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生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3 18:21:29

留守学生

留守学生范文篇1

一、指导思想

根据我校具体情况,为落实县局关于留守儿童工作会议精神。使我校“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确保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更大的成绩。

二、主要目标

深入调查调查,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狠抓措施落实,全面实施“关爱工程”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不断提高我校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三、工作措施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制度

摸清留守学生底数,要求班主任认真调查.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基本内容包含学生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实施党员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签订承包责任书,学校党总支组织党员对留守学生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成为“家长”对学生,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3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制度。

详细填好记录,定期召开帮扶结队党员、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星期与本班的留守学生”谈心一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孩”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留守学生范文篇2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工潮涌动,由于各种原因,许多孩子不能跟随父母外出,而只能寄居在亲戚朋友或老师那里,成为了“留守一族”。据教育部门对全县78所中小学的普查结果发现,全县共有近2万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而在校园暴力、迷恋网吧、早恋等“问题”学生中,“留守”学生占80%左右。这支规模庞大的“留守学生”队伍中的很多孩子,因无法享受同龄孩子的“花季”、“雨季”,其心理的健康成长面临着许多问题,随之引发的大量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调查分析

笔者对西周镇镇中心小学调查了解到,全校1132名学生中,父母双方都外出的学生就有128人,占全校学生数的11.4%。其中有93名学生与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占73%。孩子的寄居生活在三年以上的占69.4%,有的甚至长达10年以上。

1、为了摸清这些“留守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西周镇镇中心小学曾对4—6年级的72名“留守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到几组数据。

①86%的学生承认跟监护人顶嘴,理由主要有监护人唠叨和不被监护人理解,二项合计占70%。

②79%的“留守学生”在心烦时不向监护人诉说,选择藏在心里,或偷偷哭一场。

③超过9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寄居家庭里生活感到很孤独。

④91%的学生承认曾经说过谎。

2、通过对大量材料的研究分析,并进一步谈话了解,我们认为“留守学生”普遍存在1.监护问题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和其他亲朋好友都只是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较之孩子的父母亲而言,任何临时监护人无论是在责任心,还是在精力、能力等各方面都不能与孩子的父母亲同日而语。在774“名留守学生”中,有300名是托付爷爷、奶奶照管,占38.7%;有230名托付给亲朋好友照管,占29.7%;有344名是由母亲在家照管,占43.2%;有127名是有父亲照管,占16.4%(说明:学生答卷可能出现交叉)。

也就是说,“留守学生”托付给临时监护人照管居第一位,母亲照管居第二位,父亲照管居第三位。而调查表明“留守学生”的监护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临时监护人责任不明确。“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不管是谁,都将其临时监护责任理解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等。普遍存在重吃穿、重身体、轻心理、轻性情、忽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全面发展,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安全、行为习惯不能加以足够的重视。

1.2、临时监护人教育精力不够,教育能力不足。临时监护人不但要承担繁重的农业劳动,还要承担烦琐的家务劳动,他们的精力受到了较大限制,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教育引导“留守学生”,更不要说进行学习辅导。在调查的“留守学生”家庭中,同样存在由于生产劳动、家务劳动落在留守在家的父亲或母亲一人身上,造成家庭教育精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而且,“留守学生”的祖辈由于观念和教育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忽视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塑造,造成了“留守学生”道德教育的缺失。

1.3、单亲教育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父母外出打工客观上造成的“父亲教育缺失”或“母亲教育缺失”,都很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自信刻苦;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不像正常家庭孩子那样善良、有爱心,喜欢学习,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等问题。

2、“留守学生”自身问题

调查表明,“留守学生”的零花钱主要用于吃零食的占51.5%,用于买学习用具的占26.5%,用于上网打游戏的占11.5%,而系列情况导致了23%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5.9%的学生有逃学现象,18%的学生有吸烟、打架等不良行为,也就是“留守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2.1、有厌学、逃学、辍学现象。有的父母自己忙于打工,又不放心孩子在家,就让孩子跟着外出,或是有些学生由于缺乏管束弃学而去。由于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读书无望论”迅速蔓延。一些家长认为现在找工作难,即使中专、大学等毕业也难找工作,还不如早点进入社会,不仅可以挣些钱,还可以学一门手艺糊口;同时,现在大学阶段昂贵的学习、生活费用及毕业后黯淡的前景,使学生看不到读书的出路,加之读书缺乏必要的经济保障,产生读书无望的想法;另外,“留守学生”学习困难、交往困难等个性心理品质因素也会造成厌学、逃学、退学等现象发生。

2.2、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留守学生”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孤儿”或“单亲孩子”,他们中有不少的人被亲情的渴望长期困扰。这种感情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孩子与别人的社会交往,导致孩子缺乏对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出现性格缺陷,内向一些的容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寄居家庭的负面影响。祖辈们的唠叨,独处时的孤单,课余时间的无聊,没有父母的关爱,缺少同龄孩子的乐趣,等等,这些构成寄居家庭的共同特点。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留守学生”容易出现自卑孤僻,不合群,说谎等心理障碍。

②监护人与“留守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由于年龄上的差距,直接造成两者之间心理、思想、行为等差异。由于想不到一块,因而也就“说不到一块儿”,无法经常沟通。监护人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更多的表现为看不惯,不理解。因此,学生在心烦或感到委屈、受到欺侮时,选择不向监护人诉说,也就不足为奇了。

③教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第一,说教多。表现为成天地唠叨。学生做错事时唠叨,取得成绩时也唠叨。在他们看来,孩子是在一刻不停地提醒下成长起来的。第二,包办代替。许多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无限关爱,把学习之外的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较差。第三,溺爱。对孩子的教育多采取放任态度,有求必应,百依百顺,关爱有余,近于溺爱。第四,专制。监护人往往从安全原因出发,对学生的行为采取简单地限制,学生自由活动空间很狭窄。

④父母缺少跟监护人或孩子的经常协调沟通。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老人或兄弟姊妹处,做父母的比较放心,所以跟家里的联系很少。偶尔打电话来,也无非是对孩子一顿训斥,或以“不听话,回来一顿打”相威胁。

年长日久,这些“留守学生”就有可能变成人格心理存在一定障碍的新一代国民。

2.3、行为习惯、心理特征问题。随着外出“打工”人员逐渐增多,“留守学生”比例日趋增大,调查发现“留守学生”在校表现差、人格差、经常违纪、目中无人,不太合群、脾气暴躁、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集体主义观念,有时生活无着落,养成了吸烟、喝酒、进网吧等很多坏习惯。

3、社会问题

目前,家长不得已外出务工,对子女的教育乃至终生的影响考虑不周。农村“留守学生”问题的严重性已引起党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对这个近几年才大量出现的社会现象的研究措施不力,其中包括学校。全社会对农村“留守学生”的保护政策相对欠缺,全社会关爱帮助留守学生的意识比较薄弱,学校对“留守学生”特殊教育的保护也没有到位。社会上许多人不知道留守学生这个群体的存在,更没有意识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当前正在采取的教育措施

毋庸置疑,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已经成为一个大趋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留守学生”的队伍不仅不会缩小,而且必将进一步扩大。怎样使“留守学生”受到正常、健全、完善的教育,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这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现实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县正在积极实施“留守”学生关爱工程。

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准确掌握各校“留守”学生现状。完整记录这部分学生的成长变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留守”学生课题研究,如西周小学开展的《留守学生的教育策略的研究》,已被宁波市立项,目前在象山教科研中心专家的指导下研究顺利开展。

二是完善“一帮一”制度,采取一对一固定结对形式,动员教师和干部当好“家长”。学校针对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为“留守”学生逐一落实帮扶教师,负责在思想、学习、生活上对这部分学生给予指导、帮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镇、村、组干部与“留守”学生的帮扶制度,同时在班级中选择品学皆优学生开展帮困工程,建立教师做指导,学生具体落实的帮困方式。

三是密切家校联系,采取“一多二定”方式,即多家访联系、定期辅导讲座、定期召开家长会,着力帮助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教观。西周小学在开学初就与各班主任签订“留守学生”教育目标责任状,要求班主任及时与学生亲属沟通,要抽时间去家访,督促其亲属履行监管职能。下沈小学针对“留守学生”父母长期在外不便照顾孩子的实际,积极引导“留守学生”父母以电话或书信的方式给予孩子亲情关爱。

四是开设心理咨询台,建立“知心姐姐”信箱,进行心理疏导。学校为留守学生召开心理辅导课,还设专人负责“知心姐姐”信箱,给学生回信,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心理等问题,使学生的心理障碍能够得到及时疏通引导。每个教师单独找同一个“留守学生”谈心都在5次以上。

五是开展周末兴趣小组等学生文化活动,减轻“留守”学生假日孤独感。贤庠中学组建周末“兴趣小组”,教师义务为周末不能回家的“留守”学生参加兴趣活动提供指导。象山三中开展周末文化活动,利用绿色网吧、周末影院,丰富学生的周末生活。

六是借助“学生成长助教团”的力量,充分挖掘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如象山西周小学日前举办的留守学生联谊活动,该镇教办主任、妇联主任、团委书记、退休教师代表等均参加了活动,这些部门的负责同志会后纷纷表示将组织有关力量,投入到关爱留守学生的实际行动中来。

四、成效与问题

以西周镇中心小学为例,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学校针对“留守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若干教育措施,收到较好效果。许多“留守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各方面进步较大,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够正确面对寄居生活。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学生对自己眼前的生活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在较长时间内,这种寄居生活很难改变。学生的行为基于他们的认识。在第二次问卷调查中,有45位留守学生对现在的寄居生活表示满意,占被调查人数的66.2%;有58人表示能适应寄居生活,占85.3%。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寄居家庭评价良好,情绪稳定,与监护人的关系也较融洽,在寄居家庭中生活也不再感到强烈的孤独感。

2、能够自己寻求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在以前的学习中那种无助的感觉不再存在了,现在他们可以通过许多渠道,求得学习上的帮助。如学习小组,电话联系,请教课题组指导老师等。学习问题的解决,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学生原来那种无助苦闷的心情不见了,许多课任老师对那些“留守”学生在学习上的进步都给予了积极评价。

3、能够主动地向老师、同学吐露内心的不快。当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通过给老师写信,或与自己的知心朋友交流。同时据监护人反映,学生在家里能够提出自己的要求,发表不同意见。我们认为这是一大不小的进步,只有把内心所想讲出来,才能消除心理障碍。

4、问题学生的个案研究取得成效。通过耐心细致的帮教工作,问题学生这一群体在缩小,在向着好的方面转化。一年来,我们帮助三个问题学生重新选择了寄居家庭,现在情绪比较稳定,学习也较努力。

成效是明显的,但“留守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给学校教育带来更大的负担,这就更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以促进“留守一簇”的健康成长。

五、对策与建议

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关爱留守学生,让他们健康成长。

1、学校发挥主导作用

在留守学生教育中,学校应义不容辞地发挥主导作用,首先应平等对待留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给他们更多的关爱,切忌因他们缺少监护、学习成绩差就赶出校门或放任不管。教师应千方百计从情感上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的缺陷,多与他们交流谈心,真心关爱他们。其次应针对留守学生的特点,采取特别的措施。建议:

开设亲情电话。向留守学生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电话号码,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间的联系交流,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设专线电话或电子信箱。

实行教职工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各中小学要动员和组织学校教职工对留守学生结对帮扶,有条件的学校可建立“学生之家”,让留守学生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留守学生谈心制度。各中小学教师要定期走访留守学生家庭,学校每月要召开一次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周用一节课或自习时间作为帮扶教师与留守学生谈心交流时间,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加强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课程走进留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2、家庭要进一步强化责任

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面对复杂的社会,“留守学生”最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和伤害;学校教育缺乏家庭教育的配合,也影响教育效果。家庭教育十分重要,它是伴随人一生的终身教育,其与生俱来的天然性、亲子沟通的情感性、潜移默化的渗透性,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外出打工,不能一走了之,要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经常与孩子取得联系,离家不远的要经常回家看看孩子。家长还应主动经常与老师、学校、监护人联系,掌握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家长外出前要精心选好监护人,监护人要切实对孩子加强教育,履行责任。

3、社会要对留守学生热心关注,齐抓共管

留守学生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一段时间里,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留守学生的教育和保护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可建立托管中心和义务辅导员队伍。鼓励退休教师和其他热心人士创办留守学生托管中心,当他们的家长。农村各乡镇、村组要从当地有一定威望的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中聘请一批校外义务辅导员,一般每村组1名至2名,定期与学校沟通,做好留守学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对留守学生开展一对一资助帮扶活动,为他们完成学业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和整治,加大对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共青团组织、妇联和关工委、文化等部门要积极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活动,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形成关爱留守学生的合力。同时,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浓厚氛围,真正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

4、制度保障“到位”

建立加强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工作专班。建立村组干部对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的责任制。凡留守学生达到在校学生人数20%的中小学要成立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采取校长包校、班主任包班、教师包学生的方式。建立保障留守学生安全的工作责任制和应急机制。

建立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校为主,抓好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城区公办中小学应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与城区学生一视同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纳入“两免一补”计划。

建立特困留守学生资助制度。各级政府要多方筹集资金,建立资助困难学生基金会,广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

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目标体系,建立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教师进行考评,奖优罚劣。“留守学生”问题不仅关系农民切身利益,也是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它是考验政府职能是否转变、干部作风是否改进的一块试金石,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它看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三农”工作的突破口,积极探索,完善做法,查找不足,将“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长期、扎实抓下去。

5、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留守学生的父母亲外出打工,使这些家庭在一定时间内丧失了它们应有的基本功能。从我县目前开展的关爱工程来看,在一定意义上是试图将留守学生失去的一些基本家庭功能(暂时性地)移置到学校,但是,这既给学校加大了另一层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校传统的办学思维、教育理念和办学体制提出了挑战。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许多家长很希望能将自己的孩子寄住在条件比较好的学校,由学校对他们进行特别的管理。针对家长的这种要求,可以适当允许有条件的学校放开一定的收费政策限制,改善学校的寄宿条件,为这部分学生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而目前的我县的农村小学普遍缺乏寄宿条件,农村初中的寄宿条件也难以适应高峰入学和留守学生多的要求。没有一定的寄宿条件,所谓的关爱留守学生工程难以依托。这些留守学生寄住在亲戚和社会上,学校难以实施有效管理,而结对老师也只能安排1-2名留守学生在自己家里,这些都不是制度化的解决办法。在一些地方,教师收入低,他们关爱留守学生,是出于教师的责任勉力而为。有的学校办学条件差,对关爱活动心有余而力不足。要让教师和学校发挥更好的关爱功能,还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6、探索农村办学新模式,多渠道、多样化办学

改变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办学。我们建议采取“分级管理、分级投资”的农村办学体制,中央和省要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比例;二是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办学形式要多样化,在国家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公办民助”、“民办”等多种办学方式,这样既可以弥补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不足,又有利于社会资本的优化配置,满足不同阶层家庭的教育需求。

对于农村办学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可试行将部分条件好的农村中小学“改制为优秀教师入股的股份制学校”,让民间资本进入教育市场,按照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推进农村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与此同时,要多方筹集资金,成立“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基金会”,对贫困农民家庭子女进行资助、减免学费。在兼顾公平的同时,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升农村办学的效率。

留守学生范文篇3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学生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学生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使留守学生建档率达100%;留守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关爱留守学生,在我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学生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成立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任组长,各科任教师任成员,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二)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19个留守学生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学生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班级设立留守学生亲情电话,电话号码:****联系人:**

(三)真情关爱,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学生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学生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学生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多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有益于其身体发育。留守学生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留守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

(四)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结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家长”。教师在校时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生活情况;其他时间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学生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五)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学生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学生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学生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六)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七)注重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留守学生范文篇4

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以帮助留守学生(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学生(儿童)弥补感情缺失、提高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全社会关爱留守学生(儿童)为重点。本着“真诚、真心、真爱、真行动”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学生(儿童)的需求,为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探索关爱留守学生(儿童)的有效机制,整合社会资源,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爱护留守学生(儿童),构建学校、社会合力共育的模式,激励他们自强不息,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享受生活的幸福和快乐,促进留守学生(儿童)健康地成长。

二、实施范围

全镇各级各部门

三、方法步骤

全镇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从2013年9月全面启动,长期坚持开展,并于2014年9月进行年度总结。

(一)建立健全制度

充实完善全镇“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领导小组。成立由镇财政所、镇民政办、派出所、镇司法所、镇宣传文化中心、镇综治办、镇团委、镇妇联、镇关工委组成的镇“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团委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分管领导召集,半年召开一次联系会议,年终进行一次总结,并形成长效机制。建议近期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安排部署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相关工作。

(二)规划出台政策

近期对全镇留守学生(儿童)分布情况、生活现状、心理状况进行摸底调查,全面透彻的了解全县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结合我县留守学生(儿童)实际情况,制定《镇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实施意见》,对关爱行动的目的意义、实施原则、具体措施以及工作要求进一步明确。建议该《意见》以镇党委、镇政府名义下发至各级各部门,为关爱工作提供强力的政策支撑,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深入贯彻落实

1.加大政府投入。为扩大关爱留守学生(儿童)阵地的覆盖面,更好的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建议结合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由县级各部门和联系乡镇合作,在每个乡镇各新建留守学生(儿童)之家一个,组织关爱队伍,在留守学生之家广泛开展关爱活动。

2.加强学校管理。留守学生(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重点主要在于依托学校,要建立留守学生(儿童)心理发展档案,成立心理咨询机构,选聘心理教育教师,开设心理课程,对留守学生(儿童)的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建立留守学生(儿童)监护人与学校的定期联系制度,帮助、督促、检查家长履行监护职责等。

3.开展关爱活动。一是开展“大手拉小手”科级领导干部结对关爱留守学生(儿童)活动,帮助解决其生活、学习困难。二是开展留守学生(儿童)义诊活动,组织卫生医疗人员深入村、社,对留守学生身体健康情况进行检查,促进留守学生(儿童)健康成长。三是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关爱活动,对留守学生(儿童)进行心理抚慰、学业辅导、亲情陪护等系列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儿童)不再孤单。四是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尤其加强对留守学生(儿童)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其法律意识,让他们学法、知法、守法,学会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全镇各级团组织要充分认识开展留守学生(儿童)关爱行动的重要意义,切实按照活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组织,统筹谋划。

留守学生范文篇5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

越来越多学生因儿童期甚至现阶段父母外出打工,导致与父母分离,教育缺失,亲子沟通缺乏而带来很多心理健康问题。大部分专家关注的目光只限于16岁以下的儿童,忽略了已经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家庭教育问题几乎成了教育关注的盲区。其实,他们儿童期家庭教育缺失,亲子沟通缺乏而带来的心理影响并未消除,而现阶段与父母继续分离,叛逆期出现的叛逆心理则更为严重。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如何使职业院校的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部分缺失、父母关爱依稀遥远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是教育者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本文以宿迁地区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作为样本,探索如何解决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类型

课题组选取江苏省宿迁市三所学校、连云港市两所学校等五年制高职校612名“留守学生”作为样本数据,对“留守学生”家庭监护情况实施调查。据统计分析,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的生活及家庭教育类型可归纳为以下三种。1.隔代监护型。这种类型占89%,即由长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代为监管的方式。而长辈教育又有以下四类。第一,过分关注类(占86%)。即溺爱,往往是重“养”而不重“教”,生活上有求必应,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留守学生本来自己可以做的事,都让长辈包揽了,在正常环境下可以锻炼的独立能力,统统被长辈们取代了。第二,过分监督类(9%)。像警察一样事事监督,常常检查。如此,大大滋长了留守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甚至产生对长辈家长的敌对感。第三,严厉惩罚类(4%)。这种沿袭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教育方法,严厉到近似苛责,对孩子动不动就是批评、责罚,而少鼓励和奖励,使孩子产生严重的自卑、自闭或叛逆心理。第四,民主、温暖和理解类(1%)。拥有这类长辈家长的1%的高职留守学生,是多么的幸运。他们虽然父母的爱缺席,但他们依然快乐阳光的成长,懂得努力和感恩。2.亲朋监护型。这种类型占7%,即父母把孩子托付给叔伯婶子、姑舅甚至要好的朋友照管。亲朋们往往是代管,像对待保管的物品,感情投入不足,托管有余,通常是只在意被监管者的安全问题和物质上的满足。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好给孩子的父母一个交代,而对于高职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很少关注,甚至不闻不问,留给高职留守学生寄人篱下的落寞感,从而使其变得敏感多疑,诱发很多消极情绪,如强烈的孤独感、自卑感,甚至胆小懦弱,不爱说话,自我封闭,在与人交往方面,有严重的心理障碍。3.自我监护型。这种类型占4%,即由于没有上述的两种条件,或其他种种原因,监护的责任就交给了高职留守学生自己,其实这些孩子几乎和孤儿无异,可以说是“事实孤儿”,哪里还去谈什么家庭教育?这类学生的人格缺陷尤其严重,容易行为冲动,不计后果;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是对学习和家庭极端不负责任;给别人带来麻烦或造成危害时不仅不会自责,甚至认为理所当然;严重的自卑让他们形成回避型人格,典型的就是社交无能,否定自己的一切,为了避免尴尬,而拒绝一切活动。更甚者是那种边缘化人格,具有毁灭性特征和自杀等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只能通过电话与父母沟通的高职留守学生占到88.2%,其中通话时间仅在3分钟左右的达到53.5%。高达64.8%的学生,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才与父母联系一次,有8.7%的高职留守学生甚至与父母没有任何的联系。即使在有限的联系中,这些高职留守学生也很少愿意向父母诉说自己的心事,凡此种种,表明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的确堪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成长需要满足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与爱的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些需要按照一定的层次进行递进性的满足,即人类需要先满足最低级的生存与安全的需要,才会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高职留守学生因多种原因造成家庭教育面临缺失和不当,在这些需要的满足上自然会出现诸多问题,让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陷入困境。

二、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困境

结合以上调查,并通过家访、电话访谈、面谈、学生座谈会、家长会等大量材料的综合分析,发现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困境如下。1.寄居环境差。唠叨的长辈,孤单无聊的独处,物质的诱惑,以及自身难以克服的惰性等弱点,是高职留守学生难以言说的痛。寄居在这样环境中的高职留守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极易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行为乖张,经常说谎。调查显示,心烦时也不会向监护人诉说的留守高职生占79%;有深深的孤独感、自卑感的高职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97%的高职留守学生都说过谎。这对留守学生人格的形成和情感的正常发展带来极大的危害。2.对话和沟通困难。由长辈监管的高职留守学生,往往因年龄上的差距太大,直接拉开了两者之间心理、思想、行为等的距离。他们“说不到一块儿”,高职留守学生内心的想法甚至痛苦长期得不到倾诉,长此以往,必然郁结为心理问题。长辈对学生的所作所为,表现出的看不惯、不理解,也促使学生青春期的叛逆越发严重。调查发现,86%的学生承认经常跟爷爷奶奶顶嘴,理由主要是监护人的唠叨和不理解。那些由亲戚朋友监管的留守学生,因监护人顾虑多,怕“好心办坏事”,往往难以实施批评教育,大多停留在表面上的关心帮助。这又让学生感觉亲戚们对自己只是敷衍,没有真心。但也有亲戚确实对监护人不管不问,甚至给予白眼,这对于已快成年的高职留守学生的心理影响和伤害是无法言说的。他们心理压力大,极易形成孤僻、偏激、自私的性格,有的学生甚至染上诸多不良习惯。3.教育方法不当。首先,说教太多,成天唠唠叨叨。孩子做错事时唠叨,成绩不好时也唠叨,这些留守的孩子几乎是在一刻不停地唠叨中度过的。其次,包办溺爱。据统计,孩子寄居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家里,81%以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把学业之外的一切杂务都包办下来,成了生活保姆,而其他方面都听之任之,他们高兴干啥就干啥,学习上的帮助几乎是零。再次,姑叔舅姨们对他们往往没有一点耐心,指责有余关爱不足。这些做法造成留守学生我行我素、不尊敬老人、固执倔强、情绪波动大、爱发脾气等不良人格特征。4.情感补偿欠缺。父母缺少和留守学生、监护人或老师的经常性的协调沟通。家长尽管长年出门在外,却很少跟孩子联系,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处,对孩子的状况也是不闻不问;偶尔打个电话,也少嘘寒问暖,更不要说关心孩子的精神状况了;往往是听到不如意的,就一顿训斥,拿“再不学好,回来一顿打”相威胁。也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鞭长莫及感到很无奈,但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被动远离子女,即使心有所想,但一旦忙起来,电话的联系也就不多了。

三、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困境突围

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认为: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力量中的主导力量,在学生的成长、人才的培养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它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专家们总结为以下五点:一是启蒙教育的奠基性人格的形成,二是父母言行举止的渗透性的潜移默化,三是与生俱来的权威性的血缘伦理,四是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五是灵活性地随事而动。高职阶段的学生,正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时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家校配合教育。因此,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是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问题,监护人的角色意识则尤为重要。1.家长要学会弥补教育缺失。父母与子女建立的良好关系是最有效的教育资源,是任何其他关系都不能替代的。它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将来步入社会的奠基,更是孩子终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家长虽然已经缺席了子女的成长过程,但应努力创造条件,来弥补家庭教育缺失对子女带来的不良影响。虽然五年制高职留守学生已经长大,但他们的成长仍离不开家长关注的目光。林语堂先生在他的《人生的盛宴》一文中,这样写道:人生最重要的关系是父母和子女的关系,任何一种人生哲学如果不讲求这个根本的关系,便不能说是适当的哲学,甚至不能说是哲学。在林语堂看来,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发展水平的。无论何时家庭的温暖都是心灵的避风港,父母的陪伴才是最好的教育。家长与留守学生要做到“隔距不隔心”,不管相隔多远,也要努力做好拉近情感距离的“三个一”,即:每周一个电话,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每天一个电话;每月与教师进行一次沟通(电话微信皆可);每学期最起码要有一次探访(最好能每月一次)。家长要特别的注意,每次来电或探视,不能一味地只问学业,不问生活,更不能一味训斥威胁,而没有感情上的投入。沟通方式很重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做到耐心细心,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真心呵护。另外,家长们千万不能因为无法亲自照顾留守的子女而产生愧疚心理后,就一味用物质上的满足来弥补亲情的欠缺。必要的学业上的用品是应该大力提供的,但过度的物质满足是大忌。所谓过犹不及,经济供给过足,往往为留守高职学生的越轨行为制造温床、提供便利,甚至可能会促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2.监管人要树立角色意识。作为监管人,无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亲戚朋友,既然接受了委托,就要担负起教养高职留守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家庭的气氛,对他们既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娇宠溺爱,更不能因不是自己家的孩子,就低看一眼,甚至不闻不问。严爱结合是监管人应尽的责任,情感和理智双管齐下,才能让留守高职生在和谐温馨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学校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功能,在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要通过举办家长会等活动,对监护人进行专题辅导讲座,使监护人懂得“高职留守学生”的特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不要因为父母不在身边,从而加大对留守学生爱的筹码,进而变为溺爱。监护人应该多给予高职留守学生心理上的关爱,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但要避免唠叨。第二,尊重孩子的选择,给他们留有自己的空间。对待即将成年的高职留守学生,要因时、因事分别对待,切忌简单粗暴地限制、否定。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应说明原因,做好留守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误会产生,造成彼此的隔膜,要努力消除代沟的隔阂。第三,监护人有责任及时帮助高职留守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如果因自身能力不足确实不能解决留守学生的困难,则应和留守学生共同想办法,寻求解决方案,而不是漠然置之。对一些实在棘手的问题,可以电话请教别人,甚至直接和他们的父母沟通。总之,要让留守学生感觉到,你是非常愿意,也非常努力地在帮助他们,从而拉近彼此的情感。唯其如此,留守学生才不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才可避免他们走极端。3.进行个案跟踪,健全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支持系统。把几个问题比较棘手的高职留守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进行家访式个案跟踪,与监护人和学生的父母长期友好关注,及时分析他们家庭教育中的错误做法,积极做好引导。有些学生与家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虽然短时期由于学校的介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事物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反复性,所以继续深入学生家庭,继续与家长保持深入的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以实现根本解决矛盾。用同志的话说,要确定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突出的本质,就要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如此才可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不同于他事物的原因,或特殊根据,由此才可辨别事物,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因此,对于一些比较特殊的高职留守学生和其监护人,有必要进行个案跟踪。采取纵横交错研究、动静研究相结合,将研究触角深入到高职留守学生家庭内部,建立专门的研究档案,最终形成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典型个案报告,从而建立学校教育积极介入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的有效机制。这种个案跟踪中,学校以家访的方式主动配合家长的教育过程,保证了教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摆脱了“被家长”的家庭教育模式,实现了家长的自主教育、学生的自我教育,使高效的家庭教育模式逐渐成型,学校、家庭教育一条龙的教育链步入正轨,高职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支持系统得到健全。家访式个案跟踪,不仅可以解决学生身上存在的很多问题,也促使监护人和留守学生一起成长,共同进步,更可贵的是,可以培养一批善于通过案例跟踪进行研究的教师,极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自我成长。诸多研究显示,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高职留守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的养成。它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关联,发挥着立体的多重功效。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应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给予积极密切的关注。不管是高职还是中小学留守学生都是相当大的群体,他们同样是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全民素质的提高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要把高职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与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高度联系在一起,和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的研究、理念的创新紧密结合,从而与时俱进,研究有效的对策,使我国的职业教育之路更加科学化、职业化、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吕绍清.孩子在老家——农村留守儿童;生活与心理双熏冲突(下)[J].中国发展观察,2005(9).

[2]吴霓等课题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

[3]李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0(1).

留守学生范文篇6

【关键词】医学生;帮扶;留守儿童

目前,我国县镇以下农村中小学教育点达53万所,占中小学学校总数的88%,在校学生1.62亿,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1%。随着我国城镇化推进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十分突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数量达到1980多万人。农村尤其是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的得不到父母的温暖,普遍存在学习成绩偏差、心理不健全、情感淡漠、安全状况差以及道德严重滑坡等问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医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爱心,在知识、情感诸方面对农村学校留守儿童进行全方位帮扶。

一、“一对一”学习帮扶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临时监护人重养却轻教,教育的责任就全部落到了学校的身上,而学校教育是必须是要得到家长配合、社会支持的。事实去斐然,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常常得不到监护人的配合。由于临时监护人监护不够,导致这些孩子出现学习观念淡薄,尤其是在学习上碰到困难时得不到及时的辅导,课堂上一问三不知,作业错误百出,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有的“留守儿童”认为现在学习好坏无关紧要,自己的父母没有文化,照样天南海北的做生意、挣钱,甚至比农村的“知识分子”们赚钱还要多,这就使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学习成绩明显下降。医学院校的志愿服务者,可以就近选择农村中小学,利用节假日或业余时间,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通过“一帮一”结对助学,医学生为留守学生答疑解难,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距离较远的学校,医学生可以定期去辅导,也可通过信函、手机短信、飞信彩信、QQ网络等现代通信手段,与受助人建立紧密联系。

二、亲情关爱心灵帮扶

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天然的和谐的亲子氛围,母爱作为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缺失母爱会使孩子心理严重缺乏稳定感,后期将产生情绪和人格上的偏异或障碍;父亲则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权威、崇拜、勇敢和坚强等,缺失父爱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更易出现心理和行为上的适应不良问题。由于双亲长期在外,导致留守儿童长期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给正值重要成长期的孩子人格健全带来负面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要比城市儿童严重,性格孤僻、感情脆弱、自暴自弃、进取意识淡薄,或者过分淘气的问题普遍存在,有的则做出一些特别举动来吸引老师的注意力。针对这种情况,医学生在帮扶中要充分发挥“心理医生”的优势,运用医学、心理学专业知识与留守儿童展开心灵对话。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培育他们健全人格,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在活动中要注意集体活动与相互交流的比例,以集体活动为主,使他们真切感受到班集体温暖,逐步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如可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开展“体谅父母教育”活动,“交往辅导”活动等等。

三、物品捐赠生活帮扶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属家庭经济困难者,父母外出务工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大多数家庭既要抚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经济压力极大。加之,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时有发生,许多家庭举债度日。那些承担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监护老人,年龄偏大,身体有病,有些甚至生活不能够自理,他们基本上难以照顾好孩子的生活,无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与其他孩子相比,这些缺少父母照顾的留守儿童,承受着生活条件艰苦与学习条件匮乏的双重压力。医学生志愿者在帮扶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校园潜力,通过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向留守儿童赠送书籍、杂志、文具、文体用品等,为他们营造求知、上进、钻研的学习氛围。对家庭经济极其困难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向地方政府或社会申请救济。

四、团体辅导智慧帮扶

留守儿童是弱势群体,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侵害后又无亲人倾诉,往往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处理。加上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断点,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留守儿童”,医学生在帮扶中更要加强对其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帮助他们获得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教给他们生活的智慧和技能,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以更积极、更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作者:吴卉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口腔医学院

参考文献:

留守学生范文篇7

关键词:曾留守大学生;感恩;对策

留守儿童是我国青少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2013年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6102.55万,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1]。由于特殊的存在状况,留守儿童已得到社会广泛关注。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进人高校,成为一名大学生,我们称之为曾留守大学生。

1问题提出

1.1“曾留守大学生”的由来及“感恩”、“感恩教育”的内涵曾留守大学生是由留守儿童成长而来的,本文将在青少年时期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称之为“曾留守大学生”。有研究表明:“相比于非留守学生,曾留守大学生更容易感受到负性生活事件,也更易于抑郁。”[2]那么如何缓解呢?“感恩能有效缓冲负性生活事情对曾留守大学生个体心理需要的不利影响,增强个体的正性心理体验。”[3]因此,调研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状况,探索对曾留守大学生感恩教育的路径刻不容缓。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对他人、社会以及自然给自己带来的恩惠和便利,得到内心的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知、意志和行为”[4]。感恩,不仅是人最基本的品德,也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运用一定教学方式、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1.2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帮助曾留守大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恩惠,克服自卑心理,减少负面生活事情的干扰,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二是有助于曾留守大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心理韧性以抵制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升抗逆力,营造和谐人际关系;三是感恩教育可以使他们怀感恩之情、念相助之人、行感恩之举,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人生价值。显然,适时介入感恩教育利用大学期间自我认同的良好时期,切入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灵深入,完成多年‘留守经历情结’的困扰,促进心理的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5]。

2调研开展

本次调研选取的是安徽省某市属高校,在校生约7000人。调査问卷通过纵(感恩认知、意识和行为)横(对自身、他人及社会感恩状况)两条线六个维度考量该校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状况。2017年3月,调研组随机抽取了该校六个班学生作为调研对象,发放查问卷293份,回收有效问卷278份,回收率为94.9%。在有效问卷中,符合曾留守大学生的特征为123名(占44.2%),曾留守大学生中农村家庭占74.8%,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及以下的达87.8%,74.8%学生表示超过半年未与父母见面。

3调研分析

调査显示: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状况总体良好。虽然青少年时期缺乏父母的陪伴,但能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与不易,对父母的付出心存感激;对教育自己长大成人的师长也保有感恩之情;对朝夕相处的同伴以诚相待,亦能感受到社会和政府对其的关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3.1在感恩认知上。感恩认知是感恩的第一阶段,指的是感受到别人所给予的恩惠和方便,并在内心产生认可。“在你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值得你感谢?(多选)”的调査中,90.4%的学生清楚父母对他们的付出,83.2%的学生感谢师长的教育之恩,还有64.3%的学生选择了要感谢同伴在其成长过程中的陪伴,而选择“社会”的比较低,仅为18.5%;在“你最想感谢的对象是谁?(单选)”的调査中,选择感谢“自己”的仅为5.21%,感谢“社会(政府、公益组织及志愿团体)”的为8.4%。这表明曾留守大学生感恩面较为狭窄,往往对身边有限的几个人怀有感恩之情,对自我及社会认同度较低。在“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留守经历?”的回答中,56.8%的学生认为“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甚至有学生表示“那是一场噩梦”、“不愿意回忆,不愿意提及,已经是个过去式了”,只有10.4%的学生认为“早期留守经历亦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当问及“如果你在那个‘追车跑了200米,哭着盼妈妈留下来’?的小女孩身边,你会怎么做?”时,这些已经成年看似成熟的大学生中有78.5%选择了“会劝妈妈留下来陪孩子”。有个学生在调查表中写道:“幼时,我也曾有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我也闹着哭着希望妈妈能留下来,虽然我妈妈最终还是走了,但我还是希望女孩的妈妈能留下来”。显然,曾留守大学生对过往的留守经历往往采取逃避态度,更多的认为这是一段不美好的回忆,想要删除的记忆。3.2在感恩意识上。在“为什么要感恩?”的调査中,46.7%的学生选择了“心灵慰藉”,28.3%的学生认为是“礼尚往来”,20.9%的学生选择了“道德驱使”,还有一些学生认为“不需要感恩,我家很穷,理应得到帮助”。可见,关于“感恩”,大家的理解是含糊的。感恩究竟是什么?感恩绝不是“礼尚往来”的客套,也不是单纯的“心灵慰藉”。感恩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幸福,它是一种理性的生活智慧,亦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你怎么看国家或者学校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你的帮助?”的调査中,44.6%的学生选择了“很感恩,要好好学习,回馈社会”,选择“未曾享受过优惠待遇,但依然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看待”的学生为12.6%,19.8%的学生认为“因为家庭经济情况不佳,政府的帮助理所当然”,还有部分学生选择“未曾享受过优惠待遇,所以不必感恩”。事实上,国家针对留守儿童的优惠举措无论是制度建设上、还是物质保证上是非常多的,但选择“未曾受到过优惠待遇”及“受助不感恩”的学生仍占很大比例,值得关注。3.3在感恩行为上。感恩行为就是将感恩认知、情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种方式,是感恩的实践层面。但调研发现,曾留守大学生感恩行动较弱。3.3.1对父母。虽然父母亲出于各种原因无法照顾他们、陪伴他们成长,但父母在曾留守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疑是最重要的。但当问及“你对父母说过‘我爱你’吗或者你抱过父母”时,只有34.6%的学生选择肯定项。接下来的调查中发现,极少数学生表示和父母关系亲密,愿意在父母面前撒娇,愿意把生活中的不快与父母分享。在问及“你觉得如何感父母”时,44.5%的学生选择了“好好学习”,30.6%认为“出人头地,成就一番事业为父母带来荣耀”,13.3%的学生选择了“陪伴、孝顺”,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不可否认,父母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撼动,但如何表达爱,则“爱在心头口难开”了,曾留守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内向、不善于表达的情况。殊不知父母生日的一个电话、平时的问候、和父母聊聊天,就是最好的感恩,感恩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在点滴事件上。这就提醒我们在进行感恩教育时,要注重感恩方式的教育和感恩行为的培养。3.3.2对志愿活动。在“你愿意参加志愿活动吗?”的调查中,89.5%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但在“你参加过志愿活动吗?”回答中,43.2%的学生选择了肯定项,但经常参加志愿活动的仅为8.2%,多数学生偶尔为之或根本就没有参加过志愿活动。这表明,曾留守大学生感恩意愿是比较强的,是愿意在学习之余参加志愿活动的,但践行方面,力度太弱。在志愿活动上表现出“只说不做”、“说的比做的好听”,值得注意。3.3.3对未来的职业走向。在“大学毕业后,你想去那里工作”的调查中,58.9%的学生表选择留在大城市,33.8%的学生打算回乡创业,7.3%的学生有到偏远地区的意愿。显然,现在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的考虑个人的利益和前途,希望留在城市工作,不愿到基层去,缺乏艰苦创业的心理准备。现实中,也有部分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获得理想工作,怨天尤人,消极待业,在家“啃老”。这些现象都与大学生的感恩行为欠缺密切相关。

4建议

针对调研中呈现的部分曾留守大学生感恩面狭窄、“受助不感恩”、感恩行为欠缺等问题,作为以“立德树人”为己任的高校,务必承担起加强留守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重任,务必探索出有效路径“‘补救’家庭教育、中学教育在感恩培养方面的不足,及时唤起‘迷失已久’的感恩意识”[6]。4.1强化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认知。4.1.1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留守经历。留守经历确是一种逆境,但并不是说身处逆境就注定前景黯淡,关键是看个体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看待过往的人生经历。因此,在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中要引导他们理性积极的看待过往经历,明白“留守经历既是一种缺失又是一笔财富”[7];要善于“挖掘曾留守大学生自身潜在优势,并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留守生活中适应困难、战胜困难、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人生奋进的宝贵经验”[8],是未来成功成才的重要资本;要善于借用过往的留守经历、现在的生活学习境况点拨唤起曾留守大学生对社会他人的感恩之情。只有不回避不逃避直面自己的留守经历,他们才会为自己的努力感到欣慰和感激,才会为自己所受的挫折扫除悲观与失望,才会通过更加努力、奋斗,为自己人生锦上添花。4.1.2立足课堂,开展感恩教育。由于曾留守大学生特殊的成长经历,父母对子女的感恩教育几乎是空白的,而以往学校感恩教育往往是低效的。所以,进人高校后必须对曾留守大学生进行全方位感恩意识培养。教师可以将感恩教育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出发,静心思考在成长过程中哪些人值得感恩,是给予生命的父母、是诲人不倦的老师、是朝夕相处的同伴、是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是悬壶济世的白衣天使……亦可结合身边的好人好事、榜样人物,引导学生们思考“他们是谁”、“他们为了谁”,全方位、多角度的把知恩、识恩、报恩的思想渗透到生活学习中去,帮助曾留守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认知。4.2坚定曾留守大学生的感恩情感。4.2.1以爱为名,做好曾留守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大量研究表明:“‘留守群体’大学生内心的‘留守经历情结’,会成为他们内心沉重的双重心理困惑,使他们的人格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徘徊不已”[8]。基于此,很多教育工作者往往带有色眼镜看待曾留守大学生,给其扣上“问题学生”的帽子。事实上我们要帮助学生“扣扣子”,而非“扣帽子”,要多与他们交流沟通,了解思想动态,及时疏导负面情绪,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学会爱接受爱,对社会对人生产生信心,学会感恩,懂得回馈。4.2.2以情动人,完善校园支持系统。基于曾留守大学生家庭经济普遍较差情况,髙校教育工作者们要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曾留守大学生资助力度。无私的资助意图是引发感恩的重要因素,受助易使学生感受到社会、学校、他人的关爱;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对留守大学生的亲情补偿:如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氛围,让他们能时刻感受老师、同学和集体的关爱,消除因父母不在身边所带来的孤独感、自卑感。当然,在校园中,榜样的示范、朋辈的帮助、师长的关怀均有助于稀释曾留守大学生的“留守经历情结”,消解负面情绪,建立包括感恩在内积极心理品质。4.3推进曾留守大学生“感恩于行”。以活动为载体,可以有效推进曾留守大学生“感恩于行”。首先,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要将“感恩教育”的意蕴通过网络、海报、校刊等形式图文并茂地体现到校园每一个角落,活泼生动地展现到大学生面前,潜移入化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增强大学生对感恩文化的认知;其次,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尤其是曾留守大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将“感恩教育”贯穿到校园活动中去。由于曾留守大学生普遍存在着内向、退缩、不自信等心理特征,因此活动组织者要有意识的鼓励引导曾留守大学生融人到活动中去,争取由过去的“旁观者”到现在的“参与者”,努力成为未来活动的“组织者”,使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从而增进对感恩教育的认知,加深感恩情感,积极践行感恩行为。此外,在课余时间组织曾留守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以自己专业所长参加社区活动,帮助、关心他人,回馈社会,能够激发曾留守大学生的爱心,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提升自信。

参考文献:

[1]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06):30一3.

[2]李晓敏.河北高校农村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抑郁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7:40(1):57—61.

[3]李旭.感恩对大学生负性生活亊件及生命意义感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J].中国特殊教育,2016(3):58—63.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12.

[5]张莉华.具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心理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2):28—30.

[6]柴世钦,肖继军.大学生感恩意识欠缺现状分析及教育体系构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0(1):138—141.

[7]谢新华.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研究的述评[J].山东省团校学报,2〇11(2):12.

留守学生范文篇8

一、初衷:为什么要开展“牵手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学生”行动

(一)构建和谐南部、建设和谐库区的需要。“打造丘区强县、构建和谐南部”是南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题。作为农业大县、财政穷县,要实现南部社会的和谐,重点在农村,难点在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生产环境相当恶劣的升钟库区。没有升钟库区2万多名留守学生、10万群众的和谐,就没有南部农村的和谐;没有南部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南部社会的和谐。

(二)改变留守学生学习和生存环境的需要。20多年来,升钟库区10个乡镇、122个村、937个社、26282户、近10万名群众为升钟水库的修建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他们的良田沃土大多被淹,水进人退,从此迁往生产、生活条件更为艰苦的高山薄地,“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用水难、用电难、增收难”等“六大难题”长期困扰着他们,目前库区群众的生活依然还停留在二十年前的水平,“一头猪、两只羊、三分地”成了他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为了生计,库区青壮劳力大量外出务工,留下他们尚在学龄的孩子与爷爷、奶奶、亲朋好友相依为命,学习与生活只能得到少许的关爱与照料,梦想与幼稚的童心难以真正得到释放,部分学生甚至表现出“学业失教、行为失控、心理失衡的”留守学生综合症。

(三)积极发挥共青团组织特殊作用的需要。长期以来,共青团组织积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光荣传统,以助手和后备军的姿态,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和生力军作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尤其是省、市、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快推进升钟库区扶贫开发的今天,共青团南部县委就更应该充分发挥其特殊的作用,主动帮助和关爱留守学生,加强与他们心与心的交流、沟通,积极帮助他们走出精神的困惑和生活的艰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逆境自强,奋发有为。

二、做法:开展“四大主题活动”,让库区留守学生走入社会和公众关注的视野

(一)开展了“大学生进库区零距离体验”活动。4月26日至28日,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25名大学生志愿者,先期走进了升钟库区,给那里的留守学生送去图书3000余册、体育器材20余套、文具书包30余个。有8名大学生还走进了太霞乡小学校课堂,给库区的留守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使库区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组织了“大手拉小手”结队活动,通过互填结队卡片、互赠小礼品等形式,增进了城市大学生与库区留守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彼此的信任与了解。

(二)举办“牵手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学生”摄影展。5月16日,在西华师大新、老校区以及南充北湖公园举办了多场“牵手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学生”摄影展,同学们用笔和镜头聚焦库区留守学生,拍摄出了一张张鲜活、生动、极富感染力的照片,真实地再现了库区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现状,影展还当场收到学生及市民自发捐款5000余元,衣物9000余件,书籍8000余册。

(三)举办“走进城市高校,留守学生说心里话”报告会。5月18日,组织升钟库区留守学生代表和走进库区的大学生志愿者代表在西华师大作了一场专题报告。库区留守学生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和亲身感受讲述了自强自立、勤学上进、吃苦耐劳的动人故事,志愿者们则讲述了他们三天库区之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四)开展了“库区留守学生代表免费游南充”活动。5月25日—26日,组织48名库区留守学生代表免费游南充活动。两天时间里,孩子们参观了大学校园、市政建设和罗瑞卿故居、陈寿万卷楼、西山革命烈士陵园,观看了由西华师范大学学工部、宣传部、团委、新闻传播学院、文学院共同为库区留守学生主办的一场“爱心联通你我——库区留守学生游南充专场文艺晚会”,参加了顺庆区涪江路小学的互动学习交流活动,库区留守学生的纯朴和憨厚,勤俭和自强深深地感动了城市的孩子,而城市孩子通过向库区留守学生佩带红领巾和校徽,捐赠书籍和自制的卡通画,以其热情和天真、开朗和自信深深地感染着库区的留守学生。

三、成效:“牵手升钟库区、关爱留守学生”行动初期效果明显

一是库区留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现状开始被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四大主题活动”的开展,使更多地人开始了解升钟库区、了解库区留守学生的现状,把目光和爱心投向这群天真、自立而又无助、艰辛的孩子。《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南充电视台、南充人民广播电台、南充新闻网及南部电视台多次宣传报道活动的开展和库区留守学生的现状。媒体的聚焦、爱心的汇积,升钟库区留守学生正被“山旮旯”外所关注。

留守学生范文篇9

一、加强领导,健全关爱留守学生工作运行机制

通过认真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的相关文件文章,深刻认识到:关爱留守学生工作是关系到我们下一代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我们财政改革发展的一件大事。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我局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根据人员变动调整了“中江县财政局关爱留守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局长郑大明同志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股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由局行政政法事业社保股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把这项工作纳入财政工作的重点和目标管理,并与玄武居委会和玄武派出所保持联系,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共同做好关爱留守学生工作,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使他们远在他乡的亲人们能安心祖国的建设。

二、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为留守学生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关爱留守学生办公室的指导下,我局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重大战略思想,以竭诚为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带领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职工一直为留守学生排忧解难,教育好、管理好、引导好留守学生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等方面健康成长,密切配合县教育局和各学校,鼓励和支持青少年积极参加有益于身心的文体、公益活动,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促进他们不断进步。同时,教育引导留守学生不进入营业性网吧,自觉抵制淫秽、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等,使他们从小就学习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懂得珍惜和平,关爱他人,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荣辱观。

留守学生范文篇10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乡许多农民纷纷外出打工,不少中小学生的家长长期不在家,却把未成年学生的教育、管理、监护的义务,委托给老人或亲友,有的甚至是大学生带小学生。这些“留守学生”因缺乏亲情而引发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也日益突出,致使一些学生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所以加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刻不容缓,我乡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管理办理。

一、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必在性

近几年来,我乡中小学“留守学生”人数不断增多。经调查全乡有“留守学生”162人。这些“留守学生”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学生的父母长期外出务工,平时心牵挂着自己的子女,而心有余而力不足,缺少对学生的关爱、交流和引导,致使一些学生子走向犯罪的道路,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应当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与重视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

二、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措施办法

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在“留守学生”的教育、引导和管理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1、重视思想道德教育。以法制副校长上法制课,不断提高广大学生的法制道德观念;通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请退休老干部为学生讲革命传统故事,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以班队、共青团、少先队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关爱、责任、诚实”等基础道德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尤其特别重视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建立健全心理咨询室及配备必要的设施,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心理辅导教师,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平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留守学生”做到精心观察,及时掌握动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疏导,给这部分学生以更多的“偏爱”。学校、班级经常举办生动有趣的竞赛,开展书法、绘画、舞蹈、乐器、球类等到课外活动,以赛促练,提高能力。

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建立“留守学生”专项档案。包括“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所在年级、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租住房屋地址、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二是建立重点结对制度。实行“321”结对帮扶办法,乡领导干部与3名留守学生结对,党员与2名留守学生结对,一般干部与1名留守学生结对,加强辅导,实行跟踪教育,要求每星期到结对子“留守学生”家中了解情况,注意宣传用电安全、交通安全、防火安全,并做好每次的入户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乡领导汇报;三是建立家校制度。每月对每位“留守学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至少联系一次(包括电话、书面),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四是建立奖励制度。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进步快的“留守学生”,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五是建立“留守学生”与父母联系制度。要求外出打工的父母保持与学生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半个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学校开通家长热线确保儿童有特殊情况时在第一时间和家长取得联系,另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

三、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形成全力。各相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参与“留守学生”教育行列,共同支持和关心“留守学生”的成长,共同做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净化社会风气,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建立组织,落实责任。乡党委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加强“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落实责任制,中心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负总责,学校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乡机关干部、教职工要充分自身的优势,共同做好“留守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

3、加强培训,全面指导。一是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运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学生的能力;二是对他们常年外出打工的父母进行培训和指导。充分利用“留守学生”父母返乡时机,举办“留守学生”家长培训班,专门就如何教育“留守学生”进行辅导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