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技术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23:24:09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 航海技术专业 实践技能 提高途径

引言

航海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国际国内航运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航海院校航海技术专业要强化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1]。这种实践技能的培养只有通过岸基实训场所教学、模拟器训练和海上航行实践和训练来完成,否则难以胜任现代化船舶的操纵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新时期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为了适应航运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响应马尼拉公约精神的最好体现。

1.实践技能提高途径探讨的必要性

1.1履行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需要

2012年1月1日生效的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的重点体现在培训内容的新要求上,主要有:(1)规范了特殊用途船船员的培训和适任要求;(2)明确了四类保安培训、三种保安证书;(3)加强了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理解和熟练的要求;(4)提出了使用电子航海天文历和天文航海计算软件;(5)强调了团队精神、领导力和团队工作技能的要求;(6)增加了电子员的培训与适任要求,对ECDIS和其他船用电子设备的知识、理解和熟练的要求。同时,马尼拉修正案将BRM(驾驶台资源管理)及ERM(机舱资源管理)纳入A部分,作为强制性要求[2]。航海技术专业教育必须以国际、国内相关公约和法规为依据,积极探索实践技能的培养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出符合公约要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航运人才。

1.2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需要

航海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生技能型航海人才。人才培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符合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有关高级船员的要求;(2)学生毕业时在取得大专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要获得无限航区适任证书及专项培训合格证书;(3)实践教学环节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以保证学生的实践技能可以满足船员适任证书、技能证书和岗位技能评估的要求[3]。这些特点体现了人才培养是基于操作级驾驶员岗位职能的,具有明显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因此,要积极探索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途径,培养满足航运企业需求、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航运人才。

2.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方案的构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12号)(简称“11规则”)规定,海船船员的适任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评估。评估通过对相应船舶、模拟器或者其他设备的操作,国际通用语言听力测验与口试等方式,重点对海船船员专业知识综合运用、操作及应急等能力进行技能测评。一个航海技术专业的学生要成为海船船员队伍中合格的一员,要完成规定的实训任务并通过评估考核[4]。航海技术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项技能合格证培训。

“11规则”规定,申请海船船员适任证书提交的材料中应包括专项技能培训合格证。航海技术专业专项技能培训包括熟悉和基本安全培训、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培训、高级消防培训、精通急救培训、保安意识培训和负有指定保安职责船员的培训、水手工艺(绳结、钢丝绳插结、高空与舷外作业、撇缆和船舶日常养护)培训、水手值班(操舵、灯号号型识别、操作应急设备和应用应急程序)培训。从船舶航行的实践来看,上述培训内容是航海技术专业的实践技能培养方案中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第二阶段:操作级驾驶员适任性评估。

“11规则”实施办法为在校生申请操作级驾驶员适任考试规定了需要参加的适任评估项目有:航线设计、雷达操作与应用、船舶操纵避碰与驾驶台资源管理、电子海图系统、货物积载与系固、航海仪器使用、航海英语听力与会话、GMDSS通用操作员的适任评估(GMDSS设备操作、通信英语听力与会话、键盘操作)等;为了完成这些适任评估项目,航海院校就必须按要求配置设备、精心组织教学,因而上述评估项目是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方案中最核心的构成要素。

第三阶段:海上航行实践。

包括在校期间学习专业课之前的1个月的船舶认识实习和通过理论考试后在最后一个学期4个月的船舶毕业实习,并进行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或撰写毕业实习报告)后才能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通过毕业论文及答辩(或撰写毕业实习报告)使学生系统地应用所学知识进行研究和创新。通过航行实践,增进学员对海洋、船舶及海员生活的了解,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融会贯通,获得科学操纵船舶、正确养护设备、合理分析故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必由之路。

3.提高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技能的提高途径

3.1加大实践课时的比例

航海类专业是对实践教学要求很强的专业,在招生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如何保障实践教学的学时是较受关注的问题。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3号)提出加强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实践教学学时(学分)不少于总学时(学分)的30%。提高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工作技能的有效途径是为其提供亲身参加实践的机会,而实践教学是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在制订专业教学计划中,建议理论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应达到1∶1,并且可以采取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进行。

3.2加强航海模拟器训练

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前两个阶段的实施都是在陆上实训场所进行,但现有的实训场所及其配套设备建设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因为供实操训练用的实践教学设备投资较大,消耗也较大,一些高端仪器更新快,需要大量的资金。巨大的资金需求制约了实践教学设备建设与更新换代的速度。在此情况下,目前国内各航海院校和培训机构都认识到航海模拟器在航海技能训练中的应用能更好地提高航海实践技能,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在船舶操纵台上进行各种功能模拟和控制,可以利用即时视频软件、通讯软件实现实践教学的即时评价,也可以进行以班级为单位让学员畅所欲言,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弥补实践教学环节的欠缺。

3.3建设网络学习平台

现有实验室因为教学计划的安排不可能有太多的空余时间对学生开放。因此,有必要在校园网上建设一个旨在提高航海技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网络学习平台,这是符合新时期学生学习特点的,必然受到学生的青睐。根据船上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将船船员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船舶的航行操纵、船体的结构、甲板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等实践内容,以及海上自然风光、世界各港口城市风土人情等内容制成教学视频共享到网络上,也可将实验室里的模拟器训练平台放到网络平台上。

3.4加强毕业生上船顶岗实习的管理

航海技术专业有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学生通过理论考试后,一般最少须完成四个月海上毕业实习,毕业后再经一年海上见习,才能获得海事机构颁发的相应的船员适任证书[5]。目前,国内大多数航海类院校无力安排学生上船实习,采取预分配的方式将学生送到航运企业进行船舶毕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用实习船舶不足的问题,但是学校不能进行连续监控,很多国内公司自身管理也不到位,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得不到保证。因此,学校应协同航运企业对毕业学生的实船实习过程、实习成果进行严格考核,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增强实践技能。学生通过真实的职业环境的学习,让学员在获取或巩固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运用观察和实践的手段处理问题的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复杂的环境下的应急应变能力,有利于加速培养出生产一线适用的人才。

结语

航海技术专业具有实践性很强的特点,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以从容面对复杂、多变、艰险的海上工作环境,从而对航运业实现安全、高效、环保的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培养符合国际公约和国内法规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航运人才,也是航海实践教学要完成的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需要和航运企业密切合作,要和同行院校加强交流与协作,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使实践教学真正成为航运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柱。本文对高职院校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和提高的途径作了探索,以求对高职院校航海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龚少军,汤国杰,谷溪.“三段式”教学模式在高职航海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6(3):62-64.

[2]东昉,毛洪鑫.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解读[J].中国海事,2012(5):7-10.

[3]冯德阶.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航海教育与研究,2012(2):54-56.

[4]於健.新适任评估机制下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航海教育研究2012(4):56-58.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2

一、我国高职航海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近十年来,我国在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厦门、天津、大连、青岛、杭州等沿江沿海城市开办了各类的高级职业技术院校。2000年以来,我国已拥有二十多所中、高等航海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各地地方政府根据STCW公约对船员进行教育,并建立了培训质量体系。现有高中毕业3年制高等职业航海教育、初中毕业5年制高等职业航海教育以及初中毕业4年制中等职业航海教育三种形式。我国大专院校招生规模逐年呈上升趋势,虽然高职教育招生规模逐年缩小,但航海人才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却呈逐年上升。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对高职航海教育的师资力量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符合STCW公约的硬件要求,4所高职院校拥有航行教学和停泊教学实习船,多媒体教学技术早已在教学中普及,学校还配备了航海教学模拟器。然而,我国的船舶发展要与国际接轨,高职航海教育还要走很长一段路。

(二)教学条件和质量有待提高

长久以来,高职教育的成功片面地以学生的就业率为依据,把通过船员适任证书作为万能的“敲门砖”,学生文化素养得不到提高,教育质量停滞不前。实践表明,航运业不单对毕业生岗位技能有一定要求,还要求其有很高的综合素质,并在岗位上不断地培训来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师资队伍是新专业建设的核心,只有符合国家教育部门师资规范的航海类院校才能培训出合格的船员。根据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高职航海院校平均师生比刚刚合格,开展航海教学师资建设、航海专业统编教材建设和船员培训管理体系建设等活动刻不容缓。

(三)办学理念需不断深化

由于我国高职航海教育起步较晚,还算是年轻学科,文化底蕴浅、历史短,高职院校与大学相比缺乏可继承的历史文脉。对于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教育背景,办学理念有着不同的涵义。因此,高职航海院校应当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结合时代和经济发展形势,与时俱进地将办学理念深入学生的心里,逐步创建高职航海院校特有的人文环境。“十一五”期间,全国大多数院校倾注全力搞硬件建设,而师资队伍却应接不暇,新学科的专业老师业务能力不过硬,实训课程不能正常启动,教学计划往往改之又改,教师备课效果不是很理想。

二、高职航海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教育理念的转变

过去的航海教育任务是以规模发展来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航运业的需要,今后的航海教育的任务则是以素质发展来适应大型船舶和现代化特种船舶发展的需要,通过转变教育理念提高我国未来航海船员的素质。教育的任务不只是教人知识和技能,更要健全人格,要让普通的学生成为优秀的船员,使其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取得准入职业资格证书,并将航海作为终身事业。毕业后的船员经过航运公司的锻炼,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船员。高职航海教育具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三重身份。STCW公约为世界各国培训船员提供了统一的国际标准,该公约的实质就是促进各国高职航海奇偶碍于质量的提升,减少了海难事故人为干扰因素。

(二)走“工企结合”“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

高职航海教育生源逐年增多,而教育经费来源已不像计划经济时代全部依赖于举办者。高职航海教育与其他高职教育一样,要走“工企结合”“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航海类专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企结合”的学校由企业主管,如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下属的青岛远洋船员学院,中国海运集团举办的上海海事职业技术学院。

(三)增加具有先进技术的实训场地

船舶的发展必然会引起高职航海院校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国航海教育的实验实训场所总面积建设投入不足,未来实训场所的总面积需扩充一倍,大型及特大型航运企业要参与到高职航海院校的建设,高职航海院校设施和开放性海员实训中心建设将继续普及。通过运用传统航海技术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操控船舶,来提升船员的职业技能,封闭的运输生产型教育模式将被开放性的国际航运模式所代替,我国高职航海院校一定会实现从国际领先向国际一流的航海实验实训的转变。

(四)增强船员的内涵教育

未来我国的高职航海教育将以内涵发展为核心,高职航海教育发展的大环境将会进一步改善。在国家、政府、企业、院校的各方配合下,我国会尽快完成航海教育立法工作。在航海教育大环境改善的条件下,高职航海教育建设将得到迅猛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职航海教育人才评估实现常态化、标准化,指标更加科学,强化企业和社会的监督。

2、高职航海教育学分制管理得到进一步落实,水平相当地区院校实现学分互换;试点教育工作评估合格后,客观考察毕业质量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

3、专业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航海工作实践,企业与学校合作模式覆盖所有高职院校,生产技术的学习周期压缩为现在的一半。

4、高职航海教育模式趋于科学化,做到“理论教学,海上实践,理论教学”良性循环的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的覆盖率达到60%以上。

5、从事高职航海教育的师资力量要全面符合公约规则的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学校之间和国家之间的交流机会,拓宽视野。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3

2、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岩体工程力学、采矿及矿山安全及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受到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矿区规划、矿山开采设计、岩层控制技术、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能力。采矿工程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煤矿、铁矿、金矿、石膏矿以及铁路等设计和改造管理,也可以到冶金、有色、化工、核工业、非金属和煤炭等六类矿业和水利、铁道、地下、工程和环保部门的生产开发、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3、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建造的基本技能和管理基础知识、计算机编程及应用能力,能在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技术和管理方面工作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是研究各类船舶的设计、性能、结构、建造等的学科,主要培养从事船舶设计、研究、试验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4、飞行技术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飞行性能和控制原理、现代运输飞机构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识别和运用各种航图、运输机通信和空中领航的基本训练,具有民航航线飞行方面的基本能力。飞行人才的紧缺,是各航空公司亟待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已成为各航空公司既好又快发展的瓶颈。学生毕业后,主要就职于上海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它各大航空公司等民航企业,从事民航航线飞行驾驶工作。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航海教育 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教学内容 专业实践教学

1.引言

据统计,福建省目前航运类院校主要有集美大学、福建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航运学校、莆田航海职业技术学校、泉州泰山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泉州海事学校、漳州海事职业技术学校、泉州泉港航运中专学校等。就职场咨询网对2009届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分析,每年福建省各航运院校培养的航海类学院人数仅为1600人左右(适任证书通过人数)。近5年,航海院校航海类专业招生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二年制的大量招生。航海类专业是对实践教学要求很强的专业,在招生量迅速增加的情况下, 如何保障教学质量水平问题,特别是实践教学的学时和实践教学质量的问题日益突显。因此,对目前福建省航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希望在这里抛砖引玉,提供有益的参考。

2.福建航海教育的主要问题

福建航海教育主要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在专业教学内容、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专业人才系统培养上存在着严重不足,反映了大学在教学组织、教学手段与方法及教育模式上存在问题。

2.1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

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

①知识面窄,缺少综合知识

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成本的竞争。航运企业认为航运成本的高低取决于船舶的技术管理水平,这些都依赖于船长和高级船员的经营和管理意识,而目前培训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缺乏经济、管理、法律等这方面的培训。

②外语水平有限,弱化了国际航运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这二、三十年以来,我国航海技术专业教育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加强了外语的培训及考试,但是航海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外语运用能力仍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远洋船员具有国际性的特点,要求航运技术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具有在国际语言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③航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薄弱

航行安全和海洋环境保护是IMO的工作宗旨,受到港口国的普遍关注。我国主管机关也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航海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相应要求。但在教学安排和落实上打了相当折扣,以及我国整个社会意识淡薄,因此培养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对航行安全和环保意识都比较薄弱。

④理论和实践脱节,专业知识陈旧落后

我们培养的航海技术专业人才虽然基础知识、专业理论比较扎实,但是所学的知识和实践环节脱节,知识更新慢,难以适应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⑤职业道德、敬业精神有待加强

我国高级船员流失严重,特别是大副、轮机长和船长。流失原因是多重的,但和职业道德修养不够以及敬业精神缺乏有很大关系。

2.2 在专业教学内容上

航海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反映为“四重四轻”:重技术轻管理,和现在强调船舶管理、适应船公司管理要求不协调;重大企业轻小企业,使得毕业生在认知上难以适应私企船东和境外船东的需要,造成供需错位;重岗位知识轻行业需要,学生专业知识面局限于高级船员岗位,难以胜任航运行业的其他任务;重专业知识轻全面发展,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学生技术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养成。

2.3 在专业实践教学上

①校内实验实践教学设备陈旧,数量不足,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欠缺

首先,学校的实验室及设备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建设周期。当前,除集美大学的航海学院设备、设施比较齐全,其他的大中专院校以及个人开办的都有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由于建设资金和建设周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就难于保证。目前,专用教学实习船在福建的院校以前集美大学有,由于种种原因,现在都没有了。他们采取和航运企业合作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专用实习船舶没有的问题。而其他大中专院校只是初步合作意向,并没有实质开展。同时,院校合作方式会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海上实习的时间和效果都不能得到保证。由于要保证船舶的正常营运,因此航线和航行时间是不固定的,这样学生在船舶认识实习时间长短不一,学生要按照教学计划确定的时间里上、下船是不可能的,提前下船的学生就不能保证在规定的实习期内完成实习任务。同时由于航线不确定,航时不可控制,因此教学计划一直在调整,给理论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

②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平衡

STCW78/95公约及国内有关法规要求,航海技术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任职资格,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而且更要有一定的海上实践经验的资历。但由于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专业的特殊性,特别是个别专业课程的老师不具备海上任职锻炼的条件,所以航海技术专业教师的现状是,有职称的没海上资历,有海上资历的没职称,既有职称又有海上资历的教师数量很少,很难满足现在各院校的需求。有些院校缺乏必要的实习指导教学培训与考核制度,对师资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问题,各校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发展相当不平衡。

③航海技术教育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教学

由于设备、实验经费、实验教学师资严重不足,实践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教学效果考核与评估体系,实践性教学往往演化成理论教学,本该由学生反复实操的专业训练退化成指导教师黑板上讲解加演示的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④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陈旧老化,结构不合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船舶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仪器设备还是导航定位、船舶控制、货运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旧的内容已经过时,但目前航海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却严重滞后于高新科技在现代化船舶上的应用。

3.主要问题的对策

3.1 在专业人才培养上

①增设人文科学,注重文学修养、综合素质教育;

②加强英语教学,适应国际人才市场需求。航海类学生要参与国际竞争,英语是其工作语言,英语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低,所以在英语教学改革方面应特别注重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听、说和写的能力训练;

③强化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是现代化航海的组成部分,能否正确使用计算机是衡量现代航海人员的一个标准,为了适应现代化船舶的要求,考虑到导航、通信、船舶营运和管理已逐步趋向微机化的特点,应对计算机课程的内容和课时做较大的调整;

④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STCW78/95公约着重强调了海员的实践能力,而我国航海院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

一定能把我们的毕业生培养成为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动手能力,既满足学历教育的要求,又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国际有关规定的、综合素质好、环保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航海技术人才。

3.2 在专业教学内容上

①拓宽专业面,加强学科门类的渗透,增设管理、经济、法律类选修课程,加强学生管理、经营、法律意识的培养。

②加强对学生航运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应当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促使学生这方面素质的提高。

③加大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淘汰旧内容,紧随航海科技的步伐,及时把新知识新技术引进课堂,尤其及时更新教材内容。

④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强化半军事化管理,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发扬吃苦耐劳精神和敬业精神,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3.3 在专业实践教学上

①如何解决航海院校陆上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从目前实践教学模式来看, 可以借鉴地处东北的几所院校将一部分实践教学内容转移到大连海事大学进行这种方式。福建航海院校,如果存在实践设备不足的问题, 可将部分无法进行的陆上实践教学内容转到集美大学进行以弥足补。另外主管部门可提供资金支持,对发展较成熟的集美大学进行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建设, 建成的实验室对周边的院校开放,欧洲一些国家的做法与此相同。

②如何解决航海院校陆上实验设备不足的问题,从建设经费来看,仅靠国家和学校投资来保证所有的实验实习场所及设备是不现实的,对于航海类专业来说尤其如此。为解决好学生的实践及实习,积极争取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挂牌实验室,陆续对基础实验教学设备、海上专业的实践教学设备投资进行更新或改善,以保证实践教学的硬件设备。

③如何解决航海院校海上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可通过增加陆上模拟器教学学时的方式进行缓解,另一方面采取与企业联合共建教学海上实习基地。目前大部分院校是采取提前将学生派遣到航运企业(预分配)的模式代替实践教学。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改变教学模式,可以在学校先学基础知识,再到企业实践一段时间,然后到学校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最后回到企业实习走上工作岗位。

4.结束语

福建航海院校历史悠久,集美大学、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都有九十年校史,诚毅精神一直被福建海员传承,在国内外航运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3324公里,具有“港、渔、景、涂、能”五大优势资源,深水港湾和岸线资源尤为优越。其中深水岸线210.9公里,超大型深水码头岸线29处、42公里,可建设20—50万吨级泊位约100个,发展以港口为依托的临港工业条件优越。在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的优势下,我们有理由相信,福建航海教育的主要问题一定能逐步解决,福建海员教育和培训机构将继续为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海洋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1]招定友.高职航海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量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08.

[2]李勇,赵玉良.建立以高等航海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航海教育体系[J].航海教育研究,2008(3).

[3]武斌,粱天才.中国外派海员“短缺”问题实证分析[J].国际工程与劳务,2005(4).

[4]崔燕.航海教育遭遇海事变局[J].中国船检,2007(4):44-45.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5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摘 要】航海高职院校是专门以培养航海高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院校。如何使培养目标既具有过硬的航海专业技能,又具有主动适应航海企业文化,进入企业就能立足、生存和发展的综合职业素质。这就要求航海高职教育必须贴近社会,贴近企业,不断扩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强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如何将航海企业文化融入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作一粗浅探究。

关键词 航海企业文化;航海高职校园文化;融合

1 将航海企业文化融入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以航海教育为主的高职院校,将航海企业文化所包涵的职业特征、职业能力、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人文素质等元素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建设面向企业、特色鲜明、“海味十足”的航海校园文化,是为培养高素质航海人才创造良好环境,为实现学生“零距离”上岗就业作好充分的职前文化储备的重要途径。

1.1 航海企业文化与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异同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在一般意义层面上的大学校园文化中融入了更多航海职业属性的大学校园文化。是指航海高职院校在特定的教育活动,逐步形成的关于航海职业教育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文化现象。航海企业文化则是企业文化在航运领域中的具体体现,是航海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论、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由于学校和企业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组织,二者的文化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是一种使命文化,倡导的是一种宽松、民主、平等、自由、个性的学术氛围和精神环境,帮助青年学生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培养或者重新构建人格中的主体意识,以终极价值关怀为核心,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的重要途径。而航海企业文化是一种责任文化,对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特别高,强调员工的积极进取心、组织纪律性和团队合作精神。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航海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初到岗位工作时,往往会不适应航海企业管理环境而感到茫然、困惑,有的甚至被企业淘汰。这里固然有诸如专业知识欠缺,岗位技能等“硬件”不足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水土不服”,诸如不适应航海企业环境,找不准自己的位置,与他人沟通不顺等“软件”不足的原因。因此,两种文化之间只有加强相互渗透,进行深层次地交流与沟通,才能最终降低毕业生的适应成本,排除就业障碍,提升转化潜力;才能改善用人单位的评价,提高航海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同度。

1.2 将航海企业文化融入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必要性

把优秀的航海企业文化吸收到航海高职校园文化中来,将会产生巨大的、积极的作用。首先,可以使校园文化进一步彰显出“航海高职”特色,充分发挥其航海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航海高职院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其次,可以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搭建起校企合作的平台,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第三,可以使学生充分适应企业文化的“预熏陶”,潜移默化地认同航海企业文化,树立成才目标,为更好更快地适应将来的职业和岗位,缩短从校园到企业的岗前适应期和过渡期,以便顺利地由“校园人”转换为“企业人”。

2 将航海企业文化融入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途径

要实现航海企业文化与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的融合,就是要营造“航海味十足”的航海高职校园文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

2.1 加强校园航海职业人文氛围营造,创建“航海味十足”的航海高职校园文化环境

航海企业的环境和氛围是非常独特和直观的,航海校园文化环境氛围也应给人以独特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如在校园绿化美化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合航海企业文化元素,办公楼和教学场所等的规范设计,均可遵照企业标志性识别系统,校园建筑物、道路、景观等的专业化命名;在宣传栏中展示学校创业成功的校友偶像,教学楼悬挂国内外著名航海家家画像、各类船舶图片,实训楼张贴著名航海家的经典名句和优秀航海企业的管理理念等;通过广播、海报、宣传片等形式,定期介绍一些航海企业和企业文化,让学生了解企业,逐渐产生认同感;在生活区设置一些文明礼仪警示牌,航海职业规范用语,学生的校服、卧具以及生活用品与职业特点相统一等等。使校园处处彰显出航海特色;使学生目之所及,耳之所闻,足之所至,处处感受到校园文化浓郁的“航海职业”气息,时刻置身于浓郁的航海企业文化氛围中接收浸染和熏陶,逐渐形成对职业选定的认同,在进入企业之前树立起职业奋斗的目标,从而激发了学生努力学好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道德的求知欲望。

2.2 加强航海实训基地建设,创建仿真的航海职业文化氛围

航海高职教育应紧密依托航海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的相关要求,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建设理论与实践、实训与生产、教学研一体化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如航海轮机模拟器、机电一体化实习工厂、海上实训中心等。按照真实航海企业环境、文化布置实训基地。实训场所工艺流程设计、设备摆放要尽量按照真实的工程或工厂的要求来实施,使学生接受的是仿真职业文化的教育。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过程中适当建立仿真企业管理制度,按企业标准来要求实训学生。通过这样立体式仿真职业文化的影响,使学生对航海企业的工作环境、设备环境、管理环境、人文环境及生活环境都有了直接接触和深入了解,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未来职业,强化职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职业道德的形成和职业技能的优化。

2.3 加强学生半军事化管理,创建与航海企业文化兼容的校园制度文化

相对于学校而言,企业在管理上更为严格,特别是类似航海这种行业特色鲜明的企业,在制度设置上更为严密而有效,它不仅要求员工有非常严格的纪律,非常规范的操作和管理,高标准的技术要求和高效率的劳动。而且还要求员工具备国家、民族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要求员工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和敢于克服困难、奋力拼搏的勇气等意志品质。对此,航海高职院校目前通行而普遍的做法就是实行学生半军事化管理。要紧密围绕企业管理的相关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半军事化管理的相关制度,从“一日生活制”开始,用早操、内务、队列训练、军容风纪、晚就寝等,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用文化促进自律。学生在得到有效管理的同时,提前适应了严格的航海企业制度文化,为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企业高强度的管理作好准备。

2.4 积极开展航海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航海职业的魅力

航海高职校园文化活动应充分体现航海职业文化,有意识地将航海企业文化融合渗透在学生课外活动中,如经常举办航海企业专家报告会,举办“航海毕业生论坛”,开展“订单式”培养等,广泛传播企业文化,用航海人的真实经历和事迹激励学生,用生动的企业文化感染学生,帮助学生确立航海职业规划;组织特色社团,开展一些“海味十足”的体育文化活动,如组织开展航海夏令营活动,组建大学生舢板队、帆船队,充分体验航海的魅力;加强与航海企业进行文化交流,设立航海企业奖学金,按照航海企业的标准和要求来组织评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准航海人”;与航海企业联合开展经常性的各项技能竞赛,举办各种诸如航海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安排各类学术讲座等,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航海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效地融入校园文化;开展师生假期社会实践,直接深入航海企业考察调研,体验企业文化,将航海企业文化中优秀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及敬业精神、团队精神等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并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建设、学风建设当中,形成良好的职业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 应关注的几个问题(下转第298页)

(上接第255页)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做强做大的必然趋势,但要明确认识到,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是以文化融合为基础的,只有达到文化的共融,才能够真正实现“用人”和“育人”的完美结合。为此应关注以下几点:

3.1 树立企业化的办学理念

航海高职院校要树立一种现代、开放的办学思想,确立服务航海企业的价值取向意识,始终把为航海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作为主要办学目标,在办学方向、发展战略、质量意识、校训、班训、校风、学风、机制、管理、考核等方面借鉴和吸纳优秀航海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构建与航海企业文化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系,营造具有航海企业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大环境。

3.2 用足、用好政策资源

近些年来,国家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推进高职教育的宏观政策,不断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指导。如《关于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职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深层次地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2012年3月22至23日,教育部召开了“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其中涉及到了要鼓励企业办学校,并将逐步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包括减免税收、抵冲税收、给予企业办校补贴等,而且国家正在修订职业教育法。特别是教育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教高[2012]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健全完善航海教育管理体制、推进航海类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善航海类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加强航海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航海类专门人才等。这些利好的消息,对进一步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加深航海企业与航海高职院校的融合又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必须紧紧抓住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

3.3 加强对校企文化融合的研究

航海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文化建设高地的作用,不断加强对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研究。因为航海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是航海企业文化的继承者、参与者和发展者,所以要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职业教育的整体规划,开设航海企业文化课程及相关人文课程,并进行相关的职业素质的训练,使航海企业文化成为每一位在校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教师学习了解航海企业文化,改善知识结构,深入企业,向研习专业技术一样研习企业文化,到优秀的航海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将航海企业的文化精髓渗透到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真正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

参考文献

[1]耿兴华.企业文化进校园的实现方式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报,2011(04).

[2]李红,方桐清.关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耦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0).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航海模拟器;引航员培训;应急应变技能训练;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U675.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8-0066-02

目前,国内各大引航机构一般从航海高校招录应届航海类毕业生进行培养,区别于国际上主要招收资深船长和大副的模式,本文中称其为“中国模式”。录用的毕业生以“见习引航员”的身份跟从“师傅”(一般为一级引航员)随船学习引航技术。行业内,称这种培养方式为“名师带徒”,并一直沿用至今。

近年来,在“中国模式”下,传统的引航员培养方式因各种原因已逐渐显现一些不足,比较明显的一点就是应急应变训练环节和内容的缺失。与此同时,随着海船高级船员实船训练成本、风险的增加以及航海模拟器发展的日益成熟,国际海事组织近年来大力提倡航海模拟器在航海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使用,并专门在《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中对其的应用做了详细规定。

航海模拟器如能够有效应用于引航员应急应变技能培训,则将开发出引航员应急应变技能培训的新途径。

1 引航员应急应变技能培训现状

目前,包括长江引航中心在内的各大引航机构,对于引航员在应急应变技能的培训一般是采取理论培训与实船操作训练相结合的模式。理论培训主要是以应急应变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要点的学习,辅以引航事故、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实船操作训练主要是在引航员跟船期间遭遇紧迫局面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

在理论培训方面,经过引航机构的长期积累,已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理论教材和独立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引航员对于应急应变理论知识的需求。

但是,在实船操作训练方面却逐渐出现“缺失”现象。近年来,随着船舶通航密度逐步增加、进出江船舶尺度日益增大,客观环境对于引航应急应变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受到法规制度的修订、引航安全生产需要、引航安全事故追责日益严厉等因素的影响,主班引航员在遭遇应急事件时,出于安全考虑,一般会十分谨慎的选择是否给予配班引航员或见习引航员训练的机会。另外,发生各种应急事件种类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引航员应急应变实船操作训练的效果,以上因素造成了引航员在应急应变训练环节和内容方面存在缺失的现状。

2 基于航海模拟器开展引航员应急应变技能培训的可行性

2.1 国内外航海模拟器建设概况

现代航海操纵模拟器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交互仿真技术逼真地模拟船舶驾驶台操作环境,其功能不但可以满足《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所规定的模拟器培训和BRM评估要求,还可进行各类水域的高级操纵和引航训练。

目前,世界领先的航海模拟器成套研发技术和使用方案掌握在英国、美国、荷兰、挪威等发达国家,且衡量模拟器性能指标、功能指标的一系列国际标准也多出自该类国家,如挪威船级社标准等。相对国外船舶研究机构,我国在航海模拟器研究、开发上起步较晚,但各航海院校和机构也相继开发了航海模拟器,并在相关领域研究和教学培训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6年,大连海事大学大型船舶操纵(航海)模拟器及其开发平台研制成功,通过交通部鉴定之后又通过了挪威船级社(DNV)A级航海模拟器性能指标的认证,标志着我国航海模拟器研究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船船员适任考试和发证规则》(11规则)的出台,国内各大航海教育院校和培训机构都配备了型号不同、功能大致相同的航海模拟器,并取得了相关的国际认证证书。

2.2 航海模拟器用于引航员应急应变技能培训的适应性

目前对于针对海船高级船员补差培训和考试已在航海模拟器上开展,有关引航员的超大型船舶培训、雾航培训等逐渐也在由纯理论培训转为“理论+模拟器操作”培训。这些都说明“理论+模拟器操作”的培训、考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已得到业内认可。当然,不能否认的是目前航海模拟器在船舶运动模拟、实船环境中“人、机、环境”模拟上还存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航海模拟器对于驾驶台设备资源、人力资源、操纵程序上的模拟上已接近实际。

从模拟器功能上看,以长江流域为例,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等建设的模拟器均可开展船舶主(舵)机失控、全船失电、紧急避让、恶劣天气下的船舶操纵等应急应变模块的培训。同时,上述院校结合内河办学特色,根据地域的培训需求,加强了长江重点港口、长江常见大型船舶数据和长江航段三维实景等方面的开发建设工作,使得其模拟器建设更有针对性。

3 利用航海模拟器开展引航应急应变培训的优势

基于航海模拟器设置不同的应急应变场景,排除了实船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从而能够为引航员提供确定性的、充足的、多样的训练机会,进而能够保障该环节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引航员应急应变技能。

3.1 有助于培养引航员的快速反应能力

遭遇紧迫局面或紧迫危险时,首先决定应急应变操作成败的是引航员的反应时间,引航员正确下达第一个应变指令时间越早对于脱离紧迫局面或紧迫危险就越有利。通过航海模拟器培训进行反复练习,有利于提升引航员对于各种应急情况的敏感度,帮助引航员及早发现紧迫局面或紧迫危险,并在实际操作中减少反应时间。同时,通过多次模拟训练帮助引航员不断熟练应急应变操作程序,从而避免因应急操作流程衔接不畅而贻误时机。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7

1. 为博士研究生XX级讲授《船舶运动建模与控制》,36学时,5名学生。

2. 为研究生XX讲授《系统建模与仿真》,36学时,73名学生。

3. 为博士生XX讲授《控制系统建模与数字仿真》,36学时,4名学生。

4. 为航海本科生XX讲授《船舶建模与控制》,18学时,153人。

5. 指导10名硕士研究生,4名博士研究生(含1名外国博士生),毕业1名博士生、4名研究生。指导1名高校访问教师和1名博士后,指导本科毕业设计1名。

6. XX.4 获得大连海事大学“如何做一名卓越的大学教师”征文二等奖。

二、科研工作

1. 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博士点基金项目顺利进行,首次提出本质非线性反馈的概念,已经撰写相关学术论文并投寄。

2. 参加了所里的新加坡雷达模拟器和国家973子项目等11项科研项目,完成了分配到自己的任务。

3. 根据发明专利内容的新型鲁棒自适应自动舵样机已经研制成功,正在进一步完善和调试。

4. 申报的辽宁省交通运输工程一级重点学科提升工程项目获批46万元。

5. 主持了“211工程”三期航海科学与技术重点学科项目,批复经费2140万元,今年预算1430万元,进展顺利。

6. 编制“xx”国家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申请1500万元学科建设经费。

7. 根据航海动态仿真与控制实验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受校领导和实验室主任的委派,负责研制lng模拟器,XX年4月被派往日本商船三井东京kakio institute进行lng船液货操作模拟器研修。从日本归来后,将相关立项报告写入国家重点学科的“xx”发展规划中,并申请了相关项目经费。

三、着作及论文

1. XX年第一作者(或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14篇,其中ei收录4篇。主要有:

[1] zhang xianku, wang xinping. concise nonlinear robust control of course keeping for ships[j]. icic express letters, XX,4(4):1263-1268.

张显库. 基于lyapunov稳定性的船舶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XX,45(1): 140-143.

张显库.水翼艇纵向运动多变量鲁棒控制[j].中国造船,XX, 50(4):203-207.

张显库,杨佐昌,关巍,等.基于船舶回转试验建立横摇响应型数学模[j],中国航海,XX,32(4):77-79.

张显库,关巍.大惯性船舶航向保持的改进简捷鲁棒控制[j].中国航海,XX,33(3):1-5.

张显库,袁杨.具有不稳定零极点对消的结构图等效问题[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XX,29(3):6-8.

2. 出版专着:张显库. 船舶控制系统[m]. 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XX.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写并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XX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张显库在水路运输学科XX年前20位最高被引作者中排在第2位,连续5年进入排名的前3甲(XX年第2位,XX年第3位,XX年第3位,XX年第2位),截止目前,在91个小学科每个学科20名高被引作者5年的排名数据中,我校共有6位教师(13次)上榜。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 航海专业英语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模式

航海类专业教育是工程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结合,具有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质。21世纪的航海教育必须面向国际、面向航运市场、面向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因此对航海人才的培养,要在STCW78/95公约的基础上,提高综合素质,优化专业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及航运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其中航海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尤其重要。

航海专业英语(包括航海英语和轮机英语、船电英语等)作为海事从业人员,特别是海船船员的知识传播和信息传递的必备工具,其重要性已经越来越突出。航海有着独特的时空范围,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具有参与国际物流、受国际公约和惯例制约、有着深刻世界背景的国际特点。国际性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国际海员必须具有坚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和在口头上、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这就要求航海英语教育从业者必须把专业英语教学放在重要位置,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并与国际接轨。本文从师资建设和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对如何提升航海专业英语教学水平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是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个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普通教师所具有的基本素质,还应该具有外语教师所具备的语言素质。合格的海事英语教师必须具有相当的英语语言能力和科研能力,具备符合国家教育法规和学校要求的学历与英语教学资历,熟悉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而且要具备一定的海事专业知识。

一般说来,我国各大航海院校的海事英语师资主要有两种: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和虽然不是英语专业毕业,却有着一定英语基础的专业课教师。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虽接受过英语教学的专门培训,但毕竟从未接触过专业理论知识,对航海基本原理和概念缺乏认识。专业课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且大多没有系统接受过科班训练,普遍存在口语差、听力弱、发音不规范的现象,另一方面,他们对英语教学规律与方法不甚了解,在教学中往往捉襟见肘。

对于航海英语师资队伍的发展,通常可以参考下列方式:

1.师资培训:这种培训包括两个方面,语言培训(LanguageTraining)与专业培训(ProfessionalTraining)。前者指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后者指掌握所教专业的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及所教的专业英语语体特征。

2.专业教师和英语教师合作发展:这些合作包括多种形式:设立专业英语教研室、专业教师给英语教师开设讲座、专业教师参与专业英语教研室的集体备课等。DudleyEvans(1998)提出,以专业英语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习者三方最大限度的合作为基础的模式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二、课程体系的改进

课程结构体系是人才培养计划的一部分。高等航海教育课程体系长期受前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重知识积累而不重知识运用的灌输式教育极大地制约了航海类学生的全面发展。长期以来,航海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与STCW78/95公约的要求相差甚远,学生的实操训练、动手能力受到限制。STCW78/95公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增加了实际技能培养和评估的内容。其中实操评估是基础,只有通过实操评估,才有资格参加理论考试。因此,航海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学,完善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使航海类学生得到充分的专业技能训练,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包括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了有利于航海类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对课程结构体系进行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探索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一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的主渠道,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方法,保证培养的基本规格。第一课堂以“高、新、精、现”为原则,即有高起点,反映新知识、新科技、新成果,精讲多练。第二课堂教学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二者相互作用,形成培养体系。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中,都能不同程度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不同的课程结构体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表现形式就不相同,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同。

三、教学模式的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它极大压抑了学生的兴趣。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新一代技术骨干既能凭眼睛搜集情报,以手指传递信息,又能善于用耳朵聆听,靠嘴巴发出“不同的声音”。然而时至今日,仍有不少人把“能看会写”当成是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受陈旧的教学观念的束缚,我国航海专业英语的教学基本仍沿袭传统的“三单”英语教学模式,即教学行为的单向性、教学形式的单调性、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具体来说,就是由教师带领学生从生词学习语法难点解释文句翻译走完全程,课堂中教师为主角,学生充当配角,整个教学过程是灌输式的,学生的英语思维始终处于休眠状态,教授的内容局限于课本,授课方式是粉笔加黑板,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效果可想而知。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上述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

教学模式的创新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专业英语的热情。因此,创新设计应以提高兴趣为中心,合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享网络信息资源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是教学第一关,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引入互动式教学法,是教学创新的第一步。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以学生为“本”,教师配合学生展开讨论式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紧密结合,互为补充,从根本上改变了航海专业英语实践教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航海类学科专业规范(初稿).

[2]适应国际竞争的航海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总结.大连海事大学.

[3]张常汉等.行业准入制度下航海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中国水运,2006(5).

[4]丁自华.海事英语师资现状与培养.航海教育研究,2008.2.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9

上海交通大学

力学学科形成了各具特色、实力雄厚的四个二级学科: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和工程力学。此外,生物力学是力学与生物、医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其中研究与人类心血管疾病成因及诊治相关的血流动力学是发展较快的领域之一,该方向属于当前国际前沿。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上海交大的传统优势学科,前身是冶金系,下设3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

机械工程学科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拥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国家重点学科,整个学科的实力都非常强大。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以其科研覆盖面宽、综合实力强、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培养高层次人才数量多、质量高而列居国内同类学科前茅。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学科从1987年开始就一直是国家重点学科。

创立于1943年的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已形成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优势学科,造就了一批以院士为核心的著名学科带头人,成为了我国学科门类齐全、综合研究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船舶与海洋工程科研和教学基地,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

西安交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优势专业主要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等学科。

电气工程学院是我国高校同类学科中创建最早、学科设置最全的学院之一,历届毕业生中有近30人成为院士,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非常高,学生知识能力强,颇受企业青睐。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西安交通大学的“品牌”学院,其能源动力学科实力强大,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拥有热能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4个优势专业,基本覆盖了所有能源类专业方向。该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一般都进入电力、能源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收入高。

管理学院在全国同领域非常知名,工业工程专业具备了工科的扎实基础和管理学的思维方式,颇受企业好评,出国率是同类高校中最高的。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是涵盖电子信息领域几乎所有新兴工程学科在内的一个学院,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每年都备受Google等知名跨国企业的青睐。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原本属于铁道部,现划归教育部,运输在全国排第一,源于和铁路的渊源,交大可以说是目前全国仅有的和铁路联系密切的学校,全校各专业几乎都和铁路相关,所以一些原铁道部企业最认可交大,交大每年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会去这些企业。

交大的特色还在于和铁路的相关专业,比如电信学院的通信、信号,土建学院的桥梁、隧道,机电学院的车辆工程,运输学院的运输、交规、物流,经管学院的企管、会计等。

电信、经管很知名,每年报名人数很多。理学院也有很不错的学科。

西南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在地铁、物流配送、人机和环境工程、智能交通技术等方面拥有不可代替的地位。上海磁悬浮列车、长江三角洲之间的子弹头列车,这些先进的交通工具代表着未来铁路交通发展的方向,而西南交大正是在这方面有着优势。

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电气工程学科和电子信息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是部级重点学科,地铁主要是依靠电力能源运行,因此许多电气学院的学生被聘请到各地铁运营大市。电气学院的磁悬浮列车与悬浮技术研究所等重点研究所和实验室可是几块金字招牌,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国内第一,世界领先。

西南交通大学的前身是我国高校最早成立土木工程系的,现在的西南交大土木工程学院有国家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部级特色学科土木工程等优势专业,结合西南地形复杂的特点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北航最有名的学院,下设飞机系、人机与环境系、流体力学研究所、固体力学研究所4个系所,支撑起了北航的学术高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主要是和飞机、航天材料打交道,拥有大量省部委材料学重点实验室,如民航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还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材料不仅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等民用行业,就业范围非常广阔。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原名动力系,拥有一批获得国内同行业公认的高级学术带头人作为学院的师资主体。

宇航学院堪称航天人才的摇篮,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和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三个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都是以“平台课方向课”的模式构建,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专业能力。

计算机学院是一个特别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展现自己才华的地方,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设计是南京航天大学最著名的专业,也是历年学校招聘会上最受瞩目的热门专业,建有我国直升机技术研究方向唯一的部级(国防)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内唯一专门从事航空智能材料与结构研究的航空重点实验室以及CAD中心、结构振动两个部门开放实验室。

飞行员专业是这个学校最牛的专业,学校与多家航空公司联合,对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方式,共有“31”和“22”两种招生模式,采取国内国外两部教学,如“31”就是学员前三年在国内校本部进行飞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第四学年派送到国外飞行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飞行训练,并取得中国民航总局认可的符合多发仪表等级要求的国外商业飞行员驾驶执照。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且前景很好,拥有航空电源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建立了中航一集团和中航二集团技术工程中心,相关研究领域在国内也具有重要影响力。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环境学院是中国海洋大学最具海洋特色的学院,包括部级重点学科海洋科学和环境科学,其中海洋学本科专业是“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首批15个基地之一。

生物科学专业属部级特色专业。生物系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国家生物学一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也设在本系。

军事海洋学是海洋学与军事学相结合的新兴学科。它以军事作战需求为牵引,以海洋学的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基础,研究如何利用海洋要素的变化规律为军事作战服务。

此外,中国海洋大学的水产、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也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专业,是部级重点学科;水产养殖学、海洋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会计学等专业属部级特色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的航海技术专业可谓久负盛名,实力非凡,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国际海事组织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设立世界海事大学大连分校。

如果说航海学的是开船,那么轮机学习的就是如何修船了。轮机管理(轮机工程)专业现设有轮机管理和船机修造两个专业方向,属于部级重点学科。由于这个专业自身的特点――工程部件精确度要求较高,所以对所招收学生的要求也是格外高。

法学院是辽宁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单位,其中海商法专业在国内同类法律高校中是首屈一指的,也是大连海事大学进校要求分数最高的专业。它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求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法学基础,而且还要求熟悉海运及相关业务,精通海商、海事法律,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海事管理学科主要培养的是负责水上安全运输监督管理的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一般进入海事局、海上监察、港口监察等单位工作,是海上运输的第一道防线。

海上物流专业是解决港口运输、海洋运输的各种问题的学科,备受欢迎。

长安大学

公路学院是长安大学最好的学院,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行业学科最齐全、专业配套规模最大的公路交通学院。公路学院公路建设学科与技术学科均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学院还是全国交通系统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检测工程师和公路交通高新技术培训基地。

汽车学院也是长安大学很牛的学院,载运工具运用工程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权威学科点之一,只有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可与之一争高下。学院有自己唯一的汽车高速实验环道和综合测试场,给学生们提供了很多实验机会,让学生在赏车、鉴车、试车的乐趣中发现和学习。

资源学院、建筑学院、工程机械学院等都是在公路交通这一大学科的基础上不断细化而建立起来的,从地质勘探到建筑开发,与公路交通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强势专业学科作支持。

航海技术毕业论文篇10

关键词:内河;船员管理;队伍建设;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U6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6)02-0056-02

当前,我国内河航运正处于整体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航环境、船舶数量和种类、货运量和港口吞吐量等等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如何合理布局内河船员结构和层次、培养适应内河航运发展需要的内河船员队伍,是给船员管理工作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1内河船员队伍建设需引起业界高度重视

内河航运发展,归根结底是内河航运生产力的持续性提高。现在谈到内河航运发展,一般都要提到四个要素,即航道、港口、船舶和支持保障系统,但人作为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却在很多时候被忽视。内河航运中的船员、码头工人、海事人员等不同角色的劳动者在水运生产关系的形成中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角色,但唯有船员,是船舶的直接操纵和控制者,是最前沿的水域环境保护者,也是先进技术的实际应用者,在水运生产关系中充当着一种纽带和核心作用。

随着大量先进技术在内河航运中的应用,社会对内河船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精干的内河船员队伍将直接影响着内河航运的健康有序发展,并最终决定着内河航运能否实现“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发展愿景。

2内河船员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规模庞大的船员市场导致无序竞争和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内河上的船员总量约100万人,从绝对数量上看能够满足内河航运发展的需要。当前船员来源主要有三类,一是各航运企业的自有船员;二是部分与航运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保留了自己的船员队伍或部分员工具有船员资格;三是个体船员,他们之前大多是失地农民、下岗职工或船民世家。其中个体船员是目前内河船员的主力,但由于来源复杂、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目前的内河船员市场秩序混乱,价格低廉,给船员管理、船员培养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2船员待遇低下与社会地位不公导致内河船员职业丧失吸引力

据调查,目前长江内河船员中,船长的工资在9000~11000元/月,二、三副4000~7000元/月,水手(机工)2000~3000元/月。这一工资水平与海船船员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而2012年重庆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708元,武汉市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为3803元,工资收入低下造成大量持证船员不愿继续从事内河船员职业。

正是由于经济和社会原因,造成目前内河航运已经很难留住中专、高中层次的毕业生,使得船员入门文化基础不断降低,船员后继乏人。而在船船员也觉得工作不体面,积极性不高,也没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普通船员航程中终止服务的现象时有发生。

2.3船员文化层次低下与结构失衡导致队伍青黄不接和配员不足

据重庆海事局、长江海事局武汉、宜昌辖区和皖江水系数据采集来看,重庆辖区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占3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55%,皖江水系高中、技校、中专学历的占10%,高小及初中文化的占80%,这一现象也折射出内河船员文化素质整体上偏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海船船员劳务市场吸引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内河船员;二是由于内河船员吸引力下降,高学历人员不愿从事该职业;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考试发证规则》取消了内河船员的学历限制,实质上是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从船员年龄结构上来看,经综合分析皖江水系、重庆辖区、江苏辖区、长江海事局武汉、宜昌辖区的数据发现,目前内河船员年龄普遍偏大,40岁以上的船员占有较大比重,显示出内河船员职业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预计未来船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现象将逐渐显现。

从船员职务等级结构上来看,内河各职务、航线和等级持证船员数量与对应船舶所需的船员数量并不匹配,造成部分职务、航线和等级船舶人满为患,部分则船员数量不足,这也是造成目前内河船舶配员不足的原因之一。

2.4船舶超载和配员不足导致内河航运和船员市场失控

由于航运市场整体低迷,内部恶性竞争激烈,运费下降,国有企业总体亏损,私营船舶为维持经营,通过超载等手段冒险航行,赚取微薄利润。最终直接导致遵章守纪的骨干企业倒闭,违章作假的私营船舶勉强维持,内河航运市场逐渐失控。

配员不足是内河航运的顽疾。为最大限度赚取利润,船东想方设法雇佣工资低廉的船员,增加船员的劳动时间,减少船舶配员。这种做法只能吸引素质较低的船员上船工作,思想状态也极不稳定,间接导致船员市场失控。

2.5船员职业素养不断下滑导致船舶风险升高

近年来,内河船舶大量增加,航行环境日渐复杂,但船员的素质没有跟上航运事业发展的需求,出现了不断下滑的趋势,航行安全隐患增加,突出表现在:①由于内河船舶数量增加,船舶航线日益多元化,船员需求大大增加,船员从水手(机工)成长为船长(轮机长)的时间大大缩短,很多船员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相对不足。②很多船员经过培训考试后,持有很多证书,成为“全能船员”,造成知识广而不专,尤其是对不同货物的装卸、运输管理知识一知半解或完全不懂,从而发生发生船体变形、货物移位倾覆、泄露等事故。

内河船员职业素养的不断下滑,使得其在货运、实际操作等方面技能的缺失,对船舶及船员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2.6投入不足导致内河船员培训体系近乎瘫痪

船员培训是提高船员素质的有效途径。当前长江内河船员培养模式主要有子承父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培养以及公司培养三种模式。目前长江辖区有7家内河船员教育与培训机构,培养的学生规模很小,收入微薄,都只能勉强维持,根本无法在师资、设施设备以及相关配套机制等方面继续投入。以前“公司培养”是船员培养有效的途径,但随着改制和船员无序流动,以及近年来水运经济持续低迷,公司在船员培养方面投入意愿下降。

2.7船员考试难度不断降低导致船员“出口关”形同虚设

船员考试在船员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当前考试的难度已经降低到船员技术素质的最低门槛,尽管培训机构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片面追求通过率,但依旧有很多船员由于文化素养太低而无法通过考试,造成船东认为内河船员考试太难的错觉。

从考试的职责权限以及执法尺度来看,存在地方海事局与直属海事局之间考试权限、职责划分不清,以及考试执法尺度不一的情况,造成当前内河船员考试标准一降再降,降低了内河船员证书的“含金量”,给内河船舶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此外,在内河船员实际操作考试过程中,存在跟船考试时船东不让考生操船,实际操作考试有些流于形式的现象。采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内河实际操作考试是一种非常好的途径,可解决诸多跟船考试带来的弊端,值得加大投入进行推广。

3相关建议和设想

针对目前内河船员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国家应该从内河船员队伍发展的战略角度出发,从推行补贴机制、提高准入门槛、强化考试管理等方面实施“组合拳”,做好船员管理工作的顶层设计。

3.1建立分层次的国家补贴机制,实现内河航运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内河航运市场持续疲软,建议从国家层面对管理规范、有竞争力的骨干型航运企业适当免税,增加对航运企业的扶持与鼓励,协助其完成发展方式的转型或兼并重组,对采用LNG等新技术的船舶进行补贴。

建议对于从事内河船员培养的院校或企业,由国家选定一批示范院校,进行财政补贴,适当减免学员的培训费用,对培训设施与设备、师资、场地等方面提供经费支持。并建议筹建内河船员远程教育培训中心,实现船员的网络远程教育。

建议分航线建立内河船员最低收入保障制度,逐步淘汰一批生产效率低下、潜在风险较高的内河航运企业,实现内河船员的体面工作。

3.2建立内河船员最低准入“门槛”制度,提高内河船员文化层次

建议从事内河干线运输的船员最低以高中毕业或中职毕业为起点,其他内河水域以初中毕业为起点。

3.3完善内河船员考试管理和组织,把好船员“质量关”

建议明确划分内河船员考试的管辖权限,凡是从事内河干线运输且航线范围超出省的行政界线的,统一由中央直属海事局组织考试。凡是从事省内内河运输的船员,统一由该省地方海事局组织考试,实施“谁考试、谁负责”的严格考试制度。

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在划分内河船员考试管辖权限的基础上,建立模拟器的实操考试点,逐步革新内河船员实操考试形式,解决实操考试难的问题。

3.4建立船舶配员、值班新机制,规范船舶劳动生产纪律

建议依据不同航线、船舶等级等要素建立船舶最低配员制度,并强制实施。建议建立内河标准值班制度,对船员在船工作时间进行明确限定,并强制执行。

4结束语

船员是航运生产关系的核心和纽带,是航运先进生产力的实践者、推动者,是内河航运发展的基础。

由于长期以来,内河船员队伍管理存在“重量轻质”的思想,准入门槛一降再降,导致船员队伍绝对数量庞大,恶性竞争激烈,劳资市场疲软,职业吸引力丧失,出现了内河持证船员不愿上船,新生一代不愿从事内河船员职业的危局,笔者及参与调研的专家都对当前内河船员队伍发展恶性循环的局面感到忧虑,担忧内河航运后继无人。

为彻底扭转当前内河航运局面,在转变发展生产方式的关键时刻,国家有必要从战略角度出发,对未来内河船员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助推内河航运经济的发展,开创内河航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王琪,内河船员培养应与内河航运发展同步推动.航海技术.2013年1期;

[2]蒋军,谭明,重庆市船员队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航运经济与管理,2013年,第36卷第5期;

[3]孙保全,肖向红,内河船员素质如何提高之我见[A],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4]黄文彬,内河船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A],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

[5]何冬娜,广西内河船员发展的现状和改变内河船员发展现状的几点建议[A],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