源和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由基层政府主管义务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当地义务教育的需求,两者结合能有效地推动义务教育的发展[9]。我国义务教育的投资也应借鉴这一通行的做法,笔者同意旷乾、曹夕多、张子照等人的建议,我国义务教育应该以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作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投资主体,以县级政府作为义务教育管理的主体,改革现有财政管理体制,依照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教育经费在预算中单列,加强教育行政部门的经费分配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2.增加投资总量

加大教育立法力度,增立《教育投资法》,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我国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4%”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中央政府应保证这一比例的实现。同时,应该提高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认识,高度重视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一现实对我国国民素质、综合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影响,中央政府应力争在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中的比重达到或超过50%,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尽最大可能加大义务教育的投资数量。为了增加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一些学者建议增收义务教育税或发行义务教育福利,笔者认为是可行的。通过增收义务教育税,可以使每个纳税人都承担发展义务教育的责任,同时又通过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获得应有的权力。发展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发展福利事业和体育事业,既然国家可以通过发行福利和体育增加这两项事业的发展经费,那么也可以通过发行义务教育福利增加义务教育经费的筹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状况。

3.调整投资结构

我国教育经费中2000年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是义务教育投资的16.79倍,比较世界大多数国家的2.79倍,投资比例严重失衡。因此,我国应合理地调整教育投资中的资金结构安排,适当调低财政资金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政府教育资金应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的政府投资份额应在60%以上,改变教育投资中的倒三角结构,使教育经费的使用趋于合理,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趋于均衡。

4.调整投资重点

义务教育投资中,应按照各地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义务教育的生均最低标准拨款,由中央和省级财政全额拨付。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镇等教育资金充分的地区,地方财政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投资;对于西部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等教育资金十分紧张的地区,也可以满足义务教育资金的基本要求。同时,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应重点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资金转移支付力度,专款专用,使各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基本均衡,保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 华桂宏,朱恩涛.论教育的双重外部性效应[J].经济研究,2003,(5).

[2] 王红.论义务教育投资中政府责任转嫁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4).

[3] 孟旭,樊香兰.我国基础教育投资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3,(4).

[4] 旷乾,曹夕多.关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提升到省级财政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4,(2).

[5] 李培胜.浅析我国教育投资[J].决策参考,2004,(5).

[6] 朱国仁.我国教育投资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6).

[7] 吴亚平.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谁来承担[J].宏观经济研究,2003,(10).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2

自从欧美国家率先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普及初等教育以来,义务教育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今天,当人类迈入21世纪之际,全球的192个国家或地区,已有170个宣布实施义务教育①。世界各国在普及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遇到种种困难与挑战,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就是义务教育投资,主要涉及义务教育投资制度、教师工资制度以及特别扶持制度等三大方面。各国在长期的推行义务教育的实践中,逐步积累了经验,并且形成了各自的具有丰富内涵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本课题在对各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的个案研究和较为深入的综合比较研究之后,认真总结了各国义务教育投资的一般经验或曰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相信这些经验或原则对于认识义务教育的本质特征、对于完善中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对于推进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义务教育一般均由政府直接投资,但投资体制的基本模式有所不同在世界各国,以全民性、平等性、普及性为特征的义务教育作为各国公共教育制度的基石,一般均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和投资,不过,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以及政治、财政和教育管理体制的不同,各国政府干预和投资义务教育的具体方式又有所差别。从总体上看,各国义务教育投资虽然大多是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共同参与,但投资主体却并不相同。本课题依据不同的政府投资主体,把当代各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划分为三种基本模式,即集中模式、相对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

1.集中模式所谓集中模式,是指一国政府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投资主体是中央或联邦一级的最高行政当局。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国家中,法国、泰国、韩国、埃及均属这一模式。从世界更大范围看,根据经济合作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芬兰、爱尔兰、新西兰、希腊、捷克、匈牙利、土耳其等国也属于这一模式。在上述各国,在各级政府对以义务教育作为主体的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投资中,中央或联邦政府的投资比重,在政府之间财政转移支付前均在53%以上。在某些典型的国家,如葡萄牙、新西兰和土耳其,中央投资达到100%。

2.相对集中模式所谓相对集中模式,是指一国政府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投资主体是省、邦、州、都道府县等高层次地方当局。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国家中,美国、德国、印度、瑞士、日本属于这一模式,在世界其他国家,加拿大、奥地利、比利时、西班牙、澳大利亚也均属这一模式。在这些国家,高层次地方政府的投资占各级政府初等和中等教育公共投资的比重高于中央和基层地方政府投资的比重,一般均在40%以上。在某些国家,如比利时占到90%以上,德国为76%,详情见表1。

3.分散模式所谓分散模式,是指一国政府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投资主体是市镇、县乡、学区、市町村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国家中,中国属于这一模式。在世界其他国家,根据表1经济合作组织对24国统计,英国、丹麦、挪威也属这一模式。在这些国家,基层地方政府义务教育投资占各级政府公共投资比重超过50%,成为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在一些典型国家,如英国占92.5%。

(二)政府公共投资应当成为义务教育的绝对财源

各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一般均是多元的,除政府公共投资外,还有各种非公共投资的渠道。但是,在对义务教育的投资上,各国经费来源却表现出基本单一的共同特点,即政府公共投资构成了义务教育的绝对财源。不仅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瑞士、俄罗斯等发达国家,而且在印度、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埃及、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来自政府的公共经费一般均占义务教育投资总额的85%~90%左右。这种作法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应由政府举办,其经费应由政府公共经费承担的基本原则。以政府公共经费负担义务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通过政府公共资源的再分配,排除各种因素对义务教育的制约和干扰,切实保证一国范围内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和均衡发展,并为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较为平等的机会。至于各国政府公共经费的来源,不言而喻均主要来自于各国各级政府的税收。但在筹措方式上却有所不同,主要存在三种不同模式:一些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印度、泰国、埃及,当前均不开征用于教育的专门税种,而是从政府财政总收入或财政预算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义务教育;一些国家如韩国则把某些项特定的税收作为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来源;还有一些国家如美国和中国,上述两种方式兼而用之,即义务教育部分公共经费来自于财政预算,另部分经费来源于专门税收。综合研究表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不少国家如法国、德国、美国、泰国,在实施义务教育的最初阶段,曾经采取了由地方当局独立开征教育税的方式筹措义务教育公共经费。但是由于这一方式要求政府必须适时地调整和改革税制,以使教育税的税种、税基和税率不断适应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具体操作中有较大的难度。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在二战结束后的半个世纪中,愈发成为各国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业。因此,在当今世界,大部分国家多采用第一种筹措经费的方式,即将包括义务教育在内的公共教育经费直接作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之中,从而使教育财政成为政府普通财政的组成部分,使义务教育公共经费全部来源于普通税收。

(三)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并非一定遵循“主管者负担”的原则,而是多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担

从管理体制上看,世界上无论是分权国家还是集权国家,各国对教育大多实行分级管理。作为基础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义务教育,通常多由基层地方政府主管。但是,各国当前的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并不遵循“主管者负担”的原则,而是由各级政府共同负责,合理分摊。即是说不仅负有主要管理责任的基层地方政府负有投资责任,而且中央或较高层次的地方政府亦负有投资责任,甚至负有比基层地方政府更大的投资责任。例如美国将初等义务教育交给地方学区主管,但当前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则主要由州和地方学区共同分担。法国的初等义务教育由市镇主管,对其公共投资则由中央和市镇政府共同分担。德国初等义务教育由市镇管理,对其公共投资由州和市镇政府共同分摊。日本的初等义务教育由市町村主管,对其公共投资则由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财政共同分担。一般讲,属于集权模式的国家,中央财政分担较多的投资责任,属于分权模式的国家,高层次地方政府分担更多的责任。中央或高层次地方政府与基层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合理分摊公共经费,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决定的。经验证明,这一共同投资的体制对于促进一国内不同地区义务教育能够比较均衡地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保障作用。至于各级政府分摊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具体办法,从国际经验看,在一些成功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如法国、德国、日本、瑞士、俄罗斯等国,一般的分工是,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经费由中央或高层次地方政府负担,学校基建费和日常运转的公用经费则由基层地方政府负担。

(四)义务教育政府公共投资主体的重心不宜过低

欧美许多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的早期,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体制多采用分散模式。美国、法国、德国以及日本在19世纪末推行义务教育之初,都曾将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全部交给基层地方政府。如初等义务教育投资主体在美国曾是地方学区,在法国和德国曾是市镇,在日本曾是市町村。当时出现的普遍问题是这种低重心的投资体制给基层地方财政以沉重压力,甚至使地方财政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而义务教育的推进则困难重重。面对困境,各国采取的对策是适时调整和改革公共投资体制的内部机制,加大中央和高层地方政府的投资责任,使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上移:法国义务教育政府公共投资主体从市镇上移至中央,德国从市镇上移至州,日本从市町村上移至中央和都道府县,美国亦从地方学区上移至州。总的趋势是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主体从原来的三级行政当局上移至一级或二级行政当局,使中央财政和州、省、邦等高层次地方财政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负有主要责任,成为投资主体。在当今世界,虽然各国财政体制差异很大,但是大部分国家当前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上选择了集中模式或相对集中模式,投资主体或是中央政府,或是高层地方政府。而完全采取以基层地方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分散模式的国家却为数较少。根据经济合作组织1993年对世界24个国家的统计,采取集中模式、相对集中模式和分散模式的国家分别为12个、9个、3个。③国际经验表明,义务教育政府公共投资主体的重心不宜过低,这是因为相对于低重心的分散模式,集中或相对集中模式在适应和保障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和均衡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五)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责任应适当集中

通过立法将义务教育教师纳入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系列,其工资由中央或较高层次地方财政承担,这是许多国家解决教师工资问题的基本经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而且有利于政府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有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师质量的提高。在世界各国,教师工资经费即人员经费,历来是各国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最主要支出,一般达到80%左右。许多国家在实施义务教育之初,曾将义务教育视为基层地方的责任,并将教师工资经费的支付责任也一并交给了基层地方政府。这种做法不仅给地方财政造成很大负担,而且无法切实保证教师的工资。为解决这一问题,各国相继调整了教师工资的管理筹措体制,采取的基本办法是将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上移或适当集中,由中央和高层次地方政府分担了主要责任。当前各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责任的承担主体大体可以分为以下4种:①由中央政府独立承担;②由高层次地方政府独立承担;③由各级政府联合承担;④由基层地方政府独立承担。大部分国家选择了前三种比较集中的办法。在本课题重点研究的各国,大都把教师工资经费或者列入中央预算,或者列入州、省的预算,或者各级预算共同分担,从而将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集中在中央政府或高层次地方政府。

(六)充分关注处境不利地区和群体的义务教育,并在经费上给予特别援助

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其国内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可能是完全平衡的。与此同时,一国之内由于经济条件、种族、性别、语言、宗教等社会问题造成的处境不利人群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义务教育就其性质来讲,是一种以国家强制力推行的教育,其宗旨在于在一国范围内实现基础教育基本均衡的发展,在于向全体适龄儿童少年提供接受这一教育的较为平等的机会。为了实现上述宗旨,各国政府均十分重视普及义务教育中处境不利地区与群体问题。许多国家在长期实践中根据具体国情和实际需要,形成了各自的针对处境不利地区和群体的特别财政支持制度。总结各国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措施。第一,国家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即义务教育的全部费用支出均由政府公共经费承担。这一措施使义务教育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特别是为处境不利儿童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的平等机会。当一国的财政能力不可能承担全国范围内的免费义务教育之时,一些国家的免费义务教育首先从经济落后的处境不利地区开始,并遵循社会贫弱阶层优先,初等教育优先的原则。第二,国家建立有效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帮助处境不利地区达到一定的义务教育财政水平,以使义务教育能够在不同发达地区得到较为均衡的发展。第三,国家为处境不利的贫困学生就学提供直接财政援助,主要包括设立政府助学金,免费提供课本和学习用品,提供上学交通补助、午餐补助等。

(七)注重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内部效益,建立严格的教师人力资源配置制度和合理的学校设置制度

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支出是各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最主要支出,因此义务教育教师人力资源的配置直接决定着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效益。许多国家对义务教育配置实行严格的编制管理,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层次十分简洁。在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一般规模的小学,除设一名校长负责学校行政工作外,其余全部为专任教师。小学实行包班制,每个教师负责一个教学班的全部教学工作。在中学,国家对各类教师的周工作量有明确的规定,并严格地根据学校学生人数配置教师,要求所有教师满负荷工作。此外,许多国家建立了教师合理流动制度,以提高教师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当某所学校或某个地区学生人数减少时,教师岗位设置亦相应减少。此时,作为国家公务员或地方公务员的义务教育教师则必须服从调动和分配。一些国家如日本还建立了城市与农村、偏僻地区与内地之间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度。实践证明,上述措施避免了教师资源的浪费,提高了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在义务教育学校设置方面,各国普遍遵循的两条原则是,既要提高投资效益,又要满足学生实际需要。考察各国对农村处境不利边远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设置,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政策选择。在北美一些国家,多选择规模办学的模式,但条件是政府有能力为学生上学提供校车等交通工具或交通补贴,为学生提供午餐补助等。采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为了向学生提供较为规范的现代化学习条件和环境。在西欧的许多国家,则选择了分散办学的模式,例如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士等国一村一校的做法十分普遍,而且在这些国家至今仍然保留着相当比例的超小规模的单班学校(类似中国的复式教学点)。采取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方便学生入学,让学生在本村即能接受义务教育。在发展中国家,当政府没有能力承担学生上学交通和食宿的前提下,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农村处境不利地区学校设置数量的多少对义务教育的普及十分重要。如果政府能在学生徒步距离区内开办学校设施,减少儿童到最近学校上学的距离,那么义务教育就易于普及。

二、中国义务教育投资问题剖析

当前,中国在义务教育管理和投资方面逐步形成了在中央政府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这一体制的长处在于增强了地方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感,缓解了许多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特别是在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这一体制已经显现出其优势,许多地方的义务教育已经受益于地方雄厚的财政能力,率先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但是,中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亦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政府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严重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尽管15年来各级政府努力增加义务教育经费,但距离法律的要求和实际需要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政府公共投资不足仍是一个突出问题,公共教育经费一直处于严重短缺之中。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仍然没有突破3%,离4%的目标更有很大距离。在全社会义务教育总投资中,政府公共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一直偏低,以1996年为例,仅为74.58%,其中财政预算内拨款只占55.28%。④

(二)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分担主体的重心过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缺陷

中国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属于低重心的分权型体制,它把行使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几乎完全交给了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的公共经费几乎全部来自基层地方财政。在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经费分担责任主要在县、乡、村三级。但是村并不是一级政府,村一级没有财政。而乡一级财政是各级财政中最薄弱的一级,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资金的能力都很弱,许多地区的乡财政只是县财政的“过路财神”,本身并没有独立的财政收入来源。至于县级财政,全国相当一部分以农业为主的县缺乏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源,财政不能自给。而地处边远、偏僻、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区域的贫困县财政更为困难。在中国现行财政体制中,虽然中央和省级政府财政能力相对较强,但其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却微乎其微。凡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承担责任的一级政府,均应具有相应的财政能力,这是其履行投资责任的基本条件。但在中国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中,由于投资主体的重心过低,更由于投资主体的责任与其财政能力不相称,导致农村许多地区特别是部级与省级贫困县的义务教育举步维艰,处于缺少政府足够财力保障的境况之中。

(三)义务教育公共资金分布不平衡,对贫困地区和处境不利群体的特别支持不力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条件、生态人文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分布极不平衡:当城市和经济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以地方雄厚的财力作保障实现“普九”之时,中西部农村地区以及边远、少数民族等处境不利的贫困地区却因自然资源贫乏、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政府财政困难、吸收民间资金能力弱等原因而使义务教育处于财力、物力、人力全面匮乏的困境,相当数量的学校甚至没有有效完成教学活动所需的最低程度的师资与设施条件。这些地区更没有财政能力对处境不利群体实行经费支持,从而造成众多适龄儿童少年因家庭贫困而失学或辍学。总之,义务教育公共资金分布的严重的不平衡以及对处境不利地区和群体特别支持措施的不力,正严重地威胁着贫困地区的教育进步,也在总体上严重困扰着进一步提高中国业已取得的义务教育成就的前景。

(四)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中国当前实行分散型的教师工资管理筹措体制,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全部由市县级及其以下基层地方政府负担,从而使得教师工资完全属地化,完全取决于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与生态环境的恶劣,造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其他地区。在此背景下,当地地方财政处于贫困状态。由于贫困地区自身财力严重匮乏,由于现行体制中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地方教育财政不具有宏观调控的责任,因此中国至今未能建立起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有效的财政保障机制。

(五)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利用效率不高

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一方面资金短缺,另一方面有限的公共资金并未被有效使用,主要表现在作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最主要的使用者的教师人力资源的配置不尽合理,存在某些严重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教师比率较之其他发展中国家明显偏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1995年中国小学学生/教师比率为23,中学为16,国际比较的结论是,中国的这项指标不仅明显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小学为30,中学为20),而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小学为27,中学为17),而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相接近(小学为16,中学为14。)⑤这一情况说明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资源总体利用效率不高,义务教育教师的配置在总体上不是短缺,而是过于奢侈,处在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经费的支持能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第二个问题是中国义务教育没有建立或者没有认真实行严格的教师配置制度和教师合理流动制度。其结果是造成教师分布极不平衡,各地均出现了一方面城镇教师普遍超编,另一方面边远贫困地区教师严重短缺;一方面尽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另一方面大量招聘代课教师等各种矛盾现象。在教师的合理流动方面,缺少严格而又可行的制度,在许多地方教师的余缺即使在县乡内部也不能有效调节。这些问题的存在必然严重影响教师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三个问题是中小学校内部管理层次过多,机构设置繁杂。其结果是行政人员超编,专任教师中不任课或基本不任课者为数众多,造成许多地区学生/教师比率并不高,而班额规模却偏高的矛盾现象。它不仅造成教师人力资源的浪费,而且使相当比例的学生不得不在大班或超大班的恶劣环境中学习。

三、完善中国义务教育公共投资制度的政策建议

(一)调整和重构义务教育公共经费来源的格局,强化政府责任,重点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和财政供给水平在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因国家资源的不足而受到限制,这是事实,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公共教育投资战略重点的选择问题。为了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普九”这一国民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当前亟需完善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强化政府依法保证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责任和行为,重构义务教育公共经费来源的格局,把更多的公共资源配置在义务教育这一层面上,建立起义务教育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分担,非义务教育由政府、社会、个人分担的机制。为达此目标,必须实现两个指标的转变。首先,必须改变当前义务教育总投资中政府公共投资(主要包括政府预算内经费和教育费附加)所占比例过低的状况,使义务教育总投资中政府公共经费所占比例由当前的72%(1998年)左右提高到85%以上的国际一般水平。其次,在中央、省、市县、乡镇各级政府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必须重点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的投资责任,改变当前上述两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中比例过低、作用过微的状况。为了实现上述转变,建议国家制定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低于最低财政标准的县乡,则由中央和省级财政自上而下地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或专项补助制度给予财政支持,以此强化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全国义务教育的宏观调控能力,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财政供给水平,使中央和省级财政在义务教育投资中发挥实际作用。

(二)对农村贫困地区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调整,建立一种有别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的相对集中的新的分担机制中国地区发展极不平衡,人均GNP在县与县之间可以相差数十倍。在广大农村地区,当前统一实行的县乡村三级负担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体制,显然无法有效保障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可靠来源。鉴于此,建议国家对农村贫困地区现行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进行调整,建立一种有别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的相对集中的新的分担机制,即实行中央、省、县、乡四级共同分担义务教育公共经费的新机制。新机制的核心是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分担责任,可以采取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投资比重,从而减轻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公共投资的财政压力。新的分担机制的具体分工责任是,对列入“普九”规划的部级贫困县和省级贫困县,建议由中央、省、县、乡四级政府共同分担公共投资的责任。根据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对超出贫困县支持能力的义务教育事业费部分,部级贫困县可由中央财政保证,省级贫困县可由省级财政保证。基本建设费则由县、乡两级按比例分摊。对未列入2000年“普九”规划,2000年只能“普三”“普四”或“普五”“普六”的全国最贫困县,即全国15%人口地区,建议义务教育事业费全部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按比例共同分担,以彻底减轻最贫困县的财政负担。县级财政只负担基本建设费。

(三)以正税替代教育费附加在中国现行义务教育公共经费来源中,教育费附加是仅次于政府财政预算拨款的第二大公共经费来源渠道。但是由于教育费附加只属于准税性质,故其征收、管理、使用规范强度不够,不仅征收率较低,且被挪用现象时有发生。为此,建议以正税替代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费及其他类似项目。可供具体选择的方案有两种。其一是开征独立的目的税——教育税,专门用于义务教育的需要,以补充政府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不足。其二是将教育费附加并入新的农业税中,并从新的农业税中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农村乡、村两级义务教育的需要。目前第二种方案正在酝酿之中。在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来源面临重大的结构性变化之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对农村进行税费改革试点时,应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在税费改革背景下即将受到直接冲击,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即将面临严重萎缩的情况。因此,应同时对农村义务教育公共投资体制的改革进行试点和论证,以便建立与农村税费改革相适应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合理负担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至于新机制,建议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按照全国与省、省与县人均财政收入的差额以及义务教育最低财政标准,通过转移支付补足下一级财政义务教育经费的缺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中央和省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资中的财政供给水平,发挥应有的宏观调控作用,才能满足义务教育的实际需要。

(四)将保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工资的责任适度集中为从根本上解决在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亟需改革现行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的发放体制。为此,建议除某些发达地区外,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都应将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发放的责任适度集中,即由乡一级上移至县一级。与此同时,教师工资应与地方公务员工资同步,实行财政统一发放的办法,年初即从县级财政预算中单独列项,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及时足额到位。对于贫困县,建议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的扶持力度,将保障教师工资的责任进一步上移。具体地说,部级贫困县义务教育教师工资超出当地支持能力的部分,建议由中央财政负担;省级贫困县教师工资当地负担不了的部分,则由省级财政予以确保;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最薄弱的15%人口地区,建议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全部由中央和省两级财政负担,以彻底减轻最贫困县的财政压力。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3

 四月份是一年一度的“《义务教育法》宣传月”。我们学校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大力宣传了《义务教育法》,提高了全民对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义务教育的认识。

 一、领导重视,狠抓活动落实

 学校成立了“《义务教育法》宣传月”活动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靠上抓,少先队负责活动安排,制定计划,总结经验。同时配套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各项活动都做到了定时间、定内容、定责任人,有计划、有安排、有过程记录、有经验总结。完善了过程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总结了经验教训,促进了活动的有效开展。

 二、科学组织,先进思想做指导

 在宣传活动中,我们始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宣传《义务教育法》为核心,以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为重点,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三、深挖内涵,活动丰富多彩

 今年“活动月”的中心工作是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我们学校围绕这一中心,以社会宣传为已任,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班队活动、升旗仪式等紧密结合,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义务教育法》宣传活动。

 1、街头宣传,提高市民意识。我们学校制作了《义务教育法》宣传版面,印发了《义务教育法》宣传材料,制作了《义务教育法》宣传横幅,召开了家长会,对《义务教育法》进行了广泛的宣传。4月9日,我们组织少先队志愿者走上街头,宣传了《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

 2、“国旗下讲话”主题鲜明。在“活动月”期间,我们以升旗仪式作为教育学生的重要渠道,利用“国旗下讲话”宣传《义务教育法》。在组织形式上,我们广泛发动学生写发言材料,以每班为单位,各评出一名同学到学校参加评选,优中选优,评出一名同学进行国旗下讲话。这种活动,既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又让广大学生加深了印象,增强了教育效果。

 3、主题班会,异彩纷呈。我们利用每周星期一的班队会时间,进行了主题班会活动。在活动中,我们以“《义务教育法》在我心中”、“我看《义务教育法》”、“辍学的危害”、“我的未来”等为主题,让充分学生参与。有些班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谈了自己的认识;有些班分成两个小组进行辩论,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活动中,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陶冶了情操,收到了预期效果。

 4、师德教育,重在实效。在“活动月”中,我们在全校干部教师中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并通过校园网将各自的观点出来,使广大教师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在庆祝教师节活动中,我们开展了“每人一堂课”活动,以一节能体现新课改精神的、高效率的好课作为向《义务教育法》的献礼。同时,我们组织教师进行了“做师德标兵”宣誓活动,促使全体教师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树立了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

 四、重点查摆,找出差距与不足

 我们学校有着明确的办学目标,全校教职工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落实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确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受教育为主动参与教育。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教师认真研究学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深入实施新课程改革,彻底杜绝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让学生在学校学到“做人”、“治学”、“作事”、“健身”等受用终身的东西,培养学生创造和进取的精神。

 减负暴露出的问题及反思

 随着减负的深入,一些弊端和问题逐渐暴露出了,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脱节和不一致,从而形成了各自为政的局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可能不一致而且还可能是背道而驰,当学生走向社会后由于受整个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在学校的苦心教育,可能一夜之间都会付之东流。难怪人们提出减了负的孩子去哪里,社会上能放心让孩子可去的地方太少,这既是人们对我们现在社会风气的担忧与信不过,也是对社会教育认识的偏颇。当然我们整个社会还需要改进我们的社会风气,还要改变对社会教育的认识,要知道社会同样是教育孩子的基地,而且是非常地重要的基地,这里不但能培养他们的分辩是非的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融入社会,在社会中体现教育成果的必要途径,我们的教育不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和发展社会吗?在社会中培养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4

检查组分10个组对湖北省的29个县进行了分路连片检查。检查组共随机抽查学校208所,其中小学112所,初中8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8所。检查中,核查了相关文件资料、数据、资源配置情况及政府工作努力程度;召开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座谈会116个;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15078份,回收有效问卷15073份;采取多种形式随机访谈了公众,并征求了意见。

检查组对29个县的督导检查意见如下:

一、主要指标达标情况与检查结论

按照《办法》规定,检查组对湖北省29个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检查,结果如下: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办法》规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应在其义务教育学校达到本省(区、市)办学基本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各省(区、市)应根据相关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国家标准,制定既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又与国家标准基本相符的省级标准。湖北省结合本省实际,就办学基本标准制定了5个方面15项指标,包括学校规模、班额、生均用地面积、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绿化用地、体育运动场馆、图书、实验室、专用教室、计算机、师生比、合格学历教师占比等15项核心指标。检查组对湖北省29个县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核查。核查结果:学校基本达到了评估标准。

湖北省29个县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二)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

《办法》规定,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评估标准为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分别小于或等于0.65、0.55(不要求每个单项指标均达标)。计算差异系数的8项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差异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均值之比,是测算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差异系数的值越小,说明县域内校际间的差异也越小,即学校间的均衡程度越高。核查结果:29个县的小学、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均达到了国家标准。其中小学综合差异系数在0.26至0.63之间;初中综合差异系数在0.18至0.51之间。

湖北省29个县义务教育学校校际差异系数表.

(三)县级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

《办法》规定,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四方面17项指标进行,省级可适当增加指标,总分为100分,评估标准不低于85分。湖北省根据实际,在本省实施办法中加了12项指标,共29项指标(其中指标L20合并了两项国家指标)。核查结果:29个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分均在95至99分之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要求。

湖北省29个县(市、区)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得分情况表.

(四)公众满意度调查情况

《办法》规定,评估认定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需对公众满意度进行调查,就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问题,征求当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等不同群体的意见。湖北省对29个县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73%以上。我们此次也设计了问卷,通过座谈会、随机访谈等方式对以上几类人群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与湖北省调查的情况基本相符。 检查组还对29个县教育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了解,未发现作为“一票否决”的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重大违纪违规行为。

综合以上结果,检查组认为,29个县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检查组将把此次督导检查结果向教育部和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报告,提请最后认定公布。

二、主要措施与经验

湖北省委、省政府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各县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筹部署,切实落实政府责任,抢前争先,整体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探索出“五个突出、五个同步”的具有湖北特色的做法和经验。

(一)突出政府主导,政策保障同步落实

一是思路明。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按照“统筹谋划、分批抓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基本思路,各县成立了以县长任组长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召开了动员部署大会,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宜都市委、市政府每年专题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8次以上,市政府常务会议每月研究一次。宜昌市V亭区确定了“小财政大投入、小调整大提升、小学校大发展”的均衡发展思路。

二是责任清。按照教育部与湖北省政府签订的《备忘录》要求,各县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地方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省政府确定的县级政府六个方面22项责任和教育、发改、财政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外联动、齐抓共管”的格局,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三是投入大。各县把大幅增加教育投入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2012年,全省义务教育财政总投入350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105亿元,增幅43%;29个县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增经费县均5000万元,教育投入成为各县公共财政的第一大投入。黄冈市黄州区2012年筹措资金1.2亿元,用于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升,相当于前10年的总和。

四是督查实。各县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列入政府重大督办事项,建立了专项督导、评估监测、督导公告、满意度调查、实施奖惩等五项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对被督查单位奖惩的重要依据。2012年,襄阳市樊城区先后11次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督导检查;随州市曾都区对没有完成目标责任的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2012年,湖北省政府共安排1.25亿元,对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县各奖励100万元,对获得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称号的各奖励500万元。

(二)突出建设标准,办学条件同步升级

一是定标准。各县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作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省定15项办学基本标准和寄宿制学校“十有八配套”的建设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量化指标和实施细则,做到了“四个并重”,即学习设施与生活设施并重、基础建设与设备配套并重、校园改造与文化建设并重、标准化与特色化并重。武汉市、宜昌市等地制定了适度超前、高于全省的办学标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调布局。2011年,各县按照全省统一要求,结合区域内人口变动、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等因素,完成了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3年确定了初中、小学、教学点撤并、新建、恢复的规划方案。为方便农村孩子就近入学,全省恢复农村小学和教学点495个。武汉市武昌区通过撤销、合并、新建的方式,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由原来115所合理调整至70所,校均规模从834人增加到1019人,小学和初中服务半径分别控制在0.5公里和1公里以内。

三是抓配套。各县大力开展“放心食堂”“放心超市”“文明宿舍”“绿色生态校园”创建活动,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基本实现了“十有八配套”。整体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每所学校都配有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29个县“校校通”实现了全覆盖,其中20个县“班班通”覆盖率达到100%。兴山县累计投入1.8亿元,为所有学校安装了“班班通”设备,为所有教师配备了办公电脑,所有学校图书、实验装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宜昌市夷陵区每年拿出1亿元,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教育技术装备全部达到省级标准,教师电脑配备率、教室电子白板配备率达到100%。

四是补短板。各县根据办学基本标准,紧紧围绕薄弱学校改造,整合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校安工程、初中改造工程等项目资金,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库区、民族地区倾斜,做好查漏补缺。云梦县、乡两级政府累计无偿划拨土地500多亩,减免学校建设规费1000多万元,解决了55所农村学校用地和校舍不足的问题。赤壁市大力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全市投入1.7亿元,64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改造全部完成。宜昌市点军区实施“义务教育五年脱困进步工程”,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全面完成了学校标准化建设,学校运动场全部实现塑胶化。

(三)突出立教之本,城乡师资同步优化

一是创新补充机制。从2012年起,湖北在全国率先建立省级统筹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新机制,按照“全省统招统派,经费省级负担,县级日常管理,农村学校使用”的原则,依照各地实际需求,录用新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教学第一线。各县在省级统筹和支持下,按照“退一补一”的原则,每年有计划的补充新教师。长阳县每年为农村学校定向招聘40-50名教师,近三年为农村学校引进优秀人才202人,占农村学校专任教师总数的15%,较好地缓解了农村教师需求矛盾。

二是创新交流机制。各县普遍采取双向交流方式,选派城区优秀教师下乡支教,组织农村青年教师进城跟班学习,每年参与交流的骨干教师比例都在10%以上,城乡教师交流逐步由个人向团队转变,教师支教经历和质量成为职称评聘的先决条件。同时,按照“管理互通、教研互动、优势互补”的原则,打破校际壁垒,组建联校协作体,协作体内教师相互交流,构建城乡学校同师同课新模式。从2012年开始,各县积极参与“乡村学校启明星计划”,从城镇学校选派优秀校长、教师到乡镇中小学校任职任教,首批88个启明星团队、317名城镇优秀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教学第一线。汉川市近三年,通过联校走教、对口支教,选派城镇优秀教师233人到农村学校支教;选派200余名农村学校管理干部到城区5所学校挂职锻炼,提高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是创新培训机制。各县积极参与“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国培计划”“特岗计划”和免费师范生教育,普遍建立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立体培训网络。除每年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外,还采取请送结合、比学结合、挂派结合、远近结合等方式,大力开展常态化的市、县、乡和校本四级培训,教师培训率达100%。从2010年起,各县积极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参加学校、参加人数、家访覆盖率都达到100%,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师德水准。宜昌市西陵区每年按教师人均3000元的标准安排培训经费,委托高校开展教师培训。孝感市孝南区创办教育学习超市,采取“每周分小组,每月大集中”的方式,分层次分专题组织教师开展滚动式培训学习。

四是创新激励机制。各县结合实际,建立健全教师工资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实行农村教师奖励计划和专项补贴制度,激励优秀教师到农村从教,在农村工作的“湖北名师”、特级教师以及按照15%的比例评选出的农村骨干教师,每人每月享受省财政600元补贴。同时,实施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保障教师安居乐教,教师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天门市农村教师绩效工资高于城区教师12%,教师医疗保险等“四险”全部由财政承担;钟祥市分片建立“名师工作室”,并给每个工作室每年补贴5000元工作经费。

(四)突出教育公平,帮扶关爱同步实施

一是特殊教育全覆盖。各县通过建设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三类残疾儿童的入学率都保持在90%以上,其他残疾儿童实现了随班就读;对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孩子,除享受“三免一补”政策外,还将其纳入低保对象,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集盲、聋、培智、自闭症康复训练、职业教育等多门类教学教研于一体。

二是务工子女全接纳。各县坚持“两为主”原则,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实行全纳教育和“低门槛入学”,落实“同城同等待遇”,即只要有居住证,就可以就近入读城区公办中小学,做到“四个一样”(一样入学、一样免费、一样管理、一样分班)。武汉市汉阳区率先实行所有有容量的公办学校向务工人员子女开放,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达到99%,就读人数占务工人员子女总人数的99%。

三是留守儿童全关爱。各县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管教责任制、专项档卡制、结对帮扶制,普遍开设了“亲情电话”“心理咨询室”,普遍建立了留守儿童托管(服务)中心、校外活动场所,为留守儿童指定了“爱心妈妈”“家长”,切实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关爱。恩施市建立家庭监护网络、村居管护网络、学校帮护网络、社会呵护网络、法律维护网络等“五大网络”,在市、乡、村三级分别组建了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构,扎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行动。

四是贫困学生全资助。各县坚持民生为重,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逐步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确保没有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五峰县积极争取中国青基会支持,成立了全国首个“希望公益服务中心”,专门收集、整理贫困学生情况,及时给予帮扶和救助,已筹集资助资金600万元,救助学生1万人次。

(五)突出内涵发展,教育质量同步提高

一是减负力度大。各县建立义务教育学生学籍、招生、教辅、减负、举报五大管理平台,构建了规范办学的长效监督机制。改革招生办法,优质高中指令性计划均衡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的比例达到70%以上;实施“飞翔计划”,省级示范高中在原有招生基数上,每校每年扩招50名农村籍学生,既缓解了升学压力,也增加了农村孩子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武汉市武昌区探索绿色评价制度,构建了“全学科、全过程、全协同”的“三全”监控与评价体系,小学低年级基本实现了书面家庭作业“零负担”。

二是课堂效率高。各县坚持将高效课堂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着力提高课堂效能。探索实施“备课组建设工程”,鼓励单所学校或几所学校相同学科教师组建备课组,实行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共同提高。襄阳市樊城区探索以“个体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探究”为核心,以“导学、独学、互学、评学”为基本流程的“三究四学”高效课堂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为全国“十大区域教改样本”;宜城市实施“导学析练”教学教改实验新模式,在襄阳市得到全面推广。

三是特色品牌多。各县将“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作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多维度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提档升级,打造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的特色品牌。武汉市~口区践行“一校一特色、一生一特长、一师一特技”,保证了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江汉油田教育集团利用石油行业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具有石油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罗田县通过设计校徽,创作校歌,创办校刊校报,编写校本教材,为楼栋命名,让墙壁说话等手段,形成了“一校一品”,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

四是办学模式新。各县积极探索“一校制”“联校制”“学区制”“集团化”“协作区”等多种办学模式,建立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提供管理和服务的制度,保障区域内所有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武汉市~口区“教育组团”、江岸区“教育联盟”、恩施市“三环同心圆”、丹江口市“教育发展协作区”、宜城市“一校多区”、宜昌市伍家岗区“学区化管理”、荆门市东宝区“薄弱学校托管制”等等,初步形成了“以强带弱、抱团发展”的格局。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一些县还存在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一些县存在“三个增长”未达标现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力度不够。

二是个别县学校办学条件还不完善。部分农村学校配套设施、教学仪器设备陈旧,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和体育运动场所条件相对较差;一些老城区学校生均占地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偏少;一些城区公办学校完全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有压力,仍有“大班额”问题。

三是部分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尚不能满足需求。一些大中城市优质学校入学竞争仍较激烈,择校现象还未根本消除。一些县存在教师总量超编和学科性缺编的矛盾,名优教师、优秀校长在不同学校的配置还不够平衡,农村学校体、音、美和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不足,图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效益还待提高。

四是少数县个别均衡指标校际间差异还较大。县域内校际间均衡状况,虽然总体上达到国家标准,但仍有一些县生均校舍面积、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少数指标校际间存在均衡差异。个别县单项指标差异系数较大,有3个县生均运动场馆面积差异系数超过1。

四、督导意见

一是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落实责任,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依法实现“三个增长”,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是进一步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要进一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改造薄弱学校力度,使每一所学校都达到省定标准。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提高仪器设备和图书的使用效益,树立“只能用坏,不能放坏”的理念。要根据城镇化加快的形势,研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重点预测未来一个时期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尽力解决城区大班额问题;对于长期难以解决的老城区学校面积狭小的问题,要主动应对,形成有效解决对策。

三是进一步加大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持续提高教育质量。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补充机制,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教师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学科结构。要进一步促进学校校长、教师合理流动,推动名优校长和骨干教师制度化交流。要进一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监测公告制度,规范各种社会补习和教辅市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校内涵发展,鼓励办出特色和水平。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 教育投资 问题 对策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公平的基础,国家要取得发展,教育必须先行。其中,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义务教育又是我国教育的基础,因此,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就使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资成为了整个教育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的义务教育在实施期间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一些方面尤其是教育投资方面仍然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以下将从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中教育投资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投资出现的问题

1.义务教育投资总量不足

我国早在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规定了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世纪末达到4%。为了实现此目标,政府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财政教育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但是直到2003年,仍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而如果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不仅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也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整体的教育投资总量不足,相应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投资总量也会有所欠缺。

2.义务教育投资地区差异较大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政府财政收入、人均家庭收入以及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均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在城乡学校中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教学手段、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距。而造成这种差距的教育投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政府的财政教育经费投入;其次是来自社会捐献及资助的费用;最后是来自家庭的教育投入,相对来说,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人口素质较低,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因此对家庭成员的教育投入也会相应减少。

3.义务教育投资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是一种主要由地方政府负责管理和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投资管理体制,经费来源主要由县、乡等地方政府负责筹集提供。在这种模式下,义务教育的责任就落在了地方政府头上,而中央政府投资比例相对较低,造成投资主体明显重心偏低。另外,从我国教育投资的整体结构来看,高等教育所占比例偏高,而在义务教育方面,政府财政投入比重过低,难以保证义务教育事业的均衡稳定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现行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投资问题的对策

1.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总量,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为确保按期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的目标,促进教育优先发展,国家应在力所能及的基础上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总量,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其中,中央政府应该大力提高在义务教育经费投资中的比重,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尽最大可能加大义务教育的投资数量。

2.对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完善和改革,不断调整教育投资结构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的分配结构始终呈“倒金字塔”型,这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国家应合理地调整教育投资中的资金结构安排,适当调低财政资金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比例,优先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义务教育的政府投资份额应在60%以上,改变教育投资中的倒三角结构,使教育经费的使用趋于合理,使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趋于均衡。

3.建立“教育优先区” 或“教育特区”,促进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

在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中,应按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其中,对于发达地区和城镇等教育资金相对充足的地区,主要由地方财政负担;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等教育资金相对紧张的地区,中央财政应加大投资力度,保证满足当地义务教育资金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可以在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对这些贫困地区进行适当倾斜,通过建立“教育优先区”或“教育特区”,缩小地区差异,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公平可持续发展。

国家发展,教育先行。21世纪,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发展已经势在必行。而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如何对我国现行义务教育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教育投资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今后的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家要继续增加对义务教育的投资总量,不断改革我国现行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义务教育投资渠道多元化的建设,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以促进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新.我国义务教育投资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研究,2006(9).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6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公众满意度 调查报告

一、引言

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教育部决定建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制度,开展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评估认定工作。海南省教育厅特制订《海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督导评估对象为全省共22个县(市、区)。督导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情况、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县(市、区)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和公众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满意度调查结果将作为各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达到“基本满意”以上是各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的必要条件之一。

本次调查采用访问法,由调查员把调查问卷发给被调查者,说明填表的要求、方法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被调查者按表中的项目如实填写,调查人员按时审核收回。同时,在被调查对象中抽取一部分进行结构式访谈。

二、样本的选择

问卷调查的数量按被评估县常住人口的1.5‰确定;常住人口在40万以下的县,问卷调查数量均为600份。问卷调查对象中,学生家长的比例不低于50%,并保证其他各类调查对象数量大体相当。各市县样本情况汇总如下:

三、调查情况汇总

问卷共涉及10个问题,经统计得到以下结果:

(一)您对本县(市、区)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状况的评价

(二)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学用房差异情况的评价

(三)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学生生活用房差异情况的评价

(四)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学仪器和设备差异情况的评

(五)您认为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均衡情况

(六)您认为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教师队伍师德修养的差异情况

(七)您对本县(市、区)中小学校际间优秀教师均衡配置的评价

(八)您对本县(市、区)控制中小学生择校现象所做努力的评价

(九)您对本县(市、区)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所作努力的评价

(十)您对本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状况的总体评价

四、调查结论

所有有效问卷的满意票数之和占有效问卷数与问卷题目数之积的比例即为该县(市、区)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大于或等于85%的为“满意”;小于85%大于或等于75%的为“比较满意”;小于75%大于或等于60%分的为“基本满意”;小于60%的为“不满意”。

五、访谈情况汇总

(一)中小学总体布局合理,可以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需求

(二)各中小学之间的办学条件没有存在较大差异

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扶持基础条件相对薄弱的学校。各学校应注意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设;个别学校存在班额较大现象;少数学校教师办公室不够用。

(三)各中小学之间的教师队伍差异不大

可适当增加教师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加大教师轮调频率,调整教师年龄结构,让同学接受不同授课风格教师的培养。同时增加音乐、体育、美术、计算机、心理等专职教师数量。

(四)政府很努力的在遏制中小学择校现象

多数受访者不支持择校,认为就近入学更有利于小孩身心发展。少数受访者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想让小孩选择相对优秀的学校就读。

(五)就受访者了解,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例如:启动实施了“一镇三优”计划和校园标准化改造工程、加强功能室建设及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建立健全扶助贫困学生制度、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等、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发展工程实施力度。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已经做了很大努力,希望政府坚持下去,在将来能看到更好的措施和成绩。

参考文献

[1]何京.怎样写市场调查报告.[J].财经写作.41-43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7

【关键词】新中国;教育方针;历史嬗变

新中国经历了艰难的求索,在艰难困苦中不断求新求进。从今天来看,我国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基本确定了可行的发展方向。时至今天,我们对学校教育有诸多的不满,在教育发展转变中也存在许多问题。要探讨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得回过头去研究我国教育基本纲领即教育方针发展的历史嬗变,由此来进一步看我们今天的教育,规划和研究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一、教育方针的内涵

教育方针涉及到国家教育发展的最高要求,其与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息息相关。那什么是教育方针呢?教育方针是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教育方针,相同的历史时期因需要强调某个方面, 教育方针的表述也会有所不同。居于以上对教育方针概念的认知,可以认为教育方针具有全局性、变动性、现实性、阶段性、政治性等特点。

二、建国以来我国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

(一)建国初的教育方针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第五章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与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共同纲领》所规定的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在1949年12月下旬,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得以贯彻和确认, 会议将上述方针确定为教育工作的总方针。

(二)50年代后期至前夕的教育方针

建国初期的教育方针实质上还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一定的过度性质,直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才一步步确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其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

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 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指示》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针, 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了实现这个方针, 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1958年中央确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方针,获得了认可,并沿用了20多年,直到出现了文化教育逆流,导致了教育事业的全面溃败和教育方针的转向或名存实亡。

(三)期间的教育方针

1966年5月7日,在审阅了人民总后勤部《关于进一步搞好部队农副业生产的报告》后, 写信给。信中在讲到人民应该是一个大学校后, 提出“学生也是这样, 以学为主, 兼学别样, 即不但学文, 也要学工、学农、学军, 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 教育要革命,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后来这封信简称“五七指示”,尽管不归教育方针之列, 但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内, 起着指导学校发展与改革指标的作用。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的决定》,提出:“在各类学校中,必须贯彻执行同志提出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但是,整个期间,教育战线是重灾区,教育事业遭受到严重摧残,使中华几千年文化遭受到空前浩劫。

(四)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方针

1981年6月27日, 在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提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这是在“真理标准”讨论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在纠正了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 确立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后, 新提出的教育方针。尽管“是沿用了过去的提法”,但它在避开“左”的口号上是很明确的。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决定》认为这是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然而没有用“教育方针”的提法。这一提法是党和国家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教育本质与社会功能认识的飞跃。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总结了40多年教育曲折发展的历程所得出的宝贵经验,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八项基本原则,以教育总则的形式规范了教育的发展。

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教育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教育方针:“第五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原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释义》一书中, 明确说明: “本条是关于国家教育方针的规定。”应该说,这是以教育基本法的形式以最准确文字对国家教育方针最完整的表述。这个方针被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规定了我国未来教育的性质、方向、途径、目标及其规格,对我国教育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新中国以来教育方针的历史嬗变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新中国以来教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反思今天的教育,并研究和发展规划未来的教育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石中英.30年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王铁.中国教育方针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同志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教育年鉴1949―198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蒋文良.现行教育法规辑要[Z].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8

在贺信中指出,经过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全面实现普及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两基”目标。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地区各部门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总结“两基”工作经验,切实巩固“两基”工作成果,加快建成覆盖

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强调,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同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分不开的。在新形势下,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再立新功。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出会并讲话。他强调,要适应人民群众接受更好教育的新期盼,把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促进均衡发展上来,加快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培养好每一个孩子。

指出,教育兴国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在推进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3件大事:一是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义务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得到了扭转。二是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真正免费义务教育,1亿多适龄儿童少年上学不花钱成为现实。三是建立健全国家助学制度,保证学生不会因经济原因而中断学业。

强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完成了“两基”攻坚这一历史性任务,我国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基本解决了“有学上”问题,但更大的挑战是“上好学”。义务教育是教育公平最重要的领域,要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缩小校际师资、设施差距,更加有效地保障所有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只有这样,学生、教师、学校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质量。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倡导教育家办学,教育应当由懂教育的人办,不同类型的学校应有不同的管理和办学模式。完善升学考试制度,让学生有多次选择机会,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扩大教育资源,增强教育发展活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大会总结时说,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贺信和总理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新局面。1400万人民教师是办好教育的主体,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大教师培养培训力度,大力提升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创新教师管理制度,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待遇,继续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以一流的师资支撑一流的教育、培养一流的人才。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严隽琪、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出会。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9

大家上午好!

按照省政协统一部署,我向大家简要报告我省农村教育发展情况。省政协"改善民生、促进和谐"资政会选择教育厅作为听证汇报单位之一,这是对我省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在此,我代表省教育厅对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省教育发展的省政协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农村教育在我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20*-20*学年统计,我省有小学6736所,其中农村小学6422所;有初中1263所,其中农村初中11*所。全省小学在校生1536733人,其中农村1217931人,占全省小学在校生总数的79.25%;初中生在校生941553人,其中农村734453人,占全省初中在校生总数的78%。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省农村教育发展很快。我们始终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以适应农村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努力推进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配置农村教育资源,重点解决农村教育中的师资、经费和基本办学条件等问题,农村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理顺管理体制,增加教育投入,农村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1.实行新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自2002年始,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二是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同时,依法落实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各项投入。"*"期间,全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寄宿制学校建设、信息教育等专项资金31.9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10.6亿元,省级安排5.3亿元,地方配套16亿元,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64万平方米,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校3*9所。通过开展对口支援活动,改造农村薄弱中小学校3*2所,援助资金和物资总计1.61亿元。20*年起,我省全面启动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新一轮危房改造工程。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2.全面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20*年我省在延边州和东丰县进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前期试点工作,按小学每生每学年280元,初中360元的标准补助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延边州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91万元,由中央和省、州(县)按比例分担,按西部政策分担比例为80:12:8,其中中央承担4953万元,省742万元,州(县)496万元;东丰县免学杂费、补助公用经费资金总额为618万元,由中央、省、县按60:24:16的比例分担,其中中央承担371万元,省148万元,县99万元。两地的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从20*年春季学期开始,我们在全省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免除了农村(包括县镇、县级市和城区农村学校在内的)232万名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省共落实了10.3亿元资金,用于免除学杂费、提高公用经费标准的补助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同时,我们还安排4250万元资金为44万名家庭困难农村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3.顺利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20*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批转省编办、省人事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省普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我省在编制核定工作中进行了大胆创新改革,将国家教职工与学生比的编制核定办法调整为按在校学生数、标准班额、班周课时数、教师周授课时数等参数综合核定教师编制,根据职员、教辅人员、工勤人员所占比例,核定辅助人员编制,针对寄宿制普通中小学、示范性学校、山区、湖区、牧区等边远地区学校和双语教学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适当增核编制,最后确定学校编制。20*年底,省政府将中小学编制核定到各市、县。全省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246276名,核减编制24682名。

4.理顺中小学教师和校长管理体制。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中小学教师管理权已经全部上收到县,统一由县教育行政部门聘任。建立了中小学教师工资财政统一发放制度,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部由市、县财政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项目和标准通过银行直接发放。高级中学和完全中学校长一般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提名、考察或参与考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任用和聘任。校长选拔引进了竞争机制。

5.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按照"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科学考核、合同管理"以及"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原则,学校法人代表或其委托的人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实现了全员聘用制。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实现了用人制度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单位与人员的关系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的人事主体关系转变,用人主体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人才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通过公开招聘新教师,选拔了一批年富力强、知识结构合理、学历层次比较高的年轻人充实到教师队伍中,保证了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我省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得到教育部、原人事部的充分肯定。

二、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得到提高

1.率先实现"两基"。1998年,全省60个县(市、区)的"两基"工作全部通过国家验收,我省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在全国率先实现"两基"目标。当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56%,15周岁少年初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7%,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96.71%,17周岁少年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5.1%。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5.01%,小学生年辍学率0.77%,初中生年辍学率3.01%。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3%,初中达到88.5%。生均建筑面积小学3.35平方米,初中4.97平方米。中小学"三室"建设、生均图书、教学仪器配备等均达到国家标准,基本满足了教学要求。1988年至1997年扫除文盲55.71万人,青壮年文盲率0.73%,复盲率2.8%。相继制定并出台多个文件,巩固"两基"效果。2001年我省召开了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20*年初我省召开了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决定的意见》及12个配套文件,确立了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2.实施新课程改革试验,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得到提高。从2001年起,我省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实验,重点构建以素质教育为理念的教学管理、课程与课程管理和考试评价体系。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我们对农村初中的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了配套改革。积极调整课程结构,整合课程资源,将"绿色证书暨初级职业资格教育"纳入初中教学计划,制定了26个普通初中绿色证书教育暨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计划和68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68门专门技术教材,进行了"全程渗透职业教育,全员选修初级职业技术,分班、组进行教学"的改革实践。从不同方面满足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既增强了农村初中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又起到了控制学生辍学的作用。20*年9月,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对反映我省农村初中教育改革的九台经验给予高度评价,要求教育部加以总结、宣传、推广。2005年9月,省教育厅召开全省深化农村教育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现场会,向全省推广了九台经验。

3.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鼓励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对到农村支教教师在晋级、评优给予一定照顾等政策措施。实行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规定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应在农村中小学任教1年以上。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稳定农村教师队伍。20*年,省委组织部与省教育厅共同组织实施了《*省人才支援农村教育项目》,每年从县镇以上学校选派500名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从农村中小学选送1000名教师到县镇以上中小学研修;选取300所县镇以上优秀中小学对口支援300所农村中小学;选派优秀教研员和城镇中小学骨干教师组成服务团队,到农村中小学送教下乡。省、市两级财政每年拿出350万元经费,对支教教师进行补助。每位教师每月补助500元。各地纷纷组织实施本区域内的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活动,扩大了支教范围,惠及了农村教育。

4.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把优质教育资源传送到每一所农村中小学,我省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做好这项工作,我省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努力协调省市县三级配套投入。在20*年到20*年前三期工程建设上,已经投资18635万元。第四期农远工程正在验收,涉及40个县(市),国家投资1705万元,省投资1100万元,地方筹资2500万元。现在,我省已有8675所农村中小学开通了现代远程教育网,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一样,通过网络实现了师资培训、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备课、讲课等方面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了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

三、以服务农村为需要,农村职业教育得到促进

1.推进"百强校"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突出农村职业教育资源能力建设。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尤其是近年来,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培训工程过程中,资源的制约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障碍。为此,我省把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百强校"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难点问题,着力加以解决。目前,全省已有33个县级职教中心进入省级重点学校行列,职教中心校均在校生近1400人,是2003年以前的3倍多,校均固定资产、设备总值、建筑面积都翻了一番。省政府于20*年12月召开了全省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工作现场会,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县级政府按照"政府统筹、整合资源、集中建设"的原则,充分发挥县级政府的统筹职能,整合县域各类职业与成人教育培训资源,集中力量建设好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中心,使之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创业孵化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基地。在建设标准上要求达到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的水平。预计到20*年底,41个农村县级单位都将完成或基本完成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建设。

2.改革办学模式,推动城乡之间职业学校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为推进"城乡互动、资源共享、连锁经营、集团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化进程,省教育厅、劳动保障厅、财政厅联合发出通知,推动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实行合作办学。全省50%以上的城市职业学校与农村职业学校以协议办学、分段培养、"订单"招生等多种形式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以动态的培养方式弥补静态的学校布局的局限性,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促进城乡职业教育共同发展。

3.扩大"订单"培养培训的范围。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劳动力转移安置工作,与沿海及经济发达地区建立良好的劳动力转移合作关系,签订包学员实践实习、就业安置等内容的劳动力定向输出或委培协议,保证学员培训合格一个,转移安置一个;加强与实力强、信誉好、就业多的北京、上海、武汉、广东、浙江等地用工单位联系,建立密切的劳务协作关系。另一方面改革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管理模式,适应转移培训需要,强化产学结合。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形成学分互认机制,为学习者跨地域、转专业、分阶段参加学习或培训创造条件。组织开发"模块式"课程,确保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实现培训、就业有效链接。

4.转变观念,重心下移,组织职业学校积极参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政府导向,把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技能型人才补充的着眼点放到广大农村、放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增量劳动力上。制定下发《关于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推动农民培训工作的意见》,致力于建设以县级职业教育中心为龙头、以乡村两级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农村职业教育及培训网络建设。在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中,扩大城乡合作在农村招生,农村学生占在校生总数达到70%。农村青年接受职业教育、进城务工比例的增加,不仅对农村家庭脱贫、而且对日后其家乡工业化、城市化进程都将产生影响。

四、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总体上看,我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形势是好的,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经过全省教育等有关部门多年的努力,农村教育取得较大进步。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我省农村教育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农村教育相对薄弱的地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实现教育公平的工作任务还十分艰巨。

1.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教育投入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优先发展教育,必须切实保证教育投入。目前我省教育投入,尤其是农村教育投入与发达省份比,仍然有较大差距,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还与农村学校实际办学需要有差距,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还不能得到完全改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2."普九"欠账问题。我省是在全国率先"普九"的8个省(市)中唯一的欠发达省份,目前全省"普九"仍有25.6亿元,其中多数是乡村学校建设欠下的贷款和工程款。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后,乡村两级不再承担对教育投入的责任,而县级财政担负着保证现有学校正常运转和偿还债务的双重压力。县级财政薄弱,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尚且困难,目前难以承担这些债务。

3.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面临实际困难,教师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地方,教师培训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有的县(市、区)根本没有培训经费。教师进修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不够稳定,难以开展正常培训工作。中小学校际间在教师数量、学历层次、学科结构等方面差距较大。个别县(市、区)财政紧张,录用新师资有困难,使用代课教师顶岗,教师待遇偏低。

4.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学生辍学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各方面的原因交织在一起。个别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缺乏吸引力。一些社会原因导致的新"读书无用论"使个别学生失去上学的动力。个别家长观念错误,不愿意送子女上学。

5.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还需进一步调整。从目前县域范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资源对比、初中毕业生走向看,中等职业教育还很薄弱。农村职业教育不发达,也是导致初中生辍学的原因之一。

五、下一步促进我省农村教育发展的对策和意见

1.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建立和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努力增加对教育的经费投入。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免费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落实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和来源。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保障机制。保证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撤并学校的资源继续用于教育,或变现后用于新学校的建设。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切实加强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预算内投入,按决算口径,依法做到"三个增长",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2010年力争达到4%。

2.加大"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力度,努力完成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阶段性任务。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20*年我省将努力清理化解"普九"债务。清理化解的范围是从1993年至2005年12月31日止,县乡政府、村级组织、国有农村林牧渔场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为完成"普九"目标而发生的债务,主要包括教育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校园维修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购置等与学校建设直接相关的债务。目前,我省已经成立了由省农委牵头,由教育厅、财政厅、审计厅、农经站、农村审计站等部门参加的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领导小组(省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农委)。全省化解"普九"债务的分二批进行,第一批是列为试点的32个县、(市、区),其他列为第二批。化解"普九"债务分五个阶段:一是制定方案,培训人员,培训到县、市、区级,在20*年11月13-16日已完成;二是清查摸底,分清类别,在20*年3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在20*年8月底前完成;三是审计确认,锁定债务,第一批在20*年4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在20*年9月底前完成,四是规范操作,偿还债务,第一批在20*年6月底前完成,第二批在12月31日前完成。从目前的工作进度看,32个试点县(市、区)能在20*年6月底前完成。

3.实行"两免除、三提高",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一是继续免除我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32万名学生学杂费。二是为农村232万名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国家课程的教科书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落实资金为2.54亿元;各地选用的地方教材由省财政负担,落实资金为3438万元,已全部纳入政府预算。三是进一步提高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的补助标准。小学生由原来的每天每生1元提高到2元,每年每生500元(每年在校天数按250天计算,下同),初中生由原来每天每生1.5元提高到3元,每年750元。全省补助额为0.6亿元,8万名学生受益,占寄宿学生总数的40%,所需资金中央财政承担50%,另50%由省财政和县级财政各分担50%。四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费的保障水平。20*年农村中小学生均保障水平,小学由280元提高到290元,初中由360元提高到430元,所需资金由国家和省级按6:4的比例分担。五是提高校舍维修改造的单位造价的资金补助标准。我省校舍维修改造经费由每平方米造价300元标准提高到每平方米800元,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按5:5的比例分担。各地原渠道用于校舍维修改造的资金不应减少,要用于学校公用经费的补助,提高保障水平。

4.推进"两基"巩固提高计划,有效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两基"管理机制,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切实控制中小学学生辍学,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和学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计划,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构建具有*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保证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在全国的领先水平。提高特殊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办学水平。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加强扫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

5.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学生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助学政策,落实省、县配套资金。从20*年下学期开始,所有农业户籍和县镇非农业户籍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都享受2年的国家资助,每人每年1500元。国家助学金的发放使更多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成为现实。20*年,我省已发放国家助学金近20万人,其中70%是农村学生。

6.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实施"阳光工程"。适应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明确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职责。落实培训任务,对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转移就业的人员定期组织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为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服务。

7.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计划。继续推进农村"三教"统筹,促进"农科教"结合,大面积推广和普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绿色证书"教育,加快农村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培训。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发展培养培训实用人才,为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服务。实施创业经营型人才培养培训计划。把县级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与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结合实施,加快孵化创业人才、资本和项目,整合资源,加快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大学生义务家教总结篇10

一、六县(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标准化”评估验收

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是以全面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为目标,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内涵发展、规范发展、均衡发展为重点的教育八项重点工程之一。*年以来,*市各级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工作,全市基础教育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该市把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纳入城乡建设的全局战略,把打造“教育先导县(区)”作为提升教育事业发展水平的战略目标,稳步构建教育发展的“三大”保障机制,精心实施“两基双高、三优名师、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的教育发展五大工程,创新实践教育“三项改革”,深入贯彻“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软件从严,硬件从实”的教育发展思路,积极创建“结构合理、规模适中、设施标准、素质优良、质量一流”的标准化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市各县(区)在创建义务教育标准化县(区)中累计投入达到9100万元,其中郊区400万、平定800万、盂县1200万、城区3000万、矿区3500万、开发区200万。2008年底,*市所属6县(区)全部通过“山西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达标县”初评验收,成为全省第一家整体实现高标准“普九”达标的市。

二、*市郊区稳步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

郊区现有寄宿制学校13所,占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总数的15.3%,有寄宿学生2199人,占寄宿制学校学生总数的35%,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8.4%。近年来,郊区把“建设寄宿制学校”作为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具体做法是:一将寄宿制学校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与危房改造、薄弱校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设施配套建设,认真解决家长和村干部怕学生辍学、怕增加负担、怕撤掉学校减少人气的思想包袱,成功建设了一批寄宿制学校的典型。如坡头小学、桃苑学校、东村寄宿制小学、北舁八一寄宿制学校等。其次是打通了三条投资渠道。在调动乡、村两级办学积极性,争取乡、村两级投入1699万元的同时,以区财政为主确保“优先向寄宿制学校建设倾斜”,设立了寄宿制学校建设专款、学校采暖补助专款、薄弱学校建设倾斜专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设施设备配套专款、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专款以及边远地区教师岗位津贴和名师津贴等专项经费。同时建立多方共担机制,解决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补助,建立贫困寄宿学生的资助制度,实现了“不因学生寄宿增加农民负担”的要求。三是推行“教育服务承诺制”和“教育导师制”,增强寄宿制学校发展内涵。要求每一个教师都要与学生结成对子,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做起,对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行为引导。同时,加强了对寄宿制学校课程开设能力的建设,要求学校必须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进一步提高了寄宿制学校的教学质量,把寄宿制学校真正办成了学生最开心、最喜爱的“家”。2006年,陈小娅副部长到坡头小学视察后肯定了郊区的做法,认为坡头小学是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