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认同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3-28 03:30:19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1

首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不断增强五个认同。

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即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对于上述五个认同,我认为:“五个认同”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源泉。只有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才能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第二,如何做到“五个认同”,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在认同伟大祖国方面:对伟大祖国的认同首先表现在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和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思想与道德的精髓,爱国精神穿越时空,一直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灿烂不熄,历经磨难而不分裂就是最好证明。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爱国主义一直是我们凝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的鲜艳旗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注重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绩,切实加强学生的理想前途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在认同伟大的中华民族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最具共同意识的民族。56个民族水乳交融、唇齿相依、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观念和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始终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毛泽东说:“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向我的学生讲述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的历史,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但是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要让孩子们记住那些在八年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民族英雄,让他们明白,我们无论哪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无论哪个民族遭难,其他民族不会坐视不管,我们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着一起,共同前进,共同进步。

在认同伟大的中华文化方面: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的国家,解决文化认同问题重要而关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把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传授给我的学生,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孩子们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树立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娃娃抓起。

在认同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方面:对领导56个民族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政党认同尤为重要。当前,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成为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将在不断增进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的同时,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详细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的艰辛历程,更加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在认同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面: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发展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其中实现了“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的伟大功绩。

现在,通往民族地区的大道一条接一条的畅通,处在深山的百姓通过异地扶贫搬迁政策过上了新生活,贫困百姓住上了窗明几净的新房子,用水用电用网用燃气安全快捷方便,孩子们上了新学校,每个人都有了基本医疗保险保障,那些曾经困扰在民族地区的行路难、上学难、致富难等各种问题一去不返。这一切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中华民族的共同努力和坚持走正确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2

为了让每个队员都能熟知“五维三段”的道德品质培养目标,在校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校充分发挥少先队阵地的辐射、整合、育人功能,利用鼓号队和规范队室开展少先队礼仪教育、队前教育;利用系列国旗下讲话和红领巾小讲堂开展宣讲活动,开展主题黑板报竞赛、手抄报展,让队员自己的家务自己搞,自己的阵地自己建,充分彰显队员的自主精神。

二、以“少年警营”为载体体验“五维三段”目标行动

在队员对“五维三段”的培养目标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我校利用与南山区公安分局、西丽派出所开展警校共建活动的契机,开展少年警营活动,为角色体验岗设定“五维”岗位职责,让队员在角色体验中深入领会“五维三段”的目标要求。队员在少年警营中像军人、警察那样穿上小制服,参加规范训练,了解岗位职责,体验角色的神圣责任感。在这种角色体验过程中,队员会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并可以在其他队员面前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起到“同伴影响”的独特效果。而其他队员对“少年警员”的一举一动会从观察到羡慕到模仿,并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觉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达到“自主育德”的目的。为了让小警员实现多方面的示范作用,我校独创性地将少年警队拓展成少年警营,组建了“国旗班、鼓号队、督查队、交警队、礼仪队”五支队伍,赋予每支队伍独特的教育功能。比如国旗班,小警员们每周一服装整齐步伐坚定地走上升旗台,在嘹亮的国歌中将国旗升起,对队员来说,这就是爱国的最好诠释。历经多年发展,现在少年警营已有整套管理体系,设岗、定责、自主选拔营员,制定岗位规范,日常管理规范。实践证明,每个参与体验的小警员都会对自我有要求,并在体验中对“五维三段”培养目标加深认识。

三、以榜样影响、同伴互助强化“五维三段”目标行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今年的六一讲话中要求队员心有榜样。少年儿童最认可的榜样往往是身边的同龄人,所以开展树榜样、学榜样的行动非常必要。要让队员感受到榜样就在自己的身边,他做得好,我也做得好,互相影响产生正效应。做得好的队员也可以帮助其他队员,并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修正自己的行为,进而做得更好。我校主要通过“五星闪耀”的学期期末评优、两年一届的西丽二小之星评比和寻找中队榜样来树立队员学习的典型。特别是在寻找中队榜样活动中,每个学期每个中队选出5名队员作为守规则、懂礼貌、有爱心、讲诚信、倡环保的优秀典型,制作事迹展板在校内展出,同时让队员自主完成图文并茂的事迹材料,编辑成册,在中队内通过主题队会的形式宣讲事迹,供全体队员交流学习,共同进步成长。

四、以家校互联、社区活动延伸体验“五维三段”目标行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和第一环境,也是一个人道德价值观形成的起点,所以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要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家庭、学校要形成教育合力。我校将“五维三段”的培养目标与社区活动相结合,让队员走进社区跟家长一起进行体验活动。今年3月我校跟西丽街道共同发起了小小红领巾志愿者培育计划,联系学校附近的社区试点来开展。社区每学期为小志愿者量身设定50~100小时的社区志愿服务体验岗,小志愿者拿着特制的志愿服务卡到社区参与服务,社区给予服务时数确认。另外,学校组织开展的社区建队、清洁社区、关爱养老院老人、爱心义卖等活动,也拓展了队员体验的范围,让队员对学校的道德培养目标有了更深入的体验。两年来,我校紧扣自主发展,从小事做起培养队员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队员理解核心价值观,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今年六一以来,通过深入学的讲话,我深感作为一名少先队辅导员,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核心价值观,把之前做的工作进一步梳理和深化,最终落实到队员的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

1.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承载着民族文明的梦想和力量。总书记要求我们,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少先队辅导员要为孩子提出具体要求,树立可学习的榜样,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把核心价值观化为队员可学习、可操作、可实践、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少先队活动,让队员在生活中践行核心价值观,进而转化为行动和习惯。

2.把学校已开展的工作进一步深化。

总书记讲话中提到要让孩子记住要求。中国教育报评论中指出,少年儿童记住要求,前提是教育工作者善于提出要求。要尊重少年儿童的主体地位,正视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根据他们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提出要求,在水平上、层次上体现差异。我校制定了“五维三段”的培养目标,并开展了教育行动研究,就是为孩子提出了道德行为习惯上的具体要求,但这五个维度只是核心价值观的一小部分,现在我校正着手把“五维三段”扩展到“十维三段”,增加爱祖国、勤学习、爱劳动、善创造、会感恩五个维度,对应核心价值观的爱国、敬业、平等、自由、民主五个指标,同步制定相应的具体指标要求。通过这样的扩展,把核心价值观化为十个孩子可理解的指标,这也是把核心价值观简化的过程。我校还准备结合雏鹰争章活动,在校内开展争这“十维”奖章活动。目标是在两年的时间内,让每个学段的队员都能争取得到十个奖章,达到该学段的道德行为目标指南的要求。

3.把核心价值观教育进一步落实。

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是从自觉追求达到外化于行的自觉践行。对少先队教育而言,就是既要使其成为队员的自觉追求,更要转化为队员的自觉行动,所以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自我教育的功能,让队员在自觉追求中将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开展自觉的行动,进一步践行核心价值观。我校计划以红领巾小社团的形式,让队员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课题研究活动和道德辨析活动,让队员自己收集资料,开展研究、讨论活动。比如为什么守规则、守规则有哪些好处,收集国内外关于守规则的典故等;又如现在的“扶不扶”现象等,让队员自己判断社会现象中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让队员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实现道德培养的内化于心。下一阶段,我校会将已开展的四大行动进一步梳理,将各行动中的活动由大队部主导变为队员自觉自发的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大队部会从组织变为倡议,以中队、小队为单位,让队员自己主导、自觉地开展活动,大队部负责进行汇总整理和展示。让队员通过自发少先队活动践行核心价值观,实现道德培养的外化于行。

五、结语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3

一、世界历史范围的涵义及其与民族史、地域史的关系

第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范畴,它不是各民族历史的简单的总和,它是资本主义建立大工业以来各民族历史相互作用的产物。世界历史是由民族历史构成的统一整体,但它又有不同于民族历史个体运动规律的整体运动规律。因此世界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具有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不是通常的历史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即整个人类历史,而是特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进入相互依存状态,使世界整体化以来的历史。因为:世界历史虽存在于今天,但它却形成于近代,即资本主义时代。稍后这一观点稍有变化,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人类总体历史。二是特指18—19世纪世界“一体化”以来的历史。但这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世界历史概念主要指后者,世界历史形成之后,人类历史与民族历史的关系不再仅仅是一般和特殊的关系,而且同时具有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第三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与历史学学科意义上的世界历史范畴含义不同,两者不可混淆。首先,从时间上看,上限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特指16世纪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所形成的历史。而历史学的世界历史,在时间上则包括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其次,从空间上看,其涵盖范围和意义上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以交往及其扩大所造成的世界性后果为特征,是指世界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一体化,即世界形成了有机整体。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则强调把全球各个民族和地区的历史包括在内,即在地域上包括全球。再次,从学科划分的级别上看,层次不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哲学范畴,历史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是一个具体历史学科的范畴。

第四种观点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的范畴,在黑格尔时代,世界历史概念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历史学、编纂学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它在空间上是指相对于民族史和地域史而言的世界史、全球史。它在时间上是包括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总体历史。二是指由维柯以来到黑格尔所完成的哲学精神层面上的世界历史概念。从纯粹思想史的角度看,马克思又发掘出世界历史的第三层含义:即自18世纪以来,由资本主义生产和交往方式的迅猛发展而使世界成为统一整体、统一格局的历史。但同时这种观点又认为,当然,马克思并没有完全排斥上述两种世界历史观。相反,他的世界历史概念统率了前人的观点,并以前人的理解为基础,来阐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五种观点认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有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一是指人类历史发展的统一性及其共同基础。二是指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总体。三是专指资本主义世界历史时代。四是特指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所产生的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及其结果。这种观点还特别强调指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范畴这四层相互联系的含义是不可分割的,它构成了科学的“世界历史”范畴整体的规定性。

二、世界历史与“三阶段”、“五阶段”的划分

(一)“三阶段”和“五阶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问题

把世界历史划分为五个阶段或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是苏联和中国理论界根据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有关论述所做的传统的划分。长期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五阶段的理论曾被我国理论界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科书作为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或世界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经典表述。然而,近十年来随着马克思的“伦敦手稿”即《(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社会发展“三阶段”或“三形态”理论的提出,我国理论界一部分学者,对世界历史发展的“五阶段”或“五形态”理论提出了疑议,其主要理由如下:

1.“五形态”理论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附加和曲解。2.马克思晚年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其实质是对他50年代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理论的否定。3.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是严格按照“五阶段”或“五形态”的秩序依次演进的。4.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五阶段”理论一方面虽然比较好地说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但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主义“早产儿”、资本主义“补课论”提出的理论根据。5.“三阶段”说与“五阶段”说相比,一方面它较好地说明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避免了“五阶段”说所造成的认识混乱,另一方面它还能更好地说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对上述观点持不同意见的观点认为,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地准确地表述过社会历史有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五种基本的经济形态依次更替,但“五阶段”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奠定的。其理由如下:

1.“五阶段”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书中提出的,虽然存在着用“部落所有制”、“亚细亚生产方式”这样一些术语来表述原始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具有不确切性。

2.斯大林关于“历史上有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的经典表述渊源于马克思。从现有资料看,最早指出人类的社会有五个发展阶段的不是斯大林,也不是马克思,而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他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程度和阶级关系的状况,把人类社会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神学和封建的社会、过渡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即15世纪以来破坏神学和封建体系的时代)、未来的“实业和科学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但因圣西门根本不懂生产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终动力,坚持唯心史观,这种历史分期只是一种猜测,而没有作出理论上的阐述。马克思的最突出贡献在于对社会形态依次更替规律作了理论上的论证,指出了更替的内在依据。

3.对单个的社会有机体(民族和国家)来讲,在历史上是很少依次经历五种社会形态的。但就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而言,用五种社会形态来概括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却是成立的。因为在一定时代,总有一定所有制的社会有机体,用为世界性的体系,位于该时代历史发展的中心,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到当时人类历史的全部过程。例如,17、18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时,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前资本主义形态,可就人类历史发展整体而言,却意味着封建时代已告结束,世界的资本主义时代已经降临人间。所以,对人类社会五种所有制形态依次更替过程及其规律的把握,只能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总体或“类”出发,而不能仅仅把它看成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现象。

4.“三阶段”说也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进程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它在马克思著作中只占有次要地位。“五阶段”说与“三阶段”说有不同的历史作用:前者能较好地说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后者则能较好地说明社会主义为什么不能超越商品经济阶段。“三阶段”说中的第二种形态属于商品经济,马克思的本义也是指资本主义,而不包括社会主义。我们今天以“三阶段”说作主题来论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只是对马克思理论的运用,而不是马克思的“本义”;如果把这说成是马克思的“本义”,即把马克思理论同对这一理论的运用不加区别,硬把二者说成是一致的东西,就不对了。

(二)“三阶段”与“五阶段”划分的视角及其关系

有的论者认为,“三阶段”说是马克思从人的发展角度对依次演进的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而“五阶段”说则是马克思从生产关系或所有制的角度进行划分的。有的论者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生产的“普遍的光”的观点的论述认为,“三阶段”和“五阶段”的划分是马克思分别从社会生产、生产方式的不同视角对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概括。社会生产虽然是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社会生产的不同形式即“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时期所起作用的方式、大小、范围的不同,从而使整个世界的历史呈现出三个不同的阶段来。“三阶段”与“五阶段”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深化。有的论者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98页注32的有关论述认为,“三形态”是从“社会生产类型”的角度来划分的,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实质上是社会生产的不同类型。“五形态”则是从“生产方式”的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关系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展开来说,生产方式=社会生产类型+基本生产关系。社会生产类型是生产方式的抽象形态;生产方式是社会类型在逻辑上和历史上的展开。并且一种生产类型可以容纳不同的生产关系,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不同的生产方式。有的学者认为,生产关系的二重结构(人们对个别劳动的占有关系;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是理解“三形态”和“五形态”关系的枢纽。“三形态”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宏观结构的历史运动,它反映了个别劳动与社会总劳动关系的历史发展过程;“五形态”说侧重于生产关系的微观结构的历史运动,它反映了人们对个别劳动占有关系的历史变化形式。

三、世界历史在其演变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是否有一个中心

第一种观点认为:与黑格尔的日尔曼中心主义相对立,马克思并不承认世界历史体系有什么特定的中心。在马克思看来,真正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并开创世界历史的,并不是哪个国家、民族的直接推动,而是世界范围内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动。如马克思在《资产阶级和反革命》一文中就指出:“1648年的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两次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第二种观点认为:在确认为各个民族和国家都以特定的方式参与世界历史演变发展过程的前提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否认某个或某些民族和国家在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中的领先或“中心”地位。例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把世界历史分为两部分:“机器生产中心”和为中心发展工业服务的“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区”。恩格斯也曾形象地说:“英国是农业世界的伟大的工业中心,是工业太阳,日益增多的生产谷物和棉花的卫星都围着它运转”。同时这种观点还认为,承认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某种中心的存在与“欧洲中心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依据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的性质以及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的演变发展规律,来确定“中心”和“非中心”的。而“欧洲中心论”则是依据所谓种族的优劣、国力的强弱、战争的胜负等来确立“中心”和“非中心”的。其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一个“中心”的形成是世界历史时代的整体作用的结果。而“欧洲中心论”则认为,“中心”是与生俱来的。其三,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看来,“中心”是随着世界历史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这里所讲的“发展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心”本身的变化;二是“中心”的转移)。而“欧洲中心论”则认为,西方世界的中心地位是永远不会改变的。其四,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的“中心”与“非中心”是互为前提、相互作用的,离开了这种相互作用就无所谓“中心”。而“欧洲中心论”则撇开这种相互作用,把“中心”及其作用绝对化或“超世界历史化”。其五,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来说,确定“中心”也是对一定的世界历史时代的性质及其演变规律作典型分析的需要。目前学术界有的人为了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欧洲中心论”区别开来,断言前者不承认世界历史时代中有什么“中心”,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尽管其用意是好的。

【参考文献】

1.孙显元: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范畴,攀登1993年第3期。

2.杨耕: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当代意义,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3.杨耕: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

4.江丹林:东方复兴之路,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第242—243页。

5.顾红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概念及其意义,学术月刊1997年第11期。6.叶险明:关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1期。

7.刘佑成:马克思的社会发展形态理论,哲学研究1988年第12期。

8.郑镇: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论考评,文史哲1988年第5期。

9.江丹林、孙麾:论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规律和各个民族国家的特殊道路,哲学动态1993年第2期。

10.王友洛:马克思的社会历史进程理论与商品市场经济,学习论坛1995年第2期。

11.景中强:马克思的社会生产理论与唯物史观,河南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12.刘佑成:社会发展三形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20页。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4

二、五位百法的提出

众所周知,大乘佛教讲人无我和法无我。法无我的法,有二个含义:狭义是指除去有情识生命之类(有情)的存在物,即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外界的自然物。在这一意义下,才有了人与法的分别,及人无我与法无我的问题。广义是指一切存在的东西,即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一切事物现象。在这一意义下,人也就是法,人成了法的一分子。这样,佛教关心的无我就不再有人与法的区分了,而只是对我的破除了。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完满解决,唯识学派确立了“识”这唯一的实在,主张一切事物现象都不过是识的派生物,因而都是无我。为了给这一解答提供论证,唯识学派必须首先阐明:为识所派生的一切事物现象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它们与识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具体关系?为此,唯识学者们提出了五位百法的范畴。

从佛教思想在印度的发展进程来看,瑜伽行派提出五位百法的范畴,无疑是受到了小乘说一切有部的五位七十五法的直接影响。说一切有部认为由因缘和合而成的一切事物现象都是不实在的,实在的只是构成一切事物现象的七十五种要素,称之为七十五法;这七十五法又可以概括为色、心、心所有、心不相应行、无为五类,合称五位七十五法。五位法与七十五法的对应关系是:色法十一种,心法一种,心所有法四十六种,心不相应行法十四种,无为法三种。后起的瑜伽行学者基于中观空的大乘立场,否定了说一切有部关于元素实在的说法,主张万法唯识,指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皆由识而变,构成世界万象的元素依然也是由主体之识变现出来的,都是虚幻的假象。为便于更好地说明识变万物的理论旨趣,瑜伽行学者继承了说一切有部把世界万象分析成五位七十五法的做法,并在万法唯识的思想指导下,对五位七十五法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五位百法的分类体系。

三、五位百法的名称与内容

五位百法,是唯识学者对构成一切物质精神现象的性质单纯的元素所作的概括和分类。五位是把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一切事物现象高度凝炼为心、心所、色、心不相应行、无为五大类元素,分别称之为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在每一大类元素之下,唯识学者们又细分出了若干种较低一级的元素,五类总共分出了一百种,合称百法。五位百法的具体名称和意义如下:

(一)心法,指主体之心本身的存在。唯识学派最看重心法,认为其他一切物质的、精神的现象都没有实在性,都由心法所派生。心法的中心是心王,心王是就心法与心所法的关系而说的,心所法受心法的支配,就象臣民受国王的支配一样。心的存在包括八个方面,即八识。从变现一切现象方面的功能来看,八识又可分为心、意、识三种。心即阿赖耶识,为一切现象生起的根本;意即末那识,是产生自我意识的基础;识,即前六识,尤指作为第六识的意识,是一般意义上的认识发生的基础。这三种功能都是染污的。

(二)心所法:“心所”,梵文作caitta,或caitasika, 意谓属于心的东西,所以译为“心所有法”,简称为“心所”;相对于此,心法才叫做“心王”。由于心所都从属于心,所以在存在的逻辑序列上,只能算是次一序的存在,而且这种次一序的存在性质还必须以与心相联系为前提,换言之,心所是不能离开心王而独立自存的存在物,指心的活动、心理作用,包括主体对于对象的认识作用、感情、态度,以及不一定针对某些具体对象而只是发自主体的一些创造意识或一些莫名的情绪、习惯。 正是由于心所法包容的内容如此广泛,因此唯识学者又把心所有法进一步分析为六小类五十一种,即:

(1)遍行, 在一切心识产生作用的任何情况下都普遍存在的心理活动。换言之,

只要心识发生作用,就有遍行心所存在。遍行心所是八识中任何一识导致其他心所出现

所必然经历的五种先行活动。

1.作意,又称作意思维,指人的注意力。包括二个方面:①驱动心王发生活动——

使心王的潜在功用向现实转化——的倾向,结果是导致除作意自身之外其它所有心所的

产生。②在主体尚未与客体对象接触之前,警觉策动心王与特定的对象(境)相接触,

从而产生特定的心所。如闭目休息者听到异常声响,首先便是作意,心生警觉,从而张

开双眼环顾四周环境,产生诸眼识以及是否安全的意识等心所。

2.触,指主体认识机能与客体对象相接触,尤指主体认识机能接触对象。因主体、客体、及其接触的结果即“受”三者处于同一空间时间而产生,所以“触”产生之后又成为“受”的所依,即又成为“受”得以产生的基础。

3.受,心的感受作用,相当于感觉、知觉等主体摄入印象的作用,是从“触”——主体、客体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中体会到的苦、乐、不苦不乐的感触。

4.想,指对已经感触到的关于对象的若干印象进行综合并上升到给以概念的表象作用和形成概念的活动。

5.思,造作的意思。指对对象的善、恶、无记的性质有所感知以后,产生的向善或恶、无记的心理意向。

阿赖耶识的主要功能不在认知方面,但它仍是识,因此它亦具有一切识所具有的能动性,这就是它对对象的指向活动和摄收统一活动;这些活动经分解之后,就是遍行心所所表现的几种情形。其他七识缘取其各自的对象时,也一样要经历这五种心所,所以遍行心所所代表的,正是一切主体精神摄收外境时所必然经历的五种心理状态。“遍行”的意义,亦应从此处了解。

(2)别境,指相对于某特定的对象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用遮诠法加以表述就是:不能对应于所有对象而产生的特殊的心理活动,称之为别境。

1.欲,指欲望,对于钟爱的事物而萌生的与之发生联系的心理(反应)。

2.胜解,指殊胜的了解,对于所接触的对象而作出的清晰、明确的判断。

3.念,指牢记,对于过去认识、经验过的事物记忆犹新。

4.定,思想或精神集中于一定对象而没有丝毫外驰的状态。

5.慧,对所接触的对象有着明察秋毫、决断疑难的作用。

(3)善,与一切善心相应并一起存在的心理活动。

1.信,信仰、深信不疑,对于佛、法、僧三宝具有的清净功德深信不疑。

2.精进,向着断恶修善的目标真诚努力的心理倾向。

3.惭,反省自己所犯过错、罪恶而产生的羞耻及不再重犯的心理活动。

4.愧,体会到所犯罪过会引起舆论呵责、法律惩罚而产生的不再重犯的心理活动。

5.无贪,不对任何对象怀有爱恋、占有的心理反应。

6.无嗔,不再对对象带来的苦受而有任何愤恨的心理反应。

7.无痴,对于对象的形象、状态了如指掌,没有丝毫迷惑的心理反应。

8.轻安,轻松适意的心理活动。

9.不放逸,从另一角度对精进进行强调,指从未放松朝着断恶修善的方向进行努力

的心理倾向。

10.行舍,对对象一律平等对待的心理活动。

11.不害,对作为对象的众生、事物没有伤害、损害的心理活动。

(4)烦恼,也称“惑”,指因受对象的反作用而产生的迷惑、 苦恼等心神不宁的心理现象。分解开来说,烦使众生的正常心理活动受到干扰,恼使众生的心绪迷乱不宁。迷惑、苦恼等会导致众生造作恶业,因而烦恼又泛指与佛教主张的清净、寂静的精神境界相对立的一切思想观点和精神情绪,被认为是一切众生的痛苦的直接根源、生死轮回的总原因。 1.贪,贪爱,对于生命以及维持生命活动的条件而发生的执著爱恋和追求的心理作用。

2.嗔,气恼、憎恨众生的心理活动。

3.痴,也称为无明,指对于与对象有关的各种道理茫然无知的盲目心理作用。

4.慢,由我执引起的在各个方面都以为自己优越、同时贬抑、轻视他人的心理活动。

5.疑,对佛教三宝及其四谛、业报轮回等教义犹豫不决。

6.恶见,与佛教义理不相符合的各种错误见解。

(5)随烦恼,也称随惑, 指随着根本烦恼的产生而出现的其他烦恼。

1.忿,由嗔引起的对于当前于己不利的众生或事物充满愤怒的心理,可导致动用物质手段加以回报的行为。

2.恨,继忿而来的厌恶、憎恨心理,也由嗔引起,可导致报复。

3.恼,由嗔引起的用粗暴的语言给对象以伤害的心理活动。

4.覆,由无明引起的隐瞒掩盖自己的过错恶业的心理活动。

5.诳,由贪和痴共同引起的为图取名利或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虚假的言行来欺骗他人的心理及其表现。

6.谄,由贪和痴共同引起的隐藏名利的动机,巧舌如簧以掩饰自己过错、惑乱他人的心理及其表现。

7.骄,由贪引起的对于自己的优越属性沾沾自喜的骄傲心理。

8.害,由嗔引起的损伤他人的冷酷心理。

9.嫉,由嗔引起的对于他人比己优越的属性不能忍受的嫉妒心理。

10.悭,由贪引起的不愿意将财物等施与他人的吝啬心理。

11.无惭,对于自己所做的过错不以为耻的心理。

12.无愧,对于他人就自己的过错而发表的非议不以为耻的心理。

13.不信,不相信,对于佛、法、 僧三宝具有的清净功德怀着不相信的心理,会引起懈怠的出现。

14.懈怠,对于修善断恶不尽努力的懒散心理。

15.放逸,由贪、嗔、痴和懈怠的结合而引起的放纵贪逸, 不修善法、不断烦恼的自弃心理。

16.昏沉,由痴引起的对于对象的各种属性模糊不清的心理现象。

17.掉举,由贪引起的不能专注一境的浮躁心理。

18.失念,对于曾经历过的事情和所修善法不能保持清晰的记忆,会进一步引起散乱。

19.不正知,对对象错误认识的心理活动。

20.散乱,由贪、痴、 嗔引起的使主体处在意识流状态的散乱心理。

(6)不定,对于对象善或恶性质不定的心理活动。

1.睡眠,因痴而起不由自主地不能发挥认识机能的暗昧心理状态。

2.恶作,也叫作悔,对做过的事(并不一定是指性质为恶的事)加以自责的追悔心

理,即厌恶已作的事。这样,其性质才不定:已作的是恶事,现在后悔,这种心理为善;已作的是善事,现在后悔,这种心理为恶。

3.寻,对于对象的形象、状态加以粗略寻察的心理活动。

4.伺,在前人的基础上对于对象的具体内容、属性加以细致推求的心理活动。

根据以上关于心所内容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瑜伽行者对于五十一种心所所作的六类区分,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其中遍行是适应于心王及其一切对象的一般心所;其余五类四十六种心所是由阿赖耶识以外的其他七识在认识其各自特定的对象时所产生的,即是由特定的心识与其特定的对象所发生的认识活动中出现的一些特殊的心所,都可以归作“别境”。在别境内部,又根据四十一种心所的善恶性质作了三种分类,其中二类三十七种的善恶性质是确定的:十一种为善的,二十六种属恶的;另外四种的善恶性质需要结合特定对象具体判断,才能明确判定的。因此,从善恶的性质上说,别境四十六种心所包括了善、恶、善恶性质不确定三类。在性质为恶的二十六种心所中,有些心所是另外一些心所得以产生的前因,或者说有些心所是另外一些心所的派生物。为了分清其中的前后关系,便于修行者依次断除,唯识思想家们又把其中的六种较为根本些的心所分离出来,称之为“烦恼”;相应地,把剩下的二十种较枝末些的心所合称“随烦恼”,意谓是跟随六种烦恼而产生出来的。六类五十一种心所之间的这种分属关系,即:

心所法遍行、别境善、不定、恶烦恼、随烦恼

(三)色法,构成具有不可入性的物质(现象),物质性的存在的元素(注:从法处所摄色包括极迥色的角度言,百法中的色法不应有此“不可入性”的特征,因为作为色法之一的虚空即具可入性。)。包括三类十一种:一类叫作五根,指主体的五种感觉器官;一类叫作五境,指分别为五种感官直接经验的五类对象;第三类叫作法处所摄色。“法处”,指意识所缘的一切对象,包括精神对象。法处所摄色,指除精神对象以外的意识所缘的一切物质现象,或者说是构成意识的对象中的一切物质现象。 法处所摄色,共有五种:其一为极略色,指构成有质碍的物质现象的极微即最小不可分割的单位——原子;其二为极迥色,指构成无质碍的物质现象的极微;其三为受所引色,即无表色,指由身、口二业引生在体内的一种无形的、不能显现于外的物质现象;其四为遍计所起色,指由主观虚构出的各种物质形象,如龟毛兔角等;其五为定所生色,指禅定体验中出现的各种物质现象。

(四)不相应行法,指既不属于心也不属于色而有生灭变化的现象。

1.得,获得,主体对一定对象尤指佛法的所(占)有关系。

2.命根,由前世业力决定的维持今世生命期限的根据。

3.众同分,众生的共性或共因。

4.异生性,与说一切有部的“非得”相同,指凡夫异于圣人的原因或依据,在于没有证得佛法。

上四种不相应行法,可用以说明众生与佛法之间两种根本不同的关系及其结果:证得佛法,就不再会造业,也就没有了来世的转生,命根就有限,此一主体与其他众生的共性即众同分也将消失;未证得佛法,命根无限,众同分也将保持。

5.无想定,为证得无想果而致力于使一切精神活动停止的禅定。

6.灭尽定,也叫“灭受想定”。为使思想活动停止而努力灭除前七识及其心所的禅定活动。

7.无想事(果),由修持无想定而得的生于无想天的果报。在无想天中,所谓的心、心所都已消失,生命处于无想的状态中。

以上三种不相应行法,是用来表示佛教及外道在实践停止思想活动的禅定方面的差别。

8.名身,以事物自身的性质为基础而设立的语言名词。

9.句身,为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设立的语言句子。

10.文身,构成名身、句身等书面语言的文字或字母。

以上三种不相应行法,是就语言文字的作用而作的分别。

11.生,事物现象的产生、出现。

12.住,事物产生以后的相对稳定状态。

13.老,事物的质在发生变化。

14.无常,事物现象的消失。

上述四种不相应行法,说的是有为法发展的四大阶段。

15.流转,事物现象生灭相续、循环不止。

16.定异,善或恶的因果互相差别而不混乱。

17.相应,因果现象的相互依存性。

18.势速,一切有生灭的事物现象其变化迁流非常迅速。

19.次第,一切有生灭的事物其发展变化有着一定的次序或规则。

20.方,事物现象存在的空间及方位。

21.时,与一一事物现象存在的空间相伴而有的时间。

22.数,数目,一一事物现象在计量方面的标志。

23.和合,指事物现象共处于一定具体的因果关系中,相互依存。

24.不和合,指事物现象没有处于具体的因果关系中, 彼此没有关联。

上述十种不相应行法,表示有为事物现象在无限的因果联系中的一些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五)无为法,不是由因缘所造作因而是没有生灭变化的存在。

1.虚空无为,离开各种障碍的真如犹如虚空一样,这是通过比喻对真如所作的说明。

2.择灭无为,通过无漏智慧的选择从而断灭烦恼、证得真如。

3.非择灭无为,真如的清净本性可不通过智慧的选择作用达到寂灭而得以显现。

4.不动无为,进入色界第四禅以后不为苦乐所动,即不再有苦受和乐受的精神境界(还有舍受)。

5.想受灭无为,也称灭尽定无为。进入灭尽定以后不再有前七识及其心所出现的精神境界(连舍受也没有了)。

6.真如无为,不变不妄、本来清净、永远真实的真理或本体。

此六种无为法,是关于佛教的较高境界(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最高精神境界(真如无为、虚空无为)及实践之的途径(色界四禅、灭尽定,择灭,非择灭)的说明。

四、五位百法的思想意义

根据上述五位百法的内容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说,瑜伽行者对于事物现象所作的这种分类的目的,是要把宇宙万象统统纳入“识”的范畴之中。撇开百法的具体内容不论,仅从五位法的分类来看,唯识思想把整个世界大别为有为与无为二类,其分类的着眼点无疑是对人生现实生活的否定和对涅pán??出世的褒扬。在瑜伽行派看来,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活动及这种认识活动留给人的精神影响、与人们在意识情绪影响下与外界事物发生的各种关系,都无法改变人的现实悲惨处境;超越痛苦、跳出六道轮回的唯一途径就是放弃任何面向外界的主观努力,摈弃自己曾为物役的心理感受,完成由世俗认识到体认真如的认识转变。正是基于这一理想,唯识思想家们对人生的价值取向作了二元化的处理,一是泯灭世俗认识,一是任由主体虚妄认识所盲目导演的痛苦流转;根据生命主体在这二种价值取向中的行为表现,他们称前者为“无为”、后者为“有为”。为了指导人们从有为趋向无为,完成认识上的神圣飞跃,瑜伽行者又将有为法分成了四类,而突出主体精神的主导作用:包括个体生命在内的色法是由阿赖耶识与其他七识及在七识影响下主体所作的业因变现出来的,心所法则是主体在缘取外界对象及心内表象所产生的认识结果,这二位法无可争辩地都隶属于心法;不相应行法的表面意义是既不属于心法也不属于色法的一类现象,可是从其内容实质来说,则也应归于“识”的范畴,表示的是修行主体或凡夫在精神上依靠佛法与否及其在人生二种价值取向方面的二种相应结果。由此我们说,五位百法是从分析宇宙万物的角度对于“唯识无境”、“万法唯识”这一唯识思想的根本命题所作的演绎论证。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5

一、认同感来自文化的传承

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办学历史,学校的优良传统、文化精神和办学特色正是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们不仅代表着这所学校的过去,更代表着这所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取向。每任校长都致力于学校发展,都希望自己的办学理念能得到师生认同,学校的发展规划能成为师生共同愿景,以发挥认同的内群体积极因素,形成以校长为核心的办学团队,促进学校的发展。由于教师在学生中处于指导地位,要提高师生认同感,关键在于激发教师的认同感。

首先,校长要融入教师群体。校长融入教师群体,就可以让教师感受校长是学校教师群体的一员,让教师感到校长是能维护学校和教师的利益,让教师接受校长是教师群体的代表和带头人。这就要求校长要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做起,关注教师的感情,保持与教师的零距离。

其次,校长要做学校文化的传承者。在立足学校实际的前提下,积极研究学校办学的历史,传承学校文化精神,结合校长的办学理念,构建在价值引领下的学校文化氛围,这样的文化建设容易在教师群体中引发共鸣,激发理想化认同,提高教师的认同感。福建厦门市第二中学原址鼓浪屿,高中部2008年9月整体搬迁到五缘湾,就高中部新校区的文化建设学校组织教师多次研讨,不少教师提出应当传承鼓浪屿第二中学的文化精神,让新校区学生感受第二中学的文化传统,让鼓浪屿第二中学老校友们认同五缘湾第二中学高中部。确定了学校高中部文化建设思路后,学校的价值理念上了墙,教学楼冠上前身校校名,建起了鼓浪屿五缘湾浮雕壁,树立了院士雕塑群、足球特色雕塑等。这些举措,教师都很认可,社会对第二中学新校区文化建设也很认同。

再次,校长要做学校特色的继承人。多样化办学是时代对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创建学校特色已成为学校办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特色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优质的办学风貌或教育风格。在学校自我发展的理念下,提炼学校历史传统是形成学校办学特色的主要途径。“英语、足球、音乐”三大办学特色是在厦门市第二中学办学历史中自然形成的,随着20世纪八九十年代分别以厦门市第二中学“英语和音乐”特色为基础创办厦门外国语学校和厦门音乐学校后,厦门市第二中学的“英语、音乐”特色逐渐消失,受鼓浪屿人口锐减、生源不足的影响,学校“足球”特色也逐步萎缩。新校长到任后,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举办了“厦门市第二中学英语特色研讨会”,复办了“厦门市第二中学足球体育班”,重建中断了二十多年的学校铜管乐队。这些举措得到学校教师的热烈响应,不仅传承和提升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而且也提高了教师对学校、对校长的认同感。

二、认同感来自共同的愿景

教师是由文化素养、知识水平较高的人群所组成,教师有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共同理想、共同愿景是产生理想化认同的源泉。认同理论告诉我们,同一群体的人都有内群体偏向,教师都有集体荣誉感,都希望自己服务的学校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也希望个人在集体发展中同步进步和提高。学校发展规划决定着学校近些年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没有获得教师的认可,没有形成教师的共识,是很难得到教师的支持的,凝心聚力实现目标理想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厦门市第二中学是厦门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也是人才辈出的名校,早在1958年就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中学,1996年被评为福建省二级达标学校。近年来,在厦门市教育大发展中,因鼓浪屿的特殊地理环境和生源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教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希望学校也有一个发展机遇。在这个背景下,学校提出高中部搬迁到五缘湾办学,得到教师的一致支持。学校制定“教育品牌重建”五年发展规划后提出:2007年创建市级文明学校;2008年完成五缘湾高中校区建设,并举办校庆活动;2009年创建省一级达标高中;2010年创建省级文明学校;实施学校“名师工程”,五年内逐步构建一支“六有”师资队伍:有较强的事业心,有良好的师德修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有合理的师资结构;学校办学质量达到厦门市一级达标高中中上水平,足球、音乐办学特色更加显著。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反映了教师的共同心声,目标明确,可行性、操作性都比较强,得到教师一致认可和热烈拥护。由于有了共同的理想、愿望和需求,教师之间很快就形成齐心协力、努力拼搏的良好氛围,校长在教师中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

三、认同感来自成功的体验

泰费尔认为“群体间的比较是群体成员获得认同的重要手段之一”,“个体为了满足自尊或自我激励的需要会突出自己某方面的特长,使自己在群体比较的相关维度上表现得比外群体成员更为出色”。在激烈的学校竞争中,学校发展情况决定着教师对学校认同的程度。学校发展得好,教师就能分享学校发展的成果,教师的归属感、认同感就比较强,工作的积极性、热情程度就比较高,更希望能为学校多做事,取得更多的荣誉;反之,如果学校发展不够理想,教师羞于提及自己所在学校,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为学校工作的热情都受到影响。教师对校长认同感也与校长带领学校发展的能力水平息息相关,教师评价校长的领导力、决策力、个人魅力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校长能否带领老师不断取得学校进步和发展,学校的点滴进步对教师都是一种鼓励,更是对自己参与的学校建设的一种肯定,工作有成绩,辛苦有回报,工作的热情和干劲就更大,对学校的认同感就更高。

厦门市第二中学在学校五年发展规划指引下,每年集中精力做1~2件事,落实1~2项规划目标。随着厦门市第二中学五缘湾高中校区的建成,省一级达标高中的确认,市、省级文明学校的取得,校庆的成功举办,每一项学校发展目标的实现,每一次学校社会声誉的提升,对教师都是一次感动,都是一次激励,教师对学校、对校长认同感在提升,教师们的凝聚力在增强、集体荣誉感在提高。

四、认同感来自人文关怀

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要提升学校教师群体的认同感,就应当关注教师个体的认同感,要让教师个体感受到自己是受重视的,教师群体是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的;要让教师个体感觉到校长是关心自己的,学校制度管理是人性的,个性发展是得到鼓励的。只有民主的土壤、和谐的环境,才能调动起教师个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得到教师的情感回报,认同学校管理,自觉自律,自我约束,并自觉主动地为学校作贡献。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6

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共重庆市委三届八次全会,回顾总结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研究编制“十二五”规划,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制定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市委书记作主题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黄奇帆作《关于制定重庆市“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为了帮助读者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本刊特别刊登这组重要文章。

直辖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费尽移山心力”,打下了重要的工作基础。“十一五”期间,咱重庆又取得重大进步

说,重庆地处西部,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建设和发展很不容易。“创业维艰”,直辖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张德邻、贺国强、黄镇东、四位书记,蒲海清、包叙定、王鸿举几位市长,历届市委、市政府一茬接着一茬,先后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苦干创业,“费尽移山心力”,打下了重要的工作基础。“十一五”期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密切配合,全市人民顽强拼搏,咱重庆又取得重大进步,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取得重大成效。

回顾五年,有些事在重庆发展史上也是很有意义的。历时25年的三峡百万大移民圆满收官;开始建设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2015年将形成8000万台产能;新建高速公路1300公里,到今年突破2000公里,提前十年基本实现“4小时重庆”、“8小时周边”;成立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等六大要素交易所;实际利用外资五年增长12倍,搭建起“123”开放平台,即1个部级开发开放功能区“两江新区”,2个保税区和3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均GDP跨上历史性台阶,从1100多美元增至4000美元。此外,启动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建设,加上改造了危旧房1200万平方米,可解决300万中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科学、有序地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将造福几百万农民工;开展“唱红打黑”,正气上升,邪气下降,百姓称快,人心大振;20万机关干部“大下访”,从源头上、根子上化解了民怨。

如果轻飘飘地过日子,怎么能完成总书记交办的“314”总体部署?那不就成了徒有虚名的“增长极”和“经济中心”了吗

关于“十二五”规划,说,重庆“十二五”的核心任务是基本实现“314”总体部署,为此要重点把握三点基本要求:一是基本建成“五个重庆”。要坚持将“五个重庆”作为推动科学发展、提升重庆综合水平的重要抓手。二是大幅增进民生幸福、显著缩小“三个差距”。坚持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特征,狠抓“民生十条”的落实,缩小“贫富、城乡、区域”三个差距。三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通过改革创新释放发展动力,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说,“十二五”期间有四个具体目标:一是GDP翻一番,年均增长12.5%,达到1.5万亿元,相当于上海目前的体量。二是人均GDP翻一番,达到8000美元,相当于2008年北京的水平,重庆整体进入现代化阶段。三是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31000元,年均增长12%,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变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四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本翻一番,年均增长14%,达10000元左右,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00元变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800元。

说,四个目标个个硬碰硬,都需要哈下腰苦干五年才能实现。目标分解下去后,各区县、各单位都将面临巨大压力,但如果惧怕压力、困难,轻飘飘地过日子,怎么可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怎么能完成总书记交办的“314”总体部署?那不就成了徒有虚名的“增长极”和“经济中心”了吗?我们就是要下定决心,认真地干,科学地干,等五年后目标实现了,城乡老百姓都普遍富裕起来了,到那时我们就真正开心、舒心了!

如果重庆能真正成为“不塞车”的城市,那就小中见大,为市民和四面八方的朋友办了一件大好事

说,到2015年重庆要实现“四大愿景”,即把重庆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强大的经济中心、居民有充分的幸福感、西部开放“窗口”和统筹城乡改革的“先行区”。

说,重庆虽是一座名城,但体量、能量与我们差不多的城市还不少,从经济地图上看,我市不少数据都排在十位以后。我们要实实在在提升城市的档次,将主城形成千平方公里的科学框架、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建成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环境要比肩京津沪。当前,重庆主城正从500平方公里向1000平方公里拓展,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不能搞摊大饼式的发展,要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精雕细琢搞好建设。

说,未来五年,要按照“十年种出百年树”的进度,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生态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城市和谐稳定,全市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约50%,“黄赌毒”现象基本消除,市民安全感进一步提升。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提高到3000公里,达到欧洲发达国家水平。铁路运营里程提高到2300公里,基本实现“8小时出海”。市内轨道交通通车里程提高到200公里,贯通主城九区,要用轻轨将新建的主要公租房片区连接起来。

说,主城“不塞车”这个指标看似不大,其实难上难,好多大城市可望而不可及,成为百姓的一大烦恼。如果重庆能真正实现,成为公认的“不塞车”的城市,那就小中见大,为市民和四面八方的朋友办了一件大好事!城市管理也要表里如一,不能大马路、主干道上宽宽敞敞、漂漂亮亮,小巷子里却摆摊儿的、停车的乱糟糟。咱重庆人要争口气,不光要把大街改造好,还要把背街小巷管起来,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落落、整洁有序,让人们走到哪儿都满眼清净,找不到毛病,这才叫水平!

十件民生大事,务必一条一条落实好。这些都是善事、好事、积德的事,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分

说,要使重庆市民有充分的幸福感,今后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实现全面小康。基尼系数代表着贫富差距,目前我市是0.42,我们要想办法降到0.35。城乡居民收入比要缩小到2.5∶1左右,以人均GDP衡量的“圈翼”差距缩小到2∶1左右。保证130万留守儿童每人每天喝上一杯牛奶,吃上一个鸡蛋,有营养午餐。今后五年还要下更大功夫,照顾好他们的日常生活,落实好医疗、教育等问题。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让500多万城乡老年人老有所养。要让老百姓享受到西部地区便宜敞亮的住房、优质的教育、充分的就业和全面的社会保障,幸福指数居全国前列。要使市民有充分的幸福感,关键是提高中低收入群众的幸福感。

说,“十二五”期间,一定要把“民生十条”做实。十件民生大事,件件关系重庆老百姓的安危冷暖,务必一条一条落实好。这些都是善事、好事、积德的事,更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本分!民生之事还是个水涨船高的事,永无止境,“十二五”期间不仅要把“民生十条”件件落地,还要不断发现新矛盾,解决新问题,这才算好干部!

今后五年,还要放开视野,把对外投资这条路走得更宽、更好,走出重庆对外开放的又一条新路

说,“十二五”期间,要把重庆建成西部开放“窗口”和统筹城乡改革“先行区”。年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年对外投资超过60亿美元。“走出去”投资天高地广,大有文章可做,在这一点上,重庆与东部沿海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目前,国家外汇储备雄厚,“走出去”有充裕的资金保障,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世界各地也都欢迎。今年,咱重庆就干了几件大事、好事,一年对外投资50亿美元,很成功,一步走到了全国前列。重钢收购澳大利亚铁矿;博赛集团收购铝矾土矿及其加工厂;机电集团收购发达国家的技术装备;粮食集团购买了大宗肥沃的土地种大豆。今后五年,还要放开视野,把对外投资这条路走得更宽、更好,走出重庆对外开放的又一条新路。

“五个重庆”,既是让老百姓爽心悦目,也会产生“不尽财源滚滚来”的效果,为后代造福,我们的子孙100年后都会受益

说,未来五年,要基本建成“五个重庆”,打造有魅力、有后劲的直辖市。“五个重庆”就是城市的综合人居环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品位,也代表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森林重庆”讲自然生态,“畅通重庆”讲交通物流和市民出行,“健康重庆”讲人的身心状态,“平安重庆”讲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宜居重庆”讲居住条件。

说,“五个重庆”也是投资环境、商业环境。“花园城市”新加坡,以其弹丸之地吸引了全球6000多家跨国公司总部落户。昆山通过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聚集了全国2%的外资和3%的外贸。建设“五个重庆”,既是让老百姓爽心悦目,也是形成集聚要素的强大“磁场”,产生“不尽财源滚滚来”的效果,为后代造福,我们的子孙100年后都会受益。

说,“五个重庆”建设以来,咱重庆人已干成了不少事,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城市吸引力大幅增加。据调查,去年市民生活满意度达到了89%,落户重庆的世界500强企业也从2008年的90多家增加到160多家,跃居西部第一。全体市民对“五个重庆”高度赞同、踊跃参与,已呈现出人人共建共享的可喜局面。相信再过五年,重庆又要被人刮目相看了!

小平同志说:“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这次全会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

说,今后五年,要用更大的力度落实“民生十条”,缩小贫富差距。抓好民生,就是为人民服务,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最早的誓言就是“为天下劳苦大众谋幸福”,十七大通过的新强调,“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一定要和人民群众水融”。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以人类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做大了经济总量,但要注意贫富分化。我市就有14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60多万城镇居民吃低保。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我们要的是共同富裕,这样社会就稳定了。”小平同志的话语重心长。这次全会就是要统一思想认识,一定要把共同富裕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要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重视分好“蛋糕”。只有“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

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强大的能动作用,把生产关系调整好,就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搞好收入分配,实质就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只顾做大“蛋糕”,不管分好“蛋糕”;而应在做大“蛋糕”的同时,重视分好“蛋糕”。有的同志认为,总得做大了“蛋糕”才能分“蛋糕”吧,不做大“蛋糕”,怎么分呢?其实,如果“蛋糕”分得不公,做“蛋糕”的人本身就没有积极性,这个“蛋糕”就永远做不大。只有“蛋糕”分得合理,分得公平,大家才有积极性,蛋糕才能越做越大。在这方面,有的同志有个“潜意识”,认为先要把经济发展起来,挣了钱,才有条件去改善民生,怎么挣钱呢?怎么发展经济呢?那就有什么办法用什么办法,就只重效率,忽视公平,甚至不择手段,也就逐渐扩大了收入分配的差距。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很难顾及中低收入群众的利益,其结果是一些地方社会的两极分化。这个现象很令人担忧。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7

本年度通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现在我不会再这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五五普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另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五五普法》后,让我更明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五五普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8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红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教师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工作的工作,她神圣、伟大、高尚,世界一切赞美的词语都可以用在她身上。当我是学生的时候,我学习了《守则》《规范》;当我成为教师的时候,学习了《教师法》,《五五普法》……长期以来关于教育的法律虽然存在着,但许多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例如殴打、辱骂、诽谤教师、拖欠工资等等的事情发生,而教师迫于时代和社会的压力,能够主动利用这件法律武器去捍卫自己的人却不多,这说明教师只知法、守法是不够的,因为用法也是我们基本的权利。教师作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用好法律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我们教师必修的一门功课。

通过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我不仅更新了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更是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以前的我认为教师就是为社会,为学生服务的,吃点亏是可以吞下去,现在我不会再这么认为了,因为,每个人都享有一定的权利,“平等”的口号不应是嘴上说说而已,落实到实处才拥有意义,否则有法也等于无法了。同时我也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前线的教师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五五普法》不仅帮助教师得到她们的所得,也让教师有了行为上的准则,只有学习好它才能保证教师享有自己的权利。

另外,教师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一定的义务。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五五普法》后,让我更明确,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该履行的义务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工作中,严格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讽刺,挖苦,威胁、责难家长。时刻以教师的道德行为规范来要求自己,不穿奇装异服,处处“身正为范”。对于后进生,不拔苗助长,不讽刺挖苦,要耐心教育。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我意识到: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老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有句话说的好:“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教书和学习的生活,使我感悟到:教师的人生,还应该有创新精神。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们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颗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用爱心去浇灌、呵护。用《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五五普法》来规范和鞭策自己,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样才得以使我们的事业走向辉煌使我们的教育对象健康成长。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中和”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治疗

“中和之美”是中国传统音乐创造与欣赏的重要指导原则之一。中国传统音乐崇尚的“中和”是一种讲究节制和适中、主张化冲突为统一的和谐美。在“中和”的原则下,中国传统音乐强调在“中”(“中正”)的制约下达到“和”(和谐)的状态, 做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通过音乐抒感也讲究节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发乎情,止乎礼义(《诗大序》)”。而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保持心性平和、凡事中正而有节制,才是养生之道,“善摄生者,常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精神上清心寡欲、摒弃杂念,气血就能平和畅达,这与崇尚“中和”的我国传统音乐审美观不谋而合。千百年来,在“中和”的审美标准要求下,中国传统音乐作品大多刚柔兼备,情感力度适中,具有含蓄、典雅、静穆等特性,崇尚和谐、自然,在情感表达和体验方面大多符合中医养生学的要求。《史・乐书》中说道:“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这里明确指出音乐可以用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且调和人心,涉及到音乐对于人的生理、心理的影响以及对于人品德培养的积极意义。清代医家吴师机直接指出:“七情之病也,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矣”。( 清,吴师机,《理瀹骈文》)从古至今,中国传统音乐在音乐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研究价值,在平衡人的身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音乐治疗的发源

在远古社会,巫师是氏族、部落中负责与鬼神相通的人。大量资料表明,原始歌舞和原始人类的巫术崇拜活动有关。在甲骨文中,舞与巫是同一个字,那是因为“这些巫师往往能歌善舞,在以祭祀为主要内容的原始舞蹈中起着组织者的作用。”[1]另一方面,据考证,中国古代在周之前, 巫、 医不分家,巫的职司之一即为医,巫师可以通过巫术驱灾辟邪为人治病。汉字“医”古为“t”,又写作“”。因此“巫医同源”的说法也被人们广泛接受。在远古社会,巫师不止要知晓巫术,还要具备相当的医药知识和音乐技能。“巫师”不止是“巫师”,还是“乐师”和“医师”,“这就决定了‘巫医’治病的方式往往合祭享祷禳、歌呼舞乐、砭药洒涤、催眠暗示于一体。”[2]赖文教授在《匪与五音配五行五脏》一文中对古代文字的演变进行了研究,力证“贰薄“ ”“ ”三字同源,从中国文字的象形意义来看,“乐”、“药”的繁体字分别是“贰焙汀八”,“”在古代也有“贰钡男捶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中国古代音乐与治疗的关系。“医药同巫术,巫术饰以歌呼乐舞,这一医巫兼施的医事形态强化了先民对乐、药、疗三位一体的认识,以语言表示则成为音义相通的同源词;付诸实践则成为祝由医术;约定俗成并加以概括总结,就成了早期的乐疗理论。”[3]

二、中国传统音乐治疗途径

(一) 乐以养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和”是事物的空间结构之“中和”,它是指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构成一种能发挥最佳功能的和谐结构。就阴阳五行而言, 也有其空间布局:“木, 五行之始也 ,水 ,五行之终也, 土 ,五行之中也, 此其天次之序也 ……木居左 ,金居右 ,火居前 ,水居后,土居中央。 ”(董仲舒 《春秋繁露 ・五行之义》) 董仲舒认为五行这种空间位置排列结构是“天次之序”,是“不偏不倚”的结构,这本来就是一种“中和”的结构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医学有“五音五行”的说法,由于五音分别对应五行,因此五音也是处于一种“中和”的结构之中。《黄帝内经》记载“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其相生又相克,称“五行”。而宫、商、角、徵、羽则组成了“五音”。五行与五脏的对应关系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与五音的对应关系为:“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根据这一理论,《黄帝内经》中认为五音可对相应的五脏起作用:“宫音悠扬谐和,助脾健运,旺盛食欲;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调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发人遐思,启迪心灵”。因此五行音乐能起到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当然,五行音乐养身并不是用某一个乐音去调理某个脏器,而是运用五行原理,使它们相生相克又相互制约,五音搭配组合,适当突出某一个音来使得身体处于“和”的状态。五行、五音、五脏对应关系如下:

另外,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在聆听音乐时乐音、情感、脏气共鸣互动,从而达到动荡血脉、通畅精神和调节心情的作用。用现代医学来解释,实际上是当音乐振动与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共鸣。乐音的震动引起人体细胞组织发生和谐的同步共振,适当的声波(如具有“中和”特征的中国传统音乐)使人体各系统的生理机能,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如脉搏起伏、心率快慢、呼吸节奏、胃肠蠕动,甚至肌肉的收缩舒张,都能得到良好的调节。同时音乐声波也是一种能量,可以激发人体潜在能量的发挥,使人体更加生气蓬勃。其次,音乐声波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也具有良性影响。现代研究发现古琴音乐的旋律接近脑电波“α波”的波长,即波动频率在7Hz~2Hz(次/s),因此能诱导被称为“放松波”的“α波”出现,并可分泌β-内腓肽这种使人产生愉的化学物质。[4]

(二)乐以养性

1、以乐怡情。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最早从医学的角度提出了关于音乐对于人的性情乃至健康的影响。医和认为过度宣泄感情的音乐,使人失去平和本性,甚至产生疾病,而只有中正平和的音乐,才能节制人心,使人保持平和本性和远离疾病。“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伸,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故乐者,天地之命,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记・乐化》)所以,听到《雅》、《颂》的乐歌,会使人心胸开阔;拿着盾、戚等舞具,学习俯、仰、屈、伸等舞蹈动作,会使人仪态变得庄重;按一定的行列和区域行动,配合着音乐的节奏,行列就会整齐了,进退也协调统一。所以,乐表现了天地间的协同一致,是中正谐和的纲纪,是人的性情必不可少的。《汉书》对于这一思想有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乐而有节,则和平寿考。及迷者弗顾,以生疾而陨性命”。道家音乐美学思想崇尚轻微淡远、幽静恬淡的美,《老子》认为养生应该做到“致虚极,守静笃”,认为过分华丽悦耳的音乐,既不虚也不静,自然对健康无益,提出“五音令人耳聋”,只有“淡兮其无味”、“大音希声”的音乐,才能使人的精神情志得到全面的休息和调养。嵇康明确提出了音乐的养生功用,“绥以五弦,无为自得,体妙心玄……若以此往,庶可与羡门比寿,王乔争年”。古代医学典籍都一致认为“中正平和”的音乐才有利于调节人的情志。

古琴音乐尤其追求以中正平和之音、清微淡远之境达到养神养心的目的,清代《五知斋琴谱》谓古琴“其声正,其气和,其形小,其义大,如得其旨趣,则能感物。志躁者,感之以静。志静者,感之以和,和平其心,忧乐不能入”,说的是古琴能调畅人的情志,令人消愁解闷,心绪安宁,胸襟开阔,乐观豁达。欧阳修在《送杨序》中写道:“余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在文中欧阳修自述曾经患有“幽忧之疾”,多方求医无效。后来欧阳修向好友孙道滋学琴,只要抚弄琴弦,投入到琴声中去,他便万事离心,烦恼尽除,不觉间抑郁症竟痊愈。欧阳修因此将此法推荐给好友杨,后者由于屡试不中,抑郁成疾。欧阳修特地送给他一张琴,称用药物治疗不如以琴曲来排遣忧思的效果好,并将自己用古琴治疗“幽忧之疾”经历及体会写入了《送杨序》。该案例被《寿亲养老新书》收录,成为古代音乐治疗的经典医案。《孔子家语》则这样描述古琴的修身养:“琴之所贵,贵在中声为节,不卑不亢……故能使体静而新鲜,体静则阳气不燥,如是则阴平阳密,精神乃治,生气得养。”因此弹奏古琴时要做到“神闲”、“意定”、“貌恭”、“心静”,方能达到心平气和,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境界,欣赏或是演奏古琴都对人情志性疾病的调养十分有益。

2、以乐释怀。除了儒道两家宣扬的中庸淡和的怡情养生思想外,中国传统音乐还有娱乐人心、宣泄感情、调节情志的功能。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音乐使人“欢放而欲惬”,即音乐能给人带来美感和,一旦人内心的审美欲求得到满足,自然会更加健康和快乐。陶渊明一生将琴与诗、书作为人生伴侣,作为生活的情趣之所寄,“寄心清商,悠然自娱……曰琴曰书,顾盼有俦”,[5]并认为音乐有宣泄情绪和调节情志的功能,“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6]中医认为人的各种情志之间具有相互滋生和相互制约的动态关系,针对情绪的过激变化,中医提出了“情志相胜”理论,《黄帝内经》中记载:“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当某种情绪过甚而致发病时,可以用另一种“相胜”的情志来“转移”、“制约”或“平衡”它,从而使过度的情绪得以调和。而音乐是实现这种情绪转移、制约和平衡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在古代著名医案中记载有用音乐宣泄情绪而治愈疾病的例子。如明代万全诊治一患儿,该患儿伤食、抽搐,用药之后昏睡,目闭不开,万全便叫小儿平时的小伙伴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取其小鼓小钹之物,在房中床前,唱舞以娱之。未半日,目开而平复也,凡十日而安。”[7]现代,根据“情志相胜”的原理,郭子光教授和张子游教授,在1986年出版的《中医康复学》中,针对具体病症,开出了“音乐处方”:古琴曲《幽兰》、《梅花三弄》等,具有清幽柔绵的意境,可以用来治疗紧张、焦躁所致的病症,或怡情悦志、胎教等,为“音乐安神法”;古琴曲《流水》、《阳关三叠》等,爽快鲜明,可以用来治疗精神忧郁所致的病症,为“音乐开郁法”;《小胡茄》等,曲调凄切悲凉,可以用来治疗愤怒暴躁所致的病症,为“音乐悲哀法”;又如《离骚》、《满江红》等,音乐激昂悲壮,用来治疗忧思郁结所致的病症,为“音乐激怒法”;再如《黄莺吟》、《百鸟朝凤》等,以轻松喜悦之曲,治疗悲哀郁怒所致的病症,为“音乐喜乐法”。[8]综上所述,中国传统音乐在释放与中和人的负面情绪方面具有积极的研究前景。

(三)乐以养德。道德培养本不属于音乐治疗的范畴,但是中国古代医家和儒家都强调“仁、和、精、诚”的价值理念,表现在养生文化中就是重视伦理道德的修养,把修身养性看作延年益寿的基本法则。明代王文禄在《医先》中说:“养德、养生无二术”。孔子也认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这里反映出“仁”和“寿”的联系,强调了仁德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春秋繁露》中董仲舒则为“德以养生”的命题给出了具体的解释:“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本文才将道德培养也纳入到广义的音乐治疗范畴中来。

德能养生,那“乐”又何以养德呢?孔子言:“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礼记・经解》)从中可以看出 “乐教”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人的宽广善良的品德。“乐”在中国古代作为文明形态与“礼”捆绑在一起,形成礼乐文化。“礼”与“乐”结合的契机在于二者都以“仁”的道德内涵为基础,在“天人合一”的背景下实现交错重合。《礼记・乐记》中提到:“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以礼教中,以乐教和。”乐的主要功能是“使人和”,缓和“礼”所造成的人际关系的对立,使人心境和谐情绪安定,另外还可以疏导节制人欲、净化人的心灵,有利于社会安定。从“乐教”思想和礼乐文化来看,德育价值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永恒追求之一。朱熹也强调音乐应“养中和之德,而救其气质之偏”,进而“养君中和之正性,禁尔忿欲之邪心”。在这样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音乐始终以“促人中和”、 “养中和之德”为己任,大多具有丰富的德育内涵,在音乐形式、内容和表现表达方式上都以“中和”为标准,具有显著的德育价值,。明末琴家徐上瀛在其《溪山琴况》中提出二十四况,开篇就明确指出“首重者,和也”,又曰“弦上之取音唯贵中和”。在中国古代,历代文人都将音乐修养(主要是古琴)作为必备的修养之一,古琴成为古代文人必备修养的“琴棋书画”之首。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医和就提出弹古琴是为了修炼自己的道德和仪节,而非声色之欲。东汉哲学家桓谭在《新论・琴道》提出:“八音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养心”。“以乐养德”,以“中和之乐”养“中和之德”的思想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音乐史。

结语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人类亚健康状态和心理疾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即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无虚弱”,这是一种全新的健康概念。以“中和”为美的中国传统音乐对于“养身”、 “养性”和 “养德”的关注不仅涉及音乐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还进一步引申到用音乐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达到“音和―心和―人和―政和”的理想境界,这正符合上述了“生物-心理-社”的现代医学模式。因此,在当今社会,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发掘和整理中华民族古老的乐疗思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0.

[2][3]赖文.匪疗与五音配五行五脏[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19-122.

[4]边江红.古琴音乐疗法概况及其对中风后抑郁症的治疗浅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44-145

[5][6]孙钧锡.陶渊明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181,200

五个认同心得体会篇10

以坦诚的胸怀团结人以有效的管理激动人以自身的言行带动人

我是××。我竞争的是厅办公室分管文秘的副主任职位。今天我作为审计厅的一名“小字辈”,能够站到竞争岗位的演讲台前,首先要感谢所有关心、爱护、鼓励、支持年轻人成长的领导和同事们! 评为优秀。 我热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大家都知道,办公室工作有着“急、重、杂、难”的特点。做办公室工作,只有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才能让领导放心、让群众肯定、让基层满意。让我十分欣慰的是,无论我在哪个岗位上工作都有好领导、好同事关心我、指导我、帮助我;今天我这所以参加竞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希望能和同事们继续共事,以便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坐标和方向。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办公室副主任,我认为必须履行好五项主要职责:一是胸怀全局,当好领导的参谋;二是虚心学习,当好群众的学生;三是摆正位置,当好主任的助手;四是多办实事,当好一线的后盾;五是加强沟通,当好上下的桥梁。就此而言,我认为自己在以下五个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点:

(一)具有一定的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

为适应工作要求和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我除了参加中央党校的函授学习处,平时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jzm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论述;我努力尝试运用上述重要理论来看待和分析具体问题,并将这种思考和认识体现在撰写报告、学习讨论、文稿审核等具体工作实践当中,通过不断积累,使自己在政策水平和理论修养上有了扎扎实实的提高;

(二)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

五年来我平均每年出差或加班的日子在二百天以上;每年五十二个星期一百零四个周末,人有一半时间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在同志们的帮助下,我逐渐养成了工作认真细致、待人热情诚恳、做事积极主动、坚持公事为重、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等好的工作作风。

五年来,我先后具体负责过公文起草、公文审核、信息宣传、对外联络、信访接待等多项工作,并且在联欢会、团拜会及其他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团结一批年轻人积极参与并形成了一个骨干群体,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才干。现在我已基本能够独挡一面,较好的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三)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和外联基础

古人云:勤能补拙。在基层和滇中办锻炼的基础上,五年来,我拟定了近二丰份公文、新闻、讲话稿及审核了五百多份审计文书,独立或与其他同志撰写的数十篇政论文章、新闻稿伯发表在《中国审计》、《中国审计报》、《云南日报》、《云南审计》等报刊杂志上,创作了四集电视专题片《云南经济卫士》、纪实报道《甘为雪域献丹心》等。勤动手、勤练笔,夯实了文字功底,也为宣传我省的审计工作贡献了绵薄之力。另外,五年来物随领导跑遍了全省十六个地州市以及一进二十个以上的县市区,对基层审计机关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许多基层的同志建立了真挚的友谊。此外,我还与省政府、省人大及省直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着良好的工作关系,从而能够胜任审计机关与外界加强沟通联系的具体工作。

总之,经过五年办公室工作的锻炼,我对办公室各个岗位、各项工作的特点及重要性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因此在新的岗位上我能够把握重点、克服难点、找准切入点,很快进入“角色”,保证办公室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办公室的同志都与我有着较长时间的共事经历,相互之间比较了解,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配合好主任,做好各项工作,使自己成为让大家信得过的“勤务员”。

——如果我竞岗成功,我一定认真履职,恪尽职守,加强学习,努力工作,力争成为一名称职的助手;

——如果我竞岗成功,我将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工作、对待同志,用心去关心他们、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体贴他们,坚持以坦诚的胸怀团结人,以有效的管理激励人,以自身的言行带动人,充分调动每个成员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每个成员的潜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广阔的发展和创造空间;

——如果我竞岗成功,我一定从三个“服从”出发,即:服从组织原则,服从领导安排,服从客观要求;坚持三个“面向”,也就是使办公室工作始终面向领导、面向一线、面向基层,做好服务工作,让办公室成为宣传审计工作的喉舌、沟通干群关系的桥梁和展示云南审计风采的窗口;

——如果我竞岗成功,我一定协助主任进一步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健全和完善已有的办文、办会、办事、学习制度,以及勤政、廉政制度,同时为办公室同志创造尽可能多的培训、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办公室人员的整体素质。

当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身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主要是:积累了一定经验但还不够丰富,有干劲但还不够成熟,能胜任工作但还需要充实提高。

对于竞岗最终成功与否,我的态度可以归纳为三句话:

——成功不自满!

——落选不气馁!

——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一如既往,做好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