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十篇

时间:2024-02-20 17:48:49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1

关键词:大中型泵站运行管理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entral a document issued to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large number of pump station built constantly put into operation. For the pumping station project safe oper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engineering benefi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wo large and medium-sized cities built after the operation of pump some operation management practice,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pumping stations from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team construction,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as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Keywords: large and medium-sized pump station oper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白屈港、夏港抽水站是白屈港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项目,两站总设计流量145m3/s,分属大(Ⅱ)型和中型泵站,担负着锡澄低洼地区的防洪排涝任务和江阴城东生态调水任务,建成运行近十多年,累计开机38068台时,引排水31.8亿立方米,充分发挥了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的不断深入,泵站运行管理逐步完善,于2007年通过了江苏省一级水利工程管理的验收。总结多年来泵站运行实践,就如何提高泵站运行管理水平,从制度建设、工程运行、安全管理、队伍建设及技术创新作一初浅的探讨。

一、建立泵站管理制度

各种管理制度是泵站工程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泵站工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措施。用各项制度、规程及规范指导泵站的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从而保证工程管理的规范有序开展。

1、加强管理制度的建设。逐步建立了包括行政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各类工程设备管理制度、运行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对照《水利技术标准汇编》相关内容及《江苏省泵站技术管理办法》,根据实际情况编写了《泵站技术管理实施细则》,然后根据细则制定符合泵站自身要求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各类规程。另外根据电力行业相关规定,制定各项变电运行制度。

2、严格管理制度的执行。制度执行的力度决定了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为了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两站对各类管理制度汇编成册,泵站职工人手一册,部分制度上墙公示,以便随时查阅、学习和执行。并且针对管理制度,配备了内容条列化、要求具体化的行政综合、安全、运行、检查观测、养护维修等台账,并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每季度定期考核,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

3、推进管理制度的完善。制度建设必须是动态和不断完善的,两站根据泵站管理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现有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补充新的制度。特别是泵站工程设备改造后的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上级相关规程变化后相应制度的调整等。

二、 规范泵站运行管理

做好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是泵站工程运行管理的关键,有助于延长工程使用期限,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根据两站多年运行管理经验,做好泵站工程的运行管理工作,检查观测是手段,养护维修是基础,控制运用是根本。

1、加强工程检查观测。工程设备检查是泵站运行管理的基础工作,按照泵站检查制度,对泵站所属工程设备进行每月两次的经常性检查。落实汛前、汛后检查,汛前检查着重检查岁修工程完成情况、度汛存在的隐患及应对措施。汛后检查着重查看工程变化和损坏情况,据以制定岁修工程计划的。泵站工程观测是工程安全运行的基本措施,按照上级下达的观测任务书,按规程定期对工程进行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河床变形、伸缩缝、水位流量等测量,并及形成分析报告。通过检查、观测,掌握泵站工程设备的技术状况的变化,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为控制运用和养护维修提供科学依据。

2、落实工程养护维修。泵站工程养护维修要实行“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理念,首先是按照工程或设备的保养要求,制订相应保养规范及要求,并严格按时间、内容、要求进行。其次通过检查和观测,及时发现工程缺陷,并随时进行保养、修理,防止缺陷扩大和带病运行,保证工程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建立完整的设备管理卡,具体工程设备责任到人,制订《水工建筑物养护》、《主机组养护》、《高低压电气设备养护》等相关台账,保养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并及时记录。对有较大损坏,修复工程量大,技术复杂的工程设备项目,都能及时编制规划或计划,制定详细的方案,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列入岁修或大修计划。

3、规范工程控制运用。泵站控制运行,一方面要严格执行上级的防汛或调水指令,同时要严格按泵站设计工况、操作规程等规范运行,确保运行安全。一是规范控制运行规程,对上级指令的接收反馈情况、指令的执行情况、机组开停顺序、各岗位人员职责、电力及机组操作的票证制度、运行检查巡视制度、交接班制度、各工程设备的操作规程等都做了严格的规定。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了《闸站接令记录》、《机组操作票》、《巡视记录薄》、《泵站交接班记录薄》等相关记录台帐,确保了泵站控制运用以科学、安全的方式进行。

三、强化泵站安全管理

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是泵站工程规范化管理的保障,安全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1、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泵站组建以主要负责人为安全主要责任人、分管责任人为安全直接责任人、班组长为安全员的安全网络体系,负责全站、班组各项安全生产。督促安全制度、操作规程以及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负责人与每一个职工都签署了安全责任状,做到层层抓安全、时时讲安全、事事要安全。

2、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是泵站安全管理的基本保证,建立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以及各工程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同时做好设备的相关安全养护措施,定期开展电气预防性试验、闸站接地系统检验、电力电缆绝缘测试、设备外壳和柜体接地电阻测试,对安全工具试验、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更换,做好事故及异常情况记录、避雷器动作情况记录、设备隐患登记和缺陷消除记录等。

3、开展各类安全演练。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泵站制订了《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反事故预案》,力求各种预案详尽实用。同时积极开展各种预案的演练,每年开展汛前开泵演练、防汛抢险演练、反事故演练等,使泵站全体职工在各种情况发生后遇事不慌、及时正确处置。

4、开展职工安全培训。泵站工程管理中泵站职工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是泵站能否安全运行的最直接的保证,因此,将安全培训是纳入到泵站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到对新进职工进行岗前三级培训;对技术工人进行定期安全操作培训;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主要包括高低压电气运行维护和起重作业等;实施每月一次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能力。

四、狠抓职工队伍建设

为积极推进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泵站工程的社会效益,就必须加强泵站职工自身的能力建设,建立起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有事业心、懂业务、能吃苦、肯干事的管理队伍。

1、强化思想教育,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泵站每月开展一次思想教育会议,领导经常与职工进行谈心,了解职工的思想状态。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水利精神,逐步建立起对以奉献为核心价值观的泵站文化。强调职工队伍的团结协作精神,从而有效推动泵站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

2、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升业务素质。泵站工程管理工作覆盖了机械、电气、水工、水文水力、计算机及水行政等,需要多学科、跨领域的各类技术,要真正提高泵站工程管理水平,必须要一批复合型的人才及大量专业人员。白屈港、夏港抽水站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根据计划对职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技术理论、实践技能的培训。并鼓励职工自学,每年进行一次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竞赛,对优胜者进行荣誉和物质奖励,大大提高了职工学习的积极性。

3、多渠道引进技术,鼓励职工岗位成才。泵站还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技术专家、设备厂家技术人员来站进行各类培训与讲座,派泵站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并通过职工内部的“传、帮、带”活动,利用运行或检修等机会,经由岗位实践提高业务水平,有效的提高了泵站职工整体业务水平。

五、泵站运行管理的思考

泵站运行管理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作,随着泵站规范化管理的深入,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提高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此,针对泵站运行实际,我们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以不断完善。

1、落实日常养护经费,多渠道筹措更新改造资金。白屈港枢纽属太湖工程,担负着太湖治理、武澄锡低片防洪、江阴生态改善等综合功能,受益地区广泛。但目前泵站管理体制尚未完全到位,泵站运行管理经费尚未得到全部落实,经费的缺乏,致使日常的养护和维修不能完全按规范进行,老化工程设备还无法按实际需要进行更新改造。这就需要进一步理顺体制,应该按照工程运行“谁受益,谁投入”的原则,从太湖局、江苏省、无锡市及江阴市等各级予以按比例落实运行管理资金,加大养护维修资金的投入,确保工程完好。

2、合理配备运行人员,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由于人员及资金的限制,以及运行模式的困扰(两站同时长时间开泵运行需要大量运行人员,非开泵运行期则需要人员相对较少),白屈港、夏港两站运行人员远远不足,仅为实际需要人员的二分之一。同时,由于一些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完善,高技术人才相对缺乏,一些运行管理只是在浅层次进行,与完全的规范管理、科学管理尚有一定差距,制约了泵站的发展。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2

风险辨识是根据工程建设方案、生产流程、设备布置、主要设备等,辨识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1.1工程选址和总体布置风险工程所在地点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工程特点、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以及枢纽规划等,对安全与作业环境都有直接影响。工程在选址时,需对区域水文气象、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地震等不利安全因素严格考察和论证。工程枢纽内建筑物间安全距离、建筑物内的安全疏散通道及进出交通道路等布置与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也密切相关,在总体布置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防火间距、消防车道、疏散通道及消防水源等问题。

1.2枢纽建筑物风险枢纽建筑物的安全性,是水电站职工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前提条件,也影响着所在地周边环境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溢流堰是重要的挡水建筑物,它拦蓄水流、抬高水位,宣泄多余水量,承受着巨大的水平推力和荷载,对地质环境条件、施工质量、运行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溢流堰运行中,在监测、维护等方面未能按规范进行管理或管理中存在缺陷,将会造成溢流堰及其他水工建筑危害。

1.3生产设备风险厂房内主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正常发电的关键,由于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自然因素等原因,机电设备可能发生设备故障,将会给机组运行和维护带来很多问题。特种设备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若存在缺陷和人为违章操作将产生重大事故。

1.4生产过程风险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施工过程中如有施工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未及时处理,机械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堰体失事、爆炸、触电等危险。

1.5安全管理风险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易造成安全管理漏洞,无章可循,安全意识不足,人员操作设备失误,引发重大事故。

2应对策略分析

2.1总体布置工程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节能、施工、检修、厂区发展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在工程总体布置设计方面,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象、洪水、雷电、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和周边情况,预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各建筑物、交通道路、安全卫生设施、环境绿化等进行统一规划。

2.2自然灾害风险防范

2.2.1地震风险防范工程选址时选择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地块,尽量避开区域性大活动断裂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工程抗震设计标准和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根据规范、相关研究成果及成功的工程经验合理确定工程各建筑物结构和基础处理措施,建立、健全地震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

2.2.2暴雨、洪水、泥石流等风险防范严格按照防洪标准要求设计,重点做好电站及其他建筑物的防洪、度汛措施,加强电站运行管理及水情测报,地面建筑物的设计充分考虑气象等不利因素,加强监控,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2.2.3低温及冻融、冻胀风险防范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含有不同矿物质成分和不同性能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从材料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严格混凝土制作配合比,根据结构类型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关键设计参数,掺入外加剂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冻性能,依据规范进行结构和基础防冻设计、施工,改善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减少或改善致使混凝土冻融受损的各种不利因素,严防渗漏,加强排水,对易受冻害的边坡采取喷护、排水等综合措施。

2.2.4生产设备风险防范严格设备选型,选择有资质厂家的合格设备,确保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按相关规定对设备焊缝进行检查。严格运行管理,发现超标振动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停机检修,做好设备运行维护、试验和调试工作,按技术规范要求工况运行,加强对生产设备各部位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制定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及岗位培训,焊接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持证上岗。完善设备巡视与台账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加强安全管理

2.3.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监察机构,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安全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2.3.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培训工程项目应配有专门负责安全的人员,选择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有充分应对危险能力的人员,对于新入厂的工人和调换工种的工人应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3.3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救援管理制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器材,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实施演练,建立事故分类和等级划分标准及调查、处理、报告、等级、制度和事故管理档案,做到“四不放过”,即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2.3.4水工建筑物安全建筑物抗震等级应满足结构抗震规范要求,按照规范要求合理确定工程等别、水工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标准,根据工程区建设条件合理确定水工建筑物形式、尺寸、抗震措施等,对建筑物选址、结构、基础处理、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各环节严格控制,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水工建筑物防渗体施工、地基处理等,建立科学的洪涝与地震等时期的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应对不可预见危险的能力,定期进行水工建筑物监测、检查与维护。

3结语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3

所谓安全管理,就是确保每一位工程建设人员的健康和安全、控制影响作业区内所有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同时保护水运工程建设实体的安全施工。管理的目标是保证建设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风险预防,包括消除或降低不安全行为,消除或降低设备的不安全隐患以及实现作业实地控制目标的安全性。

二、水运工程建设安全控制的特点以及管理方针

水运工程的突出特点是操作范围广,所以有必要制定动态的控制系统,这就要求控制系统具有交叉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因为水运工程的建设的工序复杂、作业流动性大、高危险、位置变化多端、深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大中型水运工程项目,由于涉及许多交叉学科,且往往存在不同单体由不同的工程单位施工,各自作业的都有其特殊性,所以要求建设必须持续且动态。总之,安全问题一触即发,要求控制措施必须超前、严谨。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为:一切生产都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综合治理”。水运是工程建设也以此为工程建设的目标和出发点,安全生产的有效控制才能使生产得以保证,生产力才不会下降。时刻以安全生产方针为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才能有效避免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才能达到有效预防和安全控制的目的。

三、水运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突况,所以,采取强有力的科学措施提高实地的安全管理水平很关键。同时,监控单位要对工程建设的安全实行更为精密的检查,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就应立即提出整改方案,对某些故意违反安全的行为给予监督和纠正。

(一)安全管理建章立制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管理的有利实施也离不开安全的规章制度,不管是工程建设的企业还是监管的单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都显得特别的重要。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首先要符合法律的要求,也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安全法律和行业规定为根据来制定,内容要尽可能的涉及工程建设过程的全方位、多角度。制定出来的安全规章制度应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促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规范性的形成,从而杜绝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水运工程建设大多是露天的、手工的、复杂的交叉性水上工程作业,一线工人占工程建设人员总数的绝大部分,且农民工的比例占有50~70%。该部分人员往往文化程度较低,人员流动性大,安全观念也比较差,没有很好的自我防范意识。所以,对一线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传授一些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操作规程,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技能,当遇到突况时,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随着水运工程建设中高科技成果的广泛使用,大型化、机械化、自动化施工设备的不断推广和应用,这就对建设人员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有计划、长期性、多领域的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效降低了人为失误的概率发生,从而将工程的危险系数降到最低。

(三)严格把关安全工程建设组织设计

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防患于未然。设立工程建设的安全控制度目的就是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合理有效的工程建设组织设计是实现安全管理控制的前提条件。一要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符合各专业的工种和各工程建设的部门要求,特别是审查引进的新设备、新工艺、新科技、新材料在工程建设中是否具有可行性;二是要检查工程建设实地的安全保证体系,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及规章,做到工程建设实地遵章守法、文明施工、安全作业,从而保证每一道工序都是万无一失的;三要制定有应急预案,识别施工各种突然情况,编制紧急应对措施计划和准资源,发生安全事故时应及时进行应急措施。

(四)有效落实安全措施

水运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措施是多方面的,仅从现场的材料及设备管理来看针对现场的诸多材料,如钢筋、水泥、大型预制件等,同时施工现场往往存在设备多、材料多、人员多等管理范围广,管理对象复杂的现状。对此如何有效的执行所制定的安全措施需重点考虑以下几点:1.将材料和设备分类管理;2.现场进行逐级安全技术交底;3.各项防护设施要及时到位;4.工前检查,规范操作;5.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五)妥善处理安全事故

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应以“四不放过”作为处理事故原则。即1.事故不论大小,根源没有查清不放过。调查事故不能敷衍了事、走流程、走过场,必须搞清事故发生的因果关系,避免再次发生同类事故;2.事故责任者未受处理不放过。这是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的具体体现,对事故责任者要严格按照事故责任追究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还需向广大群众说明具体原因和危害,让大家以此为鉴,在往后工作中得以重视;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使事故责任者和广大职工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所造成的危害,对此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达到加强安全教育的目的;4.防范措施没有整改、落实不放过。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止累似事故发生的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并严格要求事故责任单位整改、落实。

安全事故处理通常需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迅速抢救伤员并保护事故现场。“迅速、准确、如实”的将安全事故情况上报安全监督局,内容要具体到时间、地点、伤亡情况、经济损失情况、原因分析等;其次根据“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的原则进行事故处置;最后对于重大的安全事故,通常由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以确保信息正确、及时传递,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向社会公布。

四、引入“1+3”安全监督作业体系

“1+3”安全监督作业体系是江苏省淮安市推出的一项工程安全监控、管理体系,这种体系在水运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样适用。因此,近几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安全监督部门和总工会引荐“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所谓“1+3”安全监督作业体系,即一种方法和 三种机制的简说。一个方法就是指存在弊端的安全事故和相关部门的监督法,采取现代安全管理总结、措施,对作业场所、作业岗位的危险源、事故弊端和行业危害因素进行全面的查处、区别、评析,立档,成立监管控制体系,加强参与者的劳动保护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三种机制就是指存在隐患的安全事故和相关部门的动态监督管理机制、连续升级机制、系统评估机制。推行事故弊端和行业危害监控法能将安全生产超前、困难退后,保证全体工人参与和担负责任,预防隐患转化为事故。实行“1+3”安全监督作业体系可以有效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结论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是通过对水运工程建设的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各种安全管理体制,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强有力的安全控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有效的工程安全管理,为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证,也有利于工程建设企业信誉的提高。

参考文献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4

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保证运行安全,促进工程运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我市根据水利部《水库运行管理督查工作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全面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深化水管体制改革,落实水库运行管理责任制,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在组织管理、安全管理、运行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保障人民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抢抓机遇,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增加水利投入的发展机遇,趁势而上,先后投入4.25亿元,全面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先后完成了等6座大中型水库加固工程,总投资1.84亿元;完成了29座小型水库加固工程,完成投资0.79亿元。

开工建设了、两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0.85亿元;17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0.77亿元。

列入下阶段实施计划的大涧口水库已通过淮委审查、53座小型水库已完成安全鉴定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估算总投资0.92亿元。

随着除险加固工程的全面实施,水库病险问题得到了彻底根治,工程运行安全可靠,管理设施一应俱全,工程面貌焕然一新,防洪、灌溉、养殖、城镇供水、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逐渐显现。

二、稳妥推进,不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我市原有水管单位17个,其中水库管理单位7个。改革前由于受重建轻管思想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单位分类不清,管护经费不足,严重危及水工程的安全运行。针对水管单位的困境,我市从2005年开始,不断深化水管体制改革,科学定性定编,落实管护经费,妥善分流富余人员,积极实施管养分离,促进了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做到科学定性。在认真分析水管单位性质的基础上,将淮河修防所等两个单位界定为纯公益性事业单位,将水库管理所等15个水管单位界定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认真测算的基础上,确定了水管单位事业编制人员257名、企业顶岗人员247名。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市财政解决了水管单位职工一次性参保经费900万元,并根据水管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情况,对水管单位人员经费和工程维修经费实行差补,其中2007年度财政差补水管单位人员经费260万元、维修费用100万元,2008年度财政差补水人员经费520万元、维修费用150万元,2009年度财政差补人员经费760万元、维修费用200万元,2010年度财政差补水管单位人员经费900万元、维修费用250万元。积极探索实行管养分离的有效途径,明确养护维修人员,通过公开招标等形式使用养护维修经费。

三是稳妥分流人员。根据水管体制改革方案,通过考试考核,竞聘录用443名上岗人员,稳妥分流了115名富余人员(其中内退84人、病退5人、创办领办企业13人、自谋职业1人、下岗12人)。实行事企分离。对水利系统下属企业,根据经营状况,采取不同的改制措施。玩具厂、树脂厂进行民营化改革,电线厂、构件厂进行破产拍卖,共有150名职工转换了身份,110名职工买断工龄、另谋职业。

三、明确责任,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防汛办事机构健全,防汛抢险队伍的组织、人员、培训、任务落实,防洪、抢险、调度、转移等预案齐全,防汛抢险器材筹集到位。

二是规范管理程序。及时办理水库大坝注册登记和变更事项登记。组织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和蓄水安全鉴定。按规定对水库工程的管理范围进行确权划界,领取土地使用证,明确管理、保护范围。严格执行水库调度运用计划和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经常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严肃查处水事违法案件,确保水工程安全与完整。

三是健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人事劳动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请示报告制度、检查报告制度、事故处理报告制度、工作总结制度、工作大事记制度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加强水管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职工培训,基本做到了班子团结,职工敬业爱岗。

四、建管并重,努力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强化考核督查,进一步提高水工程管理水平。我市根据市水利工程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在对以往管理办法和标准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研究制订了水库等工程管理与考核标准,对工程各部位和岗位管理提出了详细的量化考核指标,为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做到“四个认真,一个严格”,(认真执行工程检查制度。要求定期检查大坝枢纽建筑物运行状况,各部位检查内容齐全、记录规范。认真执行工程观测制度。要求观测项目、频率、精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观测资料内容齐全,并按年度整编归档。认真执行工程维护制度。要求工程外观完好美观、运行正常、安全可靠,维修养护记录规范。严格执行调度运用方案。要求按操作规程和调度指令运行,记录规范真实。)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5

关键词:中型水库;安全监测;措施

中图分类号: TN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这种速度体现在方方面面的发展过程中,其中我国的水利事业的发展就是十分显著的一个表现。水利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保证,其中水库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水利项目为国家的各项建设活动贡献了显著地力量,我国拥有数量非常庞大的水库,而且分布范围非常广,很多水库由于受到所处地区的交通以及其他一些制约条件的限制而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一旦发生溃坝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多,社会影响大,灾害范围广,是安全防范的重点。做好好中型水库程安全监测工作,加强水库安全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做好水库工程安全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水库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水库大坝还存在着病险和不安全因素,影响着水库效益的发挥,更严重的是会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会造成垮坝事故。加强水库安全管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安全,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与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影响着水库效益的发挥,更严重的是会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甚全会造成垮坝事故。因此,加强水库工程的安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安全监测,一方而可随时掌握水库工程的上作状态,以便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另一方而可及早发现异常和险情,及时提山改善工程运行管理、养护维修的意见和措施;再一方而可验证工程设计运行状态与工程实际运行状态之间某些量的变化。

二、中小型水库工程安全监测的措施

1、监测人员应具备专业素质

水库工程安全监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素质水库工程安全监测人员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水管单位应整合一支由水工专业工程师负责和主持工作的技术水平高、能力素质强的精干的工程管理队伍。在提高工程安全监测人员爱岗敬业素质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他们的水利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他们通过对水库工程的检查、监测和资料的分析能评估其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和找出潜在的问题,提出对工程监测、改善工程运行管理条件、养护修理等方面的意见和措施。

2、重视安全监测工作

“重经济效益轻工程管理”思想应彻底根除“重经济效益轻工程管理”思想在各级政府和水利部门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水管单位的首要任务是工程安全监测,其次是工程养护修理,再是抓经济效益;水库工程只有在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安全与否来自于巡视检查和监测资料的分析结果,各种效益来源于工程安全运行。

加强养护修理

正确处理水工建筑与安全监测设备之间的管养分离问题水库工程的养护修理完全可以与管理运行分离,但工程巡视检查、安全监测及自动化安全监测系统等中的设备(设备)的管理运行与养护是分不开的,其日常保养和防护工作只能由管理运行人员承担,修理工作可以分离出来,自己修理不了的仪器设备可发包给其他承包商修理,根据实际情况“,能分则分,能合则合”,灵活处理。

4、建立 、完善安全监测系统

完善和建立已成水库工程的安全监测设施水库工程安全监测包括巡视检查和仪器监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成的水库工程多数未建立或不完善工程监测项目,有的只简单设置了水位观测。多数水库工程失事,就是未建立安全监测系统,不了解工程运行状态和出现的异兆,任其自由发展,导致垮坝,给工程和下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如果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监测系统,认真做好各项监测,及时对监测资料整编分析,就会随时摸清工程运行的命脉,及早发现和消除工程隐患,采取措施把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对已成水库工程应按大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大坝级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测项目,确保工程运行状态在人为监控之下,确保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安全监测设计应贯穿于各阶段设计之中

对新建和除险加固水库工程,应在各阶段按规范要求对工程安全监测项目、监测仪器设备等进行设计说明,做好监测系统的工程概预算,这已在设计规范中作了要求。关键是项目法人要把批准设计规定的工程内容全部建成,是否建成或建全安全监测设施(系统)作为工程是否验收的重要条件之一。

6、修订完善和严格执行水库工程安全法规

水库工程安全法规是工程安全管理的依据,是实现工程安全管理“四化”(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加强了行业法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先后颁发了水库工程安全管理、运行管理、安全监测、养护修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现已初具规模,对水库工程安全管理起到了规范和推动作用,并提高了工程管理水平。然而,一些过时的法规需要补充修订,一些新的法规需尽快制订。水库工程管理人员应熟悉各项工程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掌握工程设计条件、工程安全监测技术规范和工程养护修理规程,提高业务水平,加强法规意识,严格遵守和执行行业规范规程。

7、做好水库工程监测资料整理与分析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从水库工程安全管理角度来看,监测资料的整编是工程管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监测资料进行深入及时的分析评价,判断监测资料是否异常,观测设施是否可靠,确定水库工程的运行规律和现状,及时发现工程的异常反应,找出工程的安全隐患。这样,才能使观测真正起到安全监测的作用,充分发挥监测资料的效益,为水库工程安全服务。因此,做好水库工程进行安全监测和检查,对监测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评价才能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运行。

8、认真地开展巡检活动

做好规章体制建设工作,认真地开展巡查活动,在特殊情况下,比如暴雨天等要加派人手进行检查活动,而且要多次进行,当问题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以前,要设立专人全天候的检查。要落实查险人员、巡查范围,每次检查后必须签字画押,建档建卡备查。要强化险情抢护,在水库发生险睛时,水库安全的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认真分析事故险情,制定切实可行方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消灭或减轻事故险情,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要完善水库突发险情报送制度,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须及时掌握水库突发险情,在启动应急抢险措施的同时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当发生重大突发险情和灾情时,应立即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已制定的应急预案要开展必要的演习和完善,提高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应考虑应急预案的全面性和针对性。同时,应规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工作。对预案编制单位的资质做出具体要求。简言之,只有认真的按照上述的规定进行活动,才可以及早的发现对水库有影响的各种不利现象,进而积极的应对,把问题控制在发生以前。

结束语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水库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我国现有水库多数是在五、六十年代“”期间兴建,由于当时缺乏经验,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中进行,许多工程防洪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再加上工程管理工作跟不上等种种原因,这些水库工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直接影响着水库效益的发挥,更严重的是会给水库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甚至会造成垮坝失事。因此,加强水库工程的安全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马原平, 史学军, 王保义. 小浪底大坝上游EL283 视准线监测[J].测绘标准化,2002(4).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6

关键词:高关水库;除险加固;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TV6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概况

高关水库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县城以北45公里处,修建在大富水河上游,是汉北河水利规划建设中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库,水库于1970年动工兴建,1973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水库承雨面积303km2,总库容2.12亿m3。

高关水库于1992年6月被水利部列为全国第二批重点病险水库。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于1993年1月开工,2009年3月全部完工,总计完成建设投资5645.63万元。工程主要分两个阶段实施:

1.12004年底完成大坝基础帷幕灌浆、大坝上下游混凝土护坡、大坝反滤设施改造及枢纽其它加固、正常溢洪道加固、非常溢洪道改建等五个单位工程。另外,完成洪水自动化调度系统、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和征地、拆迁、移民补偿工程、管理设施配套等四个单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253.11万元。2004年10月20日至21日进行高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初步验收,工程质量等级被评为优良。2005年6月通过了湖北省水利厅主持的竣工验收,验收结论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项目法人、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共同努力下,工程已按批准的设计完成,工程质量优良,投资控制合理,工程档案资料齐全、整理规范,符合水利工程档案管理规定的要求,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验收并交付使用。

1.2正常溢洪道闸门更新改造及防汛公路工程于2008年3月开工、2009年3月完工,完成投资为392.52万元。2009年7月通过了省水利厅主持的竣工验收,验收结论为:工程已按照批准的设计内容完成,符合规程规范和设计要求;工程质量合格;投资控制较合理,财务管理较规范;竣工财务决算已通过审计;相关资料基本齐全;工程管理机构健全,制度较完善;工程经历了2008年汛期检验,运行正常。

2.工程建设主要做法和经验

2.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经省水利厅批准成立了高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指挥部。由管理处处长任指挥长,主管资金控制和管理设施工程;分管工程副处长为副指挥长,负责工程计划和工程质量、进度管理。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工程质检科、后勤财务科,各部门职责明确,制定了工程建设岗位责任制,在指挥部的领导下各负其责,充分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质量进度控制、上下情况联系、周边关系协调以及资金、计划、设备、材料、质检、安全等工作,确保了工程顺利实施。在高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指挥部切实履行职责,执行工程建设“四制”,狠抓工程质量,引进新工艺、新技术,严格规范管理,除险加固工程质量好,进度快,外观美,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2.2规范程序,严格管理

2.2.1执行工程招标投标制

高关水库加固工程建设项目均执行了工程招投标制,进行了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选择了具有相应资质和业绩要求的中标单位承建。部分单项工程项目由于投资小,按规定可不进行公开招标的,也经请示主管部门同意,严格委托具有资质的单位承建,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2.2.2严格合同管理

高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全部实行合同管理,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单位都分别与我局签订合同,合同文本规范、内容全面、责任明确、条款合理。在工程项目的实施中,把合同管理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来抓,用合同来约束双方,严格按合同执行。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按合同结算价款,当出现疑义时,按合同约定条款协商解决,整个工程实施中未发生一起合同纠纷,确保工程按时顺利完工。

2.2.3强化监理控制

高关水库加固工程实行了建设监理制,强化规范监理行为。根据我局与湖北省水利水电工程咨询中心签定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监理单位设立了现场监理机构,监理处按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三级配置,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切实履行了监理职责,做好现场监理服务,以法律、法规、合同、规范为准则,认真开展“三控制、两管理、一协调”。

2.3精心施工,确保质量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从工程开工至结束,各参建单位按照“项目法人负责,设计单位督促,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落实各项具体工作,把质量工作作为整个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核心内容。除险加固指挥部经常组织指挥部和参建单位有关人员学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行质量终身负责制,确保充分发挥质量体系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2.3.1严格规范施工,督促施工和监理单位,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按程序和设计标准要求施工;

2.3.2严把材料及设备质量关,不合格材料和中间产品坚决不进工地;

2.3.3严格每道工序检查关。四是落实重点部位全过程监督控制。五是及时对工序、单元、分部工程的进行检查、质量评定和验收。六是对不合格质量绝不姑息,发现质量缺陷和问题的,敢动真格,坚决返工,严防“豆腐渣”工程出现。

3.加固工程取得的效益

高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完成后,水库汛限制水位由117.00m提高到118.00m,水库增加有效库容989万m3,提高了水库防洪标准,同时可增加灌区有效灌溉面积3.5万亩。工程完工后截止到目前,水库工程安全运行,已累计拦蓄洪水近9亿m3,为灌区农业供水2.6亿m3,水电站发电2000多万度,且防洪及社会效益巨大。

大坝通过混凝土护坡和整治,根治了白蚁危害和杂草从生现象,稳定了坝坡面,达到了整体美观实用的目标。大坝基础帷幕灌浆后,坝基渗流量明显降低,减少了渗漏损失,增强了坝基稳定。正常溢洪道加固和闸门更新改造后,运行可靠,增强了工程安全性;非常溢洪道改建后,保障了水库的防洪能力。

4.工程运行管理情况

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工后,我局狠抓工程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逐步提高管理水平,于2006年顺利通过水利部国家一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申报,成为湖北省第一家率先通过部级水利工程管理考核的水管单位,2009年顺利通过部级水利工程管理复核。以此为契机,我局不断加强水库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逐步探索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在确保水库工程安全、良好运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水库工程的防汛与抗旱效益。

4.1注重工程检查

为强化水库工程日常管理,保障工程安全运行,制定了《高关水库工程检查制度》,由大坝管理所负责,规范工程检查工作。开展了日常巡视检查、汛前和汛后检查、特殊检查。在工程检查过程中,坚持做到“四定”原则,即定项目内容、定责任人、定检查周期、定检查标准。对枢纽工程、闸门及机电设备平时每月两次定期检查;高水位、泄洪、地震等特殊情况时加强了特殊检查,增加检查次数;按规范要求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检查试车。发现工程隐患和异常情况时,认真做好记录,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及时整改处理排除隐患。

4.2加强工程观测

工程观测实行了“四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大坝沉陷监测采用人工观测,每年观测两次;渗流及渗压实现了自动化监测;水雨情实行自动观测;对枢纽工程、渠首节制闸和泄洪闸进行了电子监控。观测设备完好,运行正常,观测资料齐全、记录规范,成果达到规范要求,有初步分析及处理意见,用计算机整编打印成册,按时归档。

4.3做好工程养护和机电设备维护

制定了工程维修养护制度,养护工作本着“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定期对工程各部位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运行正常。

对机电设备坚持“养修并重”的工作方针,制定了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维护和操作制度,并上墙明示。有专人负责对闸门启闭设施、发电机组及金属结构进行维修养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工况。同时,保持了机房环境整洁美观,及时填写维修养护记录,记录规范,归档及时。

5.存在问题和建议

5.1存在问题

高关水库工程经过除险加固及更新改造,枢纽主要建筑物已满足相应安全规范要求,达到安全运行标准。但由于除险加固时配套资金不足,部分工程项目未列入除险项目内容,局部工程部位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得到整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副坝年久失修,坝坡干砌石护坡损毁严重,坡脚冲刷破坏,影响副坝防洪安全;

正常溢洪道泄槽段出现大量贯穿性裂缝并伴随有渗漏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溢洪道的结构稳定及泄洪安全;下游尾水段河道经多年泄洪运行,两岸边坡冲刷严重,急需整治;

水库下游河道因多年淤积,未进行有效地清除淤堵,严重影响水库防洪安全和两岸农业生产。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7

浙江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库容十万立方米以上或者坝高十五米以上的水库大坝(以下简称大坝)。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建筑物等。

国家有关部门直管的大坝,由其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管理。

第三条 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坝安全实施监督。

各级水利、电力、建设等有关部门,是其所管辖大坝的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大坝主管部门)。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大坝主管部门对大坝的安全管理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大坝建设和管理应当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大坝安全的义务。

第五条 在大坝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及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大坝建设

第六条 大坝工程建设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大坝安全技术标准。

第七条 总库容一千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坝和抽水蓄能大坝的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应按《浙江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工程场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抗震设计。

第八条 大坝工程建设,应当按国家和省基本建设的有关规定管理,并实行招投标和建设监理制度。

第九条 大坝工程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水利水电设计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

(一)总库容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坝工程,由甲级设计单位承担;

(二)总库容一千万立方米至一亿立方米的大坝工程,由乙级以上设计单位承担;

(三)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至一千万立方米的大坝工程,由丙级以上设计单位承担;

(四)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以下的大坝工程,由丁级以上设计单位承担。

大坝工程的设计包括工程监测、水文观测、通信、动力、照明、交通、消防以及管理用房、环境绿化等设施的设计。设计文件中还应当包括大坝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

第十条 大坝工程的施工,必须由具有相应水利水电建筑施工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

(一)总库容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坝工程,由一级施工单位承担;

(二)总库容一千万立方米至一亿立方米的大坝工程,由二级以上施工单位承担;

(三)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至一千万立方米的大坝工程,由三级以上施工单位承担;

(四)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以下的大坝工程,由四级以上施工单位承担。

第十一条 大坝工程建设,应由大坝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监督检查;大坝工程竣工时,由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大坝工程质量评定报告,没有质量评定报告的大坝工程,不得验收。

大坝的建设(监理)单位,应对大坝工程的资金筹措和使用、施工、工程质量等实行全过程的管理。

第十二条 大坝工程竣工后,大坝主管部门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组织竣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电力、建设等有关部门建设的大坝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有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第十三条 大坝工程建设时,建设单位应依法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后,划定大坝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划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有困难的,可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先确定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预留地。

大坝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的土地,未依法报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

第三章 大坝管理

第十四条 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坝,大坝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大坝工程管理单位,配备相应的专职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总库容十万立方米至一百万立方米的大坝工程,没有条件建立管理单位的,大坝主管部门必须配备相应的专职管理人员。

大坝工程管理单位或大坝工程专职管理人员应参加大坝工程建设的管理;大坝工程竣工后,负责大坝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总库容五千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坝所在地,有条件的应当设置公安派出所或者民警值勤室。

第十六条 禁止在大坝坝体修建码头、渠道,放牧、堆放杂物、晾晒粮草。禁止在库区内围垦、填库。

禁止在大坝管理范围(含预留地,下同)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取土、造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

在大坝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确需修建码头、鱼塘的,须报经大坝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坝脚和泄水、输水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大坝的安全、管理和抢险工作。

第十七条 大坝坝顶确需兼做公路的,须报经大坝主管部门批准,公路主管部门应采取相应的安全加固措施并承担日常维护费用。

第十八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毁坏大坝及其观察、通信、动力、照明、交通、消防等设施。

非大坝管理人员不得操作大坝的泄洪闸门、输水闸门以及其他设施。

从事大坝泄洪、输水闸门的操作,坝体变形、渗流的观测、水文测报等工作,应当遵守有关规章制度。操作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并按规定取得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十九条 大坝管理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安全监测、巡回检查、维修养护、控制运用、安全保卫、技术资料归档、事故处理报告、土石坝白蚁防治等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二十条 大坝管理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和检查。已投入运行的大坝,未设置安全监测设施的,或安全监测设施损坏失效的,应予以补设或修复。管理单位发现大坝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大坝主管部门,并采取防范和保护措施。

第二十一条 大坝管理单位必须做好大坝运行、监测资料的整编工作;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以上的大坝,应按规定进行年度汇编、登记归档,并上报主管部门。

大坝的水文观测资料,应按规定每年进行整编,并上报省水文机构。

第二十二条 大坝的安全鉴定,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度。总库容一亿立方米以上的大坝,由省大坝主管部门组织鉴定;总库容一千万立方米至一亿立方米的大坝,由市(地)大坝主管部门组织鉴定;其他大坝,由县(市、区)主管部门组织鉴定。

大坝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大坝的安全鉴定。大坝初次蓄水运行三至五年,应组织首次安全鉴定;以后每六至十年组织一次安全鉴定。大坝运行中遭遇特大暴雨洪水、强烈地震或者工程发生重大事故、出现影响安全的异常现象时,应及时组织安全鉴定。

电力、建设等部门所管辖大坝的安全鉴定报告,按规定抄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新安江、富春江电站大坝的安全鉴定报告,应抄送省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 各级大坝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其所管辖大坝进行注册登记;电力、建设等部门所管辖大坝的注册登记表,按规定抄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新安江、富春江电站大坝注册登记表,应抄送省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四条 各级大坝主管部门应对其所管辖的大坝管理单位的防汛抢险物料储备、气象水文预报、水情传递、报警等防汛准备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汛前检查,检查报告应同时抄送同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

第二十五条 大坝出现险情征兆时,大坝管理单位应立即向大坝主管部门、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防汛指挥机构报告,协助当地人民政府做好应急工作,并及时向预计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发出警报。

第二十六条 大坝的安全状况分为危险坝、病坝及正常坝三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危险坝:

(一)实际防御洪水标准未达到正常运用洪水标准的;

(二)未达到抗震设防标准的;

(三)存在严重隐患,危及大坝安全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病坝:

(一)实际防御洪水标准未达到非常运用洪水标准的;

(二)存在隐患,尚不影响大坝整体安全的。

除第二款、第三款所列情形以外的大坝为正常坝。

第二十七条 危险坝、病坝的审定和通报,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度。总库容一千万立方米以上的危险坝、病坝,由省主管部门审定并通报;总库容一百万立方米至一千万立方米的危险坝、病坝,由市(地)主管部门审定并通报;其他危险坝、病坝,由县(市、区)主管部门审定并通报。

各级、各部门审定通报的危险坝、病坝,都应当报省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 危险坝、病坝的处理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大坝主管部门应限期对危险坝、病坝进行除险加固,也可改变原设计运行方式或废弃重建。

改变危险坝、病坝原设计运行方式或制定保坝安全应急措施的方案,须按规定报经大坝主管部门批准;电力、建设等部门的批准方案,应抄送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九条 危险坝、病坝除险加固工程的设计,必须由具有相应设计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并经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三十条 列入基本建设计划的危险坝、病坝处理工程,应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规定办理。

有关人民政府及大坝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安排危险坝、病坝除险加固工程所需的资金。

第三十一条 危险坝、病坝除险加固工程竣工后,应按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分级原则组织验收。电力、建设等部门所管辖的危险坝、病坝除险加固工程的竣工验收,应有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防汛指挥机构,应将危险坝、病坝列为防汛抢险重点,并责成大坝主管部门和管理单位组织实施保坝安全应急措施。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由大坝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对非经营性的违法行为,可给予警告、5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50元以上20xx元以下罚款;属经营性的违法行为,可给予警告、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大坝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造成损失的,责令其赔偿损失,并可处以20xx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治安管理处罚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第三十五条 行政处罚的实施和罚款的收缴,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七条 大坝主管部门、管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由其所在单位或监察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尾矿坝的安全管理,由县级以上地矿行政主管部门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条 库容十万立方米以下或者坝高十五米以下的山塘水库,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大坝及其设施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坏。大坝管理单位应当加可大坝的安全保卫工作。

禁止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进行爆破、打井、采石、采矿、挖沙、取土、修坟等危害大坝安全的活动。

非大坝管理人员不得操作大坝的泄洪闸门、输水闸门以及其他设施,大坝管理人员操作时应当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干扰大坝的正常管理工作。

禁止在大坝的集水区域内乱伐林木、陡坡开荒等导致水库淤积的活动。禁止在库区内围垦和进行采石、取土等危及山体的活动。

大坝坝顶确需兼做公路的,须经科学论证和大坝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维护措施。

禁止在坝体修建码头、渠道、堆放杂物、晾晒粮草。在大坝管理和保护范围内修建码头、鱼塘的,须经大坝主管部门批准,并与坝脚和泄水、输水建筑物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影响大坝安全、工程管理和抢险工作。

大坝主管部门应当配备具有相应业务水平的大坝安全管理人员。

大坝管理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大坝管理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对大坝进行安全监测和检查;对监测资料应当及时整理分析,随时掌握大坝运行状况。发现异常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时,大坝管理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大坝主管部门,及时采取措施。

大坝管理单位必须做好大坝的养护修理工作,保证大坝和闸门启闭设备完好。

大坝的运行,必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挥综合效益。大坝管理单位应当根据批准的计划和大坝主管部门的指令进行水库的调度运用。

在汛期,综合利用的水库,其调度运用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以发电为主的水库,其汛限水位以上的防汛库容及其洪水调度运用,必须服从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水库的调度运用。

大坝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大坝定期安全检查、鉴定制度。

汛前、汛后,以及暴风、暴雨、特大洪水或者强烈地震发生后,大坝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其所管辖的大坝的安全进行检查。

大坝主管部门对其所管辖的大坝应当按期注册登记,建立技术档案。大坝注册登记办法由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8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措施2013年,省政府启动了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计划通过3年时间,解决新评估的全省300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并将其列为全省为民办实事首件实事。为做好这一民生工程项目,通州区政府从强化组织领导、规范建设管理、积极筹措资金、严格质量控制四方面采取建设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为了尽快使通州区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通州区政府在全省统一部署的基础上,计划提前1年,用2年时间完成规划的26.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任务。时间缩短,运作效率提高是关键。通州区政府认识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规划、建设、国土、财政、卫生、环保2015.3中国水利和水利等方面,仅仅靠水利部门一家推进这个项目显得势单力薄。2013年10月24日,区政府办出台了《关于印发南通市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3—2014)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成立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分管副区长担任常务指挥,成员由区发改、住建、财政、卫生、环保、国土、水利和招标投标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协调项目各项涉及本部门事务的运作。下设指挥部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区水利局,由区水利局明确一名分管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协调工程项目推进。由于项目涉及通州区11个乡镇,面广量大,文件同时明确项目镇镇长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第一责任人,由项目镇成立法人,具体组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这种模式改变了“十一五”期间通州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水利局成立项目法人、项目镇政府给予配合的模式,更有利于强化项目镇政府的属地责任,加大统筹各方的力度,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区水利局将重点放在了行业管理和技术服务上,从组织设计上达到了细化分解落实任务,有力保证了项目的整体推进。

2.规范建设管理为了规范用好政府的投资建设资金,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在前期区级编制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各项目镇通过招标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初步设计,编制完成后由区指挥部办公室组织区发改委、住建局、财政局、水利局进行联合审查,审查时对照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编制提纲,查看初步设计中是否进行了方案的技术和经济比选,确保采取的方案既满足功能要求,又投资经济。审查通过后将概算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审查,概算审查完毕后,各项目镇法人行文上报初步设计报告,由区发展改革委、水利局联合进行立项批复。各项目镇法人根据立项批复组织进行施工图设计,并邀请专家进行施工图审查,确保施工图设计深度满足施工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考虑到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主要是管网工程,材料质量是关键。因此,材料执行政府采购,采用甲供材料方式,资格审查要求供应商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材料设备产品信息年报》入选企业。

3.积极筹措资金资金落实到位是整个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在省政府将通州区定位为普通县、没有相应上级补助的情况下,通州区政府通过追加年初财政预算,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对项目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一类镇按审计决算审定金额的60%补助,二类镇按审计决算审定金额的50%补助(一二类镇由区财政局根据各镇的财政收入分类)。补助范围为工程项目的建筑安装工程费和待摊投资中的工程勘察设计费、监理费、招标费及检测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统一由各镇财政所进行核算,各镇须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专户,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积极探索采取市场化运作、融资、“一事一议”和镇财政配套方式落实其余资金。

4.严格质量控制(1)严把工程设计关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是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前提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由于涉及范围广,管网的口径多,地形地貌复杂,因此设计工作只有做细做实,才能从源头上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或者避免设计变更。因此,通州区把前期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控制放在首位,扎实做好工作。水利部门多次与发展改革部门、建设部门、自来水公司、项目镇和水厂对设计方案进行会商和审查,与区域供水规划、镇村布局规划做好衔接,本着“投资省、方案优、操作性强、效益高”的原则,对所有输、配水管道的线路、管材的选定,施工标段的划分等进行了明确。(2)严把工程材料关一是在制度上加以规范。对于管材采购,建设单位普遍采用甲供材料这种方式。通州区水利部门将材料的接收、移交、验收、付款这一系列环节形成《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甲供材料管理规定》,并要求建设单位将规定作为附件包含在与施工单位、管材单位、监理单位的合同文件中,从制度上保证了管材进场验收工作规范。确保每批进场管材都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等质保资料,且通过抽检,有效保证管材的质量。二是招标采用合理低价。在管材进行招标过程中,标底采用行业指导价下浮一定比率进行确定,给投标单位一定的竞争空间。同时选择品牌和知名度比较高、信誉比较好的大企业作为候选人,采用综合评标办法,对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打分,价格上采用合理低价,有效保障管道产品质量。三是随机抽检进场材料。塑料管材在进场时只能通过肉眼或借助简单工具对其表观质量进行判别。要全面了解其内在质量还需要进行抽样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抽检如何操作需要在和管材单位的合同上予以明确。因为抽检次数较多,相应的抽检费用也较高,一般按照供货批次、数量和规范要求,规定抽检的次数,在材料进场时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检,形成对管材供应单位的压力。四是及时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和水质化验。管道压力试验是全面检验管材和施工质量的一道关键工序。规范要求每1km管道施工完毕后即应组织进行管道压力试验。及时进行打压试验和水质化验,可在确保管材质量的前提下支付材料款。(3)严把工程施工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需重点加强工程施工跟踪管理,狠抓乙供材料、安装、管沟开挖深度、回填、管道试压、冲洗消毒等关键环节的管理,保证施工质量。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实行公开招标,要求施工单位资质为水利或市政专业,吸引更多的单位参与竞争,达到优选施工单位的目的。在本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狠抓质量管理,贯彻“业主负责、企业保证、监理控制、政府监督”方针,建立施工图会审、工程质量检查、工地例会等质量管理制度,落实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工程一次性验收合格。(4)严把工程验收关南通市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开工前及时进行项目划分,并报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进行质量监督确认。整个工程在验收及时性、验收条件具备、验收人员组成和验收程序规范性方面都能严格按照《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要求进行验收。分部工程验收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在所有分部工程监理单位验收合格的基础上,组织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工程所在镇供水服务公司、施工单位进行单位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由项目所在镇申请,通州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召集发改、住建、财政、水利部门联合进行区级验收。每次验收发现的问题都能落实好整改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工程质量。(5)严把工程运行关工程项目竣工后的运行管理,依托现有的供水体制,根据区域供水及工程所在镇的情况实行分级管理,做到产权明晰。与区域供水相衔接的计量水表以下的新建镇村管网的资产交由工程所在地镇政府管理,负责工程的运行维护工作。各镇集体所有的供水企业作为镇政府领导下的供水单位具体负责工程的试运行。整个管网系统试运行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参与,对管网的末梢水进行抽样并做水质全分析试验,投入试运行72h后,定点测量管网中的供水流量和水压,在水量、水压和水质均合格后,进入试运行观察期,观察期间按供水管理要求作好各项观测记录和水质检验。

二、存在问题

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虽然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以上措施,有力保障了实施工程的质量并及时发挥了效益,但农村饮水安全方面还存在如下主要问题。①部分镇供水管网由于逐步临近设计寿命渐渐出现老化问题。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道路拓宽、园区建设拆迁形成了一些农民集中居住区,由于住宅位置的变化,管线随之需要调整,而且集中居住区有部分高层住宅,接水点的需水量和供水压力比一般农村分散供水都要大,一些乡镇由于沿用原供水老管道,这些管道设计标准普遍不高,造成不少地区水量、水压不达标的问题。③近期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和设备价格上涨过快,造成工程造价增高,投资压力大,乡镇财政配套困难。④通州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交由乡镇所属的供水服务公司管理,与水利部门没有体制上的行业管理关系,导致工程建后效益评价难以开展,不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水平的提高。乡镇供水服务公司由于实施的是转供水,农村居民用水水价2.98元/t,企业用水价3.5元/t,成本水价为1.75元/t。靠水价差获得营业收入。企业用水量多的地方,经济效益好,仅有农村居民用水的地方,经济效益差。这样导致各个供水服务公司的经济效益不平衡,这些经济效益差的供水服务公司管理人员报酬低,导致不愿管理和责任心不强。当管网出现故障时,不能得到及时维修。

三、对策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9

2012年河南省航务海事系统紧紧围绕“发展、安全、管理、廉政”的工作方针,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航运工程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全省连续六年水上交通安全无责任事故创历史新成绩,水路交通法规建设创历史新突破。运输管理、应急搜救、船舶检验、海事业务、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航运项目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2012年,积极推进三大工程5个项目建设,掀起水运建设高潮。全面开工建设了涡河航运开发建设二期工程、沱浍河航运开发大青沟及浍河段建设工程、沱浍河航运开发沱河段建设工程、沙颍河周口至漯河航运开发工程周口段、沙颍河周口至漯河航运开发工程漯河段等5个航运项目。进行了南阳镇平县太公湖、商丘民权县玫瑰园等5个水上交通安全支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累计完成投资9.107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1.2%,超额完成了年度投资目标任务。航运工程建设投资再次创造了历史新高。

全省水上交通安全连续六年无责任事故。2012年,全省航务海事系统组织开展了“客渡船舶和快艇专项检查活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大督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示范库区考评”等9项专项活动,集中整治和化解了安全隐患和违规违法行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全省组织水上交通安全检查3600多人次,共排查一般隐患192起,整改187起,整改率达97.4%。持续6年开展水上交通安全宣传“六进”活动,书写了全省水上交通安全无责任事故的历史新记录。

水上应急搜救工作取得进展。2012年,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河南省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全年各级海事机构及社会力量出动了76次应急救援行动,成功救助人民群众37名,协助打捞溺水者遗体50多具,成功救助遇险船舶7艘,为人民群众挽回经济损失约2000余万元。

行业管理能力得到提升。全省水路运输行业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长江干线船型标准化工作圆满完成了工作目标。全年拆解老旧运输船舶92艘,发放政府补贴资金 1270万元。二是行业管理的合力进一步增强。通过“五省一市运政联系会议”这个平台,加强与运管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三是运输市场监管进一步强化。进一步加大了对事故船舶及其所属公司的整改力度。组织开展了企业经营资质专项检查。四是各市为水运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共为水运企业融资近3亿元。

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编制《河南省交通运输厅航务海事局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全省建设完成了13个市级监控中心,建设完成了“河南省水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系统(GIS)”和省 厅数据中心“航务局数据库”。目前,全省基本建成了以SDH专线为主干、以VPN为补充的航务海事网络。

船员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河南省经部海事局批准的从事内河船员培训机构发展到3家。 “船员考试发证中心”获省厅批准成立,恢复河南省一类船员证书管理权限条件已基本具备。

精神文明和行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制定了《河南省航务海事系统“十二五”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意见》。全省航务海事系统组织开展了“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学雷锋、树新风、比贡献、促发展”活动,“促规范、树形象”活动。推进了全省航务系统“四统一”形象建设工作。

承前启后 措施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起步之年。

2013年的目标任务概括起来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项管理,搞好四项建设,抓好五件大事。

围绕一个中心:围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为中心,促进全省航务海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突出两个重点:以强力推进航运工程开发建设为重点,以抓牢抓紧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为重点。

强化三项管理:一是强化水路运输管理。二是强化应急搜救管理。三是强化船检、船员管理。

搞好四项建设:一是搞好航务海事队伍建设。二是搞好科技信息化建设。三是搞好“四型海事”建设。四是搞好精神文明和行风廉政建设。

抓好五件大事:抓好《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河南省水路交通管理办法》、《河南省水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关于加快我省内河水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河南省浮桥管理办法》(即将出台)的贯彻落实。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和目标要求,要着力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抢抓机遇加快进度,强力推进航运工程建设。2013年,继续进行三大工程五个项目建设,以及水上交通安全和支持保障项目建设等,全年计划完成投资9亿元。争取完成投资超过10亿。三大工程、五个项目要全面进入施工高潮。一是强化领导责任;二是细化节点控制,明确阶段性目标;三是严格项目管理,加强水运建设市场监管。通过部署开展2013年度水运建设市场检查和实施内河水运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从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控制、安全生产、廉政建设等方面加强对河南省水运工程建设市场监管。

保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高压态势,确保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一要严格落实水上交通安全生产管理“四项机制”。二要牢牢把好现场监督关。要继续做好重点时段、重点船舶、重点水域、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的现场安全监管工作。三要加大水上交通安全宣传力度。四要着力加强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库区 “八个一”工程建设,提升基层一线监管能力。五要积极推进应急搜救工作。推进“一水一救援”人人参与的救助体系的建设,提高水上应急队伍的搜救实战能力,加快河南省水上搜救中心建设,力争在2013年完成机构编制和建设用地规划的报批等工作。六要切实加强信息化建设。全力做好航务海事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落实工作,根据《河南省公路水路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系统》的计划安排,做好省局应急搜救平台建设和南湾水库试点航段的安全监控设施建设工作。

着力促进水路运输发展壮大,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强化作为。一是要以主动作为的理念抓水运。将水运发展与港口经济、临港工业区建设有机结合,主动融入淮河、长江水运网络,打造省内航运经济新高地。二是促进水路运输特别是省际运输的转型升级。积极扶持培育有代表性的骨干水运企业,提升河南省水运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做好河南省长江干线老旧运输船舶拆解工作,加快水运结构调整。三是处理好服务与管理的关系。坚持把企业作为水运发展的依靠力量,各级航务海事机构,特别是三个驻外办事处要牢固树立服务的思想,真诚关心企业、热心帮助企业,尤其是在当前水运行业形势低迷的情况,在信息提供、业务办理、政策咨询等方面主动上门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加强行业规范管理,提升工作质量效益。要照省厅部署扎实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完善各项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规范管理促进各项工作提质提效。一是规范水路运输管理。依据《国内水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规,规范水路运输管理。二是规范船检管理。按照“质量船检、科技船检、和谐船检”的理念,开展河南省船舶检验规范管理年专项活动,进一步探索图纸审查、吨位丈量、转籍船舶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工作模式,完善《河南省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三是规范船员管理。建立船员注册工作及技术档案定期检查制度、船员考试委员会会议制度。四是规范目标绩效考核管理。

加大政策法规贯彻落实力度,为行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持。政策法规是加强组织领导,解决行业发展中的体制机制制约的有力抓手。近两年来,国家、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2013年要深入做好贯彻落实工作,做到政务公开、执法行为规范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加强航务海事队伍和体制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组织保障。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们发展的主要因素。强调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高技能实用人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三高人才”建设,一是要持续加大培训力度;二是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三要强化岗位成才理念;四要切实重视体制建设,进一步理顺航务海事行业管理体制,加快离事归政步伐。

水运工程安全管理规范篇10

关键词:大砂沟泵站;更新改造;安全运行;工程效益

大砂沟泵站工程始建于1966年,由于该工程初建时未列入国家计划,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条件的制约,资金、物资严重不足,加之工期紧,任务重,边设计、边施工、边发挥效益,工程设施简陋,部分设备勉强拼凑,建设标准低,遗留问题多,部分设施虽经过后期的改造加固,但没有彻底解决存在的问题。经过40多年的运行,建筑物地基沉降,基础破损,厂房屋面漏水,墙体裂缝,门窗腐烂变形;金属结构锈蚀、断裂,机电设备老化,压力管道严重锈蚀磨损,泵房主体破损,机电设备超期服役,带病运行;泵站操作控制技术落后,综合装置效率低,能源单耗超标;通信设施非常落后,调度运行十分困难;各类问题层出不穷,工程整体处于维持简单再生产的状态,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为了改善灌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确保工程继续发挥效益,对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十分必要。2008年11月,兰州市大砂沟电力提灌工程10座泵站被列入《甘肃省大型泵站更新改造规划》[1],2014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开始实施,2021年全面完工。更新改造后的泵站工程以期实现“设施完好、工程安全、运行节能、调度科学、站区优美、管理高效”的目的,达到现代化泵站运行管理要求,需要在管理上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研究运行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为灌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管理现状

由于工程的基础条件决定了工程管理和运行人员的管理思路、水平和素质,改造前的泵站设备组成简单,泵站操作控制技术和运行调度方式落后,维修维护技术要求相对简单;职工收入不高;泵站工程多处于远离城镇或荒郊野外等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形成的运行和管理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1人员素质不能满足更新设备的运行和管理要求

兰州市大砂沟电力提灌工程管理处单位性质为准公益性事业单位,县级建制,隶属市水利局。管理处下设办公室、工程科、灌溉科、财务科、机电科5个职能科室和总干水管所、东干水管所、西干水管所、绿化水管所、电管站5个基层站(所)。生产管理人员259名,其中,编制内职工122名,临时招聘工137名。长期以来,泵站工程水费收入入不敷出,投入的资金不足,职工收入低,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较差,职工队伍不稳定。泵站运行管理职工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虽能勉强维持旧泵站的运行,但对于泵站更新设备的运行和管理缺乏操作技术和管理经验。

1.2制度建设落后

改造前的泵站设施简陋、设备简单,管理内容少、难度小。改造后原来的泵站行政和运行管理制度已不适应现代化泵站管理制度要求,不能满足为实现“设施完好、工程安全、运行节能、调度科学、站区优美、管理高效”的目标服务和保障的需求。

1.3旧习惯未彻底改变

过去维修经费不足,设备维修维护和使用上存在小毛病不管、大问题维持的习惯;《泵站技术管理规程》[2]和相关规范标准执行受技术、经济、设备、人员素质制约大,设备使用和操作仍然是老方法;泵站管理仍然粗放,目标分解、职责分工、责任落实、绩效考核达不到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需求;管理上的随意性、散漫性尚未彻底改变。

2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泵站更新改造完成后,全面提升了大砂沟泵站工程运行管理水平,保障了泵站工程安全、高效、经济的运行,确保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和可持续发展,使服务灌区乡村振兴战略、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泵站运行管理的中心工作,根据水利部《加快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意见》[3]《水利工程管理考核办法》[4]《泵站技术管理规程》[2]和相关规范标准等要求,结合大砂沟泵站工程行政与运行管理实际,以改革的勇气创造式引用“放、管、服”改革思路,以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工作为契机,切实加强制度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和操作技术培训工作,以管理促进泵站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泵站更新改造后的工程效益。

2.1加强制度建设

2008年,按照国务院、省、市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大砂沟泵站工程实际,顺利完成内部改革和水管体制改革,历史性地解决了大砂沟工程维修资金紧张和职工工资待遇偏低的两大难题。大型泵站更新改造项目的实施,解决了泵站基础条件和设备“老、旧、差”的现状。两大问题的解决和泵站工程现状的改变,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正视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加强管理。一是认真研究泵站管理实际。严格区分新设备和旧设备运行维修的相同点、不同点,分析已有维修办法和技术是否适应新设备,管理人员要清楚运行管理新设备的短板在哪里,需要在制定制度时做出精准引导。认真研究职工思想状态,弄清楚职工思想上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确定以往制度建设中的不适应部分;以职工的自身文化水平、技术职能为基础,综合分析职工的管理技术素质;认真研究设备运行操作规程,分析惯性操作和规范操作对设备安全运行带来的影响,确保掌握情况精准,问题了解清楚,管理思路明确,把管理和引导职工的思路和理念贯穿到制度中,精准引导职工,为管理制度的制定打下基础。二是制定相关制度的过程中,创造性引用“放、管、服”改革思路,厘清管理理念,在制度中明确职能科室、基层站所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将设备维修、维护责任明确分解,建立健全配套的考核制度,激发基层职工爱岗敬业、创业实干的内在动力,强化职能科室职工服务管理的职能,改变过去管理中推诿扯皮现象,实现职能清晰、全员参与、人人负责的有效管理。三是根据泵站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建立健全大砂沟工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科学规范的行政、运行考核管理制度,加强监督检查,强调制度刚性,强化制度执行力。

2.2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职工是单位发展的基础,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职工素质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根据单位现有职工情况,确定职工队伍近期和长远规划,逐步把队伍建设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化队伍,提高制度执行能力和水平。根据大砂沟人员结构组成的实际,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必须解决职工思想上的惯性思维和执行制度上的既成习惯。职工已适应旧模式下的管理,对新模式、新制度必然会感到不适应,甚至产生抵触情绪,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教育培训,宣讲相关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和单位的管理理念,增强职工对制度的认同,强化责任意识,培养工作和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自觉性。二是根据职工文化水平、岗位,分类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以安全生产为主线,增强安全意识,不断增强职工安全操作和规范操作水平,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管理制度执行过程的考核监督,打破制度执行上的惯性。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从经验到理论渐进式培训职工专业技术,提高职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三是通过人才引进机制,引进适合泵站更新后管理、运行、维修、维护的专业人才,引进信息监控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的人才,逐步提高人员管理水平以及泵站运行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3结语

泵站更新改造完成后,泵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信息监控自动化的建设,需要在全新模式下解决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管理,确保工程运行的安全和效益的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