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心得体会十篇

时间:2023-04-06 13:28:24

测量心得体会

测量心得体会篇1

虽然不情愿,但是就像期末考试一样,就算不会考,依旧得硬着头皮上战场。在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里,我们同其他组一样,架设起仪器,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战斗。

刚开始我们就遇到了困难。当其他组全都已经忙碌开来时,我们连"要怎么做"都还不懂。甚至连仪器都调整不好。捣鼓了半天,还是弄不明白。操场上刮着冰冷的风,我们感觉心里也渐渐冰冷了下去。但是不可能就这样放弃吧?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只好跟在其他组后面,看他们操作,偷偷的学艺,其他人的时间也是很宝贵的,不方便详细地教我们。偶尔逮着空档问上一两句,再回去实践。就这样东学一点,西问一些,折腾到了下午,我们围着仪器,一遍又一遍地把刚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这时已经有小组测完一半了。不可以输啊!总结完前面几次的教训后,我们又一次进行了实验。

"成功了!"本是希望能这样大吼一句的,但现实却是:"完了。怎么算都不对啊!!到底怎么回事!!"记录数据的表格,被我们一气之下扔在地上。时间是下午四点,我们连第一步都还没踏出,与此同时,已经有小组快完工了,他们喝着奶茶面带笑容的从我们身边走过。那笑容在我们看来分外刺眼。

"烦死了!好冷!咱们回去吧!"开始有这样消极的发言出现。一阵沉默过后,"还是再试试看吧。"有人这样说道。没有人说话,但是,也没有人真的回去。

我们请来已经完工的学霸组的成员。在他的耐心辅导下,我们终于终于,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仿佛婴儿迈出的第一步,虽然稚嫩,但是确确实实是进步的标志。令我们欣慰不已。

明白怎么做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变得很简单。我们奋起直追,竟然后来居上,完工时,竟不是最后一组。这实在是令人开心。

之后是交换实训项目。我们原以为这个会比之前的简单,但现实总是出乎意料,我们再一次遇到了困难,而且再一次,当其他组已经快完工时,我们还在起点踏步。更严重的是,因为迟迟未能开工,组里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我们相互指责,消极怠工。但最终,我们还是团结起来再次朝困难发起挑战,终于在快天黑时,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操作。我想那时我们组应该是落在最后一名的吧。

隔天,我们小心谨慎地开始了追击,一步一步认真地测量,每个数据要验算两遍。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超过了因为数据错误,在今天重新进行测量的其他组。并最终在中午完成了测量。

"成功了!"这一次,我们总算能喊出这句话。

从不懂到明白,从开工到完工,我们经历的困难比学霸们遇到的多得多。就像蒙着眼睛走路一样,我们是磕磕绊绊地摸索过来的。说实话,这是我们罪有应得,谁让我们平常不听课呢?但是,学渣也是可以成功的!俗话说笨鸟先飞,实训给我的启发是:只要肯努力,肯尝试,再加上一个团结互助的队伍,就不怕会有过不去的坎。社会也是这样,我们学历低起点,但是如果我们肯"先飞",就未必会输给其他人。但同时我也明白了,如果基础不扎实,出去工作后会遇到很多的麻烦。所以,以后得好好学习。

测量实训心得体会(二)

为期一个月紧张而又难忘的测量实习生活已经结束了,下个星期又要开始正常上课了,刚知道要实习的时候不大喜欢,但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却觉得真的很充实,很有意义。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本次实习,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首先,我基本掌握了课堂所学的测量学知识,知道如何正确使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测量距离、角度、高差等,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既然是要测量就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对测量学知识的最好检验,只凭在课堂上的听,我并没有掌握很多具体知识,尤其是对仪器的使用更是一塌糊涂。当第一天开始测量的时候,我的心里还一阵的发愁:该如何把任务进行下去。当动手的时候,发现其实并不难,听别人一说或者翻阅一下课本,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测量精度,还要经常练习,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知识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

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我们完成这次实习的原则也是让每个组员都学到知识而且会实际操作,而不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所以,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做事严谨。

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我们完成了侧图的工作,看到我们画好的图纸大家都兴奋不已。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水准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等等吧。想想大家每天早七点多就起床背上仪器去测量,算出误差大的大家一起讨论和修改,并重新测量。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还是干的很有劲的。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一个良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每个组的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还记得晚上七点多了,因为一个站点的错误我们不得不重新测量,忙了半天大家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吃。总之,两周中我们也体会了不少酸甜苦辣,有的测量很顺利甚至零误差,有时测量处处碰壁,但也算过去了,完成了测量还是很高兴的。虽然测量中大家也有懒的时候不想测了。

我很珍惜学校为我们安排实习这理论与现实连接的重要环节,谢谢学校在为促进学生实践能力所安排的这段实习,同时多谢几位教师仔细耐心的指导,我们有如此的成绩首先要谢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我将永远珍惜这段经历。同时这段实习生活也是我一生中最值得难忘的。

测量实习心得体会(三)

在还没实习前,对实习胜是期待。单纯的认为那是一见很好玩的事情。但在我们休息,一班实习的时候,我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不仅很晚才回到宿舍,而且又要为自己测量的精度当心。这样我有了对实习的第一印象:不轻松但很有收获。

转眼,我们现在已经完成了测量的外业工作,内业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这短短的三天外业工作中, 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经纬仪的基本操作,还有学会了施工放样及地形图的绘制方法,获得了测量实际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了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了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了计算和绘图能力,并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了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从而积累了许多经验,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

此外,做为小组组长的我也意识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的铁道理,虽然老师说这次实习只是基本的操作,但是没有组员大家的配合是完成不了的。大家轮流读数,轮流举标尺,轮流去吃饭……有了大家的热情和配合,才能使这项工作顺利地进行!

当然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困难和错误,但大家能静下心来认真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

第一天的实习是 GPS 外业观测,虽然任务比较简单,只要和其他个组配合开关机,让 GPS 自动接收信息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得保护好机器,因为这是一个合格测量员的必须素质!我们的机器架在龙舟池旁的公交车站旁,车来车往,很不安全,所以我们大家把仪器团团围住,生怕它出了什么状况。

第二天可就累多了,视距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我们被分配到测量明良楼,首先要定点,由于明良楼周围的环境很恶劣,这给我们的定点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在这之后,测量开始了,首次没有经验,我们第一个点测了差不多 2 个小时,更严重的是:后来才发现我们第一站的仪器高没测,哎,就这样来来回回。我们测了好几站,总是丢三落四……到了很晚,我们才勉强收工!

第三天碎部测量,由于有了第二天的经验,我们应付起来也觉得很轻松!没两下就完工了!同组的组员们开心地收起仪器去聚餐了。

回到宿舍,数据一处理下了一大跳,误差太大了,无法闭和等问题出来了……无奈之下,我们又反回学校重测了,还好,这次不仅做得快而且做的误差非常下。

测量心得体会篇2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测量实习,让我们对过去课堂上的测量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对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有了更好的了解;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等在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以及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之间的交际合作的能力。当然其中不乏老师的教诲和同学的帮助。当我们每个组都基本画好图后,老师一个个地检查,出现问题就让我们及时改正。其实想想每天校园中那些进行测量的我们也算是一道不错的风景。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磨练品格: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们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更锻炼了我们面对困难的忍耐力。在实习测量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没有错误,我们不曾气馁,继续一次又一次的重测,重计算,一次次地练习,在一次次的改进中提高测量水平,磨练自己迎难而上的坚强品格。

实习磨砺实干精神,每个组员都必须亲自实践。选点、搬仪器、对中、整平、照准、读数、记录、计算每个人都要能熟练掌握,谁也不能只做"指挥"工作,谁都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来,不怕累,不怕脏,敢吃苦,能出力!

我们每个组员都分别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并准确进行计算,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直至符合测量要求为止。通过实习,我们渐渐养成了凡事都细心、谨慎的态度。

(2)、团队协作:

测量实习的过程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实习之初,我们每个人都担心自己理论知识不够扎实,不会测,测不好,担心只有十天的测量时间,自己不能按时完成任务,但是,经过我们小组的反复测量,我们的团结、默契,克服了测量中的种种问题,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有了团结的力量我们才能干得起劲。同时我也从别人那里学到了以前不是太清楚的东西,比如数据的处理、水平角的观测以及一些作图的疑问都在测量中得到了答案。

工程测量实习心得体会

这二周进行了我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实习。这次实习是土木工程的测量教学实习。实习前一天老师布置了任务我都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去完成任务了。原来觉得很轻松的实习一下子变得不是那么简单了。

第一天我们就体会到了实习不是那么的轻松。对我们的任务我们不知道怎么开始,不明天今天该干什么明天该干什么,实习没有了好的计划。组员六人分工也没有明确,所以导致了做起事来没有效率。一系列的问题一下子摆到了我们的面前,我感受到了这次是我来说是一次有力的挑战。我们第一天虽然做事效率低可是我们组一起从早上6点开工到下午7点才收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熟悉实习操作,那一天收工的时候每个人都是很疲劳了。我们一起吃饭的时候好好总结了这一天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确定了每个人以后实习的具体分工。同时我们还一起规划了每天要做的内容。这样一来我们做事就更具高效性更有目的性。果不其然,我们第二天做起来相比第一天就好多了。

测量心得体会篇3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测量心得体会篇4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们大家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很明显地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且让我们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及培养我们要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让我们熟练掌握实验仪器的操作技能。同时也拓展了大家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个人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也让我们明白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

通过实训我们发现了我们的不足之处。每个组员有一部分的操作技能没有掌握。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自己能够比较熟练地经纬仪进行对中,从而为小组的实训节约时间,但是,我对仪器的整平不能够很熟练的掌握,还有就是对于读数,不能够很快的读出数据。其他组员,要么就是能够较快整平仪器,要么就是能够很快的读出数据。总之,每个组员都有没有全面的掌握仪器的使用,再接下来的实训课中,要尽量的给每个人独立操作仪器的机会,在测量任务完成之后,最好让每个人充分的认识一下仪器和独立操作仪器。

这次实训,我想最大成功之处就是我们小组的团队的合作精神。因为任何一项小的工作一个人都不能完成,必须有大伙的合心、合力、合作才能顺利完成每一项工作。由于每个组员都掌握了一些仪器的操作程序,那么小组在进行实训的时候,便能够较快的完成实训内容。同时我们所使用的仪器很多是很精密也很脆弱的,必须轻轻地拿、轻轻的放置,严格依照操作要求使用,必须时刻注意爱护仪器。 这让我们很小心仪器,明白保护仪器的重要性。

测量心得体会篇5

【摘要】 目的 :观察无创水银血压计测压时血压计零点、上臂袖带(肱动脉)位置以及有创导管测压时换能器位置、穿刺点位置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方法:选2009年1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男、女各15例,用水银血压计测量无创血压。各选取其中介入患者5例通过导管测量有创血压。分析血压计、测压点与心脏零点的相对位置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结果:①上臂袖带与心脏水平保持一致,变化水银血压计零点的位置,血压测量值差异无显著性(P >0.05);②水银血压计测得左侧卧位血压比平卧位明显降低(P

【关键词】 血压;测量;血压计;心脏;零点

在护理工作中,对血压的正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的特殊情况很多,如对血压测

量的原理不甚清楚的话,测得的血压值就有可能会有较大的误差,从而对临床工作带来不良

影响。本研究探讨了无创测压时血压计零点、上臂袖带(肱动脉)位置以及有创导管测压时

换能器位置、穿刺点位置对血压测量值的影响,以进一步明确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09年1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年龄60~70岁,用水银血压计(江苏鱼跃,11810003-1)测量无创血压。各选取其中介入患者共5例,其中男3例,女2例,通过导管测量有创血压(飞利浦,M50)。

1.2 方法

无创血压的测量由经过培训的同一护士用同一水银血压计对同一患者连续测压3次,每次间隔5 min,取平均值。分组情况:①按标准患者采取坐位,袖带位置在右手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血压计的零点也置于心脏同一水平(A1组);②把血压计的零点位置置于心脏水平下40 cm测压(A2组);③把血压计零点置于心脏水平上40 cm的水平测压(A3组);④患者平卧位,上臂袖带、血压计零点与心脏同一水平(B1组);⑤患者左侧卧位,袖带位于右上臂(在心脏水平的上面),置血压计的零点与心脏同一水平(B2组)。有创血压的测量在介入患者上进行。采用桡动脉穿刺术,穿刺成功后,按feilding氏法置入鞘管。测压换能器首先调零,然后通过连接管与鞘管相连测量血压。分组情况:①换能器水平与心脏同一水平记录压力值(C1组);②换能器位置高于心脏水平10 cm测压(C2组);③换能器水平低于心脏水平10 cm测压(C3组);④换能器水平、导管进入桡动脉测压点位置与心脏水平保持一致(D1组);⑤换能器水平与心脏水平保持一致,导管进入桡动脉测压点位置抬高20 cm(D2组);⑥换能器水平与心脏水平保持一致,导管进入挠动脉测压点位置降低20 cm(D3组)。血压计零点位置变化时血压差值:A2=A2-A1,A3=A3-A1;卧位时血压的差值:B2=B2-B1。换能器位置高低变化时血压差值:C2=C2-C1,C3=C3-C1;抬高或降低穿刺点的位置时血压差值:D2=D2-D1,D3=D3-D1。

1.3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配对资料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无创血压测量结果

由表1可知,坐位时血压计的零点与心脏的水平不一致,相差40 cm并不影响血压的测量值,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0.05)。由表2可知,血压计的零点与心脏水平不变,而压脉带的位置与心脏不在同一水平,血压测量值产生了明显变化(P

2.2 有创血压测量结果

由表3可知,改变压力换能器的位置可使血压产生明显变化。当换能器比心脏水平高10 cm时血压下降7.4 mmHg左右,当换能器比心脏水平低10 cm时,血压上升约7.4 mmHg(P 0.05)。

3 讨论

3.1 无创测压时血压计的零点不必强调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测量血压,护理学教材非常强调血压计水银柱的零点要与心脏处于相同水平[1],其实这在日常的工作中是很难做到的。坐位测量血压,血压计放在桌子上,不会把血压计抬高或降低以符合与患者心脏在同一水平。通常放在桌子上的血压计零点要比心脏位置低,但并不会影响所测量血压的准确性。血压计的气囊充的是气体,不是液体。据物理学理论,在海拔2 000 m内,每升高12 m,气体的压强相差1 mmHg。此外,物理学中的气体状态方程也不考虑高度,所以血压计位置的高度之差可忽略不计。在200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中,血压测量并不强调血压计位置的高低,而是强调上臂袖带与心脏要在同一水平[2]。我们的研究结果也说明,上臂袖带与心脏水平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水银血压计的零点位置对血压测量值无明显影响。

3.2 心脏的零点位置

心脏是个立体,心脏零点位置是以心脏的上缘作标准,还是以心脏的下缘或心脏的中心点作标准呢?显然心脏零点位置不同,血压测量值不一样,特别在有创测量时,误差更大。严格的讲应选心脏的右心房为零点[3],即参考点。心脏的右心房大致在心脏的中点(中线处)。但人的体位是可变的,左侧位时心脏的中点向左移,右侧位时向右移,斜卧位(高枕卧位)心脏的零点也会变化,通常心脏的零点位置大约在胸骨角与地面垂直5 cm左右(俯卧位除外)。当然人的身高不一样,零点的位置也有差异,但有了这个概念后,可以确定心脏零点位置,减少血压测量值的误差。

3.3 无创测压与有创测压的区别

水和空气不一样,水的密度比空气大得多,它的压强跟高度密切相关,无创测压时整个系统都是液体,因此有创测压,测压的换能器的高度一定要与心脏的零点置于同一水平,否则血压测量值误差将很大。我们的研究也表明,当压力换能器比心脏的零点高时,测得的血压就低,比心脏的零点低时测得的血压就高,并且这种变化数值是可以预测的。根据1 mmHg相当于1.36 cmH2O,我们把压力换能器升高或放低10 cm,压力(10/1.36)就会有7.4 mmHg的变化。而有创测压时测压点位置是否与心脏在同一水平是无关紧要的。同理,无创测压的袖带位置,与心脏零点的位置不一致,血压测量值变化很大。其压力变化的值也是可预测的,取决于高度相差的数值。因为心脏到右上臂的血管内充满了液体(血液),它也符合液体的物理学原理。是增加还是下降,就要看袖带是在心脏零点的下面还是上面了。我们的研究表明:左侧卧位时,压脉带的位置在心脏的上面,测得的血压值就低,因此左侧卧位测压并不是正确的测量方法。临床上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监护室,无创血压监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察指标,患者是会动的,它可以左侧卧位,也可以右侧卧位,而此时测得的血压值,就会有明显的偏差。如果我们不根据实际情况,只看监护仪上的血压数值,就会使诊疗出现偏差。

因此,无创测量血压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上臂袖带与心脏零点的位置;而在有创测量时,一定要非常注意换能器与心脏零点的位置关系。因为只要细微的改变就会产生明显的血压测量值变化。了解测量血压的物理原理,有助于我们对血压测量值变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1.

测量心得体会篇6

在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中明确指出:“实验室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来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1]。通过计量认证后几年来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我们认为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审核、评审,通过外部审核改进管理体系,开展有效的质量监督,参加各级能力验证活动,做好检测人员培训、考核以及抱怨处理工作是实现管理体系有效性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以下是笔者这些年的工作体会,以与同行共同交流、分享。

1 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审核、评审工作

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机构(含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审核是对实验室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查的有效管理工具,审核的结果可为管理者采取措施提供信息。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审核、评审是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标志,也是不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质量体系的基础。它包括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1.1 通过开展内部审核保证质量体系持续符合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己进行的,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其实质就是质量工作检查,是检查检测工作是否持续不断地按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转,验证实验室的实际运作是否持续符合所建质量体系和评审准则的要求,发现质量体系中的不合格,并通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进一步提高质量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按照本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要求,我们每年在6月、12月进行两次内部审核,两次内审涵盖质量体系的13个要素,即组织与管理、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人员、设施与环境、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量值溯源和校准、检测方法、样品管理、记录、检测报告、检测工作的分包、外部协助和供给以及抱怨。内部审核采取查阅质量记录、技术记录以及现场检查的方式进行。对于发现的不合格工作,立即运行“不合格工作控制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制定切实有效的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审核。对于潜在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内部审核应由获得内审员资格或计量认证评审员资格的人来承担,本中心有省级计量认证评审员4名,内审员2名,其中包括中心主任兼技术负责人、主管检测工作的副主任兼质量负责人以及质量控制科科长,在审核过程中我们重视“回避”的原则,确保内审的客观、公正。因此,每次内审工作都能得到被审核部门的高度重视,使不合格工作纠正措施的实施、预防措施的制定及时、准确、高效。

1.2 通过开展管理评审确保质量体系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 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质量目标所进行的活动[2],也可以说是质量工作的总结,通过管理评审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必要的更改和改进。

我们在每年的1月份进行前一年的管理评审工作。管理评审由中心主任主持,中心各部门负责人及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管理人员均参加管理评审。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参会人员对相关人员所做的资源配置合理性及充分性报告、内外部审核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落实情况报告、实验室间比对能力验证及服务客户情况报告、工作量变化及检测人员培训工作报告、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实施情况及评价等进行充分讨论,以确定如何在下一年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改进、检测工作质量、服务质量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资源的改善,并在会上对现有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检测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做出评价。

2 通过外部审核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改进

在5年的计量认证周期之间,要经历监督审查,在计量认证扩项、获得的各类资质的年审中,都要经历外部审核。通过外部审核,不同的技术专家及不同的视角发现本中心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有效的纠正措施,实施有效的整改,必要时制定预防措施,这也是计量认证后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之一。

3 开展有效的质量监督工作

质量监督工作是保持质量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第一道防线,对检测工作进行足够的监督是确保检测工作初始和持续能力的重要措施。质量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监督那些决定实验室结果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即人、机、料、法、环、测、抽、样,详细记录质量监督的情况,对于发现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强的纠正及纠正措施,并对整改情况实施跟踪验证,必要时还可运行“不合格工作控制与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质量监督工作由熟悉检验方法和程序,了解检验工作的目的以及懂得如何评定检验结果的人员来承担。本中心任命了8名质量监督员,分布在微生物检验科、理化检验科、公共卫生科、消毒科和学校卫生科。按照本中心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每2个月至少进行1次质量监督,监督内容包括:检测工作是否符合文件要求、技术标准是否现行有效、实验室环境设施的控制、新上岗人员的重点监督、委托协议评审、检测仪器及标准物质、耗材及试剂、检测记录及报告、样品和实验室内务。除此之外,质量监督员还开展不定期的专项监督和重点监督。如承担政府指令性检测任务、开展新项目、检测方法确认等。

4 积极参加各级能力验证活动

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和展示实验室能力的活动,是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活动,可以使实验室对其出具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进行客观评价,也是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程序的一种补充。

作为疾控系统的实验室,本中心历年来一直参加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实验室比对和北京市临检中心组织的质控考核,项目涵盖了病原微生物、卫生微生物、血清学盲样、未知样检测,食品、水质、职业有害因素等理化项目的未知样检测等,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中心在2004年获得了社会委托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资质,并连续两年参加了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能力验证活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2005年还作为比对工作的辅助实验室协助主导实验室——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了比对方案研讨、预试验、跟踪试验、数据处理、结果评定等工作;根据国家认监委能力验证计划,结合实际情况,本中心在2005年自愿选择参加了5项能力验证活动,包括白酒中甲醇、杂醇油、水果罐头中的合成色素、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食品中苏丹红1号、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检测,其中最后两项为本中心2005年开展的新项目,且为非认证项目。

参加各级能力验证活动已经成为本中心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强有力的补充,特别是自愿参加一些部级的能力验证活动。自2003年委托检测的开展以来,食品理化检测数量剧减,因此本中心在2005年选择了食品理化检测项目参加部级能力验证活动,以确保持续的、高水平的检测能力和质量;对于满足市场需求开展的新项目,我们通过参加部级能力验证活动验证该项目的检测能力,为计量认证扩项做充分准备。

5 做好检测人员培训、考核工作

在影响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的诸多因素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实验室水平的高低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和水平。

5.1 制定切合实际的检测人员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 检测人员培训计划是管理评审的输出之一,制定符合本中心实际情况的检测人员培训计划并有效实施是确保检测质量的关键环节。积极参加各类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检测技能和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在此不再详细叙述。对于实验室自身组织的培训,应将质量体系审核、评审、质量监督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质量体系文件中修改、完善的内容作为重点内容,同时涵盖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等。为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还可以针对不同岗位的检测人员,有侧重的开展培训工作。如对于质量体系中的管理人员,强化其对质量体系文件的理解和灵活应用;对于质量监督员则强化加大质量监督的覆盖面和提高质量监督员的责任意识方面;对于新参加检测工作的人员,重点在于强化质量意识、计量基本知识及对质量体系文件的理解和执行。

5.2 组织形式多样的检测人员考核 形式多样的考核是评价培训效果的有效手段。本中心通过组织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的考核,确保检测人员持续的能力和水平,并将考核结果记录与检测人员年终评优相结合,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提高。

6 做好抱怨的处理工作

积极收集客户的反馈信息,调查处理好每一个客户抱怨是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实验室声誉的手段之一。在这方面,我们有切身的体会。2005年本中心调查处理了一起对直饮水微生物检测结果的抱怨,通过对所涉及的范围和职责进行全面审核后,未发现检测工作的任何问题。本着服务客户的原则,相关人员积极协助客户查找原因,发现是由于管线连接错误导致水质污染而出现阳性结果。通过对抱怨的处理,不仅充分体现了本中心的业务水平和检测能力,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还提高了本中心的声誉。

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是提高检测工作质量、满足客户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永恒的目标、永恒的活动。 参考文献

测量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外显感恩;相对内隐感恩;整体内隐感恩;内隐联想测验(IA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003-5184(2013)04-0368-06

1 引言

感恩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是现代社会的热门话题,关注感恩是建设先进文化、和谐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之一(李翔,杨义芹,2012)。众多研究发现,感恩与人格、幸福感、亲社会行为、身心健康等密切相关,感恩研究意义重大。然而,目前在感恩研究领域仍存在着“国外热,国内冷;实践活动热,理论研究冷,心理学研究更冷”的冷热不均现象。具体表现为:最近十年,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兴起,感恩这一心理学研究中几乎“被遗忘的角落”才开始引起心理学界的关注和重视(张利燕,侯小花,2010)。

目前,国外在感恩的概念、理论、测量、及相关研究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相比之下,国内心理学界在感恩研究方面才刚刚起步,无论是关注的广度还是深度都远远不够,存在质与量两方面的缺憾与不足。在概念方面,目前以McCullough,Emmons和Tsang(2002)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学者都把感恩看作一种情感特质,一种认识或回应恩惠的概括化倾向,称之为感恩意向或倾向。感恩也是一种道德态度,感恩作为道德态度是道德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畴(李建华,谢文凤,2012)。感恩也是一种良好的社会心态,感恩作为社会心态是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孙伟平,2013)。何安明等人(2012a;2012b;2013)认为感恩是个体在认识到施恩者所给予自己的恩惠或帮助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感激并力图有所回报的情感特质,是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是一种积极的、具有社会道德意义的人格特质。在测量方面,已经发展出不少通过自我报告来测量感恩的量表(或问卷),如国外McCullough等人(2002)编制的6项目感恩问卷,Watkins等人(2003)编制的感恩怨恨和感激量表,Adler和Fagley(2005)的多维感激测量量表(The Appreciation Scale,AS),国内申正付等人(2011)的大学生感恩品质量表、何安明等人(2012a)的青少年感恩量表(Adolescent Gratitude Scale,AGS)等。这些感恩测评工具可以测量出个体感恩的基本状况。但是这种建立在被试内省基础上的直接测量会受到个体内省的正确性、社会称许性等因素的影响,致使研究结果产生测量误差。

近年来,许多社会认知研究者都发现个体处理关于自我信息的方式可区分为外显与内隐的模式,提出了内隐-外显社会认知分离论,认为外显模式是意识的、控制的及反思的处理;而内隐模式则是潜意识、自动化及直觉的处理。外显的信息处理对于内隐的把握是有限的,很难用测量外显模式的自陈式量表来测量内隐模式(杨金花,王沛,袁斌,2011)。为测量个体自尊的内隐模式,Greenwald等人提出了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IAT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刻板印象、自我概念、、害羞、攻击性、幸福感、动机、社会认同、服从及态度等课题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随着研究向纵深发展,IAT的不足之处也日益显现出来。因为IAT是一种相对测量,采用目标词和属性词的互补对,局限于考察某一目标对象相对于另一目标对象而言与某一属性联结的紧密程度,而不是单个联想的绝对强度,也就是说,在IAT测量中,目标词“他人”具有一定模糊性,与不同的对象相比,个体的内隐评价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一工具对于单一态度对象可能并不特别合适。

Karpinski等在IAT的基础上发展出SC-IAT,用以测量单一目标类别(如:群体、自我)和属性维度(如:积极和消极评价)之间的联结强度,采用SC-IAT可以明确知道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SC-IAT弥补了传统IAT需要提供类别维度,不能对单一对象进行评价的不足。那么,这两种内隐方法测出的是相同的事物,还是彼此相对独立的?外显测量与这两种内隐测量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SC-IAT方法在我国鲜有使用(艾传国,佐斌,2011a;艾传国,佐斌,2011b),在感恩研究方面目前仅有何安明等人(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2013)采用IAT技术对内隐感恩进行了初步的考察,迄今尚无研究者采用SC-IAT来测量感恩,更缺乏对感恩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的综合性考察。由上述分析可知,IAT是一种相对测量,局限于考察某一目标对象相对于另一目标对象而言与某一属性联结的紧密程度,具体到感恩IAT考察的是自我相对于他人而言与感恩属性词联结的紧密程度;SC-IAT是传统IAT的进一步发展,用以测量单一目标类别和属性维度之间的联结强度,采用SC-IAT可以明确知道个体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具体到感恩SC-IAT考察的是自我对自己感恩水平的整体性评价。何安明等人(2012a;2012b;2013)把感恩界定为一种情感特质和人格特质,作为一种稳定的特质,感恩既是自我与他人进行比较时产生的一种相对体验和评价,更是个体在长期社会比较基础上产生的对自我的整体体验和评价。因此,感恩既可以采用IAT技术来进行相对测量,又可以采用SC-IAT方法来进行整体评估。采用SC-IAT方法测量感恩有助于克服感恩IAT测量的相对性和不稳定性,能够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内隐感恩建构的全貌,感恩SC-IAT和感恩IAT测量各有优劣,两者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感恩SC-IAT测量又可以对感恩IAT测量结果做进一步的佐证、补充与丰富。鉴于此,该研究试图从内隐感恩这一新视角出发,借鉴内隐社会认知领域研究的成功经验,同时采用量表、IAT和SC-IAT三种方法来测量感恩,考察三种测量方法下感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既可以在实践层面上帮助人们更全面、深入、细致地认识感恩,更好地把握感恩内隐建构和外显建构的全貌,又可以在理论层面上拓展内隐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丰富和发展感恩及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被试

采取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一所高校四个班的大学生189人,剔除在外显和内隐测量上无效的被试后获得有效被试144人,其中男生68人,女生76人,城镇学生31人,农村学生113人,独生子女27人,非独生子女117人。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熟悉电脑的基本操作。

2.2实验材料

外显感恩采用何安明等人编制的《青少年感恩量表》(AGS)(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2012a)。AGS用于测量青少年外显的感恩特质,包含“对社会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自然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自然恩惠的感知和体验”、“对他人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对社会恩惠的表达和回报”及“对他人恩惠的感知和体验”6个分量表,23个条目。Lik-ert 5点式计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AGS可以测得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的得分,得分越高者,表示被试在该感恩的因素或整体表现上越好。编制时已经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其中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4,间隔1个月的重测信度为0.91,与GQ-6感恩量表之间的同时效度为0.50,对社会支持的预测效度为0.39。在该研究中α系数为0.87。

用inquisit 3编制了两个内隐感恩实验。实验1是自我-他人IAT,实验2是自我SC-IAT。实验的程序模式见表1和表2。

首先从现代汉语字典中挑选出自我词和他人词各16个,从汉语成语大辞典中挑选出与感恩相关的积极词和消极词各20个。然后以团体施测方式让大学生对这些目标词和属性词按照常用程度和代表程度两个标准排序,接着回收统计,分别得出提名频率最高的前8个词语。代表目标词“自我”的词汇有:我我的自己自己的俺俺的本人本人的;代表目标词“他人”的词汇有:他他的人家人家的别人别人的他人他人的。代表属性词“积极”的词汇有:知恩图报饮水思源感恩戴德投桃报李助人为乐扶危济困隐恶扬善乐善好施;代表属性词“消极”的词汇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见利忘义过河拆桥数典忘祖怨天忧人寡恩薄义落井下石。

研究统一使用属性词“积极”和“消极”,原因在于感恩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态度和评价,那么,通过“自我”与“积极”之间的联结强度可以较好地反映个体的感恩状况。此外,在目标词不变的情况下,IAT中所选用的属性词也一定能够运用于SC-IAT中,所以该研究中的IAT和SC-IAT采用了相同的属性词。

2.3施测过程

被试在电脑上完成外显测量和内隐实验,外显测量和两个内隐实验的呈现顺序是随机的,所有测验信息由计算机自动记录,IAT和SC-IAT实验的反应时精确到毫秒。两个内隐实验不记录练习阶段的数据,只记录测试阶段的反应时。在SC-IAT实验中,为使左右按键比率一致,将步骤2中代表“自我”、“积极”和“消极”的样例词按照1:1:2的频率呈现;步骤4中代表“自我”、“积极”和“消极”的样例词按照1:2:1的频率出现。测验时主试说:好,现在我们进行测验和实验,请大家务必保持安静,认真阅读电脑屏幕上出现的指导语,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尽快做出按键反应。整个正式施测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

2.4数据分析方法

外显测量计算AGS总分。对于内隐实验,依据Greenwald和Karpinski等的数据处理方法,删除反应时大于10000ms和10%以上的反应时小于300ms的被试数据,同时删除错误率高于20%的实验数据,IAT实验把错误反应的反应时用它所在步骤的反应时的平均值加上600ms予以代替,SC-IAT实验把错误反应的反应时用它所在步骤的反应时的平均值加上400ms予以代替。内隐实验用D值表示效应大小,反应时均值差(不相容任务-相容任务)除以标准差即为D。D值反映了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差异的大小,D值越大说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比相容任务反应时大得越多,即内隐效应越大,被试在内隐层面对自己的评价越积极;反之,越小说明不相容任务反应时和相容任务反应时相差越小,即内隐效应越小。IAT实验中步骤3、4的相容任务分别对应6、7的不相容任务(见表1),SC-IAT实验中步骤2为相容任务,步骤4为不相容任务(见表2)。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

3 结果

3.1外显感恩测量结果

AGS量表中点值为69.00,被试感恩的平均得分为91.22(标准差为9.31),高于其量表中点值两个标准差以上,显示被试维持着非常积极的外显感恩评价。性别差异不显著(t=1.357,p=0.177)。

3.2内隐感恩测量结果

IAT的内隐效应D1=0.35,SC-IAT的内隐效应D2=0.06,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两个D值与0的差异均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内隐效应显著。两个内隐感恩的性别差异也均不显著(t=1.162,p=0.247;t=-0.606,p=0.545)。

3.3三个感恩的相关

计算被试的AGS得分与IAT、SC-IAT的D值之间的相关,结果如表3。

由表3可知,外显感恩与D1、D2的相关不显著,D1与D2之间相关也不显著。

4 讨论

从外显感恩的测量结果可知,被试在外显感恩量表上得分的平均值(91.22)远远高于其量表的中点值(69.00),差距在两个标准差以上,显示被试维持着非常积极的外显感恩评价,他们的外显感恩平均水平很高,这与众多用自陈式感恩量表得出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且本研究结果显示被试的外显感恩倾向非常强烈,高于其他研究所测得的感恩水平(何安明,2011;何安明,刘华山,2012c;郑裕鸿,范方,喻承甫,罗廷琛,2011),原因可能在于该研究需要被试在自陈式感恩量表上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无法像单一外显研究那样匿名进行,而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这一举措大大增加了社会称许性对量表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被试因为在意自己在别人面前的表现,希望给人留下自己知恩图报的良好印象,所以更倾向以社会称许的方式答题,从而人为地提高了他们的量表得分。该研究中的被试整体外显感恩水平较高,对自己的整体评价比较积极。实验没有发现外显测验显著的性别差异。这与申正付等人(申正付,赵东诚,杨秀木,2011)关于感恩的研究结果不太一致,他们认为女大学生的感恩倾向明显高于男生,出现这种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不同有关;但本研究与马云献等(马云献,扈岩,2004)关于感恩的研究结果一致,也与众多关于自尊、亲密关系等社会认知的研究结果一致(张镇,李幼穗,2005;张洪,王登峰,杨烨,2006)。该研究认为,感恩作为一种被高度称赞的人类美德,作为一种稳定的情感特质和人格特质,具有跨性别的普遍性,所以感恩外显测量的性别差异不显著。

两个内隐实验的结果显示被试在内隐层面对自己的评价也比较积极。大量心理学研究都认为人们对自己的看法往往是偏正向、积极的,而且会努力维持这种积极的自我评价(Tesser,2000;艾传国,佐斌,2011a),Steele为此还提出了自我肯定理论(self-affirmation theory),该研究结果与这些研究相符。与外显感恩测量结果一样,内隐感恩测验结果的性别差异也不显著,这与研究者本人(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2013)先前关于内隐感恩的研究结果一致,也与众多关于自尊、亲密关系等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结果一致(张镇,李幼穗,2005;张洪,王登峰,杨烨,2006)。因为内隐感恩主要是针对自我的一种态度表现,IAT所确立的基础是与笼统“他人”的比较,自我SC-IAT所确立的基础是个体对自己长期的综合评价,这两种测量均不涉及特定的群体间的比较(如性别、种族、年龄等)。这一结果从性别这一人口统计学变量的视角进一步佐证了内隐感恩效应的普遍性,符合Greenwald等(2002)所提出的内隐社会认知统一论。性别因素对外显和内隐感恩测量均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说明感恩在外显与内隐层面均具有跨越性别的普遍性,也进一步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感恩的普遍性。

D1与D2相关不显著,说明IAT和SC-IAT两种内隐测量方法所测量到的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具体到本研究而言,两者测量的是两种不同的内隐感恩,即采用IAT所测得的内隐感恩与采用SC-IAT所测得的内隐感恩两者之间是相对独立的,他们属于两种不同的内隐建构。该结果与艾传国等人(艾传国,佐斌,2011b)关于内隐自尊的研究思路和结论是一致的,从逻辑上讲,该结果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IAT和SC-IAT测量感恩内隐建构的有效性。感恩是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它是在社会比较基础上产生的。不同的比较对象和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自我评价。当与强感恩个体相比时,个体感恩会遭遇挫折,当与弱感恩个体相比时,个体感恩得以强化。IAT测量建立在自我-他人的比较中,反映的是对自我-他人的相对态度;因此,该研究中自我-他人IAT测量的是相对内隐感恩,反映的是个体在与不同对象比较时所产生的相对评价。而SC-IAT克服了IAT需要自我与他人进行比较的不足,测量只需针对单一目标对象——自我,反映的是对自我的整体态度;因此,该研究中自我SC-IAT测量的是整体内隐感恩,是个体长期多重社会比较的综合结果,反映了个体对自我的整体评价。

外显感恩与D1、D2相关不显著,说明外显感恩与内隐感恩之间没有相关关系,两者相互分离,外显感恩与内隐感恩是两个不同的建构。这一结论与众多关于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关系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国内外绝大多数采用内隐技术的研究都会报告它与外显测量之间的相关,相当一部分实验研究显示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之间呈现低相关,一项元分析研究也发现,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之间的平均相关系数r为0.19。内隐外显测量之间呈现低相关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Greenwald等人(2001)认为原因有两个:(1)内隐IAT测验所研究的态度等社会认知问题在社会环境中同质性高,取样偏窄,以致无法求得统计学上的高相关;(2)外显测验存在的社会赞许性、被试反应偏差等不足使两者分离。Karpinski等人(2001)的研究进一步发现,即使对社会称许性因素加以控制,并将外显与内隐IAT测验的项目层次进行匹配后,二者之间的相关依然较低,显示内隐和外显测量所测到的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建构。

人的心理是从内隐到外显变化的连续统一体,具有模糊性,几乎一切能够观察的人类反应都可能是内隐和外显双重过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内隐建构与外显建构不同,两者拥有彼此不同的内在心理结构,具有不同的心理加工机制。这符合内隐一外显社会认知分离论的基本观点,已经得到国内外众多学者的一致认同。

所以,用青少年感恩量表与用IAT和SC-IAT内隐感恩测验方法测量到的是个体不同层面的感恩,即个体同时存在着外显感恩和内隐感恩,外显感恩和内隐感恩彼此分离,属于两个相对独立的建构;在内隐测量中,采用IAT方法测量到的是个体的相对内隐感恩;而采用SC-IAT方法测量到的是个体的整体内隐感恩。只有多重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方法有机结合,才能得到比较客观、全面、真实的感恩测评结果。

5 结论与不足

测量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 自测健康; 人格特征; 学生; 护理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rated health status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CHENG Xiao-lin,DONG Feng-wei.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of Nursing,Shenyang 11003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tatus of th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self-rated health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Methods 312 nursing undergraduates were assessed with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Revised (Short Scale For Chinese) and self-rated 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SRHMS1.0).Results The scores of social health subscale and SRHM of nursing undergradua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normal persons. The score of E dimens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ational norm and L dimen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and lie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rated health.Neuroticism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rated healt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neuroticism and lie were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self-rated health.Conclusion The status of the self-rated health of nursing students is significant correlated with personality traits.

【Key words】 Self-rated health; Personality traits; Students; Nursing

护理专业学生作为护理人员的后备力量,护理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特点决定了护生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才能适应今后的工作。而随着健康观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处于完好状态。人格是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是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影响个体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身心健康水平。因此通过了解护理专业学生人格特征及自测健康的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不同性格对健康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对提高护生的身心素质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沈阳医学院护理专业06~08级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330份,收回问卷328份,其中有效问卷为312份,合格率为94.5%。其中男5例,女307例,年龄18~24岁,平均(21.25±1.58)岁,其中大一109例,大二116例,大三87例。

1.2 方法 (1)自测健康评定量表[1](SRHMS1.0),由10个维度48个条目组成,包括生理健康子量表总分(BZT)、心理健康子量表总分(MZT)、社会健康子量表总分(SZT)以及自测健康评定量表总分(ZCZT)。(2)艾森克个性问卷简式问量表中国版[2](EPQ-RSC),共48个项目,含4个分量表,E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量表测量神经质维度,即情绪性,P量表测量精神质维度,L量表即测谎分量表,测量掩饰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自测健康评分 对学生进行自测健康测评后,得分与一般人群的自测健康[3]进行比较,结果护生的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生理健康子量表得分、认知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得分与一般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要低于一般人群,正向情绪、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社会健康子量表得分和自测健康总分高于一般人群,见表1。

2.2 护理学生EPQ-RSC的结果 用护生的EPQ-RSC的得分与20~29岁女性的全国常模[2]比较后表明,护生的N、P量表结果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量表结果高于全国常模,即护生比同龄女性较外向,L量表结果低于全国常模,即护生比同龄女性掩饰性低,见表2。

2.3 自测健康各子量表与EPQ的相关分析 EPQ的E分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总健康呈正相关,即人越外向,自测健康评分越高;EPQ的P分与所有健康量表呈负相关,即人的情绪越不稳定,自测健康评分越低;EPQ的L分与心理健康、社会健康和总健康呈正相关,即人的掩饰性越高,自测健康评分越高,见表3。

2.4 自测健康的多因素分析 分别以自测健康各子量表得分和总分为因变量,以内外向、神经质和掩饰性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在α=0.05水平上,全部进入4个回归方程的是神经质,而内外向和掩饰性分别进入不同的回归方程,见表4。

3 讨论

研究显示,护生的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要低于一般人群,这与孙海娅[4]用SCL-90对护理专业46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发现护生在抑郁、焦虑、恐惧和精神病性4个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的结果一致。这与护理专业受到世俗偏见的影响,尤其是护理本科生并没有受到一些中、小医院的重视,就业时比高职学生更受到限制,而在大医院的就业竞争中又非常激烈,学习压力较大有关。而社会健康方面每个维度都高于一般人群,这可能与护生大部分都是女生的特点有关。她们在遇到困难时愿意与别人沟通,愿意依靠别人解决问题。作为在校生,她们很适应学校生活,社会角色简单只要完成学习任务就可,并且经济费用大部分由家庭提供,并没有什么生活压力。

与全国常模比较,护生的E量表结果高于同龄女性,这说明护生性格偏外向、好交际、爱交谈、随和乐观,这与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善于应变、灵活敏捷;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能团结协作的性格特征[5]相符,再经过学校的护理的职业教育,以后能更好地适应护理职业要求。护生的L量表结果低于同龄女性,这可能与护生还属于在校学生社会性比较朴实,掩饰性较低。

经过相关分析,内外向、情绪性和掩饰性都与自测健康部分量表相关,尤其是情绪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为0.547,与自测健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466。这说明情绪性是影响护生自测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情绪不稳的大学生容易受外界因素的激惹而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而且情绪被激发后很难平复[6],因此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护生的自测健康状况。

人格特征是个体较为固定的反应方式与行为模式并不容易发生转变,但这种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是受环境影响的。因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课外活动或是开展心理咨询,使学生逐渐变得善于交际,情绪稳定地面对多重冲突能够理智处理问题。即使走上工作岗位,面临巨大压力也能保持健康状态。

但自测健康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笔者所研究的人格特征对其影响,以心理、社会健康和健康总分为因变量的三个回归方程分别仅能解释33.1%、18.7%和25.9%,以生理健康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更能解释6.6%。这说明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对护生的健康存在影响,需要在以后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许军,向东.心理卫生评定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5.

[2] 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3] 杨云滨,许军,王斌会,等.一般人群自测健康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2):87-89.

[4] 孙海娅.463名护理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校医,2010,24(8):580-582.

[5] 汪国建,马小琴.护理实习生人格特征与职业适应性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2-43.

测量心得体会篇9

【关键词】国外 人才测评 起源

人才测评,也叫人员测评、人才素质测评,它主要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结合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对员工的知识水平、能力标准、个性特征、工作业绩和发展潜能进行测量和定性的活动。[1]

国外人才测评技术的发展,源于心理测验。二战之后,由于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对人才人才测评技术提出新的挑战,此时面试技术发展起来,到60年代以后,评价中心技术得到发展并在许多大公司运用。国外人才测评技术的发展以这三大技术为起源。

1 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最早用于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人的治疗需要。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一次使用心理测验这一术语,此后这个术语很快得到普及。心理测验中对智力能力和心理缺陷的诊断引发了心理学家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就智力测验而言,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他对测量个体差异的系统方法进行了发展和综合。卡特尔将个体差异的研究引入美国,他受高尔顿的影响,开发出一系列感觉运动测验来测量大学生的智力水平。直到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把智力看作人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编制出比奈—西蒙量表,使得测验作为一种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开创了现代人才测评的先河。

一战期间,心理测验进一步发展,从教育医学领域转向战争领域,这一时期团体测验得到发展。美国心理学会研究心理学如何为战争服务,在选拔和分派官兵的任务时测量它们的智力。由于军队人数较多,因此大规模团体测验方法产生,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测验是陆军甲种测验和非文字的陆军乙种测验,从1917年3月到1919年l月间,共有200多万官兵参加了测验,效果显著。二战期间,美国飞行员全套测评方案的成功运用,成为心理学在战争领域运用的经典案例。

战争时期心理测验的成功运用使得心理测验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发展,为各个阶层、各种人群设计的智力测验层出不穷,但是人们随后发现,智力测验的内容十分有限。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心理测量学家们开始在实践中评价求职者的“岗位适合度”,于是职业兴趣测验繁荣发展起来。比较著名的有1947年的斯特朗——坎贝尔职业兴趣调查表、库德职业兴趣调查表和1966年霍兰德编制的霍兰德职业兴趣调查表,突出了职务关联兴趣。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将传统的智力测验和多重能力倾向成套测验相结合,对能力的测量更加全面。

对情感行为和非智力行为的测量,是心理测量的另外一个领域——人格测验的研究范围。伍德沃斯一战期间编制“个人资料调查表”,最早采用自陈式问卷选拔军官。1943年哈茨威和麦金利发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1956年卡特尔发表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20世纪80年代兴起大五人格理论,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测评中。

2 面试技术

面试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这个时期心理测量学家们开始注重人和岗位的匹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心理学家需要事先对求职者进行一次简单的临床面谈,然后进行纸笔测验或者投射测验。

面试研究起步较晚,研究也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信度和效度上。早期的面试研究认为面试的测量性质比较差信度低,效度也低,因此对面试在人员测评和选拔中的应用持悲观态度,曾经一度怀疑面试在人事评价中的价值。1930年之后,汤姆林委员会对英国文官考试制度考察之后,提出要在考试中加入面试一项,且比重要在1/6以上。1935年,这一比重加大到1/3,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的公务员考试中面试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arvey和campion(1982)的面试研究认为面试方式的改变可以提高面试的信度和效度,这是面试研究的转折点。随后的一系列面试综述和元分析,对面试的效果均持乐观态度,认为面试与其他选拔工具如认知能力测验、工作知识或工作经验等相比具有中等程度的效度。huffcutt&both(1996)研究表明,目前包括数理统计在内的许多技术与方法都被运用到对提高面试效果与信度的研究之中,信度指标和效度指标都一再被细化。[2]

现在,面试技术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面对面的交谈,它的形式逐渐多样化,程序和方法也日益规范化,现在面试技术多和评价中心技术相结合,在问答的基础上,引进了无领导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面试方法也包括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压力面试等。

3 评价中心技术

评价中心技术是通过把被试置于相对隔离的一系列模拟工作情景中,以团队作业的方式,并采用多种测评技术和方法,观察和分析被试在模拟的各种情景压力下的心理、行为、表现以及工作绩效,以测评被试的管理技术、管理能力和潜能等素质的一个综合全面的测评系统。

评价中心技术起源于德国心理学家1929年所建立的一套挑选军官的多项评价程序,但美国心理学家duoglas. bray于1956年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进行的管理进步研究,促使这项技术发展成熟。这项研究主要是想知道什么特性的青年员工能够得到晋升,通过评价中心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好的评价效果。60年代以后,评价中心技术在很多大公司开始应用,测评对象不仅仅是以普通员工为主,而且扩展到中高层管理人员。由于评价中心技术综合运用了测验、面试和情景模拟技术,使测评效果比原来更加可靠和有效。shcmidt研究表管理进步研究明,评价中心的预测效度为0.41。hunfer和hunder的报告为0.43,而加拿大公务委员会人事心理中心所用的评价中心技术预测效度高达0.53以上,是所有测评技术中最高的。

在实际运用中,评价中心体现出的优势明显,近年国外的数据显示,有2000多家公司使用评价中心技术,其中许多大公司设有专门的评价中心,一般的中小公司有专门的咨询公司对其提供评价中心技术。[3]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人才测评技术在西方已得到广泛而深入地应用。20世纪初,由最初的心理测验发展而来的人才测评技术,过了一个世纪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五、六十年代以来西方人才测评思想和方法日新月异,开发了名目繁多、内容丰富的测评技术。近年来,一些新的人才测评技术不断涌现,但是我们都能从中看到这三大起源技术的缩影。

测量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教学质量 测评 情感因素 对策

[作者简介]马敏(1980- ),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王炳义(1960- ),男,江苏徐州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质量管理。(江苏 徐州 221140)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105-02

教学质量测评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学质量测评的信度与效度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争论的焦点。虽然目前关于提高教学质量测评结果可信度与可靠性的研究也有不少,但人们是担心“评价者和被评者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对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结果是否有所影响”。因此,研究情感因素在高校教学质量测评中的影响与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教学质量测评的特点

教学质量测评是针对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测评方式,是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质量测评的数据一般被学校用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并作为确定教学质量优劣、教学业绩好坏的重要依据。

教学质量测评主要涉及两个主体、一个客体。两个主体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测评者,一个客体则是被测评者教师,主体与客体对测评的态度有很大的差异。对于学校管理者主体,他们认为教学质量测评是公正的,能够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并依据测评结果对教师的教学业绩好坏、个人福利待遇进行等级划分。对于学生主体而言,很少有学生主动去给教师进行测评,而是由学校统一组织进行测评,如果是由学生自愿参评,其参评率会很低,因为学生测评本身就有被动成分,让他们对教师作真实客观的评价会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被测评者教师客体,他们通常认为测评是不合理的,存在许多有失公允的因素,如学生素质的高低、学生的认知水平,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因素对测评结果的影响比较大。由于教学质量测评,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管理中变得畏手畏脚,有时还会曲意迎合学生,致使一些正气的教风和学风受到影响。

二、教学质量测评的相关性分析

1.班主任测评与同班教学质量测评相关性分析。笔者根据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师教学质量测评数据和班主任管理工作测评数据,从三百多位教师中筛选出既担任班主任又承担本班级课程及其他班级课程的教师共38位,将其班主任得分、同班教学得分、近班教学得分、非同班教学得分加以统计,结果如106页表1所示。其中,班主任得分是指班级同学对班主任所做的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评价得分,同班教学得分是指同班同学对其班主任所授课程的教学评价得分,近班教学得分是指相同或相近专业的非任班主任班级对同一教师的教学评价得分,非同班教学得分指本班外的班主任所任其他所有班级课程的教学评价得分。

由表1可知,班主任得分的均值最小、标准差最大,并且录得的极大值和极小值均最小;同班教学得分录得最大的极大值,均值也最大;非同班教学得分录得最大的极小值,标准差最小;近班教学得分的均值也明显高于班主任得分,标准差则明显小于班主任得分。

根据表1的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得出班主任测评与教学质量测评相关系数之间的关系,如表2所示。数据表明,学生对班主任的教学质量测评与其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测评得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56。教师教学质量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和体系,其教学质量测评条目与班主任管理工作条目也具有很大的差异。从常识上来看,会管理班级的教师其教学质量未必就高。这一结果最有可能的解释是学生对本班级班主任的教学质量评价会有明显的情感因素。

2.其他各项测评间的相关性分析。一名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一个班级测评较高,在另一个班级也应该相对较高,但表2反映的结果却并非如此。同班教学质量测评与近班教学质量测评及非同班教学测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9和0.433,属于弱相关。近班教学质量测评与非同班教学质量测评的相关系数则达0.820,属于强相关。上述结果说明在没有或较弱情感因素控制的条件下,学生的测评没有较大的差异。同时,也说明班主任授课班级学生在对其进行教学质量评价时有较明显的情感因素控制。

三、存在情感因素的原因分析

学生与教师作为学校的双主体,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学生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因此师生之间必然会有情感因素存在。这种情感因素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无论哪一种,都会对教学质量评价产生一定影响。

1.对教师的教导心存感激。学生在学校中接受教师的教育,深受教师的影响。作为受教育者,他们大部分认可教师的教导,对他们心存感激。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如果打分过低,他们会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因此通常对教师的评价较高。

2.对教师的态度心存顾忌。部分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心存顾忌,害怕自己打分过低被老师知道后会给予不公正待遇,因此便给教师打高分。这种情感因素虽然是消极的,但客观上却带来了对教师的积极影响。但是,这种现象不利于反映客观的教学质量,也影响评价的效果。

3.对教师的严格管理不满。部分学生在对教师进行测评时容易受教师管理严格程度的影响。有些教师教学质量虽然高,但是对学生要求严格,这些老师有可能会被那些平时自由散漫的学生打低分;有些教师即使教学水平一般,但由于平时对学生的管理比较宽松,甚至听之任之,与学生的矛盾和冲突较少,也有可能被打高分。

4.对教师的成绩评定不满。大学生还处于情感成长的阶段,也还不能掌握较好的情感归因方法,因此容易意气用事。一些学生因为教师的成绩评定不符合自身的预期,便将不满发泄在教师身上,在对教师进行评价时打低分,从而影响测评结果。这既影响测评的效果,对于学生的成长也极为不利。

四、降低情感因素对测评影响程度的对策

教学质量测评过程中完全避免情感因素的影响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对策,降低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测评的影响程度,使测评结果更具有可信度和可靠度。

1.加强测评的公正性教育。学生是教学质量测评的主体,由于学生对测评的认识存在局限,部分学生不能完全了解测评指标的内涵。因此,在学生参加教学质量测评之前,学校管理部门应加强动员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测评的意义,了解测评的重要性,不盲目打分而进行实际评价,不打感情分而进行客观测评,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

2.利用科学有效的统计方法处理测评分数。在开展教学质量测评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在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下,给出不客观、不公正的分数。针对这种情况,在统计学生测评分数时,可以采用“截头去尾”的方法,即去掉一定比例的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再进行统计。这样一来,统计结果就不会出现差异较大的分数,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个人情感因素对测评结果的影响,提高测评的有效性。

3.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测评环境。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测评时有时会相互观看或者交流看法,这样就可能迫使某些学生改变测评结果。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在组织学生进行教学质量测评时,应尽量提供相对安全的测评环境。学生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保证学生在测评时有独立的思考空间,并且其测评信息不会被其他同学看到,以使学生可以客观公正地给老师进行教学质量测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