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章程十篇

时间:2023-03-28 05:46:40

学校章程

学校章程篇1

第一条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创新教育体制,使民办学校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通过规范行为,使其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良好机制中运行,根据 (五)决定教职工的编制定额和工资标准;

(六)决定学校的合并、分立、变更、终止;

(七)审定内部机构设置,增加或减少开办资金方案;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召开董事会议:

(一)董事长认为必要时;

(二)三分之一董事联名提议时。

第十九条董事会设置董事长一名;副董事长1-2名。正、副董事长由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和更换。正、副董事长任职年龄,原则上不超过七十周岁。

第二十条副董事长协助董事长工作,董事长不能行使职权时,由董事长指定的副董事长代行职权。

第二十一条董事会议实行一人一票制和按出席会议董事人数,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当赞成票和反对票数相等时,董事长有权最后裁决。

第二十二条召开董事会议,董事长或董事长指定的人员须于会议召开前十日,将会议时间、地点、内容通知全体董事。董事因故不能出席会议,可书面委托其他董事。

第二十三条出席董事会议的人数须为全体董事二分之一以上,会议决定必须超过参加会议人数二分之一通过,方为有效。

第二十四条董事会议对所议事项作会议记录,出席的董事须在会议记录上签名。董事对董事会的决议承担责任董事会记录由董事长指定的人员存档保管。

第二十五条董事长为本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也可由董事长委派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六条董事长由董事会全体董事过半数选举产生和更换。

第二十七条董事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董事会议;

(二)检查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三)代表单位或委派代表签署有关文件;

(四)法律、法规和单位章程规定其他权利。

第二十八条校长对董事会负责,并行使下列职权:

(一)执行学校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决定;

(二)实施发展规划,拟定年度工作计划,财务预算和学校规章制度;

(三)聘任和解聘学校工作人员,实施奖惩;

(四)组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活动,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五)负责学校日常管理工作;

(六)学校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决策机构的其他授权。

第二十九条本机构设立监事会,监事由全体教职工中产生和更换。

第三十条监事会由三名监事组成,并推选一名召集人。

第三十一条监事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检查单位的财务;

(二)对董事、主要领导执行职务时违反法律、法规或章程的行为进行监督;

(三)对董事、主要领导的行为损害单位和利益时,要求董事和主要领导予以纠正。

第三十二条监事会议实行一人一票表决方法和小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监事会决议须经过半数监事表决同意,方为有效。

第三十三条监事的任期每届三年,届满可连选连任。监事不得兼任单位董事、主要领导职务及财务负责人。

第五章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四条章程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与政策、法规相违背,或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需要修改时,由董事个人或联名向董事会提出,经董事长审定,由董事长责成专人修改。

第三十五条修改的章程,须在董事会通过后十五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六章终止程序及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三十六条本机构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董事会表决通过,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报登记管理机关核准。

第三十七条本机构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和有关机构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剩余财产,安置师生。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三十八条本机构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本章程年月日经董事会表决通过。

学校章程篇2

xx初级中学家长学校章程

一、性质和宗旨

为真正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落到实处,特成立双安初级中学家长学校,隶属学校校委会管理。它以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教育子女水平为目标载体,以家长业余学习为主要形式。家长学校的宗旨是合力培育高素质社会建设的劳动者,逐步提高家长教育子女的水平,为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铺平道路。二、主要任务

1、注重家庭教育的系统性。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帮助家长掌握初步的教育知识。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组织教材,安排教学计划,并特别注重把德育、智育、体育相关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对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常识和年龄特征内容的讲授,以及对新形势下教育子女方法科学配合等方面的讲解。

2、注重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学习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克服教育子女的弊端行为。

3、注重家庭教育的实践性。帮助家长从教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教育。

三、组织机构

1、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设校长一人,主任一人,委员若干人。校长是家长学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由双安中学熊天桥同志担任家长学校校长。

2、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由双安乡妇联领导和各村主要负责人、家长代表及有关人员组成。其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家长学校的办学宗旨,讨论决定提高办学水平等有关重大事项。

3、家长学校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配备一至二名具体办事人员。其主要任务是负责管理家长学校的教学活动及有关事务。

4、学校建立三个家教班(初一至初三各年级一个)。由年级组长或指定人选担任班主任,各家教班有班委会(由所在年级的学生家长委员会组成)。

5、xx初级中学家长学校在业务和行政上接受县少儿工委、县教育体育局指导。

四、目标管理

1、坚持办学思想,端正办学态度。每学期有工作计划和总结。

2、必须配备一支有强烈事业心和较高教学水平的兼职教师队伍。

3、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做到有计划地教学,每学期授课不少于两次,每次不少于5课时,听课人数达80以上。开展家教知识宣传,办宣传专栏二至三次。

4、家长入校后,其素质和家教水平均有提高,能初步掌握育人方法的家长达80以上。

5、建立健全家长学校管理制度、考试制度、考勤制度、评比制度、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学员花名册及学习、活动效果登记册,先进学员登记册等档案表册,由教务处统一另档保存。

6、重视总结经验,促进家长学校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20xx年1月2日

学校章程篇3

为了提高广大家长的素质,使广大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共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定期对家长进行培训,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来,使他们能够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情况,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和教师共同加强对学生培养和教育,同时为使家长学校工作更加规范、科学。现制定家长学校工作章程如下:

1、学校每年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

2、学校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和家长委员会机构,各班成立家长委员会机构,有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以便开展工作。

3、学校设立家长学校开放日,使广大家长能够定期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中来。

4、学校每年召开两次家长会,家长、教师互相反馈学生学习活动表现,共同探讨教育方向。

学校章程篇4

【关键词】政策;解读;高等学校;章程

1 时间性

在国外,大学章程建设具有悠久的历史。“大学章程是伴随着欧洲中世纪大学而诞生的,其雏形是当时国王或教皇颁发给大学的特许状,一些西方国家的大学章程据此而建。”[1]在我国,随着近代高等学校的创立,大学章程也同时产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采取的政府高度集权管理政策,大学章程长期缺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重现大学章程的建设,在出台《办法》以前,国家政策法规中对于大学章程的规定主要有以下方面: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章程”等基本条件,学校则“按照章程自主管理”;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27条明确规定,申请设立高等学校必须向审批机关提交“章程”等材料,第28条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章程应当规定的事项;2003年,《教育部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学校要依据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学校章程,作为学校办学活动的重要依据;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高校制度一节,提出要加强章程建设。然而,由于没有出台专门的教育部门规章来上承国家法律、教育法规,下启大学具体章程,大部分公办高等学校还没有章程作为立校之本,处于“无章运行”的尴尬境地。

2 形态性

大学章程是联接国家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与高校规章制度的桥梁和纽带,是实现高校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监督窗口,是实现高等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的法律保障。关于大学章程的形态,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认识:首先,从现象形态上看,大学章程是各个高等学校申报办学的必备材料,在申报举办大学时,大学的举办者必须以大学章程的形式就大学的办学理念、原则、职能和方法等重大问题进行明确的表述,是阐述在一定办学理念和基本原则下大学组织运营的文本材料。其次,从本体形态上看,正因为大学章程是把已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办学理念以文字的形式凝固,故其展示了学校的追求目标,决定了学校的教育行为和管理行为模式,是高校全体师生的行为准则,故学界对大学章程的性质还存在着契约说、自治法说、公法说或行政法说、私法说等多重认识。最后,从本质形态上看,《办法》要求大学章程渗透学术自由的精神、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对高校内部及其有关的教育利益、教育权力配置的调整和分配。

3 区分性

《办法》的出台,将高等教育法、高校规章制度、高校发展战略规划三者与高校章程做了出明确区分,因此,正确理解这几组关系,也是正确理解高校章程内涵的前提。“从调整对象来看,高等教育法与大学章程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2]高等教育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战略的体现,因而具有强制性和普适性。而正因为高等教育法只就原则的、基本的问题作出规定,不可能顾及到每所大学的特殊性,大学章程则能够为特定大学的提供切合实际的、具体可行的行为规范,因而具有特殊性和规范性。而高校章程和高校规章制度之间则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作为办学最根本的规范性文件,章程只能就高校基本问题和重大事项做出规定,属于学校内部的办学“大纲”,不可能设计到办学活动的具体问题,是制定高校规章制度的基础;高校规章制度以提高办事效率为目标,针对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局部的问题作出的规定,是实现大学章程要求的具体实施规则。高校章程与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稳定性和约束范围两方面:高校章程根据学校的发展而适时修改,没有明确的时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必须经过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对内外均有约束力。高校发展战略规划则面向未来,目标明确具体,具有一定的时限性;而且一般无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只对学校内部有约束力。

【参考文献】

[1]祁娟.浅析大学章程及其精神诉求[J].中国农业教育,2011(3):6.

[2]于丽娟,王向东.大学章程的本质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12):18.

学校章程篇5

关键词: 大学章程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教学研究

一、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权力与行政权力冲突。

一是党委与校长权力分配不合理。《高等教育法》规定了“公办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职责是保证高校的思想政治、发展方向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致,对高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高校改革等重大事务有决策权”,这充分确定了党委在大学政治中的主导地位,是大学最高权力机构的代表。“校长全面负责高校内部科研、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拟定高校发展规划、组织结构、预算方案等”,这里对校长职权限定最多的词汇是“拟定”和“执行”,也就是说只能处于协商和执行者的地位,具有决策权的事务少之又少。二是党委与校长权责重叠、交叉。一方面,大学的党委书记作为行政党务系统的一把手,是大学重大事务决策权的掌握者,校长作为学术行政系统的一把手,是大学的法人代表,在实践中会出现谁也不服谁,谁都不管了谁的局面,存在诸多冲突和摩擦。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党委是由党委的正副书记和正副校长构成的,这就造成了决策者与执行者双重身份的出现,无法保障决策的民主和科学。

(二)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

行政权力泛化。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界限不清,职能及责任划分不明,这就导致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时常出现交叉、重叠现象。有时行政权力会以行政手段管理学术事务,甚至取代行政权力,出现包办学术事务的现象。由于学术权力在大学的地位没有被肯定和落实,行政权力干涉学术权力的现象比比皆是。

学术权力弱化。作为学术权力主体的学术组织及教授的职能被削弱主要体现在:首先,从学术委员会的构成看,其由学校、院、系的负责人等构成,这些人员有的对高深领域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难以保证决策的民主性与科学性。虽然有的领导在某个学术领域有高深的造诣,但他们肩负行政职务,作出的决策难免带有行政色彩。其次,虽然大学章程中对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职权和范围有规定,但尚不够完善,缺乏保障学术管理组织参与高校事务决策的渠道,没能对行政权力形成制约。最后,学术组织及教授应有的权力没能充分实施,他们直接参与学校管理的途径有限,行政权力压制了学术权力,教授治学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

(三)校院权力分配不合理。

我国高校实行院校两级管理体制,院系分担校级的部分学院管理、人事调动及一定经费支配的行政职权。院系是高校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其权力是否合理配置,直接影响整个高校的发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我国高校的权力架构表现为上大下小,处在上面的校级职能部门拥有重大管理权,处在下面的基层机构权力范围很小,导致学术活动缺少活力,学术自由得不到彰显”[1]。高校的权力过于集中在校级,其在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教师职称评定等都有决策权,院系的权力则过于单薄。这样,不利于教学、科研的有效开展。虽然高校想通过设立教授委员会提升学院参与高校事务管理的决策权,但是在实际运行中,他们参与参与高校管理及决策的机会少之又少,对于学术事务的决策权仅限于院系级别,这极大地削弱了师生作为高校主体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权力,不利于高校内部治理机构的合理构建。

(四)监督权行使不力。

权力的实现过程包括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监督权保障决策权与执行权的有效实施。高等教育法规定“教代会是保障教职工依法参与高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有效形式”[2,3]。但是,在实际运行中,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监督体制保障,学术委员会及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监督机构常常被行政权力干预,甚至虚化,背离了通过教代会的设置让教职工参与高校民主管理的初衷,使这些监督机构流于形式,这极大地挫伤了教职工参与高校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二、以大学章程促进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改善

(一)重构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政府可以将高校董事会作为自己管理高校的人或者高校自治的委托人,向其逐步放权,通过董事会管理高校的教育事业及发展方向等,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形式明确高校、政府的权力界限,避免政府以行政权力干涉高校内部管理,保障高校自治。“政府对大学的管理应由管理控制向管理服务、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方向转变”[4,5]。

(二)建立社会中介构,完善社会监督。

健全的社会中介机构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基础,是重大决策民主、科学的保障。社会中介机构是政府于高校之间的桥梁,既能为政府职能转变及重大事务决策的科学性提供理论基础,又能为高校管理决策的正确性、合理性提供智力支持[6]。完善的社会中介机构既是大学来自外部的约束和制衡内部权力的力量,又是其持续发展的外部动力源泉,因此,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建立在完善的社会中介机构基础上的。

(三)大学章程合理构建内部权力结构。

第一,党委负责政治领导。我国公立大学的举办者是政府,政府拥有指导高校发展方向的政治权力。校党委的职责是确保高校的思想政治方向与党的路线、方针一致,对高校改革、发展等重大事务拥有决策权。对于高校其他方面事务的管理,党委应该以校董事会为桥梁,通过监督校董事会和校长的工作,确保党委的意志能够在高校得以贯彻落实。

第二,董事会负责行政领导。政府将高校董事会作为自己管理高校的人或者高校自治的委托人,其成员可由政府直接任命或委派教育主管兼任等。董事会作为高校的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校长遴选、讨论内部组织机构设置、管理高校的教育事业发展、改革方向等重大事项[7,8]。

(四)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首先,完善校务委员会制度,加强学校监督机构的设置。作为高校内部行政事务最高决策机构的校务委员会,要发挥民主,充分听取教授的意见和建议,合理采纳,在避免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的同时,确保学术权力参与到高校民主管理中。

其次,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凡涉及高校内部重大改革、决策、教师资格评定、奖学金分配等事项,都应通过校务公开制度,让广大教职工、学生群体了解、知晓,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在增加透明度的同时,有效监督高校内部运行状况。

最后,强化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教职工通过教代会的形式对高校依法享有监督和参与民主管理职能。着重强化教代会的监督职能,对高校内部重大事项的决策的审议和监督是保障教职工及高校利益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罗伯特G欧文斯.窦卫霖,等译.教育组织行为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62-63.

[2]张建初.论高等学校章程[J].教育研究,2009(2).

[3]黄璐阳,郇红.论高等学校章程的性质[J].安康学院学报,2008(1):99.

[4]湛中乐.通过章程的大学治理[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10-11.

[5]劳凯声.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52-55.

[6]马陆亭.大学章程地位与要素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09(6).

学校章程篇6

[关键词]章程建设,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6-0003-02

大学章程是学校办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学校成为法人组织必不可少的一项条件,它不仅体现了依法治校的精神,更是科学发展的需要。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浪潮的推动下,扎实推进高校章程建设,对于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具有现实而长远的意义。

自2012年1月1日《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施行以来,各本专科院校对于大学章程建设的起草、修订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至2015年4月全国已有62所大学陆续拥有了自己的大学“宪法”,尽管各类高职院校的高校章程还未正式申报教育部核准,但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对于高校章程建设工作的实施还是十分重视的,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完善。

高职院校章程涵盖了领导体制、内部治理结构、学术体系、民主监督机制等许多内容要素。其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更是章程建设的一大重点,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就明确向全国各所高职院校发出倡议要求“以章程建设为切入点,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笔者通过文献梳理,走访了解部分高职院校章程建设情况后,对于借助章程建设来进一步完善学校治理结构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一、以章程为依据,推进依法办学

以章程为依据,推进依法办学可以从制度建设、权责运行两个层面来进行:

(一)推进现代高职院校制度建设

首先,高职院校要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认真清理和修改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使各项规制符合院校发展实际,满足院校改革需求。同时,尽可能细化规制,从教师到学生,从经费到资产,从教学科研到行政管理,从商议决策到执行监督,从对外合作到后勤保障,从机构建设到事务运行,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全方位立体式的学校内部治理制度体系。

(二)明确权责,规范运行程序

在章程建设中要做到权利与责任定位明确、分配合理,特别要重视章程中的程序性内容。无论是行政权力对行政事务的管理,行政责任对行政事务的担当,亦或是学术权利对学术事务的考量,学术责任对学术事务的负责,都需要规范有序的运行程序作为约束和保障,使之在内部管理中能有机协调、良性互动,在制衡内部治理格局中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二、章程尊重实际,强化自主管理

制定章程能让高职院校的全体成员明确自己应该按照怎样的步骤做哪些必须做的或者能够做的事。因此,章程建设中更应当尊重学校外部和内部实际,通过章程来强化院校的自主管理。早在1979年12月,苏步青等教育界知名人士就提出了“要给高等学校一点自”的呼声。而今,落实和扩大办学自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同。我国政府也在逐步转变对于高校的管理职能,逐渐淡化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与干预。而与此同时,我们更加需要的是作为办学自的实施主体――高校自身的努力。高职院校的制定大学章程是自的具体化和现实化,这不仅有助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学校的自主管理奠定更为稳固的基础,也有利于维护教育相关法律的尊严,便于我国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

三、以章程的制定来推动民主监督

(一)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高职院校在章程建设中应当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推动民主与监督的落实。常听人说“办学以学生为主,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与学生不仅是院校教育与管理的主体也是民主与监督的主体。因此只有让师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去,让师生能以多种形式表达自身对学校治理的意见与建议,让师生能畅通无阻地向校方表达利益诉求,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主与监督。

(二)民主监督制度化

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中方方面面都涉及到公平公正的问题,这离不开广泛的民主与监督。因此,学校首先要在公开民主的前提下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梳理哪些方面需要民主监督制度化的存在,而后结合不同方面的具体情况将监督主体以及内容具体明确地写进学校的章程中,形成制度规范。

四、加强宣传,发挥章程的引领作用

章程从制定到的整个过程中,高职院校都应当加强宣传,发挥章程的引领作用,以持续完善学校的治理结构。具体来说,章程的制定过程本身也就是一个宣传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定也必须是全面公开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广泛听取教育主管部门、有关行业企业、学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并最终提交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学校内部从梳理、起草开始,再到修订、完善,最后经审议、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需要凝聚多方智慧、群策群力,协调多元利益、环环紧扣,突破多重难点,最终成型。而后到阶段有关章程的各类信息也都要通过学校内部网络、学报等多种媒介及时公布,并可采取全体教职工会议、学生班会等方式做进一步的宣传引导。

与此同时,学校治理结构中涉及的各类组织、机构的成立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宣传的过程,如成立学术委员会、第三方督导评估机构等。

五、以章程建设明确与社会的关系,促进社会参与

(一)明确与社会的关系,注重行业企业的参与性

高职院校在制定章程时,要注意明确社会参与大学事务的内容、方式以及具体程序,这样有利于提升社会参与大学事务的效果,加强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沟通。

高职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为突出其职业性,还应当特别理清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间的关系。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最大特色,如果撇开行业企业的参与,不仅阻碍了学校与行业企业间的联合办学,还会使制定出的章程脱离实际,失去对具体制度设计的指导意义,更会使章程执行的可行性大打折扣。因此,只有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让它们成为章程建设的参与主体,才能制定出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章程制度,也只有引入行业企业作为第三方参与到学校的部分管理活动中去,才能使内部管理更为科学、客观、公正。

(二)开放多种渠道便利社会参与大学事务

完善学校治理结构,要使大学的办学与管理更为民主、更为开放,这就需要借助章程建设开放多种渠道便利社会参与到大学事务中去,逐步形成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机制。具体来说除了加强校企合作中行业企业对于大学事务的参与,还可以从其他方面人手,例如在章程建设中考虑建立或者强化面向社区的继续教育,让社区教育带动高职教育,让社区教育中的社会力量给高职教育带来新的活力;也可以尝试通过章程建设让原本只面向学校内部师生运作的图书馆,更多参与到社会阅读交流的活动中去,根据院校图书馆实际可以适当向社会开放部分移动电子阅览账号等或者引入社会专家为学校师生带来丰富多彩的知识讲座,使阅读不只局限于书本,使社会参与到校园内部阅读推广中去……

六、重视对章程执行力的考核

学校章程篇7

为保证学院和学院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从业人员更好地履行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加强对学院食堂和教师、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用餐卫生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制定本责任制。

(1)学院院长为学院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后保处处长为直接责任人。

(2)依法办食堂,建立学院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校内供应的食品及饮料卫生安全。

(3)统一指挥,督促学院的各有关食品卫生部门开展工作,加强对学院食堂和教师、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安全管理。

(4)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学院食物中毒或流行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处理的紧急预案。

(5)责任人如果管理工作不到位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处理的应急预案

为加深、加强学院食品卫生工作,不断提升学院公共卫生工作水平,进一步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学院应对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上海市施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的意见》,特制定本预案。

学院一旦发生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应当遵循以下程序应对处理。

(1)停止供餐:立即停止学院食堂或其他食品经营场所的供应。

(2)及时报告:

a事件:有5人(含5人)以下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症状。

b程序:发现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应在事件发生30分钟内电话上报后保处和学院院长,立即与区卫生局联系,派遣有关人员进行调查及协助学院处理事件.并即刻报市教委。后保处应在事件发生90分钟内向院部呈书面报告。处理过程

中的重大事件应随时报告。

(3)报告内容:

a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人数、症状及第一例发生时间。

b校名、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c供应单位的名称、责任人、地点和联系电话。

d目前状况、事情的经过和紧急处理措施。

e报告时间和报告人。

(3)成立应急处理小组:

a事件发生后,学院后保处应立即启动由分管院长担任组长、后保处领导、学生处领导、医卫保健教师、后勤及其他骨干教师力量组成的应急处理小组,交排好分工,各司其职,做好安抚工作、家长工作,并组织力量送医院及时救治。

b学院应安排好必要的车辆,以备运送患病学生至医院及时救治。

(4)救治病人

a学院应安排教师及时将患病学生送到就近医院,协助卫生机构救治患者,做好登记工作,并及时通知家长。

b学院应安排教师做好排摸调查工作,加强家校联系,派专人接听家长咨询电话,以免耽误救治时机。

c学院应在事件发生的第二天做好随访工作,继续排摸调查,安排专人做好家长解释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书面报告董事会,直至所有患病学生全部康复到校上课。

d保护现场:保留造成或导致疑似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和设备。

e配合调查: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f控制事态: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包括教学秩序和下一餐用餐等)。

h保险介入:同时通知保险机构介入。

i其他:必要时报告公安、工商等部门。

3、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管理制度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思想,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高质量的要求搞好服务工作。

(2)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配合学校积极搞好饮食供应,及时调整经营思路,不断改进经营方式,切实保障饮食卫生及供应工作。

(3)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从业人员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严禁患有传染病及其它不适应饮食从业要求的疾病患者从事食堂工作,无健康合格证不准上岗。

(4)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严格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法》,确保所供应的饭菜及其它食品清洁、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5)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操作间及餐厅必须整洁卫生,菜案、面案分开,生食、熟食分开,严禁污染、腐烂、变质及隔夜食品出售。

(6)各类炊具、餐具要指定专位摆放,不准放置地面。炊具、餐具要定期消毒。

(7)积极采取防鼠、防蝇、防虫措施,并按卫生防疫部门要求抓好消毒工作。

(8)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工作要力求做到饭菜可口,品种齐全,档次搭配适当,确保饭菜质优价宜,让学生满意。

(9)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的工怍人员要不断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工作中要态度和蔼、一视同仁、文明服务。

(10)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要积极配合学院完成其他有关工作。

4、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做好食品验收工作,不收、不做、不售腐败变质或有害有毒的食物,做到食品件件验收,并有专人负责,把好第一关。

(2)食物生熟分开,盛器、抹布、刀具、砧墩板、冰箱均要做到生熟分开,生荤菜设专用盛器(红色或涂上红色标记)存放,未洗与洗净的蔬菜盛器分开装载(绿色或涂上绿色标记),防止交叉污染。’

(3)食品要烧熟煮透,防止外熟内生,严防生熟食品污染。对剩饭、剩菜要妥善保存,严格处理。在供应前必须单独重新回锅烧透。

(4)餐饮具要严格消毒。熟菜盆、打饭用具均应在开窗出售食物前进行消毒处理,并有专人负责。实行“四过关”,即一洗、二刷、三冲、四消毒。

(5)严格实行由原料到成品的“四不制度”,即:不收、不切、不做、不售腐烂变质和有毒有害食物。

(6)成品(含食物)存放必须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

(7)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理发,勤洗内衣,勤换工作服;上班时必须佩戴“二白”(卤菜问须佩戴“三白”),开饭时一律佩戴“三白”。工作时间严禁佩戴戒指、手镯、手链、耳环,不准涂指甲油、搽香水。

(8)全体员工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a主动参加每年一次的体检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培训考核。

b每天小扫除不低于2次,每周大扫除1次。环境卫生实行“四定”,即:定人、定物、定质量,划片分工,包干负责。

d实行每周一、三、五的卫生检查考核,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台,并记录在案。

5、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安全生产制度

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有许多火源、电源和机械设备,如有使用、防护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和伤害事故。

(1)食堂等食品经营场所及其设备应符合消防和劳动防护规范,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2)加强火源管理,油灶、煤气灶、电器设备及电源控制机房有专人负责,下班前,应将所有的电源切断。

(3)随时消除油渍污垢,将易燃物品置于远离火源的地方,厨房和仓库内禁止吸烟。

(4)加强对有关员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定期组织对电气设备、机械设备的检查。

学校章程篇8

为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战略,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促进中等职业学校、中小学、幼儿园(以下统称“学校”)立德树人、科学发展,决定在全省推进学校章程建设。

一、重要意义

党的十、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等方面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要求,加强章程建设,健全学校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章程是学校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前提,是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

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充分认识章程建设在依法治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章程建设作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依法制定并实施学校章程,进一步落实学校依法办学自,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学校权益救济和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师生主体地位,规范办学行为;增强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等学校利益相关者的主人翁意识、法治意识和维权意识;提升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深化改革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参与度;全面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底,全省学校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学校教学、教研、学生、人事、资产与财务、后勤、安全、对外合作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各种办事程序、内部机构组织规则、议事规则等健全,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学校依法依章程办学、自主管理,教师依法执教,社会依法支持和参与学校管理,学生法治宣传教育全面加强的良好格局。

三、工作任务

(一)宣传动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开展宣传,传达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方针政策,强调学校章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学校要结合当前形势针对全校师生做好章程制定和实施的宣传工作,强调学校章程对学校依法治校、自主办学、保障权益、科学发展的重要性,明确章程制定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等方面内容。要动员相关教育管理者、全校师生、学校其他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章程建设。

(二)制定方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针对章程建设工作任务,合理制定工作方案,并按计划开展、布置工作,保证按时按质完成章程制定培训、章程起草与审核、章程核准、章程实施情况监督等工作。工作方案须明确章程建设的组织保障,所辖学校章程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章程制定与实施工作经费预算等。2016年10月31日以前,各州(市)教育局将工作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

(三)培训指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国家、云南省教育改革发展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章程建设培训。对《依法治教实施纲要(2016-2020年)》《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制定暂行办法》(附件)等指导性文件进行深入解读;充分利用省内外专家资源,组织开展专项调研、考察交流、专家指导等活动。加强对章程建设工作的过程性指导,并通过专项检查、督导等方式推动工作落实。

(四)起草章程。各学校按照科学、民主、公开的原则成立章程起草工作小组,在深入调查研究及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后,结合学校实际完成章程草案,并提交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教职工大会)修改、讨论;经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章程草案提交学校校长(园长)办公会审议(学校设有校务委员会或者董事会、理事会的,还须提交校务委员会或者董事会、理事会审定);学校决策机构审议(审定)通过后报送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各学校章程起草工作小组参照核准机关初审意见和章程核准委员会审核意见修改章程核准稿。

(五)核准章程。学校章程按照学校隶属关系,由县级以上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核准。核准机关按照《云南省中小学幼儿园章程制定暂行办法》要求组建章程核准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核准机关相关科(处)室、章程核准委员会办公室对学校章程核准稿进行初审;章程核准委员会对学校参照初审意见修改完成后的章程核准稿进行审核、评议;核准机关对学校参照章程核准委员会审核意见修改完成后并经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通过的学校章程给予核准。

(六)实施监督。章程依法核准后,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宣传,把法治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校形成学习章程、尊重章程、依据章程办事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章程在学校管理和办学实践中的保障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履行章程情况开展督促检查,对章程实施不积极、不到位的学校提出整改要求,并在辖区范围内通报批评。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统筹规划,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建立章程建设工作机制,明确分管领导、工作机构、人员构成、职权责任,提供章程建设所需条件和保障,监督章程建设工作情况。将各单位及有关人员落实章程制定工作任务的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落实各项具体任务,扎实推进章程制定工作。

(二)确保章程建设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宣传,明确各学校的责任及要求,建立质量监控机制,督促所辖学校开展章程建设;提高章程核准业务能力,严格审核章程制定程序是否完备、内容是否合法、要素是否齐全、定位是否适当、体例是否规范、用语是否准确、特色是否明显等。

(三)提供经费保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落实章程建设的必要工作经费,在年度预算中安排章程制定、核准、实施等专项经费,用于学校章程的调研、培训、征求意见、研讨交流、专家咨询、试点工作等。

学校章程篇9

【关键词】耶鲁大学;北京大学;章程;比较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顶尖私立研究型大学,最初由康涅狄格州公理会教友于1701年创立,1716年迁至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被公认为全美乃至世界最好的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顶尖私立大学之一。是美国 “常青藤联盟(Ivy League)”的成员之一。耶鲁大学的章程首次制定于1795 年,以规定明确、职责具体、注重细节、可操作性强为特点。现行耶鲁大学的章程最后修订于2009年月25日。这份文件对大学的组织、教师学生以及学校各类组织机构都做出了明确的说明,构建了耶鲁大学整体的治理结构。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北京大学章程》经北京大学第十二届党委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核准委员会评议,2014年7月15日教育部第22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14年9月3日正式核准、生效。《北京大学章程》的核准和颁布实现了新中国成立65年来学校章程“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对学校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同时也对加速我国其他大学章程的工作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二、章程内容的比较

(一)制定主体的比较

美国大学章程是由学校董事会负责修订的,并且,学校的章程可以在任何一次董事会例会上通过投票表决进行修订。《耶鲁》规定,耶鲁大学的治理团体(governing body)在法律上由“校长与耶鲁学院院士”组成,简称为“董事会”董事会由19名成员组成。其中3名成员是大学校长、康州州长与副州长;10名成员是“原董事的继承人”,即有现任董事选出的他们自己的继承人;6名成员是校友董事,由校友直接选出。耶鲁人认为,由明确规定的大学治理结构是耶鲁稳定性的源泉。我们可以看出,耶鲁大学的大学治理主体法人化。

而在我国的大学当中,是没有董事会这一概念,都是政府作为大学的举办者,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设立之时,是没有制定章程的,随后,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颁布以来,教育部明确要求各高等学校制定章程,因此就出现了政府委托各高校党委或党代会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来制定大学章程。北京大学章程中第四章的组织机构第二十五条明确指出,“校党委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按照中国共产程,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 “校党委由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五年。校党委设常务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由党委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校党委根据党的有关规定设立党的工作机构和基层组织。”一般来讲,在实际操作中,学校章程基本上都是由大学制定的,大学是其章程的实际制定主体。

(二)学生及校友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重视学生的权利、义务是大学章程必不可少的内容。从法学的意义讲.学生是在依法成立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取得学籍.并在其中接受教育的公民。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学生依法享有权利。学校作为专门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机构.在保护学生权利方面负有重要职责。国外大学的章程都比较注重对学生合法权益的规定。耶鲁大学章程规定.19名法人成员中“有6名校友。由校友会根据规定选举产生”。“校友会的目标是为耶鲁大学服务。为校友和学校提供彼此交流的渠道”。国外大学章程中关于校友的规定,体现了校友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应该持续关注和帮助校友的发展,促进双方的互动、互赢。

借鉴国外的经验.我国大学章程中应明确规定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在学校中保障和落实《教育法》等法律赋予学生的合法权益,如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知情权,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后勤服务、校园安全等工作的建议权.对纪律处分和涉及自身利益的相关决定表达异议和提出申诉的权利等.特别是在章程中应重视关于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的规定。同时,大学章程应重视对校友权益的规定,鼓励和吸引校友参与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如,《北京大学章程》规定,“学校设立负责校友工作的专门机构,关心、支持校友发展,促进校友之间、校友与学校之间、校友与社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实行校务委员会校友代表制度,发挥校友在办学治校中的咨询议事和监督作用。学校鼓励校友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学校建设、维护学校声誉和权益,珍惜校友对母校的回馈作为。北京大学校友会是由校友依法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其宗旨是加强校友之间及校友和学校之间的联系,促进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学校支持校友会工作,为校友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这些做法都值得提倡。

(三)大学校长的权责

耶鲁大学章程规定:大学校长是大学的首席执行官,负责学校的所有事务。校长有权出席例如每个学员,教师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相关会议。北京大学章程规定,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行使拟订学校的发展规划、拟定具体学术管理制、组织教学活动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权。校长每届任期五年。学校设副校长、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总会计师等,协助校长开展工作。校长主持校长办公会议。校长办公会议成员包括校长、副校长、秘书长、教务长、总务长、总会计师等人员。校长可以根据需要指定列席人员。校长听取会议意见后在其职权范围内作出决定,其决定及与会人员意见记入会议记录。

从上述可以看出,美国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我国则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从北京大学章程中关于校长权责的描述可以看出,我国大学校长的行政权力过多,在学术方面的权力相对较弱,这也使得我国高校校长重视行政治校,相对轻视学术治校。

三、建议与启示

章程承载大学精神、昭示大学使命,对于回归大学本位,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保障和推进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以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建设可以成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突破点。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大力推进章程建设,既是努力落实《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的实际行动,也是基于章程是大学依法自主办学、实施管理和履行公共职能的基本准则,是对大学“”的基本认识。我们希望通过章程的制定、和实施,推进和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学校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虽然我国于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和199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法》将建设大学章程明确载入条文,但大学章程的建设之路仍任重道远。国外大学章程建设的实践及经验,对我国加快建设大学章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对耶鲁大学与北京大学章程的对比,就进一步完善我国大学章程的制定与实施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大学章程应具有可

操作性强,职责明确,重视细节的特点。此外,内容安排上应有所侧重,内容的描述上应具体细致,避免空洞和缺乏可操作性。第二,大学章程应在制定与修改上做出明确的规定。建议教育行政主管部保持对各高校制定章程的控制和审核权,并且,大学章程也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周围因素的变化不断修订。第三,大学应明确界定校长的行政权力,将高校校长的权力得到有效的制约和规划。第四,我国应将教授参与大学事务管理的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加以固定。在现行高校管理体制无法实行变革的情况下,我们应鼓励各高校在现行体制内鼓励教授参与学校管理事务工作,给予教授更多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香菊,周光礼.大学章程的法律透视[J].高教探索,2004,(3).

[2]米俊魁.大学章程法律性质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1).

[3]于丽娟,张卫良.我国大学章程现状及建设[J].江苏高教,2005,(6).

[4]陈立鹏.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7).

[5]鲁晓泉.我国高校学校章程及制定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6]马陆亭.大学章程地位与要素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09,(6).

[7]湛中乐,徐靖.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J].法制社会发展,2010,(3).

[8]米俊魁.大学章程法律性质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6.

学校章程篇10

关键词:大学章程 六所高校 文本分析 内容 比较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4(b)-0047-02

大学章程是指为了保证学校正常运行,就办学宗旨、主要任务、内部管理体制及财务活动等重大、基本问题做出全面规范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1]它是大学设置的必要条件,也是推进依法治教和现代大学制度的必然要求。伴随着《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各地各高校全面启动了章程制定或修订工作。2013年10月,教育部首批核准了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六所高校的章程。这是国内首批经国家主管部门审批的大学章程,标志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也在某些层面上是中国高校去行政化的重要开始。按照计划,到2015年底,教育部及中央部属的114所高校将全部完成章程制定和核准工作,其中,“985工程”建设高校原则上2014年六月前完成章程制定,“211工程”建设高校原则上2014年底前完成章程制定,这意味着中国大学正一步步迈入“”时代。

首批六所重点高校章程的公布,初步满足了人们对大学自主办学、去行政化的期待。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章程的重要性已经达成共识,并迫切希望制定自己学校的章程,但是对于如何制定大学章程、章程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并不清楚。笔者在总结近10年来有关大学章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六所高校章程文本进行详细分析,为今后我国大学章程的建设提供借鉴。

1 我国大学章程内容研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中有关大学章程内容的规定是研究者探索大学章程内容或要素时的主要依据。如张建初认为高校章程的基本要素是《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条款,应该包括:明确高校名称和校址、明确高校的办学宗旨和目标、规定大学与政府的关系、明确学校经费的来源与使用、规定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明确大学校长的产生、权限与责任。[2]马陆亭指出我国目前大学章程的具体内容要素有:大学的外部关系及章程的生效程序;大学使命和办学目标的阐述;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规定;大学办学的其他客观性要素。[3]刘虹通过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大学章程治理要素的差异性和共性后,得出核心的大学章程治理要素包括大学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决策体制、执行体制、监督体制、共同治理体制和纵向管理体制。[4]

可以看出,目前对于大学章程应该包括的内容或要素学术界还未达成一致,为对六所高校的样本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笔者决定借鉴朱家德在《现代大学章程分类研究》中经过验证的编码作为六校的文本要素构成。朱家德从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大学内部权力配置两个维度,采用自然编码和结构化编码相结合的技术路线,[5]最终确定了大学章程编码统计的变量与指标。A:最高权力机构的成员构成;B:最高权力机构运行程序;C:章程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主体;D: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其他关系;E:学校层面的决策机构;F:学校层面的执行机构;G:学校层面的监督保障机构;H:基层学术组织的决策机构;I:基层学术组织的执行机构;J:大学与基层学术组织的关系;K:教师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的权利;L:学生参与学校决策与管理的权利;M:一般事务处理程序;N:成员权利救济及程序。

2 六所高校章程文本的结构分析

根据教育部的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第1-6号文件,按照上述编码对章程本文进行要素分析,整理出表1。

3 六校章程文本共有要素的比较分析

3.1 章程制定和修改程序以及主体的分析

章程的制定方面,除上海外国语大学未做明确规定外,其余五所大学的章程都明确规定:章程由校长办公会议、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党委会审议通过后报教育部核准。学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和最高权力机关,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有权利和义务参与学校章程的制定;校长办公会议为学校行政领导贯彻学校党委和党委常委会精神,对重要行政事项研究和决策的工作会议,在大学章程的制定活动中起到组织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各所大学都将教职工代表大会作为重要制定活动参与主体列入规定,这体现了广泛征集民意、切实维护教职工权益的民主管理趋势。但各所大学在讨论、审议章程草案的顺序上存在差异:东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章程的制定需先交由教职员工代表大会讨论并征求意见,再由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只有东南大学的章程先由校长办公会议审议,再提交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在章程修改方面,六所高校都遵照教职员工讨论、校长办公会议审议、校党委会审议、教育部核准的程序进行修改。但在章程修改提议主体方面,六所高校章程规定存在差异。上海外国语大学章程规定,章程的修改由校长提出;东南大学章程由校长办公会议提议修改;武汉理工大学章程如需修改,由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五分之一以上代表提议。

为实现大学章程对于学校自治权力的保障,大学章程理应由作为权力机关的人大对其进行核准,全面提升大学章程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地方性或部门法规的一部分。然而此次公布的六所大学的章程的制定与修改都需要在接受审议后报教育部核准,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

3.2 大学与政府之间其他关系的分析

六所高校的章程中对各自的使命与发展目标进行了准确的陈述,展现了各校特色。华中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为办学目标,着力培养引领教育发展的未来教育家以及推动国家、民族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领导者与精英人才,该校的办学使命凸显了作为重点师范院校的办学风格、发展特色和教学专长。上海外国语大学践行的是“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促进多元文明沟通,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使命,充分体现了该校的国际化特色。

3.3 学校层面的决策机构的分析

在大学章程中,决策机构的设置及其相应职责的规定是高校内部治理要素的核心。因此,只有明确规定决策机构的设置、成员构成、运作机制和决策程序,才能实现机构运作的程序化。学校层面的决策机构分为行政政策决策机构和学术政策决策机构。

(1)学校行政政策的决策机构的分析。

六所高校的章程一致规定:校长办公会是主要的行政决策机构。校长办公会由校长主持,根据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安排议题,按照集体讨论、校长决定的方式决策学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校长办公会议中的集体讨论原则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但同时校长权力极大:中国人民大学的章程中规定“校长认为多数人的意见不正确的可以决定另行讨论,也可以由其本人最后决定”。校长本人决定存在极大的主观性,否定多数人的意见的权利可能使集体讨论制度形同虚设。

(2)学校学术政策的决策机构的分析。

学术委员会是最高学术权力机构,统筹行使对学校学术事务的咨询、评定、审议和决策权。在学术委员会的职责方面,六校章程中都规定:审议学术发展规划、审议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方案、评定科研成果、评议学术争议维护学术道德、评议教师成就和任职资格、促进学术交流。在学术委员会成员方面,仅中国人民大学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由治学严谨、学风正派、学术水平高、学术思维活跃并具有较大学术影响的优秀专家学者担任”。武汉理工大学章程规定“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般由不担任行政职务的资深教授担任”,但没有规定行使学术权力的委员由谁来担任、如何产生。在学术委员会运行程序方面,中国人民大学规定“实际到会人数达到应到会人数的2/3以上方可召开,采取表决制作出决定,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人数的1/2方为通过”;武汉理工大学章程规定“学术委员会实行例会制,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有特殊情况可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临时组织召开”;其他学校章程都没有做出相关规定。学术委员会的设立是对教授治学的响应,但大多数高校章程都未对委员会产生及运行机制作出规定。实现教授治学关键在于学术决策机构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具有最高学术决策权,实现学术本位,但这些在这次的六校章程中甚少涉及。

3.4 学校层面的执行机构的分析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六校均规定了校长的职权,以人大章程为例,校长具有方案实施权、审定制度权、推荐副校长人选权、聘任与解聘教师权、拟订和执行经费预算权、校长办公会议决策权等,掌握着大学重大问题的决策权、人事权、财政权,校长对大学的管理和发展拥有绝对的决定权,“教授治校”也难以抗衡校长的行政权力。事实上,大学去行政化的核心是“大学自治”,即实行自下而上的民主管理。换句话说,就是参照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三项基本原则。但在大学校长行政权力仍然很大的语境下,西方现代大学的三项基本原则不可能付诸现实,大学去行政化的想法不过是一厢情愿。

4 六校章程文本亮点的分析

4.1 上海外国语大学章程反映办学特色

上海外国语大学在章程中强调,要依托上海开放的优势和外国语大学的特色,实行全学科、全专业、全流程开放办学,充分发挥多语种多学科优势,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促进推进孔子学院的建设,推广汉语国际教育,传播中华文化。

4.2 华中师范大学章程强调教授治学

教授治学是近年来呼声较高的一项改革,也是各高校探索去行政化的重要突破口,华中师范大学在章程中明确提出“学校实行教授治学,保障学术自由和学术民主,促进学术发展”,“重大学术事项提交党委和行政集体决策前,应当提交学术委员会审议或者直接由学术委员会审议决定,真正实现教授治学”。

4.3 中国人民大学章程强调以人为本

中国人民大学在章程中明确“人民、人本、人文”的办学理念,强调大学的回归于以人为本。章程突出了对教师和学生在办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尊重与保护,在章程结构设计上,特意将教职工与学生的责权利规定置于学校组织机构之前。中国人民大学还在章程中规定成立人才培养委员会,关注人的发展和培育,强调育人是大学的本质。

4.4 武汉理工大学章程强调创新与实践

武汉理工大学在章程中提出:鼓励开展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建设,注重科研人才的培养,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同时,武汉理工大学学科设置以工学为主,鼓励协同创新,开展合作共建,坚持产学研协调发展,与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产业形成合作关系,既为行业发展输送专业性人才,也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平台。

5 中国高校章程制定与改革前瞻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章程要处理学校和行政部门,其它社会机构的关系,党委机构设置的问题,还包括学生和学校,学校和老师,老师和学生等方方面面的关系,这其中有很多分歧。首批六所大学章程的公布,使中国高校向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迈出了一步,也在某些层面上是中国高校向着去行政化的重要开始。虽然高校去行政化还有很长一段路,大学章程也需要完善和落地,但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有突破也是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立鹏.关于我国大学章程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8(7):19-22.

[2] 张建初.论高等学校章程[J].教育研究,2009(2):88-92.

[3] 马陆亭.大学章程地位与要素的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2009(6):6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