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3 18:35:5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1

    为此,我们要从理论建设、实际传播、内在管理三方面下功夫,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路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笔者参考有关文献,谈谈自己的看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理论建设路径

    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的理论建设,不断提升引领能力;又要开展对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理论研究,深刻把握引领对象。唯有双管齐下,方能提高引领水平。可以说,理论建设路径是实现对社会思潮有效引领的基础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2

大学作为创造知识、传播文化、引领风尚的主阵地和辐射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先进文化建设方面,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文化建设对于确保现代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确保大学文化在高水平大学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大学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在长期共同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大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重智育技能,轻德育,轻人文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重表面形式,轻精神内涵;重环境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大学文化正在受到不良文化的冲击。[1]一些高校已经出现与大学文化属性不符并且会对学生发生不良影响的文化倾向,如大学文化的庸俗化、趋同化及简单化。[2]很多高校对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有偏差,因而存在缺乏规划、随机性大、盲目跟风、个性缺失等问题。[3] 出现这些问题的思想根源在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文化建设的灵魂,没有准确把握住大学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阵地的本质,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文化建设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才能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咨询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作用,没有深入领会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

面对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复杂背景以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加紧转型的客观现实,只有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引领作用,大学文化才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才能不断熔铸校园文化灵魂,才能培育和塑造大批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才能不断增强师生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主动承担起传承、引领、辐射和创新社会文化的历史重任。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

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一)充分认识大学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的深刻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根本、生命之魂和精神旗帜。而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大学为载体,通过历届师生的传承和创造,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逐渐形成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总和,凝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共同追求,是学校继承传统、履行职能、创新发展的精神动力。

现代大学在构建大学文化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追求真善美为目标,以弘扬大学精神为核心,制定并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纲要,努力构建富有时代特征、本校特色、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是新形势下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二)紧密结合大学文化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条件

现代许多大学在多年办学的光辉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代代大学人潜心耕耘、薪火相传,创造、传承和弘扬了独特的大学文化,形成了优良的党风、教风、学风和工作作风,这些文化传统对学校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挖掘和开发利用这些文化资源,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的必然选择。

因此,在构建大学文化过程中,必须注重文化传承,加强校史研究和校园历史文物保护,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励广大师生员工努力践行经过几代人提炼出的校训,增强对学校的自豪感和责任感。积极开展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切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抓好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与保护,大力建设文明校园。通过文化荣校战略,进一步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力量和智慧,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努力建设一个更加兼容并蓄、文明健康、安定有序的人文大学。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下的大学文化建设路径

1.根据时展要求,明确大学文化发展定位。现代大学要在明确学校建设的指导思想基础上,设定建设大学文化的战略目标,比如“坚持‘质量立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特色兴校’,进一步提升学校竞争力”、“坚持‘人才强校’,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学科领校’,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开放活校’,进一步增强学校发展活力”、“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办学行为”、“坚持‘文化荣校’,进一步提升学校‘软实力’”。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围绕“文化荣校”战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构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阵地。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广大师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师生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大兴学习之风,以学习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点,切实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第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和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筑牢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思想道德基础。第三,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凝聚到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上来。第四,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学科建设和发展,增强学科归属感和价值追求。第五,加强与人文艺术、文化产业领域相关的学科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去,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宣传的力度和深度。

3.依托文化传承,打造特色大学文化。现代大学在各自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都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专家学者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符合自身实际和特色的精神,积淀出良好的教风,培育出严谨求实的学风,凝练出具有深厚底蕴和激励精神的校训。因此,现代学校在构建大学文化过程中,要注重文化传承,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史资源,走特色之路。第一,明晰学校办学理念,践行校训,传承并进一步提炼大学精神,将大学精神内化为师生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二,通过开展校史研究、组建校史宣讲队等形式,深入开展校史校情教育,激励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优秀文化传统;做好学校文物史迹资源的普查、整理、保护和利用工作;加强对博物馆、校史馆等文化服务设施的建设及开放服务工作;组建校史研究队伍,以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成果、重要时期为主要内容整理编写新版校史,比如本校校史教育通识读本、编印出本校知名校友风采录等系列校史研究成果,开展系统化、日常化的校史校情教育。第三,注重校友文化。建立完善校友信息库,健全校友会组织,形成“关怀校友,热爱母校,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校友文化;重视校友资源,关心校友发展,学习成功校友,营造校友感恩母校和培养、支持母校发展的氛围,助力校友干事创业,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4.围绕建设特色名校目标,力促大学文化创新。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不断加强文化建设,熔铸大学精神,使各具特色大学文化深入人心,并内化为师生员工的实际行动,为现代大学科学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可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特色名校,努力强化硬件和软件设施,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提升师生文化素养内涵。积极树立人文魅力校园典型,并充分发挥人文渊薮的辐射力、影响力,为促进地方人文风尚的形成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促进文化创新与科技创造相结合,不断推进学科建设。第一,大力推进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层建设、整体推进”的方针,坚持“有所先为、有所后为”,着力加强与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学科以及重点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发展新兴学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应用服务能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第二,进一步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在学位点建设上优先向特色学科和应用型学科倾斜;进一步优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类型结构,采取多种方式发展专业学位教育,不断扩大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提高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第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发挥综合效益,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建设。凝练学科方向,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团队。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和科研激励机制,着力构建“项目-平台-团队-成果”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努力形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宽容失败、诚实守信的学术氛围。

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创设民主与自由的制度环境。首先,坚持民主治校、校务公开的原则,注重发挥工会、教代会、共青团、民主党派和离退休教职工在治校理教、民主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深化体制改革,促进管理制度更加合理,职责更加明确,运行更加顺畅,管理成本逐步降低,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形成更加科学协调高效的体制机制。其次,进一步发挥学校的人才和学科优势。打破体制“围墙”,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高校知识原创性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5.围绕人才强校建设目标,培养复合型文化人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为人师表、品德高尚、严谨治学、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做知识和品格完美结合的代表,做知行合一的典范,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彰显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

坚持“优化结构、强化素质、提高层次、创新机制”的工作思路,围绕人才培养和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以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建设为抓手,积极稳定和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和汇聚一批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学术团队。以国家和省部级重点项目为纽带,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完善“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大力培育一批凝聚力强、学术水平高、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团队。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加大资助力度,加强跟踪培养,激励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形成更为合理的人才梯队。按照能上能下、竞争择优、动态管理的原则,优化人才选拔、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人才紧缺问题,全面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

大学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明确大学文化的建设定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统领地位,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教育师生,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形成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体现大学文化的思想引导力。

(二)将人文传统与时代创新紧密结合,丰富大学精神的人文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精神追求的本质体现,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文化根基和动力源泉。[4]大学人文精神文丰而意博,理深而旨远,对于构建当代大学开放兼容、以人为本、崇德守朴、和谐有序、求真务实、诚信敬业的大学精神有着积极的启迪意义和借鉴价值。大学精神体现着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任何时代的文化精神,都离不开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我们对传统文化理念的追溯,不是为了复古,而是要古为今用,为构建现代大学精神奠定稳固的基石。

(三)深入挖掘学校特色历史人文资源,彰显大学文化的品牌个性

大学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创新中心。大学文化的创新并非抛弃人文传统一味求新求异,而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彰显大学品牌特色的创新。特色是一所大学历史、传统、风格的长期积淀。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战斗力,特色就是生命力。建设高水平大学,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兴校”之路。充分利用高校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和文化传统,积极开拓文化建设新阵地,创设文化建设新载体,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要求,着力打造具有高校自身特点的文化建设项目,力争形成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品牌和亮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网络文化 作用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b)-0243-02

1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校网络文化战略框架

2012年11月,中共十报告明确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在于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氛围,以环境的影响和约束力去提升人的思想素质,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4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2]。这4个方面可以具体的论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技术、管理与保障层面,为其提供充分论据。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践行实践中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最高领导,丰富理论高度,更好地占领高校文化前沿。以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网络文化践行核心思想,让社会环境、校园环境、舆论走向各方面达到聚合。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发学生个体思维,固化网络平台上的学生其个体价值走向。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大学生在网络观点宣扬中的道德标准。

网络文化以其存续基础的高科技性、传播途径的虚拟性、参与者的互动性迅速成为当代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数字化的文化形态,而高校是社会信息化程度最高的场所之一,传统校园文化与网络文化相互融合,诞生了校园文化的新形态――高校网络文化[3]。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与观点宣扬的文化形态,其建设基本框架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作为基点,发挥网络文化的开放互性等特点,但改变常规网络传播的主体途径及其者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思想,增加高校网络文化践行者实现被教育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建设根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网络文化,完成技术、管理、保障方面的框架,这是在新时期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者的时代命题。

2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网络文化运行机制

互联网文化的兴起引发网络全球化,在这一大前提下高校网络也随之迅速发展,其文化已经融入青年群体的生活与学习中。高校网络建设工作者作为主体参与创建的网络文化载体根据其本身具有的社会扩散性、参与群体高知性、空间虚拟性、开放集成的多功能性等特征与现实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络文化丰富和拓展了校园文化、悄然改变了原有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关系,个体交集信息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其根本运行机制集教学、信息传播、人际交往、管理服务等于一体。

高校网络文化载体设计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各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话题等公众平台,各个职能部门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个体价值选择。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要了解学生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增加其互动参与性,将学生作为服务对象,在某种程度上作为主流媒介代替学生发声。加强其对话与交流,最大限度地寻求学生群体对核心价值体系的共识。在具体方向上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注重学生情感引导。“只有与人的需要有关的事物,才会引起人的情绪和情感”,而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会引起肯定性质的体验[4]。基于管理层面的新媒介教育与管理组织建设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高校网络文化载体设计在这一大前提下保障管理与教育的时效性,使学生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体认中找寻到对于价值取向的精神寄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工作者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准确把握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其个体行为与整体环境健康发展,进而实现对大学生网络文化参与的引导和规范。

(2)依托载体强化情感渗透。高校自身网络文化管理运行机制及网络文化平台建设滞后。高校网络平台的运营,应该拓展内容、丰富形式,增加高校网络文化引导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高校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大学生思想的过程中,要将网络素养、道德、法制等纳入教学内容,明确规则与底线,本能性的抵触不良信息的接受与传播,加强道德方面建设。基于技术层面的网络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安全技术、监管技术完善从舆情到个体参与程度的技术保障。官方网络文化载体应及时掌握校园情况,保证载体内容的权威,在社会方面实现主流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促使从学生社会各方面对其情感归属。

(3)固化个体意志的价值认同。人们可能会因为对某种事物的需要而产生一定的情绪情感,在自觉不自觉地被某些情感表达和价值渗透所触动,不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5]。而意志则可以在自觉地确定目的后有效的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针对高校网络文化育人功能发挥不足,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时代精神可以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网络群体的个体意志,使之具备对国家、民族更的情感倾向。基于保障层面的法律法规完善与制度范建设则可以为高校自身校园文化提供外在保障。在个体层面学生个体的意志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组成部分,学生个体与高校校园文化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参与广泛并且传播深远的特色校园文化。

3 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中的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情况以及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足的现状中,在高等教育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保持其先进性、科学性、发展性上产生一些理论探索。而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已凸现其巨大影响力,怎样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去引领和指导高校网络文化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和谐文化的建设完善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认真明确高校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在充分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网络文化的作用后,更好地促进高校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为新时期的中国培育更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文宗.“中国梦”之魂――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党员干部之友,2014.

[2]杨义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综述[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3):105-1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关键和根本

我们党是一个善于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阶段,总是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我国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以创新的成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这又是我们党的又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1、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2、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

理想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所系。理想决定行动。有了共同理想,才能有共同步调。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实践的检验,有着广泛的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

3、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得体现。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的潮流,是被全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崭新的精神风貌。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华民族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在新世纪新阶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把握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坚持和提倡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就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把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引领群众,就能够充分发挥和谐文化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这是党中央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团结、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也决定着和谐文化的社会主义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很强的创造力、感召力和包容性、整合性。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含义

所谓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没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没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保障,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从上述内容看,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首先,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它崇尚和谐、追求和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作为一种以和谐为核心价值理念的文化形态,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现象、和谐本质以及和谐规律的总体思考和认识,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纽带。再次,它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保证。和而不同反映在文化上,就是要承认不同文化传承之间的差异,通过借鉴、吸收,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最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重要指针,也是文化进步的重要动力。在文化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全体公民在"文化享有"上各得其所,在"文化创造"上各尽其能,使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

(1)建设和谐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就紧紧的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才能有效引领和整合社会思潮,才能保证和谐文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扑朔迷离的文化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客观要求。强调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了和谐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就把握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相互交融的,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深深熔铸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是中华民族能够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保证。

(4)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把握了这一点,就把握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在全社会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关键和根本的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价值基础。要建设和谐文化,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基本价值层面上倡导普遍的社会公德即社会主义荣辱观,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价值基础。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没有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建设和谐文化就无从谈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社会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这一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从而保证了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的高度一致。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之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从而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和谐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我们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总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牢牢的掌握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主导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活力,夯实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社会道德基础,有利于增强我们党执政的文化基础 有利于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凝聚力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09年修订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儒家,仁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仁学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的观念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可以说仁是他的哲学,他的世界观,也是他的伦理道德学说,教育学说,是他的全部博大庞杂的思想体系的‘一以贯之’的总纲。[1]仁学思想中具有十分丰富的价值论资源,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宝贵精神财富。

首先,仁学思想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仁学思想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以及对人的发展的追求已经被广大中国人民接受并内化,抛开其中的封建思想基础和不科学成分,不少语言和思想完全可以大胆继承。孔子认为充分体现了“仁”的精神的大同世界是最理想的社会,是“天下为公”的社会。这种大同社会表现在政治方面是“仁道”能得到彻底实现,执政者能够使一切人民的生活都能得到自由幸福,能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整个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表现在社会风气和面貌上,这是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每一个人都去爱别人也被别人所爱,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哲学论文,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表现在经济方面,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表现在社会治理效果方面,人们没有任何私心与杂念,没有罪恶,没有偷盗窃杀,也用不着刑法,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有三个:一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二是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三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天下为公也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的精神境界的提高和自由全面的发展既是这个社会的特征,也是共产主义者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大同社会理想显然体现了这一目标,反映了中国老百姓对美好社会的古老期盼。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孔子特别强调人的道德修养,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基本内容就是养成“仁德”。“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是孔子倡导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道德。“儒学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把道德放在首位,突出道德在人类生活中的优先地位。……在儒学推崇的诸多道德中,儒学又把‘仁’放在首位,特别突出‘仁’在诸多道德中的优先性与重要性,即所谓‘仁为根本’”[2]孔子强调“仁德”的目的可以理解为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这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显然是相违背的。但是,人的全面发展显然也包含了道德素质的发展,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体系,是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道德的宝贵思想资源。仁学思想对人际间情感道德的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填补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空白。

其次,儒家仁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思想渊源。当前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近期目标,和儒家的小康理想比较接近。“孔子政治理想的特点是从仁的人本哲学思想出发,以怀古的方式憧憬未来论文怎么写。孔子把古代社会加以美化,并且称尧舜时代为‘大同’,文、武、周公时代为‘小康’,并用当时普遍流行的、逆转历史的仿佛越古越好的好古眼光,把‘大同’作为最高理想,‘小康’作为近期的目标。”[1]邓小平正是吸收了儒家的小康思想,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步走”战略。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其他论述,也汲取了儒家仁学思想的许多有益成分。邓小平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和孔子“庶、富、教”的治国思想有接近之处。《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认为哲学论文,要治理好一个国家,有了众多的人口,就要努力发展经济,使它富足起来;已经富裕了,就要施行教化。邓小平非常重视发展经济,并把物质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同时,他也非常重视科技和教育,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区别在于,邓小平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在追求富裕的同时,把目标指向了共同富裕,而且提出要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家不可能做到的。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反映了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思考。这些思想同样包含了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所讲的“仁”与“中和”思想密不可分。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仁”,则能实现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简言之,这个宇宙都将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生生不息的状态。“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儒家推崇“中”的哲学,“‘中’的哲学贯通于儒家所关注的所有层面(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所有领域(政治、法律、道德、艺术等)。儒家构拟了一个合乎‘中’之精神的和谐世界。”[3]反观当代中国,在市场经济利益机制的驱动下,追名逐利、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等随处可见。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人类疯狂掠夺自然,带来严重的资源环境等问题,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自然等关系问题日益突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正是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中所包含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等都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现代体现。

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也包含了丰富的儒家仁学思想。如前所述,儒家仁学在政治上的理想是追求大同世界,即天下定于“一”,这一思想表现在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即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即源于此。儒家思想教导人们以个人的修养为核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而外的步骤,实现内圣外王,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直至理想的大同社会。这一思想尽管立足于封建宗法社会,但其所倡导的整体主义精神在任何和平社会都具有现实意义。另外,儒家仁学对生命精神的强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之一。“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4]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天即自然,是有生命的并且不断创造生命的自然,而人的生命存在则是与之息息相关的哲学论文,不是二元对立的。”[5]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是符合孔子学说的,是对孔子学说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历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积极入世。这种自强不息的生命精神和儒家对人格、人品的强调结合起来,造就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不屈不挠、舍生取义、勇于献身的民族精神。“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这里的“志”就是道、义、仁、德等,儒家倡导人们无论穷达贫富,都要追求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孔子本人就是这种理想人格的典范。较之孔子,孟子更加锋芒毕露,他崇尚自尊其道,藐视王公大人的“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孔孟所提倡的君子人格及“大丈夫”气概,尤其是孟子提倡的“以德抗位”思想,对封建专制制度及君主权力的冲击,是他们本人未能预料的。从这个角度讲,儒家仁学的积极意义一点都不能抹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看起来似乎与儒家思想无关,实际上也摆脱不了民族文化的影响。如上所述,原始儒学的生命精神,其实乃源自宇宙的本性。《周易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的根本性质是生生不息,人也应据此自强不息,发扬创造性的生命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而不灭,靠的正是这样一种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了这种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精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怎么写。荣辱观是指“‘荣辱感’所蕴含或预设的道德观念体系”。[6]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涵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先立后破,从不同内容和不同角度提出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的新要求。这些要求固然和当前时代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中直接论述荣辱观的也比较多。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就是说“士”应该知道礼义廉耻。荀子从义利关系上论述了他的荣辱观:“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孟子则把仁与不仁与荣辱联系起来:“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仁”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原则,也称为“仁道”原则。它不仅是一种美德及行为要求,而且是一种判断主体是否具有荣辱感的道德标准。孔子将“仁”(即道德)的本质概括为“爱人”,不仅揭示了道德的利他本质,也提出了做人的一种道德准则和美德规范。孔子认为“忠”、“恕”是实行“仁”的根本途径:“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此之谓“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之谓恕。(论语卫灵公)全球伦理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定为黄金规则,作为最低限度的伦理规则,是人人都能遵守的哲学论文,仁学思想的现代伦理意义由此可见一斑。从广义的角度看,“仁”有全德之意,包含恭、宽、信、敏、惠、勇、知等。“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 惠。’”(论语阳货)“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仁学思想所包含的道德规范更是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家庭道德的角度看,儒家把孝悌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这是仁学得以绵延的社会基础。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孔子提出的“敬事而信”、“行之以忠”等集中反映了儒家对职业道德的理解。从社会公德的角度看,台湾学者刘立林将孔子以仁和礼为核心的社会公德概括为十个方面:“1、仁爱为本,推己及人;2、以礼待人,以和为贵;3、尊重知识,推重人才;4、诚实守信,表里如一;5、严于律己,宽以待人;6、尊师敬老,爱幼帮残;7、见得思义,生财有道;8、当仁不让,勇是竞争;9、反对公害,宽容隐私;10、求实求新,有过就改。……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人类社会公共生活的历史,自孔子始,至今,丝毫没有减弱‘仁’和‘礼’作为社会公德奠基石的历史意义。”[7]当然,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中国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其内容显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和当前社会条件、时代条件相结合,是对新的社会条件和时代条件的反映。

参考文献:

[1]匡亚明.孔子评传[M].济南:齐鲁书社,1985:183,249.

[2]蒋庆.儒学的时代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9:21.

[3]舒大刚,彭华.忠恕与礼让――儒家的和谐世界[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43.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24.

[5]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41.

[6]邵显侠,陈真.荣辱思想的中西哲学基础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

[7]刘立林.孔子――人类社会公德的奠基人[J].孔孟月刊,1993: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6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前,已有学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问题进行了阐释。但学术界开始集中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则是在2006年以后。从2006年至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呈现出了一个从逐年上升到渐次下降的趋势:在党的十召开的2012年达到顶峰,之后则开始下降。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从2005年至今则出现了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之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数量迅速增加,到2014年至少已经有3500多篇。在学界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有三篇文章涉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语义和语用分析,分别是张健和张新颜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语义分析和语用阐释》、崔志胜和李红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义逻辑与结构分析》以及赵玉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义逻辑和现实意义》,三篇文章分别发表于2007年的《伦理学研究》第4期、2009年的《求实》第9期和2010年的《法制与社会》第3期。从时间上来看,三篇文章都发表于党的十之前,因而都还没有能够回应十提出的“三个倡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进展。从内容上来看,三篇文章或侧重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或侧重于从价值哲学的角度阐释核心价值的特定内涵,还没有从整体上论及核心价值体系和“三个倡导”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从党的十以来,关于“三个倡导”提出的十二价值范畴的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在思想内涵和语义研究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从语义分析角度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整体性的研究则不多见。从整体上来看,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迄今形成了两大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在学界的既有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个研究重心的转移,即从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究竟包括什么内容,到探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转移。这一研究重心的转移,预示着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研究,已经从关注其语义内涵转向突出其语用内涵。这一转变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维度: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开展,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出现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合力,在当前中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语境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仅是一个理论主题,更是一个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探索、积极倡导并贯彻执行的实践主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开启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推进的双重任务。全面、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创新和培育、践行,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整体性的角度对当前学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整合,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缺憾。本文拟从语义分析角度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从语义分析的角度看

从语义分析的角度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主要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个方面。无论是核心价值体系还是核心价值观,都体现出了一种系统的整体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念的明确提出,首次见于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分析。在第五部分“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决定》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在《决定》的这个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与关于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并列的还有三个方面,分别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思想舆论氛围与和谐创建活动为中心。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构成了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实践语境。《决定》第五部分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分为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有机构成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实践基础。《决定》从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简明扼要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内涵,还必须明确辨析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四个方面的理论内涵。在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和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爱国主义、改革创新;社会主义荣辱观则从对社会主义公民的知、品、行三个维度提出了八项具体要求,分别涉及公民在对待祖国、人民、科学、劳动、人际关系、诚信、法治、工作和生活作风等方面的态度和修养,目的是要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和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重任的建设者。从上述关于灵魂、精髓、主题等不同层次的论述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综括各方面内涵、具备总体性意蕴的价值观念“体系”,每一个方面的概括都处于该方面价值序列的顶点,很难相互代替或归约。

《决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简明概括,既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四个基本维度———“四纲”,也为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提出了重点领域和着力方向。《决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明确界定,规定着当代中国人最需要坚持的政治理想、道德价值和精神气质,构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价值维度。在《决定》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构成部分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与时俱进的创造性理论、实践品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固然有其精神内核,但也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变换其重心和具体表现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种与时俱进特征和开放性、创造性,决定了当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切内涵的讨论不能够局限于思想和理论维度,而必须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及时反映全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情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之间保持良性互动的开放性,以形成相互促进、彼此完善的理论和实践关系。只有有效建立理论和实践的内在关联,及时总结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实践经验,并提升为明晰的有说服力的思想、理论,切实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及时而有效地关注、解决实践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才能够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价值观、价值理念、价值准则等)与相关实践的“强相互关系”,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地发展理论和促进实践,真正做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开放性品格指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在《决定》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规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形成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党的十提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之后,学界集中研究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范畴、内涵和相互关系。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了社会主义对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论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但学界的既有研究还没有充分回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整体性问题。关于“三个倡导”所概括的12个价值范畴,有学者认为实际上是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提出的价值目标。但细致考察这些价值范畴,会发现很难把它们截然分成几个层面,这些价值范畴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如在所谓“国家层面”的价值范畴中,除“富强”外,还有“民主”、“文明”与“和谐”,很难说“民主”、“文明”与“和谐”就不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属性和理想。恰恰相反,根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近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情况来看,“和谐”首先是作为社会的价值属性和理想状态而提出的,再联系到首次界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决定》来看更是如此。同样的,在“社会层面”的价值范畴中,也很难说法治就不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属性和建设目标,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更是如此。综上所述,对“三个倡导”所提出的12个价值范畴,不能够简单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区分,而应该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界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四个层面到“三个倡导”、12个范畴,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精神品格和价值规范。首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基本方面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范畴之间,有四个重要范畴几乎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是直接移用或进一步凝练:和谐、法治、爱国、诚信。其次,对于12个范畴的理解,如果离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准则和理想,无法把握其特有内涵。如在以个人为本位的文化中,自由和平等之间是存在张力和矛盾的,这在西方近代政治学中表现得很突出。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中,自由和平等是并提的,这充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辩证思维,是对集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极端倾向的双重扬弃。自由和平等的一致,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视域中才能够得到确切的理解和阐释。最后,对核心价值12范畴的理解,同样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四个方面,对核心价值体系内涵的完善和发展也需要在核心价值观的范畴中得到进一步的充实和凝练。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基本方面,构成核心价值的“四纲”;核心价值观的12个范畴则构成核心价值的“十二目”。这一点和《大学》中的“三纲领”与“八条目”的关系类似,既精神一致又相互区别。

3结论:作为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

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的是社会共同价值理性。价值理性是一定社会关于“应当怎样”的一种智慧。它表达并设定一定社会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引导社会发展方向,规定社会发展目标,把握和调整社会各个方面的价值合理性。这些价值取向和理想目标深深渗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无处不在地发生着作用。因此,要想整合社会,有效建设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基础上,加强意识形态、伦理文化、共同价值观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抓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任务,而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引导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就动摇了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缺乏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就不可能凝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全社会和全体国民思想价值取向,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增强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力量,产生促进社会主义中国和谐发展的力量。

其次,是应对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竞争的必要举措。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的物质、精神生活方式也会对后发国家产生巨大影响,并在这个影响过程中冲击发展中国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而且,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竞争已和国际政治竞争紧密联系起来。全球化进程为各国实现自身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也形成了不同国家政治理念和政治利益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和较量。在相当程度上,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较量反映的是不同社会制度社会价值理念之间的分歧和斗争。当前文化竞争已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文化竞争首先表现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的竞争,其次还包含着文化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较量。这一切都把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任务提到重要日程之上。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在全球化进程中不受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干扰和左右,不迷失自己的价值观和民族文化,这一切都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这一时代重任息息相关。

第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系到社会非正式制度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社会各个方面协调、均衡发展。在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是硬性或显在的,如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等正式制度体系。有些因素是软性或潜在的,如社会意识形态、共同价值观、民族文化传统、伦理道德要求等非正式制度层面的内容。对和谐社会建构而言,二者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在一定意义上,非正式制度从精神文化、理想信念、社会习俗及其道德价值层面产生的凝聚整合力量以及非强制性约束等等,对社会和谐治理,对引导社会成员自觉接受社会规则,具有更加积极的作用。

总之,社会的整合,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社会各种文明的协调发展,都离不开来自共同价值观的维系和支撑。可以说,在一个缺乏共同价值理念和共同理想信念的社会环境中,是不可能有效建设和谐社会的。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任务的提出,是我们在时展新阶段中对社会治理方式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更自觉的把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问题

首先,要注重构建核心价值理念对多样社会价值取向的引领地位。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文化建设问题中,首先有一个一元价值导向和多样价值取向的关系问题。文化建设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这绝不等同于任由各种价值观杂乱无序的发展。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和国家文化,都有明确的精神支柱或核心价值原则。中国文化要繁荣发展,就要坚守其核心价值原则:一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这是我们的政治信念;二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不能丢,这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本原和文化之根;三是必须信守维护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的社会基本价值内涵,这是社会法治和德治的基本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上述各种维度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底线的系统表达。

注重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地位构建,这一方面意味着核心价值体系要在社会各方面发展中处于价值主导地位。一个没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多元化社会,犹如没有规则的交通,一定会陷于混乱无序。另一方面,强调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地位,并不是要简单地实行社会价值一元化,而是要尊重价值观的“多样”和“差异”。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价值取向之间是一种“一元统领”、“兼容共生”的关系,是一元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主导性与包容性的统一。社会价值取向的整合,必须建立在一元的核心价值引领主导和普遍多样的价值取向的有机共生基础上。

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还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相一致。文化和核心价值体系同属上层建筑。这决定了文化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文化在反映社会现象和时代精神的同时,也表达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政治理念和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往往是通过文化去表现和传达的,而核心价值理念也接受文化的影响和反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建设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问题。

文化具有建造、守望民族精神家园的功能,文化又是表达和诠释社会核心价值导向的重要媒介,如果我们的制度、法规、核心价值理念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导向,而社会文化领域表达的是另一类价值取向,这种价值取向的张力与矛盾,会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价值观念的整合、社会秩序的管理等机制环境,造成极大的消解破坏作用。文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一种重要承载媒介,核心价值理念蕴含在社会文化之中,并具有引导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功能。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是思想理论和宣传战线的事,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强调宣传主旋律,强调核心价值理念的主导地位,同时又失却其在文化事业发展的领导权和话语权,任由文化市场化自发生长,社会文化最终就会远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具有价值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但其本质首先应当是意识形态属性而不是商品属性。我们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但不是搞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要努力做到文化发展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相统一,并要注意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注重加强全社会尤其是重点群体的核心价值观教育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化建设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也要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建设全过程。许多年来,我们在国民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等重点人群具体教育实践中,价值观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正确落实。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应该特别注重抓重点人群的价值观教育。

首先,加强对青少年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核心价值观应当走入课堂,走入家庭,全方位走入社会生活。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童蒙教育,认为只有在幼年时期对其进行正确价值规范教育,使之言行举止有所循持,方可长成后行正道之事。青少年以及社会公民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并非与生俱来,它是通过后天教育和培养形成的。如果青少年的核心价值理念教育乏力,价值是非不明,新一代公民就不可能发展出合格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也会丧失其社会功能。

其次,加强教育工作者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工作者因为具有特殊的职业身份和职业责任,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受教育者及其社会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影响力。教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和他们的教育工作以及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观念走向,还有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的影响都非常重要。社会应该对教育工作者群体进行重点培育,让他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

第三,加强对理论工作者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建设。日本学者土界屋太一指出,“使苏联的社会主义体制走向崩溃的其实是社会主义文化,也就是人们不再相信社会主义观念、理想和领导层的决策和人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在全社会增强对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价值认同,形成共同价值观。理论工作者由于其独特的工作性质和社会身份,关系着一定社会的理论思维和价值取向,也随时随地在从理论层面影响着社会公众,他们的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是社会形成共同价值观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社会理论环境和舆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应该促使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第四,加强领导干部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建设。作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形象,不仅关系到国家公务员能否正当行使公共权力,完成好国家公务,而且关系到为全社会公民作怎样的表率并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理念和引领作用。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引领者;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等思想素质作为综合考评干部的内容之一,从用人制度机制上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导向建设。

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机制合力问题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宏观把握和全面落实方面,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领域,以及各行各业各部门之间如何进一步形成有机合力,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上,都还应做进一步探究和构建。

首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想理论领域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核心价值理念渗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建设不能停留在政府文件或只依靠主要职能部门去宣传、研究。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在全社会上下和各个领域一以贯之,在社会机制中全方位渗透。理论研究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但目前并未得到充分构建的领域。理论领域如果不与社会价值导向相切合,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会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石。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首先要力抓的是思想理论建设。

目前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理论领域内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整合。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能够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理论保证。在今天,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就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甚至反作用力。在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下,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意识也在滋长。其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一是西方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积极进行思想渗透和较量,力图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二是小生产的、封建残余的思想观念等,在意识形态领域还存在并产生影响;三是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西方资本主义思想观念也在不可避免地侵入;四是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潮有意无意地起着消解马克思主义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防范、制约和斗争。尤其对西方敌对势力思想的渗透要有清醒意识,要站在国际政治的高度对其进行审视和应对。在这个意义上,消除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破坏和干扰,本身就是在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是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首要的步骤。

其次,实现社会主渠道价值导向和现实生活舆论环境的进一步融合。社会宣传主渠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正确理论、价值观教育和舆论引导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主渠道价值观和大众生活价值观存在某些脱节;二是在主渠道宣传教育系统中,某些环节也存在着和主旋律不和谐的因素。如互联网、手机、小报等某些大众传媒存在着一定的观念污染和垃圾文化问题;三是主渠道舆论宣传教育在战略、战术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脱节。比如在思想道德舆论宣传教育的具体操作中,还缺乏真正的可持续性。一方面是舆论宣传战线大力弘扬主旋律,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等价值观引导人们;但另一方面,在大众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却是多元另样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如唯利是图、及时行乐、个人主义、金钱崇拜等。正是因为在价值观教育领域里存在着不和谐甚至相悖的反作用力,也就是说缺乏必要的合力,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建设才出现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8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阐述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本文试图在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结构的基础上,探寻其建设途径。

每个社会都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奴隶社会有、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都有其核心价值,且各自的核心价值形态各异。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为标准,把人类社会依次划分为不同的社会形态,正是社会形态决定了其核心价值的性质、特征和基本内容,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比以前的核心价值先进。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也正是在吸收了人类文明各种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于是,造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结构特征:

1.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结构。任何文化和精神都不是无源之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同样无法也不是空中造楼,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某种最广泛被熟知的形式表现出来;提供此种表现形式,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条件,如通俗易懂、影响深远等等。能胜任此项重任者,有且仅有中国传统文化智识资源。传统文化智识资源与时代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纵向特点。

中国传统社会是典型的人治社会,虽然伦理的政治化造成了灾难性后果,但中国文化蕴含宝贵的伦理道德资源,是不可辩驳的事实,此种资源是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所渴望的。管子的“思维”是历史上中国伦理道德最早的系统表述,“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1]从此“礼义廉耻”深入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孔子确定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孟子把仁、义、礼、智“四端”定义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2]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促使了伦理道德思想在中国的不断丰富和深化。

当前中国社会,“和谐”是时代的主题,所以中国传统智识资源中的“和”文化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早在《尚书》上就提出了“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的理念;儒家提倡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不仅儒家追求“和”,其他学派亦不乏此种主张,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它包括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政令和谐及协和万邦等内容,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还在继续影响着当代中国。

2.中华文明成果与西方优秀文化相结合的结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成果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其与西方优秀文化的融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横向结构。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无比感叹:“几千年来,中国人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成功经验”。[3]该种政治文化上的核心既是爱国主义。屈原、范仲淹、文天祥、岳飞、史可法、顾炎武、林则徐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各自表现了爱国主义的不同内涵:反对侵略、维护独立、民族至上、国家至上、忠君爱国、声讨国罪、学习外国、忍辱负重和为国献身等。爱国主义从古至今就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种巨大力量,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强力量。

在当今,爱国主义具有其时代内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邓小平同志指出:“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把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5]同志指出:“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也有其西方文化传统的出身。马克思主义以“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核心价值观,而“自由”正是近代以降西方的最高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汲取西方文化传统的精华,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追求,直接促使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胜利,这些价值理念的进步性是毋容置疑的,那这些价值理论能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用呢?当然可以。因为“资本主义价值理念的缺陷,不在于价值理念本身,而在于这些价值表现为资产阶级性质和它的虚伪性”。[7]对那些符合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元素,应该不是排斥,而是改造,把它们转化为社会主义性质的。

3.开放式结构。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与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在结合中也会不断产生出新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会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而产生出新内涵;时代精神更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不可能是固定不变的,随着人类文明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发展,新的内容会不断产生。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会不断充实,永无止境,生生不息。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思想,当且仅当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才有可能。马克思在《导言》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8]马克思主义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因此,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在 《第179号的社论》中鲜明指出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9]马克思主义要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不断时代化,才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碰到的新问题、面临新情况提供有效的理论指导。

2.确立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何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何关联?理论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高度概括和最高抽象,很容易植根于人们的头脑。每个人的价值观并不是天赋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培养、形成和发展而来的,因其概括性、形象性、简明扼要、易懂易记等特征,价值观的教育和推广,具有价值体系的教育和推广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高度抽象,概括和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论界曾展开积极讨论,但众说纷纭,无法取得一致意见。王艳丽等人认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田海舰等人在认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认为还应加上人的自由发展;陈静等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基点、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核心;毕孟琴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抽象和提炼为“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朱剑昌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应包括民主、平等、公正、互助、诚信和科学。[10]可喜的是,虽然存在差异,但也取得了不少共识。但可见上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括主要集中于集体或制度层面,甚少涉及个人层面,而我们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看,荣辱观应该是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内容。鉴于此,徐国民先生区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认为个体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11]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产生了一些新的理论问题,原因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区分可能难以令人信服。基于此种现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结束了这场争论,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爱”。[12]这一概括充分汲取和体现了理论界探讨的成果,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表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确立和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种:一是意识形态的教育与灌输,二是社会道德的潜移默化,三是诚信建设。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是直接的,但因为其方式以说教为主,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效果欠佳;而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确立和普及,那将是根深蒂固的,不仅影响个人的行为,而且还将左右社会风气,形成有利的建设氛围。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社会主义荣辱观。诚信建设是最低道德要求的制度反映,从制度上唤醒和激发社会的道德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结构昭示的一种文化环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之产生和其建设不能脱离的文化依托,不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还是道德建设,仅当成为一种文化方式,内化于中国当代文化之中,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这是从内容结构观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途径的根本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瀚光:管子直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5页。

[2] 李:孟子高级读解[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3] 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M],荀春生 朱继征 陈国栋 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9版,第294页。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5] :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6] :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纪实增订本[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5页。

[7]戴木才,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深化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9期。

[8]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220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9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网络舆论;引领;导向功能

中图分类号:G 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23X(2012)04006905

高校校园网络舆论是指大学生在网络上针对某一焦点事件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倾向性的意见和态度。消极的校园网络舆论往往危及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的稳定。构建合力,建立稳定的保障工作机制,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舆论的导向功能,使网络舆论向着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成为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迫切需要破解的课题。

一、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舆论,从根本上说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给网络舆论以正确的导向,最大限度地促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我国社会结构正在经历深刻的调整,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变迁性和异质性明显增强,影响舆论形成的主体更为多元、复杂,利益诉求更为多样,个体之间价值观念差异性更强。同时,网络交往的无边界性、随意性和独立性,网络言论的自由性,网络主体的虚拟性,加之缺乏有效监管造成“超国家主义”、个人主义、网络无政府主义色彩浓厚的言论充斥网络;颇具煽动性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抵触的、非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声音、消解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内容在网上时常可见,造成削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风险进一步增大。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网络舆论中的强势声音,引领校园网络舆论,创造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让学生浸染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地提高。(二)促进多元文化交流和融合伴随高校改革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校园文化逐渐呈现多元状态,这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学术思想的进步、开拓学生的视野,但又给高校管理带来如何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多元文化中地位的挑战。由于生理、心理、教育等诸多因素,大学生的价值观尚处于发展阶段,可塑性极强,容易受到外界思想的影响。网络在校园生活中起着粘合剂、传声筒、减压阀、辩论场和报告厅的作用,如果学生在网上长期得不到正确的价值导引,受不良思想侵蚀,就会丧失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是完成对人的塑造,把人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人的塑造本质上是人格的塑造,而人格精神的核心是人生观、价值观。”[1]高校持积极的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舆论,通过网络的辩论交流,可以使学生逐步认清、反对、剔除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观念和人格特征,树立符合社会需要的价值观念,从而完成其培养人、塑造人的任务,也达成多元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交流和融合。(三)示范和带动网络舆论发展大学生数量巨大、文化素质较高、思想活跃,其网络言论关注的范围较为广泛,说理逻辑性、条理性较强,对社会其他群体会产生较大的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如果进一步予以组织引导,其作用的发挥将更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舆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素质,使他们特别是网络舆论领袖在网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网上发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声音,这将对网上的其他群体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从而引领整个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四)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邓小平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2]高校的改革、发展与和谐稳定,既要靠坚强的政治领导、高水平的科研支撑和科学有效的育人方法,也要靠广大学生思想上的统一和稳定。没有思想上的稳定,校园稳定只能是表面的、暂时的,和谐稳定的校园必然要求我们从战略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师生思想。在当今网络影响人们思想较为深刻的时代,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舆论,才能更好地统一广大学生的思想,从而实现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与校园和谐稳定的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论文篇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实践特性,培育与践行内在统一。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路径在于培育。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掌握群众,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推动现代人的发展的精神需要,关键在于两个因素:理论的主体性和理论本身的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遵循理论发展的逻辑、实践发展的逻辑和文化发展的逻辑等。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逻辑;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15)01-0045-06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1〕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及今后党和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公民社会在精神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 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理论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国家的需要程度以及理论主体本身的自觉程度。片面强调理论满足现实,并不能满足国家的需要。“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 〔3〕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积极引领各种社会价值观念,引领社会思潮,不断在得到人民群众认同、支持的基础上成为自觉信仰。

一、培育的基本内涵

所谓“培育”,根据《现代汉语》的解释,主要是指生物的发育成长,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或培养教育等含义。培育和培养不同,培育强调在适宜条件令某事、某物成长或繁殖。

培育是一种过程。培育作为国家人才工作的一个重要路径,一直以来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1979年3月29日,宋庆龄在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培育儿童,是关系到祖国前途和革命未来的大业,我们在党中央领导下进行新的长征,要由青少年来接力。培育儿童的工作,涉及到整个社会,关系儿童,人人有责。” 〔4〕 1987年2月15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军委《关于新时期军队政治工作的决定》的通知中指出:“培育良好作风,要靠思想教育、严格训练和制度约束,靠艰苦磨练和点滴养成,靠领导干部作表率。” 〔5〕从而可以看出,政府一直以来就对“培育”二字给予关注。

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培育,主要是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过程中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长,主要指称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身的培育,站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发育成长、不断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和话语权;不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社会多元价值、多元社会思潮交流的环境中健壮成长,展现作为主流价值观的理论魅力、说服力、凝聚力、引领力等。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培育,主要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认同、支持和践行,不断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群众头脑,成为他们社会生产生活的价值观念指针,让群众真信、真用。

就第一个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主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提出到建成、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一个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的结果,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和本质,由此,它是一个刚刚脱胎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就是要不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力量,使之内在不断发展起来,不断增强其理论魅力、说服力、凝聚力、引领力。

就第二个层面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对人民群众的培育,其主体是人民群众。使得人民群众从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渐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上升到信仰的高度,实现培育的高度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供信仰支撑。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种过程,培育并非等同于建成。这个过程本身就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问题。“三个倡导”作为党的十提出的重要论述,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即是说,现阶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是培育“三个倡导”。

同时,也必须看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封闭的培育没有出路。既然如此,就不能现在马上固定几个词语去培育、去灌输。相反,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继续深化解放思想,破除一些条条框框,打破一些传统的固定思维。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阶段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一蹴而就,不能回避其阶段性,而且要充分把握其阶段性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论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其发展本身具有阶段性的特征,有其自身的规律。说过:“如果人们不去注意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人们就不能适当地处理事物的矛盾。” 〔6〕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阶段性,才能有的放矢。当前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说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还仅停留在初始阶段,只有当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相当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并内化为其行为方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算进入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培育存在风险。就如同改革一样,培育的过程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在全球化视界下,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不断增加,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须要考虑其风险问题。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潜在道德风险和心理风险等。所谓道德风险,就是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在人们的道德素养、道德水平提高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尤其在把握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上,容易被先入为主的西方概念所操控。不可否认,当前社会上一谈到民主、自由、平等的话题,都习惯性地以西方的标准来衡量。如果没有培育好,容易坠入西方概念控制的恶谷。这一点必须引起关注。

所谓心理风险,指的是由于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做到入脑入心,加强针对性。并且,要与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切切实实解决群众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在坚定不移地维护群众的现实利益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否则,泛泛而谈的、空洞的陈词滥调,容易引起群众的心理抵触。当然,心理风险还包括人民群众认同的风险。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关系到培育的成败。因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要加强科学预测,在思想领域,不能简单、机械地以“试错”的方式进行,必须要在科学研究、深入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进行。必须看到,在封闭形式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可避免地要面临风险。以史为鉴,只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培育,与时俱进,才能化解各种潜在的风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必然性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也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是全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 〔7〕,主要表现如下:

其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一个国家的治理能力如何,关系到民族的兴衰。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对治理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为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战略,这是实现现代社会治理的重大转变。但是,一个国家从传统管理方式到现代化治理方式的转化首先是一个价值考量的问题,其次是价值引领的问题。进而言之,为什么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要从主流价值的层面说清楚、讲明白。而且,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必须要以主流价值观为指导,只有在价值观念上达成共识,才能汇聚国家力量,共筑中国梦。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核心价值观,必须要有具有现代性的价值指引。只有理念和观念的现代化,才能推动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为此,《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 〔8〕这就是要在思想层面、价值层面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高价值指引。

其二,理论一旦掌握群众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目的之一在于掌握群众,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动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9〕在改革进入攻坚时刻,必须要以科学的理论来武装群众,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科学理论的了解和认同,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在于掌握群众,并使之内化为群众的信仰,外化为群众的行为方式。只有以坚持科学的力量来武装群众,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言,“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10〕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使科学的理论和思想有效地、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为群众所接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指引和价值导航。

其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现代人的发展的精神需要。要实现党的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的奋斗(诚然是指在党领导下的奋斗),只有国家好、社会好,个人才会好,国家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紧密关系比过去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紧密。个体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只有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在推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有利于社会进步。

同样,个人发展好,社会发展好,国家才能发展好,这也是一条硬道理。在全球化视域下,国家发展的全球性视角,需要每一个人拿出自己的政治意愿和国际眼光,才能使国家建设得更好。这就需要培育群众的现念,认同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念。列宁指出:“只有通过与现实的经常接触,人们的头脑才能摆脱传统观念势力的束缚。” 〔11〕 不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摆脱“小富即安”的观念,才能摆脱有些干部心中的不想改革、改革累了的观念。正如列宁当时在领导革命时期那样,“我们的策略是不断向工人解释他们的真正的阶级利益,清楚地向他们指出社会现实以及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头脑愈来愈注意当今世界的现实”。 〔12〕 当代中国,同样需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了解他们的真正利益和梦想,了解这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在与实践发生关系和作用中更加注意当今世界、当代中国的发展。因此,“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3〕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在党的十召开之前,学术界就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提炼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也产生了多样性的观点。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议题,目前学术界的提炼有很多种,内容繁多。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已经有二十多种观点。有学者提出一些观点,认为 “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团结和谐、开放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14〕也有学者认为“民主、公正、和谐”可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等等。尽管学术界有几十种提炼,但是均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仍然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中。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有着那么多种、甚至是混乱式的提炼(即各个内容之间的层次不一样),或许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的理解有密切关联。要进一步搞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有必要弄清楚它的指称(reference)。指称不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区别。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6〕即简称为“三个倡导”,从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内容。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在十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17〕从中央文件精神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是“三个倡导”,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要以“三个倡导”为基本遵循。所谓基本遵循,就是要遵从、依照、不违背更不能随意杜撰内容。在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特殊的指称,从而回应了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理解,甚至是纠正了一段时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过度解读”。

二是必须要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讲究层次性要求。“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来论述价值目标,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遵循这个逻辑。并且,明确什么内容是针对国家层面而言,什么内容是针对社会层面而言,什么内容是针对个人层面而言,尽管这个分法不是绝对的,各个层面的内容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分工明确,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里迈出了重要一步。

因此,我们也必须看到,培育“三个倡导”对当代中国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是推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终提炼和凝练还没有最后形成时,培育“三个倡导”无疑是一大进步,也开拓了系统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空洞无物,而需要给予一定的内容,并在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提炼和深化。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基本逻辑

如何理解和把握“三个倡导”,关系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败,也涉及到当前社会价值世界发展的关键。党的十八提出“三个倡导”的内容,总是基于一定的逻辑。换言之,“三个倡导”是依照什么样的逻辑提炼出来的?这个问题十分关键。许多学者给出了丰富的诠释。有学者认为,提出“三个倡导”是与“中国梦”的逻辑结合起来的,应从“中国梦”的角度去厘清它们的逻辑关系,“三个倡导”是推动“中国梦”的精神支撑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道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中国梦”的社会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反映了“中国梦”的实现主体。〔18〕这就从“中国梦”的角度来诠释“三个倡导”提出的逻辑。的确,十以来,“中国梦”席卷神州大地,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要有精神支撑,需要价值指引。

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内在逻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中国要到哪里去,它揭示了民族复兴的目标。富强指向经济目标,民主指向政治目标,文明指向文化目标,和谐指向社会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确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它们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基。自由彰显人的个性,平等呼唤公民尊严,公正提供社会良知,法治保障正当权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强调了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它是公民道德行为的准则。爱国体现社会公德、敬业突出职业道德、诚信彰显人伦美德、友善重在个人品德”。 〔19〕总之,众说纷纭,给学术界留下很大的解读空间。

事实上,党的十提出的“三个倡导”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而至少体现了以下几个逻辑:一是理论发展的逻辑,二是实践发展的逻辑,三是文化发展的逻辑。

首先是理论发展的逻辑。从理论上看,实践发展到什么程度,理论就会紧跟实践的步伐,与时俱进,这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逻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和实践越来越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如何进一步使之更加突显、更加容易为群众理解,理论上的发展也就成为一种趋势。自2007年以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研究已取得长足进展,理论的发展,必定推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一步研究和归纳。因此,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发展的进一步提升。“三个倡导”的提炼,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的初步提炼,也体现着理论的成熟。简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发展有着自身逻辑,提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发展的必然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