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2 13:26:17

绩效管理论文

绩效管理论文篇1

1.1研究对象

该院神经外科全体护理工作人员,实施绩效管理前后护理工作人员的年龄、职称、学历、工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的共同参与在完成制定考核标准后首先组织学习绩效管理,熟悉护理管理的内容,理解绩效考核的目的,增强护理人员的自律性,促进其主动遵循考核标准及护理规范。

1.3考核内容

包括护理工作量、护理工作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采用开放性考核,百分制计分。其中护理工作量占50%,护理工作质量占30%,病人的满意度占20%。

1.3.1岗位层级管理岗位层级内容为学历、职称、岗位和工龄,并加大夜班分值,鼓励护理工作者加强学习,提高学历层次,提高工作积极性。

1.3.2护理工作量考核依据护理工作特点以危重病人数量、抢救病人数量、手术病人数量、出院病人数量、基础护理量及加班等项目内容计算积分,根据护理项目的难易程度和风险程度结合护理层级给予不同系数,两者相乘获得护理工作量绩效量化指标,公平公正的达到多劳多得及优劳优得。

1.3.3护理工作质量考核由护士长牵头和质控小组考核,制定考核项目分值,按月评价护理人员业务能力、护理质量指标达标度,然后与绩效管理前评价结果比较分析。护理人员业务能力考核内容为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文书书写、操作技能和科室管理;护理质量考核指标为健康教育、基础护理、危重及特殊病人护理、预报褥疮发生率、导管的滑脱率、跌倒发生率、护理事故差错发生数、护理纠纷发生数、抢救药品器材管理及消毒隔离等项目。

1.3.4病人满意度考核选择冯志英等研制的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制定调查问卷,该量表的信度为0.972,共20个条目,总分100分。通过发放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护理工作具体打分统计评价,调查内容包括调查范围应超过病人总数的90%。

1.3.5绩效积分统计月底统计每位护理工作者积分,计算护士绩效奖金分配:个人当月总绩效=护理工作量×50%+护理工作质量×30%+病人的满意度×20%+奖励绩效-惩罚绩效。

1.4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对比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2结果

护理工作者更清晰的认识到自身优势和缺点,提升了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工作热情,增加了创新能力,增强了团队精神,从构建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护士自身满意度调查显示:在“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将来提升机会、工作内容、工作表现认可度、同事之间”等均较绩效管理前明显提升。护理业务能力、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及病人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因为医疗活动的高技术性及高风险性和脑力劳动评估的高难度性,薪酬制度改革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难度最大、矛盾最多、阻力最强。尽管公立医院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应对打破“铁饭碗”及打破“大锅饭”,但相当部分公立医院仍在沿用原有的等级工资体系,打压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要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调动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可操作的绩效管理措施,其重要环节是绩效考核,这也可作为聘任、奖励、培训、晋升的重要依据。绩效管理的制定须全方面的评估,应包括工作态度、专业技术能力、组织纪律等多个层面并对赋予不同层面相应权重。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管理系统能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来说至关重要。绩效管理以医院发展战略为目标,遵循医护分开设计及收入与分配不直接挂钩的原则。通过充分调查分析探讨论证后该科采用优化的绩效管理后护士长工作更加务实,护理质量较前明显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了。并且岗位管理实行竞争上岗,分配公平公正,护理队伍素质显著提升,待遇明显加强,甚至形成了由逃避上晚夜班到竞争上晚夜班的局面。对比绩效管理的成效,总结其优异性。

3.1调动了工作积极性

实行绩效管理精确体现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数量及质量,体现了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性。由此分配薪酬、评估工作能力,可充分调动其工作热情,激励其工作的自觉性及主动性。最终提高了护理人员自身满意度。

3.2增加了护理安全

实行绩效管理加强了护理工作者的责任感,认识了其自身定位、工作内容和目标,强化了其岗位和安全意识,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者的自身综合素质,促使其更加熟悉工作流程和细节,更加积极落实各项护理操作规范,克服了观察病情不及时、宣教健康教育不到位的现象。而且经过工作量系数的设定和加权,增加了夜班积分权重,激发了高年资护士参加夜班的工作热情,增强了夜班的护理力量,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压疮发生率、导管滑脱率、差错事故发生数和护理纠纷发生数,从而保证了护理安全。

3.3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实行绩效管理量化了绝大部分护理项目,提升了护理工作者工作积极性,促使护理工作者更加深入病房并贴近病人,增加了护理病人的时间,增进了沟通和交流,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提升了病人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4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实行绩效管理,通过绩效考核能准确评价护理工作者各自的优点和缺陷,鼓励员工相互学习,通过传、帮、带等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提高了护理技能,增强了业务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3.5有利于护理质量的良好控制

绩效管理论文篇2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始于21世纪初,经过近10年的探索,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逐步实现了从“过程管理”到“效果管理”、从“事后考评”到“事前设定绩效目标、事中实施绩效监控、事后进行绩效评价”全过程绩效管理的转变。各部门、各预算单位绩效理念和效率观念初步形成,预算绩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部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领导体系日臻完善,支出责任意识不断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所提高。2012年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得到财政部的通报表扬,2013年在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管理考评中成绩排名第2,考评结果为优秀。制度建设方面,印发了《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预算项目成果管理和绩效考评的通知》,初步明确了绩效考评的组织管理、工作程序和结果运用,确立了由水利部统一组织、各单位分级实施的绩效考评分工体系。目前,按照水利部党组的统一安排,起草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对下一步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指标体系建设方面,针对“948”计划、科技推广及标准化、防汛业务费、干部教育培训、基本科研业务费、水利工程建设稽查、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水质监测业务以及血吸虫病防控9大类项目,初步构建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并在2013年水利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绩效目标管理方面,2014年部门预算中填报绩效目标的项目预算资金占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67.54%,提前实现了财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50%的目标。试点项目绩效评价方面,2014年建议纳入绩效评价试点的项目预算资金占项目支出预算总额的23.23%,占公共财政支出规模的10.16%,也提前实现了财政部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10%的目标。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理论研究,完善制度体系

理论研究是制度创新的基础。2005年,水利部启动了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工作;2009年,组织开展了“水利部直属预算单位行政事业类项目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课题研究工作;2012年,将“水利绩效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列为年度重大课题。通过一系列课题的实施,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工作得到明显加强,解决了水利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的多个难点问题。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2012年,水利部启动了“三项机制”建设工作,于该年年底颁布实施了《水利部预算项目储备管理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考核暂行办法》《水利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暂行办法》,并于2013年印发了3个管理办法的实施细则。2013年年底,水利部党组研究部署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做出建立具有水利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和指标体系的决策。

2.强化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

2012年,成立了水利部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财务工作的副部长担任组长,相关业务司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初步构建了“财务搭台,多方参与”的预算绩效管理体制,由财务司会同业务主管司局,共同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在项目绩效目标、指标和指标值的确定方面,首先报项目负责人(业务主管司局负责人)和单位负责人(业务分管部领导)审核,然后由财务司汇总后统一报部领导审定,最后再上报财政部。同时,绩效评价工作机制也不断创新。2012年首次探索实行了引入第三方中介机构先期开展绩效调研审核、再由专家组进行复核打分的管理机制,2013年探索了由各项目单位自评价与第三方中介机构现场复核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为下阶段进一步探索由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工作积累了经验,有效地保证了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科学性。

3.全面推进工作开展,扩大绩效管理范围

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对绩效目标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围绕相关目标要求,水利部部门预算项目逐年扩大绩效目标管理范围,至2014年,2000万元以上的前三类预算项目全部填报了绩效目标和指标,在2015年项目储备中,要求所有的新增项目填报绩效目标和指标,并对其进行审查、修改与完善。同时,逐年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的范围,从初期2006年的2个项目增加到2013年的9个,再到2014年的14个,项目数量逐年增加,预算资金总额也逐年提高。此外,启动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在2014年部门预算中,选取了2家部属单位作为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管理试点单位,开展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试点。

4.加强宣传培训,夯实工作基础

推进预算绩效管理需要广泛共识作为基础。自开展绩效评价工作以来,每年的部门预算编制工作会都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学习;定期开展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绩效管理培训和经验交流;同时,还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网络平台,积极宣传预算绩效理念,增强绩效意识。为加强水利财务管理,水利部开展了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该系统把绩效管理作为一个重要模块进行建设,建成后将在为实现对水利财政资金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监控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也为实现水利预算绩效的全过程管理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5.配合抓好财政专项资金评价工作

专项资金是水利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为配合抓好专项资金评价工作,水利部先后配合财政部出台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暂行办法》《中小河流治理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并组织开展了绩效评价工作。目前,正在会同财政部拟订《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与财政部联合启动了《全国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规划》项目绩效评价工作。下阶段,拟会同财政部对中央财政补助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检查评估。这一系列专项资金考核评价办法的制定对于提高其使用效益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尚未健全

一方面,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尚未形成体系。绩效管理工作还处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状态,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基层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存在“不愿管”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初步构建了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但距离财政部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观指标多,客观指标少,指标值确定的随意性较大。同时,由于部分业务工作缺乏规程与标准,或规范化程度不高,致使绩效评价结果的质量受到影响。

2.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机制尚未建立

虽然每年水利部均根据财政部的批复,及时向二级预算单位分解批复各单位的绩效指标,反馈绩效评价结果,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机制约束,评价结果既未与单位的预算安排挂钩,也没有与单位领导班子的考核挂钩,很难引起基层单位的重视,“重分配、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3.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一方面,目前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还没有独立的绩效管理机构和专职人员,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业务工作基础数据缺乏,绩效评价实施的主体单一,还没有按照财政部的要求组织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开展绩效评价。另一方面,由于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基层预算单位对绩效管理工作的理解与把握还不全面,还存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不会管”的现象。

4.转移支付的绩效管理工作还比较滞后

一是职责不明晰。财政部预算司相关文件规定,转移支付地方资金的绩效管理由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而财政部经建司、农业司在具体项目绩效管理办法和实际工作中又明确由财政部和主管部门共同负责。二是工作不均衡。一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尚未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或已制定办法的需根据新形势适当调整。三是形势不明朗。目前财政部正在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进行清理、整合,并调整相应的管理体制,今后业务部门对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的管理形势还不明朗。

四、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

1.加快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进一步加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顶层设计,按照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稳步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工作,包括制定关于推进水利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水利预算绩效管理办法、工作规程、实施细则、考核办法等,构建一套具有水利特色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同时,继续细化绩效目标,完善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研究绩效目标和指标数据库,尽可能多用客观指标,减少主观指标,健全和完善水利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准确,切实提高绩效评价质量。

2.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强化结果应用

系统总结国内部分省市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的探索实践,为水利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方法参考,提高水利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合理性及权威性,进而提升水利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此外,建立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机制,将绩效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各预算单位,并结合预算执行考核机制,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同时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给人事主管部门及监察部门,作为实施行政问责的重要依据。

3.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

一是继续扩大绩效目标填报范围,在现有绩效目标填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编报绩效目标的水利预算项目和单位,逐步扩大绩效目标填报的覆盖范围,最终实现预算资金的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试点范围,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扩大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的范围,由重点评价向全面评价转变,力争在未来几年将所有的水利预算项目纳入绩效评价,另一方面扩大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范围,逐步实现对所有单位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评价。三是鼓励二级及以下预算单位开展自评价工作,逐步实现水利预算绩效的分级评价。

4.进一步夯实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

尽快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增加绩效管理专职人员,完善绩效评价的主体。同时,结合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各种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逐步实现对各单位机构职责、编制、人员、资产、工资及津补贴标准、业务范围及工作量等基础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对各项目对应工作对象的数量、规模、性质、种类、分布等基础数据和信息的动态管理,提高预算绩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此外,逐步建立健全专家学者库、中介机构库及监督指导库,探索和推动由第三方中介机构独立完成预算绩效评价工作。

5.推进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论文篇3

任何有机体都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并从生态环境中获取其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生活资源和活动空间。有机体只有适应环境的要求,对环境的刺激信息做出准确反应,才能在环境中生存并获得发展。由于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面临的特殊的行政生态环境,催生出了政府绩效管理差异化制度安排的现实需求。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创造性地运用于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在科学认识中国民族问题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并作为一项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以此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处理民族关系和制定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依据。因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民族地区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的制度基础。

1.为实施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提供了制度

依据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区域自治与民族自治的结合,是各少数民族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对本民族和本地方事务的自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国家以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形式授予了民族自治地方诸多自治权力,涉及政治、行政管理、经济、文化等方面,按照民族地区实际管理本民族、本地方内部事务。其自治权力包括:第一,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第二,变通执行权;第三,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正是由于《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了民族自治机关在不违背相关法律的原则下,可以根据本民族区域实际有权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促进本地区社会加速发展。因此,民族地区自治机关根据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有权选择有所区别的政策措施和灵活做法,使得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更加有效,更好地解决民族地区政府管理中的“绩效失灵”。

2.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

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自治机关,自治地方政府承担着民族地区绝大部分经济社会管理事务。因此,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和运作状态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历次政府机构改革中大都处于被动服从状态,缺乏主动创新和民族地方特色。而差异化政府绩效管理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结合自身存在的特殊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制度创新和机构改革,有利于提升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改善其运行状态,有利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既是实施政府绩效治理的结果,同时又是政府绩效治理的深层环境和影响因素。一方面,经济发展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在构建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时要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因此,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需要差异化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适合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反过来又能够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体现为两个方面的特征,即发展与差距并存。发展是指由于民族地区在国家大力扶持和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改善,逐步缩小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发展差距。从2014年全国民族经济工作暨民族地区经济形势分析会议通报获知,“2013年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6477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地方财政收支稳步增长。2013年,民族地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8435亿元,同比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639亿元,同比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2013年,民族地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5282亿元,增长23.8%。农业加快发展,粮食实现丰收。2013年,民族地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098万吨,同比增长4.7%。市场销售和对外贸易稳步增长。2013年,民族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34亿元,增长16%。2013年,民族地区全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14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0%”。差距是指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的发展差距以及民族地区城市与农村牧区之间的差距。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近十年民族自治地方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左右,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以2010年为例,全国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29992元,而民族自治地方为22061元,差距较大。民族自治地方农村贫困人口占同期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4.5%、52.2%、52.5%、54.3%、53.5%和54.6%。从民族地区城乡差距来看,该地区是全国城乡差距最大的地区。从民族地区的城乡差距变化看,从1990年到2005年,整体呈现出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从2005年到2012年,城乡差距虽然呈现出逐渐缩小的趋势。由于民族自治地方政府面临的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要求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应结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才能够通过绩效管理这样一种管理工具提升行政效率,进而改变民族自治地方落后面貌,推动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与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文化环境是意识形态、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社会心理、教育、科技、文学艺术等要素的综合反映。文化因素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但文化的某些因素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又具有历史沉淀的特性,使得文化因素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物质经济时代,从而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产生影响。世界各国历史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传统,造成了各国公共管理制度、观念和方式的不同。美国历史上不存在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所以在开国之初便确立了分权制衡体制和地方主义、分权管理的特色,而中国经历了漫长封建社会历史,组织体制、传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传承给现代公共管理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使得人治、、权力本位等现象在公共管理领域中屡见不鲜。由此可见,文化因素与公共管理密切相关,对公共管理体制、人员、职能、行为等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是少数民族成员世代繁衍生息的区域,其社会文化环境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民族地区文化呈现多元性。由于中国民族众多而且各民族历史进程各异,在现实中其分布又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造成中国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共存而又层次不齐且相互交融的特点。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与交融使得民族聚居区内各民族在价值观、创业精神、市场意识、应变能力和革新意识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增添了很多复杂因素。第二,一些相对保守的文化观念阻碍着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有些传统观念,如原始的平均主义思想、重农牧轻工商的思想、竞争意识淡薄等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先进管理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第三,民族地区教育科技落后。从总体上看,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教育综合指数、适龄儿童入学率、人均教育经费、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方面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率较高。在科技方面,民族地区科技人员数量、科研机构数量、R&D投入、有效专利等数量很少,科研水平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环境机遇与障碍并存,利用文化因素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因此,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与差异,要求民族地区政府在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时,必须深入研究民族文化,有必要设计适合于民族地区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

二、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的构建

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与非民族地区相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在推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需要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为政府绩效管理差异化制度设计提供了现实基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差异化的制度设计并不是抛开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专门为民族地区设计一套单独政府绩效管理制度,而是既要考虑政府绩效绩效管理的一般性,同时要兼顾到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实践的特殊性。对于那些一般性问题要通过国家政府绩效管理的顶层制度设计来完善,对于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国家统一制度安排基础上,依据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作出适应性调整,实现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平衡。基于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差异化制度。

(一)构建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取向

政府绩效是一种社会价值建构,是一个具体政府在历史文化变迁过程中和对公民基本需求回应中而形成的有形与无形成果。因此,在追求普遍认可的价值如公平、民主、公众本位和社会协调发展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应结合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生态环境确立差异化的政府绩效治理的价值取向,如民族地区政府绩效治理价值取向应关注经济增长、稳定、民族关系和谐、民族文化差异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民族地区政府绩效考核目标要体现差异化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教育、科技发展水平和民族文化等方面均呈现出各自不同程度的发展状况,因此在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时,要根据不同情况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目标。

(三)民族地区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要体现差异化

绩效管理论文篇4

关键词:企业绩效组织资本

组织资本代表了企业将各种要素投入转化为最终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企业所拥有的,即使组织成员离开,仍然留存在组织中的知识资产,其价值在于把企业资源凝聚起来,使企业的资源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有效利用,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长远来看,只有企业的人力资本顺利转化为组织资本,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组织资本的定义和本质

一些学者在研究组织行为、人力资本及管理模式时,提出了组织具有资本的某种特征,组织的这些特征正是人力资本发挥效用的组织保证。Marshall(1961)认为“资本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于知识和组织之中”,并把组织归入非物质的财富。最早从信息角度定义组织资本是Prescott和Visscher(1980),他们认为厂商拥有的员工个人信息、群体信息和其特有的人力资本就是组织资本。其中,厂商特有人力资本是指员工所具有的某种一定要在该企业才能发挥出来的技能。对组织资本理论进行系统阐述的是Tomer(1987),他在其论著《组织资本:提高生产力和福利的途径》中,将组织资本定义为:组织资本是一种体现在组织关系、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信息的汇集上,具有改善组织功能属性的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具有加快经济增长、增强企业内部合作、最终提高生产力的作用。

笔者认为,组织资本在本质上应当是让组织成员能够把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发挥出来的组织环境或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的知识、技能等的传递和共享,组织资本是所有人力资本的共享知识,为企业组织所有。一方面,组织资本的增长依赖于人力资本的增长和社会网络的构建;另一方面,组织资本对人力资本的增长同样具有促进作用,相同的个体在不同的组织下发挥出来的作用是不同的,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从严格意义上讲,知识和技能是个人创造的,它起始于个体,没有个体,组织无法创造知识,但组织可以为个人创造知识提供环境和各种支持,最大限度地利用其知识和专长。

企业绩效差异成因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

(一)企业绩效差异外生论

在新古典经济学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下,市场达到短期均衡时,个别企业会获得超额利润。然而,短期均衡是不稳定的。本行业中由于超额利润的存在,吸引了行业之外的企业进入该市场,增加了市场供给,使该市场上的超额利润逐渐趋近于零,从而达到市场的长期均衡状态。也就是说,在完全竞争的假定下,市场中的企业终究都是同质的,无所谓绩效优劣之分。

但是,现实中的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绩效差异。要对此做出解释,必须突破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因此,新古典经济学修正了假定前提,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假定下重新分析了产业市场,认为个别企业获得超额利润主要是由不同的市场结构所导致的。1980年,战略管理专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指出,竞争是企业成败的核心所在,竞争战略就是在某一产业里寻求一个有利的竞争地位。波特关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基本上就是市场结构分析,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实质上就是市场定位过程。

但是企业绩效差异外生论无法解释企业在面临相同的外部因素(市场结构、市场机会等)条件下,其经营绩效为什么依然存在差别。根据波特理论所推导出的逻辑结果只能是该产业内所有企业的绩效基本是一致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二)企业绩效差异契约论

20世纪30年代,科斯开创的契约理论,把企业视为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连结”,着眼于从企业内部的经济利益关系与激励约束机制来探讨企业绩效差异的成因,主张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防范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以此提高企业绩效。契约理论可以具体分为产权归属论、产权结构论与超产权论。产权归属论认为产权归属是企业绩效的决定因素。企业绩效的改善必须通过优化企业产权结构,把由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但是私有化的实践表明,产权变动并不必然带来企业绩效的改善,为此,泰腾郎、马丁和帕克等学者以竞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超产权论,认为充分竞争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

由企业绩效差异契约论可以看到,契约理论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入手,深入研究了产权归属、产权结构、治理机制、市场竞争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产权的明晰界定、产权结构的优化配置、治理机制的完善与市场竞争环境的培育来改善企业绩效。但该理论只强调企业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而完全忽略了企业中人力资本的交互性和群体性,而恰恰这些特性对于组织而言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三)企业绩效差异能力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管理学家也开始深入企业内部寻找企业绩效差异的成因,这是以1984年沃纳菲特的“企业资源基础论”为标志。企业资源基础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或支配的资源,不同企业占有不同规模、不同组合的资源,就产生了不同的经营效益。

然而,并非所有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因为在竞争较充分的市场上,资源是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因此,竞争优势与对大多数企业都具有通用性意义的资源间不可能存在因果关系。于是一些学者开始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进一步探求,认识到企业配置、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才是企业绩效差异的深层来源。这样,企业的资源这一层又被剥离了,认识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能力理论则以能力为分析工具,强调核心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决定作用,主张通过核心能力的培育来创造竞争优势,改善企业绩效。能力理论可以说是从矛盾的主要方面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因而研究思路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这种理论“只见能力不见关系”,完全忽略了企业的人力资本的社会属性,没有探讨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及制度安排对核心能力的作用机理。组织资本对企业绩效差异的成因分析

众所周知,知识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的来源,但是如果企业仅仅拥有静态的知识存量还不能等同于现实的竞争优势,它只是提供了企业竞争制胜的某种可能性,从可能性到现实性尚有一个关键的过程,即企业对组织知识进行开发,将静态的资源变为动态的可带来财富的增值的资本。企业应当被视作生产性知识和能力积累的载体,企业对未来的把握取决于特定企业的知识积累状况,特定知识积累的方式和过程是企业提高效率的根本途径。这就需要通过打开企业这一“黑匣子”,在企业内,组织资本的形成机制是企业顺利实现竞争优势的关键。组织中的各类知识经过产生,在个人和组织之间的转移、扩散而产生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组织资本的形成。组织资本的形成机制可以解释为一个由知识的产生开始,经历在组织内部,从个人、团队、组织和组织之间的转移达到知识融合、共享和增值,最后转化为企业竞争优势基础的过程。

传统观点认为,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主要有四种,即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其中前两项属于员工自身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后两项则是客观性影响因素。可用公式表示如下:P=f(SOME)

式中P为绩效,S是技能,O是机会,M是激励,E是环境。此式说明,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与环境四变量的函数。但是,此模型显然只考虑了员工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的组织依赖性。企业的本质在于它是一种团队生产或长期契约的集合,而企业的团队本质又表现为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之间以及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在企业中,一些资源的价值依赖于其他相关的资源,正是由于企业组织内资源的相互依赖性才导致了人力资本对组织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本质上表现为知识在团队及组织内部的转移,扩散和共享并最终表现为一种群体价值。总之,组织内部的知识是组织资本的基础,但企业绩效的差异并不限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及技能存量。

知识的隐性和动态的特点又进一步决定了企业组织资本的形成。组织知识产生价值需要通过外显化等方式将隐性知识发挥,在个人、团队、组织之间传递,同时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又是相互作用,并不断超越而产生新的知识。这就是说组织知识的资本化过程实质上是组织内部知识的产生和转移的过程。企业由此而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同时,知识的传递和转移需要企业员工之间的协作,人力资本的组织依赖性体现了人力资本与特定组织的相互依赖关系。因此,企业绩效关键在于一种让组织成员能够把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发挥出来的组织环境、氛围或机制即组织资本存量。因此,本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拓展出一个基于组织资本的企业绩效差异分析模型。

在组织资本的形成过程中,邸强等人(2005)也提出了知识是经由个人、团体、组织及组织之间创造并传递扩散的。他们认为,组织内部知识创造可分为四种形态;分别是共同化、结合、外化和内化。知识在组织内部不断地在显性和隐性之间变换,例如,通过员工本身多年工作经验积累的隐性知识,发展出一套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程序,这种程序是无法言传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员还将相关经验转化为个人内隐知识基础之中,进而成为组织文化的一部分。

总之,笔者认为,个体的人力资本在组织内部,在个人、团队、组织之间不断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在传递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显性和隐性之间的不断反复的转换,进而在个体人力资本的基础之上又会形成新的知识,这种知识是一种共享知识,并归组织所有所用,组织一旦变化或者解散,这种资本将受到极大的贬值甚至消失,企业的绩效之所以存在差异,归根到底是这种特殊资本的差异。

参考文献:

绩效管理论文篇5

[关键词]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市场环境

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政治决策辅助的主要行业。作为旅游业主要的组成部分,酒店企业是扩展旅游业的主要设施,并且为我国经济体系带来了另一个发展道路。随着社会竞争力的不断加大,酒店企业的类型也在不断改变,规模也在不断扩展,虽然酒店企业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管理问题。

1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沟通问题的现状分析

1.1员工与上级之间沟通存在问题

在现阶段的经济发展中,企业的竞争压力、国家政策的改革、行业的扩展成为酒店企业发展的主要阻力。因此,在酒店企业发展的同时,要想在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酒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对沟通问题的分析,因为酒店企业的主要部分就是工作人员,酒店企业的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酒店企业文化和素养,优秀的工作人员可以为酒店企业带来更好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员工来自的地方不同,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也各不相同,企业上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酒店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阻力。由此可见,解决酒店员工与上级领导人员之间的沟通问题是促进现阶段酒店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可以加大企业管理者对下级员工的了解和分析,更好地促进酒店企业的经济发展。[1]

1.2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

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酒店企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消费者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使身心得到完美的解压释放,除此之外,提供旅途路上等一切的利民服务。一个正规的酒店企业对内部员工的素质审核有一定的要求,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等,酒店的工作人员说白了就是群居性的小组织,俗话说牙齿没有碰不到牙齿的,那么如何避免员工与员工之间在工作中的意见分歧呢?这个时候会沟通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沟通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思想统一,并得到解决的办法。所以,沟通不仅仅指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聊天,更多的是指员工根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威胁、机遇进行的讨论,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员工的素质、性格、生活习惯导致对沟通的理解并不相同,有的人还会造成误解,从而促使员工与员工间的沟通问题阻碍了酒店企业的绩效管理。还存在酒店对沟通的认知较低的问题,导致酒店企业整体都不善于沟通,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问题。[2]

1.3员工与顾客之间沟通存在问题

消费者是企业服务的主体,是促使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相对于酒店企业而言也是这样。企业员工对消费者的服务质量决定了酒店企业的发展和社会地位。因此,要想更好地服务于酒店消费者,就要运用企业员工有效的沟通方式和技巧来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从而促进酒店企业更好的发展。总的来说,在运用有效的沟通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员工对于酒店消费者太过于热情,不会因人而异。从本质上讲,酒店消费者的流通量很大,有多少顾客就有多少种性格,有的顾客性格比较内向,不太善于沟通,接受不了热情的员工,这就需要酒店企业培养员工具体的沟通技巧和沟通方式。沟通的基础就是语言,现阶段普通话是我们沟通的主要形式。对于一家酒店而言,不仅要求大堂内的接待人员拥有标准的普通话,还要求全体酒店的员工拥有标准的普通话,即使是酒店的临时工或是清洁工也要拥有标准的普通话,这样就可以确保消费者在何时何地解决问题都不会受到阻碍。若是发生消费者在酒店内找不到可以沟通的人这种情况,就会给酒店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从长久的发展角度来看,会影响到酒店企业的快速发展。

2解决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沟通问题的办法

2.1充分发挥沟通在酒店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在酒店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整体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就要对酒店企业的绩效管理和沟通过程引起重视。首先要确定好绩效目标,其次要运用有效的沟通手段,最后要对绩效的结果进行定期的考核,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以此来达到解决酒店企业绩效管理及沟通问题。由此可见,采用有效的沟通手段,酒店企业绩效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酒店企业拥有重视和应用绩效管理的管理人员,是实现酒店企业更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

2.2加强酒店企业横向和纵向的沟通

在酒店企业发展的过程中,要想实现酒店管理层与员工间的有效沟通,就要对酒店企业的横向和纵向沟通方式进行加强。在横向沟通上就是指酒店企业中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在具体工作上各个部门的员工要懂得运用集体的力量进行配合,这样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有效的横向沟通可以促进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多向的合作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酒店企业的绩效管理,改变沟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可以更好地为酒店企业和消费者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消费形式,由此建立的酒店企业形象将会更深入到消费者的心中,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投资。在纵向沟通上也就是指酒店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为酒店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发展基础。酒店企业可以运用形式多变的、内容多向的沟通方式建立一些有关企业的员工交流会、企业座谈会等,以此来随时随地地了解酒店企业管理层的需求和酒店企业员工人员的需求,通过相关形式和内容的座谈会,酒店就可以将问题集中在一起进行合理化的解决,让酒店企业的员工感受到真正的温暖,从而实现自身在企业的价值和意义,也更好地建立起酒店企业管理层与工作人员的沟通桥梁,促使酒店企业的沟通保持畅通,实现酒店企业的绩效管理和沟通问题的解决。

2.3掌握良好的绩效沟通技术

有效的沟通技巧对实现绩效沟通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酒店企业中要想运用绩效沟通办法,首先要考虑到酒店企业的工作员工的需求与感受,并采取生动的言语进行沟通,当然还要注意到酒店企业员工的适应程度,以此增加酒店工作人员对沟通语言的信任。由此可见,掌握良好的绩效沟通技术对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当然,在沟通的过程中也少不了酒店企业管理层次的人员的问题,要提升管理人员对绩效沟通技术的理解与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酒店企业的整体发展,并鼓励了酒店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效率。

3结论

综上所述,酒店企业的发展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法。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有关酒店企业市场的竞争力也就越大,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管理可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酒店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了酒店企业的全面发展,为我国旅游业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窦梓雯 单位:云南大学

参考文献:

[1]阮晓明.贯穿酒店企业绩效管理过程的沟通问题[J].河北企业,2012(6):13-14.

绩效管理论文篇6

基于管理者和实践者提供的复杂管理问题,应进行相应的考虑,研究者应及时考虑组织管理理论的逻辑梳理工作,实现组织管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上要实现实质问题的相互联系和概括工作。对研究问题要进行适当处理,归类问题要及时对事物进行特性分析,尽管必须要了解事物的局限性,还需要对问题进行及时归类处理,对复杂领域问题进行及时理解,将国外大多数管理者理论进行合理梳理和整理,提出从独特视角对人性假设的国外组织管理理论进行逻辑梳理工作,为管理者提供一定的逻辑思维,掌握管理理论的发展规律,实现对企业的管理效果。国外组织管理理论梳理研究问题,是在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年会上提出的。组织管理理论学派已经是人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者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对国外组织理论进行合理梳理工作,为组织管理理论提供很好的发展平台,将组织管理大致分为几个方面。泰勒的科学管理、经营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还有就是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和西方电器公司的著名行为科学理论。根据管理组织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划分为经验学、人际关系学、群体行为学和权变理论等。另外,从管理和生产角度研究,可将管理理论分为国际学者组织管理系统,组织是由人要素和物要素构成的,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更好的分工和合作来提高系统的经济效率,组织管理理论可简要归结为3个路径,人和物内部考察主要是通过简化因素对人进行管理的模式,非常关注人和物互动过程的机理关系。另一个就是把人和物的要素很好地排除,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探讨关系,典型代表就是人际关系、群体行为和人的特质,特别是对领导理论和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最后就是人和物的研究工作,可将抽象的人因素去掉,把人处理为一个既定常量,使得人能像机器一样工作,成为一种确定投入和产出模式,可更好地确定联系要素和科学管理模式,管理丛林的数理学派的典型代表就是对理论路径进行分析。还应相应地根据不同的演化路径将组织管理理论划分为3个类型:混合型、局部性理论和普适性理论,而且还要对管理理论进行简单罗列,根据演化路径进行分类处理,保证组织管理理论的内在机理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2对组织管理理论进行梳理

由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形成了组织管理理论梳理模式,但是很混乱,整体上可表现为语义学分歧问题,对管理知识体系要进行合理定义工作,还要对不同的侧重点进行不同的研究分类,概念模型要进行相互倾轧和相互重叠工作,对导致的组织管理研究问题要能进行一定的模型增生处理。纵观管理理论梳理书籍,可看出组织管理理论梳理主要是全面和系统的模式,要从历史演进角度进行合理的展示工作,给读者呈现非常完整的管理理论发展图像。通过组织管理发展的研究,可看出组织管理的演变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更加清晰明确地向读者展示技术、经济和环境景观问题。组织管理理论一直都受到技术进步、人性假设变化和经济环境的影响,这就使得国外管理梳理领域局面可更加清晰。要对任何管理思想和理论做到对人和本质的认识,对不同的时代和人的认识,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管理理论研究重点问题,各种管理理论都非常明确地选择了不同人性假设性质,这个基础管理理论和思想方法就是从历史演进角度进行组织管理研究。从实力角度对组织管理要进行合理的梳理工作,实际情况是不同的社会时代对人的研究一直都是组织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组织管理理论要解决采取的措施和办法进行相互作用,人性假设的一切管理者都应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基于人性假设视角对组织管理理论进行逻辑梳理工作,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体现人性假设管理。

3新公共管理理论方法的创新性

首先要提供公共管理研究新视角,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等经济学理论成为新兴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问题,也为以设计市场化为基础的公共管理决策模式产生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作用。通过对公共行政管理研究的经济学市场化和自由化新视角进行合理分析,可看出政府公共管理理论是非常丰富的理论,也是创新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讲,公共管理方法超越了传统管理学理论,新公共管理方法理论主义突破了传统公共行政学院的界限,可将西方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作为自己的基础,更好开创出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也就是要以经济学为基础的新政府管理理论。从实践上分析,可看出公共管理方法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问题,用经济学和成熟管理学方法对公共管理进行研究,就可取得一定地位,为公共管理改革提供市场化取向。拓展公共管理方法范围,尤其是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管理模式,要突破公共行政理论界限,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为基础,很好融合政策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知识,拓展公共管理理论,使得公共管理方法更加具有综合性。

4人性假设组织结构设计和行为逻辑分析

人性假设组织结构设计和行为分析逻辑起点是新公共管理方法,主要以理性经纪人为假设逻辑起点的,使得政府公共管理侧重点规制转变为激励方法,还可用激励方法合理导向公共管理方法。传统官僚制度设计前提是理念上的人性本恶假设,强调的是管理规制导向问题,通过制定规章制度以限制权力使用问题。用人性本恶观念为主要原点,可采取人性化措施,加强对政治权利的控制,对行政过程中暴露的问题进行合理地解决,在运用中对公共管理进行一定的合理改革工作,把政治市场经济作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进行理性处理,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建立健全管理体制。量化管理是一种科学管理理论,用实际论证方法作为基础工作,用科学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追求精确定量管理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也存在一定缺陷,不是所有事物都可用量化标准进行衡量,有些事物评价标准和结果是非常模糊的,同时管理也非常复杂,工作目标又是不可预测的,事物之间又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就很难科学化和精确化量化的结果。因此,可使用单纯经济指标来判断政府管理工作导致的社会问题,也可使用数字化经济指标对公共行政工作的结果进行合理评价,如果带来严重后果要进行合理资源开发和利用,保证环境污染和人类发展能合理化,对现实中的虚假浪费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

5结语

绩效管理论文篇7

中華励誌網为您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模板免费下载,企业管理论文免费下载是《中華勵誌網》www.zHLzW.com为考生朋友提供的免费2010年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专栏,涵盖了丰富的免费企业管理论文的相关文章。 t论文摘要:关于绩效管理的课题是本人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特别是在本企业刚刚做完绩效评估之时,但我认为效果并不太理想。从被考核到给人做考核和推动绩效管理,基本上感到此项技术在国内大多数企业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效果。不成功的原因是大多数绩效管理只关注评估,而忽略了沟通环节,也缺少相应的技术和技巧。针对这一问题,我采用文献调查和访谈法,对此问题作了一个初步的探索,希望对大家有益。 论文关键词:绩效管理 0 引言 绩效管理可能是目前国内企业谈论最多的一个管理名词了,公司的管理者都寄希望于借助绩效管理来提高企业的效率。然而以我在一些企业的经历,我却感觉到企业中的很多管理者并不真正了解绩效管理到底是什么。包括我的一些同行们,很多人只是热衷于每年年底那一天或几小时的绩效评估活动,然后那一摞摞卷宗就被尘封了起来。这种现象不光发生在国企,部分外企业一样。本人查阅了一些资料结合我本人在国企和外资的工作经验,在此对绩效管理的理念、操作技巧和运用中的误区做一解释。 1 绩效管理是什么?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和员工双方就目标和如何达到目标形成的共识,以促进员工完成目标的管理方法。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并将可能受益的组织、经理及员工都融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 在企业中随便问一个人,绩效管理是什么?十有八九会回答是年底的考核。其实正如在上面定义中提到的绩效管理的目的并不是纯粹为了进行对个人绩效的评估而设计的,它更深层次的目的可是为了有效地推动个人的行为表现,引导企业全体员工从个人开始,以致个别部门或事业部,共同朝着企业整体战略目标迈进。因此,在设计绩效管理体系的时候,管理者必须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及绩效管理体系紧密地扣在一起。否则,个人的行为与企业的战略必定会有所偏离,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有事倍功半的负面影响。 为了进一步把这个问题说明,我们再来看一下绩效管理“是什么”和“不是什么”。 2 为什么要进行绩效管理? 无论从哪方面说,绩效管理都是一件需要经理和组织进行巨大的投入的事情,至少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很多经理人都宁愿把时间精力投入到其他地方。推动绩效管理,关键是要主管和员工同样看到从中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2.1 我们先来看一看作为经理人日常工作中的困惑:①白天时间不够②为确保正确,事无巨细都要管③员工缺少热情,因为不明白为什么要完成这些工作④责任不清,相互推诿⑤问题被发现时已无法阻止它的扩大,工作质量低下⑥员工们重复犯同样的错误。 2.2 那么以上共同的问题是什么呢?是不明确、缺少共同的理解和协调,从而造成了更多的工作。 通过绩效管理的实施,员工将知道管理者希望他们做什么,可以决定什么、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应该何时告诉你。这样经理就可以节省时间,以便完成本职工作。 员工的苦恼又是什么呢?①不了解自己工作做得好还是不好②不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权利③没有机会学习新技能④被管得过细,自己不能做任何简单的决策⑤缺乏完成工作所需的资源。 绩效管理也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绩效管理中重要的一环是反馈,定期的交流使员工对自己的职责有更好的理解,如果他们

绩效管理论文篇8

1.1国际竞争加强导致企业贸易摩擦增多

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贸易国,既面临着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也面临着与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一方面发达国家试图重塑国际贸易规则,抢夺中国对新国际贸易规则的话语权,设法将中国排除在国际贸易环境外;另一方面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争夺国际市场份额的竞争日益明显,激烈的竞争导致中国的贸易摩擦逐年上升。

1.2成本上升导致传统产业外移

贸易体量世界第一时,想获得快速增长已经不现实。而生产成本又逐年上升,影响了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中国出口产品的一半以上,在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与治理、社会保险上均承担着极大的压力,粗放型的发展很难持久。中国制造业的平均工资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处于较低水平,但其增长和上升幅度已高于许多其他新兴经济体。随着国内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已开始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尤其是外资企业转移趋势明显。从国际竞争力看,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华转移已大大减少,国际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将企业的整体或者部分转移到其他劳动成本更低的国家。产业转移的加剧会降低中国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极大的影响进出口额的增幅。

1.3政府引导与企业市场化不统一

市场自身的淘汰和转型与政府的引导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企业需要政府的扶持,政府也在逐步的引导和支持,着眼于贸易便利化,减少贸易限制和一些繁杂的手续,希望做到服务型政府,期待实现接近于自由贸易的良好环境,让外贸企业在经济转型时期为企业提供好的市场环境和平台,更好和更长时间地生存和发展。两者目标的不一致会导致一些外贸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境地。

1.4出口企业比较优势相对减弱

一直以来,我国外贸企业凭借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较多的加工贸易订单,进而在加工贸易中积累了巨额贸易顺差,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也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起点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但近年来低成本优势已出现明显逆转,国内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改革等因素导致出口成本大量增加,挤压了盈利空间。产品提价空间有限,抑制了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技术研发能力,直接降低了出口竞争力。

1.5国际市场和传统业务依存度过高

我国外贸企业过去一直过度依赖于国际市场,贸易多元化并未形成,产能过剩使产业结构性矛盾凸显。钢铁、纺织服装、轻工、有色、建材等产业持续大规模投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生产能力大多处于过剩状态,在国内需求无法消化的情况下,就对外需形成了很强的依赖。在金融危机作用下,国外市场的急剧萎缩使产业结构中的矛盾显现出来,一旦外部环境不利,我国外贸企业在产业、金融、就业等方面就隐藏着难以控制的巨大风险。

二、西方国家战略绩效管理在实际公司管理中的应用经验

2.1欧美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概述

欧美的跨国企业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成熟度较高,形成了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目标管理(MBO,ManageByObject)的原则较好的贯彻到了欧美跨国企业的绩效管理中。这些采用传统的MBO管理法的企业,其绩效管理往往简单而易于操作,他们根据各级人员的岗位描述来确定员工工作的完成情况。受其传统文化和管理风格的影响,他们只注重工作的结果,而对于员工获得这个结果的过程并不注重。然而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人性假设的转变,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产生最早、发展最完善的美国,产生了许多具有革命性的管理思想。在绩效管理方面也有了许多创新,出现了新的绩效管理模型和管理工具,如KPI绩效考评模式、BSC平衡积分卡管理模式、360绩效考评模式等,促进了绩效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绩效管理中,欧美企业呈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即严明的制度和成熟的操作方法。在企业成熟的操作方法的指导下,企业管理人员能够将企业目标能更好地细分到各个组织、部门和岗位,这样在绩效评估时也更容易将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处理,使绩效评估更科学、更可行。企业绩效管理制度名目繁多、分类细致,例如绩效管理的基础—岗位说明书,在界定岗位权力和职责时,不仅详细描述了岗位的工作内容,也界定了岗位相应的权力和应承担的责任,使得岗位工作说明书成为企业进行绩效管理的有效依据,这样企业严明的制度能够详尽地指导企业的绩效管理。

2.2优秀跨国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的特征

1990年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的数量逐渐增多,由于企业员工的多元化带来文化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尽管由于历史差异和文化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导致各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具有许多差异,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强大冲击下,跨国企业的管理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们在要想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取胜,必须相互借鉴和学习,跨国公司绩效管理研究提升公司竞争力。从通用公司、索尼公司等世界优秀的跨国公司来看,尽管他们在文化上、管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但他们在绩效管理上,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这些共同点是高绩效的跨国公司所具备的,也是值得各国跨国经营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三.我国外贸企业在经济转型期利用战略绩效管理的建议

3.1贴合外贸企业实际,将绩效管理理论很好的融合到企业的战略绩效管理实践中。在波特五力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外贸企业在转型期对产业的力量要素进行很好的研判,可以提升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在PEST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外贸企业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需要及早布局,对外部环境有充分的了解,抵御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企业造成的冲击。在CSF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外贸企业要很好的审视企业内部,看清优势和短板,对企业的战略要素进行很好的梳理,扬长避短,让企业发展壮大。在关键业绩指标(KPI)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外贸企业需要将日常企业经营的全流程分析后,设定各个量化的分项战略目标,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贯彻执行。在平衡计分卡(BSC)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外贸企业在应用BSC理论时,平衡计分卡理论对财务层面考虑较多,要将财务层面和非财务因素结合起来,设计适合企业本身的绩效管理体系。在EVA(EconomicValueAdded)理论的实际运用中,外贸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激励因素,对员工的内在需求很好的研判,制定合理的规划。在学习曲线理论的应用中,外贸企业在实践中,需要逐步扩大附加值高的产品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关于ERP系统的绩效管理理论实践,外贸企业将ERP系统作为辅助工具来作为参考。在杜邦财务理论的实际运用中,外贸企业需要将企业净资产收益率逐级分解为多项财务比率乘积,这样有助于深入分析比较企业经营业绩。3.2为了提高绩效管理体系的环境适应性,需要设置外贸出口企业的浮动区间绩效管理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转型期,外贸出口企业面临的外部经营环境的严峻形势,需要通过科技的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利用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培育和开发国内消费市场等综合手段来进行应对。企业的外部环境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技术、自然和社会等因素,外部环境一直在持续变化中,管理者需要及时的审视外部环境的变化,设定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并有效的通过绩效考核不断修正,并确保不偏离大方向。通过对企业目标的分解,与员工共同制定绩效提升的计划。内部环境包括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文化等因素,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转型期下的出口企业内部环境的多变性,需要企业实行弹性的战略规划。3.3明确外贸出口企业的战略规划体系,特别是使命和愿景。企业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整体战略是以生存战略为前提,在此前提下明确企业的使命和责任,并让企业良性发展并壮大。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转型期,企业战略规划要充分考量谋求企业技术、产品和服务乃至产业升级,将同行业竞争战略提升到产业上下游价值链的竞争战略,在深度和广度上良好布局,谋求广阔的发展空间。出口企业的生存战略目标在相关部门和全体员工中充分沟通、形成共识、层层传达、落实,引导全体员工为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过绩效管理驱动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使绩效管理系统真正成为战略规划的重要部分,并得到切实的执行。3.4构建浮动区间的绩效目标体系。后金融危机时代的经济转型期,符合出口企业战略的绩效目标设置前提是员工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因此,设置两级或者三级的浮动绩效目标制,拉开绩效目标设置区间,对应不同目标值完成相应的难度,从而设置不同的考核分数。设置最低层次的目标是在绩效水平左右的目标,对于分项目的设定,保障了员工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实现设定的目标。员工在完成基本目标的情况下,可以有更多的激情完成更高目标,这样的弹性绩效目标体系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员工的潜力,同时又做到了赏罚分明。企业的每个员工根据绩效目标能够自觉有效地承担起各自的责任,按职业化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任务,共同度过艰难的时刻。浮动区间绩效目标体系还要注意目标的明确性,目标范围扩大并不意味着目标不清晰。3.5双向绩效沟通和反馈机制。在绩效考核的过程和结果考察中,双向的沟通贯穿于整个绩效管理循环。沟通的渠道是双向的,改善员工及企业的绩效是沟通的出发点,沟通的重心在探讨分解目标的具体应对之策。双向沟通是外贸企业绩效管理得以顺利开展和良好实施的保障。目标设置时的沟通能够有效的解决管理过程中的障碍,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管理的达成;同时也能提高全体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减少绩效考核过程中的阻力,保证考核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外贸出口企业通过持续的绩效管理循环来适应复杂多变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浮动区间绩效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

作者:刘冬霞 单位: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参考文献

[1]郑丹青.于津平中国出口贸易增加值的微观核算及影响因素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4

[2]郭熙保,陈志刚.论后危机时期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基于世界经济结构调整的视角[J].经济学家,2013

[3]姜姝,李庆四.从光伏拉锯到风能之争-中美新能源合作的博弈解读[J].国际论坛,2013

[4]张莉.中国外贸:大考下的抉择[J].今日中国.2014

绩效管理论文篇9

关键词:动机;并购绩效;实证研究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企业并购战略涉及到企业并购的动因、协同效应以及行业选择等方面,这些方面是并购绩效的直接“推动力”和“源泉”。并购中的管理者动机是西方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对企业并购后的绩效进行评价,缺乏从不同角度系统研究和揭示并购交易的真实动因以及并购动因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一般而言,公司并购是管理者对个人利益和公司市场价值两者权衡之下采取的战略行为。西方国家的上市公司股权极为分散,管理者动机成为推动企业并购的主要治理因素。管理者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一些类型的并购似乎对其更具吸引力,如管理者可能致力于公司的长期增长,使得他们能够分散个人的人力资本风险或增加工作的安全(ShleiferandVishny,1989)。当一项投资为管理者带来更大的个人利益时,管理者宁愿牺牲股东的利益进行投资。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所有者缺位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导致上市公司运作中的“内部人控制”及“关键人模式”。在这一制度背景下,管理者问题也许更为突出地影响到并购绩效。系统研究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对并购绩效进行探源性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根据研究的需要,结合国内分类的标准和国外的分类习惯,以合并、收购股权和收购资产等三种扩张性并购行为作为本文的研究取样范围,以并购事件中作为收购方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试图揭示我国上市公司扩张式并购事件中,管理者的动机与收购公司并购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假设

中国上市公司所处的特殊制度背景使其并购动机及并购行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一方面,中国的企业家尚不成熟、缺乏长远战略考虑,使并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并购失败。另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导致内部人控制普遍,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在西方并购理论中与问题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假说:

1.根据自大理论提出的假说

Roll(1986)的自大假说认为,管理能力强的管理者由于野心、自大或过分骄傲而在评估并购机会时容易过分乐观,使收购公司在并购中受到损失。Morck(1990)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认为差的管理者有更大的动机扩张,以保证公司的生存或发现他们可能擅长的新业务。本文假设由能力强的管理者策动的并购绩效较差,使用并购前一年的托宾Q值(公司的市场价值与资产的重置价值之比值)来衡量公司管理者的管理能力,采用公司总资产的会计值来代替资产的重置价值。

2.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在企业的战略决策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导致成本的利益冲突永远也无法得到完善的解决,而自由现金流量的支出可以在解决管理者和股东间的利益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若想有效率和使股价最大化,自由现金流量就必须支付给股东。但现金的返还降低了管理者控制的资源,同时也可能增加将来融资的难度,所以管理者倾向于进行投资,即使这种投资对股东而言是有害的。因此,本文假设并购前现金流量充足的公司所策动的并购绩效较差,并采用现金及其等价物增加对公司总资产标准化之后的指标作为公司现金流量的指标。同时,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通常拥有较多的现金流并且通过扩张式并购来达到其快速成长目的,本文设定样本公司成立时间这一控制变量来控制自由现金流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3.多元化假说

多元化假说来自于西方并购理论中效率理论。关于管理者损伤股东利益去追求多元化的动机在于:管理者可通过多元化组合降低个人收益风险和人力资本(AmihudandLey,1981);此外,多元化为管理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增加他们自己的势力、声望和薪酬(JensenandMurphy,1990),我国上市公司多由国企改制而来,公司管理者的任命制度还带有行政体制的影响,管理者容易盲目扩大公司规模作为经营成果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本研究假设多元化并购的绩效较差。在实证分析中,将是否多元化处理为虚拟变量,跨行业的并购取值1,而同行业的并购取值为0。行业分类根据行业代码细分至第二位。

4.高管持股假设

根据JensenandMeckling(1976)的理论,管理者和所有者为同一主体时成本将消失,而两者间利益冲突越大,成本也就越大。本研究假设高管持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好。本文以并购前一年的高层持股数量总和与公司总股本标准化后的指标作为变量。

5.国有股比例假设

国有股持股比例较高是我国特有的研究背景,在国内有关公司绩效与股东成份构成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公司国有、法人股比例越高,管理者的动机可能越严重。本文假设国有、法人股比例越高或A股流通股比例越低,收购公司并购绩效越差。

6.高管薪酬假设

由于国内缺乏有效监督和缺乏有效率的经理人市场,在内部人控制的治理结构下,经理人会通过各种途径实施利已行为,进行权力扩张。姚先国(2003)发现,虽然收购行为没有给样本公司带来持续的经营绩效,但企业管理层的报酬却具有极强的下跌刚性。并得出结论:通过一次次无效率的购并,经理人的收入不断上升,对企业资源的控制也日益强化。本研究假设高管薪酬与并购绩效成反比,并以高管人均薪酬增长率作为变量。

7.控制权假设

根据管理协同理论,拥有高效率管理能力的管理层倾向于进行并购,并且与被并购公司共同分享管理资源上的优势,以获得管理水平上的总体提升。但是,如果进行并购之后,上市公司只是占有对方一定股权而在公司日常运营活动中不具备话语权及决策权,管理协同效应将难以产生,公司管理层希望藉并购以获得管理协同效应,进而使整个企业经营绩效获得提升的目的将无从实现。因此,本文假设上市公司以获取控制权为目的的并购行为将会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研究样本来源和选择

本文以2001—2004年为研究时间窗口,选择2002年主动发生扩张式并购包括收购股权、收购资产、企业合并。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事件样本由笔者从《中国并购报告2003》中整理得到,并按照如下步骤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筛选:第一,查看2002年年报,以确认并购交易在当年已经完成,剔除交易当年未能完成及交易未成功的并购事件;第二,并购事件为股权收购的,剔除收购后占目标公司20%(不含20%)以下股权份额的并购事件;并购事件为资产收购的,剔除交易额在1000万元以下的并购事件资产规模1000万元的选择是一种主观判断,主要是考虑到收购资产必须对公司造成一定的实质性影响(收购的资产规模太小对公司的影响不足)。;第三,剔除在2002年度同时发生了其他类型资产重组行为的上市公司;第四,剔除交易标的为土地使用权等非经营性资产以及交易实质为产品购销的并购事件;第五,剔除未披露收购股份比例的并购事件。由此共得到样本138个。评估样本公司并购绩效的各年度财务指标以及样本公司成立时间、并购前一年的托宾Q值、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值以及并购当年国有股比例等数据来源于天相证券投资分析系统,样本公司高管各年薪酬、高管持股比例的数据来源于CCER治理结构数据库。样本公司并购后是否获得控制权、是否跨行业并购的虚拟变量由笔者根据《中国并购报告2003》以及样本公司2002年年报整理所得。

四、因变量设定

本文采用上市公司综合财务指标作为模型的因变量,表1为研究构建的绩效评价多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基于三个重要假设:(1)所采用的财务指标体系能够代表企业的经营绩效;(2)企业的并购绩效能够在2年之内体现出来。(3)企业经营绩效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并购行为造成的。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公司各年的财务指标进行处理。这种方法可以把多个财务指标综合为一个指标,可以对企业并购情况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因为它不是通过主观赋权的方法计算综合评价值的,因此也就避免了人为因素对最终评价值的影响。另外,它考虑了多指标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指标之间相互存在联系的问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将这种线性的相关关系剔除掉了,因此,其结果也更具有逻辑性。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每股收益复权、剔除行业影响因素、控制极端值以及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得到138个样本公司4个年度11个财务指标的数据表。

本文使用SPSS13.0对样本公司预处理后共4个年度的财务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0.837,说明变量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得到5个主成分F1、F2、F3、F4和F5,构建模型如下X1、X2、…、…、X11依次代表样本公司的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主营利润率、股东权益比率、流动比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税后利润增长率指标。:

以各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构建如下模型计算并购绩效综合得分:

并购绩效综合得分=0.22605F10.19821F20.13603F30.14882F40.14485F5

按照这个公式,笔者分别计算出样本公司并购前后各年绩效的综合得分情况,经过描述性统计,笔者发现样本公司经营状况在并购当年略有下降,但在并购后一年及并购后两年出现回升。见图1,与2001年相比,样本公司2002年经营绩效下降了16个百分点;2003年经营绩效随即较2002年又上升了62个百分点;2004年又在200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近400个百分点。

为进一步考察样本公司经营状况变动情况,笔者将样本公司2001—2004年间绩效综合得分按年份分为6组,各组间数据按照公司代码一一对应。由于总体的分布情况不明,不能获取总体分布的相关参数,笔者选用非参数检验来进行。在进行年度比较时,笔者选用两个相关样本的Wilcoxon法分别对这4个样本进行两两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检验结果证明,样本公司并购当年绩效下降,但在并购后一年以及并购后两年,其并购绩效均发生明显改善。

这一结果与以往的研究有所不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笔者所选择的样本为发生收购兼并、股权转让等扩张性并购行为的上市公司,这一类资产重组方式对于企业绩效的增长要好于其他类型的重组方式,也好于上市公司绩效增长的平均水平《资产重组绩效排行2004》,中国金融出版社,P151-152,2004年。

其次,根据冯根福、吴林江(2001)的研究,横向并购的绩效在较长时期内较为稳定且呈上升趋势。[8]在样本统计过程中发现,横向并购占据了总数的几乎70%,这样必然会使样本总体绩效得以改善。

第三,2002年是我国并购市场发展阶段中承上启下的一年,战略并购渐露端倪。2001—2002年间颁布了一系列并购法律、法规,使并购行为更加规范,政府监管力度加大,实质性并购趋势越来越明显。从2002年发生的大额并购交易来看,上市公司大型并购有两大特点:一是力度较大,企业转型较为彻底;二是以行业整合为主,旨在壮大企业规模,提高行业地位。上市公司的并购出现了明显的升级化趋势,通过并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使资源配置更趋于合理。

五、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1.描述性统计及结论

本文由研究假说得到8个自变量,表3为自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从表3中可以看出,发生收购行为的公司高管持股比例普遍偏低,平均不到1‰;国有股比例比重较大,最高达到86.3%,平均达到35.3%的国有持股比例;高管人均薪酬的增长率差距较大,最大达到775.498%,最低达到-66.216%;样本公司平均成立的年限为6.978年;大约有30.7%的样本公司进行了跨行业的并购;大约有76.1%的样本公司在并购之后成为被并购方的控股股东。

为了对本文提出的相关假设进行进一步检验,笔者依据样本公司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组,考察组与组之间的并购绩效的均值等的差异情况,实证结果列于表4。

从表4中可以看出,并购前管理能力好的样本公司在并购后绩效的平均变动幅度为-0.208,均值检验的t值为2.09,绩效明显好于并购前低管理能力组的样本公司。

并购前现金流量充足的样本公司平均绩效变动率为-0.949,而并购前现金流量相对缺乏的样本公司并购后平均绩效变动率为-0.009,分组检验的结论支持了前文的假设,即并购前现金流充足的公司更倾向于进行投资,投资并不一定以提高企业经营绩效为目标。但是两组样本公司并购后平均绩效变动率没能获得统计上的显著性。因此,只能为自由现金流量假说提供较弱的证据。从样本公司并购前高管持股比例的检验结果说明高管持股对管理者动机起到了一定约束作用。但两组间均值检验t值为0.771,p=0.442,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只能为并购行为给企业绩效带来的变化提供较弱的证据。

在样本企业中跨行业并购占42家,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241,而同行业并购的样本公司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114,两组间的均值检验t值为-2.339,p值为0.031。实证结果证实了前文的假设,在我国目前企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盲目进行跨行业扩张只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不少实际案例也为此提供了证据。

样本公司国有股比例的实证结果与前文的假设不一致。国有股比例高的一组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化率为0.921,国有股比例低的一组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97,两组间均值检验t值为-1.794,p值为0.037,国有股比例越高,并购绩效越好。

在并购前后几年中高管薪酬平均增长率较高的样本公司并购后绩效稍好,其绩效平均变化率为0.066,相对的,高管薪酬平均增长率较低的样本公司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115,与前文的假说不同,实证结果说明高管薪酬开始与企业绩效相挂钩。但两组间均值检验t值为-0.726,未能通过显著性检验,只能够为并购绩效变化率提供较弱的证据。

样本公司的成立时间(至2001年止)不能够为并购绩效平均变化率提供有效的证据。从统计结果来看,成立时间较长的公司并购后绩效要稍差于成立时间较短的公司,但二者的区别非常不显著。

笔者从表4的统计结果中发现,以获取控制权为目的而进行并购的样本公司在并购后的绩效发生了正向变化。在138个样本公司中,有105家成为被并公司的控股股东,并购后绩效平均变动率为-0.275,好于未获得控制权的样本公司,其绩效平均变化率为-1.317,这可能是因为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获得被并公司的控制权之后,能够直接掌控被并公司的经营决策权,对其生产管理活动起到实际主导的作用,能够更好将被并公司纳入到上市公司整个经营体系中来进行管理,从而有助于企业经营绩效朝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是,两组间均值t检验值为0.833,p值为0.38,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只能提供较弱的证据。

2.多元回归分析及结论

为了进一步获得关于管理者动机与并购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可靠结论,笔者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来进一步研究前文所设定的解释变量与并购绩效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上述模型1中,因变量SCORE_AVER为样本公司2001—2004年各年绩效得分均值SCORE_AVER=(2001年绩效值+2002年绩效值+2003年绩效值+2004年绩效值)/4。,代表并购后经营绩效的总体情况,MANAPAY_AVER为样本公司2001—2004年度高管人均薪酬均值MANAPAY_AVER=(2001年高管人均薪酬+2002年高管人均薪酬+2003年高管人均薪酬+2004年高管人均薪酬)/4。,表示考察期间样本公司高管人均薪酬的总体情况。模型2中,因变量SCORE_YEAR为样本公司2002、2003、2004年各年绩效得分值较前一年的变动率SCORE_2002=(2002年绩效值/2001年绩效值)-1;SCORE_2003=(2003年绩效值/2002年绩效值)-1;SCORE_2004=(2004年绩效值/2003年绩效值)-1。,MANAPAY_YEAR为样本公司高管人均薪酬在考察期间各年度间变动率MANAPAY_2002=(2002年高管人均薪酬/2001年高管人均薪酬)-1,其余各年依此类推。

实证检验的结果整理如表5所示。从表5中可以看出,回归统计分析的结果与分组检验的结论基本一致,4个回归方程中,进入模型的自变量也基本一致。由实证结果可以看出,自变量对于2002年并购绩效变动率的解释效果最好,Adj.R-square值最高,自变量对2004年并购绩效变动率的解释效果居于最末,可能是因为时间越长,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其他干扰因素变多,导致模型的解释能力变弱。

从表5可以看出,样本公司管理能力变量指标——并购前一年托宾Q值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变量的系数均为正,与分组检验的情况一致,但是与预想的情况偏差较大。说明企业并购后绩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并公司的管理能力。能力强的管理者并购后的绩效会更好,而能力差的管理者进行扩张式并购后绩效会变差。

样本公司并购前现金流量的指标的系数符号与预想一致。说明并购前拥有充足现金流量的公司容易进行无价值的并购,企业现金流量充足性与并购后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但这只能够为假说提供很弱的支持证据。

回归模型中,高管持股比例变量系数符号均为正,与预想相一致,但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高管持股能够对企业的绩效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对绩效的影响力是不显著的。

对于并购多元化假说,回归结果提供了较强的支持证据。说明多元化对收购公司的并购绩效具有明显的影响。

与预想不一致的是,样本公司国有股比例在回归模型中的系数全为正,并且在所有模型中显著。对此可能的解释是,在我国的制度背景下,并购中政府的参与程度以及支持的力度对收购公司具有显著的影响,给收购公司带来正面效应。

管理层薪酬的变量系数均为负数,但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管理层薪酬与公司并购绩效虽然正相关,但相关度很低,只能够为假说提供较弱的证据。

表5的结论未能为控制权假说提供有力支持,虽然是否获取控制权的虚拟变量系数为正,符合预想的结果,但变量未进入回归方程。

六、研究结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管理者动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的经营绩效在并购当年略有下降,但在并购后两年内经营状况总体呈上升趋势,且上升程度较大。与管理者动机相联系的并购行为对并购公司的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管理能力对并购绩效产生影响,即并购前管理能力差的管理者完成的并购有更低的收益,而由能力强的管理者主导的并购,其并购后的绩效要好于能力差的管理者所主导的并购。

多元化假设、国有股比例对企业扩张式并购绩效带来影响。进行跨行业并购将为企业的经营绩效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我国目前管理者管理水平与西方国家具有一定差距的情况下,更需要谨慎地进行跨行业并购。研究显示,国有股比例与并购绩效呈现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因为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收购公司国有股比例越高,与政府联系的密切程度可能越大,而政府的参与,使得收购公司在收购时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并购绩效得到改善。

此外,高管薪酬以及高管持股比例等管理层激励因素对于并购绩效的影响不甚显著。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大多由国企改制而来,企业管理者的任命及激励体制具有中国特色,薪酬和股权这种显性激励手段的作用不占主导地位。控制权假说未得到实证结果的有力支持,这可能是因为股权比例只是控制权在形式上的一种体现,要实现对收购公司实质上的控制,还要受到收购方管理能力、被收购方的协作等因素的影响。自由现金流量假说也未能够得到实证结果的有力支持,这可能是因为我国上市公司大多数国有股比例较高,在进行并购时能够获得一定的政府支持,因此企业在考虑是否并购时,现金流状况并不是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参考文献:

[1]ShleiferA.andVishnyR.Managemententrenchment:thecaseofmanager-specificinvestment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5,1989,123—139.

[2]Morck,R.,Shleifer,A.,andVishny,R.W.DoManagerialObjectivesDriveBadAcquisitions?[J].TheJournalofFinance,XLV,1990,31—48.

[3]Amihud,Y.,andLev,B.RiskReductionasaManagerialMotiveforConglomerateMergers[J].BellJournalofEconomics,12(Aut.),1981,605—617.

[4]Jensen,M.C.andMurphyK.J.PerformancePayandTopManagementIncentive[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8,1990,225—264.

[5]Jensen,M.C.andMeckling,W.TheoryoftheFirm:ManagerialBehavior,AgencycostandOwnership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3(Oct.),1976,305—360.

[6]姚先国,等.中国上市公司购并动机:治理因素分析[R].浙江大学研究课题,2003.

绩效管理论文篇10

1绩效管理相关概念

1.1绩效

绩效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或是组织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包括各种物质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如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

1.2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对组织和员工的行为和结果进行管理的一个系统,主要包括个人绩效管理和组织绩效管理两个层次。个人绩效管理指的是管理者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对其设定了工作目标与内容,并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成果的过程。组织绩效管理指的是管理者为了使组织在某一时期内完成既定任务,无论是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效率方面都能达到预设目标而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简而言之,绩效管理是企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一个双向互动式的沟通过程。

1.3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联系与区别

分析绩效考核指的是企业采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考评方法,对员工各方面的行为及其对企业的贡献、价值进行有组织地客观地考核和评价,其目的是希望通过考核的形式确认员工的绩效水平,从而达到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目的。实质上,绩效考核是企业绩效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绩效管理所涵盖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包括组织、计划、控制、协调、领导等,是一个不间断的交流过程。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说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具体区别如表1所示。

2绩效管理的一般流程

流程一:绩效计划的制定,绩效管理的最初环节,也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绩效计划这一环节主要是针对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双方对企业员工应该实现的工作绩效进行沟通的过程,一般包括员工工作任务及目标,该环节的制定一般需要坚持与公司发展战略相一致,注重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双方间沟通的作用。由图1可知绩效计划包括企业考核的目标、周期、考评主体、信息来源、方法等一系列标准,最终才能签订一个内部协议。流程二:绩效促进,该环节中考核者主要是针对被考核者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并发现其存在问题,给予员工一定的专业辅导,从而确保员工能够完成预定的绩效目标。该环节考核者主要起到了监督和辅导的作用,考核者通过监督对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做出了具体的了解,可及时处理反馈;通过辅导,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流程三:绩效考评和反馈,该环节是采用一定科学的考评方法,对企业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评定,并通过面谈反馈给员工。流程四: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企业中每个员工的绩效考评结果是不统一的,通过比较绩效目标与员工实际绩效之间的差距,并分析其原因,进而采取绩效改进措施。通过将绩效评估结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环节相关联,使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3供电业绩效管理体系总体优化设计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战略层面的管理方法,提高了员工的绩效、使各项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由此受到了众多企业的重视,并逐渐被人们接受和认可。供电业对绩效管理体系的优化设计无法离开科技信息技术的支撑,各相关企事业单位都在提倡自动化和信息化办公,因此供电业的绩效管理优化设计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软硬件等最新技术,以期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完善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而且,绩效管理体系对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有较强的依赖性,体系中涉及到的大量数据统计、记录、汇总以及对比分析工作皆离不开信息化管理,绩效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尽可能减少此类数据耗费的人力、物力、时间等,达到绩效管理高效、简化、便捷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供电业绩效管理系统的优化进行了具体设计,采用了J2EE程序架构和Java语言设计,并结合B/S分布式多层体系结构,实现一体化平台操作界面。

3.1系统需求性分析

随着企业间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企业对员工绩效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实现供电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企业绩效信息管理系统必须具备良好的灵活性,以客户需求为出发点,打破组织部门间的界限,实现企业对业务流程运行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优化企业的绩效信息化管理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任务指标管理模块、绩效考核管理模块、查询统计分析模块、公共信息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等。

3.2绩效管理系统架构概述

图2所示即绩效管理系统的整体架构图,图中业务系统的建设是基于目前较为流行的Oracle数据库,应用服务器层主要是基于J2EE标准开发,该层对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主要是通过JDBC的方式。业务逻辑程序是在MTEAF之上开发的,其使用意义在于规范开发流程,这套基于MVC设计思想的开发框架不仅使开发过程简化了,而且使得系统具备了良好的扩展性。此外,业务逻辑层通过一套称为Webservceadapter的接口程序和工作流平台进行交互,同时降低了业务程序和工作流平台的耦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