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教案十篇

时间:2023-03-14 02:09:37

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1

设计意图: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有一个太阳和月亮,但是对于小班小朋友来说,还分不清什么时候会出现太阳,什么时候会出现月亮。

孩子们对太阳是白天出现的,而月亮是黑夜才出现的这样的一个自然现象了解还比较模糊。《太阳和月亮》这节课中的白天和黑夜是一个最突显的素材,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班上孩子喜欢琅琅上口的儿歌,于是,我尝试通过引导幼儿对儿歌的欣赏和音乐体验的方式,让孩子体会文学作品的情趣。所以我选择了《太阳和月亮》这篇充满趣味性、童真性的诗歌,萌发孩子们对诗歌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能大胆大方地朗诵。

2、学习短句“….醒来了”、“….睡着了”

3、区分两段音乐不同的性质,体验诗歌所表现的“热闹”和“静悄悄”意境美。

活动准备:

1、月亮和太阳的背景图个一份,小鸭、小狗、小朋友醒着的图片和小兔、小草、小花睡着了的图片。

2、磁带《快乐的早晨》《睡着了》

活动过程:

(一)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了俩个好朋友,小朋友想知道是谁吗?

出示太阳和月亮的图片,提问:什么时候可以看见太阳、月亮啊。

(二)理解诗歌第一段内容。

1、教师引导幼儿看第一张图片。

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 幼:“小鸟”;“小树”;“小朋友”。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鸟醒来了,小树醒来了,小朋友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2、教师深入地进行提问,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

师:“太阳出来了,还有谁醒来了?” 幼:“小兔子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

教师小结:太阳出来了,小兔醒来了,小刺猬醒来了,小松鼠醒来了……白天真热闹。

3、感受热闹的气氛,随音乐师生共舞。

师:太阳出来了,小动物、小朋友都醒来了,他们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幼:“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

师:让我们来小动物刷牙、上幼儿园、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热闹一下吧!

4、感受热闹的音乐:随《快乐的早晨》的音乐,师生共舞。

(二)理解诗歌第二段内容。

1、引导幼儿再次看图片第二部分。

师:谁出来了?小草在干什么?还有谁在睡觉?幼:“月亮出来了”;“小草在睡觉”;“小花在睡觉”;

教师用诗歌小结:月亮出来了,小草睡着了,小花睡着了,小朋友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2、深入提问,激发幼儿想象,鼓励幼儿用诗歌中的结构回答。

师:月亮出来了,还有睡着了? 幼:“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教师小结:月亮出来了,大象睡着了,小蚂蚁睡着了,蜻蜓睡着了……黑夜静悄悄。

3、感受安静的音乐。

师:黑夜静悄悄,大家都睡着了。我们也休息吧。在《睡着了》的音乐中做花、草睡觉的动作。

(三)完整欣赏诗歌。

1、幼儿欣赏诗歌。

师:今天,太阳和月亮还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诗歌,诗歌的名字叫《太阳和月亮》。

2、师:太阳出来了,谁醒来了?月亮出来了,谁睡着了?

3、看图片,师生共同朗诵诗歌。

(五)游戏:《白天和黑夜》。

游戏规则:《快乐的早晨》的音乐时,小朋友离开座位,做花、草、小动物醒来蹦蹦跳跳的动作;《睡着了》音乐时回到自己的座位坐睡觉的动作。

活动反思: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2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课程教学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C-0098-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需要,以案例为基础,组织学生围绕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进而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技能、态度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选编案例、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总结反思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综合职业素养。

一、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高专院校中,大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技能型的幼儿园教师。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技能的准幼儿教师。 但是,传统的学科化课程内容、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导致学习主动性不够。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授法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教师的“教”。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缺乏主动思考问题以及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这也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欠缺。

(二)讲授法弱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性内容欠缺,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做”的机会。在真正的实践中,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缺乏融合,学生的实践技能难以得到较好的提高。

(三)讲授法弱化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讲授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多是本门课程所应具备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能力,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自我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素养难以培养。

基于以上问题,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势在必行。案例教学法则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其特点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双主体,教师负责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案例、呈现案例、组织讨论案例、总结反思案例;学生负责阅读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寻找答案。在这样的课堂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师生之间有了沟通和协调,使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得到有力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实施案例教学法一般会经过案例的选编、呈现、分析、讨论、总结五个阶段。以下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的一章即“幼儿园文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来说明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案例的选编。案例的选编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在选编案例时,主要选编幼儿园语言领域典型的并包含有问题发生的实践。本门课程所选编的案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幼儿园教师尤其是幼儿园名师设计并实施的幼儿园语言教学(其来源途径包括上海学前教育网、浙江学前教育网、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等学前教育类网站、幼儿园教材、幼教类期刊、幼教类书籍、幼儿园公开课现场录像等)。二是学生设计并实施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园语言教学(来源于学生参加各种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的作品、学生见实习或课内外实践所设计的案例)。

就具体的案例选择而言,应主要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技能(具体包括:幼儿园文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教学内容中应综合考虑幼儿园语言的基本理论和幼儿园语言活动设计实践的融合。基于以上要素,在具体的案例选择上,选取了小班同课异构活动“拔萝卜”,活动设计中,两位幼儿园教师各自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特点设计出各有特色的教案。如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具有一定的表演经验,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三大教学环节:讲故事、理解故事、表演故事。另一位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已经学习过歌曲“拔萝卜”,将活动环节主要设计为:讲故事、理解故事、音乐游戏。

(二)案例的呈现。案例的呈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如:纸质材料的呈现、录音或录像的呈现、口头描述呈现、情景表演呈现、多媒体呈现等。在教学中,采用何种呈现方式既要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又要考虑案例本身的特点。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程,不仅掌握了幼儿园讲述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而且基本了解了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基本步骤、原则等。因此,教师在讨论之前并不提前讲授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具体知识点,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案例。另外,就其案例“拔萝卜”而言,包括活动设计与活动实施两部分。所以,在呈现方式上选择以纸质材料的方式呈现教案,以录像的方式呈现活动实施。

(三)案例的分析、讨论。案例的分析、讨论是案例教学法能否成功的关键。个人或小组可以在课内或课外分析案例,讨论环节主要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在分组上,学生人数以6人左右为一组,每组自选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并用小黑板记录关键性发言。为避免讨论过于封闭,教师可预设开放式问题:你怎么看这两份案例的设计?

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充分交流,不断的提出问题及解决策略,从而提高讨论的效率。在讨论结束,由各组派出代表轮流发表该组的讨论结果,并对其他组的讨论结果进行评议。

该环节在操作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此外,教师要认真倾听并监督学生的讨论,对于学生在讨论中的困惑通过插话、提问等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四)案例的总结。案例的总结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一方面,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肯定合理的讨论结果,同时,对学生分析讨论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指正。对于讨论较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另一方面,总结环节也要总结出案例所体现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通过案例小班同课异构活动(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的活动)“拔萝卜”,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总结出幼儿园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如文学作品的选择应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的作品;活动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本班幼儿的经验又要考虑文学作品的特点及价值;活动过程的设计要根据活动目标出发,活动环节中主要环节的架构应逻辑清晰、层层深入;教学方法的选用应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整个活动设计既要体现出整合的语言观、活动的语言观,又要体现出幼儿的主体性等等。

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刻地认识到教学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幼儿,他们是千变万化的,活动设计并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教学,在充分考虑幼儿经验的前提下,同样的教学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设计。这样,学生不仅获得了学前儿童文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方法、技能及理论,而且也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等其他综合职业素养。此外,为巩固所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能力,本人在教学中,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一个在仿真教室或幼儿园的幼儿园文学活动试教。

三、案例教学法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高专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相比而言,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不再处于被动地位,学生通过案例自己建构知识、锻炼技能。并且,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素养。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但是,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案例库建设。在案例教学法的使用中,案例的选编是基础,只有当教师选编出有价值的案例才能保证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工作非一个教师能完成,也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需要本门课程的所有任课教师形成一个课程小组,大家共同讨论,再选编案例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考虑学生的学,要选择有价值的案例。另外,案例库应根据实践的需要不断进行调整、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建立有价值的案例库。

(二)实现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之间的融合。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主要采用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主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如在幼儿园文学活动的教学中,除了案例教学法还采用了“尝试实践法”、“观察分析法”、“说课、评课法”等。从效果来看,案例教学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尝试实践法,说课、评课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通过课外的实践进一步巩固、训练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园语言教育教学的技能。

(三)认清教师和学生的地位问题。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清楚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如在案例的选编、呈现主要由教师完成,教师为主体地位。在分析、讨论环节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学生讨论,以标准答案束缚学生的思想。总结环节应以教师为主体地位。只有当教师在教学中灵活的把握好自己的地位,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提高。

总的来看,案例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的实践中,它更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重视学生思维力、判断力的发展,重视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并提升理论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及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2]梁周全.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模式构建[J].学前教育研究,2011(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JGB320)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3

幼儿期是人的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点在近年来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因此,英语学习出现了低龄化趋势,一些幼儿园和社会团体纷纷举办英语学习班,对幼儿英语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00二年开始,我园也开展了英语教学活动。最初,我们完全依赖于课本,将幼儿置于完全被动的位置。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不敢开口、不愿开口的幼儿占大多数,能开口的幼儿也只有在英语课上才有机会表现。而且幼儿教师们普遍感到英语教学活动设计难,组织更难。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好英语活动是我们一线教师面临的新课题。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化,学会学习远比学会知识重要,教育内容正在从知识—能力、技能—价值观、态度的排序向着价值观、态度—能力、技能—知识的排序转变。作为人生启蒙阶段的幼儿教育要为人一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幼儿乐于学习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把幼儿教学的目标制定为:

(1)、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通过活动激发幼儿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和大胆交流的学习动机。

(2)、培养幼儿听、说英语的能力。通过参与英语活动有效地习得粗浅的英语知识。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省教育厅为我们提供的《幼儿学英语》教材,很符合幼儿园教学实际,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活动性、参与性和实用性。它所选用的教学内容立足于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它所包含的内容从认识幼儿自身出发到认识他人、认识周围的事物,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教材把学习内容按一定规则划分成相互联系的若干单元,这样更能保持幼儿的学习兴趣,不断反复巩固的过程也更有助于幼儿总结、探索、发现等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活动的设计:

在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在情景与环境中让幼儿自然地习得英语,不仅使幼儿感受并体验到活动的快乐,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保持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在学习day、night这两个单词时,教师扮演大公鸡报晓,幼儿扮演的“小动物们”被唤醒了,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大家玩起了摸人的游戏。这时,大伙儿发现了还在睡懒觉的小pig,“大公鸡”连忙叫醒它:“pig、pig,This is day,get up,please!”, “Day?” “Yes,This is day!”,此时,适时出示白天挂图,教词语day,并引导幼儿运用“day”或“This is day”句式邀请pig做游戏。在这次活动中,有95%以上的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且准确地掌握了这个单词。像这样,在“情景”中引导幼儿理解英语的意义,把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幼儿轻松自主地学习和运用英语提供了条件。

又如在学习服装单词时,教师和幼儿一起玩起了时装表演游戏,所有的人都被现场热烈的气氛所感染。我们做着夸张、有趣地动作,大声朗读着服装单词。有98%以上的幼儿在课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主动,并准确的掌握了这些词语或短句。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把枯燥的单词、短句配上生动、形象、夸张、有趣的动作,把静态的英语转化成他们能理解的身体语言,动作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设计成表演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体验与参与,在活动中自然地习得了英语。

在My Hometown单元中,一个生动形象的手偶Jack被引入进来。Jack要去它的家乡看老朋友,一路上,教小朋友认识了不少东西:road river orchard。幼儿每次看到Jack都兴高采烈地,他们可以从Jack那学到不少知识,还主动地发散思维“Jack路上还会遇到什么呢?”、“Jack的家乡在哪里?”……。象这样设计一个情景,引出一个单元,指导幼儿从学习—联想到主动联想—自主学习,调动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幼儿总结、探索、想象、发现等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思路非常清晰,教学活动轻松、活泼,活动效果非常好,这也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课后,我们还把对话、短句编入歌曲、儿歌中,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用这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们发现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让他们在活动和游戏中学习短句和对话,在对话和短句中学习单词,在单词中掌握正确发音,再配以歌曲、儿歌等复习形式,能促进幼儿对英语的理解和记忆。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4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在学会发音开始就对语言的表达有了需求,形成了对口语词汇的初步认识,逐渐渴望和人进行交流。可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交流的重要时期。对于幼儿时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体现在讲故事、对话交流的课堂交流活动中,而且也体现在教师和幼儿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文章从课堂和实际生活两个方面分析探讨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通过早期阅读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早期阅读教学中,幼儿教师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学特点,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读物。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充满色彩和画面的读物很有兴趣,为此,教师应该选择色彩丰富的早期读物。另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多读一些充满童真趣味的儿歌、诗歌等,通过多读、多接触,培养幼儿想要表达的欲望。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学习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的时候,在幼儿会读儿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小手都能做什么?通过读儿歌全面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欲望。

2.通过对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的理解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通过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充分感受到阅读语言的优美,加强幼儿对语言的理解。因此,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小班幼儿多欣赏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小红帽》《海的女儿》《白雪公主》等。在幼儿听完故事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提出一些简单的人物关系问题,让幼儿开动脑筋,调动多种感官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3.在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同领域的幼儿课堂教学活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为此,教师需要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贯穿到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中。比如,在小班幼儿数学活动《诱人的早餐》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引导观察图片,通过交流清楚图片的表达意义。再比如,在小班幼儿社会活动《谁对谁错》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用自己的语言对图片进行描述。在幼儿描述图片之后,教师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分析在自己的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错的。

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进行语言交往

小班幼儿刚刚来到幼儿园,对新接触的环境充满了恐慌,往往会哭闹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在后来,幼儿开始尝试和陌生环境接触,接触的时候幼儿会尝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刻意地指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反而会导致幼儿不敢开口说话。为此,需要幼儿教师将语言表达指导贯穿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对于刚进入幼儿园、哭闹不止的孩子,老师可以一边哄孩子,一边尝试以猜谜的方式让孩子说明自己情绪的来源。

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在相对宽容、愉悦的环境下进行。第一,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说话。在幼儿园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幼儿积极举手发言的时候,教师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从而忽视了幼儿想说的欲望。长此以往,导致幼儿说话欲言又止,不利于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养成。为此,教师要在日常中观察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耐心聆听幼儿想要表达的想法。第二,教师为幼儿提供真实、丰富的语言环境。比如,在谈话活动中,教师要要求幼儿对别人的语言对话进行反应。在日常交往中,教师要为幼儿语言提供语言环境,让幼儿在和同伴的交流中拓展自己的语言经验。在每天吃完饭之后,教师要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引导幼儿观察墙上设计的图案,引导幼儿思考图案出自哪里。

3.让幼儿和家长进行交流

家长是幼儿学习成长的第一个老师,幼儿除了和幼儿园老师、幼儿园伙伴接触,接触最多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幼儿和家长进行交流,从而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安排幼儿回家和家长交流自己在幼儿园的见闻,家长也要以积极的态度响应幼儿的语言表达。

综上所述,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也是幼儿长大后语言沟通能力发展的基础。为此,幼儿教师需要注重细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幼儿的语言学习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5

2. XX地区优质幼儿园入园孩子家庭背景调查与思考

3. 高入园率背后的思考以XX地区为例

4. XX地区幼儿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性调研

5. XX地区推进幼儿教育均衡化调研

6. XX地区各社会阶层的幼儿教育机会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7. XX地区城乡幼儿教育差距分析和对策建议

8.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意向调研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

9. 幼师生教育实习与幼儿园教师的职后成长研究

10. 就职最初三年与幼儿园教师的生涯发展

11. 艺术素养在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地位

12. 幼儿园教师职业形象调查与分析

13. 幼教职业的德性价值研究

14. 幼儿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与幼儿园教师的素质

15.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

16.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与专科生在就职初期的表现比较研究

17. 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在幼儿教育中的影响比较研究

18.儿童参与理念对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19.从绘本到活动------有意义教育活动设计策略

20.有效教学原理与学前教学活动的设计

21.学前儿童对绘画作品评价倾向性研究

22.ARCS模型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启示

23.美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4.英国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5.加拿大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6.澳大利亚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7.新西兰学前特殊教育政策与实践研究

28.幼儿园特殊教育个案研究(观察与实践)

29.当代中国学前教育理论的进展概念、功能、儿童观、教育观等选择一个研究

30.幼儿园蒙氏教育生态的个案研究

31.灾难事件后儿童心理的调试和康复

32.幼儿行为问题与父母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33.受忽视幼儿的成因及教育

34、儿童作家之利弊

35、幼儿教师的三重身份家长、老师、朋友

36、幼儿图画书研究

37、幼儿语言教育的演进

38、语言学视野中的语言教学活动

39、阅读研究与早期阅读

40、图画书在学前教育中的功能、应用及发展前景(幼儿图画书教学实践研究)

41、民间童话研究(建议结合文学、人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重视角)

42、幼儿童话作家论

43、语言修辞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

44、幼儿园经典诵读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45、幼儿文学作品教学研究

46、幼儿早期阅读教育研究

47、幼儿园文化研究

48、学前儿童英语教学研究

49、学前儿童英语教师培训研究

50、幼儿英语故事教学

51、文化教育与幼儿英语教学的结合

52、杭州市幼儿园英语教学调查

53、关于幼儿第二语言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54、儿童英语游戏教学法

55、英语特长带班教师进行幼儿园日常教学之模式及策略个案研究

56、幼儿园网页制作

57、幼师生人文素养调查

58、幼儿美育目标与途径

59、幼儿园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60、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

61、幼儿教师信息素养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62、幼儿文学(中某体裁)研究的互文性视角

63、幼儿散文的符号转换功能研究

64、技术发展对幼儿戏剧/影视剧发展的影响(各项技术,如工业技术)

65、幼儿体质与健康研究

66、健康教育中的幼儿体育活动研究

67、主题活动背景下的幼儿园数学教育现状调查

68、幼儿园数学教育幼小衔接现状调查

69、幼儿数概念的认知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部分选题相关文章:

1.学前教育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2.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3.本科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题目参考

4.学前教育毕业论文致谢词

5.学前教育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6

一、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

(一)繁冗多余与低效

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教师在活动中与幼儿交流最主要的手段。为了保证教师与幼儿沟通的高效性,教师的教学语言首先应该是精练、精确、清楚明白的。教师教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清楚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对教师语言的理解程度。清楚明白的、带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能有效地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实现师幼的有效互动。模糊、混乱、繁冗的教学语言会影响幼儿对教师语言的理解程度,影响教学活动的进程和效果。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分语言情境,教学语言中有大量的“那,嗯,啊,唉,哦,呀”等语气词,成为语言表达的累赘。教师还习惯性地在说完一句话后加上“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等无意义提问,幼儿则机械地回答“好”“不好”“行”“不行”“对”“不对”来帮助教师推动教学进程。这种缺乏启发引导性的教学语言,限制了幼儿思考的积极性,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缺乏语言表达的机会。教师的评价语也多集中在“真棒!”“非常好!”缺少有针对性的评价,幼儿知道自己“对”、自己“好”,但是却不清楚对在哪里,好在哪里。这样的教学语言限制了幼儿思维的空间,剥夺了他们表达、发现和体验的机会。幼儿由于无法与教师进行真正有意义的交流,进而也不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语言表达、创造能力也就得不到相应的发展。为什么会出现类似的无效教学语言?国外学者卡尔森着重研究了学科知识对教师教学语言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深入理解时,他们喜欢频繁地用低认知层次、缺乏一定科学性的低效的教学语言来控制课堂谈话,幼儿的参与程度很低、思维沉寂、缺乏创造性。

(二)情感性语言使用缺失

情感性语言,是指带有情感性质和色彩的语言。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包含了大量的认知信息,同时也负载了大量的情感信号,使得语言产生了委婉、直白、居高临下、和蔼可亲、心平气和、激进等不同的感觉。教学语言的情感性决定了语言的交往过程不是接受式的,而是感应式的、体验式的。教学话语具有传递信息并引起接受者接受信息的功能,也具有表达施教者情感和态度并引起和改变接受者的情感、态度的功能。在学校和教室笼罩着的种种言语气氛可能会阻止或者促成教师和学生间的联系和接触感。富有情感的语言不仅能作用于幼儿的听觉感官,影响他们的知识水平,还能作用于幼儿的心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有些教师的情感性语言使用不足,教学语言不生动,用来控制幼儿或者训斥的话语偏多。

(三)指令性语言使用过多

幼儿园的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具有创造性的交流与对话的过程,是师幼之间思想、智慧与精神交流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起到支持、鼓励、引导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及疑惑的作用。这样有助于教师理解和把握幼儿的内心世界,与幼儿展开信息交流与情感的沟通。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容易表现出明显的教师主导与规范控制的特征。例如,为了制定一定的规则,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教师扮演监督者的角色,言语上反复提示幼儿要端正坐姿、规范举手、保持安静等。有时候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就试图通过自己富有引导性的语言按照画好的图纸来按部就班地引导幼儿走向预定的终点。问题刚一提出,幼儿还未来得及思考,就给予语言的引导和提示,希望能尽快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如果一时得不到心中的正确答案,就急于将所谓的正确答案抛给幼儿。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的“对话”与“互动”,从本质上看仅仅是一种形式化的而无实质内容的控制。教师教学语言的引导更多地在于秩序的维持和目标的达成。形式多样的各种表扬或鼓励成了控制幼儿的一种手段,幼儿的兴趣、爱好、情感、需求也较少受到关注,违背了教学语言的对话性、开放性及不确定性,使得教学语言呈现独白性、封闭性和确定性的特征。

(四)语言示范性不够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语言的学习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语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幼儿身处的语言环境都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来源。教师是幼儿相处时间最长、交流最多的主要对象,幼儿的“向师性”特点也使得教师成为幼儿重要的模仿对象,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教学语言示范性不足,缺乏一定的艺术性,有些教师的语音、语汇、语法上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在中班阅读活动“大棕熊的秘密”中,教师在讲述“奇迹”的意思时唯恐幼儿听不明白,过于追求“通俗易懂”,使用了大量的语言和不恰当的案例告知幼儿什么是奇迹,把本来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即可讲清楚的问题越讲越模糊,结果只能用“跑到彩虹上就叫奇迹”来草草收尾。除此之外,有些教师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口头禅和方言使用频繁,例如教师把“好”字作为口头语,说话后面都会带有一个“嗯”“昂”“啊”“呢”字,作为向幼儿布置某项任务或对某句话的强调。幼儿是未成熟的、正在形成中的生命个体,知识经验缺乏,判断能力弱,教师的这些不够规范、简洁的语言问题很容易被幼儿模仿和学习,影响到幼儿语言的学习、对语言美的体验和对教师教学语言所表达内容、目的和意图的理解,妨碍幼儿语言与认知的发展。

二、提升教师教学语言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教学语言评价,提升教师优化教学语言的意识

实践证明,幼儿教师的教学语言不是自然产生的,也不是通过学习就可以一蹴而就的。即使通过一些训练,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在教学中注意使用,但是如果缺乏提高自我教学语言的意识,还是难以达到艺术化的境界。教师只有树立了优化教学语言的意识,才会想方设法地学习,以理论指导实践,加强练习。因此,幼儿园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可以适当地加强对教学语言的评价,引导教师关注教学语言。可将教学语言作为一项评价指标纳入教学评价机制中,并通过制定具体的教学语言评价指标,帮助教师明确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努力的方向。

(二)系统的理论培训,帮助教师储备广博的语言知识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教学行为都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指导下进行的。观念影响行为,内容决定形式。只有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有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语言才会有正确的方向、持久的动力。因此,提高教学语言的水平,关键在于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只有扩大知识面,掌握幼儿教育的规律,不断搜集专业信息,才能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幼儿园应该对教师进行系统的语言知识方面的培训,例如组织教师学习语言学的书籍、邀请优秀教师和专家来园开展教学语言的讲座等,丰富教师语言表达的相关知识。还可以带领教师共赏经典美文,不断丰富文化底蕴。经典美文集思想美、语言美、艺术美为一体,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汲取丰富优美的语言,而且还能增进教师的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三)采取多种手段,促使教师进行教学语言反思

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教师专业发展最普遍最直接的途径。一个善于对自己的教学语言经常反思质疑的教师,其教学语言才能得到更快地发展。幼儿园可以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帮助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身边发生的教育教学现象进行审视、反思、分析、探究。比如,幼儿园可以在教案本中增置“教学反思”的栏目,教师在教学活动后,写心得、体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表现的优点和不足。另外,幼儿园可以为班级提供摄像机,为教师提供录课的条件。教师可以观看课程录像,研究自己的教学语言,将自己的教学语言与其他教师进行比较,教学和教研同步进行。

(四)开展合作学习,提升教师语言运用能力

1.自由结合,小组讨论

幼儿园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组织教师之间以小组的形式,就自己在教学中运用的语言策略的得失互相交流,就所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谈论。使教师们能研究性地看待问题,开放式地讨论问题,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和他人在教学中运用语言策略的优缺点,以便自己在教学中进行变化调整。组与组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竞争氛围,促进全园教师共同进步。

2.示范观摩,教研互动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7

我园对于新人职教师都会要求其根据自身发展的特点及工作实际,制定一份专业发展规划,以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幼儿园则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反思自己将近10年的从教经历及专业成长历程,我深刻地认识到制定适宜的专业发展规划并通过实践努力达到目标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根据个人兴趣特长与专业发展需求,确定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

刚入职的我,对3~6岁幼儿年龄特点的了解仅止于《幼儿心理学》中的文本内容。《专业标准》指出: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入职初期,我将专业发展规划的第一步确定为通过一日活动了解3~6岁幼儿的年龄以及学习特点,以便更好地开展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此我紧紧跟随我的师傅蒋老师,学习制订计划、备课、创设环境、与家长交流……逐渐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步入正轨。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专业知识入不敷出,于是,只有大专学历的我报名参加了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自学考试。本科自学考试科目多、难度大,只有稳扎稳打地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工作相结合,才有可能通过考试。于是,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四年规划”,即每年至少要通过四门课程,争取四年内通过所有科目。就这样,我平时正常带班,利用晚上或者休假时间参加考试科目的辅导班学习,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四年后如愿拿到了本科学历证书。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获得了学历证书,更重要的是我收获了能够更好地为孩子、为家长服务的知识、经验。

我喜欢唱歌、跳舞,但是喜欢并不代表擅长,有时带操的动作还显得有些笨拙,于是幼儿园为我提供了向专业儿童艺术团团长学习儿童舞的机会。我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们一起学、一起跳,逐渐掌握了儿童舞的一些技巧。此外,我又参加了江苏艺术剧院舞蹈师资培训班的学习,获得了江苏艺术剧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舞蹈教师资格证。有了这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我的教学基本功日趋扎实,曾在参加南京市玄武区幼儿园青年教师专业技能比赛时获得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市级比赛,获得南京市幼儿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正因为有兴趣这个内驱力,我确定了自己在追求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音乐教学特色的目标。至此,我的专业发展规划的第一步目标初步形成。

二、依托研究团队,促使自身专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我把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设想向园领导作了汇报,得到了园领导的极大肯定和支持。就这样,在南京师范大学许卓娅教授的直接指导和本园音乐教研组教师的热情帮助下,我确定了先模仿、再创新的专业发展思路。所谓模仿,就是由我模仿组织实施由本园音乐教研组教师设计的经典的教学活动方案,如“熊与小鸟”“锄草”等。在模仿组织实施这些经典教学活动方案的过程中,原方案设计教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选择音乐,如何设定目标及设计活动过程,如何把握教学环节中诸如演唱或者做动作的要领等。通过模仿,我无论是选材能力,还是教学技能技巧、方法策略运用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我在音乐教学上形成特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模仿是为了创新。近些年来,我尝试独立设计音乐活动。我设计的“餐具交响曲”“洗澡啦”“玛丽摘香蕉”“解救公主”等活动多次向来自省内外的幼教同行公开展示。根据这些音乐活动所撰写的论文也在省市两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我还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同行开设有关音乐教学活动的讲座,获得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一粒健康的种子只有在一片沃土中才能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我深知,自己所获得的点滴进步都得益于我所在的幼儿园这个充满探究精神的团队。正是这个研究团队给了我专业的支持,从而促使了我专业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

三、通过学科整合,不断丰富自身专业发展的内涵

随着整合课程、主题活动课程等课程理念的出现以及对音乐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越来越觉得音乐活动和语言活动有着许多相同的特质,例如对韵律、节奏等的关注。有些音乐活动是从故事情节导入的,因此我逐渐对语言活动产生了兴趣。每当了解到有幼儿晤言教育专家或幼儿图画书推广专家的讲座,我都争取到现场聆听。随后在园语言教研组教师的指导下,我承担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有关语言教材的实验工作,参与设计了“兔子先生去散步”“小木匠学手艺”“拍花箩”等活动,并多次向全区幼教同行展示。近年来,我园语言教研组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了有关研究工作,我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相关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不断获得有关幼儿语言教学的先进理念,并获得了很多特别的感悟。经过我园语言教研组教师们的精心指导,我设计的语言活动“青蛙卖泥塘”获得第五届全国幼儿语言教育学术研讨会优秀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一等奖,并在研讨会期间组织了公开展示活动。

正是整合课程理念将我从单一的音乐教学特色逐渐向音乐和语言教学特色整合的方向发展。可以说,学科的整合丰富了我的专业发展规划内涵。

四、运用前瞻理念,拓展自己专业发展规划的广度和深度

《专业标准》提出了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先进学前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8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策略;教师角色

一、引言

幼儿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日渐成熟,学前教育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促进他们身心、智力方面的健康成长,是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与幼儿智力启发、沟通技能培养紧密相关的教学内容――语言教学,历来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应成为孩子们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教师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应扮演多元化、立体的角色,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发挥角色构建的重要作用,让孩子们学有所成、学以致用,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交际和沟通理解能力!以下,笔者将结合日常教学的实践经验,在基于“角色构建主义”理论的层次上,论述“多元角色扮演”策略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二、巧设问题环节,扮演“引路人”角色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幼儿具有好奇心强,喜欢刨根问底的性格特征,教师在平时的语言教学中,应充分抓住该特点,通过巧设问题环节的策略,激发幼儿“爱说话、会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在师幼问答互动的环节中,完成语言教学目标。如此一来,不但能锻炼幼儿的语言会话能力,还能培养幼儿与人沟通的技巧,可谓一举两得。

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教师也应考虑到幼儿智力尚未完全发育的现实情况,应采用策略性更强、组织性更完整的“问题创设”技巧,以“循循善诱”的模式,通过层次引导、环环相扣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口说话,扮演好幼儿语言教学“引路人”的角色。

【案例1】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过完了属于自己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幼儿(全体回答):六一节!

教师:不完全对哦!你们已经是“小大人”了!应该说的更为具体一点,这个节日的名称应该是?

幼儿:六一国际儿童节!

教师:大家回答的很好!过节那天,大家没有来学校上课,老师也没有和你们在一起,你们都去哪里玩了呢?

(引导式发问层次1)

幼儿1:老师,我去公园了!

幼儿2:老师,我去看电影了!

幼儿3:老师,我在家里,哪都没有去呢!

……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的节日生活十分丰富呢!那么,老师接下来想知道,你们都和谁去公园了?和谁去看电影了?在家又做了什么呢,玩了什么呢?

(引导式发问层次2)

幼儿1:老师!我爸爸和我妈妈带我的公园!我们一起荡了秋千、划了船!

幼儿2:老师!我爷爷奶奶带我去看的电影!我们看了《喜洋洋和灰太狼》!

幼儿三:老师!我在家里跟我爸爸妈妈一起吃大餐!

……

教师:说的真好!看来你们那天玩的很开心啊!有什么想和你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说的吗?

(引导式发问层次3)

幼儿1:我要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感谢他们带我出去玩!

幼儿2:我觉得好幸福!能和我最最爱的爷爷奶奶在一起过节!

幼儿3:爸爸妈妈做的菜实在是太好吃了!我开始喜欢上六一节了!(说完,还舔了舔舌头,看样子很回味饭菜的味道)

……

教师:大家讲的真好!(点头,并带头鼓掌)

在我的带领下,全班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反思】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采用了“引导式”的发问策略,将一个完成的问题“拆分”为三个层次,循循善诱地对幼儿展开提问。将语言教学与幼儿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让幼儿有话可说、兴致提升。可以说,教师很好地诠释了“引路人”的角色,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得到全面展示!

三、巧构三维空间,扮演“创设者”角色

幼儿对外界的感官刺激反映较为明显,第一印象的感官认知往往会成为幼儿学习新知识的关键素材!笔者认为,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师可拓展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将“说”与“看”、“说”与“想”、“说”与“触联系起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语言教学环境。

具体来说,教育者应结合语言教学内容,为孩子们创设一个“三维感官”语言教学环境,《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备、教学材料和一般布置要有利于引导、激发幼儿游戏和学习意识,要有利于引导、激发幼儿与周围环境的相互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创设语言教学氛围时,应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的“三维空间”,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感官学习世界”,让他们能够在多元化、三维化的教学环境中接受各种信息刺激,潜移默化地接受语言教学知识。

【案例2】

在对本园幼小(6)班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便采用了“构建三维感官空间”的策略,将整间教室划分为上层、中层、下层的立体空间,体现出“三维感官”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刺激效应。

上层:教室的天花板。我借鉴网络资源,搜了了大量星星、月亮、宇宙的图片,将其打印成墙纸,黏贴在天花班上。孩子们只要一抬头,便可以会“繁星点点、宇宙深邃”的景观所吸引,激起他们的感官刺激。

中层:教室墙面。采用“动态”构图的思想,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游乐园”的环境氛围,绘满了碰碰车、摩天轮等游艺设备,让孩子们有一种置身其中的感觉。

下层:教室地面。为引导孩子们的图形意识,我在教室地面上绘制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让他们在蹦蹦跳跳的游戏过程中,张嘴说话,提升对图形的敏感度。

【教学效应体现】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开展“张张嘴、动动手、说说看”的活动!大家慢慢观察、用心体会,把你们观察到的都说出来吧……

幼儿1:老师!天花板上好多星星、月亮啊!他们好像在对我眨眼睛呢!

教师:那是星星姐姐和月亮阿姨在和你打招呼呢!旁边还有太阳叔叔,你看见了吗?

幼儿2:老师!地上的图形好有意思啊!我想起了“跳房子”的游戏呢!

教师:好啊!那你和你的小伙伴们就现场跳一段给大家看吧!

……

【教学反思】

上述案例中,教师利用教室空间,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三维语言环境”,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感官意识,在惟妙惟肖的场景中,孩子们的语言表达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同时,教师也可以借鉴创设出的环境,与幼儿展开“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语言沟通的能力,让他们“想说话、敢说话、善说话”。

四、结束语

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扮演好“引路人”、“创设者”等多元化的角色,以“角色构建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理论,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孩子们能够在优质、创新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9

【关键词】幼儿教育 教学活动 教师回应评价语言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33-02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最常见的教学互动模式为: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回应。教师提问可以提前预设,而孩子回答之后的教师回应,却往往让许多老师不知所措,该如何回应?本文从“通过教学研讨,探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回应评价的策略”、“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回应评价语言”、“通过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语言”三个方面,论述了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做出具有明确指向性和描述性的回应评价语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与表达。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1]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向性、描述性明确的回应评价激励语言能激活幼儿思维、帮助幼儿梳理经验、丰富幼儿知识、引导和支持幼儿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有效途径,这对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教学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2]基于这样一个“小现象、小问题”,我们开始了实践。

一、通过教学研讨,探寻教学过程中教师回应评价的策略

我们采取快乐教研的方式,开始了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回应评价语言的探究”园本教学研讨活动。老师们按报数的形式随机分成了六组,每组取了一个小组名,每个成员分别承担着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计时员等不同角色,发挥小团队的智慧,共同探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回应语言的策略。各小组各抒己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樱花飞舞”组老师说:回应评价语言要使用积极评价,尽量少用消极评价;“雨丝飘落”组老师说:教师要用易于幼儿理解的语言给予回应,尽量避免专业术语;“菠萝”组老师说:回应评价语言要提供具体的评价信息……老师们在谈论的过程中挖掘教师回应评价语言的“学问”。谈论的过程引起了老师们思考,是老师思考的过程,更是老师们成长的过程。紧接着,我们向老师们推荐了一些专家的回应评价策略,帮助老师们扩展经验。研讨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老师们,让老师们认识到教师回应评价语言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努力探寻具体的教师回应评价的语言。

二、通过教学观摩,发现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的回应评价语言

在教学研讨之后,我们进行了教学观摩,设计了“研究性教学观摩反思表”,授课教师和听课的教师将重点放在了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回应评价语言上。通过自荐和推荐,我们发现了许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案例。这些具体的回应评价案例就像一股“清泉”流过沙漠,沙漠开始有了绿洲;就像一线“晨光”穿过云层,给林中飞鸟带来了黎明的信息。

学习、实践是智慧之源,我们发现并记录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如同“清泉”、如同“晨光”的回应评价语言。例如:教师说:“将鬼鬼藏在哪儿的好?”幼儿:“藏在窗帘下面。”教师:“这个藏得真隐蔽!”这些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回应评价语言在为孩子们营造宽松、温馨的心理环境的同时,激发了孩子的思维,给了孩子一种安全感和成就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着快乐和自信。

三、通过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语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3]如何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需要我们将理论和实践融贯相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语言,才能真正体现其中的内涵。

教师对幼儿的回应评价是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重要措施。好的回应评价语言可以开启幼儿积极的学习心智,产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引发向上的学习动力,建立足够的学习自信。教师要善于从幼儿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鼓励,进行有效地梳理,准确提炼,开启幼儿的智慧之窗。于是,我们整理了教学过程中的部分案例,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回应评价分为三种语言,即低效评价语、笼统评价语、描述性评价语,让老师们通过案例分析,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回应语言。比如老师给孩子们讲《喜欢钟表的国王》的故事,故事中说国王特别喜欢钟表,下令大臣将整个国家所有的钟表全部收回来,全部放到了自己的家中。老师让孩子们说说这个国王的行为怎么样?一个孩子站起来说:“国王太自私了!”这时候,A、B、C三位老师给予了不同的评价语言,A老师说:“好!”;B老师说:“你说得真好!”;C老师说:“‘自私’这个词用得真好!”在对比中,老师们发现:A老师的回应评价属于低效评价语,对孩子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作用;B老师的回应评价属于笼统评价语,孩子们很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好在哪了?而C老师属于描述性评价语,指向性、描述性明确,这才是孩子们的精神健康的基石。

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指向性、描述性明确的回应评价语言像温暖的阳光,和煦的春风,催开了幼儿的心灵之花,促使幼儿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让老师的教学活动焕发了更加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3]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典.北京市: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第111-115页.

[2] 国家教委师教育司组织编写.教师口语训练手册(修订本).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3-257页.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10

【关键词】新疆农村地区双语幼儿园国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190-01

新疆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教育也关乎大局。在新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对于少数名族来说学习国语、了解国语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良好沟通,形成唇齿相依的良好关系的纽带,因此,对于少数民族而言,学习国语是未来发展繁荣的必然趋势。国语的学习势必就要从孩子抓起,从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时期重视起来,打好基础,才能为今后的国语学习起到初步的基础及促进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园教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他们是启蒙教育的一线人员,直接关系到国语教育的成效。因此我们要对教师的国语教学进行科学的要求和指导。

一、新疆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国语教学现状及学生的年龄特征

1.教学现状。新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很多都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习惯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母语,而且大家也都接受并不断地沿袭着。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相对较为落后,幼儿园资源尤其是师资力量不足,知识更新的周期过长,传播的速度慢,孩子们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国语的环境。即使在学校里能够学到实用的国语表达,生活中也没有人与他们切实地用国语交流,没有语言环境,孩子们的所学得不到实际的练习,逐渐也就削弱了国语的语言能力,学习的热情也会被打消。

近几年国家也出台了许多的政策去支持新疆地区的国语教学,表示了对国语教学的支持和重视。国语教师也都选择国家通用语言较为过关的老师,对幼儿园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教授最标准的国语,教育的硬件设施也逐渐完善,尽量满足多媒体教学的要求。但是国家政策的具体实施还是要看施教人的行动,这是直接关系到农村双语幼儿园的国语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2.幼儿园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幼儿园孩子们处在一个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初步发展的阶段,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的欲望都很强,他们愿意去听从老师的指导,并且会认真对待老师完成的任务。这个阶段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巨大而且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要非常重视对幼儿学习习惯养成的指导,这种指导要有针对性,依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因材施教”。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孩子们的年龄小,语言的自主学习能力欠缺,他们在幼儿园的活动中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所以教师师在组织各项活动中,要非常细心、耐心,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增强幼儿学习国语的兴趣,双管齐下。

二、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

1.建立合作的教师团队,交流互助。新疆农村幼儿园的教师数量比较匮乏,这就更便于组成教学小组。老师们在课前在小组内进行调研,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组内进行讨论并最终形成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案,每个老师在自己班里组织国语活动时都要按照这套方案进行,保证全园的教学公平性。而且每个老师的教龄都是不一样的,有经验的老师要多帮助没有经验的老师,教他们如何组织国语教学使幼儿能理解的更快、更透彻,怎样复习能够达到最好的巩固效果。有的教师对讲授新课最有心得,有的老师最擅长带领幼儿巩固复习,这样在小组内进行教学交流时,大家都要毫不吝啬地传授自己的方法,互相学习,共同为新疆农村双语幼儿园的国语教学贡献力量。

2.树立不断学习的理念,紧跟多媒体教学的趋势。教师也是需要不断学习来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尤其是当下信息时代的来临,科技的发展推动多媒体的使用融入教育。幼儿园教师如果想将国语教好,就要熟练地掌握如何应用多媒体,学习多媒体的使用技巧,并不断个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国语的知识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给自己充分的备课时间,精心地准备素材,用图片、视频等进行国语解释,必要时加上肢体语言。这些都结合起来才能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沉浸在国语学习的氛围,并且通过教师展示的内容,更快更好地理解,将语言与视觉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采取多种形式,渗透教学。教师在日常跟幼儿交流时,采用持续的汉语,课堂教学使用国语,课上课下都要尽量给幼儿们创造一个国语的语言环境。教师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休息时间,将幼儿园广播的作用发挥出来,经常播放汉语歌曲以及汉语的简单用语,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让幼儿感受到国语的美和乐趣。定期为幼儿们推荐优秀的国语动画片或者动画电影之类的影视材料,让幼儿们一边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一边学习国语,快乐的学习,并在集体教学活动中采取听、看、说、练、游戏等多种活动方式,从学习国语口语起步,以听说为主,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环境中学。把“汉语”教育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让他们在幼儿园就爱上学习国语并一直坚持下去。

4.敢于提问,学习经验。教师在自己园内可以向更又资质的老师探讨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把这些方法加以变通,用到国语的课堂教学中来。在有时间的情况下,教师还要多走出去,去临近的地方的幼儿园以及城市中的幼儿园看看是如何开展国语教学的,尽量深入课堂去听课,对于不理解的地方也要敢于发问。多与其他幼儿园的教师们交流教学经验,将外来的经验内化成自己的技巧,从而提升国语的教学质量。

5.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由于学前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时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及时引导。教师可以在自己班里根据本班幼儿的特点建立适当的奖励制度,如红花榜或者爱心榜,及时发现幼儿学习国语的闪光之处,给与积极的鼓励和应对,并获得相应数量的红花或者爱心。每一周或者每个月进行总结,对于语言学习较为困难的幼儿,教师可以根据他们的薄弱的地方进行专项的练习,在巩固过程中获得一定的奖励。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语气和程度,不能让暂时落后的幼儿产生消极心理,把握好分寸,这也是对老师的考验。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