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范文10篇

时间:2023-03-30 04:44:08

测量学

测量学范文篇1

实习开始阶段,在廖主任的指导下,我用了大概10天时间熟悉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这本书,并做了一些笔记。通过这个过程我了解了线路设计的一些基本内容,基本程序以及在线路设计中所要面对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接着就用了大概15天时间,熟悉了“吴家”这个工程,并手工算出这个工程中的导线许用应力、比载、临界档距、控制条件、代表档距、模板K值。通过这些计算及K值,用模板曲线来杆塔定位。虽然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软件计算,但通过手工计算我可以熟悉最基本的知识及他们的代表意义。

线路设计,一定要是结合实际。比如塔基状况、线路通道等。做为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也是最缺乏实践经验的。所以去现场是必须的。

在实习阶段,跟着测量人员去了北川新县城4天,熟悉线路路径的选择、转角塔的定位及平断面的测量;跟着去了南江3天,是为了查看南江-通江的已建线路为何总是跳闸的原因;跟着去了安县1次,简单的熟悉了如何选线,去了滨江实际花园1次,了解电缆通道在城市中的走向及其中的一些问题;跟着去了4次江油,1次南坝,期间去了规划处及现场,处理线路走向与城市规划中的一些矛盾、实际基础结构与设计不符合等问题;跟着参加了“水晶到南坝”这个项目,这15天,我了解了山区、林区、高海拔的线路实际设计中遇见的一些问题。通过这三个月的实习,外业为一个月,内业为二个月。我学到了许多东西,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同时看到了自己本身存在着许多问题。

这三个月,对于很多事情只是见识加了解,更多的是发现了自己本身的不足。特别是对于实际处理问题的可行性方案的定夺,不但要丰富的知识,也要实际的经验。实习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将是我今后学习、工作中应该努力的方向。

实习更多的是一种见识,更多的东西将在实习结束后的熟练期去学习、去强化、去总结。实习已经结束,我知道努力的方向。知道了方向,就有了目标。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通过领导、同事的指导和自身的学习,成为一位优秀的输电线路设计人员。公务员之家:

测量学范文篇2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4)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水准仪施测过程得使用以及架仪器过程中气泡的精确对中和整平,还有就是我们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对所用的仪器要精心呵护,在学校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烦等等吧。

通过实际的测量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对实验仪器的操作更加熟练,学会了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做到的东西,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动手和动脑的能力,同时也拓展了与同学的交际、合作的能力。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从这十天的测量中,更重要的是让我明白了几个重要的人生的道理:一、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相当重要的,如果要是互相配合的话,就会如同一盘散沙一样溃不成军,尤其是在配合如此重要的测量学中;二、令人难忘的三周的测量实习终于结束了,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懂得了很多道理。

测量学范文篇3

测量学实习是测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使学生巩固、扩大和加深从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获得实际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提高计算和绘图能力,对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会认识地形图,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并在实习的过程中增强其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有关测量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如下要求:

1.掌握经纬仪、视距尺等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地形测图的基本方法,能够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3.能够根据给定的地形图在实际中寻找到图上所示的点;

4.各小组分工明确、通过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增强独立工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二、实习任务及内容:

(一)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

1.测区: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龙泉山地球科学学院011081班测绘区域

2.任务:通过3天的地形图测绘实习,每小组要取得200个左右的测点数据,并根据得到的数据完成一幅比例尺1:1000,等高距2m的20cm*20cm的地形图。

3.内容:

(1)校正仪器(经纬仪),工具及用品的准备(包括测量记录计算手簿、2H绘图铅笔、三棱尺、半圆仪、图板、胶带等基本物品);

(2)按照使测绘更加方便、有效、快捷的原则,根据测区位置,在图板上布设控制点;

(3)过程:

为期3天的测绘实习是在江夏区的龙泉山进行。这里的山算不得山,站在这山测那山,高差不过几米,地形图居然可以用等高距为2米的等高线来描绘。山上的植物只有三种枯草、高矮不同的树和最难缠的荆棘。对于我们的测绘而言,草是极具积极作用的,它们可以为我们的休息提供软垫。而树具有极强的阻挡视线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手机信号也受到树儿们的强烈阻挡,以致于山间回荡着彼此声嘶力竭的呼喊。至于万人的荆棘,它不仅刮坏了弟兄们的衣服裤子,划伤了同志们的手,还严重阻挡我们前进的道路。

控制点是已知高程(海拔)的点,我们需要在这些控制点上架设经纬仪,以它们为基准来测它与其他位置点的高差,进而推算位置点的高程(海拔)。因为控制点的个数有限,尤其是位置好的控制点更是稀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抢占有利控制点的意识与冲动。只有如此,我们的测绘才会更加高效。实习的前一天,所有人都在抢占有利控制点上做了充分准备。

第一天,大家都没有一点经验。到达指定区域后,各组杀向各方,去寻找前一日展在图上的控制点。不论是基地班、地质一班还是地质二班,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基地班的位置寻找控制点,而基地班的点对于我们是没有意义的。我延着似乎有人走过的小路独自前行。在路边发现了“地大I17”,短暂的兴奋后,我继续前行,I17并不是我们要找的点。走了大约80米,“地大I15”的桩子又一次吸引了我,但它同样不是我的目标。旁边的山上似乎有片草丛,那里或许有控制点吧。看了看周边,还没有人跟上我,略加思索,我决定上山。拿着图板,穿过了一片荆棘,累得满头大汗,终于到了山顶。这里果然有点,“地大I05”,这不是我们的点。又一次抬头时,我已经看不到地大的人了,判断了一下方向,下山。可是我找不到上山时的路了。没路了怎么办,开路呗。戴好手套后,我用20分钟开了一条路下了山,到了主路。“地大I40”也是这样找到的,它在I15对面的山坡上。估计这座山上还会有控制点,我就爬了上去。这时的我已有些疲惫。站在山腰上休息了一下。突然,下面的一片草丛里的一块大石头吸引了我。经过一番与荆棘的斗争,我到了那个地方。这里果然有控制点,“地大I13”,它依然不是我们6组展在图上的点。

每一件事情都不是很容易就能做成的,就连召集全组的同志都是如此的困难。在几乎喊哑了大家的嗓子后,我们7个人总算凑齐了。对前一段的寻点做了短暂总结,我们决定在控制点旁边架设支点,代替控制点。实际证明,这是多么英名而伟大的决定啊!这次会议成为了6组测绘全程的转折。一切就绪后,已经10点多了,离当日结束测绘时间还有2个半小时。经过我组同志的全力奋战,我们后来居上,当日测得50个点,为后两日测绘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测量学范文篇4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测量学范文篇5

关键词:测绘数据;应用服务;信息时代;地形图;专题地图数据

随着测绘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测绘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目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之一,带动并促进了城市规划、资源管理、土木建筑等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作为向社会输送应用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的高校,对非测绘专业《测量学》教学及其实践环节的设置显得异常重要。大量工科类高校均加大了各种软硬件设施的投入和该课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力度,以期提供更完善的学习条件[1-15]。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测量学》的高校有400余所[16-17]。设置《测量学》的非测绘类专业主要有地质工程、采矿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城乡规划、工程造价、交通工程、环境工程、土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给排水工程等工科类。测量这门古老的学科,有其传统的经典理论和方法[18-20]。但近年来,以“3S”为标志的现代测绘技术,迅速发展和对工程应用领域的深入,给《测量学》课程的教学,特别是非测绘类专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即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日益凸显其不足和滞后。

1非测绘专业测量学当前教学现状

目前根据市场调研、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非测绘专业设测量学教学内容主要讲授绪论、地面点的测量原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等测量学的基本知识。没有针对具体专业进行量身定做相应的教学内容,已与当前专业市场发展不相匹配,严重滞后。2)针对不同层次基础的教学班级没有高效的教学方法。3)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不够合理,与专业市场联系不够紧密,实践场地不规整,实验设备老旧、数量少。4)有限课时少、内容多、学生多、教学质量要求高的问题。5)教、学、做、企一体化教学不足,急需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6)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不匹配、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的不协调。7)班级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层次性明显。为了有效地开展测量学课程改革的研究,选择土木、建筑、采矿和地质4个专业为研究对象,为每个对象进行个案研究和调查,设立相同的研究内容和调查项目,按照统一的方法进行样本选择和调查,在研究前、中、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调查中了解到的各专业发展现状,广泛收集和查阅有关资料,收集国内外相似高校的成功经验,对其进行分析归类,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调查调研过程中选取不同层次的企业、不同层级的学生作为个案研究,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

2测量学课程教学改革

借鉴相似环境高校的课程建设,建立能满足适合当前情况下行业发展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精简知识点、打破传统的知识结构顺序,摈弃传统脱节的知识点,增加新的测绘知识点和测绘技术,以工程案例为导向,进行模块化教学、掌握基础模块知识,加强专业测量知识,阶梯式拓展现代测绘技能,建立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相应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加强实验和实习教学,提高实践部分在总成绩中的比重,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传统的课程设置方式,采用混排方式,让各位老师都参与到测量学课程中来,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采用交叉阶梯式分组方法,让基础好的同学成为第二辅导教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同时优化校园场地,建立实验模型,明确实验目的。减少传统仪器使用,增强测绘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2.1教学内容改革。通过不同的企业进行现场调研确定当前市场,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类型,以及对测量学的知识结构的要求,对测量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要求,对测量技能的期望及未来发展的导向,进而有针对性地整改教学内容。测量学是基础课,工程类专业是必修课,后续根据个人爱好和就业方向增开一到两门选修课,即专业测量和现代测绘。同时对相似高校进行专业调研,汲取好的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找到适合多源情况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结合专业市场改变授课内容,紧跟新时代的专业发展方向,增减相应的专业知识。比如采矿专业教学除了讲授测量学基本知识外还应增加矿井联系测量,井下导线测量、巷道及回采工作面测量等针对专业的测量知识。2.2教学手段、方法改革。1)采取阶梯式教学模式,加强测量基础教学,突出测量技术应用,兼顾测量基础教学、测绘技术应用、专业市场。2)实行必修、限选、任选的课程管理办法,保证教学要求,提倡自主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测量学的教学效果。3)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淡化部分传统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点,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按照适当比例课堂教学,采用“教”“学”“做”“企”相结合的方式教学,即教师在课堂上以多媒体为载体对测量学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对GPS、全站仪、水准仪、经纬仪等仪器的使用方式和操作手段应用照片和视频的方式在课堂学习中讲解,学生通过模拟器进行练习,通过实验仪器做实验,仿真项目实践,集中实习部分通过企业技术骨干来校指导,或者组织学生到生产单位实习的方式。教师也要不断地去生产单位调研、实习,构建双师型教学。4)据学生的领悟能力不同,采用“分布式教学方法”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提高教学质量。5)不同层次班级混合编组,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差的学生,多民族生间互动学习,利用优良差和民汉混合编排的方式,不仅解决了基础差的学生不愿多交流的问题,还巩固了基础好的学生的知识,提高了民族生的语言通用能力,同时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2.3实践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优化教师资源,由教研室统一负责协调实验指导工作,实验采取混排方式,即实验由承担实验指导的教师(理论教师、专职教师或不是指定的本班教师)对自己指导的班级给出百分制实验成绩,并且按学校要求填写实验授课手册,最后与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综合,作为学生的期末成绩,实验指导老师和理论授课教师承担各自的职责,出现责任事故按相关规定处理。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负责实验指导及考核任务,任课教师在实验之前必须给出具体的实验项目名称、内容、要求等。集中实习阶段聘请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指导,并注重测绘质检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实习指导。或者实习期间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去生产现场参观、学习、锻炼,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认识、兴趣并为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作参考。具体如下:1)优化校内测量实习基地,以教学楼、实验楼、工厂、操场等为单元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并将这些实习基地通过图形的形式告诉任课教师和学生,细化到每个任课老师名下。2)建立多功能校内测量实验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测量环境,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得到实际的锻炼,正规化高标准地完成教学计划安排的实习内容。3)校企合作建立实质性的生产实习基地,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实习任务、内容由实习教师和生产单位进行实习指导,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动手能力强并且经验丰富的人才。4)将理论的授课课时缩短,增加课间实践的课时,增加GPS和全站仪的实践操作时间,也可以在课外时间将仪器借予学生练习,达到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2.4考核方法改革。历届测量学集中实习和成绩评定是分开的,造成很大部分对集中实习不重视,实习质量效果不好,将测量学集中实习部分纳入到测量学课程成绩上来,增加实操考试部分,这样可以有效地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也便于学生管理。考核标准参照相应行业标准进行。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25%+实验成绩35%+期末成绩40%组成。平时成绩的考核由出勤率、平时作业、实验报告、课堂回答问题等几部分构成。实验成绩的考核主要是检验学生对仪器的熟练程度、对实验知识的掌握程度、团队合作意识等,可通过答辩的形式和现场观察指导相结合的方法。期末成绩的考核办法主要看学生对整个测量学知识的总体掌握程度,大都是通过卷面考试来完成。

3结语

测量学范文篇6

关键词: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慕课;教学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日益深入,如何适应信息化时代下课堂教学的新内涵,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以慕课(MassiveOpenOnlineCourses,MOOC)、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为代表的在线开放课程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可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建,实现“互联网+”及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建设,可促进教育教学观念变革、改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改变课程评价考核机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目前针对在线开放课程、微课堂等的建设已进行了大量的探索[1-5],但测绘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相对滞后,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信息化测绘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武汉大学在测绘学科的精品课程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探索,以袁修孝教授为代表的教学团队,在“摄影测量学”精品课程网站建设方面起步较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批教育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16年)和“中国大学MOOC”(2017年)。现有的省级或部级精品课程,多是以全程视频录像为主,或者是以MOOC形式,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师生缺少有效互动,不能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整合,再加之数字摄影测量课程的相关理论比较难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当今摄影测量已全面发展到数字摄影测量阶段,在信息化变革浪潮中,其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产品制作、应用领域等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如何将摄影测量的最新发展理论及技术融入到数字摄影测量的在线开放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就变得十分重要。为此,需要重建课堂设计,梳理课堂教学内容,凝练课程知识点,建设新的“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进而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整合。

1“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1.1总体建设思路。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主要包括课程整体设计、核心教学资源开发、辅助教学资源开发、教学活动设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3],具体如图1所示。课程整体设计需要设计课程结构、拆分知识点、规划课程组织;核心教学资源开发需要设计教学过程、开发教学课件、录制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开发主要包括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材料、典型案例库、习题库、作业库、试题库等的建设;教学活动设计主要包括学习任务设计、实时问题设计、测验检验设计、交互式讨论、课下拓展设计等。1.2知识体系构建。受到“数字摄影测量学”的课程特点的影响,如基本概念多、理论抽象性强、数学公式推导多、空间关系复杂、知识面广,导致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学习困难,难以消化吸收,对相关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另外,当前摄影测量技术发展迅速,其教学内容仍停留在解析摄影测量阶段,不能很好地适应摄影测量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6-10]。为适应当前的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的需求,对“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既要保证知识点的连贯性,又要考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弱化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相关知识,重点突出摄影测量的实用性,如加入了近景摄影测量、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倾斜摄影测量、数字摄影测量测图实验等,弱化数学公式推导,强化摄影测量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讲解,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理解学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空中摄影、单像解析基础、双像解析基础、多像解析基础、摄影测量测图(或产品制作)等5个部分的内容,每个部分又包括若干个知识点,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图2所示。

2数字摄影测量学知识点碎片化

根据构建的“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知识体系,对“数字摄影测量学”的教学内容进行划分,共分为15讲,每讲包括2~5个视频及其他辅助教学资料;对“数字摄影测量学”的重要知识点重新进行梳理和提炼,实现知识点的碎片化,具体方案如表1所示,共形成47个知识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6,11],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当前摄影测量的最新发展,该在线开放课程还专门增加了近景与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和摄影测量实践等内容,以北京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PIEUAV软件为例,重点介绍无人机低空摄影测量的正射影像图的拼接与制作,让学生重点学习无地面点控制条件下和有地面点控制条件下的无人机数据的快速拼接与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后续将根据课程建设需要,再适当增加部分实验项目或专题实验。

3教学资源建设及网站平台搭建教学资源的建设

包括核心教学资源和辅助教学资源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及视频资源,其次是文本、音频、习题库、作业库、其他辅助教学资源等。3.1教学视频的录制及编辑。根据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需求,需要录制一系列的视频材料,每个视频一般不宜超过15min,如果超过15min就需要再拆分知识点。录制高质量的教学视频至关重要。在视频录制之前,需做好详细的教学设计,并撰写视频拍摄脚本。撰写脚本时应同时准备文字脚本和多媒体PPT课件。视频录制需在专门的多媒体录播室进行,视频录制后还需要精心进行编辑,可借助于AdobePremiere、Camtasiastudio、会声会影等专业视频编辑软件进行。3.2习题库与作业库的制作。根据知识内容及讲课材料,精心制作了习题库、作业库,每讲配套20~30道题目,方便后续学生的学习检测。为方便成绩评判,习题库与作业库以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为主,辅以少量的主观题。3.3其他辅助教学材料的收集。辅助教学材料主要包括与摄影测量相关的国家规范、行业规范,以及注册测绘师考试学习相关知识,摄影测量学的发展历史、最新发展综述、相关的教科书、实践教学案例等。3.4网站平台的搭建。依托超星泛雅平台和智慧树平台,分别搭建完成了“数字摄影测量学”在线开放课程网站平台。3.5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资源建设是在线开放课程的基础[12],而教学组织与实施则是在线开放课程的核心。由于该课程是测绘类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相对比较专业,其教学模式最好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式教学为宜。线上课程可以作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巩固使用,线下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辅以翻转课堂式教学,可以完成答疑解惑、合作探究、案例式教学等。通过线上、线下教学的相互补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摄影测量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及相关理论。

4结束语

测量学范文篇7

在测绘工程专业中,“大地测量学基础”属于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工程测量、矿山测量等工作的实现基础。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各大高校一定要重视“创新教学环节”的建设工作,就要求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锻炼自己的思维与创新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1]。

2“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2.1实践教学内容与考核方法的改革。随着新课改的出现,当前各大高校也都纷纷开始实施新课改,但在新课改中仅排有8个学时的课程,甚至一些传统的基础理论学科也都被取消了。在新课改中是这样展开教学的:针对理论部分则主要讲解一些常用的技能与知识,如观测、二等水准路线测量实习等内容。利用最终的测量结果来进行考核,因为该成绩是属于小组共同努力得到的,所以不能用于个人成绩的考核参考。为了能够更全面、更规范地对学生课堂实习效果进行考核,教师可以利用学生个人的实习报告为基础,然后把实习的内容列入期末试题中,然后根据途中所出现的问题来设置考题,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死记硬背的现象[2]。这样的考核方法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即只有掌握方法与要求其才能答出,相反则是错误的。2.2对实习的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如今大多数高校都开始设立了GPS课程,并且会安排有大约一周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实习,而实习的时间也从最开始的四周变成了三周。在实习过程中,每一个实习小组的人数应该为5人,对于实习任务的安排教师可以灵活转变,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来设计。但是要想提高学生对各类基础知识的掌握,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创新性,教师就必须要让学生独立设计导线网形,通常情况下,一级导线需要有20个控制点与闭合导线,并且其中的15个点都是固定的,剩下的则可以让学生独立设立,最后的考核是以学生设计的网形与估算结构来当作成绩指标。

3“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集中实习基地的建设

建设实习基地对该课程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实习基地自身的条件则会直接影响到整体的实践教学水平。由于我国的部分高校都受到经费不足等影响,因此大部分的实习都是在校内进行的,但为了提升整体的实习质量,各大高校就必须建立一个独立的校外实习基地。例如:中国矿业大学的集中实习就在野外基地展开的,整个过程的导线网一共需要设立20个点位,并且每个点位之间都需要保持一个统一的距离,然后对这些点位进行标记,最后则需要使用GPS来测定40个控制点的平面坐标。

4课程实习考核指标的设计与方法改革

4.1传统考核方法存在的不足。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不仅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创造性,相反则会对实习效果造成影响。现如今大部分高校的学生实习都是通过学生的出勤率来进行考评,并且只要学生按时参加每次实习,不管整个过程的表现如何,其都可以顺利通过。当然也有一些教师会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但因为指导老师不能全方面地掌握每一位学生的情况,甚至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评价不规范等情况出现。4.2实习考核指标模式设计。为了能够更合理、更公平地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教师可以结合该课程实际的情况与实习内容来展开,可以在传统的考核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完善,即对传统的考核指标进行细化、填补、改善等,也只有这样才能更直接地呈现出学生实际的实习情况,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考核。

5实践教学成绩考核方法改革

5.1学生的实际表现与实习态度。这部分教师可以把总分设定为20分,然后从出勤次数、仪器保护、协作能力、实习态度这四个方面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出勤次数与仪器保护是需要由指导老师来考核的,因为学生的整个实习阶段都是与指导老师在一起的,因此指导教师会比较了解一些,但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则不能获得分数。协作能力与实习态度可以由全组成员一起考核,为了确保每组成绩的一致性,其可以对每组成绩进行归一化处理。实体态度的具体算法如下:在算式中,SCi表示的是第i位同学给j同学打的实习态度分;Pi则表示权重;SCmax则表示该组加权平均后的最高分数。协作能力的具体算法如下:在算式中,XCi表示的是第i位同学给j通常打的协作能力分;Pi则表示权重;XCmax则表示该组加权平均后的最高分数。5.2仪器操作技能考核。这一部分教师可以把总分设定为40分,然后从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考核。通常情况下,整个实习过程是需要学生独立观察四个点的,并且最后得到的数据一定要是准确的。其次,每一个点都会记录下学生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然后取四个点的时间均值来当作最终的考核成绩,为了更方便记录,教师还需要进行归一化处理。全站仪测站操作的具体成绩计算方法如下:在算式中,Dtmin表示的是全班导线测量用时最短学生的时间;Dtj表示的是j同学每站导线测量的平均时间。测段水准仪操作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在算式中,Stmin表示的是全班测量用时最短学生的时间;Stj表示j同学测量所花费的时间。为了保证记录时间的准确,教师可以给每组都配置一台GPS接收机,但这必须是在记录人员手中,目的是为了用来对比记录簿上的时间是否准确,从而保证成绩的公平合理。5.3测量成果质量考核。这部分一共可以设置为25分,教师可以通过导线网形设计、精度估算、选点位置等方面来进行考核。而导线测量质量则主要检查小组的记录质量、数据质量与平差计算质量等内容。水准测量则检查小组成员的数据质量与业内计算等内容。5.4实习报告这一项的总分可以设定为15分,即主要观察学生的语言文字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语言是否通顺等。图表质量则检查整个报告中的图片是否清晰,数据是否准确等内容。

6实践教学建议与反思

“大地测量学基础”可以说是一门系统性非常强的学科,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与学科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每一章节之间都互相有关联,甚至可以说是一环接一环的内容形式,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其一定要坚持全过程反思,要不断进行尝试,然后对该结构进行反馈,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课前反思,明确目标。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第二,课中反思,调控教学。让学生养成在课中自觉反思的好习惯。第三,课后反思,完成教学。当课程结束之后,学生可以回想整个课程所学习的内容与知识点,然后对知识点进行归类与取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7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大地测量学基础”教学的软件、硬件都实现了创新,并且校外的实习基地也已经建立完成,整体的教学效果与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其次,在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考核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也都实现了改革与创新,并且也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也得到了校内教师与学生的一致好评。当然,在不断完善与改革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也需要不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调整考核制度,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激情,从而实现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董春来,焦明连,周立,等.“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J].测绘工程,2016,15(6):73-76.

[2]翟翊,郝向阳,赵夫来,等.提高“现代测量学”实践教学质量的研究[J].测绘通报,2012(2):106-108.

测量学范文篇8

测量是科学的基础。在心理学中,我们通常需要通过自我报告与行为观察评估相关变量,如“智力”“攻击性”等。心理测量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的课程,是心理学与教育学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心理测量课程既需要理解和记忆大量的重要概念,又需要掌握公式的计算与推导过程,可视为统计学课程和研究方法课程的混合,因而难度较大。本科生一般在大三学年学习心理测量,课程开设于心理统计、普通心理学等基础课之后,组织行为学、临床心理学等应用型课程之前,可以说心理测量学承担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1]。

2心理测量教学中的困难

在心理测量学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存在一些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基础不一,教学难以因人而异。前文说到,心理测量课需要统计与研究方法的基础,如果学生这些课程没有学好,学习心理测量会感到非常吃力。如何在课前评估学生基础水平,以及如何在学生基础不一的现实条件下施教,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次,心理测量涉及面较广,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复杂计算,内容较多,如何在48个课时完成全部教学内容,也是教师需要深入思索的。最后,心理测量可视为基础与应用的结合,而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重视理论教学,单纯讲授灌输知识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低,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无法跨越,学生会觉得课程枯燥,师生间缺乏互动。

3BOPPPS教学模型简介

起源于加拿大的BOPPPS教学模型自提出后就备受关注[2]。BOPPPS是加拿大教师技能培训体系ISW的理论基础,该模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对教学过程的分析与拆解,在教师培训中通常采用微型课程的演练[3-5]。BOPPPS包括六个步骤,分别为引入、目的、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与总结,具体内容如下:引入(Bridge-in),是BOPPPS教学模型的第一个步骤,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讨论本课程将要发生的事情。在这一阶段,教学策略包括通过讲故事或个人经验,分享本课程的重要性、观点想法以及学习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目的(Objective),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运用认知、情感与神经运动的技巧,阐明学习的目的,例如学生需要在课程中知道什么以及课程后做哪些事情等。前测(Pre-assessment),教师在这一阶段,通过测验、家庭作业或者非正式的问答环节,了解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层次,进而调整课程的难度与深度。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这一阶段特别强调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学生通常会被分为若干小组,教师需要基于课程材料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与思考。后测(Post-assessment),用于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的要求,后测内容与教学目的直接对应。测验的方法多样,包括多选题,可以用以评估基础知识的掌握;对知识的应用、创新、分析等能力可以通过问题解决所反映;学习态度或满意度等能够通过心理学量表评估。总结(Summary),在这一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反思课程学习的内容。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总结主要知识点,回顾课程内容,答疑解惑,同时对学生的积极参与表示鼓励。

4基于BOPPPS的心理测量教学设计

基于BOPPPS模型,我们以心理测量中信度的概念一章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如表1所示。在BOPPPS中,重点与难点的阶段在参与式学习的设计。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充分结合生活中的例子,采用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推导出信度系数的计算公式,比如为什么说信度可以理解为测验成绩的稳定程度?知道了前测与后测成绩,如何求出信度系数?如何从分半信度系数过渡到内部一致性系数等,进而加深学生对信度概念的理解。在前测与后测阶段,我们都会使用雨课堂软件,该软件是由清华大学与学堂在线共同推出的旨在促进教学体验与师生互动。基于该软件,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参与答题,答案能实时反馈给教师,进而帮助教师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进度,了解学生情况[6,7]。在我们的实践中,对比发现,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该课程的教学满意度为86.24%,而基于BOPPPS进行课程改革后,该课程的教学满意度达到95%以上;在学生知识掌握方面,我们用五道选择题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发现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平均成绩为正确回答3.78道题,而采用BOPPPS教学法后,学生的平均成绩为答对4.33道题。说明BOPPPS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还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测量学范文篇9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测绘林业类专业测量学教学改革

信息化测绘体系涵盖了地理信息获取、处理、管理、表达、更新、应用和服务的全过程,其主要特征为:测绘生产自动化、测绘成果多样化、测绘服务网络化及测绘产品社会化。信息化测绘技术是信息化测绘体系的基础,信息化测绘技术体系是在对地观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及通讯技术等支撑下的有关地理空间数据获取、处理、管理和分发服务的所有技术的集合。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工、农科为主,理、文、经、管、法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性大学,测量学是开设面广、实践性强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林业类专业如林学、生态学和森林工程等专业都开设测量学课程,测量学课程的授课计划学时依不同专业分别为48学时或64学时,包括课堂授课、课堂实验,外加开课学期末1周或2周的集中实习。

1测量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体系不完全合理

测量学课程教学内容以传统仪器获取地理信息的内容多,获得的成果也以纸质图为主,不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不便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没能充分体现信息化测绘体系下的测绘成果如何方便快捷地为林业服务,测绘新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等交叉融合教学内容比较薄弱。

1.2与课程配套的仪器设备滞后于测绘科技发展

仪器设备的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的内容滞后于生产实践。测绘生产单位早已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测绘生产,可是学校由于经费有限,有的购不齐这些仪器,有的虽然仪器种类齐全,但数量太少,学生仅能进行参观性实习,根本不能用于生产性实习。

1.3体现测绘新技术在林业中应用的内容相对较少

开设测量学课程的专业众多,但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特点,所以不同专业在掌握测绘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测量学在不同的专业中的应用应该各有特色。只有不断地完善课程内容设置,强化专业领域特色,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才能充分发挥测量学知识在林业中的应用。对于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应突出测量学中的中小比例尺的地形图或遥感影像图在林业资源调查和生态规划等中的应用,发挥大比例尺地形图在精细林业中的作用等。

1.4林业类专业的学生对该课程重视不够

由于测量学不是林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他们认为不过是专业基础课,不太重要,学生普遍对这门课不够重视,加之实验实习使用的仪器设备相对落后,致使很多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有关测量的问题不能轻松解决。

实验实习教学环节正是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巩固和提高的过程,同时也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机会。虽然测量学实践教学占有本课程总学时一半的比重,但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实验实习班级逐渐增多,而实验实习场地并没有相应扩大,实验实习考核较为弹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做验证性实验,没能结合林业类专业做些设计性和创造性实验。由于上述原因,导致学生对实验实习环节不是很感兴趣,不能充分达到实验实习教学的目的。

2基于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测量学教学改革

基于信息化测绘体系,结合林业科学的特点和要求,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实验实习环节的建设、考核制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多方面进行测量学教学改革。

2.1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个重要环节。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前瞻测绘科技发展,面向社会,拓宽测绘领域,组织教师,协同相关高校的教师编写了《测量学》作为林业类专业的测量学教材。正确处理了传统测绘知识与现代测绘理论之间的关系,教材中既有先进的测绘仪器和技术,同时也保留了一部分传统的技术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测量学在林业科学和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2教学内容

顾及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林业类专业测量学教学的目标定位,将测量学教学内容划分为三部分:基础测绘、专业测绘和现代测绘,基础测绘部分包括:概论、高程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测量误差理论及地形图测绘等;专业测绘部分包括:生物多样性测量、林业资源调查及地形图在林业中的应用等;现代测绘部分包括:数字化测图、GNSS、数字摄影测量、遥感技术及GIS等技术及其在林业中的应用。其中,基础测绘部分是学习专业测绘的基础;专业测绘部分突出体现测量学与林业科学的结合;现代测绘部分主要介绍测绘新技术、新理论在林业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要求。授课内容体系按照“基础一应用一提高”的基本思路,循序渐进,既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又较好的处理了传统测量技术与现代测绘技术内容之间的关系。

2.3加强实验实习环节的建设

(1)加大投入,更新实验设备。

测量学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应有基本的设备保障。测绘新科技的发展及新仪器的实用化,对教学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加大对测量学教学硬件的投入,建设现代化的测量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必须进行更新换代,除有传统的必要的仪器设备以外,还要有一定数量的新仪器和新设备,如全站仪、GPS接收机、数字成图软件、GIS软件以及遥感软件等。只有不断引进测绘新仪器和设备,并使之充分发挥效率,学生才能接触前沿知识,与时代同步发展。

(2)加强实验实习基地建设。

集中实习中,实习场地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校园内,科学地建设能够基本满足实验实习要求的场地,学生可在基地上进行测绘基本技能的实训。同时,在下属林场建立地形图识读实习基地,此基地地形起伏大、典型地貌明显、生物多样性丰富,可直接将大中小比例尺地形图应用在林业中。若条件允许,也可考虑将测量学集中实习与林业类专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

(3)规范实验室管理。

对实验室实行规范化管理,全天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到实验室做实验;建立实验设备共享体系,使学生根据需要选择仪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仪器借还制度和设备损坏赔偿制度等。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验和维修,以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正确处理工程生产用仪器与学生实验实习用仪器的关系;加强与兄弟院校或生产单位的交流,到有先进仪器设备的单位参观学习,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2.4考核制度改革

(1)试卷库建设。

为深化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的改革,推进考教评分离,使考试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及科学化,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了测量学课程试卷库。每份试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和实践操作题等不同类型试题,保证了试卷库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较为全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的基本素质与智能进行多角度和多层次的测量,理解记忆、实践操作、综合分析、灵活运用及求异创新等能力应成为测试的重点。

(2)改革课堂教学考核办法。

考试试卷从试卷库中随机抽取,统一进行,阅卷采用流水作业,同一老师评阅同一道试题,评分标准统一了,考试成绩更具可靠性。同时,总评成绩由卷面成绩、到课情况、课堂互动、实验完成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及随机回答提问等方面组成。成绩评定方式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端正了学生们的学习态度,认真地对待平时的作业,以更好地掌握测量学课程要求掌握的内容。

(3)改革实践教学考核办法。

由于实践教学自身特点,仅凭上交成果或主观印象来确定学生成绩并不科学,为此必须要量化考核标准,科学合理地安排考核内容和形式。实习成绩以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仪器操作技能、成果质量、实习小结和实习日记来综合评定,更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实践成绩。

2.5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创新能力来源于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在教学观念上,传统教学只注重知识灌输,不注重技能的训练;只注重动脑能力的培养,忽视动手能力的锻炼;以考试为手段、以高分为目标,使学生偏重死记硬背,以致学生的质疑能力差、辨识能力差、创新意识弱以及创造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方法应提倡将学生从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吸取,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为主的教学形式,将“讲课、自学、讨论、实验、答疑”有机结合起来,多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问题。逐步形成学生参与和师生双向交流的机制,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形式中找到学习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制作和开发面向教学、面向学生并简单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将复杂、抽象、隐含的原理及过程转化为形象、生动的直观表达,让学生身临其境,充满好奇和主动参与教学。进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2.6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从事测量学教学的教师绝大部分都系统地掌握了测绘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多数教师也从事过实际测量工作,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经验。但还要注重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例如,教林业类专业的教师就应懂林学概论、树木学等相关知识,能自觉地、有意识地把测量学与这些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教师综合水平提高了,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测量学范文篇10

通过这次的实训,才整整了解到,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将要做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全体成员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正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我么团结起来,什么困难都不再是困难了。另外这次测量实习也培养了我们小组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深化了友谊,将原本的一些“陌生人”联系的更紧密了。当然在实习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疙疙瘩瘩的事情,闹得大家都不愉快,各有各的方法和见解,但是我们能够及时地进行交流和沟通,错误的一方也不那么的固执,对的一方也不那么的显摆,忘记了昨天的不愉快,迎接新的朝阳!当然也相信学校让我们实训的另一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每个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怎样熟练的使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并且能够单独的完成一项工作,达到相应的锻炼效果后进行轮换,以达到共同进行的目的,而不是单纯抢时间,赶进度,草草了事收工,在这一点上我们本组是做的很认真的,每个组员都分别进行独立的观察,记录每一站,对全站仪测量都是在现场进行计算,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没有对上一步的检核,绝不进行下一步的测量,做到步步有检核,回来后还要对内业进行准确计算,因为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避免测量的不准确还要进行重测。即使重测,我们怀着严谨的态度,错了就返工,决不马虎,。我们深知搞工程这一行,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毅力和做事严谨的态度。所以我们一直在克服以前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的想前迈进!

从这次实习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来避免较大的误差,例如:

(1)标尺要立直,尽量避免晃动,有晃动时,应该选择数据最小的时候进前一定将视野的气泡调平(两侧的线重合),否则造成的误差会很大。

(2)在读取数据时,每位成员都要细心,既要看得准,还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任何一个错误都有可能导致最终的成果的报废。

(3)选点非常重要,点一定要选在有代表性的地方,同时要注意并非点越多越好,相反选取的无用点过多不但会增加测量、计算和绘图的劳动量和多费时间,而且会因点多而杂乱产生较大的误差。

(4)团结就是力量,纪律才是保证经过每个组员的团结工作,在我们组的同学交流测量中的经验时,大家感觉收获都很多,有的说仪器的展点很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误差的大小,有的说测量中点不能架设的太远,水准仪施测过程得使用以及架仪器过程中气泡的精确对中和整平,还有就是我们要有一颗爱护仪器的心,对所用的仪器要精心呵护,在学校如此,走上工作岗位后更要如此,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得麻烦等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