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十篇

时间:2023-03-30 06:48:44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1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方法;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212-02

初中生在小学阶段虽然接触过一些零散的物理方面的知识,但是却没有专门的物理课程,进入初中阶段后才开始正式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正式系统地接触物理知识,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物理知识不是很容易,很多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在学习中被动消极,特别对于很多初中阶段的女生来说,她们的理性思维稍弱于男生,学起物理知识来会更加困难。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时就应该要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以便更加轻松更加快速地学好更多的物理知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根据自己的学习、教学经验谈谈物理学习的方法。

1.明确基本概念

在物理知识中有很多的专有名词,比如电流、速度等概念都需要经过专门的物理学习才能够对其有正确的理解,才能够对这些概念相关的知识进行透彻的学习。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学习的第一步,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要想办法明确概念。明确概念的方法有很多,通过教师的讲解是明确概念定义的最直接的方法,教师在进行新课讲解的时候都会对概念进行界定,以利于对后面新知识的讲解,学生要抓紧在课堂上的时间尽量学好概念,再在课后进行复习就能够对其有基本的了解。如果学生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对教师讲解的概念还含糊不清,那学生千万不能含糊过去,而要在课后采取各种方法,争取在头脑中形成明确的概念定义。学生在自己进行概念学习的时候,可以采取举例法,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某个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概念,学生也要主动地向教师请教,要积极与同学们探讨,直到将概念弄清楚为止。

2.上课认真听讲

上课认真听讲是作为一个学生应该有的最基本的学习态度,对于初中物理这种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学生就更应该在上课期间集中精力,利用好课上的四十分钟,在这段时间内尽量吸收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当然,认真听讲并不是说初中生要完全"两耳不闻窗外事",坐的端端正正,不动手不动笔,而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用自己的方法内化。首先,学生在课上要勤动脑,动脑也就是说要勤于思考,思维要跟着教师走,对于教师所讲的知识要有自己的思考,对于某个知识点懂还是没有懂都要有清晰的认识。其次,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要勤动手。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忆不是万能的,在不经意之间就有可能忘记,所以,在物理课堂上学生要将教师所讲的知识点认真地记录下来,以免忘记,以便课后能够全面地复习课上教师所讲的知识。最后,学生在物理课上要勤动耳。很多时候教师的授课都采取语言性的讲授方式,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全神贯注地听教师讲解,以免漏掉重要的知识点。

3.课后认真复习

课上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学生学习新知识后没有足够的时间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因此,学生就要利用课后的自习时间及时对课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首先,学生在课后要重温教科书上的知识。一般情况下,教师所讲的知识都是基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教材上的知识点是其他展开知识的基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知识,所以学生课后复习的时候首先要再次熟悉巩固教材,扎实基础。其次,学生要复习课上所作的物理笔记。笔记上的知识点一般都是教师对教材知识点的补充,是教师在经过多年工作、学习后总结出来的认为应该教给学生的知识,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直接的文字性记录,因此,学生在课后进行物理知识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拿出物理课上的笔记本认真复习,丰富自己的物理知识。而且,课堂上做笔记可能会比较匆忙,有些知识可能没有记完全或者比较凌乱,因此,学生在对课堂笔记进行复习的时候还要对笔记进行整理完善,要让自己在很长一段时间后都能够看到笔记就能够清晰地回忆起相关知识。最后,学生还要在课后认真做练习。物理是一门需要较多练习才能够对知识有熟练掌握的学科,因此,学生在课后除了要完成教师所布置的必要的练习作业外,还要根据自己的薄弱点,自己在网上,在参考书上找一些相关练习题进行练习,以巩固自己掌握得不熟练的知识点。

4.理清物理知识的结构

物理知识不是零散的,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点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学生才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养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习惯,而是要将头脑中的物理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让知识点之间环环相扣,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猴子掰玉米,掰一个掉一个"。理清物理知识结构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学生可以试着自己建立物理知识结构图,将学到的知识按照某种依据划分成几个板块,再找到板块之间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并用括号,直线等符号标出相关知识点的联系,这样就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强大的知识网络,知识点之间紧密相连,不会有所遗漏。学生在初中三年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学习了初二的知识就忘记了初一的知识,学习了初三的知识就忘记了初二的知识,这是三个阶段的物理知识是紧密相连的,是前后相继相辅相成的,因此,学生要不时地将各个阶段的知识点进行整理融合,既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又达到整体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

5.要善于观察生活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2

关键词:复习现状;复习教学;具体方法;教学效率

一、当前初中物理复习教学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好多教师对复习的方法指导不够重视,认为单纯地让学生做题就可以了。所以,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影响了复习课的教学效率。另外,针对物理课程知识点相对分散的特点,虽然很多教师做了相对深入的研究。但在复习的方法上,依然采取统一化、标准化的策略。这样严重制约了复习课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学生陷入了尽管枯燥,只要做题,就可以提高成绩的误区。这与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背道而驰。

二、复习课教学中常用的方式方法

1.巧填表格寻“乐趣”

既然是复习,肯定对知识点要有系统的总结,教师在执教中,要改变自己总结知识点,让学生反复记忆的方式。可以采用表格填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总结。分两个表格:第一个表格,教科书的知识点总结,分章节的知识点,先加以罗列。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进行。第二个表格,让学生针对各个章节的各个知识点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这样做的效果,学生通过自己填写表格的过程,对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相当于渔网的“纲”。进而对自己认为的知识点的薄弱环节进行分析,找到自己在学习物理中的“病症”。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学生找到的薄弱环节,给出好的建议。这样学生通过填写表格,找到了自己的“症状”,然后结合教师给的建议,在复习的过程中,就会更有针对性。学生对自己发觉的事情,总是比教师灌输给他的事情,兴趣要高得多。做好总体的诊断后,下面的复习过程就是要针对不同章节的知识点统一进行分类。

2.分组讨论齐进步

做好上述的学生填写表格工作后,针对知识点薄弱相通的学生进行分组。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需要教师课堂前做的工作很多,首先要研究学生自我分析的是否准确,根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了解给出中肯、合理的建议后,才可以进行分组。分组的时候要坚持基本功好的带动基本功差的原则,由课堂复习知识点基本功好的同学做组长,这样每个同学都有可能作为组长,带着小组的其他同学复习。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性格差异,以及初三学生的身体、心理差异。争取在分组后,让学生针对某个知识点都能自觉的讨论,根据自己的不足,通过其他学生的分享,得到弥补并巩固。教师要在课堂中及时的参与到每个小组的学习讨论过程中,并及时地予以引导。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要根据各个小组的情况,布置适合本节知识点的习题,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本节知识点的运用,并加以巩固。

3.反思析因抓落实

学生解题错误的习惯不尽相同。但教师对学生的错题原因会有基本的了解。这就要求在分组复习课堂中,把错题纠错方法引入课堂中,让小组自行讨论上节课堂中题目做错的原因。然后教师根据具体的原因,给出合理的指导。经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形成规范结题的习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解题思想、方法的规范化;解题过程的规范化;物理用语和工整书写规范化。例如,做选择题的时候,一定要把所有的选项都看全;做填空题的时候,文字要通顺;做计算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看清单位,并要用物理规定的符号表示对应的物理量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后,让学生在把以前的试卷拿出来进行对比,往往同学们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经常出错的原因。这样,经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自己的“发现”,也是让物理复习的效果提升有效的方法。

以上是本人在复习课堂上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它最大的好处是真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让学生尽可能地把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发挥到最大值。教师然后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指导。教师只有不断地总结、研究、创新、实践,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不断创新复习的方法,才能达到提高复习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柴宝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分析及对策[J].科学教育研究,2008.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3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方法 兴趣 建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43

物理是一门有着较强逻辑性的学科,让初中生养成良好的物理学习思维,有助于他们在物理学科的学习。物理学科的学习与别的学科有着相通之处,同时也包含着它本身特有的特征,初中教师需要培养初中生的特定的思维方法才能让他们在物理学科的学习上走得更远。

一、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的学习

在刚接触到物理学习的初中生来说,有的学生会认为物理学习和数学没什么两样,都是通过记公式,再将公式运用在习题中,这是学生在学习物理所存在的最大误区。作为教师,让我们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前,我们需要告诉学生,物理学科的特有魅力,让学生分清物理和数学在本质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告诉学生想要学好物理,首先需要一定的语文基础,其次还需要数学知识作为工具,协助我们物理试题的计算,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学生需要知道所学知识点的物理意义。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语文基础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区分,在物理上很多时候概念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代表着不同物理意义的物理量。比如初中二年级学习乐音的三个特征时,其中有两个量就是只有一字之差,如果学生不注重区分,就会很容易的混淆这些“相似”的知识点,其中有音调、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而音色是指声音的特性。

二、初中生物理学习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联系生活、学会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学习物理

物理学科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学习初中物理知识时,需要学会回归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中现象,联系生活学习物理,这种学习方式会让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加深,同时也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初中生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就可以根据生活中自己面对镜子照相的情节联系起来,这会让学生在理解以及知识的记忆方面的难度有所降低。他们会很容易的记住平面镜成像有这样的特点: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与物的大小是相等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是相垂直的。总之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联系生活是让物理学习简单化的途径之一。

(二)注重基础的学习

学习就如同我们的建筑,在建筑中有了牢固的屋基,房子的建筑才会牢固,同理在初中生的物理学习中,学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这样他们在物理学习中才能更好地可持续发展。如果学生对基础的知识掌握都不牢固,一味的追求难点知识,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会让他们在物理学科上的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去追求难点知识,再去突破他们自己。

(三)学会听课,学会做笔记

不管学生在学习什么科目,课堂中认真听课,收获效率才会高,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在物理课堂中,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对于学好物理尤为重要。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需要学会在书上勾画,把重点的内容划出来,把老师讲解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把课堂中没有听懂的、或者是听得模棱两可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课后及时向老师询问,及时把不懂得问题弄明白。

(四)学会选择做练题

对于富含逻辑性较强的物理学科,倘若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不去练习试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理科科目知识的学习是极其不好的。本身在理科知识的学习,就是需要通过一定的试题训练来强化知识的掌握的。学生在课后做练习题是很重要的,选择怎样的题作为练习题是更重要的,如果做了练习题,但是习题不具有代表性,这样的试题作为他们的练习题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

三、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常见学习方法

(一)画图法在物理学科的学习

在初中物理中,学生需要学会一些作图的方法。比如光路图、线路图、受力示意图等。在物理学科中,每一种作图都是有相关物理规定及要求的。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作图法去学习物理的时候掌握相关的基础物理知识。比如说学生在作光路图的时候需要注意:实际光线需要用实线画出,而不是实际光线的部分则用虚线画出,在画光线的时候要记得带箭头、并且学生要注意把光线与光线之间连接好、不要出现断开的现象,还有学生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之间的关系。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大概地听了老师讲画图的知识,但是对于这些需要记住的注意事项不了解,他们在画图的时候就很容易出错。所以学生要学会画图,学会注意画图的相关规则去画图。

(二)控制变量法在初中物理上的应用

所谓的控制变量法,就是通过控制一些物理为定值,改变另一个物理量,最终改变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控制变量法是物理上常用的一种方法,不仅仅是在初中物理中。在我们初中物理的教学中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也是很广泛的。比如,学生在学习压强时就有用到,压强是指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我们在讨论面积上的受力和面积的大小对压强的影响时,就是通过面积一定来改变该面积上的受力大小,在不同大小作用力的情况下压强如何变化;同理我们还会设置受力相同,但是物体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再观察压强是如何发生改变的。当然在设计实验的时候,需要控制其他无关变量相同,这样的结果才具有可对照性。

(三)总结、归纳法在初中物理上的应用

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始有终,学生在掌握知识后,应该学会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在归纳中遇到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及时的向老师询问。归纳,总结的目的就是要学生清楚的明白在每个章节中,我们讲的究竟是什么知识点,学生学会在新知识讲完后去归纳知识,让他们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更加清晰,也才能更好地把各章节的内容练习起来。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4

一、重视观察和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因些,要积极做实验,不仅课堂上做,课前课后还要反复地做,用“vcm仿真实验”,多做几遍实验,牢牢掌握每个化学反应的具体条件、现象、结果,加深理解和记忆,努力达到各次实验的目的。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观察,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学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观察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生动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重视实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实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实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来判断自初中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弯曲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实验。这些都需要同学们自己独立思考、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观察、判断、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分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二、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正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掌握公式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正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应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和计算。

三、重视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主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后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学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单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单(即分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计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四、学会“两头堵”的分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点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学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主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分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领会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应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帮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在学习物理的道路上,愿你结合自己的特点 独立做题要独立地(指不依赖他人),保质保量地做一些题。独立解题,可能有时慢一些,有时要走弯路,但这是走向成功必由之路。

六 物理过程。

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物理过程弄不清必然存在解题的隐患。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能够变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更精确地掌握物理过程。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死的、间断的,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 笔记本。上课以听讲为主,还要有一个笔记本,有些东西要记下来。知识结构,好的解题方法,好的例题,听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记下来。课后还要整理笔记,一方面是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还要对笔记作好补充。

学习资料学习资料要保存好,作好分类工作,还要作好记号。学习资料的分类包括练习题、试卷、实验报告等等。

时间是宝贵的,没有了时间就什么也来不及做了,所以要注意充分利用时间,而利用时间是一门非常高超的艺术。

向别人学习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向同学们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看人家是怎样学习的,经常与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千万不能自以为是。

要重视知识结构,要系统地掌握好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把零散的知识形成系统。

其二

一、学习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会"

初中将学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规律,而这些概念、规律,是解决各类问题的基础,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控制,应力求做到"五会":

会表述:能熟记并精确地叙述概念、规律的内容。

会表达:明确概念、规律的表达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

会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会变形:会对公式进行精确变形,并理解变形后的含义。

会利用:会用概念和公式进行简略的断定、推理和盘算。

二、器重画图和识图

学习物理离不开图形,从运用力学知识的机械设计到运用电磁学知识的复杂电路设计,都是重要依靠"图形语言"来表述的。知识的条理化,剖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问题,用通常意义上的语言或文字表达都是有局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学的方法动手画图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对今落后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里,同窗们会学到力的图示、简略的机械图、电路图和光路图。"大纲"要求的画图重要分两部分:一部分画图属于作图类型题,比方说,作光路图、作力的图示、作力臂图以及画电路图等等;另一部分,根据现成的图形学会识图,所谓识图是指要注意结合条件看图,不仅要学会把复杂的图形看简略(即剖析图形),更要学会在复杂的图形中看出基本图形。例如,在盘算有关电路的习题时,已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剖析出来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将所给出的电路图画成等效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色,使有关问题迎刃而解。

三、器重察看和试验

物理是一门以察看、试验为基础的学科,察看和试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讨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察看,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出身于细心的察看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器重对现象的细心察看。因为只有通过对观象的察看,才干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活泼、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细心、认真的察看,才干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例如,学习运动的相对性,老师讲到参照物时,许多同窗都会联想到:坐在火车上的人,会察看到铁路两旁的电杆、树木都向车尾飞奔而去。这个活泼的实例使我们对运动的相对性有了形象的认识。

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我们还应当器重试验,注意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中的现象结合起来,其中也包含与物理试验现象的结合,因为大量的物理规律是在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作为一个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中学生,要认真察看老师的演示试验,并独立完成学生的动手操作试验。

在认真完成课内规定试验的基础上,还可以自己设计试验,来断定自己设计的试验计划在实践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设计试验测量学校绿地中一条曲折小径的长度;可以通过试验测量上学途中骑车的平均速度;还可以设计在缺少电流表或缺少电压表的条件下测量未知电阻的试验。这些都需要同窗们自己独立思考、摸索,不断提高自己的察看、断定、思维等能力,使自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入,剖析、解决问题会更全面。

四、学会"两头堵"的剖析方法

物理知识的特色是由简到难,逐步深入,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多,许多同窗都感到物理题不好做。这重要是思考的方法不对头的缘故。

拿到一道题后,一般有两条思路:一是从结论入手,看结论想需知,逐步向已知靠拢;二是要"发展"已知,从已知想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当两个思路"接通"时,便得到解题的通路。这种剖析问题的方法,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两头堵"的方法。这种方法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和控制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同窗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体会并加以利用。

五、注意适当分类,把知识条理化和体系化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记错、记混。因此,可试着按照课文和某些辅导材料中绘制的框架图去辅助记忆和理解。

有时,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可以使所学的内容化繁为简,重点突出,脉络分明,便于自己进行剖析、比较、综合、概括;可以不断地把疏散的概念体系化,不断地把新概念纳入旧概念的体系中,逐步在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体系,使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5

【关键词】阅读法 实验法 质疑法 讨论法 研究法

初中生普遍感觉物理课难学,若教师能教给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则既能减轻其学习负担,又可提高其学习质量。本文就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谈一谈几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阅读法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1)课前阅读,要有的放矢,即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如阅读《光的传播》这一节,可提出如下问题:①光是从哪里来的?发光的物体叫什么?②光源可分哪几类?③从光源发出的光是怎样传播的?光的传播需要介质吗?④光传播需要时间吗?也就是说光传播有速度吗?通过阅读,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2)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字、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健,才能深刻理解,如阅读"浮力的方向"时关键是"竖直向上".阅读"光的折射规律"的课文时,抓住"斜射"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等还是从水、玻璃等斜射入空气中"来比较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若遇疑难,要反复推敲,弄清其原因究竟。(3)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理解,使知识得到升华。

二、实验法

实验法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实验都是演示实验,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笔者在教学中尝试把一些演示实验安排成教师指导下由学生上台演示,然后教师再指导或者再示范一次的方法,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参与和展示机会。例如初中物理分子动理论一章有很多实验都是演示实验,用空气和二氧化氮演示气体间扩散现象的实验、用两个铅块演示分子间存在引力实验、研究温度与内能的关系实验等,让学生上台来做,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也在演示中被台下的学生看清楚了,教师再有针对地进行指导,重点难点一目了然。还有一个物体内能的实验,在用橡皮塞塞好的带导管接打气筒的广口瓶里装一点水,然后用打气筒往里打气,可以看到容器里有水雾出现,还会看到瓶塞跳起。教师提前鼓励一两个学生课前准备一下,当其他学生不能主动上前时,这一两名学生上成实验。台下的学生既羡慕又不解,总之,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很好地学到了东西。

三、质疑法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思维的动力.在物理学习中,要结合教材中的"想想议议",进行巧妙的设疑,多动脑积极思维,多质疑,多解疑,才能真正弄清物理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并提高表述能力.如在学习"小灯泡亮度是由谁决定的"时,可先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 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其正常发光吗?

(2)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小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小灯泡能不能正常发光?

(3)当加在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小灯泡又会怎样?

结论: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的。小灯泡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时,正常发光;实际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时小灯泡发光较暗;当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时发光很强,很容易将小灯泡烧毁。某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相似,但所用的器材不同,等等.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积极思维,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找出异同和联系,掌握知识的本质,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四、讨论法

讨论法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现在每一节课上,笔者都在尝试间断性给学生时间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在应用过程中注意提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在讨论中及时的给学生以启发诱导。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围绕中心议题发言。站在学生的角度,把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想到,给他们时间讨论,通过讨论,一些思维敏捷的学生可以帮助其他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问题的本质。通过讨论,学生间交流、师生间交流同时增多,课堂气氛得以调节。

例如讲到直流电动机一节,教师带到课堂上的一个小电动机,接通电源后,电动机没有立刻转动起来。教师就及时提出问题:为什么电动机没转动,有哪些可能性?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很快,每个学生都加入到小组讨论的行列中,通过激烈地讨论后,可能出现的主要五种情况全部被说了出来,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效果好得多。

五、研究法

研究法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优点在于通过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懂得如何独立地获取信息、获得概念,并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形成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6

一.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对于初学物理的初中学生,尤其要重视对现象的仔细观察。因为只有通过对现象的观察,才能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只有通过仔细、认真的观察,才能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化。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我们不要视而不见,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观察水杯,从不同角度看,杯底深浅不同;杯中的茶叶大小不同,杯上的花大小不同。这是为什么呢?观察马路上的汽车,为什么挡风玻璃呈斜面?为什么夜间行车时车内不开灯?为什么载重汽车的车轮粗大而且数量多?为什么轮胎制有花纹?

留心处处是学问,请同学们留心观察,用心思考,用疑问的眼光看待各种现象,不断地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二.勇于实际,乐于探究

物理实验是学习物理的基础;科学探究是学习物理的目标和方法,天籁只惠实践人。所以,应该勇于实验,乐于探究。我们要积极参与实验,老师做演示实验时,我们要细心观察、积极思考;走进实验室做实验时,要自觉地培养自己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实验动手能力。此外,还要把整个世界当作我们的课本,看看利用身边物品,可以做哪些实验。多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搞一些小发明,写一写小论文,养成勇于实验、乐于探索的好习惯。

自然界中存在着无穷的奥妙,科学家是通过科学探究去认识它们的。科学探究不仅对科学家研究问题是需要的,对于我们学习物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是需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大家也应该像科学家那样,要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猜想假设。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设计一个实验或制定一个计划,进行实验探究,收集证据,经过分析论证,从而得到结论。

三.联系实验,联系社会

物理是一门跟实际非常密切的学科,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物理知识是从实际中来的,还要应用到实际中去。学习物理知识就是为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说明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生活、生产中一些简单的问题。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联系实际,首先是要联系我们身边的生活实际。

要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于实际,不但关心身边的物理,还要关心物理与社会的关系,不但要学习科学历史,更要关注科学发展的前沿,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四.注意分类,理顺条理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7

摘要:习题课是教学常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堂好的习题课,既可传授学生新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四点。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课;教学方法

主题词:定位好“教”与“学”的角色关系是习题课教学的关键。

习题课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巩固好已学过的基础知识,延伸基本技能,逐步形成创造才能。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准确把握教学节奏、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物理教学中,习题课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课型,它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通过多年的教学,也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认真钻研教材,精选习题

题海战术,并不是我们素质教育所推崇的,要解决很多的物理知识和习题,靠搞大量的题目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初中物理的教学时间相对其他主科的少,总是感到不够用。所以,习题教学课堂要少讲多练或少讲精讲,真正做到“画龙点睛”,不仅要帮助学生解疑纠错,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探索方法,培养能力。

精选习题要注意:

1.要有典型性:它要求所选择的习题在内容上和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能反映重点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及其特征,要遵循 “ 少而精 ” 的原则。题目宁少、宁精勿多勿繁。2.要有针对性:是指习题的选择要针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3.要有实际性:习题的选择要注意把理想化模型同实际课题密切联系,要将理想化的过程与实际物理过程有机地结合。4.要有启发性:它要求习题的选择要注意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5.生活性:它要求所选择的习题应尽可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意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1.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 ,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电学题的解答中,最适合一题多解练习,另外 “ 一题多解 ” 使思维具有流畅性。在物理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 “ 一题多解 ” 训练拓宽自己的思路,在遇到新的问题时能顺利挖掘出物理量间的相互关系和物理规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求异思维,使自己的思维具有流畅性。

2.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密度的教学、电学的教学都比较适用。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8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新编教材中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存在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重视物理实验,掌握科学的观察、实验方法是实验教学成功所在。

我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以做好演示实验为前提,增强实验的趣味性,为学生做好实验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同时,在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勤于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学习大气压时,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茶壶盖上都有一个小眼,这个小眼起什么作用,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多细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及大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与课本知识联系。如学习压强、摩擦后,可以有意识地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用针在缝被子时,为什么手上套上顶针箍,并把针在头皮上摩擦,这目的又是什么,使学生养成爱观察、勤思考的习惯。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材是学习物理的基本依据,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初中物理课本文字精炼,语句准确,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与一体,完全适合与中学生阅读、理解、探索。

教师在开始上物理课时就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按照新教材编排体系,首先要阅读课前问号和课题,了解问题的提出,明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其次阅读小标题、插图和正文,读小标题可以知晓知识框架,插图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补足个别学生孤陋寡闻的现象。新编教材中的插图很多,且许多插图具有漫画特征,形象生动,直观性强,图文并茂,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重视对插图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中的每一条线段,每一部分图示表示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问题,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过程。

3.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及规范解题

做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复习、巩固应用知识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过程中,必须指导学生解题的正确方法。

如我在指导学生解答说理题时,要求学生按三步进行;讲道理、摆事实、得结论。

如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这是为什么?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讲道理),用手和脚向后划水,水则给人向前的力(摆事实),故人就能前进(得结论)。通过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这一类题目的一般解题方法。

在电学题目中往往由于电路中接入电流表、电压表而使电路变得较为复杂,但又因为电流表内阻很小,电压表内阻很大。我则指导学生把电流表看成是闭合开关枣一段导线,把电压表看成断开的开关,这必将使电路大为简化,看出一个电路的主干。如下面两例中:同时解物理题时要规范、全面,符合要求。如①画光路图时光线一定有传播方向并画实线,法线、虚像用虚线;②问答题叙述要清楚,不能答非所问,词不达意;③计算题要写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公式,代入数据要有单位,最后得出结果。教师在上新课时,除把知识要点和概念讲清楚外,在讲解例题时注意解题的方法和书写格式,对学生的作业严格要求,不能马虎,通过归类讲解、认真分析、规范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养成规范解题的习惯。

4.注重知识的整理和认真订正错误的习惯

复习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重要环节。因此,学完一章后我就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将所学知识按物理学本身的内部结构整理成有机联系的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弄清章节的前后联系及每一部分知识在教材内容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便于融合贯通。最后教师总结示范出小结,通过写小结不但有助于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5.研究学生的心理,使学法指导真正落到实处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9

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科学。这些现象包括力现象,声音现象,热现象,电和磁现象,光现象,原子和原子核的运动变化等现象。学习物理的主要任务就要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其中的规律,了解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并使同学们知道和掌握,以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我们知道,我们周围的世界就是由物质构成的,许多生产和生活现象都是物理现象,要学好物理,就要认真观察周围存在的各种物理现象。

观察首先要广泛,全面。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这些同学往往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眼界开阔,见多识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学习物理时,往往实物感较强,思路较宽,比较容易掌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从而进行正确的分析。例如,看到彩虹,不是单纯地好奇于她五彩斑斓的色彩,而应注意观察里面有几种颜色?为什么有这几种颜色?这几种颜色是如何排列的?为什么会是着这样排列的;打开收音机,不应只是单纯地听一听美妙的音乐,而是看一看里面有哪些元件?这些元件是怎样组和的?为什么通过这些元件可以听到电台广播?电台广播是如何发送的。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有的放矢,必将打消畏惧物理的心理,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观察要有针对性。同学们在广泛观察的基础上,应该重视观察与已学的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例如:初中学习了"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我们就要注意观察物体间相互作用时产生的压强与作用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象载重拖拉机的履带;载重汽车的后轮变成四个;刀磨快了才好切东西;以及钉图钉、缝衣服、在沙地上行走等等。都应该注意这些日常现象,并能将这些现象与"压强"这一概联系起来。久而久之,脑中必然积蓄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观察还必须目的明确。俗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看到的现象,不应专注它的好看与新奇物理论文,而是应当找出这些现象后所隐藏的物理原因、物理规律。例如:纺锤型的圆锥滚轮沿V形轨道向上滚。

我们不应被其表面现象所迷惑,滚轮放在斜轨下端是不会自动向上滚的。我们只要知道滚轮向上滚时,重心是不断下降的,那么滚轮上坡的道理就会一下子明白了。另外,看到硬币浮在水面上,应该与液体的表面张力联系起来;看到肥皂泡上五颜六色的花纹,应该与广的干涉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观察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我们千万要忌讳对周围的一些现象漠不关心,不观察,不思考,这对学习物理是不利的。其实,物理上许多定律的发现和重大的发明都是源于观察的基础上。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着名的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就是建立在仔细观察苹果落地这一现象的基础上的。瓦特在烧开水时,观察到水蒸气产生的力量推开了壶盖的基础上,发明了蒸汽机等。过去一些同学进入中学后往往觉得物理越学越难,这和他们长期困于书本之中,不注意观察周围的生活和现象,对一切都漠不关心恐怕不无关系。

二、要重视实验, 勤于实验,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规律都是从模拟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宋代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绝知此事要躬行。"他说,要获得知识,仅靠书本上的知识不够的,还必须我们亲身实践,把知与行、脑与手结合起来。

中学阶段,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课堂上老师将演示很多的实验,学生也将做许多分组实验。对这些实验,对这些实验,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明确实验的步骤。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依据步骤,认真实验,仔细纪录,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同学们自己也应尽量创造条件,多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学习了"重心"这课后,可用不规则的木板通过"悬挂法"找出其重心何在;学习了"摩擦力"这课后,可 用向橡皮筋系在木块上,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物体的质量,看出水平面上摩擦力与重力间的定性关系,这些实验对我们掌握物理规律是十分有益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能都发现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近十几年,我国中学生在国际上的一些着名的竞赛上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一些重要的科技发明与发现却与我们无缘。其中一个

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力度还很不够,还远远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动手操作潜能。

物理学习忌讳不重视实验,甚至不做实验,只凭主观臆断。这往往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作为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大概"、"差不多"、"估计"等等这些词是不应出现在物理中的。自己亲手所做的实验往往印象是比较深的。通常人们往往认为触电是与电势有关的。如果亲自做过人体带电的实验,发现人体带上几十万伏的电势也不会触电,从而知道触电是由于有电流通过人体而发生的。

不依据实验,只凭主观臆断去学物理知识,这些知识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学们必然觉得这些物理概念与物理知识非常空洞与抽象,必然会觉得物理难学。

三、要勤于思考, 注意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它的规律性很强,单靠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物理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爱因斯坦曾说:"学习知识要勤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

勤于思考,首先要善于思考。善于思考最根本的方法是在具体的

实际中加以培养和训练。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力图弄清:这个概念是怎 么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规律,要力图搞清:这个规律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和其他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要力图搞清:这题描述的是什么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如何?该用哪个规律去解题?……只要同学们能够改变"上课记笔记,复习背笔记,考试全忘记"的机械学习方法,摆脱"为交差而作业"的被动状态,克服做作业"依葫芦画瓢"的做法,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由"勤思"而"善思", 由"善思"而"善进",不断提高我们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实际学习中,有的同学解题时从容不迫,灵活自如,单刀直入,十分简洁;有的同学则迷茫混沌,步履艰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得出的答案却往往繁杂冗长。剔除学生天资的因素,主要还是"思"与"不思"、"勤思"与"惰思"的原因。俗话[论文网 ]说"刀子越磨越锋利,脑子越用越灵活"。伟大的电学家福兰克林也曾经说:"用着的钥匙永远光亮",正是说明了思考的重要性。相信同学们只要坚持独立思考,认真理解,物理会越学越轻松。

物理学习切忌张冠李戴。不注意规律的应用范围和条件,拿起题目就去"套公式、套类型"、"依葫芦画瓢",结果往往要出错。做物理题目要想到它的物理过程,不能把物理题简单当作数学题去解。

四、要善于总结, 把所学的物理知识、物理规律理解清楚,切忌一知半解物理论文,模糊不清

各种物理规律总是寓于力学、运动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形形的物理现象之中,它们联系密切又千变万化。因此,学习物理除了要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外,也要学会总结,提纲挈领,把"厚书"变"薄",又要学会能举一反三,联系到与之相联系的知识,会将"薄书"变"厚"。这样,将知识系统化,纲领化,就如同鱼网一样,收的拢,撒得开,张网撒一片,收网几条线。物理知识必然既然有序,条理分明。

对于每一章的复习,勤于总结,首先要学会写一个"知识结构小结",可以包括:全章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些什么?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何?哪些是重点?这章学了那些物理现象、概念、规律、公式?这些规律是如何得来的?各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们与规律之间有什么关系?……知识小结应当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内容准确。小结的形式可以多样化,文字型、方框图、表格式、树型结构等等均是可以采用的。

其实,小结的过程,也是认识再提高的过程。每次认真做完一次知识小结,就如同登上了一个新的高峰,立足高处,俯揽全局,奇景异观,尽收眼底。经过总结的知识,既易融会贯通,又便于理解和记忆。

物理学习最忌讳的就是对所学的知识一切都模糊不清,各知识点混淆在一起,变成了一锅粥糊。遇到题目,觉得是这个知识点的,又觉得是那个知识点的,分不清楚,左右为难。现在有些同学觉得拿起题目无从下手,我想大概就在于不善小结,各知识点模糊不清的缘故吧。

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在实践的基础上学好物理。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篇10

关键词:初中物理;学习兴趣;学生

相比于其他科目的专一性而言,初中物理属于覆盖面较广的学科,其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而且许多的知识点都很抽象,需要学生通过各种实验才能理解。而这些对于初中生而言,无疑产生了较大的压力,他们本身需要面对的科目就颇多,这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更是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促使学生最合理地学习初中物理,提高物理教学的科学性,我们必须纠正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整个教学氛围变得生动活泼,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一、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把握不住学习的核心,对课本存在严重的盲目感

物理是学生升入初中接触的新科目,由于这一科目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很容易在面对这样新颖的科目时产生盲目感,不知道如何学习,无法形成较好的学习系统和方法,而且课本本身所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需要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和生活有较强的了解程度,进而进行深层次的研究。面对如此多的学习要求,许多学生在物理的学习中很容易失去学习的方向,找不到课本知识的要点所在,对于教师讲授的内容产生了较大的疑惑,从而导致学习的效率十分低下。

2.部分内容过于抽象,学习起来十分不易

在初中物理的教材中,很多的教学内容都是抽象的,比如,宇宙的星体、星系,还有凝华、固化、升华的过程,这些内容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并且与生活的联系较强,需要他们有较多的生活经验,但是许多学生并不曾在意这些,这就导致了教学内容的空洞,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难题。

3.传统教学模式未能做到以学生为主,缺乏教学活力

现代的教育模式十分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要求教师切实尊重理解学生的想法和见解,但是,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并非如此,而是较为推崇以教师为主的讲述教学,学生只能理解和消化接收到的信息,并不能提出较多的质疑。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的成长十分缓慢,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无法形成较好的学习氛围。

二、提高学生初中物理学习效率的教学策略

1.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面对初中物理这一知识点相当丰富的教学科目,仅仅依靠学生盲目学习必然不能产生较好的效益,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正确引导他们的学习,带领大家步入科学的学习轨道。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结合初中物理教材,设计一定的教学情境和问题,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物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使用显微镜时,学生并不懂得显微镜各个部位的具体使用内容,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指导大家使用。同时,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趣味,教师可以带领大家观察有趣的内容,如,神奇的水世界以及星空等,学生必然会对整个过程产生较高的学习渴求,进而提高学习水平。

2.结合现实生活,改变学生对物理的学习观念

初中物理是整个物理学习的基础,其中大部分内容都与生活有较强的联系,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示教学内容,并结合生活常识,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现象的能力。比如,对于凝华这一实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首先利用烧杯、酒精灯进行实验演示,然后细细向学生展现其中的原理,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凝华过程,为学生解释常见的生活现象,加强学生对初中物理知识内容的认同感,拉进他们与物理的距离,进而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3.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共同促进彼此发展

在现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学中,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要不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并根据这些内容开展趣味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教学核心,鼓励他们积极发言,及时发现他们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他们答疑解惑,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初中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相联系的实践性科目,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必须及时地纠正和完善当前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做到以学生为主,全方位地促进学生获得最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叶长龙.中学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