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创新工作要点十篇

时间:2023-03-15 17:30:06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1

【关键词】改革试点;创新型;党组织

义乌,位于浙江省中部,本身不具备资源、区位优势,但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由一个落后的县级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贸易城市。2011年3月,义乌市获批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义乌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之后的第十个部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并被中央列为全国改革开放18个典型地区之一。、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义乌视察或作出重要批示,对义乌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2011年义乌海关监管集装箱出口57万个标箱,全市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39.5亿美元,同比增长26.5%。

长期以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发展战略,从实际出发,锐意创新,大力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大流动、大重组,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为广大中小企业走向世界构筑了重要平台,发挥了全国其他市场无可比拟的带动作用,实现了国际贸易迅猛发展,国际知名度空前提高;交易平台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带动能力强劲;创业创新氛围浓厚,体制改革走在前列。

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建设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繁荣的小商品市场为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商业文明底蕴为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建设提供丰厚文化基础;多元的社会关系为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建设提供广泛社会基础。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背景下,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建设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加强与完善党的领导机制,选举机制,决策机制,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开展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与生命力。

一、创新型党组织界定

创新是指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我们党在创新中发展了有中国特殊的马列主义,在创新中找到了富国强民之道,在创新中克服了改革开放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在创新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组织建设。从新的实际出发,适应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设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探索党组织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助推改革试点,是新形势下义乌各级党组织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义乌建设创新型党组织,就要使每个共产党员通过学习,对于为什么要创新、什么叫创新、为谁创新、靠谁创新、怎样创新等基本问题形成共识,并自觉地付诸行动。义乌各级党组织通过创新思想理念、创新制度机制、创新监督机制、创新管理机制,来夯实党建工作的基础 ,服务改革试点发展。

二、开展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意义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说,开展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在内涵上体现为“四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加快推进政府管理由偏重监管向服务与监管并重转变。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黄志平指出开展改革试点,支持义乌探索适应国际商贸城市发展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发展与国际贸易相适应的社会事业,形成城乡一体的户籍、教育、就业、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制度体系,探索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在构建新型公共服务体系上实现新突破,满足国际化发展的要求。

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背景下,义乌市开展创新型党组织建设,具有以下社会意义:

1.有利于推进义乌市各级党组织理念创新

打造创新型党组织,重要的是打破思维上的障碍。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背景下,义乌市各级党组织要正视党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站在推进党建事业创新发展、率先发展的新高度、新角度,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增强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把创新作为工作、学习的灵魂,形成想创新、敢创新、善创新的工作氛围,使创新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成为党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和动力源,以创新理念引领党建工作及各项事业创新争优、科学发展。

2.有利于推进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工作创新

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背景下,义乌市党建工作面临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级党组织不能就党建抓党建,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特色,要以提升创新力为目标,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调动党员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围绕中心工作和全局工作采取新措施、追求新成效,全力推进党建工作,不断增强党建事业科学发展的创新力。

3.有利于推进义乌市各级党组织机制创新

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背景下,义乌市党建工作要以适应变化、完善机制为重点,按照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的要求,创新党组织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各级党组织抓党建工作的目标机制、责任机制、考核机制。面对新形势,义乌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更新管理理念,发挥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三、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途径

1.创新思想理念

创新思想观念,就是要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增强义乌广大党员干部的科学发展意识,破除影响和制约义乌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体制、旧机制,扩大改革步伐,创新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推进改革试点工作,义乌各级党组织就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倡导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观念,营造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创新文化氛围。义乌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认识改革试点背景下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对党的建设工作提出的新课题,用新思路来研究义乌党建新情况,用新办法来解决新问题,增强义乌各级党组织建设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改革试点带来新形势、新挑战,义乌市各级党组织要打破消极守摊子的思想,树立不发展或慢发展就是落后的观念;要克服等、靠、要的倾向,树立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观念;要打破常规,树立跨越式发展的观念;要不断创新思想理念,创造性地服务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2.创新制度机制

创新制度机制,就是充分调动义乌各级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的机制。通过党员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党员干部激励制度都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奖勤罚懒,优胜劣汰。

实行党员干部竞聘上岗制度。每年初组织党员干部谈思路,就如何结合义乌改革试点工作,创新党建工作、创新党员理念等进行专题讨论交流。制订义乌市各级党员干部竞聘上岗制度,采取末位淘汰等措施治庸,倡导干部要有作为才有地位。

建立党员干部激励制度。把竞争机制,效益机制引入到义乌各类党组织、党员评优活动中来,对一些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员既要给予政治荣誉,也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3.创新管理机制

义乌各级党组织要积极适应改革试点带来的新变革和新要求,创新党组织管理体制,推动党建工作机制的创新,切实体现党的政治优势,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保证改革试点健康发展。

要以改革试点为契机,认真做好义乌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党员组织关系的理顺工作,积极加强义乌私营企业党建工作和社区党建工作。在新形势下,不断研究和创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机制,有效地加强义乌外来党员和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解决党员实际困难,反映党员的呼声,形成合力,助推义乌改革试点发展。

4.创新监督机制

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指出:“实行民主监督,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必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通过对义乌全市党员进行党性观念和监督意识的教育,增强党员同志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敢监督和会监督。要建立健全义乌各级党组织党内监督制度,通过完善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等制度,规范党组织监督程序,健全监督机制。要提高监督效果,定期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通报组织工作,在党内开展深刻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向党员通报,接受监督。

创新监督方式。通过义乌各类党建网络平台,开设廉政之窗、书记信箱等栏目 ,加强与广大党员及群众的适时沟通,使党建工作和信息公开化、透明化,提高义乌党组织的公信力。

义乌市开展创新型党组织建设,是改革试点背景下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明确建设创新型党组织的途径与要求,有利于推动义乌市党建工作改革与创新,促进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建设与发展,提升义乌市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部门社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Christiansen J A.Building the innovative organization:management systems that encourage innovation[M].Basingstoke,Hampshire:Macmillan Press Ltd.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2000.

[2]胡欣奕.企业信息系统外包绩效影响因素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4(10): 127-127.

[3]徐姝.企业业务外包绩效影响因素分析[J].技术经济,2006(4):3-4.

[4]吴慈生等.创新型组织的特征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83): 14-17.

[5]官建成,王军霞.创新型组织的界定[J].科学学研究,2002,(3):319-322.

[6]王步芳.集群创新:从“学习型组织”到“创新型组织”[J].软科学,2005,(3): 82-84.

[7]张雁鸣.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创新机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92-94.

[8]施宙等.推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制度创新[J].工会论坛,2010,(7):121-122.

[9]卞荷娟,钱益新.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党组织实践探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9,(1):74-75.

[10]刘实.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J].党建,2010,(1).

[11]刘云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做到六个结合[J].观察与思考,2009,(22).

[12]李永超.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必须增强“五个力”[J].党建研究,2009,(6).

[13]景凤启.论建设学习型政党[J].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2).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工商学院立项课题《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大背景下义乌市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立项号:2011z08)。

作者简介: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2

同志们

今天,科学技术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华全国总工会在这里召开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首批创新型企业名单,进一步部署和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刚才,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创新型企业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取得的进展;四家创新型企业代表作了典型发言,交流了建设创新型企业,依靠创新实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听后很受启发,备受鼓舞。在此,我代表科技部,并受国资委、全国总工会的委托,代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对开展试点的各个企业取得的成效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参与和支持这项工作的各部门、各地方和各方面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最近,总书记在青岛考察时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推进自主创新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理在广东调研时强调,一个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于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能成为同行业的领军企业。这为我们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提出了要求,明确了方向。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国家安全,要求我们必须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回顾上世纪80年代,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潮中实施了服务于“三农”和促进乡镇企业技术进步的星火计划;在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和我国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的进程中,实施了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火炬计划,建设了一批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天,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企业,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在此,我受三部门委托,就深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谈两点意见。

一、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联合启动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其目的就是要促进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内在机制,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我们首批选择了103家企业开展试点。经过两年的发展,扩大了试点范围,又选择184家企业开展试点。在目前开展试点的287家企业中,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占有重要地位,民营科技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实施企业化转制的科研机构也占有一定比例。试点企业中既包括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环保企业。287家试点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上缴税额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20%,资产总额约占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资产总额的33%。科技部还与财政部、教育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国家开发银行共同建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协调指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开展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试点工作。

两年多来,各企业认真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试点企业的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摆在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位置,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成立领导小组,制定试点方案,积极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试点企业明确了以创新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努力攻克关键技术,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试点企业积极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和技能培训、技术竞赛等活动,大胆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机制与模式,吸纳和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努力建设企业创新文化,积极发挥在行业和区域发展中的带动作用。

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建立了联合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三部门共同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试点企业分类指导,分别对中央企业、企业化转制科研院所和民营科技企业等的试点工作进行具体指导。整合各类资源,在政策落实、项目实施、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对首批试点企业的评价。围绕创新政策和知识产权等关系企业发展的重点问题开展面向试点企业的专题培训。中组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门也从多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通过两年多的试点工作,试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显著提高,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从被命名的91家创新型企业的统计数据看,一是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发明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增长,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6年的9300件增加到2008年的17180件,增长了84.7%,软件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授权量由638个增加到4371个,增加了近7倍;二是研发投入大幅度增加,企业平均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6.74%,企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从2005年的545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829亿元,增长了52.1%,约占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总额的24.6%;三是研发队伍不断扩大,企业的研发人员总量从2005年的17.46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2.01万人,增长了26.4%;四是研发机构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所有企业均建立了研发机构,一半以上的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联合实验室;五是新产品数量大幅增加,企业的新产品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7402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11772亿元,增长了59%;六是经济总量有较大提升,企业的销售收入总额从2005年的2792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713亿元,增长了45.7%,工业增加值相应地从7212亿元增加到9203亿元,增长了27.6%;七是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多数企业承担有国家重大项目或地方重点项目,企业处于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前列,建有5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当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试点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迅速行动,组织员工捐款捐物,不少企业组织专门队伍赶往地震灾区,参与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同时,各试点企业在抗击南方雨雪灾害、落实节能减排和支持奥运等任务中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中表现出企业的高度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自2006年以来,各地方也相继开展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目前,已选择了近2000家企业进行试点。其主要特点,一是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得到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纳入规划,重点推进。二是形成了多部门联合推进的良好机制。各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国资委、总工会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本地区的试点工作。三是政策措施实,支持力度大。不少地方从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能力建设、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支持、人才培养和奖励等方面给予支持。四是地方试点工作成效明显。试点开展以来,试点企业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不断推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不断增强。

回顾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的历程,总结试点企业和试点工作的经验,我们体会必须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创新观念。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需要我们改变传统观念和认识,与时俱进。建设创新型企业,首先要实现观念创新,要用科学发展的理念、战略的思维、全球化的眼光、市场化的意识来实现以创新驱动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良好的体制机制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对企业而言,不仅要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要加强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方法创新,切实把改革创新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三是坚持企业为主体,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模式。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把产学研结合的基点放在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上,放在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上,形成产学研在战略层面的长效合作机制。四是坚持大力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部门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需要重视和发挥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形成资源整合、多方联动、有效支持、共同推进的局面。五是坚持政府引导,集聚创新要素。重在营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环境,引导和支持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同时要开展试点示范,加强分类指导。

二、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两年多来,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和初步成效,试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今天,在第一批开展试点的企业中有91家企业进入了创新型企业行列。这是在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创新实践永无止境。被命名的创新型企业,只是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创新型企业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从国际上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科技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力量,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发达国家以及跨国公司依靠其科技优势,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构筑技术壁垒、垄断高端市场等方式,来维持和扩大其竞争优势,使我国众多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从国内来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的约束。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上还不强,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的转变,这就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大幅度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今年初,总书记在安徽视察奇瑞等创新型企业时指出,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始终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增添发展的新优势,要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我们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上来,采取有力措施,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总体要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眼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着眼于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加密切结合,着眼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积极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

在工作目标上,力争在三到五年内,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大幅度增强,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一大批企业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努力培育中国创新型企业500强。

在工作任务上,要研究制定创新型企业建设工作规划,按照示范一批、培育一批、带动一批的思路,扩大试点范围,通过创新型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更多的企业走创新发展的道路。研究制定关键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和重点。营造良好环境,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建立企业创新的评价监测体系,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加强政策导向及动态调整。

在保障措施上,科技部、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将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作与配合,积极引导和支持政策要素、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管理要素和公共服务要素向企业集聚,具体将采取以下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完善和落实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措施。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制定和完善国有骨干企业创新友好型出资人政策。

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的培养。营造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的机制和环境,促进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交流,建立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共建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在企业成长和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开展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促进企业加强职工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广大职工的科技素质和能力。

三是进一步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支持企业建立和完善研发机构。完善有关规划和管理办法,在具备条件的企业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产业化基地。

四是引导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促进企业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注重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积极开展和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努力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

五是加大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注重反映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的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在具有明确或潜在市场应用前景的领域,支持优势企业牵头或参与承担国家及地方重大与重点科技项目。

六是促进加强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大引导性资金的投入,促进运用贷款贴息、偿还性资助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促进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推进信贷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工作的开展,为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难创造条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技术产权交易市场。

七是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构建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国家实验室、大学、科研机构、检测中心、大型仪器中心等向企业开放。加大对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企业孵化器、留学生创业园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八是支持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在全球化市场环境下更加主动地参与国际竞争、分工与合作,利用各种有效资源为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便利和服务。

九是建立企业创新的交流平台。整合资源,建立企业创新的信息交流平台,发挥各有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开展企业的经验交流、学习研讨等活动,为企业创新提供交流平台,创造合作机会。

十是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评价和奖励。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制定具体的评价考核办法,加强创新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从整体上进行考核。完善奖励办法,在科技进步奖中对优秀企业的技术创新工程和平台给予奖励。

在工作要求上,已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的企业要从新的起点出发实现持续创新。要巩固试点成果,把已经形成的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建立和完善持续增加研发投入的保障机制、创新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机制;进一步制定和落实企业创新发展的规划。要更加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和标准制定,把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贯穿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把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结合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强化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和机制保障,有条件的要牵头组建或参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持续创新需求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各试点企业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加大试点工作力度。要按照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完善和落实试点方案,要重视学习创新型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实施企业创新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注重营造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宽容失败、和谐奋进的创新文化氛围;要在加大研究开发投入、完善研发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创新效率,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争取早日进入创新型企业行列。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3

关键词:基层检察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法律监督

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基层检察机关如何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一个全新课题,也是一项重要使命。全国3600多个检察机关中,基层检察机关共有3205个,占总数的88%。[1]基层检察机关,作为践行法律监督职能的主力军,其工作成效直接关系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检察工作的全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层检察机关如何找准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契合点,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大局,是当前基层检察工作中需要明晰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一)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新形势下确保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公民权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各司法部门必须着力抓好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治程序和法律规范为支撑,从而实现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社会管理与检察工作密切相关,它是检察机关履行职责的重要内容,发挥职能作用的重要领域,也是检察机关承担的社会责任。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助推作用,是以发挥法律监督职能、延伸检察工作触角为着力点,来融入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担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促进者和保障者,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基层检察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重要性。检察机关的根本职责在于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承担着打击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等任务,基层检察机关作为打击犯罪、维护稳定的第一线,在消解社会冲突、修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检察机关的工作实践,是检察系统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推动力,是检察部门总结推广管理创新经验的重要载体,更是检验检察工作推进社会管理成效的重要标准。因此,充分发挥基层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有利于增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持续性和创新成果的直接转化,保障创新目标的实现。

二、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与问题

基层检察院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虽然做了大量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检察职责,为社会管理创新做出了贡献,但从基层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新意识和举措欠缺。近两年来,各基层检察机关立足本职工作,以执法办案和法律监督为中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有了新成绩,但基层检察院和检察人员,存在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认识不清、主动性不强,片面地认为创新工作是上级部门和领导的事,基层检察院只要执行上级的指示即可,没必要搞创新,或者害怕标新立异而遭非议,或者缩手缩脚存在畏难情绪。另外,对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检察工作的关系把握不准,在工作中适用法律和政策的手段不够丰富,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没有认真进行调研, 生搬硬套,缺少科学的工作方法和举措,导致创新工作脱离检察工作实际。

(二)帮教管理特殊人群的水平低。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和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推进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对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教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高危人群的常态化帮教管控机制,是检察机关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他们个人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的机制制度,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但基层检察机关,由于机构不健全等体制性原因,受经费和人员保障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形成帮教特殊人群的有效机制,部分基层检察院仍未设立乡镇检察室,对参与帮助刑满释教人员回归社会、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等仍没有形成规范性的长效机制。

(三)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能力弱。网络虚拟社会的管理,是信息化时代下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又一重要领域,同时也是一项高科技条件下充满挑战的工作,特别是基层检察院,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能力还不够强,导致网络舆情的应对水平较低。随着网络舆情逐渐下沉至基层的发展趋势,低俗和色情信息也在基层大肆传播,然而,目前大部分基层检察院虽然形成了应对网络舆情的初步工作机制,但对网络犯罪进行立案监督还存在一定监督盲区,应对水平仍难以稳控非正常的舆情。

三、基层检察机关助推社会管理创新的具体举措

检察环节的社会管理创新任重道远,正确认识和看待当前基层检察机关在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中存在的问题,方能进一步加强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本人根据基层检察工作实践,认为当前检察机关,应着力推进四个重点方面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4

、创新工作理念,激发组织活力

创新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的源泉,也是推动组织工作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这就迫切需要我们以理念创新推动思路创新,不断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要强化革新理念。从事组织工作的同志,要更加崇尚思维、更加尊重思想、更加倡导思考,一个善于思考的团队,才是富有创造活力的团队,一个富有思想的团队,才是最有希望的团队。应该坚决破除落后思想和陈旧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行为习惯,树立符合时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

要强化全局理念。组织工作担负着为各条战线、各个领域配置组织资源,为党的政治路线提供组织保证的重大使命。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找准组织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贯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确定创新的方向,在总结和借鉴经验中拓宽创新的思路,从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中发掘创新的亮点,从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着力点,通过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用活人才,实现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

要强化服务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组织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人推动发展,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要强化开放理念。要进一步打破组织工作的封闭性和神秘感,破除“就组织抓组织”的思维定势,建立开放的组织工作体系。坚持以扩大民主为突破口,以推进党务公开、实现组织工作民主、公开、透明为着力点,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开启思路,触类旁通,促进封闭陈旧观念的根本转变。

二、创新工作机制,增强创新实效

组织工作的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实现改革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科学、规范、有序的长效机制。要着眼于机制创新,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探索内在规律,及时把创新成果提升为制度规范,重点建立和完善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工作新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选育机制。不断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优选等制度,扩大干部公开选拔范围,把群众的有序参与贯穿于干部选拔任用的全过程,提高选拔任用干部的公信度。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干部教育培训网络体系。健全干部教育培训考核、评估、激励、约束等制度,促使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拓宽干部培训渠道,采取下派锻炼、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

建立健全人才工作机制。要着眼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的需要,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重要环节,建立科学的人才规划,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建立高效运转的调研机制、形式灵活的培训机制、渠道畅通的引进机制,落实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立足实际,采取调动、兼职、聘请、讲学、科研、咨询、投资兴办企业等多种形式,大胆开发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在全社会尽快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进一步落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各项制度。以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建设。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做好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建立健全抓基层党的建设工作责任制,努力形成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类基层组织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创新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形式、工作方式和活动载体,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党员执行政策、加快发展、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在新的领域发挥 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新途径。要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党组织的设置形式,提高党组织的组建率,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推进“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

坚持统筹协调,整合工作力量。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整合组

织系统内外资源,搞好横向互动,理顺组织部门内部机构间的工作关系,形成科学分工、相互配合、合理制约、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组织、干部、人才工作,使之协调运转;注重上下联动,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加强内外协作,注重加强组织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用足“内力”,借助“外力”,内外结合,依托相关部门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组织工作。

坚持扩大民主,推进工作公开。民主公开是组织工作开放的重要特征。要注重运用公开的手段推动组织工作,不论是干部选拔、班子配备、人才培养,还是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除涉及保密事项外都应当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做到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要突出重点,善于从解决事关全局性、根本性、紧要性问题入手,集中精力抓好组织工作的大事、要事和难事,以重点工作带动全局工作;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注重总结经验,善于发现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组织工作整体上水平。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5

一、以创新理念为先导,体现组织工作时代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组织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牢固确立“组织工作不仅要出生产力、而且要出凝聚力”的新理念,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创造性。一是突出全局理念。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找准组织工作与党的中心工作的结合点。二是突出服务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组织工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突出开放理念。以开放的思维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四是突出和谐理念。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努力实现组织工作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组织工作的成效充分体现到党内和谐、社会和谐上来。

二、以创新机制为核心,体现组织工作规律性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创新,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着眼于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下功夫。继续贯彻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改革措施。对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确属比较成熟的做法和经验,要适时转化为政策文件,出台新的改革措施。对于干部人事工作中亟待解决而难度又较大的一些问题,要深入调研,开展试点,积累经验,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在进一步推进人才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人才小高地”的建设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和环境。三是着眼于干部队伍素质的提高,在抓好干部培训工作上下功夫。

推进学习工作机制创新,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抓好理论学习,发挥党委中心组的带头作用,以此带动各级领导班子的学习。抓好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领导班子工作能力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二要强化领导干部能力建设。要不断创新干部工作的机制,探索采用“双推双考”等方式,切实加大干部多方位锻炼力度。以继续开展大规模互派干部挂职锻炼为平台,加强对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和选调生的培养选拔工作,确实提高班子整体工作的有效性。三要建立健全领导班子科学决策机制。四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进一步把监督关口前移,实现监督方式的改进和转变。

推进党内民主的各项制度创新,增进党内和谐和社会和谐。以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制度创新,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一要进一步推进党务公开工作,增强党务工作透明度。扩大人民群众对党务公开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推广基层党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三要进一步推进党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党员旁听制、票决制,总结形成制度性成果。

推进组织制度创新,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在这方面,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是着眼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二是着眼于建强党的战斗堡垒,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下功夫。三是着眼于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上下功夫。

三、以方法创新为动力,体现组织工作创造性

坚持统筹协调,整合工作力量。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重整合组织系统内外资源,搞好横向互动,统筹推进组织、干部、人才工作,使之协调运转;注重上下连动,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注重加强内外协作,依托相关部门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进组织工作。

坚持扩大民主,推进工作公开。民主公开是组织工作开放的重要特征,要注重运用公开的手段推动组织工作,不论是干部选拔、班子配备、人才培养,还是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除涉及保密事项外,都应当做到政策公开、标准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6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委“一二三四五六”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以及建设“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要求,紧密围绕城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将科技创新融入发展大局,将《科技创新战略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突出区域特色,为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不断挖掘我区科技创新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一与区域特点相匹配原则。针对区域特点。通过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结合自身实际,二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按照委、政府对我区发展定位等职能要求。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工作思路,以制度创新促进能力提升,全面提高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及公共服务水平。

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三注重统筹协调原则。科技创新局的统一指导下。不断整合资源,通过加强部门协调,形成科技创新工作的合力,齐抓共管,共同推动和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纲要的有效实施。

将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与科技研发、经济建设紧密结合,四突出重点原则。紧紧围绕我区科技、经济工作实际。创新科技创新运行与保护机制,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氛围,增强科技创新发展动力,突出企业自主创新及运用科技创新制度的能力与水平,稳步提高区域自主科技创新拥有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三、工作目标

区科技创新工作将以全面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为重点,未来5至10年。通过运用科技创新战略推进、优势企业培育、增量提质、产业化推进、维权执法、宣传培训等方式,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稳步提高科技创新申请量、拥有量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断创新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发挥中心区域优势,打造科技创新创造密集区,探索科技创新商用化,努力成为我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的窗口。

健全科技创新管理、服务网络,2012年。形成科技创新与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工作体制,形成运行顺畅、科学高效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政策和法规,引导企事业单位普遍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实力强大、优质高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营造环境良好、依法办事的科技创新保护体系,2015年。成为科技创新保护示范区;逐步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打造科技创新密集区,率先试行科技创新商用化,努力打造成为我科技创新国际交流的窗口区。

四、重点任务

以此为龙头,一加强科技创新产业聚集。特别是要引进一批具有国内或国际知名度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机构。积极带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分期、分批培育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示范区。制定、实施培育具有科技创新优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区的具体发展规划、具体落实措施。建立有效的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开展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建立政府科技创新管理职能部门、相关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共同参加的聚集区组织领导机制和日常执行机制,统筹协调聚集区科技创新管理的各方面工作。

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比例、发明专利申请比例等不断增长。二逐步提高自主科技创新拥有量、专利年度授权量、商标注册量。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与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制。三健全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体系。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和服务机构建设。

四健全科技创新工作体系。逐渐形成一支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加强区域政策、科技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的衔接,五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从财税扶持、政府采购、重大项目论证、绩效评估、科技创新激励等制度和机制建设入手。建立完善配套、具有本区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

高校、中小学中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普及教育和发明创造竞赛活动,六大力弘扬全社会创新创业精神。充分利用区教育优势。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夯实人才基础。深入社区,科普和普法教育中增加科技创新内容,通过鼓励和支持自然人的发明创造,促进社会化科技创新创造体系的形成。

积极培育自主科技创新优势企业。引导企业加强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七加强科技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通过试点示范。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创新制度运用能力和场竞争能力,努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科技创新和知名品牌、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培育企业科技创新创新文化,八重点加强中小型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战略推进工程。全面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营造尊重科技创新、保护科技创新的社会氛围。提升企业专利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科技创新运用与保护机制。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保护援助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综合科技创新保护援助服务,营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科技创新创造与运用的良好外部环境。

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充分挖掘、研究的基础上,九加强传统名特优产品和老字号科技创新保护工作。区传统产品种类繁多。认真选择地理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等科技创新保护种类,加大开发力度,形成地区特色,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发展壮大。

积极研发代表区域和旅游景点特色的旅游商品,十加强旅游、服务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大旅游商品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制度,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促进旅游业加快发展。积极鼓励饮食服务业主开展以商标(商号及专利(技术秘密等科技创新为基础的连锁经营,发展壮大饮食等服务业。

建立科技创新网上服务平台,十一发挥网络优势。强化专利信息的传播和开发利用,加强专利知识的普及,不断加强与国内外科技创新的交流与合作。

五、专项工作

规范专利管理秩序,一专利。认真贯彻落实专利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政策措施,增强场主体的专利意识。制定实施专利发展规划和相关产业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发明创造、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优化专利结构,指导和规范专利无形资产评估,推动专利权质押和交易。

充分发挥商标品牌激励政策,二商标。结合区域优势。以商标的商业价值为中心,培训和营造商业文化氛围,提高场主体运用、保护和管理商标的综合能力。制定具体的引导、帮扶和激励措施,推动企业成为商标使用、自我管理与保护的主体。

加大行政执法和监管力度,三版权。建立和完善版权保护机制。指导企业健全内部著作权保护制度。加大版权宣传力度,增加全社会版权意识,营造良好的版权保护环境。

提升商业秘密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作用,四商业秘密。指导企事业单位制定商业秘密管理计划。加强执法过程中对商业秘密的保护。

六、工作措施

形成科技创新工作合力。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负责,一加强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组成的实施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和协调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大事项、重大决策,全面领导科技创新战略实施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抓好科技创新的各项具体工作。各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应机构,形成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全面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技创新工作责任制,区科技创新局及相关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加强沟通与协作,形成保护科技创新的合力。定期召开领导小组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创新工作目标任务,使科技创新保护切实得到有效推进。

加大资金投入,二认真制定实施计划。保障科技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认真制定科技创新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明确任务分工,将目标和任务纳入年度工作安排。积极引导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加大资金投入,探索建立科技创新保护和利用基金,支持科技创新质押融资等金融创新。

开展面向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中小学生和社会公众等不同层次和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知识竞赛等形式,三提高全社会科技创新保护意识。坚持把《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纲要》学习培训放在首位。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战略的教育和培训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纲要》为重点。促进社会公众主动学习和了解科技创新的有关知识,提高全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创新活动深入开展提供强大的智力资源和保障。同时,将《纲要》学习纳入区委党校干部教育的必修课程,努力提高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领导水平和管理水平。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创新战略宣传活动。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网站等各种宣传媒体,全社会加大对专利、商标、版权等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

积极培育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区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四加强科技创新的保护和管理。大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科技创新、主营业务和核心作用突出的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密切关注重点技术创新领域和关键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科技创新的重大高新技术成果和名牌产品,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引导和帮助企事业单位建立科技创新管理制度,将研究、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作为企业的核心经营战略,引导企事业单位运用场机制,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7

一、企业女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

就本人所在的国有房地产企业和曾经工作过的国有化工企业而言,女工工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基本相同,其表现为:①工会女工工作机制因不受生产经营者的重视而形同虚设、流于形式,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②原有的工作机制陈旧、僵硬,不能适应新时期企业与女工双方发展的速度和需求,起不到企业和女工之间连接、沟通、保护、共同发展的应有作用,也不被女工重视和信任。③女工工作人员少,或者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女工工作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女工工作机制的效力。

二、工作运行机制的创新是女工工作的关键

(1)创新运行机制,保证工会女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机制的完善是一切工作创新的基础。对如何创新运行机制提出合理是要求构建工会女工工作创新体系的前提,例如本人所在的房地产发展企业:工会女工工作与企业发展的速度比较而言,仍显缓慢,缓慢就会产生脱节,脱节势必停滞或者落后。一个工作运行机制的落后所造成的后果,必然影响整个企业的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工会女工工作的运行机制找到与企业发展需求合拍的节奏:一方面,正确把握工会女工工作与企业工作的平衡、重心。另一方面,把握企业女工的实际优劣势(文化结构、业务水平、工作环境、生理特点等)、切身利益和权益的保障、思想动态及生活情况与女工工作的冲突,相应的随机的调整工作机制中存在的缺失和漏洞。实现工会女工工作与企业发展共进。同时,利用企业各方面的力量和优势,加大女工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女工工作的实际效率,为女工工作可持续发展增强动力。

(2)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效高速的企业经营和体制也对工会女工组织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女工组织必须适应发展着的企业新体制和妇女群体的要求,从各个方位掌握工作对象的变化,增强创新能力,在联系、提高、服务女工和加快发展中探索新思路,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种资源,把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渗透到各个层面、各个环节,使企业女工享有平等的发展资源及发展成果。唯此,桥梁纽带作用才能及时有力地得以彰显,工会女工组织才能增强党在女工群体中的凝聚力。

(3)创新运行机制不仅是工会女工组织创新工作模式、拓展自身功能的紧迫需要,也是推动企业文化欣欣向荣的关键所在。当我国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趋健全完善、经济体制改革和与社会转型逐渐同步之时,社会经济构成的复杂化、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社会功能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日益显现,社会服务的需求量更加增长。女工工作机制的创新是女工个体和女工群体、女工群体和企业整体能否协调、健康、正常合作、发展的重点,突破机制中的旧模式、旧方法、旧思路,在企业与职工之间寻求企业发展与妇女工作的有效结合点,利用企业发展的有效时机,拓展自身功能,创造实现妇女价值的平台,形成崭新的工作格局,才能使女工工作切合实际的为女工、企业和社会的同时进步发挥枢纽作用。

三、创新女工工作运行机制的两个基础保证

(1)结合企业结构和发展的实际特点。所有脱离实际的工作机制都是空中楼阁,女工工作的运行机制也不例外。本人在从事女工工作长达近十年的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个体与整体的利益关系、个人与企业发展的鱼水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不同的企业结构、经营机制、生产环境和不同文化层次、工作岗职、业务水平的女工,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能够为双方体现沟通和服务优势的工作机制。所以根据企业实情入手,突出女工工作机制的服务性能,增强妇女工作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因地制宜地解决企业改革现状与女性工作需求之间产生的矛盾和问题。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企业女工的群体特点和实际需求为重点,着眼于女工的全面发展,不断建设服务领域,扩展服务对象,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载体,开拓不落俗套的女工工作机制,增强女工组织的凝聚力。因为,始终以女工群众的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这是创新和发展女工工作机制的前提,目的就是为了深入调查和研究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女工群体的新变化、新特点和新需求,不断调整工作思路,不仅要把女工的真实需求和愿望传输给决策层,而且还要引导女工参与自身能力的提高、权益的维护,让她们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动力。从而使得女工工作有效的、合理的、公平公正的为女性群体提供优质服务。

四、创新女工工作机制的四个切入点

(1)从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组织机构入手,健全制度,规范操作。①制定执委分工负责制,根据工作需要,分设各专职委员,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重心。执委应定期开展专题讨论、交流和调研活动。完善的组织机构能够集中优秀的女工工作者,并调动和发挥她们的积极作用。②重视女工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工作态度、责任心和工作技能的培训,迅速形成信息畅通、传输快速、服务到位的良性循环渠道。③建立上下信息通道机制,营造企业上下都来关心女职工工作的良好氛围。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出现的变化和问题,畅通上层管理者和下层生产者信息互通的系统,让女工工作机制在公正、透明的环境中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既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为女工应变能力和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8

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是“双争双创双出”,即,争先进争位次、创业绩创一流、出亮点出精品,以实施目标责任制为基本形式,以严格考核和奖优罚劣为手段,融组织领导、责任目标、运作实施、督导考核、奖惩评价为一体,出台了《关于在县委组织部实行激励机制的意见》,形成了一整套工作载体和运行规范,

(一)科学制定目标。制定目标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凡是能够直接用定目标的工作任务,直接用数量定目标,如撰写调查报告、典型经验、调研文章的篇数等各项工作直接用数字定目标。不能量化的,要求有特色、有亮点。每个科室每个人的工作目标包括业务目标、创新目标、亮点目标三部分,鼓励创新,鼓励举亮点、出精品、创品牌,这样,每个科室每个人既有正常目标,又有加压目标。

(二)完善运作载体。突出重点,选好载体,形成一个纵到底、横到边,载体各有不同、活动各有特色的实施运作网络,真正使激励机制发挥出整体效果。一是开展评选先进科室活动。年初,各科室将重点、亮点工作向大家做出承诺。年终,将重点、亮点工作作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核排位,评出先进和落后,兑现奖惩。二是设立工作创新奖。对在分管工作中敢于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大胆创新,并且走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的科室和个人,予以奖励。三是设立信息、宣传、调研单项奖。制定了详细的考评细则,完不成信息、宣传、调研任务的,不得评先。信息方面,对部内干部下达了信息责任目标,每人每月至少向省、市组织部门上报2篇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调研方面,每个组室结合组室业务,选择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重点工作,确定一个调研课题。通过调研,找出带有规律性和普遍性的东西,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领导决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宣传方面,在部级、省级、市级新闻媒体和刊物发表文章的,分别计不同的分值,鼓励干部向新闻媒体报送稿件,扩大南乐组织工作的影响。

(三)加强督导检查。采取年终考核和平时督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机制运行情况进行督导。坚持开好“三个会”:每周召开一次部长办公会,由各分管部长参加,主要讨论本周需要完成或需要解决的重点工作,落实工作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部务会,由分管部长和有关科室负责人参加,通报本月工作完成情况,研究下月工作任务集体讨论重大事项。每季度召开一次重点工作汇报会,由全体干部参加,主要掌握全年工作任务进展情况,对进展缓慢的工作督促加压,集体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办法。同时,通过南乐党建网、《南乐组织工作》通报工作进展情况,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强力推进。

(四)严格考评奖惩。成立了由部领导牵头和有关科室长等同志参加的考评小组,按照公开公正、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细化了考评措施。在尊重客观实际的基础上,对科室、个人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实事求是地评价。考评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坚持公开透明、客观公正,考评内容和结果公开,接受监督。通过科室自报、小组审查、公示、部长办公会研究,评出先进科室、先进个人作为正激励对象,予以通报表扬、物质奖励、优先提拔重用等奖励;对考核结果较差、工作后进的予以警告、诫勉等措施,使接受正激励的干部充分感受到鼓舞,接受负激励的干部感受到压力,带动绝大多数的中间层次,形成争先进、争位次、创一流的生动局面,达到推动工作的目的。

实施激励机制,在营造学习氛围、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工作质量、打造工作品牌、树立良好导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引导,学习已成为干部的自觉行动。部内干部主动参加专升本、本升研学历教育,利用星期天钻研经济、法律、科技等知识,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工作之余抓紧学习,节假日主动“充电”,成为一些干部的真实写照。部内干部把学习作为提升自身素质、搞好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把发言、演讲、材料写作作为自身成长进步的重要条件,坚持干中学、学中干,将精学理论、深学业务、广学知识和勤练笔杆有机结合起来,理论水平、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党建工作对接新农村建设》、《提高四种能力破解四大难题》等理论文章在《农民日报》等部级新闻媒体发表,发稿数量之多、分量之重前所未有。《党旗,在外出务工人员心中飘扬》荣获河南新闻奖一等奖。《农民外出务工对农村两委班子建设的影响》、《农村干部工资待遇问题调查》2篇调查报告被省委组织部《组工通讯》采用。

增强了创新创优意识。长期的职业习惯使一些组工干部形成了安于现状、不敢冒尖的思维定势。激励机制从正反两个方面鼓励探索、支持创新,要求每名组工干部每年必须提出2条以上创新建议,科室工作每年必须有2个以上“创新点”,强化了干部的创新意识,形成了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提高的工作共识。部内干部紧紧围绕对全县发展有重大影响和实际效益的重要工作,自我加压,创新思维,力求省里有名次,市里创一流,横向有突破,取得了丰硕的创新创优成果。部内1名干部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实行干部考察人员资格认证的做法在《中国人事报》刊发,市委主要领导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市推广。外出务工党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预警机制、党员信息库等6项工作走在了省、市前列。基层组织建设连续6年被评为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远程教育站点建设位居全市第一,县委组织部连续3年被评为全市组工宣传先进单位、全市组工先进单位。

树立了良好干部导向。坚持对能干事、干成事、有成绩的给荣誉、给奖励、给舞台。经过严格考评,对3个工作成绩突出的先进科室、6名信息、宣传、调研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在全县干部调整中,6名优秀干部得到提拔重用,真正体现了干好干坏不一样、干与不干不一样,树立了崇尚实干、鼓励创新良好导向,把组工干部的兴奋点和注意力引导到了干事创业上,使组工干部充分感到组织对自己工作的关注和督促,形成了不干不行的工作环境和干不好不行的竞争氛围。“靠学习进步,凭能力提升”、“有为才能有位,有为才能有威”、“实干有奔头,空谈无市场”成为大家的共识。

实施激励机制,代表了组工干部的意愿,集中了组工干部的智慧,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是建设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过硬队伍的重要措施,是树立良好干部导向的有益探索。实施激励机制的实践给我们以下启示:

确立科学目标是实施激励机制的基础。制定工作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有长期目标,又要有短期目标。目标过高会使干部觉得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丧失争创信心;目标过低,会使干部觉得不费气力,伸手可获,失去积极性。制定目标过程中,要广泛征求干部、职工的意见、建议,充分考虑到工作性质和劳动强度的差异,做到集思广益。具体讲,就是围绕“日常工作上水平、重点工作求突破、创新工作有特点、整体工作创一流”的总体要求来确定。

提高干部素质是实施激励机制的核心。总书记明确指出,把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过硬队伍,为加强组工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实施加压激励机制,把提高组工干部队伍素质作为核心,使每名干部作到刻苦学习、善于研究,是提高组工干部素质的重要措施。要丰富学习内容,引导组工干部不断扩大知识面,掌握新技能。要创新学习形式,运用专家学者授课、轮流讲评业务、集体研讨、领导讲评等形式,作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悟。要严格学习考评,定期对干部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展评,把学习情况作为评先评优、提拔重用的一项重要内容,作到学与不学不一样、学好学差不一样。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9

一、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中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服务工作大局为出发点。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给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但同时检察机关面临的工作任务也将更加繁重。检察工作如何在创新社会管理这一工作任务中有所作为,就要求检察机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以服务工作大局为出发点,不断增强为发展服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使各项检察业务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工作大局来谋划和推进。一要立足当地,找准服务的着力点。要着眼于当地党委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认清当地一段时期内的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措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检察服务。二要积极主动,自觉融入工作大局。检察执法工作要克服不顾大局,为办案而办案的单纯执法思想,认真分析执法办案对当地工作大局的影响,追求执法办案社会效果、政治效果和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三要坚持监督制约,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要坚持检察机关的宪法定位,认真处理好依法独立办案与接受党的领导和人大监督的关系,重大事项、重大案件、重点工作部署向党委、人大多沟通、多汇报,取得党委、人大对工作的支持,排除执法办案阻力,促进检察机关的执法办案工作。

二、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中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法律监督职能为依托。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属性决定了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任何举措都必须以法律授予的法律监督职能为依托,主要是:一是依托批捕工作职能,依法惩治刑事犯罪,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依法打击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惩恶扬善,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处罚,保证无辜的人不受法律追究;同时要积极化解各种利益纠纷和冲突,平衡各种社会关系,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积极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二是依托诉讼监督职能创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要通过全面开展对刑事诉讼、民事审判和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坚决维护合法裁判,坚决纠正错误裁判,维护司法公信力,维护诉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三是依托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职能创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要紧密结合当地工作部署,积极开展相关领域查办职务犯罪工作的专项行动,确保为当地重点工作部署的顺利实施创造清正廉洁的政务环境。通过依托检察职能,以检察职能实施的成效取得相应的社会管理效果。

三、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中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动力。

一要健全完善有效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化解矛盾是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的首要任务,检察机关在发挥职能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同时,还必须健全和完善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这就要求检察机关要认清检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检察机关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加强与仲裁机构、行政调处机构、人民调解组织等非诉纠纷解决主体的联系,建立业务指导、协调、对接、监督等机制,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二要健全完善符合效益原则的群众诉求表达处理机制。要进一步加强控告申诉检察工作,积极搭建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拓宽联系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要通过接待、举报电话、聘请检察联络员等措施,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深化检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三要健全完善检验创新社会管理成效的考核机制。构建有效的考评机制,是检验检察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成效的重要举措,健全完善的考评机制,在达到检验工作成效的同时还可以促进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如何健全和完善有效的考评机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考评机制必须突出检察职能。必须有效配置和合理使用检察机关的各种权力和资源,积极探索检察业务管理模式改革,使考评设置更加符合检察权的运行规律和特点要求。二是考评体系设置必须统筹兼顾。检察工作职能是由多个业务部门承担,各业务工作彼此分离又相互衔接,需要认真研究各部门业务流程并仔细分析,突出业务主线和考评核心,防止考评体系设置的随意和泛化。最后,考评机制更要突出问责追究。主要是对工作成效不理想的要落实责任追究,以责任追究机制促进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取得成效。

四、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能中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以高素质检察队伍为保证。

机制创新工作要点篇10

一、面临的形势和基础条件

(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头作用显著的城市,具有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等特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来说,经济结构不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矛盾仍然突出。我市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由“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当前,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迫切要求我们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措施,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当好排头兵。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沈阳经济区改革与发展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机遇,也是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创新辐射源,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资源集成和综合配套能力,在区域范围内促进创新资源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为东北乃至全国类似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挥领军示范作用和提供成功范例。

(二)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经济发展优势。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2亿元,经济总量由副省级城市第10位提升到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816元(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08∶447,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超过了40%,迈过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起始临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创新资源优势。2009年,全市拥有科技人力资源近50万人,两院院士28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院校19所),拥有市级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6个。部级技术创新平台26家,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1家,其中部级13个,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2009年专利申请77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20件;专利授权36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2件。2006年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9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67项,取得了R0110重型燃气轮机、正电子扫描成像系统等60多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变压器、鼓风机等部级行业研究所及技术检测中心设在沈阳。初步建立起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体制环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多次承担国家的重要改革试点任务,先后2次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有10余项综合配套改革和20多项单项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开先河,积累了改革经验,夯实了改革基础。近年来,沈阳市在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均取得显著成果,先后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沈阳市业已确定科技体制创新为全市开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之一。改革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区位条件优势。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东北地区的交通中心、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物流服务和交通枢纽,是国内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的中心地带。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从2005年开始,沈阳经济区8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就开始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各城市已签署60余项合作协议,促进了区域内优势产业整合,加速形成了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良好区域环境。目前沈阳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城市群发育最好、经济区域合作进展最快、基础最扎实的地区之一。2010年4月,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肩负起在特定领域先行先试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光荣使命。

(三)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创新尚未形成合力。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工作缺少协调配合,公共政策统筹协调不够,财政投入没有形成合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缺乏有机协调。

二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沈阳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互动机制,企业创新缺少外部支撑,高校、科研单位成果未能充分向应用领域转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尚不完善,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的服务和条件仍显不足。

三是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缺少重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缺少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缺少高端管理人才,制约我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发展创新文化,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实现“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的跨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创新,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原则。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科技、产业、社会文化创新,把坚持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取向,全方位实施城市创新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坚持经济科技融合,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原则。加强经济系统与科技系统的融合,加强科技发展路径与经济发展路径的融合,加强经济组织系统与科技创新系统的融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坚持产业创新为主导,着力强化企业主体地位的原则。把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摆在突出地位,以市场为导向,突破主导产业、新兴产业、第三产业特别是生产业的发展瓶颈,着力实现科技创新,突出重大共性和关键产业技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向研发前移,引导高校院所研发重心向应用转移,促进技术和产业向价值的高端延伸,提升持续创新能力。

——坚持区域互动,着力集聚创新资源的原则。充分发挥开发区建设创新型城市策源地的作用,通过开发区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经济与科技结合,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结合,从而形成集成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的服务、辐射和集聚功能,引领区域互动,带动区域创新,在更大层面上集聚创新资源。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5%以上,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长25%以上,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在国内率先建成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资源集聚、创新机制高效、创新环境优良、创新人才荟萃、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成果丰硕、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引领作用强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有机结合的区域创新中心,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并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为建设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国家中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三、加快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

(一)创新发展理念。

以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突出沈阳的科教优势,带动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优化经济结构,突破资源制约瓶颈,促进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发展路径由资源消耗向生态循环转变、发展空间由一维向多维转变,实现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提升。促进和谐城市建设,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引导,促进创新资源的集成与整合。建立创新资源共享机制,鼓励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公共创新资源使用的公开、公平和社会化。建立创新资源合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产学研紧密合作。

——完善创新激励保护机制。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充满活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健全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技术、知识、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提高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联合打击侵权行为。建立信用监督机制,促进社会信用自律,保护创新活动。

——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体制。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定支持创新、服务创新的政府考核制度,建立高效服务型政府。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管理决策程序,健全听证公示、社会咨询、专家论证和效果评估制度,提高创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深化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教育、文化事业、基本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

(三)创新经济发展方式。

——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增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优化第二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比重,全面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形成以高效农业为基础、优势产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先导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环保制约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账户,对重点行业开展生态调整,对新兴行业和新建园区实施生态定位,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改造。完善资源节约长效机制,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完善循环型生产模式,加强低碳经济研究,促进节能减排,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

——促进科技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转移,创新科技投入机制,创新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合理配置科技资源,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促进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兴产业迅速壮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四)创新社会发展模式。

——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发展融为一体、相互适应的学习型城市。提高优质教育供给水平,从早期教育抓起,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加快发展远程教育,建设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丰富面向社会的教育方式,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系,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建立基本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和运行模式。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加强文化建设,促进城乡文化服务均等化。以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赛事为契机,加快建设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按照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要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艺术中心、艺术大厦、全运场馆、博物馆等重大文体设施建设,加大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构建村、镇(乡)、县(区)三级文化体育服务设施,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建设工程;加强社区、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体育设施向全民开放。充分利用村村通宽带的资源,加强网络开发利用,普及文化、科技知识,传播先进文化。整合村级公共服务资源,构建村级文化活动平台,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消费,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加快文化项目建设,培育品牌文化企业,培育文化产业增长点。

——创新社会保障体系,统筹改善城乡民生。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各种保险制度,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推进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和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五)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推进国家环境建设样板城创建工作,全力打造绿色经济、静脉产业、环境宜居、绿色政府、公众参与、低碳城市等6大示范城。积极推进大浑南样板新区、部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和谐、生态良好的生态文明城市,为推动沈阳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境支撑。

四、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一)加快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针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需求,推广高新技术应用,有效促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机械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医药化工等我市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沈阳新型工业化进程,力争成为国家“两化融合”试点东北三省先行城市。加快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生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立足于东北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会展、商贸、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和质量,实现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构建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大都市和东北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以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为主体,开展部级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依托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和沈阳金融街,完善金融业发展体系,大力发展股权投资、金融外包服务等新型金融产业,推进金融要素市场建设,开展区域间金融合作,加快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壮大第三方物流企业,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把我市打造成为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及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节点城市。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超大体量的高端商务设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和地区总部入驻我市;依托沈阳的区位优势和沈阳经济区的产业基础优势,放大“制博会”、“世园会”、“冰雪节”等展会的品牌效应;着力构建以总部经济为主导,以会展业、中介服务业和广告业为支撑,其他商务服务为补充的现代商务服务体系。加快完善都市商贸中心、区域商贸中心、社区商服中心三级商贸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特色街区、专业市场,增强对区域的服务辐射能力。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关东文化、工业文化特色,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的文化旅游设施等优势,优化相关产业布局,完善产业链条,重组沈阳经济区文化旅游资源,推进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构建沈阳经济区大文化旅游圈,积极发展生态旅游、特色工业旅游等,建成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

(三)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强化发展基础。以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动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和都市观光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转变,引导农业功能向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拓展。建设农业主导产业区、农业经济区,大力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培育、引进有牵动力的大型农事龙头企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物技术育种、农业信息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等,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发展外向型农业,促进农产品出口。深化农业担保体系、农业保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等农村改革。

(四)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充分发挥新兴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立足沈阳产业基础优势、人才集聚优势、技术装备优势,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技术、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七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壮大新兴产业规模,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先进装备制造业。依托沈阳机床、沈鼓、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科院沈阳计算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重点发展重大技术装备、高档数控机床、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轨道交通装备、物流技术装备。重点建设重大技术装备产业基地、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基地、IC装备产业基地、物流技术装备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和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重大技术装备,重点发展大型煤矿采掘及洗选成套设备、大型工程施工成套设备、特(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级乙烯装置成套设备、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关键设备、煤气化燃气—蒸气联合循环机组关键设备等。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发展高速加工中心、大型镗铣加工中心等。IC装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重点发展PECVD设备、罗茨干泵与系列真空阀门产品、凸点封装涂胶显影及单片湿法刻蚀设备、IC装备机械手及硅片传输系统系列产品、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和成套设备、汽车电子、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等。轨道交通装备,重点发展高速客车接触线和承力索、信号系统等高速铁路装备,通风环控系统、AFC自动售检票系统、BAS设备监控系统等城市轨道交通装备。物流技术装备,重点发展AGV物流自动装卸设备、智能化物流仓储设备、配送及交通系统等。

——信息产业。依托东软集团、沈阳先锋、沈阳昂立、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积极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加速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水平,提高工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推进三网融合。重点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通信、数字视听、物联网技术及设备、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重点建设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基地、通信产业基地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重点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承接国际外包等。通信,重点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技术和产品,建立从终端到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数字视听,重点发展大屏幕数字高清平板电视、激光电视、网络智能多媒体终端等。物联网技术及设备,重点发展物联网所需关联器件与设备,下一代互联网技术设备,超级计算和信息处理技术设备等。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重点发展原创动漫及其衍生品生产和推广,游戏研发设计,动漫加工代工,广播电影电视及音像制作,艺术创意设计,文化艺术品创意创作等。

——生物医药产业。依托沈阳三生制药、辽宁诺康制药、东软数字医疗、辽宁成大、东北制药集团、沈阳药科大学等骨干企业和高校,促进医疗设备和新医药项目研发、中试和产业化,重点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现代中药、化学新药、生物新药、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重点建设浑南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棋盘山眼科生物医药产业园、新民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生物医学工程,加快发展生物医学设备、生物人工器官、生物医学材料等,重点发展多层CT扫描设备、MRI、PET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多参数心电监控仪、高强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新型医用内窥镜、生物分子核医学显像等设备,新型骨关节、血管支架等产品;现代中药,重点发展用于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的中成药,质量稳定可控、技术含量高、具有显著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中药新药,中药制药关键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等。化学新药,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针对艾滋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结核等重大疾病的创新药物,对治疗常见病和重大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的小分子药物,控释、靶向等各类新型制剂等。生物新药,重点发展用于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重大疾病以及单基因遗传病治疗的基因工程药物,生物疫苗,单克隆抗体药物,眼科生物药品、诊断试剂、新型酶制剂、核酸类药物等。生物医药产业服务外包,积极开展新药研发及生产流程外包服务,引进著名医药外包企业,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创新发展模式。

——航空产业。以沈阳国家民用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为基础,依托沈飞、黎明、601所、606所、626所、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支线飞机及部件、航空发动机、通用飞机、飞机维修及服务。重点建设浑南航空产业基地和北部通用飞机产业园。支线飞机及部件,重点发展波音和空客飞机大部件转包、冲8-Q400总装及大部件转包、C系列飞机转包、直升机及航空结构件、ARJ21国产支线飞机配套部件、C919国产飞机配套部件。航空发动机,重点发展大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制造、CF34-10A发动机总装和维修、大机匣及短轴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转包,R0110系列重型燃气轮机等航空发动机技术衍生产品。通用飞机,重点发展塞斯纳L—162轻型飞机总装及零部件生产、SAC—10商务飞机总装及零部件生产。飞机维修及服务,重点建设南航A320系列飞机维修基地、中一太客商务航空有限公司商务航空总部基地、通用飞机飞行员培训基地。

——新材料产业。依托东大冶金、中科三耐、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等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重点发展金属新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建设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产业基地、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现代建筑产业园和现代陶瓷产业园。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服务于机械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材料、多金属复合材料,高技术新型金属结构材料、功能性特种合金材料。有机高分子新材料,重点发展丙烯酸橡胶、合成纤维等精细化工材料,新型酶制剂、高性能水处理剂等生物化工材料,新型高性能工程塑料、有机硅、有机氟等化工新材料,高性能、新型催化剂及助剂材料。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重点发展服务于建筑业、航天航空、军工等领域的现代节能环保建筑材料、高效环保添加剂、高性能陶瓷制品以及产品性能改良剂等。先进复合材料,重点发展碳纤维原丝、聚丙烯腈碳纤维、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电缆芯、碳纤维复合材料风力发电叶片等。

——新能源产业。依托沈阳鼓风机集团公司、沈阳远大集团公司、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沈阳工业大学风能技术研究所等骨干企业和科研院所,以新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开展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推进康平、法库等风电场建设,加快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15MW—3MW单机大容量风电机组等风电装备,核电用泵、阀等核电装备,新型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及相关配套产品,半导体照明应用产品。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风电装备产业基地。

——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沈阳隆达环保、沈阳禹华环保等骨干企业,把加强环境保护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垃圾处理余热发电、秸秆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厂中水余热供热、区域热电联产、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工程。重点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余热余气循环再利用、燃煤催化燃烧节能、工业废水沼气发电、变频器调速节能、干熄焦、热泵节能等技术和装备等节能关键技术和装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治理成套设备、大气污染治理成套设备、固体废弃物处置成套设备、环境监测和环保监控仪器设备等环保关键技术和装备。重点建设沈阳市静脉产业示范基地。

(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全国文化名城,使沈阳成为文化创新的活力之都、魅力之都。成为优秀文化人才辈出、优秀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文化设施先进和文化活动丰富的文化高地。

——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核心带动作用,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潜能,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形成国内领先的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整合沈阳经济区中部城市演艺、传媒、影视、出版发行等资源,不断扩大部级文化创意示范区的影响。

——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加强文化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建设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基地,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集群。推进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棋盘山国际创意谷等一批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沈阳杂技集团、沈阳出版发行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和著名品牌,提升壮大传媒出版、演艺娱乐、艺术培训业,重点扶持创意设计、数字动漫、数字游戏、影视制作等行业,做大作强创意产业、传播产业和文化服务产业等文化产业集群。

五、注重加强创新体系建设

(一)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建设。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健全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企业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主导、产学研资介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探索财政、税收和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新模式,支持企业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加速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发展一批自主创新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主体。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股份制科技企业,引导和鼓励企业以新体制、新模式建立研发机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流动站)。推动形成以企业为主导、以科技合作项目为龙头、以产权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实现科技开发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推动企业成为成果转化应用主体。加快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购买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引导驻沈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市场确定研究课题,就地转化科技成果。鼓励我市企业购买、引进国内外发明专利。

——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评价体系。围绕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对全市工业自主创新能力进行定期评价、分析,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完善支持中小企业的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加速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建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

(二)促进创新人才集聚。

——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和服务方式,积极实施“十百千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凤来雁归工程”等各类人才引进工程,使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以重大项目为依托,围绕沈阳重点发展领域,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等方式,引进我市急需的海内外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领军人才,加快形成各类创新人才聚集沈阳的良好局面。对引进创新型、高层次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予以资助。对引进的高层次、紧缺和急需人才在购房、交通以及子女就学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施创新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快培养一批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科技拔尖人才和创新型企业家。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促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资源集成。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与我市优势产业相关学科的建设,为沈阳培养优秀创新人才。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参与政府主导的技能人才培训,支持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施农民科技研修计划和科技示范户培训工程。

——构建人才交流平台。建立以市场为主导、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全面推进多层次多门类人才市场建设,形成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人才市场体系。构建人才中介服务体系,使其成为我市配置人才的重要渠道。

——优化人才创业环境。鼓励各类创新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创业。推动建立人才资本产权制度,完善落实各类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充分发挥创业型人才特别是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转化。支持高层次人才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创办、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

——激励人才创新。完善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优秀创新人才的奖励力度,对在技术、研发、金融、文化、管理创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大力宣传我市杰出创新人物和优秀创新企业。

(三)提升科技成果研发转化能力。

——提升科技研发能力。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互动合作,携手促进全市的自主创新。建设与创新型城市相适应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布局建设若干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基础设施。深化产学研合作,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等新兴产业领域,新建一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重点突破,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

——提升技术成果产业化能力。根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发展战略,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组织实施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推动应用研究成果产业化。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产业化效益好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产业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四)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构建科技资源共享平台。依托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现有的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立一批市场化运作的开放式公共技术平台,向社会和中小企业提供研发、中试、检测等技术服务。鼓励大型设备仪器等科技资源共享。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

——构建创业孵化平台。以规模化孵化器为重点,以专业孵化器为补充,大力支持以沈阳高新区为龙头的综合型孵化器和专业型孵化器建设,鼓励在沈高校建设大学科技园,吸引国内外名校来沈投资兴建创业园和孵化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科技创业孵化体系。坚持孵化器与标准厂房建设相结合,积极探索孵化器建设的新模式。

——构建中介服务平台。鼓励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中介服务机构,加快培育科技经纪人队伍,推动中介机构向专业化、社会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发展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支持非上市中小股份制科技企业产权流通。

——构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创新体系,密切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积极承接国际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沈阳转移,探索国际合作新形式,以企业为载体建立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鼓励跨国公司以合资、合作、独资等形式在沈建立研发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探索在国外建立科技合作窗口,支持企业“走出去”,在国外设立研发机构或产业化基地,并购海外科技型企业和研发中心,积极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资源。支持产学研单位及社团举办高水平国际科技展览、学术会议等活动,畅通对外科技合作交流渠道。

六、不断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一)弘扬城市创新文化。

积极引导全社会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培育以合作与竞争互动为特征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激发创造热情。提倡“崇尚创新、勇于突破、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理念,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环境。通过新闻媒体开辟“专题”、“专栏”等方式,做好创新型城市的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在全社会营造起激励创新、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加强创新文化精品创作,开展各类创新竞赛活动。通过城市景观和网络宣传等,展示城市创新文化。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维护企业家的各项合法权益,强化企业家作为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地位,吸引和培育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企业家,使沈阳真正成为创业者的乐园。

(二)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

——引导创新多元投入。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鼓励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对创新创业的多元投入,引导各类银行对高新技术项目、自主创新产品出口给予信贷支持。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天使基金,为国家及省支持项目按规定进行配套,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保险试点等,探索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新融资渠道。

——完善创业投资体系。通过参股、提供配套投资和奖励等方式,吸引境内外资金来我市开展创业投资业务,鼓励境内投资机构来沈阳设立创业投资公司和投资基金。发挥科技投资公司、创司作用,引导企业或个人以多种形式投资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建立和完善信用体系。开展信用沈阳建设,推动形成市、区两级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自主创新项目提供担保,健全财政资金对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准备金补助机制。

——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设立股份公司,推动企业创业板上市工作,储备拟上市优质企业。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企业债券。支持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申报代办股权转让系统试点。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

(三)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提高创新型城市的管理服务水平,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政府投资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政府决策等方面制度改革,完善公共服务监管体系,充分发挥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确保公共财政向公共事业等民生领域倾斜。鼓励市民参与城市管理并形成互动,加快数字化城市建设,提高城市信息化水平,建立科学、严格、精细、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实施多元联动的综合开发模式,科学确定开发建设时序,优化城市开发建设方式。合理规划社区规模,增大公共活动空间,改善人居环境。

(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

认真实施《沈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以专利、商标、版权、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等为主要内容的知识产权体系,完善知识产权地方法规政策体系,支持企业创造、使用、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建立以行业协会为主导的国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加大专利科技经费投入。认真落实《沈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扶持各类知识产权优势企业,重点支持原创性发明和有产业化前景的专利,鼓励企业申请国际发明专利,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步伐。

——完善名牌(商标)培育机制。在全市广泛开展创建名牌产品活动,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快培植一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市场占有率的知名产品,在政府采购等方面对企业开发获得部级名牌称号或拥有驰名商标的自主创新产品予以重点支持。同时每年扶持一批有望入围中国名牌或驰名商标的企业,走品牌兴企、品牌兴市之路。

——重视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支持企业主导或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对企业技术标准被批准为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给予奖励支持。整合检测资源,构筑沈阳经济区检测协作平台。

(五)加强社会服务创新。

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内容多样化,实现公共资源均衡化发展和优化布局。促进社会事业供应主体多元化,满足社会群体多样性和多层次需求。规范和发展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慈善事业共同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创新发展后顾之忧。按照“绿色、生态、环保”标准,打造精品小区,建设具有地方风格特色的生态住宅,建设接近自然、低能耗、无污染、环境宜人的生态社区。完善交通、教育、医疗等配套环境,建设国际化商务中心区和高标准住宅区,满足创新人才工作生活需要。

(六)提高公众创新素质。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推广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加强科普载体建设,建立科普工作的社会化运作机制,广泛发动传媒界、教育界、科学界和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把科普教育、科普宣传工作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单位,推进社区和农村科普工作。通过全民读书月、科技活动周等活动,广泛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加快基础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合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切实贯彻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全民学习计划,建设学习型社会。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行业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文明城市建设。

七、全力实施区域创新合作

(一)构建沈阳经济区创新合作体系。

——加强沈阳经济区区域创新合作。发挥中心城市服务、辐射带动作用,以城际连接带建设为纽带,促进区域内部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着力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产业转移和城市功能互补,与经济区其他城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建立区域创新协调机制。整合沈阳经济区内现有科技资源,编制区域发展的科技规划,制定区域性创新的政策法规,协调区域内科技资源配置及利益分配,组织实施区域内科技体制运行的监督评估等。围绕区域特色资源和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形成区域产业协作和战略联盟,促进创新资源在经济区内实现优化配置。

——建立区域科技研发共享平台。整合经济区现有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资源,建立研发共享平台,围绕经济区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共性、关键性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以产业技术升级带动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各市现有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建立沈阳经济区区域性文献信息网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用网络、科教信息网以及包括专家库在内的各种数据库信息网络,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共享平台。依托沈阳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及经济区内各市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建立沈阳经济区共享技术交易网络,共享技术产权交易平台,共享科技投融资渠道,联办展览及展示活动,共同开展计划项目招标以及共享科技成果拍卖业务等。

(二)推进铁西新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创新能力建设。

——以产业为纽带,推进铁西新区、浑南新区、沈北新区等三个重点产业聚集区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示范和先导作用,为沈阳经济区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铁西新区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将机械装备制造业建成规模大、产业密集度高、产业体系完整、大型企业聚集和产品技术水平领先、公共服务体系完善、环境友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充分发挥老工业基地改造示范效应。

——浑南新区重点发展软件、动漫、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动漫、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专项试验,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产业基地集聚,使之成为带动沈阳自主创新的“火车头”和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充分发挥其在沈阳经济区内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沈北新区重点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光电信息、文化创意、商贸服务等产业,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导示范区作用,支撑沈阳市“五大发展空间”和谐发展,努力建设成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加速振兴的新引擎,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高品质、国际化的“生态新区”。

(三)促进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发展的空间承载力,形成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的空间优势。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优化土地资源开发格局,积极推进节约用地和集约用地的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模式,做优发展空间,以空间整合促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把握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促进产业技术相互渗透融合和资源优化整合,催生新产业和新业态发展,拓展城市发展的产业空间。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中心城市的支撑体系。开拓虚拟空间,优化虚拟空间管理,培育虚拟空间产业。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沈阳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市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市委宣传部、市委教科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市环保局、市农经委、市中小企业局、市服务业委、市外经贸局、市文广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统计局、市金融办、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国税局、市地税局等部门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全面推进、统筹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分别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和科技局,负责全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检查和落实。

(二)完善创新投入体系。

把科技教育投入作为预算保障的重点,按照法定增长要求,保证增长幅度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整合科技发展扶持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创新型城市建设专项资金。促进创新与金融结合,综合利用政府资助、科技贷款、创业投资、资本市场和发放债券等手段支持企业创新。加快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风险投资等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创新投入机制。

(三)营造政策法制环境。

创新公共政策理念,完善创新政策体系,充实政策内容,改善政策环境。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各项政策,结合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实际,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及其实施细则,建立创新政策落实效果监测与反馈机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

加强创新法制环境建设,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创新人才合法权益,营造创新发展环境,推动自主创新工作进入法治化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