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3-25 23:43:18

水运工作要点

水运工作要点篇1

XX是典型的库区县,XX区贯穿形成“一线串五湖”的美景,初步形成了区间运输转向旅游客运的运输方式。随着XX“旅游兴县”的战略大力推进,水上旅游客运逐渐兴旺。目前我县港口码头基础设施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兴旺的旅游市场。

目前,XX港现有港口码头17座,其航管理部门现有港口码头1座;其它货运码头16座。2013年XX港码头泊位年末实有数为18个,总延长为940米,由于港口基础设施落后,大部分泊位都利用自然岸坡作业,作业长度940米,简易堆场11600平方米;XX港2013年装卸机械年末实有数合计34台,其中起重机械18台/57吨,装卸搬运机械18台/12.5吨;2013年全县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为28.85万吨,其中沙石27.85万吨,木材1.0万吨;完成旅客吞吐量为35.3万人次,主要在陡水港区。

二、“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水运建设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县在省、市港航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陡水湖旅游码头项目的建设工作,该项目工程总投资为381.7万元,其中省交通重点建设费补助253万元,按年接发旅客量29.6万人次设计,建设四等客运码头泊位2个,30米X8米趸船1艘,候船室570平方米,停车场750平方米,主体工程于2004年建设完工。

“十二五”期间,我县所报相关水路运输规划项目,目前基本上未实施建设。

三、“十一五”时期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组织落实;

2、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协调,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规划、建设资金。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XX县水运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有限,“十二五”期间基本上相关规划项目,有水运和港口发展规划工作相对滞后。

“十三五”规划:

(一)规划目标和建设重点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参考“十二五”期间XX港水路客货运吞吐量及“十三五”运输量预测,目前我县落后的港口设施难以承担今后客货吞吐量增长的要求,结合XX港区的划分和通航条件等,按照合理利岸线资源的原则,以县城、陡水湖为中心,拟对XX港口设施建设作如下规划:

(二)措施和建议

1、切实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坚决执行国家颁布的《港口法》,实行“一城一港”,严格按照《XX港总体规划》的布局和要求,实施港口码头设施建设。

水运工作要点篇2

关键词:变频器 给水泵 原理 应用

大、中型热电厂给水多采用母管制给水系统,其给水泵多为定速运行。锅炉汽包水位靠自动给水调节阀调控.属节流调节。运行中的发电厂,一般除冬季供暖期热电负荷较高外,大多参与调峰、峰谷偏差较大,给水量也相应变化较大,给水泵则随着负荷的变化频繁起停,造成给水母管压力变化较大。负荷越小,母管压力越高.锅炉自动给水调节阀开度越小,其节流损失越严重。

热电厂厂用电率一般占发电量的l0%左右,给水泵耗电量又占厂用电量的30-40%左右,因此说在热电厂降低给水泵单耗,即降低厂用电率。在许多热电厂都采用变频器,对母管制给水系统的定速泵.进行变频调速改造,并取得了成功。

一、原理

母管制给水系统由原来的给水泵定速变压运行, 改变为变速恒压运行, 是一次全新的技改实践。人们对定速变压运行是熟悉的:但对变速恒压运行则不甚了解,甚至对变速泵与定速泵能否并列运行亦有怀疑。因此,有必要从理沦到实践清楚变速泵与定速泵并列运行原理。下面分别介绍一下给水泵节流调节原理、给水泵变速调节原理和定速泵与变速泵的并列运行原理。

1、给水泵节流调节原理

给水泵工频定速运行工作点(a,b,c,d,e)是随运行泵台数、锅炉给水自动调节阀开度变化的。负荷增大时给水自动调节阀开大,阻力减小,流量增加,泵的扬程下降;负荷减少时给水自动调节阀关小,阻力增加,泵扬程增高。这就是节流调节的特点。给水泵最经济的工作点,应该是保证安全上水条件下的最低扬程。这在工频定速方式下是难于做到的。

图1 给水泵节流调节原理图

2、给水泵变频调节原理

给水泵变频调节是根据比例定律,应用变频调速技术改变给水泵转速,相应改变给水泵特性曲线,从而达到改变工作点,调节给水泵流量的目的。其上限是工频(50Hz)定速状态下的给水泵特性曲线;其下限是对应工频定速特性曲线,经过相似换算求得的、满足母管压力和给水泵最小允许流量所对应转速的特性曲线。其变频调速范围就是上限与下限之间的所有变速调节特性曲线所组成的若干工作点及其对应的给水量。

图2 给水泵变频调节原理图

3、变速泵与工频定速泵并列运行原理

变速给水泵与工频定速泵是可以并列运行的。其原理是手动或自动控制母管压力(设定压力)工频定速泵对应最佳工作点带固定流量,变速泵对应工作点调节给水流量。其设定压力就是并列压力。工频定速泵的特性曲线与设定压力的交点即是工频定速泵的工作点,其对应的流量即是定速泵流量;对应变速泵转速的特性曲线与设定压力的交点即为变速泵的工作点,其对应的流量即为变速泵的流量。工频定速泵与变速泵流量之和为总给水量。

4、 变速泵与工频定速泵并列运行的最佳母管压力

工频定速运行的给水系统,母管压力是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其变动范围一般为2-3MPa,母管制给水泵进行变速改造的目的,就是在实现给水母管恒压运行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给水泵单耗。为此需要确定并列运行给水泵的最佳工作点。工频定速泵的最佳工作点,就是其额定工况点。根据水泵曲线找到最佳工作点,在这一点定速泵效率最高,变速泵保持这一压力,进行给水量调节,工况最佳,单耗最低。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做到确保其工作点高于最低流量以避免调速泵汽化。

二、解决方案与现场应用

给水泵变速调节方案看变频器调速的优点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高输入功率因数、高效率、高节电效果、高调节精度(0.5%)、低输入输出谐波、低共模电压、低dv/dt,对风机、水泵类负载,变频器有着明显优势。目前我厂已在鼓风机、引风机、循环水泵、热网循环水泵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应用变频器的唯一缺点是其初投资较高。变频器是高科技产品,其特点是高投入高产出。运行实践表明鼓风机、引风机、给煤机变频改造投资一般可在1.5―2年内回收。给水泵变频改造方案可采用以下二种:

1、一拖二方案

即利用一台变频器通过切换,分别拖动两台给水泵变频运行。该方案的优点是接线简单,通过切换可保证母管制给水系统常年变频运行(一台泵检修时,切换到另一台变频运行):其缺点是不能实现所有给水泵的软启动。

2、循环软启动变频调速方案

利用一台变频器实现并联给水泵的软启动和变频运行。即l#给水泵软启动变频运行,随着负荷增加,1#变频调速泵达到额定出力(50Hz额定转速),变频器启动同步跟踪调整程序将l#给水泵同期切换到工频运行,变频器由循环软启动程序启动2#给水泵变频运行,依此类推。由母管压力变送器(4-20mA)变频器PID调节系统组成闭环自动调节系统。该方案的优点是可实现循环软启动和变频自动调节,其缺点是接线复杂, 如图3所示。

图3给水泵循环软启动一次接线图

3、现场应用

以我公司三台35t/h蒸汽锅炉,共配有四台给水泵(其配套电动机容量为l60kW、380V、322A、转速为2980r/min),母管制,定速并列运行。不论单炉运行,双炉运行,还是三台炉运行, 其配套给水泵按额定出力计算均有较大调节佘量。

为降低单耗,降低厂用电率,应用一台ABB变频器,单炉运行时,变频调速泵运行;两台以上运行时,变频调速泵与工频定速泵并列运行,通过母管压力传感器(4―20mA)变频器组成的母管压力闭环控制系统,保持母管压力(给定的安全经济运行水压)恒定。根据锅炉水量需要调节变频泵转速,改变给水量实现闭环自动调节(变频运行时,由于给水母管压力为稳定的经济运行压力,故锅炉自动给水调节阀的阀位已较定速泵运行时开大很多,其节流损失大大降低),从根本上解决了富裕流量问题,进而达到节电的目的。

运行实践证明, 母管制给水系统应用变频调速是成功的,变频调速泵与工额定速泵并列运行是可靠的:变频调速泵的调速是灵敏的;能够可靠地保持母管压力稳定(给定值):锅炉给水均匀、水位稳定,节电效果明显。因此说,运行实践证明变频调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电显著,其调节性能是任何其它方式无法比拟的。

给水泵,特别是母管制给水系统,采用变频器,是我们应用高科技成果,节能降耗,提高给水系统自动化程度,保持给水压力恒定的一次尝试。结合设计和运行实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变频器配合母管压力变送器,可以方便地实现给水系统的闭环自动控制,保持母管压力恒定,提高给水质量;

2、应用变频器,实现给水泵调速运行,能够显著降低给水泵单耗, 降低厂用电率、供电煤耗和发电成本;

水运工作要点篇3

凝心聚力 开拓进取,谱写四川水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在全省航务海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刘孝明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省航务海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历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xx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明确发展思路,部署20xx年工作,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奋力谱写四川水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今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陈乐生同志亲临会议并讲话,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主动作为,全省水运发展取得新成效

20xx年,全省航务海事系统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厅党组各项决策部署,紧紧抓住《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出台实施的战略机遇,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以服务水路运输发展为主攻方向,统筹建设、运输、安全、环保等各项工作,全年完成水运建设投资53.6亿元,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10亿元,水上交通安全再次实现3项指标全部为零,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一)运输通道日益畅通。一是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全省港口集疏运系统布局规划完成编制。岷江成都至乐山段航运发展规划环评取得批复,渠江航运发展规划及规划环评通过行业专家咨询评估。配合厅开展《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水运专项规划》编制,科学谋划水运中长期和“十四五”期发展。眉山、凉山等17市完成港口规划和规划修编。二是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7个续建项目基本达到时序进度,完成投资42亿元,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其中岷江犍为航电枢纽完成三期截流,实现“蓄水、通航”目标,尖子山枢纽实质性开工,龙溪口、汤坝枢纽开始主体工程建设。5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取得进展,沱江自贡段航道等级提升二期工程、岷江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实现开工动员;岷江老木孔枢纽涉及的流域规划环评上报生态环保部审查;渠江风洞子枢纽工可已按缺件取得批复,土地预审已上报自然资源部待审批;沱江自贡段航道等级提升一期工程工可报告通过省发展改革委审查待批复。川渝合作重点项目嘉陵江利泽航运枢纽开工建设。三是航道管养能力进一步提升。建成高等级航道专项养护工程项目14个、在建10个。完成嘉陵江、岷江枯水期和犍为枢纽断航施工期通航保障,86批、1.87万吨大件运输货物顺利出川。

(二)服务能力逐渐提升。一是港口加快协调发展。配合推动泸、宜、乐三港资源整合,四川省港投集团正式成立并运行,标志着我省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开启新篇章。《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广元港与重庆果园港签订合作协议。泸州港在贵州赤水新建无水港,宜宾港在雅安新建集散中心,全省已建立无水港7个。二是集疏运体系积极布局。宜宾港进港铁路建设进展顺利,泸州港大件路拓宽改造工程、广安港至襄渝铁路前锋站快速通道、广元港红岩作业区(一区)进港公路、遂宁港至城区通港大道等4个项目启动实施,逐步打通进港“最后一公里”。三是港口绿色智慧发展加快。宜宾港志城作业区5G智慧港口建设启动可行性研究。泸州、宜宾和南充港建成岸电设施15套并推广使用。全省75%以上公务船舶靠港码头使用岸电。主要通航河流非法码头整治工作全面推进,摸排非法码头380座、已拆除216座,规范提升工作推进有序。17个市已由地方政府《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并完成75%的建设任务,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与城镇转运处置设施基本做到有效衔接。配合完成长江干线(溪洛渡至合江)181个港口岸线利用项目的论证和整治。

(三)运输发展稳中向好。一是航运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个体经营向企业化规模化发展,全省减少个体户1373户、新增省内企业116家,达到346家。全省第一家船舶管理企业获批成立,省际运输企业达到76家,其中万吨以上企业30家。新增港口企业3家、达到32家,可为港口腹地范围内的件散杂货、集装箱、液货等提供专业化服务。二是船舶标准化有序推进。全省省际运输船舶达390艘,千吨级船舶295艘,平均吨位3050吨,过三峡船闸船舶标准化率89%。推出适合嘉陵江、岷江等符合川江特点的标准船型及主尺度系列,船型标准化体系逐步完善。船舶工业发展健康,全省三级Ⅳ类以上船舶生产企业63家。三是集装箱运输稳步发展。与长江中下游及北部湾等沿海港口合作进一步深化,“天天直航快班”稳定开行,“水水中转航班”持续加密,宜宾-水富公共集装箱班轮实现常态化运行,新开通宜宾-上海“五定”集装箱班轮航线,全省集装班轮航线达到10条,每周发班34班,累计完成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4万标箱。四是多式联运成效明显。支持泸州、宜宾港参与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泸州港示范工程通过验收。达州开行首趟达州至万州港东出铁水联运班列,泸州到广州双向班列、宜宾至钦州班列、广西防城港-广安铁海联运班列顺利开行。宜宾港参与筹建南向班列平台公司,推动南向班列稳定运行。全年完成铁水联运集装箱量4万标箱,同比增长14.1%。嘉陵江航运推介会暨全线通航启航仪式成功举行,沿江货物实现水路运输通江达海。金沙江库区水路货运量及翻坝货运量持续增长。五是“水运+旅游”积极发展。落实“交通+旅游”融合发展专项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试点项目,规划实施项目30个。加快推进水路交通“厕所革命”,建成水路客运码头厕所23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20xx年,全省完成货运量6897万吨、货物周转量30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0.51%、13.33%。

(四)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是安全基础更加牢固。新建成渡改人行桥23座,在建15座,沿江临水群众出行更加安全便捷。积极推进建桥撤渡,撤销已建桥但未撤渡渡口32座,20座正在落实替代出行方案,全省渡口减少到886个,较“十三五”初减少33%。建成高洪水位防洪桩500余个,船舶安全停泊度汛得到保障。完成全省1.3万名船员集中安全教育。加快发展绿色环保新能源船舶,在广元、乐山启动客船提档升级试点,完成20、30客位新能源标准船型设计,设计第三代客渡船标准船型4型。全省审查船舶图纸89套,检验船舶8719艘次,从源头保障安全。二是监管责任有效落实。完成水路交通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编制,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细化。落实水上交通风险防控指导意见,建立完善动态调整和重大风险源联防联控机制,重新定级全省700余个风险源等级并落实管控措施。开展老旧船舶专项治理,清理取缔各类船舶1320艘。《金沙江向家坝升船机通航调度规程》,联合云南省开展向家坝、溪洛渡水域执法检查。全行业共组织检查组1.3万个,检查船舶3.7万艘次、渡口码头8000余个次,巡航里程(车艇)17.2万公里,发现并整改隐患780起。三是监管手段更加智能。监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完成中期调整,规划实施的297个项目,已完工186个。推进市级水上交通安全管理系统和县级视频监控中心建设,凉山、乐山、广元市级监控系统开工建设,泸州、宜宾、达州完成工可等前期工作,全省698套和76个一二类重点渡口视频监控全部接入厅应急指挥系统。完成内河渡运智能化研判系统开发,在眉山、乐山试点“客渡之眼”。金沙江、长江船舶动态监测终端投入使用,累计安装船舶定位设备1438套,出川船舶实现AIS动态数据与长江共享。四是船舶污染防治有效落实。省政府牵头建立起长江船舶污染治理工作协调机制,交通运输厅、生态环境厅、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印发《加强船舶水污染物转移处置联合监管制度的通知》,污染物转运处置方式、单证要求和监管职责得到明确细化。18个涉水船舶较多的市已建立并运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机制和联单制度,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有序推进实施。全省未发生船舶污染水域事件。五是应急救援更加高效。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响应处置程序和主要江河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与应急救援联防联动机制有效落实,预警响应和突发事件处置流程更加规范。厅联合自贡市政府开展大型水上交通安全暨船舶防污染应急演练,省市应急力量联合拉练获得圆满成功。20xx年,全省处置水上交通突发事件37起,救助人命128人次,水上交通安全事故“零发生”,实现“不跑一艘船、不死一个人、不发一起事故”的目标。

(五)行业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一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两个维护”。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局开展专题调研并形成高质量调研成果4个,整改问题11个。积极推进“四好一强”领导班子创建、“五好党支部”建设等重点工作,局党委连续7年被厅评为“四好一强”成效显著班子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先进单位。二是党风廉政建设强力推进。对3市部省补助资金项目开展审计监督,发现并限期整改问题33个。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内控管理实现全覆盖,巡视、巡查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完成,行业上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巩固。局党委被评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单位。三是法治建设持续深化。《四川省水路交通管理条例(修订)》完成调研论证。深入清理规范各级水路交通行政权力,优化完善行政权责清单制度,省本级实现公开透明运行。以航务海事综合信息平台为切入点,探索推进船舶证书“多证合一”。完成20xx年水路交通行政执法评议。出台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划转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顺利承接渔业船舶检验和监督管理职责。四是民生工作精准有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巩固定点帮扶村脱贫成果,在项目和资金上向贫困地区倾斜。农村水路客运燃油补贴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位,行业扫黑除恶深入开展,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五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组织参加全国首届船检业务技能比武大赛,1个集体4名个人获奖。深化与广东局海事“结对子”,加大干部交流锻炼和人才培训力度,局组织各类培训11期,500余名干部职工参训。六是行业软实力有效提升。开展“蜀水逐梦 传承奋进”行业先进典型宣传活动,12名行业先进典型展现了航务海事干部职工忠诚担当、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奋斗活力。《中国水运史》《中国水运建设实录》四川部分编纂按交通运输部时序要求积极推进。新华社、四川电视台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行业发展动态100余次,行业形象明显提升。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全省航务海事系统在攻坚克难中奋力前行,在追赶超越中实现突破。特别是在春节前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航务海事系统干部职工闻令而动,按照“一断三不断”总体要求,因时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分类防控,在全国率先暂停旅游船舶,各地渡口码头根据疫情情况相继停运,有效阻断水路运输传播途径。坚持服务与防控并重,采取“七步法”确保水路货物运输持续畅通,水运大动脉不因疫情而中断。一、二级响应期间,全省进出川船舶912艘,涉及船员5885人,货运量66.5万吨,有效保障了群众生产生活物资需要。在扎实做好防控的同时,抢抓水上施工黄金时机,加快推进项目复工复产,全省重点水运项目率先实现100%复工。全省水路交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充分肯定,社会舆论的正面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全省水路交通防疫和复工复运110余次。全省水路交通人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交出了一份疫情防控有效、复工复运有序的合格答卷!

成绩的取得,凝结着省委省政府和厅党组的关心关怀,饱含着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鼎力支持,更浸透着全省水路交通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局党委,向长期关心支持四川水运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统一思想,准确把握水运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全面加快交通强省建设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四川水运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上台阶至关重要的一年。当前,中央发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动员令,交通强国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我们要认真贯彻中央和部、省、厅的决策部署,坚定必胜决心信心,准确把握发展环境和现实需求,咬定目标不放松,只争朝夕加油干,不断推动我省水运发展实现提质增量。

(一)清醒直面行业发展短板

从水运网络布局看,作为内河水运大省的航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全省高等级航道里程仅占航道总里程的15%,7条重要航道通畅能力不足,船闸管理机制不顺,港口作业区智能化水平低,进港铁路、公路不完善,最后一公里制约问题突出,港口设计吞吐能力未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市场主体看,运输船舶专业化运力不足,港口和航运企业普遍散小弱,大型装备制造业、旅游业等关联产业与水路运输联动融合发展不够。不同运输方式之间衔接转换不畅、效率不高。水路运输占综合交通运输的比重不高,适水货源流失严重。从技术创新看,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智慧水运在标准统一、顶层设计和基础建设等方面还需加强。从要素保障上看,资金、用地、环评等方面的制约比较突出,特别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将对水运建设产生重大影响,务必要高度重视。

(二)准确把握发展面临形势

一是中央和省重大战略部署实施带来新机遇。中央继续实施“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战略,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把铁路、公路、航运等开放大通道建设作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的“硬件”来抓,为水运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带来重大机遇。二是促投资稳增长为行业发展提供重要机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做好稳投资等“六稳”工作,支持交通等基础设施补短板。全国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交通促投资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这些重大利好为加快我省水运发展带来宏观政策机遇。三是建设交通强国试点示范带来新的机遇。我省获批在构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体化交通网等六个方面,开展全方位交通强国建设试点,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将出台《关于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实施意见》,水运作为联结成渝地区的重要天然纽带,有助于集聚各方资源,进一步挖掘潜能,提升发展水平。

(三)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总体要求

一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服务发展大局,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坚持突出四川特色,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水运体系。二是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高等级航道达标升级,加快水运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配套功能设施,强化港航设施维护,提升基层海事监管能力,推进运输结构调整,服务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三是坚定不移打好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污染防治工作总要求,瞄准目标,精准施策,逐项抓好落实落地,确保如期完成任务。

(四)准确把握当前工作思路和目标

今年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战略机遇,全面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统筹谋划升级设施装备、夯实安全体系、转换发展动能、加快绿色发展等重点工作,推动四川水运高质量发展,助力交通强省建设。总体目标是“保、稳、优、控”。

一是“十三五”规划确保完成。加快实施《高等级航道达标升级专项工程》《渡口改桥建设》《水上交通安全监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等专项方案,“十三五”期完成水运投资250亿元。20xx年,力争完成投资38亿元。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580公里,高等级航道达标率达到93%,港口集装箱吞吐能力达到250万标箱。全面取消一二类江河渡口。

二是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全年不发生重大及以上运输船舶水上交通安全事故。

三是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三峡过闸船舶标准化率达90%,水路承担大宗货物运输量显著提高、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0%以上。

四是港口和船舶污染可控。全年不发生重大及以上港口和船舶污染水域事故。

三、开拓进取,全力做好20xx年各项工作

今年全省航务海事重点工作要点已经分解下达,受疫情影响,各项工作进度比预期的滞后。现在到年底只有8个多月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必须把握关键、抢抓时机,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加快升级基础装备设施。一是完善水运规划体系。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结合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要求和我省水运行业实际,完成《四川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50年)水运专项规划》和交通强省实施意见水运篇章编制。联合云南省加快《金沙江航运发展规划》编制及其环评规划。完成岷江成都至乐山段和渠江航运发展规划、《四川省港口集疏运系统布局规划》。提前研究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及政策保障,完成“十四五”规划编制。二是推动航道畅通互联。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做好项目储备,加快11个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成熟一个、开工一个。加强要素保障和实施管理,确保8个续建项目达到时序进度。长江协同推进宜宾至重庆段航道险滩整治;岷江重点推动老木孔、东风岩枢纽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开工建设,加快犍为、龙溪口、尖子山等航电枢纽建设,龙溪口至宜宾段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形成实物工作量;嘉陵江重点完成航运配套工程收尾,配合加快推进利泽枢纽建设;渠江加快风洞子枢纽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达州至广安段航运配套工程完成工可批复;沱江自贡段航道等级提升工程形成实物工作量;金沙江督促协调三峡集团尽快启动乌东德翻坝码头建设,加快溪洛渡至向家坝段航道整治工程前期工作;涪江继续推进遂宁以下复航工作,完成三星船闸工可批复。开展全省航道通航条件调查,加强航道养护管理,完成高等级航道专项养护工程项目14个,养护里程900公里,提高通航保证率。三是推进港口现代化。配合省港投集团加快港口资源整合,推动宜宾、泸州、乐山港协同发展。加快宜宾港志城作业区进港铁路、广元港红岩作业区(一区)进港公路和遂宁港通港大道等港口集疏运项目建设。支持宜宾港志城作业区加快5G智慧港口建设。新改造码头岸电设施14个,完善港口岸电设施等功能布局,推动港口专业化发展。四是推进船型标准统一。鼓励发展集装箱、滚装船等专业化船舶,研发适合我省航道、船闸特点的标准船型主尺度。研究推广适合嘉陵江航线的标准货船船型,提升嘉陵江通航效率。在广元和乐山试点应用新能源客船船型,推广第三代客渡船标准船型,逐步淘汰老旧落后船舶。

(二)加快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发展智慧水运。完成AIS自动识别系统与北斗系统项目立项并启动实施,建成进出川船舶动态监测系统。加快岷江、金沙江、嘉陵江船舶AIS定位设备建设,在江河库区及封闭水域因地制宜推广新能源定位设备。正式运行四川航务海事综合信息平台,加快开发船舶证书“多证合一”系统。规范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数据整合,所有船舶动态位置数据和一、二类渡口视频监控统一接入厅平台。持续推进《安全监测巡航救助一体化建设方案》规划项目,全面加快市级交管系统、县级监控室建设。完成“客渡之眼”试点,逐步在全省推广内河渡运智能化研判系统。二是优化运输组织。加强与长江中下游港口联动,拓展我省港口与重庆、武汉、上海等港口的合作,推动内贸适水货物集装箱化运输。发挥泸州、宜宾港干支中转作用,引导岷江、金沙江沿线大宗散货、重大件等货物在宜宾、泸州港中转。持续优化加密宜宾-泸州至重庆“水水中转航班”,积极发展达州至万州港铁水联运,推动宜宾、泸州港至钦州、黄埔港铁海联运班列常态化运行,推进中长距离大宗货物“公转水”。完善嘉陵江通航建筑物运行管理制度,构建全江统一联合调度机制,推动嘉陵江沿线港口与重庆两路寸滩保税区协同合作发展。完善无水港合作机制,推进省内无水港培育,鼓励在云贵陕等省外发展无水港,扩宽港口辐射服务功能。三是壮大市场主体。建立完善重点港航企业联系制度,做好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监测分析。落实长江等主要江河水路运价公布机制,加强市场引导。发挥省港投集团等骨干企业的引领作用,推动港航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鼓励铁路、公路货运企业向水路运输市场延伸产业链,优化航运资源配置。四是鼓励服务创新。积极探索长江上游(四川)航运中心建设,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船舶交易等航务服务业,推动建立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完善省物流平台水运数据信息,发挥数据在港航企业和货物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大汇报争取力度,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争取适水产业沿江临港布局,推动形成港、产、城良性互动发展机制。加快旅游码头、航道建设,重点打造嘉陵江山水人文旅游线试点工程,形成阆中古城游、嘉陵江风光游等精品线路,推进“水运+旅游”深度融合。

(三)加快实现生态绿色发展。一是全力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落实《四川省推进长江经济带船舶和港口污染突出问题整治实施方案》,紧扣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10月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督促检查,按月通报进展情况,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全面加强港口污染防治。用好《四川省港口码头与船舶污染防治技术指南》,指导全省水路交通污染防治工作。17个已取得港口总体规划批复的港口全面完成《港口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及处置设施建设方案》。推动加快散货码头防风抑尘设施建设,加强港口节能环保设备、工艺应用,引导港口企业淘汰老旧高排放港作机械。强化运行管理,确保港口船舶污染物接收设施与城镇转运处置设施有效衔接,创建“绿色港口”。三是重点加强船舶污染防治。全面运行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联合监管机制和联单制度,落实单证管理要求和监管职责,加快实施防治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水域环境应急能力建设规划,坚决防止船舶污染水域。分类推进400总吨以上及以下船舶污染处置装置改造,加强船舶污染防治设施设备配备及使用情况监督检测,坚决打击偷排直排行为。以新能源船型试点工作为抓手,研究老旧船舶、排放不达标船舶专项治理方案,加快淘汰更新。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警示片等反馈问题的整改和销号工作。四是强化资源集约利用。按照控制总量、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升效率的原则,严格管控港口岸线利用。落实《港口岸线使用审批管理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岸线审批后的跟踪管理。全面加快省内主要通航河流非法码头整治,6月底前完成符合条件码头的规范提升,年底前完成非法码头整治情况核查验收。以“河长制”为抓手,将非法码头整治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坚决防止死灰复燃。

(四)加快夯实安全监管体系。一是落实安全责任。进一步理清部门监管职责,规范监管履职行为。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提高自我安全意识。以建立健全安全责任清单为契机,完善水上交通《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清单》《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清单》,试点开展安全清单管理,逐步在全省推广。二是夯实安全基础。梳理“十三五”渡改人行桥建设情况,督促加快未开工和未完工项目实施进度,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从严控制新增江河渡口和渡船,力争全面取消一、二类江河渡口和车渡。加快建桥撤渡,完善撤渡手续。落实联合审查机制,新建旅游客船全部采用安全环保新指标体系,严把船舶准入关。全面修订我省非统考船员理论考试题库,持续推进持证船员集中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水运建设工程通航安全评估,保障重点通航环境。三是构建双重预防控制体系。充分利用“两库一图”系统,细化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落实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积极推行安全差异化监管。完成全省老旧闸坝监测,加强监督管理和重大风险管控及隐患整治。创新港口经营及安全治理模式,依托危险货物港口安全风险防控平台,加强重点风险联防联控,打造“平安港口”。强化船舶动态管理,督促落实船舶进出港报告制度和开航前自查自纠。突出“四类”重点船舶、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监管,强化一线监管力量及CCTV、AIS等无接触式巡查与现场巡航巡查联动,加大执法打击力度,确保“六不发航”等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创建“平安船舶”。加强对桥区及大坝通航水域监管,深化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打造品质工程。四是强化应急救援。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水上搜救工作的通知》及交通运输部实施方案,建立省层面水上交通安全搜救联席会议制度。修订完善水上交通应急预案,组织开展省市联合演练和不同层级的专项演练。落实水上交通安全预警响应处置程序和流域汛情通报机制,做到影响航行安全的信息获取、传递、响应及时。推动省级水上安全应急救援物资和川东北南充、川南泸州应急搜救基地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做好汛期、黄金周等重点时段应急保障。

(五)加快提升现代治理能力。一是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思想理论武装,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党建标准化建设指南》,推进“四好一强”班子建设、“五好党支部”创建和党员积分制管理等工作,实现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坚持不懈反“四风”,强化内部审计监督和内控管理,涵养行业上下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标本兼治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持续抓好各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二是加强法治建设。贯彻落实《四川省航道条例》,推动制定《嘉陵江流域制度规范》。加强行业重点领域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快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管理体系。深度清理规范各级水路交通行政审批事项,修订《四川省水路交通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及配套资料,优化审批事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三是抓好脱贫攻坚。对标水运脱贫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渡改人行桥、嘉陵江航运配套工程、厕所革命等7项专项工作,做好对口联系结对帮扶,确保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工作目标。四是凝聚发展活力。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水运发展重点工作宣传,完成20xx年四川水运发展宣传片和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微视频制作,收集整理水运非物质文化遗产“岷江号子”。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行业先进典型培树。创新教育培训方式,分层分级加强业务培训。积极做好行业体制改革和改革后续工作,保持行业稳定。继续抓好扫黑除恶和信访稳定等工作,确保行业和谐发展。

水运工作要点篇4

新年伊始,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当前贵州处在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时期,迎来一系列大好机遇,进入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今后几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要在科学发展、后发赶超上下功夫,确保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2013年1月18日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暨水运发展、安全生产、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我在会议上作了题为“集智创新抓机遇,聚力抢救破瓶颈,努力增加贵州水运发展的正能量”的工作报告,提出了会战三年,水运基础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水运综合实力增比进位。奋战八年,构建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水运体系的目标。为实现奋斗目标,“破题提速”是2013年贵州水运发展的关键词。首先选好“命题”强化规划引导,优化产业布局,统筹谋划贵州特有的“线、面、点、网”的水运空间布局。“线”就是要描绘建成五条水运出省通道,打通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水运通道,为沿江工业布局提供支撑;“面”就是做好全省众多的水库这篇文章,发展水上客运,打造生态文明旅游航道;“点”就是要点亮乡村渡口建设明灯,建设好全省各地的乡村渡口工程,点燃成千上万乡村人民群众的热情;“网”就是实施港口和公路网络的连接,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组合功能,实现货物运输“无缝衔接”和客运“零距离换乘”。

2013年是水运三年会战的首战之年,也是贵州水运破题的提速之年,以投资驱动水运发展为动力,将投入建设资金7亿元,提速加快在建和开工项目。

开工乌江构皮滩水电枢纽翻坝运输体系工程,是2013年水运发展的专题。乌江构皮滩水电站扼守贵阳遵义咽喉,构皮滩水电枢纽未建过船设施,水运受阻。对航道“肠阻梗”动手术,建设坝上滚装船码头、坝下转运码头各1个,修筑翻坝二级公路17公里,迂回链接,突破闸坝“封锁”线,实现翻坝运输,达到优化物流走向,降低运输成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

开拓水运发展空间,是2013年水运发展的考题。开工建设北盘江光照、清水江白市库区航运工程,改善库区周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交通出行条件,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点亮繁星。加快建成360道渡口惠民工程,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加快都柳江航电枢纽建设是2013年水运发展的主题。都柳江航电枢纽工程,对贵州水运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贵州交通首次把“以航为主,航电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的理念,落实到水运发展实践中,从而提升水运能力的新着力点。

努力增加水运发展正能量。开展乌江、红水河航道提等升级扩能是2013年水运发展的论题。乌江、红水河是国家水运主通道。乌江、红水河航道提等升级,关系到上下游航道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打破空间界限,联合广西、重庆的内外力量,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乌江、红水河航道由四级提升为三级,争取进入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

水运工作要点篇5

【关键词】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维护;水电站

水利发电是我国发电站重要的发展形式,在我国电力生产行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水利发电的正常进行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水电站管理人员要按照要求对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进行规范操作,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当设备出现运行问题时,工作人员立刻要对设备进行检修排除故障,保证相同故障问题不能够在出现。水轮发电机组运行质量对水电站经济效益的增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水轮发电机组安全运行能够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保证生产效益的进一步提高。

1.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

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方式主要有并网运行与单机运行两种。在水轮机组运行中并网运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运行方式,对工况在控制设备的切换运行下能够实现液压手动等方式的转变。运行方式在水轮发电机组中的应用要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保证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并网运行方式实现对调速器永态转差系数的影响,并且根据机组的实际情况实现水轮发电机组在负荷运行中的性质。机组单机带孤立负荷运行,则孤立小系统的所有负荷都由一台机组承担。调速器等自动调节装置在运行的状态下对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这种情况能够保证设备在有功负荷状态下实现电能频率域电压稳定性发展。新时期能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在水电站中运用可再生能源能够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采取科学合理的建设与管理是实现水电站优化管理调度的主要方式。因此要强化水电站的设备管理,实现水电站高效有序的运行。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意识,制定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实现水电站设备安全运行,水轮发电机组在水电站安全运行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必须在安全事故发生之前消除隐患,保证水电站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水轮发电机组运行中故障分析

针对水电站出现的运行故障进行分析,能够明确我国水轮发电机组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根据这些原因制定专业的解决水轮发电机组故障的策略。水轮发电机组出现的故障主要集中在定子绕组上,设备很容易出现绝缘老化趋势严重、对温度的测量精准度降低等等。除了上述原因之外,激磁回路的绝缘与灭磁开关受到影响也会是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同样在发电机组运行设置中会添置一些灭火装置,这些灭火装置更多的是人工操作,一旦水轮发电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火灾,人工操作效率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安全运行要求。

3.水轮发电机组维护重点

3.1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日常清洁

为了能够实现水电站安全有序的运行,要加强对发电机滑环室清洁的管理。在滑环室中滑环等部位是清洁的重点。要保证设备绝缘能力,滑环室中刷架支撑绝缘和极间绝缘破损并且处理不当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吸尘器吸汇尘效果不明或因机组滑环室与轴承油盆靠近,由于漏油,油雾对碳粉的吸附作用造成滑环室内各绝缘件绝缘性能下降,这些情况都会导致水轮发电机组不能够正常进行工作,因此日常工作中做好清洁工作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的重点。当水轮发电机组出现漏油情况时要做好堵油措施,保证滑环室的清洁卫生,没有明显物品堆放,堆放混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充分考虑停机处理情况,避免水轮发电机组出现不规范运行。保证水轮发电机组设备清洁能够提升设备在运行中的效率。所以在日常维护的过程中,要对水轮发电机组中的设备进行清扫工作,对脏东西较多的部位进行重点清扫工作。并且要保证在水轮发电机组周围地区不能够出现积水等情况,保证周边环境的整洁,这样才能够有利于水电站正常运行。

3.2熟悉设备状态掌握设备运行规程

在水电站日常设备维护的过程中,对设备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切换工作,明确水电站中空压机、水泵等主要设备的轮流切换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储气罐要做到定期排污工作,冲洗滤水器。设置专人对蓄电池进行管理,厂站透平油、绝缘油的定期取样化验要在专业人员配合下进行试验,水轮发电机组中辅助设备的安全运转是主机正常运行的保证。做好运行管理中安全发电工作,对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分析。设备在操作过程中要按照相关规章制度下进行,对事故容易出现的地方要做针对性的工作经验分析总结,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3.3对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要明确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且对事故责任相关人员做好处理工作,强化事故防范措施的制定,结合事故进行专业工作指导。吸取事故发生的教训,对施工经验进行总结,并且制定有力的措施进行下一步的事故防范工作。专业人员对事故进行分析,对水电站中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状况进行了解,实现提升运行管理水平的目的。

3.4在运行过程中保证随时进行监视

水电站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呈现自动化发展,因此值守水电站是电力生产部门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关系到水电站能够安全运行。在水电站中进行的值守人员要对水电站中的设备、系统、安全管理条例等有着明确的掌握,保证设备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水电站系统安全高效运行需要专业工作人员充分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对设备进行调整,采取巡视检查的方式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

4.结束语

电站中水轮发电机组是重要的设备。水轮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能够实现水电站经济效益的提升。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保证水轮发电机组能够按照使用标准进行工作,对水轮发电机组进行系统性日常维修工作,这样不但能够提升机器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水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能够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水轮发电机组及辅助设备运行与维修(最新统一编写小水电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2,7.

水运工作要点篇6

【关键词】并联工作;排水系统;技术经济分析;结论

1、前言

在矿山排水系统中,但台泵单糖管路的工作方式虽然存在,但随着用水量的变化,多台水泵并联和多趟管路并联组成的排水系统确是最为普遍。矿山排水设备是煤矿生产的大型设备,对矿井的生产、安全和经济效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矿山排水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水泵并联工作和管路并联工作

2.1水泵并联工作

现以2太台同性能水泵的并联工作情况来分析。图1是2台相同水泵I II的扬程特性曲线用I II表示。在同一扬程下,把曲线I II的横坐标相加,即得并联运转时的合成特性曲线I+II。

管路特性曲线III与并联运转时的合成特性曲线I+II的交点M即为并联运转时的工况点。并联后水泵的总流量为QM,扬程为HM,显然,两台相同水泵并联实得合成流量QM大于每台水泵单独运转时的流量Q1,2,而小于每台泵单独运转时的流量之和Q1+Q2,即Q1,2QM

水泵并联工作时,总的排水能力提高了,但由于管路阻力损失正比于流量的平方,因而管路的阻力损失加大,管路的效率由原来的Hsy/H1,2下降为Hsy/HM。其他多台水泵的并联工作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

2.2管路的并联工作

现以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为例,即单台泵两条管路并联工作(见图2)。某一趟排水管的特性曲线为1,另一趟排水管特性曲线为2,把两趟管路特性曲线的横坐标相加,得到管路并联后的合成特性曲线3,水泵的工况点由独立运转时的M1点或M2点变为M点,水泵的流量由Q1或Q2增大为Q,水泵的扬程由H1或H2下降为H3。

采取管路并联时,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增大,水泵的扬程降低,管路效率提高,无益功耗减少。其他更为复杂的情况可依此进行分析。

3、多台泵多趟管路的联合工作

为便于分析和讨论,对排水系统做假设和简化:所有的水泵性能相同;所有的管路特性相同;水泵和管路均为并联;单台泵单趟管路独立运转的工况点在额定工况点。矿山排水系统不外乎3种情况,以下逐一进行分析。

3.1水泵台数i等于管路趟数n(i=n)

这种情况可按单台泵单条管路独立运转考虑,没有采用水泵和管路联合工作的必要,而且即便采取联合工作的方式,其工作状况也不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再做详细的讨论。

3.2水泵台数i大于管路趟数n(i>n)

如图3所示,B1~i为每台泵的扬程特性曲线,g1~n为每趟管路的特性曲线(表达方式H=H0+RQ2),B为i台水泵并联的合成特性曲线,g为n趟管路并联的合成特性曲线。图中,M为此排水系统的联合运转工况点总流量为QM,扬程HM。联合运转时,每台水泵的流量、扬程为

Q1~i=QM/i H1~i=HM

显而易见:在i>n的联合运转情况下,每台泵产生的流量Q1~i小于该泵独立运转时产生的流量Qin;联合运转中的每台泵的扬程H1~i大于该水泵的单独运转的扬程Hin,即

Q1~iHin

3.3水泵台数小于管路趟数(i

此种情况与上面绘图分析方法一样,如图4所示。此时,Q1~i=QM/i,H1~i=HM,Q1~i>Qin,H1~i

4、技术经济分析

4.1如图3,4所示,N、η和Hs曲线分别代表水泵的功率曲线、效率曲线和允许吸上真空度曲线。

4.1.1水泵台数等于管路趟数(i=n)

当水泵台数等于管路趟数(i=n)时,属于单台泵单趟管路的独立运转,其工况与设计工况相同,技术性能不发生任何变化。

4.1.2水泵台数大于管路趟数(i>n)

(1)稳定性方面。由图3可知:水泵工作的扬程HM大于每台泵单独运转的扬程Hin,即HM>Hin,水泵的稳定性由H0/Hin增加为H0/HM,因而稳定性增强。

(2)气蚀方面。联合运转每台泵的流量Q1~i比水泵单独运转时的流量Qin小,即Q1~i

(3)负荷方面

由功率曲线可知,联合运转时每台水泵的工况点M’在独立运转工况点j的左侧,水泵负荷下降,不会出现过负荷。

4.1.3水泵台数小于管路趟数(i

(1)稳定性方面。由图4可知:水泵工作的扬程HM小于每台泵单独运转的扬程Hin,即HM

(2)气蚀方面。联合运转每台泵的流量Q1~i大于水泵单独运转时的流量Qin,即Q1~i>Qin,水泵的吸水高度和允许吸上真空度Hs下降,因而水泵抗气蚀能力降低。

(3)负荷方面。由功率曲线可知,水泵联合运转的工况点M’在独立运转工况点j的右侧,水泵负荷增大,有可能出现过负荷。

4.2经济分析

排水系统效率ηP与水泵的工况效率ηM’,管路效率ηj,电机效率ηd有关,即有ηP=ηM’ηjηd。由于电机效率变化很小,在分析时假定其不变。

4.2.1水泵台数等于管路趟数(i=n)

水泵台数等于管路趟数的情况下,系统效率不发生变化。

4.2.2水泵台数大于管路趟数(i>n)

由于HM>Hin管路效率由H0/Hin下降到H0/HM,同时,水泵工况偏离额定工况,水泵的工况效率ηM’下降。因此,排水系统的效率显著降低。

4.2.3当水泵台数小于管路趟数(i

此时,HM

通过以上的技术经济分析,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

(1)水泵工作台数等于管路趟数是理想的排水系统。其设计计算简单,安全有保证,技术可行,排水系统的效率高,经济效益好。

(2)从技术和安全的角度来看,采取水泵并联运转较好,而采取管路并联不好。但从经济角度考虑,采取水泵并联不好,而采取管路并联较好。

水运工作要点篇7

2017年5月底,交通运输部印发了《珠江水运发展规划纲要》(简称《纲要》)。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苏杰就《纲要》编制的背景、理念思路、发展基础成效、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等内容进行了解读。

珠江水运发展步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阶段

珠江是我国第二大通航河流,由西江、北江、东江干支流及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形成“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特点。作为我国华南、西南地区重要的水上运输大通道,珠江已经成为我国西南内陆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互补、协调发展的重要纽带。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实施,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进一步加强,珠江水运进入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发展阶段。为更好地支撑国家战略实施,打造我国继长江后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结合珠江水运发展新形势,交通运输部出台了《纲要》。《纲要》是指导珠江水运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17年至2025年,与国务院批准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规划期基本一致。

《纲要》编制重点把握“三个突出”

《纲要》编制重点把握好“三个突出”。一是突出国家战略新要求。重点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区域经济新格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扶贫攻坚、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等,分析国家战略对珠江内河水运发展的新要求,体现规划纲要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时代特点。

二是突出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及其对水运发展的具体要求,分析珠江水运发展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的主要差距等,研究提出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是突出继承性和可操作性。珠江水运发展规划体系比较完善,《纲要》重点是在已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深化研究,进一步明确目标和任务,提出可操作性的主要任务和具体项目,列出重大项目专栏。

发挥比较优势 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珠江水运基本形成了以“一横一网三线”为骨架的航道体系,建成了一批集约化、规模化港区,运输船舶技术状况明显改善,水运量和港口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水运保障和管理能力稳步提升。2016年年底,珠江水系航道通航里程15552公里,规划的高等级航道达标率为86%;港口货物通过能力54775万吨、1354万标箱;拥有内河运输船舶16829艘,净载重吨1600万吨;完成货运量8.3亿吨,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14亿吨,其中集装箱1146万标箱。

珠江水运在腹地资源开发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完善,促进了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了区域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促M了沿江产业带形成和梯度转移。但同时还存在着上游地区关键节点尚未打通、干支联动有待拓展、港口集疏运体系不完善、统筹协调有待加强等发展中诸多问题,需要遵循“重点突破、远近结合,统筹协调、协同发展,安全第一、绿色发展,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原则着力解决。

《纲要》提出了“到2025年,基本建成畅通、安全、绿色、高效的珠江黄金水道,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珠江水运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得到较好发挥,总体服务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内河航道、内河港口、内河船舶、绿色安全和航运服务5个方面的近期目标。

提出六大主要任务 实施七大重点工程

《纲要》提出六大主要任务,实施七大重点工程。

六大主要任务。一是打造珠江黄金水道。以“一横一网三线”高等级航道为核心,以解决制约珠江水运发展的重点问题、重要“瓶颈”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贯通的珠江黄金水道。

二是推进港口转型升级。加快规模化、集约化港区建设,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提升港口现代服务功能,促进港产城互动发展。

三是推动航运服务发展。推进运力结构调整,优化运输组织,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提升航运整体水平。

四是加强水运安全监管。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水上应急救助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水运应急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珠江水运安全保障能力。

五是促进水运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生态航道建设、绿色港口建设。加强船舶污染防治,打造珠江生态走廊。

六是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健全珠江水运管理体制机制,提升航道保障服务能力。加强港口岸线管理,引导港航企业集约化发展,推进信息化发展,提升珠江水运公共服务能力。

七大重点工程。一是碍航闸坝复航工程。着力解决珠江中上游碍航闸坝问题,加快推进右江百色水利枢纽、红水河龙滩水电站过船设施建设,适时推进贺江、绣江等航道碍航闸坝复航。

二是西江航运干线扩能工程。实施西江航运干线南宁至肇庆段一级航道、西伶通道一级航道等建设工程,扩建贵港、西津二线船闸。研究将西伶通道、磨刀门水道等出海航道纳入西江航运干线,与广州、珠海等沿海港口沟通,提升江海联运服务功能。

三是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完善工程。规划通过实施“加密、提级”等完善工程,改善龙穴南水道、倒运海水道、鸡鸦水道、泥湾门―鸡啼门水道航道条件,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内河航道集疏运能力。

四是西南水运出海通道建设工程。重点解决百色水利枢纽、龙滩水电站断航问题,加快推进大藤峡水利枢纽船闸建设,实施现有船闸改造和航道建设,着力打通西南水运出海西线(右江)、中线(红水河)、北线(柳江)通道。

五是支流航道提升工程。实施船闸扩能改造和航道整治,全面建成北江、东江、左江三级航道。加快都柳江航电一体化开发和融江过船设施扩能改造。根据发展需要,研究实施桂江、绣江、贺江、连江等支流航道建设工程和库湖区航运建设工程。

水运工作要点篇8

关键词:水利施工;导流;混凝土运输技术

中图分类号:TV551.1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310(2015)10-001-07

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做好各个阶段施工质量控制工作非常的必要,尤其是其施工中的导流与混凝土运输技术是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技术,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水利工程整体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联性,做好水利施工中的导流与混凝土运输技术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水利施工中的导流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中的导流主要指的是在水利工程修建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个建筑施工地点的干燥性,通常需要采用围堰的方式来对施工的基坑实施保护,这就需要通过将水流引向预定的泄水方向来实现。在不同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导流技术存在一定的差别,其中比较常用的有分段围堰与全段围堰两种导流方法,所应用到的导流技术与导流方案将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周期,为了保证所应用到的导流技术能够很好的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就需要在水利工程施工设计阶段,对其导流方案予以合理设计。若将泄水建筑类型作为分类依据,可以将导流技术划分为:涵管导流、缺口过流导流、梳齿导流、坝体底孔导流、涵洞导流、隧道导流、明渠导流几种导流方式。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具体选用何种导流方式,要综合考虑当前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如:(1)水利工程所处的地形,依据其河床走向、宽度等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导流方式,通常情况下,对于河床宽度比较窄的水利工程,选择明渠导流,能够有效的提升器导流效果;(2)水利工程所处的水文条件,综合的考虑水位、枯水期、汛期、水流量大小等一些因素来选择适宜的导流方式,例如:涵管导流在枯水期或者是水量比较小的河床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过水围堰导流在水流水位变化比较剧烈的河床上具有良好的适用性;(3)在开展水利工程导流的过程中,要能够保证施工期巷道的通畅性,也就是说,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工程施工不能对最基本的灌溉和过水产生影响;(4)在实施工程导流的过程中,对于已经存在的坝体、泄洪涵洞等一些永久的水工建筑,可以利用的尽量利用,这不仅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还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总的来说,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导流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其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最终的导流效果受到水文、地形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保证导流效果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在开展导流施工之前,要能够对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予以全面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施工方案,并要在对所制定的方案进行反复的论证与实地考究之后,再开展工程施工,保证最终的导流效果能够满足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需求。

2水利施工中的混凝土运输技术分析

在开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各种原材料中,混凝土的使用量最大,要想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而运输技术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技术,保证应用于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非常的必要。若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混凝土运输处理方式不当,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变质、凝结、分离等不良现象,影响到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注意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运输要点,保证混凝土质量非常的必要。常用的混凝土运输技术有两种,即: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其中垂直运输是应用塔机、门、缆机等设备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具体的施工地点;水平运输是应用皮带机、混凝泵、汽车、机车、搅拌运输机等设备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从搅拌站运输到施工作业现象,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能够综合的考虑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但是不管是采用何种运输方式,都应该注意以下的注意要点:(1)为了防止由于路途颠簸导致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分离现象,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选择平坦的道路,并要保证运输环境的干燥性;(2)为了保证所运输的混凝土质量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运输混凝土过程中所应用的运输设备必须是专用的器具,保证其运输过程中的密封性,并要保证运输器具的光洁干净,一旦发现存在污垢,应该及时的进行清理;(3)除了上述两点注意要点之外,还应该保证混凝土运输作业的连续性,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尽量中途不要停止。总之,选用何种混凝土运输方式,要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来适当选取,但是当混凝土运输至施工地点后,一定要做好其质量监测工作,保证所用应用到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的质量合格。

3结束语

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及混凝土运输会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质量,保证其导流效果及混凝土运输质量非常的必要,本文就主要针对此予以了简单分析,对于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大勇,张桅,邓勇,余启俊.关于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

[2]程培松.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8)

[3]白芳梅.新疆“500”水库均质土坝护坡混凝土运输方法浅析[J].科技信息.2011(27)

[4]石熙冉.浅析水电工程混凝土运输系统中的机械配置[J].科技致富向导.2012(24)

[5]员建中.水利施工中的导流和混凝土运输技术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4(01)

[6]王国义.水利工程中导流洞封堵设计与施工技术[J].吉林农业.2015(22)

水运工作要点篇9

黑龙江省重点镇具有空间布局分散、镇区人口规模较小的特点,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污水量小于1000m3/d占13.1%,1000~3000m3/d占60.6%,大于3000m3/d占26.3%。重点镇一般以发展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城镇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水质一般为BOD<200mg/L,COD<350mg/L,pH=6.5~7.5,SS<300mg/L,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且水量的波动较大。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建有排水管线的重点镇其中合流制占62%、分流制占24%、混合制占14%。现有排水管道总长度554.3km。其中污水管线197.1km,雨水管线84.9km,合流管线272.3km;已建污水处理厂8座,其中投入运行的6座,大部分重点镇城镇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二、重点镇污水处理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空间区域发展不平衡

全省重点镇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刚刚起步,根据调查显示,污水处理厂建设主要集中在城关镇及黑龙江省西南部经济条件较好的重点镇中。大部分重点镇没有污水处理厂,虽然污水排放量较小,但城镇数量多、基数大,容易形成较大的面源污染。

(二)缺乏相关专项规划

大部分的重点镇没有排水工程相关的专项规划,根据本次调查资料显示仅有12个重点镇有污水治理或处理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作为指导排水工程建设、政府部门决策以及申请财政支持的重要依据,各重点镇有关部门应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尽快编制完成针对性、指导性强的专项规划工作。

(三)建设资金短缺,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省内的排水工程设施建设属于市政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财政投入,但是由于重点镇发展基础薄弱,规模较小,而国家需要开工建设的项目又比较多,很难争取到国家的专项资金来建设污水工程设施,即便是争取到一部分资金,但相对于巨大的工程而言,也是杯水车薪。

(四)缺乏相应的运营管理机制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实行的是由政府部门承建、管理的“公共事业”模式,这种模式在运行过程中有诸多弊端。首先是较高的运行成本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负担,根据本次调点镇中已建污水处理厂8座,其中6座投入运行,平均每年运行费用200~300万元,对地方政府来说是一项巨大的财政负担。

(五)水温变化大,对处理工艺的选择具有较大挑战

全省年平均气温多在-5℃~5℃之间,冬季(12月、1月、2月)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一月平均气温-30.9℃~-14.7℃。黑龙江省重点镇较分散,特别是冬季气温低,污水处理冬季运行具有低温时间长、水温低、进水污染物浓度高、污泥活性较弱等特点,增加了污水处理的难度,不利于污水处理的进行,因而进入冬季运行时应强化自身运行管理,应对冬季运行的不利因素,确保污水处理厂冬季高效运行,从而稳定达标。

三、重点镇污水处理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污水专项规划加强规划统筹,严格规划

管理以总体规划为前提,结合城镇发展实际情况,考虑相关专项规划要求,以创新意识和长远眼光完善污水专项规划,达到长期应用的目标,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对城镇地下管线实施统一规划管理。

(二)健全管理体制,利用市场机制加强管理

首先,健全镇级政府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加强镇级财政的资金实力,实现事权和财权的相互匹配。为基础设施更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基础条件。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策划合理的商业模式,利用市场机制,引入市场主体,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再次,在建设运营中,需要结合我省空间区域“点多面广量小”的特点,设计可行的商业模式和架构(如打捆招标、DBO等),引入市场主体,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做到政府负责监管、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营。

(三)转换投融资主体,推行市场化融资模式

在融资上应使项目实现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的关键之一,是项目要具有一定的规模。而黑龙江省小城镇普遍规模偏小。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以县为融资单元,弥补规模偏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采取布局分散,管理集中,项目组团招标等措施,加强项目的可市场化和商业化运作。市场化融资的优点是投资主体明确,能够快捷地引入社会资金。市场化融资模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BOT(建设—经营—转让)、TOT(转让—经营—转让)、PPP(公私合作)等多种融资模式,近年来随着PPP模式在我国应用趋于成熟,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有效地解决了融资困难以及监管不力等问题。中央“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政策提出,PPP模式在小城镇污水处理方面的作用将更加显著。

(四)因地制宜,合理选择适宜技术

水运工作要点篇10

关键词:南运河(河北段)复航 水资源 瓶颈

南运河是著名的京杭运河的一段,其河北段起点为山东德州四女寺枢纽与河北省交界处,终点为天津静海十一堡,主要流经吴桥、景县、东光、泊头、沧州、青县。根据2004年全国第二次南运河航道普查,南运河全长309km,其中河北省境内286km。

南运河(河北段)现状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全长1794km京杭运河全线通航,是唯一纵贯我国南北的南运河水运大动脉。进入70年代后,由于城市和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水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及拦河筑坝等原因,京杭运河山东济宁以北至京津河道就已经完全断航。因多年无水、河道干枯,黄河以北运河河道河堤河床受破坏严重,虽然地方上还有航道部门或水务部门进行管理,但是因为这些部门没有执法能力,有效管理越来越难。

断航期间,河道遭到严重破坏,一是在航道内铺土修路、非法挖掘取土,造成航道基础损坏;向航道内倾倒工程垃圾,造成航道堵塞;此外,由于水量不足,航道淤积情况也很严重。二是断航期间陆续建造跨河建构筑物大部分未考虑通航要求,全线只有京沪高速公路桥和朔黄铁路桥等极少数大型建筑物满足通航要求。三是在航道内穿埋管线。四是河道常年干枯,大堤裂缝严重,沿线村民占堤种植情况也很多。

存在问题

由于气候连年干旱,南运河水量锐减,航运用水匮乏,此外,河道淤积且航运基础设施损坏严重,航运状况逐年恶化,加之对南运河水运的建设关注不够,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南运河水运发展处于停滞状态。

南运河多年不通航,在近几十年跨河建构筑物的建造过程中大多未考虑通航要求,造成严重的碍航,复航难度极大。

南运河水运涉及交通、水利、电力、环保、城市发展等方面,受部门、地方对水资源的不同需求驱动,造成了在水资源开发中形成的合力不足,兼顾不够,发展南运河水运的协调难度大。

多年来南运河水运的停滞状态,导致河北省在南运河水运的规划、管理方面处于落后状态,行业管理亟待大大加强。

南运河(河北段)复航的有利形势及战略意义

1、南运河(河北段)复航工程的有利形势

1.1“十二五”期间我国内河水运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将加大内河水运的投资力度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对新建水利水电枢纽和桥梁等基础设施,要充分考虑内河水运发展要求。对已存在碍航、断航问题的内河航道,要在充分论证通航价值和可行性的基础上逐步建设通航设施。 “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内河投资逐渐扩大,特别是运河所流经的黄河以北的四个省市,地方政府复航呼声很高,南运河(河北段)的复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1.2“十二五” 期间周边省市加大京杭运河水运发展的力度,河北段南运河将成为京杭运河贯通的瓶颈

“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将斥巨资投入京杭运河北延工程。目前,山东省完成了《京杭运河黄河以北聊城段复航工程调研报告》等前期研究工作。《报告》认为,山东省京杭运河黄河以北地势平坦,整个航道水位变化较小,渠化梯级布置较少,梯级的水头差较小,航运所需用水量相对较小。在雨季,水源容易保证;在旱季,因南水北调及引黄入卫的启动,用水量也有保证,具有较好的水源保障条件。在穿黄工程实施后,京杭运河黄河以北段复航的瓶颈问题已经解决。相对而言,京杭运河山东境内黄河以北段,乃至河北、天津段的复航水源有望解决。“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南运河建设计划投入资金485亿元,以京杭运河北延工程为重点,同时将启动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航段90km航道及京杭运河支流小清河航道的复航工程的建设。

“十二五”期间天津市南运河水运发展增速。“十二五”期间,重点治理天津段京杭运河,规划大运河共包括五大类功能发展区。未来的南运河将成为一条贯穿城镇的绿色生态翡翠项链,北运河城区段将被逐步建成以旅游、商务活动、文化休闲、生态居住为主的多功能河道。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重点开展北运河建设工程。北京市自2007年启动了对京杭运河的修复建设,几年来累计投资10多亿元,航道宽度由过去的100m,拓宽至200m,两堤间距扩大到300m,并修建了运河奥体公园、运河生态文化园、运河源头广场等工程。“十二五”期间还将继续围绕运河整治、疏浚、复航等工程展开大规模的建设,预计投资超过100亿元。

2、南运河(河北段)复航工程对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京杭运河不仅具有历史上的军事、漕运作用,而且还具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供水、渔业、旅游等综合功能,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典范。京杭运河的全线复航,必将翻开京杭运河历史新的一页,成为我国现代水利、航运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京杭运河经四十多年治理,山东济宁以南已经成为我国东部纵贯南北的水运大动脉;京杭运河山东济宁以北、河北、天津、北京段复航可以提高航运整体效益,应适时开展规划建设。因此“十二五”期间,京杭运河的复航工作重点是京津鲁冀地区。

作为京杭运河全线复航的重要部分,南运河(河北段)的通复航对我省内河水运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届时,将会给沿运河腹地带来信息流、技术流和先进的理念,为河北区域经济的腾飞创造条件。

水资源分析

航运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部分,航运的主要特点是借水行舟,用水而不耗水。其运输特点是运量大、成本低、能耗小。这些优点已经被我国和所有发达国家所证实。为保障流域城乡用水安全、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改善,海河流域将规划建设以南水北调工程为骨干,引黄和当地水资源相结合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体系。

1、南水北调工程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总干渠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干线长1156公里,在河北省吴桥城北入南运河,利用南运河、马厂减河送水入天津北大港水库。从水利方面看,主要解决北方黄河以南、黄河以北至天津和山东半岛用水问题。而输水线路与京杭运河水运主通道线路基本一致,可为其通航河道提供水源保证。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将使京杭运河全线通航成为可能。

2、引黄工程

引黄入冀工程是为了缓解河北省东、南部平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状况,利用山东位山灌区三干渠,将黄河水引入河北。工程包括三条输水线,三条线路在2015年前将形成年利用黄河水5亿至10亿立方米的能力,而2020年引黄西线专用通道完全建成后,可实现河北省对黄河水的持续利用。

引黄济津工程作为天津及山东、河北三省(市)应急输水渠道,是连接鲁、冀、津人民之间的纽带工程,不仅可以改善输水沿线地区的水生态环境,还可以借助大运河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使京杭大运河山东、河北、天津段焕发新的生机。

南运河(河北段)复航工程可行性战略构想

交通运输部一直把京杭运河列为水运主通道,2002年2月28日,部办公厅发文《关于对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意见的函》中指出:“京杭运河航运发展规划目标是结合东线调水工程逐步恢复和实现京杭运河全线通航,其中济宁至黄河段为Ⅱ级航道,黄河至天津段为Ⅲ级航道。”在全国内河运输网发展规划中,南运河是“三横一纵”内河运输主干线中“一纵”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海河流域综合规划》规划南运河按南运河Ⅲ级航道标准恢复通航。

本着科学规划、分期实施、重点突出的原则,对近期实施目标力争做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做到分段实施,局部通航,旅游先行。“十二五”期间,应首先完成全线普查、勘测和规划工作,按照南运河Ⅲ级航道通航要求,启动河道整治工作。逐步拆除碍航建构筑物,建造符合通航要求的跨、临河建构筑物,整治、疏浚航道,逐步改善通航条件,为全线南运河Ⅲ级航道通航做基础准备工作。远期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完成,水资源得到改善,实现全线南运河Ⅲ级航道通航。根据流域内运输需求,适时建设南运河港口码头及其配套设施。

保障措施

资金投入是南运河复航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最重要保障,应加强对南运河前期航道整治资金的投入;

港航管理部门重点对规划通航的河道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新建跨河项目满足规划的河道通航要求。

要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协调,特别加大与水利、水电方面的协调力度,防止出现新的碍航、断航情况,逐步对有复航价值的水利枢纽进行改造。

在开发的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坚持内河水运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做到有效保护,适度开发,科学利用,协调好城市发展、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