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调查报告十篇

时间:2023-04-07 17:59:16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1

排在前十位的金融中心城市还有苏黎世、法兰克福、悉尼、芝加哥、东京和日内瓦。此次调查中,政策监管和税收环境成为衡量金融中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报告称,伦敦和纽约是真正的全球金融中心,为全球参与的交易提供了广泛服务。而两个城市在人力资源、市场准入及监管方面尤其突出。

在谈到亚洲金融中心时,报告称该组织2005年发表的报告认为,亚洲各金融中心之间没有明显领先者,而此次最新的分析却显示香港不单超越新加坡,还遥遥领先包括东京在内的其它亚洲金融中心。

该报告以人力资源、商业环境、市场准入、基础设施和综合竞争力为评比指标,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

人力资源是指该城市是否有足够的专业人才,灵活的劳动力市场,以及推动人力资本不断增值的教育环境。商业环境则侧重于监管、税收环境、腐败程度、经济自由度和商业环境是否宽松。而该调查将监管视为衡量一个市场的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市场准入则指该金融中心的证券化程度,股票、债券的交易数量,以及城市中为金融领域服务的公司的数量。基础设施衡量的是该城市中建筑物租金和是否有足够的办公面积。综合竞争力则考量的是一个城市的生活条件。

据BBC报道,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由英国的Z/Yen调查公司为伦敦金融城统计制作,每两年公布一次,对全球46个城市作为金融中心所具备的竞争力加以比较和排名。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是根据对全球金融服务业决策层人士进行的网上问卷调查结果,结合47个有关竞争力的不同指数,综合计算分析得出。

排名目的

推出这个指数的日的是展示金融中心之间相对竞争力的变化,以助了解金融中心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从零开始建设一个世界主要金融中心(比如沙特的迪拜)是否可能;以及随着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亚洲是否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金融中心。

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斯耐德说:“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凸显了两个亚洲金融中心――香港和新加坡――在竞争力上远远超过伦敦以外的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城市。”

伦敦金融城2005年的金融中心竞争力调查报告显示,当时亚洲几个金融市场之间没有明确的高低之分,而今年的调查则清楚表明,香港不单超越新加坡,还遥遥领先包括东京在内的其它亚洲金融中心。香港被认为正在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而东京仅排名第9。

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受访者认为香港最有可能成为全球金融中心。报告认为,香港拥有严格的监管以及经验丰富的金融人才,而且已经成为重要的区域金融中心。只要亚洲金融市场不再出现较大的波动,香港是成为另一个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竞争者。报告称,由于在人才、市场监管及企业环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与排名第9位的东京,从各项指标来看,目前都无法跟香港比。

根据调查报告,成功的金融中心扮演了五个角色中至少一个:

全球金融中心,目前只有伦敦和纽约够这个资格;

国际金融中心,比如香港,承担了大量跨国交易活动;

特色金融中心,在某个领域独霸鳌头,比如苏黎世的私营银行业是世界第一:

全国金融中心,作为一个国家的主要金融服务中心,比如上海;

区域金融中心,承担了国内一个地区的主要金融业务,比如芝加哥既是一个国际金融中心,又是一个地区金融中心。

伦敦和纽约扮演了全部五种角色,但伦敦在五项竞争力指标上都超过了纽约。

竞争力要素改变

今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金融界要人对构成金融中心竞争力的要素的看法跟两年前不同。2005年,在《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相对竞争力调查报告》中,大多数受访者认为人才和技术是整体竞争力的首要因素,而这次的调查显示,人们的关注焦点已经转移到监管政策和税务环境。

计算指数中采纳的其他竞争力因素指数还包括人力(高质量劳动力供应、劳动力市场灵活程度、商业教育和人力资本开况)、商业环境(监管、税率、腐败程度、经济自由度和经商的难易程度)、市场状况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居住生活条件等因素。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2

文章就目前愈演愈烈的浑水公司对中概股的围猎事件深入分析,挖掘出作业流程中的利益链,总结出做空事件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提出中方应对此类事件的对策和建议,同时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一些避免价值投资陷阱的线索和启示。

【关键词】 并购 举债 上市公司 融资租赁

引言

近期,国外做空机构做空中概股的事件广为流传。尤其在国内知名的楼宇媒体运营商分众传媒11月也惨遭做空机构浑水公司狙击后,在媒体的渲染下,浑水公司俨然成为了一个蒙着神秘面纱的中概股杀手。在成熟的美国资本市场,做空机构是整个资本市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发挥了价值纠错的功能。而我国的专业的财富管理机构和审计机构,则形如疏网,使得国内资本市场仿佛一潭“浑水”。在这样的投资环境里,除了要有一双价值发现的“慧眼”,更需要有一双价值纠错的“火眼”,这样广大投资者才能绕开价值的陷阱。因此,我希望从财务的角度,以普通的常识和逻辑去撩开浑水这张神秘的面纱,为投资者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线索。

1. 围猎之利益链

1.1案例背景

浑水调研公司的取名源于成语“浑水摸鱼”, 其创始人卡森·布洛克是个汉语流利的“中国通”,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在校期间辅修的是汉语。谈起公司由来时,布洛克说:“我的朋友说,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有次去乡村钓鱼,但始终没法从池塘里把鱼钓起来。于是他就开始激起沉在池塘底部的淤泥,鱼儿不得不浮到池塘表面来。就这样,泥泞的水帮助他捉到了鱼。”恰恰是布洛克自己,在部分中国上市公司混乱的财务状况中摸到了“大鱼” ,揪出了靠虚假财务报表在美国证券市场上浑水摸鱼的公司。浑水公司从“借入股票、买入认沽期权、质疑报告、引起股价下跌、低价买回股票偿还”这个做空模式赚到几十万美元。除此之外,卖出研究报告也能赚取不菲的收益。

中国概念股原指台湾地区到大陆发展业务的上市公司。随着中国公司在美国两大证券市场(纳斯达克与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不断上市并形成影响力,中概股成为在美国上市但主要业务在中国的公司的概称,包括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中石油、中国联通(香港)等央企,也包括一些教育、能源、地产、医药等领域的中国公司[1]。这些公司经营主体在中国、投资主体却在美国的状况,造成了信息不对称,为之后的被做空买下了伏笔。

1.2操作流程

众所周知,无论是出具审计报告亦或是发表质疑报告,证据永远是揭开事实和还原真相的关键。那么举证的“事实”又是如何现身的呢?

无论是浑水还是香橼,这类匿名做空调查机构的负责人在境内外行踪不定,亦或并不在中国,甚至和那些被做空攻击的上市公司毫无联系。代他们深入这些公司的,实际上是中国境内的人或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公司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各种信息,网罗证据,参与调查报告的制作,但又不具体负责撰写报告。这些 人通常为国内财经类高等院校的在校生或准毕业生,他们习得了基础金融财务知识,再加以培训和指导,就组建了一支境内调查团队。每名人按劳付酬,模式松散但讲究结果和收益挂钩。西方文化讲求有迹可循,这些人在调查公司时,会留下包括照片、录音等证据,因为报告里附有实录则更容易博得美国投资人的认可。但其调查的手法较为粗放,容易导致事实的错位和信息的失真。除了人,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型商业咨询公司充当调查机构,有些对外声称是香港注册或拥有国际背景,但事实上多为内地本土公司。这些商业咨询公司本身资质就语焉不详,但可以利用公司名义,以协助做市场调查为由,暗中找上市公司的工人谈话,或者利用商业间谍手段获取公司内部资料。

投资人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无可厚非,因为尽职调查是集合审计、律师等专业人士团队的非常严肃的调查报告,完全可以公开透明地要求公司方面披露信息。事实上,浑水、香橼这类匿名机构并没有针对报告所含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或完整性作出承诺,而且也从没对外公布其公司的地址和股东信息,甚至也没有任何报告撰写作者的信息。[2]

与匿名做空调查机构联手做空中国公司股价的美国基金中虽然不乏赫赫有名的华尔街大型对冲基金,更多的则是一些交易背景有污点,甚至曾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列为市场禁入对象的投资人。由于中国内地金融监管严厉,大部分华尔街大型基金都选择以香港为据点,觊觎中国内地。在浑水等匿名调查机构公开质疑报告一至两个星期前,合作的做空基金便开始入场持有看空期权。质疑报告前看跌期权激增,随后调查机构报告称上市公司存在欺诈,股价受挫,市场立即给予回应,投资人抛售股票,看空期权价格大涨,做空基金结果以极低的价格买入股票平仓,与做空调查机构分享利益。

做空股价使流通市场上的投资者蒙受了损失,而美国的有一套健全的理赔诉讼机制,中国公司被做空后,随即就有美国律师事务所默契地提出负责集体诉讼索赔或发起调查。这样一来,只会出现两种结果:其一,通常情况下,美国律师团队会建议庭外和解,上市公司将根据谈判结果支付一定的赔偿;其二,上市公司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通过第三方审计来举证以赢得官司,中国上市公司将支付巨额的诉讼费,而美国律师事务所却揽到了业务。事实上,集体诉讼一般由代表原告的律师事务所积极推动,原告(股票受影响期间买入公司股票的流通股股东)费用一般由律师预支,采取风险模式(如果诉讼成功,律师事务所能够分到高达三分之一的赔偿金额作为利润),刨去人工成本和相应税金,摊到每个参与集体诉讼的散户投资人身上的赔偿往往少得可怜。

2. 事件之深观察

2.1原因剖析

纵观接踵而至的中概股做空事件,做空机构的质疑报告只是事件的导火索,事件的发生不仅有其他参与者的推波助澜,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原因。

2.1.1会计准则不同造成财务信息偏差

绝大多数在美国上市中概股公司都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披露信息,而美国市场则主要采用一般公认会计原则(GAAP)财务报告准则。采用两种不同准则会影响到净资产、净收益及收益率等数据的一致性。

2.1.2部分中国概念公司存在财务造假

在这轮做空风暴中被停牌和摘牌的19家美国上市中概股公司中,16家采用的是反向收购的上市方式。这种买壳上市的企业,其上市具有明显的融资意图,为达目的很有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当的措施:一是在并购过程中通过造假行为粉饰财务信息,以达到利于其公开市场融资的目的;二是受到不良中介机构的影响,以造假行为“被”上市。

2.1.3中介服务机构执业违规

此次事件涉及的中国概念公司,大多是境内财务审计数据没有问题,但提交至美国资本市场的数据却大相径庭,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审计部门失职。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公司中,70%都是由美国或香港的会计事务所担任主审计师,大多数中国会计事务所仅仅是参审。这其中一些小的美国会计事务所,将审计工作外包给中国事务所或审计助理,不负责任的执业行为提高了财务造假的风险。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也报告承认,一些中国概念公司的财务问题主要原因是美国小型会计师事务所的违规行为。

2.1.4市场自身合理的估值回调

金融危机后,中国概念公司普遍受到市场青睐,市场估值长期处于过高水平。在负面消息影响下,出现深度的回调也属于正常价值回归现象。

2.2对策建议

2.2.1塑造积极、正面的资本市场形象

中国政府与中国企业应向海内外投资者塑造“公平、公正、负责”的形象。首先,中国海外上市公司作为国际化公众公司应通过法律、媒体等合法渠道,树立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承认不足,更敢于迎击不实指责的形象;其次,为应对信任危机,我国经济金融等领域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对于可能引发的国内经济贸易问题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的货币、金融、税收等措施进行应对。

2.2.2降低我国创业板上市标准

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达不到我国创业板的上市标准,我国中小企业面临上市资格的严重稀缺性。一部分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瓶颈问题,无奈选择海外上市。为此,应降低我国企业资本市场特别是创业板的上市标准;研究建立创业板、中小板及主板市场之间的转板机制;依托现有的技术产权交易所等机构,加快扩大股权代办转让系统试点范围。

2.2.3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

在我国市场经济国际化的进程中,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一是积极征集中小企业和中介机构信息,建立中小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信息档案库,组织开展信用评价;二是结合财税金融政策,有效发挥中介机构作用,通过信用培育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三是开展中小企业和中介机构信用、金融知识及相关国际法律法规的宣传与培训。

2.2.4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建立和完善与境外资本市场的联合监管机制则势在必行,这也将为正在筹建的“国际板”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国际板”的推出将使我国上市公司与投资者逐渐从客场参与方变为主场东道主。因此,应当为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游戏规则,包括上市标准、信息披露和监督管理制度等,以吸引海外投资者和海外优质企业共建中国资本市场。[3]

结论

在研读了浑水公司对东方纸业、绿诺环保、中国高速频道、嘉汉林业以及分众传媒的调查报告以后,对其财报、网站以及个别信息进行初步求证发现,类似浑水这样的做空机构盯住的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类似安然的庞氏骗局公司,如嘉汉林业;第二类是有一定经营实体但恶意造假的垃圾公司,如东方纸业、绿诺环保及中国高速频道;第三类是投资行为和财务报表存在一定疑问和疏漏,或者盈利模式、财税制度存在被误读的正常经营的公司,如分众传媒、展讯通信以及被香橼负面评级的奇虎360。

这些公司都有一些致命的硬伤,例如:频繁更换审计机构、只融资不分红、经营数据有悖常识、工商局报表和对美报表有差异等。大多财务造假都会露些马脚,广大投资者除了要有一双价值发现的“慧眼”,更需要有一双价值纠错的“火眼”,以求慧眼识珠,从而避免误入价值的陷阱。

参考文献:

[1]韩雷.浑水二次发难分众殃及新浪--解码中概股“猎手”的围猎行动[N].时代商报,2011-12-1.

[2]嵇晨.解密“浑水”调查报告产生过程:基金暗中坐镇[N]. 第一财经日报,2011-11-25.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3

(一)非法集资活动。重点整治投资理财、p2p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及区域内其他高发领域的涉嫌非法集资活动,重点清理非法理财产品的线上、线下公开宣传,打击在商务楼宇设点、集会推介和发售非法理财产品的活动,清理电视(移动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各类媒体和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户外等各种场所非法金融广告,整治通过传单、电话、短信、微博、微信等渠道公开宣传非法金融产品的行为;严禁公职人员参与非法金融活动及为非法金融活动提供支持;整治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利用客户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售卖不属于本机构的金融产品从而获得高额佣金提成的“飞单”行为。

(二)非法交易平台和交易行为。整治依托各类交易平台,以投资公司、咨询公司、贸易公司等为名,以有色金属、贵金属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为标的,违反国发〔2011〕38号文件、〔__〕37号文件精神开展非法交易行为的市场主体;重点整治未经审批,以高杠杆率开展的所谓“现货白银”、“邮币卡”等电子盘交易的市场主体。

(三)非法证券期货保险业务。整治证券期货保险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原始股、非法期货等方式实施诈骗的行为;以保险名义进行非法吸储揽储的行为;保险领域的无证经营、非法传销的行为;违反《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各类非法股权众筹的行为。

(四)逃废金融债务行为。集中整治涉嫌骗取贷款、贷款诈骗等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故意以重组分立为名转移资产资金、以虚假诉讼逃避债务责任、以虚假租赁对抗抵押权或企业控制人直接逃逸等方式进行逃废债的行为;重点督办法院执行阶段的案件,密切跟踪案件执行情况,启动刑事程序打击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主体;对已经依法判决的逃废债主体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公开曝光。

(一)市委宣传部。负责协调媒体加强对金融法规、政策、知识的宣传力度,严格规范媒体针对融资类中介机构的评比活动;加强非法金融案件的舆情导控;督促市属媒体按照有关部门的审查结果投资咨询、投资理财、财富管理、资本管理、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股权众筹、大宗商品交易、电子盘交易等类金融广告及其他各类金融广告。

(二)市委政法委。负责协调政法机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妥善处置各类重大涉稳金融纠纷案事件;将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平安__”考核内容;督促法院系统加大执行工作力度,提高金融债权实现效率;深入分析研判金融领域不稳定因素,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金融领域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

(三)市公安局。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排查以及重点涉案线索的核查工作,对核查出的涉嫌非法金融犯罪线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依法集中严厉打击;加强与业务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探索建立防范和打击金融犯罪的长效工作机制。

(四)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做好打击非法金融工作中的工商登记信息的数据分类、信息查询、部门推送等工作;重点将从事投资咨询、投资理财、财富管理、资本管理、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股权众筹、大宗商品交易、电子盘交易等类金融业务的机构列入信息抽查和日常监管重点检查范围,并做好与相关业务监管部门的日常信息共享工作;指导报业、广电等广告媒体将类金融机构的广告列入审查范围,对涉嫌非法集资、非法交易的广告依法调查处理,净化广告市场环境;配合公安等部门对从事非法金融业务的机构进行查处或取缔。

(五)市法院。负责对涉及非法金融活动、逃废金融债务等刑民交叉问题的案件,采取全案移送并裁定驳回、中止审理等处理方式,加强与政府、公安机关、相关业务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对情节严重的拒不执行主体移交公安机关启动刑事打击程序;对逃废债主体进行公开曝光;进一步加强金融案件专业审判力量。

(六)市金融办。负责专项行动工作的组织协调、进度安排、督查督办、信息收集、综合汇总;建立重大、敏感、疑难非法金融案件前期会商机制;加大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力度;针对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风险评估、处置以及常态化宣传引导等长效工作机制;协调各地各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引导工作。

(七)市人民银行。负责加强对互联网支付业务的监管,认真开展排查工作,对涉嫌非法活动的,切实予以清理整治;指导辖区内金融机构配合做好协查涉嫌非法金融活动账户等信息,做好资金管控工作;牵头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牵头做好对异常活跃账户的监控,

及时将相关案件线索移交公安机关。(八)宁波银监局__办事处。负责做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涉及非法金融活动的监测预警、风险排查、调查取证、性质认定、处置善后及宣传教育等工作,整治银行直接、间接代售理财产品的“飞单”行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业务、互联网信托业务和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的监管,负责相关风险排查和处置的技术指导工作;及时依法停止非法金融活动所涉及公司在银行的开户、托管、资金划转、信贷等金融业务;加大涉嫌逃废债案件线索移送协调力度。

(九)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按照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属地负责制,负责对从事投资咨询、投资理财、财富管理、资本管理、网络借贷、私募投资基金、股权众筹、大宗商品交易、电子盘交易等机构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机构提交相关业务监管部门进行业务性质界定;在选商招商中,对上述机构进行严格甄别,强化背景调查,对有疑似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坚决不予引进;针对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建立季度摸底排查长效工作机制。

(十)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市处置非法集资局际联席会议相关工作职责配合做好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各项工作。

(一)部署工作,开展排查(10月31日前)

1.由市金融办为牵头工作部门,成立开展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同时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启动专项行动。

2.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组织街道、镇、社区开展全面排查工作,对排摸的情况汇总后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进行会商,确定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机构名单和重点打击查处名单,分送相关主管部门进行研究处置。

3.各市级业务监管部门要在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基础上,制定本系统的工作方案。同时要排查所辖行业,将涉嫌非法金融活动的机构名单、逃废金融债务案件线索以及建议重点查处名单报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综合整治,重点打击(10月底至11月20日)

1.公安机关根据核查或移交的涉嫌非法金融犯罪的线索,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进行立案侦查,各业务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检察院、法院等单位要主动加强与公安部门的协调配合,从严从快开展处置工作;宣传、市场监管、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2.结合全省公安机关集中打击整治逃废债专项行动,公安部门要集中力量以打逃为突破口开展专项打击行动,保持对打击各类非法金融活动的高压态势,全面净化__金融市场,维护良好金融秩序。

3.综合整治、重点打击阶段时间可适当延长。

(三)巩固成果,固化机制(11月21日至12月20日)

1.认真总结。各有关单位总结、梳理在此次专项行动中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并将工作情况(包括排查现状、相关数据、风险情况、突出问题、工作措施、长效机制、意见建议等)报送至市金融办;市金融办汇总并撰写本次专项行动工作报告,并对有关情况进行通报。

2.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的预警、监控、报告、处置、宣传教育工作网络体系和常态化工作机制;二是依托市处置非法集资联系会议建立非法金融案件会商处置机制;三是按照央行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各业务监管部门针对相关互联网金融业务建立监管机制并制定监管细则。

(一)统筹布局,强化金融维稳。把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行动作为做好我市经济金融领域维稳工作的重要抓手,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对各地各部门“平安__”考核内容,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对涉众型的非法金融案件,要做好舆情导控工作和社会公众教育引导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二)外松内紧,开展排查处置。按照外松内紧原则,既要支持创新、适度发展类金融,激活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也要切实防范在排查摸底和打击清理过程中引发新的风险。对各类金融风险线索,要加强会商研判,全面衡量主观恶意、资金投向、损失程度及维稳问题,综合运用行政、民事、刑事手段分类处置。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4

危机本可避免

华尔街和美国政界普遍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即金融危机是不可预见和不可避免的。格林斯潘就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表示“监管者不可能确认危机发生的时间,也不可能准确预测危机发生的地点和所要面临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报告指出,危机发生前的许多征兆被忽视或未得到足够重视,诱发了这场金融海啸。对于随处可见的预警信号――高风险次级贷款的膨胀、房价的异常增长、规模庞大的掠夺贷款行为、华尔街高风险金融产品的急剧增加等,没有一家监管机构采取实质性行动去遏止风险。美联储作为法定监管机构,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有毒”抵押贷款的流动,造成“有毒”抵押贷款充斥整个金融体系,严重削弱了金融体系抵御风险的能力。前美国证监会主席布里登明确表示,“每个人都清楚知道抵押贷款泡沫的存在,泡沫并不是隐性的,因此,监管者并没有做好他们该做的工作”。美国的金融市场好像是一条既没有超速限制、又没有清晰道路标志线的高速公路,怎可能不会发生灾难?

报告同时指出,有四方面因素客观上增加了相关机构识别危机信号的难度。一是,积极推动保障家庭住房的政策在政治上获得了广泛的支持;二是,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华尔街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带动了房地产领域的就业增长,而其他行业则表现黯淡;三是,官员和政策制定者不愿质疑实力强大、盈利丰厚的金融业;四是,政策制定者误以为,即便房地产市场触底,金融市场和经济体系也能够承受。

金融监管大范围失败加剧金融市场不稳定

长期以来,人们坚信“金融市场的自我纠正特性和金融机构的自我约束机制,会使金融市场处于稳定状态”,这一理念也导致监管者“在其位,不谋其政”。30多年来,“监管自由化”和“自律监管”摧毁了金融体系原有的保护屏障,打开了监管的缺口。

报告认为,监管者没有使用自身法定权力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美国证监会本可以要求大型投资银行持有更多的资本金,并叫停其自身的高风险投资行为。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其他监管机构本可以遏止导致花旗陷入危机的过激冒险行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本可以阻止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失控,但他们都没有这样做。很明显,监管机构缺乏足够的政治意愿,不愿意彻查蓬勃发展的金融业。据不完全统计,金融行业1999~2008年用于游说活动的费用支出高达27亿美元,金融监管机构缺乏政治意愿的原因不言自明。

影子银行的过度扩张和监管缺位,放大了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的兴起表现为投资银行以及各类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监管不作为放大了影子银行的危害。同时,影子银行的发展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商业银行纷纷摒弃传统盈利模式,转为依靠短期资金从事高风险高收益业务。

许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严重缺陷,是危机产生的关键原因

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体系运作的基石,只有全面了解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前、后的演变及导致这种演变的原因,才能真正把握危机演变的趋势及影响。危机爆发前人们普遍相信,金融机构出于本能将规避致命风险,而监管会阻碍创新。但事实上,太多的金融机构用太少的资本金、太多的短期融资,承担了太多的风险。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盲目做大公司规模,草率欠佳的整合给公司管理带来巨大挑战。虽然花旗集团执行总裁普林斯否认集团管理上存在问题,但内部决策的不一致暴露了这一庞大机构的治理缺陷。2005~2007年,其资产证券化部门注意到贷款违约率由2%升至6%,便减少了抵押贷款的购买;而其担保债券部门(the CDO Desk)误认为市场低迷,增加了抵押贷款购买。很显然,“对于这样一个大集团来说,有效沟通已十分欠缺”。在许多情况下,“大而不倒”也意味着“大而不管”(Too Big To Manage)。

备受诟病的还有金融机构的薪酬体系,华尔街高管不仅薪酬高,而且薪酬机制不合理。短视的薪酬机制鼓励了“挣快钱”的行为。譬如,贝尔斯登高管的薪酬支付采取一半现金一半股票的形式。薪酬计划中的期权计划使高管们面临的始终是股价上涨时的超高收益和股价下跌时的微小损失,这最终鼓励了高管们的“豪赌”。从2000年至2008年,贝尔斯登高管层的五位成员从公司拿走的薪酬达14亿美元,这远远超过了美国证监会(SEC)一年的财政预算。难道贝尔斯登的高管们比证监会全体工作人员对经济做出的贡献更大?

市场主体过度借贷、高风险投资及市场缺乏透明度,将金融体系推上危机的不归路

据统计,2007年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平均杠杆率约为40,故区区3%的资产损失,便将使这些投资银行不复存在。堪称“杠杆之王”(King of Leverage)的房地美和房利美,其杠杆比率高达75。更糟的是,五大投行的借款大部分来自隔夜拆借市场。2007年末,贝尔斯登拥有的所有者权益仅为118亿美元,而其负债达到了3836亿美元,其中,在隔夜拆借市场上的借款高达700亿美元。同时,在“市场利率不会大幅上升”和“房地产价格将持续上涨”的预期下,住房购买者、各类金融机构不断举债,试图以最少的资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市场主体巨额负债,又持有大量高风险抵押贷款及其相关证券,进一步加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这些风险不仅存在于各类金融机构,也广泛存在于私人部门。危机后,选择性浮动利率贷款的断供及违约率的上升给市场带来了极大震荡。

市场缺乏透明度,使这些负债的危险被不断放大。在公布的财务报表中,不少公司选择以“做假帐”的方式修饰账面,有意掩盖金融衍生品、表外业务等的过度使用。影子银行系统中的一些重要市场的交易并不透明且存在监管真空。报告认为“21世纪的美国金融市场仅仅得到了19世纪的监管保护”。当房地产市场和抵押贷款市场崩盘的时候,市场在过度借贷、高风险投资、缺乏透明度的综合作用下陷入了深深的危机恐慌。

政府应对危机的准备严重不足,危机政策前后不一,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恐慌

2007年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财政部长鲍尔森信誓旦旦地告诉公众,美国的次级贷款市场还在政府的掌控之内。2008年8月,贝尔斯登破产的前几天,美国证监会主席考克斯还表示了他对大型投资银行“资本金缓冲机制”的满意。这种对监管市场的认识不清导致政府和各类监管机构看不到金融机构之间盘根错节的相互联系,更无法估量这种牵连所带来的系统风险,这无疑导致监管滞后于市场。

政府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更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恐慌。鉴于贝尔斯登在债券市场和证券市场上的特殊重要性,美联储被迫通过摩根大通银行借贷给贝尔斯登。这是“大萧条”后,美联储第一次向非商业银行提供应急资金。但同样具有系统重要性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却并未被政府救助。更让人意外的是,雷曼破产后,政府又援助了美国国际集团(AIG),不确定性和市场恐慌不期而至。“次贷损失本身并不足以表明危机的严重性,相比之下,系统脆弱性以及政府危机应对工具与市场的脱节才是造成危机程度之深、范围之广的首要原因”。

问责和道德的普遍缺失

责任缺失和道德败坏放大了此次危机,华尔街金融家们为了自己的短期利益,放弃了本该恪守的职业道德。而金融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公平交易、责任及透明度。

道德和责任的缺失出现在各个层面,从借款人到房贷中介商到房产估价师到贷款人无一例外。调查显示,借款人在贷款几个月后便违约的概率在2006~2007年间猛翻了一倍,这一现象反映出借款人偿债能力严重不足,甚至完全不具备借贷资格。资产证券化使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在追逐高额利润的同时摒弃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将不合格的产品以欺诈的方式卖给投资者,使后者承受“泡沫”破裂后的巨大损失。房产估价师迫于市场压力,不断上调房产估价以满足借款人获得更多住房贷款的需求。同样,贷款方明知借款人无法还款,明知此类贷款会给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却依旧放贷。2004年9月,美国全国金融公司(Countrywide)高管就察觉到公司发放的贷款会给公司造成“灾难性后果”。不到一年后他们再次发现,一些高风险贷款一旦违约,不仅会使公司出现大量不良资产,更会给公司带来“财务与声誉的巨灾”,但他们并没有选择停止此类贷款。

小结

报告认为,必须将上述六项结论置于人性、个人及社会责任的大背景中予以考量。首先,仅仅将这场危机归罪于人性的弱点,诸如贪婪和狂妄,是过于简单化的。事实上,缺乏对人性弱点的问责机制促成了危机。其次,这场危机是人类的过失、错误判断和不当行为造成的。这场金融巨灾并不是少数“坏人”就可以造就的,涉及太多的机构和个人。人们曾寄希望于那些政府领导者、金融监管机构负责人和金融机构的高管能承担起维护金融系统稳定的神圣职责,然而正是他们的失职促成了这场危机。这些人在谋求与接受这些职位的同时,亦须承担至关重要的责任和义务。高层的基调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一次,他们的表现令人失望――他们中并没有人站出来对不良道德行为说“不”。

抵押贷款标准过低和证券化渠道引发并传播了危机

危机前,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急剧扩张,在抵押贷款中的占比由2003年的8%飙升至2005年的20%。市场激烈竞争、疯狂创新,抵押贷款标准急剧下滑。固定利率抵押贷款首先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只付息贷款(Interest Only Loan)、可调整利率抵押贷款(ARM)、选择性可调整利率贷款(Option ARM)和无首付抵押贷款等。初期它们的还款金额很少,但此后还款金额会急剧上升。

美国的住房按揭贷款市场由传统的“发起并持有”(Originate-to-Hold)模式变为“发起并分销”(Originate-to-Distribute)模式,住房按揭贷款融资由依靠吸收存款变为依靠出售贷款合同以获得直接融资。经营住房抵押贷款的公司更加热衷于进行抵押贷款证券化。从表面看,一切都没有问题,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每一步都依赖着下一步。当还款源头出现问题后,每个人都将遭受损失,大量损失将最终甩给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然而,上述现象并非密不可见,美联储忽视了自己“确保国家银行与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并保护消费者的信贷权利”的使命,并未及时建立“护壁”(Retaining Wall)。

场外衍生工具对金融危机的发生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报告认为,2000年的有关立法中,决定不将场外衍生品交易纳邦或州政府监管,是美国滑向金融危机的重要转折点。根据美国财政部对其次级贷款担保债务凭证市场的统计,2005年CDO(担保债务权证)的市场总值为1510亿美元,2006年为3100亿美元,2007年仅第一季度就达到2000亿美元。衍生产品极度膨胀并滋生诸多风险。

调查委员会指出,场外衍生工具在以下三个方面推动了危机的深化。第一,信用违约互换(CDS)助推了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扩张和泡沫。投资者通过购买CDS“规避”抵押贷款证券违约带来的信用风险,使得抵押贷款证券化的规模不断扩大,进而在房地产市场制造了更大泡沫。第二,CDS是合成型CDO的基础。合成型CDO以CDS产生的现金流形成资产池,因此,合成型CDO的收益只与抵押贷款证券的真实盈利状况相关。合成型CDO在同一证券上反复“下注”,使风险不断集中,同时合成型CDO的畅销使风险在金融体系内迅速扩散。第三,当金融风暴到来时,场外衍生品成为了风暴中心。大量的场外衍生品合约将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大型金融机构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场外衍生工具市场的不透明使得市场更加动荡。

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是催生金融灾难的关键一环

如果说抵押贷款证券是这场金融风暴的重要诱因,信用评级机构就是这些证券能够在市场上畅通无阻的幕后推手。委员会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穆迪公司做了详细调查。2002~2006年,穆迪在抵押贷款证券评级上的业务量增加了一倍。2000~2007年,穆迪公司把45000只抵押证券评为AAA,而2010年全美仅有6家非公共部门企业获此评级。这种现象的背后,可以看到,把一般市场原则引入信用评级行业必然会刺激评级机构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了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评级机构甚至不惜把评级级别作为竞争手段。

首先,引入市场机制的信用评级机构失去了对评级模型进行完善和创新的动力。评级公司的高管习惯把良好的业绩归功于公司的优质竞争力与完美评级机制,而不再积极完善现有机制,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降低评级成本、提高评级效率和扩大评级模型适用范围等与公司利润紧密相关的工作上。

其次,发行人和投资银行的施压严重影响了评级结果。例如,投资银行通过对评级工作设置时间限制来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施压。正常程序下,需要六周至两个月的时间来完成的CDO产品评级工作,现在的时限是3~4天。在利益的驱动下,评级机构需要做出符合客户要求的评级结果以保证市场份额,评级结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再次,监管缺失纵容了评级机构的失职。在争夺市场份额与满足金融机构需求的双重压力下,评级机构在逐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监管的缺失使得他们更加肆无忌惮。2006年美国颁布的《信用评级机构改革法案》(Credit Rating Agency Reform Act)规定,SEC(美国证交会)无权干涉评级公司的决定。

对此前热议的一些金融危机原因的回应

第一,流动性过剩并不是引起危机的必然原因。低利率政策、充裕的资本以及源源不断流入房地产业的外国资本是信贷泡沫产生的先决条件。但报告认为,上述问题的确加剧了市场的风险,但这些风险是可以被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监管者所觉察的。报告亦不认同那些指责发展中国家将资金源源不断投向美国资本市场,导致“金融体系中充斥着大量的流动性,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长期利率”的言论。金融体系外部监管和内部治理上的失败才是导致危机的原因。

第二,两家政府发起企业――房地美和房利美――对金融危机的爆发有重大引致作用,但并非是造成危机的首要原因。在作为抵押贷款市场支柱的同时,房地美和房利美还需要完成利润最大化的任务,双重责任造就了这两家企业在市场上的特殊角色,但它们并不是导致危机的首要原因。首先,它们是次贷和高风险抵押贷款业务的追随者,而非引领者。数据显示,两家企业所购买的AAA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所占市场份额由10.5%(2001年)上升到最高的40%(2004年)后,迅速滑落至28%(2008年)。其次,经核查,这两家企业的贷款违约率远远低于其他金融机构。房地美和房利美对信用评分在660分以下的借款人所发放贷款的违约率仅为6.2%,远低于其他金融机构的28.3%。

第三,政府的保障性住房政策并不是导致危机的重要原因。调查委员会在仔细调研后给出了如下两方面解释:一方面,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制定的保障住房目标对两家政府发起企业在抵押贷款上的投资决策影响很小。另一方面,社区再投资法(CRA)并不是次级借贷迅猛发展的推手。调查数据显示,只有6%的高风险贷款与社区再投资法有关,并且CRA框架内贷款的违约率仅为私人部门贷款违约率的一半。

对报告的异议

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这份官方报告得到了10名成员中6名的支持,这6名成员均为任命,其余4名共和党任命的委员则公布了两份有异议的报告。

美国前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乔治•布什的首席经济顾问基思•亨尼西,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主任、麦凯恩首席经济顾问道格拉斯•霍尔兹•埃金,众议院议员、危机调查委员会副主席比尔•托马斯三人联名的报告,开篇便指出主报告分析危机成因的思路过于宽泛,并将把危机原因归结于全球因素。最为突出的是,它强调信贷泡沫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因素。他们认为,导致信贷泡沫产生的原因为全球资本流动和风险的重新定价。

调查委员会的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彼得•威尔森以个人名义公布了报告。他指出,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总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最困难的工作其实是从一系列可能的原因中识别出那些至关重要的动因,没有这些动因,历史将会改变。而美国政府的住房政策正是导致这场危机的动因。自1992年美国政府确立了提高住房拥有率为目标的住房政策起,HUD为两家政府发起企业制定了保障住房目标,并控制联邦住房管理局(FHA)的政策,同时还下调抵押贷款保险标准,鼓励更多次级贷款和高风险贷款的发放。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大量低质高风险贷款违约导致了以抵押贷款为标的各类资产缩水,进而导致了危机。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反洗钱;非现场监管;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09)04-0036-03

一、调查评估结果

(一)反洗钱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均建立了由机构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的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多数领导小组能够积极开展工作,发挥反洗钱组织、协调、推动作用。在银行、证券期货、保险和其他类别金融机构中,分别有13%、24%、18%和33%,共计28家机构的反洗钱领导小组本年没有专门开展过工作。

(二)反洗钱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

银行、保险及其他类别金融机构均指定了内设部门负责反洗钱工作。证券期货类机构有21家由于规模限制,未细化部门分工,因而未指定反洗钱负责部门。各金融机构均设立了反洗钱岗位,以2008年11月30日为统计时点,共有专、兼职反洗钱/反恐融资人员4332人,其中银行类机构3663人、证券期货类机构308人、保险类机构336人、其他类别金融机构25人。

(三)反洗钱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情况

除两家保险公司和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外,其余金融机构均制定了反洗钱内控制度或业务操作规程。其中,共有25家银行类机构、32家证券期货类机构和10家保险类机构制定了客户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分别占各自类别的64%、49%和36%。其中证券期货类机构在制度上多将“高洗钱风险客户”与具有违规交易倾向的“高风险客户”等同对待。共有37家银行类机构、48家证券期货类机构、18家保险类机构和4家其他类别金融机构制定了反洗钱内部监督检查制度,分别占各自类别的95%、74%、64%和44%。

(四)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情况

2008年11月30日,天津市银行类机构共有存量客户64,204,615户,其中本年新增12,216,471户,办理的现金汇款、现钞兑换、票据兑付等非开户一次性现金业务约1300万笔。证券期货类机构共有存量客户1,638,584户,本年新增145,395户。保险类机构共有存量客户4,139,383户,本年新增733,112户。

1.对于客户身份基本信息的审核登记,多数金融机构基本能够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执行。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普遍未登记客户的职业信息和外国公民的国籍;部分银行未按规定对特定金额以上的非开户一次性现金业务进行客户识别;部分保险机构漏登记法人客户的证照信息和相关自然人身份信息。此外,各机构反映的困难主要有:无法及时核实客户提供的地址及联系方式;不能有效获知客户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缺乏辨别身份证以外的其他身份证件真伪的技术支持;银行对第一代身份证的联网核查不能显示照片;联网核查信息不符时获取不到公安部门反馈;银行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不能便捷地联网核查公民身份证。

2.对于客户的交易目的、交易性质和交易实际受益人的了解,是所有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难点。多数银行和保险类机构分别仅能在授信、大额现金提取、大额票据结算和理赔、退保、保全、保单贷款等有限的几种业务上开展以上工作,且中资机构的工作明显弱于外资机构。证券期货类机构主要依靠要求本人亲自办理开户、登门或电话回访客户、监控大额和可疑交易等方式深入调查客户。多数机构开展客户深入调查,仅是从降低一般经营风险考虑而非防范洗钱风险。

3.对于持续识别客户身份,银行类机构本年共再识别已有客户4,227,309户,约占客户总数的6.6%,证券期货类机构共再识别客户301,181户,约占客户总数的18.4%。各金融机构对自然人客户的持续识别比例大大低于单位客户。保险类机构因与客户在业务存续期间交易较单一,未做持续识别统计。

4.对于洗钱风险等级较高的客户,所有制定并执行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制度的机构,均能够对高风险等级的客户或账户进行重点识别和重点管理。措施包括:拒绝开户、禁止交易、监控或报告交易、定期审核客户/账户等。

5.对于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的保存,所有金融机构在保存年限上均能达到反洗钱有关规定的要求,但是在重现交易的完整性和时效性上仍存在不足。

(五)可疑交易和大额交易报告情况

2008年,天津市各金融机构共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报告可疑交易超过600万笔,总金额超过15万亿元,报告大额交易将近600万笔,总金额近20万亿元。银行类机构报告的可疑交易和大额交易无论在笔数上还是金额上都占报告总数的99%以上。其中,中资银行报告可疑交易的频率明显大于外资银行。

金融机构报送可疑交易的基本流程为首先由系统自动筛选符合可疑特征的交易或人工发现此类交易,然后由业务人员分析并进行报告的格式修正,最后由专人确认提交。但实际操作中,业务人员很少对机选可疑交易进行分析判别,仅将人工分析的重点放在可疑交易报告的格式修正上。

(六)大额现金存取管理情况

天津市银行类机构均已建立了大额现金存取管理制度或操作规程。但是,多数制度以控制现金提取量、防范银行自身经营风险为目标,仅审查大额现金的提取,很少管理现金存入;仅对提取的金额进行控制,未对现金的来源及用途进行了解。仅有极少数外资银行对了解存入的大额现金性质做出了规定。证券期货类和保险类机构的主营业务基本不涉及大额现金收付。

(七)反洗钱内部监督检查、稽核审计情况

2008年,天津市各金融机构开展反洗钱内部检查、自查、稽核、审计的情况参差不齐。从整体情况看,银行类机构好于保险类机构,保险类机构好于证券期货类机构。本年开展过此项工作的银行、保险和证券期货机构分别为92%、43%和35%,所有9家其他类别金融机构均未开展过该项工作。银行机构多以专项检查审计的形式,主动开展工作,检查审计的内容包括反洗钱的各项工作;保险机构多为按照总部要求开展该项工作,检查内容主要是客户身份识别和身份资料保存;证券期货类机构多为按照总部要求开展核心业务自查,其中包括了反洗钱的部分内容。

(八)反洗钱宣传培训情况

多数金融机构本年开展了反洗钱培训,全年受训21755人次,其中银行类机构受训16318人次,证券期货类机构2696人次,保险类机构2660人次,其他类别金融机构81人次。大多数金融机构本年开展或参与了反洗钱宣传活动,主要宣传方式包括办讲座、设宣传台、分发宣传册、进社区、悬挂条幅、发送短信、利用户外显示屏等。

(九)配合反洗钱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和反洗钱调查、侦查情况

2008年,全市共11家金融机构接受了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的反洗钱现场检查。所有被查机构均能够配合检查,但是在提供被查材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方面良莠不齐。18家机构配合了人民银行的反洗钱调查,协查总计80次。部分机构在提供线索的主动性、提供资料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上尚存在不足。12家机构配合过司法机关的侦办工作,协查总计243次。其中78%的协查发生于某两家银行,是其应审视自身反洗钱防线是否存在重大漏洞的提示。

各金融机构在配合反洗钱非现场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包括:一是报送反洗钱季度、年度报表不准确或迟报、漏报。二是不能按要求提供反洗钱监管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三是缺席、迟到反洗钱监管部门组织的反洗钱会议、培训等活动。四是不能及时报告机构变化、人员调整、制度修订等反洗钱事项。

二、问题归纳及改进建议

(一)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机构的管理层不能充分认识到反洗钱工作的重要性,有近30家机构的反洗钱领导小组全年未专门开展过工作。建议监管部门加强对金融机构高管人员的培训,使其认识到认真开展反洗钱工作是金融机构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同时,洗钱活动会对金融机构自身的社会信誉、稳健经营和海外拓展造成严重危害。

(二)客户身份识别工作仍需加强

一些金融机构对客户基本身份信息的登记审核尚不完全,更不能深入、制度化开展分析交易性质和目的、了解交易的实际受益人、持续识别客户身份、划分洗钱风险等级及按照风险等级管理客户/账户等深层次工作。该问题的产生既有金融机构制度制定上的原因,也有制度执行上的原因。因此,有关金融机构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保存制度和规程,尽快完成洗钱风险等级划分,同时有效开展反洗钱内部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的严格执行。以此为保障,全面识别客户身份、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并深入开展对重点客户或账户的调查了解。

(三)对可疑交易的监测分析需要加强

目前很多金融机构对可疑交易采取防御性报告,简单依赖计算机筛选、僵化套用可疑交易指标。经粗略计算,天津市中资银行机构通过“总对总”系统平均每家机构每个工作日报送可疑交易超过一千笔。这与当前本市的经济活跃程度、社会治安状况严重不符,与国家设立反洗钱中心接收可疑交易报告、有的放矢打击洗钱的初衷也严重背离。所以,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灵活主动采取措施,提高对交易进行监控分析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特别要转变过渡依赖系统自动筛选可疑交易的现状,重点加强人工分析,尤其是由了解客户的直接业务人员所做的分析甄别,以此提高可疑交易报告的“精准度”。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征信;征信体系;美国模式;欧洲大陆模式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经济活动也在有序的进行。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是交易,而交易顺利实现的前提是交易参与者都诚实守信。然而,信息的不对称是人类交易活动中难以克服的基本难题,有的交易者便利用这一难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欺诈的手段、损害他人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应该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市场中的信用问题十分突出。在商品市场,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不讲诚信事件层出不穷;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造假、基金黑幕、内幕交易、股评黑嘴等背信弃义事件时有发生。要解决此类问题有赖于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建设现信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经历了多年的建设,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国外征信体系的两种典型模式

    征信是指某一机构(如征信公司)对法人或自然人的信用状况和与此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从专业分工角度看,征信注重于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其基本功能是客户对交易另一方的资历、信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为决策人选择授信、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确定结算方式以及处理逾期账款等提供参考。经过多年的发展,征信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种类或层次,即征信体系。从征信对象角度,征信可分为“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从征信信息的广度分,征信可分为“同业征信”和“联合征信”。前者是指采集信息仅限于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或领域,例如,仅从银行系统采集被征信者的信息;后者是指征信机构与相关行业如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合作,把分散在相关行业的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形成信用信息数据库。有些学者还从管理角度认识征信体系。从管理角度看,征信体系是指征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采集、加工和生产信用信息产品,提供资信服务,并形成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体系。

    综观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征信业的发展和征信体系建设,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做法值得研究。

    (一)美国模式。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征信国家之一,其征信业务的突出特点可高度概括为两个字:民营。美国的征信机构完全采取市场化的第三方独立运行模式,由私人或公司以赢利为目的设立征信机构,按照客户的委托,为其提供征信报告和相关咨询服务。美国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是商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出售给需求者或委托人。在此,笔者从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和征信监管等方面分析美国模式的征信体系建设。

    在企业征信方面。由于法律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企业征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法律对上市公司规定了其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时间等,交易客户对上市公司一般无须“信用报告”,但对上市公司通常进行信用评级。信用评级的高低对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上市公司对自己的信用会受到法律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不敢马虎大意。而对非上市公司,法律通常不要求其公开财务报告,征信就显得必要。征信公司可以提供企业概况、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关情况、企业关联交易情况、企业无形资产状况、纳税状况信息、企业付款记录、财务状况以及破产记录、犯罪记录、被追账记录等。企业征信机构一般提供12个月内的企业信用信息。企业征信服务对象包括私人银行、私人信用机构、其他企业、个人、税收征管机构、法律实施机构和其他联邦机构以及本地政府机构等。美国的征信机构众多,除了着名的邓白氏公司,还有众多的地方性中小征信专业公司。

    在个人征信方面,美国起步较早。由于信用消费极为普遍,个人征信市场也就非常大。征信机构对需求者提供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可以看作是消费者偿付其债务的历史记录。一般包括:鉴定信息,如姓名和地址等;当前和以往的贷款清单,如贷款人的名称、账号、信用额度、开户日期、最后一次偿还贷款的日期和金额、以往的过期账户、已经清偿的债务、最近1-5年内是否还按时偿还的历史记录等;公共信息,如破产、税收留置权和诉讼事件等公共信息资料。在征集了上述个人信用信息之后,征信机构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信用评估,最终形成征信产品。征信产品可以销售使用。美国个人征信机构数量庞大,不过近年来此类机构竞争激烈,出现了并购重组。据美国消费者信用协会的资料,美国个人征信机构由原来的2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400家左右。目前最大的三家征信机构(美国称征信局)是全联公司、艾贵发公司和益百利公司。

    监管方面。美国征信机构以赢利为目的,其运作完全市场化,政府和中央银行不干预其日常运作,但必须受相关法律的约束。美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征信机构、数据的原始提供者以及信用报告使用者等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如公平信用报告法、信用修补机构法和平等信用机会法等。美国国会于1971年制定并于1997年重新修订的公平信用报告法,旨在保护所有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确保信用报告的准确性。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律师总局被授权实施该法案。该法案规定了消费者报告机构即信用局、信用报告使用者、信用信息原始提供者的行为准则。到征信机构调用其他人的个人信用资料要得到被调用人的同意或司法部门的授权,目的是防止个人信用资料被滥用。

    (二)欧洲大陆模式。此模式大体做法是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部门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不以赢利为目的,建立全国数据库的网络系统,征信加工信息的服务对象也只限于金融机构,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决策。采取公共征信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欧洲大陆国家,故称欧洲大陆模式。由于此类征信机构由政府出资建立,隶属于央行或金融管理部门,服务于政府的宏观决策,所以,此类征信模式又被称为公共征信模式。现以意大利中央信用调查处为例,说明欧洲大陆模式的一些做法。

    中央信用调查处是意大利银行(中央银行)于1962年成立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1964年开始运作。该机构是目前欧洲信用报告内容最全面、数据最准确的信用服务机构。目前,这个公共调查机构有将近700万份档案,每年发表1200多万份报告。在信用信息采集方面,意大利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在意大利经营业务的外国银行必须向中央信用调查处上报数据。中央信用调查处用定期抽查等方式,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在信用信息的反馈方面,该机构向每一个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完整的信贷信息,反映客户在整个金融系统总体贷款的情况。通常,该机构还向金融机构提供借款担保人的个人负债、按贷款

    类型分类的汇总统计、借款人所在行业等相关信息,便于各金融机构实时监控客户的负债情况。为了便于银行评估新开户的客户信用状况,各家银行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调查处交费的方式,获得新开户客户的信用信息。此外,该机构还在金融业务监管、货币政策实施和信用投向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咨询作用。

    三、国外模式对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启示

    以上以美国为代表的民营模式和以欧洲大陆多数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模式,各有千秋。民营模式的优点是以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运作,市场效率高,能较好地实现企业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征信公司服务范围广阔,能为降低更大范围的社会信用风险提供信用调查和咨询服务;政府财政一般不需投入,能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公共模式的长处在于有利于保护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能较大程度地保护个人隐私;能为金融机构规避信贷风险和央行或金融监管机构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然而,必须看到,这两种模式的产生都各有不同历史条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社会信用基础。以美国为例,民营模式之所以在美国出现并不断发展,就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从历史方面看,征信机构出现之前,个人信用信息主要通过由亲属、婚姻、宗教或其他私人关系联系起来的商人组成的网络流传,此外,一些商人组织如圆桌会议、联合会等也收集传递个人信用信息。以赢利为目的的专门信用报告机构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的。此类机构大多由商人组织集资筹建,是商人自发性组织,主要为商人扩大交易范围,提高交易安全服务,一开始与政府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后来为了规范征信业市场,政府才立法监管征信业。从社会方面看,征信业产生的初期(19世纪20-50年代),正是美国现代民主思想开始形成时期。它极力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经济活动中追求自由竞争、个人奋斗,市场机制的力量激情迸发。在这样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处于发展初期的征信业选择民营的经营模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之后,由于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私有产权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美国征信业高举民营的旗帜,在自由竞争和法律约束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的征信业巨头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在全球市场纵横驰骋,谋求更大利益。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7

一、工作目标和原则

(一)工作目标

认真落实“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要求,打击以投资理财名义非法从事金融活动的行为,防范化解潜在风险隐患,推动长效机制建设,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工作原则

1、高度重视,加强协作。各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协作机制,推动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与有关部门一道共同做好各项监管工作。

2、依法履职,稳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部署和本方案明确的原则和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定,依法整治、合规处理。

3、突出重点,着眼长远。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对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重点整治,有效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取得实效。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建立和完善长效机制。

4、加强督查、确保实效。加强业务指导,强化督查力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二、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实施专项整治防范非法集资

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着力在“停、控、测、查、引”等五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对投资理财类企业的监督管理。

(一)严格市场准入登记,限制新增相关主体继续按照《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镇政发〔2016〕5号)等檔精神,原则上暂停注册登记企业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含“财富、金融、理财、借贷撮合、投(融)资、资产、资本、控股、基金、非融资性担保”等内容的投资理财类公司;按照《关于完善民间投融资服务企业注册登记会商机制的通知》(镇处置办发〔2017〕2号)等檔要求,落实会商机制,在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期间,原则上不新增类金融企业,经会商同意登记的,企业登记机关要落实好“双告知一承诺”制度。依法查处非法集资广告信息信息,责令停止相关违法广告,打击虚假违法投资信息广告行为。(责任处室:注册处、广告处)

(二)部门协同联动监管,防范企业逃废债务

积极应用《市场主体登记管理警示制度》(工商个企〔2014〕349号)加强对相关市场主体的警示管理和登记环节的重点审查;与人民银行、处置办(金融办)等部门建立和完善协同监管联动机制,登记注册部门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企业名册,予以提示性警示管理,对列入重点关注名册的企业提出的可能会降低其偿债能力或者转移主要人员责任的变更登记、注销登记或者备案申请,可以启动核实程序,征求相关部门意见,根据处置非法集资职能部门的意见,停止办理相关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落实好协助执行公示工作,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在工商登记领域的信用约束和联合惩戒。凡含“交易所”、“交易中心”、“金融”、“资产管理”、“理财”、“基金”、“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富管理”、“股权投资基金”、“网贷”、“网络借贷”、“P2P”、“股权众筹”等字样的企业,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企业注册信息(包括存量企业信息)及时通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告知金融管理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相关企业予以持续关注,并将相关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强协调沟通,及时发现识别企业擅自从事金融活动的风险,视情采取整治措施。按照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关要求,主动向主管部门推送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企业信息,为情报分析提供依据。(责任处室:注册处、信用处、企业处)

(三)加强监测预警分析,及时发现并防范风险

1、加强广告监测。根据总局和省局的监测资料指引,不断完善互联网广告监测措施,防止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非法集资和违法类金融广告,欺骗误导消费者,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责任处室:广告处)

2、加强网络监测。利用技术手段和发挥“省网络交易监测中心系统”中“搜索分析子系统”作用,对金融管理及其它部门提供的信息梳理出“网贷”、“P2P”、“股权众筹”等关键词,及时通过主体、客体、行为搜索,分析涉嫌违法线索,并利用“执法工作云”进行在线存证后立即通报有关部门进行甄别分类处理。((责任处室:网监分局)

3、加强“智慧315”平台监测。加强智慧“315”平台资料分析分析,强化对投资理财类公司的投诉举报监测,对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汇总,预判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责任处室:消协)

(四)严格查处虚假违法广告,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严厉查处虚假违法广告。依法对涉嫌非法集资广告和类金融广告进行监督管理。督促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建立健全广告业务的承接登记、审核、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广告行为。依法查处非法集资广告和违法类金融广告,维护广告市场秩序。(责任处室:广告处)

2、加强定向抽查。对于在多个从事非法集资活动企业有投资的股东,工商(市场监管)部门要汇集有关信息,并将其未来投资的企业作为重点抽查对象。通过定向抽查等方式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投资理财类公司进行综合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涉嫌非法金融活动线索的公司要移送金融监管机构认定查处,将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等制度措施有机贯通。(责任处室:企业处)

3、加强信用惩戒。对经金融监管机构认定为未经许可从事金融活动并且情节严重的企业,根据政府的有关决定,依法吊销营业执照。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对于被吊销营业执照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依法予以三年任职资格限制,不得担任其它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企业处、信用处)

(五)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公众法制意识

消保委要大力开展消费教育进小区活动,积极举办消费教育大讲堂,充分发挥《消费报》的舆论阵地作用,宣传金融风险有关知识,特别加强老年人投资理财的消费教育引导。要以宣传贯彻《广告法》等法律法规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与学习培训,引导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增强广告制作、审查的金融知识和法律意识。要指导企业加强自律,提醒督促投资理财类公司合法规范经营。(责任处室:消协、广告处)

三、时间进度

专项整治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深入摸底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工商(市场监管)部门按照设定的条件进行检索,进一步摸清本地区相关企业底数和市场流向,提供给相关领域牵头部门,对辖区投资理财类企业经营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工作有的放失。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8

摘要:征信体系建设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举措。在发达国家,征信体系建设已较为成熟,形成了美国和欧洲大陆两种有代表性的模式。美国是一种民营化模式,欧洲大陆则主要是公共征信模式。这些代表性模式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征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我们应选择适宜的征信模式、建立高度的社会信用,加强法制建设,以最终完善我国征信体系。

关键词:征信;征信体系;美国模式;欧洲大陆模式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致力于现代市场经济建设,经济活动也在有序的进行。我们知道,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是交易,而交易顺利实现的前提是交易参与者都诚实守信。然而,信息的不对称是人类交易活动中难以克服的基本难题,有的交易者便利用这一难题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以欺诈的手段、损害他人利益来谋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应该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市场中的信用问题十分突出。在商品市场,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不讲诚信事件层出不穷;在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造假、基金黑幕、内幕交易、股评黑嘴等背信弃义事件时有发生。要解决此类问题有赖于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的建立。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建设现信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征信体系经历了多年的建设,积累了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二、国外征信体系的两种典型模式

征信是指某一机构(如征信公司)对法人或自然人的信用状况和与此相关的其他信息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从专业分工角度看,征信注重于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和整理。其基本功能是客户对交易另一方的资历、信用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为决策人选择授信、选择贸易伙伴、签约、确定结算方式以及处理逾期账款等提供参考。经过多年的发展,征信行业形成了一定的种类或层次,即征信体系。从征信对象角度,征信可分为“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从征信信息的广度分,征信可分为“同业征信”和“联合征信”。前者是指采集信息仅限于某一个具体的行业或领域,例如,仅从银行系统采集被征信者的信息;后者是指征信机构与相关行业如银行、工商、税务、海关等合作,把分散在相关行业的法人和自然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储存,形成信用信息数据库。有些学者还从管理角度认识征信体系。从管理角度看,征信体系是指征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采集、加工和生产信用信息产品,提供资信服务,并形成相关的法律政策体系、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体系。

综观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征信业的发展和征信体系建设,几个代表性国家的做法值得研究。

(一)美国模式。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征信国家之一,其征信业务的突出特点可高度概括为两个字:民营。美国的征信机构完全采取市场化的第三方独立运行模式,由私人或公司以赢利为目的设立征信机构,按照客户的委托,为其提供征信报告和相关咨询服务。美国征信机构提供的信用报告是商品,按照商品交换的原则出售给需求者或委托人。在此,笔者从企业征信、个人征信和征信监管等方面分析美国模式的征信体系建设。

在企业征信方面。由于法律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要求不同,企业征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法律对上市公司规定了其信息披露的范围、内容和时间等,交易客户对上市公司一般无须“信用报告”,但对上市公司通常进行信用评级。信用评级的高低对上市公司的未来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上市公司对自己的信用会受到法律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不敢马虎大意。而对非上市公司,法律通常不要求其公开财务报告,征信就显得必要。征信公司可以提供企业概况、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相关情况、企业关联交易情况、企业无形资产状况、纳税状况信息、企业付款记录、财务状况以及破产记录、犯罪记录、被追账记录等。企业征信机构一般提供12个月内的企业信用信息。企业征信服务对象包括私人银行、私人信用机构、其他企业、个人、税收征管机构、法律实施机构和其他联邦机构以及本地政府机构等。美国的征信机构众多,除了著名的邓白氏公司,还有众多的地方性中小征信专业公司。

在个人征信方面,美国起步较早。由于信用消费极为普遍,个人征信市场也就非常大。征信机构对需求者提供信用报告。信用报告可以看作是消费者偿付其债务的历史记录。一般包括:鉴定信息,如姓名和地址等;当前和以往的贷款清单,如贷款人的名称、账号、信用额度、开户日期、最后一次偿还贷款的日期和金额、以往的过期账户、已经清偿的债务、最近1-5年内是否还按时偿还的历史记录等;公共信息,如破产、税收留置权和诉讼事件等公共信息资料。在征集了上述个人信用信息之后,征信机构还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和信用评估,最终形成征信产品。征信产品可以销售使用。美国个人征信机构数量庞大,不过近年来此类机构竞争激烈,出现了并购重组。据美国消费者信用协会的资料,美国个人征信机构由原来的2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400家左右。目前最大的三家征信机构(美国称征信局)是全联公司、艾贵发公司和益百利公司。

监管方面。美国征信机构以赢利为目的,其运作完全市场化,政府和中央银行不干预其日常运作,但必须受相关法律的约束。美国有一套较为完整的规范征信机构、数据的原始提供者以及信用报告使用者等自然人和法人的法律,如公平信用报告法、信用修补机构法和平等信用机会法等。美国国会于1971年制定并于1997年重新修订的公平信用报告法,旨在保护所有消费者的基本权利,确保信用报告的准确性。联邦贸易委员会和国家律师总局被授权实施该法案。该法案规定了消费者报告机构即信用局、信用报告使用者、信用信息原始提供者的行为准则。到征信机构调用其他人的个人信用资料要得到被调用人的同意或司法部门的授权,目的是防止个人信用资料被滥用。

(二)欧洲大陆模式。此模式大体做法是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部门建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出资,不以赢利为目的,建立全国数据库的网络系统,征信加工信息的服务对象也只限于金融机构,服务于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金融监管及货币政策决策。采取公共征信的国家有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等欧洲大陆国家,故称欧洲大陆模式。由于此类征信机构由政府出资建立,隶属于央行或金融管理部门,服务于政府的宏观决策,所以,此类征信模式又被称为公共征信模式。现以意大利中央信用调查处为例,说明欧洲大陆模式的一些做法。

中央信用调查处是意大利银行(中央银行)于1962年成立的公共信用调查机构,1964年开始运作。该机构是目前欧洲信用报告内容最全面、数据最准确的信用服务机构。目前,这个公共调查机构有将近700万份档案,每年发表1200多万份报告。在信用信息采集方面,意大利银行监管的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在意大利经营业务的外国银行必须向中央信用调查处上报数据。中央信用调查处用定期抽查等方式,来保证上报数据的准确性。在信用信息的反馈方面,该机构向每一个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完整的信贷信息,反映客户在整个金融系统总体贷款的情况。通常,该机构还向金融机构提供借款担保人的个人负债、按贷款类型分类的汇总统计、借款人所在行业等相关信息,便于各金融机构实时监控客户的负债情况。为了便于银行评估新开户的客户信用状况,各家银行可以通过向中央银行调查处交费的方式,获得新开户客户的信用信息。此外,该机构还在金融业务监管、货币政策实施和信用投向监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咨询作用。

三、国外模式对我国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启示

以上以美国为代表的民营模式和以欧洲大陆多数国家为代表的公共模式,各有千秋。民营模式的优点是以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运作,市场效率高,能较好地实现企业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征信公司服务范围广阔,能为降低更大范围的社会信用风险提供信用调查和咨询服务;政府财政一般不需投入,能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公共模式的长处在于有利于保护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能较大程度地保护个人隐私;能为金融机构规避信贷风险和央行或金融监管机构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提供信息支持。

然而,必须看到,这两种模式的产生都各有不同历史条件、法律制度、文化背景、社会信用基础。以美国为例,民营模式之所以在美国出现并不断发展,就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方面的原因。从历史方面看,征信机构出现之前,个人信用信息主要通过由亲属、婚姻、宗教或其他私人关系联系起来的商人组成的网络流传,此外,一些商人组织如圆桌会议、联合会等也收集传递个人信用信息。以赢利为目的的专门信用报告机构就是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而来的。此类机构大多由商人组织集资筹建,是商人自发性组织,主要为商人扩大交易范围,提高交易安全服务,一开始与政府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后来为了规范征信业市场,政府才立法监管征信业。从社会方面看,征信业产生的初期(19世纪20-50年代),正是美国现代民主思想开始形成时期。它极力倡导“自由”、“民主”、“平等”等观念。经济活动中追求自由竞争、个人奋斗,市场机制的力量激情迸发。在这样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中,处于发展初期的征信业选择民营的经营模式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之后,由于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私有产权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美国征信业高举民营的旗帜,在自由竞争和法律约束的环境中,不断发展壮大。其中的征信业巨头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和品牌优势,在全球市场纵横驰骋,谋求更大利益。

所以,建立什么样的征信模式,应该根据各国的历史、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国情,选择适宜的征信模式。这是国外征信体系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现代市场经济建设,在这波澜壮阔的伟大工程中,包括征信体系建设在内的信用体系建设是题中应有之义。但是,征信体系建设基础性的制度环境远不如欧美国家完善。我国传统文化中,尽管重视诚信,古人留下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等佳话,但传统文化中也重义,有时以义而毁信。一些家喻户晓的传统故事中,不乏这样的例子。如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驻守此地的关羽义字当头放了曹操,而战前曾与刘备立下军令状的关羽,却没有受到军法处置,同样是因为刘备义字当头——为了兄弟情义而置军法和关羽事先的承诺于不顾。但这丝毫不影响中国人对关羽义薄云天的光辉文学形象的厚爱乃至崇拜,以至于千百年来各地的关帝庙香火旺盛,绵延不断。事实上,多元素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缺乏的是法治元素,而法治和诚信恰恰是现信体系建设的基础制度。以上所述国外征信模式得以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是以法治和诚信为基础,这正是国外模式成功给予我们的启示。

当然,不是说当今中国的市场中毫无信用可言。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而在此之前,经济活动主要靠的是国家的信用,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那时称国营企业),银行是国有银行,除了农民,城镇职工大多是国家干部或国有企业一员,几乎所有资源都由政府部门配置,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交易活动基本上处于“熟人圈”中。改革开放以来,企业改制,城镇职工身份也发生变化,国家信用逐步淡出经济活动,经济活动不再囿于“熟人圈”,人们置身于一个“全球化社会”,经济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增加。为降低经济交易中的信用风险,征信体系建设必不可少。可是,当我们着手进行征信体系建设的时候,却发现其基础制度非常薄弱。一方面,社会信任基础薄弱。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开展了一场长达十年(1966-1976)的“”,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被抛弃,社会信任机制遭到极大扭曲。进入经济转轨以来,政治和法律逐步为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正名,人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商业时代,但由于信任机制未能及时建立,市场经济重要的道德基础——契约道德缺乏,商业交易中的相互欺诈、轻信寡诺等失信行为猖獗,一些正式部门(或权力部门)和个人,利用手中的权力设租寻租,谋取部门和个人利益,损害了其公信力。另一方面,法治基础薄弱。受传统封建社会的影响,我国法治思想的民众基础比较脆弱,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推进法制建设,大力倡导和建设法制社会,但促使人们讲信用的基础的法律制度如私有产权保护、公务员管理方面的法律才建立不久,且执行起来困难重重,所以征信制度的推进还任重道远。

建立高度的社会信用,加强法制建设,是今后我国建设征信体系的十分重要的制度基础,也是国外经验对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二。

在发达国家,征信业务的开展大多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有法可依。例如,在日本,个人征信机构的会员单位只有在事先征得客户的同意,才能将该客户的信用信息提供给个人征信机构;在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规定,使用消费者资信调查报告的机构或个人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否则即使当事人同意也属违法行为:(1)与信用交易有关;(2)为雇佣目的;(3)承做保险;(4)与合法业务需要有关;(5)奉法院的命令或有联邦大陪审团的传票。

所以,在发展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征信方面法律规则的建立和完善,这是国外经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之三。

参考文献:

[1]戴根有.建立我国征信体系的思考[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2]任兴洲.从中国征信业的发展历程看未来模式选择[J].金融与保险,2005,(9).

[3]徐宪平.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6,(5).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9

省政府金融办:

根据辽金办发【2011】2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现场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办于8月初开始对***市的2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时间及内容:2010年至2011年7月末的资产负债、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经营数据进行了审计。。根据***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融资性担保机构现场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们对27家融资性担保机构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检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      营业场所检查

27家担保机构经营场所均具备对外提供担保服务的基本条件,均按照要求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并在显著位置悬挂公示;

二、资金检查

27家担保机构截止到2011年7月均不存在虚假出资、抽逃资本、挪用资本或主要出资人对公司造成其他重大不利影响等资金使用的情况,均依规范整顿承诺按时收回委托贷款和对外投资;

三、依法合规性检查

27家担保机构均不存在超范围经营、吸收公众存款、直接发放贷款、受托发放贷款、受托投资、逃废债务、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无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立案调查,对单个被担保人及其关联方提供的融资性担保责任余额与净资产比重均未超过规定的比例,以自由资金进行投资占净资产比重均未超过规定比例;

四、风险防范控制

27家担保机构风险控制制度完整、规范,风控制度得到执行,部分担保机构未能及时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担保赔偿准备金;

金融市场调查报告篇10

VC/PE的投资者需要有长期投资的心态、平和的心境、园工的耐心,也要有和风投家一样的思维节奏,这无疑也给投资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近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经久不息。

贝尔斯登、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大摩、高盛转型,华尔街五大投行相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此次危机的影响程度,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见。全球金融市场可能面临漫漫熊途,IPO市场也将可能步入低谷,给私募股权投资蒙上了深深的阴影。

另一方面,急剧下降的资产价格,给无数卓识的PE经理以大显身手的机会。

金融风暴,对刚刚起步的中国PE市场将到底有什么样的影响?春天还是冬天?

退出遭遇10年最低谷美国VC/PE谨慎前行

美国创投协会(NVCA)和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联合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美国证券市场上没有一笔风险投资支持的IPO项目,这是自1978年以来的第一次。

另据安永最新的全球IPO季度报告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IPO的项目数和募集的金额均比去年同期减少了一半之多。IPO数量由去年第二季度的567笔减少到258笔,募集金额从904亿美元降低到374亿美元。

逐步恶化的经济环境和日益衰退的投资者信心,将对风险投资行业未来几年带来影响,将迫使他们开始转变商业模式,谨慎前行。

根据历史数据回归分析发现,风险投资的投资额和投资轮数与NASDAQ指数有着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中信证券产业基金业务线的测算,其相关系数为0.88和0.9)。而且利用当年的NASDAQ指数能够预测下一年创业投资的募集资金额。2001年网络泡沫破裂时,NASDAQ指数一落千丈,风险投资募集资金额跟着急速下滑,并且比NASDAQ指数落地更快。

中国VC/PE投资回归理智促进行业洗牌

Thomson Reuters报告,中国在2008年年中收到17亿美元私募股权投资,较上年同期的16亿美元略有增长,为亚太区(日本除外)最高纪录。德勤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私募股权预期投资活动将会增加,原因是由于IPO市场偏软及债务融资收紧,导致PE市场相对吸引增大,PE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金融街PE研究院认为,主要由于信贷政策从紧的宏观背景和极度低迷的股市,使得国内企业通过信贷和上市获得资金的机会越来越少,只能转向私募股权基金寻求融资。这种需求的增加为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更大运作空间,吸引了国内外海量资金加速涌入私募股权投资领域。

但根据JRS-PE数据库统计,继7月份基金募集有所放缓,8月份基金募集情况创出本年度新低。清科研究中心统计的8月份数据,1亿美元规模以上(含1亿美元)的大额VC或PE投资在近三个月以来首次出现空白。

随着美国华尔街五大投行相继退出舞台,投行神话作古,金融风暴的寒流不断从太平洋的另一岸袭来,中国VC/PE市场也在短短几个月之间,经历了从到“疯投”到理性回归的过程。清科研究中心副总裁郑杏果,在《VC/PE如何走过金融海啸》文中表示,在中国市场上很多以前仰赖美国资金来源的投资机构,将继续放缓投资步伐、缩减投资规模,部分机构甚至可能面临断炊之虞。这对那些希望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并顺利退出的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同时由于证券市场提前遇冷,国内的创投企业上市步伐也明显放缓,投资机构难以借助企业上市出售股份获益离开,众多因素的互相影响,导致了创投市场观望情绪的扩散,开始出现“蛰伏”迹象。

金融风暴对于中国的VC、PE机构的冲击不可一概而论,需要区别对待。资金来源依赖美国资金的PE,以及一些热衷于房地产、证券等的对冲基金等,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资金来源更多地是依靠富有个人和大型企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未来人民币基金将有宽广的市场空间,将逐渐成为中国PE市场的新生力量。

以上所述影响,将带来VC/PE行业的分化,促进行业的洗牌。“2008年只是PE及VC业洗牌的开始,明后两年还将有更多私募被市场淘汰。”普凯投资基金主管合伙人姚继平判断说。金融业的漫漫严寒,对VC/PE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为了将来能在行业中胜出,优秀的VC/PE会把更多时间花在与企业一起做基本功上,“抱团取暖”度过严寒,即利用自己的优势,帮助被投资企业确立领导地位,控制成本、管理财务。多数企业不仅希望引入资金,更加希望作为战略投资者私人股权机构能够提供增值服务,PE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提供高效的增值服务,以便在下一个春暖花开之时,收获沁人心脾的香。

尽管目前局势对PE及VC来说相当严峻,但仍有部分VC对国内市场的长期投资前景表示乐观。“很少有中国这样相对独立的市场,尤其在美国及欧洲市场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后,中国更加突显价值洼地的份量。”汉能资本董事总经理赵小兵表示。

未来的前景与应对策略

面对近期全球金融动荡的局面,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仍充满信心。

毕马威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未来5年将赶超美国成为机构投资者眼中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国家,尤其在IT&T、工业产品和采矿业领域扮演最具影响力的角色。这项调查报告主要针对15个主要经济区域的300余家大型跨国公司的投资策略制定者。调查结果还显示投资资金逐步从美国、日本、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家流向“金砖四国”即: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而德勤最近一项调查也显示,尽管监管环境、近期信贷状况及经济环境不断带来新的变化,导致对中国PE市场近期前景看法不一,但投资者普遍对未来一年及更长期的PE市场发展充满信心。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及海外投资机构参与中国PE市场的竞争,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所体现的产业优势和附加值将更显宝贵。德勤中国私募股权服务主管合伙人古博(Chris Cooper)先生说:“在竞争激烈的交易环境下,仅提供融资服务是不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需要建立成熟和反应灵敏的基础平台追踪主要交易、人力资源及相关资产,磋商及确定交易,以及充分了解中国市场以便向合伙方与监管机构提出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建议。这些是私募股权投资机构能够在中国投资市场创造超级回报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