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20:11:30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从湖北某高校2010届266名英专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选题情况的调查发现,25%的论文选题是语言学和关于语言学方向。该结果又一次证实了近些年对“英语语言学”教学效果不佳现状的描述。本文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方面讨论了如何通过撰写语言学方面毕业论文的角度讨论了改善该课程教学的具体措施。

1 引言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目录(1998版)和(2003版),“英语语言学”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下英专本科高年级主要课程之一。但自1980年高校英专陆续开设该课程至今已有30余年,却仍存在教与学效果不甚理想等问题。如潘之欣(2002)选取部分南开大学和上海交大在读英专硕士研究生,采用问卷形式,对该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表明:该课程依然停留在以英语语言为主的语言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实际运用理论知识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普遍体会不到学习该课程所带来的乐趣,主要原因有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不当等。吴格奇(2005)反思该课程时也提到,“教师不满意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目的很茫然”是主要问题。本文则从英专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角度出发,试图探讨该课程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缓解“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状况。

2 调查研究

266位2010届英专本科毕业论文是从湖北某高校外院教学科的电子数据库中拷贝的。该调查属于二手资料研究。笔者根据论文题目、摘要、提纲、主要内容按语言学方向、文学方向和翻译方向进行归类,其中运用语言学理论分析文学作品,如“The Feminist Power of Discourse in The Scarlet Letter”,分析文学文体语言特色,如“Textual Features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s”、“An Analysis of Vagueness in EnglishAdvertisement”等都被归纳为语言学方向。结论是:58%的论文属于英语文学方向,25%为语言学方向,17%为翻译方向。

究其因,首先是作为基础学科的“英语语言学”未能引起学生太多的关注和兴趣;其次,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未能引起师生足够地注意;再次,教师在课程内容处理和安排中未能很好地将课程学习与毕业论文联系起来。总之这个数据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该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描述。这与教学、引导不无关系。

3 对策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学生通过撰写毕业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分析,试图在前人创造的知识的基础上有自己新的认识与发现,并将这种认识与发现以一种可易时易地的方式与人进行交流。因而撰写论文是学用结合的大好时机,从英专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来看课程教学具有一定说服力。

3.1课程定位

语言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其研究分类越来越细、分工越来越明确,正如王宗炎(1988:151形象地比喻:过去的语言学只是一家小商店,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百货公司。对于林林总总的学科分类和研究流派,结合教学大纲和英专学生本科阶段知识体系的形成,对该课程定位是必要的。

白郁(2007)认为语言学目标是宽泛的而非具体的,即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对语言的热爱。而本文则认为既应有宽泛目标,也应有具体目标。“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及其相关对象的人文科学。它的研究领域分为共时的和历时的,理论的和应用的,微观的和宏观的3个对立方面,其任务是描述语言事实,寻找并解释语言发展的规律,发掘语言学理论,总结语言研究方法,并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语言研究和其他领域(杨自俭,2002)。”因此宽泛目标是培养理性思维,即对理论的理解、背景、历史贡献与发展不足及实践运用。具体目标是提高学生对语言学理论的应用能力,掌握研究方法,并能提升语言技能。杨教授定义也明确了语言学研究方法和内容。学习理论知识时,学习和应用研究方法也是很重要的。语言学基础理论,尤其是微观方面的理论成果,对英专学生语言技能的提高有检验作用;在跨学科或横向方面,将语言学相关理论用到英美文学和英汉翻译中,提高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提升英汉对译技巧,形成论文即为具体目标。诚然,理论与实践结合非一朝一夕之事,但撰写论文乃一种尝试。故在介绍理论时,必要补充对理论的应用与研究,适当抛砖引玉,可有效激发学生探索兴趣。故,具体目标使学生看到学习成效,宽泛目标锻炼了学生理性思维,既调动心灵又提高素质,教学效果也就不同了。

3.2教学内容

传统课本基本上以微观语言学为主,按结构语言学思路编排内容,从语音学、音系学、形式学、句法、语义学,一直到语用学和语篇分析。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大多数学者的主张,如白郁(2007)认为应以语言哲学意义、语言与大脑及认知关系、语言学发展简史、宏观把握语言学真正意义等四方面为重。还有学者认为增加课外阅读材料以改进教学内容,如王扬(2004)和吴格奇(2005)主张选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基本理论、概念的材料、辅之以拓宽视野的补充材料。还有以宏观还是微观语言学内容作为教学重点的争论:“微观”派认为语言内部分支是语言学的基础内容,课时分配比重要大;“宏观”派认为基础部分简单,学生可自学,重点应是宏观介绍;“中间”派是既注重基础又考虑涉猎面。

但笔者认为,各高校层次不一,地理位置不同,统一规定教学内容不足取。近5年教学实践告知以微观语言学为主,即语言学内部分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如在处理词形学时,适当介绍词的研究现状,对象我校这种以师范专业为主的二本院校的英专学生而言,无论是提高职业技能还是英语水平都相当重要。我校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适当添加西部少数民族语言的相关研究,如方言特点、语言迁移现象、少数民族文化研究。也应在绪论部分增加语言学史和语言哲学等内容,让学生了解语言学理论和研究的发展趋势及语言与哲学的密切关系。此外适当介绍结构、认知和功能语言学这三大学派的相关内容也有必要。总之,就像百货商场的陈列员,教师将所有商品分门别类、有条有理地展示,学生自然会依据具体情况取舍。教师侍机提供论文命题,使学生的探索与发现随着课堂内容的进行而深化。著名学者赵鑫珊(2004)在其新作《我是北大留级生》就曾列出了20个作为语言哲学研究对象的话题,且认为是“震撼灵魂”,不可能不为之心动的命题。 转贴于

3.3教学方法

该课程多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有关研究一致认为必须改进该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建构语言及语言学知识。如潘之欣(2002)用大量生动典型例子,结合归纳法和演绎法讲解理论要点和难点;王扬(2004)主张采用传授型和讨论型相结合的方法;鞠玉梅(2007)主张研究型教学模式,“设境”以激发学生兴趣和强烈求知欲。

总之,避免教学方法的单一,努力激发学习动力。启发式和发现式方法讲解基础知识和理论要难点;研究型或探究型方法,布置任务(个人任务和小组任务);大课堂讲解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与步骤;小课堂任务分配型方法,使教学达到“鱼”、“渔”兼授效果。如语言学绪论之后,成立“Study&Research Group”,提供6个topics:11LanguageChanges;2)Social Dialects;3)Communication Competence;4)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5)Error Analysis;6)PragmaticFailure,2周时间准备15分钟ppt陈述,5分钟小组同学共同回答相关问题,并建立QQ群,随时联系。教师仅为任务的布置者、监督者、帮助者和评定者,并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或推荐给学术期刊,或为毕业论文的一部分。如一组学生在讲“语用失误”时,列举了电影、小说、校园、网络等许多有趣的例子,如分析不够透彻,教师可适时适当加以补充、提示和参加讨论,既融洽了气氛和师生关系,又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

让学生随时记录和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和语言事情,并联系到语言学理论,如,“山寨”、“x客”、“剩女”、“宅男”等新词新语收集,以讨论词的构词理据。虽在探索中有难度,可介绍期刊网、万方数据库等资源;也可大胆与相关领域的教授或专家电邮寻找答案。为形成质量较高的论文打下了基础。这些都说明:语言学课程的终极目的不是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能意识到语言现象的存在,能对之产生兴趣,并发表自己一定的见解,使自己作为一名普通人,也能融入到语言研究的大环境中去。

4 结束语

从学科定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三方面,适当有效地联系到学士毕业论文的选题,既能改善单一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又能真正做到研究型或探究型学习,也达到了教学大纲能力培养的要求。毕业论文的撰写就是提供一次培养创新意识、实践“做学问”的机会。将课程教学与论文写作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就找到了毕业论文的素材,这也是学习思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具体实践,相对于借助他人的文章获得二手资料而完成的毕业论文来讲,学生的获益是不言而喻的,而且也更能体现学生真正的理论与实践水平。另外,这种踏踏实实做学问的态度更会为学生走向社会,诚信做人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白郁,英语本科语言学教学的重新定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7,(1):70—73

2 鞠玉梅,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外语电化教学,2007,(8):36

3 潘之欣,关于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导论”类课程设置的调查[J]外语界,2002,(1):47—55

4 王宗炎,语言学:它的历史、现状和研究领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8,(4):14-24

5 王扬,高校英语专业语言学课程教学初探[J],外语研究,2004,(5):57—60

6 吴格奇,“语言学导论”课程教学行动研究与教师知识体系的反思[J],国外外语教学,2005,(2):32—36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2

每逢毕业,大学生最头痛的问题之一莫过于毕业论文,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同学都期望学校取消毕业论文。然而,毕业论文能帮助学生掌握商务英语专业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初步研究能力,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本科生进行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入门阶段,是对四年大学专业学习的一个成果展现。因而,毕业论文或设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

商务英语专业的选题方向是什么?在毕业论文开题意见和成绩评定表中往往会有这么一条: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对于培养目标《商务英语国家标准》规定,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英语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语言学、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等相关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国际商务的规则和惯例,具备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从培养定位来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以文学、语言学作为选题对象肯定是不怡当的,选题的核心还应是商务英语。对于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说,由于教育部已经将这类院校定义为应用型高校,选题的重点还应放在商务英语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上。

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甚至是指导老师都不清楚什么是商务英语,商务英语到底该研究什么。无法明确这一点,就会导致论文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笼统空泛、与社会实践脱节等问题。

(一)选题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

要符合专业培养方案,除了熟悉教育部的商务英语专业介绍外,还一定要明确什么是商务英语。对于商务英语的定义,Hutchinson和Waters称:商务英语是ESP的一个分支,是以英语作为语言媒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一种ESP。从其定义可以看出,商务英语可以根据实际用途来界定,其范围涉及到许多不同行业和领域,所以商务英语涵盖了各个相关领域的专业英语,如经贸英语、金融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物流英语、广告英语等。因此,商务英语的一般定义是一切与商业相关领域的英语。

这样看来,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的选题范围相当广泛,只要涉及与商务相关的专业英语领域即可,例如“合同英语中赘述现象的语用分析’、“物流英语语篇的语法衔接研究”、“从张家界景点的翻译看旅游英语的翻译策略”等均是相当不错的商务英语选题。但是,脱离了商务界定的选题就很可能不符合专业培养方案,例如“文化因素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快乐大本营》中汉英语码转换现象探析’、“从英汉句法差异看长难句的翻译”等选题就明显不符合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

(二)选题笼统、空乏、单一陈旧

由于缺乏对商务英语研究领域的系统了解,学生的选题往往笼统空乏,很多同学感觉无题可选,纷纷借助网络,从而产生选题陈旧、雷同等问题。在对几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商务英语毕业论文选题的调查发现,毕业设计的形式比较单一,全部是采用传统的学术研究性毕业论文模式,居然没有学生采用调查报告或策划方案。就毕业论文选题的领域而言,写商标和广告的占40%以上;写商务英语语言特点的也占到30%以上;只有一到两篇涉及到新闻、法律方面;研究金融、管理、保险、物流等方面的基本没有。

(三)选题与社会实践脱节,无实际价值

理论结合实际一直是需要解决的基本社会问题,也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然而很多商务英语选题脱离社会实践,缺乏新意,无实际意义。有些选题不像是研究论文,更像是教课书里的内容,例如像“商务英语信函的语言特点”和“国际商务谈判的语言特点”这样的选题可以在相关教课书上发现完全一样的内容。另外,有些研究是已经没有必要进行的,例如,随着高等教育的全民化,进出口行业从业人员一般都已具备直接阅读和撰写外贸函电的能力。因此,没必要研究类似“英汉外贸函电翻译”和“论商务函电翻译”的选题,而且之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

三、原因分析

(一)商务英语研究氛围

根据叶兴国教授对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的研究,发表过的商务英语论文从研究领域看,笼统地研究商务英语的论文多,研究英语广告和商标的论文多,深入研究国际商务具体领域专门用途英语的论文少。另外,据统计,过去30年总共发表了约5000篇商务英语论文,其中,研究广告英语和英语商标、品牌的论文约占总数的31%。由于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主要文献来源是中国期刊网,这一现状无疑对学生的选题具有巨大的导向作用。

(二)往届学生论文选题倾向

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选题的时候都没有进行过相关的实践调查,因而很多同学就直接上网搜索现成的选题,似乎写起来有更多资料可查。这样一来,往届学生论文的选题,尤其是其他院校上传到网上的选题就成为很多毕业生使用“拿来主义”的对象,这也是学生选题单一的原因。

(三)管理和指导理念落后

造成学生毕业论文诸多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师指导理念落后、学生英语水平不高、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管理过程不规范等造成的。现在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设计仍然坚持按照传统的学术论文模式进行,基本脱离社会生产实践。论文指导的管理机制也不合理,例如写作指导的时间安排不妥当,往往与找工作、考研时间相冲突;选择指导教师的机制不科学、不合理,根本没有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进行选择,常常出现研究文学或教学法的教师指导商务英语选题学生的情况;指导老师的指导理念落后,单一要求用理论解释现实问题,忽视了商务英语的社会调查和商务英语的实证性研究。

四、解决方案

(一)熟悉商务英语研究理论

理论联系实际是论文写作最常见的模式,要想写好这类论文,首先要熟悉相关领域的理论。在进行论文写作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系统地学习商务英语理论,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王立非教授针对商务英语语言理论体系,提出了商务英语词汇学、商务语用学、商务话语分析、商务翻译学、商务对比语言学、商务社会语言学、英语经济学等十二种研究理论和商务英语研究方法。

(二)扩大商务英语研究范围

掌握好了商务英语理论,接下来就是明确要指导的实际问题。由于商务英语涵盖了与商务有关的各个领域,商务英语研究的范围也随之非常广泛。研究内容可涉及商务英语语言、广告、商标、函电、经贸、谈判、合同、标识语、公示语、法律、外宣、司名、旅游等,还可包括金融、会计、会展、物流、涉外礼仪、电影、产品说明、公司宣传、证券、电子商务等领域所使用的英语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

(三)毕业论文形式多样化

根据《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要求》,毕业论文(设计)要求选题有价值、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文字通顺,并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商务英语专业应鼓励学生采用市场调研报告、商业计划书、营销方案等多种形式,长度与毕业论文长度大体相等,用英语写作。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质量和格式外,还应把创新思维和应用价值作为重要依据。因而,除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术型论文写作外,还可以采用实践性毕业论文形式。论文的内容可围绕商务英语专业相关岗位进行选题,以解决具体职业岗位的具体问题。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习经历,针对工作过程,用英语写一份完整的工作程序汇报;或者是为某项促销活动写一份详细的策划案;也可以就某个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完成市场调查报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调查,写一份创业计划书等等。

五、结语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3

英语毕业论文设计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的必经环节,其撰写的过程是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的检验。纵观近年来关于我国英语专业本科论文写作现状的文献,相关文献综述包括论文写作选题、规范、对策、管理和评估等(朱艳敏,2014)。本文基于现存文献的研究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实践,分析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并从指导教师的角度提出现状的应对策略。 

(一)论文写作现状 

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设计毕业论文时由于主客观因素,完成任务常会感到困难。客观因素包括:我国大多数高校把毕业论文设计安排在大学四年级最后学期。虽然理论上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本科四年所积累的知识与能力,但是在第八学期,有的学生在忙于找工作、面试求职,时常奔波在全国各地;有的学生在准备各种考试,比如公务员考试、研究生入学复试;找到工作的学生也要在单位实习一段时间。由此,指导教师很难期望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上投入时间与精力。 

另外,毕业论文设计是一个系统任务,要完成查阅文献、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论文撰写、毕业答辩,需要学生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和训练,绝不能在短期突击而速成。在本科的学习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于习得教师传授的知识,被动接受,自主性学习能力有限,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查阅文献,也不知道怎样阅读文献,对文献的阅读既没有归纳总结,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新见解。而且,历届来,写文学、文化方向的论文居多,文学、文化吸引力强,但学生心中有个重要的主观印象,认为文学文化方面的文献丰富,文献易懂,投入的工作量相对数据收集统计、实证研究要少一些。黄春梅(2007)曾对武汉四所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撰写现状的调查,88.1%的学生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却写不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论文拼凑及抄袭现象严重。李淑琴(2012)课题组曾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08—2010年三届英语专业毕业生近300篇毕业论文进行了调查分析,优秀率不及 6%。存在的问题包括:选题缺乏新意、论证缺乏逻辑、语言表达欠流畅、英文参考文献短缺、论文存在拼凑现象、非正当引用等等。(卜友红,2009;王春,2010) 

(二)论文写作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应采取应对的策略:首先,建立“大论文观”的理念(蒋亦华,2009)。“大论文观”与“小论文观”有别,前者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应视为“一个必须谨慎规划的、长期的、动态的教学过程”,后者只是把本科论文设计视为本科阶段的最后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四年的学习中,打好写作基础,扫除写作语言障碍是毕业论文写作的前提,“做到写作课程四年不断线” (李淑琴,2012)。比如,为了避免母语负迁移,摆脱中式思维习惯写作英文,其他课程的教师也可以结合具体文段篇章,从文化思维模式的视角给学生以指导,启发学生意识到汉英思维模式的差异,使学生了解汉英两种思维对语言的不同影响,了解汉英语言表达差异,使学生逐渐克服母语迁移心理,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熟悉英语地道表达法。 

论文设计也需要储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思辨能力,由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专业课程教师应加强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做好铺垫。比如,刘庆元(2011)在教学中尝试采用翻译实践加翻译评论的模式以及实地调查研究加翻译评论,先后做过“湖南省博物馆翻译调查”、“岳阳楼景区、君山景区、张谷英景区翻译调查”、“武广高铁乘车指南及沿途车站翻译调查”、“岳阳市超市(沃尔玛、心连心)翻译调查”等,同时主张把论文写作融入到其他课程教学,从平常点滴做起,培养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由此,要提高英语专业本科学生论文设计的质量,需要整个四年的所有课程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专业知识能力以及思辩能力。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4

关键词:省属高校 英语专业 复合型人才 “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42

1 引言

2013年我国重点城市如北京等出台“高考降低英语分值”的改革“新政”,社会各界意见不一。回顾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英语教育历程,也始终处于“专业型”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纠结之中。我们套用徐烈炯(2004)思路,试图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英语专业是主语时,讨论省属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怎么办的问题?

第二,英语专业是提到句首话题位置上的宾语,讨论怎么办省属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

2 提出问题

笔者近期就2010年某省属高校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情况调查,得到如下数据:该专业方向毕业生共50人,实际得到数据为47,其中3人(占6%)始终未能联系上。本科毕业后就业35人(占70%);读研12人(占24%)。不管是就业还是深造,与英语有关的27人(占54%)(见表1、表2):

表一:某省属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向统计

[类别\&毕业后就业\&毕业后读研\&毕业无联系\&\&英语相关职业\&非英语相关职业\&英语专业\&非英语专业\&人数(5)\&20\&15\&7\&5\&3\&百分比(100%)\&40%\&30%\&14%\&10%\&6%\&]

表二:某省属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与英语相关职业统计

[单位\&人数\&百分比\&外贸销售\&11\&55%\&英语培训\&2\&10%\&翻译公司\&2\&10%\&教师\&5\&25%\&]

以上数据表示:第一,英专毕业生从事与英语相关职业的只占一半。即从就业去向来看,几乎一半的本科英专毕业生改行就业。第二,即使是从事与英语相关的职业,外贸销售的占一半。即在未改行的毕业生中,完全从事英语职业,比如教书、翻译等,也只占一半,另一半多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外贸工作,英语只是工具性的,辅的,其他技能和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占更多更重要地位。我们认为,根据英专毕业生就业去向可反思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办学需要怎样考虑社会需要问题、社会需要如何影响学校发展。

3 分析问题

在看该校英语专业培养模式。该高校的前身是一所省立师范分校,具有近80年的办学历史。进入新世纪后,该校也新增设了英语语言文学和商务英语专业。

从整体上看,这种改革是我国英语教育时展的产物。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英语教育也从“”导致的停滞中开始复苏。1983年上海外国语学院开始进行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试验,在英语专业下设置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新闻两个专业(胡孟浩1985)。此后,其它一些外语院校和综合大学也开始陆续进行试验(胡文仲1986,秦秀白,吴古华1999等)。2000年开始实施的英语教学大纲--《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正式确立了英语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该校也大致在这一时期增设后两个专业方向。

但是,顺应时代的要求,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应考虑“天时、地利和人合”。先看商务英语专业方向。该校地处我国中西部山区,有着丰蕴的民族文化和物质特产,但外贸或外企缺乏,甚至连外国人都未见几个,这属于“地利”因素不足。其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方向。语言学和文学是具有本质性差别的。近年来终于有学者与会、著文质疑这一传统的学科门类。突出表现在2009年11月,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修订学位授予和人才培育学科目录的通知”,以及高等学校学科目录(人文学科)调整方案工作组的建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了“语言学学科建设研讨会”上。与会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和国内49所高等学校的负责人和代表们对调整语言学学科体系有了新的看法。那么在省属高校开设这类专业方向,如果未有语言学或文学侧重;而是想鱼和熊掌兼顾的话,显然是力不从心的。这属于“天时”因素不足。最后看传统专业方向――英语教育。作为身负为该区域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教师教育专业化(朱旭东,2001),加上当前中高考改革先从英语做起的实际情况和还原英语工具性的本质特点,传统专业方向已然不能继续使用传统方法了。这属于“人合”因素。

4 解决问题――省属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出路

4.1 传统英语教育专业的发展

首先是所谓的传统优势专业方向――英语教育方向。虽然培养目标中有“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具备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的要求,但实际采取的却是“英语专业知识+教师教育技能”的模式。这种模式最多算得上是一种职业训练。诚然,世界教师教育趋势中的教师教育专业化主要包括教学专业化与教师培养和培训专业化。专业学习的必要条件是大学本科四年的人文和科学知识学习,之后再进入到教师教育专业学习教学的系统知识,毕业时授予的是教学专业的硕士学位,颁发专业教学的资格证书,就如同西方国家医学专业的学生一样,都必须先获得某个专业的学士学位。徐烈炯(2004)也提出“职业训练与学术培养分流,教学型的系与研究型的系分流”。但这显然与《大纲》培养目标要求不一致。换句话说,教学型的系也应该有相应的研究能力,只是和研究型的系所需要的研究能力侧重点不同而已。

季羡林(1999)曾说过,“有些教外语的教员,外语水平是极能令人满意的,但是,除此之外,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家。这样的人,在德国只能终身是外语教员,与副教授和教授无缘”。刘龙根、伍思静(2011)大胆指出很多外语专业毕业的高校外语教师往往觉得上课容易、做研究难。“英语专业知识+教师教育技能”模式最多算得上是一种职业训练。诚然,受训者是能上岗从业了,但问题多多。因为,这种模式首先体现在难找到可以开展研究的合适的题目,因为他们少有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独立观点;其次在于即使有了可供研究的题目,也难进行深入的研究,因为他们不知道通过怎样的逻辑方法进行论证。结果导致不少高校外语教师的科研能力欠缺,科研成果匮乏,在职称和职级上跟同校其他专业的老师相距甚远。其实我们认为在新科技极大丰富的新世纪,不仅是高校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提高,中小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技能也要求很高。且不说需要有准确适度运用新技术新科技的能力,还要有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指导教学实践,以及能反思教学效果的能力。所以,无论是中小学的还是高校的英语教师都需要有学术科研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有这项职业技能。

其实,本科院校和职业学校的本质差别,教师教育专业和传统师范专业的不同,都要求该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语言学方面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方法应该是该专业方向必备的基础知识,应当融入到教学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各个环节。教育学、测试学等也是教师教育专业所不可或缺的课程设置。更重要的是,本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为早日实现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化,选择教师培养的知识范式、能力范式、情感范式、“建构论”范式、“批判论”范式还是“反思论范式”,为院校自身和学生的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作好准备。

4.2 语言学、文学方向的分流

近年来不少学者来讨论语言学是否和怎样成为一级学科的问题。如杨亦鸣、徐杰(2010)用“离婚”比喻概括了现今学者们的观点。一种是反对离婚,即不主张语言学从文学这个一级学科中独立出来,理由是文学离不开语言学;另一种是坚决主张离婚,即主张语言学应该从文学中分离:或“自己过”,即“汉语言学”独立成为一个与“中国文学”并列的一级学科;或“离婚后再嫁”,即汉语言学、外语语言学、民族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以及心理语言学等合并而成为一个语言学以及学科。不管争论谁胜谁负,说明了一个问题:传统的语言学隶属于文学是一个历史的错误。因为文学属于艺术,强调“跟着感觉走”;被称为“文科中的理科”的语言学属于科学,讨论的是规则、逻辑推理、事实和验证等。

学者们的论证需要得到具体的实施。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师们应该是深感语言学课程和文学课程的具体差异。简单来说,讲授语言学理论的教师们是很难轻易地顶替讲授文学理论的教师们,假如有位文学理论教师突然有事请假的话。地方省属高校要结合师资实际,确立语言学、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研究作为本校的精品或主打。例如四川大学外语学院以文学为本、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以语言学文本。如果地方省属高校无法象国际国内知名高校那样,将每一个专业方向都打造成精品的话,从一个角度或一个方向开始打造也不失为本校长远发展的计划和目标。这样也体现了五指各有所长的基本思想。

4.3 摒弃商务英语,办“特色”英语

所谓“复合”,何其莘(1999)认为是学科间的复合、交融和渗透;秦秀白、吴古华(1999)认为主要应体现在知识结构上的复合。复合型人才教育是多学科教育的复合。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教育是以英语为载体,以其它学科知识为内容的教育和学习。《大纲》要求复合型英语人才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广博的文化知识”、“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人才。因此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考虑的是本院校的实际,包括师资力量、所处区域、地方需求等各方面的因素,办出具有本院校特色的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不能一窝蜂地与商务、外贸等专业“复合”。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是鄂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肩负着该区域教育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等使命,英语与教育专业结合是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第一类型。如何在师范教育或职业技能的基础上,进行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方向的纵深发展,不仅培养中小学英语教师,还培养其他专业的双语教师、高等院校的专业化教师等等,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其次,结合地方旅游资源、风土人情培养翻译人才是复合型人才的第二类型。这里至少包括两种次类型:一是英语与旅游专业“复合”。随着该区域交通状况的改善、旅游产业的大发展,地方高校服务于地方就显得尤为突出。旅游英语是典型的专门用途英语(ESP),是为地方旅游也提供外语专业和旅游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另一种英语与民族研究专业“复合”。鄂西南地区生活着土家族和苗族两种少数民族,该区域有着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土特产资源。如何向外界宣传本地区本区域,让外界了解本地区本区域,这类复合型人才不仅应该是时势所需的,而且还是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有用素材。当然英语、旅游和民族研究也可三项“复合”,原因在于旅游英语人才不仅要有导游景点讲解技巧,也要能介绍当地的民俗文化传统;同样旅游资源也是当地民族研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5 结论

总之,新《大纲》强调“从根本上讲,外语是一种技能,一种载体;只有当外语与某种被载体结合,才能形成专业”。在新世纪、新科技、新信息的时代,在“211”和“985”的刺激下,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在培养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时,要研究选择好合适的“被载体”,不能跟风办学;要定位准确,树立办学的“品牌”意识,进行科学规划、精心打造、追求卓越。

致谢:感谢为笔者提供毕业生去向数据的老师和同学们。疏漏之处,由本人承担。

参考文献:

[1]何其莘等.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29.

[2]胡孟浩.改革教育体制,培养新型外语人才[J].外国语,1985,(1):22-27.

[3]胡文仲.谈谈外语教育的专业倾向[N].光明日报,1986-5-21.

[4]秦秀白,吴古华.发挥理工院校的办学优势,努力培养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理工院校英语怎么办模式综述[J].外语届,1999,(4):10-15.

[5]季羡林.对于当前学风的一些看法[A].张后尘.外语名家论要[C].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9.

[6]刘龙根,伍思静.难以释怀的“徐烈炯之问”――关于外语学科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11,(6):19-24.

[7]徐烈炯.外文系怎么办?[J].外国语,2004,(1):52-56.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2-0179-02

引言

根据2011年国家高职教育12号文件精神,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掌握国际经济贸易领域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一定的商务操作技能和业务处理能力,能够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参与国际商务活动、从事一般国际商务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毕业论文,就是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独立进行科学研究活动,分析和解决自己在商务工作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一般分为准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阅读文献)、撰写提纲、第一稿、第二稿、第三稿、定稿与答辩几个阶段。指导教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的指导,首先要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搜集资料的路途与方法,使学生尽快收集到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文献资料;其次要指导学生编写论文提纲,构思论文的理论框架、确定主题;再次要指导论文的写作,包括完善论文内容、修改、确定终稿;最后进行论文答辩指导。

在传统的论文指导模式下,由于师资、教学管理、学生实习等环节的衔接不够完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指导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指导老师和学生交流渠道单一;(2)时空限制导致沟通不畅;(3)缺乏资源共享;(4)缺乏过程性评价;(5)缺乏动态管理。

网络环境下的毕业论文(设计)远程指导是指教师通过构建毕业论文指导网站,结合电子邮件、BBS、QQ的方式传递信息,进行网络资源查询、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完成全程跟踪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创作的过程。

本文根据论文写作的阶段性,分别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写前辅导、写中指导、写后修改及论文答辩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写前辅导

在论文写作前期阶段,学生主要了解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毕业论文进度要求、参考资料收集整理方法等问题。所以毕业论文指导网站设计首先要有毕业论文指导模块,内容包括毕业设计与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与整理、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结构、毕业设计与论文的写作、毕业设计与论文的答辩与评价等内容。指导老师结合网站,利用8-10个课时时间在学生出去实习之前,开设毕业论文指导课程,介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相关知识和技巧。从专业要求出发,围绕岗位的核心能力与岗位需求、指导学生撰写与实际商务活动密切相关的毕业论文。在学生离校参加顶岗实习前,教师要给学生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明确论文写作各个阶段的时间要求和质量标准。

在此过程中,要大力鼓励双师型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并鼓励指导教师利用课余与假期,深入到行业企业,承担企业项目开发、技术翻译、业务培训等。同时,阶段性地邀请行业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到学校作报告,在职业技能方面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业务指导,以提升团队的双师素质。因为指导教师只有了解了商务流程的环节,明确了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对国际商务活动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指导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论文写作。

二、写中指导

在论文写作中期阶段,主要检查论文选题是否符合学校有关毕业论文选题的要求,重点评估论文选题的现实意义。论文选题模块是在高职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指导网站中的关键模块:此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个体的思考,并且结合参考文献资料、数字化图书馆等资源,选定毕业论文题目,同时将论文的基本思路、计划都在平台上登记。

论文选题是论文的灵魂,也是论文主题思想。参考文献作为阐发作者见地的佐证或背景资料,能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或经典论述。因此针对上述情况,指导老师要在网络中共享有价值的参考文献、学术网站,指导学生经常阅读有关的网络教育期刊、期刊资源库,明确哪些问题已被研究,进展状况如何,以及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研究的起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实习时间长,占在校的三分之一多,除了在校两年内的各种实习和实训,还有一年的毕业实习时间。他们在单位实习过程中,通过实际工作,边学边干,将在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更注重的是论述其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熟悉工作环境和程序,容易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其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便有了论文写作的题材与灵感,更能提出工作中的问题。如我院2008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商务实务操作”“商务信函语言特征”“商务交际技巧和礼仪”“中西文化差异”等选题都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选题时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工作实际,转而上网找一些与自己工作岗位相差甚远的选题。如:国际贸易的创新、中国入世对国内产业结构的影响、民营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等。像这样的选题过大过空,不符合实际,以高职毕业生目前的知识储备、科研能力是不可能完成这样的论文的。这时,指导老师要鼓励学生多与实习单位的同行交流,凡是对自己研究的问题有兴趣的人都应多多接触,多多交流。在交流、讨论中,尤其是在热烈争论时的思维交锋中,产生脑力风暴,有效地集思广益,开拓思路,引发创造性思维,追踪商务贸易、高职商务英语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树立超前意识,提出有价值的论题。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论文选题,从学术性、可行性、规范性等方面审核选题。选题通过的学生就可以开始准备毕业论文的撰写;选题未通过的学生,指导教师将给予相应的修改建议,学生修改或调整选题后,再提交给指导教师审核。指导老师在检查论文开题报告时,要组织院系,甚至可邀请外校同行专家参加开题报告会,论证选题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总的来说,通过网络系统,学生无论在哪里实习都可以在论文选题上与指导教师通过网络多联系多沟通,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毕业论文的论题。

三、写后修改

在论文创作后期阶段,指导老师主要检查论文一稿、二稿直至终稿的完成情况,督促学生及时完成论文写作。写后修改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论文写作和指导中耗时最长的阶段,也是问题比较集中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以下问题出现比较多:

(一)英语文章少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生源的文化基础普遍较差,自学能力比较弱,所以,尽管经过两年的英语语言学习和训练,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仍相对比较低,词汇量小,语法错误常见,句式选择不恰当。在毕业论文撰写基本上都没有办法用英语写作。

(二)论文结构不规范

毕业生在布局谋篇,段落衔接,句子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出现错误,甚至出现错别字。结构不合规范的现象也处处可见,字体、字号不对,页眉页脚设置错误,缺少摘要和关键词,字数不足,参考文献少,佐证材料不全等问题都比较多。

(三)论文质量不高

毕业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后,不少人撰写论文的态度不认真,很少主动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到要上交的时候,就从网络上抄袭、拼凑,甚至全篇下载,匆忙敷衍,导致毕业论文的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指导交流模块在写后修改阶段有着重要的地位,系统为每个学生与指导教师建立了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为每个关系建立了专题交流区,从而能开展针对性强的指导与交流。首先指导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毕业论文相关样例(如目录、摘要、正文和致谢的样例细化描述)、毕业论文评价标准等,学生根据论文选题与参考资料,使用论文样例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并以附件的形式上传到系统平台。在撰写过程中,若碰到困难,可以及时在专题交流区中留言。指导教师查看论文,并审核、指导学生撰写论文,在专题交流区中,对于学生提出疑问进行针对性的解答,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论文写作任务。

毕业论文指导交流模块为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了高效、交互式论文专题交流区,增加交流渠道,并对指导过程进行记录,有效地规范了指导过程,并可对指导过程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每个指导教师必须充分熟悉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严格按时间进程和论文的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操作。

四、论文答辩

在论文创作完成后,主要检查论文答辩和成绩评定。在论文答辩过程中,有些同学由于在外地实习无法回校答辩,这时可采取网络论文答辩的方式。学生把毕业论文上传到毕业设计(论文)网站中,指导老师负责把学生论文发到答辩委员会老师的邮箱,答辩委员把对论文的评语及签字在网上填写完整。答辩前,每个学生把自己的论文答辩提纲做成PPT,指导老师在答辩前把学生的PPT上传到答辩系统。然后学生通过语音或视频传输的方式对论文进行答辩。答辩结束后,答辩老师给出答辩综合评议和成绩,并签字。我院08商英的同学由于很多同学都到广东实习,无法赶回学校答辩,就采取了网络答辩的方式,节约了学生往返的成本,受到学生的欢迎,取得良好的效益。

五、结语

总的来说,网络环境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论文(设计)指导能充分调动学习者的自觉性,实现学习资源的优化和共享,加强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和指导过程的互动性,实现管理过程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是教育教学现代化的完美体现,也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强.论基于网络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

[2]孙耀庭.毕业论文的远程指导与过程监控[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07.4.

[3]胡兆欣.基于网络的高职高专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方法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0(12).

[4]陈春凤,陈连根.基于网络的开放教育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12.

[5]徐行,郝大鹏.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指导与管理平台构建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

[6]代君,程霄.新形势下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指导交流模式初探.教育与职业,2008.8.

[7]王海岳.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论文工作改革探讨[J].江苏高教,2008.6.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社会需求分析 高职公共英语 课程设置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对北京地区高职毕业生英语能力社会需求的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87-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提出:“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而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或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势必需要先了解企业的需求,即掌握高职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务的。要充分发挥公共英语的服务作用,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效率,同样首先需要了解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需求。

二、需求分析相关研究

“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NA)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最初应用于专门用途英语。(陈冰冰,2010)”关于需求分析的定义和分类,因不同研究者的视角、对象等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学者束定芳(2004)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前者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后者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及其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及政策导向,有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引起教育工作者最广泛的关注。然而,从社会需求角度探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却为数不多,中国知网可查的自2009年至今的论文成果不足30篇,其中大部分是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代表性的有舒娅等(2010)和巫丹,曾亚(2013)的社会需求调查。

三、社会需求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为使调查结果更加全面可信,本课题采用需求分析中的定量研究方法,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收集数据。对毕业生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共发出调查问卷90分,收回有效问卷81份。被调查者均为北京某大学一所高职学院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涉及软件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会计、影视技术等专业。问卷采用陈冰冰(2010)社会需求分析模型,包含基本情况、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英语水平自我评价、大学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四个维度,并做了适当修改。对用人单位主要采取访谈和从招聘网络收集数据的方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有关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收回的81份有效问卷中,约一半以上的高职毕业生自己创业或在民营企业工作,占总数的52.9%;在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占23.5%,在国企工作的毕业生占20.6%,,而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仅有3%。这表明高职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途径为民营、私营企业;因出生地域优势或父母工作关系,一部分高职毕业生也可能进入机关单位或国有企事业单位。

工作中英语使用情况主要通过工作中英语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两个问题体现。有70.2%的毕业生认为英语对其薪资收入、职位升迁等有很大影响或有一定影响,仅有8.5%的毕业生认为英语对其薪资收入等毫无影响;使用频率方面,有6.2%的被调查对象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英语,24.7%的毕业生在工作中有时会用到英语。毕业生在工作主要使用英语阅读相关专业的英语书籍、报刊、应用文,其次是用来浏览与工作相关的英文网站,再就是用来进行专业技术交流。因此,从使用情况来看,社会对高职层次毕业生的英语总体需求没有预想的那么迫切,大部分毕业生在工作中不会经常用到英语。这与徐伟成(2011)对广东省150家用人单位和50所高职院校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分析结果一致。然而,尽管实际工作中英语使用频率不是太高,却会影响员工的薪资收入、职位升迁甚至未来职业发展;电子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中一旦用到英语,主要体现在阅读相关专业资料和进行专业交流方面。

毕业生对自己英语水平的评价结果显示,约半数毕业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表示基本满意,另有约半数46.8%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满意。部分原因可能是该学院自2009年以来一直采用“平台+模块”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在注重对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培养的同时,针对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设不同的模块课程。

高职英语教学对社会需求的适用度调查结果表明,68.1%的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毕业生的英语有要求,其中38.3%的单位要求毕业生的英语达到四级水平。然而,现在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主要针对在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高职生若想参加四级考试需要先以优秀的成绩(80分以上)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若高职生在校期间无法考过80分,就失去了参加四级考试的机会。这毫无疑问会影响到学生就业。毕业生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的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类:第一,通过增加互动,加强各情景下的口语练习,提高英语听说水平;第二,增加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练习;第三,根据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设定英语课程的方向,即增加职业英语或专业英语。由此可见,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和工作体会,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只有突出实用性和职业性才能更好地为毕业生的就业及未来职业发展服务。

2.访谈和网络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在校园招聘会上和用人单位的访谈,发现有些单位在招聘时尽管会对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提出要求,如通过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或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但实际工作中更注重毕业生的职业道德与素质,其次是学习能力。正如一位企业负责人所说:“我们当然希望毕业生能有一定的英语水平,这对公司和学生本人发展都有帮助,但我们更希望毕业生首先具备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和素质,如遵纪守时、学会与他人合作、踏实肯干等。”无独有偶,另一位负责人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这与上海职教所2009年对上海71家企业所做的调查结果一致:85%的被调查企业要求高职毕业生要先学会做人,包括遵守纪律、能够与人合作、吃苦耐劳。

网络调查数据主要来自对国内四家知名招聘网站――包括智联招聘()、前程无忧()、中华英才网()和应届生求职网()上2014年4-5月份针对大专毕业生的招聘信息。在招聘网站上将职位搜索条件设置为:工作地点:北京;学历要求:大专;职能类别: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销售/客服/技术支持,会计/金融/银行/保险,广告/市场/媒体/艺术;工作年限:应届毕业生进行搜索。为便于统计,在搜索结果中打开100家招聘企业的招聘信息。招收高职毕业生的企业基本信息和对英语的需求统计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招聘大专毕业生的单位中,主要为民营企业或私企,占招聘单位总数的70%。招聘单位中只有大约26%的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有明确要求,如北京万康通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招聘的卫星通信工程师职位要求“能够使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够适应国外工作对语言的基本要求。”北京超凡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招聘的涉外流程管理员要求“英语六级以上,读写能力较强。”迪卡侬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招聘的销售助理要求有基本英语会话能力等。

尽管一半以上的单位没有对英语提出明确要求,但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确是绝大多数招聘岗位的任职条件之一。被调查的招聘单位提供的工作岗位中,72.9%的岗位任职条件包含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其次是要求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分别占45.8%和43.8%;再次是学习能力,25%的任职要求中提到要具有很好的学习能力或有强烈的学习意愿。由此可见,高职毕业生无论从事什么岗位,从技术岗位到销售岗位,拥有较强的中文和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将大大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基于以上对高职英语社会需求调查的结果,对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建议:第一,课程设置应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英语教学要为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服好务,必须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两方面的培养,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用英语做事,而且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坚持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原则。第二,课程培养目标应围绕“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双重目标。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也要围绕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职业能力两大方面。对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而言,其课程体系设置要兼顾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既要开设理论课程,又要开设英语实训、实践类课程。第三,课程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模块化”的特点。对毕业生英语水平自我评价的调查结果表明,该学院近年来采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设置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平台是指公共英语课程平台,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模块课程包括面向所有专业的英语考级、考证模块,面向特定专业的专业英语模块,面向所有专业的英语兴趣模块,公共英语课程应在保持这种课程设置模式的基础上,优化各模块内容,使得各个模块的教学内容更加实用。

参考文献:

[1]陈冰冰. 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论构建[J]. 外语学刊,2010(2).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束定芳. 外语教学改革: 问题与对策[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舒娅, 郑立, 李凤, 葛媛娣, 盛芊芊, 王颖, 刘海英. 从毕业生英语需求看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

[5]徐伟成. 高职高专英语能力实际需求的调查[J]. 教育与职业, 2011(29).

[6]巫丹,曾亚. 需求分析理论指导下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基于专业岗位群的调查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13(20).

作者简介: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7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课程设置;撰写形式

[中图分类号]H19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10(2016)01-0132-03

本科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手段,还是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尺。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本科办学模式的新生力量,主要以培养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能创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毕业论文反映独立学院内涵建设的水平,关系学校的办学声誉和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独立学院都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课程设置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做出了与母体学校相区别的设置,但在毕业论文这一环节却多半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尤其是文科语言类的专业,依然以撰写学术论文的形式存在。学习过程中侧重实践与应用,但在毕业论文环节又绕回到了重理论与学术研究的状态,此种矛盾不仅困扰了众多的学生,也令许多论文指导老师一筹莫展。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困难重重,较常见的问题有:科研经验不足、科研兴趣偏低、选题困难、难以创新等。论文指导老师抱怨较多的方面则是:学生逻辑论证能力差、阅读量太少、科研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学术论文格式规范度不高、畏难情绪严重、主动性不够等。从师生两方面反映的困难不难看出,诸多问题的存在与课程设置、学习过程中缺乏与撰写学术论文相应的支撑有密切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与培养过程中重实践与应用的模式不匹配。为此,相继有学者对独立学院的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展开研究。在知网的搜索显示,关于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文章,以“独立学院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论文有22篇,时间段集中在2008年至2014年,平均每年为3.6篇。而以“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毕业论文”为关键词的有关论文为3篇,研究角度集中在写作过程调查、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有青年学者提出以配音讲解作品替代学术论文的做法。[1]147-150也有学者认为毕业论文要与社会接轨。[2]123甚至还有学者对毕业论文与实习和就业一体化模式进行了探讨,主张毕业论文的选题与学生实习、就业紧密相关外,还提出学生可用外语类职业资格证书、部级竞赛获奖证书等方式申请免撰写毕业论文。[3]99-102与此相对应的,公立院校针对本科毕业论文改革进行研究的论文则高达上万篇,时间也要久远得多,有专门针对理工科专业的,如《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4]84-87,也有专门针对文科专业的,如《毕业论文改革:高校新闻本科教育改革的切入点》。[5]110-112姑且不论独立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的新生事物,但相关研究论文绝对量较少,是否就意味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改革的重要性偏低,必要性不具备呢?答案是否定的。课题小组以南国商学院英语类本科专业2013届、2014届和2015届连续三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开展的重点校级课题中所采集的有关数据显示:应用型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改革势在必行。

二、项目研究设计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结合学校英语类本科专业毕业论文的现实情况,提出改革的方案,进行改革实践,推动独立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科学发展。据此,特拟定了如下研究内容:一是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二是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三是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其他形式的毕业设计是否感兴趣,具体做法包括: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

三、项目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

本课题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开展为期三年的试验实践的方式进行,最终通过分析试验和调查问卷数据,得出研究的结果。

(一)研究过程

1.审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审视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究其是否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吻合。学校以“通基础、精专业、强外语、重实践”为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人才。可见,在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方面总体上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期望。2.考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考察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看其中的课程设置是否与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相冲突。2013届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在三年级之前阅读和写作课程分别开设了两个学期,之后再无写作课程。也就是课程设置中并无有关学术论文写作的课程,但学生毕业之时要求撰写毕业论文。2014届和2015届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阅读和写作课程依然在低年级各开设了两个学期,但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均开设了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这意味着学生刚开始学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就要开始撰写毕业论文了。此外,学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论文指导老师的职责和毕业论文的格式等主要内容,可以理解为撰写学术论文是完成毕业论文的唯一形式。显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与毕业检测形式不匹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3.开展毕业论文改革实践。针对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在毕业论文论文撰写阶段采取试验实践的方法,帮助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论文撰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一是引导学生在大学期间积极写作,争取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公开。凡是在本学科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译文的,且文章字数与毕业论文字数相当(约5000字),无论文章使用的语言是中文还是英文,只要在答辩前出刊,均可直接参与全英文答辩。选择公开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内容要素与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有较大不同,内容有“拟撰写字数”、“论文内容概要”、“拟发表刊物等级”和“进程安排”等方面。计划书通过后,在论文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论文的撰写与发表,最后经学院学术委员会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允许参与答辩。二是鼓励翻译专业的学生从事翻译实践并撰写翻译体会。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熟练使用翻译工具,能够胜任不同文体文本的笔译、口译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由此可见,翻译是毕业生必备的技能,鼓励学生从事翻译实践无疑具有很强的职业预备性。翻译资料的方式可以是中译英,也可以是英译中,原始翻译资料的总字数需达到3000字以上。译文被公司采纳的学生,需结合翻译实践撰写2000字左右的全英文论述文章,经论文指导老师审定合格后,可以凭借书面的采纳证明申请参与全英文答辩,答辩时还需提供翻译原件和译稿。选择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设计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要素有翻译类型选择“英译中/中译英”、翻译字数选择“1500字汉译英+1500字英译汉/3000字汉译英/3000字英译汉”、“拟翻译的内容概要”和“翻译公司的相关信息”(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三是提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国际环境中熟练使用英语从事经贸、管理、金融等领域商务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而近年来对毕业生就业开展的跟踪调查表明: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会从事与市场有关的工作。因此本项目提倡学生结合专业实习撰写有关的调研文章或论述文章,且字数、文章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时,经审定能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视为完成毕业论文,最后参与全英文答辩。在此过程中,选择撰写调研报告的同学在开题时填写《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与撰写普通学术论文相同,但要求学生通过制定调查问卷,收集下翔实的数据,文中就调查问卷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且调查问卷需附在正文之后,供答辩小组成员参考。四是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英语专业的学生需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通过适度的问卷调查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也是比较贴近实际、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手段之一。对三届毕业生的选题进行分析发现,在导师的指导下,大量学生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类似的选题如:《英汉广告幽默文化对比》《中美灾难文化价值观异同》《中美商务谈判文化风格差异对比》和《中美企业文化差异对比》等。事实上,这些选题被学生认为易于撰写,并且完成得较好。五是告知学生还可用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替代毕业论文的撰写。其他与专业相关的创新设计,字数、质量与毕业论文相当,经审定达到毕业论文要求的形式均可由学生开展。如与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相当的有主持或者参与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与参与翻译实践相当的有参加省级(含以上)口、笔译大赛并获奖;通过部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等等。视具体情况,由学生提出申请,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通过,经审定合格的,均可视为达到毕业论文的水平。

(二)研究结果

1.改革实践数据统计。2013级305名毕业生中,有4人参与了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3%。2014届200名毕业生中,共有42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7人在公开刊物,占毕业人数的3.5%;35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1%。2015届290名毕业生中,共有66人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其中2人在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占毕业人数的0.6%,51人从事翻译实践,占毕业人数的17.6%,15人进行调查研究,占毕业人数的5%,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总体比例为23.3%。三年的数据表明,参与毕业论文改革实践的学生绝对人数及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由于2015届为学院迄今为止毕业生人数较多、参与毕业论文改革人数最多的年级,故选择作为本次问卷调查的对象。问卷以不定项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的形式,就“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有无必要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撰写方面遇到何种问题?”,以及“最希望以何种形式完成毕业论文?”等十项内容进行调查。经过对调查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普遍承认完成毕业论文是必要的、的确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科研能力的提升,并且对于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也有明显帮助;但资料贫乏、科研经验不足、语言表达跟不上和难以创新凸显了教学与检测的不对接。绝大部分学生认为现有的毕业论文形式的确需要进行改革,要实现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的全面对接;有学生认为实践能力远比科研能力重要,学校需要对所开的专业课程进行相应改变以对接毕业论文改革。且不论学生看问题有无偏颇,从对人才培养方案的考察来看,学生要求教学内容与毕业检测对接的要求无疑是正确的。3.有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反馈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公开的学生均是使用中文撰写,虽然答辩时使用的是英文,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其使用英文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也达到了相应的水平。是否要求学生在省级(含以上)刊物发表全英文的文章还有待进一步商榷。第二,根据论文指导老师的反馈,从事翻译实践的同学所翻译的译文初稿水平并不能达到相应要求,都需要指导老师的大力修改方能达到公司期望的水准。虽说在反复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因此而提高,但指导老师认为译稿的最终水平并非学生真实翻译能力的体现。如果委托公司借此聘用学生担任正式的翻译,日后在无教师指导下的翻译水平能否保证还有待考证。第三,暂时还未对反映本科毕业研究水平的其他形式进行实践研究,也没有学生提出相关置换申请。课题组成员认为,毕业检测的形式应该没有穷尽。从研究的结果中发现,对于以“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主要目标之一的独立学院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而言,虽然更看重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恰当的科研对于提高其综合的语言能力和研究能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关教学与检测对接问题的探索,不仅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开展研究,也需要在毕业论文的撰写形式方面积极改革,更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毕业检测进行利弊分析,力争使教学过程与教学检测相一致,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一致,在校学习与求职就业相一致,最终实现毕业论文撰写形式多样化、方式合理化、效果显著化的目标,提高独立学院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庆,黄运婷.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奚道同,等.民办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方向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1).

[3]王淼.独立学院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探索[J].海外英语,2014(6).

[4]成强,张奇惠.电子信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改革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8

关键词:高校 毕业论文 思维差异 负迁移

毕业论文撰写是高校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凡是申请学士学位的本科毕业生均需提交毕业论文。国家教委2000年颁发的《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指出毕业论文是考查学生综合能力,评估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方式。

Mohan&Lo认为,在语句层面上分析ESL/EFL的文章时会出现“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影响为“正迁移”,起消极阻碍作用的影响为“负迁移”[1](P515)由于中西思维的差异,受汉语负迁移作用,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笔者通过多年对英语专业本科生英美文学方向论文写作的指导,发现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选题不够新颖,过于集中;格式不够规范;上下文逻辑联系不紧密等。除此之外,本科生毕业论文中的语言是最大的问题。

按规定,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要用英语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但大部分的学生都摆脱不了汉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多处出现汉语式英语(Chinglish),致使论文读起来汉语味道很浓,而非地道的英语,从而影响了准确意思的表达和读者对论文的理解。

本文拟以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生文学论文中出现的Chinglish为例,分析汉语负迁移现象表现的形式、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注:此论文为2006年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现象探析”(2006―JKGHAZ―168)及“2006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项目”―――“高校英美文学精品课程全方位开放式教学模式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

一、论文中汉语负迁移作用的表现形式

(一)词汇方面的负迁移(1) 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abouthis ancestors’wrong doing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were born sinfu.l改:NathanielHawthorne, a Calvinistwho felt shameful a-bouthis ancestors’misdeeds and was influenced by the Chris-tian’s view of“original sin”, believed that humankind wereborn sinfu.l(2) At the ending place of the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改: At the end of nove,l there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Nick and thewaiterGeorge.

(3)In aword, the function thatO-Lan takes in the fami-ly 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改: In a word, the role thatO-Lan plays in the familycan notbe replaced byWang Lung.

在英语词汇学习中,学生容易受到母语的干扰,他们往往习惯从外语词汇中寻找汉语思维所需词汇的对应物,殊不知真正在概念意义上完全等同的对应物却很少。以上例句均选自近两年我系毕业生的论文,是具有代表性的“Ch-inglish”表达法。如句(1)中,学生想用“错误行为”一词,受汉语影响,很自然地就用到了“wrong doing”,而这一汉语式的英语词语,是在英语中找不到的,也是错误的,正确的表达法应为“misdeed”。在句(2)中,学生要表达的汉语意思是“结尾之处”,与汉语一一对应的英语词就成了“ending place”,而在英语中,只用“end”一词即可,汉语式的英语既显得累赘又影响了表达。句(3)中的错误主要在于动词搭配不当,学生在此想表达“所起的作用”这一含意,故而使用了“take the function”这一短语,而在英语里根本没这种表达法,正确的词组是“play the role”。因此,在词汇教学时,首先要打破学生寻找中文对应词的幻想,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字典,养成阅读英文注释的习惯。同时,一定要注重全面性,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语境中出现的意义和用法,而是适量补充其它的常见用法和搭配,做到使学生在增加词汇数量的同时,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全面地掌握词汇的用法,从而排除汉语习惯的迷惑和影响,降低和避免负迁移的产生。

(二)句法方面的负迁移1.句子结构松散(4) The world is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 and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d.

改:Living in a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world, man was no longer free in any sense of theworld.

(5) 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y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

改: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which have been 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 meditati-ons.Men have lounged and crouched around their fires―the companions of their dreams andmeditations.

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于印欧、汉藏两个不同的语系,两者在句子结构的表现形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重形合,注重运用各种有形的联结手段,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因而句子结构紧凑;而汉语重意合,各分句依靠内存的逻辑关系贯穿其中,句子结构较英语来说显得比较松散。在论文写作中,由于受汉语句式的影响,学生往往会忽略英语句式的特殊性,按汉语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致使句子读起来失去了英语的味道,甚至会导致歧义的产生。如句(4)中,学生用只用“and”来联结前后两个句子,虽然也无语法错误,可是句子读起来很平淡,而且因为两个并列句主语不一致,使句子处于松散状态。如果把前面一句改成原因状语从句,后面一句作主句,那么整个句子结构严谨,层次感强,符合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而句(5)则因为在句法上没有表明逻辑联系的连接词而具有了歧义性,句中的“they”指代不明。如果使用定语从句对指代词加以限定,或使用同谓语加以补充说明,那么这一句子的歧义性便得以消除。

2.句子结构不平衡(6) The cottagewas situated on a hill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改:On a hillwas situated the cottage, which had a splen-did view from everywindow.

(7) Thus James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psychological analysts in the novel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awareness and 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 detail改:Thus James, by emphasizing the inner awareness andinward movements of the characters in face of outsice occur-rences rather than merely delineating their environment in anydetai,l became probably the first of the modern psychologicalanalysts in the nove.l英语中为了保持句子平衡,常采用主谓倒装、宾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及其它成分位置变换,而在汉语中只要表达流畅,意思完整就可以了。这种情况下的汉语负迁移致使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以汉语句式为主,不考虑英语句子的平衡性,反而影响了表达的准确性。如句6如果按汉语的表达习惯和方式是不会引起歧义的,可是英语句式也按汉语的顺序,就让人不明白定语从句到底修饰的是哪个先行词,是cottage呢,还是hill呢?如果把句子倒装一下,意思就很清楚了,而且也符合英语的表达方式。句7因为状语过长,放在句尾显得头轻脚重,使句子失去平衡,如果把状语前置,就可避免这一现象。

3.忽略英汉主语的差别英语常采用非生物作主语(失灵句),而汉语常以人称作主语(有灵句)(8) He got the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this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guiding sprit for hisepic, Leaves ofGrass, which is the first edition came out in1855.

改: This experience with the People and the country fur-nished both the material and the guiding spirit for his epic,Leaves ofGrass, the first edition ofwhich came out in 1855.

汉语中主语重人称,一般采用“有灵句”。而英语恰恰相反,主语重物称,采用非生物作主语。如句8中,如果主语用he,则显得思维上有些混乱,结构不严密,而若改为用experience作主语,就俨然是地道的英语了。

又如以下句子,经过主语改换后,去掉了汉语腔,显得表达直接又准确(9) The rich is becoming richer and the poor is becomingpoorerwith the increasing industralization andmecnanization ofthe country.

改: Increas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mechanization of thecountry produced extremes ofwealth and poverty.

(10)“Modern America”emerged in the post-bellum.

改:The post-bellum witnessed the emergence of“Mod-ern America”.

二、消除论文中汉语负迁移作用的策略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9

论文关键词:英语,商务英语,商务技能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对外贸易出口额不断增长。在全球化经济的促动下,一国经济发展早就不单单局限在某一个国家内部。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作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第一官方语言的英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此同时应运而生的商务英语,更是受到了英语学习者的热捧。而商务英语作为现代国际化企业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技能。应时代需要,许多高校的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以英语为基础,学习商务领域的各种知识,用于商务沟通和操作。因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与普通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应该具备与商务沟通和操作相关的能力。

2. 商务英语和普通英语的区别与联系

英语是当今世界的国际社交语言,它的使用范围之广是史无前例的。从使用它的人口来说,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仅次于汉语而居世界第二位,大约有四亿多人。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使用更为广泛,使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国际通用语.

而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专门用于英语中的一个分支,是英语在商务场合中的应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经济起飞,我国开始全面参与与国际间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中外各界人士相互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与过去已不能同日而语。因此,人们学习和运用英语开始具有很强的功能性和目的性,传统的、一般意义上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各种专业领域里从事交际活动的需要,商务英语专业便随之应运而生。它涉及技术引进、对外贸易、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承包与合同、国际合同、国际金融、涉外保险、海外投资、国际运输等等,人们从事这些活动所使用的英语统称为商务英语。

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并以此为基础,完全具有普通英语的语言学特征,但同时它又是商务知识和普通英语的综合体,因而具有其内在的独特性。商务英语可看作是商务场景下所应用到的英语,基本上为了适应不同的商务场合因此提出不同的词汇和句子,就构成了商务英语一定的特色。

3. 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

当今企事业单位对英语类毕业生的要求一般要达到英语六级水平,部分企业还要求达到专业八级水平。拥有流利的口语,能快速的进行听、说、读、写、译。

但是,仅仅是具备英语能力是不够的。由于中国加入WTO,国际间的贸易飞速发展,市场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现代企事业单位需要的是具备商务英语能力的工作人员。例如,进出口公司的相关职位要求毕业生所学专业为经管类英语,这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就更加具有了专业性。还有一些职位需具备相关英语类证书,比如商务英语证、报关员证、单证员等,这些证书所对应的英语技能对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注重培养的具体能力

4.1 英语语言技能

因为英语在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必须首先要培养的就是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巧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利用好课堂的教学与课外的练习,从基本的单词、句式,到篇章的构建修辞,再到交际的委婉忌讳,所有普通英语所涉及的内容,都要努力打好语言功底。

掌握熟练的读、写、听、说、译的能力会使得毕业生们在工作中更快的得到适应,并且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对方所需要和希望达成的,进而在短暂而有效的时间内与对方达成良好的共识,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拥有过硬的语言技能,不但是为公司谋取到更好的机遇,同时,也是为自己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2 商务专业知识

普通英语的使用在商务场合是不够的。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商务专业知识。国际商务的迅速发展,还要求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掌握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知识,还有国际金融、物流、保险等相关知识,市场营销、策划知识,计算机应用知识等。与此同时还要求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具备一定的电子商务的技术操作能力,具有国际商务业务一线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公关交际,市场开拓能力等相关技能。

4.3 商务操作技能

作为一名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除了对英语的认知及运用能力和对商务专业知识的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掌握商务的操作技能。而在商务领域中,商务技能又分很多种类:如商务文书写作、电话技巧,商务会议的基本组织能力,报价还价,商务谈判,索赔等。

以商务电话共同为例,就必须以系统的思维去探求隐含在沟通中的细节。所谓商务电话沟通技巧,实际上并不像它的名称所代表的含义那么简单。在看似简单的打电话和接电话之中,是实在的商务操作技能。拿起听筒前,首先应明确通话后该说什么。最好先打个腹稿,尤其是给陌生者或名人、要人、上司打电话前,这样准备会给对方沉着,思路清晰的感觉。话应该说得简单明确又符合礼仪规范。

再以商务信函为例,它是商业活动中对外交往最主要的书面表达方式之一。英文商务信函,作为国际上最常用的商业联系媒介,因而也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信函写得好,就可能为你赢得新的业务,有助于促进和发展你和客户的关系,也能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缩小分歧;反之,也可能因不当信函招致新的矛盾,失去原有客户。

5. 结论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进程日益加快,国际商务活动日益增多,广泛的国际交流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已把英语能力提高到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对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上升趋势, 但与此同时,英语专业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依然严峻,英语专业毕业生,面临着严重就业压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才能实现跨国的沟通和交流中,把自己的想法和意图准确到位的传达给对方,同时又要接收对方的信息。商务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它体现了专业特点;国际商务理论与实务知识,还有国际金融、物流、保险等相关知识都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所应该学习研究的。而在真正的商务共同中,商务操作技能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商务英语毕业生又必须抓住机遇,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专业技能,达到社会的要求,不断的改进自己,不断学习,将成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将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本国国际贸易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帅建林, 2005,《国际贸易实务[M]》,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张弘等,,2004,《商务大全》[M],呼和浩特: 远方出版社

吴国新、郭凤艳,2008,《国际贸易事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英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篇10

(石家庄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31)

【摘 要】通过实地走访河北几所高校及英语专业毕业生聘用单位,对聘用单位与毕业生双向互选影响因素及招聘效果、毕业生就业观念及入职心理预期等问题采用问卷调查、采访、访谈等方法收集数据,分析、评价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找出高校在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及学生自身入职准备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完善就业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关键词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就业质量;教学改革

0 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各级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因为专业优势淡化以及专业技能欠缺等原因,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就业质量低、隐性失业等负面现象有所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英语专业的就业面向和出路问题,开始探索拓宽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途径及如何提高就业质量的问题。为更好地了解2012年河北省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研究开展了英语专业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调查,希望有助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河北省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一步明确英语人才培养目标,为河北省高校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完善就业激励机制提出建议。

1 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质量

整体而言,毕业生从表面上看是数量偏多,但本质上却并非总量过多,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一方面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为数不少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工作。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外语院系频繁开设,使得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数量激增。可以不夸张地说,我国90%以上的高校都开设了英语专业。而英语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也在连年扩大,加上归国留学生等因素,使得我国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压力。另外在基础英语水平上,英语与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差距正在缩小,甚至有些优秀的非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已经超过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

2 就业质量影响因素

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和毕业生就业的各个环节都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问题表现为: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就业导向激励措施不够完善;用人单位在实际操作中,用人制度和观念不尽合理;学生文化知识结构单一的弊病,英语实际应用和跨专业应用能力不强的现状,以及就业心态受传统影响较重、对能找到的工作预期过高等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就业质量。现仅从以下几个角度具体分析。

2.1 用人单位视角新入职大学生劣势分析

用人单位认为新入职大学生的最大问题,是大学生一直在校园接受理论知识,社会实践和锻炼机会较少,不利于实际工作的开展。

其次,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专业技能、责任心、吃苦耐劳、知识面、专业理论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应聘者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再者,“知识面狭窄”、“专业理论不扎实”表明英语专业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养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目前英语专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由于学科专业结构狭窄,学科内容过于封闭和保守,造成了学科、专业以及办学资源的分割,形成了坚固的壁垒。事实上,英语始终只是一种工具,在工作中起的是辅助作用,如果不将它与一些职业技能相结合,它的作用就不能够得到发挥。就商务英语而言,调查表明,企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员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偏向于有商务背景的英语专业毕业生。一方面,学生要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能力,尤其是写作和口语表达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具备商务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两者有机结合才更受企业青睐。

2.2 院校社会地位

学生所在院校名气及社会地位调查结果表明,知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受用人单位青睐,更容易就业。这一方面说明企业重视毕业生的来源,更加偏爱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另一方面,表明高校的层次和水平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毕业生就业时的重要标签。

2.3 调查表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求较高,高学历人才更受青睐。说明随着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用人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以研究生及以上的高学历毕业生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在就业中更具竞争优势,成为用人单位招聘的主体。

2.4 是否为复合型人才

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蓬勃发展, 企业对高级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将会持续地增加。当前,企业和社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更加侧重于实用性,如外贸英语,法律英语,商务英语,机械英语等,或者侧重于将外语与国际贸易、涉外法律、国际金融、旅游管理、文化交流等结合,需要既会说英语,又懂涉外业务的双料人才。

2.5 毕业生综合素质

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等等方面情况成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的考量标准。此外,高素质的英语人才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掌握其他一些其他领域的技能才有优势,比如金融、管理、法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文化、法律等专业知识,或者辅修了计算机、二外,都能增强就业竞争力,更顺利地从事国际交往活动。

3 结论

3.1 英语专业毕业生需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这意味着:第一,加强跟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参加社会实践、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强化自身学习能力,多运动以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具备应对工作中各种挑战所需要的良好地心理素质,培养健康习惯与审美情趣等等。第二,不仅要精通英语,还要掌握一些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才有优势。比如跨学科学习金融、管理、法律、国际经济、国际贸易、文化、法律等专业知识,或者辅修计算机、二外,都有助于增强就业竞争力。第三,考取各种必要的、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在人力资源市场占据更大优势。

3.2 毕业生找准定位很重要

调查表明,一方面,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毕业生学历层次要求、毕业院校的名气和社会地位不能一概而论。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硬性要求多,本专科生或者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很难进入;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文凭、院校“出身”等没有太多硬性规定,往往更看中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这反映出当前一段时期内学历层次和毕业院校影响下的就业流向趋势。另一方面,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语言学、翻译、英美文学等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不能准确寻找定位的话就会影响就业质量。比如,语言学传统的就业方向是研究机构、文化单位、高校或者报社等出版单位,当然如果具备一定素质也可以从事翻译类工作,或者进入企事业单位、跨国公司。而英美文学和英语语言国家文化,一般是从事大学教学和翻译、研究等工作,这就意味着要继续深造,考博或是出国留学。总之,毕业生要对自己有客观的充分的认识,找准自己的定位。

参考文献

[1]季显军,韩忠全,范胜举.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前景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05(05).

[2]邹妍.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因素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0(03).

[3]王霆,杨玉梅,张瑾.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问题研究:基于企业用人单位 高校教师和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0).

[4]谢作诗,杨克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教育研究,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