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安全规范十篇

时间:2024-02-20 17:43:46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1

关键词:大中型泵站运行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entral a document issued to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pump station built constantly put into operation. For the pumping station project safe oper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engineering benef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wo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built after the operation of pump some oper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pumping stations fro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Keywords: large and medium-sized pump st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白屈港、夏港抽水站是白屈港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项目,两站总设计流量145m3/s,分属大(Ⅱ)型和中型泵站,担负着锡澄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任务和江阴城东生态调水任务,建成运行近十多年,累计开机38068台时,引排水31.8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的不断深入,泵站运行管理逐步完善,于2007年通过了江苏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的验收。总结多年来泵站运行实践,就如何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从制度建设、工程运行、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及技术创新作一初浅的探讨。

一、建立泵站管理制度

各种管理制度是泵站工程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泵站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措施。用各项制度、规程及规范指导泵站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工程管理的规范有序开展。

1、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逐步建立了包括行政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各类工程设备管理制度、运行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对照《水利技术标准汇编》相关内容及《江苏省泵站技术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泵站技术管理实施细则》,然后根据细则制定符合泵站自身要求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各类规程。另外根据电力行业相关规定,制定各项变电运行制度。

2、严格管理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的力度决定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为了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两站对各类管理制度汇编成册,泵站职工人手一册,部分制度上墙公示,以便随时查阅、学习和执行。并且针对管理制度,配备了内容条列化、要求具体化的行政综合、安全、运行、检查观测、养护维修等台账,并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每季度定期考核,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3、推进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度建设必须是动态和不断完善的,两站根据泵站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现有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补充新的制度。特别是泵站工程设备改造后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上级相关规程变化后相应制度的调整等。

二、 规范泵站运行管理

做好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是泵站工程运行管理的关键,有助于延长工程使用期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根据两站多年运行管理经验,做好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检查观测是手段,养护维修是基础,控制运用是根本。

1、加强工程检查观测。工程设备检查是泵站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按照泵站检查制度,对泵站所属工程设备进行每月两次的经常性检查。落实汛前、汛后检查,汛前检查着重检查岁修工程完成情况、度汛存在的隐患及应对措施。汛后检查着重查看工程变化和损坏情况,据以制定岁修工程计划的。泵站工程观测是工程安全运行的基本措施,按照上级下达的观测任务书,按规程定期对工程进行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河床变形、伸缩缝、水位流量等测量,并及形成分析报告。通过检查、观测,掌握泵站工程设备的技术状况的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控制运用和养护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2、落实工程养护维修。泵站工程养护维修要实行“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理念,首先是按照工程或设备的保养要求,制订相应保养规范及要求,并严格按时间、内容、要求进行。其次通过检查和观测,及时发现工程缺陷,并随时进行保养、修理,防止缺陷扩大和带病运行,保证工程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卡,具体工程设备责任到人,制订《水工建筑物养护》、《主机组养护》、《高低压电气设备养护》等相关台账,保养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并及时记录。对有较大损坏,修复工程量大,技术复杂的工程设备项目,都能及时编制规划或计划,制定详细的方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列入岁修或大修计划。

3、规范工程控制运用。泵站控制运行,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上级的防汛或调水指令,同时要严格按泵站设计工况、操作规程等规范运行,确保运行安全。一是规范控制运行规程,对上级指令的接收反馈情况、指令的执行情况、机组开停顺序、各岗位人员职责、电力及机组操作的票证制度、运行检查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各工程设备的操作规程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闸站接令记录》、《机组操作票》、《巡视记录薄》、《泵站交接班记录薄》等相关记录台帐,确保了泵站控制运用以科学、安全的方式进行。

三、强化泵站安全管理

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是泵站工程规范化管理的保障,安全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泵站组建以主要负责人为安全主要责任人、分管责任人为安全直接责任人、班组长为安全员的安全网络体系,负责全站、班组各项安全生产。督促安全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负责人与每一个职工都签署了安全责任状,做到层层抓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要安全。

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泵站安全管理的基本保证,建立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各工程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同时做好设备的相关安全养护措施,定期开展电气预防性试验、闸站接地系统检验、电力电缆绝缘测试、设备外壳和柜体接地电阻测试,对安全工具试验、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更换,做好事故及异常情况记录、避雷器动作情况记录、设备隐患登记和缺陷消除记录等。

3、开展各类安全演练。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泵站制订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反事故预案》,力求各种预案详尽实用。同时积极开展各种预案的演练,每年开展汛前开泵演练、防汛抢险演练、反事故演练等,使泵站全体职工在各种情况发生后遇事不慌、及时正确处置。

4、开展职工安全培训。泵站工程管理中泵站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是泵站能否安全运行的最直接的保证,因此,将安全培训是纳入到泵站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到对新进职工进行岗前三级培训;对技术工人进行定期安全操作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主要包括高低压电气运行维护和起重作业等;实施每月一次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

四、狠抓职工队伍建设

为积极推进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泵站工程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加强泵站职工自身的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有事业心、懂业务、能吃苦、肯干事的管理队伍。

1、强化思想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泵站每月开展一次思想教育会议,领导经常与职工进行谈心,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水利精神,逐步建立起对以奉献为核心价值观的泵站文化。强调职工队伍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有效推动泵站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泵站工程管理工作覆盖了机械、电气、水工、水文水力、计算机及水行政等,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各类技术,要真正提高泵站工程管理水平,必须要一批复合型的人才及大量专业人员。白屈港、夏港抽水站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计划对职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理论、实践技能的培训。并鼓励职工自学,每年进行一次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竞赛,对优胜者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大大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3、多渠道引进技术,鼓励职工岗位成才。泵站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技术专家、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来站进行各类培训与讲座,派泵站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并通过职工内部的“传、帮、带”活动,利用运行或检修等机会,经由岗位实践提高业务水平,有效的提高了泵站职工整体业务水平。

五、泵站运行管理的思考

泵站运行管理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随着泵站规范化管理的深入,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针对泵站运行实际,我们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以不断完善。

1、落实日常养护经费,多渠道筹措更新改造资金。白屈港枢纽属太湖工程,担负着太湖治理、武澄锡低片防洪、江阴生态改善等综合功能,受益地区广泛。但目前泵站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到位,泵站运行管理经费尚未得到全部落实,经费的缺乏,致使日常的养护和维修不能完全按规范进行,老化工程设备还无法按实际需要进行更新改造。这就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应该按照工程运行“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从太湖局、江苏省、无锡市及江阴市等各级予以按比例落实运行管理资金,加大养护维修资金的投入,确保工程完好。

2、合理配备运行人员,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由于人员及资金的限制,以及运行模式的困扰(两站同时长时间开泵运行需要大量运行人员,非开泵运行期则需要人员相对较少),白屈港、夏港两站运行人员远远不足,仅为实际需要人员的二分之一。同时,由于一些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完善,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一些运行管理只是在浅层次进行,与完全的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尚有一定差距,制约了泵站的发展。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2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行管理

1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重要意义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就是通过集中供水工程解决范围比较广,涉及人群比较多的饮水不安全和水质不达标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饮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紧迫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要求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要任务,把“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作为政府工作的目标。由此可见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保障工程长期发挥效益,确保实现让所有农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具有重要的意义。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中存在问题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事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必须科学规划,精心实施,强化管理,发挥效益。但从当前来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1)是前期工作深度不够。部分工程水源论证不充分,水质水量保障程度低;有的设计单位无资质,设计方案不合理,造成部分工程建后不能充分发挥效益。(2)是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部分工程建设资金未设专账,工程款支付和结算不规范,存在白条入账等现象。(3)是工程建设管理不规范。部分工程未按批复的实施方案组织实施,部分工程项目法人组建、招标投标、合同签订和履行等不规范、监理职责履行不到位,部分工程质量检测评定不规范,验收不及时。(4)是水源保护不力以及部分水质检测不达标。(5)是部分工程建后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个别工程成为“样子”工程、“短命”工程。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效益发挥,而且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特别是工程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刻剖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

3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深入贯彻落实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首先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职责,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层层签订责任书,建立责任制,把行政领导责任人、部门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的责任落实到人员,做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对责任不到位的,要追究责任,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确保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2)扎实做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前期工作:要切实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经费,认真做好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特别是要做好水文勘测、水源可靠性论证,确保水源水量充沛,水质达标。要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设计,做到工程设计规模和布局合理。要实行“公示制”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广泛征求用水户代表的意见,维护用水户的利益。要严格按照实际用水需求设计工程规模,避免出现设计规模与实际用水需求差距较大的不合理现象,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3)严格规范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要严格执行财政部、水利部有关财务规章制度,强化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设置专账,专款专用,杜绝违规支付建设资金,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资金安全。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地方配套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确保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实行项目公示制,接受社会监督。(4)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和验收工作: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质量实行巡回监理和受益农户跟班监督。对采购的水泥、管材等材料设备以及管网铺设、构筑物施工质量,必须及时进行质量检测。对所有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水质必须进行水质检测,按规范要求安装和使用水质处理和消毒设施,确保供水水质达标。工程完工后要及时进行竣工验收。

(5)建立健全工程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供水工程运行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采取县级财政补贴、水费提留等方式,逐步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基金。通过建立专业维修队伍,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维修提供服务。继续完善农村供水保障应急机制。(6)强化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制度。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要划定水源保护区或工程管护范围,设立保护标志牌,建立水源巡视制度,加强水源保护。

4结束语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3

关键词: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监管;重点与措施

1背景分析与趋势研判

随着“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自由贸易区”、“加快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等重大国家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和PPP模式等政策落地,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再掀高潮,然而水运建设市场规模仍将处于下降通道,沿海港口项目会持续走低,依托黄金水道的内河项目有所增加,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工程实施阶段各类风险会反弹增加。国家改革政策集中落地引发市场主体集体阵痛和适应性调整。深圳开展取消强制监理制度试点,国家发改委放开除政府投资项目及政府委托服务以外的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工程监理等4项服务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交通运输部将水运工程全部监理资质行政许可工作权限下放到省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住建部着手对监理资质进行整合和调整;政府鼓励淡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在全国建筑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改革步伐过快和配套政策、市场调整跟进滞后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主体竞争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主体生存困境和加大政府监管的难度,但从长远看,系列改革政策将会促进行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BIM、3D打印等新技术的兴起,国家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发展深度融合,建筑业将迎来新一轮管理、生产的变革,市场主体的生产、管理和政府监督方式也将随之进行适应性调整与革新,机遇与挑战并存。

2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重点

通过对“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改革政策导向和创新技术发展深入分析,并结合当前水运建设市场发展特点和短期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十三五”时期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施工安全监管就是要以“发扬工匠精神,打造品质工程”为切入点,以“品质工程示范创建”活动为载体,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严格监督管理,示范引领和淘汰落后等举措,打造一批品质工程,培育一批品牌企业,全面提升水运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按照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和《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水运工程质量监督是对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从业单位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依法实施监督;水运工程施工安全监管是对水运工程建设活动的安全生产行为依法实施监督管理。按照法定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职能和范围,结合当前水运建设市场发展特点和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十三五”时期应重点从以下3个方面把握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重点:1)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主体行为及责任的监管;2)鼓励技术、管理创新应用;3)强化基础性重点质量安全工作监管。

3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的应对措施

水运工程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管工作有共性也有特性,共性:1)两者均属于行政执法行为;2)两者均发生在施工阶段,且以过程控制为主;3)质量和安全与其它控制要素具有联动关系,比如:合理工期和投资有利于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过分强调进度和投资将造成质量安全隐患或事故;4)工作开展均以抽查为主。特性:1)质量监督事中监管和实体验证同等重要;而安全监管注重预防为主,加强过程监管;2)监管的方法和侧重点不同。笔者认为其应对措施也有通用性和专用性之分,结合品质工程、标准化等活动要求,对两项工作的应对措施做如下阐述。

3.1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主体行为及责任的监管

交通运输部《水运建设市场监督管理办法》明确了水运建设市场主体的行为及责任,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责、约谈制度、信用管理机制、违法处罚措施等内容,对规范水运建设市场秩序,加强水运建设市场主体行为监督具有指导意义。1)加强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监管现阶段水运建设市场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部分项目建设单位缺乏管理经验与能力,因此造成项目管理的短板和质量安全风险的加大。《管理办法》对项目建设单位的管理能力做出了明确要求,并指出不具备规定建设管理能力的项目单位,可以委托代建单位进行项目建设管理,同时也对代建单位的资质、业绩、能力等做出了明确规定。2)加强对招投标环节的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和实体质量的优劣,重点取决于参建单位资质、业绩、经验、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近年来受建筑市场规模缩减加剧竞争,地方、行业(如能源)保护和投资主体人为干预,招投标监管存在盲区等因素影响,水运建设市场涌入一些资信低、业绩差、技术管理能力薄弱的施工、监理企业,因而导致水运行业传统优质施工、监理企业被拒之门外,扰乱了市场秩序,进一步加剧了恶性竞争,也造成了工程质量安全风险增大和监督管理难度增加。在现有监管机制下,可以探索试行招投标后评价机制或审计制度,通过优质优价优选从业单位落实监管工作,从源头加强控制。3)加强工程分包监管工程分包分为专业分包和劳务分包两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多以劳务分包为主,因人为干预、个别以包代管现象存在,导致分包管理工作不到位,各种因素叠加大大增加了质量安全管控风险。因此,从资质、业绩和技术业务水平等多方面加强分包管理,可切实促进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4)全面加强信用评价管理近几年通过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开展信用评价,进一步提高了从业单位及人员责任意识,对推动国家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和水运建设市场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水运行业信用评价仍存在不足之处,如评价工作尚不够客观规范,评价范围覆盖面不足,失信后惩罚性措施执行不到位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评价作用的发挥。因此,需要全面加强信用评价管理,可试探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使信用评价工作更加客观、真实、公正,发挥应有作用。5)全面推进施工标准化建设标准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通过施工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切实提高了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施工标准化建设,并将其作为质量监督、安全监管的重要抓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鼓励技术、管理创新应用

1)鼓励《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自1994年起,住建部编制并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并将新技术应用与工程创优评审挂钩,对促进建筑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和施工质量,带来了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近年来诸多新技术已在水运工程中推广应用,对促进水运工程质量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水运工程自身特点,指导从业单位选择性推广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必将促进水运工程质量持续提高。2)鼓励BIM技术推广应用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建立起三维的建筑模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其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特点。在我国建筑领域已掀起BIM应用的热潮,住建部已《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规范和指导BIM技术应用。鼓励BIM技术在水运建设领域的应用,目前,BIM技术已在水运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充分应用。交通运输部组织的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品质工程现场推进会观摩的浙江乐清湾大桥项目成功的应用了BIM技术,将对推动工程技术升级,变革生产方式,创新管理模式发挥重要作用。3)鼓励检测监测技术应用随着检测监测技术与智能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与发展,在工程质量控制过程中推广应用已成为必然趋势,它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及时反映建设工程实体质量。

3.3强化基础性重点质量安全工作监管

1)工程质量监督方面“首件认可”与“典型施工”、“样板工程”作用基本相同,目的在于对工程质量做到事前控制,验证施工工艺、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成品是否达到设计和规范标准要求,待首件通过参建各方验收后,确定统一工艺、质量、验收标准,为大规模施工提供经验依据。以某工程为例,建设单位在施工招标及合同签订阶段,分为材料、工艺、交工标准、施工资料、安全文明施工五部分编制《样板工程实施方案》,将其作为合同附件之一,从合同履约层面加强“首件认可”制度的落实,对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和施工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实际效果良好。因此加强对“首件认可”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将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和质量水平的普遍提高,各参建单位都高度重视工程实体质量和结构安全问题,但对工程耐久性、观感质量重视有待加强,通病治理对提高工程耐久性和观感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缺乏强制性,施工单位执行情况良莠不齐,制约了治理工作的成效,针对目前各工程质量通病治理的现状和效果,为深入推进质量通病治理工作,可鼓励建设单位将质量通病治理纳入合同管理,并在合同签订时设立专项资金,并将质量通病治理效果和成果检查作为质量监督的抓手之一,全面促进通病防治工作推进,打造品质工程。2)施工安全监管方面交通运输部规定大型水运工程项目必须开展“平安工地”考核评价工作,其它水运工程可参照执行。对强化安全管理,规范从业行为,落实安全责任,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或者项目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然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有效安全投入明显不足,造成现场施工安全隐患多、风险大。加强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监管,确保有效安全投入的落实,进而从安全技术、生产条件等方面加强安全管理,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有力保障。

4结语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4

本文介绍了北京市46座小(2)型水库的概念,小(2)型水库的基本情况,小(2)型水库安全运行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概念情况病险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小(2)型水库的基本概念

1.水库等级按水库蓄水容量(即库容)划分为:

水库等级按水库蓄水容量(即库容)的大小,把水库分成大、中、小3种类型。大型水库——总库容在1亿m3以上。中型水库总库容在1000万m3以上,1亿m3以下。小型水库总库容在10万m3以上,1000万m3以下。小型水库又分为两级:小(1)型水库,总库容在100万m3以上,1000万m3以下;小(2)型水库,总库容在10万m3以上,100万m3以下。至于总库容在10万m3以下的,一般叫做山塘式塘坝。

2.小(2)型水库的库容

小(2)水库的库容,总库容在10万m3以上,100万m3以下。

二、北京市 小(2)型水库的基本情况

北京市有杨家台水库、安子水库等46座小(2)型水库,分布在北京市8 个区县,分别是房山区3座,门头沟区1座,密云县22座,平谷区4座,怀柔10座,顺义1座,昌平4座,石景山1座。从工程安全看:玉渡山水库、北宅水库等7座水库不存在病险问题,五七水库、龙湾屯水库等27座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德胜口水库、水沟水库等12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状况见附表146座小(2)型水库运行表。

三 北京市 小(2)型水库存在的问题

目前,北京市有12座病险水库,主要问题是:(一)安全运行问题:坝体渗漏,坝基渗漏,溢洪道不规范、行洪能力不足,闸房、闸门老化等病险情况;(二)运行管理问题:水库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调度管理工作不规范及水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编制不规范。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库的安全运行。具体病险情况见表附212座病险小(2)型水库情况表

建设运行

1.坝体渗漏

混凝土坝坝体产生渗漏,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和横缝止水系统质量差,坝体严重渗漏,将降低大坝的安全度和耐久性,加剧坝体冻胀和冻融破坏,还有可能直接危及到大坝和水电厂发电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坝体渗漏水为有压渗流,仅从廓道或下游坝面堵塞渗漏逸出点,往往达不到防渗止漏处理目的,应设法从源头封堵住渗漏的入渗点,增强坝体和横缝的防渗能力,同时适当辅以引排措施。

2.坝体渗漏

水库蓄水后由于上、下游水头差,使水库中水沿坝基岩石的孔隙、裂隙、溶洞、断层等处向下游的渗漏。发生在未进行防渗处理或防渗措施不当之处。坝基渗漏减低了水库的效益,增大对坝底的扬压力,还可能引起坝基岩土体潜蚀,导致坝基失稳。

3.溢洪道不规范,行洪能力不足

溢洪道底部及两侧山体没有进行任何衬砌,水流直接冲刷底部和两侧山体及溢洪道出口对岸山体。溢洪道无正常的消能防冲设施,过水断面未达到原设计要求,溢洪道底部及道口冲蚀破坏严重,局部岸坡已形成危岩边坡,严重危及大坝安全。

(二)运行管理

1.水库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

德胜口水库、牤牛河水库缺少内部责任追究制度、事故报告及处理制度。上堡子水库等缺少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不规范。水沟水库水库缺少水库大事记制度。石门水库等水库《仓库工作制度》、《水库库房管理办法》的内容和深度不满足防汛物资管理制度编制的要求。水库机电设备操作规程未在现场明示。不符合《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8号)第十八条的规定。

2.日常调度管理工作不规范

半截峪水库、响水峪水库等编制的调度运用计划缺少兴利调度内容,缺少防汛调度总结、无水年度调度总结报告。西坨古水库等无调度运行记录与水库调度操作记录,无水库年度调度总结,未建水情自动测报系统。

3.水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编制不规范

白河涧水库等未编制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未针对突发事故开展应急管理的培训工作。

附表146座小(2)型水库运行表

附表212座病险小(2)型水库情况表

结 论

北京市46座小(2)型水库,分布在北京的8个区县,其中:玉渡山水库、等7座水库不存在病险问题,五七水库等27座水库实施了除险加固工程,德胜口水库等12座水库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状,针对坝体渗漏,坝基渗漏,溢洪道不规范、行洪能力不足等病险情况,及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维修、更换设备及编制相关运行管理手册等,尽快使该12座病险水库能安全运行、管理规范化。

参考文献

[1]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SL226-98)

[2] 《水工钢闸门及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101-94)

[3]《水库降等与报废管理办法》(试行)(水利部第18号令自2003年7月1日起施行);

[4] 《小型水库安全管理办法》(水利部 水安监[2010]200号)

[5] 《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通则》(水管[1993]61号)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5

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情况现状

利辛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主要问题:一是地表水及地表以下50m范围内的浅层地下水受化肥、农药、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严重,卫生指标不达标;二是地下水苦咸、氟及铁锰等超标严重。2006~2015年年底共建集中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0处,解决了全县23个乡(镇)360个村委会114.2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剩余的29.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已列入“十三五”规划,计划到2018年,全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1.重建轻管问题依然存在

利辛县通过10年努力兴建规模水厂45处,解决了114.28万农村人口饮水问题。为了建好、管好、用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1年成立了利辛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中心,把管理的重心转移到运行管理上。但由于长期形成的重建轻管思维,加上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机制不灵活等各种原因,使得工程管理仍然滞后,亟待解决。

2.责权不明晰,管理不到位

农村饮水工程建成验收后建设单位即把工程的产权和管理权移交给乡镇,乡镇又将工程经营权转交给村集体,虽然在移交合同中明确了权利和责任,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维修依赖思想严重,村里仍然认为是替乡镇代管的,乡镇认为运行中出了问题仍应该由水务局负责处理,出现了“人人都管、人人又都不管”的现象。

3.制度落实不到位,运行无台账水厂建成后,移交合同中明确规定

接收方(或经营者)不但要负责水厂安全、水质安全、运行安全,还要建立与运行有关的日常巡查台账、工程维修台账、水费收缴台账、运行收支台账等,以便总结每月、每季、每年的运行情况,为下月、下季、下年运行决策作依据,为全县的农饮建设、管理决策作依据。但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管理单位都没有建台账,对工程运行情况、水费收缴情况、收支情况都缺乏了解。

4.净水设备运行不正常,水质化验不及时

每个水厂都配备了除氟、消毒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阶段却经常被闲置,或者是虽然运行了,但长期不进行再生、反冲洗,造成滤料板结,水质含氟超标。究其原因主要是:(1)除氟设备运行成本增加,1m3水要增加成本0.2~0.3元左右;(2)操作水平低,管理人员未掌握反冲洗、再生的技术。

5.文化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目前兴建的都是电脑控制的标准化水厂,自动化程度非常高。而村里安排的管理人员都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有的甚至是文盲,他们的饮水卫生意识和知识相对欠缺,业务素质低、行动迟缓、应急能力差,不能适应日常的运行管理工作。

6.群众节水意识差,浪费严重

水费收缴实行二步制水价,每户每年交60元,用40方水,超出部分另行计算。二步制水价的目的:一是鼓励群众弃用手压井,饮用自来水;二是提醒群众节约用水。在实施过程中,有的群众为了用完40方水,用自来水浇菜、浇庄稼、冲洗庭院,甚至向鱼塘灌水,浪费严重。

7.维护经费不足,设备老化严重

利辛县是部级贫困县,地方财政非常困难,靠政府每年投入的几十万维护经费是杯水车薪,维修管理难度非常大。由于机制不健全,筹措资金比较难,导致设备不能及时维护、维修,老化严重,影响农饮工程的长效性。

三、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建议

1.明晰产权,明确责任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合格、经县政府清产核资后,应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明晰、理顺工程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关系,明确管理主体和管护责任。2.规范管理,加强监督管理单位要严格按照《安徽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及《利辛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细则》规定的条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操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到有管理站、有管理人员、有技术档案、有工程保护措施、有应急预案。乡镇要成立管理、监督机构,随时检查、监督管理者或经营者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解决,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特别是比较敏感的“水价、水质、水费”问题,一定要做到三公开,让群众吃上明白水。

3.加强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水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技术保障,经常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工作,特别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要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领会、及时掌握,逐步建立起一支熟悉供水工程技术,能熟练使用和正确维护农饮工程的专业队伍。对于自动化设备、监控设备、除氟设备、消毒设备等的维护与保养,由于技术要求比较高,可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一支技术精湛、服务态度好的专业队伍,常年轮番对各个水厂进行设备检修、除氟滤料再生等工作。选择经营者或管理者时,乡镇应本着负责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选择具有一定学历、年富力强、责任心强、勇于付出、热爱农饮事业的优秀人才,确保农饮工程运行安全。

4.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水质安全

以地下井为水源的农饮工程,水源周围50m范围内禁止堆置和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禁止搭建厕所、饲养家禽家畜。以西淝河、茨淮新河等地表水为水源的贾桥水厂、阚展水厂、东门水厂,在取水点上游1000m范围内、下游500m范围内禁止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禁止取土、放养畜禽等。通过这些措施,保证水源清洁,为农饮提供优质水源。

5.严格水质监测,确保饮水安全

利辛县农饮管理中心已建成了标准化的水质监测中心,各规模水厂也都配备了简易的检测设备,应不间断地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农饮管理中心要定期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并形成常态,以确保饮水安全。

6.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饮水安全意识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简报、宣传单等方式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形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保护爱惜农饮工程的良好社会风尚。

7.积极协作,相互配合

根据农饮安全保障规划,土地、财政、卫生、环保、公安等相关部门应落实各自的管理职能,明确分工,加强合作,加强沟通,将农饮工程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农村供水重要产业来抓,以发挥农饮工程的长期效益。同时建立水厂联网信息化平台,及时掌握各水厂的运行情况,以便加强管理。

8.加大维护资金投入,落实优惠政策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6

现将“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召开上半年度上海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例会。

6月9日在会上传达全国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全面布置“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防台防汛工作,对上海市有关《建设工程事故管理程序》、《上海市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动态考核管理办法》等文件进行了宣贯,对工程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提出要求。同时,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的宣传工作,我站购置并向监理、施工单位发放了50盘安全知识宣传片。

二、认真做好防汛防台工作。

根据上海市港口管理局沪港安(XX)155号文件的要求,结合上海港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实际情况,修订完善了《上海港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防汛防台预案》;针对水运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下发了沪港安质监[XX]24号文《关于做好XX年防汛防台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八项工作要求;对重大工程、主要施工现场进行防汛防台工作检查;督促建设、施工、监理单位成立施工现场防汛防台领导小组,落实抢险队伍;建立信息网络,确保信息畅通。

三、对法律法规、规范及强制性标准等进行宣贯。

为了进一步加强水运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推进《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XX新规范的贯彻实施,保障施工现场安全、规范用电,我站对上海航道局所属六家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及安全员进行了《施工现场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XX)规范标准的宣贯,参加人员共计50多人,受到了施工单位欢迎。

四、开展了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现场推进会。

为全面推进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我站在上海港罗泾二期水工码头b标开展了安全设施标准化现场观摩推进会,共有20多家施工监理单位参加了观摩活动,为水运工程全面推广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化工作树立典型。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7

【关键词】水运工程;监理工作;问题;对策

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由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来承担,施工单位是建设施工主体,在施工安全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大部分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方,监理单位的安全管理也是通过施工单位来实现。我国目前水运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不仅表现在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的投入上,而且一线作业人员的素质、安全意识相对也比较差,尤其是工程分包的普遍存在,使得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因此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外部监督就显得尤为重要,安全监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建设单位的重视。水运工程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水运工程安全监理工作只有在安全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安全监理经验,形成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理方法,才能做好水运工程安全监理工作。

1 水运工程监理工作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监理制度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1 有的监理单位还没有严格按照建设部、交通部和省质监站规定的资质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设备、资金,监理人员也没有经过监理业务培训、注册;有的监理单位对监理业务进行了非法转包或分包;有的未经任何审批手续或采取挂靠其他监理单位的方式,也承担了监理任务,往往造成了自己建设、自己监理,或自己施工、自己监理,起不到监理的作用。

1.2 水运工程监理工作不够完善和规范。我国水运工程监理工作,既要从中国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又要逐步地按照国际惯例的菲迪克条款规范监理工作,与国际工程监理工作接轨。从我国1O多年监理工作实践来看,世界银行贷款的水运工程监理工作比较规范,但各地自己投资兴建或国家拨款兴建的水运工程项目,有的还是采用了传统的自建、自管模式,有的虽然引入了监理制,但也没有真正形成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的管理模式,有的只管质量、不管支付和进度控制,缺乏威信,有职无权,不能独立、公正、自主地开展工作。从监理的范围看,绝大多数只开展了水运工程施工监理,而对控制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影响较大的工程项目决策监理、工程设计监理、工程施工招标监理等重要环节还没有推行监理制。由于在可行性研究、工程设计、招投标阶段缺乏严格的监理,往往造成在施工中,工程变更大、索赔多、资金浪费和影响工期现象。有的监理单位,深化改革不够,管理不善,监理人员不固定,人员结构不合理,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以上问题,尽管是在推行监理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但如不及时研究和引导,尽快解决,势必会对我国刚刚发展的水运工程监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2 规范和发展水运工程监理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2.1 进一步加强监理单位的资质管理

为了使监理单位依法经营业务,促使水运工程监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建议建设部、交通部和各省市交通主管部门应按规定的资质条件,分别对已成立的监理单位的人员素质、技术设备、资金、业绩等情况进行一次普查和清理整顿,对未经批准擅自成立的监理单位,或已批准但与监理单位资质不符的单位,要按国务院制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该降低资质等级的要降低资质等级,该收缴资质等级证书的要收缴,有违法所得的,坚决予以没收,今后批准成立监理单位,要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严格资质要求,成熟一个批一个,对从事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要严格培训、资质考试和注册工作,坚持持证上岗,凡是不符合监理工程师条件的一律不准从事监理工作。

2.2 精心筹备工程准备阶段的监理工作

工程准备阶段首先要做好监理的相关前期工作。一般情况下,监理人员要参与设计汇审、编标、招标等工作的咨询,全面掌握工程情况,然后进行以下三项实质性准备工作。

2.2.1 机构设置。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是项目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下达命令、统一步调、协调矛盾、组织运转、制定策略、沟通信息、控制质量、工期、费用等作用。监理机构的各层次职能人员可根据实际的业务需要,配备相关的监理人员。

2.2.2 设备准备。为保证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检测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监理单位在承担的监理项目所在地必须配备充足的监理设备,如试验设施、测量仪器、通信工具、气象仪等,并要在开工前调试完毕,确保开工后正常使用。

2.2.3 技术准备。这是比较重要的一项,主要包括监理人员的岗前培训等。要熟悉监理项目的招标文件及相关规定,这是针对某指定项目的所有监理人员而言的,如有必要或条件,请有关专家对施工中的某些重要工序作专题授课。岗前培训后还要对施工图进行核校,监理人员有责任提前发现设计中的错误,以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技术准备阶段还要制定和设计有关监理表格,熟悉工地环境,调查和了解可能导致工程延期和索赔的潜在因素,防患于未然。

监理工程师在工程准备阶段还要积极主动地引导承包商进行各项准备工作,为按时开工创造条件。如组织召开第一次工地会议、审批承包人的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体系和标准试验情况,同时还要检查承包人的人员设备到位情况、试验准备情况和建立的支付台帐,为开工作好准备。

2.2.4 重视协调管理

监理规范中监理工作内容包括了“一协调”的工作,这一点在工程的实际管理中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监理工作不是单一的技术管理,而是要求综合能力高的“多面手”。协调工作贯穿于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组织协调好参与工程建设各方面的关系,使参建各方的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是监理工程师能力的体现。监理工程师作为合同各方的纽带和桥梁,做好协调工作,为各方营造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监理工程师不仅要维护业主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不能损害施工单位的合法权益,公正的处理双方的问题。所以组织协调不仅是方法、技术问题,更多地是交流沟通的、语言艺术问题。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结束语

在水运工程监理过程中,要根据本地实际建立对监理工程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制度。建立对工程监理企业及监理从业人员不规范行为的投诉及处理制度。用发展的眼光去处理和认识一些问题,促进我国水运工程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8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措施2013年,省政府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通过3年时间,解决新评估的全省3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将其列为全省为民办实事首件实事。为做好这一民生工程项目,通州区政府从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建设管理、积极筹措资金、严格质量控制四方面采取建设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尽快使通州区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通州区政府在全省统一部署的基础上,计划提前1年,用2年时间完成规划的26.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任务。时间缩短,运作效率提高是关键。通州区政府认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建设、国土、财政、卫生、环保2015.3中国水利和水利等方面,仅仅靠水利部门一家推进这个项目显得势单力薄。2013年10月24日,区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印发南通市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3—2014)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成立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区长担任常务指挥,成员由区发改、住建、财政、卫生、环保、国土、水利和招标投标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协调项目各项涉及本部门事务的运作。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水利局,由区水利局明确一名分管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协调工程项目推进。由于项目涉及通州区11个乡镇,面广量大,文件同时明确项目镇镇长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第一责任人,由项目镇成立法人,具体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种模式改变了“十一五”期间通州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水利局成立项目法人、项目镇政府给予配合的模式,更有利于强化项目镇政府的属地责任,加大统筹各方的力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区水利局将重点放在了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上,从组织设计上达到了细化分解落实任务,有力保证了项目的整体推进。

2.规范建设管理为了规范用好政府的投资建设资金,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在前期区级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项目镇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完成后由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区发改委、住建局、财政局、水利局进行联合审查,审查时对照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提纲,查看初步设计中是否进行了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比选,确保采取的方案既满足功能要求,又投资经济。审查通过后将概算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查,概算审查完毕后,各项目镇法人行文上报初步设计报告,由区发展改革委、水利局联合进行立项批复。各项目镇法人根据立项批复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并邀请专家进行施工图审查,确保施工图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考虑到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管网工程,材料质量是关键。因此,材料执行政府采购,采用甲供材料方式,资格审查要求供应商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材料设备产品信息年报》入选企业。

3.积极筹措资金资金落实到位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在省政府将通州区定位为普通县、没有相应上级补助的情况下,通州区政府通过追加年初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项目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一类镇按审计决算审定金额的60%补助,二类镇按审计决算审定金额的50%补助(一二类镇由区财政局根据各镇的财政收入分类)。补助范围为工程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待摊投资中的工程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标费及检测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统一由各镇财政所进行核算,各镇须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积极探索采取市场化运作、融资、“一事一议”和镇财政配套方式落实其余资金。

4.严格质量控制(1)严把工程设计关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涉及范围广,管网的口径多,地形地貌复杂,因此设计工作只有做细做实,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或者避免设计变更。因此,通州区把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放在首位,扎实做好工作。水利部门多次与发展改革部门、建设部门、自来水公司、项目镇和水厂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商和审查,与区域供水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衔接,本着“投资省、方案优、操作性强、效益高”的原则,对所有输、配水管道的线路、管材的选定,施工标段的划分等进行了明确。(2)严把工程材料关一是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对于管材采购,建设单位普遍采用甲供材料这种方式。通州区水利部门将材料的接收、移交、验收、付款这一系列环节形成《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甲供材料管理规定》,并要求建设单位将规定作为附件包含在与施工单位、管材单位、监理单位的合同文件中,从制度上保证了管材进场验收工作规范。确保每批进场管材都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保资料,且通过抽检,有效保证管材的质量。二是招标采用合理低价。在管材进行招标过程中,标底采用行业指导价下浮一定比率进行确定,给投标单位一定的竞争空间。同时选择品牌和知名度比较高、信誉比较好的大企业作为候选人,采用综合评标办法,对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打分,价格上采用合理低价,有效保障管道产品质量。三是随机抽检进场材料。塑料管材在进场时只能通过肉眼或借助简单工具对其表观质量进行判别。要全面了解其内在质量还需要进行抽样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抽检如何操作需要在和管材单位的合同上予以明确。因为抽检次数较多,相应的抽检费用也较高,一般按照供货批次、数量和规范要求,规定抽检的次数,在材料进场时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检,形成对管材供应单位的压力。四是及时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和水质化验。管道压力试验是全面检验管材和施工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规范要求每1km管道施工完毕后即应组织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及时进行打压试验和水质化验,可在确保管材质量的前提下支付材料款。(3)严把工程施工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需重点加强工程施工跟踪管理,狠抓乙供材料、安装、管沟开挖深度、回填、管道试压、冲洗消毒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保证施工质量。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实行公开招标,要求施工单位资质为水利或市政专业,吸引更多的单位参与竞争,达到优选施工单位的目的。在本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狠抓质量管理,贯彻“业主负责、企业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方针,建立施工图会审、工程质量检查、工地例会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4)严把工程验收关南通市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开工前及时进行项目划分,并报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确认。整个工程在验收及时性、验收条件具备、验收人员组成和验收程序规范性方面都能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要求进行验收。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在所有分部工程监理单位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所在镇供水服务公司、施工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所在镇申请,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召集发改、住建、财政、水利部门联合进行区级验收。每次验收发现的问题都能落实好整改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5)严把工程运行关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运行管理,依托现有的供水体制,根据区域供水及工程所在镇的情况实行分级管理,做到产权明晰。与区域供水相衔接的计量水表以下的新建镇村管网的资产交由工程所在地镇政府管理,负责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各镇集体所有的供水企业作为镇政府领导下的供水单位具体负责工程的试运行。整个管网系统试运行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对管网的末梢水进行抽样并做水质全分析试验,投入试运行72h后,定点测量管网中的供水流量和水压,在水量、水压和水质均合格后,进入试运行观察期,观察期间按供水管理要求作好各项观测记录和水质检验。

二、存在问题

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上措施,有力保障了实施工程的质量并及时发挥了效益,但农村饮水安全方面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①部分镇供水管网由于逐步临近设计寿命渐渐出现老化问题。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拓宽、园区建设拆迁形成了一些农民集中居住区,由于住宅位置的变化,管线随之需要调整,而且集中居住区有部分高层住宅,接水点的需水量和供水压力比一般农村分散供水都要大,一些乡镇由于沿用原供水老管道,这些管道设计标准普遍不高,造成不少地区水量、水压不达标的问题。③近期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设备价格上涨过快,造成工程造价增高,投资压力大,乡镇财政配套困难。④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交由乡镇所属的供水服务公司管理,与水利部门没有体制上的行业管理关系,导致工程建后效益评价难以开展,不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水平的提高。乡镇供水服务公司由于实施的是转供水,农村居民用水水价2.98元/t,企业用水价3.5元/t,成本水价为1.75元/t。靠水价差获得营业收入。企业用水量多的地方,经济效益好,仅有农村居民用水的地方,经济效益差。这样导致各个供水服务公司的经济效益不平衡,这些经济效益差的供水服务公司管理人员报酬低,导致不愿管理和责任心不强。当管网出现故障时,不能得到及时维修。

三、对策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9

1.安全管理意识不足

人员素质较低首先,在一些电力生产企业中,安全管理认识不足,并没有制定规范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安全责任,对安全隐患存在侥幸心理,安全管理责任心不强,管理水平低。其次,对于电力生产工作人员而言,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关系生产质量,但在一些基层供电企业中,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存在安全知识、技术知识不足等问题,安全生产难以保障。同时,在安全管理中,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不明确,现场监护形式化,从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违规操作存在,工程投运不标准

电力生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发电、调度、配电、自动化等各方面作业。在这些作业操作中,由于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存在违章违规操作现象。例如,在未办理工作票的情况下,高压试验人员开展变电站场地试验工作,工作安全性无法保障;在配电、检修等作业前,相关人员未全面分析工作中的危险环节,且安全工器具应用不规范、工作监护制度缺失,操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基建工程中,基建投入不足,安全运转检测不规范。例如,在试运转期间,电力单位并没有派专门人员巡视检查设备,不能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为电力运行埋下安全隐患。同时,电力单位也没有制定规范的标准指导、规定试运转工作,相应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缺失。

二、提高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技术的措施

1.加强安全工器具、工作现场安全管理

首先,建立健全的安全工器具管理制度,对其进行定期检查、日常维护,加强工器具报废管理。例如,定期、全面检查工器具,并在检查过程中详细记录工器具型号、检查日期、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超期、报废不合格的工器具,并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处理不合格、损坏的工器具,以免外流对其他电力生产单位造成负面影响。其次,在工作现场安全管理中,制定安全责任管理制,严格按照“两票”制度进行管理。在具体管理中,各电力企业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操作票技术规范》、《工作票技术规范》等标准,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作业操作。同时,在工作票签发、交底过程中,全面分析工作现场各危险因素,制定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对电力生产管理而言,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确保工程安全开展。因此,在电力生产中,电力企业应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加强人员培训,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在平时工作中,企业对人员及安全管理知识教育、三级安全教育、技术教育,使人员积极学习相关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以此规范操作,并能在危急关头采取正确措施应对危险。

3.加强电网运行管理

实施安全防范首先,加强电网技术投资,提高技术含量,使用高可靠性的电气设备,以此提高设备的防雷击等性能,减少因设备缺陷造成的电网事故。同时,加强技术监督,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定期检验、试验二次设备、装置,并重点做好设备的失灵、主变等检验工作,重视二次回路管理。其次,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分析、预防控制危险点。例如,在工程实施前,全面分析施工危险点,调查危险源,列出危险清单,明确施工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危险点安全防控措施,重点监控、整改重大危险项目、危险点,提出应急处理措施。

三结束语

水运工程安全规范篇10

论文关键词:运维操作站;规范化;管理;对策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运维操作站的建设数量急数上升,需求的管理人员也越来越多,不断完善运维管理体系,制定运维操作站的管理规范,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的运维管理机制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必要因素。 

一、运维操作站管理标准化要求 

(一)运维操作站管理职能 

运维操作站的主要职能是负责所辖变电站的设备的巡视,及时发现设备缺陷,督促修试部门及时消缺。运维操作站管理要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两票即工作票、操作票;三制即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担负设备检修,试验的停电送电操作任务,不发生人为误操作事故。运维操作站管理依托gpms系统,对所辖设备的基础台账,人员培训,安全管理等内容进行完善。 

(二)运维操作站管理标准化必要条件 

1、具备完整的信息安全、运行和服务的综合管理体系 

运维操作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操作人员、操作流程和设备。操作人员与设备是通过操作流程建立的联系,影响运维服务和设备安全的关键因素是操作流程。因此,运维操作站管理需要建立综合管理体系,制定信息安全制度和运维操作规范,实施规范化管理的同时,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规范,确保运行维护操作站标准化管理的顺利实行。 

2、确保运维站的安全生产 

运维操作站应制定安全管理目标与实现安全管理目标的组织、安全和技术等各类控制措施。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年度设备检修、运维操作计划。规范开展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反违章、应急演练、安全日活动等安全例行工作,使反违章自查自纠形成常态机制,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及两票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3、优化运维操作站人力资源管理 

明确运维操作站岗位人员的配置和岗位职责,建立站长责任制,严格执行分级上岗制度。通过各类班组岗位培训,提升运维操作站人员的综合素质,保持人才队伍稳定,实现运维操作站人员的规范化管理。 

4、建立运维管理绩效考核标准 

为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的工作实效,企业应结合运维工作实际情况,设立相关的运维管理流程考核标准,建立精益积分的员工绩效评价体系,完善运维团队的工作绩效,实现运维工作的可量化、可评价与可考核性,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二、运维操作站管理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加快,给现代的企业运维操作管理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运维操作站管理也日趋复杂,运维操作站内的网络设备、服务器、中间件、业务系统等数目的增多,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和工作量,给运维操作站管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下文简要分析目前企业运维操作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数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趋于完善,企业不断加强运维操作站的建设。但是,企业的战略不断进行调整,企业业务需求不稳定,人力资源不充足,导致运维操作站没有形成固定规范的运维建设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 

(二)企业的运维管理站运行缺少足够的资金保障 

因电量需求的扩张,运维操作站的建设量持续增长,购置设备和设备维护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运维操作的技术人员在实践操作中,不断的应用新技术,或是进行科学技术的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但随着资金流程的复杂和企业成本的严控,往往导致运维资金到位不及时、资金缺口隐现等问题始终存在。 

(三)缺乏有效的绩效标准 

企业的效益和价值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保障企业员工个人利益的获得,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由于部分企

运维管理中忽视了绩效考核机制的建立,造成了操作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不积极,工作责任相互推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四)人才队伍基础薄弱,业务技能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企业运维操作站的优质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运维站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部分企业运维操作站人员构成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经验主义、理论水平不高等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管理机构也就缺乏执行力度。而部分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应对运维操作站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导致问题滞留,影响了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给电网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 

(五)企业缺少运维操作站管理的科学理念 

不断的改善管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需要有效的、科学的管理理念作为指导。而部分企业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缺少科学管理理念,导致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没有完全发挥,企业的利益也不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三、解决企业运维操作站规范化管理问题的对策 

现代的企业发展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操作管理体系和运维操作运行机制。而运维操作站的管理工作主要是安全管理方面。因此运维操作站管理要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针对运维操作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规范运维操作站的管理工作。 

(一)采用gpms系统,增强运维操作站的安全管理 

gpms系统与windows应用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的整合、开发、利用各种生产信息资源,例如提供变电设备台账管理、运行记录管理、作业管理、故障记录管理、缺陷管理、两票管理、班组管理、应急管理、状态检修管理、可靠性管理等,从而实现对全地区输变电生产的全方位监管。运维操作站应用 gpms系统能够提高生产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能够实现电网生产管理跨部门、跨地域的数据信息共享,对变电设备能够进行实时监控,消除生产中的安全隐患,能保障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正常开展,逐步完善企业的决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实现运维操作站的规范化管理。 

(二)规范运维操作站管理制度 

企业运维操作站的正常运转,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严格执行省公司的运维站规范化及准军事化规定。而企业运维操作站执行的规章制度要以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基本出发点,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结合企业的实际特点可以制定《运维操作站月巡检工作单》、《运维操作站周工作计划表》和《运维操作站日工作安排单》,细化运维操作站的工作内容,提高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运维操作站的管理模式,保障运维操作站的正常运作。 

(三)落实运维操作站人员的岗位职责 

运维操作站的人员在日常工作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依据运维操作站运转的需要对人力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配备合适的人员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并且履行岗位职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运维操作站人员的工作压力,保障运维操作站的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明确每个人员的岗位职责,能够在出现突发事件时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处理,保障运维操作站现场作业标准、安全有效;实施雷厉风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设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团队;营造紧张有序、团结和谐的氛围,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运作,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加强运维操作站的人才队伍建设 

鉴于运维操作站工作的复杂性,有必要加强运维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根据运维操作站的实际环境,以及人员岗位配置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企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同时企业应该加大对运维操作站建设资金和技术支持的力度,使操作站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得到提升,保障操作站的安全运转,对于优秀的员工要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打造出一支具有专业性强、素质高的运维操作管理队伍。 

(五)加强运维操作管理监管机制 

运维站规范化管理的持续保持,还有赖于相关部门的监督与检查。根据《变电运维操作站管理规范实施细则(试行)》和《变电运维操作站管理规范考核标准(试行)》,定期对运维站的基础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整改,实现运维站规范工作持续改进和提高。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