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设计理论十篇

时间:2023-03-15 01:23:41

机制设计理论

机制设计理论篇1

【关键词】激励机制设计信息经济学

一.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要点

1.信息与激励。信息经济学是近年来最重要和充满活力的经济研究领域,它研究决策者拥有不同信息的状况。信息的非对称性在很多领域存在,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例如:银行不可能了解借贷者未来收入的全部信息,拍卖人并不知道潜在客户所愿支付的全部信息,政府在不太了解个人和企业纳税能力时必须制定税收政策等,这类现象称为外生信息不对称。公司的所有者并不全部了解经营者资产营运信息,行政管理者也不了解下属是否在认真扎实地履行职责等,这类现象称为内生信息不对称。不完全、非对称分布的信息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尤其当信息优势经常被有策略的利用起来,因此,信息经济学研究集中在如何才能制定出能处理非对称信息下不同激励和控制问题的契约和制度。在外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个激励合同或契约,以获得真实、有用的信息,诱导他人“讲真话”;在内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个激励机制,以诱使另一方当事人采取正确的行为,形成“不偷懒”。这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保险市场、信用市场、拍卖、公司内部组织、工资结构、税收系统、社会保障、竞争条件、政治制度等等问题。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与激励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任何一种制度安排或政策,只有满足个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威廉·维克里(WillianVickrey)的研究关注不同类型的拍卖者的特性以及他们如何被最优设计以创造经济效率。他的努力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并且这一领域已经扩展到实用范畴,如:财政部发售公债等。20世纪40年代后期,维克里设计了一个模型表明能通过设计所得税获取效率与公平的平衡。25年后,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Mirrlees)找到了能更彻底地解决最优所得税问题的办法。米尔利斯很快认识到他的方法能被应用到很多其它的类似问题。这已经成为现代关于复杂信息和激励问题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米尔利斯的方法在不能观测到其他人行为的情况下尤为有价值,即所谓的道德风险。要回避由于非对称信息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关键是要设计一些最优的契约或机制。

2.所得税。很久以来,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一直在研究所得税原理,不同的公平原理决定了税收结构。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维克里分析中强调累进税率安排将会影响个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他重新定义这个问题时注意到了以下两个方面:激励问题——每个个人在选择工作努力程度时会考虑税收安排,非对称信息——实际上个人的生产力对政府来说是未知的,他定义了解决的总原则,但并未成功地掌握其精确因素。直到25年后,这个问题才被米尔利斯重新考虑,他通过建立一个范例(样本),来分析具有广效性的以非对称信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纠纷,解决了这一问题。米尔利斯定义了一个严格的条件(单一交叉点),大大简化了问题,使问题有可能解决。他的分析中含有揭示原则——一个普遍原则的萌芽思想。根据这一原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问题能从相对有限的分配机制集合中找到解决方法,这种分配机制能导致个人在不与自身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暴露出真实的私人信息。通过这一机制,制定最佳条约以及对激励问题的其它解决办法变得容易多了。

3.道德风险。在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某些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时,往往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如保险业存在显著的问题是被保物品的损坏不仅仅依赖于天气、偷盗这些外部因素,而且依赖于投保人对被保物品的管理,这一点使保险公司付出了昂贵代价。健康和残疾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中也出现类似问题。保险项目会加大风险承担并影响到个人管理被保物品的办法。在分析这些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与维克里强调,米尔利斯解决的所得税问题很类似。20世纪70年代中期,通过简化问题定义,米尔利斯为日益有力的分析铺平了道路。他注意到人的行为间接暗示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可能性的选择。因此,最佳补偿协议的条件提供了人选择可能性信息及保险保护必须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以提供商合适的激励因素。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委托人必须考虑激励人的成本与委托人利益的一致性。人对处罚的敏感度越高,人对结果选择的信息量越大,成本越低。合约中规定,人承担不受欢迎结果的部分成本或者获取令人满意结果中的部分利润。投保人像保管未保险物品一样保管被保险物品,执行者像管理自己的公司一样管理公司。

4.拍卖。拍卖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提示信息,一是减少成本。非对称性也是拍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拍卖时,潜在的购买者对出售的财产或权力了解不多。1961年、1962年维克里在两篇论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拍卖的特点。维克里根据治理交易的制度规则,把拍卖分成四种类型:英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即次高价拍卖)。他着重研究了现在被称为维克里拍卖的次高价拍卖。在这种拍卖中,物品根据封闭价被拍卖。出价最高者以次高价购买拍卖品。这是一种能引出个人真实意愿的机制实例。如果出价比自己所愿支付的更高价格,一个人需冒其他人也同样行为的风险,则不得不亏本购买拍卖品。相反,如果一个人出比自己愿意支付的低的价格,他冒着也许其他人能比他自己所愿意支付的更低价格购得拍卖品。因此,在此类型拍卖中,真实报价对个人最为有利。这种拍卖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率。维克里的分析不仅仅对拍卖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为设计能提供社会激励的资源分配机制带来了深入的洞察力。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威廉·维克里共同荣获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励他们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主要理论贡献。

二.经济中的非对称信息以及相关问题

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和雇员的信息是非对称的。雇主无法了解雇员能力的信息,只能根据雇员的社会平均能力制订工资标准,导致雇员的“逆向选择”,直接造成高能力的雇员离职,公司多为低素质雇员,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甚至会造成“低素质员工驱逐高素质员工”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公司必须选择某些易于辨别的信息。目前,教育水平作为显示能力的主要信息之一,即不同能力的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同,高素质人才通过选择接受教育把自己与低素质人才区分开,但教育成本与能力具有非相关性,低素质的人才可以模仿高素质人才选择相同的教育水平,从而使教育水平信息失真,导致“逆向选择”。信息甄别成为解决“逆向选择”的关键。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论在模型上虽有重大进展,但它的实证性有待继续测定。非对称信息在产品市场中的表现与劳动力市场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是卖方更清楚成本、质量、价格等内在属性,但不清楚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市场的定位等;而买主正好与之相反。存在的隐患也主要是“逆向选择”,问题的关键是信息传递。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彭斯认为,如果较高质量的卖主能够寻找到某种途径向买主传递自身产品质量的信息,而为此付出的成本要比低质量产品的卖主低,使劣质产品卖主的模仿成本太大而不具有模仿的动机。总之,无论信息质量的优劣,只要高质量产品卖主的信息边际成本小于低质量产品卖主的信息边际成本,就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目前产品的广告宣传、商品的退赔、维修等保证,都是信息传递的简单运用。

80年代西方学者把信息非对称理论运用到金融市场,极大地丰富了金融中介理论和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就鼓励了信贷资金向低信用企业流动,抑制信贷资金向高信用企业的流动,即信用质量越差的企业,越可能取得信贷资金。这种不合理的资金分配机制对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极不利的影响。在完成交易之后,又引来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即放款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损失,具体表现形式为:违背借款协议,改变资金用途,私自用于投机易或高风险项目;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为什么金融市场中信息非对称的表现与普通商品、劳动力市场有重大差别呢?因为金融市场具有不同于其他市场的重要特征。一般市场的交易是钱物交易,钱物两清后,交易双方基本上没有后续权利和义务;而金融市场的交易大都是放款人放出资金后并不能马上从借款人手中得到任何等价物质,他所得到的只是在未来某个日期偿还本息的承诺。由于信息的非对称,不同的借款人,甚至同一借款人在不同条件下作出承诺的可靠性,都不可能一样,致使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西方著名学者罗斯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研究,他直切问题的核心,即企业的金融结构与市场价值的关系,这就是响誉世界的MM定理。他主张只根据企业负债比来测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他的分析方法虽没有全新的结论,但他的方法是崭新的,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笔者主张在罗斯分析的基础上,应完善以下机制:加强对证券持有人的约束;健全防止管理人员向外输出错误信息的内在机制;严惩证券持有人贿赂管理人员,输出错误信息,使自己谋利的非法行为;加快防止故意制造“道德风险”的立法工作。上述机制的完善和规范,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信息非对称理论在证券市场运用中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表现则更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证券市场上没有办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为要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基本条件是改善信息的非对称状态,要改善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必须花费一定的信息成本进行调查、分析和监督,然而证券市场的高度分散性,“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抑制了信息投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机构大户操纵市场,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新闻媒介推波助澜,误导误信股民跟风等,都是信息传递机制不畅,功能存在障碍的具体表现。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在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模型中,除非有严格的约束条件,否则不存在唯一均衡。只有提高企业自己的信息成本,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均衡,才能使信用差的企业放弃模仿信誉好的企业的动机,但均衡的唯一性仍是一个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的证券市场,其核心是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充分、准确,从而逐步趋于完全对称。具体措施是: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上市流通,以利健全信息传递机制,改善市场结构,减少信息扭曲,提高信息质量,发挥信息显示器的正常功能。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求者实际上无权选择,一旦信息质量存在问题,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将无法挽回。因此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传递机制,降低信息成本,规范会计职业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提高其风险度;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其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信息成本的存在使非对称信息的产生成溪必然。

另外一个热点问题是:中国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在新的政策下,国企拍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国有企业的拍卖更为有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拍卖前必须先清楚两点:一是被拍卖企业的经营现状;二是评估该企业的资产。拍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弄清投标者对被拍卖企业的真实评价。这就需要投标者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调查该企业的资产状况,同时,拍卖者也要尽力弄清投标者对企业的真实评价。在欧洲,许多拍卖者得到的价格都低于投标者对企业的真实评价,因为,常常有这样的集团,由于他们比别人更了解该企业,掌握了有关该企业的更充分的信息,从而压低了该企业的价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进行二级密封价格拍卖法,即通过投标者之间的竞争,由出价最高者以次高价格购买,从而激励投标者说真话。不过,拍卖者有时也会与投标者合谋,从而使拍卖失效,尤其是在拍卖公益企业时。故而,应采取一种更为公开的拍卖方式,让更多的投标者竞争。比如,英国就把一些公共事业企业卖给法国(如水利系统)和美国(如电信系统)。中国不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但一定要使信息更为公开,拍卖更为公正,这样,才能使拍卖成功。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由政府代表的全体人民,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企业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因此在企业兼并时会常伴随有“一定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一问题很有意义,其核心是产权问题。两个归属不同政府部门的企业兼并时,兼并合同会偏向哪一方或保持中立是很难给出清楚明确的解释的,因为两个政府部门有不同的利益目标。这与委托—理论略不同。委托—理论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委托人、一个人的情形,委托人应该为人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高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奖金等使人更有效地工作。一般来说,为了控制风险,一个人不允许同时有两个委托人。在这种情况下,“兼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受到“兼并”的威胁,人即经理会更努力地经营企业,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增殖。通常情况下,经理并不希望“兼并”发生,除非其经营状况相当糟。事实上,通过对兼并制度的分析及对兼并实例的考察,我们认为,“兼并”的作用与效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如前所言,分属两个政府部门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则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存在两个委托人,其中一个委托人会控制兼并合同的签订,从而弱化另一个委托人的权力。

三.国有企业的激励问题分析

国有资产是通过层层的关系才到达企业的,而中国国企的委托关系具有无限循环的特性。在委托—链条上的当事人既是委托人又是人。从理论上讲,国有资产属于全民,工人阶级是全民的优秀代表,是初始委托人,委托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人,而政府又作为委托人委托经理来管理国有企业;经理是国企的人同时他又作为委托人,委托车间主任管理生产经营;车间主任是人同时又是委托人,委托工人进行生产。工人这时成为最低层次的人与最高层次委托人扣成一个环。因此,解决这种委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规避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即使委托人和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也就是委托人要在全社会设计一套对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方案,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维护委托人的长远利益。变“损人利己”为“双赢”是这套机制的核心所在。当对人付出的努力不能进行完全的检验,从而人有可能试图只付出少于他能够付出的努力时;当一个只根据行动而不兼顾结果支付报偿的契约建立时,潜在的道德风险立即产生。对委托人来说,人行动是不可预测的,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可观测到的信息(资产增值率、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同行业企业家正常利润等)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我们用A表示人所有可能选择的行动的集合,a∈A表示人的一个行动,可以是任何维度的决策变量如a=(a1、a2……),a1、a2表示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工作时间或代表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发研究等。θ是外生变量称“自然状态”,a、θ决定一个可观测的结果π(a、θ),如产出。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S(π),根据观测的产出π对人进行奖惩。设人努力的负效用为C(a),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V=π(aθ)-S(π),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U=S(π)-C(a)。前面已经提到委托人和人的利益是冲突的,因此除非委托人能对人提供足够的激励,否则,人不会如委托人希望的那样努力工作。委托人的问题就是选择a和S(π)最大化,即上述自己期望效用函数。但这样做的时候面临着来自人的两个约束。第一个约束是参与约束即人接受合同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U(由其他市场机会决定),可以表示为S(π)-C(a)≥U。第二个约束是激励相容约束,在任何激励合同S(π)下,人总是选择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的a,因此任何委托人期望的a都只能通过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实现。如果a是委托人希望的行动,a′∈A是人可以选择的任何行动,那么只有当人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人才会选择a,激励相容约束的数学表述如下:s〔π(aθ)-C(a)〕≥S〔π(a′θ)-C(a′)〕a′∈A,这就是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简化模型。当然要得出最优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变换,还要考虑a、θ的分布密度,这里从略。

下面讨论逆向选择模型。根据显示原理,我们只需要考虑能使人出于自身利益真实显示他所属类型的契约,并根据声称自己具有的属性来决定按契约支付报偿。a为人的内在属性(不是道德风险模型中委托人希望选择的行动),a′是人声称的属性,W为委托人为人设计的契约,U为人的效用,则防范逆向选择的模型为:U〔W(a),a〕≥〔W(a′)a〕aa′∈A上述激励相容约束机制模型从表面看,在企业利润的蛋糕上政府似乎分得了较少的份额,其实在这种机制的运作下的委托关系会创造循环的创新支力,会使企业利润的蛋糕越做越大,国家、政府会得到长期的不断增长的利润“蛋糕”。在以上的模型下需要对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人的收入一定与企业的业绩挂钩与职工分配基金脱钩,体现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尤其是智力要素价值要得到实现,得到蛋糕的份额与其努力程度成正比。同时,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也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市场环境。环境对人的约束是刚性的、使他别无选择。市场的评价约束着人,公司的经营状况基本取决于经理的能力,公司一旦破产,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在市场上就一贬到零,甚至可能从此断送经理生涯。这种来自人力资本市场的约束是最硬的行为约束。而资本市场对人的约束是来自股东(委托人)的间接控制,使人不得不考虑委托人的利益和要求。企业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运作需要法律的保障,企业经理的任用要通过法律程序,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督查要法制化。还要建立企业内部职工举报奖励制度,这样才能使国企委托——关系处于良性的循环之中,使这个环紧紧地围住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结语

客观上讲,非对称信息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经济机制,选择满足委托人、人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的约束激励合同以期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促使资源的帕累托最优。这方面研究理论和现实还有差距,但就约束、激励的某一方面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二者的相容仅表现为模型。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激励理论和实践呈现出日新月异,而约束的理论和实践则相对滞后,使激励机制发生扭曲,甚至有人认为监控就是惩罚。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实现激励约束相容,二者不可偏颇。这方面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正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许多问题有待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如保险业、拍卖业、旧货市场、棘轮效应、国企改革、税收、财政、制度变迁以至产权等等。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知识经济的发展,最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参考文献:

1、乌家培.信息经济学.经济学动态,1997(8)

2、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1.

3、黄奕林.信息经济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动态,1998.1

机制设计理论篇2

【关键词】激励机制设计信息经济学

一.信息经济学的基本要点

1.信息与激励。信息经济学是近年来最重要和充满活力的经济研究领域,它研究决策者拥有不同信息的状况。信息的非对称性在很多领域存在,所谓非对称信息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而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例如:银行不可能了解借贷者未来收入的全部信息,拍卖人并不知道潜在客户所愿支付的全部信息,政府在不太了解个人和企业纳税能力时必须制定税收政策等,这类现象称为外生信息不对称。公司的所有者并不全部了解经营者资产营运信息,行政管理者也不了解下属是否在认真扎实地履行职责等,这类现象称为内生信息不对称。不完全、非对称分布的信息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尤其当信息优势经常被有策略的利用起来,因此,信息经济学研究集中在如何才能制定出能处理非对称信息下不同激励和控制问题的契约和制度。在外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个激励合同或契约,以获得真实、有用的信息,诱导他人“讲真话”;在内生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决策者通过设计一个激励机制,以诱使另一方当事人采取正确的行为,形成“不偷懒”。这使我们能更好的理解保险市场、信用市场、拍卖、公司内部组织、工资结构、税收系统、社会保障、竞争条件、政治制度等等问题。信息经济学研究信息与激励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任何一种制度安排或政策,只有满足个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才是可行的。威廉·维克里(WillianVickrey)的研究关注不同类型的拍卖者的特性以及他们如何被最优设计以创造经济效率。他的努力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并且这一领域已经扩展到实用范畴,如:财政部发售公债等。20世纪40年代后期,维克里设计了一个模型表明能通过设计所得税获取效率与公平的平衡。25年后,詹姆斯·米尔利斯(JamesMirrlees)找到了能更彻底地解决最优所得税问题的办法。米尔利斯很快认识到他的方法能被应用到很多其它的类似问题。这已经成为现代关于复杂信息和激励问题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米尔利斯的方法在不能观测到其他人行为的情况下尤为有价值,即所谓的道德风险。要回避由于非对称信息所产生的道德风险,关键是要设计一些最优的契约或机制。

2.所得税。很久以来,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一直在研究所得税原理,不同的公平原理决定了税收结构。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维克里分析中强调累进税率安排将会影响个人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因此他重新定义这个问题时注意到了以下两个方面:激励问题——每个个人在选择工作努力程度时会考虑税收安排,非对称信息——实际上个人的生产力对政府来说是未知的,他定义了解决的总原则,但并未成功地掌握其精确因素。直到25年后,这个问题才被米尔利斯重新考虑,他通过建立一个范例(样本),来分析具有广效性的以非对称信息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经济纠纷,解决了这一问题。米尔利斯定义了一个严格的条件(单一交叉点),大大简化了问题,使问题有可能解决。他的分析中含有揭示原则——一个普遍原则的萌芽思想。根据这一原理,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问题能从相对有限的分配机制集合中找到解决方法,这种分配机制能导致个人在不与自身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暴露出真实的私人信息。通过这一机制,制定最佳条约以及对激励问题的其它解决办法变得容易多了。

3.道德风险。在经济活动中,往往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即某些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时,往往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这就是所谓的道德风险。如保险业存在显著的问题是被保物品的损坏不仅仅依赖于天气、偷盗这些外部因素,而且依赖于投保人对被保物品的管理,这一点使保险公司付出了昂贵代价。健康和残疾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中也出现类似问题。保险项目会加大风险承担并影响到个人管理被保物品的办法。在分析这些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时面临的主要困难与维克里强调,米尔利斯解决的所得税问题很类似。20世纪70年代中期,通过简化问题定义,米尔利斯为日益有力的分析铺平了道路。他注意到人的行为间接暗示了对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可能性的选择。因此,最佳补偿协议的条件提供了人选择可能性信息及保险保护必须被限制在一定范围以提供商合适的激励因素。在设计激励方案时,委托人必须考虑激励人的成本与委托人利益的一致性。人对处罚的敏感度越高,人对结果选择的信息量越大,成本越低。合约中规定,人承担不受欢迎结果的部分成本或者获取令人满意结果中的部分利润。投保人像保管未保险物品一样保管被保险物品,执行者像管理自己的公司一样管理公司。

4.拍卖。拍卖的基本功能有两个:一是提示信息,一是减少成本。非对称性也是拍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拍卖时,潜在的购买者对出售的财产或权力了解不多。1961年、1962年维克里在两篇论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拍卖的特点。维克里根据治理交易的制度规则,把拍卖分成四种类型:英式拍卖、荷兰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和第二价格拍卖(即次高价拍卖)。他着重研究了现在被称为维克里拍卖的次高价拍卖。在这种拍卖中,物品根据封闭价被拍卖。出价最高者以次高价购买拍卖品。这是一种能引出个人真实意愿的机制实例。如果出价比自己所愿支付的更高价格,一个人需冒其他人也同样行为的风险,则不得不亏本购买拍卖品。相反,如果一个人出比自己愿意支付的低的价格,他冒着也许其他人能比他自己所愿意支付的更低价格购得拍卖品。因此,在此类型拍卖中,真实报价对个人最为有利。这种拍卖具有更高的社会效率。维克里的分析不仅仅对拍卖理论有着重要意义,并且为设计能提供社会激励的资源分配机制带来了深入的洞察力。詹姆斯·米尔利斯和威廉·维克里共同荣获了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奖励他们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激励理论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下面分别介绍他们的主要理论贡献。二.经济中的非对称信息以及相关问题

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主和雇员的信息是非对称的。雇主无法了解雇员能力的信息,只能根据雇员的社会平均能力制订工资标准,导致雇员的“逆向选择”,直接造成高能力的雇员离职,公司多为低素质雇员,给公司造成一定损失,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甚至会造成“低素质员工驱逐高素质员工”的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公司必须选择某些易于辨别的信息。目前,教育水平作为显示能力的主要信息之一,即不同能力的个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不同,高素质人才通过选择接受教育把自己与低素质人才区分开,但教育成本与能力具有非相关性,低素质的人才可以模仿高素质人才选择相同的教育水平,从而使教育水平信息失真,导致“逆向选择”。信息甄别成为解决“逆向选择”的关键。这方面的研究和理论在模型上虽有重大进展,但它的实证性有待继续测定。非对称信息在产品市场中的表现与劳动力市场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是卖方更清楚成本、质量、价格等内在属性,但不清楚买方愿意支付的价格、需求、市场的定位等;而买主正好与之相反。存在的隐患也主要是“逆向选择”,问题的关键是信息传递。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彭斯认为,如果较高质量的卖主能够寻找到某种途径向买主传递自身产品质量的信息,而为此付出的成本要比低质量产品的卖主低,使劣质产品卖主的模仿成本太大而不具有模仿的动机。总之,无论信息质量的优劣,只要高质量产品卖主的信息边际成本小于低质量产品卖主的信息边际成本,就可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改进。目前产品的广告宣传、商品的退赔、维修等保证,都是信息传递的简单运用。

80年代西方学者把信息非对称理论运用到金融市场,极大地丰富了金融中介理论和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由于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就鼓励了信贷资金向低信用企业流动,抑制信贷资金向高信用企业的流动,即信用质量越差的企业,越可能取得信贷资金。这种不合理的资金分配机制对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极不利的影响。在完成交易之后,又引来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即放款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损失,具体表现形式为:违背借款协议,改变资金用途,私自用于投机易或高风险项目;隐瞒投资收益,逃避偿付义务;对资金的使用效益漠不关心,不负责任,致使借入资金发生损失。为什么金融市场中信息非对称的表现与普通商品、劳动力市场有重大差别呢?因为金融市场具有不同于其他市场的重要特征。一般市场的交易是钱物交易,钱物两清后,交易双方基本上没有后续权利和义务;而金融市场的交易大都是放款人放出资金后并不能马上从借款人手中得到任何等价物质,他所得到的只是在未来某个日期偿还本息的承诺。由于信息的非对称,不同的借款人,甚至同一借款人在不同条件下作出承诺的可靠性,都不可能一样,致使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风险”。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西方著名学者罗斯进行了大量开创性研究,他直切问题的核心,即企业的金融结构与市场价值的关系,这就是响誉世界的MM定理。他主张只根据企业负债比来测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他的分析方法虽没有全新的结论,但他的方法是崭新的,给人一种全新的境界。为了进一步规范金融市场,笔者主张在罗斯分析的基础上,应完善以下机制:加强对证券持有人的约束;健全防止管理人员向外输出错误信息的内在机制;严惩证券持有人贿赂管理人员,输出错误信息,使自己谋利的非法行为;加快防止故意制造“道德风险”的立法工作。上述机制的完善和规范,都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信息非对称理论在证券市场运用中所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表现则更为严重。从某种意义上讲,在证券市场上没有办法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因为要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基本条件是改善信息的非对称状态,要改善信息的非对称状态,必须花费一定的信息成本进行调查、分析和监督,然而证券市场的高度分散性,“搭便车”行为普遍存在,抑制了信息投资。目前,我国证券市场机构大户操纵市场,银行违规资金入市,证券机构违规透支,新闻媒介推波助澜,误导误信股民跟风等,都是信息传递机制不畅,功能存在障碍的具体表现。西方学者普遍认为,在证券市场的信息传递模型中,除非有严格的约束条件,否则不存在唯一均衡。只有提高企业自己的信息成本,才能实现有效的分离均衡,才能使信用差的企业放弃模仿信誉好的企业的动机,但均衡的唯一性仍是一个有待继续解决的问题。结合我国的证券市场,其核心是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充分、准确,从而逐步趋于完全对称。具体措施是:实现国有股和法人股的上市流通,以利健全信息传递机制,改善市场结构,减少信息扭曲,提高信息质量,发挥信息显示器的正常功能。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商品,需求者实际上无权选择,一旦信息质量存在问题,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将无法挽回。因此规范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传递机制,降低信息成本,规范会计职业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要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管理,提高其风险度;另一方面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其约束自己的行为的能力。信息成本的存在使非对称信息的产生成溪必然。

另外一个热点问题是:中国国有企业由于经营不善,面临倒闭,在新的政策下,国企拍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国有企业的拍卖更为有效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拍卖前必须先清楚两点:一是被拍卖企业的经营现状;二是评估该企业的资产。拍卖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弄清投标者对被拍卖企业的真实评价。这就需要投标者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去调查该企业的资产状况,同时,拍卖者也要尽力弄清投标者对企业的真实评价。在欧洲,许多拍卖者得到的价格都低于投标者对企业的真实评价,因为,常常有这样的集团,由于他们比别人更了解该企业,掌握了有关该企业的更充分的信息,从而压低了该企业的价格。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进行二级密封价格拍卖法,即通过投标者之间的竞争,由出价最高者以次高价格购买,从而激励投标者说真话。不过,拍卖者有时也会与投标者合谋,从而使拍卖失效,尤其是在拍卖公益企业时。故而,应采取一种更为公开的拍卖方式,让更多的投标者竞争。比如,英国就把一些公共事业企业卖给法国(如水利系统)和美国(如电信系统)。中国不一定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但一定要使信息更为公开,拍卖更为公正,这样,才能使拍卖成功。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的所有者是由政府代表的全体人民,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同的企业隶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因此在企业兼并时会常伴随有“一定的道德风险”问题。这一问题很有意义,其核心是产权问题。两个归属不同政府部门的企业兼并时,兼并合同会偏向哪一方或保持中立是很难给出清楚明确的解释的,因为两个政府部门有不同的利益目标。这与委托—理论略不同。委托—理论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委托人、一个人的情形,委托人应该为人设计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比如高工资,与工作绩效挂钩的奖金等使人更有效地工作。一般来说,为了控制风险,一个人不允许同时有两个委托人。在这种情况下,“兼并”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受到“兼并”的威胁,人即经理会更努力地经营企业,使企业的资产不断增殖。通常情况下,经理并不希望“兼并”发生,除非其经营状况相当糟。事实上,通过对兼并制度的分析及对兼并实例的考察,我们认为,“兼并”的作用与效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如前所言,分属两个政府部门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则有所不同。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存在两个委托人,其中一个委托人会控制兼并合同的签订,从而弱化另一个委托人的权力。三.国有企业的激励问题分析

国有资产是通过层层的关系才到达企业的,而中国国企的委托关系具有无限循环的特性。在委托—链条上的当事人既是委托人又是人。从理论上讲,国有资产属于全民,工人阶级是全民的优秀代表,是初始委托人,委托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人,而政府又作为委托人委托经理来管理国有企业;经理是国企的人同时他又作为委托人,委托车间主任管理生产经营;车间主任是人同时又是委托人,委托工人进行生产。工人这时成为最低层次的人与最高层次委托人扣成一个环。因此,解决这种委托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规避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即使委托人和人的利益趋于一致。也就是委托人要在全社会设计一套对人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方案,使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必须维护委托人的长远利益。变“损人利己”为“双赢”是这套机制的核心所在。当对人付出的努力不能进行完全的检验,从而人有可能试图只付出少于他能够付出的努力时;当一个只根据行动而不兼顾结果支付报偿的契约建立时,潜在的道德风险立即产生。对委托人来说,人行动是不可预测的,委托人的问题是如何根据可观测到的信息(资产增值率、利润率、市场占有率、同行业企业家正常利润等)来奖惩人,以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我们用A表示人所有可能选择的行动的集合,a∈A表示人的一个行动,可以是任何维度的决策变量如a=(a1、a2……),a1、a2表示人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工作时间或代表固定资产投资和开发研究等。θ是外生变量称“自然状态”,a、θ决定一个可观测的结果π(a、θ),如产出。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S(π),根据观测的产出π对人进行奖惩。设人努力的负效用为C(a),委托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V=π(aθ)-S(π),人的期望效用函数为U=S(π)-C(a)。前面已经提到委托人和人的利益是冲突的,因此除非委托人能对人提供足够的激励,否则,人不会如委托人希望的那样努力工作。委托人的问题就是选择a和S(π)最大化,即上述自己期望效用函数。但这样做的时候面临着来自人的两个约束。第一个约束是参与约束即人接受合同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U(由其他市场机会决定),可以表示为S(π)-C(a)≥U。第二个约束是激励相容约束,在任何激励合同S(π)下,人总是选择使自己期望效用最大化的a,因此任何委托人期望的a都只能通过人的效用最大化行为实现。如果a是委托人希望的行动,a′∈A是人可以选择的任何行动,那么只有当人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大于从选择a′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人才会选择a,激励相容约束的数学表述如下:s〔π(aθ)-C(a)〕≥S〔π(a′θ)-C(a′)〕a′∈A,这就是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简化模型。当然要得出最优解需经过一系列的数学变换,还要考虑a、θ的分布密度,这里从略。

下面讨论逆向选择模型。根据显示原理,我们只需要考虑能使人出于自身利益真实显示他所属类型的契约,并根据声称自己具有的属性来决定按契约支付报偿。a为人的内在属性(不是道德风险模型中委托人希望选择的行动),a′是人声称的属性,W为委托人为人设计的契约,U为人的效用,则防范逆向选择的模型为:U〔W(a),a〕≥〔W(a′)a〕aa′∈A上述激励相容约束机制模型从表面看,在企业利润的蛋糕上政府似乎分得了较少的份额,其实在这种机制的运作下的委托关系会创造循环的创新支力,会使企业利润的蛋糕越做越大,国家、政府会得到长期的不断增长的利润“蛋糕”。在以上的模型下需要对企业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人的收入一定与企业的业绩挂钩与职工分配基金脱钩,体现出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结合。尤其是智力要素价值要得到实现,得到蛋糕的份额与其努力程度成正比。同时,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机制也需要一个规范化的市场环境。环境对人的约束是刚性的、使他别无选择。市场的评价约束着人,公司的经营状况基本取决于经理的能力,公司一旦破产,经理的人力资本价值在市场上就一贬到零,甚至可能从此断送经理生涯。这种来自人力资本市场的约束是最硬的行为约束。而资本市场对人的约束是来自股东(委托人)的间接控制,使人不得不考虑委托人的利益和要求。企业激励相容约束机制的运作需要法律的保障,企业经理的任用要通过法律程序,另外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督查要法制化。还要建立企业内部职工举报奖励制度,这样才能使国企委托——关系处于良性的循环之中,使这个环紧紧地围住国有资产,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结语

客观上讲,非对称信息的研究目的在于如何设计一种有效的经济机制,选择满足委托人、人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的约束激励合同以期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函数,促使资源的帕累托最优。这方面研究理论和现实还有差距,但就约束、激励的某一方面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可二者的相容仅表现为模型。特别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激励理论和实践呈现出日新月异,而约束的理论和实践则相对滞后,使激励机制发生扭曲,甚至有人认为监控就是惩罚。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实现激励约束相容,二者不可偏颇。这方面我们有丰富的经验,又有深刻的教训。今天,我们正在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许多问题有待信息经济学去参与研究,如保险业、拍卖业、旧货市场、棘轮效应、国企改革、税收、财政、制度变迁以至产权等等。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型的经济学科,它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体现知识经济的发展,最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参考文献:

1、乌家培.信息经济学.经济学动态,1997(8)

2、张维迎.博奕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6.1.

3、黄奕林.信息经济理论的发展.经济学动态,1998.1

机制设计理论篇3

【关键词】会计伦理 理论基础 实施机制 二律相融 信息披露制度

所谓伦理,按其字面理解,是指事物的次序和条理。“伦理”一词最早出现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伦理法性是由风俗习惯沿袭而言,因此把习惯一词的拼写方法略加改动,就有了伦理这个名称”,西方伦理学大多在此寻找本义。《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者也”,注曰:“伦,犹类也;理,分也。”到后来伦理才被专门用来称谓有关人伦的道理。人伦就是指存在于人类之间的伦常、辈份关系。所谓人伦道理就是指有关人类伦常次序和辈份关系的道理。“伦理”连用其义就是说人们在处理人与人的这种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理和准则。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会计伦理的概念就是人们在从事会计工作过程中所构建起来的人伦关系,以及人们在处理这种关系时所应当遵循的原则。由此确定了会计伦理学的研究范围是人与人之间在会计工作中所应遵循的次序和道理。

1 会计伦理建设的理论基础

1.1 经济伦理学视角

经济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化、体系化的学科对在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中伦理道德问题的给予了系统的研究。经济伦理学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本身是建立在人们的“实践理性”的道德基础之上的,经济交往必须有一种道德框架作为基础,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既需要制度约束,也需要道德基础。首先,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生产、流通、分配与消费是靠市场主体间的契约联结在一起的,为了保证这些契约的公正和得到遵守,就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其次不可忽视的是,市场经济还体现为伦理经济,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和经济体制都有自身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意义,它依靠义务、良心、荣誉、节操、人格来建立相互交往的友好关系,以确保社会成员的行为合情、合法、合理。正如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所说:“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等,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所必须拥有的”。无独有偶,1970年的获奖者萨缪尔森说“市场是无心的,无头脑的,它从不会思考,也不会顾虑什么”,可见盲目地相信市场的力量必然导致社会失范、市场失序和经济失信,经济离不开正确的伦理价值导向。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作为一门商业语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宗旨在于向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相关的财务信息以助其决策。会计伦理为市场经济中的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提供一种价值导向,进而调节会计组织机构和会计人员的会计行为。依据经济伦理学理论,市场经济越发展、越成熟,在会计活动中,会计伦理道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会计伦理建设不仅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道德进步的表现。

1.2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随着会计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会计行为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会计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为企业各种契约的订立和执行提供相应的数据,以界定契约关系”](林钟高,赵宏,2001),会计行为具有经济后果,会计程序必须公平地对待一切利益集团,财务报告应保持真实和准确,会计数据应当公允、无偏见,因此会计活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可见会计行为本身需要制度约束和规范。

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诺思(North)认为:制度是人们之间为实现专业化和分工所带来的贸易收益,并使财富最大化而做出的契约安排,它包含着一套以章程和规则为形式的行为约束,一套从章程和规则出发来检测偏差的程序,最后还有一套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这类规范限定了章程和规则的约束方式的轮廓。由此看来,约束会计行为的制度不仅仅包括会计准则、制度规范,即“正式的制度”,还应包括会计伦理规范这类非正式约束。会计制度约束作用的有效性依赖于非正式制度的支持。原因有三:第一,会计制度中的“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一般借助国家机器保障其执行。正式的会计制度只有借助于具有高度柔性的会计伦理力量才得以执行和实施;第二,由于会计制度制定者的“有限理性”和会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会计正式制度作为一种显性契约,有着其可能存在的不完备性。此时非正式制度可以诱导人们在正义和非正义、合理与不不合理之间做出道德选择,以合理的解释和恰当的方式处理制度不完善所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从而弥补正式制度的缺失。第三,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伦理道德(非正式制度)能有效地淡化制度遵守主体的机会主义成本,从而进一步减化制度执行的监管成本和制度实施的其它费用。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非正式约束的会计伦理是会计正式制度得以执行和有效运作的重要基础和精神保障。开展会计伦理建设是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也是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1.3 契约论视角

现代契约论认为:企业是一组契约关系的联结,企业内部契约安排按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和会计契约两部分,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规定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组织结构和企业所有权安排方式,并最终决定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状态,会计契约决定企业剩余的计量方式,而现实中的契约都是不完全的,要素使用权交易契约的不完全性主要表现在企业经营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表现在经营者拥有剩余的会计规则制定权。经营者既享有剩余索取权又拥有控制剩余计量的会计执行权,其它契约主体必定会担心自己在企业中的契约利益会因会计契约的不完全而受到损害,从而影响其签定企业契约的积极性,但是在现实中各方参与企业组织时,并没有人会因为会计契约的不完全性而对其利益的可能损害给与足够的关注,这一理论与实际中的矛盾称之为“不完全契约的企业签约悖论”。这一理论与实践相互矛盾的企业签约悖论,只能通过会计伦理来解读。这是因为:现行会计规则安排是一种显性契约,它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存在已被契约方广泛接受,因而企业缔约者无需每次重复签定会计契约。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会计契约的自动签定。但契约方之所以对具有经济后果的会计契约自动签定,其中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已有会计契约条款是客观公正并且会计契约的执行过程是诚实守信的,即契约方都有一个心照不宣的约定,这个约定就是会计伦理。会计伦理是一种隐性契约,它是由企业物质要素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签订的关于会计执行的一份隐含契约(刘建秋,2005)。可以看出,会计伦理是会计契约不完全的必然要求,正是会计伦理弥补了不完全显性会计契约的天然缺陷,才大大提高了企业契约交易的效率。这样,不完全会计契约的企业签约悖论得到解读。

显然,只有大力提升会计契约签订者双方的伦理道德素质才能使这份心照不宣的隐含契约得以持续,此时会计伦理建设显得尤为必要。

2 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

会计伦理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通过制度创新,采取自我修养与外部监督相结合、道德教育与检查惩戒相结合、行业自律与法律监管相结合相结合等形式,以培养会计人强烈的伦理意识,引导和规范伦理行为,使伦理规范成为广大会计人的行为指南,最终使得会计伦理道德水准逐步迈向理想状态。具体来说,会计伦理建设的实施机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加强会计道德教育是基础

一种伦理道德生长和确定,比任何其他文化形式都更需要教育的辅助。会计伦理也不例外,会计伦理建设与发展离不开道德教育的具体支持,我们认为加强会计人道德教育是会计伦理建设与发展的基础。

现阶段我国会计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潜在会计人的会计道德教育,即对大、中专院校会计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会计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学习和了解会计道德理论,培养职业道德情感和观念等道德意识,为潜在会计人今后进入会计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会计道德规范奠定基础;二是对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即对会计人进行持续的再教育,将会计道德教育作为后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把对会计人的道德教育贯穿于整个会计工作职业生涯中,让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不仅认知会计道德规范,更要通过道德教化使他们将会计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并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以提高自律、自省能力,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行。第一,制定培训规划,建立规章制度;第二,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制度和形式,针对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间短、内容新、容量大等特点,开展多形式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和类别;第三,建立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优化师资队伍配置;第四,各培训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培训教学管理制度和培训人员档案管理制度,严格考勤、考核、考试制度;最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立足于行政管理,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完善规章制度,制订培训规划,审核培训单位,建立师资队伍,强化市场监管,严格培训考核。

2.2 实现法律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是核心

实现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是会计伦理建设的核心。首先实现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二律相融具有必要性:会计伦理的建设离不开法律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双重保障。法律监管对会计行为的调节具有最高的强制力,对其遵守与否受制于外在的约束力,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一种典型的他律型规范。但是,法律规范只限定了会计人的下限而行业道德规范却能从信念、品行、能力等更为本质和深刻的层次来影响并提高会计行为质量,正如思想家庞德所指出的“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系统能深入到人的生活、信念等深层结构,而法律却只能望而却步”。在经济生活中,经常发生没有违反法律制度,但却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此时,会计职业团体可通过自律性监管,对发现的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进行相应的惩戒,对会计败德行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与法律监管不同的是,行业自律主要通过“执业能力和道德”评价来形成约束,既有“自律”成分,如凭借个人良心、道德上的自觉自省,也有他律的成分,如通过社会舆论的谴责、行业内的纪律处罚等手段,属自律和他律的相结合。行业自律除其核心部分已固化为共同的职业守则,并经由职业团体拟定、颁布、形成文字从而成为正式制度安排之外,其余的仍以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安排的形式存在。其次行业自律与法律监管的相融具有可行性。二律的相融性具体体现在:由于法律制定、实施和监管成本较高,且会计行为具有复杂多变性,不可能通过法律的形式将方方面面规范到,而道德自律的较大一部分约束力正是因为存在于人们的观念和意识中,因而更具广泛性。因此我们在进行会计伦理建设时,“行业自律”和“法律监管”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3 明确会计道德评价机制是导向

会计道德评价贯穿于会计道德的教育、修养、遵行等整个会计实践的活动之中,是整个会计道德规范体系发挥功用的“杠杆”。 会计道德评价机制的构建由会计道德评价机构、评价指标和评价程序三大要素的有机统一所构成。

2.4 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是关键

人的行为过程和行为方式是受制度条件约束的,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过程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变量,即存在着人的行为对制度架空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便会产生“制度虚置”的难题。而传统的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特征,在于信息披露主体(信息供给方)的行为除了受上市公司制度、规范和惯例等制度性因素制约外,信息披露的时机、规模与质量主要是受主体自身的道德约束。这种约束结构意味着信息供给者的行为对信息披露制度的吻合程度,主要是由其道德水平决定的。因此,传统的信息披露制度具有较大的“道德风险”。信息披露主体一旦出现“败德”问题,信息披露的失范将是不可避免的。而在信息披露失范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信息不仅无法起到决策有用的功能,甚至也不可能具有监督功能。可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离不开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水平的考量,而这恰恰是现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机制所忽视的。毫无疑问,在现行的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中,如何实现伦理秩序与现行制度安排和技术规则的融合,已成为众多学者重要的研究课题。我们认为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这不仅能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决策有用性,还能规范会计人的道德行为,提高会计人的道德水平。因此我们说,建立会计伦理信息披露制度实则会计伦理建设的关键所在。

2.5 开展伦理道德鉴证服务是监督

近些年,国外政府、社会公众及企业界对伦理道德建设越来越重视,由此催生了审计师的新兴服务——伦理鉴证服务,即道德审计。道德审计应是系统地对企业道德各个方面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并提出从道德素质评价、行为审查、利益相关者审查、公司道德管理制度和措施审查、道德困境解决方法审查、员工个人品质和所处环境评估等六个方面进行企业道德审计。他认为,企业道德审计与社会审计不同的是,道德审计包括更多企业道德方面的因素。

纵观现有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会计伦理作为企业伦理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道德审计中并未得到专门地反映。我们认为,会计伦理建设的道德审计是指审计组织的审计人员受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衡量会计人(会计实务工作者)是否遵守道德管理制度规定及对会计道德管理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戴海青.会计伦理与会计道德的区别研究.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机制设计理论篇4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机制设计理论;青少年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5-0097-04

《中国青年报》于2010年3月30日刊发的报道《国民体质监测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能连续10年整体下降》中提到,大学生身体素质25年来一直在下降。报道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青少年体质不仅关系青少年个人健康成长和生活幸福,而且关系整个民族健康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强盛和国家的未来。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10月31日转发了教育部等4部委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今后各学校将每年对所有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将建立上报和公示制度。同时,涉及到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的工作效果,将作为学校领导和相关教育部门业绩考核的内容。

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表面看是因为运动氛围缺失,运动空间、时间受限,或是因为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体制造成的。其实,在这些因素的背后有着更为关键的原因,即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的建设不够完善,具体反映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整体性框架尚未建立,多年以来,相关政策体系一直在不断调整过程中,始终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打补丁状态;第二,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缺乏严格的法律约束,责任主体不明确,造成地方政府、体育部门与各级学校的财政投入和工作积极性难以得到维持;第三,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操作方式不够规范,这包括监督奖惩条文细化不够,学校体育开课条件(场地设备保障、体育师资配备)等具体要求不够明确。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其实也就是对社会各相关主体利益的调整与协调过程。对于政府而言,它要调整的利益关系有大致两类:从横向来说,主要调整的是国家、社会、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政府如何兼顾各方利益,如何合理决策的问题[1];从纵向来说,需要协调的主要是各级政府间的利益关系,着力解决的主要是怎样把合理的决策进行有效执行与落实并得到理性监管的问题。这两类关系是否能得到理性、协调处理,事关上述3个方面问题能否得以解决,关系到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成败。因此,机制设计理论为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与思路。

机制设计理论的基本思想是按照理性经济人的角度出发做出机制设计,从而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它主张资源的有效配置要符合激励相容原则,从而相对满足各博弈主体的需求并且符合有限资源的本质属性。简言之,机制设计理论便是旨在探讨信息不对称、选择权利和激励相容条件下设计出有助于改进资源配置或权利、义务分配状况的社会互动机制或制度的理论[2]。目前,机制设计理论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机制设计理论作为一种矛盾解决方案,机制的设计者首先确定预期目标,然后逐步地按照客观条件作出相应的设计,让矛盾的参与者都获得相应的激励,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就可以使参与者愿意达成设计者想要的结果。

1 机制设计理论应用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可行性

1.1 理念方面的借鉴意义

任何承认个人是理性的行动者这一预设的社会科学理论流派,都可以借鉴机制设计理论的某些研究思路、分析工具、概念和理念,来解决实际问题[3]。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不一致,信息分散与不对称等问题是改革和发展关键期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达成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协调,从而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完全有必要引入机制设计理论。

就我国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而言,信息和激励问题一直未受到充分重视,尽管各地陆续出台相关立法等保障措施,但在现有应试教育体制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业负担过重、运动氛围缺失、学生普遍缺乏强身健体

意识。在升学率“硬性”考核面前,青少年体质教育管理缺位、投入不足、理念陈旧。在政府、社会、个人之间,在政府各层级之间仍然存在诸多信息不对称与激励不相容的问题,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功利主义与道德风险等问题十分突出[4],不但限制了有限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制约着改善青少年体质各因素积极作用的发挥。怎样真正调动各个利益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达成个人利益、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相协调,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逐步下降趋势,最终促进青少年体质的全面提高,机制设计理论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并且对于发现现有体制的固有缺陷,从而设计出合理的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机制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1.2 设计过程的借鉴

机制设计包含设计、分析、评价、反馈与完善等环节。首先是预期目标的确定;其次是机制的设计,这是全部环节的核心部分,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激励相容原则和信息效率问题;再次是机制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通过评价可以分析判断出机制的优劣,从而减少相应成本;最后是目标的校对与完善,因为内外部的条件与因素的不断变化,机制设计是循环的,持续做出微调的过程,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机制设计也要遵循这一设计过程,在做出青少年体质提高的近期与长远规划的前提下,在实施过程中给予相应的分析和评价。同时,在设计这一机制的时候,为了实现机制的长效性,要考虑到激励相容原则,即此机制的设计与实施的动力来源,就是要一定程度上满足各方主体利益的诉求,使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各主体产生参与的内生动力,且参照预设的条件并结合有效的监督来加强设计的执行管理。毋庸置疑,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各类关系的协调与和谐一致并不是自动达成的,而是要通过制度保障、利益补偿、协商合作等方面努力逐步实现。 2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横向关系的处理——利益协调

吉登斯[5]认为:“存在共享的价值标准即社会理性,人们可以据此对稀缺资源和权利义务配置结果(或社会状态、利益格局)进行优劣比较,并经由机制设计和制度选择来加以弥补和完善,以期最终改善人类境遇”。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而言,能否处理好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各利益主体的积极配合,所以,政府要在构建制度均衡的基础上,实现各主体的利益均衡。

2.1 建立多渠道的理性利益表达机制

农村孩子(当然包括农民工子女)在就业、医疗、教育等相较于城市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由于财政投入缺乏持续性且资金使用监管不到位,造成农村孩子的饮食营养不均衡,体育锻炼所需的设施不到位且缺乏相应的师资配备。利益表达渠道不畅或缺乏理性的表达是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因此,亟需搭建城乡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等方面的利益表达平台,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引导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在这方面政府是责无旁贷的。如一些地方通过建立“阳光政府”平台,实施信息公开和决策民主制度,鼓励农民和相关群体参与相关农村子女教育、农村群众体育政策的听证会,并支持农民推选出自己的利益代言人参与到决策制定、管理和监督执行管理中,提高他们的利益表达能力,拓宽权利实现途径。

2.2 建立公平、共享与尊严的利益补偿机制

由于公共政策的实效性和适用范围的局限性,所以在制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必然存在相应的利益倾斜。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而言,建立利益补偿机制的出发点,首先,尽量为全体的青少年提供基本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减少城乡、户籍、阶层的限制。与此同时,合理规划与调控城市商业地产发展规模,尽量扩大城市青少年体育锻炼空间,丰富活动内容。其次,作为青少年体质培养的具体执行、指导者的各级一线体育教师,要对其进行多元化的培训,同时应保障这一群体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关系切身利益方面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同等待遇,对他们在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质健康测试中所做的相关工作,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与工作量认可,让他们在公正待遇、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和有尊严的良好氛围中履行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2.3 建立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利益监督与约束机制

公共权利和公共制度是利益合理分配的有效保障,并

健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是权利合理行使的前置条件。对于目前的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来说,它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完善,因此,各个主体(既包括青少年群体、体育教师,也包括各级学校、体育行政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的相关利益诉求能否得以有效表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制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为了避免权力的异化而造成新的社会不公,就需要青少年体质各相关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到公共决策中来,理性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且有必要对政府的制度设计进行有效监督,从而保障自身的正当权益。因青少年运动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各级学校进行原始推动,所以结合各地实际,要进一步落实学校体育督导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定期、流动巡查制度,将学生体质作为考核一所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环节,并作为衡量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参考。

2.4 建立群策群力的利益协调动员机制

提高青少年体质势必要学生结合相应的体育锻炼,这就存在安全风险问题,相应的也存在时间成本问题。在应试教育模式占主导情形下,学生、家长、社会衡量一所学校优劣注重的是教学质量,在很多人心目中升学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指标,经常会出现体育课被其他“主科课”挤占的现象。在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学而优则仕”的社会风气下,在社会和教育部门价值观念难转变的情况下,在评价体系不健全的体制下,学校和家长也倾向于先把学生“主科课”成绩提高,从而忽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人的全面发展,健康是第一位的。提高青少年体质是个系统工程,当然教育部门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但仅靠教育部门的号召是力不从心的,这就需要协调各个部门的利益,动员包括政府、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终身体育”意识,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密切联系的青少年体育教育网络系统,全方位地传播、弘扬健康观念,创造良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从而形成社会支持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的合力。

3 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纵向关系的处理——激励相容约束

人们在社会中的互动方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利益格局,是以理性行动者社会间互动为基础的,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激励兼容约束原则作为理性行动者的行动指南,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兼顾了个人利益的获得。

宏观决策出台后,面对的就是怎样使决策有效落实的问题,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感觉到:政府的宏观政策的正确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往往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被曲解或被打了折扣,此类问题屡次出现主要是因为实施的机制不健全。

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理念即激励相容约束原则启示我们:“如果一个机制既满足参与约束,又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则这个机制就是一个可行的可实施机制”[6]。毫无疑问,下级政府执行上级政府的决策是无条件的具有制度刚性的,如果上级政府的决策没有被很好的执行与落实,那么一定是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因此,设计相应的激励机制势在必行,在满足下级政府追求合法利益的条件下也可以较好地实现上级政府设计目标。

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学校体育经费而言,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财权和事权不对称,在学校教育经费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难以满足学校体育工作中经费的需求,但学校自身没有财权,往往造成提高青少年体质目标的号召只是作为动员口号,喊喊而已。这一问题可以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来解决,但最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能力和决心。其次,对于青少年体质提高保障体系建设更为棘手的问题是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兼容,其难度在于两点,第一,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他要考虑到地方的经济发展,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实情况下,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但改善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环境、基础设施与本地的经济发展是有直接矛盾的。第二,虽然青少年体质的改善与本地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青少年体质的提高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政府官员的任期却是有时限的,而且青少年体质提高本身难以观测、体现绩效,与地方政府的政绩不直接挂钩。相反,本地经济发展易于观测和体现工作业绩,无疑地方政府官员会更侧重后者。所以会出现各地方政府对青少年体质提高方面的投入不足,工作上也只安于现状,也不积极响应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号召,却把更多资源投入到发展地

方经济中去[7]。  2007年中央下发的7号文件,即《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共布置了约70项具体工作,如在完善体育场地与设施的前提下,加强学校的体育场馆使用与管理;配置足够的体育师资;加强学生体质测试工作等。但据相关调查,近半数学校并没有落实7号文件的要求,形成了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只是出于应付上级检查或升学体育考试需要的状况。由此可以看出,“假如某一项制度设计缺乏激励与问责机制,政策在被执行过程中就很可能无法得到有效落实”[8]。

怎样能够防止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被忽视呢?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若缺乏提高青少年体质的内生动力,即使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也未必能得到良好的执行与落实。因此,亟需设计出完善的激励和问责机制,激励机制从内在层面鼓励他们,对于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良好,学生体质稳步提高的地方政府、学校以及业绩突出的个人给予物质、职务晋升等方面奖励,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而问责机制则从外在施加压力,不但要明确各级学校校长作为学校体育工作和学生体质的第一责任人,并将其作为考评校方及教育部门的重要指标,而且要对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地区的政府官员实行行政问责。这样各地方政府就会将青少年体质工作置于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

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必须完善青少年体质保障体系。根据机制设计理论的核心观点和设计过程来建立青少年体质提高的长效机制,既要谋划遏制当前青少年体质下降态势之举,更需设计出青少年体质提高长久发展之策,切实落实相关政策精神,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参考文献:

[1] 杨卫安,邬志辉. 机制设计理论与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j]. 理论与改革,2012(5):57-59.

[2] 严峻. 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j]. 经济学家,2008(4):103-109.

[3] 朱琪,陈乐优. 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设计理论及其应用[j]. 学术研究,2008(3):76-82.

[4] 托马斯·谢林. 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 李阎魁. 机制设计理论对城市规划的启示——兼议《城乡规划法》[j]. 规划师,2009(7):76-81.

机制设计理论篇5

关键词:新型;液压冲击;设计理论;控制策略

长期以来,在采矿工业、煤炭工业、铁道工程、军事工程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液压冲击机械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液压冲击机械的研究运用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 新型液压冲击机械设计理论

   液压冲击机械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把压力转换为动能,通过往复运动冲击钎杆传递能量,它的输入参数是系统的流量和工作压力,输出参数是冲击频率和冲击能。新型的液压冲击机械内核仍然是冲击器,并且不同类型的液压冲击机械内核相同,即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和机构基本相同。

根据我国液压技术发展水平和机械制造水平,目前,冲击器有两种常见类型:单面回油前腔常压型和双面回油型。两种类型有各自的优缺点,如下:

单面前腔常压型冲击器的优点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工艺性好、回程制动阶段无吸空现象,缺点有:排油时间短、回油管峰值流量大、活塞形状不如双面回油型的好、回油阻力大、压力波动大等。

双面回油型冲击器优点有:活塞形状合理,有较好的破岩效果,还可提高钎具和活塞的寿命;回油管峰值流量少,降低了压力脉动和回油阻力;使用较高的压力油,降低了供油流量;缺点有:缸体结构复杂、要求加工精度高、工艺性差,回程制动阶段前腔回油吸空的现象发生,并且要密封高压油,因此,只有工艺技术和加工设备发展比较成熟的时候,才能采用这种冲击器。

作为液压冲击器的主要部件,冲击活塞的形状对破碎效果有巨大的影响,活塞设计的最终结果直接影响到冲击器的机具寿命和工作性能,因此,活塞的具体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

      (1)正确选材,活塞的材质应有极高的机械性能、芯部韧性好、表面硬度高、有极强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性。

      (2)形状应为细长形,要减少断面变化,有助于提高钎具的寿命和能量传递效率。

      (3)保证活塞全行程或超行程时不损伤两端的密封结构。

      (4)活塞冲击端面积和钎杆端部的面积接近或者相等,并要有一定锥部长度,这样利于传递冲击波。

      (5)设计好活塞各段的封油长度和防空打液压垫的尺寸。

      (6)在考虑加工精度、过滤精度、泄露损失、提高可靠性以及系统效率的基础上,确定颗粒的活塞和缸体配合间隙。一般情况下,活塞和缸体配合间隙约0.05~0.08,活塞和支承套的配合间隙约为0.03~0.05。

2、 新型液压冲击机械控制策略

      2.1液压控制系统作为液压冲击机械的动力控制核心,是冲击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液压冲击机械冲击器的设计理论知,冲击机械工作压力频率高、波动幅度大,作为机械的控制核心,液压控制系统设计时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合理选用各类控制阀和泵种,运用集成控制回路实现控制。

      (2)采用电液数字控制器件,合理地设计控制器,提高对工作对象的适应性和系统的智能控制水平。

      (3)实现高效率工作,一方面可以减少系统工作发热,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设备的技术指标。

      (4)选用标准化的液压元器件。

      (5)保持油液清洁,实施连锁自动保护,备用应急油路,配备安全防护装置。

      (6)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液压冲击机械的工作效率。

      2.2新型液压冲击机械控制策略

液压冲击机械的冲击系统使用的压力油由冲击泵提供,忽略阀口和管路的压力损失,冲击系统的工作压力就是冲击泵的输出压力。冲击系统压力的变化可以用来实现液压冲击机械的冲击频率和冲击能的控制调节,但因冲击泵的恒压变量泵本身存在结构缺陷,所以设计通过液压控制系统引进高速开关电磁阀,使用计算机进行该控制,将产生的输出压力信号直接作用于恒压变量泵的调压弹簧,根据高速开关电磁阀的输出压力来控制恒压变量泵的输出压力,用来实现冲击频率和设备冲击能等的无机调节。

液压冲击机械推进系统的压力油来自恒压变量泵,可是,推进系统的工作压力小于冲击系统的工作压力,因此,推进系统的推进回路中需要设置减压阀,来实现压力油进入推进油缸前的减压工作,同时,结合着变行程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液压冲击凿岩破碎要求推进流量小和推进力无级变化等特点,采用两个两位三通高速开关电磁阀一起构成推进控制回路,共同实现推进开关、系统压力的无机调节控制和换向控制。

对于类似液压凿岩机等具有转钎机构的液压冲击机械来说,液压控制系统中必须有转钎回路。对于一般的凿岩系统,为了简化结构,通常采用手动变量柱塞泵作为转钎泵,为了保证任何冲击状态下的无溢流损失,需要将泵的输出流量定位转钎马达正常工作时需要的流量。由于转钎压力比较低,也可以使用齿轮泵作为转钎泵,但是要设置一个节流阀调节它的流量,来满足凿岩过程中对转钎速度的要求。对于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冲击机械系统来说,采用比例变流量泵作为转钎泵比较合理,如果采用电磁比例变量方式,计算机可以直接控制泵本身的电磁比例阀输入电流来控制泵的输出流量,实现任何凿岩状态下的无溢流能量损失。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液压冲击机械层出不穷,为我国的城市建筑、隧道工程以及能源开发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液压冲击机械的核心部件设计理论和控制策略是一项基本的内容,从此处着手,分析新型液压冲击机械的设计理论以及控制系统,为推动我国液压冲击机械更好地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忠,伍劲松,李伟.液压冲击机械测试原理与方法及实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7,18(15):1769-1772.

[2]杨襄璧,刘忠,杨国平,朱浩.无极调节控制的液压冲击机械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02,13(7):63-65.

[3]陈楠,刘晓宇,艾春雨,乔廷婷.新型液压冲击机械控制系统方案研究[J].科海故事博览.2011(2):186.

[4]刘忠.液压冲击机构工作参数调节机理与控制策略[J].中国工程科学.2005(10):73-77.

机制设计理论篇6

【论文摘要】本文从全新构建的浙商银行产权、运行机制情况着手,对浙商银行的民营产权主体,稳健经营理念,内控约束防线,进行了分析,并从经济决定金融的层面分析了缘由。 一、起点:民营主体全新构建 作为新世纪设立的新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筹建协调工作小组最终实施了这样_张资本金分布表: 序号股东名称股权比例(%) 1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34 2中国万向控股有限公司10.34 3旅行者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0.34 4浙江广厦股份有限公司9.54 5浙江中国轻纺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4 6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9.54 7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9.54 8西子电梯集团有限公司7.95 9李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4.77 10浙江永利集团有限公司3.98 11浙江日发集团有限公司3.98 12浙江省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3.95 13浙江经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38 14浙江华通控股集团公司2.38 15 浙江厚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1.43 合计100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 1.全新的结构。地方政府和国有机构既未控股,也未体现大股东地位。 2.民营的属性。全部股东由15家组成,其中民营资本占85%,国有股不到15%. 3.少有的民主。在全部15家股东中,股份最多的3家并列,次多的为4家并列,并列者之多,充分体现着设计者对经济和决策民主的思维。 二、机制:稳健经营全新理念 商业银行经营成效,理念为先,也最为关键,关于这一点,无论经营者是否高明,都会充分意识到,也会旗帜鲜明地将其理念体现在经营目标和方针上。从浙商银行的外在表达和与其员工的接触中,充分体现出了其务实性、稳健性和独特性的理念: 1.稳健思路 该行行长在提交给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的2011年8—12月经营计划方案的第﹁段落中提出 :本计划按8月至12月5个月的经营期进行测算编制,在这期间,我们的经营策略是“打好基础,稳健起步,分步推进”,工作重点是:构建经营管理体制,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建立风险控制系统,保持各项业务高效安全运作,全员积极营销,吸收和扩大客户群;逐步与党委政府部门、监管机构、金融同业等社会各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扩大影响,创建环境。充分体现了一个新建银行的稳健经营的理念。 2.“五为”方针 一般地说,现代商业银行以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作为经营方针,应该说,这是十分正确的,作为一家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在商业银行法一般规定条件下,研究和设计出更具针对性,更具具体化的方针政策,无论对商业银行经营本身,还是对提升商业银行形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浙商银行按照“恪守信用、合法经营”的办行宗旨,确立了颇具特色的“五为”方针,即以安全为前提,以客户为中心,以发展为主线,以效益为准则,以回报为目标。 如果说,以客户为中心体现了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业客户至上的理念,以安全为前提,以效益为准则体现了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基本发展要求,以发展为中心体现了一个新兴银行自身的努力。那么,以回报为目标则体现了民营化市场机制商业银行的必然要求和真正精髓,此乃市场经营的真谛。 3.“三为”宗旨 浙商银行经营机制的另一特色是“三为”宗旨,“三为”即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为员工营造以人为本的发展环境。即首先要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现金融服务中介机构的内在特征和本质要求;至于为股东创造最大的价值,既体现了回报的要求,也体现了价值增值这一市场经济的本质和资本增值的必然性特性,这也是投资者追求回报的必然要求;当然,从进一步的分析而言,员工本身的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管理此乃当今社会最为令人钟爱的话题,也应该成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目标之一。 三、运行:内控约束全新防线 作为一家新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从其初始运行看,内控约束具有防患于未然的设计。 1.内控优先 该行的经营计划明确提出:“业务发展必须与内控相适应,历史经验与教训一再证明,过度扩张势必导致大量风险,给银行和股东造成重大损失”。 这种业务发展紧密联系内控,从理念、制度乃至文化层面均非常重视内控的做法,应该说是完全符合商业银行的稳健、审慎经营要求的,体现出经营者在市场竞争激烈、宏观调控使新市场拓展困难加大情况下稳健经营的谋略。 2.关联交易控制严密 体现在该行的第一个正式文件“浙商银行股东及其所在集团客户授信业务指引”,其中明确指出其目的是为支持浙商银行股东及其所在集团客户的发展,规范关联授信行为,维护股东及浙商银行的长远利益,明确规定:全部股东及其所在集团客户在本行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本行资金数额的40%,并明文按股权比例对各股东最高融资额度作了分解;相应地,对股东之间调剂使用可融资额度的比例和数额亦作了规定。 3.治理结构健全 浙商银行从设计之初,严格按公司法、商业银行法的要求规范办理。就其董事会而言,设有独立董事3名,并且建有完整的5个专门委员会,事关内控的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由独立董事担任;又如其监事会,安排具有相对专职的监事长,设有职工监事2名,外部监事 2名,还如其经营管理,在董事会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董事长代表董事会向行长颁发授权经营证书,于细微处显规范。 4.强激励、高约束 如何建立一支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员工队伍已; 成为现代金融业竞争之重中之重。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少商业银行拿出杀手锏——强激励,取得了明显成效,既烘托了成绩,也辅助了干部成长,但暴露出来的急功近利、风险隐患不可小视。作为一家新开张的银行,面对异常激烈的市场,建立了强激励、高约束的激励机制。对市场拓展有功人员赋予经济等方面强的激励,同时在风险控制、业务稳定性等方面建有具体的长效考核机制和高约束机制,使其充分体现出发展与内控同步、并使内控适当优先的原则。 四、缘由:民营经济全新潜力 前面我们对浙商银行机制的分析和描述,则是比较客观地分析了作为中国第十二个股份制商业银行牌照的产权、体制和设计特征,从而展示其可能的活力和潜力,如果说,这种设计仅仅体现着决策者的种种新的理念。那么它只说明事物面目中的一般,从本质上讲,浙江省民营经济为重点的格局及由此形成的整体经济观念,乃形成今日浙商银行的关键所在。从这种意义上说,“今日浙商”具有必然性,也即顺势而为。 1.民营经济发达且比重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的创造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创业智慧得到了极大的开发,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浙江人依靠想尽千方百计,历尽千辛万苦,走进千家万户,跑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的精神,使浙江省的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民营经济率先冲破禁区和牢笼,更是先发展、快发展、好发展,成为浙江经济主角,人们把浙江经济称之为民本经济、草根经济或老百姓经济。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融资需求及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传统国有金融产生了有力的挑战,地下金融的发展,灰色金融的存在就是一种反映,因此,因势利导地积极发展民营金融就是很好的办法。台州、温州等地的实践就是很好的证明。 2.市场机制发达 与民营经济发展比较快、比重高相应的是,浙江经济主体在整合市场环境和市场机制建设上也具有全国不同的特点。那就是民营经济客观必然地提出了经济民主化的要求,新设立的金融企业(浙商银行)如果不能顺势而为,其结果必然是水土不服、难以生根开花和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民营化、市场化、产权明晰成为必然。 3.入主银行业的要求强烈 在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万向、横店、广厦等一大批名流企业,其发展已经较为集团化、多元化和国际化,而涉足金融业乃多元化经营之首选,这就给浙商银行构建主体多元化、经营市场化运行机制创造了条件,也对新建银行的民营属性奠定了基础。一大批合格的、大量优秀的民营企业纷纷要求投资入主浙商银行,着实令人感动,虽然此次为非公开募集,但意向投资者很多。既使已经商妥选定,后备单位仍然很多。因为,对于优秀的民营企业来说,投资浙商银 行无疑对其展示实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公司形象具有巨大的作用。

机制设计理论篇7

【关键词】激励理论;独立学院管理;绩效

一、激励的概念和分类

什么是激励,很多文献有这样的说法,就是组织对个体通过设计适当的客观的奖酬形式与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规范与惩罚性做法,借助沟通来引导、激发、归化和保持组织成员的行为,用来达到有效实现组织及个体目标的一系统活动。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激励的立足点是满足组织内所有成员的各种需要,即通过系统的设计适当的客观的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来满足组织个体的外在和内在的各种需要。

2、科学的激励不仅需要奖励,还需要奖励与惩罚并举,既要对组织个体表现出来的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进行奖励,又要对组织个体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进行惩罚。

3、激励贯穿于组织个体工作的全过程,包括对组织个体需要的了解、个性的把握、行为结果的评价和行为过程的控制等。

4、沟通一定会贯穿于激励工作的始末,从对激励手段的宣传、组织个体的了解,到对组织个体行为过程的控制和对组织个体行为结果的评价等,都依赖于一定的沟通。

5、激励的终极目标是在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同时,也能让组织个体成员实现其个体目标,即达到组织预期目标和组织个体目标在客观上的统一。

激励理论有很多种,按照不同的研究层面,激励理论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内容型、过程型以及综合型。

二、独立学院管理中应用科学的激励机制

激励理论的具体体现就是科学的激励机制,设计科学的激励机制必须建立在对组织个体的需要、组织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过准确分析的基础之上。事实上,没有一套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应用于所有独立学院,但学校在设计科学激励机制时是可以遵循一定的原则的。

1、独立学院教师需求的特点

(1)物质需求逐步增加。一方面由于市场法则的影响,经济繁荣发展在使整个社会受益的同时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是独立学院教师提升物质需求、改善福利待遇的外部诱因;另一方面,根据期望理论,教师在工作中付出努力和劳动后,希望有良好的工作绩效,并能得到相应的奖励或物质报酬,这是教师希望提高物质待遇的内在原因。

(2)公平需要日益增加。随着社会的进步、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对公平认识的提高,面对现实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独立学院教师的公平需要日益增强。尤其是在独立学院内部分配制度、人事制度、职称评聘、进修学习、岗位聘任等方面更表现出较强的公平需要。他们要求真正落实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原则,按照个人贡献大小进行利益分配;要求学校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制,提供平等竞争的平台。

(3)民主参与需要增强。随着人本管理理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的不断深入,独立学院教师的民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他们珍视自己的民利,要求参与学校管理尤其是学术方面的管理和民主决策,并希望自己的建议、意见被采纳。

(4)学习需要增强。随着科技、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对独立学院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使独立学院教师进一步增添了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因此他们渴望能有机会继续深造、参加各种进修学习。在这方面,中青年教师表现更为迫切。

(5)自我实现需求比较强烈。“自我实现”在马斯洛需要理论中处于最高一级,阿尔德佛的“三种需要”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理论都强调了对于成就和发展的需要。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讲,他们渴望在自己的工作领域里做出显著成绩,得到学校领导、同行和社会的称赞,能够为国家为社会多作贡献。

2、激励机制设计的原则

(1)坚持人本主义原则。坚持人本主义的管理观点,采取“软化”的管理方式,符合独立学院管理对象的特点,这是每个独立学院管理者应持有的管理思想前提。

(2)有效性原则。这是激励机制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激励如能达到激发人们(不只是被激励者)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的目标,并因此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效益,这种激励方可说是有效的。激励必须追求有效,有效的激励,才能发挥“钥匙”功能,“按钮”作用,并转化为富有能量的动力。

(3)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物质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但它毕竟是每个教师都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处于现在还不富裕阶段,解决得好也会产生激励作用,可以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关键,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充分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对于教师积极性的发挥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人性化与制度化相结合原则。人本管理和柔性管理要求激励机制的设计人性化,但事无规矩不成方圆,激励设计同样如此。一项激励措施出台以后一定要形成制度性的规定,不能朝令夕改,流于形式,我们天天喊激励,并且也确实制定了好多激励措施,但就是实施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将激励机制制度化。

首先,激励机制的设计一定要有稳定性,激励方案一旦形成就必须以书面的形式予以明确,并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在一段时间内,除非内外部环境有较大的变化,否则该激励方案只能作适当的调整完善而不宜有大的变化。其次,激励机制的设计要有可操作性。激励方案制定得再好,如果不具有可操作性,充其量只是摆在客厅的花瓶,中看不中用,不能起任何激励作用。

(5)坚持按需激励原则。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从激励过程的起点,即人的需要出发。他认为人的迫切需要是激励的出发点,即某一种需要得到相对满足之后,这种需要就失去了对行为的动力作用,这时另一种需要就会产生,于是继续采取新的行为来满足新的需要。首先管理者要从思想上重视教师需要的满足,了解教师的真实需要。其次要优先满足教师的优势需要,优势需要就是在调节行为时起主导作用的需要,即具有可能转变为动机的需要。第三是寻找替代目标以满足教师需要,管理者也可以利用与真正目标具有同等或接近的“替代目标”来满足教师的需要,使其产生同样的激励作用。

机制设计理论篇8

[关键词]前景理论;虚拟学习共同体;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3-0019-03

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以色列行为经济学家卡尼曼(D.Kahneman)和特维尔斯基(A.Tverksey)共同创立和发展的,他们通过大量精心设计的社会学、心理学实验来对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行研究,揭示了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人们的非理性决策行为规律。在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往往表现出各种非理性状态,前景理论为解释这些现象以及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供了一条新的有益的途径。

一、前景理论概述

1 前景理论的理论前提――人是有限理性的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一理论最先是由西蒙提出来的,他认为由于主体认知能力的限制,尤其是人类的注意力的有限性,只能根据有限的线索做出一个大致的判断,与完全理性意义上的决策相差甚远。卡尼曼等人继承并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了人的有限理性这一理念。主要有两类违反完全理性假设的研究,其一,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并不是看一个物品的真正价值,而是用某种容易评价的线索来进行决策。奚恺元教授于1998年发表的冰淇淋实验很直观的说明这一观点,现在有两杯冰淇淋,一杯冰淋淋A有7盎司,装在5盎司的杯子里面;另一杯冰淇淋B是8盎司,但是装在了10盎司的杯子里。在参考信息不充足的条件下,人们就是根据冰淇淋到底满还是不满来决定给不同的冰淇淋支付多少钱。其二,就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塞勒教授提出的“心理账户”概念。人们会将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存起来舍不得花,但是如果是意外之财,就很快地花掉了。这其实说明人们在头脑里分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同的账户。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心理账户就是指人们趋于将其收入分为任意分开的心理间隔,并基于它们所在的间隔分别对收入做出反应。

2 前景理论的基本观点

理论概括起来基本内容主要有四点:第一,收益和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不是绝对的概念。相对于绝对数而言,人们对变化量更加敏感:第二,当人们面临条件相当的收益前景时更加倾向于实现风险规避,而面临条件相当的损失前景时更加倾向于风险趋向。第三,人们对损失和收益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人们对损失比对收益更敏感。第四,前期的决策的实际结果会影响后期的风险态度和决策,前期盈利可以使人的风险偏好增强,还可以降低后期的损失,而前期的损失会加剧以后亏损的痛苦,风险厌恶程度也相应提高。

前景理论可以通过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来描述,如下图1和图2所示。

二、虚拟学习共同体

1 虚拟学习共同体

“虚拟学习共同体”(Virtual learning commtmity),也称为“网络学习共同体”或“在线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进行网络学习的全新组织形式。所谓“虚拟学习共同体”,就是指在基于网络的虚拟环境里,一个由学习者(群体)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2 建立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虚拟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者所处的网络学习环境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有着明显的区别。课堂环境中由于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表,固定的学习环境和固定的人际关系,即使学习者缺乏必要的内部诱因,也能从外部获得相对稳定的学习动机。而网络学习缺乏课堂学习中的固定因素,学习者的动机主要依赖学习者的个体特征来维持。由于学习者的非理性,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学习状态,如果助学者(教师、专家、辅导者等)仅仅注重知识内容组织、网络课程设计、学习资源提供等方面,而忘记了对学习者施加必要的学习监控和采取动机激励措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虚拟学习共同体认识上的偏差。

三、激励机制的设计

1 “脉冲式”的改进网络学习环境

兴趣激励是诱发学习者对学习产生趣味感从而自觉进行积极主动探索的重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对于事物都具有好奇心和探究的倾向性,这就是对获取知识的兴趣。而不同的人学习兴趣的动力表现有所不同,或是隐藏或是未被充分发掘。具有强的学习兴趣能给学习带来强大的学习动力,如同海绵吸水般吸收知识。

网络学习环境的文、图、音、视等多媒体性、交互性及娱乐性特点,具有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良条件,创设便捷的学习机会、丰富的教学环境和富有创意、高效、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课程课件和多媒体教学辅导,都是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较为有效的方式。但是,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学习者最初那种对于网络学习环境的新奇感已经减弱,虚拟学习共同体中的助学者尽管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比如对网络学习平台的改版等。不过,学习者的新奇感保持期总是较弱或较短。

奚恺元教授在前景理论的发展中提出最大化人们幸福的理论,他经过研究表明,幸福的一个来源是脉冲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如果一个人一直过着优越的生活而没有什么变化,他是不会比一般人幸福的。也就是说,舒适并不是幸福的重要因素。而如果一个人本身生活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是他时不时地会有一些起伏变化,比如旅游、探险等,这些脉冲式的快乐则能使人感觉到更加幸福。我们将“幸福”迁移为“新奇感”,该理论是同样成立的。正是对应了上述的前景理论的第一个观点,相对于绝对数而言,人们对变化量更加敏感。因此,同样是改进网络学习环境,可以将“改版”等一次性的操作变更为不定期的改进网络学习环境的某一部分,“脉冲式”的改进网络学习环境。这样,学习者对于学习环境的新奇感就会受到持续的刺激,可以在较长时期保持一个相对较强的水平。

2 划分“奖励项目”

人们心理账户的存在,启示助学者在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时,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一理论,这对助学者帮助学习者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在目前的网络学习平台上,“任务驱动法”是助学者设计课程时采取较多的一种方式。每次任务的成绩一般是作为形成性评价的结果,在课程结束时的总成绩内占一定的比例。“任务驱动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式,是学习者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通过对学习资

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的优势是学习者有着强烈的完成任务的动机。但是,学习者接触网络课程越来越多,对课程的设计也逐渐熟悉,他们开始认为每项任务都是早已固定的、必须完成的。此时,完成某项任务获得的收益(成绩)是早已存在于其心理中的“固定收入”账户中的,任务驱动的效果就完全消失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既定任务总数不变的条件下,在公布任务时,为任务加上“固定任务”或“奖励任务”的标签。这一措施可以使得学习者主动在其心理中建立起“固定收入”和“奖励收入”两个心理账户,在完成贴有不同标签的任务后,相应的收益会被学习者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显而易见,“奖励收入”账户中的收益会给学习者带来更大的自信心和满足感,为较多的任务标签为“奖励任务”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质量,所以应该适当的减少固定任务数量,增加奖励任务的数量。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BBS,聊天室甚至教师公布的学习资料等方面,均可以采用类似的措施划分出“奖励项目”,以此来影响学习者“奖励收入”账户中的收益的增加。

3 更改成绩的表现形式

虚拟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最后的课程成绩一般包括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表现成绩(包括上线时间、BBS中发帖数量与质量、讨论区发言表现等)、形成性评价成绩(每次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期末的考试或论文成绩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一定比例。在表现形式上,基本采用利用收益值表示获得分数,即按照事先设定的比例,在零的基础上累加各项的分数,例如:在线时间在某项课程中所占分数为10分,起始分数为O分,在10分之内时,学习者每在线一个小时增加0.2分。这样通过积分的递增进度可以比较直观地体现学习者在学习平台上学习的全过程,但是在达到网络教学的监控与激励的目的上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

由图一可以看出,价值函数是s型的,对收益而言是凹的,对损失而言是凸的,两个方向的变化均呈现敏感性的递减趋势。图1显示损失部分的函数比盈利部分更陡峭,表明人们对于损失比收益更敏感。这就是说损失给当事人带来的心理变化损失比收益要大,即在100元收益和100元损失之间,人们更在乎后者。基于这一理论观点,我们可以不改变课程成绩的组成,不改变各部分所占的比例的基础上,只在学习者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的表现成绩的表现形式上提出如下改进:将利用收益值表示获得分数转变为利用损失值来表示。例如仍是在线时间的问题,我们可以将起始分数设置为-10,在分值小于0时,学习者每在线一个小时增加0.2分。当学习者面对0.2和-9.8这一组代表同一成绩的数值时,会对-9.8表现出更强烈的敏感性,也就更为有效的激励了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4 增加低概率惩罚措施

前景理论的权重函数认为,人们对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观概率与实际的客观概率并不相同。人们倾向于高估低概率事件,而低估中高概率事件,而在中间阶段人们对概率的变化相对不敏感。例如,9・11恐怖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家庭极度恐慌,事实上,相对于整个美国而言,某一家庭遭受到恐怖袭击的概率基本为零,但是这一风险的概率却被人们想象无限加大了。人们对这一低概率事件表现出极强的敏感性。

现有的网络学习平台上鲜有惩罚措施,实际中,恰当的惩罚措施也是非常有效的激励措施。基于以上前景理论的观点,我们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增加低概率惩罚措施。例如,教师在网络平台显著位置添加类似于“1%表现不佳的同学将会受到公告批评”或“1%表现落后的同学将不具备参加期末考试的资格”等惩罚措施。尽管1%的概率很小,但是由于人们非理性决策心理的存在,这些低概率惩罚措施会对学习者产生较强的心理影响,也就有效的增强了学习者的投入精力和参与强度。

机制设计理论篇9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32-03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重要的专业技术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及应用,使学生具备有效地分析和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所需的必要的知识、洞察力和理解力。它融合了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通信等多种技术,以计算机在系统控制中的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控制系统为主线,涉及控制系统硬件、软件、系统分析和应用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

但是,从近几年的教学效果来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相关理论,但是无法很好地完成面向实际应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对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探索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分析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前期课程的再次综合与进一步升华,学习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学习该课程就显得更为吃力。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传统的授课方式过于偏重理论教学,难以将理论与应用结合。传统方式授课时仍以数字控制理论为主体,在理论的应用中介绍微机控制方式及其具体实现,减少了计算机与实际控制系统结合的内容,这种方式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最为明显的后果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学的知识在具体生产应用中很难适应实际的生产实践。

计算机控制课程具有如下特点:1.应用性强。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十分广泛的领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应用,在新型工业化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2.更新性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其教学内容也不断更新。3.综合性强。涉及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过程控制、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等多方面的知识,综合了许多的基础理论和前期课程。4.实践性强。本课程是典型的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理论分析、系统设计和实验实现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科学、技术与工程一体化的意识和能力的课程。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省内多所开设有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的理工类和综合类本科院校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调研,发现以下问题: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过程仍是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授课方式,老师授课学生听讲;课内实验大多为验证型实验,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的机会很少,造成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不够,学习效果不佳。

分析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方面:教师的授课重点更多地放在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上,而对于知识的实际运用比如系统设计中的团队合作等往往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2.教材方面:大多数教材在设计中以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介绍和理论推导为主,实际的案例很少,针对案例的分析和讲解更少,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很难起到明显的作用;3.课程安排方面:理论课和实验实践学时差别较大,实验内容同实际工程应用相脱离,使得学生难以在实验实践环节中得到实际的工程经验;4.考核方面:以出勤、作业成绩和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没有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导致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三、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我们通过广泛调研兄弟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培养经验和反馈信息,在深入分析现在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提出以下改革方案: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加强计算机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和创新实践环节,同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理念引入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中,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新环境的高素质的,具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一)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

系统观念的建立是工业自动化专业学生所应达到的最终培养目标之一,需要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导学生,使其从思想上重视系统理论,自觉地在日常学习中树立系统观念。系统观念的树立应该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指导,包括指导学生系统地看待问题,教育学生系统地思考问题,指导学生系统地解决问题。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和多门专业基础课息息相关,比如电路,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等,还和多门专业课相关,比如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因此需要从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开始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进行系统观念的培养。在这个系统工程中,教师不仅是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理论技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还要充当学生系统观念培养的引路人。要将控制系统的思想内核及方法应用到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实践中,用系统方法论对该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从而达到使该课程的教学系统工程最优化的目的。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元件与系统的结合,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强电与弱电的结合,算法研究与程序实现的结合。因此,我们在教学组织上要通过对这四个结合的论述和理解,使学生树立系统设计的协调意识和全局优化意识,提高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课程学习的自觉性。

(二)加强课程设计环节,做到“三有、两严、一宽”

专业课程设计是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系统观念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要求学生在此过程中必须运用系统论的方法,系统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系统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为了系统地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方向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采用了如下措施。首先为了保证时间的充裕性,将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时间定为6周。其次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教师需要先把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的要求知会每一位学生,这些要求分布在任务书和指导书中。学生要认真阅读和领会任务书和指导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够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系统地分析设计任务。分析任务的步骤完成后,学生将会依据自身条件在网络上或者图书馆内查阅相关专业技术资料,系统地了解实际系统的组成、原理和设计过程,系统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教师会根据学生对课题的了解情况合理地分组,一般是5人分为1个小组,小组内选出小组长一名,负责课程设计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协调。要求每个小组在课程设计的各个阶段均需撰写相应的设计进展报告,以便教师能够根据各组的进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最后是课程设计的总体评价机制,我们会综合考虑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表现,如日常出勤、报告撰写、实际作品的运行情况、程序编写的合理性和效率、最后答辩表现等因素,最终综合评定课程设计总成绩。答辩环节是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但能够有效地检验学生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而且能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在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通过对每个学生在答辩过程中体现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就能够在今后的课程设计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目的。

在课程设计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做到“三有、两严、一宽”。“三有”即有指导性的时间和内容的安排计划;有加强能力培养的具体目标;有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保证把能力培养落到实处。“两严”即严格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方案和调试;严格验收检查。“一宽”即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三)重视课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实践教学是对传统实验教学的补充和升级,传统的实验教学是在现成的实验设备上完成既定的测试和设计,其内容和步骤都已限定,学生自由发挥的余地较小。针对课程实践教学的目标,我们拟以单片机为控制器,融合Matlab、Protel及Protues等软件完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课程实践。利用Matlab软件设计仿真方案,完成数字控制器的仿真设计和参数选择;利用Proteus和Keil软件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硬件仿真系统,使学生在选择微处理器、A / D转换器、D / A转换器以及其他典型元器件时有了更多的自主性;软件仿真和硬件仿真全部通过后即可进入系统的实质性实现阶段,学生通过Protel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自己制版,焊接,下载程序直至软硬件调试成功。实践教学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论

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适应电气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本地区经济的发展特点与我校该专业的实际条件,通过广泛调研兄弟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的培养经验和反馈信息,对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构建了适应新环境条件下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主要创新点包括:提出了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念;进行课程设计改革,做到“三有、两严、一宽”。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后,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使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大大加强,从而为更好地培养电气工程复合型技术人才打造了科学的平台,也为其他高校尤其是应用型二本地方院校人才培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云霞,康波,邹见效.计算机控制系统教学改革思路和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70-72.

[2] 温淑慧.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教学研究,2010(6):59-61.

[3] 黎萍,刘保军.计算机控制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1(27):170-171.

机制设计理论篇10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整合框架

一、引 言 论文 联盟

当前我国进入到了一个公共危机频发时期,各种灾害和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公共危机管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构建有效的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既是应对“风险社会”的基本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低要求;同时也是提高执政能力和公信力,打造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二、国内外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研究评述

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公共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或个别环节、危机处理的主体等方面构建危机管理机制。国外学者主要关注企业危机管理,而企业危机管理与公共危机管理紧密相连,往往无明显界线。无论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发生的三里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溢事故、保洁公司止血塞危机、强生公司泰诺止痛胶囊事件、联合碳化物公司在印度博帕尔发生的毒气渗漏事故,还是近几年发生的阜阳毒奶粉事件、三聚氰胺事件、美国墨西哥湾油井爆炸事件等等,既是企业危机管理,也是公共危机管理。

在危机管理机制方面,国外学者主要以危机处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系列模型。如,美国学者史蒂文·芬克(steven fink,1986)将危机分为征兆期、发作期、延续期、痊愈期等四个阶段。美国危机管理专家罗伯特·西斯(robert heath,2001>提出危机管理4r模式,由缩减力(reduction)、预备力(readiness)、反应力(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即:减少危机情境的攻击力和影响力,使企业做好处理危机情况的准备,尽力应对已发生的危机,从危机中尽快恢复。美国学者诺曼·奥古斯丁(norman r,augus-tine,2001)将危机管理划分为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控制、危机的解决和从危机中获利六个不同的阶段。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劳伦斯·巴顿(laurence barton,2009)将危机定义为四个基本问题:你知道什么、何时知道、采取何种措施、如何确保此危机不再发生,并对企业危机及其他可能发生的危机如流行疾病、恶劣天气、工业与环境灾难、恐怖主义、暗中破坏等做了介绍,提出了危机管理现状评估、制订危机管理目标、危机应对计划、危机应对训练、积极沟通、聘请外部危机顾问等危机解决策略。

国内学者主要以公共危机处理的整个过程、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或公共危机处理的某一个环节为对象,提出了一些不同观点。以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李杰(2005)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危机预警机制,快速反应决策机制,信息沟通联动机制,社会参与、有效合作机制,绩效评价机制,法制机制。学者陈玮(2007)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建设包括情报研判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专业救援机制、安全培训机制、舆情沟通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学者张燕(2008)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阻止体系的机制、信息披露机制、财政保障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干部问责机制、法律强制机制。左威(2008)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主要有:加强危机意识(树立正确的观念、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危机演习)、完善法律体系(紧急状态应对法、突发事件应对法、各部门法律法规)、优化组织结构(危机管理常设机构、危机咨询机构)、构建运行机制(健全预警监测机制、资源支撑机制、信息公开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善后处理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公共危机处理的主体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徐红曼、吕铁林(2007)提出构建以政府为核心、以企业为基础、以社区为保证,多元参与、多方沟通与交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学者黄金兰(2008)提出四棱锥型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实然主体,企业组织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应然主体,非营利组织是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的重要合作伙伴,媒体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桥梁,社会公众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配合者。学者戴奇峰(2009)提出非政府组织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参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具有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它可以通过在公共危机发生前进行宣传与预警、公共危机发生时进行社会动员与整合、公共危机结束后进行善后修复与回应反馈等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公共危机处理某个环节为对象的研究主要有:学者阎耀军(2007)较为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预警、预控(前馈控制)思想。啕王革(2009)提出了公共危机前馈控制组织设计方法。罗新阳(2009)提出了构建网络民情预警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网络民情信息机制和网络民情问题解决机制。

国内外学者围绕公共危机处理的环节,构建了公共危机处理的基本理论框架,为公共危机处理提供了理论指导。公共危机管理是一门追求实战性、实效性的学科,其具体运行机制一般包括基本理论框架、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三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方面。其中涉及到人、物、财、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因素。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框架这一层面。不足之处主要有:(1)在方法上,没有将系统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贯穿到研究之中,使得研究不够系统、具体。(2)在研究内容上缺少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法律法规研究和组织设计研究,使得立法工作者和组织设计工作者缺乏理论指导。(3)由于前两个不足导致了缺少系统的、基于法律和组织设计的公共危机处理的分类机制研究。

三、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构建

机制是指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及其与外部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相互作用以及系统稳定运行的方式。在社会科学研究中,机制往往表现为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思想、法律法规和组织机构。所以,系统的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包括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等三个方面。,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理论是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构建的依据和指导,综合中外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可归纳一个系统的基本框架:危机监测,危机预防、预控,危机应急处理,危机善后处理,危机恢复,激励、制约。法律法规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有效保证。法律的强制性能合理调动人、物、财、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因素。组织设计是关于如何建立或改变组织结构并使之更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一般将组织设计视为组织结构(0rganization structure)设计,组织结构描述了如何把组织的所有工作分配到组织的子组织中去,以及这些子组织是如何进行协调来完成这些工作的(托马斯·卡明斯,克里斯托弗·沃里,2003)。公共危机管理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有效的组织设计来实现。

贯穿在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机制设计。机制设计理论是在已知目标既定的条件下,求解最优的路径,也即探讨什么样的经济机制可以实现目标的问题。机制设计理论所讨论的一般问题是,对于任意给定的一个经济或社会目标,在自由选择、自愿交换、信息不完全等分散化决策条件下,能否设计以及怎样设计出一个经济机制,使经济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机制设计理论通常会涉及到信息效率(informational efficienty)和激励相容(incentive compat-ibility]两个方面的问题。信息传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因此对于制度设计者来说信息空间的维数越小越好。激励相容指在制度或规则的设计者不了解所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设计者所要掌握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所制定的机制能够给每个参与者一个激励,使参与者在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达到了所制定的目标(利奥尼德·赫维茨,斯坦利·特,2009)。旧机制设计理论已经成为垄断定价、最优税收、契约理论、委托理论以及拍卖理论等诸多领域的研究重点,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规章或法规制定、最优税制设计、行政管理、民主选举、社会制度设计等(朱慧,2007)。管理机制设计理论重点研究了权责对等、信息和激励问题。这三个问题在管理系统中是普遍存在的。合理的权责对等配置、信息运行的低成本和激励相容性的满足是一个可执行机制的必要条件,也是评价一个机制优劣的基本标准(张勤生,汪应洛,席酉民,1997)。

依据机制设计理论,在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构建中,为了实现公共组织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战略目标,针对影响组织安全、稳定的方方面面,能否并且怎样设计一个管理机制,即制定什么样的法律法则、政策条令、资源配置等规则以及组织设计方式等,对公共危机的监测、预防、预控、应急处理、善后处理、危机恢复、激励制约等做出合理安排,以阻止危机爆发,减少危机损失,使得公共危机管理活动参与者的个人利益和设计者既定的目标一致。基于以上认识,构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基本内容是:运用较为规范的系统方法、情景分析方法、机制设计理论和组织设计理论,借鉴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结合我国应急管理的实际情况,从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组织设计三个方面,构建适合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运行机制的一般模式,包括以下6个子机制:

(1)公共危机监测机制。公共危机监测指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观察、分析,确定引发危机的程度。公共危机监测机制包括:运用系统方法发现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运用情景分析法分析引发危机的可能情况。系统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可操作化为结构分析方法、动态分析方法(包括时间或历史分析方法、动态网络分析方法)、功能分析方法、反馈分析方法(王革,2009)。情景分析法(scenario analysis)是向决策者展示未来发展的不同情景,迫使他们直面处理不确定性事件,预估意外事件,提供预警系统,有效应对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抓住可能机遇。

(2)公共危机预防、预控机制。公共危机预防、预控指在常态状态下,或出现危机征兆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爆发。预防、预控机制主要是:对一切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安全处理;对一切可能引起危机的因素进行监测,若出现危机征兆,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危机爆发;运用系统方法和情景分析方法制定预案;建立公共危机管理评价制度。

(3)公共危机应急处理机制。运用系统方法分析公共危机处理所涉及到的种种因素,针对不同因素,设计不同的应急处理措施。主要有启动预案、危机处理综合决策与指挥、危机控制动员、危机阻断的种种可能措施、危机处置协调与沟通、危机处置现场综合管理、危机信息等。

(4)公共危机善后与恢复机制。公共危机的善后管理指公共危机的紧急情况被控制后,政府及其管理者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的过程。主要包括防止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危机,危机调查制度,危机损失评估,危机补偿,危机后的恢复与重建,危机后遗症的处理,危机带来的机遇识别,危机后的学习机制,危机后的组织变革等。

(5)公共危机处置中的保障机制。为了实现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在危机管理过程中涉及到人、财、物、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和公共设施、医疗卫生、治安、通信保障等方面,保障机制就是要通过有效的组织设计,保证资源供给,并合理配置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