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档案十篇

时间:2023-05-04 13:16:17

留守儿童档案

留守儿童档案篇1

一、 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纷纷离开本土,涌向城市,走上异地打工、创业的生涯,而孩子因种种原因就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或寄养在亲戚家,更有甚者是独自在家照料自己。

据20__年五普资料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近20__万人。有专家推算和保守估计,近年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至少在4390万以上。

而20__年全国妇联负责研究所政策法规室主任蒋永萍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报告: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数据表明: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而抽样调查显示:88.2%的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3.5%的人通话时间在3分钟以内,并且64.8%的留守儿童是一周以上或者更长的时间才能与外出的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儿童甚至与父母就没有联系。49.7%的孩子表示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但也有44.1%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在城市生活。有24.2%的留守儿童与照顾他们的成人很少或从不聊天。留守孩子这一特殊群体在性格成长、学习教育、健康呵护和心理疏导方面存在许多的缺失和隐患,出现的问题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迫切需要党和国家的重视,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二、 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必要性

1、有利于保障真正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千差万别:有的孩子温饱无着落;有的孩子挥金如土;有的孩子专横行霸道,有的孩子沉默寡言;有的孩子众星捧月,不知艰辛为何物;有的孩子缺乏引导教育,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2、有利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时、全面掌握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大都在较贫困的偏远山区,如不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政府和有关部门难以及时了解他们真实具体的情况。只有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各级政府和部门才能及时了解到他们的真实具体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才能让有限的爱心资助用在真正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身上。

3、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农村留守儿童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常会发生变化。有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爸爸妈妈回家创业或被接到城市上学,与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就不再是留守儿童。有的农村孩子因爸爸妈妈新近决定南下打工,临时成了留守儿童。同一个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也是经常发生变化的,有的因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意不好做,或出了意外,生活陷入困境。

4、有利于了解农村留守儿童上学的情况。如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主动做思想工作,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三、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内容

1、农村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记录。主要包括户籍所在地、家庭成员、身体状况、外出父母的务工地址、联系方式和收入状况;留守儿童在家的主要托管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状况、学习情况、所在班级及班主任姓名。

2、农村留守儿童已获资助情况记录。农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大部分地区已由政府牵头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各地的妇联团委组织了“妈妈”等行动,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纷纷向农村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农村留守儿童获资助的情况必须载入档案,这既有利于追踪爱心款的去向,也有利于了解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

3、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的帮助。农村留守儿童的情况不同,所需要的帮助也不同。在档案中写下孩子最迫切需要的帮助,有利于及时地疏导孩子,教育孩子。

四、农村留守儿童档案的管理

1、认真做好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的收集工作。农村留守儿童档案资料的收集与其它档案资料的收集不同,当档案收集之后,主动脉是及时收集农村留守儿童发生变化的有关资料,政府和社会对他们资助的有关资料。确保农村留守儿童档案完整、准确。

留守儿童档案篇2

根据关爱留守儿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实际工作需求,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1.关爱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感受到学校就是家,老师就是朋友。

2.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其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4、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5、关爱留守儿童,实行结对帮扶活动。

三、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主要队伍成员:xxx

四、主要措施

(一)做好基础工程

一部温情电话、建立一个活动场所、指导留守儿童写一封家书、督促留守儿童读一本好书、发动室生给留守儿童送一次爱心温暖。

(二)发挥班级主阵地作用

1、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关爱主题

(1)学习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留意多问,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与进步。

(三)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

1、学校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班级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四)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学校开设心理教育课。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

2、开展体验活动课。留守儿童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附:

(五)工作安排:

2月份:

1、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档案.

2、讨论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成立关爱小组队伍.

3、留守儿童基本信息摸底更新.

3月份:

1、留守儿童之家建设.

2、开通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对留守儿童进行各项相关安全教育.

4、参加全县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

4月份;

1、对留守儿童进行健康、安全、学习、德育等教育.

2、组织留守儿童参加艺术体操展演活动.

3、组织学生、教师帮扶留守儿童活动.

4、开展对留守儿童学困生、特困生帮扶活动.

5月份:

1、召开留守儿童主题班会.

2、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周”.

3、开展师生结对活动.

4、开展留守儿童文体活动.

6月份:

1、继续开展关爱活动.

2、迎接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中期督查考核.

7月份:

1、开展我与父母有话说视频活动.

2、开展素质测试活动.

8月份:

1、暑期大家访活动,开展“读好书”活动.

2、关爱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继续开展健康安全教育活动.

3、组织留守儿童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九月份:

1、新学期欢迎留守儿童“回家”活动.

2.成立留守儿童兴趣小组.

3、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完善留守儿童基本资料.

4、召开“关爱留守儿童”主题班会.

5、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十月份:

1、组织留守儿童参与“给国旗敬礼”活动.

2、逐步充实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

3、组织留守儿童观看感恩电影.

4、开展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师生结对和班级结对活动.

2、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3、开展学校留守儿童自理生活能力比赛.

4、督促留守儿童读一本好书.

5、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和学生谈心活动.

十二月份:

1、召开一次留守儿童家长代表座谈会.

2.开展师生给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

3、组织留守儿童向父母写信,汇报本学年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元月份:

1.开展留守儿童“元旦”联欢会.

留守儿童档案篇3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领导对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留守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事件重要批示精神,根据《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临夏市教育局结合全市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践行教育“立德树人”目标要求,结合扶贫攻坚行动,全面深入地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排查排忧和建档立卡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调查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扎实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确保所有适龄阶段的留守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

二、工作目标

全市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和教育工作,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解除进城务工人员后顾之忧的有效手段,将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形成合力,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和办法,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着力为我市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确保留守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主要举措

(一)建档立卡,全面摸清留守儿童底数

1、各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抽调得力人员集中1周的时间进行家访活动,于6月底前全面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100%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联系卡制度。

2、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信息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二)健全机制,切实保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1、各校要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到位。

2、进一步完善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月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电话或视频交流活动。督促留守儿童家长每两周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成长,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二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3、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定期走访监护人,及时交流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特别对个别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规范方面问题较多的留守儿童要加强谈心谈话频率,监护人交流次数,必要时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多措并举,确保留守儿童快乐成长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责任机制。各校要严格依照《义务教育法》、《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规定,依法办事,积极配合乡镇街道,动员和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学生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

5、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充分发挥三级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督促指导外出务工家长积极承担起法定监护人的责任和义务,学习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监管,帮助留守儿童化解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烦恼。同时,加强安全教育,切实增强留守儿童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预防溺水、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的伤害。

四、工作要求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切实加强留守儿童关爱教育工作,现成立教育系统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教育党工委书记、局长

李志中

副组长:教育局副局长

张晖娟

成 员:市招生办副主任

马学忠

市政府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 张玉萍

教育股股长

何振星

财务股股长

张永发

办公室主任

张建华

学生股股长

牟晓东

全市各中小学校长、各学区区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临夏市教育局学生股,由牟晓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项活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二)着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1、教育局留守儿童关爱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要积极协调团市委、关工委、妇联等相关部门,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勇于战胜困难、立志成长成才留守儿童典型,宣扬他们珍惜时间、不畏困难、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在留守儿童中间传递正能量,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关注教育、关心学生、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2、各学校要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缓解其孤独情绪,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三)全面强化监督检查

留守儿童档案篇4

学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下面是小编带来学校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学校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范文一

我校共有教学班18个,743名在校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22人,占总人数的16、4%。为加强对我校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管理,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予以帮助,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学生和其它孩子一样幸福健康地成长,让留守儿童“留守不流泪”,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我区教育民生工程,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切实为留守儿童成长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发挥学校、社会、团队组织的育人功能,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筹建“留守儿童”之家,为留守儿童创建和谐、舒适、愉快、温馨的家;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举行“家长”、“师生结对”活动;

4、按上级文件要求严把目标,贯切执行。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教务处、少先队、总务处等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加强上下联系和沟通,做到相互配合和协作,切实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举行“家长”、“师生结对”活动。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配对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家长”。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应急机制。

建立留守儿童、学校、家长(监护人)、政府之间完备的联系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留守儿童在校期间遇到突发事件,要30分钟内告知委托监护人,1小时内告知在外务工家长,2小时内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镇党委政府,以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第一的要求,不得拖延推诿。与教职工层层签订学校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责任,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成长。

8、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学校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利用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留守学生走过人生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资源,积极开通亲情专用电话和电脑视频聊天,开设心理咨询室,建立沟通心灵的绿色通道,给学生以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注意方法,给学生创造平等和谐的心灵交流环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人间亲情,切实提高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着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着重培养留守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定期举行文艺、体育、科技和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欢乐和睦、积极向上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9、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要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到工作目标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班级、部门和教师进行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10、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各个社团。学校设有多个社团,结合艺术、科技、劳动等,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增进学校和家长的沟通联系。利用电话、家访等指导家长或临时监护人掌握与学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技巧,提高教育儿童的水平。遇到重大事情,老师要及时与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要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加强委托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委托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强委托监护人在受托期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充分利用学校的育人阵地和育人功能,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浓厚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校主动与当地残联、公安、妇联、医院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重视家校合力教育,要求家长采取多种形式与儿童交流、沟通,多关心儿童的身心健康,让儿童体会到父爱母爱,努力形成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学校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2、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引导留守儿童远离不良嗜好、不法场所、不轨人群,防胁迫,防拐骗,人格上做到自尊,生活中学会自立,独处时能够自律,成长中力求自强,防范不良行为,快乐健康成长。

3、建立研讨、交流制度。

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总结,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定期举行论坛,交流经验,研究工作,探索新路,采取措施,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巩固成果,增强实效,不断提高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水平,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学校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范文二

随着社会的进步,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队伍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经济相对匮乏的农村来说,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4、成立留守儿童之家

5、定期开展留守儿童活动

二、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

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包班教师。由包班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较差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

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

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包班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家长”。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让留守儿童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学校关于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计划范文三

我校留守学生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留守学生问题非常严重,推广和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的具体行动;是提高我校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县局关于留守儿童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我校具体情况,使我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主要目标

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调查调查,制定工作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全面实施“关爱工程”,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我校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度

要求班主任认真调查,摸清留守学生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基本内容包含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党员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对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签订承包责任书,成为“家长”。对学生,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结队党员、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星期与本班的“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孩”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4、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儿童档案篇5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千上万的农民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外出务工、创业,而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照料,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某些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监护和家庭教育,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为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做出了专门的制度性安排。《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呢?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缺乏亲情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监护人和生活时有变化,生活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一个主阵地,应长期跟踪和把握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为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记录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成长情况,把握其成长轨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如每年开学初,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工作,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普访,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本校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为每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信息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父母姓名、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的姓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与留守儿童的关系,等等。同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学校要安排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并根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有关内容,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及时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指导与帮助。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

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密切联系,通过多种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进行沟通,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换意见,形成家校关爱合力。

1.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加强与留守儿童身边的委托监护人的沟通。留守儿童身边的监护人多为孩子的祖辈(如爷奶奶)和父辈亲戚(叔婶姑舅等)。这两类监护人各有特点,祖辈由于隔代亲的缘故,对孩子多是百依百顺、溺爱有加,加上农村一些老人观念落后,缺乏文化知识,对儿童教育与学习即使有心也无力;亲戚多于父母同辈,某些抚养人碍于情面,对于朋友或亲戚的孩子多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即使发现孩子学习或行为上的问题也不想多管,以免严厉管教伤了感情,因此对留守儿童多采取“物质+放任”的教养方式。为此,学校要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增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积极指导留守儿童的祖辈或亲戚的家庭教育,向他们介绍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亲情关爱与教育,充分发挥自己身为监护人或抚养人的抚育责任和义务。

2.开通“师―长热线”,加强与留守儿童外出父母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把孩子托付给他人抚育,但依然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负有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重大责任。因此,学校可开通“师长热线”,加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向留守儿童父母介绍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儿童的方法技能技巧,引导他们如何做合格家长,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经历,他们比一般人更敏感,教师在平时教育中必须更小心谨慎,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营造温馨的人际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某些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日常多表现为敏感脆弱、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多愁善感或过度保护自我、多攻击等。为此,学校可通过“亲情导师制”、“亲亲一家人”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学校的老师、同学结成亲密的“一对一”帮扶互助对象,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里时时刻刻体验到老师、同学的关爱,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自我防护水平。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开始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方式。如在实践中可开设“我是生活小能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感恩亲情”、“我能行”等教育活动,让留守孩子和其他学生一起,在活动中体验亲情、友情,学会理解父母、感恩亲情,学会合作与互助,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通过诸如“我的心情我做主”、“月有阴晴圆缺”、“我的烦恼”等心理健康活动,引导留守儿童体验学习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心理素质。通过“卫生习惯与健康行为、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意外伤害预防与自我防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做好个别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学校除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注意细心观察,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搭建亲子沟通平台

亲情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任何来自家庭外部的P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关爱问题。父母不能在留守儿童身边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并不要求家长寸步不离自己的孩子。”“随时都在进行着教育,即使您不在家时。”为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为留守儿童搭建多种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感悟亲情、享受亲情、弥补亲情教育的不足,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1.开通亲情电话。所谓亲情电话,就是让留守孩子能和父母在学校里进行原声交谈。它是一条连接留守孩子与其父母的神奇纽带。学校的亲情电话和他们在家里打电话不同,因为在家里总是有祖辈或监护人的旁听,所以许多时候,电话都成了“告状”的替代品,而学校的亲情电话,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尽情享受与父母心与心的联结。通过亲情电话,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汇报自己的近期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父母可以借此指导子女的生活与学习,表达对子女的疼爱与鼓励,并提出期望。如学校在家访或“师长热线”中,告知家长学校的亲情电话号码及各年级开通亲情电话的时间,并安排好相应的教师组织活动,做好记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安排每位农村留守儿童一周或半月与家长进行一次交谈。

2.开通爱心邮箱。所谓爱心邮箱,即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在现实中,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才能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他们认为自己外出打工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但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会或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有些孩子对父母很陌生,甚至亲子关系出现了障碍。另外,电话沟通依靠的是口头语言,它与书面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孩子与父母在电话中可能羞于使用“甜言蜜语”,孩子无法充分感到亲情的滋味。为此,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学校老师可指导学生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引导留守儿童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如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倾诉对父母的思念,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同时鼓励父母对学生的书信进行回复,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疼爱、对孩子的思念、对孩子的期望等。通过亲情书信的往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交流中得到培植。学校可建议或引导每个班的留守儿童,每半个月或每个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并在“师长热线”中提醒家长及时给孩子回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6〕13号.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Z].国卫流管发〔2016〕20号.

[3]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4]黄艳萍.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4).

留守儿童档案篇6

关键词:留守儿童;关爱;健康成长;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61-01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西部农村由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了生计外出打工,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随着农村留守孩子的数量日益增多,关爱留守儿童就成了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认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从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感受关爱;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为留守儿童营造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加强心理辅导等方面入手。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的蓝天,让他们在蓝天下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益增多,关爱留守儿童就成了我们教师工作的重点。怎样使他们在远离父母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呢?怎样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根据我多年的从教经验,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借此机会呼吁我们广大教师同仁多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撑起成长的蓝天。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感受关爱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数与其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对孩子常常是疼爱有余而监管不足。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了,缺乏对孩子正确的教育。为加强留守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学校应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规范管理制度。每一个新学期的开始,班主任老师就要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了一个专门的档案。档案资料要做到详实准确、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学校可将留守学生责任到人,让教师与留守学生结队帮扶,经常挤出时间家访,电话联系其家长,有的放矢地加强教育管理。通过多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链,使留守儿童时时感受到关爱。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健康向上的心态

留守儿童大部分由祖父、祖母照顾,感情上得不到正常交流和正确的引导,缺少父母的呵护和教育,绝大部分留守儿童性格怪癖、爱惹事生非、学习不够积极、成绩下降,甚至还影响别的学生。针对留守儿童以上问题,班主任老师应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班主任要与家长和留守儿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不在身边,心里话无处倾诉,委屈无处诉说,班主任要建立与其父母的联系,经常与他的父母通电话,介绍孩子的情况,老师要成为孩子和父母感情的传递者,使他们和其他的学生一样从心理上感受他们和别的学生一样并不孤单。这样,老师成了家长和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其次是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因为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千姿百态、复杂多变的,面对留守儿童,我们如果简单地从表面去看,一味地去批评,完全不考察或忽略其内心世界,往往很难起到教育的作用。所以,老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让留守儿童在老师的关怀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培养他们具有健康向上的心态。

三、要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成长环境

孩子的成长,环境尤其重要,对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鉴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尤为重要。因为班集体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要把班级建设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园地,必须营造好班集体的教育氛围。在班级活动中,班主任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参与的集体活动,要多开展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温暖的班级活动,要给留守儿童多创造展现自我的空间,让留守儿童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班级对他们的关爱,使留守儿童走出孤僻,融入班集体里。当他们有思想疙瘩的时候,老师要帮他们化解矛盾、解开心结,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加强心理辅导,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档案篇7

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B-0008-02

据调查显示,39.8%的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任性、冷漠、内向、孤独等。如果这些心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不仅会给留守儿童造成心理伤害,也会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带来隐患。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必须首先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要担负起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医生”这个重任,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探究留守儿童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

(一)心理障碍

调查表明,71.5%的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足。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倾诉的需求,更有得到正确引导的需要。但由于远离父母,他们与父母缺少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绪、情感变化,不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他们经常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

(二)性格缺陷

由于外出务工的父母从事的多是体力活或经营小生意,劳动强度高,空闲时间少,与留守在家的子女联系少,对于孩子的成长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指导。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发现,留守儿童家长中,对孩子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家长中的比例高出34.1%。究其原因,主要是外出父母没时间管,监护人则管不了、不敢管、不会管,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滋长了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

(三)行为偏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自律能力较差。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留守儿童不犯大错,监护人对他们的行为一般都不予以严厉地管束。因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和管教,大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行为有偏差。调研发现,2.3%的留守儿童有小偷小摸行为,23.1%的留守儿童平时有说谎习惯。有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有着无可替代的强烈的依恋,亲子关系使儿童在心理上有最坚强的支持力量,内心充实。面对外界的时候有基本的安全感。以上各种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亲情的缺失。

二、探寻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跟踪他们成长过程

班主任要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表,建立留守儿童档案。班主任首先要摸清班级里留守儿童的数量,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心理、言行等现状,登记存档。档案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地址、留守原因、家长联系电话、监护人联系电话等,并根据这些资料建立家长联系卡。班主任经常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介绍学生的平时情况,定期电话家访,跟踪学生思想发展情况。其次,班主任将留守儿童定向分配给任课教师或学生,实行“手拉手”帮扶制,并将帮扶情况建成信息库,随时倾听学生及家长的心声,及时调整教育策略。通过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可以对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归类和研究,调整教育措施,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建立“代管家长制”,给学生以温暖

班主任代行家长职责,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这是班主任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帮扶教育和管理,为外出务工农民解决后顾之忧的一项重要措施。“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给予留守儿童不同于其他学生的更多的特别的爱;经常个别谈心和辅导,对留守儿童给予较好的教育补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和谐的空间。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留守儿童心理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活动,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勇敢地参加这些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同学的关爱、集体的温暖,以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近期,我校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组组织了全校留守儿童开展“致父母的一封信”的活动。这一活动增进了留守儿童对父母的理解和亲情的沟通。现在,我要求我班留守儿童每学期的开学初、期中、期末各给父母写一封信,并要求他们父母也回信,让留守儿童时刻都能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以利于留守儿童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班主任要协助学校举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留学儿童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他们对健康心理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并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疏导。

(四)培养留守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

留守儿童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极易因一点小事而大发脾气,也易为悲观、忧郁、孤独、紧张等不良情绪所困扰。在工作中,班主任可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提出自我要求,在自我要求的目标引导下,不断通过实践过程中的自我监督、自我监控、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力争达到预期的行为效果。自我教育,可以帮助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如,杨强是我班留守儿童中的一员。杨强3岁时。父母就双双外出打工。由于从小没有父母爱的滋润,以及爷爷奶奶的溺爱和娇纵,杨强形成了忧郁、任性、暴戾的性格。我多次家访,劝导他爷爷奶奶采取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并经常找他谈心,于细微处关怀他,在学习上赏识鼓励他,在情感上积极与他沟通,使他在内心愿意接纳教师,愿意听从教师的教导。每当他出现不良情绪时,我注意引导他进行自我教育,帮助他分析主要原因,让他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缺点。经过引导他自我教育,杨强渐渐能够主动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

留守儿童档案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 班级管理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74-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打工谋生,由此催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现在,“留守儿童”的人数占农村学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正在逐年上升,其数量之多,令人惊叹。而对他们的教育也成为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人们长说“寻其病根,治其顽症”,教育教学也是如此,下面就农村“留守儿童”的班级管理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学习一般或较差。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隔代监护,重养轻教,大多数留守儿童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

2.道德品质较差。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家庭的监管和教育,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又易受社会上不良习气的影响,很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如:爱说谎、不讲卫生、不讲文明、悄悄拿同学的东西等。

那么,我们怎么实施对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才能培养出符合素质教育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求的学生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档案。班主任老师要做好留守儿童的摸底工作,建立包括基本情况、家庭状况、监护人情况、学习成绩、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留守儿童的档案,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从而对留守儿童进行动态管理,并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的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家校共同教育的局面。

2.创设一个“亲情”班集体,让每一位留守学生体会到父母般的爱。孩子远离父母,时常会有孤独感,会有莫名其妙的烦恼,会有伤心时的热泪,作为一名班主任,不仅要关心“留守学生”的学习问题,更要关心这些学生的生活问题及心理、生理上的问题,要用真情感动他们,促使学生勤奋学习,全面发展。记得开学初,我们班有一个许同学,平时不爱说话,好像很孤独,而且每天在上课前总是匆匆忙忙地赶进教室,甚至有时还迟到。由于他的成绩很优秀,我也就对他网开一面,没有在意,直到他有次旷课了,才引起我的重视。课后我找他谈心,他除了流眼泪,一言不发,我也很着急。他家离校很远,后来我骑车去了他家进行一次家访,结果了解到,他的父母都出去打工了,家里只剩下弟弟和多病的爷爷,他不但自己要做饭、洗衣,还要照顾弟弟的起居,他每天都是如此,所以到校很迟,尽管这样,他自己早饭有时也顾不上吃。我看着他们一家挤在两间低矮破旧的房子里,再看着我那瘦弱、脸色发黄的学生,再联想到他迟到时那种内疚的表情,我的眼睛湿润了,后来我还了解到他爷爷有时给他三元、五元买方便面吃,他也舍不得花,课后我再次找到他,从身上掏出五十元钱塞进他的手里,并告诉他:“要想成绩好,首先把身体要搞好”。在一次班会上,我把许自强的情况告诉同学们,同学们也都纷纷主动帮助他、鼓励他,让他走出了生活的困境,走出了心理的阴影。

3.对农村“留守学生”教育要有恒心和信心

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为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不在家,大多数都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年事已高,根本起不到监管作用,也就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再加上社会教育跟不上,而且这些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厌学、打架斗殴、沉迷网吧游戏等,甚至少数严重的发展到敲诈勒索等地步,这样一来学校的教育显得特别重要,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对待“留守学生”教育要有足够的恒心和信心。

总之,在对“留守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上,责任重大,我希望学校、家庭、社会一起来努力,共同解决好这个棘手的问题,使身处这个特殊群体的孩子们能真正沐浴到“花季”的阳光,感受到“雨季”的滋润,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任运昌.莫为留守儿童贴上“污名标签”[J].中国农村教育,2008(04).

[2]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6(05).

[3]阮梅.世纪之痛: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05).

留守儿童档案篇9

年内在乡镇农村建100所留守儿童之家。

二、实施范围

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乡镇中学或小学建97所;在经济条件比较好、学龄前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村小学或幼儿园建3所。

三、实施要求

(一)提供符合安全要求的活动场所。实施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幼儿园)要具备不低于40平方米的教室一间,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地。

(二)统一配备硬件设施。为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脑2台,配备电视机、DVD机、电子钢琴各1台,亲情电话1部;选配符合儿童阅读需求的书刊、电子出版物300种左右;并配备适量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跳棋、象棋等文体器材(由省妇联、省财政厅负责配送)。书架2个、课桌10张、凳子20把(由县区配套解决)。

村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子钢琴1台,室外活动器械和适量的玩具、幼儿读物、桌凳及幼儿安全防护设施(由省妇联、省财政厅负责配送)。

(三)健全完善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各县(区)要成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协调解决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有关事宜。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长由乡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乡镇妇联主席和学校负责人担任;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组长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担任,副组长由村妇代会主任和幼儿园园长担任。

建立完善涉及学习、活动、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详实的反映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基本情况的工作档案;建立反映儿童进步成长的记录薄(册)。同时,保证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能上网,每县(区)至少有一所留守儿童之家能开展视频亲子交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电子档案。使留守儿童之家规范化、制度化。

(四)教师配备到位。实施留守儿童之家的学校和幼儿园分别确定1—2名教师兼任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开展具体的管护和指导工作。县(区)妇联要发动教育、卫生、共青团等单位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兼职教师,组建一支具有较高社会责任心、具备一定管护能力、相对稳定的管护和志愿者队伍,辅助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关爱活动。

(五)布点科学合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遵循普惠原则,尽可能选在本县(区)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有建设需求、有管理能力的中小学或村幼儿园进行建设,力争惠及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之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四、工作进度

5月,召开全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联席会议暨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启动仪式,安排部署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任务,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与县(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市妇联与各县(区)妇联分别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6月,制定下发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管理办法和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办法;各县区上报申请建议书;编制全市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计划;县、乡逐级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

7—9月,协调落实留守儿童之家的硬件设施,做好配送工作,保证各县(区)留守儿童之家配套设施按时到位。

10—11月,市、县(区)妇联会同政府有关部门完成检查验收工作,并及时总结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的经验和成果。

12月,召开全市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竣工大会。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局高度,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县(区)要分别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统一思想,科学部署,靠实责任,切实把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抓好抓实。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牵头单位为各县(区)妇联,协作单位为财政、教育等部门。

(二)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工作部署和职责任务,统筹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分工合作,各尽其职,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目标任务的有效落实。市妇联在建设工作中主要负责确定建设计划,会同市教育部门进行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并与市财政部门共同协调落实省上集中采购的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硬件设施的配送工作。各县(区)妇联、教育等部门,会同乡镇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三)科学有序,规范运行。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后,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原则。配备的硬件设施属国有资产,由各县(区)妇联负责监护,统一造册登记、统一配发到学校(幼儿园),切实加强宏观管理,帮助和督促学校(幼儿园)定期开展关爱活动。同时,要坚持民办公助和市场化运行的原则,由受益单位—学校(幼儿园)具体负责各种硬件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确保用在留守儿童身上、用于正常的教学活动,并对本校(幼儿园)留守儿童进行日常监护、教育和管理。

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教师由本校老师兼任,不另行支付教师工资;村级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教师报酬通过幼儿园正常收费解决。

(四)强化管理,建立健全考评机制。留守儿童之家的管理采用一级抓一级、分级考核的办法进行管理。各级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评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每年对留守儿童之家运行情况进行考评。市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小组通过抽样检查,对考评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不符合的要予以通报批评和调整。

六、验收标准和办法

(一)检查验收标准(100分制)。

1.各县(区)政府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领导机构,建立健全考评、督查、激励机制,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地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工作实施方案。(10分)

2.各县(区)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责任书》。(10分)

3.对留守儿童进行详细调查摸底,本县(区)、乡(镇)留守儿童底数清楚。留守儿童之家选址合理,建在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或幼儿园,受益留守儿童较多。(10分)

4.落实不低于40平方米的教室一间,1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场地,且环境优美、舒适,符合安全标准。(15分)

5.按照本实施方案要求,配套书架2个、课桌10张、凳子20把;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能上网,每县(区)至少有一所留守儿童之家能开展视频亲子交流。(15分)

6.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建立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运行电子档案;中小学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幼儿园留守儿童之家管理人员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0分)

7.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爱心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有社会爱心人士、“爱心妈妈”、青年志愿者担任留守儿童之家的兼职教师。(10分)

8.有详实的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基本情况档案(包括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性格特点、父母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有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健康成长及开展活动等档案;制定了学习、活动、管理制度或工作方案,各项制度并悬挂在墙上。(10分)

9.留守儿童之家布置温馨、舒适、色彩明快;统一配送的电脑、电视、电子钢琴、电话、图书以及文体器材等一应俱全,摆放整齐有序。悬挂省妇联统一制作的甘肃省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标识牌。(10分)

(二)检查验收办法

1.组织领导。检查验收由各级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抽调有关成员单位人员,深入留守儿童之家实地进行检查验收。

2.检查验收方法。检查验收自下而上进行,先由县级按照本地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实施方案入家实地逐一检查验收,检查验收率要达到100%;市级进行随机抽查,抽查率不低于50%。抽查不合格的要限期整改,确保做到随机抽查,凡抽必看,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

留守儿童档案篇10

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在一些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已高达18%至22%。

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四种: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戚或朋友监护、自我监护。其中以隔代监护为主,约占80%,单亲监护约占12%。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突出问题。

一、其现状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是留守儿童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2 、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农活、家务活增多,学习成绩下降,有些还由于厌学等原因逃学辍学。

3 、 是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4、是留守儿童道德行为问题。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

5、是留守儿童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

调查都存在有不同显示:监护类型中,留守儿童都有不同程度的生活和心理负担。母亲作为监护人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能得到最好的照顾,亲戚或朋友监护欠些,隔代监护较差,自我监护最差。针对上述问题农村中学对留守儿童教育就非常重要。

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

1.用心关注留守学生,调查了解留守情况,爱心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

学生入校时,班主任要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用爱心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留守儿童的家庭住址、打工地点、目前监护人和联系电话要另类登记造册,并针对留守孩子的性格,家庭等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留守学生成长记录卡,把他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日常行为和情感变化以及成长过程等相关评价材料留存在成长记录袋中,分析他们的成长过程,掌握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动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生活上和心理上的关注。再在留守儿童的父母打工回来时及时反馈,这样更有利于家长的督促,促进其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2.关注留守学生生活,用爱开启留守学生孤独寂寞的心扉

在爱心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基础上, 班主任要清楚每个留守孩子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清楚孩子的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定期与留守孩子谈心交心,定期到留守孩子家里家访,用爱开启留守儿童孤独寂寞的心扉。

在班级管理别要关注留守学生生活,给予他们特别的爱。以前班有一位女生,她刚进校时,每天忧郁、孤独地坐在座位上,没有朋友,没有话语。当我问她原因, 她也只是瞪大眼睛瞧着我。经过家访,我终于了解到孩子是因为妈妈去了外地打工,爸爸离家出走,她把自己封闭起来了。一次, 在她生病时我把她送到医院安顿好后,轻轻地拥住她双肩,微笑着告诉她:老师关心你,老师爱你!她听后抬起头,眼睛瞪得很大,很惊讶,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紧接着流下幸福、感动的泪水。我和她一下拉近了距离。后来,我经常和她耐心谈话,节假日带她回家吃饭,嘘寒问暖。从这以后,她知道了除了爸爸妈妈,还有许多人都真心爱着她;从这以后,她敞开了孤独的心扉,安心学习、生活,.......也是从这以后,我更加细心关注这个留守孩子。知道她渴望母爱,她需要更多家庭的关爱,所以,只要有机会,我都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爱洒落在孩子身上。现在,她有了明显地改变,身边有了要好的伙伴,学习认真,性格也变得开朗一些,各方面都健康发展着。

3.多给予鼓励和表扬,既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又要辅以良好的行为指导和训练

留守儿童大多数其实是很自卑的,老师可以在他们取得小小的进步和成绩时,及时的进行表扬,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并不比其他的孩子差。翟某是我班的一名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经商,偶尔回家看一看,翟某跟着读大学的哥哥,缺乏家庭督促的他,几经同学的“诱劝”,经常旷课往返于学校与网吧,有一次竟然连考试都不来。我冷静调查,什么原因促使翟某变成一个“网虫”,摸清情况后,充分发挥他机灵能干的一面,推选他当数学课代表,送他几本有趣的课外读物,还鼓励他以上研究生的哥哥为榜样,激励他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使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不时的表扬他,增强他的自信心。两个月来,他的数学成绩跃居全班第一,还主动承担了一个同学的帮扶工作。自信,使他走出了心理阴影,健康的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

4.要号召全班同学关心和帮助他们,创造一个团结友爱、温暖和谐的班集体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长久的分离,会导致这些留守儿童性格孤僻,感情淡漠,尤其与父母之间,交流渐少,距离渐远。严重的甚至出现心理失衡。青春期的孩子们最需要正确有效地引导,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容易受外界物质因素的影响。父母常用金钱来弥补与子女的情感交换。这就造成了一些小孩把钱看得比较重,淡漠了与父母的情感。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要让他们学会怎样和别人交流,怎样让他们很好的溶入班集体,使他们的心里能健康的成长,从而创建一个和谐温暖的班集体。比如,可以先调查弄清留守孩子们的生日,让同学们和他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生日聚会,让他融入到集体当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还有,可以经常组织班上同学到他们家去帮忙,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给他们的爱。

5.多同其亲人沟通,教会他们怎样教育和管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