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9 15:41:33

留守儿童论文

留守儿童论文篇1

概念是由各种感性经验组合而成的认知体系和思维形式,并反映着事物类的一种本质属性,因此在给某一事物正式下定义前,必须找出与之相关的各种经验。我国最早的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因出国而被留在国内的孩子,后来随着“民工潮”的不断涌现,才逐步将由此造成留在原籍的儿童称之为留守儿童。1994年,上官子木在《神州学人》上首次提出了“留守儿童”的问题,但是当时只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来考察,并没上升至学术层面,直至2001年起,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才可称得上真正意义的研究。当留守儿童引起学术界深入研究时,学者们首先须对其作出严格的界定,而且为了保证概念的权威性,还须确定3个基本要素:外出父母的数量,父母外出的时间跨度,以及儿童的年龄界定。围绕着这一原则,学者们给出了留守儿童的详细定义,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并且外出时间在半年或以上的15周岁之内的儿童。客观而言,上述的界定虽然解读出了留守儿童类的本质属性,但是稍显笼统,造成了一定的歧义。在留守儿童产生的3个“资格条件”中,“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和“儿童年龄”都已达成了共识,而唯一存在争论的即是“儿童留守的时间跨度”。在我国人口普查中,对流动人口的界定通常是以半年为参考跨度,为此,将儿童的最短留守期限划定在半年或以上是有现实依据的。如上所述,笔者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它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农村,由其父母单方、他人、抑或自我监护,并且“亲子分离”时间跨度超过半年的15周岁及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和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在此,笔者并未将农村留守儿童的年龄延长至18周岁(国际标准),是出于我国农村地区教育现状的考虑。从受教育的年龄段来看,15周岁之后的儿童大多已进入到高中阶段,而农村地区的高中学校离家又相对较远,因此出现“亲子分离”并不足为奇。同时,一般高中阶段孩子的独立性要强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即使远离父母,也不会对其造成多大的影响,鉴于此,他们已经不同于弱势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了。另外,倘若他们没有继续读书,可能会外出学习技术或从事独立劳动,因而这种状态下的“亲子分离”与留守儿童式的有着质性的区别,我们切不可简单地将其划归到留守儿童的范畴。事实上,作为尚不能离开父母而独立的儿童而言,留守儿童应该是未成年人,即处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可见,农村留守儿童的主体应该是15周岁以下的儿童。总之,本文的界定涵盖了儿童所在的区域,留守状态,监护类型以及年龄范围,而且也充分考虑到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地域性特征。因此,这一界定可以成为研究该群体的重要理论支撑。

二、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原因的理性思考

1.社会转型: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直接动因

当今中国大陆,任何制度性、结构性问题的讨论和解决都离不开对社会转型的分析,〔1〕因此,研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应首先将视角聚焦于“社会转型”这个重要的时代背景。“社会转型”,源自于西方社会学的现代化理论,是一种主张从传统向现代进化的社会发展观,如,大卫•哈利生即多次运用“社会转型”一词来论及现代化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及过程。〔2〕上世纪80年代初,“社会转型”开始被引入我国社会学界,并逐渐发展为分析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的理论范式。〔3〕同时,我国社会也开始处于转型之中,社会形态从封闭、半封闭性状体向开放性状体转型,产业结构从农业向工业转型,经济体制从计划向市场转变,进而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交织在一起。对此,目前国内学界公认为,社会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过程中,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整体性、纵深性的变化。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即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蓬勃发展,农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农村开始出现少量的剩余劳动力。不过,这一时期,国家主要的经济运行模式仍以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主,兼有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因此,城乡人口流动还未完全放开。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及就业渠道的多元化趋势,国家开始尝试解除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限制,准许农民进城务工,如当年颁布的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为农民工进城提供了政策支持,于是便出现了初次“民工潮”。此后,各地民工潮不断涌现,而农村从事非农劳动的人数也随之增长,至1990年,农村中从事农业与非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达1∶3.93。可见,短短5年内农村转移剩余劳动数量不断增加,而城镇吸纳的农村人口规模也相应扩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即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体制,而成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至此,农村人口才可以自由、频繁地流动。事实上,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可以缓解农村就业压力,提升农民增收,而且城市也可以借此吸收农村廉价劳动力,解决自身发展的用工问题,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当然,民工潮的出现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中,农村劳动力背井离乡,远走城市后,迫于经济、教育、工作等弱势因素,多数人选择将子女留在原籍所在地,于是产生了“早期的留守儿童”。发展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城乡人口转移的理论是“一步转移理论”,即农村人口在向城市转移时即切断了与土地的联系,是一种永久性迁移,〔4〕这种状况下的农民被称之为失地农民。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城市化进程也开始起步,并且呈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城市化的发展程度与土地的需求规模成正比例的关系,换言之,城市化程度越高,需求的土地就越多,为此,我国进入了大规模、快速征地的时期,失地农民、留守儿童也相继集中出现。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年)计算得出,2000~2007年间,全国耕地面积持续减低,8年内共减少了0.43亿亩。依照传统惯例,人均占地低于0.7亩,每征用1亩耕地即产生0.35个留守儿童,据此推算,2000年以来,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人数约为2127万。同时,根据有关部门估算,预计未来10年将继续征用0.6亿亩左右的耕地,若按农民人均占1亩耕地的比例计算,即意味着至2020年,全国将新增约1470万留守子女。再加上2000年前所产生的留守儿童人数,预计全国留守儿童的总人数将高达7500万左右。概言之,我国近十年出现的人口流动是伴随城市化而发生的,而这种由农村到城镇的单向迁移,则造就出失地农民和特定的“时代孤儿”——留守儿童。事实上,失地后的农民往往选择外出谋生,这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和脱贫致富,当然也是出于对子女未来成长的考虑,期盼能为其发展创造出更好的条件。总之,我国当前流动人口已累计达2亿左右,并且正以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从年龄结构角度看,流动人口是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体,这就决定了其子女基本未成年,而这些孩子被留在原籍,被祖辈、亲朋好友所代养,自然变成了留守儿童。依目前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留守儿童的规模非但不会缩小,还会进一步扩大,面对如此庞大的弱势群体,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2.制度设计之缺陷: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深层根源

自古以来,“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5〕建国后,我国长期施行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在制度和管理上把城市与农村截然分开,最终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分治格局。具体而言:我国城乡实行着两种独立并存的户籍制度,即城市户口与农村户口,国家根据户籍性质将全国人口划分为两类人群,并以此来进行管理和资源分配,所以城乡发展一直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同时,资源配置过程中“城市优先”的战略影响至今,这直接造成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权益、社会保障方面存在重大差别,进而扩大了城乡之间差距,而反过来则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现展经济学理论认为,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是一种制度性产物,即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下所形成的特殊社会形态。客观上,在城乡分而治之的管理制度下,二元结构造成的社会问题颇多,如扩大了城乡差距,破坏了社会公平,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两种社会身份等等。面对这些消极问题,政府也多次尝试破除城乡壁垒之举,并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这一分割局面出现了局部性的松动,但整体而言,城乡二元结构的种种现象仍充斥着整个社会,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进一步突出的趋势。以城乡收入为研究指标,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渐增多,但两者的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拉大,由此反映了二元结构的矛盾随之扩大化。〔6〕根据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中3个假设前提之一的“工资水平”分析(如图1所示),2000年以来,城乡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但各项指标的差距却逐渐拉大。首先,从纯收入增长幅度方面看,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年递增幅度分别为1294.1元与393.7元,即城镇人均纯收入的增幅是农村的3.29倍,考虑到2000年的基础别,两者之间的纯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了。其次,从纯收入绝对数之比的指标看,2000年城乡居民纯收入的比例为2.79∶1,到2011年两者的比例增至3.12∶1,由此反应城镇居民的绝对纯收入数仍高于农村。最后,在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来分析,尽管两者的系数都呈递减态势,但是农村的系数仍高于城镇。2000~2011年间,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平均为0.371,而农村的则高达0.445,农村平均高于城镇7.4个百分点。根据联合国以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划分标准,0.4~0.5为小康、0.3~0.4属于相对富裕,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为小康,而城镇的则为相对富裕。通过以上各项指标的对比发现,新世纪以来虽然农村发展加快,但“城市优先发展”的战略仍未得以转变,其结果是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而其居民的收入水平,及由此带来的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扩大了。鉴于此,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移居城镇,但是由于身份的差别,直接造成了其不能平等享受与城镇居民在基本生活保障、再就业、社会养老、医疗等方面的权利,所以城乡之间“二元型”的特征依然明显。客观而言,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最根本的壁垒在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过去该制度一直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而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流动。时至今日,城市化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突破,而当前的户籍管理制度较计划经济时期也略有所松动,因此,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渐趋于正常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根基依旧存在,农民虽然能自由进城务工,不过其实际的社会身份并未发生改变,即没有城镇居民的身份。为此,不仅他们自己不能享受与城镇居民等同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福利,而且其子女也难以获取相应的教育保障。进而言之,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地方负责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使流动儿童无法获取公平的教育机会,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城市公办学校读书;而另一方面,父母则无法承担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加之后续非义务教育的升学压力,他们往往不会将子女长期带至身边给予照顾和教育。鉴于此,在制度和经济的双重困境下,他们唯有将子女留在原籍所在地的农村,请人代为监管,由此造成了亲子分离的局面。此时,真正意义上的留守儿童便产生了。西方社会排斥理论认为,弱势人群不仅在就业中受到排斥,而且在社会保障领域里也会受到排斥。〔7〕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社会的特殊现象,户籍的壁垒不仅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保障体系之外,而且其子女也必将随之一起被排斥在外。作为制度性的“孤儿”,留守儿童只能无奈地承受亲子分离的痛楚,在故乡默默思念着自己的父母,对此,制度设计之缺陷何时才能终结,我们将拭目以待。

三、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范畴”划分

从社会学意义上讲,“留守”是指父母双方或其中的一方外出务工而导致“亲子分离”的一种现实状态。在“亲子分离”的具体现状中,笔者将儿童视为考量主体,围绕“留守”范畴展开详细的内涵与外延之分。

1.留守与非留守

在研究留守儿童时,必须充分考虑一个与其相对应的概念——非留守儿童。相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非留守儿童,即是父母双方均没有外出,能够长期跟随父母亲生活在一起,且保持“亲子团聚”的儿童。在任何关于群体对象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选择某一相对的参照物,将研究对象与之进行比较,以借助于参照物的功效来突出研究对象的特性。客观而言,在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时,农村非留守儿童一直是我们无法回绕的对象,只有详细比较两大群体之间的异同,才能更有效地把握留守儿童内涵的某些特性。与此同时,由于两类儿童群体都生活在农村,他们之间必然存在一些共性的因素,倘若研究遇阻不前时,笔者也可以尝试将农村儿童之间的共性与留守实际相结合,从中演绎出留守儿童道德情感方面的某些特性。

2.农村留守与城镇留守

在以往的研究中,一些学者简单地将留守儿童等同于农村留守儿童。其实,留守儿童与农村留守儿童并非同一个概念,而持“等同观点”的学者通常忽视了儿童户籍或区域的因素,其研究成果有以偏概全之嫌。依据籍贯或来源区域划分,留守儿童有农村与城市之别,而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可以分别作为不同的群体加以研究。当前,城镇“留守儿童”数量约占全部留守儿童的13.5%(周福林,2006),显然,劳动力转移和留守儿童并非农村特有的社会现象,许多城镇地区亦存在大量类似于“异地转移形式”的外出务工居民,因而其子女也可以被称为“留守儿童”。相对于农民工而言,城镇外出务工的居民不仅在社会福利、子女受教育、劳动条件、薪酬等方面能获得基本的保障,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鉴于此,他们的子女也可以随自己享受一般市民的待遇。可见,既然城镇外出居民的子女能够平等享受普通市民的“殊荣”,那么,他们自然就被排除于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之外。同时,由于城镇留守儿童的规模和影响度远不及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所以他们不仅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反而易变成学术界研究的“盲点”,但是我们并不能以此来否定其客观存在性。

3.单独留守与单亲留守

一般意义上,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或共同经济为纽带结合成的亲属团体,包括父母、子女及生活在一起的其他亲属。作为一个以团体形式而存在的社会单位,家庭“亲子分离”意味着“家庭聚集”功能的某种缺失,而留守儿童则是“家庭聚集”功能缺失的直接衍生物。从父母外出的数量而言,笔者将留守儿童分为单独留守与单亲留守。单独留守是指,父母双方均外出务工,亲子之间完全处于异地相隔的状态;而单亲留守则是指,父母中只有一方外出务工,留下一方兼担双亲的角色,并履行监护子女的职责,也有学者称之为“半留守”。其实,单独留守与单亲留守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同质性,无论是选择何种留守方式,其家庭结构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换言之,家庭结构的残缺以及父母监护责任的缺位,对于留守在家子女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方面都是一种“折磨”,可见,“亲子分离”是家庭结构变化的一种典型负面功能。〔8〕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和母亲承担的教育责任不尽相同,缺失了任何一方的教育都会导致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

4.短期留守与长期留守

留守儿童论文篇2

已有关于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研究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影响。[1][2]另一种观点是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学业不良。[3][4]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被调查学校74名父母均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与分析,调查结论与上述第二种观点相一致,认为留守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不容乐观,许多留守儿童学习态度消极、被动,这种对待学习的态度必然会影响到其学习效果;二是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不良问题普遍存在;三是留守儿童课外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留守儿童学习成绩普遍较低,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二、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成因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所反映的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对留守儿童的观察和了解,分析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亲情饥渴”的困扰,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调查发现,父母的外出给留守儿童的心理上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担忧。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生活在缺乏温暖和安全感的环境中,许014年第9期学术瞭望课程教学研究•JournalofCurriculumandInstrution多孩子性格上表现出冷漠、内向、孤独,情绪消极、波动大。调查显示,47.3%的留守儿童“在遇到烦恼和困难时总是闷在心里”,33.8%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外出,自己在家中感到孤单寂寞或不如别人”,13.5%的留守儿童“担心父母在外会发生意外,以至影响到正常的学习”,10.8%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因为“思念父母,无心学习”。在访谈中,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普遍反映,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思念父母和亲情缺失而产生的孤独感和消极情绪,对他们的学习影响很大,常常表现为无心学习和学习缺失主动性,因此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也普遍存在问题。由此可见,父母不在身边,产生“亲情饥渴”,这极易给孩子造成自卑、孤僻的情绪,这种心理状态也间接地影响着孩子的正常学习。(二)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调查中了解到,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并达到某些硬指标,学校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学校把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标准定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一天下来往往感到身心疲惫,没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因材施教往往成为一句空话。由此可见,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采取专门有效的措施来加以改善。(三)临时监护人监管不力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与其临时监护人的监管能力不高有直接的关系。首先,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低,使孩子学习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辅导,致使学习成绩下降。调查显示,临时监护人中,文盲占临时监护人总数的23%,小学文化程度的占52.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17.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6.8%。受文化程度的限制,这些临时监护人中,从不辅导或不会辅导孩子学习的占到86.5%,这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导致其家庭作业完成困难。其次,临时监护人责任意识不强,导致孩子学习无人监管,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临时监护人的责任意识不强,这主要在由亲戚朋友照顾的留守儿童中比较明显,他们不像爷爷奶奶照顾的留守儿童,有直接的血缘关系,相互之间没有太多的心理忌讳。亲戚朋友照顾的留守儿童,有时候儿童犯了错误,或学习上出现问题,亲戚朋友碍于儿童父母的面子,不做严格的要求或引导督促。这就导致这部分留守儿童心理上与亲戚长辈有隔阂,心理得不到慰藉,学习无人监管,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其他儿童。最后,临时监护人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调查中发现,临时监护人在教育留守儿童时,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大多采用溺爱或粗暴两种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表现,或处处骄纵,导致孩子的学习自控能力差;或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挫伤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这两种方式都对留守儿童的学习产生负面的影响,导致留守儿童的诸多学习问题的出现。(四)家长补偿方式的偏差调查发现,家长不合理的补偿方式,造成留守儿童价值观的改变,染上不良习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调查结果显示,41%的留守儿童父母经常给自己的孩子金钱和物质补偿,有不合理的物质补偿心理。这些家长通常长期在外打工,不能与孩子在一起,就感觉对孩子亏欠太多,于是用金钱和物质的方式补偿,每个月给孩子很多的零花钱,以弥补孩子心灵情感的缺失。这样做的后果是孩子拿着钱去买零食,和同伴一起去网吧上网打游戏,学习习惯越来越差,时间更多地用在了网吧玩游戏,没有时间和心思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综上,造成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临时监护人的监管不力、学习无人辅导等直接因素的影响,也有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缺失而引起的留守儿童的特殊的心理特征,如孤独、自卑等不良心理品质的间接影响。对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改善,应从多方面入手加以改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有责任为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创设良好的条件

政府有责任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帮扶教育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及教育部门可以考虑抽出一部分经费,资助和支持生活困难的留守儿童,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安心学习。此外,政府部门可以考虑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等项目中,增加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对进城打工的农村家长进行引导和教育,强化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增强家长作为第一监护人的责任意识。同时,政府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改善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环境,解决留守儿童放学后无人照看和学习无人指导的问题。

(二)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场所。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关键还在于学校和老师要行动起来,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其学习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的缺失。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袋制度。学校应该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档案袋,详细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外出打工父母的基本情况。当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档案袋中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及时与他们取得联系,相互配合,有效教育留守儿童。2.学校与留守儿童家长及临时监护人之间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沟通机制。家校的密切配合能更准确地了解与掌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能更有效地增进留守儿童的转化效果,尤其对一部分由于监护人监管不力或家庭教育方法不当而导致学业不良的留守儿童来说,这项措施十分有效。学校要主动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联系。一是学校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临时监护人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保持联系;二是利用节假日等留守儿童父母返乡探亲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沟通,使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和照顾;三是定期组织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培训班,提高临时监护人的监管能力。3.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学校和老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和照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留守儿童因父母外出而产生的孤独感,并成为留守儿童独自在家时的感情寄托,从而避免留守儿童产生不良心理和情感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4.农村学校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农村留守儿童学习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心理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间接影响的。农村学校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开设心理辅导室或在课程中增设心理健康教育,帮助留守儿童排解不良的心理和情感障碍,引导留守儿童正确认识社会、他人和自己,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5.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建立留守儿童课外学习的伙伴群体。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自愿和留守儿童坐同桌,同村近邻中的好学生自愿跟留守儿童结对,组成“互帮互学”小组。一方面解决了留守儿童课外学习无人辅导的问题,并能有效地监督和约束留守儿童的学习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同伴群体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帮助留守儿童排除一些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生活和学习。6.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内向,他们很难融入到班集体中,并与其他同学融洽交往,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也不能主动地向教师或同伴求助,这一定程度上又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导致其学业不良。对于这部分留守儿童,学校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文艺活动、兴趣活动小组等形式,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其中,改善其孤僻、内向的性格,学会主动与人交流,在学习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他人求助,进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三)重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特别是年幼的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父母的作用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他们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通过教育期望影响子女的学习成就感,通过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5]因此应该采取措施并创造条件,加强亲子间的联系和沟通,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而改善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首先,留守儿童父母要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父母应该认识到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并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切实重视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应尽量考虑不要同时外出打工,而是留下一方在家教育子女。即使都外出打工,也要增加回家的频率,或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留守儿童尽可能多的交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同时,留守儿童父母应该经常与老师和临时监护人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配合学校,为留守儿童创设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造成的消极影响。其次,临时监护人应提高监护质量。隔代监护容易出现溺爱和简单粗暴两种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且大多比较重视孩子的生活照顾,而对孩子精神层面的支持不足。亲友监护则容易出现监护流于形式,监护责任心不强的问题。因此,临时监护人应了解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加强监护责任,尽可能为留守儿童创设有利的学习空间和氛围,并关注和了解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及身心状况,与学校保持联系,随时关注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情况,提高监护效果。

(四)发挥社会力量,为留守儿童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留守儿童论文篇3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留守学生的父母

教育认识上的错误家庭教育和父母关爱在孩子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父母却没有这样的认识,他们许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清楚家庭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也不懂得家庭教育的真正涵义,把教育问题只理解为学校教育,也只寄希望于学校、推托与学校,大部分人对孩子的关爱只停留在物质层次,忽略了孩子必不可少的情感心理关怀、品行和道德培养。

2.留守学生监护人

重养不重教,难当教育管理的责任监护人通常是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称为隔代监护。他们大都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吃饭穿衣,但求物质、生活上对孩子的满足,而其它方面,农村老人自己文化水平就不高,想管也管不了;单亲监护人的劳动负担都很重,过重的劳动负担让他们无暇顾及孩子,对孩子的照料和教育也会缺乏耐心;其他的亲戚之类的监护人,也对孩子深不得,浅不得,唯恐其因父母不在而感觉“寄人篱下”,各方面不敢苛责,从而降低了对孩子的要求。

(二)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留守学生是伴随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而产生的,这要求传统的农村学校教育适应时代变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有应对之策。然而,很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和领导并不认为这是很要紧的问题也就不那么重视,显然他们还未意识到留守学生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只是认为留守学生难教难管,也对此类问题抱着习以为常、抱怨、推托的态度。教师对此问题受精力、能力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限制,而农村学校则是因为经费严重短缺,而且教育编制紧张而无力顾及。

(三)政府层面存在的问题

在时间上,农村留守学生比流动学生出现的稍微早一些或几乎同时出现,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和流动人口子女单指流动儿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主要成了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而对地处偏远农村的留守学生却极少关注。流动儿童身处城市,因为媒体关注而获得舆论的支持,才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而农村留守学生困难进入媒体的视野,还缺乏社会表达途径,得不到舆论的支持,因而很难成为政府的议题。但即使在这个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政府也没有就农村留守学生教育问题采取实质性的的措施,缺乏相关的指导政策和经费保障。

二、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层面支持动力不足

1.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方面

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越来越多,但还是主要停留在对他们生活条件等物质基础上的关心,而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安全守护等精神层面关注的少,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尚未引起广泛重视。调查发现,长期以来,社会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认识,存在着狭隘认识误区,表现在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心重点是生存权利、生命安全的保障,忽视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管教和全面发展需求。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来共同互动应对。社会组织发展度不高,没有发挥出政府“减压阀”和“调节器”应有的作用。

2.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社会是人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阶段,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正常家庭而言,父母充当了阻挡不良社会风气的第一道防线,对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当生活在复杂混乱的社会环境中,缺少父母的言传身教,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的侵害,教育上面临着严峻挑战:地区网吧、台球厅等游戏摊点成为农村留守儿童课外娱乐的主要场所,加之农村地理位置偏远监管力量薄弱,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的制度规定执行不好,使农村留守儿童沉溺其中,并增多了沾染打架、、抽烟等不良习气的社会风险。

(二)学校方面没有力行教育管理全部职能

1.学校素质教育工作滞后

教育主管部门一直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加大学校素质能力拓展,但是以考论英雄的方式没有改变。农村学校办学思想依然存在应试教育的偏差,出现了重智育轻德育,忽视对学生道德素质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干预,使学校缺少提升素质、培育德行的良好环境,使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味的学习书本知识,素质教育形成了历史欠账,在成长中很难弥补。对非农村留守儿童来说,家庭或多或少为提高孩子的素质采取各种补救措施,如培养业余兴趣、开发智力等,但是这受到家长的自身认识和受教育程度的制约,对农村留守儿童来说,本身就缺少家庭教育的第一道关口,当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不良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也在所难免。

2.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联系不紧密

学校与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能否有效衔接,对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缺失引起的各类问题,如性格上的、心理上的、社交上的等等,需要学校和家庭间的有效衔接,以求学校教育中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从调查看,学校和家长、监护人之间沟通联系不密切,尤其是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不具备实现两者沟通客观条件,学生家长不能参与到学校教育中,错过了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这无疑加剧了学校和家庭间脱节现象的发生。学校与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当两者间沟通不畅,学校教育中缺少对留守儿童真实情况的了解,失去了知识教育外培养的针对性,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问题不可避免的出现并放大。

三、新时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管理策略

(一)家庭层面

1.父母要提高认识

转变家庭教育观念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教育,生活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若父母一方甚至双方缺席,都会在孩子的人格上形成某种障碍,影响他们今后成为一个健全的社会成员。因此,随着流动儿童在城市受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善,外出务工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小学至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般说来更需要父母的关爱,不要仅仅以满足他们的物质要求,来弥补亲情的缺失。

2.提高家庭教育责任感

积极配合学校教育作父母的外出之前务必做好孩子的安排,要考虑孩子的教育环境,慎重选择孩子的监护人,而且尽可能选择有精力和能力乃至素质高一点的监护人照顾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要协调好监护人、孩子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嘱托监护人积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尽量经常的与孩子交流各方面的情况,积极营造完整、和谐的家庭氛围。

(二)学校层面

1.学校需要介入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的优势功能,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给家长及孩子监护人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技能和方法。可以通过印制家庭教育指导手册,剪贴各种有关家教的资料等,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唤醒对子女全方位教育的责任,或在可能的情况下常回家看看,或常用电话与在家的孩子及其老师多沟通,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引导家长处理好家庭各项职能之间的关系,对外出务工和教育孩子应作全面考虑,慎重对待。

2.加强寄宿制学校管理

第一,任课老师和班主任要对班级里的“留守学生”要关注、鼓励和帮助。第二,学校应在政府的支持下尽量改善学生寄宿条件或开办专门的留守儿童宿舍,给这些孩子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三,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加强寄宿制学校的日常管理。同时,学校应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承担与留守儿童家庭的联系,建立起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渠道。第四,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针对留守学生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要定期开展思想、情感教育,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工作。第五,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有益身心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三)政府层面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关注

政府要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而且加大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要尽量为农村“留守学生”提供较好的生活、住宿条件;针对学校周围的游戏厅、网吧、出租小说的书屋、小餐馆以及游戏娱乐场所,出台强制性的措施,以净化校园周边环境;重新制定合理的教师编制标准,要增添专职生活辅导教师的配置;整合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教育,支持社会力量举办民工子弟学校。

2.要加快推进相关立法

留守儿童论文篇4

1.1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大量农民工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成为社会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群体。他们在父母离开家外出打工期间需要与祖辈生活在一起,并接受当地农村学校与祖辈的教育。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必然会在思想、学习、生活以及日常行为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首先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不容乐观,他们只能得到祖辈们对他们吃饱穿暖的基本需求,却没办法提高生活质量。其次,由于父母外出,孩子有时候会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待遇,甚至受人欺辱。再次,农村留守儿童为了帮助分担家庭负担,会有比其他孩子更多的劳动体力活,而且长期不能与父母见面,缺乏亲情沟通,对他们的性格的形成影响很大。

1.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留守儿童身上,他们在学习上被冠以“差等生”、“问题生”等称号,学习成绩差,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进取心差,厌学、逃学等成为习惯行为。隔代老人思想保守落后,留守儿童得不到正常孩子应有的鼓励与赞扬,缺乏对信任和责任的感受,造成心理扭曲,无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甚至导致他们只重视物质而没有信念与梦想追求。隔代老人对孩子产生溺爱,随之任之,孩子会出现很多不礼貌甚至不道德的行为,这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另外,隔代教育还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关系淡化。总之,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

2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2.1祖辈自身条件限制了优质家庭教育的形成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出身于贫困家庭,他们的祖辈更是由于受自身的历史条件和年龄等特点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祖辈考虑到家庭贫困对子女的照顾不周,于是把这种疼爱全部附加在隔代身上,形成溺爱,溺爱下成长会扭曲儿童的性格与价值观念。祖辈思想观念陈旧,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发散性思维,甚至给孩子灌输一些封建迷信等思想,错误引导儿童的世界观人生观。另外,祖辈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偏低,没有接受过较高的文化知识教育,很难带给孩子知识的熏陶,为孩子补习更多新知识。有的老人不但对儿童学习起不到作用,还会出现不鼓励孩子念书,认为读书无用,有早点辍学劳动的想法,这样更进一步阻碍孩子的成长,更远离了优质家庭教育的目标。

2.2学校单调的课余生活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公平,农村地区教育落后,缺乏教育基础设施,儿童校园娱乐设施等,使得儿童课外活动薄弱,在学校的课余生活变得单调不堪,孩子没办法在课余时间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这样无法培养孩子的兴趣,也不能够弥补孩子缺失的那部分亲情的温暖,学校这种单纯的教学环境进一步拉大了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的距离,让留守儿童在课余时间里依然处于一种忧郁悲切的状态,不利于打开孩子的心灵之窗,长此以往,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不利。

2.3政府对不良文化的监管力度不够

留守儿童正处于快速成长期,经常会叛逆,容易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文化滋染。广大农村地区出现的黑网吧,游戏厅等场所,让许多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误入歧途,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这些儿童由于无人看管,对新鲜事物的辨别能力有限,把网络游戏当作自己的课余活动,不仅耽误学业,而且极大浪费时间和父母的血汗钱,甚至滋染的不良习性造成严重后果。近些年政府对导致不良文化产生的黑网吧等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以及管理人员素质的局限,加上农村文化的复杂性、多变性,使得对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效果并不理想。政府虽对城市的不良文化监管取得一定成效,但尚未形成一套农村监管体系,倘若政府忽视广大农村地区不良文化的传入,将会对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2.4农民缺乏多渠道的收入来源

民间一直流传这样一句话,“土地是农民的命根”,自古以来农民都是靠土地生存,但是赶上天灾农民就会一贫如洗,无法绝对保证家庭生活。为了增加收入,农民选择外出务工,而农民工本身缺乏专业知识文化,政府又很少为他们提供专业培训,所以只能从事收入较低的工作。家庭的低收入无法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更没有机会让孩子接受城市里优质的教育,因此农村留守儿童只能在隔代祖辈教育下成长。

3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

3.1祖辈要更新教育观念,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

祖辈既然担负起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就应当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改变自己的落后的思想观念,孩子固然是家庭的宝贝,但是过于溺爱会起到反作用,反而不利于正确引导孩子成长中各个方面。同时还应当主动与孩子沟通,架起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桥梁,关注孩子的心理、思想、行为等不同阶段的变化,及时与孩子进行互动,并且从思想上摒弃封建落后的思想文化,通过接受再教育、新闻电视等媒体学习先进文化,建设良好的家庭文化。儿童在良好的家庭底蕴中生活,人生观价值观必然不会偏离,祖辈更新教育观念,就能够改善留守儿童房隔代教育现状,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3.2注重儿童的心理需求

心理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大量留守儿童从小与父母分离,缺乏父母直接的爱,缺乏正常家庭的监管教育,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父母在身边的权利,过早地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大多留守儿童内心孤独忧郁,有自我封闭的倾向,他们情感脆弱,极易产生认识、价值观上的偏离。祖辈作为监护人应当注重儿童的这些心理需求,给孩子提供尽量多的与父母见面沟通的机会,多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并且培养孩子独立承担家庭事务、增强自信心、抵抗挫折的能力,孩子具备了自我保护的能力,就能够坚强地面对生活。

3.3改进与儿童的沟通方式

传统家庭教育下,家长生硬的命令或粗暴的打骂,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沟通失败。要改善这种被动的局面,就应该改进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接受、容纳、解读孩子传达出的各种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做出相应的回应,与儿童一起做游戏,讨论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能够把握住孩子思想、行动的方向,这对于增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有积极的意义。

3.4加强对渗入农村不良文化的监管

农村地区的网吧、游戏厅、娱乐厅等场所是传播不良文化的主要途径。因此要加强对渗入农村的不良文化的监管,就应当加强对这些场所的管理与整治,加大违法惩治力度,增强从业人员素质,对于渗入农村的不良文化及时发现及时消除。政府也应当加大扶持资金,建设农村基础文化娱乐设施,配备专业人员进行宣传引导,让健康文化驱逐不良文化。

4结论

留守儿童论文篇5

1.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式(1~5)评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该表共90个问题,包含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会和环境的10个因子,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2。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和谐评分结果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3。

2.3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变化。本文结果显示,在FES-CV量表评分中,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较差。这与洪恬和范兴华等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不佳,应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所谓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意识中的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状态。

本文结果显示,在SCCS评分中,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自我和谐性较差。左银舫等学者认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据此可以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我意识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亚兵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儿童的观点。

留守儿童论文篇6

1.1干预方法根据赞皇县留守儿童基线调查结果和影响因素,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在全县采取了实施预防接种新模式、定期查漏补种、加强督导、改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干预措施。

1.2质量控制本次调查的所有人员通过培训,统一标准和方法后方可开展调查。市级专业人员全程参与并进行质量控制,负责调查表的审核,凡出现下列问题之一者,均为不合格。(1)调查内容不完整;(2)调查数据或问卷出现逻辑错误。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接种率调查

2.1.1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干预前、后留守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0.57%,9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单苗上看,8种疫苗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接种率上看,以新增“两脑”和甲肝疫苗接种率提高明显(P<0.01)。

2.1.2加强免疫接种率:干预后,留守儿童5种疫苗加强免疫接种率在90%以上,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两脑”疫苗提高明显(P<0.01)。

2.2监护人情况

2.2.1监护人基本情况:干预前、后留守儿童监护人均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分别占95.52%、94.78%。年龄在50岁以上分别占88.34%、85.22%,最大年龄为68岁。文化水平以小学以下为主,分别占80.72%、73.04%。

2.2.2监护人问卷调查:干预前、后留守儿童监护人有效问卷分别为210份、219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知晓率较低,在62%以下,尤其是对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后个别人出现异常反应的知晓率,仅为10.95%。干预后,留守儿童监护人知晓率达到了73%以上,与干预前相比,所有问题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以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等问题的提升明显。从知晓率上看:对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预防接种证妥善保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身体不适不能接种疫苗、麻疹疫苗预防麻疹等知晓率高;对接种注意事项、百白破预防的三种传染病等知晓率较低。

3讨论

3.1研究结果分析干预前留守儿童基础免疫接种率,除卡介苗为91.93%外,其他疫苗的接种率均较低,在87%以下,尤其是新增的“两脑”和甲肝疫苗更低,未达到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要求的工作目标。这一现象说明:基础“五苗”中,除卡介苗在婴儿一出生就接种,其接种率较高外,其他疫苗接种率都达不到国家要求的目标,存在着免疫死角。尤其是2008年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几年来,留守儿童监护人对新增的免费疫苗不了解,造成这些疫苗的接种率更低,最低的是甲肝疫苗,仅为23.15%。加强免疫接种率较基础免疫接种率相比更低,最低的是流脑疫苗,为20.00%。加强免疫接种率低的主要原因:(1)大部分留守儿童监护人认为儿童在2岁前就完成了疫苗的接种任务,不知道为儿童进行加强免疫,造成加强免疫接种率低,这也与有关资料相一致。(2)既往的免疫规划综合评审未调查加强免疫(复种)接种率,也使基层对加强免疫(复种)重视程度欠缺。为此,我们采取了针对性强的干预措施。通过1年的努力,留守儿童无论是基础免疫接种率,还是加强免疫接种率,均达到了90%以上,实现了国家要求的免疫规划均等化的工作目标。由此说明,我们采取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3.2“预防接种新模式”的实施在提高留守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和监护人知晓率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预防接种新模式”的内容为“一保、一网、双卡、双预约、三对接”。“一保”就是保证村医待遇落实。在目前各乡(镇)预防接种工作人员还不足的情况下,依靠村医在各村的影响力,开展入户预防接种工作宣传,做好留守儿童摸底追踪工作尤为重要[9]。我们积极争取领导,制定了公共卫生资金使用、管理的具体办法,并以“石家庄市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使用指导意见”下发至县卫生局,确保村医待遇按要求落实到位,解决了多年来村医待遇得不到保障的难题,充分调动了村医在留守儿童查漏补种、预约接种、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积极性。“一网”就是借助全市预防接种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向留守儿童监护人手机发送短信进行宣传、预约,并通过信息系统搜索本辖区应种未种的留守儿童,最大限度地保障留守儿童接种率。“双卡”是实行儿童接种信息乡、村两级建立统一的预防接种大卡,做到底数清,便于掌握和预约。“双预约”是乡级每月通过手机短信、接种证预约、电话通知等方式对应种儿童进行预约,村级每月根据乡级下发的“预约未种儿童信息表”进行上门预约接种,并及时回访、核查,避免漏种。“三对接”是每月疾控机构与接生单位对接,及时掌握新出生儿童数;每月乡、村医生对接,进一步核对儿童底数、漏种儿童数;每月村医和村计生人员对接,掌握未上系统的新出生儿童数。

3.3查漏补种对提高留守儿童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非常重要。为此,我们在全县开展了留守儿童查漏补种活动。为了使留守儿童查漏补种形成制度,我们在全县每季度开展1次留守儿童查漏补种活动。由村防疫医生主动搜索、登记所辖村新增和漏种疫苗的留守儿童,并于每度末20日前上报乡级接种门诊,乡级接种门诊核对后,及时进行查漏补种。

3.4加强督导为了确保留守儿童接种率,市、县疾控中心每季度以乡为单位开展1次联合督导,对留守儿童接种率进行调查及评价,并作为全年业务考核指标之一。

3.5改善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能力针对山区县赞皇各行政村居住较分散、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特点,对离接种点>3km以上的村,乡级防疫医生在村医的协助下,走街串巷,每个月开展1次巡回、入户接种,为留守儿童监护人提供方便;同时可以减少漏种、迟种现象的发生。我们2012年初对全县乡级防疫医生从服务态度、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了培训。有资料表明,无论在乡定点接种门诊接种,还是村级分散式接种,只要宣传到位、服务到位、措施到位,免疫接种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我们通过改善服务形式,提高防疫医生的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起了良好的医患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服务氛围,为提高接种率奠定了基础。

3.6监护人干预干预前、后,留守儿童监护人均以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占94%以上,这些监护人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在现场调查中还发现,由于留守儿童监护人防病意识淡薄,大部分代管者只能满足儿童的温饱状况,缺乏对其健康的关注,甚至还存在着生病后不能及时就医等现象,这与黄小娜等[11]研究的结果一致。这种状况使留守儿童的接种率受到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在留守儿童干预工作中,登记其父母的电话,在需要注射疫苗前1周与留守儿童父母联系,让他们督促监护人及时为留守儿童接种疫苗。为了使留守儿童父母和监护人双方共同关注其预防接种工作,我们还设立了“妈妈课堂”。在课堂中,县、乡级专业人员定期对留守儿童监护人、适龄儿童父母开展健康教育讲座,提高他们对国家免疫规划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和重视程度,并确保这些儿童的父母在以后外出打工时关注儿童的预防接种情况。据报道: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率和态度,是常见的预防接种的影响因素。在越来越多的疫苗实行免费接种后,这一因素可能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为此,我们通过多渠道、多频次的健康教育活动,如印制宣传单,让村医发放给留守儿童监护人;在留守儿童多的场所定期张贴宣传画、标语;利用农村广播,定期播放宣传稿等,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宣传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维护家庭幸福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知识和政策的知晓率,树立健康观念,以积极主动的态度配合预防接种服务。另有研究表明:监护人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知晓途径60%通过接种医生介绍得知,说明接种医生在预防接种宣传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此,我们要求全县防疫医生在为留守儿童接种疫苗时,向留守儿童监护人口头进行宣传,并发放印有疫苗名称、作用、注意事项、咨询电话等内容的“预防接种卡片”,为其提供方便。知晓率调查结果表明,干预前留守儿童监护人知晓率较低,在62%以下,尤其是对卡介苗预防肺结核、接种后个别人出现异常反应的知晓率,仅为10.95%。通过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措施后,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免疫规划和政策的知晓率达到了73%以上。干预前、后,所有问题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对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等问题的知晓率提升明显。分析原因:(1)与干预前这些问题的知晓率较低有关。(2)干预后对此类问题重视,关注度高有关。从知晓率上看:干预后,对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预防接种证妥善保存、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身体不适不能接种疫苗、麻疹疫苗预防麻疹等知晓率高;对接种注意事项、百白破预防的三种传染病等知晓率较低。原因除对“二类疫苗自愿自费接种”、“预防接种证妥善保存”等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关外,还与相关知识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提示我们今后还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免疫规划知识的健康教育,尤其是侧重“接种注意事项”,“百白破预防的三种传染病”等难于掌握、知晓率低、却又实用的知识进行宣传和干预。

留守儿童论文篇7

学者们逐渐感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应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随之提出了一些对于生命教育的见解。学校也开始逐渐重视生命教育在课堂中的开展。从2004年上海开始制定并出台《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时起,“生命教育”这一现代教育理念已进入我国中小学校园。目前,生命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大范围地展开。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教育更是未经展开,急需予以重视。从传统意义上讲,学校一般给予留守儿童的是文化知识方面的指导,家庭才是道德、安全等生命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在生命教育方面,家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决定性的作用。父母应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营造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子女进行有关生命方面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处于无能力自保的弱势地位。他们在实际上已经解体的家庭中成长,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长期处于家庭教育的真空状态。中小学的留守儿童教育,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尚未建立完整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环境,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家庭教育的缺失无法由社会来弥补。但是,在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缺失,意味着学校对儿童教育的责任加强。除了固有的知识教育外,学校还应代替家庭加强对学生生命方面的教育,弥补由于父母的缺失而造成的留守儿童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认识的误区。不论是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等客观因素,还是在诸如心理以及身体、生活水平、接受教育的状况等主观方面,留守儿童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弥补因留守儿童家庭不健全所造成的生命教育的缺失,学校在继续加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采取与留守儿童的自身需要、愿望相适应的措施,积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意义以及生命的价值,降低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事故发生率。针对因成长中家庭不健全和教育不足而带来的生命意识缺失的现状,农村学校应采取多方措施来加以弥补,努力探索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应注重农村留守儿童生命理念的树立和实践指导。

首先,农村中小学应注重留守儿童生命理念的树立。应帮助他们树立珍惜生命的理念,认识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其价值,应当理性面对死亡。认识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最宝贵的便是生命。只有将生命充分利用起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才不会虚度一生。其次,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理想。理想信念是支撑一个人坚持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只有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人生才不会出现迷茫。当然,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树立理想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这需要学校用一些先进的事例来教育留守儿童,帮助他们树立理想目标,教导留守儿童逐步实现制定的目标。再次,学校要做到统筹全局,丰富教育内容。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农村有很多天然的娱乐场所,在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危险。因此,要加强对生存意识、生命责任、生命挫折、生命死亡等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引导其用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努力创造更大的人生和社会价值。

三、学校应设立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命教育的教育模式。

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来帮助留守儿童从本质上正确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加强生命教育的效果。对于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生活阅历还是一张白纸,只能在别人的帮助下成长。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理论教育,用真实的事例引导他们,驱散孩子们心中的迷茫。农村中小学应注重生命教育实践,学校可通过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活动来增强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危险场景的现场模拟等,让农村留守儿童更直观地体验生存感受。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们才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价值。应当拓展生命教育的载体,学校应加强关于生命知识的教育,在多个学科中进行有关“生命教育”的渗透。重视和优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注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开展,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生的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当中,从而努力创造更好的生命教育环境。

四、将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

健康的生命是学习的首要基础。只有保证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的教学活动才能正常开展。但是,一般的学校教育往往将传统的文化知识教学放在首位,容易忽视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地位远远低于其他学科。所以,学校应当加强对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设置独立于传统学科教学的生命教育内容,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意识。众所周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学生的首要职责。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占据整个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正规的课堂学习。学校应将生命教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潜移默化地将生命的意义渗透到留守儿童的内心,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身心锻炼。此外,既保证生命教育能够作为独立的版块开展,又能保证生命教育未完全脱离科学教育,使学校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样,生命教育的意义才能够更加有效合理的得到实现。

五、通过情感教育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

家庭的不健全及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未能接受正常的生命教育,生命意识淡薄。据调查统计,大多数少年犯的犯罪原因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而导致,他们从未有过正常的家庭体验,所以不能够设身处地的体会其他人的感受,道德观念较差,家庭意识淡薄。学校在尝试着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命教育时,要重视加强对留守儿童感情上的关怀和弥补。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是天真、脆弱且需要依靠的,面对长期家庭缺失和社会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学校可以尝试实行教育家庭化。通过亲情教育、温暖教育以及感恩教育等情感教育模式,将对留守儿童的情感关怀作为教育的重要部分,让他们感受到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的地方,更是一个温暖的“家”。

六、加强对教师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进修。

很多教师从未接触过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知识,对生命教育的意义理解不够透彻。教师是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是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是与学生近距离接触之人,是学生最为信赖之人。教师只有将知识完全理解透彻,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生命的意义。但是,一些教师的师德水平低下,对学生打骂、侮辱。教师在自身素质水平低下的条件下,难以胜任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任务。要想顺利的开展生命教育,学校还应重视对教师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强对教师有关生命教育方面的培训,从各个环节确保生命教育的实现。

七、结语

留守儿童论文篇8

1.监护情况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的称为隔代监护,占41%;父母一方在外打工,一方在家照顾子女的称为单亲监护,占30%;由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的称为亲戚监护,占21%;自己一个人生活,称为自我监护或和兄弟姐妹一起生活,占8%。不同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方面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

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有不同的意愿和态度。理解、支持父母出去打工的占27%,他们认为父母辛苦是“为了这个家”、“为自己挣学费”、“为了改变家庭的境况”等;不理解、不支持父母在外打工的占43%,他们认为父母不在身边,“缺少一个完整的家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父母远离家乡,打工很辛苦”;持无所谓态度的占30%,“反正有其他亲人在身边,这样更自由”,因为爷爷奶奶大多对他们骄纵、放任,只顾得了他们的生活,其他方面则关心较少,爷爷奶奶往往年事已高,没有能力和精力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束,他们反而觉得这样更自由自在。另一种情况是学习上自觉的,生活上自理能力较强的孩子,比较懂事,父母操心较少。

二、威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

1.隔代教育为主。

通过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有以上四种类型,主流是“隔代教育”。由于各种原因,父母进城务工,留守儿童无法随父母进城,理所当然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管,形成了“隔代教育”的家庭结构。“隔代教育”的存在有其合理的一面,如祖辈们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和人生感悟,也有过抚养和教育孩子的经验,并且有较多的时间和耐心,能够在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更好的照顾,这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然而处于“隔代亲”的原因,祖辈们往往对孙辈照顾过度,疼爱有加,处处迁就、放任,这种过分的溺爱和骄纵,容易造成孩子任性、过度依赖和生活自理能力差,还会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等一些不良个性;有些祖辈由于年老体衰,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孙辈进行管教,不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的生活,不能辅导孩子的学习,甚至有些还需要孩子的照顾,从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到农忙时节的农活都离不开孩子,从而导致这些孩子经常迟到、旷课,严重影响学习;有些祖辈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少家庭教育的方法,不知如何管教孩子。据调查,当孩子犯错之后,仅有13%的祖辈认为应该严加管教,并进行合理教育;有60%的老人不知如何管教,或没有能力和精力对孩子进行管教;有23%的祖辈对孙辈比较溺爱和纵容;还有4%的祖辈对孙辈没有任何管教。

2.家庭教育方式偏颇。

“孩子聪慧或愚钝、成绩优秀或糟糕、品德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残缺,一切都流转变化,但它们似乎总是被什么东西决定着,就像是已经注定了一样”(阿德里安•爱尔维修《论精神》)而这一决定性的东西就是教育,教育必须有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每个孩子都是教育的产物。父母是教育的主体,马克思说,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教育子女是家长的天职。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说,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只有在农忙或春节期间,才能回家,导致家庭教育主体的缺失和家庭教育功能的丧失,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是由祖辈或亲属承担家庭教育之责,他们都无法代替父母给予孩子应有的关爱和教诲,这种情况在威县农村普遍存在。通过走访调查和分析,发现家庭教育方式主要与家庭教育的主体有着密切关系。在关于家庭教育方式的调查中发现,有36.3%的监护人会采取打骂方式,28.1%的监护人采取说服教育,35.6%的监护人对孩子放任不管。威县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由放任型。有些留守儿童家庭对子女教育上采取不闻不问、自由放任的态度,只给予了生活上的照顾,对孩子的学习以至于安全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管护和指导,思想和行为上忽视对孩子的引导,甚至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听之任之,采取放纵的态度,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加制止、百依百顺。这种教育方式易使孩子缺乏责任感,甚至形成各种性格缺陷。过度溺爱型。这种家庭教育的表现是家长对子女娇生惯养,给予不恰当的过分优厚的待遇,一切包办代替,什么都不让孩子自己动手,甚至最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让做,生怕孩子苦着累着,有的家长包庇护短,不能正确对待子女的缺点、错误,这些问题在“隔代教育”家庭中表现尤为严重。隔代家长对孙辈所具有的亲情和关爱,是任何教育机构或保姆都无法比拟的,“一切依着孩子,一切包办代替”,他们乐于为孩子奉献一切,但这也恰恰是隔代教育的弊端所在。这种过度溺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子女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最终养成了自私自利、蛮横无理的恶习,不利于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简单粗暴型。据调查,在威县农村的家庭中,很多教育主体尤其是男性家长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严重;蛮横粗暴,不讲民主,信奉“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缺乏说服教育,不是以理服人,动辄张口就骂,出手就打,这类家庭中子女必须完全服从家长的权威,处于绝对服从和被管制的地位。致使有些孩子在父母的下唯唯诺诺,谨小慎微;有些孩子为逃避父母的打骂,有了错误,不敢说真话,逐渐养成了说谎、欺骗的恶习;甚至有的孩子离家出走。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极易造成监护主体和子女之间关系紧张,子女产生叛逆情绪。据调查,61%的农村监护人认为孩子不听话时,会采取打骂方式。理智型。这类家庭教育主体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教子能力,能够选择适当的教育时机和运用合适的教育方法,妥善处理和解决教育过程中的矛盾和实际问题,重视孩子的学习,及其身心健康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3.家庭结构的失衡使留守儿童的自我发展受到限制。

在儿童阶段,孩子的思想尚未定型,“心知未有所主”,需要父母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父母的照料,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对家长有很大的依赖性,亲情的沟通、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个性形成、品德修养都有很大的影响。孩子小时候,是形成习惯的最佳时间,良好习惯的养成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作为家长必须以教育子女为天职。然而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结构的失衡,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养育,不得不由祖辈或亲属照顾,这一切使他们的生活环境和角色身份将转变,他们不再是父母的宠儿,也不会像以前一样无忧无虑,父母外出务工后,他们过早地承担了繁重的家务和田间劳动,由于祖辈监护人年老体弱,照顾孙辈的生活更觉不易,作为孙辈有时还要照顾祖辈的生活,照看弟弟妹妹,做一些家务活,如洗衣、打扫、洗菜、做饭等,农忙时节还会帮着家人下地干农活,如除草、种地、施肥、浇水等,这些虽然培养了儿童的自理、自立能力。但由于留守儿童承担了过多的家务劳动和农活,不仅影响了学业,影响了人际交往、与人沟通,也失去了参加各种文娱活动和锻炼的机会,这些都不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和能力的提升,使留守儿童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三、威县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接受着家长的影响和教育,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也是终身教师,他们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然而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不能及时得到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思想上和行为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在学习、人格、行为以及价值观等方面表现出一系列的问题。

1.学习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普遍不高,自觉性比较差,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敷衍了事,学习成绩普遍不佳,违纪现象较多。据调查,78%的留守儿童对学习感兴趣,20%有厌学情绪,2%甚至出现旷课、逃学行为。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读书无用,读书不如出去打工,有些孩子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辍学在家,即使有的孩子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并不是因为家长对学习的重视,而是出于孩子还小,干不了什么活,在学校有老师看管比较放心。再加上近些年受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影响,使得相当一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不够重视,他们对子女的总体期待较低;有些家长虽有较强的教育意识,但自身文化程度较低,无法对子女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又由于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对子女的教育鞭长莫及,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关心很少。尤其是隔代监护人和亲戚监护人,他们认为儿童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他们,只要照顾好的孩子的生活就行了,至于对孩子的教育和学习辅导,都是父母的事情,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活和繁重的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由于这些因素,使得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更加令人担忧。据调查,以上两种监护中只有26.1%的监护人会把孩子的学习放在首位,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安全。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异常。

对于人类生活而言,亲情不仅是情感世界中的美好玫瑰,更是对下一代教育的源泉和支持。有神奇力量的家庭教育,是情感教育,它离不开亲情的滋润。这种感情是世间最朴素、最真切,也是最伟大的,是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道路上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当我们提到“家庭”这两个字的时候,理所当然与亲情、温馨、和睦等词语联系在一起,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更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家庭在父母外出务工之后,家庭结构解体,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关注减少,亲情淡化,关系疏远,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减少,甚至与父母产生感情隔阂,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烦恼无法向父母诉说,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又无法得到父母正确的、及时的引导、帮助和鼓励和解决长久下去,失落感、无助感和被遗弃感就会逐渐产生,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甚至还会引发各种心理疾病。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及心理表现异常,主要有两种典型的状况:一是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缺乏自信、自暴自弃以至消极悲观;二是感情脆弱、易受伤害、冲动易怒。调查发现,95.4%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有无助感或被遗弃感等不良感觉,4.6%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无此感觉。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这种目的绝非是金钱,而是一个人每天“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道路”——苏霍姆林斯基。当家长的家庭观念过于淡薄,主动地放弃掉教育孩子的权利和责任时,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相当大的害处。对于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看来,由于长年不在孩子身边,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关心和照顾,他们的内心自然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的愧疚感,加之在城务工,收入较高,经济条件较为富裕,他们往往会通过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对孩子的这种愧疚感,给孩子更多的零花钱以满足孩子更大的物质需求。这种片面的爱,会导致孩子价值观的扭曲和人生观的错位,奢侈浪费、好逸恶劳,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据调查,65%的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赞成打工挣钱或金钱万能。

4.家庭教育缺失,行为出现偏差。

留守儿童论文篇9

    然而细细分析,首先我们会发现,这二十四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三个维度:一是国家形象,即要求我们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二是社会氛围,即形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三是公民素养,即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在这三个维度中,“国家形象”“社会氛围”是需要政策制度、强制手段去维护的,而“公民素养”却多以教育来实现。其次我们还会发现“公民素养”的八个字,代表着四种诉求“:爱国”是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是国家凝聚力的一个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行为;“敬业”是一种职业操守,一种尽心尽职的体现;“诚信”是公民与人相处的根本,是公民品行的外显,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诚”即诚实诚恳,主要指主体真诚的内在道德品质;“信”即信用信任,主要指主体“内诚”的外化。“诚”更多地指“内诚于心”,“信”则侧重于“外信于人”,诚信被中华民族视为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形具有丰富内涵的诚信观。“友善”则是倡导朋友之间要亲近和睦。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梳理中,我们就可提炼出当下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这基本内容中“,诚信、友善”则成为核心。

    二、在价值观与教育网的整合中,搭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框架

    当下,关于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主要存在于学校,而针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方式,则多以“说教”的方式。此时,我们迫切需要一个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的教育整体框架,需要一个长效路径。

留守儿童论文篇10

我班学生也写周记,但这本周记却是我和他们沟通的桥梁,他们诉说着生活的点滴,书写着夜深人静的孤单,期盼父母的陪伴,由爱而怨的无奈。而我只是用心地去读、去品,偶尔留下几句鼓励的话,然后在某节班会课上,细细地言说父母们的爱子之心,盼子之情,融化学生心中的误解,理解父母的无奈与期盼,最终激励他们隔着空间,与父母同心奋斗。也有的同学用QQ给我留言,我也喜欢在空间转载一些质朴的情感文章供他们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对父母的怨少了,爱增了。处在青少年时期的留守儿童,在与父母的情感上需要正确航标的指引。学会爱父母,他们才会关爱同学,关爱社会,尊敬师长。

2事实教育,以理服人

缺乏父母的管教,留守儿童容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在他们认为做好了,父母也不会及时表扬自己;犯错了,父母也不知道,更不会遭到打骂。因此,他们尽可能放纵自己,说脏话、打架、违反纪律等等。着实让班主任头疼,就算和家长联系,也都是那些溺爱孩子的爷爷奶奶,或者是关系不大的亲朋,在班主任面前说一堆好话,根本起不到教育孩子的作用。七年级上学期,我班就有这样的同学,尤其以甄同学为典型。在一个寒风冷冽的冬日早晨,我拿着教本准备上课,但风太大,我推不开教室的门。这时有位同学从里面拉开了门,并把门稳稳地推到墙边,瞬间的感动无以言说。经过几天的细心观察,我发现这位同学有很多优秀的地方,他能主动地帮同学捡东西,主动地把桌子擦干净,主动整理别人的作业本,尽管他一次作业都没送过。以前找他谈话,他总说什么都不会,自己没好的。又是一个风大的日子,我决定再次找他谈话,先说了那天我的感动,然后说了他默默做的事,我们谈了很久,没有批评,没有指责,只说事实,最后他笑着走了。慢慢的,我听到了他读书的声音,看到了他的作业本。留守儿童有着自己脆弱的一面,由于长期的放纵,他们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好,甚至于不敢承认自己做的事情。这时,我们只能拿事实来说话,加以评说,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是有优点的,在自信的基础上,更好的改变自己。

3人格尊重,以诚相待

教育学生并不是一定要当面指名批评某位学生,而是要给学生留有面子,持有爱心。每个人都有尊严,每个人都爱面子,留守儿童更是如此,他们也需要被尊重,被爱护,一味的呵斥,往往起不到育人的效果。也许是因为留守,他们多了一份敏感与细腻,他们更善于察言观色,更需要真诚和夸奖。我们班的黄同学,他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后进生,不仅不爱学习,而且放任自己。在一次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我发现了他的优点。起初他一首都不会背诵,我就让他站着背诵,不到五分钟的时间他说他会背《山中杂诗》了,我并不以为意,随口问会写吗?他说有几个字不会写,我就给他一分钟的时间,让他把不会写的字写写,之后他到黑板上把整首诗都默写出来了,而且准确无误。我很吃惊,我也意识到他是一个可塑之才,我不失时机用“心”开启“心灵”的征程地表扬了他的聪明,他很高兴地笑了。之后我说再背一首,他果然也背会了,此时我又以他为榜样,鼓励我们班别的同学向他学习。情感的投入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没有爱的付出,就不会换来学生的真心,也只有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才能进行正确的引导。青少年极具逆反心理,他们更需要被人尊重和爱护,在爱的基础上,拉近彼此的距离。留守儿童学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爱,班主任只有投入情感,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才能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从而更好地以情感化学生。尊重学生,以诚相待,多一点爱,学生幸福,老师也快乐。

4对照比较,激励上进

留守儿童并不完全等同于问题学生,他们中有很多优秀生,他们有多坚强,是我们老师难以想象的。小小年龄的他们,早就学会了坚强、独立地面对生活,不仅照顾自己,而且还要照顾老人和弟妹。在我班,黄同学是班级前五名、年级前十名的优秀生,如果不是那次家访,作为她的班主任,我怎么也不会相信,这个娇小女孩却是家里的顶梁柱。父母常年外出务工,她要起早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做饭,要督促弟弟妹妹上学,收拾完家务她还要自己赶到学校。她从来没迟到过,成绩一直领先,电话里她的父母对我说,对不起孩子,但孩子让他们欣慰、放心。其实,我们班百分之八十都是留守儿童,他们不仅待人文明礼貌,而且坚强自立。他们之间的比较就是最好的德育。

5刚柔相济,相辅相成

德育工作,是一项潜移默化的长期工作,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要求学生有多大的改变。刚转入我班的一位学生在周记里说:“这个班的班主任是个年轻的女老师,但为什么这班学生都不欺负她呢?”之后我也认真地思考了这句话。也许,在学生眼中,女教师多些仁慈,多些爱;男教师多些“暴力”,多些严格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在工作中要把握好“刚”和“柔”的力度。言语的劝说固然好,既尊重了学生,又不伤感情,但不可以一味地护着学生,不可以滋生他们不合理的要求,更不能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就没原则地宽恕他们,这样的呵护,不仅不能教育学生,还有可能葬送了学生的前途。我们要有自己的原则,有自己的刚强,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自己就要好好做人,有些事情不允许学生触犯的,就没有任何姑息的理由。马卡连柯说过,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能吸引学生努力学习,不懈奋斗。但我们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一时的柔情,会成为姑息留守儿童缺点的温床;而一时的刚气十足则会挫伤留守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变为压抑其天性的枷锁。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真正地做到惩罚分明,有表扬,也有批评,在刚柔相济中,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