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建设举措十篇

时间:2023-03-16 09:28:23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1

十项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将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十项重点工程,大力弘扬北京精神,进一步推进首都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十大工程包括:北京精神宣传培育工程、诚信体系建设工程、公共文明引导工程、道德模范学习宣传工程、“雷锋精神”弘扬工程、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工程、青少年思想道德培育工程、农村居民和新市民道德建设工程、党员领导干部道德示范工程、公民道德建设文化推进工程。

学雷锋志愿者带动学雷锋日常化、常态化

北京市年初下发《关于弘扬北京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实施意见》部署,除每周六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活动日”以外,北京市的学雷锋活动还包括组织学雷锋宣传周活动、学雷锋树典型活动、“雷锋精神进校园”活动、“岗位学雷锋”活动、创作推出弘扬雷锋精神的文化产品、以创建活动带动完善学雷锋活动长效机制等总共7大项。

今年3月以来,北京市开展的“学雷锋志愿者——我报名”活动,已经吸引246万多名公众报名,成为学雷锋志愿活动的中坚力量。246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将体现学雷锋“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的特点,形成学雷锋活动人人参与、学雷锋成果人人共享的局面。

“十个一”工程建设农村文明新生活

今年起,北京市将实施的“十个一”农村文明创建工程,从10个方面解决农村的文化队伍、场地、设施、资金等难题,着力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通过大力繁荣发展农村文化,满足农村居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十个一”文明创建工程: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文明宣传员、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网络宣传视屏)、一所市民文明学校、一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乡情村史陈列室、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乡村大戏台、一支特色文体队伍、一支志愿服务队、一个农村居民信息服务站等项目。“十个一”建设将以“全国文明村”、“首都文明村”和“北京最美的乡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共育青少年成长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2

在我市深入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之际,由市文明办、市工商局和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联合举办的“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街暨文明诚信示范店评选活动的启动仪式,今天在宝安商业广场隆重举行,在此我代表市文明委、市委宣传部,向参加活动的全体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

“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是一项全国性的活动,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是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加强诚信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具体举措,对于增强公民的诚信意识和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总工会、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和有关单位联合制定了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的实施方案,确定城区宏伟南路为示范街,同时,还将配合“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开展文明诚信示范店评选活动,这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我市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的一项重要举措。

近些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我市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广大个体私营者抓住机遇,努力发展,为全面奔小康和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有关部门和个体私营经济协会组织广大会员开展了以爱国、爱党、守法、诚信、敬业、奉献为主要内容的诚信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活动,开展了争创“文明诚信个体户”、“光彩之星”等一系列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了社会和谐,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当前,我们还将通过“文明诚信示范店”的评选活动,将他们中的典型代表通过民主的方式推选出来,继续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市个体经营业的健康发展。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市民朋友们:从今天起,我市“百城万店无假货”暨文明诚信示范店评选活动就正式启动了,我们要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要认真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引导商贸企业培养诚信观念和规则意识,推动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氛围;二是要大力加强对“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店的监督和管理,在活动示范街设立举报站、投诉台和流动执法车,进一步发挥“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12365”打假举报质量投诉和“12358”价格举报电话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服务;三是要加强领导,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搞好文明诚信示范店评选活动,评选出的示范店要真正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3

一、关于省委《决定》的基本背景

省委谋划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并作出《决定》,主要有以下三点考虑:

1.基于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的考虑。改革开放35年来,浙江依靠率先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赢得了发展的先机,掌握了发展的主动。特别是党的十六大后,时任省委书记同志带领十一届省委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作出了进一步发挥“八个方面的优势”,推进“八个方面的举措”的重大决策。“八八战略”不仅是浙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也是浙江全面深化改革“五位一体”的总谋划,为浙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活力和动力源泉。当前浙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矛盾的多发期。随着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我省原有的体制机制优势逐步弱化,传统发展模式的内生动力逐步消减,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各种矛盾更加集中,多方利益更加纠结,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必须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以自我革命的精神,依靠改革这一强大利器,破除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和传统发展路径的依赖,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2.基于激发发展动力的考虑。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必须充分激发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两大动力。这两大动力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改革作为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将为创新驱动提供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创新作为推进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也将为深化改革提供更好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两者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共同为发展创造巨大红利。为此,省委在年初就作出安排,将研究两大动力问题确定为今年两次省委全会的主题。特别是今年4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振奋,说明省委的谋划部署与中央步调一致、同向而行,也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勇气。今年5月,省委召开十三届三次全会,专题部署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问题后,省委就将谋划重点转到全面深化改革上,迅速启动相关课题研究,为开好四次全会做了大量准备工作。

3.基于持续推动重点工作的考虑。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各项工作,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决心抓改革、促转型。这些举措,实质上就是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切合浙江实际、符合群众愿望,在推动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良好思想基础和环境氛围。深入推进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点工作,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强化转型升级“组合拳”的体制机制保障,健全长效机制,发挥常效作用。

二、关于省委《决定》起草的过程

《决定》稿的起草工作,在省委常委会领导下,省委书记夏宝龙亲自主持,省委常委、秘书长赵一德具体协调,省委政研室牵头组织省人大常委会研究室、省政府研究室和省政协研究室共同承担。从今年9月成立起草组以来,《决定》的起草历时近3个月,先后易稿十多次。起草工作主要有三个特点:

1.省委高度重视。省委常委会议先后3次讨论《决定》稿,省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部署,带头深入调研,带头征求意见。夏宝龙书记亲自主持重点课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的思路与对策研究》。9月25日,夏宝龙书记主持召开课题成果汇报会,就改革的目的和意义、内容和任务、重点和路径、方法和原则等问题提出具有指导性的要求,为起草《决定》稿指明了方向。课题汇报会后,夏宝龙书记又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安排专题调研,先后就金融改革、要素配置改革、县域科学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转型升级“组合拳”等到市县开展调研。在《决定》稿起草过程中,夏宝龙书记多次就一些重大问题阐述观点、把关定向,对每一稿都亲自审阅。《决定》征求意见稿形成后,夏宝龙书记又主持召开部分市县委书记、省直部门负责人、专家学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李强省长和王辉忠副书记多次对《决定》稿的主要内容、重要提法提出明确具体的修改意见。其他省领导也都结合分管工作,对《决定》稿的修改和完善提出许多很好的具体意见。

2.深入调查研究。从今年5月开始,围绕夏宝龙书记主持的重点调研课题研究,省委政研室牵头,组成了省委办公厅、省发改委等20多家单位参与的课题组,明确各单位研究任务。课题组到省内外深入调查研究,全面梳理了我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和30多项国家部委单项改革试点实施情况,并在市县领导、基层干部群众和企业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要求、主要任务以及保障机制等作了深入思考,形成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起草《决定》稿打下了坚实基础。

3、广泛征求意见。从提纲开始,到初稿、讨论稿、征求意见稿,再到审议稿,《决定》稿起草过程中进行了多层面、多形式、多轮次的广泛征求意见。期间,3次书面征求所有在职省领导意见建议;多次召开省直部门负责人、市县负责人座谈会征求意见建议;《决定》征求意见稿还发送省委委员、候补委员和有关方面、有关人员广泛征求意见,并专门委托省政协党组召开专题政治协商会议进行民主协商。在征求意见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建议。据统计,仅《决定》征求意见稿就收到修改意见和建议793条,在《决定》稿修改中吸收了406条;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讨论审议时,对《决定》稿共提出105条修改意见,修改时吸收了22条。可以说,《决定》形成的过程,是充分发扬民主、汇聚集体智慧的过程,也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三、关于省委《决定》起草所遵循的原则

在《决定》稿起草中,起草组始终注重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则要求:

1.以全面贯彻中央精神为主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阶段、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在省委《决定》稿起草过程中,起草组高度重视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将省委《决定》与中央文件精神进行全面对接,并把贯彻中央精神同浙江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吃透精神而不照抄照搬,既把中央明确部署的改革事项充分体现到《决定》中,确保不漏项,又提出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我省实际的改革举措,做到深化细化具体化。

2.以走在前列要求为引领。浙江的改革,省内外很关注,各方面有期待。浙江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有率先改革的积极举措,要有走在前列的目标追求,要体现浙江的亮点和特色,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民营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法治浙江、平安浙江和美丽浙江建设等方面改革要有新实招、新突破。《决定》在总结浙江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注重把先行先试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转化为制度设计,注重从浙江实际出发提出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改革举措,力求形成全面深化改革的“浙江特色版”。

3.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决定》围绕基层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回应社会的呼声和期待,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省委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沉下去,深入调研思考,解答好“哪些必须改”、“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基本问题。对不合时宜的、群众意见大的、推动工作慢的事,无论涉及哪个地方哪个部门,都要主动改、尽快改。对必须改的问题,要弄清症结所在,以自我革命精神提出明确的改革措施,力求贴近基层、贴近民生,具有可操作性。

4.以深化改革为主题。《决定》着重突出改革主题,不面面俱到。主要是做到“五个不写”:一是与改革联系不紧密、纯属发展性的举措一般不写。二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有明确部署和表述、省里可直接操作抓落实的举措,不重复写。三是不属于省级权限能解决、一时又难以探索破题的举措,原则上不写。四是需要省级部门和市县出台配套政策和操作办法的,只点题明确方向不具体写。五是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已明确部署的改革举措和国家有关部门在我省进行的各类专项改革试点,不具体展开写。

四、关于省委《决定》部署的重点工作

《决定》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基础上,基于浙江发展实际和现实需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部署了再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新优势、深化市场取向改革等11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并就加强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提出了明确要求。这里,着重对一些重大举措和重点工作进行解读。

1.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意义,也对省域层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据此,《决定》提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努力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同时,按照中央到2020年的时间设计和我省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目标要求,提出了分阶段的改革目标:到2015年,本决定提出的一批改革具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到2017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2.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中央全会明确提出了“六个紧紧围绕”改革路线图。我省贯彻这个改革路线图,关键是坚定不移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努力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省委认为,“八八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省域层面的生动实践,是事关浙江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也是切合浙江实际、经受实践检验的务实管用之招。根据“八八战略”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决定》提出了“八个着眼于”的改革路线,就是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海洋强省建设,开拓文化发展新境界,推进法治浙江和平安浙江建设,建设美丽浙江等八个方面,进一步发挥优势、深化改革、创新举措。这“八个着眼于”,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与“八八战略”一脉相承、环环紧扣,是“八八战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实践要求和改革层面的具体展开,是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路线。

3.全面深化改革具体项目。实施项目制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全面深化改革同样需要建立项目责任制,以项目为牵引来推动各项改革部署的落实。《决定》在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改革试点、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风建设等8个方面,以项目化方式对改革任务进行分解、组合,并明确提出到2015年具体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要求。

4.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中央全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作出的新的科学定位,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对我省来说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征程中,浙江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正确把握中央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新的科学定位。基于此,《决定》提出,深入推进资源要素配置改革,加快地方金融创新发展,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并在项目中提出积极推进海宁市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希望以此为载体,努力推动资源要素的“合理配、优质配、合法配、高效配”。同时,《决定》还就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强调要通过精兵简政、合并职能、整合资源、强化治理,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决定》还创新性地提出了推广“政务超市”审批模式、推进审批中介改革、健全向社会购买服务体制机制等具体改革举措。

5.强化转型升级“组合拳”的体制机制保障。省委、省政府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阶段性成效十分明显,现在迫切需要通过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巩固和扩大转型升级成果,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为此,《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转型升级的具体改革项目,包括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突破口倒逼转型升级,建立健全治污治气、城市治堵、“浙商回归”、“四边三化”、“四换三名”、产业集聚区提升、市场主体升级、扩大有效投资等体制机制,在“三改一拆”基础上推进“无违建县”创建等。这些改革项目,今明两年必须全面展开,确保取得实质性突破。

6.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民间资金充裕、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浙商群体庞大是我省的突出优势,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最大限度激活民间力量、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决定》提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决定》还提出许多具体的改革举措,如在市场准入方面,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坚决破除“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等;在促进企业主体升级方面,落实和健全“个转企、小升规”后续扶持政策体系,引导小微企业健全组织结构和改进管理,健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引导机制,引导上规模民营企业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在吸引浙商回乡发展方面,要完善实施“浙商回归”工程体制机制,健全回归浙商重大产业升级项目资源要素保障机制,不断优化浙商回乡创业的体制环境。

7.推进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区)经济转型。县域经济是浙江的发展特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在浙江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中功不可没。但随着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变化,传统县域经济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变化实际,着眼于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推动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区)经济转型,促进产业集聚、要素集约、产城融合、功能集成,加快形成与新型城市化相适应的经济布局和发展方式。《决定》提出,要完善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体制机制,构建都市区和城市群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立跨行政区域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共建共享的体制机制;完善中心城市提升发展机制,适时推进县(市)改区行政区划调整等。《决定》还提出了加快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体制机制、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城乡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并轨机制、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改革举措。全面落实这些举措,必将有力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向城市(都市区)经济加快转型,率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8.健全建设法治浙江的体制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是中央全会关于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为此,《决定》在阐述健全建设法治浙江体制机制中,全面贯彻中央全会的新精神新要求新部署,强调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完善法治工作领导体制,健全法治建设协调工作机制,完善法治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水平,并结合浙江实际,提出了落实中央相关重大改革举措的具体要求。《决定》还专门列出一部分,重点阐述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对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作出具体部署。

9.健全建设平安浙江的体制机制。建设平安浙江,是省委基于“大平安”理念作出的决策部署,既包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也包含社会治理的内容。这次中央全会在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和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两个领域的改革力度都很大,提出了许多对传统管理模式和传统运行格局具有重大突破的改革举措。《决定》对贯彻落实中央全会的这些部署作出了相应安排。围绕健全发展社会事业和保障改善民生体制机制,提出要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机制,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围绕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提出要牢固树立大平安理念,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持之以恒抓好平安浙江建设,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10.完善互联网运用和管理的体制机制。当前,随着互联网媒体属性越来越强,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如何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和舆论引导,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突出问题。《决定》多处对完善互联网运用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力求形成从技术到内容、从日常安全到打击犯罪的互联网管理合力,确保网络正确运用和安全。在改革具体项目中,提出要完善互联网安全战略和信息安全措施;在加强和改进文化管理中,提出要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研判导控服务机制建设,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在健全公共安全体系中,提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同时也对用好互联网提出了要求,明确要把云计算、大数据等作为基础设施来建设,完善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全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统一平台,推进部门信息共享。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4

机关 党委20__年工作总结和20__年工作思路20__年,机关党委在厅党组和区直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围绕自治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党建目标管理、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实际,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积极认真地开展了“公民道德建设月(日)”、民族团结教育月、庆祝建党83周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庆祝建国55周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掀起了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工作及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新高潮。现总结如下:一、明确任务,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首先明确了20__年厅机关党委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结合工作实际,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并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着力解决党建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和实效,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依据工委的部署,要求厅机关及厅系统各基层党支部,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优良作风,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始终贯穿于各单位业务工作的各个方面。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了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念,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上来,统一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本目标上来,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精神将十六大进一步引向深入。为此,我们年初与各支部签定了《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和《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制定了20__年工作计划,处以上干部理论学习计划,支部书记培训计划,入党积极分子培训计划及党员信息库建设等。二、求真务实,力抓基层,推进党建厅机关党委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自治区党委《实施办法》为依据,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此,从6月份开始,用了近2个月时间,对厅属单位党建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找出存在问题,面对面座谈指导,力争通过有效方法使基层组织建设达到制度化、规范化,并带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取得更大的成绩。9月份又对厅属有关单位和2个地州农业部门进行了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准备工作的调研,征询了其意见和建议。今年,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重点学习贯彻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区党委有关会议精神;在组织建设方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基层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截止20__年10月,新发展党员19名,预备党员转正8人,培训入党积极分子19名,由团员推优作为党员发展对象3名;在作风建设方面,主要是根据自治区纪委、党委组织部、监察厅、人事厅《关于在自治区党政机关全面实行作风评议制度的通知》要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积极协助厅纪检组、组人处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机关党委的宣传学习和教育工作,大力提高各党支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法纪观念和拒腐防变能力。三、精神文明建设与时俱进,求实求深今年以年,厅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在自治区精神文明委、区直机关精神文明委和厅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明确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内容,以全面推进机关三个文明建设为目标,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农业厅的中心工作,以创建“文明处室”、“文明单位”为切入点,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和发展。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厅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积极围绕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任务,健全和完善领导机构,做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领导重视、制度落实、机制健全、检查考核到位、总结评比及时,做到了主要领导一手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协助抓,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极大地促进了我厅机关两个文明建设。2.明确重点,把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首位。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学习在抗震救灾、抗击非典斗争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事迹。以加强全厅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建 设为基础,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大力促进了我厅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3.切实实施好精神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开展好文明处室创建活动。要求各文明处室的自查和总结要将公民道德教育、民族团结、党风廉政建设、作风评议、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等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有创建工作的内容,也要有业务工作的成绩等有效措施,大力提高了厅文明处室的创建水平和质量。4.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桥梁和助手作用,构筑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精神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不断推进我厅精神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如通过召开座谈会、办专栏、知识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干部进行深入浅出的教育,把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上来,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做好本职工作。四、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根据今年的形势和任务,我们把思想政治工作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在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民族团结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评议、十六届三中全会学习贯彻、“保先教育”准备工作等问题上,行动迅速,工作细致,积极组织党员、团员干部参加中央和自治区组织的公民道德知识竞赛、庆祝建党83周年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各支部购书1200余册,电教片20部,出版报18期。有力地配合了当前形势,营造了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氛围。1.举办了2期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培训班,共80名处级干部参加。为此,组织出宣传板报2期,学习园地2次,在我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2.厅精神文明建设领导与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精神文明建设责任书》、《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对厅系统所属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党建工作、廉政建设、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制定下发了厅精神文明建设创建计划。3.认真组织厅系统所属单位参加中央和区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知识竞赛”、庆祝建党83周年知识竞赛和小合唱比赛等活动。组织干部群众100余人参观了自治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举办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和庆祝建国55周年厅首届邮票、钱币展览。4.举办了党支部书记学习班、副处以上干部《纲要》学习班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19人)各一期,使大家对党的基础知识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了解。5.为庆祝建党83周年,100余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区直机关团工委举办的知识竞赛活动,获优秀组织奖。为纪念青年文明号活动开展十周年,积极组织参加了区直机关工委举办的理论研讨活动,获二等奖和优秀奖各一个。组织开展了向任长霞同志学习的活动。6.组织各单位共举办了18次板报,学习园地2次,对公民道德建设、民族团结月、五四青年节、建党八十三周年、保先教育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等进行了大力宣传。7、为庆祝建党八十三周年,发展了一批新党员(19人),转正8人,表彰了20__年度7个先进党支部和27名优秀共产党员。五、从严治党,转变作风结合开展作风评议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经常教育,狠抓管理。经常对照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规范领导干部的行为,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认真检查每位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精神面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扎实地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以“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为依据,以“三个有利于”为衡量标准,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断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勤政为民意识,使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两个务必”,执政为民,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地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认真执行廉洁从政的行为准则,模范地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群众的满意程度来鞭策自己,见微知著,防微杜渐。20__年机关党委工作思路20__年工作重点将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开展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把我厅党建和精神文明工作推向前进,这是我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党中央的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不断加强和完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建设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一是要全面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20__年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我厅全体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队伍。不断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等。二是按照中央、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和厅党组的统一部署,认真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力争通过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对全厅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觉悟、工作作风、党性党纪、组织协调和业务工作等方面有一个全面提高。三是要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努力开展创建“五好”党支部工作,使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这个目标,进一步认清形势,拓宽思路,统筹规划,落实措施,努力在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点上下功夫、花气力,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而扎实工作。四是要继续狠抓精神文明建设。针对我厅目前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不断研究新办法、探索新途径、创造新载体、解决新问题。五是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实际,联系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着眼于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着眼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党的建设的新任务,认真研究我厅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团结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沿着党的十六大指引的前进方向,与时俱进,真抓实干,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5

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按照黑龙江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推行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精神,加大对行政执法部门监督管理,进一步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保证药品监督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我局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监督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切实加强对行政执法权力的监督制约,促进廉政勤政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效率,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

二、工作目标

政务公开工作要同“形象建设工程”相结合,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基本实现:方便群众和管理相对人办事,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强化权力监督制约,消极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严格依法监管,依法行政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进一步落实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公开内容

贯彻一个方针。就是以监管为中心,监、帮、促相结合方针。

发扬一种精神。就是“管好药,为人民”,强化一个理念,就是“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胜于生命,药品监督管理责任重于泰山”。

树立三个形象。就是依法治药,科学监管,监帮结合,促进发展的系统形象;求实创新、纪律严明、勤政高效、服务热情的机关形象;忠于职守、清正廉明、公平公正、风纪严谨的人员形象。

坚持五个不变。就是自觉接受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意识不变;依靠地方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共同搞好监管的格局不变;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大局原则不变;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一方百姓吃上安全有效的放心药使命不变;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变。

监管向社会公开做到八个统一。就是统一药品监督管理系统精神和理念;统一宣传口号;统一标识;统一领导接待日;统一药品监督举报电话;统一文明用语和服务忌语;统一廉政执法准则和工作人员守则;统一药品质量宣传日和假劣药品集中销毁日,即9月15日、6月25日。

四个规范。就是公开系统行为规范,公开系统工作规范,公开机关服务规范,公开执法监督规范。

四个公开。就是股室审批项目职能公开,审批项目条件公开,审批程序公开,办事人员身份公开。

四个承诺。就是审批时限承诺,行政处罚承诺,工作效率承诺,优质服务承诺。

对执法人员规定了“五不准”即:不准接受被监管企业吃请,不准酒后上岗执法,不准不出示证件执法,不准一人执法和不准以职务之便勒卡监管相对人。

对机关内部公开的内容:机关内部财务收支情况;干部任免及人事调动,机关其他福利待遇等。

为了便于人民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我们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监管相对人21名同志为药品监督员,对药品监督局的工作人员进行监督,定期听取他们的意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外,还积极鼓励、支持对假劣药品和违法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举报,向社会承诺举报保密,保护举报人及公布举报信函投递办法,举报电话等措施。对于举报的案件做到有举必查,查必有回音,调动了群众举报积极性,举报电话:7782343。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6

近年来,襄樊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始终把构建健康和谐的机关文化作为推进机关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健康向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积极探索体现时代精神、具有襄樊特色的机关文化建设的新模式,着力营造学习进取、务实高效、清正廉洁、和谐友好的人文环境和机关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机关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一、培育精神文化,筑牢理想信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精神文化是机关文化的内涵和灵魂。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机关干部价值观念、机关精神的培养和塑造作为机关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培育适合机关实际的文化理念,促进机关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培育机关文化理念,构建机关干部共同的精神支柱。在市直机关中,深入开展“机关文化理念是什么”的大讨论,在此基础上,组织各机关围绕机关建设目标、机关管理理念、机关服务精神等方面的要求,联系本部门业务工作的实际和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机关文化理念,作为机关干部共同遵守的基本理念和行为准则。市直机关100多个部门都总结、提炼出了符合行业特点、富有时代特征、体现部门特色的机关精神和文化理念,并在机关醒目位置公示,作为机关干部的行为准则。同时,大力倡导机关干部根据本机关文化理念的要求,联系本人的实际,制定符合时代特征的人生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通过确立这些理念和格言,引导机关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机关干部的事业心和工作责任感。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机关干部的综合素质。坚持机关学习制度和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机关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方针、基本观点教育,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奋发向上、干事创业、争创一流的精神追求。坚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载体,采取举办读书班、报告会、专题演讲、知识竞赛、征文活动等形式,深化学习教育效果。同时,结合不同时期不同要求,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05年,组织开展了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举办了“我身边共产党员”演讲比赛;2006年,开展了学习、遵守、贯彻、维护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党内法规知识竞答竞赛;2007年,开展了“科学发展、营造和谐”主题教育活动,举办了“十一五展望”演讲比赛;今年,开展了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并结合抗雪救灾、抗震救灾,开展了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渗透力,营造浓厚的机关学习氛围和文化气息。

——坚持典型引导,提升机关干部的精神境界。深入开展了争创“文明机关、优秀公务员”、“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岗位建功标兵等活动,树立了一批“以事业为重、以奉献为乐、以发展为荣”的先进典型和标杆,充分彰显了精神文化的辐射力,着力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了开拓创新、文明诚信、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精神。

二、倡导行为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以严谨的作风带动人

行为文化是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的体现。因此,我们坚持在市直机关干部中大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反映时代特色、体现机关风貌的行为文化,加强对机关干部人格的锤炼、品行的修养、知识的学习和文化的熏陶,培养机关干部良好的处事理念和行为习惯。

——以“贯彻《道德纲要》,塑造良好形象”为主题,全面开展机关职业道德规范化建设活动。道德建设是机关文化建设的主旋律。近年来,我们以“贯彻《道德纲要》,塑造良好形象”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机关干部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出台了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意见》,开展了机关工作人员文明办公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活动,召开了领导干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理论研讨会,每年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诚信教育月活动等,推动了《道德纲要》的深入贯彻落实。市直80多个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先后制定出了体现各自特色的职业道德标准。与此同时,将这些道德规范汇总,编印成《襄樊市直机关工作人员文明办公和职业道德手册》发放到各单位学习交流。这一举措不仅有力促进了机关精神文明建设,也使机关从政行为标准得到全面规范,塑造了机关的良好形象。

——以“讲文明、知荣辱,树新风”为主题,广泛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以坚持“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把荣辱观教育纳入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内容,纳入党员培训和干部考核内容,纳入争创先进的条件,着力解决机关干部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坚持把文明创建活动与机关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家庭、文明科室、文明单位、文明系统活动,要求各单位机关干部从我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文明市民、文明职工和文明家庭成员,树立机关干部“文明使者”的形象。

——以“廉洁从政,勤政为民”为主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近几年来,我们高举反腐倡廉大旗,从纯洁队伍入手,管“龙头”、治“源头”、刹“风头”、惩“苗头”,多措并举促廉政,形式灵活抓教育,高筑机关干部的廉政“防火墙”。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到警示教育基——襄北监狱地开展“现身说法”活动;到公务员勤政廉政教育基地——保康县尧治河村开展勤政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进行正反教育;严肃整治活动进行专项治理;狠抓“十条禁令”严刹吃喝歪风;开展对领导班子进行“廉政体检”活动。一批新颖的廉政教育手段脱颖而出,使市直机关廉政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

——以“推行服务承诺,开展效能建设”为主题,深入开展机关作风整建活动。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机关作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一年一个新举措,一年一个新亮点,先后组织开展“思想作风建设年”、“双争”、“开门评议”、“双联双促”等活动,有力地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在此基础上,2006年以来,我们在市直112个机关全面推行“办实事承诺制和绩效公示制”,各单位从严肃机关纪律、整肃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入手,以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行政机关为目标,积极承诺和践诺,公开向社会承诺实事679件,并在年底全部办结。今年,我们又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在市直机关开展了“优化服务流程、打造阳光新政”活动,各行政机关通过“服务内容、审批材料、办理程序、收费标准、法定依据、办结时限、过错追究”七公开,并作出承诺,进一步提高机关干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和质量。“两制”和“阳光新政”活动的推行,不仅强化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逐步形成全新的服务型政府格局,而且为机关作风建设搭建了平台,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干部受到教育,群众得到实惠。

三、健全制度文化,强化机关管理,以完善的机制激励人

制度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在工作中,我们坚持以提高行政效能、增强机关执行力为出发点,建立健全一系列机关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在约束、监督和激励中的功能作用,使制度建设的过程成为文化塑造的过程。

一是强化约束促管理。在市直机关各单位建立完善本机关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普遍推行了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理制、超时默认制,完善了政务公开体系和并联审批、网上审批、一站式服务等措施,着力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环境。严格岗位工作规范,建立了岗位目标责任考核、考勤管理电子化和挂牌上岗等制度,真正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规范管事。

二是强化监督促落实。我们始终在市直机关强化民主集中制的贯彻落实,建立了派员参加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实施机关工委领导参加市直机关党员领导干部党小组生活会制度,对领导干部参加民主生活会的情况进行通报等制度,加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监督。采取每年开展一次“开门评议”、完善信息反馈、跟踪督查、责任追究等检查监督机制,建立机关作风监督员信息库和优化发展环境投诉中心等措施,把制度的规范性、程序的严密性和纪律的约束性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调动了机关干部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三是强化激励促奋进。以“五好机关”、“文明科室”、争创“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项目”评选和“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一批规范性的创建活动为抓手,坚持物质与精神并重,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抓激励。对先进典型以市委的名义进行表彰,并辅以物质奖励。经过积极争取,市委将“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纳入市级表彰范围,并出台了对先进单位的工作人员给予一个月基本工资的奖励的优惠政策,市直机关争创积极性和机关干部争上游、创一流的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机关党建工作的地位也明显提高。

四、打造群体文化,展示精神风貌,以丰富的活动凝聚人

文化活动是机关文化之源,是寓教于乐的有效载体。近年来,我们结合市直机关实际,以人文关怀为纽带,以培养团队精神为目标,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把倡导文化理念、培育文化精神寓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之中,充分发挥机关文化在创建和谐机关、营造机关良好人文环境中的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增强了机关干部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开展“周末文化广场活动”,以丰富的业余生活凝聚人心。为打造襄樊特色的机关文化品牌,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思想文化阵地,我们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组织机关干部在人民广场、明珠广场、诸葛亮广场等群众集中休闲场所开展市区“周末文化广场”活动,有序地引导机关干部参与文明、健康的文化活动。历时7年的活动,从“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到“街道文化”,从春节和长假的集中演出到每个周末的定期演出,共为市民表演节目300多场,参加演员4万多人,观众达100多万人,成为带动我市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龙头项目,受到广大机关干部和市民的热情拥护和积极响应。“周末文化广场”活动已成为襄樊的一个文化品牌。

——举办文艺竞赛活动,以才艺的表演展示焕发激情。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纪念建党85周年《光辉的历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组歌》和纪念世纪伟人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春天的故事》三台气势恢宏的大型演唱会,通过现场直播把机关文化精品奉献给了广大群众,在全市人民记忆中筑起了一座座不朽的丰碑。每年在“七一”前夕组织一次市直机关“颂歌献给党卡拉OK演唱大赛”,不间断地开展“家庭才艺表演”、书法绘画等赛事,为机关干部表现自我、展示才艺搭建平台,在各类竞赛中,选手们人人精神抖擞、个个风采无限,他们歌颂伟大祖国,赞美改革开发,弘扬时代旋律,讴歌先锋模范,将平时难以展露的才华尽显广大观众面前。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机关干部崇尚高雅文化的积极性,激发了机关活力,焕发了干部青春。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以和谐的机关氛围增进团结。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市直机关大力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努力提高机关干部身体素质的意见》,对市直机关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指导思想、工作措施和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组织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掌握一项基本健身方法、每天进行一小时左右的有氧户外锻炼、每年参加一次体育比赛活动、每年观看一场以上体育比赛、每年参加一次健康体质测试,积极引导机关干部参加科学、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成功举办了市直机关第二届运动会和“迎奥运”拔河和乒乓球竞赛活动,活跃了机关文化生活,陶冶了干部道德情操。运动会的成功举办和各种赛事的开展,不仅增强了机关干部职工参与健康向上的文化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展示了机关干部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而且还鼓舞了士气,增进了友谊,加强了团结,促进了机关和谐。

机关文化建设是机关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挖掘机关文化的潜在功能和引领作用,不断丰富党员干部积极健康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党务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我们认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把握渗透性,增强感召力

机关文化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长期而言,它有水滴石穿的功效。因此,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既不能急于求成,亦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长抓不怠。否则将会使组织者和参与者的积极性双重受挫。同时,要在把握机关文化的内涵上下工夫,与时俱进增添有利于机关干部吸收的健康文化营养成分,以先进的文化感染干部的思想和心灵,使其真正成为机关干部的“可口可乐”。

二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要注重实践性,增强凝聚力

机关文化是机关干部长期实践的结果和升华,它形成于机关,应该反哺于干部,必须在机关干部思想和行为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在机关工作的改革创新实践中体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既要做到“以人为本”、“喜闻乐见”,广泛收罗增强机关文化的磁性成份,又要尽可能扩充文化土壤的空间,增加它“长、宽、高”,把机关文化园地建设成为使职责不同、性格各异、兴趣迥然的机关干部都向往的“伊甸园”。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7

 

局机关各股站室、各下属单位:

为做好2018年城乡建设系统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结合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XX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按照“凝聚力量、唱响广昌”的总要求,以深入学习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幸福XX”的战略,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着力推进社会主美丽义核心价值体系,着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着力倡导文明新风,为实现全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积聚强大正能量。

二、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不断深化党的精神学习宣传贯彻

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会议精神。总结宣传“学创”活动的新举措、新经验、新典型、新成绩。继续抓好党的会议精神的学习培训,注重提高系统党员干部政策理论水平。踊跃向县内外新闻媒体专栏投稿,多层次、多角度反映城乡建设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开展“学创”活动、全力服务建设“美丽XX”战略的良好精神风貌。

(二)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

扎实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着力培育学习型个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通过集中培训、理论研讨、现场交流、实地考察、课题调研等方式活化学习形式,适时开展集中研讨和学习考察。

(三)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环境

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突出抓好全县建设重点工作宣传,深入报道建设系统在保障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举措,鼓舞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士气。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继续落实年度信息宣传工作目标任务,建立健全建设宣传信息基础网络,完善信息宣传工作长效激励机制;并通过与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合作开辟宣传专栏,不断扩大建设宣传阵地,提高建设系统影响力。

加强网站建设与管理。及时更新县建设局微博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和时效性原则,反映最新惠民举措、工作动态。不断加强县建设局网站建设,极力体现执政为民、服务群众宗旨,达到民意直通、政策直通、服务直通。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全县建设事业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四)深化精神文明创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重点典型宣传,弘扬社会正气。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利用有效阵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加强建设系统自身建设

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建设队伍。切实加强基层建设干部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水平,树立建设形象。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8

当前,我市正在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万名干部驻村宣讲,对于我们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觉得,开展宣讲活动,必须准确把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要紧紧围绕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及省上的《宣讲提纲》等重要文件,广泛深入宣传讲解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原原本本地把三中全会精神交给干部群众,把党的惠民政策传达到基层。宣讲工作要紧贴实际,与群众面对面宣讲政策、畅谈形式;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要体验生活,访贫问苦,设身处地察民情、分民忧;要征求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问计于民,做到宣讲和当前工作“两不误、两促进”,真正以全会精神指导推动工作,以当前工作的实际成效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开展宣讲活动,首先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农村改革仍然是我国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础。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国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发展对全国的改革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从全局角度和战略高度看,要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以此带动全面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要深刻领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的战略任务,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基本方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六个方面的基本目标任务,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方面,描绘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为凝聚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9

【关键词】以文化人 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 价值目标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ki.rmltxsqy.2016.24.010

《周易》对“以文化人”的解释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指出,要让人们在持续的以文化人中提升素养,让文化为人类进步助力。可见,以文化人是中国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又是重要且现实的命题。“以文化人”不但有助于完善个体自我,而且能够充分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国家和民族的全面复兴。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以文化方式涵养人,以文化载体培育人,并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提供指引性的价值目标是重要且紧迫的议题。

“两个文明”是以文化人的两大形态

在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看来,“无论考察的是简单原始、亦或是极为复杂发达的文化,我们面对的一个部分由物质、部分由人群、部分由精神构成的庞大装置。”①他认为,文化包活物质的和精神的不同部分,每一种文化都在满足着人们的需求,实现某种功能价值。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种存在的统一体。以文化人和以人化文是基于人的劳动实践的辩证统一过程。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人化的自然,蕴藉主观意识的自然造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反过来又塑造人本身,这是双向互动的过程。以文化人内在包含了“两个文明”与“人本身”的辩证统一。

物质文明是以文化人的物质形态。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活的文明状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物质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让自然在为我所用的过程中创造的。这个过程创造人类衣食住行的来源,让人类在确保自己生存的前提下,去积累更多的财富以应对各种可能,保证种族的延续。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社会生活的进步客观要求提升全体公民的素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不断延展,社会整体的面貌变化深刻。人是生产力中的主体性因素,现代化社会对人的素质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有高超的技术水平和文化知识,还要有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正是人类物质文明持续生成的内生性需求。

精神文明是以文化人的精神形态。精神文明是人类智慧和道德的文明状态,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精神成果。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只有社会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均指向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能力的高度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在内涵目标上相通共存,在发展过程中互为动力,在发展结果上相互渗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精神文明不断提升的动力性需求。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根本是以人为本

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科学技术水平极大提升,社会物质财富规模增长。20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哲学流派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经济增长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更是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标准,认为物质财富的积累是社会发展的全部。从政府到民间,人们普遍把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积累作为社会文明与否的衡量标准。这种病态的社会形态在本质上与人的本性相背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失衡发展使劳动者处于异化状态,使之成为失去批评精神和精神内在的“单向度的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通过社会实践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从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文明”开始,中国共产党人一向重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统一关系。长期的执政经验告诉我们,“两个文明”的建设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条件,物质文明建设会给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只有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能力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两个文明”紧密相连而各有其自身发展规律,互为条件、互为目的。正因为能够持之以恒坚持“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和改革事业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特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实现“十三五”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协调成为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特征。

“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时空向度上主要体现为平衡发展、同步发展和共生发展。平衡发展是指在社会进步中兼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在阶级社会中,由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两个文明”之间出现短暂失衡是难以避免的。在社会转型时期,精神文明相对滞后于物质文明是客观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自觉调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平衡发展,进而形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全方位新格局。同步发展是指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生产方式和生产资料所有制之间的矛盾,决定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平衡性。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决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能够共同进步。共生发展是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生共荣。两者在发展目标上共存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在建设过程中共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格局,在建设成果上共存于人类共同文明。

以人为本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根本。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社会文明,也实现了自我的发展完善。人是社会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社会文明的受益者;既是社会文明建设的目的,又是社会文明建设的动力。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最终目标。“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既能够提升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能够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的需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逻辑起点。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和发展需要。前两种需要属于物质需要,后两种需要属于精神需要。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精神需要的满足不可或缺。物质文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需求的满足,精神文明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精神需求的满足。二者协调发展共促“以文化人”的实现。

人民群众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人化”的自然,实现人的本质性力量。因此,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人类文明的缔造者,每位公民都是“两个文明”的建设者。必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创造才能。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人民群众是“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归宿。发展为了“人”,发展依靠“人”,发展成果也应该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共享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导下的必然选择,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揭示了“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是以文化人的基本路径

文化是人类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形成、传播、继承和发展的过程也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成过程,是以人化文和以文化人的辩证统一过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与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形成了相互联系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经济新常态和网络新空间视域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维度。

“两个文明”平衡发展是新发展理念框架下以文化人的逻辑前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为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推动“两个文明”平衡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课题。推进的主体和目的都是人民,这就解决了“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因此,两个文明平衡发展的价值理念成为“以人为本”的逻辑前提。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就是一定意义上的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完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讲就是不断培育、完善和优化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将创造“一种全新的人”,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③“两个文明”的平衡发展才能促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实现,促进人的本质得以全面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中国制造举世瞩目。精神文明建设却相对滞后,国家文化软实力、科技研发能力、道德影响力等影响远不如经济总量的突飞猛进。从“两个文明”平衡发展的理论起点出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是以文化人的逻辑路径。

“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是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以文化人的现代化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要掌握矛盾是事物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物质和意识的发展具有不同步性,而同步发展是最为理想的状态。指出,要“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从管理理念向治理理念的转变,是推动“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必然举措。“两个文明”的同步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中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都没有变过。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凸显以文化人的过程是“两个文明”同步发展的价值目标。从传统的社会动员方式进行两个文明的管理思路转变成依循制度法规运行的治理思路,从依赖政府主导的举措拓展为小政府大社会多元并举的大格局,凸显出构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格局的发展思路。

“两个文明”共生发展是经济新常态和网络新空间格框架下以文化人的时空定位。“两个文明”的共生发展符合我国的国家战略需求,关键是落实到政府的决策,渗透到社会生活体系,融入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中。经济发展需要道德建设的路径和载体,经济发展是精神文明构建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是“两个文明”建设的历史。党和政府颁布了多层次的政策和文件,“两个文明”共生发展是其内在的逻辑和规律。一方面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化软实力建设是促进“两个文明”共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和价值自信是体现“两个文明”共生发展的重要方略。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十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视域下的意识形态工作思想研究”和2016年佛山市社科规划项目“佛山城市文脉传承与人文精神涵育研究”的成果,项目批准号分别为:16ZZD048、2016-QN21)

注释

[英]马林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2~53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83页。

精神文明建设举措篇10

街道办事处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大和全国、省、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探索并创新时期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三贴近的有效方法,正确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进一步提高**街道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水平,按照区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调研通知,结合自身实际就如何联系我街改革发展稳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新高潮进一步推向深入;怎样进一步强化创城工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下一步思路和主要措施;打造特色品牌等进行了深入调研,现报告如下:

总体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各项创建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着眼于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提高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为根本;以创文明城为重点,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和城乡文明程度为目的;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目标,努力贴进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打造特色品牌,为推动全市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一、深入学习,强化措施,把十七大精神推向新高潮

20xx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全面推进绿园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时期,是我街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年。如何紧密联系改革发展稳定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向新高潮是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街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全街上下把学习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学习领导小组,制定了周密的学习和活动计划,做到深入抓紧抓好。对各科室、各社区、企事业单位学习活动,专门进行了安排部署。

(一)在机关以街道理论中心组为龙头,通过讲座、举办十七大知识竞赛和定期出版宣传的形式,在全街掀起学习十七大的高潮。一是要求街道领导、机关干部通读十七大报告全文,要求在能够把报告精神很好地结合到实际工作的基础上加深对十七大精神的理解。二是街道根据十七大报告举办专题讲座,班子成员每人一讲。三是举办十七大报告知识竞赛。四是利用宣传栏将十七大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宣传。在社区利用社区党校这个阵地,通过聘请专家讲座,组织观看专题片,召开座谈会,学习宣讲团讲课等形式,抓好社区群众的学习活动。在企业通过送学习进企业,聘请党校教师进企业宣讲十七大报告。

(二)理论学习。我街自去年举办了机关干部每周一讲活动,机关干部每人讲一堂课,今年我们将继续抓好这项工作,并在内容上、质量上提出新要求。

(三)成立读书会。在机关成立读书会,利用每周二、四下午3:00-4:00一个小时时间,学习上级文件、时事政策、业务知识。争取利用1-2年时间为街道培养一批政策水平高,理论基础厚,业务能力及文字功底过硬的人才队伍。

二、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将创城工作引向深入

20xx年是我市创城工作的重要一年,奥运会的召开为全市步入国家文明城和国家卫生城的创建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街道作为政府与居民承上启下的结合体和桥梁纽带,更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强化措施,更快更好地分解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一是要抓早。对各项创城工作要早研究、早部署、早落实,不等不靠,科学运筹,争当排头兵,争做先锋队。对需要充分论证和创城委批准的事项,要抓紧论证,争取主动;对不需要论证的工作,如宣传发动,要迅速行动起来,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好。二是要抓广。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行最广泛的宣传发动,激发最大多数群众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这是创城成功的根本,要始终放在突出位置。对当前的创城工作,街道党工委要进行专题部署,各部门都要围绕创城做工作,作贡献。三是要抓实。切实深入实际,了解实情,从实际出发,采取扎扎实实的措施,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抓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我街现有市级文明单位3个,区级文明单位3个。今年我们将在巩固老典型的基础上继续挖掘新典型,做到创建一户完善一户,重新完善定期走访制度和考核制度,帮助其成立相应的党团、工妇联等组织。

(二)抓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我街现有市级文明社区5个,区级文明社区2个。今年我们将在健全社区组织机构,狠抓社区活动,制定创建方案,总结典型经验等工作上做足文章。

(三)抓文明家庭创建工作。今年我街将继续抓好文明家庭评比工作,评比出和谐家庭、文明家庭、好邻居等典型各100户。

(四)抓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我街现在市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1个,今年我们将在确保资金投入2万元以上的情况下,开展专项活动3次以上。

(五)抓军民共建设工作。我街现有市级共建对子1个,区级1个。今年我们打算将在此基础上在抓一个区级以上典型。

三、创新载体,拓宽思路,打造独有的特色和品牌

20xx年我街将在十七大的精神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分层次、有步骤、全方位地开展各种贯彻活动,创新思路、创新载体,多措并举,打造自身特色品牌,切实将宣传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一)全面增强现代居民的文化素质,拓展发展空间。20xx年,我街将开展建设新绿园,争当新标兵活动,组织社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班,切实抓好下岗职工技能教育培训。同时,组织他们收看以法制、道德、安全、环保、卫生等为内容的专家讲座,使他们能更好的适应发展环境,拓展发展空间,促进绿园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二)积极探索新路,切实提高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今年,我街将联合鼎庆液化气、东方压铸、龙泰供热等大、中型企业,构建青年路街道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建设协会,广泛吸纳会员,定期开展以非公企业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的各项活动。

(三)积极为非公企业服务,抓好企业民生服务工作。1、定期深入企业向他们宣传国家、省、市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招商环境,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2、结合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宣传企业发展状况,帮助企业做大做强;3、建立下岗培训网点或培训中心,积极为企业推荐下岗职工,拓宽企业的招公渠道,解决了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

四、深入调研、谋划思路,推动文化事业及文化产业进程

07下半年我街对辖区内的文化产业工作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摸底,及时地掌握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当前乃至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确定了我街文化产业以艺术品产业、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产业为主打的总体思路,大打文艺牌。以星驰社区老年大学、朝鲜族老年社区艺术团、银融社区手工艺制作队、杨蒲社区相声协会等为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举办好一年一次社区艺术展、邻里节、集邮展和五一、八一、十一等大型节日的庆祝活动。

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一)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远、空、浮的问题,即远离社会实际,抽象理论多;言之无物,缺乏现实针对性;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注重实效性。难以激发群众参与的自觉性,教育成效不明显。因此,我们认为今后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紧扣居民群众的所思所盼,多民、为民、富民、安民的实事好事,才能由远而近,化虚为实,变浮为深,调动起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二)宣传思想工作仅有好的内容,而缺乏喜闻乐见的形式,很难让群众自愿接受,更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一些过于陈旧的宣传方式和手段,因此,需要进一步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一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从而达到提高居民群众素质的目的。

(三)国企和个体、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城市社区居民,特别是离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特别是进城务工经商人员。这些领域是中国社会的最基层,也是最基层群众的大部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如果延伸不到这里,就难以实现三贴近。因此要在企业要充分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找准理论教育与企业改革、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在社区,针对下岗待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和社会流动人口等群体,通过兴办市民学校、家长学校、老年学校、基层党校等开展宣传思想工作与理论教育,建立居委会、街道、驻区单位共同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的市民教育网络。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农村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根据罗城乡党委的安排对我乡的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了解。现将有关报告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教育,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

自十一以来,我乡以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目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重点,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契机,坚持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原则,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素质教育。

(一)、加强和改进全乡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方式为重点,抓好理论学习。把学习贯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和市、县党委政府工作精神结合起来,超前规划,学习运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领导干部的头脑。

(二)、加强领导班子理论学习。乡党委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周组织领导集中学习,学习最新文件精神及国际形势变化。

(三)、干部参与广泛学习。以创建学习型单位为出发点,开展理论知识宣讲和竞赛活动,有效促进了广大干部真心、真懂、真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广泛开展理论宣讲活动,促进干部群众学理论、用理论,丰富了基层干部群众的理论需求。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拓展对象,精选对象,精选载体,培育典型,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渗透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是抓主题教育。把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形势政策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始终。

(二)、是抓典型示范。启动评定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等方面先进典型,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模范的行为引导人,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

(三)、是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教育活动。把作风建设教育活动作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性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加强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

三、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指导我乡的宣传思想工作 、开展各项文明创建活动,全面推进和谐建设 舆论宣传工作始终紧贴当前政策形势。

积极宣传两基工作,在全乡主要地段悬挂张贴横幅十条。各村分头组织开会学习精神。集中组织全乡领导干部学习高台县道德模范候选人先进事迹,并填选出十五名道德模范。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带头作用。倡导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活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文体活动中心建立。

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重视宣传信息工作

乡党委非常重视宣传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素质高、理论强、业务精的宣传队伍,为全乡各项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在抓好宣传队伍建设的同时,努力做好宣传信息报送工作。进一步增强信息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乡党委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反映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新经验、新情况等,为全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