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考试总结十篇

时间:2023-03-30 23:31:49

单元考试总结

单元考试总结篇1

关键词: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 项目教学 课程设计

天津龙洲科技有限公司的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是一套模拟实际自动化生产线的教学设备,它囊括了绝大部分工业生产中所涉及的应用技术,是一个从综合控制中心到自动加工系统,经自动生产线装配,再到质量检测系统,最后进行物流仓储的闭环式可循环系统。此实训系统的总控平台采用西门子公司的profibus现场总线通信系统,选用了西门子的S7-300PLC作主站控制器,S7-200PLC作从站控制器,配备了Step7编程软件和WINCC监控软件等。14个单元分别是:上料单元、下料单元、加盖单元、穿销单元、模拟单元、图像识别单元、换向单元、机器人单元、加工单元、废品单元、物流仓储单元、分拣单元、液压单元、检测单元。

笔者在基于该实训设备的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中,实施项目教学,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内容设计

该课程的最大特点就是综合性较强,有机地融合了多种技术。由于此实训系统的各个单元既可以独立运行,又可以由总站整体控制,所以笔者采用项目教学法,将实训系统的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项目,按照自动化生产线实训系统的工作过程,设计了16个教学项目。学生先进行单站的学习,教师由浅入深地讲解相关知识点,从而让学生先了解各个单元的功能和结构,再通过一个个小项目逐步掌握全部的相关知识。

1.教学项目1:上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上料单元将工件从料槽中取出,并送入下料单元。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使学生掌握电工工具的使用,识读电气原理图和气动控制回路图,掌握用PLC控制步进电动机的方法,能够对本单元进行安装与调试。

2.教学项目2:下料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下料单元储存一定数量的工件,当移动工作托盘到达下料单元设定工位时,将储存的工件放入托盘中。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能够掌握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方法,对本单元常见的故障进行排除。

3.教学项目3:机器人单元的操作与维护

机器人从托盘中抓取工件,送入加工单元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从加工单元重新取出,再放入托盘。通过本单元的操作与维护,学生学会工业机器人运行控制,能排除常见故障。

4.教学项目4:加工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本单元完成对工件的加工,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使用方法。

5.教学项目5:加盖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加盖单元将工件从上盖料槽中取出上盖,并完成装配。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学会用PLC控制电动机正反转,能够排除加盖单元常见故障。

6.教学项目6:穿销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穿销单元将工件销钉从销钉料槽中取出,并进行装配。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掌握电磁阀和双作用汽缸等气动元件的使用,并能够排除穿销单元常见故障。

7.教学项目7:检测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检测单元运用多种检测传感装置对装配好的产品进行检测,并将最后检测结果送至PLC进行处理,以此作为后续站分拣单元控制方式选择的依据。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学会电容式、电感式、光电式传感器及色彩标志检测器等的使用,能够排除检测单元常见故障。

8.教学项目8:换向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换向单元是将前站传送过来的托盘及组装好的工件产品经换向、提升等流程,将其送至传送带向模拟传送。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综合掌握气路的搭建与控制、传感器信号的采集、电动机正反转的控制。

9.教学项目9:模拟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模拟单元完成对工件的模拟喷漆,即在工件表面喷涂油漆,并加热烘干。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使学生学会用PLC控制加热炉加热和用温度传感器测量炉内温度,掌握PLC模拟量模块的使用,能够排除模拟单元常见故障。

10.教学项目10:液压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液压单元通过液压系统实现对产品的盖章操作。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使学生掌握比例溢流阀、液压缸、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的使用,能够排除液压单元常见故障。

11.教学项目11:图像识别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图像识别单元运用电脑识别技术,对液压单元传送来的工件,通过图形摄影系统采集产品的当前画面,并与原设置合格产品进行比较,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我们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使学生了解图像识别系统的设置和应用,熟悉接口设置,了解图像识别系统和PLC系统的连接方法。

12.教学项目12:分拣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分拣单元根据检测单元的检测结果,用气动机械手对产品进行分拣,质量符合要求的产品随托盘进入物流仓储单元;不符合要求的产品被送入废品单元。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掌握摆动汽缸、双作用汽缸、真空吸盘等气动元件的使用,能够排除分拣单元常见故障。

13.教学项目13:废品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废品单元将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放入废料单元的废品输送道内。当废品道上的传感器检测到有产品,PLC将控制变频器驱动输送电动机,把废品送到废品区。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掌握变频器的使用。

14.教学项目14:物流仓储单元的安装与调试

物流仓储单元根据检测单元对销钉材质的检测结果,将工件分类入库。通过此单元的安装与调试,学生学会步进和伺服电动机的控制方法,能够排除物流仓储单元常见故障。

15.教学项目15:自动线的编程与调试

利用PLC技术和现场总线通信技术,实现对所有单元的联网与监控,学生学会生产线的组建和网络的建立。

16.教学项目16:上位机的编程与调试

利用组态软件WINCC对生产线进行监控,学生掌握组态软件的使用。

二、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理论考试采用试卷的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考试贯穿于整个课程的项目教学活动中,学生每完成一个项目就马上进行操作考试,所有项目考核成绩相加即是学生实践考试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哪个地方没有学好,并会努力在下一个项目的考核中有更好的表现。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本课程还与考证相结合。如果学生考取了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师高级证书,考试成绩加10分,这样就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结

自动线安装与调试是笔者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此课程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与企业的技能要求对接。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边学边练、学做合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廖常初.S7-300/400PLC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吕景泉.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单元考试总结篇2

关键词: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电子技术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实验训练,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电子类和其他相近专业学生进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对于全面、系统、深入地理解与掌握电子系统的知识、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1.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要求

本课程的重点是电路设计,内容侧重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较为复杂的功能电路或小型电子系统。一般给出实验任务和设计要求,通过电路方案设计、电路设计、电路安装调试和指标测试、撰写实验报告等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电路设计水平和实验技能。在实践中着重培养学生系统设计的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的能力。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般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元器件选择、电路设计、仿真分析、电路的安装调试及指标测试,并独立写出严谨的、文理通顺的实验报告。

具体地说,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建立电子系统的概念,综合运用电子技术课程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完成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掌握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电子系统设计中的关键技术;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型和特性,掌握合理选用器件的原则;掌握查阅有关资料和使用器件手册的基本方法;掌握用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设计与仿真电路系统的基本方法;进一步熟悉电子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撰写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课题,达到对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训练,要求本课程设计涵盖模拟电路知识和数字电路知识,因此课程设计的选题要求包含数字电子技术和模拟电子技术。

教学环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2.1课堂讲授。

课程设计开始前,需要确定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通过两学时的教学,明确课程设计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安排、成绩评定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指导老师介绍课题的基本情况与要求,要求学生从多个课题中选择一个。

2.2设计与调试环节。

2.2.1前期准备、方案及电路设计。

前期准备包括选择题目、查找资料、确定方案、电路设计、电路仿真等。在确定方案时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根据技术指标,进行方案分析、论证和计算,独立完成设计。设计工作内容如下:题目分析、系统结构设计、具体电路设计。

学生根据所选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通过论证与选择,确定总体方案。此后是对方案中单元电路进行选择和设计计算,称为预设计阶段,包括元器件的选用和电路参数的计算。最后画出总体电路图(原理图和布线图),此阶段约占课程设计总学时的30%。

2.2.2在实验室进行电路安装、调试,指标测试等。

在安装与调试这个阶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安装和调试,达到任务书的各项技术指标。

预设计经指导教师审查通过后,学生即可购买所需元器件等材料,并在实验箱上或试验板上组装电路。运用测试仪表调试电路、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器件、修改电路(并制作相应电路板),使之达到设计指标要求。此阶段往往是课程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所需时间约占总学时的50%。

2.3撰写总结报告,总结交流与讨论。

撰写课程设计的总结报告是对学生写科学论文和科研总结报告能力的训练。学生写报告,不仅要对设计、组装、调试的内容进行全面总结,而且要把实践内容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报告应包括以下方面:系统任务与分析、方案选择与可行性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参数计算及元器件选择、元件清单和参考资料目录。除此之外,还应对以下几部分进行说明:设计进程记录,设计方案说明、比较,实际电路图,功能与指标测试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等等。

总结报告具体内容如下:课题名称、内容摘要、设计内容及要求、比较和选择设计的系统方案、画出系统框图、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器件选择。画出完整的电路图,并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组装调试的内容,包括使用的主要仪器和仪表;调试电路的方法和技巧;测试的数据和波形并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总结设计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指出课题的核心及实用价值,列出系统需要的元器件清单,列出参考文献,收获、体会,并对本次设计提出建议。

2.4成绩评定。

课程的实践性不仅体现实际操作能力,而且体现独立完成设计和分析的能力。因此,课程设计的考核分为以下部分: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与合理性。设计成品:观察实验现象,是否达到技术要求。(安装工艺水平、调试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应具有设计题目、技术指标、实现方案、测试数据、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收获体会等。课程设计答辩:考查学生实际掌握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设计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和科学精神及创新精神,等等。

3.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步骤

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通常只介绍单元电路的设计。然而,一个实用的电子电路通常是由若干个单元电路组成的。通常将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的电子电路称为单元电路。因此,一个电子系统的设计不仅包括单元电路的设计,还包括总体电路的系统设计(总体电路由哪些单元电路构成,以及单元电路之间如何连接,等等)。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通用和专用的模拟和数字集成电路大量涌现,电子系统的设计除了单元电路的设计外,还包括集成电路的合理选用。电子电路的系统设计越来越重要,不过从教学训练角度出发,课程设计仍应保留一定的单元电路内容。

电子系统分为模拟型、数字型及两者兼而有之的混合型三种。

虽然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的方法有所不同(尤其单元电路的设计),但总体电路的设计步骤是基本相同的。

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与步骤包括:总体方案的设计与方案论证、单元电路的设计、单元电路间的连接方法、绘制总体电路草图、关键电路试验、EDA仿真、绘制正式的总体电路图等。

4.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效果

学生经过这样系统训练后,各方面技能都通过考核,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吉祥,易凡,丁文霞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与课程设计(第二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杨志忠,华沙,康广荃.电子技术课程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单元考试总结篇3

关键词:Excel 中小学 教育信息处理 标准化测试

目前教育信息处理方法在中小学教师中的普及和应用情况不甚乐观:大多数的教师对诸如回归分析、聚类分析等较复杂的教育信息处理方法知之甚少,没听说过如难度分析、信度分析和区分度分析等常用教育信息处理方法,而只是在每次考试后进行简单的名次排序和求出平均分,并且这项工作还多是由学科课代表手工完成,费时费力,很难对表象数据潜藏的实质性内容进行有效地挖掘和实证分析,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形成了制约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手段改善,教学信息获取和教学策略制定的瓶颈。因此,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初步了解和掌握科学的教育信息处理方法并应用相关工具软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成为当务之急,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一、与测试相关的教育信息处理方法

教育信息处理是一种基于信息科学的思想、方法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的一种新学科分支。在教育信息处理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方法、概念是基于信息科学、系统分析、控制理论和数理科学所发展起来的。由于教育过程是一种信息过程,对它的分析便是要针对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反过来评价和指导以后的教育过程。所以,教育信息处理是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指导教学、准确评估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测试成绩是有关测试的教育信息中的一种。与其它教育信息比较测试得分具有量度较高、清晰等特点,易于比较分析。因此根据测试信息的特点和处理的目的,可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处理。主要的方法有:

1.信息理论法。教学过程是一种信息过程,以信息理论来研究教学过程是教育信息处理的重要内容。以信息理论作为指导,通过信息量的计算,可实现教学过程的有效研究。

2.系统分析法。在很多情况下,教学系统是一种定性系统,我们可利用系统科学中有关定性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图作为工具,对这种系统的结构进行分析。

3.模糊数学法。教育信息往往是一种模糊信息,利用模糊教学的方法可对这种信息进行处理。

4.数理统计法。教学实践中,更多地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教育信息进行处理。最为常用的就是多元分析法(教育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系统,为了研究和评价这种系统,使用单变量法,即一个一个变量单独地进行分析、处理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对这多个变量综合地进行分析、处理)。例如,当一次测试结束后,要计算得分的平均值,偏差,要计算各门课程的相关系数,要做出得分的分布。

二、Excel在在标准化测试分析中的应用举例

1.学生成绩分析应用举例

最常见的成绩分析是求出合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等。下面通过举例说明如何用Excel进行学生的成绩分析。

首先选定五个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平均分”、 “优秀率”“合格率”“最高分”和“最低分”。在对应单元格中,输入公式“=AVERAGE(1:2) ”(数字1,2代表单元格编号,确定指定范围,以下同此解释),按回车键得出平均分。用复制公式的方法横向拖动鼠标得出其他学科平均分。在对应单元格中应用公式=COUNTIF(1:2,“>=85”)/COUN TA(1:2)计算出优秀率(此处以85分以上的成绩为优秀)。用复制公式的方法计算其他学科的优秀率。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将小数转换为百分数。同样,以 60 分以上的成绩为合格,可以计算出合格率。在对应单元格中输入公式“=MAX(1:2) ”,回车后得出各学科的最高分。用复制公式的方法得出其他学科的最高分。在对应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MIN(1:2)”,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各学科的最低分。这样就完成了对学生成绩的分析。

分析学生的成绩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那就是标准差。标准差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在教育科研中,标准差大好还是小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但对于学生的成绩来说,如果标准差很大,表示学生的成绩过于两极分化,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是有问题的。另外,这时学生的平均分数也没什么实际意义了。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来讨论如何用 Excel 计算标准差。

在对应单元格中输入“标准差S”。选中相应单元格区域,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合并居中这三个单元格。确定“标准差S”为活动单元格。单击工具栏中的按钮,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在“函数分类”下选择“统计”,在“函数名”下选择“STDEVPA”,单击“确定”后,窗口弹出“引用区域”对话框。在“Value1”中输入指定单元格区域,单击“确定”后显示出成绩的标准差。用复制公式的方法,拖动鼠标得出其他学科成绩的标准差。如图1所示:

2.学生测试试卷分析

历经每一次像中高考这样的大型考试之后,教育管理部门都会组织专家对考试的试卷进行分析。其目的在于希望从试卷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以指导今后的教学工作和考试改革工作。试卷分析是根据考生的情况对每一道题逐一进行分析。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标准差、难度、区分度和信度。下面就介绍如何用Excel来对试卷进行分析。

目前考试的题型中主要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两种。从测量的角度来讲,由于题型的不同,计算这些指标的方法也不同。所以这里为方便起见,不对某一整套试卷的所有试题进行分析,而是对客观和主观两种类型的题目各举一道来说明问题。

假设在一次500人规模的考试中,从中随机抽取50人的试卷为样本(过程略),现对该试卷的其中两道题进行分析(其中主观题分值为5分,客观题的分值为2分)。在工作表中输入以上指标。如图2所示:

难度在是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难度过大或过小对于一般的考试都是不合适的。一般来讲难度适中(P=0.5)的试题对学生的鉴别能力最强。在出试卷的过程中,出题的难度选择往往要跟考试的性质有关。如对于高考来讲,难度就要根据当年的录取率来确定。在计算难度系数时,要考虑题型的不同。对于客观题来说,考生要么得满分要么得0分,它的记分方法是“二分记分法”。它的难度系数是通过率,即作对人数与总体考生人数之比。而主观题由于存在从0分到满分的多种可能。它的难度系数是总体考生在该题的平均分与该题满分之比。先计算客观题难度系数。在对应单元格中输入公式“=COUNTIF(B2:B31,“0”)/COUNTA(B2:B31) ”,按回车键得出该客观题的难度系数。在对应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AVERAGE(B2:B31)/5”,按回车后得出该主观题的难度系数。

和计算难度系数一样,区分度的计算也因题型的不同而不同。在教育测量理论中,把相关系数作为区分度。对于“二分记分法”的客观题来说用点二列相关,对于主观题来说用积差相关来求其区分度。点二列相关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公式,现在我们需要分别求出答对该题的学生的平均分和比率。复制相应单元格区域,打开“Sheet 2 ”工作表,将数据粘贴在工作表中。在 F1 单元格中输入“作对客观题总分”,在 F2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IF(B20,D2,0) ”。意思是在 F2 单元格中显示答对客观题的学生的总分,如果做错则显示“ 0 ”。在显示出第一位考生的总分后,用复制公式的方法,拖动鼠标至 F31 处,则在 F2:F31 区域中显示出所有答对该客观题的考生的总分。在 D34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UM(D2:D31)/30 ”,按回车键得出全体考生的平均分。在 F34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SUM(F2:F31)/COUNTIF(F2:F31, “0”)”,按回车键后得出答对客观题考生的平均分。在C35单元格中输入公式“=(F34-D34)/D33”,得出平均差与标准差之比。在C3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COUNTIF(B2:B31,“0”)/31 ”,得出答对人数比例。在F36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1-C36”,得出答错人数比例。在 C37 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C35*SQRT(C36/F36) ”,算出点二列相关系数。

计算主观题的区分度用的是积差相关,它可以用Excel中的“ PEARSOM ”(皮尔逊) 积差相关函数计算,也可以直接用“工具”菜单下“数据分析”中的相关系数来计算。单击“工具”下的“数据分析”命令。选择“相关系数”选项。

单击“确定”后,在新弹出的“相关系数”对话框中“输入区域”栏目中输入要进行相关分析的两组数据的地址“$C$1:$D$31”。在“分组方式”上选择“逐列”。在“输出选项”中选择“输出区域”并输入要输出的地址“$F$33”。单击“确定”后,Excel就在F33单元格里自动计算出相关系数。

试卷的信度是同一测验(或相同的测验)对同一组考生多次施测,其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反映的是测验的可靠性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rtt=(n/n-1)*(1-Σ62i/62) 公式中,n为该试卷的题目总数,6i2是试卷中每一道题的方差,62为所有考生分总分的方差。

用上述的方法,可以计算出这一套试卷的信度来。教师可以对日常测试的试卷进行此类分析。

3.推断统计分析应用举例

在教育研究中,往往根据样本所提供的信息,运用概率的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分布特征进行估计、推测。这就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统计推断。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如何用 Excel 进行统计推断。

(1)利用 Excel 进行方差分析

例如,从不同等级的五所中学同一个年级随机抽取3名学生,数学统一测验结果如图3所示。问五所学校测验成绩是否有显著性差异。

单击“工具”菜单中的“数据分析”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单击“确定”后在“方差分析”对话框中输入或选择如图4所示的数据或选项。

单击“确定”后,Excel自动计算出分析的结果,见图5。

(2)利用Excel进行回归分析

现有10名学生,他们在一次测验中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如图6所示。现分析两变量是否成线性关系。

单击“工具”菜单下的“数据分析”命令,在“数据分析”对话框中选择“回归”。单击“确定”后,弹出“回归分析”对话框,在“回归分析”对话框“Y值输入区域”输入$C2:$C11,在“X值输入区域”输入 $B$2:$B$11。在“置信度”栏目中输入95%。在“输出选项”中选择“新工作表组”。勾选“正态概率图”。单击“确定”后,Excel自动在新的工作表中计算出回归分析的结果,如图7所示:

三、结束语

Excel作为一款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在商务办公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强大的处理能力,把人们从制作表格、分析数据大的繁杂程序和中解脱出来,极大的提高了办公的效率。除了常规的办公应用之外,在学生标准化考试的信息处理和分析方面也能大显身手。其人性化的界面,简易的操作方法,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广泛的普及程度更有利于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能力相对较弱的中小学学科教师掌握和使用,提高教育信息处理能力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原理与应用[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

[2]沈浩.Excel高级应用与数据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傅德荣.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处理[J].现代教育技术,2002,(4):5-9

单元考试总结篇4

一、目的

建立较为科学的、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状况的薪酬分配模式与薪资等级序列,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

二、适用范围:拓展部营销人员(培训顾问);

三、薪资组成及计算方法

1、业绩核算标准

1)营销人员当月销售任务完成总额以当月合同签单总额为准,计算期为每月1日至当月最后一天;

2)核算业绩提成比例以当月签单的实际回款额为准;

2、薪资结构

1)、正式营销人员薪资包括:本薪、职级加给、签单提成、年终销售奖金、季/年度销售冠军奖金、团补、出差津贴、其他福利项目;

2)、本薪

新进营销人员进行为期7天的岗前培训,培训期间每天发15元生活补贴,不另发给其他任何报酬;如试用期通过,此项补贴计入当月工资中并随当月工资的发放日期发放;如7天试用期未通过考核,公司将给予无薪辞退处理。

培训考核通过开始推销之日起的头2个月为试用期,试用期享有本薪、业绩提成外不另发其他任何报酬(如出差则实报实销);试用期间考核标准及工资构成如下所示:

注:入司当月工资同第一个月试用期工资一同发放;

试用期具体考核指标如下:

试用

时段

本薪

(元)

考核指标及所占权重

电话量

销售任务

准意向客户

专业知识

工作态度及可塑性

第一月

800

25%

10家(30%)

30%

15%

第二月

900

15%

1万(50%)

10家(20%)

15%

考核得分相对应工资标准如下:

试用时段

考核得分及相应工资标准

第一月

70分以下

70—80分

80—90分

90分以上

补贴600元辞退

700元

750

800

第二月

60分以下

60—70分

70分以上

补贴600辞退

800元

1000元,给予转正;

注:试用期员工所在部门的部门经理需在每月3号前将员工的考核成绩依次上报隶属事业部总监、公司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总经理进行审批;审批后的文件交办公室存档并做为工资依据;

正式营销人员本薪每月核定,核定依据是当月业绩完成总额,具体如下表:

当月业绩完成总额

(单项利润达成不能低于15%)

本月以应本薪

(元)

不足6000元

650

6000元以上,不足2.5万元

750

2.5万元以上,不足3.5万元

900

3.5万元以上,不足4.5万元

1100

4.5万元以上,不足5.5万元

1300

5.5万元以上,不足6.5万

1500

6.5万元以上,不足7.5万

1700

7.5万元以上

每增加1万元业绩,本薪增加200元

3、职级加给:

营销人员转正时均为1级,一个季度业绩考核一次,依考核结果调整级次,各级次对应的职务加给金额如下表:

级别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加给金额

100元

200元

300元

500元

700元

900元

月标准业绩任务不低于3.5万元,季度总业绩为105000元;具体季度考核说明如下:

升级:

1)季度考核总业绩达成率在100%以上,职级加给金上调1个级别;

2)季度考核总业绩达成率在150%以上,职级加给金上调2个级别;

3)季度考核总业绩达成率在200%以上,职级加给金上调3个级别;

降级:

5)季度考核总业绩达成率在70%以下,职级加给金下调1个级别(如原为1级者不变动);

6)季度考核总业绩达成率在50%以下,职级加给金下调2个级别;

7)季度考核总业绩达成率在25%以下,职级加给金按最初1级进行,并留职查看1月,若仍无进步,公司将给予辞退处理;

8)季度考核总业绩达成率为0者,公司将给予劝退处理;

4、签单提成

(仅用于单笔拓展项目员工个人提成比率标准,其它业务项目的提成不采用此标准)

1)拓展项目利润率15%以下,不予计算提成;

2)拓展项目利润率15%以上不足20%的,计算提成比例为:10%

3)拓展项目利润率20%以上不足25%的,计算提成比例为:12.5%

4)拓展项目利润率25%以上不足30%的,计算提成比例为:15%

5)拓展项目利润率30%以上不足35%的,计算提成比例为:17.5%

6)拓展项目利润率35%以上不足40%以上计算提成比例为:20%

7)拓展项目利润率40%以上计算提成比例为:25%

8)以上单笔拓展项目利润额不得低于1000元,否则不予计算提成。

拓展项目利润率=拓展项目利润/拓展项目实际回款

拓展项目实际回款应大于或等于拓展项目合同金额,不得存在应收款项。

注:拓展项目利润核算办法:

单笔拓展项目利润=拓展项目实际回款

拓展项目所有直接出团、或分推成本支出(食宿、交通、门票、保险、外部教练费、内部教练费、服装租用、学员用品、发票税金、业务回扣等)

单笔拓展项目利润率=单笔拓展项目利润/实际回款(即营业收入)

单笔拓展项目个人提成=拓展项目利润率*相应提成比例

5、年度销售奖金:

正式营销人员服务满6个月可享受年终奖金,营销部门年终奖金总额为该业务项目年利润的10%,具体由该业务部负责人根据部门人员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奖金分配方案,依次报公司人事部、财务部、总经理、董事长审批后方可执行。

6、季/年度销售冠军奖金:

1)季度销售冠军:奖励现金300元

评选资格:在完成个人季度销售总任务105000元的基础之上,方有评选资格;

2)年度销售冠军:奖励现金2000元

评选资格:在完成个人年度销售总任务的基础之上,方有评选资格;

7、团补(本规定适用于营销部各岗位人员):

1)跟团培训1天补助30元,前三次跟团无补助;

2)1天旅游按半天培训算,即补助15元;

3)半天旅游不计入补助范围内;

4)早上8点前出团、培训结束返郑在18:30之前不予打的费报销,特殊情况下的报票需经事业部总监、总经理批准后方可报销;

5)出团调休

①规定一次性出团2天以上可申请调休1天,2天以下的出团不予调休;一次调休最多为1天,不得超出1天,超出部分按事假处理;该项调休为带薪调休;

②出团人员根据出团天数及工作安排,在不影响本部门正常工作开展的情况下申请调休,经相关领导批准后执行;未调休者或在调休日上班者,公司不再给予加班补贴;

③当月调休须在当月完成,逾期不予累计。

8、出差津贴

1)出差产生的交通费、招待费实报实销;

注:出差的出发时间、返回时间在8:00—18:30之间的,不给予打的费报销;

2)出差的个人食宿费不给予报销,公司给予60元/天的出差补助;如不产生住宿,则该项补贴为30元/天;

9、其他福利项目:

1)员工生日福利,详见《员工生日福利方案》;

单元考试总结篇5

关键词: 残余应力; 冲压; 映射; 模态; Abaqus

中图分类号: U463.832;TB115.1文献标志码: B

引言

等厚度板材经过冲压成型后会产生减薄、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变等情况,对汽车总成的性能有一定影响.

赵永波等[1]对冲压料厚减薄进行相关论述,但未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做相关研究;廖代辉等[2]以顶盖冲压对车身的振动特性进行相关研究,但车身结构复杂,顶盖的单一影响不够全面.

本文以某款轿车的行舱盖为研究对象,使用Abaqus/Explicit求解器对舱盖外板、内板和加强件等进行冲压仿真分析,将得到的冲压结果映射到总成后,利用Abaqus/Standard求解器进行模态分析并与试验进行比较,为提高分析精度提供参考.

1求解器和分析内容的选择

作为结构分析权威软件,Abaqus以其丰富的本构和解决非线性大变形问题为强项,其自身的显、隐式交互方便,兼容性强.本文选择Abaqus/Explicit求解器,通过Import到Standard中,进行冲压、回弹仿真分析.Abaqus/Standard求解器能考虑残余应力对模态的影响,且插件能很方便地处理结果映射工作.上述特性在技术上实现比较容易,且考虑内容全面,不需通过多种软件穿插实现,相对完善.

在汽车构件涉及的所有结构分析中,只有模态对材料和试验设备的要求最少,因此,试验精度也最高.本文首选模态分析.由于汽车结构比较复杂,舱盖的组成构件较少,对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的基本是内外板和锁止机构加强件,这些重要构件也均为冲压件.

在有限元分析中,具有n自由度的无阻尼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有解的条件为(K-ω2M)C=0(1)利用虚功原理,可推导出单元刚度矩阵[3]的表达式为Ke=∫VeBTDBdV(2)式中:B为应变矩阵;D为弹性矩阵;V为单元体积.

四节点矩形壳单元的刚度矩阵由平面刚度矩阵和平面弯曲矩阵按节点的自由度位置叠加而成,其单元刚度矩阵与厚度的关系可表示为Ke=Kep+KeD=EhKepc+Eh3Kebc(3)式中:Kep是24×24矩阵,由平面刚度矩阵转化到整体坐标而成;Keb是24×24矩阵,由弯曲刚度矩阵转化到整体坐标而成;E为弹性模量;h为单元厚度;Kepc和Kebc为刚度矩阵中与E和h无关的部分.

矩形壳单元质量矩阵与厚度的关系为Me=ρhMecAc3(4)式中:Mec是24×24矩阵,与厚度无关项;ρ为密度;AC为单元表面积.

由式(3)可知,当厚度不变时,单元的刚度矩阵与弹性模量有关.弹性模量与残余应力σr之间的关系[4]为E=E0-kσr(5)式中:E为残余应力等于σr时的弹性模量;E0为无残余应力时的弹性模量;k为表征残余应力影响的常系数;规定拉应力为正,压应力为负.

将式(3),(4)和(5)代入式(1),可得单元固有频率与残余应力的关系为

由式(6)可知,当构件中存在残余应力时,如果残余是拉应力,则会使弹性模量和刚度降低,从而降低固有频率;反之则增加.

2冲压分析和结果

本文旨在提高总成的分析精度,所提到的分析处于产品验证阶段,因此只验证合理性,不考察冲压分析的可行性.

以内板为例,模型主要分为凹模、凸模、压边圈和板料等4个部件,见图1.合模通过分布载荷、接触对实现,拉延通过施加初始速度完成.图 1部件组成

模具和压边选取合适的尺寸划分网格,板料采用Abaqus自适应网格技术,依据变形程度适时更新.有限元模型见图2.

图 2有限元模型

通过冲压仿真分析,产品料厚减薄量合理、分布均匀,符合华晨冲压工艺标准.

3映射、模态分析和结果分析

通过Abaqus的Forming Fx插件,将冲压结果映射到总成模态模型中,以厚度为例.总成厚度信息见图3.

图 3总成厚度信息

1阶弯扭应力云图见图4,可知,对于舱盖结构,料厚的减薄与否并不改变振型,只对频率大小有所影响;而频率值往往是不容忽视的考察指标,其值的大小决定结构是否存在共振隐患.对舱盖进行模态试验,样件的状态和结果见图5,舱盖为自由状态,无漆、无铰链.考虑产品的随机性和不同阶段存在的差异性,将4组试件进行处理,得到1阶扭转模态为30.9 Hz,2阶弯曲模态为54.16 Hz.比较CAE分析与产品的实际性能,见表1.(a)等厚度1阶模态(b)考虑料厚减薄后1阶模态(c)等厚度2阶模态(d)考虑料厚减薄后2阶模态图 4模态结果对比

(a)试验状态(b)试验结果图 5试验状态和结果

表 1各因素结果比较Hz因素试验原始模型考虑减薄考虑减薄+

残余应力1阶频率30.931.73131.17931.302阶频率54.1655.08954.19854.98

在分析残余应力对模态影响的过程中,需要在模态前一分析步设置一个“假的”非线性通用分析步,用以提取模态时考虑应力的影响.

4结论

(1)将冲压仿真结果体现在总成有限元分析中,能提高有限元分析精度.

(2)料厚减薄降低总成的刚度,但相对于质量的降低更为敏感,各阶频率均呈降低趋势.

(3)理论上,单个构件残余应力由于其拉应力有降低频率的贡献;压应力有增加频率的贡献,因此,在总成中其对频率的影响因振型不同而总贡献不同,建议在产品设计中尽可能完全消除残余应力.

(4)残余应变和背应力对模态并无影响,但在强度分析中应予考虑.参考文献:

[1]赵永波, 刘莹, 乔鑫, 等. 基于冲压CAE技术提高车身分析精度[J]. 制造业自动化, 2013(7): 2628.

[2]廖代辉, 成艾国, 谢慧超. 考虑冲压残余应力和厚度变化的车身结构模态分析与优化[J]. 振动与冲击, 2010, 29(3): 3033.

单元考试总结篇6

1考号及试场的确定

要求:由于阅卷机要求考号必须为10位数字,因此我们确定考号前2位用学生入学年份,如2013年入学的为“13”,3、4位为学生的试场号如“第一试场为‘01’”,5、6位为学生班级如“一班学生为‘01’”,后4位为流水号,一般按照上次考试成绩为顺序。这样一个2013年入学,班级为一班,上次考试成绩为年级11名的学生考号就为“1301010011”。

1)考场号的确定。根据要求每30名学生安排一个考场,我们只需要将鼠标定位于D2单元格,输入公式 “=TEXT(ROUNDUP((ROW()-1)/30,0),”00”)”,回车后,再选中D2单元格,向下拖动其填充句柄至最后一行D2013单元格,就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考场号了。30人一个考场,不会错的。

ROUNDUP函数的作用是对数值向上取最接近的整数,由于第一个学生的数据位于工作表的第二行,所以,我们只需要将数据所在行数减1之后再除以30,把所得的结果用ROUNDUP函数向上取整数后用TEXT转换为文本,为2个字符就可以了。

2)考号生成。有了班级和试场字段,我们只需要按要求在A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13"&D2&C2&TEXT(ROW(A1),"0000")”,就后生成考号“1301010001”,效果如图所示。

公式“ROW(A1)”的意思提取数字“1”,通过TEXT字符函数转化为“0001”,“&”是连接符。利用A2单元格填充柄就可以得到全部学生的考号。

2年级名次和班级名次

1)年级名次的排定。成绩通过阅卷机录入后,需要排定名次。比较简单的是年级名次。使用RANK函数可以轻松解决问题。在J2单元格中输入公式“=RANK(H2,$H$2:$H$2013)”,拖动其填充柄向下复制至最后一得J2013,松开鼠标就可以得到全年级名次。效果如图:

2)班内名次的排定。在不对工作表进行排序的情况下,想得到学生的班内名次,RANK函数就力不从心了。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到学生所在的班级以及其分数所处的位置,SUMPRODUCT函数此时正可以大显身手。将鼠标定位于I2单元格,输入如下公式“=SUMPRODUCT(($C$2:$C$2013=C2)*($H$2:$H$2013>H2))+1”。完成后仍然拖动其填充句柄至I2013单元格,看看,是不是已经得到所有学生的班内成绩了?如图所示。

公式“=SUMPRODUCT(($C$2:$C$2013=C2)*($H$2:$H$2013>H2))+1 ))”的意思是:计算在C2:C2013单元格区域等于C2且在H2:H2013单元格区域大于H2的单元格数量,但如果H2是本班内的最高分的话,这个数量就为“0”,所以把它加1就是在班内的名次。

3成绩统计

成绩录入完成后,为了对于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出指导,需要计算出各科平均分,虽然用AVERAGE函数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对于科目较多,班级数量多时,利用分类汇总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首先把要统计的数据按班级排序,然后选择数据菜单下的分类汇总,按照提示选择相应的选项,如图:

结果如下图:

单元考试总结篇7

[关键词]中职英语;春季高考;备考复习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94-01

由于中职考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薄弱,春考英语往往是他们的弱项。如何在短时间内提升考生的应试水平,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笔者从英语教师的角度谈谈如何进行中职英语高考备考,最大限度地帮助考生提高成绩。

一、严抓三轮复习,认真分析考纲,全面掌握春考考点

1.一轮复习:回归课本,查漏补缺

高三第一轮复习的时间从本学期开始至元旦前后结束,所复习的内容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英语第一册至第三册(第三版),侧重点放在第一册和第二册,共二十个单元。每个单元的复习要用三到四课时的时间。第一课时,以课本为总线,归纳总结本单元重点单词、短语、句型的用法,熟记本单元的交际用语,掌握本单元的语法知识以及写作话题。第二课时,以单元复习用书为重点,边复习本单元知识点边针对重点内容做随堂练习。第三课时,以讲解重难点习题为主,并就学生所写的话题论文进行解析,为以后的作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二轮复习:进行专项训练,明确考试重点

第二轮复习是从元旦之后到春考前的一个月,主要就春考题型进行专项复习,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归纳,该部分对词汇提出了要求,如名词、代词、数词、介词、动词、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等;对语法进行了分类系统的讲解,如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等;对日常交际用语进行了总结,如道歉与应答、天气等。第二部分为专项练习,本部分主要针对春考的几大题型进行分析讲解,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根据情景内容补全对话和职场应用。

3.三轮复习:进行综合练习,提升应用能力

第三轮复习从春考前一个月开始,目的是让考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梳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进入三轮复习,考生的脑子里不仅有了所学知识点的框架脉络,而且对考试题型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考生应多做模拟试题,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并严格按照考场要求进行自考,提升自身应试能力,提前进入考试状态。同时训练考生的做题技巧,并通过练习找出普遍存在的知识缺陷,进一步查漏补缺。

二、分析高考题型,总结答题技巧,提升C合能力

1.英语知识运用

英语知识运用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内容涉及词汇、日常交际用语、语法的基本使用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应用及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语法与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要做好选择题,就要指导学生掌握如下解题方法:①推敲题干,理解语境,粗读选项。②逻辑推理,排除干扰,正确选择。可以用直接法、排除法、推理法、比较法、固定搭配等方法解题,有时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

2.阅读理解

本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于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以及通过阅读,对材料中信息的捕获能力。细看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不难发现春考的阅读理解题比较简单,基本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线索,这种解题方法被称为“连连看”,及从原文中找出问题题干出现的位置,通过分析得出答案。

3.根据情景内容补全对话

补全对话主要考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对语言灵活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浏览对话,快速判断语言情境。②根据语言情境,运用所提供的信息填上使会话内容合乎逻辑的答案,注意单词拼写,句首单词的首字母要大写。③检查全文,查漏补缺。

4.职场应用

单元考试总结篇8

为了在高考中考出理想的成绩,高考前总复多是教师“满堂灌”,学生“题海战”,搞得疲倦不堪。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搞好总复习,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抓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

复习前,一定要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凡是偏离大纲的偏题、难题、怪题均可放弃,节省时间与精力,树立信心。

2009年高考数学命题将遵循“来自教学大纲,不拘泥于大纲”的原则。应用型和能力型试题的考查力度会加大,单纯知识记忆型的试题会减少。应用题的出处会更贴近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变化。将坚持“入口易,深入难”的命题原则,分层设问,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大的思考空间,更加注重对考生创新意识的考查。

复习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二、回归课本,探寻高考命题影子。

回顾近四年高考数学命题,有一个惊人发现:理科约98分左右,文科约110分左右,都可在教材中找到命题的影子,甚至有的就是由例题、习题引申、变化而来。

高考命题“源于教材,高于教材”,一定要抓住“课本”这个根本。建议考生利用好课本,重视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然后加以引申、变化,做到举一反三。训练中,一旦理解题意后,应立即思考问题属于数学哪一学科?哪一章节?与这一章节的哪个类型的题目比较接近?解决这个类型的题目的方法有哪些?哪个方法可以首先拿来试用?

对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函数、不等式、数列、几何中的线面关系、直线和圆锥曲线及新增内容中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进行强化复习。

三、做题重归纳,不搞“题海战”。

要学好数学,各种类型题目的训练是必须的,但绝对不能搞“题海战”。理解了10道题的收效要大于匆忙做100道题,做题一定要强调效果,不要做了也不理解,甚至不知道是否做对。

一道题在手,要主动思考“我怎么想,该如何下手”。待老师讲解时,要对比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会走弯路。及时进行自我总结、归纳,不能做一题丢一题。

四、加强运算能力训练

数学高考历来重视运算能力,80%以上的考分都要通过运算得到,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明年高考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有学生平时喜欢用计算器,结果一上考场,本来凭较好的数学直觉和快速反应能力即可获解的题目,最后硬是算不出来。

建议考生平时强化运算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在做解析几何时,对于直线与椭圆、直线与双曲线的有关问题,涉及大量计算,考生在平时一定要独立、完整、准确地做几道此类题目,克服畏难情绪。

五、三种复习法”,学会说数学。

如何合理复习?介绍三种复习法。

1.及时复习

每天课后,通过阅读课本和整理笔记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深抠理论,主要指概念、定理、公式、法则。深抠主要弄清四方面问题:①理论产生的背景和过程。比如为什么提出这个概念?定理是怎样发现和证明的?公式是怎样推导的?②理论适用的条件。比如什么条件下这个理论不能用?③理论的结构特征。如数与式子、图形和命题的结构特征等。④理论的本质与功能。比如要透过形式看本质并关注功能。第二,深抠例题。怎么做的?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想?还能怎么想?

2.单元复习

每个单元讲完后,做单元复习时完成三项任务:整理、串联知识点;归纳单元理论的基本思想、中心课题和数学方法,使理解更深入;筛选单元中的典型例题和习题,以便以后复习。

3.考前复习与考后总结

合上书把单元的理论系统及其内涵从头到尾说一遍,说不下去时,打开书看一看再继续。再把单元复习整理过的中心课题、数学思想和方法照上面的办法说一遍。最后把典型例题和习题分析一遍或者做一遍。考后总结成功经验和失分原因。

六、互动问答

家长:请问备战数学竞赛会不会影响高考?多做卷子会不会有收获?

郭希连:搞数学竞赛与高考没有矛盾,它可以优化学生水平,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学习都有帮助,关键是竞赛的方向要正确。

单元考试总结篇9

通过计件多劳多得的方式提升人员及团队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员工学习技术,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体现各关键岗位和重要岗位的操作技能含量及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二.范围:

适用于铸造、加工、涂装、抛光、电镀直接生产人员或属生产辅助性人员。

三.实施前提:

3.1平衡公司与员工的利益,达到双赢目的,维持员工原有工作效率基础上所得收益,在提高效率基础上,同等增加员工收入;

3.2品质及效率直接与薪资挂钩;

3.3兼顾新老员工之薪资架构,鼓励老员工继续服务,激励新员工积极性与进取心。

四.权责:

4.1管理部负责草案的拟订及调整和定期检讨;

4.2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内相关的数据记录及分配;

4.3管理部人事课负责审核计件薪资的核发;

4.4计件单价由IE提供,副总审核,总经理核准。

4.5IE提供总单价,铸造、加工、涂装、抛光、电镀等部应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将本部总单价细分至每一个工位。

五.定义:

5.1计件工资:以各车间产量作业计算各车间应得计件工资总额,并按个人生产数量的多少来计件的薪资,是按照车间和员工个人生产的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的一定作业量,根据一定的计件单价计算劳动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

5.2用工说明:

1)临时工:签订临时雇用协议,并按本市最低小时工资计算;

2)试用工:按公司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按相关规定试用的员工;

3)计件工:按公司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计件取酬;

4)技术工:按公司规定签订劳动合同,负责技术指导。

六.说明:

6.1用工形式:临时工、试用工、计件工、技术工。

6.2各车间定员(附各车间人力架构定编表):

6.3各车间轮毂出库单价:

6.4各车间产能(理论工时):

注: 1).铸造不含模检人员;精车人员编制在涂装课; 2).工务人员取现场人员1.0~1.2系数;

3).品检人员按工作电位取现场人员0.8~1.0系数;4).部级主管薪资未纳入车间核算;

6.4考核数据确认:

6.4.1月产量以当月各车间实际入库的半成品、成品数量为计算计件工资的依据,月底以生产日报总

表作业计算计件工资的凭证,且由质量部和PMC确认方可。

6.4.2生产计划完成率,由生产部对各工序的生产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月底以生产日报总表作业奖惩依据,汇总在综合考核中并在各车间工资总额中体现。

6.4.3质量完成情况,由质量部对各工序的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月底以质量部的考核考核汇

总报表作为奖惩依据,并在各车间工资总额中兑现。

6.4.4成本、安全、5S、体系管理等,由公司总经办负责考核,月底以综合考核汇总表作为奖惩衣据,并在各车间工资总额中兑现。

七.铸造、加工、涂装、抛光、电镀人为材料损耗考核实施标准:

7.1铸造、加工、涂装、抛光、电镀人为材料损耗金额与生产材料的总金额比率小于或等于 %至 %,不奖不罚;

7.1.1铸造、加工、涂装、抛光、电镀人为材料损耗金额与生产材料的总金额比率大于 %时,所在部门必须承担全部制损金额,具体的材料损耗率范围及处罚金额如下:

A.材料损耗大于 %,小于或等于 %时,处罚金额为 元/月;

B.材料损耗大于 %,小于或等于 %时,处罚金额为 元/月;

C.材料损耗大于 %时,处罚金额为 元/每人。

7.1.2铸造、加工、涂装、抛光、电镀人为材料损耗金额与生产材料的总金额比率小于 %时,公司将奖励该部门,具体的材料损耗率范围及奖励金额如下:

A.材料损耗小于 %,大于或等于 %时,奖励金额为 元/月;

B.材料损耗小于 %,大于或等于 %时,奖励金额为 元/月;

C.材料损耗小于 %时,奖励金额为 元/月。

7.2具体的材料损耗由PMC提供,具体的奖罚金额由各部最高主管提报(提报时必须附上仓储课提供的具体材料损耗率数据及表单),由副总审批,总经理核准。

八.异常工时补偿:

8.1异常工时补偿统一按 元/小时计算。

8.1.1如因供应商来料不良造成返工等工时,由生管、工务、品管确认后,按 元/小时标准补偿该部门;

8.1.2因机台设备故障造成的停工工时,由工务确认后,按 元/小时补偿该部门;

8.1.3如因生产部门本身原因造成不良返工,不给予任何补偿;

8.1.4换模:各部门由生产一个产品的状态转换为生产另外一个产品的状态称为换模。换模工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异常工时,但可以缩短。

8.1.4.1不同类别的产品换模依IE颁布的换模工时计,由研发部经理签认,100%公司吸收。

8.1.4.2由于急插工单造成二次换模和待料/待工具设备等异常工时由提出单位签认并吸收。

8.1.4.3因制程异常无法顺畅生产而换模,不可申报换模工时,造成的工时损失由责任单位签认并吸收。

8.1.5特采:

8.1.5.1来料合格,制成的成品特采出货后,客户退货所造成的损失工时由判定单位签认,责任单位吸收;

8.1.5.2来料判特采,损失工时(含材料挑选,返工工时)由IE提供工时,采购签认转供应商100%吸收。

8.1.5.3来料判特采,制成的成品特采出货后,客户退货所造成的损失工时(因来料特采造成时),由品管签认,判定单位吸收 %,责任单位吸收 %。(判定单位如为多家则损失工时均摊)

8.1.6返工

8.1.6.1 OQC判退,责任部门自行返工,不可申报产出工时。产生的损失工时由IPQC签认并吸收 %。所在部门自行吸收 %;

8.1.6.2支援其他部门返工,按支援计即可;

8.1.6.3客户退货(包括库存和未入库之成品),返工损失工时由品管签认吸收 %,

生产部门吸收 %;

8.1.7来料不良:

8.1.7.1 IQC判合格物料,生产部门实际生产时发现物料功能不良/混料/包装不足/标示错误/标示不规范均可开出来料不良异常单通知品管处理。因来料不良造成的挑选/返工/异常停产处理等各项损失由品管签认并吸收 %, %转责任厂商吸收。

8.1.7.2来料判挑选,则挑选工时报投入计,由品管签认全部转责任厂商吸收。

8.1.7.3来料不良,品管已判退,但由于受交期压力改为挑选上模,则造成的各项损失工时由生管签认后转责任厂商吸收。

8.1.7.4来料不良造成异常工时责任单位是供应商的则需转嫁供应商,是公司内部单位造成则由公司内单位吸收。

8.2异常工时由工务、生管、品管等相关人员确认后,上交管理部,副总审核,总经理核准,总经办存档以备核对稽查。

九.薪资计算:

9.1计件薪资架构:由基本薪资+效率薪资+全勤奖+岗位补贴(如有的)+异常工时补偿费用。

9.1.1基本薪资:为每人620元/月;

9.1.2效率薪资:依据产量、单价、品质、成本、岗位系数、实际出勤工时、绩效评定系数计算;

9.1.2.1岗位工时=实际出勤工时岗位系数;

9.1.2.2工时分配率=(产量单价)之总和岗位工时总和;

9.1.2.3岗位薪资=工时分配率岗位工时;

9.1.2.4绩效薪资=岗位工时绩效评定系数。

9.2试用期内员工,试用期内按计时薪资计算,试用期后即参与计件,由各车间按计件计酬发薪。

9.3各部门聘用的临时工薪资费用由各聘用部门支付。

9.4关键技术岗位低压、CNC、喷涂、电镀等,可以实行师傅或技术员带徒弟制度,凡所带新员工在经试用期考核合格者,师傅可获得100元的补助费,该费用由公司支付。

9.5 新产品试模费,铸造工序每套补助 元,加工工序每套补助 元,每月由开发课汇总后交各生产单位审核,并报副总经理/总经理核准,由公司支付费用并计入各车间工资总额中兑现。

9.6 铸造车间的高温补贴费按公司原有规定执行。

9.7 正式聘用的计件人员符合工龄者同样享有年资奖,但不再享有夜班津贴。

9.8 计件人员公司每天免费提供一餐工作餐。

9.9 若因公司原因导致产量不足,员工月计件薪资不足620元时,由公司补贴按620元发放。

十.责任废品考核及处置规定:(需质量课配合制订相关规定)。

十一.部门考核奖惩规定:含生产计划完成、质量完成、成本、安全、5S、体系管理等。

十二.其它事项:

12.1各生产单位的考勤汇总表须于每月2日前交管理部,负责相关指标考核人员须于每月3日前将当月产量、质量、计划完成率等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书面汇总呈总经办,每月5日前PMC将各部门的各项原辅材料实际消耗情况统计汇总报总经理,逾期不报,每迟一天,处罚部门主管20元及主办人员10元。

12.2总经办考核人员汇总审核后,每月7日召开综合管理考评会议,报告考核结果,并将考核结果提交管理部,由管理部负责在各部门薪资总额中体现;每月9日前,管理部将薪资总额提交各部门,由各部门再对本部门的薪资总额进行二次分配。

12.3二次薪资分配结果于每月12日之前由各部门审批后交至管理部汇总,16日报财务部审核,经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核后,每月20日左右发放薪资。

12.4质量部、工务部、开发部、模修车间等间接人员,实行各车间或相关工序的平均计件工资乘系数乘考核得分的工资标准。不足定员的按实有人员拨发工资,超出定员的人员,公司不予以拨给工资,由本单位自行解决。另新招员工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正式录用的,半年内按相关工序的平均计件工资0.9系数拨给部门进行二次分配。

12.5各车间课长、经理等将会在订定的固定薪资基础上再参与本车间的平均计件薪资 系数的分配;车间技术人员固定薪资为 元,再享有车间平均计件薪资 系数的分配;

12.6各二次分配部门的考核及分配方案要公正、公平、公开,奖罚名单、金额等均应张榜公布,接受员工监督,并将分配方案提交公司总经办备案,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

12.7所有文职类人员薪资均按计时薪资计算,由公司支付。

12.8一个月结束时,所有在制品的计件薪资的计算顺延至下个月。

十三.计件薪资结算流程:

13.1标准单价(含各工位单价):由IE制定,并交于生管;

13.2生管发放制令单:同时一并将各工位标准单价发放至各部门;

13.3各部门必须对当天入库或转流下一个部门/工位产品的日期、制令单号、产量、入库数、每个工位人员当天的计件数量和工时等作好记录;

13.4异常工时由各部组长统计后,交相关责任部门确认,上交副总审核,总经理核准;

单元考试总结篇10

关键词: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外排处理;污水处理;SBOT;臭氧-活性炭过滤

1试验流程

选择某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水量为7000m³/d)进行试验分析,污水外排需要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2018)的相关要求,目标水质的pH标准值为6~9。试验流程为排污水—进入集水池—在SBOT单元曝气—投入混凝剂,泵后投入助凝剂—进入澄清池—进入滤池—进入中间水池—经过提升泵提升至臭氧氧化塔—进入活性炭滤池—污水外排[1]。

2试验与分析方法

2.1试验方法

(1)SBOT运行。第一阶段,将水注满,并加入300kg的专用菌种进行闷曝,时间为3d。第二阶段,将进水量调整为初始进水量的1/3,持续3d,每天投入100kg的菌种。第三阶段,将进水量调整为初始进水量的2/3,持续3d,每天投入50kg菌种。第四阶段,调整进水量为满负荷,并控制池内溶解氧含量为3mg/L。(2)澄清池运行。选择除磷效果较好的PAFS、PAM为混凝剂,PAFS投加量控制在35mg/L;PAM的投加量控制在0.2mg/L[2]。当污泥沉降比为30%时进行排泥处理,排泥频率为3~5min/2h。(3)滤池运行。采用间歇定时方法,对出水质量进行检测,结合试验需求和标准要求,确定反冲洗强度为14.4L/(s·m2)。(4)臭氧-活性炭过滤运行。将污水与臭氧的接触时间控制在30min,投加量为55mg/L。当污水进入活性炭滤池环节时,进行反冲洗操作,强度控制在8L/(s·m2)[3]。

2.2分析方法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对污水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氨态氮(NH4+-N)、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指标进行分析。《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目标水质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为20mg/L,氨态氮(NH4+-N)为1.5mg/L,总氮(TN)为10mg/L,总磷(TP)为0.3mg/L,悬浮物(SS)为10mg/L。

3试验结果分析

3.1去除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臭氧-活性炭单元的重铬酸盐指数(CODCr)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1、表1所示。结合图1、表1数据分析可知,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总体最大去除率为87.3%,最小去除率为84.6%,平均去除率为86.2%。该试验选择的污水水源为城市水,重铬酸盐指数(CODCr)多为难降解有机物,可生化性较差。该试验选择应用SBOT单元,原因在于其运行中,进水端的厌氧环境为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降解提供了便利条件[4]。该试验的SBOT单元末端出现少量玫瑰旋轮虫,表明此单元具有活性污泥特性。通过臭氧氧化处理,羟基自由基对有机物进行进一步降解,并在活性炭吸附作用下提高了重铬酸盐指数(CODCr)的去除效果。

3.2去除氨态氮(NH4+-N)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氨态氮(NH4+-N)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2、表2所示。结合图2、表2数据分析,氨态氮(NH4+-N)的总体去除率为99.2%,去除效果良好。由于氨态氮(NH4+-N)的去除效果受到曝气均匀度、生物载体量等因素影响,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溶解氧的含量越高,氨态氮(NH4+-N)的去除效果越好。该试验发现,当溶解氧的含量超过6mg/L时,生物载体的磨损增加,总氮的去除效果受到影响,降低了水中的有机物含量,使混合液夹带氧气进入厌氧区,不利于厌氧菌生长。为了提升氨态氮(NH4+-N)的去除效果,降低碳源消耗,基于该试验图2、表2数据分析,确定溶解氧含量为2.9mg/L左右[5]。

3.3去除总氮(TN)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总氮(TN)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3、表3所示。结合图3、表3数据分析,总氮(TN)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75.6%,与传统生化工艺相比,去除效果较好。总氮(TN)的去除效果受到碳氮比、回流比、pH值等因素影响[6]。该试验中,SBOT单元应用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利用两种方法的特性加速池内水流的切割气泡运动,提高了氧利用率,形成良好的厌氧氨氧化微单元。基于上述分析,明确在碳氮比为2左右时,总氮的去除效果最佳。

3.4去除总磷(TP)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总磷(TP)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4、表4所示。结合图4、表4数据分析,总磷(TP)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91.1%,去除效果良好。由于去除总磷需要通过生化与化学作用方式,因此需要通过化学辅助除磷[7]。特别是在澄清单元运行过程中,需要投加聚合铝铁进行水解反应,产生氢氧化铁[Fe(OH)3],吸附磷酸根生成磷酸铁(FePO4)等难溶化合物[8]。

3.5去除悬浮物(SS)的效果

对该试验SBOT单元的悬浮物(SS)去除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图5、表5所示。结合图5、表5数据分析,悬浮物(SS)的总体去除率最大值为97.5%,最小值为89%,平均值为91.8%,该试验的悬浮物(SS)去除效果良好。由于悬浮物(SS)由脱落的生物膜、部分无机污泥颗粒组成,因此在去除悬浮物(SS)的过程中,少部分悬浮物(SS)可以通过排泥管排出,而大部分悬浮物(SS)可以在澄清单元运行中通过混凝沉淀去除,残余的部分胶体物可以通过过滤方式去除[9]。综合分析该试验效果,SBOT工艺在悬浮物(SS)去除方面具有稳定性高等优点。

4结论

(1)应用SBOT工艺,可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溶解氧含量为3mg/L)。重铬酸盐指数(CODCr)平均去除率为86.2%,氨态氮(NH4+-N)的总体去除率为99.2%,总氮(TN)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75.6%,总磷(TP)的总体平均去除率为91.1%,悬浮物(SS)的平均去除率为91.8%。与传统生化工艺相比,基于SBOT工艺的排污水处理方式具有稳定性高、效果良好等优点。(2)在澄清单元运行过程中,可以投加聚合铝铁进行水解反应,以产生氢氧化铁[Fe(OH)3],吸附磷酸根生成磷酸铁(FePO4)等难溶化合物。同时,通过混凝沉淀方式,可以去除悬浮物(SS),提高了试验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艳.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达标外排处理试验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21,35(4):34-38.

[2]杨秀美,郭莹,廖健.工业污水排放监测与水质预警研究综述[J].化纤与纺织技术,2021,50(5):42-44.

[3]郑思伟,唐伟,闫兰玲,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去除协同控制温室气体的核算及排放特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5):556-559+583.

[4]杜葆强,张朝阳,胡明明,等.9F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循环冷却水电化学处理试验研究[J].全面腐蚀控制,2021,35(2):36-41.

[5]马岚.电容去离子技术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脱盐实验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21.

[6]许振华,李会鹏,张建华,等.结晶软化处理技术用于电厂循环水补充水处理的试验研究[J].应用能源技术,2020(9):40-42.

[7]金文龙,乐晖.强降雨对昆承湖总磷浓度的影响分析[J].环境保护科学,2021,47(5):123-125+139.

[8]李碧莹,马晓娜,田会芹,等.盐度对养殖水体中总氮总磷浓度测定的影响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1,43(5):127-135.